一、新型歼击机应急操纵时的显示信息及其优先级(论文文献综述)
田筱越[1](2020)在《基于飞行任务的战斗机HUD自适应界面布局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不同任务下,飞行员进行飞行操作时需要查看的界面信息也存在差异,且不同个体对信息的认知具有不同的主观感受,每个飞行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观察的界面区域也不同,为了合理的设计HUD界面布局,减少实战飞行阶段的研究成本。本文主要针对不同的飞行任务,结合飞行员视知觉特征探索HUD界面布局相关规律,同时基于飞行任务与认知特征提出HUD界面布局自适应设计方法,在试验阶段进行HUD界面布局设计优化与改进,为实战中HUD布局设计提供理论与实验支持,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总结了HUD界面布局设计的理论基础。本文调查研究了目前HUD界面的信息构成并对战斗机典型飞行状态与任务进行了分析筛选,然后从飞行员视知觉认识的角度出发,对人体视知觉系统、界面视知觉参数、界面视知觉特征三方面的理论基础进行总结。(2)提出了基于飞行任务和飞行员视知觉基础的注意力分配计算模型。本文基于飞行任务和飞行员视知觉基础对HUD界面进行区域划分并进行眼动实验研究,根据眼动数据得到不同驾驶员在不同任务阶段下的注意力分配以及脑力负荷情况,同时量化HUD显示界面对飞行员认知的影响因素,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建立了飞行员注意力分配模型,作为布局自适应研究的基础,为后续HUD界面布局优化设计提供依据。(3)多种方式验证了注意力分配模型的有效性并得到HUD自适应界面布局方法与优化界面。根据飞行员对界面各区域注意力分配情况对HUD界面尺寸进行优化设计,采取眼动实验法和主观评价法来验证注意力分配模型的有效性以及优化布局的合理性,通过分析相关眼动指标以及主观评价工作负荷结果验证了HUD显示界面的注意力分配模型的有效性,根据飞行员注意力分配情况自适应调整界面区域大小并实时计算比较适应值大小,直至达到适应值即注意力分配强度最大值,从而得到HUD自适应界面布局的优化设计方案,可以降低飞行员的工作负荷,为HUD显示界面深入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邹媛媛[2](2019)在《基于飞行任务的小型飞机座舱界面信息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的不断创新,使通用航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小型飞机作为其主要机型在功能上日益完善,显示系统也趋向复杂与多元化,用户对于界面中信息呈现和交互品质产生了更高的要求。界面中的信息应与飞行员的需求、认知模式相匹配,以保证飞行高效、安全。因此,本文将界面信息带入到实际的任务中去,结合飞行员的思维模式以及生理特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参照C-172座舱界面,对信息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同时基于五边飞行的任务特性及各个阶段飞行状态的特点,对起飞、平飞、下降中所需监控的信息和操作进行梳理。其次结合飞机适航规章标准及信息设计相关理论,从可视性、认知度、体验性三个角度总结出小型飞机座舱界面信息设计原则,其中信息的内容、元素、布局是决定界面信息质量以及信息传递效率的关键因素,针对上述三种要素,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通过等级评定量表法,量化飞行员对界面的信息需求,划分出飞行任务中不同阶段的信息显示优先级;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信息元素辨识度评价体系,筛选出易于认知的元素表现形式;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分析飞行员在不同飞行阶段对信息的注意力分配与注视转移,了解各部分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得出科学合理的信息布局。基于研究结果,从设计学角度,在现有界面基础上对界面中信息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飞行员的认知负荷,提高信息获取效率以及任务的执行质量。运用眼动实验,将改进前后界面进行对比,通过行为数据及眼动指标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可参考性。
余涛,孙有朝[3](2017)在《飞机驾驶舱视觉工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飞行员视觉工效的发展现状,以光环境设计、驾驶舱显示信息及显示方式等视觉工效的影响要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照明系统控制、显示亮度控制、驾驶舱信息需求、克服信息过载、显示合成技术、视觉混乱等内容。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目前在飞机驾驶舱视觉工效领域存在的几点问题,包括光环境控制的研究方法较为传统、显示信息的需求分析不明确,数量大、信息显示方式发展缓慢、飞机驾驶舱视觉工效设计缺少系统的、专业的测试和评价工具等内容。据此,针对未来飞机驾驶舱视觉工效的研究发展趋势给出了几点建议,为飞机驾驶舱视觉工效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邵将[4](2016)在《基于视觉认知理论的头盔显示界面信息编码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近年来航空航天技术和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战机的航电系统交互界面已经从传统的模式控制进入了数字化显示的视觉信息界面。尤其是战机头盔显示系统(Helmet Mounted Display System, HMDs)界面的应用,对未来战机系统人机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MDs界面不同于传统航电界面,界面的透视增强、头盔的跟踪显示、信息的动态呈现、目标的符号标注等方面对界面信息编码呈现和人机交互提出了极高的设计要求。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而我国在航电系统界面的认知问题研究、HMDs界面的信息编码设计与之存在巨大差距,而基于视觉认知的HMDs界面信息编码方法研究更是设计领域、工程领域和心理学领域交叉研究的空白点。基于该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研究匮乏的考虑,本论文以HMDs界面为研究对象,以飞行员视知觉理论为基础,针对界面的图标符号编码、信息布局编码、色彩编码等重点问题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提出了HMDs界面可视性的基本原则。总结HMDs界面信息编码的显示系统设计参数,重点包括显示方式、出射光瞳、眼距、视场等。并从飞行员视知觉认知的角度,提出图标、亮度/对比度、分辨率、字符符号、色彩等方面的HMDs界面信息可视性的基本原则。(2)建立了从飞行员视觉认知到HMDs界面要素的映射关联方法。根据Shannon信息通讯系统模型、Wickens视觉搜索模型、Endsley的SA理论模型等视知觉分析方法,从界面信息编码和大脑信息解码的角度,重点分析信息传递过程中所涉及的态势感知、选择性注意、认知负荷等认知问题,总结HMDs界面设计元素信息编码与认知机理之间的层次关系。(3)提出了针对HMDs界面图标特征、信息布局、界面色彩应用的信息编码方法和设计原则。全面系统地对不同飞行任务阶段飞行员信息需求进行层次划分。根据本文提出的视觉认知到设计元素的映射关联理论,采用单探测变化检测、析因检测等实验范式开展了界面图标特征、告警信息布局、色彩应用等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获取、总结、提出了关于HMDs界面图标特征、信息布局、色彩应用的编码方法和设计原则。(4)基于本文所提出的由视觉认知到界面信息特征映射的HMDs界面编码方法,对界面中的高度指示、速度指示、航向指示和姿态指示等信息要素进行了全新编码设计,重点优化了HMDs界面图标标注、信息结构布局、背景色彩处理和告警提示方式等。开展了针对设计方案的认知负荷评估实验,通过眼动跟踪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编码方法和设计原则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的研究为HMDs界面设计提供了信息编码方法和实验方法,为HMDs人机交互问题提供了创造性的研究思路。从设计学的角度为提高我国战机航电系统界面设计水平、增强飞行员认知能力、提高飞行员决策判断的准确性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洁,刘皓挺,黄伟芬,田志强,杨伟浩,徐凤刚[5](2013)在《手控交会对接操作图形页面工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会对接任务中,位移姿态六自由度图形为航天员呈现了航天器间相对位移和相对姿态等信息。针对图形显示页面的全面性和简洁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关于位移姿态六自由度信息页面的显示方法。开展了模拟手控交会对接六自由度图形页面的工效学试验,为受试者安排了动态操作控制任务,获取了成功率、主观问卷结果、燃料消耗量、操作时间、过程操作误差等试验数据。表明带有数值信息的图形页面优于纯图形页面,坐标轴复用是一种有效的显示方式,刻度尺两级量程可变式优于一级量程不变式。
姜红英[6](2009)在《功能分配与折衷任务分析法及其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由于缺乏设计标准及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多的信息被引入到显示器上,导致显示信息过多、混乱,增加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如何最小化显示信息内容成为设计者必须考虑的任务之一。功能分配与折衷(FAIT)任务分析法是在人—机系统中确定人为因素问题的一个系统的程序,是一种有用的分析信息需求的方法。用该法生成的信息更全面、客观,并可产生一些额外的信息。本文介绍了FAIT法,并分析了其特征,这对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宋青[7](2009)在《基于IData的高级座舱显示界面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座舱显示控制系统是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实现综合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核心与关键,对实现航空电子系统功能的综合化、提高飞机的生存和作战能力、减轻飞行员的任务负荷起着重要的作用。座舱显示界面是飞行员与航电系统间的非常重要的人机接口。传统的座舱显示界面开发方法及开发流程已经无法满足综合信息显示的需求,急需先进的设计理念、方法。本课题对座舱显示开发流程及界面设计方法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先进座舱显示设计提供建设性建议方案。本文阐述了座舱显控系统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座舱显示开发方法现状;比较分析了利用OpenGL及IData开发座舱显示的优缺点,从而确定本文的开发方法;介绍了座舱显示开发相关软件支持技术,对IData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研究了国外先进战斗机F-35的座舱显示界面,并分析研究了现代座舱显示开发流程,提出其缺点:繁重的人工过程、费时、无响应、依赖于特定设备;基于OpenGL标准图形接口及IData快速原型开发工具,设计了一套座舱显示设计开发的新流程;基于该流程及前面分析的F-35座舱显示界面,设计并实现了一组新型座舱显示界面样例;文章最后根据F-35座舱显示界面及网络搜集的座舱显示界面,采用本文的设计方法实现了一个显示界面的样例。以上研究在座舱显控系统中的运用,可大大提高座舱显示开发的质量,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郭小朝,刘宝善,马雪松,伊丽,熊端琴[8](2006)在《歼击机座舱通用显示信息及其优先级的确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确定新型歼击机座舱通用显示信息的内容及优先级。方法调查歼击机飞行员162人,要求飞行员针对16种飞行阶段或任务并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对各类信息做等级数字化评定。求得每条信息的个体化Z分数值,并取群体Z分数第50百分位值为结果值。结果飞行员认定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通用显示信息分别有8条、41条、33条和20条。结论新型歼击机设计可按照优先级向飞行员显示这些通用信息。
姜红英[9](2006)在《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作为人机接口,一直是航空工效学关注的对象。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设计作了专题阐述。重点针对设计与研究内容,从信息显示界面优化、座舱合理自动化、控制界面优化、测试及评价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郭小朝,刘宝善,马雪松,伊丽,熊端琴[10](2005)在《高性能战斗机座舱通用显示信息工效学研究》文中提出一、引言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需要使用哪些信息,用哪些字符、画面显示这些信息最有利于飞行员快速理解飞行信息的含义,一直是国际航空工效学界致力于解决的实际问题。如何通过座舱显示信息的优化设计,合理降低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高认知负荷,提高认知操作效率,保证飞行安全,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在国外,J.D.Caldwell和T.GJones对未来15年内可能纳入运输机座舱的信息要求做了分析研究。美国军用界面标准MIL-STD-1787B(USAF)《飞机显示器符号》(1996)规定
二、新型歼击机应急操纵时的显示信息及其优先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歼击机应急操纵时的显示信息及其优先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飞行任务的战斗机HUD自适应界面布局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平视显示器发展现状 |
1.3.2 平视信息工效学研究现状 |
1.3.3 计算机模拟飞行发展历程 |
1.4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相关研究方法与技术 |
1.4.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HUD显示界面设计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HUD显示界面特征介绍 |
2.2.1 战斗机通用显示信息分类 |
2.2.2 典型飞行状态与任务特征分析 |
2.3 飞行员视觉认知特性研究 |
2.3.1 用户信息感知原则 |
2.3.2 人体视知觉参数 |
2.3.3 界面视知觉特征 |
2.3.4 眼动追踪技术在界面布局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飞行任务和视觉认知的HUD布局实验研究 |
3.1 HUD界面布局自适应研究目的 |
3.2 区域划分HUD界面 |
3.3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HUD界面布局实验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设计 |
3.3.3 实验流程 |
3.3.4 实验数据讨论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UD界面布局自适应方法研究 |
4.1 HUD界面布局自适应方法研究框架 |
4.2 HUD界面注意力影响因素的量化 |
4.2.1 信息重要程度计算 |
4.2.2 正确评估概率计算 |
4.2.3 信息突显性计算 |
4.3 等级化飞行员视觉可视区域 |
4.4 数字界面布局注意力分配模型 |
4.5 HUD界面布局调整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眼动追踪的HUD界面布局评估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意义 |
5.3 实验目的 |
5.4 实验方法 |
5.4.1 实验设备与环境 |
5.4.2 实验被试 |
5.4.3 实验材料 |
5.4.4 飞行任务选择 |
5.4.5 实验程序 |
5.4.6 实验眼动数据评价指标 |
5.5 实验结论与分析 |
5.5.1 认知绩效与眼动指标结果分析 |
5.5.2 基于眼动数据的注意力分配模型分析 |
5.5.3 NASA-TLX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
5.6 基于眼动评估实验结果的战斗机HUD界面信息布局设计改进方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作者简介 |
(2)基于飞行任务的小型飞机座舱界面信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小型飞机座舱界面信息总结与五边飞行任务分析 |
2.1 座舱显示系统的发展 |
2.2 小型飞机座舱界面显示信息归纳与总结 |
2.2.1 PFD界面显示信息 |
2.2.2 MFD界面显示信息 |
2.3 五边飞行任务分析 |
2.3.1 起飞阶段任务分析 |
2.3.2 平飞阶段任务分析 |
2.3.3 下降阶段任务分析 |
第3章 小型飞机座舱界面信息设计原则与研究方法 |
3.1 信息可视性原则 |
3.1.1 座舱界面视界区 |
3.1.2 信息显示内容可视性设计原则 |
3.1.3 信息布局可视性设计原则 |
3.2 信息认知设计原则 |
3.2.1 信息认知影响因素 |
3.2.2 信息元素认知设计原则 |
3.3 信息体验性设计原则 |
3.4 小型飞机座舱界面信息设计研究方法 |
3.4.1 等级评定量表法在信息显示中的应用 |
3.4.2 层次分析法在信息元素设计中的应用 |
3.4.3 眼动追踪法在信息布局中的应用 |
第4章 五边飞行任务下的座舱界面信息设计研究 |
4.1 基于数字量表法的座舱界面显示信息及优先级研究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1.4 结果与分析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信息元素设计研究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对象 |
4.2.3 界面信息元素提取与辨识度评价体系构建 |
4.2.4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
4.3 基于眼动追踪的信息布局设计研究 |
4.3.1 实验目的 |
4.3.2 实验任务 |
4.3.3 眼动数据采集 |
4.3.4 实验数据分析 |
4.3.5 实验数据讨论 |
第5章 小型飞机座舱界面信息设计及设计评价 |
5.1 小型飞机座舱界面信息设计的界定 |
5.2 界面整体信息布局设计 |
5.3 界面背景设计 |
5.4 信息显示内容与显示方式设计 |
5.4.1 空速指示信息设计 |
5.4.2 姿态指示信息设计 |
5.4.3 高度指示信息设计 |
5.4.4 航向指示信息设计 |
5.4.5 发动机与燃油系统信息设计 |
5.5 信息设计整体呈现 |
5.5.1 主飞行显示器界面 |
5.5.2 多功能显示器界面 |
5.6 基于眼动追踪的设计评价 |
5.6.1 实验材料与被试 |
5.6.2 实验流程 |
5.6.3 实验数据分析 |
5.6.4 设计评价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3)飞机驾驶舱视觉工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飞机驾驶舱视觉工效研究现状 |
1.1 驾驶舱光环境控制 |
1.2 驾驶舱显示信息 |
1.3 信息显示方式 |
2 飞机驾驶舱视觉工效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1 研究存在的问题 |
2.2 研究发展趋势 |
3 结论 |
(4)基于视觉认知理论的头盔显示界面信息编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背景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HMDs设备发展综述 |
1.2.2 HMDs等航电系统界面编码研究综述 |
1.2.3 航电系统界面设计中的认知问题研究综述 |
1.3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 论文撰写安排 |
第2章 HMDs显示界面设计基础理论概述 |
2.1 引言 |
2.2 战机航电系统界面发展概述 |
2.2.1 航电系统界面的发展 |
2.2.2 HUD显示界面特征 |
2.2.3 HMDs显示界面和HUD显示界面对比分析 |
2.3 HMDs显示系统概述 |
2.3.1 HMDs显示光学系统 |
2.3.2 HMDs显示界面设计参数 |
2.4 HMDs界面的飞行员视知觉基础 |
2.4.1 视知觉系统 |
2.4.2 视知觉参数 |
2.4.3 视知觉特征 |
2.4.4 HMDs界面可视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3章 HMDs界面信息编码的设计认知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界面信息编码 |
3.2.1 信息编码过程 |
3.2.2 HMDs界面设计的信息界定 |
3.2.3 信息解码 |
3.3 信息编码与态势感知 |
3.3.1 态势感知定义 |
3.3.2 态势感知特征 |
3.3.3 态势感知要素 |
3.3.4 HMDs界面编码中的态势感知问题 |
3.4 信息编码与选择性注意 |
3.4.1 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
3.4.2 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 |
3.4.3 HMDs界面编码中的选择性注意问题 |
3.5 信息编码与认知负荷 |
3.5.1 认知负荷概念 |
3.5.2 认知负荷影响因素 |
3.5.3 认知负荷分类及特征 |
3.5.4 HMDs界面编码中的认知负荷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认知的HMDs界面图标特征编码研究 |
4.1 引言 |
4.2 HMDs界面中现实层和增强层的要素划分 |
4.2.1 HMDs界面中现实层的环境分析 |
4.2.2 HMDs界面中增强显示层的视觉要素细分 |
4.2.3 HMDs界面中增强层与现实层叠加的基本原则 |
4.3 HMDs界面中图标符号尺寸编码 |
4.4 HMDs界面图标特征编码方式实验研究 |
4.4.1 实验目的 |
4.4.2 实验方法 |
4.4.3 实验程序 |
4.4.4 实验结论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飞行任务和视觉认知的HMDs信息布局研究 |
5.1 引言 |
5.2 战机通用显示信息分类和典型飞行任务分析 |
5.2.1 战机通用显示信息分类 |
5.2.2 战机典型飞行状态与飞行任务分析 |
5.3 HMDs界面信息布局划分 |
5.3.1 飞行员视觉功效区分析 |
5.3.2 HMDs界面信息布局划分 |
5.4 HMDs界面告警信息显示布局实验研究 |
5.4.1 实验目的 |
5.4.2 实验方法 |
5.4.3 实验程序 |
5.4.4 实验数据讨论与分析 |
5.4.5 实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认知的HMDs界面色彩编码研究 |
6.1 引言 |
6.2 HMDs界面色彩编码研究基础 |
6.2.1 界面色彩设计理论基础 |
6.2.2 HMDs界面色彩元素分析与编码 |
6.3 HMDs界面视敏度测量级数实验研究 |
6.3.1 实验目的 |
6.3.2 实验方法 |
6.3.3 实验程序 |
6.3.4 实验结论与分析 |
6.4 HMDs界面色彩编码和显示元素辨识度实验研究 |
6.4.1 实验目的 |
6.4.2 实验方法 |
6.4.3 实验程序 |
6.4.4 实验结论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HMDs界面设计与实验分析 |
7.1 引言 |
7.2 HMDs界面设计 |
7.2.1 界面布局编码分析 |
7.2.2 界面背景色彩编码分析 |
7.2.3 高度指示信息编码分析 |
7.2.4 空速指示信息编码分析 |
7.2.5 航向指示信息编码分析 |
7.2.6 姿态指示信息编码分析 |
7.2.7 瞄准指示信息编码分析 |
7.2.8 目标标记提示信息编码分析 |
7.3 界面设计呈现 |
7.3.1 自动巡航状态界面信息编码设计 |
7.3.2 常规状态HMDs界面信息编码设计 |
7.3.3 瞄准战斗状态HMDs界面信息编码设计 |
7.3.4 HMDs界面告警信息编码设计 |
7.4 界面眼动评估实验 |
7.4.1 实验设备与环境 |
7.4.2 实验材料与被试 |
7.4.3 实验任务 |
7.4.4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7.4.5 实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6)功能分配与折衷任务分析法及其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功能分配与折衷任务分析法概述 |
步骤一:形成信息流模式 |
步骤二:分解该模式为几个特性 |
步骤三:建立这些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个矩阵 |
步骤四:粗略估计这些特性的相对重要性 |
步骤五:确定在该系统中要权衡的特性 |
步骤六:确定信息需求 |
2 功能分配与折衷任务分析法的特征 |
(1) 更具有技术综合性, 生成的信息更优化 |
(2) 生成的信息更全面、客观 |
(3) 可产生一些额外信息, 如各特性的影响性、灵敏性, 以及需要权衡、折衷的一些性能 |
3 小结 |
(7)基于IData的高级座舱显示界面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座舱显示研究现状 |
1.2.2 未来的发展趋势——超级全景座舱方案 |
1.2.3 座舱显示开发方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座舱显示开发软件支持技术—OPENGL 与IDATA 研究 |
2.1 座舱显示界面设计方法比较分析 |
2.2 大屏幕座舱显示系统软件平台 |
2.2.1 VxWorks 操作系统 |
2.2.2 Tornado 开发环境 |
2.3 软件支持技术 |
2.3.1 OpenGL 关键技术研究 |
2.3.2 IData 关键技术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屏幕座舱显示界面设计 |
3.1 F-35 座舱显示界面分析研究 |
3.2 大屏幕座舱显示界面设计样例 |
3.2.1 设计思想及设计原则 |
3.2.2 各任务阶段显示界面布局建议方案 |
3.2.3 典型显示界面设计样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座舱显示界面设计方法实现及结果展示 |
4.1 传统座舱显示界面开发模式研究 |
4.1.1 传统的“V”型软件开发流程 |
4.1.2 现代座舱显示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
4.2 快速原型开发模式的提出 |
4.3 座舱显示界面设计方法与实现 |
4.3.1 座舱显示界面设计新流程 |
4.3.2 座舱显示界面实现 |
4.3.3 显示与主控通信 |
4.4 设计展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新型歼击机应急操纵时的显示信息及其优先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飞行任务的战斗机HUD自适应界面布局设计研究[D]. 田筱越. 东南大学, 2020
- [2]基于飞行任务的小型飞机座舱界面信息设计研究[D]. 邹媛媛.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5)
- [3]飞机驾驶舱视觉工效研究[J]. 余涛,孙有朝. 飞机设计, 2017(03)
- [4]基于视觉认知理论的头盔显示界面信息编码方法研究[D]. 邵将. 东南大学, 2016(02)
- [5]手控交会对接操作图形页面工效学研究[J]. 李洁,刘皓挺,黄伟芬,田志强,杨伟浩,徐凤刚. 载人航天, 2013(01)
- [6]功能分配与折衷任务分析法及其特征分析[J]. 姜红英.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9(05)
- [7]基于IData的高级座舱显示界面设计方法研究[D]. 宋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
- [8]歼击机座舱通用显示信息及其优先级的确定[J]. 郭小朝,刘宝善,马雪松,伊丽,熊端琴.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6(04)
- [9]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J]. 姜红英.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6(08)
- [10]高性能战斗机座舱通用显示信息工效学研究[A]. 郭小朝,刘宝善,马雪松,伊丽,熊端琴.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第七卷),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