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黄亚蓉,耿文,李清,胡敏[1](2022)在《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改善RA患者机体免疫紊乱、减轻炎症损伤是目前治疗的重点。针灸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等优势, 治疗RA疗效显着, 且干预手段多样, 包括常规针刺、艾灸、针灸联合, 以及电针、长蛇灸等创新针灸疗法。针灸对RA的免疫调节具有双向性、多靶点的特点, 可通过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Th1/Th2细胞平衡、特异性蛋白及NF-κB等信号通路, 来调控炎症免疫反应。
黄玮玲,杨帆[2](2022)在《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概况》文中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现代医学病因学研究仍无定论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呈慢性、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以肌肉关节处的疼痛、酸楚、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也称"历节"或"痹病"。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针灸、推拿、熏洗、针刀等治疗方法。
邱静,梁丽艳,杨文怡,罗杰华,张继苹,杨路[3](2021)在《近5年蜂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蜂针疗法是一种兼有针刺、温灸、药物协同作用的复合型针灸疗法,在RA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此文通过检索国内近5年的文献数据库,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13篇,总结了蜂针疗法在临床治疗RA的种类及疗效,并分析其选穴原则、刺法、治疗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情况,以期为蜂针疗法治疗RA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刘彦龙[4](2021)在《独活寄生汤结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减+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住院治疗的112例RA患者,以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样本量共计56例)。参照组采纳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纳独活寄生汤加减+针刺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血清炎性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43%)高于参照组(73.21%),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僵硬、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疼痛积分、血清hs-CRP、IL-6、TNF-α因子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36%)与参照组(7.14%)比较,P> 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针刺可有效减轻RA患者疼痛等症状及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高佳星,姚小强,郑先丽,李鼎鹏,周亚婕,董莉莉[5](2021)在《敦煌医学重灸理论指导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敦煌《灸经图》是现存较早的灸法专着之一,书中重灸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疗效显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但效果并不理想,敦煌医学将之称为"冷痹",《灸经图》采用的重灸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突出,本研究对该书中的重灸理论进行整理研究,旨在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可靠理论和方法,以期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张晓燕[6](2021)在《甘草制祖师麻炮制工艺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论文以祖师麻甲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探究祖师麻甘草制(炙法、烘法)的炮制工艺;并基于TLR4/NF-κB/NLRP3通路探讨祖师麻甘草制品改善弗式完全佐剂混合牛Ⅱ胶原(CⅡ)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1.以祖师麻甲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曲面实验研究甘草汁与祖师麻比例、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祖师麻甘草炙祖师麻炮制工艺的影响,从而优选出甘草炙祖师麻的最佳炮制工艺。2.以祖师麻甲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曲面实验研究甘草汁与祖师麻比例、闷润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对祖师麻甘草烘制祖师麻炮制工艺的影响,从而优选出甘草烘制祖师麻的最佳炮制工艺。3.建立弗式完全佐剂并牛Ⅱ胶原(CⅡ)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CIA),通过检测大鼠体重、关节炎评分、足肿胀度、脾脏与胸腺指数、踝关节的组织病理学与X-射线(X-Ray)放射学观察,对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进行对比研究。4.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白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CIA大鼠踝关节中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大鼠滑膜组织的Toll样受体4(TLR4)、NLRP3、NF-κB、IL-1β表达量,来初步探讨基于TLR4/NLRP3/NF-κB通路的祖师麻不同甘草制品治疗CIA大鼠的作用机制。5.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炎症为模型,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测定细胞增殖率、微板法测定细胞中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IL-10的含量、Western-Blot测定细胞的TLR4、NLRP3、NF-κB、IL-1β表达量,验证祖师麻甘草制品抗炎的作用机制。结果1.甘草炙祖师麻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甘草汁与祖师麻比例为0.8,闷润时间为53min,炒制温度为150℃,炒制时间为14min。2.甘草烘制祖师麻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甘草汁与祖师麻比例为0.8,闷润时间为62min,烘干温度为150℃,烘干时间为100min。3.祖师麻不同甘草制品能显着降低CIA大鼠的关节炎评分(AI)、足肿胀度、改善踝关节红肿、关节和关节软骨的病理状况(P<0.05);且祖师麻甘草制品治疗效果与祖师麻生品相比,虽无显着性差异,但总体祖师麻甘草制品的治疗效果优于祖师麻生品。4.祖师麻不同甘草制品均可调节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IL-10的分泌,还可显着降低CIA大鼠血清中MMPs与VEGF的水平(P<0.05)。此外,还可能通过调节TLR4/NF-κB/NLRP3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祖师麻炮制品可以调节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IL-10的表达(P<0.05),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NF-κB/NLRP3通路有关。结论本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甘草炙祖师麻与甘草烘制祖师麻的炮制工艺参数。药效学研究表明:祖师麻不同炮制品可以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症状,且祖师麻炮制品的治疗效果优于生品。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对其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索发现,祖师麻缓解CIA大鼠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并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与抑制TLR4/NF-κB/NLRP3通路有关。
马艳[7](2021)在《桂母湿痹消颗粒治疗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视觉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实验室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类风湿因子)、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桂母湿痹消颗粒治疗本病提供新的临床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风湿科门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来氟米特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口服桂母湿痹消颗粒,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VAS评分、实验室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IL-17)、不良反应发生事件,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过程中,60例患者均完成此次课题实验。(1)基线比较: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VAS评分、实验室指标、安全性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经过8周治疗后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来氟米特组有效率(93.33%)高于单纯来氟米特对照组(70%)(P<0.05)。(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来氟米特组有效率(90%)高于单纯来氟米特对照组(66.67%)(P<0.05)。(4)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较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5)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较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6)实验室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IL-17)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较前均降低(P<0.05,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指标: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来氟米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P<0.05)。结论:1.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来氟米特能明显减轻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2.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来氟米特能降低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7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有关。3.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赵彩虹[8](2021)在《傅山风湿外治方对CIA大鼠Notch1/Jagged1通路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旨在研究傅山风湿外治方(FS-med)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Notch1/Jagged1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Normal,n=12)、CIA模型组(CIA,n=12)、傅山风湿外治方治疗CIA组(FS-med,n=12)。CIA组和FS-med组大鼠采用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不完全佐剂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Normal组和CIA组大鼠外敷空输液贴,FS-med组大鼠外敷FS-med药膏,2次/d,用药6周;每周测量并记录大鼠体重、关节直径和进行关节炎评分。6周后,3个实验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后,脱颈处死,取大鼠左右踝关节,左踝关节液氮冻存后放-80°C冰箱保存备用,右踝关节用4%多聚甲醛固定。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4和IL-6的表达;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关节中Notch1、Jagged1和Hes1 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关节组织中Notch1、Jagged1和Hes1的阳性信号表达并进行光密度值分析。结果:1.不同实验组大鼠足外观、体重、关节直径、关节炎评分检测结果显示,造模后第14 d(给药前),与Normal组比较,CIA组和FS-med组大鼠后足踝关节至趾关节明显肿胀,大鼠体重减轻,左踝关节直径和关节炎评分均极显着增高(P<0.01),提示造模成功。21d-56d(给药1-6周),CIA组大鼠后足持续肿胀,关节变形,体重增长缓慢;与CIA组相比,FS-med组大鼠在此过程中踝关节及足趾肿胀程度明显缓解,体重缓慢增长,左踝关节直径和关节炎评分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用愈加显着(P<0.05)。2.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HE染色和Masson染色可见,Normal组踝关节组织结构完整,关节软骨面较为光滑,细胞排列整齐,潮线完整,软骨细胞分布规律,无增生、变性,滑膜光滑无增生,关节腔隙良好,未见炎症水肿,无明显病理变化。与Normal组相比,CIA组踝关节关节面粗糙、缺失,表层软骨变性失染,纤维化明显,大量的滑膜组织增生,血管翳形成,关节腔隙狭窄,炎性细胞浸润,软骨和骨严重破坏。与CIA组相比,FS-med组关节软骨形态得到改善,关节面仍不平整,但纤维组织增生、滑膜细胞增生减少,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关节腔隙明显得到改善,且骨组织破坏得到控制。3.不同实验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CIA组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6表达极显着升高(P<0.01),IL-4表达极显着降低(P<0.01);与CIA组相比,FS-med组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6表达极显着降低(P<0.01),IL-4表达显着升高(P<0.05)。4.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中Notch1/Jagged1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CIA组大鼠关节中Notch1、Jagged1和Hes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极显着增高(P<0.01);与CIA组相比,FS-med组大鼠关节中Notch1、Jagged1和Hes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极显着降低(P<0.01)。5.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Notch1、Jagged1和Hes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Notch1、Jagged1和Hes1在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与Normal组相比,CIA组大鼠关节中Notch1、Jagged1和Hes1呈强阳性表达,AOD值极显着增加(P<0.01);与CIA组相比,Notch1、Jagged1和Hes1在FS-med组的阳性表达减少,AOD值极显着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证实FS-med对CIA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参与了RA的发生发展。FS-med可能通过抑制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激活,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而达到治疗RA的目的。本实验对于了解FS-med治疗RA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靶向抑制Notch1/Jagged1信号的活化可能成为治疗RA的新途径。
肖雄[9](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周巍[10](2021)在《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电针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IA)大鼠“足三里”、“关元”穴对滑膜组织光镜下形态学变化、滑膜细胞凋亡指数、滑膜组织中Fas、FasL、Caspase3凋亡蛋白含量变化,探讨电针是否通过调控Fas死亡受体途径相关凋亡蛋白来促进滑膜细胞凋亡,研究电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的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MTX组)、电针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予注射处理,其余组每只大鼠采用完全弗氏佐剂注射左后足足垫皮下0.1 ml致炎建造AIA大鼠模型。从造模后第3天起,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每日对照捆绑大鼠20min,一周连续捆绑6d休息1d,连续捆绑4周;甲氨蝶呤组以0.35mg/kg MTX灌胃大鼠,每周2次,共治疗4周;电针组每日捆绑大鼠并电针足三里、关元穴20min,一周连续电针6d休息1d,连续干预4周。所有大鼠在造模前一天测量足趾容积,之后每隔3天测量一次足趾容积直至实验结束。大鼠踝关节滑膜取材后,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变化,Tune l法检测滑膜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Fas、FasL、Caspase3凋亡蛋白含量变化。结果:(1)足趾容积测量:(1)造模后第3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甲氨蝶呤组、电针组足趾容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P<0.01),且三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造模后第10d,与模型组比,甲氨蝶呤组、电针组足趾肿胀均有减轻(P>0.05);与甲氨蝶呤组比,电针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造模后第17d,与模型组比,甲氨蝶呤组足趾肿胀减轻(P<0.05),电针组足趾肿胀明显减轻(P<0.01);与甲氨蝶呤组比,电针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造模后第24d,与模型组比,甲氨蝶呤组、电针组足趾肿胀均明显减轻(P<0.01),与甲氨蝶呤组比,电针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HE染色光镜下:正常组滑膜组织光滑透明,结构清晰,滑膜衬里层无明显细胞增生,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滑膜组织衬里层增生,部分细胞水肿增大,纤维组织增生,有炎性细胞浸润;电针组与甲氨蝶呤组滑膜细胞增生情况较模型组改善,滑膜增生情况较模型组轻微,纤维组织减少,少量炎性细胞浸润。(3)Tunel法检测滑膜细胞凋亡指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甲氨蝶呤组滑膜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电针组滑膜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与甲氨蝶呤组相比,电针组滑膜细胞凋亡指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Fas、FasL、Caspase3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甲氨蝶呤组Fas、FasL、Caspase3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电针组Fas、Caspase3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对FasL有上调趋势(P>0.05);与甲氨蝶呤组相比,电针组Fas、FasL、Caspase 3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电针治疗能改善AIA大鼠足趾肿胀情况和滑膜组织病理形态,缓解滑膜炎症。2.电针治疗能上调AIA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凋亡指数,表明电针治疗促进了滑膜细胞凋亡,缓解滑膜细胞过度增殖。3.电针治疗能上调滑膜组织Fa s、Caspase3蛋白表达,对FasL蛋白表达有上调趋势,表明电针治疗可能促进了滑膜细胞Fas/Fa s L/Caspase3凋亡途径凋亡。
二、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2)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疗法 |
2 推拿疗法 |
3 熏洗疗法 |
4 针刀疗法 |
5 敷贴疗法 |
6 其他疗法 |
7 问题与展望 |
(3)近5年蜂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筛选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分类及处理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治疗种类及疗效 |
2.3 蜂针选穴 |
2.4 刺法 |
2.5 治疗量与疗程 |
2.6 不良反应与处理 |
3 讨论 |
3.1 蜂针治疗种类及疗效 |
3.2 蜂针选穴原则 |
3.3 蜂针刺法与治疗量 |
3.4 蜂针疗程与不良反应 |
4 小结和展望 |
(4)独活寄生汤结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2.2 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
2.3 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对比 |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
3 讨论 |
(5)敦煌医学重灸理论指导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敦煌医学治疗痹证的理论基础 |
2 敦煌医学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研究 |
2.1 《灸经图》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选穴理论 |
2.2 敦煌医学重灸理论灸法研究 |
2.3 敦煌医学重灸理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现代研究 |
2.3.1 实验研究 |
2.3.2 临床研究 |
3 讨论 |
(6)甘草制祖师麻炮制工艺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词英汉对照 |
前言 |
第一章 甘草炙祖师麻工艺的研究 |
1.材料 |
1.1 试药和试剂 |
1.2 仪器 |
2.方法 |
2.1 祖师麻甲素定量测定 |
2.2 甘草炙祖师麻炮制工艺单因素实验 |
2.3 响应曲面实验 |
2.4 工艺验证 |
3.结果 |
3.1 甘草炙祖师麻炮制工艺单因素结果 |
3.2 响应曲面结果 |
3.3 工艺验证 |
4 讨论 |
第二章 甘草烘制祖师麻工艺的研究 |
1.材料 |
1.1 试药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方法 |
2.1 祖师麻甲素定量测定 |
2.2 甘草烘制祖师麻炮制工艺单因素实验 |
2.3 响应曲面 |
3.结果 |
3.1 甘草烘制祖师麻炮制工艺单因素结果 |
3.2 响应曲面结果 |
3.3 工艺验证 |
4.讨论 |
第三章 祖师麻不同炮制品抗弗式完全佐剂并牛Ⅱ胶原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比研究 |
1.材料 |
1.1 试药和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方法 |
2.1 炮制品的制备 |
2.2 药液的制备 |
2.3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4 体重和脏器指数的测定 |
2.5 影像学评估 |
2.6 踝关节组织病理切片 |
2.7 数据处理 |
3.结果 |
3.1 大鼠一般体征的变化结果 |
3.2 大鼠足肿胀度与AI评分结果 |
3.3 大鼠脏器指数结果 |
3.4 影像学评价大鼠踝关节损伤影响 |
3.5 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
4.讨论 |
4.1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疗法 |
4.2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常用动物模型 |
4.3 甘草炙祖师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与关节软骨病理损伤模型治疗作用 |
第四章 基于TLR4/NF-κB/NLRP3通路的祖师麻甘草制品作用机制研究 |
1.材料 |
1.1 试药和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方法 |
2.1 血清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6、IL-10、IL-1β表达的测定 |
2.2 血清免疫相关因子含量测定 |
2.3 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大鼠踝关节NLRP3、NF-κB表达 |
2.4 大鼠滑膜组织TLR4/NF-κB/NLRP3通路蛋白表达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结果 |
3.1 祖师麻不同炮制品对CIA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
3.2 祖师麻不同炮制品对CIA大鼠血清风湿相关因子的影响 |
3.3 祖师麻不同炮制品对CIA大鼠踝关节内NLRP3、NF-κB表达的影响 |
3.4 祖师麻不同炮制品对CIA大鼠滑膜组织TLR4/NF-κB/NLRP3通路的表达 |
4.讨论 |
第五章 祖师麻不同炮制品改善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
1.材料 |
1.1 试药和试剂 |
1.2 仪器 |
1.3 细胞 |
2.方法 |
2.1 祖师麻不同提取物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细胞培养 |
2.3 细胞上清液的制备 |
2.4 LPS诱导Raw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
2.5 CCK8法测定Raw264.7细胞系的存活率 |
2.6 细胞上清液中NO与炎性因子的含量测定 |
2.7 细胞中蛋白的表达 |
2.8 数据处理 |
3.结果 |
3.1 祖师麻不同炮制品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活力和NO含量的影响 |
3.2 祖师麻调节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 |
3.3 祖师麻不同炮制品对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献综述 祖师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桂母湿痹消颗粒治疗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课题研究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5 结果 |
5.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5.2 疾病疗效比较 |
5.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5.4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5.5 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 |
5.6 ESR、CRP、RF比较 |
5.7 IL-17 比较 |
5.8 两组安全性比较 |
6 讨论 |
6.1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6.2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6.3 桂母湿痹消颗粒的组方思路 |
7 疗效分析 |
8 结论 |
9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傅山风湿外治方对CIA大鼠Notch1/Jagged1通路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CIA模型构建 |
2.2 药膏制备 |
2.3 给药方法及取材 |
2.4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2.5 体质量观测 |
2.6 关节直径测定 |
2.7 关节炎评分 |
2.8 FS-med对 CIA大鼠关节组织的影响 |
2.9 FS-med对 CIA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的影响 |
2.10 ELISA血清检测 |
2.11 Notch1、Jagged1、Hes1 特异性引物设计及合成 |
2.12 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总RNA提取 |
2.13 cDNA合成 |
2.14 qRT-PCR检测Notch1、Jagged1、Hes1 m RNA水平 |
2.15 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组织总蛋白提取 |
2.16 Western Blot检测Notch1、Jagged1和Hes1 蛋白表达量 |
2.17 Notch1、Jagged1和Hes1 免疫组化分析 |
2.18 统计学分析及图像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FS-med对不同实验组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
3.2 FS-med对不同实验组大鼠体重的影响 |
3.3 FS-med对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直径的影响 |
3.4 FS-med对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炎评分的影响 |
3.5 FS-med对 CIA大鼠关节组织的影响 |
3.6 FS-med对 CIA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的影响 |
3.7 FS-med对不同实验组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3.8 Notch1、Jagged1和Hes1 引物检测 |
3.9 qRT-PCR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 |
3.10 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中Notch1、Jagged1和Hes1 m RNA水平表达 |
3.11 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中Notch1、Jagged1和Hes1 蛋白表达 |
3.12 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4.2 傅山风湿外治方对CIA大鼠的药效作用 |
4.3 傅山风湿外治方对CIA模型大鼠血清中Th1/ Th2 细胞因子的影响 |
4.4 傅山风湿外治方对CIA模型大鼠Notch1/ Jagged1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外治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10)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器材 |
1.3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造模方法 |
2.3 腧穴选择与定位 |
2.4 干预方法 |
2.5 实验步骤 |
2.6 标本采集与处理 |
3 指标检测 |
3.1 大鼠一般行为学观察 |
3.2 大鼠足趾容积测量 |
3.3 HE染色法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变化 |
3.4 Tunel法检测滑膜细胞凋亡变化 |
3.5 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中Fas、FasL、Caspase3 蛋白表达量 |
4 实验技术路线 |
5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各组大鼠一般效应观察 |
2 各组大鼠足趾容积变化趋势 |
3 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光镜下形态变化 |
4 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凋亡指数变化 |
5 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内Fas含量比较 |
6 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内FasL含量比较 |
7 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内Caspase3 含量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2.1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研究 |
2.2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的研究 |
2.3 Fas、FasL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中的研究 |
2.4 Caspase3 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中的研究 |
3 电针对Fas、FasL、Caspase3 凋亡蛋白的研究 |
4 选穴依据 |
5 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
6 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对AIA大鼠的效应影响 |
6.1 电针对AIA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6.2 电针对AIA大鼠足趾肿胀度的影响 |
6.3 电针对AIA大鼠滑膜组织形态的影响 |
6.4 电针对AI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指数的影响 |
6.5 电针对AIA大鼠滑膜组织凋亡蛋白的影响 |
7 本实验不足及拟解决办法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黄亚蓉,耿文,李清,胡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01)
- [2]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概况[J]. 黄玮玲,杨帆. 湖南中医杂志, 2022
- [3]近5年蜂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概况[J]. 邱静,梁丽艳,杨文怡,罗杰华,张继苹,杨路. 光明中医, 2021(20)
- [4]独活寄生汤结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 刘彦龙. 光明中医, 2021(15)
- [5]敦煌医学重灸理论指导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 高佳星,姚小强,郑先丽,李鼎鹏,周亚婕,董莉莉. 针灸临床杂志, 2021
- [6]甘草制祖师麻炮制工艺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D]. 张晓燕.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桂母湿痹消颗粒治疗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马艳.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傅山风湿外治方对CIA大鼠Notch1/Jagged1通路表达的影响[D]. 赵彩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10]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D]. 周巍.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标签:中医论文; 祖师麻论文; 类风湿论文; 风湿类风湿论文; 关节炎最佳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