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荣俊杰[1](2020)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上海市在二期课程改革基础上,率先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以推动新一轮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革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作为“先立后破”的改革尝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认知的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迷茫与偏失,影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目的的达成。面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从学理视角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系统予以理性优化,能有效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丰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泰勒原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从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与实质出发,审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的现状,在学理阐释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了优化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构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运动经历与运动情意五维目标体系,确立了五维目标间纵、横结构关系,阐明了各级分目标的表达逻辑。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体系强调了运动技能目标的核心性、体能目标的重要性,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的现实诉求;凸显运动知识、运动经历和运动情意目标的长效价值,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二、整合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纵向、横向及动态均衡结构关系,提出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明确了知识、技能与体能选择的独立与共济关系,系统地对各级教学内容进行了规整,实现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安排的全面性、系统性与深入性,有利于满足学生专项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需求,突显了教学内容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三、选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路径,提出提高运动项目选择的精准度、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提升体育师资素养、挖掘场地设施等优化策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凸显了教学实施“行动”的本质诉求,通过完善项目选择志愿表、制定技能+体能的分层标准,确保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高效运行;采用多途并举的优化路径,弥补师资缺口,提升体育教师的专项化素养;探寻合作共赢模式,缓解场地设施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困束。四、完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统一了学习评价内容,厘清了评价比重的动态化分配准则,健全了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完善,明确了运动技能评价的主体性、体能次之但比重逐年递增的五维评价内容;强调教师评价的主导地位、学生自评与互评比重的逐年递增趋势,突显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评价办法与学习成绩呈现方式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学习评价效果的精准性与其价值的延伸性,促进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短期目的性与长效前瞻性的有机融合。五、通过构建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路径和完善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夯实了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实践操作性强。研究成果在CS中学的教学实践显示,师生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正向提升,佐证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良性运行及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孟宇[2](2020)在《微信平台联合PBL(问题导向式)教学在高中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市市东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校体育不仅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推动教育改革,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至2020)》中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不能忽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相互交融的作用,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促进教育质量全面的提高。从2012年开始,上海市实施高中体育专项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排球专项的教学来说效果不是很理想。单一的教学方法和重复循环的练习手段,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提出问题为基础和铺垫,通过分成小组进行的导向式学习。PBL教学法着重强调的观念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能够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例如学生在对待问题上的讨论分析能力以及小组彼此协作的能力。本文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事业上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研究基于微信平台联合PBL(问题导向式)教学在高中排球教学中的实践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教学法、数理统计法对本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对上海市市东中学的高一年级两个排球选项班的34名学生进行了32个学时的教学实验。在实验前对两个对应组别学生进行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指标测试和填写《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合作能力量表》的问卷,检验两个对应组别学生实验前侧的测试结果是否符合教学实验的同质性,以保证实验效果的有效性。对照组的学生实施常规的传统体育教学法进行排球学习,实验组的学生实施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排球学习,得出的结论如下:(1)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排球考核成绩在达标上和技评上普遍的比对照组学生的排球考核成绩要高,在正面下手球方面两个对应组别的学生没有出现显着性差异,在正面双手传、垫球方面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说明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在排球课程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动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2)教学实验后,两个对应组别学生的合作能力均有所提高,在合作意识中的各维度上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均存在比较明显的显着性差异,在合作技能中的情绪控制和组织领导维度上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从总体上看,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是有较大的提升,说明采用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对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促进作用。(3)在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应用在排球教学中,能够让实验组学生积极的参与排球学习,从原来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改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提高了学生对排球运动项目学习的积极性。(4)在课前通过微信平台的辅助进行排球学习,节省教师讲解示范的时间,增加练习时间,在课上的PBL教学使学生之间能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浓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排球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于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拥有较高的认可度,且愿意接受这种方式的排球教学。
冷林[3](2020)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青少年乃国之栋梁,其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目标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体育教育不仅着眼于学生身体健康,其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篮球作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教师应更重视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科学、合理性。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支架式教学模式和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对专家进行咨询并选取测试指标,同时对该校师生进行访谈以得到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的反馈。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教学干预前后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体育学习兴趣状况;通过教学实验对北京市师达中学73名女生,实验班37人、对照班36人,分别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和常规教学模式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篮球教学对比实验,更深入了解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初中女生身体素质、篮球技能、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成绩的影响;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常规教学支架式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在立定跳远(P=0.026<0.05)和1分钟跳绳项目(P=0.040<0.05)中作用效果显着,促进学生力量、灵敏素质发展;在反复侧跨步项目(P=0.000<0.05)中作用效果非常显着,促进学生灵敏素质发展;但是在25*8折返跑项目(P=0.486>0.05)中没有明显作用,所以不能显着提高学生耐力素质;2.支架式教学模式比常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篮球行径间单手肩上投篮(P=0.049<0.05)和绕杆跑成绩(P=0.043<0.05);3.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在消极兴趣(P=0.033)、积极兴趣(P=0.044)、运动参与程度(P=0.041)、自主与探索学习(P=0.034)、对体育的关注(P=0.034)、对体育的认识(P=0.035)方面有明显促进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它减少了学生对学习的消极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兴趣和自主于探索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参与;4.实验后实验班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态度行为、学习方法、交往于合作精神以及情意表现方面P值均小于于 0.05(P=0.029、P=0.046、P=0.011、P=0.042),存在显着性差异,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观念对培养学生创新、自主意识有很大影响,只有不断更新、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教学设计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至中学篮球教学中对学校体育工作者来说,其模式存在的优势和研究存在的价值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陈长洲[6](2020)在《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21世纪初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以来,构建课堂中学习者的主体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现代教育要面向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习者释放潜能。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也更加凸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重要趋向。上海市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先行者”,上海市中学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效果怎么样?以及如何进一步在上海市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为回答上述问题,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期对进一步深化上海市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有所裨益。首先,研究编制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估量表;其次,研究运用自编量表对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再次,研究探究了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效应;最后,研究对教师相关信念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效应进行了探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编制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估量表包含26个题项,四个维度,分别是创建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声音、鼓励高阶思维和适应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经过对该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良好,可以作为基于学习者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的评估工具。(2)当前上海市中学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整体水平较高,且体育教师感知水平显着高于学生感知水平。从学生评估角度,上海市中学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性别没有显着性影响;但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显着性影响。从教师评估角度,不同教龄、职称、学历、授课规模以及周课次量均会对体育教师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具有显着性差异。(3)研究发现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可以显着改善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学习动机、体质健康成绩和体育课学业成绩。其中,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和学习动机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和体育课学业成绩之间均呈双重中介效应。(4)研究发现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效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信念可以显着预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的自主支持可以显着预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创建积极关系、尊重学生声音以及鼓励高阶思维,而对适应个体差异没有显着预测作用;体育教师的一般信念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没有显着预测作用。因此,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反思意识、自主支持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信念培育可以改善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水平。
刘世磊[7](2019)在《我国近现代学校体操教学演变特征及其当代启示 ——价值取向的视角》文中提出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首要和直接途径。本文以体操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法研究现实问题”为研究范式,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对价值主体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指引作用的价值取向为视角,梳理我国近现代学校体操教学的发展脉络与演变特征,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然后对接现实,提出目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价值取向下的学校体操教学改革思路,以期促进我国学校体操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基本思路为历史法的现实问题研究,即以现存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用历史法研究现实问题。首先,说明过去、解释现在和预测未来:梳理我国近现代学校体操教学的发展脉络,总结其演变特征,获取有益的启示;其次,审视当今、把握现状:深入研究我国目前的学校体操教学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改革提供依据;最后,以史为鉴、对接现实、解决问题:吸取历史教训,立足国情,借鉴范例,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学校体操教学出路。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展开研究,所得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一)体操具有独特的动作结构和功能属性,对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习惯、促进全面发展、培育健全人格等具有独特的功能价值,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而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到定向、引导、规范等作用,体操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一部分,深受学校体操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体操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与价值主体的需要、价值客体的功能、价值主体的意识密切相关。体操教学价值取向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学校体育、学校教育等价值取向的下位概念,与其上位层级的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二)价值取向视角下的百余年学校体操教学展演特征为:价值取向对学校体操教学的“强制约性”;价值取向影响下体操教学地位的“W”型发展;体操教学功能价值与体操教学价值取向的“对应性”;价值取向的偏颇造成了体操教学内容选择的“片面性”;师资水平决定体操教学既定价值的实现;物质环境是体操教学价值实现的保障。(三)价值取向下的体操教学演变特征给予我们的经验与启示:价值取向立本求实;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师资队伍提质增量;教学地位名位相符;物质环境改善优化。(四)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目前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和体操教学的价值取向。体操教学独特的功能价值使其能够承担一定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为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做出独特的个性化贡献。而目前的学校体操教学现状令人堪忧,这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极为不利。教学内容开展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安全问题、场地器材、师资状况是制约体操教学的主要因素。(五)国内外学校体操教学的典型经验为改革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中国内:“育人为本”“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操教学价值取向;学校领导重视保障了体操教学各因素的有效落实;举办学生家长知识讲座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配合;“体操版的大课间”很好地补充了体操教学。国外:在培养适应现在与未来社会发展的人的总目标下,以“终身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社会化”等为价值取向开展体操教学;体操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时约为体育课时的1/4);器械体操/竞技体操(垫上运动、单杠、双杠、支撑跳跃、平衡木等)为主的体操教学内容。(六)我国学校体操教学的改革建议:确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学校体操教学价值取向;构建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技巧运动和器械体操为主的体操教学内容体系;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双管齐下,建设适应“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体操师资队伍;健全完善“四位一体”、满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需求的体操教学器材设施;创新适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体操大课间”“课堂教学+体育俱乐部”“课堂教学+体育俱乐部+体操大课间”“课堂教学+体校训练”“课堂教学+体校训练+体操大课间”等体操教学发展模式。
钱丽[8](2019)在《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最能代表中国人的气节,那就是武术。中华武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鲜明的民族风格,在素质教育一路高歌猛进的年代,发展武术教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能使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砺,身体机能得到增强,提高武术修养,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现如今,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学校体育的改革也在探索之中,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堂中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但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能透彻理解武术的内涵,武术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中学武术的发展。在本课题研究中,运用多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如,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课程的开设、师资配备、学生对武术的理解、武术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了解了武术在房县农村初级中学的开展情况以及学校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使武术在房县农村初级中学得到更好的发展。研究表明,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困境:1、当前中学教学都在为中考打基础,武术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成为最薄弱的环节;2、学校领导层面并没有意识到武术教学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3、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比较高、对武术的认知与需求是正确的,但是当前的武术教学尚未得到学生的认同;4、武术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趣味性不强,学生产生排斥心理;5、武术教师严重缺乏,专业性培训少,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6、场地设施配备不足,学生多器材少。根据研究结果,探讨找出制约武术在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普及与发展的因素,并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1、把武术纳入中考、高考体育考试范围内,加强学校及地方政府领导对武术教学的重视;2、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武术教学水平;3、广泛宣传武术文化,大力推进“武术进校园”活动,提高中学生对武术的认识;4、从实际出发,规范、增加武术教材,丰富教学内容;5、丰富武术课程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习武兴趣;6、淡化武术套路、加强武术的实战应用;7、加大场地器材投入和建设,完善教学设施;8、完善武术考试和考评机制,丰富课外竞赛和娱乐活动。促使武术在房县农村初级中学得到较好的发展,弘扬武术精神,传承武术文化,促进武术走向世界。
安文雪[9](2019)在《山东省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武术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武术教育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学开展和普及武术教育,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为研究方法,以山东省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及路径为研究对象,以2400名中学生和96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以多位武术相关专家的访谈为研究实证材料,通过Excel2017、SPSS19.0等软件进行数理分析,了解当前山东省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结合武术教学的现实情况,提出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通过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中学武术课开展情况中,武术课的开设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复合型授课形式难以保证完全复合,武术课的内容涉及武术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文化内涵较少,降低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2)山东省中学武术教育师资情况中,武术师资配备不足,武术师资质量以及武术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武术教学形式需要进一步创新,积极开展教师武术专业培训。(3)山东省中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受影视作品的负面影响,认知存在差异,中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学习武术的主要动机。(4)山东省中学武术教学在课程方面,近一半的体育教学计划中有武术教学内容,但不能完成;缺乏自编教材,武术课程评价基本重技术考核,过程性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相对欠缺。(5)通过武术练习,中学生自身的思想、价值观方面得到改善,尚武精神的价值得以体现,但见义勇为作为武德的一部分需进一步正向引导。(6)中学武术课外、校外的活动开展的非常少,大部分学校未开展武术课外、校外活动,活动组织形式还需进一步创新。根据山东省中学武术教学现状,提出路径:重新审视现有的武术教学政策,完善武术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武术教学理论建设;以“山东省武术联盟”出发点,进行武术教学培训,建立武术师资培养基地,补充武术教学资源,加强教师培训交流,充分利用当地活教材;加大中学武术教育的社会宣传,组织开展武术特色学校的展演活动;完善武术教学评价;贯彻武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创设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武术教学资源,开发武术校本课程。
王自清[10](2018)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文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在促进学生育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其中所蕴含、遵循的道德价值较为丰富。教育部高度重视体育的教化功能,提出要统筹体育、艺术和语文、历史、品德五科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融合。由此多学科课程融合成为中小学生育德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如何梳理和有效构建体育学科育德内容体系,实现体育与其它学科融合的育德,这是新时期中小学体育工作所面临的课题和重大挑战。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学科融合为研究视角,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实施路径、要求等进行理论构建,并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形成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行动方案,为中小学体育贯彻立德树人探索有效路径。研究表明:1.所构建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体系主要分成四个维度:即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和健康人格。国家认同维度包括:爱国奉献、国家荣誉、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维度包括:文化认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社会责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友善互助;健康人格维度包括健康身心、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等。2.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的特征主要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实现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路径是跨学科融合渗透。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的基本要求包括:文化育德:塑造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协同育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程育德: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育德衔接的一体化、实践育德:认知与行为的统一等。3.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都设置了与体育育德有关的目标,但部分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目标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育德目标的可操作性不足。4.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育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对体育育德的目标理解不够准确、没有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等,导致体育育德效果不尽人意。中小学校领导较为重视体育育德,但贯彻落实力度不够。5.行动研究实施的成效分析表明,基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充分体现了体育育德价值,学科教师育德的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榜样学习等方法。6.行动研究的实施对学校领导层面的德育理念、学科融合的育德认知、学科教学与育德的关系等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促进学校领导更为重视体育育德的功能。行动研究有助于学科教师积极转变育德理念,有效树立“立德树人”、“学科融合”、“体育育德”等育德理念。行动研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体育活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意志品质、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竞争精神等有了更为清晰和积极的认知,体育品德素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时代诉求: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的变革 |
二、现实诉求:高中阶段需要体育专项化教学 |
三、自身诉求:体育专项化教学需要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研究综述 |
(一)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前的研究 |
(二)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后的研究 |
二、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
(一)概念辨析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调查法 |
(三)实验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五)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一)视角创新 |
(二)理论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 |
(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
(二)泰勒原理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内容 |
(二)布卢姆理论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有意义学习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第二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的构建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仍需提升 |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 |
(二)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因素 |
二、教学目标的认知度尚需深化 |
(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二)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构建理论 |
一、教学目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目标构建的基本依据 |
(一)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二)关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
(三)凸显运动项目核心价值 |
三、教学目标体系的理论阐释 |
(一)教学目标维度的理性分析 |
(二)教学目标维度合理性考量 |
(三)教学目标维度的具体表征 |
第三节 各级教学目标的表达 |
一、教学总目标的陈述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呈现 |
(一)学年教学目标的要义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陈述 |
三、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目标的陈述 |
四、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 |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要素 |
(三)课时教学目标的陈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内容选择仍需全面性统筹 |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满意度 |
(二)教学内容教授的倾向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仍需系统性规整 |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难易度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整合理论 |
一、教学内容整合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内容整合的核心理念 |
(一)彰显学科的重要观念 |
(二)聚焦专项的核心知识 |
(三)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 |
三、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与取向 |
(一)三位一体的选择依据 |
(二)多维交融的价值取向 |
四、教学内容组织结构与形式 |
(一)纵向、横向、动态均衡的三维结构 |
(二)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 |
第三节 各级教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 |
二、学年教学内容的规划 |
三、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 |
四、单元教学内容的细化 |
(一)单元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划分 |
五、课时教学内容的组织 |
(一)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内容的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 |
第一节 教学实施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运行层面 |
(一)运动项目选择存在边缘化 |
(二)分层教学仍需科学化规整 |
二、体育师资层面 |
(一)师资数量相对不足 |
(二)专项素养仍需提升 |
(三)专项培训仍需深化 |
三、场地设施层面 |
(一)场地设施的共用现象 |
(二)场地设施的供需失衡 |
第二节 教学实施的选择理论 |
一、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实施的本质探析 |
三、教学实施的价值诉求 |
第三节 教学实施选择的策略 |
一、健全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提高项目选择的精准性 |
(二)实施动态化的分层教学 |
二、优化师资队伍与专业素养 |
(一)多途并举壮大体育师资队伍 |
(二)强化职培提升教师专项素养 |
三、挖掘场地设施的利用潜能 |
(一)多方融入探索共赢共享模式 |
(二)空间延伸利用周边场地设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的完善 |
第一节 学习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学习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 |
(一)学习评价标准的各自为政 |
(二)学习评价内容缺乏一致性 |
二、学习评价主体存在单一性 |
三、学习结果评定存在经验性 |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完善理论 |
一、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
二、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
三、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 |
四、学习评价的基本准则 |
(一)学习评价的发展性 |
(二)评价标准的分层性 |
(三)评价比重的变化性 |
第三节 学习评价完善的途径 |
一、统一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内容 |
(一)明晰学习评价的根本宗旨 |
(二)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指标 |
(三)细化评价内容指标的维度 |
二、健全多元评价主体的互融机制 |
(一)实施多元化评价主体制度 |
(二)明确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
(三)确定评价主体的评价比重 |
三、完善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办法 |
(一)明确评价内容的评定方法 |
(二)采用等级+评语的呈现方式 |
(三)编制学生学习成绩评定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实践 |
第一节 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一、教学实验目的 |
二、教学实验对象 |
三、教学实验时间 |
四、教学实验程序 |
(一)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二)教学实验中的跟进 |
(三)教学实验后的统计 |
第二节 教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
一、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内容的认知 |
(二)教学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效认知的比较 |
(三)教学实验前后学生专项运动成绩的比较 |
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Ⅰ |
附录二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Ⅱ |
附录三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Ⅰ |
附录四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Ⅱ |
附录五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专家评议表 |
附录六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学校名单 |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微信平台联合PBL(问题导向式)教学在高中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市市东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互联网教育发展的现实性需求 |
1.1.2 PBL教学模式顺应了教育改革的发展 |
1.1.3 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概述 |
2.1.1 微信公众平台 |
2.1.2 PBL教学法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3 文献小结 |
2.4 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的理论基础 |
2.4.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2.4.2 情境学习理论 |
2.4.3 合作学习理论 |
2.5 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和创新点 |
2.5.1 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
2.5.2 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的创新点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教学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4.1 微信公众号的设计 |
4.1.1 创建订阅号 |
4.1.2 学习资源的制作与推送 |
4.2 实验的对象和分组 |
4.3 实验时间、地点、测试指标 |
4.4 实验的假设 |
4.5 实验的控制 |
4.6 实验课程内容的安排 |
4.7 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图 |
4.7.1 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
4.7.2 传统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男、女生身体形态比较 |
5.1.1 实验前男生身体形态对比 |
5.1.2 实验前女生身体形态对比 |
5.2 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男、女生身体素质比较 |
5.2.1 实验前男生身体素质对比 |
5.2.2 实验前女生身体素质对比 |
5.3 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
5.3.1 学生排球学习情况的对比分析 |
5.3.2 学生微信平台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 |
5.4 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合作能力情况对比分析 |
5.5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排球技术和技能水平的影响分析 |
5.5.1 实验后两个对应组别学生的正面下手发球水平差异情况 |
5.5.2 实验后两个对应组别学生的正面双手垫球水平差异情况 |
5.5.3 实验后两个对应组别学生的正面双手传球水平差异情况 |
5.6 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合作能力上的影响分析 |
5.6.1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在合作能力上的对比 |
5.6.2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在合作能力上的对比 |
5.7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在合作能力上的影响分析 |
5.8 实验组学生对体验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的评价分析 |
5.8.1 关于排球学习的微信公众号使用满意度评价 |
5.8.2 关于运用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的效果满意度评价 |
5.8.3 关于运用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评价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学模式 |
二、常规教学模式 |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 |
第六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起源 |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一) 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趋势 |
(二)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
(三)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四) 支架式教学在其他课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专家咨询法 |
三、访谈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五、实验法 |
六、数理统计法 |
七、逻辑分析法 |
第三节 支架式教学运用于篮球教学实施思路与过程 |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教学模式 |
二、不同组别教学模式、形式以及要求 |
三、篮球教学中不同组别的主要教学安排 |
四、支架式教学运用于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
一、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检验 |
二、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三、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初中生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 |
一、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行径间单手肩上投篮学情分析 |
二、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成绩分析 |
三、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绕杆跑成绩分析 |
四、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绕杆跑成绩分析 |
五、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绕杆跑成绩分析 |
第三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
一、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差异性检验 |
二、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三、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第四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影响 |
一、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分析 |
二、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对比分析 |
三、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两个班四项身体素质测试中,均有不同幅度提高 |
二、实验组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学生 |
三、实验组学生运动技能成绩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学生 |
四、实验组学生对体育课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
五、实验组学生在体育课中体现有更多的自主学习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篮球考核标准 |
附件二: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 |
附件三: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量表 |
附件四 访谈提纲 |
附件五 篮球项目训练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筛选表 |
附件六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支架式教学教案 |
附件七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常规教学教案 |
致谢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6)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国际趋势:基础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 |
1.1.2 政策导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由关注“教”到“学”的转变 |
1.1.3 研究趋向:体育课堂教学研究中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
1.1.4 实践诉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有待评估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5 研究假设 |
1.6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理论研究 |
2.1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内涵阐释 |
2.1.1 “学生”与“学习者”的辩证考究 |
2.1.2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内涵 |
2.1.3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内涵 |
2.1.4 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内涵 |
2.2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2.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2.3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
2.3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2.3.1 麦库姆斯和米勒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论模型 |
2.3.2 本研究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估工具的编制与检验 |
3.1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估工具的编制 |
3.1.1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14条原则 |
3.1.2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构成要素 |
3.1.3 量表题项的编制与优化 |
3.2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估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2.1 预测试与检验 |
3.2.2 正式发放与检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现状 |
4.1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概况 |
4.2 学生感知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
4.2.1 不同性别学生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
4.2.2 不同年级学生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 |
4.3 体育教师感知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
4.3.1 不同性别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
4.3.2 不同教龄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
4.3.3 不同职称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
4.3.4 不同学历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
4.3.5 不同授课班级规模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
4.3.6 不同周课次量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效应 |
5.1 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影响效应 |
5.1.1 假设模型的提出 |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 |
5.1.3 分析与讨论 |
5.2 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效应 |
5.2.1 假设模型的提出 |
5.2.2 实证检验与结果 |
5.2.2.1 研究工具 |
5.2.2.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5.2.2.3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5.2.2.4 分析与讨论 |
5.3 对学生体育课学业成绩和体质健康成绩的影响效应 |
5.3.1 假设模型的提出 |
5.3.2 实证检验与结果 |
5.3.3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师信念相关因素对上海市中学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效应. |
6.1 假设模型的提出 |
6.2 实证检验与结果 |
6.2.1 研究工具 |
6.2.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6.2.3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6.3 分析与讨论 |
6.3.1 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 |
6.3.2 体育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 |
6.3.3 体育教师自主支持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 |
6.3.4 体育教师以学习者为中心信念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
7.1 为学而教:重视体育教师相关信念的培育 |
7.2 因境设学:强调情境化的体育课堂设计 |
7.3 师生对话:构建“交互性”的教学主体间关系 |
7.4 因材施教: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主体差异评价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反思 |
8.2.1 研究创新点 |
8.2.2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问卷调查(学生) |
附录2 问卷调查(体育教师) |
附录3 访谈提纲(体育教师)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我国近现代学校体操教学演变特征及其当代启示 ——价值取向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相关问题说明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范围界定 |
三、研究视角界定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体操价值及体操教学价值取向辨析 |
第一节 体操及其结构、功能和价值 |
一、体操及其结构、功能 |
二、体操价值 |
第二节 体操教学价值取向辨析 |
一、主体需要与体操教学价值取向 |
二、客体功能与体操教学价值取向 |
三、主体意识与体操教学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近代价值取向下的学校体操教学演变 |
第一节 “军国民”体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学校体操教学 |
一、“军国民”体操(体育)价值取向形成与体操课程的引入 |
二、“军国民”体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学校体操教学发展状况 |
第二节 “自然主义”体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学校体操教学 |
一、“自然主义”体操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 |
二、“自然主义”体操教学价值取向下学校体操教学发展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现代价值取向下的学校体操教学演变 |
第一节 “主智主义”体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学校体操教学 |
一、“主智主义”体操教学价值取向形成与苏联体操模式引入 |
二、“主智主义”体操教学价值取向下学校体操教学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健康第一”体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学校体操教学 |
一、“健康第一”体操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 |
二、“健康第一”体操教学价值取向下学校体操教学发展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近现代学校体操教学的演变特征 |
一、价值取向对学校体操教学的“强制约性” |
二、价值取向影响下体操教学地位的“W”型发展 |
三、体操教学功能价值与体操教学价值取向的“对应性” |
四、价值取向的偏颇造成了体操教学内容选择的“片面性” |
五、师资水平决定体操教学既定价值的实现 |
六、物质环境是体操教学价值实现的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近现代学校体操教学当代启示与改革探索 |
第一节 我国近现代学校体操教学演变的当代启示 |
一、价值取向立本求实 |
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
三、师资队伍提质增量 |
四、教学地位名位相符 |
五、物质环境改善优化 |
第二节 目前我国学校体操教学价值取向及体操教学应然贡献 |
一、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及学校体操教学价值取向 |
二、体操教学对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应然贡献 |
第三节 我国学校体操教学对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然状态 |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调查结论 |
第四节 学科核心素养价值取向下我国学校体操教学改革探索 |
一、我国学校体操教学的典型案例分析 |
二、国外部分教育发达国家学校体操教学成功经验 |
三、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我国学校体操教学改革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一、主要结果与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局限性及今后努力方向 |
附录1 访谈/咨询专家名单统计表 |
附录2 我国小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 我国初中体操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研究依据 |
1.1.1 弘扬武术精神,传承武术文化 |
1.1.2 增强体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 |
1.1.3 培养中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1.1.4 推动房县武术运动的发展,为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输送优秀人才 |
1.1.5 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推进“武术进校园”活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的理念和意义 |
1.3.2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 |
1.3.3 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方面的研究 |
1.3.4 学校武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
1.3.5 武术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课程开设现状 |
3.1.1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课程开设情况及开设形式 |
3.1.2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课程课时数量统计 |
3.1.3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在体育教学项目中占比情况 |
3.1.4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课堂教学内容 |
3.2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情况 |
3.2.1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程度 |
3.2.2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对武术的了解途径 |
3.2.3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参与武术课程的主要动机 |
3.2.4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希望在武术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 |
3.3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教学师资情况 |
3.3.1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专业、职称状况统计 |
3.3.2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性别、年龄、教龄统计 |
3.3.3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再深造情况统计 |
3.4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资源现状 |
3.4.1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学校武术场地器材设施情况 |
3.4.2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材及教学大纲分析 |
3.4.3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对武术教学的态度 |
3.4.4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教学方法 |
3.4.5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
3.4.6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参加武术活动、比赛情况 |
3.4.7 房县农村初级中学相关领导对武术进校园的态度 |
3.4.8 影响房县农村初级中学开展武术教学的主要因素 |
4、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9)山东省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武术教育的概念 |
2.1.2 武术教学的概念 |
2.2 学校武术教育的相关研究 |
2.2.1 武术教育的价值与功能研究 |
2.2.2 学校武术教学历史发展研究 |
2.2.3 山东省中学武术教学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东省中学武术课开展情况与分析 |
4.1.1 山东省武术课开设情况与分析 |
4.1.2 中学武术课的授课形式与分析 |
4.1.3 中学武术课的授课内容分析 |
4.2 山东省中学武术教学师资情况与分析 |
4.2.1 山东省中学武术教配备情况与分析 |
4.2.2 山东省中学武术教师专业背景情况与分析 |
4.2.3 山东省中学武术教师教学能力情况与分析 |
4.2.4 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的武术培训情况与分析 |
4.3 山东省中学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情况与分析 |
4.3.1 学生对武术项目的了解情况与分析 |
4.3.2 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情况与分析 |
4.3.3 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情况与分析 |
4.4 山东省中学武术课程的情况与分析 |
4.4.1 武术课程内容情况与分析 |
4.4.2 武术课程评价的情况与分析 |
4.5 山东省中学武德教育情况与分析 |
4.5.1 中学武术教学中武德内容的情况与分析 |
4.5.2 中学教学中尚武精神的情况与分析 |
4.6 山东省中学武术课外、校外活动情况与分析 |
4.6.1 山东省中学武术课外、校外活动情况 |
4.6.2 山东省中学武术课外、校外活动问题的分析 |
5 山东省中学武术教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
5.1 重新审视政策,完善武术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武术教学理论建设 |
5.1.1 重新审视现有的中学武术教学的政策 |
5.1.2 完善学校武术教学管理机制 |
5.1.3 加强中学武术教学理论建设 |
5.2 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
5.2.1 以“山东省武术联盟”出发点,进行武术教学培训 |
5.2.2 建立武术师资培养基地,补充武术教学资源 |
5.2.3 加强教师培训交流 |
5.2.4 充分利用当地活教材 |
5.3 加大武术社会宣传,积极开展武术展演活动 |
5.3.1 加大中学武术教育的社会宣传 |
5.3.2 组织开展武术特色学校的展演活动 |
5.4 完善武术教学评价 |
5.4.1 多元评价方法 |
5.4.2 激励评价法 |
5.4.3 差异评价法 |
5.4.4 电子成长档案法 |
5.5 贯彻武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
5.5.1 贯彻武德教育 |
5.5.2 弘扬民族精神 |
5.6 创设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方法 |
5.6.1 创设学习环境 |
5.6.2 创新教学方法 |
5.7 充分利用武术教学资源,开发武术校本课程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2.1 德育 |
1.2.2 育德 |
1.2.3 体育育德 |
1.2.4 中小学体育育德 |
1.2.5 学科融合 |
1.2.6 中小学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儒家思想 |
1.3.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1.3.3 社会学习理论 |
1.3.4 角色承担理论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假设、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假设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研究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育道德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体育品德研究 |
2.1.2 体育精神研究 |
2.1.3 体育道德困境研究 |
2.2 学校体育育德理论研究 |
2.3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育德研究 |
2.3.1 体育课程标准育德研究 |
2.3.2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3.3 国际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4 高校体育德育研究 |
2.5 体育道德测量工具的研究 |
2.6 发达国家体育德育价值研究 |
第3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 |
3.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依据 |
3.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3.1.2 国家教育政策的有力驱动 |
3.1.3 全球化新时代的强烈呼唤 |
3.2 体育育德与学科融合的关系 |
3.3 审思:相关概念的逻辑联系 |
3.3.1 有关体育育德的基本观点 |
3.3.2 体育育德相关概念的辨析 |
3.4 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基本内容体系研究 |
3.4.1 中小学体育的育德内容的来源分析 |
3.4.2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
3.4.3 中小学体育育德基本内容体系 |
3.4.4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特征 |
3.4.5 学科融合:体育育德实施途径 |
3.4.6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要求 |
第4章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研究 |
4.1 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分析 |
4.1.1 课程性质(或课程定位)的育德分析 |
4.1.2 课程理念的育德分析 |
4.1.3 课程目标的育德分析 |
4.1.4 教学内容的育德分析 |
4.1.5 学习评价的育德分析 |
4.1.6 影响课程标准育德功能实现的相关因素分析 |
4.2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育德的认知 |
4.2.1 体育课中进行育德的职责认同 |
4.2.2 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的认同 |
4.2.3 不同类型教师的育德认同 |
4.2.4 教学目标体现育德的认知 |
4.2.5 校领导对体育育德的重视 |
4.2.6 中小学体育育德实施途径分析 |
4.2.7 影响体育育德的实施因素 |
第5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及成效分析 |
5.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方案 |
5.1.1 行动研究目标 |
5.1.2 行动研究实施单位 |
5.1.3 行动研究流程 |
5.1.4 行动研究时间 |
5.2 行动研究内容设计 |
5.2.1 教学目标的育德内容 |
5.2.2 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
5.2.3 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 |
5.2.4 教学计划汇总 |
5.2.5 教学实施要求 |
5.2.6 行动研究风险 |
5.3 学科融合的体育育德教学行动研究实施成效分析 |
5.3.1 有效渗透体育育德,教学设计实现创新变革 |
5.3.2 深化立德树人落实,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育德 |
5.3.3 积极转变育德理念,增强学科教师体育素养 |
5.3.4 促进道德价值认知,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素养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体育教师) |
附录二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学校领导) |
附录三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
附录四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名师基地学员) |
附录五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领导) |
附录六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学科教师) |
附录七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XJ学校学生) |
附录八 中小学体育名师基地学员访谈记录 |
附录九 中小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 XJ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一 XJ学校学科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十二 XX学校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三 XX学校学科教师的教学反思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D]. 荣俊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微信平台联合PBL(问题导向式)教学在高中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市市东中学为例[D]. 孟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冷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视角[D]. 陈长洲.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7]我国近现代学校体操教学演变特征及其当代启示 ——价值取向的视角[D]. 刘世磊.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8]房县农村初级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D]. 钱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9]山东省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D]. 安文雪.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2)
- [10]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D]. 王自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