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教育迎来满园春色(论文文献综述)
卢亮亮[1](2021)在《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堪称人类政治思想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不仅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而且建立和发展了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理论是专门研究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体系,它以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为发展动力,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也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领导人的科学论述,既包括党的发展历程,也包括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可以说,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与发展、革命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其中,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坚持和践行的重大政治原则,并作为一条主线和红线贯穿于无产阶级政党170多年的发展历程之中。请示报告制度生发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建党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革命斗争中发展起来,正式建立于新民主主义主义革命胜利前夕的解放战争时期,是树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权威、保证集中统一领导的中国化制度形式。如今,请示报告制度作为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已走过70多年岁月,不仅蕴含着独特的制度结构和运行功能,成为透析和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的根本出发点之一,而且较早的写入党章党规党纪中,成为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工作机制,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请示报告制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权威”是贯穿于无产阶级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化大生产所导致的“权威”的“普遍性”看作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前提条件,同时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无论是在革命进程中还是在革命胜利后都需要权威,以此来扩展“努力争得的成果”和“维持自己的统治”。马克思主义政治权威观的形成与发展,宣告了无产阶级政党统一革命意志、保证行动一致的历史必然性和天然合理性。以列宁为首的一批在俄国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骨干,把工人阶级中已经觉醒的革命力量发动起来,使一切支持和拥护这一革命力量的无产阶级行动起来,把一切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力量团结起来,建立起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以及取得革命政权的执政活动中注重建立和完善足以保证党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权威观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实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回应和解答了建立一个“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有机整体”的党的问题。第二,请示报告制度有着较为久远且坚实的历史发展轨迹。从《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之规定,到俄共(布)强调严格的工作报告制度,再到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而今迈入新时代的发展阶段。可以说,请示报告制度有着深刻的历史发展逻辑,从中认识和把握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发展动力,总结和汲取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发展经验,必将启发请示报告制度之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第三,请示报告制度是一整套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2019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为加强和规范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作了新的制度规定,成为开展请示报告工作的重要文本、制度和法规依据。与此同时,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修订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下,两部主干党内法规及其他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仅构筑起了请示报告制度体系,而且明确了党组织请示报告工作、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运行机制,为全党开展请示报告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有利于推动请示报告工作全面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第四,请示报告制度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的优势比较明显,同时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长期性的制约因素。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请示报告制度有着独特的制度优势。然而,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还存在着请示报告意识不强、内容把握不准确、程序方式不规范、打折扣、搞变通、不实事求是等问题。深究起来,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无外乎有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不强、制度执行存有偏差、自身利益在作祟以及请示报告制度规定的不完善等。第五,进入新时代,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请示报告制度的最高政治原则得到了强化,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供了制度工具和有力支撑。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执政环境,不断完善请示报告制度,推动全党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谋篇布局,激发请示报告制度的内生动力、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严格执行作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请示报告制度、发挥批示指示制度的下行复合功能、通过“学、用、考”方式确保请示报告制度落实到位。
刘梅[2](2021)在《哈尔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经贸合作的长期有效运行得益于两国资金往来畅通,而金融合作作为其重要保障,为深化和拓展中俄间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两国间投资水平的提高、合作层次的拓展又对金融领域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中俄金融领域发展态势已成为制约两国全面合作的主要瓶颈之一。中俄领导人也更加重视双边金融的开展。2018年9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经济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目的是推动两国区域发展、延长双边合作期限。次年6月,两国领导人又一次签署《联合声明》,在战略高度上为中俄金融合作指明方向。与此同时,哈尔滨新区也正处于发力“双循环”、夺取“双胜利”、打赢“收官战”的关键时刻。躬逢伟大时代,身处改革前沿,怎样发挥好“五区叠加”的区位优势,利用好我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成为哈尔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深化双边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哈尔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发展的现状,从金融合作环境、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合作空间、金融平台体系建设四个角度分析新区在承载中俄金融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解释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相应给出解决对策。哈尔滨新区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的基础上,致力于发挥新区优势,推进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创新,形成金融发展新格局,进而加快实现中俄全面合作。
张永[3](2021)在《基于游客满意度调查的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大型国际展会在我国陆续举办,越来越多的城市申请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因为它已成为城市宣传的重要契机和窗口之一。但是类似于世界园艺博览会这类大型展会因园区场地建设规模巨大、举办之后对城市影响力深远,所以园区的后续发展问题也被当地政府重视起来。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全文简称世博会)获得巨大成功,引起强大的社会经济协同效应。但是随着沈阳世博会的闭幕,沈阳世博会举办的场址——沈阳世博园(以下全文简称世博园)将会因出现严峻的市场同质竞争而陷入运营困境,因此对于沈阳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倍受世人关注。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运用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等,对于一些发展不利因素进行归因,最后根据搜集的信息进行数据统计,运用科学方法寻找制约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尝试制定出相应的有效解决策略,为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帮助沈阳世博园在未来发展中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和旅游吸引力,进一步推动沈阳旅游业稳健、健康、高速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1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第2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总结了有关世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论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第3章:沈阳世博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介绍了沈阳世博园的基本概况,并从体制管理现状、客源营收现状、制度导向现状、同城竞品现状四个方面对沈阳世博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沈阳世博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第4章:沈阳世博园市场环境与存在问题分析。首先利用PEST分析法对沈阳世博园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通过对游客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沈阳世博园后续利用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最后归纳总结出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5章:沈阳世博园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针对前文总结出的存在问题提出了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及实施的路径。第6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论文的不足及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以沈阳世博园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各类发展运营方向。结合对沈阳世博园的实地考察与问卷抽样调研的结果,对沈阳世博园后续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进一步推动沈阳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我国其他城市的世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胡昌建[4](2021)在《山区县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泰顺县为例》文中认为
王悦笛[5](2021)在《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文中指出唐宋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艺更加成熟,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唐宋文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观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体验,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表现。唐宋诗歌的意象表现和艺术意境的营构,都与园林植物审美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审美内涵,做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若干位代表性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王维和杜甫园林植物书写有着迥异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辋川别业诗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杜甫的园林诗则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两人几乎分别处于“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两端。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观照方式,有如王维、杜甫二人一正一反的合题,介于物我混融与物我对峙之间。白居易在长期的造园和园居的实践中,对植物材料之于园林审美的各方面意义有深刻领会,并在诗歌中予以前所未有的全面和深入的表现,形成了卧赏、移床等富有个性的审美方式,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窗竹”等园林植物意象,并表现出驯化、吸纳式的园林审美空间格局。就园林植物书写而言,白居易是一位承上启下、涵盖深广的“集大成者”。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诗中,值得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两种形象——作为隐逸符号的花木与作为博物和收藏对象的奇花异木。后世园林中模仿山林的富有野趣的空间,与相对世俗趣味的私人玩好空间的并立,在李德裕对平泉草木的吟咏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反映。苏轼诗中的园林植物审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化特色,常将花木置于历史性文本或画境的联想及道德比附中进行审美,突出园林植物的德性美,并明确提出了“种木”即“种德”的思想。他相对忽略花木自然物态的书写及其与其他园林景素的配合,表现出了与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书写有所不同的审美侧重。晁补之是汇聚诗、画、园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人物,处于文人造园到画士造园的过渡阶段。其东皋归来园的园林植物的分区式空间布局和种植方式,表现出了较有法度、相对成熟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他的东皋诗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相关典故中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宋代园林文人化、文学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杨万里对园林植物的书写,既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又代表了宋人观物的典型状态。他对园林植物的物态、环境因素等特性的细致捕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都是宋人对植物投以知识化、趣味化和审美性观照的典型体现,与宋代植物谱录和植物题材的绘画相通。下编是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论文选取了“窗竹”与“出墙花木”两个唐宋诗歌和绘画中的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结合图画与画论文献,挖掘其美学意蕴。窗竹意象以白居易对窗外之竹的吟赏最为典型,白居易对这一园林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其由内而外吸纳式的观物视角与宋人“窗景如画”的观念和绘画中“无窗之窗”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艺术思维的联系。出墙花木在唐宋诗歌中有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这一意象在颜色的明艳与素净、线条的横斜与竖直之对比,以及半藏半露的状态等方面所具有“互妙”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画趣,与折枝花卉、悬崖古木等题材的绘画存在相通的画理。总的来说,唐宋许多文人能够自觉地在造园活动中,运用花木配合其他园林景素来构建园景。新型园林植物的引入和新观赏风尚的形成、对花木品种日趋精细的观赏和鉴别、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以主题分区的方式栽植园林植物等等,都是唐宋园林,尤其是唐宋文人园林植物审美发展的重要表现。唐宋诗人对园林植物的吟咏,有着复杂的历史联想、精神投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极大地深化了园林植物审美的内涵,与绘画审美也形成丰富的联系。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丰富审美内涵,值得给予高度重视。
王雪梅[6](2020)在《LT旅游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乡村发展,自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人们逐渐将注意力从物质生活需要转移到精神文明的建设,追求休闲、舒适的生活,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旅游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面临着人们消费需求的转变,人们的旅游形式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型转向参与体验型,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感受和身心放松。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特色小镇政策的支持下,发展建设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既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又能满足人们的旅游休闲需求,给项目带来收益。广东省惠州市永汉镇内LT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风俗及文化底蕴富有特色,以此为基础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前景广阔。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市场调研法等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PEST分析、SWOT分析、STP定位分析,对LT旅游项目的市场环境、内外部资源和竞争对手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此基础上,提出了项目未来经营发展思路和具体发展方案,并对方案的财务指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模拟估算,对项目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应对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分析表明,项目面临的政策、经济、社会三大环境都有助于项目的发展,竞争环境利大于弊,机会大威胁小,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空间。同时,项目公司丰富的行业经验、市场能力、优秀的发展团队以及财务能力也将为项目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和保障。总体而言,本项目面临的风险较小,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刘大勇[7](2020)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美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下各美术门类佳作汇聚的平台,它是迄今为止持续举办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美术活动之一。70年的风雨历程,全国美展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风向标、晴雨表与加油站。油画作为全国美展的一个重要画种,其发展脉络也同时体现出新中国主流美术形态的变化。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于中国油画体系建构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加之笔者近年来着重从事油画这一艺术门类的研究工作,故而希望能从“中国经验”的角度来探究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内在发展规律及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魅力。具体而言,本论文整体结构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通过对新中国全国美展发展道路的整体回顾,对全国美展及其油画创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梳理,并将国家艺术体制、社会文化变迁与油画主题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论析,旨在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提供总结的历史依据。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三、四章,结合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创作实践,分别对油画作品的题材选择、形式表现以及审美表达三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活动参与者的思考与独特文化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西方艺术传统的观念及理论,逐步阐述以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为主要视阈的“中国经验”的形成动因及理论内涵。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通过前文的梳理与阐述所得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还需要通过比较的视野来凸显其独特性。本章运用中西比较与国内比较两种视野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整体性的审视,在时间、空间和观念价值的多维度比较发现“中国经验”的独特性,并予以辨析和确证。通过比较发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所反映出的当前美术界的现象,在中国美术创作与生态机制层面发现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同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与实施举措。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通过前文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详细而具体的论证,进一步阐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所具有的多样价值,同时对蕴含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当中的“中国经验”的形成与发展寻找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动因,并对当下中国美术创作和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提供一定的可资利用的理论依据及有益经验。综上所述,在国际社会复杂变革的文化语境中,如何明确中国的“文化身份”、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积极探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视觉艺术形式塑造“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精神”,成为近些年中国美术界持续思考与实践的方向。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艺术间的频繁交流与互渗已然是不争的事实。美术创作如何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握时代精神、坚守民族底色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前进方向与核心目标。“中国经验”与油画艺术创作以何种方式进行结合并发展,油画作品中的“中国经验”以何种走向在其中形成显性表现,成为未来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刘希林[8](2020)在《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明清古典小说中的园林研究,学界多将目光集中在某一单篇小说中的园林或某一时期小说中的园林。前者研究过于单一,忽略了同时期同类型小说中的园林情况。后者则过于宽泛,难以清楚地探知不同题材的小说中的园林差异与联系。且一部分明清小说中的“园林”,其大小、规格实为园林的组群单位建筑“庭院”,在研究中因并未区分园林与庭院,笼统地以园林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疏漏,如明清小说中的园林多关注文士心态,却未将生活在庭院中的女性群体纳入其中。庭院作为环境描写的对象,在明清小说中尤以世情小说中的描写较为集中具体,且最能体现庭院文化中的人情一面。故本文以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文化为研究对象,灵活选取具有“世情因子”(世态和人情)的明清小说作为研究范围,对其形成的庭院文化展开详细论述。具体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开篇部分,包括研究论题的起因与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及范围、研究的现状与成果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首先对“庭院”、“庭园”、“园林”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阐述,阐明庭院文化的概念界定,再界定明清世情小说的概念,划定研究范围。第二、三部分是正文的第一、二章,首先从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思潮三个方面,对明清庭院的兴起进行论述。再从明清世情小说庭院的书写情况切入,以适定的标准对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进行分类、联系具体文本阐述庭院构成,总结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特点。第四部分是正文的第三章,本章为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生活。分别从男性文士、闺阁女性两个群体的庭院生活展开,最后探讨庭院生活的特点。第五部分是正文的最后一章,首先是庭院文化的内涵,从家宅信仰、礼式建筑、仕宦征途三个部分,论述庭院文化的独特内涵。其次是庭院文化的审美,主要从人居环境、人情往来等方面,分析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文化审美。最后结合第二章、第三章的内容,逐一分析庭院文化所起到的文学价值。结语部分为第六部分。
吴洋[9](2020)在《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在工业发展带来技术革新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城市雾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英国伦敦雾霾与西安城市雾霾都具有工业化进程中雾霾城市的典型特征,通过比较分析两地雾霾的历史演进特征、空间区域分布、污染源、危害性、民众认知态度、治理措施及取得成效等,找寻工业作为城市雾霾的主要驱动因素,以期为我国城市雾霾的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镜鉴,为铸就与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必要的学术探索。本文首先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别对伦敦和西安两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西安所在的风成黄土、风场作用、季风条件、盆地地形、降水量等因素以及伦敦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并概述了中外其他爆发雾霾的典型城市所具有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阐述了自然环境对雾霾生成的重要作用。雾霾的爆发除了特殊的自然因素作用之外,人为因素是重要的环节。西安与伦敦均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雾霾问题,在以煤炭为能源基础的前提下,两地工业发展迅猛发展,城市雾霾相伴而生。伦敦雾霾从初现期、持续期到爆发期的历史演进及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特征,针对雾霾问题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其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监管力度、民众参与程度、科学技术投入是英国城市雾霾治理的三要素。煤炭资源的动力保障及清末民国时期政府出台政策、实地考察、工业西迁等开发西北的战略举措成为西安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建国以来煤炭运输条件的提升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便利,西安市工业经济从过渡期、奠基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西安城市雾霾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古代以沙尘为主的“风霾”、“灰霾”现象到建国以来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的城市雾霾,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西安市工业及家庭燃煤量的攀升,城市雾霾表现出空间区域分布及年代季节变化的特征,针对这一时期的城市雾霾问题,西安市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政府层面的综合治理及企业层面如发电厂作为重污染企业的减排措施等。近三十年来西安城市雾霾呈现出复合型污染以及范围扩大、程度加剧的新特征,城市空气污染源的复杂多样性、空气质量的年度及季节变化、雾霾空间分布及主要污染行业等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针对西安市近三十年来城市雾霾的新特征,一系列治霾新措施相继出台,通过对我国雾霾治理路径及英国提升空气质量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雾霾治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雾霾是一种空气污染现象,存在严重的危害性。伦敦与西安雾霾爆发后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城市交通运行、动植物与农作物生长、建筑物外观、全球气候及经济发展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性,中外其他典型城市在雾霾发生后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城市雾霾这一空气污染问题,民众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度。伦敦社会对雾霾的认知经历了从曲解到了解的转变过程,西安民众对雾霾则是从盲从转向清晰,可以看出两地民众对雾霾的认知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纵观两地的城市雾霾问题,存在众多异同点。在经济结构与环境问题的辩证关系、污染源与雾霾高发季、人与环境的互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与城市雾霾的双重关系这四个方面两地存在一定相似性;民众的认知度与参与度、雾霾引发的社会问题、所处自然地理环境、雾霾发生的经过及后果、两地雾霾发生时间段均有所差异。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以高耗能的工业经济为主导,煤炭依然是现在及未来我国主要燃料来源,因此雾霾的治理任重而道远;从自然地理、燃料结构、群体意识、人地关系四个方面文末对西安雾霾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对未来西安市雾霾治理的自身优势做了分析,并提出雾霾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例如推动科技进步与产品研发、提升民众环保理念等。在环境保护成为人类共同使命的今天,在“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我们期待“繁荣”与“清洁”和谐共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会更加美丽。
袁婧[10](2020)在《汉语季节成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成语是一种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使用广泛且具有书面色彩的定型短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在这历史悠久的成语大家族中,还存在着一部分与季节息息相关的次类成语,它们既反映了璀璨的汉民族文化,又体现出自身所独具的文化意蕴,在成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但是,从近些年的成语研究成果中我们却发现,几乎没有一篇文章真正对汉语季节成语做出系统而透彻的探讨,关于语音、语义、语用及认知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几近一片空白。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穷尽式地搜集了一定范围内由季节成分“春”“夏”“秋”“冬”中的成员所参构的季节成语,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季节成语内部与外部、静态与动态的系统整理与研究,重点分析其语义范畴、语义转换的成因及动态应用,探究背后隐藏的文化蕴含,更好地建立联系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的桥梁,从而使成语类聚中的季节成语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以期对语文教学和辞书编纂能有所帮助,并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偏误现象,构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本文的内容就章节部分而言共分为八大块: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汉语季节成语,并对成语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进行全方位归纳总结,发现目前在汉语季节成语这一下位成语研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理论依据。第二章主要对季节成语进行辨析。通过探讨学界对于成语的界定,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汉语季节成语进行语料范围的框定。并针对季节成语中构成成分相同、语序不同的27组季节成语,就变换形式、本体与变体以及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辨析。第三章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着手,对汉语季节成语进行由浅入深的剖析。就历时的溯源而言,探究季节成语的生成。一方面以源形生成关系为切入点,将其整合为一源一形、一源多形以及多源一形三类;另一方面探究季节成语的生成方式,归纳出选择、概括、省略、增补、替换五种类型。就共时层面而言,首先着眼于意义的载体——结构,分析并归纳季节成语的结构方式,并侧重研究数量居于首位的并列结构,在进一步研究该结构内部特点的同时,对成语结构分布不均衡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其次就季节成语的构成类型进行分类与分布统计。第四章主要对汉语季节成语语义展开研究。就季节成语语表成分中与季节有关的名词性成分所涉表层语义类型而言,主要包括人及其身体部位、器具什物、抽象事物、动植物、颜色、自然、时空七大类。而就季节成语的深层语义而言,我们总结出六大语义范畴,即人情事物、德行才能、景色时间、风俗事理、政治统治、处境遭遇。第五章探讨汉语季节成语语义的建构机制。首先对汉语季节成语通过转喻、隐喻机制生成丰富语义的动因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隐喻的主客观动因、转喻的主客观动因以及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其中隐喻方面又可以分为主观相似性、客观相似性和二者共同作用,转喻方面可以细分为主观相关性、客观相关性和二者共同作用,而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又可以分为客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客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主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通过对以上十种类型的分析,得出“主观动因作用最大”这一结论;其次,针对上一小节的结论,探讨汉语季节成语所带有的主观量,进一步证明主观动因在季节成语语义生成机制中的重要性。第六章从动态的历时角度着手,探讨汉语季节成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应用问题。汉语季节成语被创造出来后,在政权更迭、文化多元的历史中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具体的变化、发展就需要利用动态的历时研究来发掘。本章节共分为两小节:(1)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历时变动。分类有二,一是仅用一个义项的季节成语使用频率的变更,二是使用多个义项的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变动。(2)季节成语隐性与显性的动态变化,包括语义的动态变异、结构的动态离析。第七章对汉语季节成语所体现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剖析。季节对于农耕社会而言,影响最为重大。因此,这些季节成语中大都涉及古代的农耕文化,为了让作物丰收,祭祀占卜便成了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种祭祀方式让古人将神明视为精神寄托,那么这些成语自然而然也含有某些宗教意蕴。同时,有些季节成语与文化娱乐息息相关,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倾向;还有的季节成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选取的往往是表现与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成分。最后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可能有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从结构、功能、生成、语义、隐喻认知、动态语用、文化蕴含等多个维度对汉语季节成语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弥补了学界整体性系统性探讨不足的缺憾。二是运用定量与定性、共时与历时、描写与阐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在季节成语的语义、动态范畴、隐喻等分析方面作出了细致深入的探讨。
二、生态教育迎来满园春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教育迎来满园春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请示报告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政治权威观的发端与发展 |
2.1.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
2.1.2 巴黎公社的失败与教训 |
2.1.3 对“反对一切权威”思想的批判和斗争 |
2.1.4 《论权威》及其它着作的理论总结 |
2.2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权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2.1 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建立党中央权威 |
2.2.2 在巩固苏维埃政权中维护党中央权威 |
2.2.3 在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树立执政党权威 |
2.2.4 列宁领导核心制的确立、维护与延续 |
2.3 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的塑造、形成与发展 |
2.3.1 政党权威观念的前提与塑造 |
2.3.2 政党权威的形成、突破与底色 |
2.3.3 政党权威的实现逻辑和基本特征 |
第3章 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逻辑 |
3.1 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发展轨迹 |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切服从于战争的领导法则 |
3.1.2 新中国成立初期:构筑自上而下的执政党领导体制 |
3.1.3 改革开放新时期:拓展了从严治党的崭新功能 |
3.1.4 进入新时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
3.2 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发展动力 |
3.2.1 领导权问题是一切革命运动的首要问题 |
3.2.2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现实要求 |
3.2.3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驱动 |
3.2.4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需要 |
3.3 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发展经验 |
3.3.1 党内民主与集中相统一 |
3.3.2 党员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
3.3.3 中央统一领导与地方自主性相统一 |
3.3.4 领袖权威与政党权威相统一 |
第4章 请示报告制度体系与运行机制 |
4.1 《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的出台 |
4.1.1 制定《条例》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
4.1.2 定义“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基本概念 |
4.1.3 明确开展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的基本原则 |
4.1.4 建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的工作体制 |
4.2 党组织请示报告工作的运行机制 |
4.2.1 请示报告的主体 |
4.2.2 请示报告的内容 |
4.2.3 请示报告的程序和方式 |
4.2.4 请示报告督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
4.3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工作机制 |
4.3.1 领导干部作为报告主体的界定 |
4.3.2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内容 |
4.3.3 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工作机制 |
4.3.4 严格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和运用 |
第5章 请示报告制度的优势与现状分析 |
5.1 请示报告制度的显着优势 |
5.1.1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
5.1.2 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
5.1.3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5.1.4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5.2 请示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5.2.1 请示报告意识不强 |
5.2.2 请示报告内容把握不准 |
5.2.3 请示报告程序和方式不规范 |
5.2.4 在请示报告上打折扣、搞变通、不实事求是 |
5.3 请示报告制度建设的制约因素 |
5.3.1 制度意识不强 |
5.3.2 制度规定不够完善 |
5.3.3 制度执行存在偏差 |
5.3.4 自身利益在作祟 |
第6章 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请示报告制度的最高政治原则与实践要求 |
6.1 激发请示报告制度的内生动力 |
6.1.1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
6.1.2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 |
6.1.3 强化制度意识,增强制度执行力 |
6.1.4 提高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
6.2 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6.2.1 政治控制与党的全面领导 |
6.2.2 请示报告制度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6.2.3 置于中国党政体制之下的请示报告制度 |
6.2.4 作为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工作机制 |
6.3 严格执行作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请示报告制度 |
6.3.1 权威、领导与服从:党的纪律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
6.3.2 作为政治纪律的请示报告制度 |
6.3.3 作为组织纪律的请示报告制度 |
6.3.4 作为工作纪律的请示报告制度 |
6.4 发挥批示指示制度的下行复合功能 |
6.4.1 批示指示的概念与特征 |
6.4.2 批示指示的运行机制 |
6.4.3 批示指示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6.4.4 批示指示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
6.5 通过“学、用、考”方式确保请示报告制度落实到位 |
6.5.1 做好请示报告制度的学习培训工作 |
6.5.2 制定好请示报告制度的具体落实措施 |
6.5.3 加强对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2)哈尔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哈尔滨新区金融发展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一、国家级新区暨哈尔滨新区概述 |
(一)国家级新区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二)国家级新区发展进程及历史沿革 |
(三)哈尔滨新区成立背景及发展概况 |
二、金融相关概念 |
(一)金融含义 |
(二)金融合作 |
三、哈尔滨新区金融发展与中俄金融合作关系的讨论 |
(一)中俄金融发展历史溯源概述 |
(二)哈尔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的意义 |
注释 |
第三章 哈尔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现状分析 |
一、政策红利期加速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 |
(一)哈尔滨新区战略定位 |
(二)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 |
二、产业集聚效应支撑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 |
(一)现代产业集聚 |
(二)创新创业成果集聚 |
三、多功能平台建设助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 |
(一)中俄跨境贸易平台 |
(二)中俄会展平台 |
(三)中俄金融合作联盟 |
四、对俄立体化跨境运输通道带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 |
(一)哈俄航线 |
(二)哈欧、哈俄国际货运列车 |
(三)哈俄国际公路物流通道 |
五、银行对俄金融服务领跑全国保障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 |
(一)哈尔滨银行 |
(二)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
(三)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
注释 |
第四章 哈尔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 |
一、金融合作环境欠佳 |
(一)营商环境 |
(二)法制环境 |
(三)政务环境 |
二、金融服务水平偏低 |
(一)金融机构数量少 |
(二)本币配置利用率低 |
三、金融合作空间狭小 |
(一)金融产品种类少 |
(二)投融资渠道有限 |
(三)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
四、金融平台体系建设缺失 |
(一)信息共享平台 |
(二)支付清算体系 |
(三)人才供需平台 |
注释 |
第五章 哈尔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宏观层面原因 |
(一)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不平衡限制金融合作发展空间 |
(二)卢布汇率的波动限制货币领域合作 |
(三)中俄金融体系存在差异阻碍金融合作有效运行 |
二、微观层面原因 |
(一)新区体制机制短板 |
(二)新区产业结构短板 |
(三)新区对外开放短板 |
(四)新区思想观念短板 |
注释 |
第六章 推动哈尔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对策建议 |
一、创新金融合作环境 |
(一)营商环境 |
(二)法制环境 |
(三)政务环境 |
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
(一)丰富金额机构发展 |
(二)提升本币配置效率 |
三、拓展金融合作空间 |
(一)多样化金融产品 |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 |
(三)加大对外开放程度 |
四、完善金融平台体系建设 |
(一)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二)普及推广支付清算平台 |
(三)搭建金融人才供需平台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游客满意度调查的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二、世博园概述 |
(一)世博园与城市规划 |
(二)世博园与景观设计 |
三、相关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游客满意度理论 |
第3章 沈阳世博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
一、沈阳世博园概况 |
(一)园区主体功能区 |
(二)园区主要建筑 |
(三)展区特色及亮点 |
二、沈阳世博园旅游发展现状 |
(一)体制管理现状 |
(二)客源营收现状 |
(三)制度导向现状 |
(四)同城竞品现状 |
三、沈阳世博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有利因素 |
(二)制约因素 |
第4章 沈阳世博园市场环境与存在问题分析 |
一、沈阳世博园的PEST分析 |
(一)政治环境 |
(二)经济环境 |
(三)社会文化环境 |
(四)技术环境 |
二、沈阳世博园游客满意度调查 |
(一)问卷基本情况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三、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一)景区营收渠道单一,旅游费用不够合理 |
(二)世博园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
(三)游客对服务质量满意度较低 |
(四)管理机制不完善造成管理失衡 |
(五)世博园品牌度和知名度下滑严重 |
四、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经营模式的单一化,且北方季节性原因造成维护支出巨大 |
(二)特殊区域地理位置造成配套设施无法及时完善 |
(三)缺少专业服务人员和后续专业培训造成服务水平降低 |
(四)管理机制和思想没有及时跟上市场步伐 |
(五)相关部门品牌意识淡薄 |
第5章 沈阳世博园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
一、开拓营收渠道增加世博园收益,创新创造新型旅游活动 |
(一)增加特色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绿色旅游 |
(二)大力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 |
二、改善交通住宿购物条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 |
(一)规范交通秩序,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二)增设主题假日酒店 |
(三)加强餐饮购物多样化 |
三、大力加强对园区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督导,提高服务水平 |
四、改革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引进民间资本 |
(一)引进民间资本,实现世博园市场化运营 |
(二)加强园区运营方与政府的沟通协调 |
(三)调整不合理收费项目 |
五、拓展营销新渠道,提升园区知名度 |
(一)拓展营销渠道 |
(二)发掘营销亮点 |
(三)加大营销力度,打造世博园品牌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与沈阳世博园相关管理人员访谈记录 |
致谢 |
(5)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植物文化和审美研究 |
(二)园林文学研究 |
(三)唐宋园林与绘画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上编唐宋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章 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王维和杜甫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
第一节 “无人”与“无我”:辋川别业里的植物世界 |
一、辋川别业概况 |
二、“无人之境”与花木的静观寂照 |
三、“无我之境”与花木的自然本色 |
第二节 物我对峙的冲突与无力:杜甫笔下难遂人愿的园林植物 |
一、成都浣花草堂 |
二、夔州之园 |
三、植物与寄兴 |
第三节 王维、杜甫对初盛唐园林游宴诗的超越:摆脱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驯化与吸纳: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与审美空间 |
第一节 绪论:园林植物书写的“集大成者” |
第二节 刚柔共济:园林植物的“崇高”与“优美” |
第三节 变化的审美空间:园林植物中的时间因素 |
一、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
二、不同生命阶段的线性变化 |
第四节 作为想象媒介的园林植物 |
第五节 官能中的山林想象 |
第六节 从园林植物看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
第七节 空间边界的区隔 |
第八节 空间内部的个性化布置 |
第九节 身体感知与日常活动中的园林植物 |
第十节 “窗竹”意象与审美空间格局 |
一、窗竹意象简史 |
二、白居易的窗竹意象与室内视角 |
三、逐层向内“驯化”的审美空间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玩好与隐逸之间:李德裕笔下的平泉草木 |
第一节 李德裕平泉山居诗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不同身份:珍奇玩好与故园意象的错位 |
第三节 从园林组诗看各类植物的构景特征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文本·道德·生活:苏轼笔下园林植物的人文化审美 |
第一节 园林植物审美的人文化 |
一、园林情调的淡化 |
二、花木物态的虚化 |
三、文本化与人格化:花木中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寄寓 |
四、生活化:与文人生活的多重关联 |
第二节 “种德”观念与园林植物的德性美 |
一、“种木”即“种德” |
二、松柏与“久而后成” |
第三节 苏轼与白居易园林观及园林植物审美之异同 |
一、苏白之同 |
二、苏白之异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共性·法度·因袭:晁补之笔下的东皋草木 |
第一节 金乡东皋归来园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从两类植物看隐逸空间的划分及园林审美性的凸显 |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对成熟 |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历史场景的再现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知识化·场景化·拟人化:杨万里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杨万里园林植物书写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自然特性的细致捕捉 |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与场景化、动态化书写 |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拟人化、戏剧化书写 |
本章结语 |
下编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 |
第一章 园林诗画中的“窗竹”意象 |
第一节 窗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
第二节 内外之别:窗竹的视角问题 |
第三节 白居易的窗竹诗 |
第四节 “摄入”与“射出”:诗画视角的异同 |
第五节 窗中竹与画中竹 |
一、“窗景如画”观念的形成 |
二、“窗景如画”观念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
三、窗竹与竹画对比的多重审美快感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出墙花木”的诗意与画趣 |
第一节 墙与花木的“互妙” |
第二节 对园内的暗示:“出墙花木”的藏中之露 |
第三节 出墙花的热闹多情与女性化书写 |
一、春日出墙花的热闹与多情 |
二、出墙花的女性化书写 |
第四节 出墙花木与绘画 |
一、“出墙”的画趣 |
二、寓意的尴尬与画理的变通 |
本章结语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基本典籍与资料类 |
二、学术专着类 |
三、论文类 |
附录一 唐宋绘画文献有关园林植物的记载 |
附录二 唐宋现存植物谱录叙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LT旅游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旅游小镇 |
1.2.2 乡村旅游 |
1.2.3 营销基础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LT旅游项目及运营公司概况 |
2.1 项目基本情况 |
2.2 项目总体思路和投资概况 |
2.2.1 项目总体思路 |
2.2.2 项目投资概况 |
2.3 公司概况及其能力 |
2.3.1 公司基本情况 |
2.3.2 行业经验及市场能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 |
3.1.1 政策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项目区域概况 |
3.2.1 区域资源现状 |
3.2.2 区域经济发展 |
3.2.3 当地旅游布局 |
3.2.4 交通条件 |
3.3 主要竞争对手 |
3.3.1 珠三角竞争对手 |
3.3.2 惠州市内竞争对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定位与发展方案 |
4.1 市场细分 |
4.1.1 根据目标客源市场进行细分 |
4.1.2 根据职业因素进行细分 |
4.1.3 按照旅游目的划分 |
4.2 目标市场选择 |
4.2.1 以广东省内经济较发达城市为主的短途游市场 |
4.2.2 以白领、学生和退休老人为主的市场 |
4.2.3 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文化体验市场 |
4.3 项目特色与SWOT分析 |
4.3.1 项目特色 |
4.3.2 SWOT分析 |
4.4 项目总体定位与发展理念 |
4.4.1 项目定位 |
4.4.2 项目发展理念 |
4.5 项目功能分区及发展 |
4.5.1 源远流长——灿烂文明展示区 |
4.5.2 春华秋实——果园采摘休闲区 |
4.5.3 山明水秀——山林养生度假区 |
4.5.4 独有千秋——创意农业博览区 |
4.6 项目产品体系 |
4.7 旅游路线与活动 |
4.8 项目商业模式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运营与营销策略 |
5.1 项目运营设计 |
5.2 运营组织框架 |
5.3 项目运营策略 |
5.4 项目产品策略 |
5.4.1 产品组合 |
5.4.2 产品包装 |
5.4.3 产品服务 |
5.5 项目价格策略 |
5.6 项目促销策略 |
5.6.1 文化营销 |
5.6.2 事件营销 |
5.6.3 公共关系营销 |
5.6.4 广告营销 |
5.7 项目渠道策略 |
5.7.1 直接营销 |
5.7.2 间接营销 |
5.7.3 小结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项目财务分析 |
6.1 项目预测 |
6.2 财务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 |
7.1 项目风险 |
7.1.1 财务风险 |
7.1.2 政策风险 |
7.1.3 建设风险 |
7.1.4 市场风险 |
7.1.5 管理风险 |
7.1.6 法律风险 |
7.1.7 文化风险 |
7.1.8 材料风险 |
7.2 项目风险评估 |
7.3 风险控制 |
7.3.1 财务风险 |
7.3.2 政策风险 |
7.3.3 建设风险 |
7.3.4 市场风险 |
7.3.5 管理风险 |
7.3.6 法律风险 |
7.3.7 文化风险 |
7.3.8 材料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规划图展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全国美展的专项研究 |
(二)中国油画的分类研究 |
(三)中西美术创作理论的专题研究 |
(四)“中国经验”的研究 |
三、“中国经验”概念厘定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全国美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及油画创作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1949—1976:“新文艺”的建构 |
一、文艺思想的确立与美术体制的初步建立 |
二、全国美展模式的初步形成 |
三、文艺为政治——单一的创作模式 |
第二节 1976—2000:承接与拓进 |
一、文艺方针政策的恢复与调整 |
二、文化碰撞中的过渡与转换 |
三、回归“真实”与“多元化”探索 |
第三节 2000—2019: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 |
一、全球化危机与国家文艺事业的繁荣 |
二、“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 |
三、“主旋律”下的多元发展 |
第二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题材选择 |
第一节 题材的本土化选择 |
一、现实生活题材 |
二、“主旋律”题材 |
三、风景题材 |
第二节 题材选择之维: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达 |
一、时代精神与“言志载道”传统的新变 |
二、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表现的确立 |
三、时代精神与题材选择的“中国经验” |
第三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形式表现 |
第一节 形式的中国性呈现 |
一、转化传统绘画语言 |
二、援用民间艺术资源 |
三、借用民族文化符号 |
第二节 形式创作之维:艺术对兼容并包的体现 |
一、兼容并包与艺术语言壁垒的破除 |
二、兼容并包与艺术从俗表达的趋势 |
三、兼容并包与艺术形式创作的“中国经验” |
第四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审美表达 |
第一节 审美的多样化表达 |
一、真实性的抒写 |
二、隐喻性的修辞 |
三、诗意化的追求 |
第二节 审美观念之维:艺术对虚实相融的践行 |
一、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情感追求 |
二、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审美感受 |
三、虚实相融与审美空间确立的“中国经验” |
第五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比较认识与问题思考 |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
一、题材选择的中西比较 |
二、形式表现的中西比较 |
三、审美表达的中西比较 |
第二节 国内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
一、统一语境下的同质“经验” |
二、域外视野下的融合“经验” |
三、多元背景下的兼容“经验” |
第三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问题思考 |
一、民间创作与官方立场的不同步性 |
二、艺术思潮与社会文化的不同步性 |
三、艺术表达与审美评价的不同步性 |
第六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与“中国经验”的启示 |
第一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内涵 |
一、社会价值 |
二、审美价值 |
三、文化价值 |
第二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启示 |
一、“中国经验”的具体阐释 |
二、“中国经验”的共通理念 |
三、“中国经验”的文化内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附录 |
第五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名单 |
第五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0 年第四期) |
第六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5 年第二期) |
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9 年第十一期) |
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95 年第二期) |
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0 年第一期) |
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5 年第一期) |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0 年第一期) |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5 年第二期) |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20 年第二期) |
(8)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概况 |
第一节 明清古典庭院的兴起 |
第二节 古典庭院的书写脉络 |
第三节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类型 |
第四节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描写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构成 |
第一节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建筑 |
第二节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造景 |
第三节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空间及功能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生活 |
第一节 明清世情小说中男性文士的庭院生活 |
第二节 明清世情小说中闺阁女性的庭院生活 |
第三节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生活特点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文化内涵、审美及文学价值 |
第一节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文化内涵 |
第二节 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文化审美 |
第三节 明清世情小说庭院文化的文学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雾霾城市的地理环境 |
第一节 伦敦的地理位置与气象特征 |
第二节 西安的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
一、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
二、气候特征及降水条件 |
第三节 地理因素对城市雾霾的影响 |
一、地理环境与伦敦雾霾的关系 |
二、地理环境助推西安雾霾发生 |
第四节 主要雾霾城市的地理特征 |
一、洛杉矶特殊地理因素促成雾霾的形成 |
二、北京地理环境加剧雾霾的严重程度 |
小结 |
第二章 伦敦城市雾霾的历史探究 |
第一节 英国煤炭资源的空间特征 |
一、英国煤炭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 |
二、英国煤炭资源的空间格局 |
第二节 伦敦雾霾的历史回顾 |
一、伦敦雾霾爆发的主要成因 |
二、伦敦雾霾的历史演进及空间特征 |
第三节 伦敦城市雾霾的政府治理及民众应对 |
一、早期环保人士的反烟斗争 |
二、政府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模式 |
三、民间团体参与雾霾治理 |
四、科技进步提升空气监测水平 |
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工业化进程中的雾霾态势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西安工业起步的条件 |
一、煤炭资源是能源保障 |
二、政府对西安工业经济的开发 |
第二节 建国以来西安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煤炭运输条件的提升为工业生产提供便利 |
二、西安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三节 西安市雾霾的历史演进 |
一、民国前西安市空气质量概况 |
二、民国时期西安空气质量良好 |
三、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西安城市雾霾的特征 |
第四节 西安市城市雾霾治理的举措 |
一、限煤运动的开展 |
二、发电厂的废气减排措施 |
三、城市雾霾的综合治理 |
小结 |
第四章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呈现的新特征 |
第一节 西安城市雾霾近三十年来变化趋势 |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雾霾问题总体概述 |
二、20世纪90年代西安市雾霾的变化特征 |
三、近二十年来西安市雾霾的变化趋势 |
第二节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的阶段性特征 |
一、雾霾呈现复合型特征 |
二、雾霾程度加剧,范围扩大 |
小结 |
第五章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的治理及成效 |
第一节 西安市近三十年来雾霾治理的新举措 |
一、政府加大治理力度 |
二、加强污染源的治理 |
三、扩建城市绿地面积 |
四、企业配合,科技支撑 |
五、能源转型、产业升级 |
第二节 中英两国改善空气质量的路径对比 |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雾霾治理的历程 |
二、英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关注 |
三、我国雾霾治理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伦敦与西安雾霾的治理成效 |
一、伦敦雾霾治理成效显着 |
二、西安雾霾的治理成效 |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雾霾的危害性 |
第一节 雾霾危害性概述 |
第二节 国外主要城市雾霾事件及其危害程度 |
一、美国洛杉矶城市雾霾带来的危害 |
二、美国多诺拉镇及其他城市的遭遇 |
三、日本城市雾霾及其危害性 |
四、其他地区雾霾的爆发及负面影响 |
第三节 伦敦雾霾的危害性 |
一、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 |
二、对建筑物及动植物的损害 |
第四节 西安雾霾的负面影响 |
一、对人体带来健康风险 |
二、对城市交通造成负面影响 |
三、对农作物造成破坏 |
四、雾霾造成经济损失 |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雾霾的认知度 |
第一节 从曲解到了解——伦敦社会对雾霾的认知 |
第二节 伦敦雾霾时代的文学书写与历史记忆 |
第三节 从盲从到清晰——西安民众对雾霾的认知过程 |
一、我国公众对城市雾霾的总体认知 |
二、西安市民众对雾霾的认知态度 |
三、了解民众认知有益于政府开展雾霾治理 |
第四节 西安与伦敦对雾霾认知度的差异 |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雾霾的中外异同 |
第一节 两地城市雾霾的相似之处 |
一、经济社会结构与环境问题的辩证关系 |
二、人与环境关系的普遍性 |
三、空气污染源及雾霾高发季的一致性 |
四、城市雾霾与科学技术的双重关系论 |
第二节 伦敦与西安雾霾问题呈现的差异性 |
一、经历过程及后果的差异 |
二、民众参与度形成鲜明对比 |
三、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 |
四、雾霾发生时间段不同 |
五、伦敦雾霾引发社会问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10)汉语季节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成语的相关研究 |
1.2.1.1 成语的语义研究 |
1.2.1.2 成语的语法研究 |
1.2.1.3 成语的语用研究 |
1.2.1.4 成语的辞书编纂 |
1.2.2 汉语季节成语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助于成语研究的细化和深入 |
1.3.2 有助于季节成语的研究与应用 |
1.3.3 有助于探究汉民族的文化历史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辨识 |
2.1 季节成语的界定 |
2.2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问题 |
2.2.1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变换形式 |
2.2.2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本体和变体 |
2.2.3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结构和功能 |
第三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生成、结构及类型 |
3.1 季节成语的生成 |
3.1.1 源形生成关系 |
3.1.1.1 一源一形 |
3.1.1.2 一源多形 |
3.1.1.3 多源一形 |
3.1.2 生成方式 |
3.1.2.1 选择 |
3.1.2.2 概括 |
3.1.2.3 省略 |
3.1.2.4 增补 |
3.1.2.5 替换 |
3.2 季节成语的结构 |
3.2.1 结构方式及其分布分析 |
3.2.2 并列结构的内部剖析 |
3.3 季节成语的构成类型 |
3.3.1 构成类型的分类分析 |
3.3.1.1 单用季节成分型 |
3.3.1.2 双用季节成分型 |
3.3.2 构成类型的分布分析 |
第四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语义分析 |
4.1 季节成语中名词性成分的语表义类型 |
4.1.1 人及其身体部位 |
4.1.2 器具什物 |
4.1.3 抽象事物 |
4.1.4 动植物 |
4.1.4.1 动物类 |
4.1.4.2 植物类 |
4.1.5 颜色 |
4.1.6 自然 |
4.1.6.1 气象类 |
4.1.6.2 天文类 |
4.1.6.3 地理类 |
4.1.7 时空 |
4.1.7.1 时间类 |
4.1.7.2 处所类 |
4.1.7.3 方位类 |
4.2 季节成语的语里义分析 |
4.2.1 人情事物 |
4.2.2 德行才能 |
4.2.3 景色时间 |
4.2.4 风俗事理 |
4.2.5 政治统治 |
4.2.6 处境遭遇 |
第五章 汉语季节成语语义建构的认知分析 |
5.1 季节成语语义建构的认知机制分析 |
5.1.1 隐喻的主客观动因 |
5.1.1.1 主观相似性 |
5.1.1.2 客观相似性 |
5.1.1.3 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似性共同作用 |
5.1.2 转喻的主客观动因 |
5.1.2.1 主观相关性 |
5.1.2.2 客观相关性 |
5.1.2.3 主观相关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
5.1.3 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 |
5.1.3.1 客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
5.1.3.2 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
5.1.3.3 客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
5.1.3.4 主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
5.2 季节成语的主观量 |
5.2.1 异态型主观量 |
5.2.2 直评型主观量 |
第六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动态范畴分析 |
6.1 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
6.1.1 单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
6.1.1.1 上升式 |
6.1.1.2 下降式 |
6.1.1.3 波浪式 |
6.1.1.4 相等式 |
6.1.2 多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
6.1.2.1 本义或引申义中心地位稳定不变 |
6.1.2.2 本义和引申义交替出现在中心地位 |
6.1.2.3 本义与引申义地位不定 |
6.2 季节成语的隐性与显性动态分析 |
6.2.1 隐性动态分析 |
6.2.2 显性动态分析 |
6.2.2.1 成分组合无任何变化 |
6.2.2.2 成分组合有明显变化 |
第七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文化意蕴 |
7.1 反映农耕文化 |
7.1.1 重农祈愿的祭祀习俗 |
7.1.2 顺时而为的耕作活动 |
7.1.3 顺应季节的生活方式 |
7.1.4 时令独具的农耕气候 |
7.2 反映宗教文化 |
7.3 反映审美文化 |
7.4 反映物质文化 |
7.4.1 丰富多样的服饰文化 |
7.4.2 匠心独具的器具文化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汉语季节成语一览表(包括重复的季节成语) |
附录2 汉语季节成语典源文学体裁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生态教育迎来满园春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研究[D]. 卢亮亮. 吉林大学, 2021(01)
- [2]哈尔滨新区承载中俄金融合作研究[D]. 刘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游客满意度调查的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永.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山区县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泰顺县为例[D]. 胡昌建.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5]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D]. 王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6]LT旅游项目商业计划书[D]. 王雪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D]. 刘大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庭院文化研究[D]. 刘希林.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D]. 吴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10]汉语季节成语研究[D]. 袁婧.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