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向测井和感应测井识别水层的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珺茹[1](2021)在《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研究 ——以小城子气田为例》文中提出小城子气田勘探开发进程中,发现主力层系气水关系复杂,流体性质难以识别,开发潜力规模不落实,迫切需要通过测井二次解释以及流体性质识别来指导小城子气田勘探开发方案制定,助力研究区快速高效开发。针对上述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本论文基于小城子气田岩心分析化验、测录井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在简要介绍了研究区气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四性关系分析;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区30多口探井和评价井泉头组、登娄库组主力含气层系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出了能够有效识别气藏流体性质的敏感性测井曲线,采用常规测井识别法(三孔隙度差值~比值、曲线重叠、交会图版、视弹性模量系数、阵列感应)、测井新技术识别法(偶极横波、核磁T2谱)进行了气水层识别之后,限于绝大多数井未测新技术测井,创建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三维图版法、气层识别因子法对研究区的流体性质进行了识别;以岩心刻度测井的思想构建了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采用累计频率法、最小流动孔隙喉道半径法及饱和度图版确定了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在测井解释模型程序化的基础上,开展了测井资料计算机自动处理与综合解释;依托测井二次解释及流体性质识别成果,结合生产动态、井史分析、气藏动静态特征,筛选了开发潜力层。研究结果表明,三孔隙度测井对气水层较为敏感,尤其是补偿声波和补偿中子测井,阵列感应测井也对气水层具有较好的响应特征;常规测井识别法能较好地识别研究区的流体性质,尤其是视波阻抗-补偿中子交会法,但对差气层和致密层的识别精度较测井新技术低;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三维图版法、气层识别因子法识别精度较常规测井法高,识别结果与生产动态较为吻合;测井二次解释评价潜力层30层,平面上分布在CS2、CS6、CS615三个井区。
白泽[2](2020)在《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和油水关系复杂,孔隙流体对测井响应贡献小,油层和水层的电性和物性差异不明显,低对比度油层大量发育,测井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这一类油层困难,测井解释符合率低,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进程。本研究从储层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岩石物理实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以及数字岩心技术,系统研究了低对比度油层的岩石物理特征与“四性”关系,从储层微观和宏观因素两个角度明确了低对比度油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构建流体识别因子,建立了双Rw曲线重叠法、分区图版法、全烃录井-测井信息联合法和P1/2正态分布法,并基于图版符合率和投票策略提出了一种综合流体判别法。同时,优化并构建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和阵列声波测井的流体识别方法。建立并优选了合适的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模型,分区研究了变阿尔奇指数模型、双孔隙度模型和等效岩石组分模型。基于等效岩石毛管束理论推导了变胶结指数饱和度模型。此外,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出发,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了用于流体识别和储层参数预测的SVM分类模型和SVR回归模型。最后,利用构建的测井解释方法和模型在研究区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分析。研究得出,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含量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和岩石复杂的润湿性是造成低对比度油层的主要微观因素;同时,储层地层水矿化度和烃源岩排烃能力的区域性差异在宏观上控制了低对比度油层的分布。提出的综合流体判别法既体现不同方法的独立判断,又考虑了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应用效果比单一图版法更好,提高了常规测井流体识别精度。基于核磁共振和阵列声波测井建立的流体识别方法充分反映了孔隙流体信息,有效增强了新技术测井对复杂油水层的识别能力。基于测井曲线多元回归的孔隙度模型和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构建的渗透率模型精度更高。不同饱和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密闭取芯数据对比发现,利用等效岩石毛管束模型推导的变胶结指数模型计算精度最高,说明利用孔隙结构特征建立饱和度模型是有效的。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精度比常规测井交会图版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高;利用SVR回归模型预测的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比实验数据拟合模型计算的精度更高,表明利用SVM方法开展复杂油水层测井解释与评价是可行的。上述研究成果为陇东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和老井复查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解释依据。
任晓建,封莉,杨智凯,汪婷,杨洋,马遥[3](2019)在《特殊测井技术在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北部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苏里格气田东区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东一、二区井网逐渐完善,优势甜点区逐年减少,气田稳产压力逐步增大。然而区块历年完钻井的试气及生产资料表明,新完钻井投产后产量递减快,产水严重且不均衡,给气田的合理、高效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本文结合该区块开展阵列感应、阵列声波特殊测井成果,进一步深化地质认识,精细气水层识别,为该区后期实现"避水开发"提供依据。
邓浩阳[4](2018)在《高孔低渗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表征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叙利亚A油田为碳酸盐岩油田,其储层基质孔隙度高、渗透率低,部分储层裂缝发育。相比于国内基质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征的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A油田的研究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受基质高孔隙度、低渗透率以及裂缝发育造成的强非均质性影响,现有研究还存在对岩石物理数据信息挖掘、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储层基质物性参数(孔隙度、渗透率)评价等方面的不足,制约着该类高孔、低渗碳酸盐岩油藏的合理、高效开发。本文以叙利亚A油田的高孔隙度、低基质渗透率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石物理实验、测井、录井等资料,开展了基于分形理论的高孔、低渗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及物性表征方法研究,具体如下:①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二维铸体薄片的图像处理,实现二维孔隙结构信息的定量表征;结合分形特征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响应,明确分形维数与二维孔隙形态、数量和分布的关系。②分析压汞曲线形态和特征参数,进行孔喉结构大类划分;进一步利用分形理论,完成了岩心孔喉结构亚类划分。③开展多组核磁T2实验,探讨建立T2截止值估算方法;明确矿物成分对可动孔隙发育的影响,提出可动孔隙度计算渗透率模型;结合二维铸体薄片资料,改进核磁分形维数计算公式,确定束缚孔、可动孔的分形维数,研究分形维数与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的关系,实现基于核磁分形维数对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④基于岩心、电成像和常规测井资料,结合分形理论,计算测井曲线分形维数,利用测井曲线分形特征识别有效裂缝。⑤利用多种参数寻优方法,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实现支持向量机(SVM)识别储层流体性质;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计算实现储层总孔隙度、可动孔隙度、基质渗透率等测井参数的计算,利用岩心实验资料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基于铸体薄片的二维孔隙结构研究:(a)图像数字处理所得面孔率与目估法面孔率差异较大,目估法面孔率普遍偏小,图像数字处理所得面孔率与岩心气测孔隙度相关性更好。孔隙纵横比随形状因子增大而减小,孔隙比表面随等效直径增大而降低。研究区碳酸盐岩孔隙发育较好,孔隙形态整体较为规则,但是孔隙孔径普遍偏小,存在大量的晶间微孔。(b)随分形维数增加,孔隙等效直径降低,纵横比增大,比表面增大,孔隙结构变得更复杂。分形维数的大小能反映孔隙结构的复杂(好坏)程度。面积—周长分形维数(Dpa)更能体现孔隙形态变化,盒维数更能体现孔隙数量和孔隙分布的变化。(2)基于压汞实验的孔喉结构研究:(a)利用进汞曲线形态和特征参数,研究区岩心样品孔喉结构划分为四大类,由好到坏依次为Ⅰ类孔喉、Ⅱ类孔喉、Ⅲ类孔喉及非储层。(b)结合分形曲线特征段数差异,完成了孔喉结构亚类划分并实现渗透率计算;分形维数与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参数关系复杂,整体表现为:随粘土含量增加,孔喉结构变差,分形维数增大;不同孔喉结构亚类间,分形维数与矿物成分、孔喉结构参数变化规律存在差异。(3)基于核磁实验的孔隙结构研究:(a)岩心存在一定生物体腔孔时,其含油性普遍较好;而不含生物体腔孔的部分泥晶灰岩含油性很差,该类岩心以晶间微孔形成的束缚孔为主。部分岩心低的粘土矿物总量和低的蒙脱石所占粘土矿物比例,导致核磁T2谱3ms处无核磁信号。(b)结合分形理论和核磁孔隙体积物理模型,实现了T2截止值估算。粘土、长石对核磁总孔隙度无影响,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对核磁总孔隙度具有双重作用。基于可动孔隙度的渗透率计算模型比SDR模型、Coates模型效果更好,而且优于压汞渗透率计算模型,可动孔隙度是物性评价的关键参数。(c)结合铸体薄片分形特征,推导了T2与r呈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时的核磁分形维数计算公式。粘土含量增加导致束缚孔和可动孔结构复杂,可动孔受其影响更明显;方解石含量越高,可动孔隙越多,孔隙结构越好;白云石主要影响束缚孔,白云石含量越高,束缚孔越多。因此,方解石含量越高,粘土矿物含量越低,白云石含量越低,储层孔隙结构越好。可动孔分形维数与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密切相关。随岩心物性变差,分形维数增大,孔隙结构变差,验证了分形维数大小可以表征孔隙结构好坏。(d)研究区储层基质划分为三类:优质储层可动孔隙度大于15%,可动孔分形维数小于2.8;中等储层可动孔隙度大于5%,可动孔分形维数小于2.9;差储层可动孔隙度很小,可动孔分形维数接近3。(4)基于曲线分形特征的裂缝识别研究:受裂缝和岩性的双重作用影响,三孔隙度曲线和深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单一分形维数无法有效识别裂缝发育段;通过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分形维数与密度曲线分形维数重叠法,实现了有效裂缝发育段的识别。(5)基于SVM的模式识别(SVC)和回归计算(SVR):(a)网格搜索寻优、遗传算法寻优和粒子群寻优在高孔、低渗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中均有较好适应性。在65个层段的训练集中,三者寻优后的符合率均达到76%以上;在35个层段的测试集中,网格搜索寻优的SVM流体识别符合率达到74.3%,较常规方法流体识别符合率65%有一定提升,实现了不分岩性、储层类型的SVC流体识别。(b)GA-SVR可动孔隙度计算模型学习效果良好、泛化能力较强,其测试均方误差0.0075,相关系数平方达到0.92。GA-SVR可动孔隙度计算模型比GA-SVR总孔隙度计算模型泛化能力强。(c)基于GA-SVR的基质渗透率模型具有较好的学习和泛化能力,测试集中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平方达到0.62。基于GA-SVR可动孔隙度计算结果,利用核磁可动孔隙度和基质渗透率关系计算基质渗透率,测井计算基质渗透率与实测渗透率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平方达到0.8。较好地实现了基质渗透率计算。
魏灿灿[5](2018)在《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Ⅱ油组低孔低渗储层评价》文中提出乌南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寻找新的含油层系与有利区已迫在眉睫。本论文针对乌南油田Ⅱ油组储层低孔低渗特点,综合利用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等资料,以沉积岩石学、测井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知识为基础,采用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研究工区Ⅱ油组储层进行储层分类评价和有利区预测,为乌南油田Ⅱ油组的流体识别、低孔低渗储层评价以及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指导。以测井曲线、岩性、沉积旋回特征为地层划分依据,确定了Ⅱ油组顶底标志层,并将Ⅱ油组精细划分成30个小层。从单井相—连井相—平面相的思路对沉积相研究,结合岩石学、构造、测井相标志,将研究区目的层划分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沉积,微相包括远砂坝、席状砂、坝砂、滩砂和滨浅湖泥。通过连井相分析,确定了亚相与微相的平面展布,得到滨浅湖亚相坝砂和三角洲前缘亚相远砂坝微相为Ⅱ油组的最有利相区。综合电性特征和试油试采资料得到了RILD-DEN、RILD-AC和RD/RILD-RILD交会图版、测井曲线重叠、阵列感应测井等流体识别方法,能够准确对油层、低阻油层、水层和干层进行二次解释,增加了含油小层的数量。对储层物性和成岩作用研究表明,该油组处于早成岩B亚期,储层主要受机械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蚀作用影响,Ⅱ油组低孔低渗储层强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砂体发育厚度、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综合上述研究,采用定性因素和定量参数相匹配的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研究区低孔低渗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把Ⅱ油组储层划分为四类,其中主要发育Ⅲ类储层,Ⅰ类和Ⅱ类储层预测为最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工区西北部乌101—乌北12-10井、中部乌北8-5—乌北6-5—乌北更4-4—乌北2-20井和东南部乌新3-4—乌7-7—乌9-12—乌18井区附近,结合油砂体平面展布,预测Ⅱ-9和Ⅱ-23为最优小层。并将评价标准开发成评价软件,可以快速、准确的对新井和老井的储层进行流体识别和分类评价。
陈同飞[6](2018)在《高集-崔庄油田E1f3+2非主力油气层精细识别研究》文中认为利用测井、岩心分析资料系统开展了高集-崔庄油田阜三段,高集油田阜二段沉积相、沉积微相、储层砂体展布特征、岩矿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及物性特征研究,并详细分析了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着重针对高集油田阜二段储层明确和划分了单砂体沉积微相类型,研究得出:高集油田阜二段主要发育砂滩和砂坝两类砂体类型,高集-崔庄油田阜三、阜二段均表现为中孔、低渗特征,胶结物主要为灰质,物性主要受碳酸盐岩影响;利用测井、岩心、试油、试采及物性分析资料开展了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并分地区、分层位、分类型建立了相关测井测量物理量或地质物理量参数之间的油、水、干层划分图版,重点针对高集油田阜二段砂坝、砂滩两种不同微相类型建立了油、水、干层划分标准,提高了测井解释的符合率及油层精细识别的效果;结合储层沉积和油藏特征,重点根据岩心的含油产状,利用纵向分辨率较高的微电极幅度差等测井信息建立了薄油层精细识别模版,有效指导了高集油田阜二段薄油层的重新认识;利用神经网络判别法、薄层声感测井分辨率评价、储层导电孔隙处理等多种技术对高集-崔庄油田阜三段,高集油田阜二段,开展了油层识别,其预测结果与交会图版判别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了油层识别的精度;综合利用上述油层识别技术对研究区新老井进行了精细复查,为完成年度储量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老区措施工作量优选和产量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彭真[7](2017)在《杭锦旗十里加汗区块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致密砂岩气已成为中国天然气增储的重要领域,成为中国近期天然气产量迅速提高的主要支撑。杭锦旗十里加汗区块致密砂岩含气储层埋深相对较浅,气源条件充足,且多层系气层叠合发育,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本论文在详细了解杭锦旗地区十里加汗区块致密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分布特征等的基础上,利用测井、录井和化验分析等资料开展对研究区致密砂岩含气储层的综合评价研究,分析了研究区致密砂岩含气储层的低阻成因;研究了地层水的分布规律,并指出了气、水分布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合适的岩石物理模型,确定研究区含气储层关键参数(地层水电阻率、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的计算方法;应用多种测井资料和数学方法建立了识别流体性质的方法,并对产能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划分了含气有利区带,形成了一套合适的致密砂岩气的评价体系,为能源接替和非常规资源开发奠定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对岩心化验分析资料的分析,得到杭锦旗地区十里加汗区块岩石类型主要为粗粒和中粒石英砂岩、碎屑砂岩、粉砂质泥岩,含气层段的测井曲线电性特征不明显,石英砂岩的物性好于碎屑砂岩,双孔隙结构较明显,存在大孔隙和微孔隙,但仍以微孔隙为主。(2)研究并总结出十里加汗上古生界含气储层的低阻成因。研究区存在低阻气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含水饱和度较高、微孔隙较为发育,次要因素是地层水矿化度、粘土矿物含量以及钻井液侵入。(3)研究区地层水的矿化度分布在纵向上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地层水电阻率随深度增大而减小,在横向上,地层水矿化度及地层水电阻率分布规律不明显;地层水水型主要为氯化钙,地层水以束缚水、层间水和自由水的形式赋存储层中,生产出水主要是自由水和改造后产出的层间水;地层水的分布整体主要受储层的物性、生烃强度控制,局部储层受到微构造的影响。(4)根据研究区现有资料,采用地层水矿化度换算法、自然电位计算法、径向比值法、视地层水计算法等多种方法计算地层水电阻率。经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采用径向比值法与地层水矿化度换算法计算地层水电阻率。(5)利用测井曲线拟合法、地层组分分析法和多孔隙测井法等多种方法计算孔隙度,经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采用地层组分分析法计算孔隙度,并利用孔渗关系建立了研究区的渗透率计算模型。(6)基于该地区的岩性、孔隙结构、岩电参数等,建立了优化饱和度模型和泥质校正饱和度模型,认为这两种模型可作为研究区饱和度计算模型,且在泥质含量较高(10%以上),泥岩电阻率较大时,选用泥质校正饱和度模型计算效果较好;在泥质含量较低(10%以下)时,选用优化饱和度模型计算效果较好。(7)含气储层的识别方法研究,包括直观识别和模式识别。通过研究区测试资料对气水层进行直观识别,得到了气水层测井响应的识别参数标准,直观识别中体积压缩系数-泊松比包络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利用Fisher判别分析法、(SVD)奇异值分解法对储层流体进行识别,识别结果与试气水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Fisher方法识别效果较好,SVD法效果次之。(8)优选出研究区的产能主控因素: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利用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配合砂体等厚图进行有利区带划分。
吕斯端[8](2017)在《华庆地区延长组致密油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庆地区位于鄂尔多斯(ERDOS)盆地天环坳陷南部,是长庆油田的主产油区之一。近年,该区在致密油气勘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发现了许多新的油气甜点,已成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然而随着勘探的深入,该区长6段致密储层所具有的低孔、低渗、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使得测井解释存在着符合率低、效果欠佳等问题。为此,本文针对ERDOS盆地华庆地区长6段致密油储层,首先优选出对致密油响应明显的测井曲线;开展了电阻率曲线泥浆的侵入影响校正方法的研究;然后在用已收集的测井、录井、试油资料及岩心实验数据,对致密储层"四性关系"进行分析,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并得出储层物性下限·,基于优选出的致密油敏感曲线,进行致密油含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的研究;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工区长6段致密油的测井精细解释软件。具体取得了以下认识:(1)根据工区长6段致密油测井响应特征,优选出的对致密油敏感的测井曲线有自然伽马曲线、密度曲线、声波时差曲线、补偿中子曲线及阵列感应电阻率曲线。(2)工区长6段阵列感应电阻率曲线具有较明显幅度差,表明该段泥浆侵入明显,因此有必要对阵列感应电阻率进行泥浆侵入校正。本研究针对致密油层的泥浆高侵和低侵特征,采用了一种基于阵列感应测井径向几何因子的电阻率泥浆侵入校正方法,与斯伦贝谢电阻率校正图版法校正结果相符。(3)通过"四性关系"研究,确定工区长6段致密油测井响应特征,然后对比分析了泥质含量、孔隙度的不同计算方法,发现利用自然伽马值计算泥质含量精度较高,利用密度值计算孔隙度精度较高;通过分析岩心实验数据确定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相关关系,用于工区渗透率的计算;然后利用工区岩电实验数据,回归得到阿尔奇公式中的a、b、m、n值,建立了高精度储层参数解释模型;最后采用孔饱关系法、产能分析法、经验统计法综合分析以确定长6段储层物性下限:孔隙度为6.4%,渗透率0.035mD。(4)根据优选出的对致密油敏感的测井曲线,提出一个识别储层流体性质的孔电新参数ODI,同时与声-电两参数交会图法、侵入特征分析法、三孔隙度重叠法、微分分析法等多种致密油含流体性质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孔电新参数ODI法对致密油含流体性质识别效果最佳。(5)将上述方法集成,利用Fortran语言编程,形成了一套挂接在LEAD平台上适用于华庆地区长6段致密油的测井精细解释软件(Logtofi)。该软件运行稳定,处理结果可靠,满足了射孔压裂工程对致密油测井评价的要求。
杨映洲,王国栋,李进步,付斌,杜鹏[9](2014)在《高分辨率阵列感应在低渗透含水气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苏里格气田西区属于辫状河沉积体系,成岩作用强烈、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前期评价井生产证实,气井产水严重,产量递减快,严重制约产建进度。双侧向电阻率测井由于信息量不足,难以有效识别流体性质。利用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以侧向电阻率和阵列感应反演原状地层真电阻率比值关系制作交会图,建立感应比图版。有效识别储层流体性质,使西区整体解释符合率提高10%,应用效果良好。
吴晓明,龙慧[10](2012)在《环江油田长6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进行测井解释技术研究对于油气藏的合理开发和产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环江油田为中生界多油层叠合区,纵向上含油层系多,是典型的岩性圈闭油藏。针对环江地区地质特征,在分析低孔低渗油层分布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延长组长6储层"四性"关系,建立低孔低渗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对油水层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识别。为了对环江地区长6储层更好的评价、开发,利用测井及所确定的测井参数和试油资料开展低渗透油层测井快速识别方法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侧向测井和感应测井识别水层的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侧向测井和感应测井识别水层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研究 ——以小城子气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气藏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5 气藏特征 |
2.5.1 温度压力 |
2.5.2 流体性质 |
2.5.3 产能特征 |
2.5.4 目的层段气藏特征 |
2.6 气藏主控因素分析 |
第三章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3.1 储层四性特征 |
3.1.1 储层岩性 |
3.1.2 储层物性 |
3.1.3 储层电性 |
3.1.4 储层含气性 |
3.2 储层四性关系 |
第四章 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研究 |
4.1 流体性质敏感性测井参数分析 |
4.2 常规测井识别法 |
4.2.1 三孔隙度差值~比值法 |
4.2.2 曲线重叠法识别气层 |
4.2.3 两参数交会图版识别气层 |
4.2.4 视弹性模量系数法 |
4.2.5 阵列感应曲线差异参数法 |
4.3 偶极横波测井识别法 |
4.3.1 纵波时差与横波时差重叠法 |
4.3.2 泊松比与体积压缩系数重叠法 |
4.4 核磁T_2谱识别法 |
4.5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三维图版法 |
4.6 气层识别因子法 |
第五章 测井二次精细解释 |
5.1 测井系列标准化 |
5.1.1 关键井与标准层的确定 |
5.1.2 直方图法标准化 |
5.2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
5.2.1 泥质含量模型 |
5.2.2 孔隙度模型 |
5.2.3 渗透率模型 |
5.2.4 饱和度模型 |
5.3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 |
5.4 测井资料处理与综合解释 |
第六章 产建潜力层筛选 |
6.1 潜力层整体评价 |
6.2 单井措施方案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低对比度油层的定义 |
1.2.2 低对比度油层的成因 |
1.2.3 复杂油水层流体识别研究进展 |
1.2.4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5 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识别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研究成果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低对比度油层岩石物理特征与测井响应 |
2.1 研究区基本地质概况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岩性特征 |
2.2 岩石物理分析与特征 |
2.2.1 物性特征 |
2.2.2 水性特征 |
2.2.3 孔隙结构特征 |
2.3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2.3.1 岩性与含油性 |
2.3.2 物性、电性与含油性 |
2.4 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分析 |
3.1 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概述 |
3.2 微观因素对低对比度油层的影响 |
3.2.1 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 |
3.2.2 束缚水含量 |
3.2.3 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 |
3.2.4 润湿性 |
3.3 宏观因素对低对比度油层的影响 |
3.3.1 地层水矿化度的区域性差异 |
3.3.2 烃源岩排烃能力的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岩心电性微观响应特征分析 |
4.1 三维数字岩心构建 |
4.1.1 X-CT扫描岩心成像 |
4.1.2 阈值分割提取组分 |
4.1.3 代表体积元分析 |
4.2 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4.3 数字岩心电阻率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有限元电阻率数值模拟方法 |
4.3.2 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方法 |
4.3.3 电阻率微观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 |
5.1 常规测井流体识别方法 |
5.1.1 双视地层水电阻率曲线重叠法 |
5.1.2 流体识别因子交会图版法 |
5.1.3 P~(1/2)正态分布法 |
5.1.4 综合流体判别法 |
5.2 成像测井流体识别方法 |
5.2.1 核磁测井流体识别 |
5.2.2 阵列声波测井流体识别 |
5.3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模型 |
5.3.1 孔隙度模型 |
5.3.2 渗透率模型 |
5.3.3 饱和度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支持向量机测井解释与评价模型 |
6.1 方法原理 |
6.2 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 |
6.2.1 SVM分类模型构建 |
6.2.2 流体识别效果分析 |
6.3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储层参数预测模型 |
6.3.1 SVR储层参数预测模型构建 |
6.3.2 储层参数预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效果及分析 |
7.1 常规测井流体识别软件模块挂接与应用 |
7.2 成像测井流体识别方法应用 |
7.2.1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效果 |
7.2.2 阵列声波测井应用效果 |
7.3 基SVM方法的测井解释与应用效果 |
7.3.1 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 |
7.3.2 SVR回归模型储层参数计算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特殊测井技术在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北部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东二区北部开发现状 |
1.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1.2 研究区开发状况 |
1.3 研究区气水分布规律 |
2 特殊测井技术原理 |
2.1 阵列感应测井原理及应用 |
2.1.1 阵列感应测井原理 |
2.1.2 阵列感应测井应用 |
2.2 阵列声波测井原理及应用 |
2.2.1 阵列声波测井原理 |
2.2.2 阵列声波测井应用 |
3 特殊测井技术在东二区北部的应用 |
3.1 阵列感应测井的应用 |
3.1.1 感应侧向比值法 |
3.1.2 电阻率双饱和度法 |
3.2 阵列声波测井的应用 |
3.2.1 气层识别 |
3.2.2 岩石机械特性及力学性质分析 |
3.2.3 计算破裂压力 |
3.2.4 计算脆性指数 |
3.2.5 工程改造建议 |
4 结论 |
(4)高孔低渗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表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孔隙结构岩石物理实验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2 裂缝测井识别研究现状 |
1.2.3 物性参数测井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研究现状 |
1.3 研究面临的问题 |
1.4 论文来源、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论文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储层基本特征 |
2.1 地理位置与构造特征 |
2.2 沉积与地层特征 |
2.3 岩性与物性特征 |
2.3.1 岩性特征 |
2.3.2 物性特征 |
2.4 储集空间特征 |
2.4.1 孔隙 |
2.4.2 裂缝 |
2.5 储层类型 |
第3章 基于铸体薄片的孔隙结构表征 |
3.1 铸体薄片实验原理 |
3.2 面孔率与孔隙度关系 |
3.3 图像数字处理与结果分析 |
3.3.1 理论基础 |
3.3.2 图像预处理 |
3.3.3 图像分割与孔隙提取 |
3.3.4 结果分析 |
3.4 基于薄片资料的孔隙结构分形表征 |
3.4.1 基于面积—周长法的分形维数计算 |
3.4.2 基于盒维数法的分形维数计算 |
3.4.3 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关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压汞实验的孔喉结构表征 |
4.1 压汞实验原理 |
4.2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4.2.1 特征参数分析 |
4.2.2 曲线特征分类 |
4.3 基于压汞资料的孔隙结构分形表征 |
4.3.1 经典分形几何公式推导 |
4.3.2 基于毛管束模型的分形公式推导 |
4.3.3 分形特征与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核磁共振实验的孔隙结构表征 |
5.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5.2 岩心核磁共振实验与T2截止值确定 |
5.2.1 原样抽真空饱水核磁实验 |
5.2.2 洗油后岩心饱水核磁实验 |
5.2.3 岩心T_2截止值实验确定 |
5.2.4 岩心T_2谱曲线分类 |
5.3 基于核磁资料的孔隙结构分形表征 |
5.3.1 核磁分形公式推导 |
5.3.2 岩心T2截止值估算 |
5.3.3 核磁计算孔隙度与矿物成分关系分析 |
5.3.4 岩心核磁渗透率计算分析 |
5.3.5 改进的核磁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5.3.6 分形特征与矿物成分、孔隙结构的关系分析 |
5.3.7 综合分析与储层品质划分方案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测井曲线分形特征与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
6.1 岩心与成像测井裂缝特征 |
6.1.1 岩心裂缝特征 |
6.1.2 成像测井裂缝特征 |
6.2 裂缝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
6.3 测井曲线分形特征 |
6.3.1 曲线分形维数计算 |
6.3.2 测井曲线分形特征 |
6.4 裂缝识别及效果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SVM的模式识别与孔隙度、基质渗透率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
7.1 支持向量机简介 |
7.1.1 SVM基本理论 |
7.1.2 核函数选择 |
7.1.3 参数寻优 |
7.2 基于SVC的流体识别 |
7.2.1 典型流体测井响应特征 |
7.2.2 数据预处理 |
7.2.3 模型训练与流体识别检验 |
7.3 基于SVR的物性参数计算 |
7.3.1 基质总孔隙度计算 |
7.3.2 基质可动孔隙度计算 |
7.3.3 基质渗透率计算 |
7.4 物性参数计算检验 |
7.4.1 基质总孔隙度计算检验 |
7.4.2 基质可动孔隙度计算检验 |
7.4.3 基质渗透率计算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5)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Ⅱ油组低孔低渗储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
1.2.3 测井评价研究现状 |
1.2.4 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性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油藏特征 |
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划分对比的思路和方法 |
3.2 地层划分 |
3.2.1 顶底标志层 |
3.2.2 单井地层划分 |
3.3 地层连井对比 |
4 沉积相及平面展布研究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学标志 |
4.1.2 沉积构造特征 |
4.1.3 测井相标志 |
4.2 沉积相类型 |
4.3 单井相分析 |
4.4 连井相分析 |
4.5 平面沉积相展布特征 |
5 低孔低渗储层流体识别研究 |
5.1 储层电性特征研究 |
5.1.1 典型油层 |
5.1.2 典型油水同层 |
5.1.3 典型水层 |
5.1.4 典型干层 |
5.1.5 典型低阻油层 |
5.2 DEN-RD、RD-RILD曲线重叠法识别油水层 |
5.2.1 曲线重叠法原理 |
5.2.2 曲线重叠法在油水识别中的应用 |
5.3 图版法识别油水层 |
5.3.1 RILD-DEN交会图版 |
5.3.2 RILD-AC交会图版 |
5.3.3 RILD-RD/RILD交会图版 |
5.4 阵列感应测井识别油水层 |
5.4.1 阵列感应测井基本原理 |
5.4.2 阵列感应测井在油水层识别中应用 |
5.5 识别效果评价 |
6 储层特征及评价研究 |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6.1.1 碎屑成分 |
6.1.2 填隙物组分 |
6.1.3 岩石结构特征 |
6.2 储层物性特征 |
6.2.1 储层物性分布 |
6.2.2 孔隙度和渗透率关系 |
6.2.3 岩性与物性关系 |
6.3 储层孔喉特征 |
6.3.1 孔隙类型 |
6.3.2 喉道类型 |
6.4 储层成岩作用 |
6.4.1 成岩作用类型 |
6.4.2 成岩阶段划分 |
6.5 油藏特征 |
6.5.1 储层非均质性 |
6.5.2 油藏剖面特征 |
6.5.3 油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6.6 储层评价 |
6.6.1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6.6.2 储层分类及有利区预测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地层对比数据 |
附录 B:油藏剖面成果图 |
(6)高集-崔庄油田E1f3+2非主力油气层精细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5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三章 非主力储层特征 |
3.1 高集-崔庄地区阜三段储层特征 |
3.1.1 高集-崔庄阜三段沉积微相特征 |
3.1.2 高集-崔庄阜三段储层微观特征 |
3.1.3 高集-崔庄阜三段储层四性关系特征 |
3.2 高集地区阜二段储层特征 |
3.2.1 高集阜二段沉积微相特征 |
3.2.2 高集阜二段储层微观特征 |
3.2.3 高集阜二段储层四性关系特征 |
第四章 非主力油层识别技术及应用 |
4.1 交会图判别法 |
4.1.1 高集-崔庄阜三段油层识别应用 |
4.1.2 高集阜二段油层识别应用 |
4.2 神经网络评价技术 |
4.2.1 神经网络识别油水干层的特点 |
4.2.2 BP神经网络的基本算法 |
4.2.3 参数的选取 |
4.2.4 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 |
4.3 薄层提高声感测井分辨率评价技术 |
4.3.1 提高薄层深感应电阻率测井分辨率方法 |
4.3.2 薄层声波测井曲线值校正方法 |
4.4 储层导电孔隙处理技术 |
4.4.1 导电孔隙模型 |
4.4.2 导电孔隙计算 |
4.4.3 地层水电阻率参数选取 |
第五章 非主力油层识别效果及增储潜力 |
5.1 高集、崔庄地区阜三段效果分析 |
5.1.1 崔庄地区E_1f_3油藏 |
5.1.2 高集地区E_1f_3油藏 |
5.2 高集地区阜二段效果分析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杭锦旗十里加汗区块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勘探开发进展 |
1.2.2 致密砂岩含气储层流体性质识别进展 |
1.2.3 致密砂岩储层参数计算研究进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第三章 含气储层特征分析 |
3.1 四性关系分析 |
3.1.1 岩性特征 |
3.1.2 物性特征 |
3.1.3 含气性与电性关系 |
3.1.4 岩性与物性关系 |
3.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3.2.1 低孔渗地质成因 |
3.2.2 孔隙类型 |
3.2.3 孔隙结构评价 |
3.3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储层低阻成因 |
4.1 粘土含量的影响 |
4.2 微孔隙发育的影响 |
4.3 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 |
4.4 钻井液侵入影响 |
4.4.1 储层侵入模拟 |
4.4.2 泥浆侵入反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储层产水原因、分布和来源 |
5.1 各层段的产水情况分析 |
5.2 地层水矿化度特征 |
5.2.1 纵向地层水特征 |
5.2.2 横向地层水特征 |
5.2.3 地层水水型 |
5.3 地层水产状 |
5.4 生烃强度控制气、水宏观分布 |
5.5 储层物性影响气、水分布 |
5.6 地层水分布受微构造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含气储层参数评价 |
6.1 泥质含量 |
6.2 地层水电阻率 |
6.2.1 由地层水矿化度换算 |
6.2.2 由自然电位曲线计算 |
6.2.3 径向比值法 |
6.2.4 视地层水法 |
6.2.5 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方法优选 |
6.3 孔隙度 |
6.3.1 测井曲线拟合法 |
6.3.2 地层组分分析法 |
6.3.3 多孔隙度测井方法 |
6.4 渗透率 |
6.5 束缚水饱和度 |
6.6 含水饱和度 |
6.6.1 常用饱和度模型 |
6.6.2 饱和度模型优化 |
6.7 单井处理解释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储层流体属性分析 |
7.1 气水层直观识别 |
7.1.1 盒1段 |
7.1.2 盒2段 |
7.1.3 盒3段 |
7.1.4 山西组 |
7.1.5 气水层识别标准 |
7.2 偶极横波资料流体识别 |
7.2.1 交会图法 |
7.2.2 体积压缩系数-泊松比包络法 |
7.3 气水层数理统计分析识别 |
7.3.1 测井回应敏感参数的提取 |
7.3.2 Fisher判别分析识别气水层 |
7.3.3 奇异值分解法(SVD)识别流体类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产能主控因素与有利区带划分 |
8.1 产能主控因素分析 |
8.2 多井对比分析 |
8.2.1 储层横向对比分析 |
8.2.2 储层纵向对比分析 |
8.3 有利区带划分 |
8.3.1 储层相关参数平面分布特征 |
8.3.2 有利勘探区域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及存在问题 |
9.1 结论与建议 |
9.2 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华庆地区延长组致密油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华庆地区地质特征及测井概况 |
2.1 工区地质特征 |
2.2 工区致密油测井系列优选 |
2.2.1 岩性测井系列优选 |
2.2.2 孔隙度测井系列优选 |
2.2.3 电阻率测井系列优选 |
第3章 致密油电阻率曲线的泥浆侵入校正 |
3.1 电阻率泥浆侵入校正常规方法 |
3.1.1 经验公式法计算地层真电阻率及泥浆侵入深度 |
3.1.2 基于电阻率组合测井求取地层真电阻率及泥浆侵入深度 |
3.1.3 单点求取地层真电阻率及泥浆侵入深度 |
3.2 基于阵列感应测井微分几何因子反演地层真电阻率 |
3.2.1 阵列感应测井的泥浆侵入地层电导率模型 |
3.2.2 地层真电阻率R_t、泥浆侵入深度D_i的求取及验证 |
第4章 致密油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
4.1 致密油储层"四性"特征 |
4.1.1 岩性特征 |
4.1.2 物性特征 |
4.1.3 电性特征 |
4.1.4 含油性特征 |
4.2 致密油储层"四性"关系 |
4.2.1 岩性与物性关系 |
4.2.2 岩性与含油性关系 |
4.2.3 含油性与电性关系 |
4.2.4 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4.3 致密油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
4.3.1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
4.3.2 孔隙度解释模型 |
4.3.3 渗透率解释模型 |
4.3.4 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
4.4 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 |
4.4.1 储层物性经验统计法 |
4.4.2 产能分析法 |
4.4.3 饱和度与孔隙度关系法 |
第5章 长6致密油储层流体性质识别 |
5.1 致密油测井响应特征 |
5.2 长6致密油储层流体性质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
5.2.1 声-电两参数交会图法 |
5.2.2 侵入特征分析法 |
5.2.3 孔隙度曲线重叠法 |
5.2.4 微分分析法 |
5.2.5 孔电组合新参数(ODI指标)识别法 |
5.3 致密油含流体识别方法评价效果 |
第6章 致密油测井解释软件(Logtofi)的研制及应用 |
6.1 软件设计思路及功能 |
6.2 致密油测井解释软件编程实现及应用 |
6.2.1 软件的挂接 |
6.2.2 软件编程实现 |
6.2.3 软件各模块参数卡设置 |
6.2.4 软件在工区井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高分辨率阵列感应在低渗透含水气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感应-侧向联测技术原理与优势 |
1.1 双侧向测井的局限性 |
1.2 阵列感应测井原理及局限性 |
1.3 感应-侧向联测技术优势 |
2 感应-侧向联测技术方法 |
2.1 径向气水识别 |
2.2 建立比值交会图 |
2.3 应用效果 |
3 结论与建议 |
(10)环江油田长6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2.1 岩性与电性的关系 |
2.2 物性与电性的关系 |
2.3 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2.4 电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3 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解释模型 |
3.1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
3.2 孔隙度解释模型 |
3.3 渗透率解释模型 |
3.4 饱和度解释模型 |
4 油水层识别方法 |
4.1 定量识别方法 |
4.1.1 物性-电性识别方法 |
4.1.2 岩性-电性识别方法 |
4.1.3 感应-侧向联合解释法 |
4.2 定性识别方法 |
4.2.1 侵入特征分析法 |
4.2.2 声波时差与电阻率重叠图法 |
4.2.3 微分分析法 |
5 结语 |
四、侧向测井和感应测井识别水层的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研究 ——以小城子气田为例[D]. 杨珺茹.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白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特殊测井技术在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北部的应用及效果评价[A]. 任晓建,封莉,杨智凯,汪婷,杨洋,马遥. 第十五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 2019
- [4]高孔低渗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表征方法研究[D]. 邓浩阳.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5]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Ⅱ油组低孔低渗储层评价[D]. 魏灿灿. 重庆科技学院, 2018(02)
- [6]高集-崔庄油田E1f3+2非主力油气层精细识别研究[D]. 陈同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杭锦旗十里加汗区块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研究[D]. 彭真.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8]华庆地区延长组致密油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吕斯端.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9]高分辨率阵列感应在低渗透含水气藏中的应用[J]. 杨映洲,王国栋,李进步,付斌,杜鹏. 石油化工应用, 2014(12)
- [10]环江油田长6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J]. 吴晓明,龙慧. 石油化工应用,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