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司汤达与《红与黑》(论文文献综述)
董大君[1](2021)在《同途殊归:金钱权力诱惑下灵魂的归栖——《红与黑》《高老头》人物形象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与黑》中的于连与《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两个人物形象,凭借其生动真实成为文学长河中的不朽青年。他们因为巨大的野心,饱受着贪欲的煎熬。二者同途殊归,既有相似之处,但同时又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他们社会身份不同,对奋斗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们进入上流社会的时间有别;他们因为性格不同,平民意识和上流社会的道德标准的矛盾交叉导致奋斗结果不一致;他们对自尊的维护和把持不同,导致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命运;他们的恋爱历程不同,在爱与被爱中对幸福的感悟也不同;最后的结局是二者最大的差异,成功、失败的不同命运与他们所付出的人格代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这些故事发生在久远的年代,但是却闪烁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刘晓玉[2](2019)在《《红与黑》的空间叙事艺术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兴起于西方的空间叙事理论,是基于对之前小说批评中较多关注作品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意义,而忽略对小说的叙事空间、形式技巧和结构等进行研究的反思,着重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特性进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开启了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其独特的写作艺术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这部作品成为文学经典,小说的笔触深入人物内心,刻画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使司汤达赢得“心理分析大师”之称。同时,小说注重构建独特的叙事空间,独特的叙事结构,独特的叙事技巧。而在对小说传统的解读与批评中,人们较少关注到小说的这一空间叙事性特征。藉此,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对《红与黑》进行重读,在作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现代性的艺术特征的两个有效基点上,选用弗兰克、列斐伏尔、加布里埃尔·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对《红与黑》所构建的体现时代背景的物理空间、表现人物性格复杂变化的心理空间以及具有艺术现代性的文本空间进行一个系统的解读,以期发现空间对作品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本文依次从小说空间叙事艺术的基本构成、物理空间、人物心理空间、小说文本空间等视角,运用列斐伏尔和加布里埃尔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解析小说的空间构成及其艺术功能。首先,简要分析《红与黑》中空间叙事艺术的基本构成和特征。其次,从维立业、贝藏松神学院、巴黎侯爵府以及监狱四个典型的物理空间,解读《红与黑》的物理空间以及叙事价值;再者,分析《红与黑》所表现的心理空间,着重对于连、德·雷纳夫人和玛蒂尔德小姐三位主人公的心理空间进行分析;最后,从叙事语言、作品的叙事时序两个角度分析《红与黑》的文本空间所具有现代性的艺术特征。由此,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对《红与黑》从内容和形式角度进行一次系统的解读,对于作品中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以及文本空间的建构及其价值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通过系统地分析《红与黑》叙事空间的构成要素、表现形态、结构特点,进一步解读其在性格塑造、情节推展、主旨揭示等方面的艺术功能和效果。可以说,《红与黑》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现代性的艺术特征这一独特的叙事艺术,展现出司汤达本人异于同时代创作者的独特的创作智慧。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正是《红与黑》独具魅力的又一艺术特征。
王斯秧[3](2018)在《司汤达在中国的“红”与“白”》文中研究表明司汤达是中国读者与研究者最熟悉的外国作家之一,但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重心不同。整体来说,法国与世界的研究涉及司汤达思想的各个侧面和全部作品,中国研究者却对《红与黑》情有独钟;在研究角度上,国外研究从传记研究、主题批评、心理学、叙事学、美学、艺术史等各个角度切入作品,国内研究主要在社会历史学和翻译学两大领域进行,八九十年代后逐渐转向心理分析研究与主题研究。本文考察其中的发展历程与原因,并以当前国外学界为参照,探讨司汤达研究的新动向。
尹瑶[4](2017)在《《红与黑》的叙事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与黑》是法国着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目前在中国约存在二十多部《红与黑》的翻译版本,这部着作可以被列为重译次数最多的法国小说之一。《红与黑》自问世以来就引发了无数学者的研究和讨论。围绕小说展开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报刊评论多的不计其数,有学者甚至把《红与黑》称作“西方的红学”。一百多年来,学者对《红与黑》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人公于连的性格和心理分析层面,小说政治社会背景,时代现实意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形象,于连与贵妇名媛的爱情,红与黑的象征意义等层面。面对这些围绕着小说故事内容层面的讨论和研究成果,我们似乎忽略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叙事魅力。毫无疑问,《红与黑》是一部叙事类型作品,并且是成功的叙事虚构作品,我们有理由去思考小说的叙事者是如何把这样一个层次清晰规整,逻辑严谨的故事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接受文本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兴趣,从而对故事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及各个层面展开研究和剖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反映了《红与黑》小说叙事者超高的叙事策略。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审美环境下,会产生不同评价,而这些评价都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尝试从叙事者这一角度出发,主要研究分析《红与黑》小说中的叙事者,从以下四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从叙事者这一概念入手,包括对叙事者概念的界定和对小说叙事者和真实作者的区分两个方面,加深对叙事者概念的认识:第二部分重点分析《红与黑》小说中的叙事者,发现小说叙事者的存在痕迹,以及作为小说的可靠叙事者,对文本的叙述所起到的影响,突出小说中叙事者对于作品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从小说叙事者功能这个层面进行论述,进一步凸显《红与黑》小说中被忽视的叙事者的高超的叙事策略和叙事技巧。结语部分试图结合以上三个部分的分析,阐述从叙事者这一角度出发对《红与黑》作品解读的意义。
洪子诚[5](2016)在《《司汤达的教训》:“19世纪的幽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爱伦堡与当代文学《司汤达的教训》,爱伦堡1957年写的论文,中译刊登于《世界文学》(北京)1959年第5期。(1)1962年2月,《世界文学》编辑部编印的"内部读物"《爱伦堡论文集》,收入这篇文章。1980年—1981年,北京大学俄语系俄罗斯苏联文学研究室,编辑"俄罗斯苏联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爱伦堡论文集》一书在篇目上做少量调整之后,改书名为《必要的解释(1948-1959年文艺论文选)》(苏·爱伦堡着)出版,
李丹丹[6](2016)在《试论司汤达创作中的意大利因素》文中研究说明享誉世界的司汤达是法国十九世纪着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生涯开始得较晚,并且是进入意大利米兰之后才开始创作。纵观他的创作,有关意大利的作品占据了绝大部分,涉及游记、人物传记、小说乃至散文等。更具戏剧性的一幕则是他自己生前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亨利·贝尔,米兰人,生活过,写作过,恋爱过。”他视自己为米兰人,并将这置于墓志铭的首位,连死后也要以意大利人自居。司汤达何以有如此浓郁的意大利情缘,联系他的一生特别是他的创作,才能探明就里。而司汤达生前多次往返意大利,在他的有关意大利题材的作品中更是高度赞扬了意大利的自然人文风貌,这引起了古今中外绝大多数学者的思考及研究,研究者们广泛关注司汤达的“意大利情缘”及其笔下的意大利人物形象性格及背后的批判意识。而本文鉴于此,通过细读司汤达创作的意大利方面的作品---《巴马修道院》和《意大利遗事》,联系司汤达的自传、理论专着及相关游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展开对司汤达创作中的意大利因素的研究。本文将司汤达创作中的意大利因素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从“激情之爱”入手,结合作品分析其具体表现,即此种爱情产生的基础---真诚,维护爱情中的决绝无畏、追爱过程中敢爱敢恨的疯狂以及一直萦绕的悲剧氛围,然后从司汤达个人经历及此种爱情背后的文化缘由探讨激情之爱产生的原因,;第二章则主要谈论意大利“本真的艺术”,首先从“本真”分析,探讨最根本的此类身份的认同,即意大利民族中的本性及与之相关的司汤达的家族的身份,然后分析“艺术”,着重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以及司汤达在意大利期间感知到的艺术形式,最后则讲明艺术给司汤达带来的“审美的提升”在作品中的表现;第三章“‘自我’的信仰”部分,先结合作品详述司汤达着力批判的政治和宗教,说明司汤达对这两者所代表的物质形式信仰以及精神媒介信仰的反抗,进而具体深入地进入司汤达的思想层面,以此引出最后一个小节即其赞成的真正信仰所在---“自我主义”,探明其含义、文中的具体表现及缘由。结语部分点明,三大要素虽然并行,却又相互补充,并且指向“自我主义”的张扬,即真我的展现。而司汤达“大器晚成”以及影响深远,是与其忠实及重视内心的自我选择并推己及人,以期得到全人类的共鸣有关。最后结合其墓志铭得到本文的一个升华。
赵树新[7](2013)在《论于连形象在我国建国以来的接受和再阐释》文中提出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文学界对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形象的接受有着几次重大的转变,这其中的每一次转变过程都打上了深刻时代的烙印。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与它所处的时代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身上所带有的敏感的政治倾向和野心抱负更是让其成为了每个时代影射或论争的焦点。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回顾《红与黑》这部外国文学作品在建国后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尤其是其主人公于连的形象定位在我国人心目中的起伏辗转,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发展进程中环境对于文学批评的影响轨迹,从而提示人们怎样看待历史中对于文学文本中人物的批评态度。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类文章,按49年—66年,66年—78年,78年—90年,90年以后四个历史时期划分,力图完整地搜罗建国以来关于于连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和评论,并深度分析之所以产生当下评论的社会历史背景原因及当下总体的外国文学译介情况,为于连形象由单一的肯定或否定到多元化解读提供文献及时代背景依据,从而以一推之,为其他外国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多样解读提供借鉴。
王福和[8](2012)在《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滑铁卢战役》文中研究指明滑铁卢战役是19世纪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影响了历史的发展,也影响了作家的创作。不仅被历史学家归入档案,也被传记作家载入史册,更被文学家揽入画卷。史学与文学就这样交融在一起,以不同的文本留下不同的总结和不同的思考。
遇荟[9](2009)在《试论司汤达自传的独创性》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司汤达自传的创新性为切入点,着重研究了自传《亨利·布吕拉》的写作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这部自传与卢梭《忏悔录》的差异,在研究过程中,归纳了司汤达对现代自传所做出的贡献。论文绪论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司汤达作品的研究现状和选题的依据。第一章着重分析作者如何利用视觉与听觉两大感官在自传中唤起自己的回忆。第二章集中对《亨利·布吕拉》进行了文本层面的比较研究,从语言、写作形式方面逐一分析这部自传的写作特点。第三章比较了司汤达与卢梭对同一类型往事的不同描述方式加以比较,进一步揭示司汤达在自传上所做出的创新。如同对其小说一样,司汤达对其自传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创作出了一部迥异于同时代自传风格的作品,其基本特征体现为宁愿部分丧失美感,也要坚持探寻真实的自我。这种新的写作方式对于现代自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柯[10](2008)在《《红与黑》的“红”与“黑”》文中提出司汤达的《红与黑》,主要是描写下层平民一个木匠的儿子于连,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的野心膨胀和破灭的悲剧。书名红与黑,有人说红是代表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代表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的黑夜。在我看来红是于连那颗不甘寂寞的心,黑则是那个时代黑暗的社会现实,最终黑夜熄灭了人们的热血。于是于连就成为这其中的牺牲品。
二、论司汤达与《红与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司汤达与《红与黑》(论文提纲范文)
(1)同途殊归:金钱权力诱惑下灵魂的归栖——《红与黑》《高老头》人物形象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一、他们社会身份不同,对奋斗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们进入上流社会的时间有别 |
二、他们因为性格不同,平民意识和上流社会的道德标准的矛盾交叉导致奋斗结果不一致 |
三、他们对自尊的维护和把持不同,导致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命运 |
四、他们的恋爱历程不同,在爱与被爱中对幸福的感悟也不同 |
五、成功、失败的不同命运与他们所付出的人格代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2)《红与黑》的空间叙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空间叙事理论语境下《红与黑》的空间叙事艺术 |
第一节 空间叙事理论 |
第二节 《红与黑》的空间叙事的基本构成 |
第二章 《红与黑》的物理空间构成及其艺术表现 |
第一节 《红与黑》的物理空间 |
一、世俗与理想并存的生活之地——维立业 |
二、虚伪与阴谋交织的成长之地——贝藏松 |
三、权力与风暴共存的繁华之地——巴黎 |
四、真实与自我回归的落寞之地——监狱 |
第二节 物理空间的叙事功能 |
一、空间“生产”社会关系 |
二、空间意象表征人物形象 |
三、空间的情感化特征 |
第三章 《红与黑》的心理空间构成及其艺术表现 |
第一节 人物的心理空间 |
一、于连:自由与英雄情结孕育的人格结构 |
二、德·雷纳夫人与玛蒂尔德小姐:爱的渴望与高傲的心 |
第二节 心理空间的叙事形式及功能 |
一、自然环境使人物心理空间外现化 |
二、外部行动使人物心理空间动态化 |
三、内心独白凝结着人物的情感意绪 |
四、心理空间的叙事艺术功能 |
第四章 《红与黑》的文本空间构成及其艺术功能 |
第一节 《红与黑》的叙事语言及意义 |
一、叙事语言的选择体现着文本的叙事风格 |
二、叙事语言的详略决定着文本的叙事节奏 |
第二节 《红与黑》的叙事时序及意义 |
一、叙事的“时间倒错”调控小说的叙事节奏 |
二、叙事的“空间并置”构成小说的立体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司汤达在中国的“红”与“白”(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与黑》研究的“红”与“黑” |
二、《红与黑》之外的“寂”与“冷” |
三、司汤达研究的“空”与“白” |
1. 发展整体细读的观念。 |
2. 注重方法之间的打通与灵活转化。 |
(4)《红与黑》的叙事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综述 |
(二) 本文研究框架 |
一、叙事者理论基础 |
(一) 叙事者的界定 |
(二) 叙事者与真实作者 |
二、《红与黑》中的叙事者 |
(一) 《红与黑》中叙事者的存在痕迹 |
(二) 《红与黑》中的可靠叙事者 |
三、《红与黑》中叙事者的功能 |
(一) 《红与黑》中叙事者的组织交流功能 |
(二) 《红与黑》中叙事者的干预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司汤达的教训》:“19世纪的幽灵”(论文提纲范文)
一、爱伦堡与当代文学 |
二、不同的司汤达图像 |
三、左右两舷都遭到斧劈的船 |
四、时间与永恒 |
五、“十九世纪的幽灵” |
(6)试论司汤达创作中的意大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司汤达及其创作 |
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2.1 国内现状分析 |
2.2 国外现状分析 |
3 本文研究目的和方法 |
1 激情之爱 |
1.1 激情之爱的文学书写 |
1.1.1 真实自然---爱的诚挚 |
1.1.2 决绝无畏---爱的维护 |
1.1.3 敢爱敢恨---爱的疯狂 |
1.1.4 爱的悲剧基调 |
1.2 激情之爱的缘由 |
1.2.1 爱的经历 |
1.2.2 爱的文化缘由 |
2 本真的艺术 |
2.1 身份的认同 |
2.1.1 本真的民族性格 |
2.1.2 血缘的牵绊 |
2.2 艺术意念的感知 |
2.2.1 音乐的熏陶 |
2.2.2 美术的陶冶 |
2.3 审美的提升 |
2.3.1 艺术性描绘人物特征 |
2.3.2 打破审美界限---力求本真 |
3“自我”的信仰 |
3.1 崇尚自由民主的“共和” |
3.1.1 歌颂为自由、民主而战的勇士 |
3.1.2 对专制虚伪者的批判 |
3.1.3 爱情与自由相悖时的选择 |
3.1.4 对自由民主的政治远见性 |
3.2 彻底不信教的自由 |
3.2.1 修道院的禁锢 |
3.2.2 沉默中的宣战 |
3.2.3 宗教的借用 |
3.3 信仰所在---“自我主义” |
3.3.1“自我主义”的含义及表现 |
3.3.2 信仰“自我主义”的缘由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7)论于连形象在我国建国以来的接受和再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1949 年至 1966 年的国内于连形象研究 |
(一) 国际形势与中国国情 |
(二) 此阶段对《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认识的相关论文梳理 |
(三) 此阶段对于连形象认识的总体概况 |
二、 1966 年至 1978 年的国内于连形象研究 |
(一) 国际形势与中国国情 |
(二) 文革期间对《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认识的相关论文梳理总结 |
三、 1978 年至 1990 年的国内于连形象研究 |
(一) 国际形势与中国国情 |
(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坛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接受 |
(三) 改革开放期间于连形象在我国的演变 |
四、 90 年代后的国内于连形象研究 |
(一) 国际形势与中国国情的新变化 |
(二) 开放视角与危机意识下新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新转向 |
(三) 于连形象研究的继续推进 |
1、 社会历史维度研究 |
2、 精神分析学维度研究 |
3、 原型理论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滑铁卢战役(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学家笔下的战争档案 |
二、传记作家笔下的人物特写 |
三、文学家笔下的艺术画卷 |
(9)试论司汤达自传的独创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tion |
Chapitre I L’évocation des souvenirs |
La vue |
L’ou(?)e |
Chapitre II L’humour,la rupture et le croquis |
L'humour ou le registre purement interrogatif |
Une écriture de rupture |
Le croquis au lieu de la description |
Chapitre III Stendhal et Rousseau |
Les différents projets |
Le bonheur de l’enfance |
La fidélité et l’infidélité de la mémoire |
La structure, l’organisation, les procédé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ie |
Annexe 1 |
Annexe 2 |
Annexe 3 |
Remerciements |
四、论司汤达与《红与黑》(论文参考文献)
- [1]同途殊归:金钱权力诱惑下灵魂的归栖——《红与黑》《高老头》人物形象对比[J]. 董大君. 散文百家(理论), 2021(05)
- [2]《红与黑》的空间叙事艺术研究[D]. 刘晓玉. 陕西理工大学, 2019(09)
- [3]司汤达在中国的“红”与“白”[J]. 王斯秧.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2018(02)
- [4]《红与黑》的叙事者研究[D]. 尹瑶. 云南大学, 2017(05)
- [5]《司汤达的教训》:“19世纪的幽灵”[J]. 洪子诚. 文艺争鸣, 2016(06)
- [6]试论司汤达创作中的意大利因素[D]. 李丹丹.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7]论于连形象在我国建国以来的接受和再阐释[D]. 赵树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3)
- [8]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滑铁卢战役[J]. 王福和.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9]试论司汤达自传的独创性[D]. 遇荟. 首都师范大学, 2009(10)
- [10]《红与黑》的“红”与“黑”[J]. 李柯. 今日科苑,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