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火车站客运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孟焕[1](2021)在《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管理体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曹钰洁[2](2019)在《成都火车站流动摊贩规范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管理工作是随着城市的不断推进而产生和发展的,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成都火车站一直是西南铁路客运枢纽和成都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地区,人流、物流、车流密集,巨量的人员流动性为这一区域带来了可观的商机,流动摊贩应运而生,并成为城市管理难题,成都火车站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作用,与其他地区的流动摊贩管理工作相比,有其特殊难点。现就目前成都火车站地区流动摊贩管理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以此不断探索车站地区城市管理新方法,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新机制。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阐述了火车站城市管理的现状与工作模式。收集并整理了近7年来流动摊贩管理情况数据,对流动摊贩和过往旅客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流动摊贩基本情况、户籍构成、经营种类、分布特点等情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听取了流动摊贩与城管队员对流动摊贩规范管理的看法及意见建议,整理分析了相关数据。特别对成都火车站地区藏族流动摊贩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在解决流动摊贩本身的问题之外,对边远贫苦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工作探索更多可能性。研究发现,成都火车站流动摊贩规范管理存在车站环境复杂、体制建设滞后、队伍管理欠缺、社会支持度低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文章对问题作出了相应原因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车站地区扩容改造势在必行,城管执法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依法执法,城管部门要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与日常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上要扩大公众参与、提升社会动员能力,同时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现代科技”,此外还应该加强城市管理长效联动机制、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等。
靳聪毅[3](2019)在《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十三五”发展纲要、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的出台,我国铁路交通实现快速发展。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交通节点与活动中心,与城市、民众的联系正日益紧密,客站的规划设计将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民众的出行活动;同时,伴随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交通出行、环境治理、资源开发等问题,积极推动城市紧凑化建设并提高交通参与量成为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客站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与城市的协同关系仍较为薄弱,站城协同效率有待提高。对此,本文立足当代城市紧凑化发展与高铁交通建设背景,以城市铁路客站为研究对象,以站城融合发展为研究主线,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从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系统探讨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设计定位、规划建设及站城协同方式等重要内容,并对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与优化建议。最后,结合对国内外客站案例的对比分析,探索了符合国情的新时代铁路客站的设计构想与发展方向。论文分四部分对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包括1、2两章,为论文的研究基础与背景,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则分析了推动站城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相关要素,明确了城市紧凑化发展对交通的迫切需求及铁路交通参与其中的重要意义。提出紧凑城市建设下的城区多元化发展、土地集约化利用、交通综合化建设、产业协调化布局是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而交通技术的进步与铁路客站的更新,亦迎合了紧凑城市的发展策略,成为推动站城融合的基础要素;论文围绕铁路交通与城市发展、民众生活的紧密关系,系统论述了持续推进站城融合的重要性,结合绪论中的研究成果,共同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做好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为第3章,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系统研究了客站的设计定位、选址规划、建设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等内容,明确了客站应以何种角色、通过何种方式介入城市并与之构建良好的协同关系。首先,客站的设计定位应考虑地区、城市及站域发展的综合需求,通过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的不同选址来带动城市发展、改善交通环境、推动区域更新;其次,客站的建设布局应结合环境、交通等要素,以立体化或半立体化形态来完善客站的功能体系、提高站城协调能力;再者,推动站城融合亦要求二者在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建立多元化协同关系,通过构建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建设、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整体协同等方式,形成客站与城市、民众的整体协同关系,构建起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框架,为后文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第三部分为第4章,在明确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角色定位及与城市协同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研究。首先,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是巩固客站交通优势、强化站城交通协同的重要基础,通过站城道路衔接、全面引入综合交通并与客站形态良好结合,形成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并利用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构建提高内外交通的衔接、换乘能力;其次,在站内空间的开发建设中应注重对纵向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协调站内各功能空间的构成关系,迎合客站空间的立体化、复合化趋势;再者,在站外空间设计中应通过“强-弱”协调方式来处理站前广场与客站建筑的规划设计,通过立体开发与功能整合使广场融入周边环境并提高站房建筑的主体地位,形成主次有序、和谐统一的站外环境;最后,还要结合使用者需求来指导客站空间设计,从环境营造、服务提升、设施改善等方面推动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第四部分为第5、6章,论文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客站案例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围绕我国的交通节点型、日本的区域中心型、欧美的城市触媒型等客站发展模式,重点对其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总结出不同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可鉴之处,形成对我国铁路客站发展现状及站城关系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研究,总结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流程及构建形态,对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与探索。综上所述,目前站城融合理念在我国铁路客站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较为分散,缺乏整体认识与协调组织,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与高铁交通发展,其实施条件已日渐成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站城融合理念全面引导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是满足当下中国城市紧凑化发展、构建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迎合高铁交通建设需求的重要举措。论文归纳、整理了有关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内容,形成了相应的研究脉络与内容框架,并由此探索了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与发展方向,对当代铁路客站的更新发展及与城市协同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孙璇[4](2019)在《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津南站是京沪高铁出京第二站,也是天津市西南部地区重要的客运枢纽和协同西青新城区联动发展的关键区域。重要的地理位置,显赫的发展前景,决定了健全该地区社会治理格局既十分必要亦十分紧迫。目前,天津南站正式运营时间较短,服务诟病多,群众满意度差。这些问题暴露出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工作水平还有待提高。为了改善形象,服务群众,展现窗口,应本着“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出行顺畅、出行舒心”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提升站区整体运行形象,改进南站地区管理模式。本文以天津南站地区的管理实际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车站地区管理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以网络数据库提供的资料和数据为依据进行学习研究,简要概括了课题的研究背景,详细分析了总体研究框架,对车站地区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介绍。其次,以天津南站地区的综合管理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调查研究,介绍天津南站地区管理现状和特点。再次,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对当前天津南站地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说明,利用有案例依托的执法素材对现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通过了解其他城市火车站综合管理先进经验,分析总结其精华部分,起到提升车站管理服务水平的作用,提出改进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的具体建议。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果对火车站的综合管理,以及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行业等相关行业,有一定借鉴意义。
唐雅男[5](2018)在《基于旅客商业行为的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主要的交通模式,其建设规模、速度都呈持续发展的趋势。在技术发展推动下,铁路客站为服务铁路客运需求,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以往铁路客站的建设主要关注客站内交通功能模式及城市界面的形象,认为商业空间只是客站附属功能的一部分。随着铁路机构改革,铁路公司的运营需要合理高效的收益维持,铁路客站的商业建设愈发重要。铁路是我国唯一可以把商业能量传递到乡镇基层的集中型交通模式,铁路客站的商业形式可以直接接触到全中国最基层的广大人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难以估量的前景。在近些年客站的设计建设中,从设计方到运营方已开始对商业开发的具体模式和设置方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与日本、欧洲等铁路发达国家的客站商业相比,我国铁路客站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客站商业与所在城市地区的关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有效商业氛围;其次是客站商业的规模与品质都不高,商业业态单一,旅客的消费意愿不高;再次是客站商业的设置不合理,并没有从商业行为需求的角度进行商业空间设置,导致普遍存在现有商业空间使用效率不高,甚至无法产生收益的情况。商业的本质对客流量有巨大的需求,稳定充足的客流量才能带来足够商机,如何导入客流量是商业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与此同时,铁路客站拥有持续巨大的客流量,但出于安全和交通目的,客流被快速的疏导到城市中去,就像蕴含巨大势能的水流,白白流淌掉了。因此商业对于客站的意义就像发电机对水流势能的转换,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铁路未来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商业空间还可以起到调节、疏导和释放客流的作用商业与铁路客站的融合双赢,首先需保证铁路客站基本的交通功能,除此之外,必须考虑铁路客站商业消费主体的特殊性,也即客站内出发到站旅客的行为模式。旅客的商业行为模式受到客站进站乘车、出站换乘流线的影响,本文借鉴已有商业行为模式理论,对客站内旅客商业行为模式的刺激要素、认知要素与决策反应特点分别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铁路客站商业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细部措施三个层面的具体设计策略,并分别进行详细讨论。首先是规划层面提升商业价值的层级差异策略,从规划定位、功能配置、规划设计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讨论了如何提升客站价值的设计策略。其次是建筑层面提升商业效率的时空拓展策略,认为旅客商业行为模式与客站流程紧密相关,在不同流程阶段,分别对消费环境和消费时间在意。将乘客乘车流程按空间流线要素分为客站与周边联系区、客站进出站区、客站候车区三个阶段,分别讨论起商业空间的布局策略。并通过实例比较优化的方式,给出了策略应用下的客站设计案例。最后是细部层面提升商业品质的体验优化策略,从开放性商业空间的设置、活跃性空间流线的设置、人性化细部措施的设置三个角度,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具体设计策略。本文的创新点有三:首先是视角的创新。客流量作为商业的根本,在当下社会吸引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铁路客站本身自带流量,却仅从疏散与调度角度消解流量,没有与商业结合。本文基于流量观点研究客站商业,突破以往研究视角,认为在技术发展、城市扩展、商业扩张的趋势下,客站商业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铁路客运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体系,能够跨越不同城市等级,深入基层市镇,是航空或其他轨道交通无法取代,对推动城镇化进程,具有积极的纵深意义,与之相配的商业也具有极广泛的传播意义。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基于SOR行为分析理论,对旅客进站所处的不同时间和空间切面上的行为特点进行分析,以此作为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设计重要依据,是对以往客站设计中以调度和疏散功能为核心的设计方法的逆向推导。最后,本文在上述基础上提出的规划、建筑与细部措施层面的设计策略成果,是本文重要的成果创新。期望本文能为铁路商业建设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王丰[6](2016)在《考虑服务水平的铁路客运组通道参数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及百姓素质的提升,对于现阶段的铁路客运通道相关的设施及安全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铁路客运通道来说,旅客不仅仅是进与出这简单的机械活动,而是在满足上述需求的时候,更好的去满足旅客身体及心理上的需求,对于铁路客运通道如何提供高质量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铁路运输的相关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进一步的增强。所以,如何科学、合理、高效的规划与设置一种基于高质量服务水平的铁路客运组通道显得非常重要。而现阶段,我国的铁路服务发展模式正在处于一种由落后的传统模式转型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一种前瞻性服务模式。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已经到了必须大范围开展的阶段。本文首先对我国的铁路客运通道的结构进行分析,率先研究了对进站口服务水平的影响因子,对进站口的服务水平进行细致分析,对造成进站旅客的延误原因进行分析,对进站口的具体数量设置情况进行说明。本文的第三章就我国三家客流量较大的车站的楼梯及自动扶梯设置情况进行分析:章节首先就楼梯及自动扶梯的相关客流特性做了调查分析,对影响楼梯与自动扶梯相关服务水平的因素做了阐述,指出了造成客流延误的原因;然后参照国外楼梯及自动扶梯的服务等级划分标准,为我国的楼梯及自动扶梯的服务等级进行合理划分,就设置情况进行说明。本文的第四章对铁路客运火车站的检票口的设置情况进行阐述说明:首先对相关检票口的客流特性进行分析,对其应具备的服务水平进行阐述,然后指出造成客流延误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检票口的数量进行了对应性的分析计算。本文的第五章对铁路客运火车站的站台设置情况进行分析:章节首先就站台的分类进行阐述,指出站台可以分为基础站台及侧式站台两类:然后对影响站台的相关服务水平的因素做了阐述,指出了造成客流服务水平低下的原因;最后对站台应设置宽度进行了对应性的分析计算。本文所选取的铁路客运通道的关键节点如下:进站口、楼梯及自动扶梯、检票口及站台。本文对每个关键节点影响服务水平低下的因素进行分析,对相应的关键点具体设置进行了阐述说明,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王鑫[7](2016)在《大型铁路客运站消防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铁路客运站具有建筑规模宏大、功能高度集中化以及人员密集等的特点,如果发生火灾,不仅人员疏散难度很大,而且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研究大型铁路客运站的消防能力对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的特点,通过大型铁路客运站内部功能区域分析,辨识了大型铁路客运站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并且根据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各个不同功能区的火灾荷载密度以及火灾热释放速率划分了大型铁路客运站功能区火灾危险性的级别。将大型铁路客运站的灭火能力强弱表征为车站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大小,给出了在喷淋排烟失效的最不利条件下消防水量的计算公式。并且以成都火车北站软席候车室为例计算和评估其灭火能力和灭火成功的概率。将大型铁路客运站的防火能力表征为对应防火分区生烟量的大小,提出计算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借助Pyrosim软件以成都火车北站为例建立了三种火灾场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烟气扩散情况以及得到对应火灾场景的临界疏散时间,为人员疏散提供合理依据。提出大型铁路客运站疏散能力的表示方法,分析影响客运站疏散能力的因素。通过建立火车站检票闸机口、楼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模型,利用Pathfinder疏散仿真软件得到各自的通过能力,对通过能力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疏散瓶颈所在,同时提出改进措施。以成都火车站软席候车室火灾为例,根据Pathfinder疏散仿真软件构建模型,得出人员必要安全疏散时间并与场景模拟出的临界疏散时间进行比较,确定人员疏散的安全与否,最后根据Pathfinder疏散仿真软件构建了成都火车北站1层和2层总体候车大厅模型,得出车站候车厅在各个时间段的人员疏散数量,最后确定了整个车站的人员疏散能力,推导出了成都火车北站1层2层候车区的最大允许容纳的人员数量。
刘劲[8](2015)在《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侵华战争的炮火,我国铁路在屈辱中诞生,并在动荡的局势中缓慢前进。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铁路事业才踏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尤其在改革开放时期,铁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铁路运输因此成为我国极其重要的经济及交通命脉,关系着国民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及难以割舍的归乡之情。近十年来,我国铁路跨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逐渐形成了普速、高速和城际三套客运系统。体系的明确划分、客运量的急速增长及乘客对乘车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等,都是目前城市中心的铁路客运站建设所面临的难题。城市中心的铁路客运站往往鲜明地体现着某一时期的建筑特色,作为城市地标伫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如何使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及需求,成为当前铁路客运站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中城市中心的铁路客运站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铁路及铁路客运站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的同时,对近10年国内外城市中心火车站改造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当下铁路客运站的适应性改造策略,为类似的改造案例提供方法指导。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课题进行基础性理论与实践研究,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目前存在问题,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历程;第二章回顾了铁路及铁路客运站的产生及发展演变,总结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之后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通过第三章及第四章,对国内外城市中心火车站改造案例整理分析,归纳出适应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的设计策略;第五章以西安火车站改造案例为剖析对象,因地制宜地对理论的应用进行探讨。
邓唯思[9](2012)在《成都东站运营组织及设备能力评估》文中指出高速铁路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体现了铁路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和经济、便捷、环保、舒适的技术经济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快了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达到1.2万公里以上,中国也正式步入了高铁时代。随着高速铁路网的逐步形成,一批现代化、智能化的高速铁路客运站建成投入运营。高速铁路客运站的运营评估也成为了目前研究的新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借鉴目前对大型客运站运营管理、设备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建立新的高速铁路客运站运营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成都东站的运营状况进行了评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客运服务水平的评估。以面向旅客的导向出发,从客运服务控制的角度,结合实际考察数据对成都东站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估。二、换乘效率的评估。通过分析成都东站的客流特征和换乘需求,对站内换乘系统有效性和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匹配性进行评估。三、设备能力评估。参考客运站设计规范对设备能力的要求,以及目前对客运设备能力研究取得的数据,结合站内流线设计对设备能力进行评估。最后,根据对以上三个方面评估的结果,得出对成都东站运营的评估结论。并对指标体系中需要改进的指标提出参考意见。本文在分析比较了各种评价分析方法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指标层进行评价,合理地设定相关的指标权重,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本文的评估方法可以为高速铁路客运站运营管理提供参考,用于生产实际,对高速铁路客运站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周莹[10](2012)在《不足与不公: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春运现象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出现,在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春运见证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本文运用制度主义和社会结构的理论视角,从我国春运的历史背景、现实境况以及制度体系出发,基于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春运有关的组织者(铁路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购票者(旅客)、倒票者(“黄牛”)等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群的访谈以及大量的文献分析,从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的生成路径、结构性困境、正式制度的负外部性和非正式制度的嵌入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进而探索在制度变革进程中如何有效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正义。通过对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的促成因素和生成路径的探究发现,与中国人口流动的嬗变历程相对应,春运现象也随之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铁路发展非常滞后,运力极其匮乏。但是在当时,春节前后铁路运力供需仍能保持相对均衡;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口流动日益加剧,铁路的建设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票难求”现象逐渐产生、突显和加剧;在经济社会转型、政府管理思路变革、人口变迁和铁路运营及管理格局变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铁路春运“一票难求”逐渐成为当今中国特有的周期性问题,即便是在高铁运网快速扩张的今天,仍然摆脱不了运力提升后的供需悖论。高铁的出现,其本意在于缓解铁路运力上的不足,提高运能,但在一个竞争不充分的铁路市场中,这一目标非但未曾有效实现,反而使得大量低收入群体可供自己选择的普列更为减少,进而将其推入一个更为拥挤的、更为有限的选择空间内,这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一票难求”的状况。春运铁路运力不足的原因固然有多种,但就其本质而言,不外如下两个主要方面:需求旺盛与运能不足。中国社会近数十年来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人口的高度流动性,这在客观上导致铁路客运需求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发生井喷。与激增的需求相比,铁路在供给方面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铁路运能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低水平徘徊。这一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铁路市场中的垄断体制所产生的低效率与非充分竞争效应无疑是导致这一弊病长期存在的深刻致因。毫无疑问,社会流动的体制变迁与铁路运力之间的张力在中国客观存在。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而言,铁路客运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公众对于铁路客运的选择偏好相应也是客观存在。但由于建设滞后,客观上造成铁路运能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一种稀缺性资源,这就更加放大了铁路客运供需市场“一票难求”的非均衡效应。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是,中国近数十年来的体制变迁,深刻地影响了铁路客运市场的供需平衡,而这正是铁路运力不足的结构性困境。制度是人类对规则或规范的理性选择行为,它既包含着制度本身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内在逻辑,也反映着创新进程中的价值追求和伦理意涵。因此,铁路票务制度在设计初衷上追求制度绩效目标的同时,也注重制度本身蕴涵的社会关照,体现伦理与道德关怀及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本身却在执行中被异化从而产生负外部性,影响了火车票资源的公平分配。长期以来,为了维护身份化的户籍—职业分层体系,国家通过制度构建给予行政—制度支持,从而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一种严格的制度区隔。在春运火车票分配问题上也不例外,制度区隔同样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预设了各阶层民众之间、时空之间以及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差异,并形成了身份区隔、时空区隔和部门区隔。同时,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执行力扭曲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铁路客运票务制度出现失灵与异化的现象,引发了车票配额与调度有失公平、预留票与购票优先权违背关怀初衷、团体票与合同订票制度被无限滥用,以及便民代售点逆向选择等现象的发生。对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的巨大民怨与社会危机不仅是针对运力不足,更多的是指向分配不公。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中,人情、面子、关系、部门利益、权力寻租等非正式制度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约束性,它们总能以其强大的“根基”和多年的“惯性”持续影响着正式制度的效用发挥和改革完善,从而使得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进一步突显。其中值得注意的变化在于,在市场经济和工具理性“殖民”日常生活世界的今天,非正式制度的嵌入逻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由传统的以人情、面子为主的关系嵌入向现代以利益交换、权力寻租为主的利益嵌入的转变。关系嵌入更多在于维护人际关系,为个人在生存、发展进程中获取社会资源建构有效社会支持系统;而利益嵌入则更多指向利益诉求,它不仅把传统的关系嵌入庸俗化、功利化,更使之与权力的结合愈益紧密,导致权力寻租更加隐形化、复杂化和普遍化。研究发现,铁路春运“一票难求”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运力不足的问题,而是在社会转型期,旧的制度体系向新的制度体系变迁的过程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社会问题。即制度变迁引发了社会结构分化,结构分化带来了社会关系变革,社会关系变革又加剧了处于不同社会结构和社会网络中的个体获取社会资源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甚至妨害到了他们在享受火车票这种公共产品时的正当权利。这一方面是制度壁垒与刚性需求、路径依赖与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导致的结构性困境下的运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稀缺资源行政垄断、正式制度的异化和非正式制度的嵌入等导致的分配不公。从而引发不足与不公的双重变奏:运力不足引发社会资源配置不公;同时,资源分配不公继续加剧运力不足。在当今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降低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的弱化效应,并从制度建构、规范化运作等方面持续增强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的规制,保障个体权利,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正义。
二、成都火车站客运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火车站客运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成都火车站流动摊贩规范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流动摊贩 |
2.1.2 城管 |
2.1.3 城管执法 |
2.1.4 城市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第3章 成都火车站流动摊贩的调查研究 |
3.1 调查时间、地点及对象的选取 |
3.2 调查方法 |
3.2.1 问卷调查法 |
3.2.2 访谈调查法 |
3.3 摊贩的基本情况 |
3.3.1 户籍构成 |
3.3.2 年龄及性别构成 |
3.3.3 生活状态 |
3.3.4 经营种类 |
3.3.5 分布特点 |
3.4 摊贩形成原因的分析 |
3.4.1 摊贩驱利因素 |
3.4.2 市场需求因素 |
3.4.3 社会保障因素 |
第4章 成都火车站流动摊贩管理现状 |
4.1 日常管理模式 |
4.2 集中整治模式 |
4.3 保障工作模式 |
4.4 案例分析——以藏族流动摊贩集中整治为例 |
4.4.1 藏民摆摊经营的历史 |
4.4.2 整治过程 |
4.4.3 整治结果 |
4.4.4 分析与总结 |
第5章 成都火车站流动摊贩管理困境及原因分析 |
5.1 管理困境 |
5.1.1 管理理念与方式滞后 |
5.1.2 城管队伍难以满足管理要求 |
5.1.3 流动摊贩抗拒管理 |
5.1.4 “管理—反弹”现象严重 |
5.1.5 舆情以负面为主 |
5.2 原因分析 |
5.2.1 管理理念与方式滞后的原因分析 |
5.2.2 城管队伍难以满足管理要求的原因分析 |
5.2.3 流动摊贩抗拒管理的原因分析 |
5.2.4 “管理—反弹”现象严重的原因分析 |
5.2.5 舆情以负面为主的原因分析 |
第6章 国内外流动摊贩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6.1 国外流动摊贩管理经验 |
6.2 国内流动摊贩管理经验 |
6.3 国内外经验对火车站地区流动摊贩规范管理的启示 |
第7章 火车站流动摊贩规范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7.1 理念与规划先行 |
7.1.1 树牢“两个理念” |
7.1.2 车站地区扩容改造势在必行 |
7.2 立足城管实际 |
7.2.1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能力 |
7.2.2 城市管理精细化,日常管理全面加强 |
7.3 正面引导流动摊贩 |
7.3.1 提倡流动摊贩成立自治组织 |
7.3.2 加强就业扶持和完善社会保障 |
7.4 深化组织部署 |
7.4.1 加强多部门联动,提升管理效能 |
7.4.2 扩大公众参与,提升社会动员能力 |
7.5 提升智慧管理能力 |
7.5.1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互联网辅助监管 |
7.5.2 创新“人工智能”应用,探索“非现场执法”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火车站流动摊贩从业状况调查表 |
附录2 火车站流动摊贩旅客意见调查表 |
附录3 针对城管执法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4 针对流动摊贩的访谈提纲 |
(3)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化问题日益严峻 |
1.1.2 我国铁路交通步入快速发展期 |
1.1.3 铁路客站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效率不足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紧凑城市(Compact city) |
1.2.2 站城融合(Integration of station and city) |
1.2.3 铁路客站(Railway station) |
1.2.4 协同方式(Cooperative mode)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紧凑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站城一体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关于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框架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及相关要素分析 |
2.1 城市空间的变革发展 |
2.1.1 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 |
2.1.2 城市产业结构的布局 |
2.1.3 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 |
2.2 城市铁路客站的沿革 |
2.2.1 萌芽阶段:以功能需求为主 |
2.2.2 成长阶段:彰显多样的风格 |
2.2.3 更新阶段:体现实用的价值 |
2.2.4 成熟阶段:建立高效的协同 |
2.3 我国铁路交通的全面发展与铁路站点的更新建设 |
2.3.1 普铁网络的优化 |
2.3.2 高铁网络的普及 |
2.3.3 铁路客站的更新 |
2.4 铁路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
2.4.1 铁路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环节 |
2.4.2 铁路客站是城市交通网络的支撑节点 |
2.4.3 客站枢纽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助力引擎 |
2.5 持续推进站城融合与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
2.5.1 符合紧凑城市的建设需求 |
2.5.2 迎合公交都市战略的实施 |
2.5.3 贴合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及协同方式研究 |
3.1 客站的设计定位分析 |
3.1.1 客站的区域定位 |
3.1.2 客站的城市定位 |
3.1.3 客站的站域定位 |
3.2 客站的选址规划分析 |
3.2.1 客站选址的影响因素 |
3.2.2 客站的选址规划模式 |
3.2.3 客站的选址规划原则 |
3.3 客站的建设布局研究 |
3.3.1 影响客站建设布局的各类空间要素 |
3.3.2 客站的建设布局模式 |
3.3.3 客站的建设布局原则 |
3.4 多元化的站城协同方式分析 |
3.4.1 交通层面:依托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 |
3.4.2 社会层面: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 |
3.4.3 环境层面: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的整体协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设计关键要素研究 |
4.1 日益紧密的站城关系推动铁路客站变革发展 |
4.1.1 影响客站变革发展的主导要素 |
4.1.2 站城关系的强化对客站发展的影响 |
4.2 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 |
4.2.1 与城市道路系统的有效衔接 |
4.2.2 全面引入城市公交系统 |
4.2.3 与客站空间形态的良好结合 |
4.2.4 协调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 |
4.2.5 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引入 |
4.3 客站交通流线的一体化组织 |
4.3.1 客站交通流线的构成 |
4.3.2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方式 |
4.3.3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理念 |
4.4 对站内空间的集中开发与综合利用 |
4.4.1 高效、快捷的交通空间 |
4.4.2 便利、舒适的服务空间 |
4.4.3 对纵向空间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
4.5 融入城市环境的站外空间设计 |
4.5.1 满足城市需求的站前广场建设 |
4.5.2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原则 |
4.5.3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模式 |
4.5.4 协调城市环境的客站建筑设计 |
4.5.5 站城融合发展下的客站建筑设计策略 |
4.5.6 “强-弱”协调设计概念的引入 |
4.6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客站空间设计 |
4.6.1 高效、协调的外部空间设计 |
4.6.2 动态、灵活的内部空间设计 |
4.6.3 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铁路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研究 |
5.1 我国铁路客站的“交通节点”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1.1 我国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1.2 “交通节点”模式的实例分析 |
5.1.3 “交通节点”模式的特点分析 |
5.2 日本铁路客站的“区域中心”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2.1 日本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2.2 “区域中心”模式的实例分析 |
5.2.3 “区域中心”模式的特点分析 |
5.3 欧美铁路客站的“城市触媒”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3.1 欧美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3.2 “城市触媒”模式的实例分析 |
5.3.3 “城市触媒”模式的特点分析 |
5.4 不同客站的规划设计特点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5.5 不同的客站发展经验所带来的启示 |
5.5.1 构建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并良好衔接客站枢纽 |
5.5.2 强调客站功能的综合开发及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
5.5.3 注重对客站空间立体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开发与使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 |
6.1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理念 |
6.1.1 可持续理念 |
6.1.2 协同理念 |
6.1.3 以人为本理念 |
6.2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原则 |
6.2.1 以协调城市环境为基础 |
6.2.2 以助力城市发展为目标 |
6.2.3 以满足民众需求为保障 |
6.3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构想 |
6.3.1 前期策划:基于城市需求引导客站设计定位 |
6.3.2 初期方案:依托设计草案体现站城协同关系 |
6.3.3 设计优化:推动客站各功能要素协调、整合 |
6.3.4 工程建设:降低对城市环境、民众生活的影响 |
6.3.5 运营管理与使用后评价:多方合作保障客站平稳运作 |
6.3.6 改造与更新:立足时代发展确保站城动态协同 |
6.4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功能结构关系 |
6.4.1 交通功能的强化与完善 |
6.4.2 客站空间的立体开发与综合利用 |
6.4.3 客站内外空间的开放式设计 |
6.4.4 城市功能的引入与整合 |
6.4.5 打造与生活接轨、与时代同步的客站空间环境 |
6.5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发展方向 |
6.5.1 城市中心的既有铁路客站 |
6.5.2 城市周边的新建高铁客站 |
6.5.3 串联城区的城际铁路客站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法 |
1.4.3 访谈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火车站地区 |
2.1.2 综合管理 |
2.2 相关理论 |
2.2.1 治理理论 |
2.2.2 行为决策理论 |
2.2.3 行政组织管理理论 |
2.2.4 有限政府理论 |
第3章 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现状 |
3.1 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背景 |
3.1.1 天津南站地区概况 |
3.1.2 天津南站地区管理机构简介 |
3.2 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特点 |
3.2.1 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
3.2.2 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特点 |
第4章 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存在问题 |
4.1.1 站区基础设施亟待夯实 |
4.1.2 站区社会治理体系欠完善 |
4.1.3 站区运营秩序管理问题突出 |
4.1.4 站区管理机构自身弊病多 |
4.2 天津南站综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站区规划“大设计”严重滞后 |
4.2.2 站区管理权严重受限 |
4.2.3 出租车管理体制存在较大缺陷 |
4.2.4 站区内部监督考核机制尚未形成 |
第5章 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经验借鉴及对策 |
5.1 国内其他火车站地区管理经验借鉴 |
5.1.1 北京南站经验借鉴 |
5.1.2 郑州火车站经验借鉴 |
5.1.3 上海火车站经验借鉴 |
5.1.4 经验启示 |
5.2 改进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对策 |
5.2.1 提高规划设计前瞻性水平 |
5.2.2 打造专业化综合管理团队 |
5.2.3 运用高科技使管理更高效 |
5.2.4 保障执法顺畅统一 |
5.2.5 发挥法制对管理的规范作用 |
5.2.6 强化对执法的监督考核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问卷调查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旅客商业行为的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铁路大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提高 |
1.1.2 .铁路客站对商业经营理念提高 |
1.1.3 .技术推动下客站模式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利用客站交通密度推动城镇化延伸的社会意义 |
1.2.2 .利用客站客流量提升商业潜力的现实意义 |
1.2.3 .基于“两观三性”研究客站与商业结合的学术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3.1 .大型铁路客站 |
1.3.2 .商业空间 |
1.3.3 .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特质 |
1.4 .研究内容 |
1.4.1 .大型铁路客站内旅客商业行为的特征 |
1.4.2 .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设计策略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 |
1.5.1 .国内相关研究 |
1.5.2 .国外相关研究 |
1.5.3 .现状小结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文献整理的方法 |
1.6.2 .实地调研的方法 |
1.6.3 .案例优化的方法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1.7.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7.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7.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8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铁路客站商业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
2.1 .国外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沿革 |
2.1.1 .欧美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沿革 |
2.1.2 .日本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沿革 |
2.2 .我国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沿革 |
2.2.1 .我国铁路客站的发展过程 |
2.2.2 .我国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过程 |
2.3 .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现状调研 |
2.3.1 .广州东站 |
2.3.2 .深圳北站 |
2.3.3 .上海虹桥站 |
2.3.4 .日本大阪站 |
2.3.5 .日本新京都站 |
2.3.6 .英国国王十字站 |
2.3.7 .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 |
2.4 .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调研归纳 |
2.4.1 .国内外经营管理制度的差异 |
2.4.2 .国内外商业空间规模的差异 |
2.4.3 .国内客站商业与城市关系的分离 |
2.4.4 .国内客站商业空间模式上的单一 |
2.4.5 .国内旅客商业行为心理上的认知 |
2.5 .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趋势 |
2.5.1 .客站枢纽化发展与城市一体化的趋势 |
2.5.2 .客站商业空间与客流量紧密结合的趋势 |
2.5.3 .客站旅客对商业空间体验不断提升的趋势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客站旅客商业行为的特点 |
3.1 .商业行为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1 .行为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2 .商业行为模式的SOR要素 |
3.2 .商业行为模式在铁路客站内的特点 |
3.2.1 .旅客商业行为的(S)刺激要素 |
3.2.2 .旅客商业行为的(O)认知要素 |
3.2.3 .旅客商业行为的(R)决策反应 |
3.3 .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设计策略的提出 |
3.3.1 .规划设计层面提升商业价值的层级差异策略 |
3.3.2 .建筑设计层面提升商业效率的时空拓展策略 |
3.3.3 .细部措施层面提升商业品质的体验优化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提升商业价值的层级差异策略 |
4.1 .规划设计层级差异策略的提出 |
4.1.1 .策略面向的问题 |
4.1.2 .策略的影响因素 |
4.2 .面向客站商业规划的层级差异策略 |
4.2.1 .规划定位:提高客站作为片区核心的枢纽能力 |
4.2.2 .功能配置:改善客站所在区域的商业容量 |
4.2.3 .规划设计:提升客站商业价值缝合城市伤口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客站建筑设计提升商业效率的时空拓展策略 |
5.1 .建筑设计时空拓展策略的提出 |
5.1.1 .建筑设计策略面向的问题 |
5.1.2 .建筑设计策略的商业业态要素 |
5.1.3 .建筑设计策略的空间流线要素 |
5.2 .客站与周边联系区商业空间的布局策略 |
5.2.1 .与周边联系区消费者的商业行为特征 |
5.2.2 .与周边联系区商业业态配比及分布 |
5.2.3 .与周边联系区的交通组织方式 |
5.3 .客站进出站区商业空间的布局策略 |
5.3.1 .进出站区旅客的商业行为特征 |
5.3.2 .进出站区商业业态配比 |
5.3.3 .进出站区商业空间的规模扩大 |
5.3.4 .进出站区商业空间的竖向组织 |
5.3.5 .进出站区商业空间的客流融合 |
5.3.6 .进出站区商业空间的便利抵达 |
5.3.7 .基于建筑设计策略的案例设计——以西安站为例 |
5.4 .客站候车区商业空间布局策略 |
5.4.1 .候车区旅客的商业行为特征 |
5.4.2 .候车区商业业态配比 |
5.4.3 .候车区商业空间的内部扩容 |
5.4.4 .候车区商业空间的界面融合 |
5.4.5 .基于建筑设计策略的案例设计——以成都站为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路客站细部措施提升商业品质的体验优化策略 |
6.1 .品质化策略的提出 |
6.1.1 .策略面向的发展趋势 |
6.1.2 .策略面向的设计内容 |
6.2 .开放性的商业空间设置 |
6.2.1 .使用方自主确权的商业空间布局 |
6.2.2 .地方特色空间的适度再现 |
6.3 .活跃性的空间流线设置 |
6.3.1 .喷泉式的人流组织模式 |
6.3.2 .人流导向的空间层次 |
6.4 .人性化的细部措施设置 |
6.4.1 .商业业态功能的个性化 |
6.4.2 .商业空间氛围的艺术气质 |
6.4.3 .景观场景主题的生态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研究创新点 |
7.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7.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7.2.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考虑服务水平的铁路客运组通道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国内外现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研究概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使用相关方法说明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相关方法 |
1.5 课题相关创新性说明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铁路客运组进站通道参数设计研究 |
2.1 进站口功能概述分析 |
2.2 铁路客运组进站通道特性调查 |
2.2.1 进站口旅客到达规律调查分析 |
2.2.2 旅客携带包裹数量及大小分析 |
2.2.3 对单位时间内到达旅客分布进行分析调查 |
2.2.4 乘客行走速度调查分析 |
2.2.5 车站进站口服务时间调查分析 |
2.3 铁路客运组进站通道客流特性分析 |
2.4 铁路客运组进站通道服务水平分析 |
2.5 铁路客运组进站通道进站口数量的设计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客运组通道楼梯及自动扶梯设计研究 |
3.1 通道楼梯及自动扶梯功能概述 |
3.2 楼梯及自动扶梯相关客流特性调查 |
3.2.1 楼梯相关客流特性调查 |
3.2.2 自动扶梯相关客流特性调查 |
3.3 自动扶梯相关服务水平分析 |
3.4 自动扶梯相关客流延误分析 |
3.4.1 排队延误分析 |
3.4.2 拥挤延误分析 |
3.4.3 等待延误分析 |
3.5 楼梯宽度的分析研究 |
3.6 自动扶梯数量的分析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路客运组通道检票口数量设计研究 |
4.1 检票口功能概述 |
4.2 铁路客运组通道相关检票口数量分析 |
4.3 铁路客运组通道检票口相关通过能力分析 |
4.4 铁路客运组通道相关检票口服务水平分析 |
4.5 数量的设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路客运组通道站台宽度设计研究 |
5.1 站台功能概述 |
5.2 影响站台宽度相关因子分析 |
5.2.1 最高客流量分析 |
5.2.2 上下车通道分析 |
5.2.3 站台内建筑物情况分析 |
5.2.4 站台安全红线分析 |
5.2.5 站台内部其它作业要求 |
5.3 旅客站台宽度的分析设计 |
5.4 站台服务水平的分析设计 |
5.4.1 基本站台宽度定义分析 |
5.4.2 中间站台宽度定义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大型铁路客运站消防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定义 |
1.1.2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案例分析 |
1.1.3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特点分析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火灾模拟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火灾模拟国内研究现状 |
1.3.3 人员疏散国外研究现状 |
1.3.4 人员疏散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分析 |
2.1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
2.2 火灾荷载分析 |
2.3 火灾热释放速率 |
2.4 大型铁路客运站功能区火灾危险性分级 |
2.4.1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危险区划分 |
2.4.2 火灾危险区热释放速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灭火能力分析 |
3.1 大型铁路客运站灭火系统 |
3.2 灭火能力计算 |
3.3 软席候车室火灾灭火能力计算 |
3.3.1 软席候车室火势发展分析 |
3.3.2 起火源设定 |
3.3.3 灭火能力计算 |
3.3.4 成功灭火概率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防火能力分析 |
4.1 大型铁路客运站防火系统 |
4.2 大型铁路客运站防火能力计算 |
4.3 大型铁路客运站火灾数值模拟研究 |
4.3.1 成都火车北站工程概况 |
4.3.2 火灾模拟仿真研究 |
4.3.3 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疏散能力研究 |
5.1 疏散能力的定义 |
5.1.1 疏散能力的定义 |
5.1.2 影响疏散能力的因素 |
5.2 疏散时间定义和疏散能力的确定 |
5.2.1 疏散时间的定义 |
5.2.2 两个疏散时间与疏散条件判据 |
5.2.3 客运站疏散能力的确定 |
5.3 大型铁路客运站疏散能力仿真分析 |
5.3.1 Pathfinder仿真模拟软件简介 |
5.3.2 大型铁路客运站Pathfinder数值模拟研究 |
5.4 大型铁路客运站疏散能力仿真模拟分析 |
5.4.1 安全出口、楼梯、走道、检票闸机口疏散能力 |
5.4.2 软席侯车室火灾疏散模拟分析 |
5.4.3 成都火车北站候车厅总体疏散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消防能力分析 |
6.1 大型铁路客运站消防能力概念 |
6.2 大型铁路客运站消防能力之间的关系 |
6.3 大型铁路客运站预防火灾改进措施以及对策建议 |
6.3.1 控制车站内部的火灾荷载 |
6.3.2 规范电气用电设备 |
6.3.3 保证室内充足的消防用水量 |
6.3.4 完善疏散指示标志以及应急照明系统 |
6.3.5 增加出口的宽度 |
6.3.6 控制进站候车人数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科研成果 |
(8)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铁路客运站的历史沿革及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现状 |
2.1 世界铁路及铁路客运站的历史沿革 |
2.1.1 世界铁路的产生及发展 |
2.1.2 铁路客运站的产生及发展 |
2.2 我国铁路及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沿革 |
2.2.1 我国铁路的产生及发展 |
2.2.2 我国铁路客运站的产生及发展 |
2.3 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建筑的演变 |
2.3.1 城市区位的演变 |
2.3.2 相关政策法规的演变 |
2.3.3 站房建筑的演变 |
2.3.4 站前广场的演变 |
2.3.5 站场空间的演变 |
2.4 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现状 |
2.4.1 我国近代铁路客运站保护状况 |
2.4.2 建国后的铁路客运站情况 |
2.4.3 城市铁路客运站的区位探讨 |
2.5 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存在的问题 |
2.5.1 现有客运站的客容量不足 |
2.5.2 功能及流线亟需整合 |
2.5.3 城市空间上的割裂 |
2.5.4 站内换乘、站站换乘不便 |
2.5.5 其他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指导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的价值 |
3.1.1 历史与文化价值 |
3.1.2 经济价值 |
3.2 指导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的相关理论 |
3.2.1 工业遗产保护 |
3.2.2 紧缩城市理论与TOD城市开发模式 |
3.2.3 站城一体开发 |
3.3 国外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研究与实践 |
3.3.1 欧美 |
3.3.2 日本 |
3.4 国内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研究与实践 |
3.4.1 沈阳站——历史的重塑 |
3.4.2 合肥站——旧貌换新颜 |
3.4.3 大连站——现代车站的领跑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策略 |
4.1 改造设计原则 |
4.1.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
4.1.2 传承城市文化脉络 |
4.1.3 与城市新功能有机结合 |
4.1.4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 |
4.1.5 完善功能,逐步实施 |
4.2 站房建筑的改造设计策略 |
4.2.1 主体站房建筑的保留情况 |
4.2.2 功能空间的整合提升 |
4.2.3 人性化设计 |
4.3 站前广场的改造设计策略 |
4.3.1 功能结构更新 |
4.3.2 体化发展 |
4.3.3 综合性功能扩充 |
4.4 站场空间的改造设计策略 |
4.5 城市规划策略 |
4.6 绿色发展策略 |
4.7 本章小结 |
5 西安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实例 |
5.1 西安铁路客运站的演变 |
5.1.1 历史中的第一代西安站 |
5.1.2 第二代西安站 |
5.2 西安铁路客运站存在的问题 |
5.2.1 影响城市常态发展 |
5.2.2 站前广场功能平面分布 |
5.2.3 站房等配套设施老化 |
5.2.4 配套服务设施档次较低 |
5.3 西安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 |
5.3.1 项目简介 |
5.3.2 改造设计对策 |
5.3.3 既有站房空间转换 |
5.3.4 项目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录A 2015中国城市60强名单 |
附录B 2000年以来我国主要城市铁路客运站改造情况普查表 |
附录C 我国主要近代铁路客运站现状一览表 |
附录D 欧美城市中心既有铁路客运站改造案例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成都东站运营组织及设备能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高速铁路客运站概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高速铁路客运站概况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想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2章 成都东站运营组织现状 |
2.1 成都东站概况 |
2.1.1 成都东站总体介绍 |
2.1.2 成都东站功能布局 |
2.1.3 成都东站客运服务系统 |
2.2 成都东站运营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铁路客运站运营评估指标体系 |
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1 指标与指标体系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运营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2.1 铁路旅客运输产品的内涵 |
3.2.2 铁路旅客运输产品的特性 |
3.2.3 运营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3.3 评估方法的确定 |
3.3.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3.3.2 模糊综合评价法法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客运服务水平评估 |
4.1 铁路客运站客运服务概述 |
4.1.1 服务质量理论的发展 |
4.1.2 服务质量的特征 |
4.1.3 铁路客运站服务的主要内容 |
4.1.4 铁路客运站服务的评估原则 |
4.2 客运服务水平评估子指标体系 |
4.3 客运服务水平评估方法 |
4.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
4.3.2 客运服务水平调查问卷 |
4.3.3 客运服务水平评估数学模型 |
4.4 成都东站客运服务水平评估 |
4.4.1 指标层权重的计算 |
4.4.2 客运服务水平调查及评价 |
4.4.3 客运服务水平调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换乘效率评估 |
5.1 高速铁路客运站换乘概述 |
5.1.1 高速铁路客运站换乘特点 |
5.1.2 高速铁路客运站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方式 |
5.1.3 高速铁路客运站换乘模式 |
5.1.4 成都东站换乘设计 |
5.2 换乘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
5.3 成都东站换乘效率评估 |
5.3.1 指标评价标准及测算 |
5.3.2 换乘效率模糊综合评价 |
5.3.3 换乘效率评估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客运设备评估 |
6.1 高速铁路客运站客运设备概述 |
6.1.1 高速铁路客运站客运设备特点 |
6.1.2 高速铁路客运站流线特点 |
6.1.3 成都东站客运设备 |
6.1.4 成都东站流线设计 |
6.1.5 客运设备指标体系构建 |
6.2 成都东站客运设备评估 |
6.2.1 指标评估方法及测算 |
6.2.2 客运设备模糊综合评价 |
6.2.3 客运设备评估结果分析 |
6.3 成都东站运营评估结果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不足与不公: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一票难求”的生成路径 |
2.1 改革开放前铁路运力供需相对均衡的体制基础 |
2.1.1 改革开放前的春运概述 |
2.1.2 改革开放前铁路春运运力供需分析 |
2.1.3 运力不足下的相对均衡 |
2.2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运力不足与“一票难求” |
2.2.1 改革开放以来的铁路状况 |
2.2.2 “一票难求”的显现、凸现和持续 |
2.2.3 “一票难求”引起的民怨和危机 |
2.3 高铁扩张后的挤出效应 |
2.3.1 高歌猛进的高铁建设 |
2.3.2 运力提升后的供需悖论 |
第三章 体制变迁与供需失衡:运力不足的结构性困境 |
3.1 社会流动的体制变迁与铁路运力之间的张力 |
3.1.1 社会流动的体制变迁 |
3.1.2 体制变迁下激增的春运客运需求 |
3.1.3 铁路运网建设滞后的状况与原因 |
3.1.4 春运铁路运力供需矛盾分析 |
3.2 垄断与低效:铁路运力不足的体制困境 |
3.2.1 垄断体制下的铁路发展悖论 |
3.2.2 铁路运营管理的效率低下 |
3.3 “一票难求”:公众选择偏好与资源稀缺性的放大效应 |
3.3.1 铁路客运的比较优势 |
3.3.2 公众对铁路客运的选择偏好 |
3.3.3 “一票难求”的放大效应 |
第四章 正式制度的负外部性与车票资源配置不公 |
4.1 铁路客运票务制度的设计理念与社会关怀 |
4.1.1 铁路客运售票的系统安排与整体关照 |
4.1.2 对特殊人群的预留票与优先购票制度 |
4.1.3 适度规模需求的团体票与合同订票制度 |
4.1.4 便民初衷的客票代售点 |
4.1.5 铁路客运票务制度的其他规定 |
4.2 铁路客运售票系统的制度区隔 |
4.2.1 身份区隔:购票群体的阶层分化 |
4.2.2 时空区隔:购票需求的条件转换 |
4.2.3 部门区隔:铁路系统与购票公众之间 |
4.3 铁路客运票务制度的失灵与异化 |
4.3.1 车票配额与调度原则的有失公平 |
4.3.2 预留票与购票优先权的道德风险 |
4.3.3 团体票与合同订票制度的无限滥用 |
4.3.4 便民代售点的逆向选择 |
第五章 非正式制度的嵌入与车票获取机会不公 |
5.1 人情面子:车票获取的重要渠道 |
5.1.1 差序格局下的人情面子 |
5.1.2 人情面子在车票获取中的运作方式 |
5.2 关系运作:“黄牛”现象分析 |
5.2.1 “黄牛”的关系网建构 |
5.2.2 “黄牛”关系运作中的利益交换 |
5.3 部门利益交换与权力寻租 |
5.3.1 部门间利益交换 |
5.3.2 权力寻租 |
5.4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交互作用 |
5.4.1 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效率的弱化 |
5.4.2 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的规制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结构性困境下的不足 |
6.1.2 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与分配正义 |
6.1.3 不足与不公的双重变奏 |
6.2 讨论与建议 |
6.2.1 铁路改革与弱势群体权益保障 |
6.2.2 机会平等与资源配置机理 |
6.2.3 个体权利与分配正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卷内备考表 |
四、成都火车站客运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管理体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孟焕.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成都火车站流动摊贩规范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曹钰洁.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3]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D]. 靳聪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4]天津南站地区综合管理改进研究[D]. 孙璇. 天津大学, 2019(06)
- [5]基于旅客商业行为的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唐雅男.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考虑服务水平的铁路客运组通道参数研究[D]. 王丰.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5)
- [7]大型铁路客运站消防能力研究[D]. 王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8]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研究[D]. 刘劲.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9]成都东站运营组织及设备能力评估[D]. 邓唯思.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3)
- [10]不足与不公: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 周莹.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