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炉延时关断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李莎[1](2021)在《配电网有源电能综合治理装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非线性负载的大量增加导致低压配电网中出现了短时电压凹陷、三相不平衡、谐波污染等各种电能质量问题。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作为一种具备多种补偿功能的有源电能综合治理装置,可以有效地抑制谐波和无功、补偿短时电压凹陷,解决各种电能质量问题。由于目前有源电能治理装置存在成本高、容量小、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在对UPQC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电路拓扑结构进行了设计优化,采用左并右串型三相四桥臂式拓扑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对中线电流直接控制,使谐波补偿效果更好;直流侧电压较低,对开关器件和电容规格的要求较低,降低了装置的制作成本,同时有利于变流器的稳定性。在补偿量的检测控制策略上,本文推导出了一种基于鉴相原理的瞬时傅里叶谐波检测法,该方法计算简单、方便编程,可准确地进行补偿量的计算和分离。并针对检测延时在负荷变化大的场合下容易造成误差的问题,进行了算法改进。采用基于牛顿差值算法的预测法对负载线性变化的情况进行下一个周期的补偿量预测,采用基波正序分量跟踪法对负载非线性变化的情况进行直接控制补偿。根据电压电流控制的不同特点,本文补偿量的跟踪控制分别采用三角载波脉宽调制法和滞环比较法。采用改进的定时滞环比较法进行电流跟踪,可解决固定环宽造成的开关频率过大或过小的问题。为了维持直流侧电压的稳定,本文建立以电网有功电流为输入量以直流侧电压值为输出量的闭环控制系统,并加入PI环节进行直流侧电压的调节。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以上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补偿量的检测和控制。结合以上的拓扑结构和检测控制方法,本文完成了UPQC的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设计了以DSP和CPLD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最终搭建实验平台并完成实验。根据补偿前后的电压电流波形,分析了UPQC的性能,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检测控制方法可准确、实时地实现补偿,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石磊[2](2020)在《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保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工业化道路也逐渐向更加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与之相对应也推动了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虽然国内的超音频感应加热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在数字化、电路结构、容量等方面仍需要改进。因此本文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主控制芯片对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的数字化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以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作为研究对象,对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进行分析和对比,选择串联谐振电路作为负载的谐振电路,主电路采用三相不可控整流和单相全桥逆变电路拓扑结构。分析和对比现有不同调功方式的优劣,选取逆变侧脉冲移相调功方式,并且详细分析了在容性状态下脉冲移相调功方式的工作状态。针对串联谐振感应加热电源的频繁启动和负载谐振电路等效负载的突变问题,选用频率内环和功率外环相结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为克服传统PI调节算法的缺点,采用变参数和积分分离型的PI调节算法,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其次,对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同时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电源系统进行了建模,对锁相环模块和移相调功模块进行了仿真分析。与数字式PI分离调节算法比较,变参数和积分分离型的PI调节算法减小了超调量,改善了动态响应,提高了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最后,完成了FPGA外围、驱动、采样和保护等电路的设计。在实验室搭建了实验硬件平台,编写了基于Quartus II的软件程序,获得了各种输出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全数字锁相环能快速跟踪负载频率的变化,功率连续可调,过流过压故障保护准确。进一步论证了本文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何义[3](2020)在《智能楼宇可控负荷的用电特性及其需求响应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先进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电器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智能楼宇作为需求侧可调控资源参与电网友好互动方向的研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深入挖掘楼宇系统的可调度潜力,本文首先从居民用电特性与生活习惯之间的潜在关联分析出发,建立居民楼宇电器设备的时域概率模型。然后基于居民用电习惯,以可中断负荷的反弹效应和居民用电舒适度为约束条件构建了楼宇可控负荷的短期优化调度模型。最后提出一种含聚合可控负荷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预防控制模型,并将该预防控制模型和传统的模型进行了对比。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居民楼宇电器设备用电特性的概率模型。基于不同电器设备的功能属性和运行模式将居民楼宇电器设备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以空调负荷为主的连续变状态型,详细分析了楼宇居民空调设备的使用习惯与室内温度和居民不同时段所处空间位置间的关联性,并建立了三类年龄人群在不同温度下开启空调概率的Logistic回归模型。第二类以洗衣机、洗碗机为代表的固定运行时长型,应用高斯核密度估计法构建了第二类电器设备的开启时刻的时域概率分布模型。第三类以室内灯具、电视机为主的人为决定时长型,应用数据驱动思想,基于历史用电数据,建立了其区间分布概率模型。(2)设计了一种考虑储能和可控负荷的智能楼宇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以深度挖掘源-荷互动潜力为目标出发,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架构的楼宇储能系统拓扑,以提高智能楼宇储能系统的灵活调度能力。基于楼宇可控负荷的用电特性,以空调负荷的反弹效应和居民用电舒适度为约束条件构建楼宇可控负荷的区间可调度裕值指标。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和区间内楼宇系统实际可调度裕值,以楼宇系统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短期优化调度模型。应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IEEE14节点配电系统上对所提的模型进行求解和仿真分析。仿真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度模型能够有效地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降低楼宇用电负荷的功率波动。(3)提出了一种含聚合可控负荷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预防控制策略。将可控负荷划分为温控负荷(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Loads,TCL)、可延时负荷(Deferrable Loads,DL)、电动汽车负荷(Plug-in Electrical Vehicles,PEV),并针对这三类负荷的运行特性,建立可控负荷的聚合模型,求解聚合可控负荷(Aggregated Controllable Load,ACL)参与电压稳定预防控制的可行域上下边界。在传统的电压稳定约束最优潮流(Voltage Stability Constrained Optimal Power Flow,VSC-OPF)预防控制模型中,加入了聚合可控负荷作为VSC-OPF的第三层控制策略,构建含四个控制阶段的电压预防控制模型。并在220k V广州电网简化模型中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马传智[4](2020)在《低压串联故障电弧诊断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如今,电气火灾已然成为引发火灾事故的首要原因,其中故障电弧是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配电线路故障保护装置无法对电弧故障提供全面保护,故障电弧已经成为用电保护的漏洞,对于故障电弧检测技术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以低压串联故障电弧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电弧的基本概念、故障电弧的产生原因以及本文涉及到的串联故障电弧的基本特性。其中,电弧的基本概念涉及到电弧的产生机理、电弧的组成及其电压分布与常见的电弧分类;故障电弧的主要产生原因包括绝缘碳化、外界引起的空气电离和短路,这为分析低压串联故障电弧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利用Cassie电弧模型对阻性负载、感性负载、单相感应电机负载与非线性负载进行了低压串联故障电弧仿真实验,并对故障电流信号与电弧电压信号进行分析。根据UL1699搭建了低压串联故障电弧试验平台,选择多种不同类型的电气负载作为试验负载,设计了八组单负载运行下的串联故障电弧试验与四组不同类型负载并联运行下的串联故障电弧试验,并且采集了串联电弧故障状态时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流信号。接着,对采集的试验电流信号进行了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分析。其中,时域内计算其零休时间、电流变化速率、电流平均值的绝对值及峭度系数;频域内计算其谐波因数、总谐波畸变率、子带能量比和频率质心;时频域内对试验电流信号进行五层分解,计算其各细节层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各细节层频带能量和小波香浓熵。最后,在标准PSO的基础上引入了参数动态调整策略与粒子分散变异策略对其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PSO对标准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建立改进PSOBP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低压串联故障电弧检测算法,并对该低压串联故障电弧检测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该论文有图46幅,表9个,参考文献82篇。
高川峻[5](2020)在《居民区低压直流配电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暖与能源枯竭使得分布式电源和新能源产品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用户侧的直流负荷数量上升,这些变化让人们重新关注起直流配电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居民区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利用PSCAD软件针对居民区的特点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了研究:(1)首先根据居民区的整体情况研究了居民区直流配电系统的整体结构:电压等级、接线方式、组成单元、关键设备器件等,最终确定了10kV、750V和400V的电压等级和对称单极性分层式的母线结构,并采用了光伏电池、蓄电池、电动汽车充电桩和交直流负荷作为主要负荷;(2)然后利用仿真研究居民区直流配电系统各部分的控制方案:各主要单元的控制方案设计、整体模型搭建、进行了在正常运行、光伏发电条件改变和负荷波动这三种不同工况下的仿真,证明了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最后对居民区直流配电系统的保护方案进行了探索:各故障类型的分析与建模计算、电容中点接地方式研究与仿真、继电保护方案设计与仿真、用户侧接地保护分析,可知在以上保护方案下,系统具备一定的可靠性,随着直流断路器和故障限流器等保护装置的成熟,其故障保护将会得到更多发展以适应居民区的配电要求。
朱向东[6](2020)在《大功率磁控管驱动电源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设计了大功率磁控管的驱动电源方案,磁控管是用于微波源的电真空器件,管内电子在相互垂直的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控制下,与高频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把从恒定电场中获得的电能转变成微波能。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使其负载特性变得复杂,同时高频情况下谐波干扰等问题使得之前的技术无法满足新的设计要求。本文把开关电源的技术用于大功率磁控管驱动电源的设计中,设计方案使大功率磁控管的驱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根据大功率磁控管的额定参数和负载特性,制定了设计的整体性能指标,分别设计了磁控管阴、阳极的驱动电路方案。从减少谐波干扰和降低开关损耗两个角度考虑,方案选定T型三电平逆变器作为设计的核心环节,建立了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数学模型,选择电压空间矢量算法作为逆变器的驱动信号,从数学角度对电压空间矢量算法进行了实现,并且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了模型进行试验。采用T型三电平逆变器搭配上电压空间矢量调制弥补了传统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不仅可以消除谐波对驱动电路的影响,而且可以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针对大功率磁控管阳极驱动电路的硬件电路进了分析。在逆变器模块中,不仅完成了IGBT参数的计算和选型,而且对IGBT的驱动器进行了设计,增加了前级驱动互锁电路和后级功率驱动电路可以很好的提升驱动器的性能。根据逆变模块的输出参数和磁控管阳极所需的输入参数作为设计高频变压器的主要条件,计算出高频变压器的主要参数。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外接三相倍压整流电路,完成整流电路器件参数的计算、选型以及在仿真软件中进行了实际参数的仿真实验。采用三相倍压整流电路取代传统的设计方案,不仅大大减少了元器件的数量,而且可以降低高频变压器的绕组匝数。完成了磁控管驱动电源主系统的软件流程设计,并对主系统软件流程中的重要子系统:SVPWM波形产生,过流检测以及高频变压器故障检测均给出了相应的软件流程图加以说明。
史龙[7](2019)在《四源半导体微波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微波炉自上世纪40年代诞生到现在,已渐渐进入了许多家庭。传统微波炉是采用磁控管来产生微波的,而磁控管本质上就是一个放置在恒定磁场中的二极管。磁控管内阴极所发射的电子,在相互垂直的恒定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影响下,与高频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把从恒定电场中获得的直流电能转换成微波能,从而达到产生微波能的目的。传统微波炉所产生的微波能在频谱上,是处于2.4GHz2.5GHz之间的一个频带,频率、相位不可调,且功率不可检测,即其微波输出是一种开环控制的状态。半导体微波炉是采用数字芯片产生一个小功率的微波信号,经功率放大器LDMOS进行放大,从而获得能够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能。因为半导体微波炉的微波信号是由数字芯片产生,所以其微波频率、相位、幅值可调;同时通过对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可对半导体微波炉的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进行检测,进而根据检测的功率信息对半导体微波加热系统进行闭环控制。本系统采用轻量级FreeRTOS系统,基于C++语言技术进行开发。同时本系统具备以下功能:按键输入;数码显示;微波信号的频率、相位、功率调节;功率闭环控制;多源矩阵控制。在软件设计方面,根据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时序要求,对程序进行合理规划,有效利用MCU的资源,确保程序可靠运行。对模拟信号的采样数据,进行软件滤波,排除受干扰的异常数据,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根据对四源半导体微波炉的软硬件设计,最终实现了四源半导体微波炉的闭环控制:即通过检测模块对功率放大器的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则根据反馈对信号源模块进行相应的调节。在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调试之后,四源半导体微波炉就能够根据按键输入的参数设置,进行稳定的功率输出工作;同时输出的微波信号的频率、相位、幅值也能根据设置的参数进行调节。最后对四源半导体微波炉样机的功能进行测试。通过使用功率计、频谱仪和高频示波器等设备,对样机的调频、调相、调幅等参数分别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同样符合前期的设计参数。
杜贤涛[8](2019)在《高效微波加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固态微波炉是目前微波加热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固态器件的效率目前低于磁控管。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于家电行业制订了严格的能效标准,如果无法满足能效要求就很难实现产品化,因此提高能效是固态微波加热技术应用于微波炉的关键。本文以固态微波炉产品开发项目为工程背景,设计了高效率微波加热系统。首先根据项目实际要求和行业技术水平确定了系统技术指标,进行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将系统进行了模块分解。固态微波加热系统由以下几个核心模块组成:微波功率放大器、微波传输系统、控制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开发,高效率LDMOS功率放大器的硬件仿真设计和控制软件设计,高效率的微波馈入装置的仿真与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确定各模块功能,确定模块接口、模块间通信方式、系统检测、保护措施、及软件实现。高效率功率放大器部分设计控制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采用ADS自动化设计平台软件进行射频电路的仿真分析,设计出的微带线采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制,利用Cadence软件进行PCB设计。天线及微波馈入装置利用HFSS场分析软件进行设计和仿真基于上述工作完成了该微波加热系统的开发。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性能对各模块及整机进行了实物测试。使用是德科技型号为E5080A的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天线驻波、增益测试。使用N9010A信号分析仪、N1913A功率计、测试功率放大器的发射功率和效率。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的系统满足各项设计技术指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可以对固态微波技术的发展与产品化提供参考价值。
李晨阳[9](2019)在《磁耦合谐振式户用光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不使用金属导线或发生其它物理接触的,在空间中把能量传输到用电设备的电能传输方式,具有方便、安全、灵活等导体传输无可比拟的优点。随着最近几年人们对新能源越来越多的关注,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运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灵活等特点将其运用到光伏发电传输上,实现从发电、输电到配电的全过程,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户用光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以下研究:(1)进行对比分析主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对于户用光伏无线输电的情况要求,决定采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的方式,然后详细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技术的运行原理。(2)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分析电路的拓扑结构,比较SS式和SP式的输出功率影响因素。设计装置的谐振频率、线圈电感量,运用MATLAB研究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线圈距离、频率、输入电压、品质因数等方面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做了参数对系统的传输特性影响的研究。(3)磁耦合谐振式户用光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设计,运用户用光伏的光伏组件作为电源,经过MPPT降压模块,传输到装置当中。户用光伏磁耦合谐振式装置的设计主要包括:信号发生模块、驱动电路、逆变电路、耦合谐振模块、整流电路这五部分模块。(4)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块搭建,得出仿真结果,仿真验证参数对传输特性的影响,验证前面理论的正确性。然后连通焊接好的实物装置,选择晴朗天气试验,测出信号频率、延时线路的电压波形等,万用表采集装置数据,调整线圈之间的距离对负载小灯泡的影响,完成光伏电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的应用研究。
何月[10](2019)在《感应加热电源设计及其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感应加热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加热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对物体进行加热,具有加热均匀、加热速度快、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在淬火、熔炼、钎焊以及热固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感应加热电源作为感应加热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就感应加热电源工作机理、结构选取、控制系统分析、主电路设计以及数字控制系统实现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特点和应用以及发展趋势,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概述了感应加热电源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研究感应加热电源提供理论基础。(2)针对感应加热电源系统中存在不同效应影响加热效果的问题,分析了其系统特性,对比了串并联谐振式逆变器的优缺点,选择串联谐振逆变电路作为主电路,同时分析其负载特性。(3)围绕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几种调功方式进行对比并确定了感性移相调功作为功率闭环调节方式,同时引入锁相环实现开关频率的跟踪控制,设计抗饱和PI控制器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控制并对主电路进行建模与仿真。(4)以控制芯片TMS320F28335为核心搭建了数字控制系统平台,对感应加热电源的驱动脉宽波形、功率输出调节波形、采样电流波形、频率跟踪相位采集以及锁相环等方面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实现感应加热电源的稳定可靠运行。
二、微波炉延时关断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炉延时关断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配电网有源电能综合治理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电能质量的基本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UPQC的工作原理及拓扑结构分析 |
2.1 UPQ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2.1.1 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
2.1.2 UPQC工作原理 |
2.2 UPQC拓扑结构的分析 |
2.2.1 串并联连接方式的研究 |
2.2.2 变流器的主电路结构研究 |
2.2.3 三相四线制UPQC的拓扑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UPQC的补偿控制策略 |
3.1 补偿量检测方法 |
3.1.1 基于鉴相原理的瞬时傅里叶检测法 |
3.1.2 针对负荷变化的改进检测方法 |
3.2 控制策略分析 |
3.2.1 串联补偿单元控制策略 |
3.2.2 并联补偿单元控制策略 |
3.2.3 直流侧电压控制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UPQC模块化电路设计 |
4.1 参数设计 |
4.1.1 补偿容量参数设计 |
4.1.2 直流环节参数设计 |
4.1.3 串联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选择 |
4.1.4 功率开关器件的选择 |
4.2 硬件电路设计 |
4.2.1 主控制电路设计 |
4.2.2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4.2.3 保护电路设计 |
4.2.4 驱动电路设计 |
4.3 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UPQC系统实验及仿真 |
5.1 UPQC系统仿真 |
5.2 实验平台搭建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2)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感应加热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感应加热技术的应用 |
1.2.3 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总体结构 |
2 感应加热电源分析 |
2.1 感应加热基础理论 |
2.1.1 电磁感应理论基础 |
2.1.2 电磁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 |
2.1.3 电磁感应的三种效应 |
2.2 感应加热电源的结构 |
2.3 负载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2.3.1 串联谐振逆变器 |
2.3.2 并联谐振逆变器 |
2.3.3 串、并联谐振逆变器的对偶性分析 |
2.4 串联谐振逆变器的调功方法 |
2.4.1 直流侧调功 |
2.4.2 逆变侧调功 |
2.5 感应加热功率开关器件的选取 |
2.6 本章小结 |
3 功率调节控制策略研究 |
3.1 移相PWM调功方式的研究 |
3.1.1 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的搭建 |
3.1.2 调功方式的工作状态分析 |
3.1.3 输出功率与移相角β关系 |
3.2 频率跟踪 |
3.2.1 数字锁相环基本原理与结构设计 |
3.2.2 锁相环的性能指标 |
3.3 功率调节 |
3.3.1 传统PI调节 |
3.3.2 数字式PI分离调节 |
3.3.3 变参数和积分分离的PI调节 |
3.4 本章小结 |
4 控制系统参数设计与仿真 |
4.1 系统参数设计 |
4.1.1 整流环节及滤波环节的设计 |
4.1.2 逆变电路及负载参数设计 |
4.2 控制系统仿真 |
4.2.1 主电路建模 |
4.2.2 移相控制建模 |
4.2.3 负载谐振回路建模 |
4.2.4 功率控制建模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3.1 单相全桥逆变器移相调功分析 |
4.3.2 他激转自激的过程分析 |
4.3.3 频率跟踪的过程分析 |
4.3.4 单相全桥逆变器输出功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软硬件设计 |
5.1 系统整体方案及硬件实验平台设计 |
5.1.1 FPGA控制的优越性 |
5.1.2 FPGA外围电路 |
5.1.3 IGBT的选型及驱动电路的设计 |
5.1.4 系统采样电路设计 |
5.1.5 保护电路设计 |
5.2 系统软件设计 |
5.2.1 基于Quartus II的 Altera FPGA的开发平台 |
5.2.2 驱动脉冲程序的设计与仿真 |
5.2.3 数字锁相环的设计与仿真 |
5.2.4 数字锁相环性能指标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 实验平台介绍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智能楼宇可控负荷的用电特性及其需求响应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智能楼宇的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需求响应和楼宇可控负荷的研究现状 |
1.3.2 用户用电行为建模的研究现状 |
1.3.3 分布式电源消纳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楼宇居民用户的用电行为建模 |
2.1 引言 |
2.2 楼宇居民用户用电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家庭因素 |
2.2.2 外界环境因素 |
2.2.3 生活习惯 |
2.3 楼宇用电特性的时域概率模型 |
2.3.1 居民用电特性与生活习惯之间的潜在关联分析 |
2.3.2 第一类电器设备用电特性的概率模型 |
2.3.3 第二类电器设备用电特性的概率模型 |
2.3.4 第三类电器设备用电特性的概率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计及储能与可控负荷的智能楼宇系统短期优化调度 |
3.1 引言 |
3.2 智能楼宇储能系统模型 |
3.3 楼宇可控负荷建模 |
3.3.1 楼宇可中断负荷模型 |
3.3.2 楼宇可平移负荷模型 |
3.4 优化调度模型 |
3.4.1 目标函数 |
3.4.2 约束条件 |
3.4.3 分层调度策略 |
3.4.4 基于PSO改进的求解算法 |
3.5 算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聚合可控负荷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预防控制 |
4.1 引言 |
4.2 聚合可控负载的模型 |
4.2.1 温控负载的聚合模型 |
4.2.2 可延时负载的聚合模型 |
4.2.3 电动汽车负载的聚合模型 |
4.2.4 聚合可控负载的控制成本 |
4.3 VSC-OPF预防控制模型 |
4.3.1 含聚合可控负载的电压稳定预防控制模型 |
4.3.2 模型求解 |
4.4 算例分析 |
4.4.1 广州220kV电网简化模型 |
4.4.2 算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下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4)低压串联故障电弧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故障电弧理论基础 |
2.1 电弧基本概念 |
2.2 故障电弧产生原因 |
2.3 串联故障电弧基本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3 低压串联故障电弧仿真与试验 |
3.1 电弧数学模型简介 |
3.2 低压串联故障电弧仿真研究 |
3.3 低压串联故障电弧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低压串联故障电弧特征分析 |
4.1 时域特征分析 |
4.2 频域特征分析 |
4.3 时频域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低压串联故障电弧诊断方法研究 |
5.1 BP神经网络 |
5.2 改进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 |
5.3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低压串联故障电弧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居民区低压直流配电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各章节安排 |
2 居民区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结构 |
2.1 电压等级 |
2.2 母线结构的选择 |
2.3 配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
2.4 居民区负载 |
2.5 常用关键器件 |
2.6 本章小结 |
3 控制方案的建模及稳定性仿真 |
3.1 控制方案基本要求 |
3.2 PSCAD仿真模型及控制系统的搭建 |
3.3 居民区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性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保护方案及故障仿真 |
4.1 低压直流系统故障分析 |
4.2 变换器直流侧电容中点接地 |
4.3 继电保护方案 |
4.4 用户侧接地保护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大功率磁控管驱动电源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磁控管驱动电源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磁控管结构及特性 |
1.3.1 磁控管的结构 |
1.3.2 磁控管的工作特性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磁控管驱动电源的整体设计 |
2.1 驱动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 |
2.2 磁控管阴极驱动电路设计 |
2.3 磁控管阳极驱动电路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电平逆变器及空间矢量算法的研究 |
3.1 三电平逆变器的发展及分类 |
3.2 三电平T型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分析 |
3.2.1 相电压为正时工作状态分析 |
3.2.2 相电压为负时工作状态分析 |
3.3 三电平逆变器的常见控制策略 |
3.4 三电平T型逆变器的控制要求 |
3.5 三电平T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3.6 电压空间矢量算法的实现 |
3.6.1 坐标变换 |
3.6.2 电压矢量在αβ坐标系下的分量 |
3.6.3 判断大区 |
3.6.4 判断小区 |
3.6.5 矢量作用顺序 |
3.6.6 矢量作用时间 |
3.7 对比仿真试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控管驱动电源硬件电路 |
4.1 输入端整流电路的设计 |
4.1.1 整流器件的选型 |
4.1.2 交流电抗器的设计 |
4.1.3 滤波电容的设计 |
4.2 三电平逆变电路的设计 |
4.2.1 开关管的选择 |
4.2.2 驱动电路设计 |
4.3 高频升压变压器的设计 |
4.4 三相倍压整流电路的设计 |
4.5 驱动电源输出参数测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控管驱动电路软件流程设计 |
5.1 磁控管驱动电路主程序的设计 |
5.2 模拟量的采样 |
5.3 SVPWM波形产生的流程设计 |
5.4 谐振过电流检测设计 |
5.5 高频变压器故障检测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四源半导体微波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关键技术分析 |
2.1 微波加热技术 |
2.2 嵌入式系统开发 |
2.3 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3.2 系统设计原则 |
3.3 系统方案设计 |
3.3.1 半导体微波加热系统 |
3.3.2 四源半导体微波炉控制系统 |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源半导体控制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
4.1.1 控制系统电源电路 |
4.1.2 按键电路 |
4.1.3 显示电路 |
4.1.4 炉门检测电路 |
4.1.5 功放检测电路 |
4.1.6 信号源MCU及其相关电路 |
4.1.7 主控MCU及其相关电路 |
4.2 控制系统主控软件的实现 |
4.2.1 数据传输处理程序 |
4.2.2 显示扫描及处理程序 |
4.2.3 按键扫描及处理程序 |
4.2.4 工作计时及控制程序 |
4.2.5 频率控制程序 |
4.2.6 相位控制程序 |
4.2.7 功率闭环控制程序 |
4.2.8 多源矩阵控制 |
4.2.9 安全保护程序 |
4.3 控制系统检测软件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评估 |
5.1 频率测试 |
5.2 相位测试 |
5.3 功率测试 |
5.4 热点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程序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高效微波加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控制软件算法研究现状 |
1.2.2 系统能效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工作和论文组织结构 |
1.4.1 控制系统算法研究 |
1.4.2 控制系统软件研究 |
1.4.3 高效功放仿真及控制方法研究 |
1.4.4 高效率微波系统集成研究 |
1.4.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方案 |
2.1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 |
2.2 系统总体功能分析 |
2.2.1 软件过程模型 |
2.2.2 控制软件层级划分 |
2.3 系统性能分析 |
2.4 控制系统功能用例分析 |
2.5 系统硬件方案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设计实现 |
3.1 控制系统简介 |
3.2 控制系统硬件详细设计 |
3.2.1 MCU模块硬件设计 |
3.2.2 频率合成器模块设计 |
3.2.3 相位移相器模块设计 |
3.2.4 前级放大器模块设计 |
3.2.5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
3.3 控制系统算法设计 |
3.4 控制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
3.4.1 软件总体架构 |
3.4.2 应用程序开发 |
3.4.3 选频加热功能实现 |
3.4.4 频率模式设置与获取功能实现 |
3.4.5 通道相位的设置与获取功能实现 |
3.4.6 通道幅度的设置与获取功能实现 |
3.4.7 通道增益的设置与获取功能实现 |
3.4.8 脉冲宽度调制功能实现 |
3.4.9 发射功率控制软件设计 |
3.4.10 发射频率控制软件实现 |
3.4.11 多源相位控制软件实现 |
3.4.12 I2C通信接口软件实现 |
3.4.13 SPI通信接口软件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效率功率放大器设计 |
4.1 功放模块控制硬件设计 |
4.2 功放模块软件功能需求 |
4.2.1 功放模块测试性需求 |
4.2.2 软件与硬件的接口 |
4.2.3 其他需求 |
4.3 功放模块控制软件设计 |
4.4 ADS仿真设计流程 |
4.5 使用loadpull数据建立功放管模型 |
4.5.1 Loadpull数据手册的使用 |
4.5.2 LP文件的使用 |
4.6 输入输出匹配设计 |
4.6.1 匹配设计 |
4.6.2 输入匹配 |
4.6.3 输出匹配 |
4.6.4 相位对齐 |
4.7 静态仿真 |
4.8 谐波平衡仿真 |
4.8.1 AB类谐波平衡仿真 |
4.8.2 谐波平衡算法收敛的方法 |
4.9 功放仿真结果 |
4.9.1 输入匹配结果 |
4.9.2 输出Zopt和 Zmod匹配 |
4.9.3 AB类最佳输出功率状态谐波仿真结果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输系统设计及系统集成测试 |
5.1 天线的主要参数 |
5.1.1 方向图 |
5.1.2 方向性系数 |
5.2 微带天线介绍及辐射原理 |
5.2.1 微带天线结构 |
5.2.2 微带天线辐射原理 |
5.3 微带天线设计参数计算 |
5.4 仿真建模 |
5.5 优化设计 |
5.6 腔体及波导仿真 |
5.7 数据后处理 |
5.8 整机能效与输出功率测试 |
5.9 频率调节功能测试, |
5.10 测试结果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磁耦合谐振式户用光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 |
2.1 常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对比选择 |
2.2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运行原理 |
2.2.1 磁耦合原理 |
2.2.2 耦合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特性分析 |
3.1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 |
3.2 谐振电路分析 |
3.2.1 SS式谐振电路分析 |
3.2.3 SP式谐振电路分析 |
3.3 系统参数对传输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
3.3.1 系统仿真参数选择 |
3.3.2 传输距离对系统传输特性的影响 |
3.3.3 谐振频率对系统传输特性的影响 |
3.3.4 电压对系统传输特性的影响 |
3.3.5 品质因数对系统传输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耦合谐振式户用光伏无线电能传输模型设计 |
4.1 总体方案设计 |
4.2 光伏系统模块的设计 |
4.3 高频逆变模块的设计 |
4.3.1 逆变电路选择 |
4.3.2 开关管的设计 |
4.3.3 方波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
4.3.4 反向延时电路设计 |
4.3.5 MOSFET驱动电路设计 |
4.4 谐振电路的设计 |
4.4.1 线圈损耗电阻的计算 |
4.4.2 线圈摆放对互感的影响 |
4.4.3 线圈结构的选择 |
4.4.4 补偿电容的选择 |
4.5 高频整流稳压电路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 |
5.1 基于MATLAB/Simulink系统模型搭建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实验研究 |
5.3.1 信号发生装置实验结果 |
5.3.2 反相延时电路实验结果 |
5.3.3 共振与非共振的对比 |
5.3.4 实验装置组装 |
5.3.5 分析线圈距离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10)感应加热电源设计及其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感应加热电源概述 |
1.1.1 感应加热研究背景 |
1.1.2 感应加热电源研究现状 |
1.1.3 感应加热电源特点及应用 |
1.1.4 感应加热电源发展趋势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感应加热电源基本原理与结构 |
2.1 感应加热系统基本原理 |
2.1.1 感应加热电源工作原理 |
2.1.2 感应加热系统特性 |
2.2 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分析 |
2.2.1 并联谐振式逆变器 |
2.2.2 串联谐振式逆变器 |
2.2.3 两种逆变器的比较 |
2.3 串联谐振式逆变器的负载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系统分析 |
3.1 功率调节 |
3.1.1 直流侧调功分析 |
3.1.2 逆变侧调功分析 |
3.2 频率跟踪 |
3.2.1 鉴相器 |
3.2.2 环路滤波器 |
3.2.3 压控振荡器 |
3.3 感应加热电源控制实现 |
3.3.1 感性移相调功的实现 |
3.3.2 频率跟踪的实现 |
3.3.3 抗饱和PI控制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设计与仿真 |
4.1 感应加热电源参数设计 |
4.1.1 直流侧参数设计 |
4.1.2 逆变侧电路设计 |
4.1.3 负载谐振参数设计 |
4.2 感应电源系统建模和仿真 |
4.2.1 启动控制模块 |
4.2.2 相位检测模块 |
4.2.3 频率跟踪模块 |
4.2.4 功率检测模块 |
4.2.5 驱动生成模块 |
4.3 感应加热电源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感应加热电源系统软硬件设计 |
5.1 辅助电源及驱动电路设计 |
5.1.1 Flyback辅助电路设计 |
5.1.2 MOSFET驱动电路设计 |
5.2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5.2.1 电压采样电路 |
5.2.2 电流采样电路 |
5.3 硬件保护电路设计 |
5.4 控制电路软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感应加热电源实验分析 |
6.1 实验分析 |
6.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清单 |
附录B 原理图和PCB板 |
致谢 |
四、微波炉延时关断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配电网有源电能综合治理装置的研究[D]. 李莎.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2]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与设计[D]. 石磊.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智能楼宇可控负荷的用电特性及其需求响应潜力研究[D]. 何义. 湘潭大学, 2020(02)
- [4]低压串联故障电弧诊断技术研究[D]. 马传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居民区低压直流配电关键技术研究[D]. 高川峻.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大功率磁控管驱动电源的设计与研究[D]. 朱向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四源半导体微波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史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高效微波加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杜贤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9]磁耦合谐振式户用光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李晨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10]感应加热电源设计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 何月.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感应加热论文;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 计算机电源论文; 焊接电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