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现代汉语中的电子计算机用语(论文文献综述)
李松蔓[1](2021)在《汉语交际域动词的认知语义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际是语言较为基础的社会功能,人们通过运用语言进行日常的交际活动,相互传递信息和表达主观意愿。表达交际语义的语言结构位于词库的底层,是人们在日常交际生活中较为基础的语言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旧事物的更替,语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使得具有交际义的语言结构数量增多、语义结构趋于复杂。汉语交际域词元结构复杂,但它们并非孤立存在于词元系统中,不同语义类型的词元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这些联系随着语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显现程度,使得汉语交际域词元系统的语义结构不断变化。确立交际域语义范围、将词元进行准确的划分、建立交际域词元库,并对交际域词元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清晰地展现交际域词元内部的语义结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框架语义学、认知语义学、语言信息结构为理论基础,以认知语义框架、词元结构、框架元素、原型范畴等理论为依据,对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进行了讨论。首先,采用定量定性分析法,圈定词元范围,对从语料库中收集的语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从上至下构建一个从框架域——框架分域——框架类——框架式的层级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并抽象得出其认知语义框架元素;最后,基于词元及框架元素分析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基于各交际域词元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结构,将交际域词元认知语义框架划分为一个由2个框架分域、8个框架类、30个框架式组成的层级认知语义框架,通过该层级认知语义框架我们可以将不同语义结构的交际域词元建立起系统的纵向语义联系;其次,在构建好的认知语义框架中,我们对交际域框架式进行探究,抽象出若干认知语义框架元素,并根据这些元素在语境中的语义地位,将这些元素划分为核心框架元素和非核心框架元素。最后,基于框架元素,依照交际域词元内部信息流动的方向,将交际域词元分为单向交际域词元和互向交际域词元两个语义范畴,这两个语义范畴都是以某一词元作为原型语义范畴,向四周不断扩散发展的开放语义范畴。虽然交际域内词元数量多样,语义结构相对复杂,但词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语义联系。本文尝试将认知语义和信息结构融入认知语义框架模型中,通过构建全新的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模型,梳理不同交际域词元之间的语义联系,寻找一种新的研究角度,着力探索框架语义分析的新方法。
薛凤冠[2](2021)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工作实践中,他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并实践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的经验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陈云对经济建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本文二、三章主要探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曲折探索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等三个方面;其思想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有计划按比例”思想、西方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原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同时,其思想的形成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长期领导经济实践也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充实和深化。二、本文四、五章重点阐述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文章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提炼概括为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全貌。文章认为,这六个方面内容涉及到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发展的思想两个层次。其中,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主要涉及陈云经济工作的伦理观和方法论,故可以归为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改革、经济开放更侧重于体现陈云在经济发展某一领域实践中的思想,可以归为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两个层次、六个方面思想,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完整体系。其中,综合平衡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基础,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本文第六章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征与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内容和实践的全面研究,文章从政治性、人民性、求实性、创新性、前瞻性五个角度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渐进而审慎可以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终其一生,无论身处何时、身居何位,陈云始终保持这一特色。通过渐进和审慎,陈云在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中,推动中国经济建设逐步向前发展。最后,文章认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二是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三是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四是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五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这些对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方法论上也值得学习借鉴。
牛涛[3](2020)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第7版))收录的三音节词语为研究对象,对词典中收录的6281条三音节词语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统计,并建立三音节词语语料库。通过对三音节词语的全面分析,能够对三音节词语的形成过程和结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现汉》(第7版)中共收录6281条三音节词语,不包括词典后附的字母词。三音节词语以三个语素构成为主,有5672个,占总数90.3%,两个语素构成的有488个,占总数7.77%,一个语素构成的有121个,占总数1.93%。在三音节词语的语法属性中,主要以名词为主,共有4931个,占总数78.52%,依次是形容词和动词,其它词类数量较少,还包含了未标注词类681个,占总数10.84%。三音节词语按语素构成数量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有117个,占总数1.86%;合成词中又以复合词为主,其中以定中结构为主,约占总数70.55%,其次是述宾结构,约占总数9.65%,还有状中、述补、主谓和联合结构。合成词中的附加式又可分为前附加和后附加,附加式共有486个,约占总数7.74%后附加式共有370个占5.89%,前附加式共有116个,占1.85%。三音节词语的来源丰富,有来自方言、外来词、口语、新词新语和书面语。三音节词语产生的方法主要有语音造词法、修辞造词法、缩略造词法和附加造词法。语音造词法包括了摹声和音译,语音造词法产生的三音节词语数量比较少,大部分是外来词语的音译形式。修辞造词法包括比喻、借代、夸张和仿词造词法四种方式,其中比喻造词法又包括了全喻式、前喻式和后喻式,夸张造词法又包括了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仿词造词法包括了仿前式、仿中式和仿后式。三音节词语的结构内部是分层的,由最内层和最外层构成。在考察三音节词语语义结构情况时主要以最外层的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为主。三音节词语的语义结构关系以定中式为主,根据组成成分的词性把定中式三音节词语分为N+X、V+X和A+X三种类型,状中式三音节词语分为Adj+V、Adv+V和N+V/Adj三种,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和联合式分别根据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类。在三音节词语结构的语义关系中以定中式为主。定中式三音节词语的音节组配方式根据单双音节的不同组配有1+2式和2+1式。充当修饰语的词类不同所选择的音节组配方式也不同,名词、动词充当修饰语时倾向于选择2+1式的音节组配,1+2式相比2+1式数量少;而形容词充当修饰语时倾向于选择1+2式为主,2+1式少于1+2式。在名词、动词作定语时2+1式是无标记组合,1+2式有标记组合;而形容词作定语时1+2式无标记组合,2+1式是有标记组合。定中结构中充当定语词类不同出现了音节搭配不对称的“颠倒标记”现象。背后的理据是基于“松紧象似”在定中结构的“句法——语义——语音”三个范畴之间建立一个互动的“关联标记模式”,音节组配与词类选择反应的不对称性是由于“松紧象似”原则在以上的三个范畴之间的影响。起主要作用还是修饰语和中心语语义上的松紧,定语反映中心语的本质属性,越靠近中心语,两者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反之,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语义联系不紧密,结构之间较松散。
温思佳[4](2020)在《语言模因论视阈下俄汉网络语言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依托网络平台生存的线上虚拟社会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趋明显,其中,网络文化的产物——网络语言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已经从网络平台渗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某个网络热词出现后,有可能衍生出同名电影、同名商标、同名刊物,这个词也可能成为日常口语的一部分。网络语言在中国和俄罗斯学术界都吸引着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语言学诸多领域中都取得了成果。其中,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网络词汇类型和结构、网络词汇的修辞特征、网络语言的应用等占比重较大。在网络语言对比研究方面,英汉网络语言对比成果较多,俄汉网络语言对比则多数集中在词汇构成和修辞研究中。因此,选择一个较新的理论对俄汉网络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能够为俄汉网络语言的研究和应用补充一些新的视角和观点,为后续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成果。本文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对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对比分析。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主义,从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产生的理论,我们可以将文化领域内能够被复制和传播的信息都称为模因。语言模因论是基于模因论产生的新理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语言模因是能够借助语言这一载体,携带模因宿主的主观意图,以重复或类推的方式反复不断传播的信息表征。俄汉网络语言模因在类型和成因上存在共性和差异。本文选取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俄汉网络语言模因为例,从语言模因表征的内容和形式对二者进行分类,主要分三种类型:形义复合模因、语形派生模因和语义派生模因;从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影响阐述二者的成因,在成因的具体表现中进行对比分析,并简述一些网络语言模因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发展趋势。
谢茹[5](2020)在《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文中认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随着新的国家制度的建立,整个中国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语言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为现代汉语语言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建国初期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到进行大规模、大范围、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改造,再到“十年浩劫”,直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语言与社会密不可分,语言是社会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词汇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最为迅捷。词汇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会在语言词汇中留下痕迹。在社会发展变化的急剧时期,语言词汇的发展变化则更为显着。建国三十年是现代汉语史上急剧变化的时期,因此建国三十年词汇研究是现代汉语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研究共设立五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思路及方法等相关基础内容,为下文的具体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是“建国三十年新词语概况研究”。这一章主要考察建国三十年新词语的语表特征、语法特征以及语义特征,并从社会因素及语用动因角度分析新词新语特征的成因。考察发现建国三十年的新词新语从语表特征上看,语音形式普遍较长,政治领域类新词语数量最多,自源类新词语占主体;从语法特征上看,名词性新词语数量最多,偏正式构词结构类型为主,说明法、简缩法、修辞法是当时新词语的高频构造方法;从语义特征上看,词义架构单一,异名同指及类义现象突出。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求新、尚简、崇高的语用心理对新词新语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第三章是“《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研究”。这一章主要介绍留存至今的两部词典共收词语的概况,并考察共收词语的语义及语法功能的发展演变。统计调查发现,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只有26.9%比例的新词语留存至今,成为两部词典的共收词语。大部分共收词语都是要通过自身的发展变化才能适应当今的语言生活。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共收词语的语义方面,既包括词语理性意义的变化,也包括词语色彩意义的变化。理性意义的变化指的是两部词典共收词语义项数量的变化以及一个义项内部的深化、扩大、缩小、转移等变化;色彩意义的变化指的是两部词典共收词语不同色彩之间的转化。两部词典共收词语语法功能的发展变化主要指的是词语不同词类之间的转变。第四章是“《现汉》未收词语研究”。这一章主要介绍《大辞典》中存在但《现汉》却并未收入的词语的概况,重点探究《现汉》未收词语的成因,并探讨了未收词语的重新启用问题。据统计,大部分建国三十年时期产生的新词新语在当今的语言生活中都是处于衰亡状态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新词新语的自身特征、语言的明确性原则、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是建国三十年新词语大量衰亡的原因。最后一章为“结语”。这一章对整个课题的全部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就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王亚光[6](2019)在《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汉译中背离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文论汉译中的“背离现象”指的是在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的“言非所是”的状况,背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总体性背离、逻辑背离和语义背离。背离现象的存在会导致理论认识上的分歧,也会导致实践应用上的失误。在西方文论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对文学理论的话语形态和文体特点有准确的认识,自觉克服导致背离的原因,最大限度地缩小背离的幅度,减少背离的频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学理论的话语特点,说明了文学理论翻译常用的方法、梳理了关于文学理论文本翻译标准的讨论,进一步分析了文学理论翻译的特点。西方文论是一种理论话语,有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逻辑,但是文学理论文本没有固定的体裁,除了理论阐述以外,诗歌、书信、对话都可能成为文学理论的载体。文学理论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科学技术文献翻译。文学是虚构的,以故事讲述和情感共鸣为特征;科学技术文献是纯粹的客观描述;而文学理论兼有文学作品的灵性、抽象性和科技文献的严谨性、逻辑性。因此,作为一种论说话语,文学理论话语兼具人文性和学术性。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文学理论传统的翻译方法包括:“格义”“达旨”、“直译”“意译”和“归化”“异化”。在翻译标准方面,理想的译文应该做到语义忠实、思想契合、表达流畅、风格一致。文学理论话语翻译具有学术性、语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其次,具体梳理了背离的类型和原因。西方文论翻译中的背离,主要指语义内涵背离、思想内涵背离、文化内涵背离和表达风格背离。具体表现为原文语义的增删、变异,以及风格的改变等等。此外,复译的理论文本也可能存在背离现象,西方文论作品复译的需要来自于接受语境的时代性变化及接受状况的变化,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问题求解。这直接关系到原文要点在翻译中的理解,因此也直接关系到如何翻译。尽管复译相对容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文本复译能完全避免背离现象。文学理论文本与其他类型文本相比,语义和风格的个性化特点更突出,思想文化内涵更深刻。西方文论翻译中背离现象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指言说语境不同,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差异,文论语境差异和文化语境差异等等。汉语是象形文字,字就是画,能直接表意;西方语言多为拼音文字,不仅文字构形不同,而且语言逻辑关系也有差异。语言的言说语境包括历史语境、空间语境、文化语境和文论语境;一切观念的产生、转述和接受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当语境改变的时候,观念该如何理解、如何再现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主观方面讲,译者的语言能力、理论水平、工作态度等原因也会导致对理论文本理解不到位或者表达不充分,主体性应对策略要求译者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提高自身素养,提升译文质量。某些情况下,背离是译者遇到无法跨越的语言障碍时,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权宜策略,这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这种背离也是一种抵达。再次,面对背离现象,提出西方文论翻译中的应对策略。西方文论汉译就是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化”的一个过程,这是在一个陌生语境中,为了实用目的进行语言转换、思想再现的过程。意蕴转换需要再现语义内涵、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表达风格,译文一方面要和原文意蕴一致,另一方面要和目的语的表达规范相符。译者的主体性就体现为不断克服上述导致“背离”的不利因素,追求“完美翻译”,译者是文学理论翻译的主体,也是解决背离问题的关键。一个合格的西方文论译者应该具备较高水平的语言能力,无论在理解环节还是在表达环节,都不能出现知识性和意旨性的纰漏。理想的文论译者应该是某个领域——比如某个理论流派或者某个理论家的研究专家,能真正弄清楚理论文本中每个词的含义,一个词在不同的理论家那里很可能表达不完全想同的意思,换言之,一个词在每个理论家那里可能具有特别的涵义。只有对一种理论或者一个理论家足够熟悉的译者才能在译入语中找到那个恰当的对应词。许多西方文论术语的内涵都有一个流变的过程,这就为在译入语中找到切近的表达增加了难度。译者对文论语境的熟悉程度会影响其对术语的理解,也会影响其对译文的选择。对于曾经翻译过的术语,特别是约定俗成、广为接受的,要尽可能沿用,这会大大降低翻译的成本和理论交流的成本。专家型译者或者研究型译者是理想的文学理论译者。理想的译者还要懂得翻译技巧和翻译技术。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料库的建立,特别是翻译辅助技术、人工智能的开发利用等,对于解决理论术语一致性问题非常有帮助。懂技术的译者会大大提高翻译的速度和效度。西方文论是西方文学理论家个人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因此是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西方文论翻译是一种学术性翻译,需要在严谨的科学态度基础上进行学术性研究,才能解开原文的迷津,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用地道的汉语流畅地表达出来,追求没有背离的“完美翻译”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袁亮杰[7](2019)在《人文社科权威期刊论文语言学特征的多维度对比探析》文中认为语言学特征是一种语言中不同形态和功能差异的综合体现,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交际功能,其共现模式体现了语体的差异和语域变异特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量化与统计研究路径,实现了对不同语域内语言学特征的量化分析,成为语体语法和语域变异研究的新方向。在语料库语言学领域,由Douglas Biber于1988年创立的多维度分析法,以其量化分析的系统性、实证性和可操作性,在英语语体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托福考试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而在汉语研究中,多维度汉语语体分析同样能够揭示语言学特征在不同语域的共现模式及其与语体功能的对应关系,是一种重要的量化研究路径。但目前运用该方法研究汉语语体的文献较为匮乏。本研究运用多维度分析法,选取汉语人文领域(中国文学、历史学、哲学)和社科领域(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六门学科的权威期刊论文(共970篇,逾920万字),对语料中的111项汉语语言学特征进行因子分析,发现了人文社科领域权威期刊论文具有7个维度的语言学特征共现模式:描述性/阐释性、概念判断/行为再现、铺陈与发展、已然性表述、计数与测量、模糊性表达、顺序与连接。进而,通过对不同学科语域的语篇维度分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并结合具体语料中的语言学特征进行质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学科间的语域变异模式,总结出汉语人文和社科领域的语域变异维度,丰富了汉语语体和语料库研究成果,为学术汉语写作、汉语二语习得、汉语信息处理等提供参考。
冯红梅[8](2018)在《新时期汉语词素的发展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素是一种音义结合体,是词的构成单位。作为造词构词的材料,词素不直接参与交际,因而与其他语言符号相比,词素要相对稳定,但也绝不是静止不变的。作为一级独立的语言单位,词素本身也自成系统,也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功能。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触和交往越来越密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可以说,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在经历着快速的变化。受此影响,新时期的词素系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新词素的产生和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这两种情形。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梳理了“词素”的相关研究,包括术语名称的选择、词素的界定、词素的分类以及词素的表义关系等。第二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新时期的新生词素。本章主要从来源方面分析。从来源看,新词素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外语的外源性词素,少数是来自共同语和方言的自源性词素。其中外源性词素从引入方式区分,又可分为音译词素和借形词素两大类,音译词素大多来自西方语言,借形词素主要指日源汉字词素和西文字母词素。共同语系统内新生的词素以合成词素为主,单纯词素屈指可数,并且几乎都是首先在网络上产生和使用;方言词素主要来自北京话和闽粤方言。总体来看,与现代汉语的其他阶段相比,新时期新生词素的数量更多,类型也更为丰富。第三章探讨新时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重点为词素新义的产生。新时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主要包括意义的丰富和深化、意义的扩大、义项的增加等类型,其中新义项的增加最为突出。新增的义项可以从性质、来源、衍生方式等诸多不同角度来观察。从性质来看,新增义项包括成词词素义和非词词素义两类。就来源而言,新义有的是在共同语系统内部自发生成,有的是从外语或方言中借用而来,还有的是受网络影响而产生。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对词素新义的生成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是新时期词素意义发展演变的一个显着特点。从衍生方式来考察,新义衍生的方式主要为隐喻、转喻和横向合并,不同方式有时单独起作用,有时也会共同起作用。除词汇意义外,语法语义和色彩意义在新时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总体来看,由于自身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新时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渐变性特点;另一方面,这一时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又表现出了 一些自身独有的特点,比如新义项的增加要比以往更为突出。第四章从构式压制视角来考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广泛参与造词构词是词素意义演变的基本前提,而广泛造词的一种常见方式就是创造性类推。创造性类推不但使得词汇系统增加大量新成员,而且伴随词族成员的增多,共同词素的组合方式和表义范围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从而为词素产生新义创造机会。不过,新义能否顺利生成,往往要取决于造词中的构式压制。以定中构式为例,其语义模式为“提示特征+事物类”,造词过程中当构词词素不符合这一语义模式时,构式压制便会发挥作用,词素本身也会积极调整自身的属性,在构式和词素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下,新词得以顺利产生,词素的意义也相应发生某种改变。从作用对象来看,定中构式主要是对中心成分施压,当然也不排除对修饰成分进行压制。就压制结果而言,有的是临时性“压服”,有的是稳定性“压成”;有些是使得词素的词汇意义发生变化,有些不但使词汇意义变化,还会使语法意义发生改变。第五章探讨词素和词以及词素义和词义在动态发展中的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从产生源头来看,词素的产生都不能脱离词,语言中不会孤立地产生词素。当然,词和词素毕竟是不同层面的两级语言单位,两者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新词产生,未必产生新词素;旧词消亡,词素未必随之消亡。在意义的发展演变方面,词义由词素义构成,词素义的发展变化离不开词义,两者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同步的;而与生俱来的性质和功能的差异又导致它们的发展演变各有自己的轨迹,呈现出一定的非同步性。就新时期而言,伴随新词的大量产生,词素系统也相应地增加了一些新成员。在意义演变方面,新时期词素意义演变的主要类型为义项的增加,由于这一时期词义的发展演变也主要表现为义项的增加,因而两者的变化有时会体现为一种同步发展的关系。
苏琳[9](2018)在《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新词语的相关研究,无论理论探讨还是词语辨析,都有不少成果。新时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系统的日益普及,改变了人们在生活中的交际方式和交流用语,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人们的交流和书写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新词,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和研究新词语形成的机制,规范语言词语的使用,进而规范人们的表达书写,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对于汉语词汇的研究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对词汇的系统建设、字典编撰、语文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词汇研究体系中,新词语的造词机制研究仍然不够系统化、专业化。现在大多数新词造词研究都是从形态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汉语造词的形式、外部原因、来源,这些研究总体上来说还是有一些局限性,没有系统地解释新词造词的内在机制。笔者以汉语词汇学和汉语语言学作为基本研究理论支撑,同时以认知语言学、词源学、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哲学等相关理论为借鉴,通过搜集、整理、对比已有新词语料库,以实际新词数据为素材,对新词语的造词内部机制,结合理论数据分类别地进行研究,达到词汇溯源、规范使用、现实指导的目标。本文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介绍了新时期汉语造词的研究背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词也跟着时代的变化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网络信息的普及,又出现了新一批词汇,这是社会变迁与时代变革在词汇造词上的具体呈现。在此,首先分别从三个发展阶段介绍各个时期新词语的研究现状。其次介绍新词语的界定标准和来源,通过新词的结构形式对其进行分析。对现今新词语的研究方向,主要从修辞方式、多种学科融合、类词缀、汉语构词方式、规范研究等方面阐述。最后分析目前的语料来源,在此素材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总结,从而形成新时期的语料素材。第二章笔者对我国汉语新词语的学者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别从汉语的新词学术关注度、新词的创制方法以及新词论文作者统计等方面汇总,对已经发表的学科和刊物及数量进行统计,得出目前汉语新词语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且分析众多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笔者通过本章研究能够得出,就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言,新词语将会以原有的语言学原理为创制基础,同时结合电子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和新媒体技能等综合因素,对我国汉语新词语创制的知识结构有重大的影响和改变。第三章是对汉语新词语形成动因进行研究。汉语新词语产生的背景一般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概念、新事物、新思想不断产生。因此,语言也紧随着这些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新词语主要由以下几种方式产生:(1)将原本存在的语言原则,按照某种特定的关系进行重新组合。(2)对原有语言规则的偏离。(3)旧词新义。(4)词语融合。这些词语在不断相互撞击与融合的历程中,映射出语言学内在的发展轨迹;另外隐含、联结、激活、抑制等是新词语出现及使用的内部规约。通常第一个被激活的词汇具有异质性。由于此种性质突然显现,并由此而被大家所认知及命名。在汉语当中很多的新词语都是以内含词语和词义激活为基础,进而借助于抑制和联结这两个规约共同作用而达成的。其在新词出现及使用上是相互促进,并对外在形式及意义上一起推进了词语内在体系的改变;新词语产生方式主要是联想和类推。汉语词汇的发展,经历了由少到多、一个含义到多个意义等方式,且语言联想对其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此类似,类推在汉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既表现在构词、语音等变化上,还体现在新词含义的变化。第四章是从新词语变异的外因、内因、词性、词形以及句法、语序等语法角度对汉语新词语变异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章从新词语的构词特征、汉语语法变异、造词词汇的变异、汉语语言变异的动因、新词使用的规范原则等方面,对新词语的构成和变异进行探讨。语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词语变异方面,产生语言变异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是外部动因,例如语言接触、社会的发展、语用心理等;另一方面是内部动因,例如语言结构要素上的彼此制约、语言类推因素的作用等。造词词汇的变异,主要体现在新词语中的新词素的出现,使词汇系统发生了变化。造词语法的变异,在新时期新词语造词中表现非常明显的是词性、词形、句法、语序关系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形态结构的差异,语法范畴的增减,词类的改变。词汇变异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转化的前提下进行的,是赋予旧词新涵义的过程,该机制不会消亡,而且将来仍将是构词的主要机制之一。第五章主要对汉语意义组合造词和修辞造词的研究,对词素构词进行解构化分析。笔者以造词法为研究基础,分析造词法在造词过程中的特点,加以意义组合造词、修辞造词机制进行研究。进而得出,在现代化高节奏的生活中,任何的方法和规则都无法完全解释造词的过程。创造新词是在生活中,以方法和材料相结合的产物。笔者主要利用解构理论,针对在造词过程中词素的巨大作用进行解构化分析。得出在造词过程中,词素是一个静态的,但是却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动态的意义变化,属于一种新的范畴属性。意义组合造词分析主要是通过介绍词形,词句及语义的相互交叉关系,比较全方位地剖析了新词语构造的整体过程、合作机制的类型。修辞造词主要是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具有时代特色,词义比较模糊,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大多数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临时的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仿拟型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其构词手段较丰富。第六章是关于网络词的造词机制。在现代互联网快速发展中,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媒体,在新媒体的传播下,网络词语的频繁出现,使得人们也会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同时也能反作用于媒体,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词会快速的大规模的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章研究了网络词的范围和地位以及网络传播新词特点,并进行了分类讨论、加以分析。通常情况下,能够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流行词,主要是通过以下的方法构造而得:运用数字的谐音组合、拼音字母谐音、英文字母简写、数字字母相结合、英文字母的谐音拼读、仿音或变调谐读法、比喻造词法、借代方法、借代挪用。网络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加速了汉语的现代化发展,让汉语的涵义更加丰富。网络语言虽然灵活多变,却因为缺乏规范性,也有其不利的影响。第七章主要探讨了新词语对汉语言发展的意义和影响。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新时期的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对构造机制进行研究,得出新词语的创制,以不同于传统汉语的构造方式,丰富着汉语的词汇系统,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促使诸多新词语与网络有关,多媒体、自媒体平台的构建和完善,为汉语新词的造词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上通过词汇的丰富造词形式和方法,表达个人感情、诉求、意愿。现今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部分已经沉淀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考察新词的使用情况,可以为词典的编撰提供参考意见。通过分析新词语对汉语发展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进而提出规范性建议。笔者认为,现代社会汉语新词语涌现的数量越来越多,通过对新时期背景下新词语构造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其构造特点、构造方法及材料、内外部影响因素,力求分析得出造词的内在机制。新词语的涌现使语言变得丰富多彩,但在社会生活中语言的规范使用问题不容小觑,是我国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刘翔[10](2016)在《汉英哈语言“字母词”使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以及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字母词”作为一种新鲜现象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普及和发展。字母词以其“经济、快捷、方便”的特点被大众普遍使用,字母词主要在英语中出现因为英语本身就是“字母语言”,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汉语中的字母词逐渐增多,在中文中夹杂字母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哈萨克语是黏着语、形态语、表音文字语言,如同英语,哈萨克语也有一定数量的字母词语。本文以“字母词”为切入点,以汉语英语哈萨克语字母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字母词使用方面的相关问题,并对字母词规范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最后对字母词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对策,以力求字母词能够正确规范的使用。本文有六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汉英哈字母词分析、结语和参考文献。第一部分为引言。共分为四部分,引言中阐述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本题目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汉英哈语言字母词的分析。这一部分总共包括四章内容,第二章主要从汉英哈语言“字母词”的来源、定义、分类、使用、拟形字这几方面来对汉英哈字母词进行分析。“字母词”一词出自于汉语,它同于英语和哈萨克语中的缩略词,但汉语中的缩略词是用汉字表达的,而英语和哈萨克语中的缩略词是用字母表达的。字母词直接引用到汉语里以后,不改写文字形体,所以把它称作字母词。汉语中的缩略词是汉字词的缩略。英语本身是字母语言,英语中的缩略词是字母词。哈萨克语本身也是字母语言,哈萨克语中的紧缩词称作字母词。第三章主要从“字母词”与语境、网络语言、文化、心理需求这几个方面对字母词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第四章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汉英哈语言“字母词”共性,二是汉英哈语言“字母词”差异,从这两个方面更进一步地来分析汉英哈字母词的使用。第五章主要从“字母词”的“四定”(其中四定主要包括定形、定音、定序、定义)、“字母词”应用问题、字母词”规范使用、“字母词”教学问题和“字母词”词典编纂问题这几个方面来阐释。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结语。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整篇文章做归纳总结,以及对本文的遗憾之处和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加强完善之处做出说明。第四部分为参考文献。在完成本文的过程中,笔者所参考的相关着作与学术论文。通过对这四部分的分析、概括、归纳和总结,尽可能地对汉英哈“字母词”使用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给出字母词科学使用的对策。字母词科学使用的对策有两个:一是规范字母词的读音和书写。二是在使用字母词的过程中应准确确定字母词的形、音、序、义,即:定形、定音、定序、定义。
二、试析现代汉语中的电子计算机用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现代汉语中的电子计算机用语(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交际域动词的认知语义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理论背景 |
1.4.1 框架语义学 |
1.4.2 认知语言学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交际义动词词性研究 |
2.2.2 言语行为动词研究 |
2.2.3 交互动词研究 |
2.2.4 交际域动词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交际域动词认知语义框架 |
3.1 引言 |
3.2 交际域动词的界定 |
3.3 交际域动词认知语义框架 |
3.3.1 构建交际域动词认知语义框架层级系统的方法 |
3.3.2 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的框架元素 |
4.1 引言 |
4.2 交际域核心框架元素及其句法实现 |
4.2.1 交际主体核心框架元素 |
4.2.2 交际对象核心框架元素 |
4.2.3 非通用核心框架元素 |
4.3 交际域非核心框架元素及其句法实现 |
4.3.1 时间非核心框架元素 |
4.3.2 处所非核心框架元素 |
4.3.3 原因非核心框架元素 |
4.3.4 结果非核心框架元素 |
4.3.5 目的非核心框架元素 |
4.3.6 手段非核心框架元素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单向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 |
5.1 引言 |
5.2 单向交际域认知语义结构及其认知语义框架 |
5.2.1 单向交际域原型语义范畴 |
5.2.2 单向交际域派生语义范畴 |
5.3 单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
5.3.1 单向交际域语义范畴间的语义关系 |
5.3.2 单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
5.4 小结 |
第六章 互向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 |
6.1 引言 |
6.2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结构及其认知语义框架 |
6.2.1 互向交际域原型语义范畴 |
6.2.2 互向交际域派生语义范畴 |
6.3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
6.3.1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间的语义关系 |
6.3.2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经济 |
1.4.2 经济建设 |
1.4.3 经济建设思想 |
1.5 创新之处 |
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
2.1 陈云的生平与简历 |
2.1.1 青少年时期 |
2.1.2 革命战争时期 |
2.1.3 新中国成立后 |
2.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2.2.2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
2.2.3 毛泽东思想 |
2.2.4 中国传统文化 |
2.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2.3.1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
2.3.2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 |
2.3.3 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
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
3.1 在革命战争时期萌发 |
3.1.1 中央苏区时期 |
3.1.2 陕甘宁边区时期 |
3.1.3 东北时期 |
3.2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 |
3.2.1 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
3.2.2 调整工商业 |
3.2.3 “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
3.2.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充实 |
3.3.1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
3.3.2 重视粮食工作 |
3.3.3 调整经济体制 |
3.4 在“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深化 |
3.4.1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
3.4.2 边调整边建设 |
3.4.3 引导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
4 陈云经济哲学的思想 |
4.1 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 |
4.1.1 综合平衡要着眼全局 |
4.1.2 综合平衡要综合施策 |
4.1.3 综合平衡要统筹兼顾 |
4.2 陈云的民生改善思想 |
4.2.1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高度 |
4.2.2 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 |
4.2.3 正确处理好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4.3 陈云的国情国力思想 |
4.3.1 从国情国力出发探索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
4.3.2 速度与质量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
4.3.3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 |
4.4 陈云的经济决策思想 |
4.4.1 一切从实际出发 |
4.4.2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 |
4.4.3 交换、比较、反复 |
5 陈云经济发展的思想 |
5.1 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
5.1.1 坚持市场与计划相统一 |
5.1.2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改革 |
5.1.3 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
5.2 陈云的经济开放思想 |
5.2.1 注重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利用 |
5.2.2 注重循序渐进、稳妥推进 |
5.2.3 注重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及现实启示 |
6.1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 |
6.1.1 视为灵魂的政治性 |
6.1.2 无比鲜明的人民性 |
6.1.3 一以贯之的求实性 |
6.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
6.1.5 战略谋划的前瞻性 |
6.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 |
6.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
6.2.2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
6.2.3 指导了新中国经济建设 |
6.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6.3.1 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
6.3.2 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3.3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
6.3.4 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
6.3.5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 |
6.4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6.4.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6.4.2 方法论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第一节 三音节词语语素构成 |
第二节 三音节词语结构层次 |
第三节 三音节词语语法属性 |
第四节 三音节词语结构关系 |
一、2+1式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二、1+2式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第五节 三音节词语来源考察 |
一、三音节方言词 |
二、三音节外来词 |
三、三音节新词语 |
四、其它 |
第二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构词法研究 |
第一节 单纯词 |
一、拟声词 |
二、音译词 |
第二节 复合词 |
一、偏正式 |
二、述宾式 |
三、述补式 |
四、主谓式 |
五、联合式 |
六、其它 |
第三节 派生词 |
一、前附加式 |
二、后附加式 |
第三章 《现汉》(第7版)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研究 |
第一节 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现象 |
一、单双音节组配的现象 |
二、N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三、A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四、V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第二节 韵律与单双音节选择 |
一、辅重原则 |
二、音节松紧 |
第三节 词类与单双音节选择 |
一、词类、词长与音节选择 |
二、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规律 |
第四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造词法研究 |
第一节 语音造词法 |
一、摹声造词 |
二、音译造词 |
第二节 修辞造词法 |
一、比喻造词 |
二、借代造词 |
三、夸张造词 |
四、仿词造词 |
第三节 缩略造词法 |
一、缩合法 |
二、节略法 |
三、数字概括法 |
四、造词理据 |
第四节 附加造词法 |
一、前附加式 |
二、后附加式 |
三、生成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语言模因论视阈下俄汉网络语言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1.语言模因论和网络语言概述 |
1.1 模因和语言模因的定义 |
1.2 语言模因的特征 |
1.3 网络语言的定义与特征 |
1.4 模因和网络语言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2.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的类型 |
2.1 俄语网络语言模因表征的内容与形式分类 |
2.1.1 俄语网络语言形义复合模因 |
2.1.2 俄语网络语言语形派生模因 |
2.1.3 俄语网络语言语义派生模因 |
2.2 汉语网络语言模因表征的内容与形式分类 |
2.2.1 汉语网络语言形义复合模因 |
2.2.2 汉语网络语言语形派生模因 |
2.2.3 汉语网络语言语义派生模因 |
2.3 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类型对比 |
本章小结 |
3.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的形成条件 |
3.1 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的内部条件 |
3.1.1 符合成功网络语言模因的特征 |
3.1.2 语言经济原则 |
3.2 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的外部条件 |
3.2.1 互联网带动大众传媒的感召度 |
3.2.2 相关事件的触发 |
3.2.3 公众的心理特征和表达需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1.1 研究范围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建国三十年词汇理论研究 |
1.2.2 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研究 |
1.2.3 现代汉语词汇统计研究 |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3.1 有利于建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 |
1.3.2 有利于建构现代汉语词汇学理论 |
1.3.3 有利于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原则性方法 |
第2章 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概况研究 |
2.1 新词新语的语表特征 |
2.1.1 语音形式 |
2.1.2 语义领域 |
2.1.3 语源类型 |
2.2 新词新语的语法特征 |
2.2.1 新词新语的句法性质 |
2.2.2 新词新语的结构特征 |
2.2.3 新词新语的高频构造方法 |
2.3 新词新语的语义特征 |
2.3.1 词义架构单一性特征突出 |
2.3.2 异名同指现象突出 |
2.3.3 类义关系突出 |
2.4 新词新语特征探因 |
2.4.1 社会因素 |
2.4.2 语用动因 |
第3章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研究 |
3.1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概况 |
3.2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意义的发展变化 |
3.2.1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理性意义的发展变化 |
3.2.2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色彩意义的发展变化 |
3.3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语法功能的发展变化 |
3.3.1 义项数量增加时共收词语的语法功能变化 |
3.3.2 义项数量不变时共收词语的语法功能变化 |
第4章 《现汉》未收词语研究 |
4.1 《现汉》未收词语概况 |
4.2 《现汉》未收词语探因 |
4.2.1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
4.2.2 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 |
4.2.3 新词新语的自身特征 |
4.2.4 语言的明确性原则 |
4.2.5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
4.3 《现汉》未收词语的语用情况考察 |
4.3.1 词语重新启用问题研究现状 |
4.3.2 《现汉》未收词语的重新启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汉译中背离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1.1 作为一种翻译现象的“背离” |
1.1.2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
1.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西方文论译介概况 |
1.2.2 西方文论术语/文本翻译——语言内涵背离现象研究 |
1.2.3 跨语际的理论旅行——超语言的背离现象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文学理论的话语特点与翻译 |
2.1 文学理论话语形态及其特点 |
2.1.1 作为观念的文学理论 |
2.1.2 文学理论的话语形态 |
2.1.3 文学理论的话语特征 |
2.2 文学理论的翻译 |
2.2.1 多维视角的翻译方法 |
2.2.2 理论话语翻译的标准 |
2.2.3 文学理论翻译的特点 |
第3章 西方文论汉译过程中的背离现象 |
3.1 背离的表现 |
3.1.1 语义内涵背离 |
3.1.2 思想内涵背离 |
3.1.3 文化内涵背离 |
3.1.4 表达风格背离 |
3.2 文本复译中的背离问题 |
3.3 对于背离现象的认识 |
3.4 背离的影响 |
3.4.1 理论认识失真 |
3.4.2 指导实践偏差 |
第4章 西方文论翻译中导致背离的原因 |
4.1 语境差异是导致背离的客观原因 |
4.1.1 语言环境差异 |
4.1.2 文论语境差异 |
4.1.3 文化语境差异 |
4.2 译者素养是导致背离的主观原因 |
4.2.1 译者的理论素养 |
4.2.2 译者的知识素养 |
4.2.3 译者的工作态度 |
第5章 面对背离的文论意蕴总体性应对 |
5.1 文论意蕴的转换生成:西方文论的“中国化” |
5.1.1 西方文论的非语境性接受 |
5.1.2 西方文论的实用性接受 |
5.1.3 西方文论的转换性接受 |
5.2 语义内涵再现:术语转换 |
5.2.1 术语翻译中的背离问题 |
5.2.2 文论术语翻译标准 |
5.2.3 文论术语译介策略 |
5.2.4 文论术语翻译例析 |
5.2.5 术语翻译的差异性融合 |
5.3 思想内涵再现:意蕴挖掘 |
5.4 文化内涵再现:文化调适 |
5.4.1 文化负载词的调适 |
5.4.2 文化意象的调适 |
5.5 表达风格再现:原文为纲 |
第6章 面对背离的译者主体性应对 |
6.1 文论译者的语言能力:意会与言传 |
6.1.1 参透语义:理解和表达 |
6.1.2 再现风格:语体与语域 |
6.2 文论译者的学术修养:高度与态度 |
6.3 文论译者的方法意识:技巧与技术 |
6.4 文论译者的成长动力:需要与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人文社科权威期刊论文语言学特征的多维度对比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文献综述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语料构成 |
一、研究对象 |
二、语料构成 |
第二节 语言学特征分类汇总 |
第三节 分析工具与研究步骤 |
一、分析工具 |
二、研究步骤 |
第三章 研究发现 |
第一节 因子分析与维度建立 |
第二节 对维度的分析与命名 |
一、维度1:描述性vs.阐释性 |
二、维度2:概念判断vs.行为再现 |
三、维度3:铺陈与发展 |
四、维度4:已然性表述 |
五、维度5:计数与测量 |
六、维度6:模糊性表达 |
七、维度7:顺序与连接 |
第三节 各学科维度分的计算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语域的理论及维度分均值的描述统计 |
一、语域的理论及其三个变量 |
二、维度分均值的描述与对比 |
第二节 维度分的推论统计与学科间语域对比 |
一、维度分的多变量方差分析 |
二、学科间的多重比较及差异 |
三、不同学科语域对比与解释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尚存不足 |
第三节 后续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一 本研究中111项语言学特征的举例及来源 |
附录二 本研究中语言学特征的基本数据(每千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时期汉语词素的发展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汉语词素的研究概况 |
一 术语名称的选择 |
二 词素的界定 |
三 词素的分类 |
四 词素的表义关系 |
第二节 选题缘起、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时期的新生词素 |
第一节 外源性词素 |
一 外源音译词素 |
二 外源借形词素 |
第二节 自源性词素 |
一 共同语内部的新生词素 |
二 来自方言的新生词素 |
第三节 新时期新生词素的特点 |
一 外源词素语源的多样性 |
二 外源词素吸收方式的丰富性 |
三 词素书写形式的多样性 |
四 词素表义范围的广泛性 |
五 词素的产生和借用受网络影响 |
六 新生词素以名词性词素为主 |
第三章 新时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词素意义发展演变的类型 |
一 意义的丰富和深化 |
二 意义的扩大 |
三 义项的增加 |
第二节 新增义项的性质 |
一 成词词素义 |
二 非词词素义 |
第三节 新增义项的来源 |
一 自发生成 |
二 借用生成 |
三 受网络影响产生 |
第四节 词素衍生新义的方式 |
一 隐喻 |
二 转喻 |
三 从隐喻和转喻的综合作用看词素义演变的复杂性 |
四 横向合并 |
第五节 词素语法意义的演变 |
一 新旧义的语法意义一致 |
二 新旧义的语法意义不一致 |
第六节 词素色彩意义的演变 |
一 戏谑色彩的突显 |
二 感情色彩的演变 |
三 时代色彩的演变 |
第七节 新时期词素意义演变的特点与轨迹 |
一 词素意义演变的特点 |
二 词素意义演变的轨迹 |
第四章 从构式压制视角看词素意义的演变 |
第一节 词族及类推 |
一 “词族”的界定 |
二 类推及其不同类型 |
第二节 词素意义演变中的构式压制现象 |
一 构式及构式压制的内涵 |
二 词素意义演变中的构式压制现象 |
第三节 定中构式压制的个案研究——新兴“X姐” |
第五章 词和词素的发展演变关系探究 |
第一节 词的产生和消亡对词素的影响 |
一 单纯词的产生和消亡对词素的影响 |
二 合成词的产生和消亡对词素的影响 |
三 新时期新词的产生和消亡对词素的影响 |
第二节 词义演变对词素义的影响 |
一 单纯词的词义演变对词素义的影响 |
二 合成词的词义演变对词素义的影响 |
三 新时期词义演变对词素义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梳理与评析:我国汉语新词语研究成果回顾 |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研究的学术关注度分析 |
第二节 论文作者统计分析 |
2.1 作者机构统计 |
2.2 核心作者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学科和发文阵地统计 |
3.1 汉语新词语研究学科统计 |
3.2 核心期刊统计分析 |
3.3 高影响力论文期刊分布 |
第四节 汉语新词语研究的热点主题分析 |
4.1 主题形成的依据和方法 |
4.2 主题分析 |
第五节 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
5.1 汉语新词语研究成果 |
5.2 汉语新词语研究存在不足 |
5.3 前瞻 |
第三章 汉语新词语形成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因素影响 |
1.1 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
1.2 改革开放后的影响 |
1.3 大众心态变化影响 |
1.4 心理趋向变化影响 |
1.5 语用动因影响 |
1.6 外国文化的影响 |
1.7 港澳台文化影响 |
1.8 内地方言词的影响 |
第二节 语言因素影响 |
2.1 激活和抑制因素影响 |
2.2 隐含和联结因素影响 |
2.3 类推机制因素影响 |
2.4 联想机制因素影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语新词语变异研究 |
第一节 新词语变异因素分析 |
1.1 外部影响因素 |
1.2 内部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新词语变异类型分析 |
2.1 词性变异分析 |
2.2 词形变异分析 |
第三节 新词语语法变异分析 |
3.1 句法变异及语用分析 |
3.2 语序变异及语用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新词语的修辞视角与解构关系 |
第一节 新词语造词的特点 |
第二节 新词语意义组合造词 |
第三节 新词语修辞造词机制 |
3.1 修辞学造词法的概念 |
3.2 修辞造词法词语特征 |
第四节 词素构词解构化分析 |
4.1 认知语言学的解构思维 |
4.2 词素意义解构与造词的关系 |
4.3 词素意义解构在不同意义类型中的表现 |
4.4 词素意义解构的途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语新词语网络词语造词分析 |
第一节 网络词语的定义和范围 |
第二节 网络新词语传播特点 |
第三节 网络词语的造词材料分类 |
第四节 网络词的造词方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语新词语对汉语言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
第一节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
1.1 军事因素 |
1.2 社会变革 |
1.3 对外交流 |
1.4 科技发展 |
第二节 新词语的主要来源 |
2.1 新造词语 |
2.2 借用方言新词 |
2.3 旧词复活 |
2.4 网络新词 |
2.5 外来新词 |
第三节 新词语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 |
第四节 新词语的规范与使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汉英哈语言“字母词”使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观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汉英哈语言的“字母词” |
2.1 字母词的来源 |
2.1.1 字母词的来源形式 |
2.1.2 字母词的来源语种 |
2.2 汉英哈“字母词”的定义 |
2.3 汉英哈“字母词”的分类 |
2.4 汉英哈“字母词”的使用 |
2.4.1 字母词使用的客观原因 |
2.4.2 字母词使用的主观原因 |
2.5 汉英哈“字母词”与“拟形字” |
第三章 汉英哈语言“字母词”问题分析 |
3.1“字母词”与语境 |
3.2“字母词”与网络语言 |
3.3“字母词”与文化 |
3.4“字母词”与心理需求 |
第四章 汉英哈语言“字母词”使用分析 |
4.1 汉英哈“字母词”共性 |
4.2 汉英哈“字母词”差异 |
4.2.1 来源差异 |
4.2.2 发展过程差异 |
第五章 汉英哈语言“字母词”应用规范与对策研究 |
5.1“字母词”应用问题 |
5.2“字母词”规范使用 |
5.2.1 读音规范 |
5.2.2 书写规范 |
5.3“字母词”的“四定” |
5.4“字母词”教学问题 |
5.5“字母词”词典编纂问题 |
5.5.1 汉语西文字母词入典的发展历史 |
5.5.2 字母词入典的编排方式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试析现代汉语中的电子计算机用语(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交际域动词的认知语义框架研究[D]. 李松蔓.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 薛凤冠.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1)
- [3]《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D]. 牛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语言模因论视阈下俄汉网络语言的对比研究[D]. 温思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D]. 谢茹. 河北大学, 2020(08)
- [6]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汉译中背离现象研究[D]. 王亚光. 辽宁大学, 2019(05)
- [7]人文社科权威期刊论文语言学特征的多维度对比探析[D]. 袁亮杰. 厦门大学, 2019(08)
- [8]新时期汉语词素的发展变化研究[D]. 冯红梅. 山东大学, 2018(02)
- [9]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D]. 苏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10]汉英哈语言“字母词”使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刘翔. 伊犁师范学院,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