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学科建设中发展研究生教育——兼论中南大学学科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金硕[1](2021)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特征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具备较强的行业优势、专业资源以及学科声誉,为行业与地方的发展提供理论知识和人才保障,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备坚实的办学基础。《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提出了“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八字方针,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特色与行业特征同这一方针完全契合,此类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充满机遇。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占据行业类高校的主体,且对地方与行业两方的发展都存在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研究未能切实的分析“双一流”以及地方“双一流”政策背景对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产生的实际影响,对该类高校的研究不充分。探究其一流学科建设相关特征,并为其构建合理的学科建设路径十分重要。由于部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已经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队伍,为了对该类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本研究将具备“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资格的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和普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两类高校予以分类,探究其学科建设特征与政策特征。分析发现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学科建设特征方面存在与行业联系紧密、受到地方政府强力支持、进行理性的生态位扩展与分离以及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四方面的优势;同时存在优势学科综合实力不足、缺乏相关支撑学科群以及受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制度演变过程中路径依赖的影响三方面的问题。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政策特征方面存在建设文本公布时间、文本用词、文本布局、建设内容、改革任务以及建设原则方面的趋同,高水平的行业特色高校与普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建设原则方面存在差异。建设文本的趋同主要受到权威政策以及评估指标的导向,差异性则基于不同层次高校的理性应对以及建设资源局限。针对两类高校的学科建设特征及差异,高水平的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强化学科生态的建设、推进学科特色的发展、构筑行业高校特色文化以及推进国际对标的建设路径;普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需要推进加深行业联系、强化地方服务、学科群建设、理性扩展生态位的建设路径。本研究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特征同理论紧密结合,丰富了院校分工理论以及生态位理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应用,扩充了行业特色高校领域的研究。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地方行业类高校明确目前“双一流”政策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实际特征,有针对性地克服劣势、发扬长处。推进高水平的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继续抓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机遇,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促进普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理性应对“双一流”建设政策,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追求合理的学科建设方向与水平。
陈洋[2](2021)在《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元素,其发展水平能够折射出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是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重要助力,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每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双一流”战略为地方高校提高学科实力提供了一次发展契机,各省级政府先后出台相应的省域层面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加大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资金投入,推动地方高校积极提升办学水平、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争取高水平科研项目、服务区域发展。在此情境下,关注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很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通过文献梳理、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等步骤来进行深入探讨,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文章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原由和研究基础。通过文献梳理,简述了现有的关于一流学科、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关系、一流学科建设理论逻辑、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困境及路径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为文章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文本分析,选取了26所地方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作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方案文本进行编码,发现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制定按照建设目标—行动策略—保障措施三个维度进行具体布署;另外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多数地方高校强调量化评价、突出重点扶持、重视内部治理制度改革;总结了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三大要素,即投入要素、结构要素和功能要素。第三部分为实践探索,采用案例分析法论述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现状,首先通过数据收集和实地调研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情况,重点分析了区内9所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现状,并选取其中一所高校总结其具体的建设举措,最后总结了地方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如经费投入增加、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引育机制不断完善、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以及学科国际化水平提高。第四部分为问题及成因分析,在对实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从一流学科建设两大主体政府和高校出发,利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访谈法着重分析地方高校在建设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服务区域经济意识不强、忽视资源整合共享、成果转化意识薄弱、交叉协同发展困难等;最后从政府和学校两大主体出发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第五部分为优化建议,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从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一流学科建设优化策略建议。从地方政府出发,首要的是要发展区域经济,完善城市基础功能;引导社会参与,拓展资源来源渠道;建立共享机制,促进校际资源共享;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地方高校出发,明确学科定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立足一流学科,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增强内生动力,注重一流师资培育;践行一流理念,建设一流学科文化;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合作水平;重视科教融合,促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
黄文武[3](2021)在《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文中提出这是一个持续变革的时代,任何组织及个人的发展都处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之中,大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大变革时代需要对大学革新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大学过去发展历程中的辉煌与没落、此时此刻面对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统筹思考。基于对创新创业时代大学的转型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为改革而改革”、“为政府政策背书而改革”以及“以排名为导向建设‘双一流’”等问题的反思,促使我们思考大学究竟应该在一种什么力量和精神的引领与推动下才能实现我们所期盼的高质量发展。论文选择以“企业家精神”作为研究大学革新的概念工具和理论视角,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跳出经济学、管理学的视野,重新认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彰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解释力,进而探究“企业家精神”在推动大学革新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则在于揭示企业家精神在实践层面对大学革新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强调为了创造大学的未来需要特别重视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革新,唯有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力量以推动大学革新才能塑造大学的未来。研究首先基于“大历史观”的视野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从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大学发展所展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基于历史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强调对于以革新求生存图发展的大学而言,企业家精神不是外在于大学这一组织的,而是其本身持续发展应该具备的核心特征和品质。从历史的角度呈现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和作用后,研究依据现实情景论证了企业家精神对于我们时代的大学革新之所以重要的原因。立足时代变革的大环境,强调当下的大学革新所涉及的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范式革命的重要性。在明确了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重要性,并对大学革新的过程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加以阐述后,需要追问的是大学革新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则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从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在横向上从大学革新的丰富事例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来说明这三种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即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学发展的未来,需要个人的、组织的、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的共同作用。在理论层面充分阐述了“企业家精神”对于大学革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后,研究的重点在于凸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在组织结构、制度、管理模式以及行动方式等实践层面的影响。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大学革新展现出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既超越组织发展历史/传统的范畴,又突破校园的围墙。企业家精神引领和推动大学革新实践就体现在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以及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等几个方面。同时,研究还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实践,分析企业家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以更好地实现大学发展目标。当前,“双一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政策驱动,强调走向卓越的大学更应该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并从个人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阐明了“企业家精神”之于“双一流”建设的作用。
姜雪[4](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郑石明,要蓉蓉[5](2021)在《系统思维观照下的高等学校学科生态论》文中研究指明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和第五轮学科评估正在进行,学科作为重要的评价单元必将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学科建设,为学科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如何建设学科生态系统和选择实践路径仍需探索。优化学科生态系统需要打造学科群、突出"高峰高原"学科发展优势和树立学科品牌。因此,各高等学校应从社会生态系统、学科内部生态系统和学科群生态系统三个层面同时发力,完善动力机制、夯实组织基础、协调学科发展和推动学科开放,建设良好的学科生态系统,以促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马俊敏[6](2020)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科既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学科发展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当前,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科建设更是被奉为大学建设的核心,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主体,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与水平不仅涉及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也涉及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对“双一流”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科学的评价“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第三、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及ESI学科数量为基础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个维度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总体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就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而言,第一,近年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均有所提升,以学科水平适配度的提升最为显着,学科优势度的进步最为缓慢。第二,已有少数高校实现了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者的协调高质量发展,部分学校在三个维度中均取得了显着的提升。第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群体内部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差距显着,以学科整体实力与学科优势度尤甚。(2)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来看,第一,这一群体在学科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学科水平适配度中的进步较为显着,而在学科优势度中的进步较小。第二,该群体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方面的协调性较为不足,仅少数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协调进步。第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与学科优势度方面的水平不高,在学科水平适配度上,群体内部的水平差异较大。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作为我国的高水平大学以及第一批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世界一流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科整体水平尚不够强,发展协调性不足,其二是学科优势度不突出,与世界一流大学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后续的发展中,为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第一是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高学科优势度,第二是打造学科生态,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努力促进学科水平协调、快速发展,为“双一流”建设强基固本。
于静[7](2020)在《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双一流”建设浪潮中必须迎头赶上、积极作为。在“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指引下,根据“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建设原则,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整合一流特色学科优势,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等目标,以建设目标驱动,以一流学科为核心组建一流学科群,发挥一流学科优势作用,引领相关学科体系发展,进而助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学科群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作为一种新的学科组织模式,在推进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诸多因素制约,严重阻碍了一流学科群建设成效。因此,对其建设制约因素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准确把握一流学科群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流学科群有效推进策略,这对提高一流学科群建设目标达成度、“双一流”建设成果满意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为研究对象,以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为研究问题。首先,通过对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双一流”建设政策内容分析,阐述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学科群建设缘由,探析了一流学科群建设方式与建设特征,总结了一流学科群建设存在问题。其次,基于文本分析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探索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分析出一流学科群建设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制约。一是国家层面,政策环境缺失,顶层设计不足;二是院校层面,制度保障不足,使其发展缺乏外发动力;三是一流学科群层面,内部生态要素有待优化,使其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再次,在充分考虑一流学科群建设现状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流学科群生态治理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该论文有图8幅,表7幅,参考文献78篇
周群[8](2020)在《我国高校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实施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士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未来。资格考试作为博士生培养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提升博士生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E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我国高校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实施效果。从对博士生资格考试的认识来看,师生普遍认为:资格考试有其实施必要性,考试作用在于监管督促而非分流淘汰。分流淘汰虽获得普遍认同,但不同入学方式的博士生对此也存在态度上的差异。从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执行落实情况来看,考试形式呈现多样化与学科偏好;考试内容关注专业知识与研究能力;考试过程中院系重视程度不足;考试结果反馈上缺少针对性建议。从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效果评价来看,一是资格考试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作用不显着,不同学科类别和入学方式的博士生在考试收获上有显着差异;二是博士生对考试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评价不高,不同入学方式的博士生对考试的广度评价有显着差异。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实施还存在一些偏差现象,执行过程偏差主要表现在象征性执行、替代式执行和选择性执行三个方面。此外,还存在缺少专业和个体差异、评价满意度低的实施效果偏差。本研究借用史密斯模型理论进行归因,从资格考试制度本身来看,主要的原因在于目标制定清晰度不足以及缺少本土性和完善性;在资格考试的执行主体方面,主要是院系认同度不够和导师个人利益的干扰;在资格考试作用对象方面,主要是受到博士生消极应对的心态和个人利益的影响;在资格考试的实施环境方面,主要是注重“人情”“面子”的社会环境以及博士生培养模式、教育环境的中外差异。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本研究从史密斯模型理论的四个方面提出以下四点优化建议。一是加强资格考试的顶层设计;二是提高院系层面的执行力;三是博士生需要加强对资格考试的正确认知;四是逐步完善资格考试的实施环境。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9](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钟辰[10](2020)在《基于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加快“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建设根本。面对日益激烈的校际竞争,采取以学科生态视角的系统化发展思路,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直面中国现实问题,确立本土化的价值标准,突破一流学科建设的现实困境,探寻科学的一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一流学科建设对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科生态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系统科学的学科结构,提供了更加优化的跨学科建设模式,提供了更具激励性的制度环境,为一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给予了有力支撑。本研究是基于一流学科成长视角下学科生态建设为具体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阐释了一流学科建设中良好的学科生态的必要性。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一流学科建设与学科生态建设的相关研究现状,对一流学科成长和学科生态核心概念作出了界定。然后,从一流学科成长与学科生态建设的逻辑关系入手,探究一流学科成长中学科生态的建设要素与结构,得出学科生态为一流学科成长提供了多样性组织结构关系,通过对制度环境与学科交流平台的维护与建设,并由此推动了一流学科建设的系统性工作,因而只有深入把握学组织科结构、制度环境与学术平台三大学科生态结构要素,才能切实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的速度与质量。综合分析一流学科的学科生态建设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探究导致我国一流学科成长中学科生态建设问题的成因。随后,通过对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流学科地位进行分析,总结其一流学科建设中学科生态结构特征,总结出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生态建设实践经验,分别从学科定位、学科组织结构、学科生态环境以及学科平台建设进行分析。基于对一流学科的生态建设现状问题的分析,以及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案例分析,本文从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出发,总结出了适应我国一流学科成长学科建设的三条原则与三条路径,试图为我国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可咨可鉴的实践建议。
二、在学科建设中发展研究生教育——兼论中南大学学科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学科建设中发展研究生教育——兼论中南大学学科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特征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行业特色高校研究 |
1.4.2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研究 |
1.4.3 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
1.4.4 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1.7.1 内容分析法 |
1.7.2 文本分析法 |
1.7.3 案例分析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介绍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一流学科 |
2.1.2 一流学科建设 |
2.1.3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 |
2.2 相关理论介绍 |
2.2.1 院校分工理论 |
2.2.2 生态位理论 |
3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特征分析 |
3.1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优势分析 |
3.1.1 行业联系紧密 |
3.1.2 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 |
3.1.3 理性的生态位扩展与分离 |
3.1.4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 |
3.2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存在的一流学科建设问题分析 |
3.2.1 优势学科综合实力不足 |
3.2.2 缺乏支撑学科群 |
3.2.3 制度演变过程存在路径依赖 |
4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特征及成因分析 |
4.1 一流学科建设政策趋同性特征分析 |
4.1.1 一流学科建设政策趋同性特征概述 |
4.1.2 建设内容趋同 |
4.1.3 改革任务趋同 |
4.1.4 建设原则趋同 |
4.2 一流学科建设政策差异性特征分析 |
4.2.1 建设目标差异 |
4.2.2 建设内容差异 |
4.2.3 建设原则差异 |
4.3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特征成因分析 |
4.3.1 政策趋同性成因分析 |
4.3.2 政策差异性成因分析 |
5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
5.1 高水平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
5.1.1 强化学科生态建设,营造一流学科建设环境 |
5.1.2 构筑行业高校特色文化,增强一流学科建设软实力 |
5.1.3 推进国际对标,提升一流学科建设国际影响力 |
5.2 普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
5.2.1 加深行业联系,稳固一流学科建设基础 |
5.2.2 强化地方服务,加强一流学科建设资源支持 |
5.2.3 推进学科群的发展,强化一流学科建设学术支撑 |
5.2.4 理性扩展生态位,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竞争力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的背景 |
1.国家“双一流”战略的政策导向 |
2.学科建设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
3.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主体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研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高校 |
2.一流学科 |
3.学科建设 |
(五)理论基础 |
1.学科协同理论 |
2.学科规训理论 |
(六)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文本分析 |
(一)样本选择与分析方法 |
(二)文本内容分析 |
1.建设目标 |
2.行动策略 |
3.保障机制 |
(三)文本共性总结 |
1.强调量化评价的思维导向 |
2.聚焦重点扶持的建设思路 |
3.重视内部治理的制度改革 |
二、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实践探索 |
(一)调查设计 |
1.确定调查对象 |
2.相关资料搜集 |
(二)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总体发展 |
1.学科结构 |
2.ESI学科 |
3.科研水平 |
4.师资队伍水平 |
5.社会服务能力 |
6.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三)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具体实施——以广西SF大学为例 |
1.凝练学科发展区域特色 |
2.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
3.注重高端科研项目培育 |
4.健全拔尖人才引育机制 |
5.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
(四)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阶段性成效 |
1.地方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
2.学科结构不断合理优化 |
3.人才引育机制不断完善 |
4.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
5.学科国际化水平持续推进 |
三、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存在问题 |
1.政府层面 |
2.学校层面 |
(二)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
2.对传统建设模式的路径依赖 |
3.建设资金筹措渠道相对单一 |
4.对学科评估价值的认知偏差 |
四、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优化策略建议 |
(一)政府层面 |
1.发展区域经济,完善城市基础功能 |
2.引导社会参与,拓展经费筹集渠道 |
3.建立共享机制,促进校际资源互通 |
4.搭建交流平台,推动产学研有机融合 |
(二)学校层面 |
1.明确学科定位,对接区域发展特色 |
2.立足一流学科,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
3.注重师资培育,增强本校内生动力 |
4.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
5.重视学科文化,打造开放包容学科环境 |
6.重视科教融合,促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1. 关于创新创业时代大学转型发展的审视 |
2. 对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再思考 |
3. 对“双一流”建设的反思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
1.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整体性概述 |
2.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内涵和类型研究的述评 |
(二) 关于大学革新的相关研究 |
三、 基本概念 |
(一)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
(二) 大学革新 |
四、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企业家精神 |
一、 中世纪大学的制度构建 |
二、 中世纪大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三、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中世纪大学 |
第二节 现代大学的创立与企业家精神 |
一、 现代大学的早期发展 |
二、 洪堡与柏林大学的创建 |
三、 后洪堡时代现代大学的持续变革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与企业家精神 |
一、 科研的兴盛与研究型大学典型模式的确立 |
二、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教育改革 |
三、 走向服务社会的研究型大学 |
第四节 创业型大学的繁荣与企业家精神 |
一、 创业型大学中的商业性企业家精神 |
二、 制度性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革新为什么需要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技术变革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教育和技术的赛跑 |
二、 教育技术革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三、 外部技术环境变革与大学的企业家精神 |
第二节 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企业家精神 |
二、 大学多重制度逻辑整合中的企业家精神 |
第三节 大学范式革命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范式与大学范式革命 |
二、 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 |
三、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范式革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革新需要何种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哈珀的企业家精神与芝加哥大学的创建 |
二、 艾略特的企业家精神与哈佛大学的转型 |
三、 蔡元培的企业家精神与北京大学的再造 |
四、 特曼的企业家精神与斯坦福大学的崛起 |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麻省理工学院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兴起 |
二、 香港科技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三、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全球性知识企业”的塑造 |
第三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美国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积聚 |
二、 以色列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国度中的大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家精神如何促进大学革新 |
第一节 以企业家精神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 |
一、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建设中“学术创业”的兴起 |
二、 学科建设中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统筹 |
三、 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学科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整合 |
第二节 以企业家精神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 |
一、 企业家精神助推学科-专业-产业链创建 |
二、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协同治理 |
三、 大学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以企业家精神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 |
一、 大学治理:从正当到绩效 |
二、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大学有效治理的关键 |
三、 为创新创业而治理: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治理模式变革 |
第四节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
一、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内涵及其演进 |
二、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 |
三、 以企业家精神协同推进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双一流”建设 |
第一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提升政府政策运行效能:政策工具的动态整合 |
二、 掌舵而不是划桨:包容性治理理念下的“府-学”关系重塑 |
三、 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创建以大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
四、 重塑高等教育系统: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五、 塑造企业家式政府角色:从官僚主义行为转向企业家行为 |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
二、 以商业性企业家精神塑造新型“产-学”关系,增强大学资源创生能力 |
三、 社会性企业家精神助推社会创业实践,突出大学社会责任感意识 |
四、 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自我建构与革新,实现组织创新创业范式转型 |
第三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以企业家思维代替排名思维,促进大学从优秀走向卓越 |
二、 整合组织领导中的多重企业家角色,扩展大学社会关系网络 |
三、 创建组织特色发展模式,形成大学独特竞争优势 |
四、 科学制定组织战略规划,形塑大学未来发展愿景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二、 创新之处、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4)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系统思维观照下的高等学校学科生态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学科生态:缘起、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 |
(一)学科生态缘起 |
(二)学科生态基本概念与发展 |
(三)学科生态理论框架 |
三、高等学校学科生态系统建设经验考察 |
(一)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对学科生态的影响 |
(二)国内外知名高等学校学科生态建设案例及其比较 |
1. 打造学科群,建设良好学科生态 |
2.“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相结合 |
3. 以项目带动学科品牌建立,反哺学科生态发展 |
四、高等学校学科生态系统建设路径选择 |
(一)抓住学位点动态调整契机,完善学科生态系统动力机制 |
(二)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夯实学科生态系统组织基础 |
(三)用生态学理论优化学科布局,实现“高峰”与“高原”学科协同发展 |
(四)利用高新科技助推学科开放,构建高等学校学科生态发展平台 |
五、结语 |
(6)“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述评 |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学科发展状态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学科 |
(二)世界一流学科 |
(三)学科发展状态 |
(四)学科建设 |
(五)学科评价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发展状态的研究办法 |
一、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与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对象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
二、学科发展状态的评价办法 |
(一)评价原则 |
(二)评价维度 |
(三)数据处理 |
第四章 三类高校的学科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状况分析 |
一、三类高校A、B、C三类学科数量及其变化情况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二、三类高校学科整体水平的比较分析 |
三、三类高校的学科覆盖面状况分析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及其变化状况分析 |
一、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在学科板块中所占比例分析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二、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在一级学科中所占比例分析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三、“双一流”建设高校ESI前1%学科数量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四、“双一流”建设高校ESI前1‰学科数量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的评价研究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评价 |
(一)学科整体实力 |
(二)学科优势度 |
(三)学科水平适配度 |
(四)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三个维度的变化情况 |
(五)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三维度发展的协调状况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评价 |
(一)学科整体实力 |
(二)学科优势度 |
(三)学科水平适配度 |
(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三个维度的变化情况 |
(五)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三维度发展的协调状况 |
三、讨论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
一、“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学科优势度不突出,与世界一流大学有较大差距 |
(二)学科整体水平尚不够强,发展协调性不足 |
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建议 |
(一)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高学科优势度 |
(二)打造学科生态,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
三、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2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研究的理论阐释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3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现状分析 |
3.1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缘由分析 |
3.2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方式分析 |
3.3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特征分析 |
3.4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4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
4.1 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研究设计 |
4.2 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研究过程 |
4.3 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研究结果分析 |
5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推进建设策略 |
5.1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推进建设路径 |
5.2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推进建设保障措施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我国高校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博士学位候选人 |
(二)博士生资格考试 |
(三)博士生分流淘汰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评述 |
四、理论基础 |
(一)史密斯模型理论的内涵 |
(二)史密斯模型理论的适用性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伦理 |
第二章 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制度分析 |
一、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产生及发展 |
(一)我国实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原因 |
(二)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文本分析 |
(一)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总体分析 |
(二)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内容分析 |
(三)本节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实施现状 |
一、研究过程与对象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对象 |
二、研究分析与发现 |
(一)对博士生资格考试的认识现状分析 |
(二)对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执行落实分析 |
(三)对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效果评价分析 |
第四章 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实施偏差及归因 |
一、资格考试的执行过程偏差 |
(一)资格考试的象征性执行 |
(二)资格考试的替代式执行 |
(三)资格考试的选择式执行 |
二、资格考试的实施效果偏差 |
(一)缺少专业和个体差异 |
(二)资格考试效果满意度低 |
三、资格考试的实施偏差归因 |
(一)资格考试制度本身 |
(二)资格考试执行主体 |
(三)资格考试作用对象 |
(四)资格考试实施环境 |
第五章 总结 |
一、现状与归因 |
(一)资格考试的实施现状 |
(二)资格考试的实施偏差 |
(三)资格考试的偏差归因 |
二、对策与建议 |
(一)加强资格考试的顶层设计 |
(二)提高院系层面的执行力 |
(三)加强博士生的正确认知 |
(四)逐步完善资格考试执行环境 |
三、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博士生资格考试实施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博士生资格考试各利益相关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伦理审查的说明 |
后记 |
(9)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育学硕士 |
(二)研究生课程 |
(三)课程设置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理论 |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四、教学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
(二)中国课程理念 |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
六、比较总结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课程目标比较 |
(二)课程评价比较 |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
(二)强调实践教育 |
(三)优化课程内容 |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学科建设的基本逻辑要求 |
1.1.2 一流学科成长的环境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 |
1.3.2 学科生态的研究 |
1.3.3 研究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学科生态 |
1.4.2 一流学科成长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一流学科成长与学科生态建设的逻辑关联 |
2.1 一流学科成长的基本特征 |
2.1.1 一流学科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
2.1.2 一流学科成长是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过程 |
2.1.3 一流学科发展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
2.1.4 一流学科成长有赖于人才队伍的支撑 |
2.2 学科生态建设是一流学科成长的必要前提 |
2.2.1 学科生态可以为一流学科提供优化的成长环境 |
2.2.2 学科生态可以为一流学科提供优越的发展平台 |
2.2.3 学科生态可以为一流学科提供激励性的制度环境 |
第3章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的基本要素及其结构 |
3.1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基本要素 |
3.1.1 一流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共生关系 |
3.1.2 学科发展的制度环境 |
3.1.3 学科成长的学科平台 |
3.2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要素结构 |
3.2.1 学科生态要素结构应相互支撑 |
3.2.2 学科生态建设各要素应协同共生 |
第4章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 |
4.1 一流学科成长视野中学科生态的现实问题 |
4.1.1 学科生态结构多样性的发展尚未形成 |
4.1.2 一流学科成长的跨学科以及交叉制度尚未完善 |
4.1.3 学科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机制建设滞后 |
4.2 一流学科成长视野中的学科生态问题形成的成因 |
4.2.1 注重学科要素投入,忽视学科间的结构功能 |
4.2.2 跨学科学术组织缺乏资源共享意识 |
4.2.3 学科评价导向重视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估 |
第5章 案例分析:一流学科的生态系统的实践特征——以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
5.1 W大学材料学科的一流学科地位 |
5.2 W大学材料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系统 |
5.2.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协同共生关系 |
5.2.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跨学科制度 |
5.2.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海内外学术交流平台 |
5.3 W大学材料学科生态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 |
5.3.1 学科建设定位:以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 |
5.3.2 学科组织结构:基础、前沿与应用并重 |
5.3.3 学科生态环境:创设跨学科交融的制度环境 |
5.3.4 学科平台建设:创设国内外交流与实践平台 |
第6章 基于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的原则与思路 |
6.1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原则 |
6.1.1 一流学科与相关学科协同原则 |
6.1.2 学科组织之间的竞合发展原则 |
6.1.3 跨学科交叉融合原则 |
6.2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思路 |
6.2.1 创新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
6.2.2 创新制度环境,为多学科协同发展提供保障 |
6.2.3 加强学科动态调控,建设良性激励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在学科建设中发展研究生教育——兼论中南大学学科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特征与路径研究[D]. 金硕.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优化策略研究[D]. 陈洋.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D]. 黄文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5]系统思维观照下的高等学校学科生态论[J]. 郑石明,要蓉蓉. 教育研究, 2021(03)
- [6]“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D]. 马俊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D]. 于静.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2)
- [8]我国高校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实施效果研究[D]. 周群.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基于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研究[D]. 钟辰.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