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直径长桩承载性状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涛[1](2021)在《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现有土地的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超高层住宅和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以及在沿海地区,由于软土的存在,地基承载低等原因使得工程需要更高地基承载力。大直径超长桩已被广泛应用工程中并且更好地解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问题,但目前对超长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尚未充分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大直径超长桩的工作性状和受力机理以及超长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本文以阜阳华润中心桩基静载试验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围绕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超长大直径灌注桩静载试验,得出该地区的超长灌注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性能和沉降规律。(2)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超长桩的荷载沉降曲线与试桩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较好的反映了数值模拟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对其荷载沉降曲线、轴力分布曲线、桩侧摩阻力曲线研究分析该地区单桩的承载性状。研究分析发现,对于超长桩来说,侧阻力从桩顶开始逐渐起作用,并且早于端阻力发挥;当荷载较大时,桩端阻力才开始发挥效应,桩侧阻力发挥也充分,桩身上部分承担着较大的荷载,其自身轴力远小于桩上身。(3)采用FLAC3D软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桩基竖向承载特性影响。分析得出桩长与桩径可以显着的提高桩基的承载性能,但在桩基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的选择最优的长径比来最大限度提高桩基承载力。桩身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强度正相关,桩身强度可以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实现,不能盲目增加强度浪费材料,满足桩身强度条件即可。土体模量的增加可以减少了桩土相对模量比,提高了桩身的承载力。桩周土的摩擦角和粘聚力对超长桩沉降有一定的影响。在加载初期时,对桩基沉降曲线几乎无影响,在加载后期时,两者的变化对桩基的沉降曲线有了影响。并介绍了桩基有效桩长和桩周土体的沉降分布规律如同一个倒圆锥体。(4)利用有限差软件模拟分析水平受荷桩的承载性能。分别从长径比、土体弹性模量、桩自身弹性模量方面对超长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合理的分析探讨。研究发现桩径对桩水平承载性能影响较大,桩身模量与土体弹性模量对桩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桩基设计时,合理的增加桩径、提高桩的强度、以及改变上部分土体模量等因素,可以很好的提高桩基的水平承载性能。图[45]表[11]参[60]
史学明[2](2020)在《组合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扩底桩承载性状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竖向荷载V与水平荷载H共同作用下桩基础的承载机理较为复杂,若按小变形迭加原理且不考虑竖向荷载V与水平荷载H之间相互影响的桩基设计方法,与桩基实际作用机理不符。因此,笔者对V-H联合作用下扩底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扩底桩基础设计、施工等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在淮南市某小区扩底灌注现场静载荷试验及桩基础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三维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单方向荷载、组合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扩底桩的承载性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现场地质勘探报告与基桩静载荷试验结果,对有限元模型参数进行反演分析调整,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佐证了本文所建模型合理、可行。(2)通过改变土体弹性模量、摩擦系数、扩底直径、扩底高度及桩顶自由段长度等影响因素,研究单方向受荷的大直径扩底桩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桩周土体弹性模量处于较低水平增大时,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的增长率显着高于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增长率,而桩周土体弹性模量处于较高水平增大时,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的增长率逐渐小于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增长率;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受扩底高度与扩底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但后者的影响程度显着高于前者,两者对水平极限承载力几乎无影响。(3)倾斜荷载作用下扩底桩承载力包络线可拟合为中心在坐标轴第一象限中的椭圆的一部分,即椭圆的长、短轴均小于单方向受荷扩底桩的竖向、水平极限荷载值。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扩底桩极限倾斜承载力进行估算并与本文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发现:Meyerhof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过于保守;Koumoto倾斜因子修正结果在荷载倾角θ≤30°时,不能准确表示包络线上的屈服点;李尚飞倾斜因子修正结果在荷载倾角θ>30°时,不能准确表示包络线上的屈服点,且相对误差随荷载倾角θ的增大逐渐增大。(4)在扩底桩顶面中心处施加成比例的倾斜荷载n=V/H,在竖向荷载V影响下,水平承载力H与荷载比n成四次函数关系;在水平荷载H的影响下,竖向承载力V与荷载比倒数1/n成二次函数关系。(5)在扩底桩顶面中心处预先施加竖向荷载,单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得以提高,且预先施加的竖向荷载使桩基顶面向下4m范围内的桩身侧移有所降低;在扩底桩顶面中心处预先施加较大的水平荷载时,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有一定的提高,桩身产生P-△效应,桩顶侧移量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加出现先降低再增加的现象。图[68]表[12]参[87]
侯启东[3](2020)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文中提出桩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在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时,桩基础必需提供充足的承载能力,且为满足上部结构对竖向变形限值的要求,其沉降值大小应予以控制。为保证桥梁能够安全运营,需要对桥梁桩基础竖向承载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依托某铁路桥梁的工程实际和地质条件,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桥梁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某铁路桥梁工程的现场单桩静载试验研究单桩竖向承载能力,由荷载-沉降曲线确定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采用有限元计算对比静载试验结果的方法分析单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研究表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模拟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验证了文中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2)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依托工程中的桥梁群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讨论了同级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中的角桩、边桩、中心桩之间沉降值的差异,研究表明:同级荷载下中心桩的沉降量大于边桩大于角桩。采用有限元法探究依托工程群桩基础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经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表明:二者误差在合理范围内,验证了取群桩中心桩的沉降值达到0.05倍桩径时所对应的荷载作为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是可行的。(3)分别建立桩径、桩长、桩间距变化条件下多个工况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各个工况下群桩基础的荷载-沉降曲线探究桩径、桩长、桩间距变化对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竖向荷载增大的过程中,增大桩径或增加桩长或增加桩间距均可提高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减小同级荷载下群桩沉降。但是桩径,桩长增加超过某一值后,再增加桩径、桩长对群桩极限承载力的提升和减小群桩沉降的效果不再十分明显。(4)采用拟合群桩效应系数曲线的方法研究不同桩间距工况对群桩效应的影响,建立桩间距与桩径的比值同群桩效应系数的函数曲线及表达式。研究表明:依托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桥梁群桩基础在桩间距大于等于8倍桩径时可忽略群桩效应的影响。使用该函数表达式计算得到的群桩效应系数能够对施工过程一般采用的群桩效应系数经验值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可用于计算与依托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桥梁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
王欢[4](2020)在《砂土海床大直径单桩基础和桶形基础水平受荷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发展海上风电是解决气候问题和能源危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海上风电建设中,风机基础成本占总投资的30%以上,是决定整个项目经济可行性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对于40 m水深以内风电建设,大直径单桩基础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基础形式;而随着海上风电建设向更深海域发展,单桩基础由于施工技术限制不再适用,吸力式桶形基础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备选方案。与传统油气平台基础设计以轴向受荷控制不同,海上风机自重较小,基础受到风、浪流的耦合作用,设计控制荷载为水平力和倾覆力矩。同时,海上风机属于高耸动力敏感结构,基础设计要求满足整机允许频率在0.27~0.35Hz范围内和长期累积转角小于0.25°的严苛要求。对于水平受荷单桩,现有的设计经验主要来自于油气平台中的小直径柔性长桩(即,直径<2m,长径比>20),其对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基础(直径>4m)的适用性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质疑。我国软弱砂土海床中广泛采用大直径柔性长桩(直径>4m,长径比>10),其水平静力、循环受荷特性国内外未见研究。桩径效应、加载高度、桩体刚柔性、“基底效应”以及土体相对密实度对大直径单桩破坏模式和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现有研究的结论彼此矛盾,缺少系统性研究。对于吸力桶基础的水平受荷特性,已有研究主要关注粘性土中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少量砂土海床中研究均在1g小比尺下开展,无法准确反映桶形基础水平静力和长期循环响应,且缺少对吸力式单桶和群桶基础的系统性对比研究。本文针对以上所提到的砂土海床中水平受荷大直径单桩和吸力桶基础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分别从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离心机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探索,具体的工作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通过开展中等密实相对密实度砂土中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了大直径(4 m和6m)柔性长桩(埋深60m)水平静力和循环受荷响应,量化了桩径对大直径柔性桩桩土相互作用p-y曲线初始刚度和极限抗力影响,评估了现有API规范和文献中p-y曲线模型对大直径柔性桩的适用性,对比分析了本文大直径柔性长桩与文献报道的小直径柔性桩和大直径刚性短桩的长期循环响应,揭示了控制水平受荷桩循环特性的主要因素。2.开展了水平受荷柔性桩三维有限元模拟,采用考虑土体状态相关性、小应变刚度和剪切路径影响的亚塑性本构,基于离心机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系统性研究了桩径、加载高度和土体相对密实度对柔性桩p-y曲线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柔性桩的4参数圆锥函数砂土p-y模型,并利用文献报道的柔性桩离心机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3.基于大直径柔性长桩和刚性短桩离心机试验,利用试验验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了 108组不同直径(4-10m)刚性短桩的参数分析,系统性研究了大直径刚性短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和承载特性,量化了桩径、长径比、加载高度和相对密实度对刚性桩p-y曲线的影响,揭示了水平荷载下刚性短桩的破坏模式,分析了不同破坏模式下刚性短桩的极限土反力分布形式,提出了基于刚性短桩破坏模式修正的p-y曲线模型和“p-y+MR-θR”分析模型。4.开展了刚性桩现场试验和有限元模拟,通过在现场试验中将模型桩内部土塞取出,首次直接量化了“基底效应”(基底剪力和弯矩)对水平受荷刚性短桩的影响,基于实测弯矩获得了刚性短桩p-y曲线,验证了p-y曲线法对刚性短桩的适用性。结合本文开展和文献报道的刚性桩现场试验,提出了基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的刚性桩承载力计算模型,并推导了典型土层中刚性桩承载力的显式计算公式。5.通过开展离心机模型试验与三维有限元分析,系统性研究了中等密实砂土海床中吸力式单桶和群桶基础的水平静力和循环受荷特性,揭示了单桶基础和群桶基础的破坏模式,量化了基础刚度随变形的弱化规律,对比研究了单桶和群桶基础的长期循环累积变形、卸载刚度和阻尼比发展规律,首次发现了群桶基础在长期循环作用下的累积变形“自愈效应”。
张馨月[5](2020)在《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文中指出刚性桩复合地基因其处理深度大,承载力高,工期短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在各类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工程应用当中,考虑到上部结构施加荷载不同和施工区域地质条件的差异,经常通过改变复合地基设计参数的方法对复合地基的刚度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在有效控制沉降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目前最常用的复合地基变刚度优化设计方法为改变桩长,即通过改变桩长来提高或者降低复合地基部分区域的刚度来控制该区域的沉降。各类专家学者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实践,相关成果也已形成规范。然而在一些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如遇到地下轨道交通系统,通过改变桩长调节复合地基刚度的方法不再适用。此时即可通过改变桩径和褥垫层厚度的方式来调节桩和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目前相对于长短桩复合地基,针对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研究相对较少,现有成果主要集中于复合地基变刚度桩-常规桩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整体抗震性能的研究,涉及变桩径后复合地基荷载分担比、桩土承载性状和沉降变形的研究亟待补充。本文以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为手段,对正常使用荷载条件下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的桩土荷载分担比和荷载传递机理开展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正常使用荷载条件下,随着变刚度桩桩径减小,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中变刚度桩荷载分担比减小,而常规桩和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增加。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中的变刚度桩桩径减小,其自身的单桩承载刚度减小。随着加载量的增加,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中变刚度桩和常规桩的荷载分担比增加,而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减小。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随着上部加载量的增加,复合地基中桩体的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均逐渐发挥,桩体承载刚度逐渐增加。(2)正常使用荷载条件下,随着变刚度桩桩径减小,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中变刚度桩与常规桩的桩土应力比均增大;在同一复合地基中,变刚度桩的桩土应力比大于常规桩的桩土应力比,且两者在褥垫层内的上刺入量均相应增加。同时,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中变刚度桩桩侧摩阻力下降,而常规桩桩侧摩阻力上升;且同一复合地基中常规桩的桩侧摩阻力大于变刚度桩,常规桩的桩侧摩阻力中性点比变刚度桩更靠近桩顶位置。主要原因为复合地基中的桩侧摩阻力与桩侧正应力和桩土相对位移有关,复合地基的桩间土发生应力重分布,使得变桩径桩侧正应力减小,而常规桩的桩侧正应力增加;且变刚度桩的桩土相对位移在其负摩阻区增加,从而使得中性点下移。(3)本文将承载力发挥度系数定义为复合地基中桩体和桩间土实际承担荷载与其自身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比值。正常使用荷载条件下,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中的变刚度桩桩径减小,同一复合地基中的常规桩、变刚度桩以及土体承载力发挥度系数均有所提高。主要原因为同等荷载条件下,随着变刚度桩桩径减小,其本身桩体荷载分担比减小,而常规桩和土体荷载分担比增加,与此同时,变刚度桩随着其自身桩径减小,本身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也在降低。因此针对采用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的工程,在容许沉降范围内选择与较小直径桩组合的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不仅能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而且使复合地基中的单桩和桩间土承载能力充分发挥,从而实现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的目标。
马一凡[6](2020)在《基于桩身压缩变形控制的后注浆灌注桩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桩端后注浆技术通过对桩端沉渣和桩侧泥皮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桩端及桩周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能够有效控制桩顶沉降量,提高桩基承载力。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灌注桩朝着超长桩的方向发展,目前已施工的钻孔灌注桩最大桩长已超过150m。研究表明,超长桩后注浆桩的桩顶沉降主要以桩身压缩为主,因此在后注浆灌注桩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桩身压缩量对承载力所造成的影响。本文以郑州市龙湖金融中心外环项目桩基工程为依托,通过对相同直径不同桩长单桩竖向载荷试验分析了两种不同桩长的后注浆灌注桩承载性状、桩端阻力与桩侧阻力发挥情况、桩-土相对位移与桩侧阻力发挥之间的关系等,并与有限元模拟软件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提出一种基于桩身压缩量控制的后注浆灌注桩优化设计思路,主要结论如下:(1)桩-土相对位移受桩身压缩量和桩端沉降量影响,弹塑性工作阶段,桩身上部的桩侧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成正比;塑性后期,桩-土相对位移量超过位移极限值后会出现桩侧阻力软化现象导致桩侧阻力下降。(2)其他条件相同时,通过增加桩径可以提高桩身竖向刚度,有效控制桩身压缩量,且桩的长径比越小,对桩身压缩量的控制作用越显着。持力层条件允许时,通过减少桩长能够有效减少桩身压缩量,提高单桩承载力。(3)桩长较大的后注浆灌注桩桩端阻力发挥具有迟滞性,减少桩长增加桩身竖向刚度有助于桩身荷载传递至桩底,使桩端阻力及其以上一定范围桩侧阻力更有效地发挥,缓解由于桩长过大导致的桩端阻力与桩侧阻力异步发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4)提出了一种基于桩身压缩量控制的承载力优化设计方法,即:通过减少桩长或增加桩径,提高桩身刚度减小桩身压缩量,一方面控制桩身上部桩-土相对位移防止桩侧阻力软化;另一方面将桩顶荷载有效传递给下部桩体,充分发挥下部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并通过实际工程的分析计算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
刘鑫[7](2020)在《黄土地区微型长桩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桩基础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高层建筑以及大型桥梁等构筑物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及应用。在西部大厚度黄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桩基础的设计及施工不当使得建筑物倾斜事故层出不穷,为此,一种可以进行建筑物纠偏及桩基托换加固地基的直径小、桩身长、强度高的微型钢管桩逐渐被工程界认可。目前,对于微型钢管桩单桩的竖向承载性能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发展,但对此种微型长桩的群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步伐并不一致。基于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在认识国内外单桩、群桩-承台体系的研究现状基础上,阐述了普通桩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桩-土体系荷载传递规律、群桩工作形状、单桩及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和沉降计算方法;针对长桩及超长桩基础的屈曲稳定问题,对桩基屈曲稳定的判定准则、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做以总结,重点介绍了桩基屈曲稳定的能量法解答。其次,针对西部大厚度黄土地区微型长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能问题,设计并进行了单桩、群桩-承台体系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土工试验量测了此次模型试验所用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通过桩身应变传感器、桩端压力传感器及桩顶位移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研究分析了单桩在三种长径比条件下、四桩群桩-承台体系在三种桩间距条件下的竖向承载性能及沉降特性。结果表明:试验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基本均呈现出陡降趋势,群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呈现出缓变型;试验单桩及群桩的轴力沿桩深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随着深度的增加,桩身轴力自桩顶到桩端逐渐减小;试验单桩的桩侧摩阻力沿着桩深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试验群桩桩侧摩阻力在桩端位置并没有继续减小而是突然增大,出现桩端侧阻力的强化效应;同时,群桩效应系数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尤其当桩间距为46倍桩径时,群桩效应有了明显改善。最后,在室内模型试验基础上,采用岩土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通过土工试验结果及查阅相关文献选取合理的模型参数,引入摩尔-库伦土体本构关系,结合梁单元和桩单元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对20mm、30mm和40mm三种桩径的单桩及2.5D、3D、4D、5D和6D五种桩间距的群桩-承台体系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显示,单桩及群桩荷载-沉降曲线并无明显拐点;群桩-承台体系中小桩径条件下2.5D、3D桩间距模型承台发生不对称倾斜,当桩间距增大时,群桩中每一基桩变形性状基本一致。
李鑫[8](2020)在《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桩基础作为深基础的一种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工程中,桩基础不但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也会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而高压电力输送塔架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承受较大的电线水平张力及风荷载,尤其冬季中电线积雪结冰大大增加塔架基础的水平荷载,因此输电塔架基础对水平承载能力要求较高。其中,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基础作为输电塔架基础的一种,由于其具有施工简单、周期短、质量可靠等优点,在输电塔架基础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桩基水平承载性能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对单桩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介绍了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并推导了计算公式。以某500kV开关站新建工程高压电力输送塔架基础试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基础的水平静载试验研究。并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基础水平承载性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6m桩长的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与刚性短桩的水平承载特性相符,桩身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最终由于桩顶水平位移超出建筑容许值而达到基桩水平极限承载力;(2)6m桩长的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基础能用来承受500kV开关站输电塔架上部水平设计荷载190kN,桩身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但桩顶水平位移较大,建议通过对桩周土体进行压实以及增加桩长的方式提升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基础水平承载性能;(3)得到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可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李洪江[9](2019)在《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与卸荷响应研究》文中提出桩基础是建筑、交通、海洋、地下工程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型式,随着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桩基础呈现出深长、大直径、承载环境复杂等特点。桩基水平承载力是建(构)筑物抵御地震、风浪荷载、地下空间开挖卸荷的根本保证,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分析不当往往会诱发重大工程事故。因此,合理评价桩基水平承载性能,预测其在复杂承载环境下的变异响应特征,提出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岩土工程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157)、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2014ZD66)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60244)为依托,以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征与安全保障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原位测试、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手段,系统开展了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与卸荷响应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全面总结了国内外特别是近二十年间有关桩基水平承载研究现状,对桩基水平承载计算方法及开挖卸荷响应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其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针对软弱地层桩基复杂承载特点,提出了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孔压静力触探(CPTU)参数与桩基p-y曲线参数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CPTU原位测试的桩基水平承载实用分析方法与位移控制标准;针对软弱地层桩基“大变形”问题,提出了基于应力增量的桩基大变形p-y分析方法,该方法能综合反映径向应力增量效应、纵向应力增量效应及桩体深层转动挠曲对桩侧土抗力的影响;针对桩基“大直径”问题,提出了考虑摩擦效应的大直径桩水平承载分析fm方法,该方法在传统m法基础上考虑了侧壁摩擦力在桩身产生的附加弯矩,包括桩轴线挠曲变形引起的摩擦附加弯矩和桩基尺寸效应引起的摩擦附加弯矩,提升了大直径桩水平承载力计算精度。(3)采用现场试验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手段,系统研究了基坑开挖卸荷对邻近桩基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桩基水平承载卸荷响应评价方法。基坑开挖卸荷会对桩周土体产生应力释放,进而影响桩基的水平承载性能。原位测试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后土层贯入锥尖阻力衰减,锥尖阻力的衰减与土体卸荷应力路径密切相关,卸荷后的桩基水平承载力较自由场地降低。邻近基坑开挖致使桩基被动受荷,受开挖卸荷过程的影响,被动桩水平承载变形规律复杂,其桩-土相互作用随开挖过程不断改变。为准确计算被动桩水平承载累积变形及桩身内力特征,提出了考虑邻近基坑开挖卸荷全过程的被动桩水平承载分析方法。(4)开展了基坑开挖卸荷对坑底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影响试验研究,明确了开挖卸荷前后土体原位测试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坑底桩基水平承载响应特征。研究指出,开挖卸荷致使坑底土体应力释放,改变了土体应力状态,影响了桩土相互作用p-y曲线的发挥特征。坑底桩基水平承载力的确定须同时考虑地层性质及开挖卸荷应力释放的共同影响,不考虑卸荷效应会过高估计坑底桩基水平承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开挖卸荷后的真实土层原位测试参数可以准确计算坑底桩基水平承载力,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5)通过精细化构建桩-土-开挖体数值模型,研究了邻近基坑开挖卸荷致被动桩水平承载弱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了开挖卸荷致土体移动并伴随应力释放(应力变形耦合)条件下的桩-土相互作用特征,明确了基坑开挖方式、土体模量、排水状态和不同加载时机对被动桩p-y曲线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受邻近基坑开挖卸荷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被动桩p-y曲线较主动桩p-y曲线表现出明显的软化特征,且开挖速率越快,p-y曲线跌落越快。由此,从桩-土相互作用本质上揭示了邻近基坑开挖卸荷致被动桩水平承载性能演化的内在机理。(6)基于承台-桩基耦合模型,揭示了承台约束效应对邻坑开挖被动桩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综合考虑桩头嵌固深度、承台-桩头相对模量和承台-桩头接触刚度等多因素的被动桩承台设计方法及设计参考标准。研究指出,承台约束会显着影响被动桩的水平承载性能,单一影响因素下,桩头嵌固深度宜控制在(515)cm,承台-桩头相对模量比宜控制在(0.15);综合影响因素下,则宜按照承台约束系数法将Kc控制在(0.11)%区间。(7)建立了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性能提升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计算,充分论证了软土地层桩基后注浆技术与可液化地层共振法处理技术对桩基水平承载性能的提升效果;并从桩基性能控制角度出发,分别给出了基于参数敏感性和基于开挖效应的主、被动桩水平承载控制方法。研究指出,桩侧桩端后注浆技术可显着提高灌注桩的承载性能,较普通灌注桩水平承载力提高约20%;共振法地基处理技术可大幅改善土体的工程性质,使桩基水平承载力提升约30%;对主动桩而言,其安全控制要素依次为:桩头嵌固形式>尺寸效应>竖向荷载>桩身施工倾角;对被动桩而言,合理的控制开挖方式、桩头约束条件以及加载时机是保障被动桩水平承载性能及建筑物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
杨柏[10](2019)在《风化砂岩层中抗拔短桩承载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基础建设大规模兴起,电力事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在山区中走线。在工程实践中,规范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对于输电线路“上土下岩”桩端嵌入基岩的桩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而言,其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导致基础工程量偏大;或考虑嵌岩作用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对于抗拔桩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土层条件,为数不多的嵌岩抗拔桩研究也是基于特定条件下的现场试验,对于抗拔桩的设计计算主要是参考抗压桩的设计方法,引入抗拔系数,国内外的桩基标准中尚缺乏“上土下岩”嵌岩条件下桩基础的抗拔承载力设计方法。本论文依托国家电网项目昭化—广元牵引站220k V线路工程,进行了19根抗拔桩的现场破坏性真型试验和20根抗拔桩的离心模型试验,根据试验实测数据分析了嵌岩抗拔桩的承载特性,并分别提出了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现场试验抗拔桩的荷载-位移曲线特征,分析了数学模型法、图解法和位移取值法用于确定风化砂岩中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现场真型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对嵌岩抗拔短桩的破坏模式、桩身轴力分布、侧阻力分布、极限抗拔承载力影响因素等方面获得了清晰的认识。(1)离心模型试验发现等截面桩的岩土体破坏模式为圆柱形(静压入安装方法)和复合型(无干扰安装方法)两种,扩底桩的岩土体破坏模式皆为喇叭形。现场试验通过分析认为试桩与桩周岩土体发生相对滑移,桩周岩土体发生剪切或受压破坏。(2)桩身轴力的分布主要受岩土层性质和桩型的影响,岩层中桩身轴力衰减速率远高于上覆土层,扩大头部位的桩身轴力衰减速率高于等截面桩身段。极限荷载作用下,等截面桩桩身侧阻力峰值一般位于桩底以上1.0m范围内,扩底桩桩身侧阻力峰值则位于扩大头位置。离心模型试验中,等截面桩桩身侧阻力峰值点位于嵌入岩层1.0m范围内,扩底桩桩身侧阻力峰值点随着上拔荷载的增加从岩层表面不断下移,直至扩大头。在极限荷载下,等截面桩在岩层中桩身侧阻力整体上呈倒直角梯形,扩底桩呈直角梯形。(3)现场试验等截面桩的极限桩顶位移为桩径的1.3%~5.2%,平均值为3.0%(18.0~30.0mm),扩底桩的极限桩顶位移为桩径的0.6%~2.8%,平均值为1.9%(15.2mm);粉质黏土层、强风化砂岩层、中风化砂岩层极限相对位移分别为2.5~4.0mm、8~18mm和20~25mm。(4)现场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等截面桩与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加呈近线性增大;等截面桩极限抗拔承载力随着桩径的增加呈近线性增大;扩底桩较之等截面桩,不仅显着提高了极限抗拔承载力,也大幅降低了极限桩顶位移;无干扰方法安装的试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高于静压入安装方式或开挖回填安装方式。2.现场真型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的差异性使得试桩的破坏机理不同,得到了不同的岩土体破坏模式,本文基于两种试验的结果分别提出了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1)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岩土体破坏模式提出假设模型,推导出了适用于完整岩石地层条件下等截面桩和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等截面桩计算结果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相对误差为3.3%~8.4%,扩底桩计算结果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相对误差为0.5%~6.3%。(2)基于现场试验提出了计算风化砂岩层中等截面桩的圆柱形计算方法,该方法包含了桩侧阻力与桩身自重两个部分,等截面桩侧阻力两种取值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0.7%和20.3%,;提出了扩底桩分部计算方法,该方法包含了等截面桩身段侧阻力、扩大头锥形圆台侧面提供的抗力和桩身自重三个部分,扩底桩等截面段侧阻力两种取值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6%和11.6%,说明本文提出的风化砂岩层中抗拔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较为合理。(3)基于现场试验等截面桩与扩底桩的承载和破坏机理,提出岩层中等截面桩身段极限侧阻力值与岩石抗剪切强度等效,或以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关系式fr=0.227?C0.5计算。风化砂岩层平均极限桩侧阻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C呈幂函数关系,与?C0.5呈近线性关系。3.基于现场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分别用数学模型法、图解法和位移取值法确定抗拔桩极限承载力,分析各方法对风化砂岩层中抗拔桩的适用性。(1)双曲线模型对风化砂岩层中等截面桩和扩底桩的上拔荷载-桩顶位移曲线拟合精度最高,等截面桩极限承载力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在1.11~1.58之间,平均值为1.25,标准值为1.32;扩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在1.16~1.45之间,平均值为1.27;或可以采用归一化荷载-位移曲线双曲线模型下限曲线函数计算风化砂岩层中抗拔桩的承载力。(2)双直线交点法取值结果为实测值的85.2%~98.5%,平均94.8%。(3)风化砂岩层中等截面抗拔短桩的极限位移量取25mm,扩底抗拔短桩的极限位移量取15~20mm。
二、大直径长桩承载性状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直径长桩承载性状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长钻孔灌注桩的发展概述及特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长大直径桩承载特性机理分析 |
2.1 超长桩竖向荷载传递机理 |
2.2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2.3 桩基水平承载研究分析 |
2.3.1 水平承载单桩的机理 |
2.3.2 水平承载单桩的工作性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3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
3.4 超长大直径桩静载荷试验 |
3.4.0 试桩方案 |
3.4.1 试验目的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数值模拟分析 |
4.1 FLAC3D软件基本介绍 |
4.1.1 有限差分法特点 |
4.1.2 FLAC3D计算分析步骤 |
4.1.3 桩土系统本构模型的选取 |
4.1.4 桩-土接触面 |
4.2 超长桩的模型建立 |
4.2.1 工程土层参数 |
4.2.2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
4.3 超长桩竖向承载性能分析 |
4.3.1 数值模拟与实测对比分析 |
4.3.2 超长桩荷载传递特性分析 |
4.4 超长桩竖向承载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桩长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2 桩径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3 桩体弹性模量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4 桩侧土体弹性模量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5 桩周土体摩擦角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6 桩侧土体黏聚力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7 桩端土体弹性模量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5 单桩桩身轴力分布曲线 |
4.6 单桩荷载传递规律分析 |
4.7 超长桩的有效桩长分析 |
4.7.1 有效桩长特点及确定方法 |
4.7.2 超长桩的有效桩长模拟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计算参数与有限差分模型 |
5.2.1 计算参数 |
5.2.2 有限差分模型水平加载 |
5.3 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分析 |
5.3.1 水平荷载—位移曲线 |
5.3.2 桩身侧向位移和桩身弯矩 |
5.4 超长单桩水平承载性状分析 |
5.5 超长桩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1 长径比对超长桩水平承载性的影响 |
5.5.2 桩身弹性模量对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 |
5.5.3 土层弹性模量对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组合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扩底桩承载性状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组合受荷桩理论研究现状 |
1.2.2 组合受荷桩试验研究现状 |
1.2.3 组合受荷桩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2 桩基承载机理理论研究 |
2.1 概述 |
2.2 竖向受荷桩桩—土相互作用机理 |
2.2.1 竖向受荷桩荷载传递理论 |
2.2.2 竖向受荷桩破坏形式 |
2.3 水平受荷桩桩—土相互作用机理 |
2.3.1 水平受荷桩承载性状与破坏形式 |
2.3.2 水平受荷桩位移与内力计算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实例与现场静载荷试验 |
3.1 概述 |
3.2 工程概况 |
3.2.1 工程概述 |
3.2.2 现场地质条件 |
3.2.3 工程现场施工设计 |
3.3 基桩现场静载荷试验 |
3.3.1 静载荷试验方案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大直径扩底桩数值模型建立与验证 |
4.1 概述 |
4.2 土(岩)体本构模型 |
4.2.1 Mohr-Coulomb模型 |
4.2.2 线性Drucker-Prager模型 |
4.3 桩—土接触理论 |
4.4 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与验证 |
4.4.1 基本假定 |
4.4.2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4.4.3 数值加载方案 |
4.4.4 模型合理性验证 |
4.5 桩基单向受荷计算结果分析 |
4.5.1 竖向荷载作用结果分析 |
4.5.2 水平荷载作用结果分析 |
4.6 参数改变对单向受荷桩承载特性影响 |
4.6.1 土体弹性模量改变对单向受荷桩影响 |
4.6.2 桩土间摩擦系数改变对单向受荷桩影响 |
4.6.3 扩底直径改变对单向受荷桩影响 |
4.6.4 扩底高度改变对单向受荷桩影响 |
4.6.5 桩顶自由段长度改变对单向受荷桩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V-H联合作用下大直径扩底桩承载特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荷载倾角对扩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
5.2.1 倾斜受荷桩桩身侧移影响研究 |
5.2.2 倾斜受荷桩桩身弯矩影响研究 |
5.2.3 倾斜受荷对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影响 |
5.2.4 大直径扩底桩V-H承载力包络线 |
5.3 V-H联合作用下荷载之间相互影响研究 |
5.3.1 竖向荷载对单桩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 |
5.3.2 水平荷载对单桩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 |
5.4 荷载施加顺序对大直径扩底桩承载特性影响分析 |
5.4.1 先施加竖向荷载的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 |
5.4.2 先施加水平荷载的桩基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桥梁桩基础竖向承载特性的理论分析及计算方法 |
2.1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
2.2 桥梁单桩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及方法 |
2.2.1 桩基规范中的经验公式法 |
2.2.2 原位测试法计算单桩承载力 |
2.2.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
2.3 桥梁群桩基础的受力性状理论研究 |
2.3.1 桥梁群桩基础的竖向受荷机理 |
2.3.2 群桩地基及其应力状态 |
2.3.3 群桩效应 |
2.4 桥梁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及方法 |
2.4.1 桥梁群桩基础的破坏模式 |
2.4.2 以单桩极限承载力为参数的群桩效应系数法 |
2.4.3 以土强度为参数的极限平衡理论法 |
2.4.4 以侧阻力、端阻力为参数的经验计算法 |
2.4.5 数值模拟法 |
2.5 桥梁群桩基础沉降计算理论及方法 |
2.5.1 桥梁群桩基础的沉降性状 |
2.5.2 等代墩基法 |
2.5.3 沉降比法 |
2.6 本章小结 |
3 桥梁单桩基础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 |
3.1 工程背景及试验内容 |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3 试桩设计参数 |
3.4 单桩静载试验的主要试验设备 |
3.5 加卸载方案及沉降观测 |
3.6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桥梁单桩基础竖向承载能力的有限元分析 |
4.1 桥梁单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单桩模型几何参数 |
4.1.2 本构模型 |
4.1.3 桩土接触作用模拟 |
4.1.4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4.2 初始地应力平衡 |
4.3 单桩竖向承载特性的模拟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群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 |
5.1 工程实例中桥梁群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
5.1.1 依托工程的桥梁群桩基础建模 |
5.1.2 竖向荷载作用下依托工程的桥梁群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 |
5.1.3 工程实例中桥梁群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及与有限元结果的对比 |
5.2 桩径变化对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2.1 不同桩径工况的设计方案 |
5.2.2 不同桩径工况下桥梁群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3 桩径变化时不同工况下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
5.3 桩长变化对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3.1 不同桩长工况的设计方案 |
5.3.2 不同桩长工况下桥梁群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3 桩长变化时不同工况下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
5.4 桩间距变化对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4.1 不同桩间距工况的设计方案 |
5.4.2 不同桩间距工况下桥梁群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3 桩间距变化时不同工况下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
5.5 桩间距变化对桥梁群桩群桩效应系数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4)砂土海床大直径单桩基础和桶形基础水平受荷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1.1.2 海上风机基础 |
1.1.3 海上风机荷载 |
1.1.4 海上风机的动力特性 |
1.2 研究目标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水平受荷桩设计分析方法 |
2.1.1 极限状态分析法 |
2.1.2 弹性地基反力法 |
2.1.3 p-y曲线法 |
2.1.4 弹性分析法 |
2.1.5 有限元数值模拟 |
2.2 砂土p-y曲线法综述 |
2.2.1 现有的砂土p-y曲线 |
2.2.2 桩基刚柔性定义及其影响 |
2.2.3 p-y曲线初始刚度 |
2.2.4 p-y曲线极限土反力系数 |
2.2.5 大直径单桩“尺寸效应” |
2.2.6 小结 |
2.3 水平循环荷载下单桩性状 |
2.3.1 经验公式法 |
2.3.2 循环p-y曲线法 |
2.3.3 数值有限元法 |
2.3.4 小结 |
2.4 吸力式单桶基础的水平受荷特性 |
2.5 总结和研究目标 |
第3章 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基础研究方法 |
3.1 引言 |
3.2 土工离心机试验 |
3.2.1 离心试验原理及相似关系 |
3.2.2 香港科技大学土工离心机简介 |
3.2.3 试验方案与目标 |
3.2.4 模型桩 |
3.2.5 模型砂土 |
3.2.6 模型箱布置 |
3.2.7 试验步骤 |
3.2.8 结果后处理 |
3.3 有限元数值分析 |
3.3.1 模型网格、边界条件和模拟步骤 |
3.3.2 砂土亚塑性本构及参数 |
3.3.3 大直径柔性长桩限元参数分析 |
3.3.4 水平受荷刚性桩有限元参数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海上风机大直径柔性单桩水平受荷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海上风机大直径柔性单桩水平静力受荷响应:离心机试验 |
4.2.1 水平荷载-位移响应 |
4.2.2 大直径柔性桩桩身弯矩和变形响应 |
4.2.3 大直径柔性桩p-y曲线 |
4.3 海上风机大直径柔性单桩水平静力受荷响应:有限元参数分析 |
4.3.1 模型验证 |
4.3.2 桩径影响 |
4.3.3 加载高度影响 |
4.3.4 相对密实度影响 |
4.3.5 大直径柔性桩p-y模型 |
4.4 本文提出的4参数p-y曲线模型验证 |
4.5 海上风机大直径柔性单桩循环受荷响应 |
4.5.1 循环变量定义 |
4.5.2 循环变形累积 |
4.5.3 循环卸载刚度 |
4.5.4 桩身峰值弯矩和“自锁”弯矩发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上风机大直径刚性桩水平受荷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5.3 海上风机大直径刚性桩桩-土相互作用 |
5.3.1 桩径影响 |
5.3.2 加载高度的影响 |
5.3.3 相对密实度影响 |
5.3.4 刚性桩p-y曲线模型 |
5.4 海上风机大直径刚性桩“p-y+M_R-θ_R”分析模型 |
5.4.1 基于刚性桩破坏模式的“p-y+M_R-θ_R”分析模型 |
5.4.2 转动中心位置M_R-θ_R响应 |
5.4.3 “p-y+M_R-θ_R”模型验证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大直径刚性短桩“基底效应”研究 |
6.1 引言 |
6.2 大直径刚性短桩现场试验 |
6.2.1 试验场地 |
6.2.2 试验方案 |
6.2.3 模型桩 |
6.2.4 试验布置 |
6.3 大直径刚性短桩有限元分析模型 |
6.3.1 模型网格和边界条件 |
6.3.2 Shenton Park砂土亚塑性本构参数 |
6.3.3 分析步骤 |
6.3.4 参数分析案例 |
6.4 大直径刚性短桩“基底效应” |
6.4.1 现场试验结果 |
6.4.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6.4.3 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 |
6.5 基于CPT锥尖阻力的刚性短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
6.5.1 刚性短桩承载力计算模型 |
6.5.2 刚性短桩现场试验汇总 |
6.5.3 基于CPT的刚性短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
6.5.4 不同土层条件简化计算公式 |
6.6 本章小节 |
第7章 海上风机吸力式桶形基础水平受荷特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海上风机吸力式桶形基础土工离心机试验 |
7.2.1 试验方案 |
7.2.2 模型箱布置 |
7.2.3 模型土 |
7.2.4 模型桶 |
7.3 海上风机吸力式桶形基础有限元分析模型 |
7.3.1 模型网格和边界条件 |
7.3.2 福建砂土亚塑性本构参数标定 |
7.3.3 分析步骤 |
7.4 海上风机吸力式桶形基础水平静力受荷特性 |
7.4.1 实测泥面弯矩-转角响应 |
7.4.2 水平荷载作用下转动中心位置演化 |
7.4.3 实测和三维有限元计算的泥面力矩-转角响应对比 |
7.4.4 单桶和群桶基础的破坏模式 |
7.4.5 泥面位置吸力桶基础刚度 |
7.5 海上风机吸力式桶形基础水平循环受荷特性 |
7.5.1 循环变量定义 |
7.5.2 荷载-变形响应 |
7.5.3 循环位移累积 |
7.5.4 循环卸载刚度和阻尼演化 |
7.6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本文结论 |
8.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砂土亚塑性本构数据库 |
附录B: 作者简介 |
(5)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短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现状 |
1.2.2 长短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现状 |
1.2.3 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4 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2 模型试验方案设计与实施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案概述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内容 |
2.2.3 试验分组 |
2.3 模型试验材料的选用与设计 |
2.3.1 模型试验系统的选取与设计 |
2.3.2 模型试验用桩 |
2.3.3 模型试验用土和褥垫层 |
2.3.4 加载板设计 |
2.4 模型试验量测元件选取和布设 |
2.4.1 数据采集系统的选用 |
2.4.2 桩身应变量测 |
2.4.3 土压力量测 |
2.4.4 位移计的选取与布设 |
2.5 加载方案 |
2.5.1 天然地基载荷试验加载方案 |
2.5.2 单桩载荷试验加载方案 |
2.5.3 4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加载方案 |
2.6 试验步骤 |
2.6.1 4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2.6.2 天然地基载荷试验 |
2.6.3 单桩载荷试验 |
2.7 本章小结 |
3 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天然地基载荷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3组单桩载荷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4桩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桩径皆为100mm的4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2 桩径为100mm、80mm的4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3 桩径为100mm、60mm的4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4 4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4.2.1 几何建模 |
4.2.2 建模本构模型以及材料参数的选取 |
4.2.3 建模部件的接触及边界条件设置 |
4.2.4 建模荷载分析步设置以及计算网格划分 |
4.3 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荷载-沉降曲线对比分析 |
4.3.2 桩、土荷载分担比以及桩土应力比对比分析 |
4.3.3 桩侧摩阻力随荷载变化曲线对比分析 |
4.3.4 桩、土承载力发挥度系数随荷载变化曲线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桩身压缩变形控制的后注浆灌注桩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后注浆灌注桩发展历程 |
1.2.2 后注浆桩荷载传递与承载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研究现状 |
1.2.4 后注浆灌注桩桩身压缩对桩侧阻力影响研究现状 |
1.2.5 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桩侧阻力发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1 概述 |
2.2 桩-土荷载传递理论 |
2.3 侧阻软化与桩侧阻力影响因素 |
2.3.1 侧阻软化 |
2.3.2 影响桩侧阻力的因素 |
2.4 桩身竖向刚度与桩身压缩量 |
2.4.1 桩身竖向刚度理论 |
2.4.2 桩身压缩量计算 |
2.4.3 桩端沉降量计算 |
2.4.4 桩-土相对位移量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桩长后注浆灌注桩试验研究 |
3.1 试验概述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地质条件 |
3.2 试验设计与施工 |
3.2.1 第一组试验设计 |
3.2.2 第二组试桩设计 |
3.2.3 灌注桩施工 |
3.2.4 桩端注浆 |
3.2.5 桩孔测量 |
3.3 单桩静载试验 |
3.3.1 桩头处理 |
3.3.2 试验方法 |
3.3.3 第一组试验结果 |
3.3.4 第二组试验结果 |
3.4 后注浆灌注桩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4.1 单桩承载力分析 |
3.4.2 桩身轴力及荷载传递分析 |
3.4.3 桩侧阻力分析 |
3.4.4 桩身压缩量 |
3.4.5 桩-土相对位移 |
3.4.6 桩长变化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后注浆灌注桩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后注浆灌注桩有限元模拟 |
4.1.1 条件假定 |
4.1.2 有限元模型参数设置 |
4.1.3 模拟分析工况 |
4.2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对比分析 |
4.2.1 荷载-沉降 |
4.2.2 桩身轴力 |
4.2.3 桩侧阻力 |
4.2.4 桩-土相对位移 |
4.3 本章小结 |
5 后注浆灌注桩优化设计方法 |
5.1 基于桩身压缩变形的桩底注浆灌注桩优化设计理论 |
5.1.1 控制桩底刺入变形量与桩身压缩量 |
5.1.2 桩-土相对位移目标值 |
5.1.3 桩侧阻力发挥系数与桩端阻力发挥系数 |
5.2 基于桩身压缩量控制的优化设计方法 |
5.3 优化计算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黄土地区微型长桩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桩基础的发展综述 |
1.1.2 微型钢管桩的发展综述 |
1.2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章 竖向荷载下群桩基础承载力研究 |
2.1 竖向荷载下单桩承载力与沉降 |
2.1.1 竖向荷载下桩-土体系荷载传递规律 |
2.1.2 单桩极限承载力 |
2.1.3 静力法计算桩端、侧阻力 |
2.1.4 单桩的沉降计算 |
2.2 竖向荷载下的群桩理论 |
2.2.1 群桩的工作性状 |
2.2.2 群桩承台土反力与承台分担荷载作用 |
2.2.3 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 |
2.2.4 群桩沉降计算 |
2.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基屈曲稳定问题 |
2.3.1 屈曲稳定性概述 |
2.3.2 屈曲稳定判定准则 |
2.3.3 屈曲稳定分析方法 |
2.3.4 桩基屈曲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室内模型试验 |
3.1 引言 |
3.2 室内模型试验设计原理 |
3.3 室内模型试验设计方案 |
3.3.1 单桩试验方案设计 |
3.3.2 群桩试验方案设计 |
3.4 试验准备工作及试验步骤 |
3.4.1 填土基本土工试验 |
3.4.2 模型箱、模型桩制作及填土 |
3.4.3 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及加载方案 |
3.4.4 模型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数据处理计算 |
4.3 单桩试验分析 |
4.3.1 荷载沉降特性 |
4.3.2 桩身轴力特性 |
4.3.3 桩侧摩阻力特性 |
4.3.4 桩端阻力、侧摩阻力分担荷载特性 |
4.4 群桩试验分析 |
4.4.1 荷载沉降特性 |
4.4.2 桩身轴力特性 |
4.4.3 桩侧摩阻力特性 |
4.4.4 群桩效应系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竖向荷载下群桩承载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前言 |
5.2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5.2.2 土体本构模型及接触单元的选择 |
5.2.3 桩、土及承台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
5.2.4 边界条件及定义施工阶段 |
5.2.5 参数选取 |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单桩荷载-沉降分析 |
5.3.2 群桩荷载-沉降分析 |
5.3.3 群桩效应系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8)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水平荷载作用下桩的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2.1 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1.2.2 现场原型试验研究 |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3 课题来源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单桩水平承载特性理论研究 |
2.1 单桩水平承载特性 |
2.1.1 单桩水平承载力简介 |
2.1.2 单桩水平受荷作用机理 |
2.1.3 单桩水平承载力影响因素 |
2.1.4 单桩水平承载力确定方法 |
2.2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理论 |
2.2.1 极限平衡方法 |
2.2.2 弹性地基梁法 |
2.2.3 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水平承载力理论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水平静载荷试验概述 |
3.0 试验目的 |
3.1 工程地质概况 |
3.1.1 地层以及地基土的分层 |
3.2 试件制作 |
3.2.1 构造措施 |
3.2.2 施工工艺 |
3.3 试验方案 |
3.3.1 试验加载装置及仪器布置 |
3.3.2 试验加载方案 |
3.4 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
3.4.1 检测数据处理规定 |
3.4.2 单桩水平临界荷载 |
3.4.3 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 |
3.5 现场试验 |
3.5.1 试验仪器校核 |
3.5.2 第一级荷载施加(0-20kN) |
3.5.3 第二、三级荷载施加(0-40kN、0-60kN) |
3.5.4 第四级荷载施加(0-70kN) |
3.5.5 第五级荷载施加(0-80kN) |
3.5.6 第六级荷载施加(0-90kN) |
3.5.7 第七级荷载施加(0-100kN) |
3.5.8 第八级荷载施加(0-110kN) |
3.6 数据处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水平承载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ABAQUS简介 |
4.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3.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4.3.2 钢筋及钢材本构模型 |
4.3.3 岩土本构模型 |
4.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1 部件的创建 |
4.4.2 定义材料属性 |
4.4.3 部件装配及相互作用 |
4.4.4 荷载工况 |
4.4.5 网格划分 |
4.5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6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7 150kN水平荷载模拟加载 |
4.8 190kN水平荷载模拟加载 |
4.9 理论计算与有限元结果对比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9)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与卸荷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础水平承载分析计算研究现状 |
1.2.2 原位测试技术(CPT)在桩基水平承载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3 地下工程开挖卸荷对既有桩基承载影响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CPTU测试的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分析方法研究 |
2.1 江苏典型软弱地层分布特征 |
2.1.1 软土 |
2.1.2 可液化土 |
2.2 基于CPTU原位测试的桩基水平承载分析方法 |
2.2.1 基于CPTU测试p-y模型构建 |
2.2.2 试验分析与模型验证 |
2.2.3 案例应用评价 |
2.3 基于CPTU的刚柔性桩水平承载位移控制标准 |
2.3.1 桩基水平承载机制 |
2.3.2 软黏土p-y曲线的双折线简化 |
2.3.3 刚、柔性桩的界定 |
2.3.4 p-y参数的描述 |
2.3.5 刚、柔性桩位移控制标准 |
2.3.6 工程验证分析 |
2.4 基于应力增量的桩基大变形p-y分析方法 |
2.4.1 分析原理 |
2.4.2 基于应力增量p-y曲线模型 |
2.4.3 算例分析与验证 |
2.5 考虑摩擦效应的大直径桩水平承载分析方法 |
2.5.1 问题描述 |
2.5.2 考虑摩擦效应的桩基水平承载计算模型 |
2.5.3 算例分析与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原位测试的桩基水平承载卸荷响应评价研究 |
3.1 基坑开挖卸荷对邻近桩基水平承载影响分析 |
3.1.1 试验设计 |
3.1.2 静力触探测试 |
3.1.3 开挖前后CPT测试p-y曲线对比 |
3.1.4 卸荷过程桩基水平承载特征及分析模型 |
3.1.5 开挖卸荷后桩基水平承载力损失评价 |
3.2 基坑开挖卸荷对坑底桩基水平承载影响分析 |
3.2.1 试验方法描述 |
3.2.2 试验测试结果分析 |
3.2.3 坑底桩基卸荷响应特征及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邻近基坑开挖致桩基水平承载弱化机理与承台约束效应分析 |
4.1 数值分析模型 |
4.1.1 已有数值分析存在的不足 |
4.1.2 精细化数值模型构建 |
4.2 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机理 |
4.2.1 被动桩p-y曲线演化 |
4.2.2 桩-土相互作用特征 |
4.3 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被动桩p-y响应规律 |
4.3.1 不同开挖方式 |
4.3.2 土体模量 |
4.3.3 排水状态 |
4.3.4 不同加载时机 |
4.4 承台约束效应对被动桩水平承载影响 |
4.4.1 承台效应 |
4.4.2 承台-桩-土耦合模型 |
4.4.3 桩头嵌入承台深度的影响 |
4.4.4 承台-桩头相对模量的影响 |
4.4.5 开挖卸荷被动桩承台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性能提升与控制方法研究 |
5.1 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性能提升技术 |
5.1.1 软土地层桩基后注浆技术 |
5.1.2 可液化地层共振法处理技术 |
5.2 基于参数敏感性的主动桩水平承载控制方法 |
5.2.1 试验描述与模型构建 |
5.2.2 尺寸效应 |
5.2.3 桩头嵌固形式 |
5.2.4 桩身倾斜度 |
5.2.5 竖向载荷 |
5.2.6 参数敏感度 |
5.3 基于开挖效应的被动桩水平承载控制方法 |
5.3.1 开挖方式 |
5.3.2 加载时机 |
5.3.3 承台约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发表 |
(10)风化砂岩层中抗拔短桩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抗拔桩的适用性 |
1.1.2 抗拔桩的历史与发展 |
1.2 抗拔桩的分类 |
1.2.1 按桩型分类 |
1.2.2 按安装方式分类 |
1.2.3 按承担的荷载类型分类 |
1.2.4 按受荷部位分类 |
1.3 抗拔桩承载机理研究 |
1.3.1 等截面桩抗拔承载机理 |
1.3.2 扩底桩抗拔承载机理 |
1.4 抗拔桩承载变形特性研究 |
1.4.1 等截面桩抗拔承载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4.2 扩底桩抗拔承载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风化砂岩层中抗拔桩现场试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场地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2 地质条件及岩土性质 |
2.2.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2.3 试桩设计方案 |
2.3.1 试桩设计 |
2.3.2 试桩施工 |
2.3.3 桩身变形量测系统 |
2.4 试桩静载荷抗拔试验 |
2.4.1 试验装置 |
2.4.2 试验方法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上拔荷载-桩顶位移曲线 |
2.5.2 桩身轴力分布曲线 |
2.5.3 桩身侧阻力分布曲线 |
2.5.4 桩-岩土体相对位移曲线 |
2.5.5 荷载承担比例曲线 |
2.5.6 抗拔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5.7 试桩破坏模式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嵌岩抗拔桩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离心机模型试验概述 |
3.3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3.1 试验设备 |
3.3.2 试桩设计 |
3.3.3 试验材料 |
3.3.4 测试方法及传感器布置 |
3.4 试验方法 |
3.4.1 模型制备 |
3.4.2 试验步骤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岩土体破坏模式 |
3.5.2 荷载-位移曲线 |
3.5.3 桩身轴力分布曲线 |
3.5.4 桩身侧阻力分布曲线 |
3.5.5 抗拔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岩抗拔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前言 |
4.2 等截面桩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1 圆柱形破裂面 |
4.2.2 倒圆锥台破裂面 |
4.2.3 曲面破裂面 |
4.3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等截面桩抗拔承载力计算 |
4.3.1 基本假设 |
4.3.2 理论公式推导 |
4.3.3 等截面桩试验结果比较 |
4.4 基于现场试验的等截面桩抗拔承载力计算 |
4.4.1 等截面桩抗拔承载机理分析 |
4.4.2 等截面桩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 |
4.5 扩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 |
4.5.1 沿桩侧破裂面(分部计算) |
4.5.2 圆柱形破裂面 |
4.5.3 倒圆锥台破裂面(土重法) |
4.5.4 曲面破裂面 |
4.5.5 复合破裂面 |
4.6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扩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 |
4.6.1 基本假设 |
4.6.2 理论公式推导 |
4.6.3 扩底桩试验结果比较 |
4.7 基于现场试验的扩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 |
4.7.1 扩底桩抗拔承载机理分析 |
4.7.2 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现场试验的抗拔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分析 |
5.1 前言 |
5.2 数学模型法 |
5.2.1 数学模型法在抗拔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5.2.2 现场试验荷载-位移曲线的数学模型研究 |
5.2.3 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分析 |
5.3 图解法 |
5.3.1 图解法概述 |
5.3.2 现场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图解法取值分析 |
5.4 极限位移量分析 |
5.4.1 抗拔桩极限位移研究现状 |
5.4.2 现场试验极限位移分析 |
5.4.3 风化砂岩层中抗拔桩极限位移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大直径长桩承载性状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分析[D]. 马雪涛.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组合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扩底桩承载性状影响分析[D]. 史学明.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3]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D]. 侯启东.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2)
- [4]砂土海床大直径单桩基础和桶形基础水平受荷特性研究[D]. 王欢. 浙江大学, 2020(01)
- [5]变桩径平面变刚度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D]. 张馨月. 郑州大学, 2020(02)
- [6]基于桩身压缩变形控制的后注浆灌注桩优化设计研究[D]. 马一凡. 郑州大学, 2020(02)
- [7]黄土地区微型长桩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室内模型试验研究[D]. 刘鑫.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8]大直径预制空心方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试验研究[D]. 李鑫.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3)
- [9]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与卸荷响应研究[D]. 李洪江. 东南大学, 2019
- [10]风化砂岩层中抗拔短桩承载特性研究[D]. 杨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