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美区将建城乡一体的生态环保城区(论文文献综述)
程瑾[1](2021)在《湘潭县绿道网络规划研究》文中指出绿道系统在保护生态、促进休闲娱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凸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湘潭县是一个具有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中小城市,建设一套满足市民通勤休闲需求的城市绿道、带动湘潭县旅游业发展的郊野绿道,不仅可以提高城市整体交通服务功能,缩短日常通勤时间,还可以整合公园绿地、湿地滩涂等自然游憩资源,连接城外的生态斑块或景观节点,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绿道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在对国内外绿道系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港北新区绿道、美国东海岸绿道、广东省深圳市绿道系统、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绿道、湖南省长沙市绿道共五个绿道案例,总结了这些案例的规划特色,归纳了这些案例对湘潭县绿道建设的可借鉴之处。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归纳了绿道的分级与分类,总结了绿道的构成主要有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绿道绿化系统、游径系统和设施系统五个方面,从生态环保功能、社会与文化功能、旅游与经济功能、绿色出行与休闲健身功能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绿道的主要功能,提出了绿道网络规划应遵循人性化原则、协调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等五个原则,主张绿道网络建设应满足覆盖面广、可达性高、连通性好的要求,提出了绿道网络规划的六个方法为:城市绿道游径应充分利用街旁绿化带,绿道设施应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城市绿道应充分利用现状慢行交通,城市绿道应优先串联滨水绿地、公园、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城市绿道选线水系绿道应顺应水系流向规划,郊野绿道应顺应地形地貌。在对绿道网络规划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以湘潭县为实际案例,通过对湘潭县绿道网络的现状分析,将湘潭县整体绿道网络规划为“一轴、四环、六路”的结构,对其绿道的分级和分类、绿道构成系统进行了具体规划,并对银滨绿道、滨杨绿道两个重点地段进行了设计。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更加完善绿道网络规划,为绿道网络的规划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曾德才[2](2020)在《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控机制完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赣江新区城乡环境有效管控,对创建绿色新区,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具有有重要作用。当前江西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日常管控中采取“突击整治”管控模式无法满足广大新区人民对美好环境需求。因而研究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控机制,对持续改善赣江新区城乡环境,提升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管理水平,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先行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赣江新区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分析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控机制完善对策。首先经过调研访谈并结合笔者本人从事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管控实际得出,目前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控存在综合协调运行机制不顺畅、重突击整治缺乏常态管控、综合整治存在监督管控真空及综合整治社会化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其次根据新区管理体制实际情况指出影响长效管控的原因有城乡环境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完善,综合整治保障体系、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宣传引导力度不够等原因。最后在借鉴国内外环境整治经验做法基础上立足赣江新区实际,提出完善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控机制对策:一是要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运行机制。二是要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保障机制。三是要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监管激励制度。四是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引导体系建立。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刘燕[4](2020)在《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制度变革及经济发展的综合推动下,原本分割、对立、扭曲的城乡关系向一体、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转型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历史欠账累积过久,城乡区域人地资源错配问题依然客观存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过去的经验表明,赋予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同等权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重要制度选择。目前,我国进入发展增速放缓、发展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城乡之间人口、土地、资金等要素强联系、强互动驱使城乡关系条件、环境和发展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的经验可供参考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新的发展阶段。地票交易作为重庆探索城乡关系转型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开启了城乡之间人地要素流远程耦合作用,在欠发达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可复制推广性。结合当下城乡关系转型发展需求,深入分析以地票交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系统判断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政策执行效果,对照城乡融合发展要求修正地票交易不足,对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在类似欠发达地区推广复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建立城乡之间人口流、土地流、资金流的系统联动界面,从理论上揭示重庆地票制度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联动机理。结合重庆市城乡融合发展现实条件及目标要求,从时间视角分析地票交易政策内容特点及演进特征;从空间视角分析地票市场供需规模的区域异化特性;从农户视角评价地票交易收益分享政策执行效果;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审视地票交易风险,提出完善地票交易制度的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地票交易与城乡融合发展具备深度嵌合的理论依据,可从时间、空间、组织三个维度建立耦合关系。从“分”的视角来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要义在于消除城乡之间要素互动的阻力因素,兼顾要素流动制度建设、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和城乡居民同步发展综合目标。地票交易制度中蕴含了土地发展权转移价值显化、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地租地价等理论含义,以市场化机制激发了城乡之间人口流、土地流、资金流等要素远程耦合作用。从“合”的视角来看,地票交易制度与城乡融合发展具备时序演进相互嵌套、空间结构深度耦合和城乡发展目标统一的多维耦合关系;具备深度嵌合的理论基础、耦合联动的要素媒介和发挥合力的路径渠道。(2)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的协调性增强,部分区县城镇地域人地增长脱钩、乡村地域人地退减脱钩现象依然存在,典型乡镇出现了乡村地域人增地增新态势。利用全市、各区县以及乡镇人口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人口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尺度方差分析、典型样带分析发现:当前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已经出现了放缓趋势。土地发展权城镇化在土地乡城转换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升。2018年地票使用量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增规模中的比重已占25.5%。2008-2018年,城镇人口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从0.58提高至0.95,人口乡城流动速度滞后于土地乡城转换速度的失调矛盾出现缓解势头。以主城区为核心向外围扩展,形成人地乡城转换协调性由高到低递变的“圈层-外围”结构,城镇人地增长脱钩的空间单元依然存在。乡村地域依然存在农村人口减少但农村居民点增长的不协调单元。在渝东南山区、渝东北山区气候条件、旅游自然优势突出的地域,出现了人增地增等新型乡村人地关系。(3)地票交易政策内容构成、发展演变和执行特点表明,其适应了城乡关系演变逻辑,在欠发达地区适用性更强。对43份地票交易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评估发现:内容特征上,地票交易政策文本的发布力度水平较为接近;对复垦目标重视度最高;综合运行了控制、激励、引导三种工具类型。阶段特性上:地票交易初步形成阶段(2008-2010年),中央政府和重庆地方政府紧密互动,在短时间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但也引发地方政府之间府际联动不足、对农民诉求反馈不足等问题。地票交易完善阶段(2011-2016年),地方政府部门之间横向联系加强,控制、激励等手段综合运用促成了“重庆市—区县—乡镇”纵向一体的政策高效执行网络。2017年以来,地票交易功能向生态修复、脱贫攻坚等拓展,开始了转型发展。执行特征上,地票交易形成的社会环境、政策基础区别于发达地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模式,体现出偏市场的混合型治理结构。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的准入条件、交易方式、市场价格和收益分配等特性比较发现,地票交易在欠发达地区适应性更强,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交融性更强。(4)区域地票流入流出趋势与区域城镇人口流入、乡村人口流出趋势基本吻合。采用地票复垦生产及落地使用数据,运用重心迁移、区位基尼系数、热点分析、空间重叠性分析、空间趋势一致性分析等方法发现:2009-2018年,65.25%的地票落地使用分布在主城区,地票落地使用规模区位基尼系数由0.9734下降至0.7557。地票落地使用重心集中分布在主城区,但向东北迁移了35km。主城区地票落地使用极核功能正在弱化,主城外围区域正在形成新的地票流入极核。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也由单一的地票产出极核发展为以产出为主、兼具购买功能的复合型区域。渝东北、渝东南分别占地票复垦生产总量的48.24%、22.79%。地票复垦生产热点区域在渝东北、渝东南地区高频次出现,而渝西地区则呈现间断性、爆发式产出现象。地票落地使用和区域城镇人口流入空间趋势一致。但近年差异化的落地政策鼓励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积极使用地票,造成了地票流入与城镇人口流入错位。(5)基层执行者造成了地票交易政策设计意图和执行效果之间的偏差,降低了复垦农户满意度。采用复垦农户投诉建议,运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范式,采用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模式,逐级概念化、范畴化、理论化农民感知视角下地票执行效果发现:大多数农户更加关注地票交易中一次性直接收入的短期效应。农户对地票政策的认知程度、市场期望形成了农户对市场满意程度的评价标准,是农户满意度形成的前提;参与过程中工程进度、分配标准、面积认定等事关农户收入额和收入实现时效的关键因素,是形成农户满意度的核心因素;基层政府的执行程序偏差会激化满意度感受;有效的意见反馈渠道起到调节作用,而对农户意见的反馈态度差、时效长等会激化农户不满意的情绪。(6)现有地票交易制度风险源通过干扰、约束、扩散、侵害等胁迫作用于城乡融合发展各子目标系统,要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需求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综合文献观点、调查专家意见,采用序值分析法,再识别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的地票交易风险点。将现有研究中体现的地票交易中47个基础风险点映射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可归识为5个风险因素。其影响排序为:腾退空间数量及质量失序>交易程序有失公正>落地区域超额使用地票失控>农民当前和长久利益受损>地票价格有失公平。以往研究中认为的地票交易价格调控风险已经得以控制,农民权益保障风险问题也有所缓解。复垦生产耕地数量和质量问题、使用区和生产区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依然值得高度重视。为有效应对以上风险,需要从地票交易制度再设计、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和责任进行强化、对土地权利人参与交易能力进行再提升,综合考虑效率提升、损失降低和成本控制,强化风险防控措施。综上,地票交易制度以市场化机制激活城乡之间人口、土地、资金要素的远程耦合作用,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渠道。重庆市城乡关系正在发生重要转型,地票交易政策发展完善要和城乡关系的展变趋势相一致。从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检视地票交易政策运行的综合效果,发现在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和收益共享等方面,地票交易制度都还有有待完善之处。未来地票交易制度发展,既有来自制度环境改变、发展水平提升和乡村发展动力增强等机遇,也面临着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转型等挑战。需要从地票交易制度再设计、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和责任进行强化、对土地权利人参与交易能力进行再提升,综合考虑效率降低、损失降低和成本控制,进行防控措施强化。
宋永永[5](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于明晓[6](2019)在《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趋势明显。工业的快速建设下,众多村庄面临着被动城镇化的发展状态,空间上快速的城镇化建设并未直接带动人的就地城镇化发展,反而引发诸多原村民转型困难、生活压力大、社会矛盾增加等问题。近年来厦门市为调整空间发展结构,实施了工业外迁的举措。对于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岛外空间来说,工业的迁入一方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引发空间和人员的诸多转变;另一方面和原有模式产生了新的矛盾,使得岛外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存在很多无法应对的矛盾,转型过程缓慢。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传统工业园区内的转型困境,探寻转型路径,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发展等均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产城融合理念,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理论视角对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演变和现状转型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探寻园区中各转型发展要素间的互动发展问题,深入剖析影响园区转型的内在机制,认为同安工业集中区中产业、空间以及人三方面要素的发展脱节造成园区转型困难,实现其转型升级需要三者之间的联动发展;同时同安工业集中区的转型路径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建立产业和空间匹配的流转机制,从而实现产业社区建设。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1)理论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产城融合的理念,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得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2)主体研究。通过对厦门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分析,找出其发展特点和现状发展问题,并以同安工业集中区为例,从现状建设的不同层面梳理其发展问题,明确多样性的矛盾可以从产、城、人的三者相互关系中得到系统的分析;再通过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深化产业、空间和人三者之间的发展问题,并结合理论进入深层分析以发现突破口。(3)研究结论和启示。根据实际案例和理论的结合分析,探讨同安工业集中区的未来发展策略,并对同类别的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指导和经验借鉴。
赵彪[7](2019)在《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辖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降低城市发展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学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十九大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作为调控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市辖区正好处于纵向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横向的城市空间布局重构的焦点所在。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不仅包括经济体制转型,还包括社会体制转型和政治体制转型,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城市化支撑,市辖区的科学合理设置对于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促进农民转变为市民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体制维度和空间维度,探究市辖区应该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设置,以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外需不振、投资乏力,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作为最大的内需,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城市等级化造成的发展严重失衡、公共服务之车与建制之马不匹配、人口频繁流动与真实分布造成的资源错位等问题。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是现代社会的构成中心,其发展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城市问题实质上也是整个时代的问题。当前的城市化更多的是土地城市化、产业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存在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远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等问题,共有2.7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长期的家庭分割对家庭关系、子女身心健康、老人养老等均有严重的不良影响。而要解决这些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形成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就有必要对市辖区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伴随着我国行政区划调整实践需求的不断增加,行政区划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在研究视角、方法、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强的局限性,关于市辖区改革的研究更是十分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本研究在大范围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整体性治理、尺度重构、施坚雅区域体系等理论,运用了GIS和RS技术,通过对市辖区的体制内涵、演化历程、发展路径、调整模式、作用机制和政策绩效的研究,探索当前我国城市型政区体制改革的实践路径。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强调了降低体制成本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市辖区改革对于破除城市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意义重大。二是提出了行政区划研究必须具有跨学科的多重思维,市辖区改革必须与城市化和行政区划改革两个更宏大的系统相对接,才能看清当前市辖区面临的复杂问题及其改革方向。三是详细分析了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差异及其转换逻辑,提出行政区划调整是把“双刃剑”,若实际经济发展中行政区划“不需要调整的调了”,或“需要调整的没调”,都会产生体制与现实的“矛盾”,要把行政区划当作一种资源,做到有效化解矛盾,真正推进行政区划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四是阐述了建国以来市辖区设置可分为大幅调整期、波动上升期、地市合并期、大城市主导期和战略引领期,市辖区设置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五是论述了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的调整路径、主要模式和空间差异,发现市辖区设置呈由东向西逐步推进,自北向南与自南向北两种扩张路径相结合,“大区制”和“小区制”两种偏向共存的特征,提出市辖区变动可以分为规模增减、结构调整、建制转换三种模式。六是分析了当前我国市辖区设置存在的体制障碍和空间瓶颈,其中市辖区设置的体制障碍包括市与市辖区、市辖区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市辖区设置的空间瓶颈主要包括城市型政区地域化、市辖区面积过小、市辖区建制缺失和市辖区空间结构不合理四类,并对各类问题分别举例说明了其作用机制。七是发现了近年来我国撤县(市)设区显着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撤县(市)设区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中小城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县(市)改区效果更加显着,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也具有最佳调整期,并以大西安建设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具体策略。最后,本文提出了市辖区优化设置的对策建议:(1)基于城市群思维统筹推进市辖区空间优化布局。城市群内要重点考虑(培育形成网状城镇体系),根据城市群发展需求和自身基础进行调整;城市群外重要发展轴线上(重在培育发展轴),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需求进行调整;城市群外非关键地区(重在培育自主发展能力),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重点优化中心城区的行政区划,有效回应其市辖区规模不适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升其辐射带动能力,其次着重布局区域次中心城市,再次是县级市等其他中小城市,不同等级的城市空间距离要适度,特大镇问题的解决也要优先考虑城市市辖区的发展需求。(2)重点解决大城市市辖区规模不适度和结构不合理问题。只有大城市的区划先行调整好了,城市群内部的次一级区划调整才能进行,这是因为大城市的区划调整是上位规划,只有上位规划调整了,才能落实次一级的区划调整,大城市行政区划界线的划定落实,将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因此大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是城市群布局优化的重点。(3)调整山川形便与犬牙相入的行政区划设置原则。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共同作为历史政区边界的划定原则,造成一些完整的生态环境单元被不同的行政边界所人为分割,加大了行政区交界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此要优化行政边界的设置原则,可基于实际情况跨河流设置行政边界。(4)市辖区调整应重点关注城市的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只有在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都较大的情况下才需要增设市辖区,在开发强度大、发展潜力小的城市,更需要进行内部城市空间重构,区县重组的可能性较大。增设市辖区时,首先要看中心城区是否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其次看拟设市辖区是否具有典型的城市型政区特征,再次要符合地域相邻、紧密相连的条件。
罗怡[8](2019)在《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直以来,农民问题和乡村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重点,如何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成了我们所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我国于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方针,之后在2006年到2009年四年间国务院又下发四个“一号文件”,全面关注“三农”问题,释放出执政层加强关注乡村地区发展的积极信号。2017年10月,党的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后的必经之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在“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方面,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广州市在2007年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开展全市性的村庄规划工作。增城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采取“以点带面”的思路,首先结合市重点地区选择了45条行政村进行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实践基础后再全面开展编制,有效提高了各项工作推进的效率。至2009年,已完成了全市282条行政村的规划全覆盖目标。2011年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加大了新一轮力度、涵括了新一轮内涵的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任务。此后,广州市委正式吹响建设“美丽乡村”的号角,打造“美丽乡村、幸福乡村”成为广州市委、市政府“12338”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增城市再次积极担当起“先行先试”的角色,在统筹城乡统一发展的路径上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节点,创建28个试点村,在2012年启动10个等首批试点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2013年以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开展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制订《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工作方案》。按照其要求,增城市需要首先开展村庄布点规划的修编,以指导下层次的村庄规划分类编制,开展了《增城市村庄布点规划(2013-2020)》项目。因此,增城农村建设具有其自身的典型性。如何实现城乡等值化发展?如何突破增效提质发展的障碍,最大限度发挥规划政策对于城乡建设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谋求村庄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乡村振兴?所以,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研究成为必然且日益紧迫。本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增效提质,对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相关实践探索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可借鉴的经验;其次对增效提质的由来、内涵界定及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效益分析基础上,针对广州增城区新农村质量建设现状研究,深度剖析了增城新农村建设质量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广州增城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村庄的分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在空间布局、产业活力、文化魅力、治理结构四大方面递进式增效提质的对策,即乡村空间布局新重构、乡村产业活力新重赋、乡村文化魅力新重振、乡村治理结构新重组。为高城镇化地区同类乡村转型发展和规划提供路径指引和参考。
刘梦珂[9](2018)在《复合功能视角下天津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地关系矛盾的日益突出,郊野公园已成为城市在战略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天津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型城市于2010年启动郊野公园规划建设且规划有16处郊野公园,但由于目前郊野公园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且相应的理论体系与规划设计方法并没有快速跟上,理论的缺失使其规划设计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造成公园功能的缺失或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全面研究天津郊野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从复合功能视角出发对郊野公园的发展历程、概念、特征进行总结和梳理,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辅、多学科融会贯通等方法,通过对天津郊野公园资料搜索和实践调研,归纳了天津郊野公园的建设现状,分析了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影响因子与作用、功能复合化的必要性与特性、功能与景观现状,以及对天津居民进行郊野公园游憩偏好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在此研究基础上,得出天津郊野公园具有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城市生态格局、丰富居民的游憩空间的重要作用;公园需满足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城市郊区游憩空间功能需求、城市生态空间功能需求、城市防灾避难功能需求;公园目前在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服务功能不完善、生态保护力度不足、居民游憩需求无法满足等结论。探索了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型景观规划设计,从景观设计原则、空间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育、植物景观营造、水体景观营造、游憩空间优化六个方面对提高天津郊野公园的复合功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杨荣邦[10](2018)在《广州市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挑战。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工业发达国家,而经济发展模式仍然粗放,经济增长依赖大量资源的消耗,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面对当前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发展课题。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增城区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上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敢于尝试,敢于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做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解决。如何有效提高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对于增城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深入剖析了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其中所取得的成效为:生态空间基本成形、生态经济初具规模、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生态生活逐步形成、生态制度逐步完善、生态文化氛围浓厚等。但也存在城市扩张占用生态用地、传统产业污染环境、森林生态系统脆弱、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存在不足、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缺乏、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其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城镇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反向关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森林资源整体结构不够优化、未与时俱进完善相关制度、优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公众生态文明观念薄弱。鉴于此,在借鉴其它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构建生态空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营造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整体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对策建议。
二、集美区将建城乡一体的生态环保城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美区将建城乡一体的生态环保城区(论文提纲范文)
(1)湘潭县绿道网络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普遍开展绿道建设 |
1.1.2 人们对于绿色廊道的需求日益增长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绿道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绿道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绿道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绿道网络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绿道网络相关概念 |
2.1.1 绿道 |
2.1.2 城市绿道 |
2.1.3 城市绿道网络 |
2.1.4 生态廊道 |
2.2 绿道网络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线性景观设计理论 |
3 国内外绿道案例研究 |
3.1 国外绿道案例研究 |
3.1.1 日本·港北新区绿道 |
3.1.2 美国·东海岸绿道 |
3.2 国内绿道案例研究 |
3.2.1 广东省深圳市绿道系统 |
3.2.2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绿道 |
3.2.3 湖南省长沙市绿道系统 |
4 绿道网络规划 |
4.1 绿道的功能及其特点 |
4.1.1 绿道的功能 |
4.1.2 绿道规划的特点 |
4.2 绿道的分级与分类 |
4.2.1 绿道的分级 |
4.2.2 绿道的分类 |
4.3 绿道的构成 |
4.3.1 慢行系统 |
4.3.2 交通衔接系统 |
4.3.3 绿道绿化系统 |
4.3.4 游径系统 |
4.3.5 设施系统 |
4.4 绿道网络的规划原则 |
4.4.1 人性化原则 |
4.4.2 协调性原则 |
4.4.3 特色性原则 |
4.4.4 系统性原则 |
4.4.5 生态性原则 |
4.5 绿道网络规划策略 |
4.5.1 城市绿道应充分利用好城市现状资源 |
4.5.2 城市绿道应优先连接景观资源 |
4.5.3 绿道规划应因地制宜 |
4.6 绿道网络规划方法 |
4.6.1 城市绿道游径应充分利用街旁绿化带 |
4.6.2 绿道设施应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
4.6.3 城市绿道应充分利用现状城市慢行交通 |
4.6.4 城市绿道应优先串联滨水、公园、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 |
4.6.5 城市绿道选线水系绿道应顺应水系流向规划 |
4.6.6 郊野绿道应顺应地形地貌 |
5 湘潭县绿道网络总体规划 |
5.1 湘潭县绿道网络现状分析 |
5.1.1 区位分析 |
5.1.2 湘潭县城市公园绿地分析 |
5.1.3 旅游资源分析 |
5.1.4 交通河流水系分析 |
5.1.5 湘潭县绿道现状分析 |
5.1.6 SWOT分析 |
5.2 湘潭县绿道网络规划总则 |
5.2.1 规划目标 |
5.2.2 规划定位 |
5.2.3 规划依据 |
5.3 湘潭县绿道网络总体规划 |
5.3.1 城市绿道网络规划结构 |
5.3.2 绿道网络总体规划 |
5.4 湘潭县绿道网络分级分类规划 |
5.4.1 分级规划 |
5.4.2 分类规划 |
5.5 湘潭县绿道网络交通衔接系统规划 |
5.5.1 与区域绿道网络衔接 |
5.5.2 与交通慢行系统衔接 |
5.6 湘潭县绿道网络绿化系统规划 |
5.6.1 景观氛围营造 |
5.6.2 植物选择 |
5.7 湘潭县绿道网络游径系统规划 |
5.7.1 绿道游径规划 |
5.7.2 绿道游径坡度规划 |
5.7.3 绿道游径铺装规划 |
5.7.4 游径的隔离设施 |
5.8 湘潭县绿道网络接驳点规划 |
5.8.1 布局思路 |
5.8.2 换乘设施布局 |
5.8.3 衔接设施 |
5.8.4 停车设施 |
5.9 湘潭县绿道网络设施系统规划 |
5.9.1 驿站规划 |
5.9.2 服务设施和标识设施规划 |
5.10 湘潭县绿道网络重点地段规划 |
5.10.1 银滨绿道 |
5.10.2 滨杨绿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湘潭县绿道网络规划植物配置表 |
附录B: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表 |
附图 |
致谢 |
(2)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控机制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乡环境 |
2.1.2 综合整治 |
2.1.3 长效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公众参与理论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第3章 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管控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赣江新区简介 |
3.2 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管控现状与主要做法 |
3.2.1 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政管控现状 |
3.2.2 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做法 |
3.3 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综合协调运行机制不顺畅 |
3.3.2 重突击整治,缺乏常态管控 |
3.3.3 综合整治存在监督管控真空 |
3.3.4 综合整治社会化参与度不高 |
3.4 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控机制缺乏的原因分析 |
3.4.1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运行机制不完善 |
3.4.2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保障体系不健全 |
3.4.3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监管机制不健全 |
3.4.4 综合整治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
第4章 国内外环境整治对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启示 |
4.1 国外城乡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做法 |
4.1.1 德国环境治理措施 |
4.1.2 美国环境整治经验 |
4.2 国内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做法 |
4.2.1 浙江宁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做法 |
4.2.2 贵州贵安新区环境整治做法 |
4.3 主要启示 |
第5章 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控机制完善对策 |
5.1 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运行机制 |
5.1.1 理顺城乡环境管理体制 |
5.1.2 组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职机构 |
5.1.3 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协调机制 |
5.1.4 搭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多元参与机制 |
5.2 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保障机制 |
5.2.1 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纳入法制化保障 |
5.2.2 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队伍保障 |
5.2.3 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投入保障 |
5.3 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监管激励制度 |
5.3.1 构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准评价体系 |
5.3.2 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监督管理制度 |
5.3.3 构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激励问责机制 |
5.4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引导体系构建 |
5.4.1 构建全方位宣传渠道,营造持续整治浓厚氛围 |
5.4.2 建立常态化宣传引导机制,确保宣传教育持久性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
1.2 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
1.3 欠发达地区典型代表:重庆地票交易研究 |
1.4 研究述评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5 研究区域与数据 |
第3章 理论机制:地票交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联动机理 |
3.1 城乡融合发展内涵及目标 |
3.2 地票交易原理、流程及规则 |
3.3 地票交易的理论含义 |
3.4 地票交易与城乡融合发展联动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基础: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时序特征及空间效应 |
4.1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时序特性 |
4.2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的空间效应 |
4.3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空间效应尺度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内容解构:地票交易政策特征分析 |
5.1 政策文本选取及分析方法 |
5.2 地票交易政策内容三维解析 |
5.3 地票交易政策阶段性特征及演进逻辑 |
5.4 比较分析视角下地票交易政策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源配置效果:地票交易规模时空特性及其与人口流动耦合态势 |
6.1 诊断思路及方法 |
6.2 地票市场成交规模、购买主体及价格变化 |
6.3 地票交易量时空特性 |
6.4 人口流与土地流空间耦合态势 |
6.5 价值显化视角下资源配置空间差异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收益共享效果:基于扎根理论的收益共享政策执行断裂带 |
7.1 分析思路与方法 |
7.2 地票交易促进农民收益共享的理论机理 |
7.3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户共享收益政策执行断裂带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风险审视与应对:城乡融合发展下地票交易制度再思考 |
8.1 已有地票交易风险识别局限性 |
8.2 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风险评估 |
8.3 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风险应对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5)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
2.4.1 研究评述 |
2.4.2 主要启示 |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
3.2.2 人口迁移理论 |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
3.5.1 理论渊源 |
3.5.2 理论基础 |
3.5.3 理论涵义 |
3.5.4 供需规律 |
3.5.5 数学表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
4.2 自然地理基础 |
4.2.1 地形地貌 |
4.2.2 气候特征 |
4.2.3 土壤植被 |
4.3 自然资源基础 |
4.3.1 水资源 |
4.3.2 土地资源 |
4.3.3 矿产资源 |
4.3.4 农产品资源 |
4.4 生态环境状况 |
4.4.1 生态环境特征 |
4.4.2 生态环境问题 |
4.5 社会经济基础 |
4.5.1 人口分布特征 |
4.5.2 经济发展水平 |
4.5.3 社会事业概况 |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引发产、城空间的分离 |
1.1.2 产城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3 传统工业园区普遍面临转型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工业区、工业园、工业社区与产业社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
2.2 相关理论指导 |
2.2.1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典理论 |
2.2.2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相关应用 |
2.2.3 资本三次循环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关系 |
2.3 研究视角总结 |
2.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融合”理念的转变 |
2.3.2 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下的空间演变和社会关系演变 |
2.3.3 以规划时序和资本循环的视角关注园区各要素的配置与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厦门工业区发展历程和背景分析 |
3.1 厦门市工业区发展历程 |
3.1.1 厦门市工业经济发展历程梳理 |
3.1.2 厦门市工业区开发建设概况 |
3.1.3 厦门市工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同安工业区发展概况 |
3.2.1 同安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
3.2.2 同安工业区开发建设概况 |
3.2.3 同安工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同安工业集中区发展现状分析 |
4.1 选择同安工业集中区的综合考量 |
4.2 工业集中区建设历程概况 |
4.3 工业集中区建设现状分析 |
4.3.1 工业发展分析 |
4.3.2 土地利用分析 |
4.3.3 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
4.3.4 居住配套分析 |
4.3.5 道路交通分析 |
4.3.6 社会环境分析 |
4.3.7 整体评价 |
4.4 理论指导下的园区各发展要素关系梳理 |
4.4.1 生产力生产关系指导下的园区发展历程梳理 |
4.4.2 园区转型发展要素的关系梳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要素关系解读和案例分析 |
5.1 “产业”和“空间”的转型发展问题分析 |
5.1.1 时间维度下的产业和空间发展分析 |
5.1.2 工业厂房建设——企业案例 |
5.1.3 配套服务业规划——金包银案例 |
5.1.4 综合评价 |
5.2 “产业”和“人”的转型发展问题分析 |
5.2.1 时间维度下的产业和人员发展分析 |
5.2.2 工业社区大学的整体规划 |
5.2.3 工业社区大学的实际发展 |
5.2.4 综合评价 |
5.3 “空间”和“人”的转型发展问题分析 |
5.3.1 时间维度下的空间建设和人员演变分析 |
5.3.2 居住社区对比分析 |
5.3.3 梧侣社区具体分析 |
5.3.4 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构建 |
6.1 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思路构建 |
6.1.1 理论指导下的园区转型问题总结分析 |
6.1.2 相关案例借鉴 |
6.1.3 整体转型思路构建 |
6.2 “产业”和“空间”转型的同步发展策略 |
6.2.1 集约化利用生产空间,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
6.2.2 分阶段完善配套设施,政府和市场配合发展 |
6.3 “产业”和“人”转型的互促发展策略 |
6.3.1 明确目标,促进两者逐步转型 |
6.3.2 改革机制,搭建多元互动平台 |
6.4 “空间”和“人”转型的融合发展策略 |
6.4.1 加强配套投入,实现集聚化建设 |
6.4.2 引导空间流转,促进城市化建设 |
6.4.3 强化社区教育,实现市民化转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同安工业集中区土地利用现状资料 |
附录 B 园区厂房相关访谈资料 |
(1)同安工业集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访谈 |
附录 C“金包银”实施案例访谈资料 |
(1)关于乌涂社区建设以及金包银发展情况访谈 |
(2)关于乌涂社区“金包银”实施情况的访谈 |
(3)关于后宅社区建设和“金包银”实施情况访谈 |
附录 D 工业社区大学相关资料 |
附录 E 居住社区居民访谈资料 |
(1)关于梧侣社区建设方面的访谈记录 |
(2)关于梧侣社区菜市场的建设的访谈记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市辖区行政区划改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1 行政分割与政府碎片化问题 |
2.1.2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经济发展 |
2.1.3 行政区划与财政体制改革 |
2.2 国内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城镇化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
2.2.2 行政区划制度与市制改革取向 |
2.2.3 市辖区体系改革与建制创新 |
2.3 相关述评与本文的切入视角 |
第三章 基本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行政区划 |
3.1.2 县 |
3.1.3 县级市 |
3.1.4 市辖区 |
3.2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比较辨析 |
3.2.1 县与县级市的体制差异 |
3.2.2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差异 |
3.2.3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转换 |
3.3 相关理论基础 |
3.3.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3.3.2 尺度重构理论 |
3.3.3 施坚雅区域体系理论 |
3.3.4 其他相关理论 |
第四章 经济结构转型与市辖区体制变迁的阶段与脉络 |
4.1 阶段一(1949-1957):体制转轨下市辖区的大幅波动与逐步规范 |
4.2 阶段二(1958-1977):投资规模与粮食产量的双重制约 |
4.3 阶段三(1978-1997):经济分权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
4.4 阶段四(1998-2011):土地财政催化大城市发展的空间需求 |
4.5 阶段五(2012 年以来):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布局引领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我国城市市辖区空间扩展的基本趋向与主要模式 |
5.1 城市布局调整与市辖区扩展的演化路径 |
5.1.1 由东向西逐步推进 |
5.1.2 自北向南与自南向北 |
5.1.3 “大区制”和“小区制” |
5.2 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模式 |
5.2.1 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类型 |
5.2.2 市辖区设置的主要模式 |
5.3 市辖区设置的现状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
5.3.1 我国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状况 |
5.3.2 各省市辖区设置的现实需求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市辖区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
6.1 市辖区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其影响 |
6.1.1 市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 |
6.1.2 市辖区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 |
6.2 市辖区发展面临的空间瓶颈及其影响 |
6.2.1 城市型政区地域化问题 |
6.2.2 市辖区面积过小问题 |
6.2.3 市辖区建制缺失问题 |
6.2.4 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体制转型与城市发展:市辖区调整的政策效果评估 |
7.1 研究回顾与理论假说 |
7.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数据来源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准回归结果 |
7.3.2 异质性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平行趋势检验 |
7.4.2 改变控制变量 |
7.4.3 灯光指数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城市空间重构与市辖区改革:以大西安为例 |
8.1 大城市市辖区改革是中国城市空间重构的焦点 |
8.1.1 城市空间布局重构也是体制改革 |
8.1.2 中小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大城市 |
8.2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瓶颈与“大西安”的战略突破 |
8.2.1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是建设大西安 |
8.2.2 行政区划改革:大西安建设的必由之路 |
8.3 大西安行政区划不合理导致的主要问题 |
8.3.1 城三区的城市管理问题 |
8.3.2 西咸新区发展的问题 |
8.3.3 城市发展与公共服务问题 |
8.3.4 咸阳城市衰落的问题 |
8.4 基于城市群思维重构大西安行政区划新格局 |
8.4.1 推动西安向北跨河发展 |
8.4.2 妥善解决咸阳出路问题 |
8.4.3 加快渭北地区设市进程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层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 |
1.1.2 广东省层面:农村改革树立起先行范例 |
1.1.3 增城区层面:村庄规划建设具有示范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创新点 |
1.5.1 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 |
1.5.2 研究视角具有多元性 |
1.5.3 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概念及实践探索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 |
2.1.2 新农村 |
2.1.3 新农村建设 |
2.1.4 乡村复兴 |
2.1.5 增效提质 |
2.2 新农村建设 |
2.2.1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
2.2.2 国内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
2.2.3 文献小结 |
2.3 乡村复兴 |
2.3.1 国外乡村复兴的研究现状与实践 |
2.3.2 国内乡村复兴的研究现状与实践 |
2.3.3 文献小结 |
2.4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效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的内涵解析 |
3.1 增效提质提出的缘由 |
3.2 增效提质的内涵界定 |
3.3 增城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的实现路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增城区新农村建设质量现状分析 |
4.1 增城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况 |
4.1.1 增城区基本概况 |
4.1.2 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历程 |
4.1.3 增城区新农村建设模式 |
4.2 增城区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因素 |
4.2.1 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发展动力不足 |
4.2.2 新旧用地混杂,建设用地使用低效 |
4.2.3 生产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管理维护不足 |
4.2.4 历史传统文化自身特色逐渐消失 |
4.3 增城区新农村质量提升建设困境分析 |
4.3.1 空间管控严厉但难以实施 |
4.3.2 生态环境改善但难以为继 |
4.3.3 新村建设快但旧村空心化严重 |
4.3.4 村庄发展显着但乡村自身造血功能不足 |
4.4 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增城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研究 |
5.1 东西镜村——保护与延续传统空间格局 |
5.1.1 基本概况 |
5.1.2 空间格局现状 |
5.1.3 新农村建设措施 |
5.2 霞迳村——增添产业发展新动力 |
5.2.1 基本概况 |
5.2.2 产业发展现状 |
5.2.3 新农村规划措施 |
5.3 坑贝村——耕读文化传承 |
5.3.1 基本概况 |
5.3.2 历史文化发展现状 |
5.3.3 新农村建设措施 |
5.4 西南村——规划引领村庄自治发展 |
5.4.1 基本概况 |
5.4.2 治理模式发展现状 |
5.4.3 新农村建设措施 |
5.5 问卷调查分析 |
5.5.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5.5.2 问卷的设计 |
5.5.3 调查的方式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5.5.4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增城区新农村建设的增效提质对策 |
6.1 乡村空间布局新重构 |
6.1.1 开展县域村庄布点体系规划,保证全域城乡一体化发展 |
6.1.2 开展乡村特色地带协同规划,支撑村庄转型发展 |
6.1.3 开展差异化建设规划,打造宜居“一村一品” |
6.1.4 精明发展,建构空间新格局 |
6.1.5 全域联动,构建宜居空间环境 |
6.2 乡村产业活力新重赋 |
6.2.1 一产抱团,规模发展 |
6.2.2 工业进园,集约发展 |
6.2.3 复活资源,特色发展 |
6.3 乡村文化魅力新重振 |
6.3.1 中华传统的耕读文化振兴 |
6.3.2 尊崇祖先的宗族文化振兴 |
6.3.3 独有的畲族文化振兴 |
6.3.4 城乡文化联动振兴 |
6.4 乡村治理结构新重组 |
6.4.1 能人治村,专业人才协同 |
6.4.2 强人治村,制度规则推进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在校期间参加的课题与项目 |
致谢 |
附录 |
(9)复合功能视角下天津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郊野公园研究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郊野公园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郊野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
2.1.1 国外郊野公园的发展 |
2.1.2 国内郊野公园的发展 |
2.2 郊野公园的涵义 |
2.2.1 郊野公园的相关定义 |
2.2.2 郊野公园的概念界定 |
2.2.3 郊野公园与其他绿地类型的区别 |
2.2.4 郊野公园的特征分析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环城游憩带理论 |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3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4 国内外郊野公园建设实践研究 |
2.4.1 英国郊野公园建设实践研究 |
2.4.2 法国巴黎苏塞公园 |
2.4.3 美国芝加哥湖链郊野公园 |
2.4.4 荷兰阿姆斯特丹郊野公园 |
2.4.5 日本东京森高伟国定公园 |
2.4.6 中国香港郊野公园建设实践研究 |
2.4.7 上海青西郊野公园 |
2.5 国内外郊野公园的借鉴意义 |
2.5.1 整合区域资源,提升综合功能 |
2.5.2 加强环境保育,优化城市空间 |
2.5.3 完善管理体系,强化公众参与 |
2.5.4 设计重视学科交叉,呈现近自然化景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天津郊野公园概况 |
3.1.1 天津自然人文概况 |
3.1.2 天津城市化进程 |
3.1.3 天津郊野公园建设状况 |
3.2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地理因素 |
3.2.2 人口要素 |
3.2.3 经济因素 |
3.2.4 规划调节 |
3.3 天津郊野公园在城市中的作用 |
3.3.1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
3.3.2 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
3.3.3 丰富居民游憩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化实证研究 |
4.1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化必要性分析 |
4.1.1 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需求 |
4.1.2 休闲时代背景下城市郊区游憩功能需求 |
4.1.3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空间功能需求 |
4.1.4 公共安全背景下城市防灾避难功能需求 |
4.2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化特性分析 |
4.2.1 多功能的复合——综合化 |
4.2.2 多环境的复合——多元化 |
4.2.3 多层次的复合——人性化 |
4.3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与景观现状分析 |
4.3.1 公园使用现状 |
4.3.2 生态环境现状 |
4.3.3 游憩环境现状 |
4.3.4 交通道路情况 |
4.3.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4.4 天津居民郊野公园游憩偏好研究 |
4.4.1 研究概况及研究方法 |
4.4.2 人口统计学特征 |
4.4.3 出行特征与游憩动机 |
4.4.4 游憩行为特征 |
4.4.5 服务设施与游憩的需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型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5.1 复合型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5.1.1 环境保护与游憩需求并重的原则 |
5.1.2 与城市协同互助原则 |
5.1.3 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
5.1.4 低养护、低耗、近自然原则 |
5.2 复合型景观空间布局规划 |
5.2.1 保育与利用相结合的空间格局 |
5.2.2 保育与利用相结合的规划模式 |
5.3 复合型景观的生态保育 |
5.3.1 林地灌丛的修复 |
5.3.2 湿地的修复 |
5.3.3 生境的修复 |
5.4 复合型植物景观营造 |
5.4.1 改良盐碱性土壤 |
5.4.2 注重乡土植物种植 |
5.4.3 营造特色植物景观 |
5.4.4 兼顾植物近、远期效果 |
5.5 复合型水体景观营造 |
5.5.1 生态驳岸设计 |
5.5.2 湿地植物设计 |
5.5.3 亲水平台设计 |
5.6 复合型景观的游憩空间优化 |
5.6.1 游憩地与游憩活动 |
5.6.2 游憩路径 |
5.6.3 儿童游憩场 |
5.6.4 野餐地 |
5.6.5 宿营地 |
5.6.6 服务设施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广州市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3 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 |
2.1.2 生态文明建设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2.3 资源环境基础理论 |
2.3 相关政策依据 |
2.3.1 中央有关政策依据 |
2.3.2 地方有关政策依据 |
第3章 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透视 |
3.1 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3.1.1 生态空间基本成形 |
3.1.2 生态经济初具规模 |
3.1.3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
3.1.4 生态制度逐步完善 |
3.1.5 生态生活逐步形成 |
3.1.6 生态文化氛围浓厚 |
3.2 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城市扩张占用生态用地 |
3.2.2 传统产业污染环境 |
3.2.3 森林生态系统脆弱 |
3.2.4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存在不足 |
3.2.5 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缺乏 |
3.2.6 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
3.3 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存在的原因 |
3.3.1 城镇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反向关联 |
3.3.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 |
3.3.3 森林资源整体结构不够优化 |
3.3.4 未与时俱进完善相关制度 |
3.3.5 优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
3.3.6 公众生态文明观念薄弱 |
第4章 其它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进经验借鉴 |
4.1 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
4.1.1 突出规划引领 |
4.1.2 严把环保关口 |
4.1.3 筑牢制度基础 |
4.1.4 加强生态治理与保护修复 |
4.1.5 张家港经验启示 |
4.2 密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
4.2.1 城市功能定位科学 |
4.2.2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4.2.3 一张好蓝图干到底 |
4.2.4 非常重视水资源保护 |
4.2.5 密云经验启示 |
4.3 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
4.3.1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载体 |
4.3.2 建立生态文明保障制度 |
4.3.3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
4.3.4 挖掘弘扬生态文化 |
4.3.5 安吉经验启示 |
第5章 推进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
5.1 合理构建生态空间 |
5.1.1 坚守主体功能区阵地 |
5.1.2 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 |
5.1.3 推进交通一体化战略 |
5.2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
5.2.1 产业谋划主动对接大广州 |
5.2.2 打造承载生态产业高端平台 |
5.2.3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5.2.4 大力发展惠农生态经济 |
5.3 努力营造优美生态环境 |
5.3.1 保护北部优美自然生态 |
5.3.2 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 |
5.3.3 开展土壤安全防治工作 |
5.4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 |
5.4.1 建立城市规划长效执行机制 |
5.4.2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5.4.3 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
5.4.4 完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5.5 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
5.5.1 科学谋划公共资源配置 |
5.5.2 整治美化城乡环境 |
5.5.3 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
5.6 整体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
5.6.1 突出生态文化引领 |
5.6.2 打造生态文化品牌 |
5.6.3 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集美区将建城乡一体的生态环保城区(论文参考文献)
- [1]湘潭县绿道网络规划研究[D]. 程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赣江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控机制完善研究[D]. 曾德才. 南昌大学, 2020(01)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D]. 刘燕. 西南大学, 2020
- [5]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6]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D]. 于明晓. 华侨大学, 2019(01)
- [7]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D]. 赵彪.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的对策研究[D]. 罗怡.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9]复合功能视角下天津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刘梦珂.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10]广州市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杨荣邦. 湖南大学, 2018(06)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