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彩色打印设备的色域说明(英文)

桌面彩色打印设备的色域说明(英文)

一、桌面彩色打印设备的色域描述(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陈晨[1](2016)在《油画的三维数字化及3D打印复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幅油画复制品主要具有装饰美化、推广传播以及作为学习研究范本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及价值。特别是世界名画的高仿真复制,由于名画原稿一般消费者及美术学习者很难获得,所以其复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油画高仿真复制主要有手工临摹和印刷复制两种方法。手工临摹由于是使用油画颜料作画,具有真实的立体观感,触感,但作画时间长,成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作画人员水平的限制。印刷复制方法中主要又包括胶印、数字印刷、丝网印刷等。然而,胶印及数字印刷技术虽可以从视觉上实现油画高保真复制,但不能从触觉上实现;丝网印刷无法实现与原画一致的颜料凹凸高度复制;颜料厚度补偿法也无法实现与原画一致的笔触厚度,且过程繁琐。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油画高保真立体复制技术,可以将油画表面凹凸起伏的笔触三维信息与色彩同时进行复制,以弥补目前在油画印刷复制领域无法实现立体复制的不足。研究采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式对油画原稿进行三维重建,经过对三维模型分层处理后,选用UV固化喷墨打印机作为3D打印设备打印立体油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摄影测量三维重建。对于油画的三维重建与数字化表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油画表面的几何三维信息的恢复,以及油画色彩的还原。摄影测量既可以获得油画的三维几何表面数字模型,也可以通过正射影像的形式,恢复油画的色彩影像和平面几何位置,实现油画彩色三维数字表达。2.三维模型分层处理。利用油画三维模型的三角形格网点的Z内插出格网边上的等值线点,并将这些等值线点按顺序排列(即等值线的跟踪)。根据不同等值线进行模型分层设色渲染。依据分层设色渲染图及等值线图,做基于阈值的图像分割处理,提取分层截面图像,并转化为矢量格式。3.油画的3D打印及质量控制。首先对UV打印机喷头、油墨色域等一系列打印参数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根据研究结论,在二维打印机上用UV油墨进行逐层叠加打印,堆积成高低起伏的油画三维表面,最后将获取的正射油画影像打印到油画三维表面,完成油画的复制。文章对油画的三维复制进行了实验论证。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进行油画三维建模。建模结果表明,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地生成油画彩色三维模型。从原理上说,油画表面三维模型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是一样的,所以能够方便地进行等高线及分层设色图生成,这样一来,就可以将三维模型离散化成二维图片,进而通过二维打印机层层叠加打印还原成三维模型。这种油画立体复制的方法弥补了当前油画复制技术的不足,同时扩展了3D打印的应用范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建模精度、油画的色彩还原以及打印结果的评价,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个人电脑》编辑部[2](2012)在《商务专刊——承前启后,蓄势待发》文中认为关注并熟知业界发展的读者对于英特尔Tick-Tock(嘀嗒),又称钟摆节奏肯定是耳熟能详。夸张点说,这个在2006年问世的战略,与指导业界发展数十年的摩尔定律在过去几年对于整个PC产业发展的影响已经称得上是并驾齐驱。按照这一节奏,英特尔准时推出了采用22纳米制造工艺,代号为IvyBridge的新一代处理器——第三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随着计算平台的更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用产品也在进行着更新换代。从商用办公环境来看,IvyBridge无疑将成为未来两年主流的商用计算平台,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台式机产品,都将从IvyBridge的诸多新特性中获益。除此以外,在显示、打印以及网络技术方面,都可以看到诸多新应用在逐步被用户采用。为了让您在商用产品采购中有更多的参考,我们在商务专刊中针对计算平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云计算、显示设备、打印设备以及网络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希望在您制定采购计划时能够有所帮助。

车森[3](2010)在《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数据可视化是当前地图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论文系统分析了当前空间数据可视化输出的发展现状,提出研究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详细分析了出版地图可视化输出、电子地图可视化输出与网络地图可视化输出的特点,提出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研究方法。当前大部分空间数据可视化软件系统大都侧重于某一种或两种媒介的可视化输出,对于跨媒介可视化输出表达的一致性与统一性研究的比较少。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重点研究和解决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中符号库与符号化、注记表达、色彩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实现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效果的一致与统一。主要内容如下:1、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从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发展历史、处理过程以及研究内容入手,研究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理论基础,分析空间数据在不同媒介上可视化输出的特点,提出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研究方法。2、支持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地图符号库与符号化研究。地图符号库的设计及符号化技术是实现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关键技术,从某种意义来说,空间数据的跨媒介可视化输出实质上就是地图符号的跨媒介可视化输出,本文在介绍地图符号的相关理论研究发展与不同媒介绘图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支持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点状符号、线状符号以及面状符号的描述与设计。此外,符号化效果决定着空间数据表达的准确性,本章分析了当前主要的三种符号化控制方式,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符号化预处理方式,既能保证符号化的准确性,又不影响地图显示的速度。3、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中的注记表达。地图注记的表达是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可视化输出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地图注记的设计、注记的存储(重点的说明注记的存储),字库的选择以及注记的绘制,为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中注记的表达给出了可行的思路。4、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色彩管理。不同的媒介中支持的色空间以及表色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保持色彩在不同媒介中的准确传输是实现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一致性的重要条件,论文在详细分析三种色彩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跨媒介可视化输出中实现色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ICC颜色管理与SRGB标准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色彩管理。最后,在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设计了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原型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结构的设计、系统平台的选择,最后介绍了原型系统的功能与界面。

许宝卉[4](2010)在《显示器色彩特性分析及色彩空间转换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实现开放式印刷系统、电子出版及网络出版系统中精确地色彩传递和再现,国际色彩联盟(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简称ICC)制定了ICC色彩管理标准。彩色显示器是印刷领域印前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呈色性能、色彩空间转换模型精度直接影响彩色图像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为了将显示屏幕用于印刷系统的软打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见即所得”,就要对显示器色彩特性以及色彩空间转换模型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论文在对色彩管理技术的原理、方法、流程、关键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显示器色彩测试系统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从改善采样点空间分布均匀性的角度,来表征输入输出的非线性关系,以提高特征化变换精度的思想,设计了两端细分中间均匀和基于LOG函数变换的测试色靶。通过实验对显示器的色域、通道独立性、空间均匀性、时间均匀性、磷粉恒常性、液晶屏幕的视角、“黑点”对色彩校正的影响以及显示与印刷效果的对比等进行了研究;采用极差理论分析了伽玛值、亮度、色温对输出效果的影响规律,以此为基础提出采用自适应动态伽玛改善图像效果的思想,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整流程。建立了增加多项式项数、常数项和扩展项的显示器色彩非线性回归转换模型,以解决转换精度问题、误差局部极大或极小问题以及高阶回归出现的精度调节能力下降的问题;并通过改变模型的输出色彩空间分别实现了多项式RGB到XYZ和Lab的转换,转换精度明显提高。在实现显示器三维查找表模型转换的过程中,设计了三棱柱和四面体的插值算法,比较了四种几何体插值算法的转换精度,结果表明:随着立方体不断细分,模型转换精度越来越高,色差都小于3,在人的视觉不敏感范围内。研究了数字驱动值与显示器亮度参数的关系,改变传统阶调为指数曲线的的描述方法,使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拟合,建立了基于阶调/矩阵的显示器特征化模型;在转换误差较大的情况下,将求解特征矩阵的特征点由最大点转变为中间点,使最终得到的阶调/矩阵模型转换色差大幅度降低,转换精度得以提高。建立了RGB到Lab和Lab到RGB的正反变换BP神经网络模型,探索了反变换过程中色差的估算办法;通过多重训练比较,研究了正反转换网络的最佳层及单元数目,采用结构分解减小了网络规模,提高了训练速度;合理选择基于LOG函数的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均匀训练样本进行比较,最终使BP神经网络实现显示器色彩空间正反转换模型的精度达到了比较高的要求;同时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正向变换和查表方案相结合的Lab到RGB的反向变换方法,使正向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以上的研究,使用这些方法实现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可以满足不同的色彩复制精度要求。其中,三维查找表和神经网络模型所得到的转换色差属于小色差范围,是几种方法中比较理想的方法。这些方法为实现屏幕软打样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开发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等全面的色彩管理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研究经验。

梁琳[5](2010)在《ICC Profile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色彩再现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色彩联盟提出了色彩管理规范,其中得到准确的特性文件是色彩管理技术应用的关键。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存在软硬件的误差、用户对色彩再现的要求不同、以及色彩管理软件中特性文件编辑模块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在实际生产流程中使用的特性文件并不能完全符合用户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输出设备的特性文件编辑技术,并编程实现了该软件。该软件实现具体包括编辑参数的分析与确定、色彩转换、色域可视化三个部分。在编辑参数的分析确定中,详细阐述了编辑参数的选取依据、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在色彩转换中,采用常规色彩管理技术实现了屏幕软打样;在色域可视化中,实现了图像以及特性文件色域的可视化,同时提出并实现了种针对特性文件色域的包扎算法;通过以上的研究成果,用户通过观察参考图像的调节效果,得到更加准确的特性文件。实验表明,调整后的设备特性文件精度较之前有了提高,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裴晓鹏[6](2010)在《基于色外观的图像再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彩色信息在相关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跨设备图像复制时颜色不匹配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色彩管理系统中加入色外观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针对传统色彩管理技术不能适用于照明条件多变情况下的问题,引入了一种基于色外观匹配的色彩再现模型与算法,以达到不同媒体在不同观察条件、不同背景和环境下的色彩真实再现目的。论文分析了各种色外观现象,研究了几种常用的色外观模型,重点研究了最新的色外观模型——CIECAM02模型,该模型通过色适应转换将源条件下颜色的刺激值转换为中间参考条件下的色外观参数,以此为基础,加入目的条件环境信息,再逆向转换得到目的条件下该颜色的刺激值,使颜色达到源、目的条件下色外观一致再现。论文以CIECAM02色外观模型为基础,通过设计并实现相关算法,完成了软拷贝图像与硬拷贝图像的色外观再现。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不同显示设备和不同观察条件下比传统色彩管理有着更好的效果。最后将色外观模型应用到颜色管理系统。

卢小雷,王旭,彭嘉鸣[7](2009)在《真“芯”英雄 7款彩色激光打印机专题测试》文中指出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流动性这些有关经济学的专业词汇如今早已被普通老百姓所耳熟能详,更是街头巷尾人们聊天解闷的谈资。先不说经济危机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造成的经济下滑,仅是当我们每天听到的某某企业裁员、倒闭就足以让人感到危机四伏了,但危机总是危险与机遇并存的,能在危机中克服困难,提高自身竞争力,抢得先机,才是致胜的法宝。运用色彩搭配制作独一无二的文档,无疑是提升价值和关注度的良策,它能更加直观地表达你的意图,还能格外吸引人们的注意。而如今彩色激光打印机早已放下了高高在上的"身份",你只需要准备2000元—接近一台小型黑白激光打印机的预算就能拥有性能良好的彩色激光打印机,这听上去似乎有些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

张磊[8](2009)在《基于降维思想的超四色打印机色彩校正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色彩校正是色彩管理的一项核心技术,其主要任务是补偿因外设非线性特征产生的色偏,其效果直接影响色彩再现的精确性。此外超四色打印机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因此,对超四色色彩校正技术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针对现有色彩校正技术难以直接应用于超四色打印过程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降维思想的超四色色彩校正算法。首先,论文研究了传统的四色打印色彩校正技术,分析了超四色打印色彩校正的关键问题;然后,通过设计超四色打印机样本集,检测超四色打印机彩色特性,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降维思想的超四色校正模型;最后,在ICC色彩管理体系及ICC Profile规范的基础上,运用该模型生成了超四色打印机ICC Profile,并进行了相关测试。实验表明,该模型可用于超四色色彩校正,且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李雄[9](2009)在《专色印刷色彩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专色印刷系统中,色彩管理技术使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印刷效果。随着专色印刷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专色印刷色彩管理技术的研究也将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首先,本文深入讨论传统专色印刷应用色彩管理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光谱印刷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专色的色域预测技术,并用OpenGL编程实现了专色色域可视化软件;其次,分析专色色域特征,研究传统ICC色彩渲染的方式和色域匹配方法,提出一种专色色域匹配算法;最后,论文结合新提出的专色色域匹配方法,通过对ICC色彩管理体系及ICC Profile格式的研究,设计出两种专色ICC Profile的生成方法,并对两种方法生成的ICC Profile进行了软打样测试。以上研究成果对专色印刷的色彩管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应用于专色印刷色彩管理软件的研发和专色印刷软拷贝。

孙中锋[10](2009)在《四基色专色分色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常用的分色技术有传统的四色分色技术和高保真分色技术,他们通常能满足人们对印刷分色技术的要求。然而对于色调偏重型的木纹图像,国内还未见合适的分色技术。这类图像若采用传统的四色分色技术分色,有可能超出印刷色域;若用高保真分色技术,要选择的原墨数目太多,工艺难以控制且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分色技术的原理,在分析图像原稿的色彩特性后,以色度学理论和纽介堡方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专色分色模型,并编程实现了该模型。该模型包括图像分析、专色确定、专色分色三个部分。在图像分析中提出了图像色彩特征的提取和统计算法;在专色确定中提出了基于原图像色域和基于预测色域的专色确定算法;在专色分色中,根据确定的专色和钮介堡分色模型生成专色特性文件,利用专色特性文件对图像进行分色,并给出了分色结果。

二、桌面彩色打印设备的色域描述(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桌面彩色打印设备的色域描述(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油画的三维数字化及3D打印复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画复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三维数据获取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色彩高保真复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三维打印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5 本章小结
    1.3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
    2.1 摄影测量技术
        2.1.1 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
        2.1.2 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
        2.1.3 共线条件方程式
    2.2 色彩高保真复制技术
        2.2.1 色彩高保真复制理论
        2.2.2 色彩高保真复制技术
        2.2.3 色彩高保真分色方法
    2.3 三维打印技术
        2.3.1 其他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
        2.3.2 三维打印成型原理
        2.3.3 三维打印系统组成及设备介绍
        2.3.4 三维打印成型成型材料
        2.3.5 三维打印技术应用范围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画摄影测量三维数字化研究
    3.1 摄影测量实验材料
    3.2 数码相机检校
        3.2.1 径向畸变
        3.2.2 偏心畸变
        3.2.3 空间后方交会检校
    3.3 油画数字影像采集
        3.3.1 多基线摄影测量
        3.3.2 数字影像采集
    3.4 影像匹配及三维重建
        3.4.1 影像的匀色预处理
        3.4.2 油画影像匹配及三维重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画三维模型分层处理研究
    4.1 UV打印机垂直打印精度测量及分层厚度设定
        4.1.1 UV油墨的特性
        4.1.2 UV打印机油墨层厚度研究
    4.2 模型等值线及分层设色渲染图生成
        4.2.1 数字高程模型及TIN
        4.2.2 模型的等值线追踪及分层设色
    4.3 基于彩色图像分割的截面提取
        4.3.1 几种常用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
        4.3.2 RGB向量空间中的阈值分割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画的 3D打印及质量控制研究
    5.1 不同喷墨距离的UV喷墨打印质量检测
        5.1.1 Mimaki UJF-3042型UV喷墨打印机
        5.1.2 线条宽度检测
        5.1.3 线条粗糙度检测
        5.1.4 线条模糊度检测
        5.1.5 线条对比度检测
        5.1.6 实验结论
    5.2 打印机色彩再现性能研究
        5.2.1 承印材料光学性能分析
        5.2.2 UV油墨色域分析
        5.2.3 UV喷墨打印机墨量对色域的影响分析
        5.2.4 白色UV油墨对色彩再现性能的影响分析
        5.2.5 实验结论
    5.3 UV油墨叠加打印对色彩再现性能研究
        5.3.1 打印层数与油墨密度相关性分析
        5.3.2 打印层数对颜色再现性能分析
        5.3.3 实验结论
    5.4 基于UV油墨 3D打印的“梯田现象”改进研究
        5.4.1 一般 3D打印模型的“梯田现象”处理方法
        5.4.2 UV油墨的性能指标
        5.4.3 UV油墨 3D打印“梯田现象”的改进
    5.5 油画的 3D打印复制
    5.6 本章小结
总结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主要创新点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3)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现有空间数据可视化软件的应用与不足
    1.3 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提出
        1.3.1 必要性
        1.3.2 可行性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2.1 科学计算可视化
        2.1.1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发展历史
        2.1.2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处理过程
        2.1.3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研究内容
    2.2 空间数据可视化
        2.2.1 空间数据的特点与组织
        2.2.2 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含义与作用
        2.2.3 空间可视化的方法与技术
        2.2.4 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处理过程
        2.2.5 空间数据的表示形式
    2.3 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理论基础
        2.3.1 地图可视化理论
        2.3.2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
        2.3.3 地图信息传输理论
    2.4 不同媒介的空间数据可视化输出的特点
        2.4.1 出版地图可视化输出
        2.4.2 电子地图可视化输出
        2.4.3 网络地图可视化输出
    2.5 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研究方法
    2.6 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代表性绘图语言基础
        2.6.1 GDI+绘图接口简介
        2.6.2 PostScript语言简介
        2.6.3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格式简介
        2.6.4 SVG语言简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支持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地图符号库与符号化研究
    3.1 地图符号概述
    3.2 代表性图形描述语言绘图方式与特点分析
        3.2.1 GDI+绘图方式及特点
        3.2.2 PS语言绘图方式及特点
        3.2.3 PDF的页面描述
        3.2.4 SVG语言绘图方式及特点
    3.3 支持跨媒介输出的地图符号设计
        3.3.1 地图符号设计原理
        3.3.2 符号绘制的基本方法
        3.3.3 支持跨媒介输出的地图符号库的特点
        3.3.4 支持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符号设计与描述
        3.3.5 地图符号的高精度绘制
        3.3.6 地图符号的透明显示
    3.4 空间数据符号化控制技术
        3.4.1 基于程序控制方式
        3.4.2 基于控制文件方式
        3.4.3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方式
        3.4.4 存在的问题
        3.4.5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符号化预处理方式
    3.5 跨媒介输出符号库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注记表达
    4.1 地图注记的设计
    4.2 地图注记的配置
        4.2.1 名称注记的配置
        4.2.2 说明注记的配置
    4.3 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中字库的选用
        4.3.1 文字编码
        4.3.2 编码转换
        4.3.3 字形的描述
        4.3.4 字库的选用
    4.4 地图注记的绘制
        4.4.1 跨媒介可视化输出中中文的显示
        4.4.2 特殊字体的显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色彩管理
    5.1 色彩管理的发展历史
    5.2 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涉及的颜色空间描述
        5.2.1 RGB色空间
        5.2.2 HSI颜色空间
        5.2.3 CTE L*a*b*均匀色空间
        5.2.4 CMYK色空间
    5.3 ICC色彩管理机制
        5.3.1 ICC色彩管理原理
        5.3.2 ICC色彩管理的步骤
    5.4 sRGB标准色空间
    5.5 新一代色彩管理系统WCS
        5.5.1 WCS的提出
        5.5.2 WCS的特点
    5.6 跨媒介可视化输出中实现色彩管理
        5.6.1 跨媒介可视化输出中的色彩管理方案
        5.6.2 颜色转换的实现
        5.6.3 空间数据可视化色彩库的建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原型系统设计
    6.1 系统结构
    6.2 系统平台
    6.3 系统模块与功能
        6.3.1 多格式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6.3.2 支持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的地图符号库与符号化
        6.3.3 色彩管理
        6.3.4 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内容的回顾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4)显示器色彩特性分析及色彩空间转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色彩管理的原理及发展应用
    1.2 国内外色彩管理的研究状况
    1.3 显示器色彩管理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1.6 本章小结
2 显示器的呈色原理及颜色理论基础
    2.1 显示器的呈色原理
    2.2 显示器的校准
    2.3 显示器的呈色空间及其它色空间
    2.4 显示器的色域及其描述方式
    2.5 色差
    2.6 本章小结
3 显示器色彩测试系统的建立
    3.1 显示器观察环境的规范化
    3.2 显示器测试环境的建立
    3.3 显示器测量色靶的设计
        3.3.1 采样色靶的设计原则
        3.3.2 利用Adobe Photoshop制作的色块
        3.3.3 两端细分中间均匀的C++色靶程序
        3.3.4 基于LOG函数的非均匀采样点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显示器色彩特性研究
    4.1 伽玛值、白场色温及亮度对显示效果的的影响
        4.1.1 伽玛值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及自适应动态伽玛的提出
        4.1.2 基于极差理论的显示效果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4.2 显示器的色域分析
        4.2.1 CRT与LCD显示器色域比较
        4.2.2 显示器色域与sRGB色空间的比较
        4.2.3 影响显示器色域的其它因素
    4.3 显示器通道独立性研究
    4.4 "黑点"对色度特性的影响
    4.5 显示器空间均匀性分析
    4.6 显示器的时间稳定性分析
        4.6.1 显示器的预热时间
        4.6.2 显示器的时间均匀性分析
        4.6.3 屏幕保护对显示器的影响
    4.7 磷粉恒常性分析
    4.8 显示图像与印刷效果的比对分析
    4.9 观察角度对颜色的影响
    4.10 本章小结
5 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方法研究及其模型建立
    5.1 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色彩空间转换方法的研究
        5.1.1 多项式回归理论基础
        5.1.2 多项式回归算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5.1.3 增加扩展项或常数项改进多项式回归模型
        5.1.4 RGB到XYZ的多项式回归实验分析
        5.1.5 改变输出空间后的多项式回归模型
    5.2 基于三维查找表插值算法的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模型的研究
        5.2.1 三维查找表的转换原理
        5.2.2 三维查找表插值算法的研究
        5.2.3 几种插值方法的比较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阶调/矩阵模型的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方法及其改进
    6.1 传统的阶调曲线及矩阵模型
        6.1.1 阶调曲线的描述
        6.1.2 矩阵模型的求解
        6.1.3 实验结果
    6.2 基于二次多项式的阶调曲线模型
        6.2.1 二次多项式阶调曲线模型的提出
        6.2.2 特征矩阵求解与模型建立
        6.2.3 实验结果分析与比较
    6.3 本章小结
7 基于神经网络的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方法研究
    7.1 神经网络的简介
    7.2 基于网络结构分解与样本分解的正向转换模型的研究
        7.2.1 传统的正向转换模型的网络结构与学习规则
        7.2.2 色样空间优化
        7.2.3 最佳层元结构的探索与分析
        7.2.4 基于网络结构分解与样本分解的转换模型的提出
        7.2.5 均匀采样点与非均匀采样点转换精度比较
    7.3 Lab到RGB反向转换模型的研究
        7.3.1 反向转换网络结构
        7.3.2 反向变换色差计算
        7.3.3 反变换网络的结构分解与样本分解研究
    7.4 基于正向变换和查表方案的反向转换模型的建立
    7.5 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模型的研究结果比较
    7.6 本章小结
8 总结和展望
    8.1 研究工作总结
    8.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3 研究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用语对照表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

(5)ICC Profile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和实验基础
    2.1 颜色感知
        2.1.1 光源
        2.1.2 物体
        2.1.3 观察者
    2.2 表色系统
        2.2.1 显色系统
        2.2.2 混色系统
    2.3 CIE表色系统
        2.3.1 RGB表色系统
        2.3.2 XYZ表色系统
        2.3.3 均匀表色系统
        2.3.4 色差及心理相关量
    2.4 输出设备成色原理
        2.4.1 加色法混色
        2.4.2 减色法混色
第三章 ICC色彩管理规范与TIFF格式分析
    3.1 色彩管理综述
    3.2 ICC简介与ICC色彩管理规范
    3.3 ICC Profile结构分析
    3.4 TIFF结构分析
第四章 Profile编辑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4.1 Profile编辑软件现状分析
    4.2 系统需求分析
        4.2.1 系统总体分析
        4.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3 系统功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CC Profile编辑软件的功能实现
    5.1 特性文件编辑参数描述
        5.1.1 阶调层次曲线描述与调整实现算法
        5.1.2 灰平衡曲线描述及调整实现算法
        5.1.3 全局色彩校正算法描述
        5.1.4 选择被编辑色彩修改算法描述
    5.2 色域可视化算法实现
        5.2.1 图像色域可视化
        5.2.2 设备特性文件色域可视化
    5.3 色彩转换与Profile保存模块的实现
        5.3.1 色彩转换实现屏幕软打样
        5.3.2 特性文件数据修改及其保存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编辑Profile的性能分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色外观的图像再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工作及各章节安排
第二章 色彩管理技术综述
    2.1 色度学基础
    2.2 表色系统
        2.2.1 表色系统简介
        2.2.2 CIE表色系统
        2.2.3 均匀表色系统
    2.3 色彩管理系统
        2.3.1 色彩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2.3.2 基于色外观的色彩管理
第三章 色外观理论
    3.1 色外观属性
    3.2 色外观属性表示
    3.3 色外观现象
    3.4 色外观模型
        3.4.1 色外观模型理论基础
        3.4.2 几种常见色外观模型
第四章 软拷贝图像的色外观再现
    4.1 软拷贝图像的设计步骤
    4.2 显示器呈色原理及校正技术
        4.2.1 显示器呈色原理
        4.2.2 显示器校正
        4.2.3 显示设备特征描述Profile文件
    4.3 运用色外观模型进行色外观匹配转换
        4.3.1 CIECAM02模型的构成
        4.3.2 CIECAM02模型的输入参数
        4.3.3 CIECAM02色外观模型的设计步骤
    4.4 软拷贝图像再现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对软拷贝图像再现的客观评价
        4.4.2 对软拷贝图像再现的主观评价
        4.4.3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硬拷贝图像的色外观再现
    5.1 硬拷贝图像的设计步骤
    5.2 基于色外观的色域匹配
        5.2.1 ICC色彩管理规范
        5.2.2 基于色外观的色彩管理结构
        5.2.3 色外观空间的色域匹配
    5.3 硬拷贝图像再现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对硬拷贝图像再现的客观评价
        5.3.2 对硬拷贝图像再现的主观评价
        5.3.3 实验结果分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软拷贝图像色外观再现效果图
附录B 硬拷贝图像色外观再现效果图

(8)基于降维思想的超四色打印机色彩校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色彩校正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色彩校正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色度学理论和试验基础
    2.1 表色系统
        2.1.1 表色系统简介
        2.1.2 孟塞尔表色系统
        2.1.3 CIE表色系统
        2.1.4 均匀表色系统
    2.2 输出设备成色原理
        2.2.1 加色法混色
        2.2.2 减色法混色
    2.3 色度值的测量和计算
    2.4 误差测量方法
第三章 色彩校正相关技术综述
    3.1 色彩校正的概念及原理
    3.2 彩色分色技术
        3.2.1 彩色分色的重要性
        3.2.2 影响彩色分色的关键因素
        3.2.3 现有彩色分色技术及其优缺点
    3.3 传统四色打印机色彩校正的基本算法
        3.3.1 多重回归
        3.3.2 三维插值
        3.3.3 神经网络
        3.3.4 模糊逻辑
        3.3.5 Neugebauer方程
第四章 超四色打印色彩管理
    4.1 超四色彩色打印系统简介
        4.1.1 CMYKLcLm六色打印系统
        4.1.2 CMYKOG六色打印系统
    4.2 超四色打印机色彩管理系统
    4.3 超四色打印机色彩校正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 基于降维思想的超四色打印机色彩校正
    5.1 降维思想的理论基础
    5.2 超四色打印机彩色特性检测
        5.2.1 超四色打印机主次分量映射关系的建立
        5.2.2 超四色打印机样本集设计
    5.3 基于降维思想的色彩校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5.3.1 正向查找表的建立
        5.3.2 反向查找表的建立
        5.3.3 超四色颜色查找表查找技术
    5.4 试验分析
第六章 超四色打印机色彩校正在色彩管理系统中的实现
    6.1 ICC Profile简介
        6.1.1 Profile格式
        6.1.2 Profile类型
    6.2 超四色打印机Profile的关键标签
    6.3 超四色打印机Profile生成过程
        6.3.1 综合三维查找表的设计
        6.3.2 超四色打印机Profile生成方法设计
    6.4 超四色打印机Profile测试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附录

(9)专色印刷色彩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工作
    1.4 各章节的安排
第二章 色彩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色度学基础
        2.1.1 色彩的视觉模型
        2.1.2 表色系统
    2.2 专色印刷
    2.3 色彩管理技术
        2.3.1 色彩管理综述
        2.3.2 ICC简介
        2.3.3 ICC CMS结构
        2.3.4 ICC CMM
    2.4 Windows色彩管理框架ICM
        2.4.1 ICM结构
        2.4.2 CMM结构体系
        2.4.3 应用程序、ICM、CMM和Profile的关系
第三章 专色色域预测技术研究
    3.1 专色印刷工艺
    3.2 专色色域预测
        3.2.1 光谱Kubelka-Munk理论
        3.2.2 调配油墨的三刺激值计算
        3.2.3 Neugebauer模型
        3.2.4 专色色域预测方法研究
    3.3 色域获取技术研究
    3.4 专色色域预测实验
        3.4.1 实验设计
        3.4.2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专色色域匹配技术研究
    4.1 色域匹配基本策略
    4.2 专色色域剖面的研究实验
    4.3 专色色域匹配算法设计
        4.3.1 灰度轴映射
        4.3.2 其他色彩信息匹配
    4.4 专色色域匹配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专色ICC Profile文件生成
    5.1 Profile概述
        5.1.1 Profile格式
        5.1.2 Profile类型
    5.2 ICC渲染方式
        5.2.1 ICC色彩渲染
        5.2.2 专色ICC渲染目的选择
    5.3 专色ICC Profile生成
        5.3.1 专色ICC Profile一般生成
        5.3.2 GOP功能探讨
    5.4 Profile软打样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附录

(10)四基色专色分色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专色分色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色度学理论与分色理论
    2.1 常用色彩空间及相互转换
        2.1.1 常用色彩空间
        2.1.2 色彩空间的相互转换
    2.2 分色理论
        2.2.1 分色技术的发展概况
        2.2.2 分色算法的数学模型
第三章 专色分色系统与ICC Profile分析
    3.1 色彩管理框架
    3.2 专色分色系统
    3.3 专色ICC Profile结构分析
第四章 专色图像分析与可视化技术
    4.1 专色图像分析流程
    4.2 专色图像色彩特征数据提取算法
        4.2.1 图像格式的选择
        4.2.2 TIFF文件格式分析
        4.2.3 专色图像色彩特性提取算法
    4.3 专色图像数据处理流程
    4.4 专色图像色彩特征统计算法
        4.4.1 图像色调统计算法
        4.4.2 图像饱和度统计算法
        4.4.3 图像明度统计算法
    4.5 专色图像色域可视化
        4.5.1 专色图像色域可视化
        4.5.2 专色ICC色域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专色确定算法与分色技术
    5.1 基于原图像色域的专色确定算法
        5.1.1 基于图像色域边界的专色确定算法
        5.1.2 基于图像色彩频度的专色确定算法
        5.1.3 人工指定专色的规律研究
        5.1.4 算法结果的对比分析
    5.2 基于预测色域的专色确定算法
        5.2.1 基于预测色域的专色确定算法的设计
        5.2.2 基于预测色域的专色确定算法的实现
    5.3 专色分色算法
        5.3.1 专色分色算法模型
        5.3.2 颜色查找表的建立与Profile生成
        5.3.3 专色分色算法的实现
    5.4 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四、桌面彩色打印设备的色域描述(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油画的三维数字化及3D打印复制研究[D]. 陈晨.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1)
  • [2]商务专刊——承前启后,蓄势待发[J]. 《个人电脑》编辑部. 个人电脑, 2012(06)
  • [3]空间数据跨媒介可视化输出研究[D]. 车森.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0(07)
  • [4]显示器色彩特性分析及色彩空间转换技术研究[D]. 许宝卉.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0)
  • [5]ICC Profile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D]. 梁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6]基于色外观的图像再现技术研究[D]. 裴晓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7]真“芯”英雄 7款彩色激光打印机专题测试[J]. 卢小雷,王旭,彭嘉鸣. 个人电脑, 2009(02)
  • [8]基于降维思想的超四色打印机色彩校正技术研究[D]. 张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2)
  • [9]专色印刷色彩管理技术研究[D]. 李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10]四基色专色分色技术的研究[D]. 孙中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桌面彩色打印设备的色域说明(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