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与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程磊[2](2021)在《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强调生态基底、历史文化和产业经济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模式。然而在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下,存在遗产保护力度不平衡、整体保护视野局限等问题,使得很多具有价值的历史空间被忽视,此类空间如何优化值得被关注。同时,对辽阳历史城镇的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卫城、附属地等单一类型,缺乏各历史阶段之间的关联研究。基于此,提出利用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理念和方法,与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融合,将相关空间要素整合至同一模式下,解析空间关联特征,并利用生态优先的原则缓解城市历史景观的现实困境。研究主体分为“要素提取-空间解析-空间优化”三个部分。要素提取从理解城市历史景观的时间“层积性”和空间、文化“关联性”内涵出发,通过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从空间结构和功能层面,解读该模式与城市历史景观体现的历史、当代和发展价值的关联。以此为导向梳理辽阳城市演变的区域背景和层积化过程,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提取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建筑空间等要素,进而完成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空间转译。空间解析从功能视角揭示城市历史景观现状特征。通过总结斑块的功能、质量和空间价值分布,发现斑块空间存在梯度化分布特征;通过梳理廊道与斑块的空间关系,发现廊道功能弱化导致周边历史氛围及空间连接度减弱;通过分析基质空间的景观格局及生态敏感性特征,发现基质空间对斑块形成不同的“干扰”作用,存在差异性。基于此归纳空间功能“边缘化”、空间发展“局部化”、空间展示“单一化”的现实困境。空间优化针对现实困境,从生态保护优先的视角,提出“基质-廊道-斑块”的空间优化顺序。基质层面,依据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分适宜性较高、一般、较低三个层面的基质空间,融合空间特点,提出“修复-塑造-整治”的优化策略,指导“多样化”的空间展示;廊道层面,重点关注历史文化内涵关联、区域发展平衡和游览体验升级三个方面,结合阻力模型及上位规划,克服空间发展相互独立的倾向,形成“多层次”的内涵关联;斑块层面,在适应基质空间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廊道沿线可利用资源,分类型调整空间定位并提出优化策略,提升空间多样性并实现“多元化”发展。研究表明,通过将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转译,以及“基质划定-廊道串联-斑块扩增”的逆向空间优化思路,形成了“保护整体环境-强化空间关联-发展空间特色”的城市历史景观优化新模式,新模式在延续历史文化内涵特色、形成文化与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耿博壕[3](2021)在《“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人防规划体系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前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城市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也是遭受灾害造成损失最大的区域,面对各种灾害风险挑战,如何保障城市安全以及提升城市韧性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人防规划是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将空袭打击作为灾害对象进行早期预判和谋划准备的一种规划工作,也是城市安全韧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人防规划一直面临着规划不成体系、管理手段不健全、实施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人防规划工作也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本论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分析人防规划的所具备的韧性特征,识别影响人防规划体系的因素,运用韧性城市理论指导开展本研究。本论文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规划为例,探索建立省—州—县三级人防规划体系,并分别明确各级人防规划重点及主要框架内容。针对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城市建设等要求提出制度创新的方向,促进提升人防建设的实施效果。形成一个对上统筹战略引领,对下管控落实有效的人防规划体系。将促进解决当前人防规划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为提升城市防护能力和综合韧性提供借鉴。
谭诗敏[4](2020)在《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我国东中西部均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区域差异却逐渐扩大。随着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可持续发展大会、我国十九大的召开,注重公平与质量、区域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新时代的主要呼声。区域规划作为区域开发的重要手段,国家治理层面的制度与手段,经历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推进的大背景发展,形成了适应于不同阶段特征、不同层次的区域规划实践。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对区域规划产生了变革性的冲击。区域规划能否有效引导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空间效用成果如何成为了区域研究中的难点。市域作为区域开发、区域规划中较小的基本单元,是区域研究中重要的尺度。本文以中部欠发达地区城市江西省赣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开发的空间理论搭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区域开发理论、市域空间开发(主要指以区域规划作为工具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措施)以及制度安排下的开发结果(主要指市域空间结构)三者的关系。明晰赣州的四个发展阶段,研究发现区位要素、自然资源、制度等因素始终在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作用。每个时期的作用要素不同,市域空间开发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具有阶段性特征。区域规划作为一种实现区域开发目标,资源配置的工具,成为了赣州市域空间开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回顾了区域开发理论在赣州做的两次重要应用: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和基于都市区理论的《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分析在两大规划制度安排下、现实发展过程中的赣州市域空间格局演变,结合城镇体系、人口流动、城镇化、建设用地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发现赣州中心在极化,但各县的首位度在下降,呈现出更为扁平化的趋势。建设用地主要沿交通干线城市快速扩张。对比规划目标,赣州中心城区和龙南次级中心的建设成果显着,城镇化率增长较快,人口流动轴向分布,流出趋势放缓,但瑞金次级中心的集聚效果并不如规划预期。南北轴线比东西轴线的集聚效果更为显着。为解释制度安排与现实中市域空间格局形成的差异,本文从面到点建立了解释性框架,从区域发展机制、差异产生机制来阐述其差异情况。研究发现导致规划与现状产生差异是多源化的。行政力量主导推动了赣州中心城区的建设,市场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沿海发达地区向赣州的产业转移、产业扩散和知识技术溢出。南康、龙南通过京九轴线获得了产业发展的机会,加入全球分工,提高了人口集聚能力。而安远则依靠农业现代化+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了经济脱贫和人口回流。最后形成对市域空间开发理论和规划的反思,点轴系统理论具有阶段性和适用性特征,在开放系统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时代、高铁时代的集聚和扩散作用显得过于限制在空间、地域、基础设施等静态要素,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等级规模上。而都市区理论则是适用于县域各自为政、加强市域统筹目的。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背景下,区域规划应当成为不同开发主体寻求最大化的发展,协调利益和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开发目标、资源结构性配置的重要的协同平台,是不同尺度的领域内生存空间的整体谋划和一定时期内资源保护、开发与配置的总体安排。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发展框架,统筹城乡系统、重视人地关系,用全局性的战略目光去引导刚性约束。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搭建了一个把区域开发相关理论、市域空间开发实践(区域规划)、市域空间开发的空间成果相互联系、统一的理论框架,以欠发达地区的市域空间作为研究尺度。在区域开发理论指导下,区域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现产生差异,主要通过市域空间格局体现,通过规划制度和实际发展的空间成果可以研究区域开发的一般机制和长期轨迹。对区域开发理论在什么时期、什么环境下的适用性、局限性提出了讨论,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开发理论,为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区域规划与开发理论革新做出了贡献。
权梦琪[5](2020)在《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东铁路是贯穿我国东北的第一条铁路,它使东北突破了以辽河和驿路为轴线的传统发展模式,进入以铁路为轴线的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文章选取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空间句法等方法,基于ArcGIS数据平台,分析沿线城镇体系和19个重点城镇的形态特征,以期对保护近代中东铁路城镇遗产,使沿线城镇顺应时代需求、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建议和参考。首先,阐述了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独特的形成背景和重要保护价值。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对中东铁路的研究集中在干线的工业遗产和建筑遗产领域。因此,对本文中东铁路沿线遗产保护和城镇体系与形态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总结了五个时期中东铁路沿线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以近代城镇的组成部分为线索,提出铁路附属地出现的背景和原因,并阐述建立在附属地基础上的都市计划内容,总结商埠地与附属地新城相斥又共荣的发展模式。宏观层面对南段沿线的城镇体系研究总结。选取城镇空间网络布局、车站等级体系、规模体系和职能体系四个层面进行阐述。总结其受明清驿路和地理要素影响的线性布局特征,首次理清南段沿线车站数量、演变历程和对城镇的影响。规模上发现沿线城镇已经形成了梯级金字塔的首位型结构特征。沿线各城镇呈现“北工南港中矿”的分布规律。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在规模、职能上均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中观层面,探究铁路对沿线城镇形态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既有城镇与铁路新城不同类型空间关系的特征。从总体层面对附属地市街规划的平面形式、空间结构和空间网络特征进行总结。进而深入到街道和街廓层面,研究不同类型道路骨架结构特征、街道空间尺度和街廓的形态特征与异同。反观当下的南段沿线城镇,基于现场踏勘和资料搜集,构建沿线城镇遗存数据库;分类总结不同保存状态城镇的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系列遗产的保护策略,构建遗产廊道统一管理体系,为带动东北轴线的复兴提供新的思路。最后,研究结论提出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主体建设的产物;在空间、规模和职能上都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是近代城市形态演进和突变的集合体;但存在遗产价值被明显低估,整体保护意识弱的问题。期望通过本研究为中东铁路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应用提供借鉴。
彭雄亮[6](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张建霞[7](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从形成到成熟层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传统城镇体系为“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已进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提出继续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对于农村现代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传统的城镇体系由于其发展历史局限性,对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区域的重视不够,存在城乡二元发展问题,区域内城镇发展不平衡。本文从城镇发展新时代背景出发研究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划策略,不仅有利于完善县域层面城镇体系演化研究和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还可以为县域城镇和乡村发展提供区域性的借鉴指导作用。本文以合阳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策略的研究,试图体现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不同地区的农村特征和城乡关系,对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作出回应,注重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体现人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理论方面,着重分析了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因素,并解析了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在实证研究中,采用重要发展条件阐释法,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发展基础概况及面临挑战,采用城市首位度、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分形模型等分析方法,解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结构现状,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特征和问题。并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中各城镇潜力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阳县的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和特色产业村。在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中突出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发展策略,对不同等级规模和职能的城镇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县城发展区划,促进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小城镇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将“三生”空间的发展融合到城镇体系的建设中,不断优化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规划策略。
汪艳[8](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研究表明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李纪伟[9](2017)在《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总量逐渐增大且利用越发粗放,随着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农村人口规模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越发不合理,严重地危害了我国的耕地和粮食安全,并掣肘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倾向,加深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并带来了众多发展问题,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利用而言,一方面激发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倾向,带来了土地过度城镇化、城镇用地利用粗放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宅基地缺乏有效的流转和退出机制导致了农村“人走屋空”、宅基地“建新不拆旧”的“空心村”现象,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越发不合理。2014年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拉开序幕,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即将激活,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势在必行。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两个方面提出测度指标,利用测度指标探究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和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提出差别化的分区优化调控策略,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土地城镇化率测度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研究。首先,构建有了由狭义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和城乡建设用水平分析两部分构成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测度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土地城镇化率,并通过考虑城乡人口结构和城乡建设用水平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其理想值,还进一步结合人口城镇化Logistic模型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动态演化过程模型;其次,讨论和确定了城乡建设用水平的理想值标准,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相关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最后,以湖北省为例从总体趋势、空间分布、空间变化、空间自相关、相关因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由上世纪90年代的基本合理演变为现在的非常不合理,土地城镇化率与其理想值差距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北省中东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表现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过大,而东部武汉市中南部以及周边地区则表现为城镇用地比重过大,但总体而言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偏高,人均城镇用地超标,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超标;在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相关因素分析方面,与土地城镇化率相关的因素指标较多且相关性较强,其中人口城镇化率相关性最高。2、基于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研究。从微观尺度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宏观分异规律,首先,构建了由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城镇体系结构关系分析等3部分构成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框架;然后,从城镇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两者之间空间布局关系角度出发,提出了交叉平均最邻近距离、交叉密度函数、空间布局结构指数等方法测度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从农村居民点斑块的面积特征、形状特征和分布特征等3方面出发,采用斑块面积基尼系数、分型维度指数、斑块密度指数、基于面状斑块的平均最邻近指数等方法测度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最后,以湖北省为例进行了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实例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城乡居民点之间整体呈聚集趋势,且山地的聚集趋势相对强于平原,但城乡居民点之间协调度的空间分异并不明显,一般各地市市区协调度较高,从变化趋势来看城乡居民点之间聚集度和协调度整体均在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方面,居民点斑块的面积特征、形状特征和分布特征均呈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变化趋势上居民点斑块面积差异增大、斑块形状复杂度降低、斑块密度增大而聚集度增加。3、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区与策略研究。在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的优化策略,提出了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和基于指标分级组合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两种作用不同的优化调控分区,并以湖北省为例进行了分区实现。研究表明,湖北省可划分为5种地域分异明显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类型,包括鄂东城镇用地粗放利用不协调区、鄂中北城乡用地粗放利用不协调区、鄂中南农村用地粗放利用不协调区等3个粗放利用不协调区,以及鄂东北和鄂西北等2个城乡用地中度协调利用区,总体而言,湖北省平原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更不合理;制定两套人均城乡用地水平分级划分方案对湖北省进行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在严格标准方案下,分区结果仅包含挂钩新增主导型、城乡挂钩主导型、挖潜挂钩主导型等3种优化调控分区,而在放宽农村用地标准方案下,分区结果包含了全部6种优化调控分区,两种方案下城乡建设用地不合理类型的比重分别为62.64%和46.55%;最后,从城镇建设用地存量挖潜与增量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与宅基地制度改革、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与增减挂钩等3个方面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优化的政策建议。
徐泽[10](2016)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城市化是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之一”(Joseph Eugene Stiglitz,2000),随着我国发展进入发展转型期,一方面城镇化的地位日益提升,成为推动国家转型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城镇化本身也面临转型的迫切要求,要从追求速度转向提升质量。因此,需要结合城镇化的规律,根据国情特点,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研究,认为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演变过程,新型城镇化是针对传统城镇化的问题提出的,是以“实现人的安居乐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特色”与“协调”为核心支点,以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国家城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重要保障。“特色”就是要因地制宜,“协调”就是强调全面统筹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新型城镇化”,要在坚持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协调,在坚持市场主导的条件下,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通过明确政策导向,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等各方面需要,协调上下层级政府和不同职能部门的诉求,保证城镇化的有序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推进新型城镇化,2014年国家制定了《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明确了“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作为基本原则。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作为目前省级层次与城镇化发展最密切的法定规划,是以城镇化为核心的区域空间规划,做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省级政府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看,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任务就是针对转型期的特殊性,围绕新型城镇化“实现人的安居乐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制定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通过空间政策的集成,协调城镇化演进中的各种矛盾;因地制宜地指导全省不同次区域、载体的城镇化特色协调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制度保障。本文结合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的实践,提出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该在的编制内容和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强化城镇化的“协调”与“特色”,提高规划的协调性和针对性。在编制内容方面,应该加强战略引导,加强城镇化政策分区引导,加强城乡分类引导,加强空间管制分级引导。在编制方法方面,要加强规律性分析、综合性分析、差异性分析、提高分析的政策指向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系统研究,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改进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新时期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与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时期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挑战 |
1.1.2 既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存在局限性 |
1.1.3 辽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具有紧迫性 |
1.2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1.3.2 城市历史景观的发展与实践 |
1.3.3 辽阳历史城镇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探索: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研究城市历史景观的可行性 |
2.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与价值 |
2.1.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 |
2.1.2 城市历史景观的价值 |
2.2 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解读城市历史景观 |
2.2.1 模式的空间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
2.2.2 模式的功能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
2.2.3 本节小结 |
2.3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转译与分类 |
2.3.1 斑块:体现历史景观的层积性 |
2.3.2 廊道:强化历史景观的关联性 |
2.3.3 基质:承载历史景观的完整性 |
2.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与数据来源 |
2.4.1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 |
2.4.2 优化过程基础数据来源说明 |
2.5 本章小结 |
3 提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化过程与转译 |
3.1 区域发展特征与城镇背景解读 |
3.1.1 驿道体系奠定历史文化格局 |
3.1.2 卫城体系凸显中心城市作用 |
3.1.3 铁路体系强化历史景观层积 |
3.1.4 区域发展特征对辽阳的指导 |
3.2 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过程研究 |
3.2.1 明及明前的建城基础 |
3.2.2 后金攻占后双核发展 |
3.2.3 清末民初的城市扩张 |
3.2.4 工业化引领多级发展 |
3.3 典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现状和类型 |
3.3.1 历史文化街区现状 |
3.3.2 历史文化街区类型 |
3.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的分类转译 |
3.4.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类型及构成 |
3.4.2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类型及构成 |
3.4.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类型及构成 |
3.5 本章小结 |
4 解析: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特征研究 |
4.1 斑块空间的梯度化分布特征 |
4.1.1 多元-统一-单一的内涵转变 |
4.1.2 分化-均质-衰败的风貌展示 |
4.1.3 分散-聚集-零星的价值输出 |
4.1.4 空间困境一:梯度化分布导致空间功能“边缘化” |
4.2 廊道空间的功能性弱化特征 |
4.2.1 人工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2 自然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3 空间轴线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4 空间困境二:功能性弱化导致空间发展“局部化” |
4.3 基质空间的差异化关系特征 |
4.3.1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质背景特征 |
4.3.2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质生态特征 |
4.3.3 基质与斑块的空间关系模式 |
4.3.4 空间困境三:基质存在差异而保护模式“单一化” |
4.4 本章小结 |
5 优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策略 |
5.1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定基质空间 |
5.1.1 辽阳市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2 生态适宜性评价与上位规划的耦合 |
5.1.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的分类优化策略 |
5.2 构建阻力模型优化历史景观廊道 |
5.2.1 基于阻力模型挖掘潜在廊道 |
5.2.2 基于综合交通规划提取人工廊道 |
5.2.3 基于蓝绿线控制图提取自然廊道 |
5.2.4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的分类优化策略 |
5.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 |
5.3.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原则 |
5.3.2 基于现状要素扩增城市历史景观斑块 |
5.3.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分类优化策略 |
5.4 基于空间优化的网络构型生成 |
5.4.1 城市历史景观网络构型 |
5.4.2 城市历史景观发展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表目录 |
附录2 空间分析基础数据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人防规划体系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灾害风险挑战 |
1.1.2 韧性城市建设成为趋势 |
1.1.3 韧性城市对人防规划体系的影响 |
1.2 概念界定 |
1.2.1 韧性理论的主要思想 |
1.2.2 韧性城市的概念 |
1.2.3 人防规划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选择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探索人防规划融入韧性城市研究 |
1.4.2 完善现行人防规划体系 |
1.4.3 促进健全人防建设管理制度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韧性城市的研究动态 |
1.5.2 人防规划体系的研究动态 |
1.5.3 以上研究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
1.6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韧性城市与人防规划的关系 |
2.1 现行人防规划体系的瓶颈 |
2.1.1 与各系统融合度不够 |
2.1.2 人防规划体系内部缺乏统筹 |
2.1.3 人防工程设施建设成效不显 |
2.1.4 人防管理制度落后 |
2.1.5 群众参与的忽视 |
2.2 韧性城市理念与人防规划体系的融合 |
2.2.1 人防规划中的社会韧性构建 |
2.2.2 人防规划中的工程韧性构建 |
2.2.3 人防规划中制度韧性构建 |
2.3 以韧性城市理论指导人防规划建设 |
2.3.1 稳健性 |
2.3.2 恢复性 |
2.3.3 适应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防规划体系的影响因素 |
3.1 战略防护背景 |
3.1.1 战略定位和规划要求 |
3.1.2 重要经济目标情况 |
3.2 城镇发展格局 |
3.2.1 城镇体系结构 |
3.2.2 地理区位及交通概况 |
3.2.3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3.3 人防发展基础 |
3.3.1 现状人防工程及防护效能分析 |
3.3.2 城市人防适建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三级五类人防规划体系 |
4.1 省级人防综合防护体系规划 |
4.1.1 确定全省人防发展战略 |
4.1.2 划定省域整体防护格局 |
4.1.3 划分全省防护等级 |
4.1.4 确定省级及以上重要经济目标及协同防护 |
4.1.5 人防规划省级五类体系 |
4.1.6 制定各州(市)人防发展指引 |
4.1.7 制定省级保障措施 |
4.2 州(市)级人防防护体系规划 |
4.2.1 确定全州人防发展战略 |
4.2.2 划定州域整体防护格局 |
4.2.3 确定州市级及以上重要防护目标及防护方案 |
4.2.4 划分州域防护等级 |
4.2.5 州域协同防护 |
4.2.6 人防规划州级五类体系 |
4.2.7 制定各县市人防发展指引 |
4.3 县(市)级人防建设规划 |
4.3.1 划定城市整体防护格局 |
4.3.2 禄丰市五类人防体系规划 |
4.3.3 制定保障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人防规划 |
5.1 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融合 |
5.2 与城市应急防灾融合 |
5.2.1 与城市应急管理融合 |
5.2.2 人防设施平时利用引导 |
5.2.3 人防平时宣传教育 |
5.3 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融合 |
5.3.1 人防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的关系 |
5.3.2 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 |
5.4 与城市平时建设相融合 |
5.4.1 人防建设与山地特色相结合 |
5.4.2 人防建设与城市发展阶段相融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引入韧性城市理念 |
6.2 构建三级五类人防规划体系 |
6.3 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
6.4 完善人防管控制度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4)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要求 |
1.1.2 中国区域规划新语境 |
1.2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分析框架构建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 |
2.1 基本概念 |
2.1.1 区域 |
2.1.2 区域开发 |
2.1.3 市域空间 |
2.1.4 市域空间开发 |
2.2 理论背景 |
2.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引入空间结构研究 |
2.2.2 西方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与规划实践 |
2.3 区域开发的空间理论 |
2.3.1 区域空间模式理论 |
2.3.2 区域空间形态理论 |
2.4 区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的研究趋势 |
2.4.1 新区域主义与区域管治 |
2.4.2 全球化与本地化两种尺度 |
2.4.3 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开发研究 |
2.5 区域规划与区域空间重构研究 |
2.6 研究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赣州市的发展历程 |
3.1 赣州市的发展概况 |
3.2 赣州的区域发展阶段 |
3.2.1 近代-建国前:缓慢发展期 |
3.2.2 1949—1996年:萌芽发展期 |
3.2.3 1996—2006年:加速发展期 |
3.2.4 2006—至今:多要素叠加下的转型发展期 |
3.3 赣州市域空间开发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开发理论在赣州的应用 |
4.1 点轴理论的实践——《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
4.1.1 规划的产生及理论指导 |
4.1.2 “点轴理论”对规划的指导 |
4.2 都市区理论的实践——《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
4.2.1 规划的产生及理论指导 |
4.2.2 都市区理论引导下的空间格局 |
4.2.3 都市区一体化的的制度供给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赣州市域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5.1 城镇规模体系 |
5.1.1 单中心极化现象明显,次级城镇体系结构缺乏 |
5.1.2 首位度呈现先升后降,县域呈现扁平化趋势 |
5.1.3 县域集聚重心下沉,从县城镇至一般乡镇 |
5.2 人口流动格局 |
5.2.1 区域人口流动格局:轴向分布 |
5.2.2 人口外流趋于收敛 |
5.2.3 “工农兼业”使城镇吸引力上升 |
5.3 城镇化空间格局 |
5.3.1 京九沿线是城镇化率的增长热点区域 |
5.3.2 “东聚南散”的城镇化空间特征 |
5.4 建设用地扩张格局 |
5.4.1 早期城市建设用地沿国道沿线扩张迅猛 |
5.4.2 工业化加速,建设用地不均衡扩张 |
5.4.3 “曲尺形”城镇密集带形成 |
5.5 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5.5.1 自上而下的强中心集聚与自下而上的多中心下沉 |
5.5.2 多源化产业动力推动的县域扁平化发展 |
5.5.3 轴向扩散特征,受区域流动影响显着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划与现状发展差异的解释性框架 |
6.1 解释框架 |
6.1.1 区域发展机制 |
6.1.2 差异发生机制 |
6.2 发展评价 |
6.2.1 规划指标评价 |
6.2.2 发展格局评价 |
6.3 机制分析 |
6.3.1 行政力量主导的核心聚集——中心城区 |
6.3.2 市场化与产业轴向扩散——南康区、龙南县 |
6.3.3 农业现代化+互联网的新集群——安远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探讨与规划反思 |
7.1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的探讨 |
7.1.1 市域空间开发的阶段与模式 |
7.1.2 点轴理论的阶段性和适用性 |
7.1.3 都市区理论的阶段性和适用性 |
7.2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指导下的区域规划反思 |
7.2.1 区域规划是遵循区域发展规律的实践 |
7.2.2 区域网络、多向开放系统是区域规划的重要语境 |
7.2.3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下的区域规划角色 |
7.3 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策略 |
7.3.1 构筑基于区域多中心城市网络的多向开放空间结构 |
7.3.2 聚焦于主要战略地区和城市网络中的精准定位 |
7.3.3 以完整生态结构统筹自然空间与发展空间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市域空间开发呈现动态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区域规划作为制度要素和空间地域的相互作用结果 |
8.1.2 多源化动力导致了市域空间开发目标与现状的差异,差异结果又导致新的市域空间开发选择 |
8.1.3 点轴系统理论和都市区理论具有阶段性和适应性,理论运用必须契合地区和时代生产水平的特征 |
8.1.4 区域规划是不同尺度的统筹协同平台,应更关注资源保护、开发与配置的平衡..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跨学科联系的研究框架 |
8.2.2 市域尺度的欠发达区域开发研究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2.1 中东铁路、南段相关研究 |
2.1.1 近代“官方”着本综述 |
2.1.2 现代专着综述 |
2.1.3 相关论文综述 |
2.2 城市形态学研究 |
2.2.1 国外城市形态学概况 |
2.2.2 近代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概况 |
2.3 相关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2.3.2 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3 中东铁路南段及其附属地发展沿革 |
3.1 中东铁路南段发展沿革 |
3.1.1 俄据时期 |
3.1.2 日俄纷争时期 |
3.1.3 日据时期 |
3.1.4 伪满时期 |
3.1.5 中苏共管时期 |
3.2 都邑计划及铁路附属地 |
3.2.1 俄国铁路用地和都市计划 |
3.2.2 满铁附属地的形成 |
3.2.3 日本都市计划 |
3.3 中国商埠用地 |
3.3.1 设立背景与机制 |
3.3.2 用地布局与建设的特殊性 |
3.3.3 商埠用地与铁路附属地 |
4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特征研究 |
4.1 铁路选址及城镇布局驱动因素 |
4.1.1 山川地势的影响 |
4.1.2 明清驿路的继承 |
4.1.3 特殊时代的需求 |
4.2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规模体系研究 |
4.2.1 车站等级体系—大中小城镇的共建 |
4.2.2 城镇规模等级—单核向多核的转变 |
4.2.3 车站与城镇等级规模 |
4.3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职能体系类型 |
4.3.1 港口运输型 |
4.3.2 矿产资源型 |
4.3.3 政治中心型 |
4.4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城镇发展模式特征与影响 |
4.4.1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特征 |
4.4.2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影响 |
4.5 小结 |
5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形态特征 |
5.1 城镇与铁路的空间关系 |
5.1.1 原野型 |
5.1.2 古城郊区型 |
5.1.3 古城吞噬型 |
5.2 城镇总体形态的特征 |
5.2.1 平面形式与空间结构类型 |
5.2.2 用地与功能布局 |
5.2.3 城市空间网络特征 |
5.3 城市街道与街廓特征 |
5.3.1 城市街道骨架结构研究 |
5.3.2 街道等级与尺度 |
5.3.3 街廓的空间形态 |
5.4 小结 |
6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
6.1 城市保护现状与反思 |
6.1.1 基本完好 |
6.1.2 完全更新 |
6.1.3 自然演变 |
6.1.4 完全湮灭 |
6.2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遗产的整体保护建议 |
6.2.1 根据城镇体系构建遗产廊道 |
6.2.2 积极挖掘保护申报系列遗产 |
6.2.3 形成区域响应体系带动东北轴线复兴 |
7 结论 |
7.1 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建设主体产物 |
7.2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近代已构成相对完整的城镇体系 |
7.3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集中体现东北近代城镇形态的演变特征 |
7.4 反思与展望 |
7.4.1 本文的应用前景 |
7.4.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乘降车站汇总表 |
附录 B 附属地人口统计表 |
附录 C 研究整理历史地图原稿整理 |
附录 D 沿线城镇20世纪60-70年代卫星图 |
附录 E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背景 |
1.1.2 新时代背景下城镇体系发展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
2.1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 |
2.1.1 城镇体系内涵 |
2.1.2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2 核心—边缘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三生”空间优化组合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
2.3.3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
2.4 实践经验借鉴 |
2.4.1 国外城镇体系 |
2.4.2 国内城镇体系 |
2.5 发展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
3.1 发展历史演变 |
3.1.1 早期城镇发展时期 |
3.1.2 城镇体系孕育时期 |
3.1.3 城镇体系形成时期 |
3.2 基础概况及分析 |
3.2.1 基础概况 |
3.2.2 基础现状分析 |
3.2.3 优势及挑战 |
3.3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分析 |
3.3.1 城镇职能结构现状 |
3.3.2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存在问题 |
3.4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析 |
3.4.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现状 |
3.4.2 城镇等级规模分形及首位度分析 |
3.4.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存在问题 |
3.5 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
3.5.1 城镇空间布局现状 |
3.5.2 城镇空间结构相关性分形和引力模型分析 |
3.5.3 城镇体系空间构现状存在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发展目标 |
4.1 动力因子选取 |
4.2 动力因子 |
4.2.1 人口要素 |
4.2.2 土地要素 |
4.2.3 产业要素 |
4.2.4 设施网络 |
4.2.5 科学技术 |
4.2.6 发展理念 |
4.3 动力机制 |
4.3.1 主要动力 |
4.3.2 基础动力 |
4.3.3 间接动力 |
4.3.4 潜在动力 |
4.4 目标构建 |
4.4.1 职能结构目标 |
4.4.2 等级规模结构目标 |
4.4.3 空间结构目标 |
4.5 本章小结 |
5 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 |
5.1 城镇职能结构 |
5.1.1 确定城镇职能范围,分类分等级进行发展引导 |
5.1.2 注重产城融合,形成城镇发展动力 |
5.1.3 发展特色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5.1.4 确定各层级公共服务设施职能,构建网络化公共服务设施 |
5.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
5.2.1 合理规划城镇等级结构,从规划层面引导城镇发展 |
5.2.2 完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发挥首位城市和重点镇辐射带动作用 |
5.2.3 发展小城镇,推动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有序发展 |
5.2.4 构建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5.3 城镇空间结构 |
5.3.1 明确县域空间功能分区,制定县域发展区划 |
5.3.2 优化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推进空间集聚和城镇化 |
5.3.3 优化“三生”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
5.4 规划管理实施 |
5.4.1 规划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构进行整合 |
5.4.2 完善城镇建设资金供给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6.2.1 创新 |
6.2.2 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8)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的城市化 |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名词定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3 理论框架构建 |
2.4 研究框架构建 |
2.5 研究方法 |
2.5.1 总体研究方法 |
2.5.2 具体研究方法 |
2.6 研究思路 |
2.7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
4.3.1 影响因素 |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
4.3.4 城市管理总结 |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
6.1 发展经验总结 |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
6.3.1 论文的创新点 |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名目录 |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城乡二元结构与统筹城乡发展 |
1.1.2 土地基本国情、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与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 |
1.1.3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统筹城乡发展 |
1.2.2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 |
1.2.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方法与研究区概况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乡地域和城乡人口 |
2.1.2 城乡建设用地、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 |
2.1.3 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
2.2 基础理论 |
2.2.1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相关理论 |
2.2.2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相关理论 |
2.2.3 新时期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相关理论与政策 |
2.2.4 我国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相关理论与政策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研究与空间分析 |
2.3.2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相关方法 |
2.3.3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相关方法 |
2.3.4 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析相关方法 |
2.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4.1 研究区概况 |
2.4.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
3.1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框架 |
3.2 基于土地城镇化率测度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方法 |
3.2.1 土地城镇化率及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动态演化过程模型 |
3.2.2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测度 |
3.2.3 土地城镇化率相关因素分析 |
3.3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
3.3.1 土地城镇化率及其合理性分析 |
3.3.2 土地城镇化率相关因素分析 |
3.3.3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小结 |
3.4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水平分析 |
3.4.1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合理性分析 |
3.4.2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
3.4.3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分析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 |
4.1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框架 |
4.2 基于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方法 |
4.2.1 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
4.2.2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
4.2.3 城乡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相关因素分析 |
4.2.4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城镇体系结构关系分析 |
4.3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分析 |
4.3.1 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
4.3.2 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相关因素分析 |
4.4 湖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分析 |
4.4.1 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特征分析 |
4.4.2 农村居民点斑块形状特征分析 |
4.4.3 农村居民点斑块分布特征分析 |
4.5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城镇体系结构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区与策略 |
5.1 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析框架 |
5.2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区方法 |
5.2.1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 |
5.2.2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 |
5.3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 |
5.4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 |
5.5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优化政策建议 |
5.5.1 城镇建设用地存量挖潜与增量控制 |
5.5.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与宅基地制度改革 |
5.5.3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与增减挂钩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贡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镇化的研究基础 |
2.1.1 关于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
2.1.2 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
2.1.3 世界城镇化的历程与模式 |
2.1.4 我国关于城镇化的政策 |
2.2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研究基础 |
2.2.1 基本概念 |
2.2.2 关于城镇体系与规划的相关理论 |
2.2.3 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研究 |
2.2.4 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政策 |
2.2.5 类似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经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城镇化下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变革 |
3.1 新型城镇化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新要求 |
3.1.1 从现实问题看新型城镇化 |
3.1.2 从学术理论研究看新型城镇化 |
3.1.3 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认识 |
3.1.4 新型城镇化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新要求 |
3.2 新型城镇化下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内容的提升方向 |
3.2.1 对现有编制内容的认识 |
3.2.2 编制内容的提升方向 |
3.3 新型城镇化下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法的提升方向 |
3.3.1 对现有编制方法的认识 |
3.3.2 编制方法的提升方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的实践探索 |
4.1 江西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背景 |
4.1.1 江西城镇化的特点 |
4.1.2 江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
4.2 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在编制内容提升方面的实践 |
4.2.1 加强战略引导 |
4.2.2 加强城镇化政策分区引导 |
4.2.3 加强城乡的分类引导 |
4.2.4 加强空间管制分级引导 |
4.3 江西省城镇体系在规划编制方法提升方面的实践 |
4.3.1 加强规律性分析 |
4.3.2 加强综合性分析 |
4.3.3 加强差异性分析 |
4.3.4 提高分析的政策指向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新时期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与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D]. 程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人防规划体系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D]. 耿博壕.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D]. 谭诗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D]. 权梦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张建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8]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9]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与优化[D]. 李纪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10]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徐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