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PRAY DIFFUSION ON ENVIRONMENT(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昆[1](2021)在《造雪机核子器雾化性能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子器是造雪机最关键的工作部件之一,水的雾化与成核效率是由核子器的雾化性能决定的,其雾化性能直接影响着成核率,也进一步影响着造雪机的造雪性能和成雪质量。研究造雪机核子器的雾化性能对提高成核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核子器结构复杂,尺寸小,喷射压力大,喷射速度高,湍流强度大,因此本文分别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与实验方法对核子器的雾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分析造雪机的工作原理,针对人工造雪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给出了研究点和研究思路。并对研究所需的雾化和数值模拟计算进行了介绍。本文以一种造雪机核子器为研究对象,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核子器内流体域结构、外部喷雾场结构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利用ICEM软件进行网格划分,最后将划分好网格的几何模型导入到FLUENT软件中,在选择模型、设置边界条件、设置求解参数后进行计算。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核子器内部阀芯结构的移动距离d对雾化性能的影响。选择混合多相流模型与DPM(Discrete Phase Model)模型作为其数学模型,以核子器内阀芯的移动距离d作为变量,共分了五组工况。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喷射出口速度、出口流量、液相速度分布云图、液相组分分布云图等,并将不同工况的喷雾场中液滴的粒径和数量结果绘制成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核子器内阀芯的移动距离d在趋近于最小值时,核子器出口处液相喷射速度增大,液滴数量增加,雾化性能得到提升。研究了核子器内部阀芯上的旋流槽结构对雾化性能的影响。分别将VOF(Volume Of Fluid)两相流模型和DPM模型作为数学模型,建立了有旋流槽结构和无旋流槽结构两种工况的三维模型。计算得到了两种工况条件下的核子器内的压力场、核子器内外的涡流现象、核子器内外流线等的分布情况,分析对比了两种工况条件下液相在核子器出口水平线上、喷雾场内不同位置的水平线上以及喷雾场内轴向距离上的速度,并绘制了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最后统计对比了不同粒径的液滴的数量。结果表明:增加旋流槽结构使核子器内压强变小,喷射轴向速度减小,径向速度增大,喷射液束更为发散,雾化锥角变大,喷雾场中液滴粒径的平均值变大。研究了工作介质水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对雾化性能的影响。分别选择VOF模型和DPM模型作为数学模型,以水气混合比例作为变量共分为5组工况。研究方法采用实验为主、数值模拟计算为辅的方法。首先得到了能够实现人工造雪的气液混合比例,同时对造雪的质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其次观察对比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宏观喷雾特征,并对不同工况进行了相应条件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增加空气的比例可以有效优化雾化性能,随着空气比例的增加,液滴更为细密,雾化效果越佳。当水气混合比例达到0.2时,可以在-18℃实现人工造雪,雪的质量与自然降雪无异,且更为细密,粘度、湿度更大。
闫梦[2](2021)在《纳米尺度下金属液滴润湿及撞击融合过程分子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表面界面问题是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许多学科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在诸多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固液界面和液液界面问题更是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应用的普遍性,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固液界面的润湿性研究是固液界面问题一大研究重点,通过调控固体表面的微观结构来得到所期望的润湿性,这为功能材料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根据仿生学原理,在材料表面设计构建所需的微纳米结构,可以得到超疏水的自清洁表面。相对于处于研究焦点的材料的润湿性问题,液滴在固体表面表现出的润湿态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而不同的润湿态对实际润湿效果影响很大。当表观接触角大小相近时,处于Cassie润湿态下的液滴比Wenzel润湿态的液滴具有更小的固液接触面积,液滴在Cassie润湿态表面上更不易附着。基底的形貌特征变化与外界环境因素都是影响润湿态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已经知道,通过改变固体表面的粗糙度可以使得液滴的润湿态发生转变,但粗糙度与润湿态之间的具体的内在联系,以及其中蕴含的内在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液滴撞击融合问题同样是一个液液界面问题中的一个关注焦点。液滴撞击在各种流体中都极为常见,从自然界中降雨降雪的气象变化到发动机中喷雾技术都与液滴撞击密切相关。对比宏观的撞击融合过程,微观尺度下的液滴撞击有许多奇特的现象有待研究,而对于液态金属的相关研究更显得尤为匮乏。液态金属在先进制造技术、柔性设备、生物医疗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对于液态金属的润湿融合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考虑到液态金属一般都在高温下存在,相关研究的进行可能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而计算模拟方法为探索液态金属的表面界面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对金属纳米液滴的表面界面问题进行了探索,主要关注固体表面粗糙度对液滴润湿态转变过程的影响,以及液滴在不同条件下的撞击融合行为,其中被撞击后液面的形态演变和液体混合情况是模拟过程关注的重点,为理想润湿性材料制造、液滴撞击行为调控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对实际工业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液态金属镓在具有不同形貌的基底上的润湿态转变过程。镓液滴在碳纳米表面上的润湿态可通过对基底的设计改造来进行调控,通过在石墨烯基底上修饰不同高度和排布间距的碳纳米管,改变基底的形貌和粗糙度,发现液滴的润湿态会随着粗糙度的改变呈现规律性变化。当表面粗糙度增加时,镓液滴可以进行不同润湿态之间的转变,即从Wenzel润湿态转换成Cassie润湿态。在本次模拟过程中,当表面粗糙度数值大于1.8时,液滴位于碳纳米管的顶端,会处于Cassie润湿态;而当粗糙度小于1.6时,液滴会完全浸润基底表面,填充碳纳米管之间的空隙,此时为Wenzel润湿态。在基底上修饰高低错落的碳纳米管会进一步影响液滴的润湿行为。润湿态转变的能垒与粗糙度有关,粗糙度增大导致发生Cassie-Wenzel转变的能垒增加,液滴倾向于稳定在Cassie润湿态。同时发现固液界面张力也会随着粗糙度发生变化,在润湿态转变时界面张力发生突变。对比实际润湿面积比值与Ga-C相互作用能曲线,二者吻合良好,由此提出了润湿投影面积模型来解释润湿态转变现象。同时还发现了润湿过程中液滴的旋转现象,并从能量不均匀的角度进行了解释。(2)研究金属液滴铝撞击同种成分厚液膜过程中液面形态演变以及液滴与液膜原子的混合情况。发现液滴撞击速度和液体的温度同时影响撞击融合过程,且二者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通过对液滴撞击前后进行能量分析,可计算出液滴出现撞击后反弹的临界韦伯数和反弹速度。不同的液体温度对应着不同的临界撞击速度,当温度升高时,液滴的临界反弹速度减小。速度大于临界反弹速度后,液滴会与厚液膜融合,随着速度增加,液面形态分别为“平缓融合”、“变形”和“包覆”。由于液膜的变形程度增加,液滴与液膜的接触面积增大,原子混合程度也随之增加。温度对原子混合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温下液体的空位增加,更多的液滴原子可以迅速进入液膜原子的间隙,从而增加混合比,在宏观上表现为高温液体具有更大的流动性。
侯晓澄[3](2021)在《柴油机尾气混合腔优化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柴油发动机广泛应用于交通、农业和工程等领域。为了有效控制柴油机的排放污染,各国的相关法规日趋严格。目前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的混合器存在尿素分解不彻底、氨气分布不均匀、结晶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导致污染物净化效果差。本课题以28R型柴油机的尾气处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催化器混合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流场特性分析来改善尾气排放性能。所开发的新型混合结构使得该型柴油机的尾气排放指标能够满足现有法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通过短距螺旋混合器的设计来减少传热损失和促进气体混合。通过后置锥型板混合器的设计来提高气体分布均匀性。两个新型混合器组合构成混合腔。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传统结构、新结构及组合结构的单相流流场特性展开研究。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气流走向、速度分布均匀性、传热损失和背压的分析,验证新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尿素液滴分布和载体前端氨气平均浓度来评估尾气处理系统内部尿素分解能力。进一步对氨气分布均匀性和氨气分布偏差率进行研究,分析尾气处理系统内的氨气分布情况。结合尿素分解能力和氨气分布情况来选择混合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运用全工况氮氧化物净化试验和三大循环试验对所提出的最优方案进行评估。通过对仿真分析结果中液膜的厚度及分布来预测不同结构的结晶风险。基于低温结晶台架试验结果,构建液膜与结晶风险的关联性。为使尾气处理系统既可以提供足够尿素去除氮氧化物又可以有效避免结晶的产生,展开无结晶风险的临界尿素喷射量研究。针对不同工况,探讨了尿素的无结晶风险最大喷射量。本文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合结构的流场特性、尿素分解和氨气分布、结晶风险等内容展开研究。设计的新型混合腔结构具备优异的尿素分解、氨气均匀分布和低温抗结晶能力。该结构能提升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的氮氧化物净化能力,使其满足现有排放法规要求。该研究可以为各型号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的混合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借鉴。
于博[4](2021)在《钼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越来越高的实际需求,如何提高锂基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稳定性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当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容量低、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差。而锂硫电池中严重的穿梭效应以及缓慢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限制着其实际应用。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本论文以具有特殊电子能带结构的类铂钼基化合物和金属相钼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两类化合物所固有的高导电性及高电化学活性,通过结构调控与界面设计进一步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1)构筑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结构,促进电解液的渗透,提高锂离子的迁移率;(2)设计具有稳定结构的电极材料,增强循环稳定性;(3)利用具有高电导的石墨烯及碳纳米管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导率,改善电池的倍率性能;(4)制备具有协同催化效应的极性纳米级活性物质,有效抑制穿梭效应的同时促进锂硫电池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此外,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原位实验揭示了电化学性能增强的机制,为电极材料的设计提供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设计、构筑了类铂Mo2C量子点复合材料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及机理研究:(1)采用工业化的喷雾干燥法大规模制备出具有类金属导电性的Mo2C量子点锚定的碳纳米管导电网络(Mo2C@CNT),并研究了其分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硫电池(Li-S)硫正极载体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Mo2C@CNT负极材料在0.1 A g-1电流密度下的可逆比容量高达1065 m Ah g-1,在1.6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近1000次后比容量无明显衰减,在16 A g-1大电流密度下也可实现稳定循环。原位拉曼光谱揭示了Mo2C@CNT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及机理;当其用于锂硫电池时,Mo2C@CNT/S(MCN/S)复合硫正极在0.2 C下放电比容量高达1303.3 m Ah g-1,且在1 C大倍率下仍可展现出超稳定的循环性能,循环1200圈后比容量衰减率仅为每循环0.019%。通过Li2S的成核实验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原位拉曼表征分析揭示了MCN/S优异性能的电化学机理。(2)在商业PP隔膜表面上构筑了原位生长Mo2C量子点的氮掺杂石墨烯纳米修饰层(MQD@NG),并开展了其对Li|Li对称电池、Li-S电池性能的改进及机理研究。研究表明:基于MQD@NG/PP隔膜的Li|Li对称电池在10 m A cm-2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1600 h后仍可保持稳定的电压波动,未发生短路现象。石墨烯上生长的Mo2C晶体可增强石墨烯与锂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促进锂的均匀沉积;MQD@NG具有多孔的纳米结构、高导电性与强极性。多孔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高导电性有利于电子转移,强极性保障了其对多硫化锂的强化学吸附,从而高效的抑制穿梭效应。基于MQD@NG/PP隔膜的Li-S电池在0.2 C下具有1230m Ah g-1的高比容量和超过400次的稳定循环。2.设计、构筑了类铂MoP量子点修饰的三维多孔石墨烯(MPQ@G)作为硫载体,并研究了MPQ@G/S复合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反应过程。研究表明:MPQ@G/S正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在0.2 C下循环100圈后比容量仍高达1184.5 m Ah g-1,在1 C大倍率下循环600次后比容量无明显衰减。MPQ@G的三维多孔高导电石墨烯骨架不仅有利于电子转移,还有利于电解液渗透和离子扩散。MoP具有强极性和类金属的高导电性,类铂的电子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催化特性。其可在化学吸附多硫化锂(Li PSs)的同时进行Li PSs的高效催化转换,有效提高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这些因素集成协同作用显着增强了MPQ@G/S的电化学性能。3.设计、构筑了金属相1T-MoS2纳米管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GMNT),并对GMNT/S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可以用于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高效制备。GMNT/S在0.2 C下循环200次后可逆比容量仍高达1219 m Ah g-1,1 C下比容量衰减率低至每圈0.039%。电化学性能提升的主要机制在于:金属相1T-MoS2纳米管和高导电石墨烯骨架有利于电子转移;吸附实验证实了强极性的1T-MoS2对Li PSs的强烈化学吸附,从而抑制Li PSs的穿梭效应;1T-MoS2的高比表面积与丰富的活性位点有利于其对长链Li PSs的高效催化转化,促进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增强电化学性能。4.设计、构筑了金属相1T′-MoTe2量子点修饰的三维石墨烯(MTQ@3DG),研究了MTQ@3DG/S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机理。研究表明:MTQ@3DG/S在0.2 C下比容量高达1310.1 m Ah g-1,并具有超稳定的循环性能。在1 C的大倍率下循环600圈对应的容量衰减率仅为每圈0.026%。MTQ@3DG/S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机理在于:金属相1T′-MoTe2量子点与三维石墨烯骨架的高导电性有利于电子转移,多孔结构有利于电解液渗透和锂离子扩散,1T′-MoTe2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有利于长链Li PSs的高效催化转化,促进Li2S的成核。DFT理论计算表明1T′-MoTe2对Li PSs具有非常强的化学吸附能力和更低的控制步骤自由能势垒;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从实验上证实了MTQ@3DG对Li PSs穿梭效应的高效抑制;以上因素的协同相互作用有效增强了Li-S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牛英华[5](2020)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气体传输与极化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全固态、清洁高效、无噪声、可连续工作、对多种燃料气体广泛适应的电化学发电装置。随着传统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SOFC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被认为是在未来可以广泛应用的第三代燃料电池。SOFC发电系统在高温、封闭、复杂的的工作状态下运行,其工作参数实验测量和性能优化不易进行。单纯的实验分析,成本高、周期长,并且受限于测量技术和安全性而不易实现。数值模拟和优化的方法是代替实验的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本论文综合宏观单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微观电化学反应机制,从电池的微结构出发,建立几种SOFC的物质扩散和电极毒化模型,研究其与燃料电池的极化的关系,并基于所发展的模型对SOFC电池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以降低电池极化损耗,实现燃料电池的高功率、长寿命输出。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SOFC工作时的热震荡、界面应力等会对电解质微观结构造成缺陷、针孔会引起气体对穿。提出了一种研究电解质气体渗漏导致的电池极化大小的模型,比较了渗漏发生于纳米、数微米厚的电解质的SOFC(μSOFC)和传统SOFC(c SOFC)中对极化损耗的影响,并对渗漏的气体间化学反应的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渗漏气体间无化学反应时,阴极浓差极化(CP)增加。渗漏气体间直接反应时,对阳、阴极浓差极化都有显着影响。μSOFCs电解质渗漏引起的CP比相同条件下的c SOFCs中极化值大几个数量级。(2)传统的燃料电池多孔电极的气体克努森扩散仅考虑电极为圆孔结构时的情形,没有考虑实际不规则孔结构所带来的影响。本工作研究了电极孔隙形态对克努森扩散系数及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建立了物质传输中电极孔各向异性与极化损失的关系。研究表明:与各向同性孔隙截面相比,各向异性截面孔中气体扩散系数相对较小,这种现象会随着孔径变小及工作温度变高变得更加显着,进而影响极限电流密度(LCD)和CP。随着孔隙截面纵横比尺寸的增大,电极上的气体扩散系数减小,进而引起LCD显着降低和CP的显着增加。调节电极参数,如增大孔径、减小孔隙率/曲率(ε/τ)比例、调整电极厚度等,可以减少孔截面对CP的影响。通过降低操作温度和输出电流密度,可以降低孔隙形态对CP的影响。(3)SOFC高温下工作时由于显着的热膨胀效应导致使用室温下的参数对SOFC工作状态进行评估不准确。提出了一种研究电池材料热膨胀与电池极化关系的方法。通过引入材料的热膨胀系数(CTE)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扩散系数的变化,探讨在启动过程中由热膨胀引起的燃料电池物质传输的变化以及极化现象。结果表明,一定温度下,电极厚度大、电极的扩散系数小会增加热膨胀过程引起的能量损失。热膨胀引起的极化在大电流放电情况,接近极限电流密度时引起的能量损耗会急剧增加。工作温度与热膨胀引起的极化之间的关系强烈的依赖于气体的有效二元扩散系数。(4)低浓度杂质气体是引起催化剂中毒、造成电池性能急剧衰减的重要因素。本工作首次研究了毒化气体扩散和电极反应的协同效应。(a)阳极中,建立了不同H2S浓度(<100 ppm)下的扩散-反应协同模型,研究了孔阳极微观结构参数、电池工作参数下对SOFCs硫中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孔径、ε/τ较小,低温下,硫中毒与气体扩散密切相关。CP、活化极化(AP)和硫毒化造成的电压降均对阳极孔的微观结构敏感。与CP相比,薄层阳极、大的ε/τ下H2S-扩散诱导的电池AP尤为严重,要避免在低温、低电流密度以及高浓度H2S条件下操作。(b)在LSM/YSZ阴极,利用气体扩散和Cr电化学沉积机制建立了阴极微观结构与Cr毒化的扩散-反应协同模型。Cr2O3沉积会减小阴极孔径和三相界面点(TPB)面积,阻碍气体扩散,增加CP和AP。此外,比较了Cr中毒对三类微观结构阴极寿命和局部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r的毒化作用对SOFC阴极性能的影响依赖于阴极微观结构。阴极孔径分布均匀时,在整个阴极内具有均匀的Cr中毒,比梯度孔径分布的阴极具有更好的Cr中毒耐受能力。
康熙[6](2020)在《基于Ag29团簇及其衍生团簇的研究》文中指出金属纳米团簇是介于离散态金属原子和等离子金属颗粒之间的过渡物质。纳米团簇具有精确的晶体结构,也被称为超小尺寸金属纳米颗粒。基于其本身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手性、磁性、光学性、电化学性等),纳米团簇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外,金属纳米团簇的精确结构可以为研究纳米颗粒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完美的平台,因此结构可控,性能优异的纳米团簇材料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前景。纳米团簇材料是一类模板化材料,即不同模板团簇之间的性质差异较大,但对于某一特定模板的团簇可以进行结构和性能的精确控制,且得到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其他团簇模板所采用。在过去的团簇研究中,Au25和Ag44是最常见的团簇研究模板;但是由于这两类团簇的光学性质和稳定性的不足对其实际应用有着较大的限制,团簇研究者希望找到一个新的团簇模型分子。本课题提出并发展了一个新的团簇模型分子:Ag29纳米团簇。本课题对Ag29团簇及其衍生团簇的研究已遍及团簇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合成调控、结构调控、性质调控、以及应用探索。Ag29纳米团簇的合成条件温和,合成产率高、稳定性强,并且有着优异的荧光性能,是极具实际应用价值的金属纳米团簇材料。在本论文中,采用Ag29为团簇研究模板,实现了多个方面的调控,包括:(1)合成调控;(2)结构调控;(3)性能调控;(4)应用调控。主要内容如下:1.M29(SR)18(PPh3)4系列团簇的可控合成、结构调控、以及原子级别的构性关系:(1)采用配体交换的方法,利用1-巯基金刚烷(HS-Adm)和三苯基膦(PPh3)配体与Pt1Ag24(SPh Me2)18团簇进行配体取代反应,得到了全新的Pt1Ag28(S-Adm)18(PPh3)4团簇。通过单晶衍射仪解析了Pt1Ag28团簇的晶体结构。首次发现了合金纳米团簇中的面心立方结构。此外,相对于Pt1Ag24,Pt1Ag28团簇体现了50倍的荧光提升。超快电子动力学分析解释了团簇荧光提升的机理。这个工作实现了不同簇合物之间的结构转化以及荧光性能的大幅提升,为荧光团簇的合成制备奠定了基础。(2)通过原位合成、定位金属交换、以及强制金属交换的策略制备出21个单分散的M29(S-Adm)18(PPh3)4(M=Ag/Cu/Au/Pt/Pd)纳米团簇。采用电喷雾质谱测试对每个产物的纯度以及价态进行了表征。单晶衍射结果对这些M29团簇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解析。荧光测试对比了所有产物之间的性能差别。这项工作完成了对团簇从单金属到四金属的精确结构调控,构建了M29(S-Adm)18(PPh3)4团簇材料库。更有意义的是,由于在此团簇材料库中每一个团簇个体的单分散性,团簇精确的构性关系得以研究。这个工作所提出的合金纳米团簇合成方法学不仅为制备具有尺寸单分散的多金属合金纳米团簇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为从原子层面精确研究纳米颗粒中金属间协同效应奠定了基础。(3)采用配体交换的方法,通过环己硫醇与面心立方构型的Pt1Ag28(S-Adm)18(PPh3)4团簇反应,得到正二十面体构型的Pt1Ag28(S-c-C6H11)18(PPh3)4团簇。构型转换的反过程也可以通过加入金刚烷硫醇完成。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质谱、以及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的原位分析对构型转换过程进行了监测,发现团簇的面心立方构型到正二十面体构型的转换分为两个步骤:(1)配体交换导致团簇外围结构转变;(2)团簇外围结构转变引起内核扭曲。由于结构转变,团簇的物化性质也随之改变。从面心立方Pt1Ag28到正二十面Pt1Ag28转变过程中,团簇发光位置从672nm红移到720nm,HOMO-LUMO能极差从1.86e V缩减到1.74e V。这个工作首次报道了具有不同构型的团簇同分异构体,为精确研究团簇构型转变机理以及构性关系提供了基础。(4)通过配体替换的方法,以M29(SR)18(PR’3)4团簇为模板,完成了对团簇顶点磷配体的调控。通过质谱、荧光测试、紫外吸收测试以及单晶衍射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精确表征。结合之前工作中对内核金属以及外围硫醇配体的控制,实现了对M29(SR)18(PR’3)4团簇结构的多方位掌控。从性能上综合探索了M29团簇结构与荧光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调控团簇各个位点的元素,制备出M29团簇体系中的最强荧光团簇。这个工作丰富了M29体系,为精确研究团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完美的模板。2.Pt1Ag28(SR)18(PPh3)4衍生团簇的制备与表征:(1)采用“嫁接生长”的方法,对Pt1Ag28(S-Adm)18(PPh3)4团簇的表面结构进行调控,最终得到Pt1Ag31(SR)16(DPPM)3Cl3。经过质谱、单晶衍射仪、荧光以及紫外吸收测试等手段,对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对比发现Pt1Ag28(S-Adm)18(PPh3)4 Ag2(DPPM)Cl2之间的反应使团簇尺寸增长。团簇表面结构的“嫁接”对团簇外围结构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对团簇内核结构产生了间接影响,使面心立方Pt1Ag12内核的构型转变为正二十面体构型。在Pt1Ag31团簇的晶胞中发现了互相对称的两种手性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在晶胞中发生自组装,即A类平面(左旋异构体)#B类平面(右旋异构体)#A类平面(左旋异构体)#B类平面(右旋异构体)。Pt1Ag31团簇的荧光量子产率为29.3%,其荧光强度是Pt1Ag28前驱体的6倍。这个工作首次提出了“团簇嫁接生长”的方法,为可控合成新型纳米团簇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2)通过团簇合成过程中的配体调控,得到共结晶的Pt1Ag28(SR)20和Pt1Ag28(SR)18(HO-SR)2纳米团簇。质谱表征了团簇的共结晶现象,并进一步验证了团簇表面羟基官能团的存在。单晶衍射仪以及电子顺磁共振解析了晶体结构信息,揭示了团簇中的硫元素自变价:硫元素从硫醇中的“-2”价自调节成了羟基化硫醇中的“-1”价。这是首次发现硫元素以“S-1”的形式独立存在。由于两个Pt1Ag28纳米团簇具有不同的配体构成,即Pt1Ag28(SR)20中仅存在“SR”而Pt1Ag28(SR)18(HO-SR)2中存在“SR”以及“HO-SR”。尽管两个团簇具有同样的二十面体Pt1Ag12内核,它们体现出截然不同的壳层结构。该工作首次揭示了硫的特殊价态的存在形式,对团簇表面化学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3.基于Ag29(SSR)12(PPh3)4团簇的性能和结构调控:(1)在Ag29(SSR)12(PPh3)4团簇的DMF溶液中加入游离态的PPh3可以抑制团簇表面PPh3配体的解离再吸附,从而实现荧光性能调控的目的。荧光监测发现,由于PPh3的加入,团簇的荧光出现了13倍的增强,最终荧光量子产率为11.7%。相比之下,Pt1Ag28(S-Adm)18(PPh3)4团簇由于表面配体不解离,所以在上述过程中荧光保持不变。这个新的团簇聚集发光机理在团簇的温控荧光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新的团簇聚集发光机理为:抑制团簇表面配体的解离-吸附过程,减少配体在团簇表面的解离耗能,从而增强团簇荧光强度。这个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团簇发光机制,与之前报道的团簇聚集发光现象完全不同,为之后荧光团簇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选择。(2)通过金属掺杂的方法,实现了从单金属Ag29(SSR)12(PPh3)4到双金属Ag17Cu12(SSR)12(PPh3)4再到三金属Au1Ag16Cu12(SSR)12(PPh3)4团簇的控制合成。双金属Ag17Cu12和三金属Au1Ag16Cu12团簇的晶体结构也得到解析。温控实验发现最终制备的三金属Au1Ag16Cu12团簇在175oC下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分析不同M29团簇的XPS,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分析结果,证明了团簇稳定性的提升是由于团簇自由价电子从外围到内核的集中造成的。此外,三金属Au1Ag16Cu12团簇可作为高效催化剂在高温下催化多组分偶联反应的进行,将过去需要5个小时的反应优化为仅需3分钟。这个工作提出了一种通过将自由价电子集中到团簇内核的策略来增强金属纳米团簇的热稳定性,为以后制备超强稳定性的团簇材料提供了实验基础。4.Ag29(SSR)12(PPh3)4团簇的自组装调控以及应用探索:(1)基于Ag29(SSR)12(PPh3)4与Cs+之间的亲和反应,报道了首个Cs+吸附团簇表面的晶体结构,团簇分子式为Cs3Ag29(SSR)12(DMF)x。Ag29(SSR)12(PPh3)4对Cs+的吸附使团簇表面的PPh3配体充分解离,使最终团簇中无PPh3的存在。Cs+在团簇表面的吸附不仅显着改变了团簇的几何构型,还使团簇在晶胞中呈现出一维线性自组装。Cs3Ag29(SSR)12(DMF)x团簇组装体在溶液状态或晶体状态下呈现不同的光学性质。这个工作对理解Cs+诱导的纳米团簇构型转换以及Cs+诱导的团簇间自组装具有重要意义。(2)通过引入Cs+进入Ag29(SSR)12团簇分子,再通过调控Cs+与溶剂分子的比例与组成,得到维度可调的三种自组装产物:一维纳米线Cs@Ag29(SSR)12(DMF)x、二维平面Cs@Ag29(SSR)12(NMP)x、以及三维结构体Cs@Ag29(SSR)12(TMS)x。单晶衍射解析发现,在晶胞中,Ag29(SSR)12(PPh3)4可视作零维纳米团簇点。在Cs+离子存在的情况下,Ag29(SSR)12团簇分子在不同含氧溶剂中自组装成不同维度的纳米结构。Ag29(SSR)12结构的分级组装不仅发生在团簇的晶胞中,也存在于团簇的无定形态固体中。通过质谱、荧光测试、核磁测试以及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发现Ag29团簇聚集体由于不同的表面结构和团簇组装模式,在溶液状态和结晶状态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光学性质和气体吸附性能。在所有的Ag29团簇聚集体中,二维平面Cs@Ag29(SSR)12(NMP)x展现了最大的比表面积,具有最大的气体吸附能力。这个工作通过简单调控纳米团簇表面的溶剂吸附分子实现了团簇单元之间的多维自组装,对合成功能化团簇组装材料具有指导意义。(3)在溶剂化Na+的存在下,Ag29(SSR)12(PPh3)4团簇自组装形成胶束,团簇的油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为团簇的生物应用奠定了基础。含氧溶剂(NMP或DMF)与Na+离子水合作用促进生成[Na1(NMP)5]+或[Na3(DMF)12]3+溶剂合离子,进一步促使Ag29(SSR)12(PPh3)4团簇在水相中自组装成团簇胶束。晶体结构解析证明胶束的基本单元为[Ag29(SSR)12(PPh3)4]3-[Na1(NMP)5]3+和[Ag29(SSR)12(PPh3)4]3-[Na3(DMF)12]3+。DLS粒径测试以及HAADF-STEM球差电镜测试从原位观察了团簇胶束的形成、生长、与稳定的过程。由于[Ag29(SSR)12(PPh3)4]3-[Na1(NMP)5]3+团簇胶束良好的水溶性以及在水相中的稳定性,团簇胶束可以被应用于细胞标记。无论是在细胞常规成像还是在细胞超分辨成像中,[Ag29(SSR)12(PPh3)4]3-[Na1(NMP)5]3+团簇胶束均对细胞溶酶体表现出特异性的选择标记。此外,团簇胶束化策略的普遍适用性也得以证明。这个工作展示了一种方便快捷且高效的团簇基生物相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案,为结构精确团簇材料的广泛生物应用奠定了基础。
王豪鑫[7](2020)在《铜基无机空穴传输材料和缺陷钝化添加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有机-无机杂化卤化物钙钛矿材料摩尔消光系数高,激子结合能小,载流子扩散距离长,能级合适可调,制备工艺简单,因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成为了下一代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最有希望的替代者。通过优化钙钛矿的成分、器件结构和沉积方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从2009年的3.8%大幅提高到最新认证的25.2%,接近了实用化多年的硅太阳能电池最高效率。然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电荷传输界面调控、薄膜缺陷钝化以及器件稳定性等方面还充满着挑战。本论文先后针对无机空穴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和钙钛矿薄膜表面缺陷钝化来开展工作。通过简单的气-固反应方法制备出比溶液旋涂法更致密均一的碘化亚铜薄膜,作为倒置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层,防止了掺杂氟的氧化锡(FTO)基底和钙钛矿层之间直接的接触,有效减少界面处的电荷-载流子复合造成的能量损失,进而提高了器件的整体性能。以此方法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展现了 14.71%的光电转换效率,器件性能重复性良好,几乎没有迟滞效应并且稳定性良好。这也是当时关于碘化亚铜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材料所报道的最好表现之一。使用硫氰酸亚铜作为碘化亚铜结晶抑制剂,改善了溶液旋涂法制备的碘化亚铜薄膜的质量,并且将致密均一的复合薄膜成功应用于倒置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碘化亚铜/硫氰酸亚铜复合材料结合了各自母体材料的有利性能,即高电导率和良好的薄膜形貌。基于这种复合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产生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8.76%,超过了纯碘化亚铜(14.53%)和硫氰酸亚铜(16.66%)的相应器件性能。该结果是迄今为止报道的基于碘化亚铜和硫氰酸亚铜作为空穴传输层的倒置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最高效率之一。将天然叶绿素衍生物叶绿素铜钠盐(NaCu-Chl)作为缺陷钝化材料引入到钙钛矿薄膜表面,该钝化策略成功地应用于制备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NaCu-Chl以自身官能团-COO-锚定在钙钛矿薄膜表面,并且通过配位等相互作用钝化表面未完全配位的Pb2+位点,以此减少了薄膜表面载流子非辐射复合位点,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0.27%,而且抑制了迟滞效应。NaCu-Chl自身的疏水性也使得器件在潮湿环境下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张向成[8](2020)在《介孔TiO2微球的可控合成与能带结构调控及其光热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孔TiO2具有孔道结构均一、光电化学性质优良、无毒、储量丰富、廉价易得等特点,在光催化、光热转换、光伏以及吸附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一大热门材料,人们对介孔TiO2材料的可控合成、形貌与微观孔道结构以及表面性质的调控及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目前,单一结构与化学组成的TiO2材料应难以满足高性能应用的需求,形貌均一化、组成多元化以及微观结构复杂化是TiO2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其关键问题是如何提升材料的电荷转移或传输能力与传质效率,从而提高材料性能,而具有高比表面积、开放孔道以及组成和微观结构丰富可调的介孔TiO2基微球是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鉴于此,本论文以介孔TiO2基微球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按照以下三个思路选题进行研究:ⅰ)以合成为导向,设计简单有效的方法合成三维介孔TiO2微球基材料,通过优化合成条件有效调控微球尺寸、比表面积以及表面结构等性质,为实现其高效催化性能奠定基础;ⅱ)以结构调控为导向,研究简单有效的能带调控策略,通过半导体复合、金属负载以及缺陷工程等手段优化材料的光吸收范围、电荷分离效率以及活性位点的数量等;ⅲ)以应用为导向,探索介孔TiO2基微球在光催化、光热转换、吸附和分离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为介孔TiO2微球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论文的第二章,针对纯TiO2材料光生电荷分离效率低和催化活性位点少等问题,我们提出通过在TiO2中构建缺陷以改善这一劣势。我们选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TBOT为钛源,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用浓HCl调控前驱体溶液的氢离子与氯离子浓度,通过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和高温煅烧过程合成了富缺陷的介孔TiO2微球。在溶剂热过程中,反应液中Ti与Cl配位形成Ti-Cl键,经过高温煅烧去除Cl后形成缺陷。合成的大尺寸TiO2微球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粗糙的表面和丰富的缺陷。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前驱体溶液HCl浓度、溶剂热温度、溶剂热时间和表面活性剂的投加量等因素来调控微球的尺寸、比表面积、表面结构以及缺陷浓度,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固氮反应中。在氢离子浓度为5.5 mol/L,煅烧温度为500 ℃时合成的介孔 TiO2微球具有最佳的光催化固氮性能。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其合成NH3速率为284μmolh-1g-1,在可见光下的量子效率为0.05%。制备这种具有丰富表界面结构和缺陷浓度可调的介孔TiO2微球催化剂,可为实现高性能光催化固氮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第三章,基于贵金属Au可以有效拓宽介孔TiO2微球的光吸收范围和促进光生电荷分离的理论原则以及进一步提高富缺陷介孔TiO2微球光催化固氮性能的研究目标,提出了构建Au@TiO2复合结构的研究思路,以第一章合成的表面结构和缺陷浓度最佳的介孔 TiO2微球作为载体,采用湿法浸渍和高温氢气还原策略在其表面负载了不同量的Au纳米粒子。基于Au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缺陷位的协同作用,使其在可见光区域具有优异的吸收。然后通过改变Au纳米粒子的负载量来调控微球中的缺陷浓度、光吸收强度以及活性位点的数量。最后深入分析了 Au表面产生的热电子在TiO2微球表面光固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其合成NH3速率为1040μmolh-1g-1,在可见光下的量子效率为1.5%。论文第四章,在前面的基础上,针对溶剂热法合成介孔TiO2微球的相对复杂性、产量低以及光生电荷分离效率低等问题,我们提出通过构建包含多元组分的异质结构来改善这一劣势的思路,利用微流控喷雾干燥技术一步式快速制备了铁负载的均一介孔TiO2微球,在400℃下煅烧即可生成锐钛矿/金红石/α-Fe2O3三元异质结构(Meso-ARH)。铁的掺杂促进TiO2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相转变,极快的溶剂蒸发过程引导介孔结构组装,并诱导大量氧缺陷生成。该三元异质结构颗粒可提高光的吸收、改善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并促进≡Fe(Ⅲ)/≡Fe(Ⅱ)的还原。因此,在低H2O2投加量和低功率紫外灯照射下,该三元异质结构表现出非常优异的异相光芬顿催化性能。在5 min内就可以将20 ppm的MB溶液完全降解,在30 min内可以完全矿化。论文第五章,我们沿着构建多元组分异质结构以提升太阳能利用率的思路,进一步采用快速喷雾干燥技术开发了一种具有丰富表面组成和表面结构的单分散Cu/C/TiO2/SiO2复合微球,并针对性地将其应用于光热水蒸发。该微球具有表面褶皱和内部中空等特点,可以长时间稳定的在水面上漂浮。微球表面富集的Cu纳米粒子、无定型C层以及壳层内均匀分布的富缺陷的TiO2纳米粒子可以有效拓宽微球的光吸收范围,提高其光热转换效率。无定型SiO2可以作为隔热层,促使热量局域化。复合微球的褶皱表面和微球间的空隙可以为水的加热提供大的比表面积。在1 Sun照射下,该复合材料的水蒸发速率为1.5 kgm-2h-1,光热转换效率为92%。论文的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凝练了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并对将来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 一定的展望。
何旭,伍岳,马骁,李雁飞,齐运亮,刘泽昌,徐一凡,周扬,李熊伟,刘聪,冯海涛,刘福水[9](2020)在《内燃机光学诊断试验平台和测试方法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活塞式内燃发动机是现代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机械装置。由于其内部燃料喷射、蒸发、燃烧等复杂的工作过程会对发动机的结构可靠性、能量利用效率和污染物生成产生极大影响,研究内部过程的物理机理并确定控制策略对于发动机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近年来,为更加深入理解发动机内部工作过程,研究人员广泛采用光学诊断试验技术来测量发动机缸内流动和燃烧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类用于模拟发动机工作过程的试验台架(如定容燃烧弹、快速压缩机、光学发动机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类光学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发动机研究中的应用。光学诊断技术分为两类进行讨论,分别是基于传统光学的传统诊断技术(如纹影法、双色法等)和基于激光的先进诊断技术(如粒子图像测速法、激光诱导荧光法等)。光学诊断技术可在多尺度下测量缸内温度、物质浓度、液滴粒径等参数,为准确评估发动机喷油、蒸发、燃烧过程提供试验依据。更重要的是,光学诊断技术为更加深入理解高温高压环境下流动、燃烧的物理/化学机理提供了可能性,为开发高功率、高能效、低排放的先进发动机提供可靠的试验手段,同时为研究人员未来开展基础试验研究、更加深入地理解发动机工作过程提供指导。
张雨[10](2020)在《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设计及冷却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传统切削加工中,为了及时传导切削热,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多采用浇注大量切削液的方式进行降温。虽然切削液可以降低刀具切削力和改善工件表面质量,对加工生产具有很大帮助,但是切削液的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常见的绿色冷却方式中,循环内冷却刀具可以使冷却液在刀具内循环流动且更加靠近切削区,能够在避免冷却液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实现切削热的快速传导。但循环内冷却刀具也存在着冷却液不能对切屑进行冲刷、无法冷却切屑和辅助排屑的问题。而喷雾冷却方式不但可以由刀具外部进行冷却,且能很好的促进排屑。为此,本文基于提高冷却性能和辅助排屑的思想,设计了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并针对铝合金6060材料,开展所设计车刀的冷却性能车削试验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循环内冷却技术与喷雾冷却技术复合运用的优势,由不影响刀具正常工作和方便安装等角度设计了循环内冷结构在刀杆上的合理布局。对于喷雾结构在刀杆上的布置,设计了单喷嘴型和双喷嘴型两种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进行了不同喷嘴数量下的刀具冷却性能对比仿真分析,研究了喷嘴数量对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冷却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冷却效率,润滑效果等方面选出最佳的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设计方案,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采用CFD仿真和田口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的喷雾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选择两个喷嘴与刀尖的距离和两个喷雾出口直径四个参数作为结构优化参数,以切削区面积加权平均温度最小为目标,通过流-固-热耦合仿真模拟,分析了各结构优化参数对面积加权平均温度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后的复合冷却车刀方案为:上喷雾出口直径=3.0mm,下喷雾出口直径=3.0mm,上喷雾出口与切削区刀尖处的距离=21.0mm,下喷雾出口与切削区刀尖处的距离=14.6mm。然后,选择喷雾冷却进口压力、喷雾用冷却液流量和喷雾用冷却液温度三个喷雾参数进行CFD仿真,考察不同的喷雾参数对复合冷却车刀冷却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不同的参数对于切削温度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喷雾冷却进口压力和喷雾用冷却液温度的改变能够对降低切削温度产生显着的影响,而喷雾用冷却液流量的大小对于车刀冷却效率的影响微乎其微。并从影响液膜形成的角度解释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设计了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车削铝合金6060的加工试验,试验参数中包含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因素。利用车削试验中采集的切削温度数据,对比分析了内冷却车刀和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切削时切削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内冷却车刀相比,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具有更理想的冷却性能。
二、3-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PRAY DIFFUSION ON ENVIRONMEN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PRAY DIFFUSION ON ENVIRONMENT(论文提纲范文)
(1)造雪机核子器雾化性能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雪花成长机理研究 |
1.2.2 对人工造雪的研究 |
1.2.3 人工造雪面临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雾化及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基础 |
2.1 雾化 |
2.1.1 雾化机理 |
2.1.2 雾化影响因素 |
2.2 数值模拟计算控制方程与计算方法 |
2.2.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2.2.2 基本控制方程 |
2.2.3 计算模型 |
2.2.4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3 阀芯移动距离对雾化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 |
3.1 核子器结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
3.2 计算流体域三维建模与网格划分 |
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4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3.5 结果对比与分析 |
3.5.1 移动距离对喷射速度的影响 |
3.5.2 移动距离对粒子轨迹的影响 |
3.5.3 移动距离对液相分布的影响 |
3.5.4 移动距离对液滴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旋流槽结构对雾化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 |
4.1 前处理与数值模拟计算 |
4.2 结果对比与分析 |
4.2.1 旋流槽结构对核子器内部流动特征的影响 |
4.2.2 旋流槽结构对核子器外流场中喷雾特征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气液混合比例对雾化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 |
5.1 实验台搭建与实验设计 |
5.1.1 实验系统介绍 |
5.1.2 搭建实验台准备工作 |
5.1.3 实验设计 |
5.2 室外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5.2.1 实验操作 |
5.2.2 结果分析 |
5.3 室内喷雾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5.3.1 实验操作 |
5.3.2 结果分析 |
5.4 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 |
5.4.1 模型可靠性验证 |
5.4.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纳米尺度下金属液滴润湿及撞击融合过程分子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润湿现象 |
1.2.1 润湿机理 |
1.2.2 润湿模型 |
1.2.3 生产生活中的润湿现象 |
1.3 液滴的撞击与融合 |
1.3.1 液滴撞击现象 |
1.3.2 撞击融合的影响因素 |
1.3.3 撞击后液面的形貌变化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2.1 基本原理 |
2.2.2 Velocity-Verlet算法 |
2.2.3 边界条件 |
2.2.4 系综 |
2.2.5 势函数 |
2.3 分析方法 |
2.3.1 接触角计算 |
2.3.2 均方位移和扩散系数 |
2.3.3 质心位移和原子轨迹图 |
第3章 液滴在不同粗糙度基底上的润湿态转变 |
3.1 引言 |
3.2 模型构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润湿状态转变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 |
3.3.2 不规则碳纳米管基底对润湿状态的影响 |
3.3.3 润湿态转变机制 |
3.3.4 润湿过程中液滴旋转现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滴撞击液膜的融合过程 |
4.1 引言 |
4.2 模型构建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撞击后液面形态演变 |
4.3.2 高速撞击下底部出现空腔的机理分析 |
4.3.3 温度和速度对液滴与液池原子混合情况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柴油机尾气混合腔优化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柴油机排放法规介绍 |
1.2.2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
1.2.3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尾气处理系统混合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尾气处理系统评价指标 |
1.3.1 气流走向及均匀性 |
1.3.2 压力与温度损失 |
1.3.3 尿素分解能力 |
1.3.4 氨气分布情况 |
1.3.5 抗结晶能力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5.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3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结构优化设计及流场特性分析 |
2.1 混合结构优化设计 |
2.1.1 传统混合器结构设计 |
2.1.2 新型短距螺旋混合器结构设计 |
2.1.3 后置锥型板混合器设计 |
2.1.4 各方案展示 |
2.2 尾气处理系统单相流数值分析设置 |
2.2.1 模型的建立与简化 |
2.2.2 混合网格的划分 |
2.2.3 单相流数学模型的选用 |
2.2.4 单相流边界条件的设置 |
2.3 各方案流场特性分析 |
2.3.1 气流走向分析 |
2.3.2 速度均匀性分析 |
2.3.3 传热分析 |
2.3.4 背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尿素分解与氨气分布情况分析 |
3.1 尾气处理系统多相流数值分析设置 |
3.1.1 多相流数学模型的选用 |
3.1.2 多相流边界条件的设置 |
3.2 各方案尿素分解情况分析 |
3.2.1 各方案尿素颗粒分布情况 |
3.2.2 载体前端氨气平均质量分数 |
3.3 各方案载体前端氨气分布情况分析 |
3.3.1 氨气分布均匀性 |
3.3.2 氨气浓度分布偏差率 |
3.3.3 氨气分布台架试验 |
3.4 氮氧化物净化特性分析 |
3.4.1 氮氧化物净化台架试验 |
3.4.2 氮氧化物未净化前排放 |
3.4.3 氮氧化物净化后排放 |
3.4.4 循环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晶风险评估与实测 |
4.1 仿真工况下结晶风险评估 |
4.2 低温工况下结晶实测 |
4.2.1 低温结晶试验设置 |
4.2.2 低温结晶试验结果分析 |
4.3 实际工况下结晶风险规避分析 |
4.3.1 结晶风险规避试验设置 |
4.3.2 结晶风险规避试验结果分析 |
4.3.3 尿素临界喷射量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钼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2 锂离子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插层型负极材料 |
1.3.2 合金型负极 |
1.3.3 转化型负极 |
1.4 锂硫电池概述 |
1.4.1 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 |
1.4.2 锂硫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锂硫电池的研究进展 |
1.5.1 构建新型复合正极材料 |
1.5.2 多功能复合隔膜 |
1.6 钼基化合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1 类铂钼基化合物电极材料 |
1.6.2 金属相钼基硫族化合物电极材料 |
1.7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测试表征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5 拉曼光谱 |
2.3.6 热重分析 |
2.3.7 比表面积分析 |
2.4 电池制备 |
2.4.1 极片制备 |
2.4.2 电池的组装 |
2.4.3 Li_2S_6 对电池制备 |
2.4.4 Li_2S成核电池制备 |
2.5 电化学测试 |
2.5.1 循环伏安测试 |
2.5.2 电化学阻抗测试 |
第三章 类铂Mo_2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Mo_2C量子点@碳纳米管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
3.1.1 引言 |
3.1.2 Mo_2C量子点@碳纳米管的制备研究 |
3.1.3 Mo_2C量子点@碳纳米管的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
3.1.4 本节小结 |
3.2 Mo_2C量子点@碳纳米管的制备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
3.2.1 引言 |
3.2.2 Mo_2C量子点@碳纳米管的制备研究 |
3.2.3 Mo_2C量子点@碳纳米管的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
3.2.4 本节小结 |
3.3 Mo_2C量子点@石墨烯的制备及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
3.3.1 引言 |
3.3.2 Mo_2C量子点@石墨烯及其改性隔膜的制备研究 |
3.3.3 Mo_2C量子点@石墨烯复合材料改性隔膜的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
3.3.4 本节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类铂MoP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MoP量子点@石墨烯的制备研究 |
4.3 MoP量子点@石墨烯的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属相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1T-MoS_2纳米管/石墨烯的制备研究 |
5.3 1T-MoS_2纳米管/石墨烯的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属相MoTe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1T′-MoTe_2量子点@石墨烯的制备研究 |
6.3 1T′-MoTe_2量子点@石墨烯的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气体传输与极化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介 |
1.2.1 工作原理 |
1.2.2 电解质材料 |
1.2.3 电极材料 |
1.2.3.1 阴极材料 |
1.2.3.2 阳极材料 |
1.3 极化损耗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
1.3.1 活化极化与毒化 |
1.3.2 浓差极化与气体传输 |
1.3.3 欧姆极化及影响因素 |
1.3.4 极化损耗与电池的构效关系 |
1.4 理论计算在研究极化损耗中的应用 |
1.4.1 数值模拟的分类 |
1.4.2 国内外关于极化损耗的理论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1.5.1 选题依据 |
1.5.2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3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电解质的气体渗漏与浓差极化 |
2.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薄层电解质 |
2.2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
2.2.1 模型的建立 |
2.2.2 计算参数 |
2.3 浓差极化结果与讨论 |
2.3.1 渗漏气体之间不发生反应 |
2.3.2 渗漏气体之间完全反应 |
2.3.3 渗漏气体之间部分发生反应 |
2.4 欧姆电阻的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极孔隙截面与电池的浓差极化 |
3.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孔电极的孔形貌 |
3.2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计算参数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孔截面形状与气体扩散系数 |
3.3.2 孔截面形状与极限电流密度 |
3.3.3 孔截面形状与浓差极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下电极材料热膨胀及其导致的极化 |
4.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热膨胀 |
4.2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膨胀时极限电流的变化 |
4.3.2 热膨胀时浓差极化的变化 |
4.3.3 热膨胀时欧姆极化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体扩散与硫毒化的协同效应 |
5.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硫毒化 |
5.2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1.1 表面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
5.2.1.2 含S物种在表面覆盖度与气体扩散的关系 |
5.2.1.3 气体扩散及电流的关系 |
5.2.2 扩散毒化与电极能量损耗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含硫物种在Ni表面覆盖 |
5.3.2 工作温度与H2S浓度 |
5.3.3 电极孔径尺寸与电流 |
5.3.4 电极孔隙形态与电极厚度 |
5.3.5 模型与文献实验结果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阴极孔结构与铬中毒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6.1 阴极铬中毒 |
6.2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
6.2.1 铬的沉积机理与沉积速率 |
6.2.2 电极结构与气体扩散 |
6.2.3 电化学反应以及三相界面的变化 |
6.2.4 阴极的性能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铬的沉积对电极中气体扩散的影响 |
6.3.2 局域电流在电极中的分布 |
6.3.3 不同微结构电极的寿命评估 |
6.3.4 不同微结构电极的浓差极化和活化极化 |
6.3.5 不同微结构电极的面积比电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2 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
7.3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Ag29团簇及其衍生团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团簇的控制合成 |
1.1.1 Brust合成法及单相合成法 |
1.1.2 尺寸集中法 |
1.1.3 配体诱导结构转变法 |
1.1.4 研磨法 |
1.1.5 合金纳米团簇的制备 |
1.2 纳米团簇的晶体结构 |
1.2.1 聚合模式 |
1.2.2 穿插模式 |
1.2.3 Au_4结构单元的堆叠 |
1.2.4 M_(13)结构单元的堆叠 |
1.2.5 核壳堆积 |
1.2.6 层状堆积 |
1.2.7 其他组装模式 |
1.3 纳米团簇的物化性质 |
1.3.1 荧光性质 |
1.3.2 手性 |
1.3.3 电化学性质 |
1.3.4 磁性 |
1.4 纳米团簇的实际应用 |
1.4.1 催化应用 |
1.4.2 离子探针 |
1.4.3 生物成像 |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M_(29)(SR)_(18)(PPh_3)_4系列团簇的可控合成、结构调控、以及原子级别的构性关系 |
2.1 [Pt_1Ag_(28)(S-Adm)_(18)(PPh_3)_4]纳米团簇的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质 |
2.1.1 引言 |
2.1.2 试剂与仪器 |
2.1.2.1 试剂 |
2.1.2.2 仪器 |
2.1.3 实验部分 |
2.1.3.1 Pt_1Ag_(24)(SPhMe_2)_(18)团簇的合成 |
2.1.3.2 Pt_1Ag_(28)(S-Adm)_(18)(PPh_3)_4团簇的合成 |
2.1.3.3 测试表征 |
2.1.3.4 晶体生长与测试 |
2.1.3.5 飞秒瞬态吸收光谱表征以及荧光寿命测试 |
2.1.4 结果与讨论 |
2.1.4.1 从Pt_1Ag_(24)到Pt_1Ag_(28)反应过程的跟踪 |
2.1.4.2 Pt_1Ag_(28)纳米团簇的晶体结构 |
2.1.4.3 Pt_1Ag_(24)和Pt_1Ag_(28)团簇的光学性质对比 |
2.1.4.4 Pt_1Ag_(24)和Pt_1Ag_(28)团簇的稳定性对比 |
2.1.5 本章节小结 |
2.1.6 参考文献 |
2.2 合金M_(29)(S-Adm)_(18)(PPh_3)_4纳米团簇的可控合成 |
2.2.1 引言 |
2.2.2 试剂与仪器 |
2.2.2.1 试剂 |
2.2.2.2 仪器 |
2.2.3 实验部分 |
2.2.3.1 Au~Ⅰ(PPh_3)Cl配合物的合成 |
2.2.3.2 Ag~Ⅰ(PPh_3)NO_3或Cu~Ⅰ(PPh_3)_2Cl配合物的合成 |
2.2.3.3 单金属纳米团簇[Ag29(S-Adm)_(18)(PPh_3)_4]~(3+)的合成 |
2.2.3.4 双金属纳米团簇[Au_1Ag28(S-Adm)_(18)(PPh_3)_4]~(3+)的合成 |
2.2.3.5 双金属纳米团簇[M_1Ag_(28)(S-Adm)_(18)(PPh_3)_4]~(2+) (M=Pt/Pd)的合成 |
2.2.3.6 三金属纳米团簇[Pt_1Ag_(12+x)Cu_(16-x)(S-Adm)_(18)(PPh_3)_4]~(2+)(x= 0-4)的合成 |
2.2.3.7 三金属纳米团簇[Pt_1Ag_(12)Cu_(16)(S-Adm)_(18)(PPh_3)_4]~(2+)或[Pt_1Ag_(16)Cu_(12)(S-Adm)_(18)(PPh_3)_4]~(2+)的合成 |
2.2.3.8 三金属纳米团簇[Pd_1Ag_(12+x)Cu_(16-x)(S-Adm)_(18)(PPh_3)_4]~(2+)(x=0-4)、[Pd_1Ag_(12)Cu_(16)(S-Adm)_(18)(PPh_3)_4]~(2+)、以及[Pd_1Ag_(16)Cu_(12)(S-Adm)_(18)(PPh_3)_4]~(2+)的合成 |
2.2.3.9 三金属纳米团簇[Au_1Ag_(12+x)Cu_(16-x)(S-Adm)_(18)(PPh_3)_4]~(3+)(x=0-4)的合成 |
2.2.3.10 三金属纳米团簇[Au_1Ag_(12)Cu_(16)(S-Adm)_(18)(PPh_3)_4]~(3+)和[Au_1Ag_(16)Cu_(12)(S-Adm)_(18)(PPh_3)_4]~(3+)的合成 |
2.2.3.11 四金属纳米团簇[Pt_1Ag_(12)Cu_(16-x)Au_x(S-Adm)_(18)(PPh_3)_4]2+(x=0-4)的合成 |
2.2.3.12 四金属纳米团簇[Pt_1Ag_(12)Cu_(12)Au_4(S-Adm)_(18)(PPh_3)_4]~(2+)的合成 |
2.2.3.13 四金属纳米团簇[Pd_1Ag_(12)Cu_(16-x)Au_x(S-Adm)_(18)(PPh_3)_4]~(2+)(x=0-4)和[Pd_1Ag_(12)Cu_(12)Au_4(S-Adm)_(18)(PPh_3)_4]~(2+)的合成 |
2.2.3.14 其他M_(29)合金纳米团簇的合成 |
2.2.3.15 Au_1Ag_(28)(S-Adm)_(18)(PPh_3)_4以及Pt_1Ag_(12)Cu_(16)(S-Adm)_(18)(PPh_3)_4团簇的结晶 |
2.2.3.16 测试表征 |
2.2.3.17 晶体测试 |
2.2.3.18 理论计算方法 |
2.2.4 结果与讨论 |
2.2.4.1 M_(29)团簇的结构与组成分析 |
2.2.4.2 控制M_(29)团簇模板中的中心原子 |
2.2.4.3 控制M_(29)团簇模板中的壳层原子 |
2.2.4.4 控制M_(29)团簇模板中的顶点原子 |
2.2.4.5 M_(29)团簇体系的分析 |
2.2.4.6 协同效应对团簇性质的影响 |
2.2.5 本章节小结 |
2.2.6 参考文献 |
2.3 [Pt_1Ag_(28)(SR)_(18)(PPh_3)_4]纳米团簇的同分异构现象 |
2.3.1 引言 |
2.3.2 试剂与仪器 |
2.3.2.1 试剂 |
2.3.2.2 仪器 |
2.3.3 实验部分 |
2.3.3.1 Pt_1Ag_(28)-1团簇的合成 |
2.3.3.2 Pt_1Ag_(28)-1向Pt_1Ag_(28)-2团簇的转化 |
2.3.3.3 Pt_1Ag_(28)-2向Pt_1Ag_(28)-1团簇的转化 |
2.3.3.4 温度与团簇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 |
2.3.3.5 团簇催化性质的研究 |
2.3.3.6 测试表征 |
2.3.3.7 晶体生长与测试 |
2.3.3.8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的测试(XAFS) |
2.3.3.9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 |
2.3.4 结果与讨论 |
2.3.4.1 团簇的合成与表征 |
2.3.4.2 Pt_1Ag_(28)-1与Pt_1Ag_(28)-2互相之间的转化 |
2.3.4.3 XAFS结果分析 |
2.3.4.4 Pt_1Ag_(28)-2团簇的温控荧光 |
2.3.5 本章节小结 |
2.3.6 参考文献 |
2.4 基于Ag_(29)团蔟模板的表面磷基配体控制 |
2.4.1 引言 |
2.4.2 试剂与仪器 |
2.4.2.1 试剂 |
2.4.2.2 仪器 |
2.4.3 实验部分 |
2.4.3.1 [Pt_1Ag_(28)(S-Adm)_(18)(PPh_3)_4]~(2+)团簇的制备 |
2.4.3.2 不同磷基配体的[Pt_1Ag_(28)(S-Adm)_(18)(PR_3)_4]~(2+)团簇的制备 |
2.4.3.3 从[Au_1Ag_(28)(S-Adm)_(18)(PPh_2~pCH=CH_2)_4]~(3+)团簇向[Au_5Ag_(24)(S-Adm)_(18)(PPh_2~pCH=CH_2)_4]~(3+)团簇的转变 |
2.4.3.4 [Pt_1Ag_(28)(S-Adm)_(18)(PR_3)_4]~(2+) {PR_3=PPh_2Ph~pCH=CH_2, P(Ph-~pOMe)_3,或P(Ph-~pF)_3}团簇的单晶制备 |
2.4.3.5 [Pt_1Ag_(28)(S-Adm)_(18)(PR_3)_4]~(2+) {PR_3=PPh_2Ph~pCH=CH_2, P(Ph-~pOMe)_3,或P(Ph-~pF)_3}团簇的单晶解析 |
2.4.3.6 测试表征 |
2.4.4 结果与讨论 |
2.4.4.1 不同磷配体的Pt_1Ag_(28)(S-Adm)_(18)(PR_3)_4团簇的制备和表征 |
2.4.4.2 不同磷配体的Pt_1Ag_(28)(S-Adm)_(18)(PR_3)_4团簇的晶体结构 |
2.4.4.3 不同磷配体的Pt_1Ag_(28)(S-Adm)_(18)(PR_3)_4团簇的荧光性质 |
2.4.4.4 M_(29)(SR)_(18)(PR_3)_4团簇体系中最强荧光团簇的制备 |
2.4.5 本章小结 |
2.4.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tiAg_(28)(SR)_(18)(PPh_3)_4衍生团簇的制备与表征 |
3.1 团簇的嫁接生长:从Pt_1Ag_(28)到Pt_1Ag_(31) |
3.1.1 引言 |
3.1.2 试剂与仪器 |
3.1.2.1 试剂 |
3.1.2.2 仪器 |
3.1.3 实验部分 |
3.1.3.1 [Pt_1Ag_(28)(S-Adm)_(18)(PPh_3)_4]Cl_2团簇的合成 |
3.1.3.2 Ag_2(DPPM)Cl_2配合物的合成 |
3.1.3.3 [Pt_1Ag_(31)(S-Adm)_(16)(DPPM)_3Cl_3]Cl_4团簇的合成 |
3.1.3.4 团簇荧光随温度的变化测试 |
3.1.3.5 晶体生长与测试 |
3.1.3.6 理论计算 |
3.1.3.7 测试表征 |
3.1.4 结果与讨论 |
3.1.4.1 Pt_1Ag_(28)团簇到Pt_1Ag_(31)团簇的生长 |
3.1.4.2 Pt_1Ag_(28)和Pt_1Ag_(31)的结构对比 |
3.1.4.3 Pt_1Ag_(31)团簇的对称性 |
3.1.4.4 Pt_1Ag_(28)和Pt_1Ag_(31)的性质对比 |
3.1.5 本章节小结 |
3.1.6 参考文献 |
3.2 基于Pt_1Ag_(28)模板对团簇中硫变价行为的研究 |
3.2.1 引言 |
3.2.2 试剂与仪器 |
3.2.2.1 试剂 |
3.2.2.2 仪器 |
3.2.3 实验部分 |
3.2.3.1 2-AdmSH配体的合成 |
3.2.3.2 Pt_1Ag_(28)(S-2-Adm)_(20)及Pt_1Ag_(28)(S-2-Adm)_(18)(HO-2-S-Adm)_2团簇的合成 |
3.3.3.3 Pt_1Ag_(28)(S-2-Adm)_(20)及Pt_1Ag_(28)(S-2-Adm)_(18)(DO-2-S-Adm)_2团簇的合成 |
3.2.3.4 Pt_1Ag_(28)(S-2-Adm)_(20)及Pt_1Ag_(28)(S-2-Adm)_(18)(H~(18)O-2-S-Adm)_2团簇的合成 |
3.2.3.5 Pt_1Ag_(28)(S-1-Adm)_(18)(PPh_3)_4或Pt_1Ag_(28)(S-c-C_6H_(11))_(18)(PPh_3)_4团簇的合成 |
3.2.3.6 测试表征 |
3.2.3.7 晶体生长与测试 |
3.2.4 结果与讨论 |
3.2.4.1 团簇的制备、表征、与结构分析 |
3.2.4.2 硫的自变价 |
3.2.4.3 团簇的共结晶 |
3.2.4.4 质谱及其他测试 |
3.2.5 本章节小结 |
3.2.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以Ag_(29)(SSR)_(12)(PPh_3)_4为基础的团簇性质和结构的调控 |
4.1 基于Ag_(29)团簇的一种新的AIE机理 |
4.1.1 引言 |
4.1.2 试剂与仪器 |
4.1.2.1 试剂 |
4.1.2.2 仪器 |
4.1.3 实验部分 |
4.1.3.1 Ag_(29)(SSR)_(12)(PPh_3)_4团簇的合成 |
4.1.3.2 Pt_1Ag_(28)(S-Adm)_(18)(PPh_3)_4团簇的合成 |
4.1.3.3 Pt_1Ag_(28)(SSR)_(12)(PPh_3)_4团簇的合成 |
4.1.3.4 PPh_3配体浓度与团簇荧光之间的关系 |
4.1.3.5 温度与团簇荧光之间的关系 |
4.1.3.6 测试表征 |
4.1.4 结果与讨论 |
4.1.4.1 Ag_(29)(SSR)_(12)(PPh_3)_4团簇的荧光与结构表征 |
4.1.4.2 一种新的AIE机理 |
4.1.4.3 温度与团簇荧光之间的关系 |
4.1.5 本章节小结 |
4.1.6 参考文献 |
4.2 自由价电子集中策略制备超稳定M_(29)纳米团簇及其催化应用 |
4.2.1 引言 |
4.2.2 试剂与仪器 |
4.2.2.1 试剂 |
4.2.2.2 仪器 |
4.2.3 实验部分 |
4.2.3.1 Au(PPh_3)Cl的制备 |
4.2.3.2 Cu(Ⅰ)-SSR的制备 |
4.2.3.3 Ag_(29)(SSR)_(12)(PPh_3)_4的合成 |
4.2.3.4 Ag_(17)Cu_(12)(SSR)_(12)(PPh_3)_4的合成 |
4.2.3.5 Au_1Ag_(16)Cu_(12)(SSR)_(12)(PPh_3)_4的合成 |
4.2.3.6 Au_1Ag_(28)(SSR)_(12)(PPh_3)_4的合成 |
4.2.3.7 晶体生长与测试 |
4.2.3.8 理论计算方法 |
4.2.3.9 测试表征 |
4.2.4 结果与讨论 |
4.2.4.1 合金M_(29)纳米团簇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4.2.4.2 M_(29)团簇的光谱与质谱分析 |
4.2.4.3 M_(29)团簇的稳定性 |
4.2.4.4 M_(29)团簇的催化性质 |
4.2.5 本章节小结 |
4.2.6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Ag_(29)(SSR)_(12)(PPh_3)_4团簇的自组装以及应用探索 |
5.1 Ag_(29)团簇对CS~+离子的捕捉对团簇分子内结构及分子间组装的影响 |
5.1.1 引言 |
5.1.2 试剂与仪器 |
5.1.2.1 试剂 |
5.1.2.2 仪器 |
5.1.3 实验部分 |
5.1.3.1 Ag_(29)(SSR)_(12)(PPh_3)_4的合成 |
5.1.3.2 Cs_3Ag_(29)(SSR)_(12)(DMF)_x的合成 |
5.1.3.3 晶体生长与测试 |
5.1.3.4 Cs_3Ag_(29)(SSR)_(12)(DMF)_x荧光随温度的变化 |
5.1.3.5 测试表征 |
5.1.4 结果与讨论 |
5.1.4.1 Cs_3Ag_(29)(SSR)_(12)(DMF)_x的结构 |
5.1.4.2 Cs_3Ag_(29)(SSR)_(12)(DMF)_x的自组装 |
5.1.4.3 Cs_3Ag_(29)(SSR)_(12)(DMF)_x的表征 |
5.1.4.4 Cs_3Ag_(29)(SSR)_(12)(DMF)_x的光学性质 |
5.1.5 本章节小结 |
5.1.6 参考文献 |
5.2 Ag_(29)纳米团簇的可控多维组装 |
5.2.1 引言 |
5.2.2 试剂与仪器 |
5.2.2.1 试剂 |
5.2.2.2 仪器 |
5.2.3 实验部分 |
5.2.3.1 [Ag_(29)(SSR)_(12)(PPh_3)_4]~(3-)团簇的合成(即Ag_(29)-0D) |
5.2.3.2 Cs@Ag_(29)(SSR)_(12)(DMF)_x团簇的合成(即Ag_(29)-1D) |
5.2.3.3 Cs@Ag_(29)(SSR)_(12)(NMP)_x团簇的合成(即Ag_(29)-2D) |
5.2.3.4 Cs@Ag_(29)(SSR)_(12)(TMS)_x团簇的合成(即Ag_(29)-3D) |
5.2.3.5 Ag_(29)-2D和Ag_(29)-3D团簇的结晶 |
5.2.3.6 测试表征 |
5.2.4 结果与讨论 |
5.2.4.1 Ag_(29)-0D零维团簇点和Ag_(29)-1D 一维纳米线 |
5.2.4.2 Ag_(29)-2D二维团簇平面 |
5.2.4.3 Ag_(29)-3D团簇三维结构 |
5.2.4.4 Ag_(29)团簇不同维度组装体的结构对比 |
5.2.4.5 Ag_(29)团簇不同维度组装体的性质对比 |
5.2.5 本章节小结 |
5.2.6 参考文献 |
5.3 “胶束法”制备可溶性Ag_(29)团簇及其生物应用 |
5.3.1 引言 |
5.3.2 试剂与仪器 |
5.3.2.1 试剂 |
5.3.2.2 仪器 |
5.3.3 实验部分 |
5.3.3.1 [Ag_(29)(SSR)_(12)(PPh_3)_4]~(3-)团簇的制备(即Ag_(29)-Na0) |
5.3.3.2 [Ag_(29)(SSR)_(12)(PPh_3)_4]~(3-)[Na_1(NMP)_5]~+_3团簇的合成(即Ag_(29)-Na_1) |
5.3.3.3 [Ag_(29)(SSR)_(12)(PPh_3)_4]~(3-)[Na_3(DMF)_(12)]~(3+)团簇的合成(即Ag_(29)-Na_3) |
5.3.3.4 晶体生长与测试 |
5.3.3.5 Ag_(29)-Na_1和Ag_(29)-Na_3团簇胶束的制备 |
5.3.3.6 团簇胶束的通用手段 |
5.3.3.7 团簇胶束的水溶性溶解度测试 |
5.3.3.8 细胞培养 |
5.3.3.9 细胞共聚焦显微镜图像 |
5.3.3.10 STED显微镜超分辨率成像 |
5.3.3.11 测试表征 |
5.3.4 结果与讨论 |
5.3.4.1 Ag_(29)-Na_1和Ag_(29)-Na_3团簇的晶体结构 |
5.3.4.2 Ag_(29)-Na_1和Ag_(29)-Na_3团簇的表征 |
5.3.4.3 Ag_(29)团簇的胶束化 |
5.3.4.4 Ag_(29)团簇胶束的细胞成像应用 |
5.3.4.5 团簇胶束化策略 |
5.3.5 本章节小结 |
5.3.6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铜基无机空穴传输材料和缺陷钝化添加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太阳能电池概况 |
1.1.1 硅太阳能电池 |
1.1.2 薄膜太阳能电池 |
1.1.3 新兴光伏技术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1.2.1 钙钛矿化合物 |
1.2.2 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 |
1.2.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 |
1.2.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5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1.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无机空穴传输材料 |
1.3.1 氧化镍(NiO_x) |
1.3.2 硫氰酸亚铜(CuSCN) |
1.3.3 碘化亚铜(CuI) |
1.3.4 铜的氧化物和硫化物 |
1.3.5 钼、钨、钒的氧化物 |
1.3.6 铜铁矿化合物(Delafossite Oxides) |
1.4 钙钛矿薄膜的缺陷钝化 |
1.5 选题依据和意义 |
2 基于碘化亚铜气-固转换制备的空穴传输层的高效稳定倒置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2 碘化亚铜基底的制备、材料的合成与电池器件的组装 |
2.2.3 表征方法与测试手段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气-固转换制备的碘化亚铜薄膜的表征 |
2.3.2 不同厚度气-固反应制备的碘化亚铜对沉积钙钛矿薄膜的影响 |
2.3.3 基于制备的碘化亚铜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4 基于不同厚度碘化亚铜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 |
2.3.5 气-固反应制备的碘化亚铜薄膜的空穴传输性能的研究 |
2.4 基于气-固反应制备的碘化亚铜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碘化亚铜/硫氰酸亚铜复合空穴传输层的高性能倒置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2 材料的制备与电池器件的组装 |
3.2.3 材料与器件的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比例碘化亚铜/硫氰酸亚铜复合薄膜晶型、元素和透过率表征 |
3.3.2 不同比例碘化亚铜/硫氰酸亚铜复合薄膜的形貌及电导率的表征 |
3.3.3 不同比例碘化亚铜/硫氰酸亚铜复合薄膜的真空能级测定 |
3.3.4 基于复合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研究 |
3.3.5 碘化亚铜、硫氰酸亚铜和复合空穴传输层的空穴传输性能研究 |
3.4 基于复合空穴传输层的倒置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叶绿素铜钠盐在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界面的缺陷钝化以及相关器件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2 电池器件的组装 |
4.2.3 材料与器件的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叶绿素铜钠盐的吸收光谱与能带位置分析 |
4.3.2 叶绿素铜钠盐的使用对钙钛矿薄膜的影响 |
4.3.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器件组成材料的能级 |
4.3.4 以叶绿素铜钠盐为钝化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 |
4.3.5 经过叶绿素铜钠盐钝化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化学阻抗分析 |
4.3.6 以叶绿素铜钠盐为钝化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缺陷密度的计算 |
4.4 以叶绿素铜钠盐为钝化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摘要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名词及药品符号缩写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8)介孔TiO2微球的可控合成与能带结构调控及其光热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介孔材料概述 |
1.2 介孔材料的维度与形貌 |
1.3 介孔TiO_2微球 |
1.3.1 介孔TiO_2微球概述 |
1.3.2 介孔TiO_2微球的合成方法 |
1.3.2.1 溶剂热法 |
1.3.2.2 溶胶凝胶法 |
1.3.2.3 气溶胶法 |
1.3.3 介孔TiO_2的能带结构调控 |
1.3.3.1 异质与同质结的构建 |
1.3.3.2 金属与非金属的掺杂 |
1.3.3.3 缺陷的构建与调控 |
1.4 介孔TiO_2的应用 |
1.4.1 环境修复和能源转化领域 |
1.4.1.1 光催化 |
1.4.1.2 光热转换 |
1.4.1.3 热催化 |
1.4.1.4 电催化 |
1.4.2 吸附和分离领域 |
1.5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介孔TiO_2微球的可控制备与缺陷调控及其光催化固氮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 |
2.2.2 富缺陷介孔TiO_2微球的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技术 |
2.2.4 光催化固氮性能测试 |
2.2.5 光电化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富缺陷的介孔TiO_2微球的制备与形成机理 |
2.3.2 富缺陷介孔TiO_2微球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2.3.3 富缺陷介孔TiO_2微球的表面化学态及光学性质分析 |
2.4 光催化固氮性能评价 |
2.4.1 光生电荷分离效率以及光电性能 |
2.4.2 光催化固氮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富缺陷介孔Au/TiO_2复合微球的构筑及其光催化固氮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 |
3.2.2 富缺陷介孔Au/TiO_2复合微球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技术 |
3.2.4 光催化固氮性能测试 |
3.2.5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介孔Au/TiO_2复合微球的合成过程 |
3.3.2 Au/DMT复合微球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3.3.3 Au/DMT复合微球的光学性质与表面化学态分析 |
3.3.4 Au/DMT复合微球的光电性能与光生电荷效率 |
3.3.5 Au/DMT复合微球的光催化固氮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介孔锐钛矿/金红石/α-Fe_2O_3三元异质微球的构建及其异相光芬顿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试剂 |
4.2.2 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
4.2.3 介孔锐钛矿/金红石/α-Fe_2O_3三元异质微球的制备 |
4.2.4 样品测试与表征 |
4.2.5 异相光芬顿性能评价实验 |
4.2.6 MB降解产物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eso-ARH三元异质微球的合成与形成机理 |
4.3.2 ARH三元异质微球的结构表征 |
4.3.3 ARH三元异质微球表面化学态及光学性质 |
4.4 异相光芬顿降解MB的性能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自漂浮介孔Cu/C/SiO_2/TiO_2复合微球的构筑及其光热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化学试剂 |
5.2.2 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
5.2.3 复合微球的制备 |
5.2.4 测试与表征技术 |
5.2.5 光热水蒸发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自漂浮介孔TiO_2基复合微球的合成与光热水蒸发设计 |
5.3.2 颗粒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5.3.3 表面化学态与光吸收性质 |
5.3.4 光热水蒸发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Ⅰ 名词缩写说明 |
附录Ⅱ |
附录Ⅲ |
博士期间一作论文发表 |
其他合作论文发表 |
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内燃机光学诊断试验平台和测试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平台 |
1.1 定容燃烧弹 |
1.1.1 点燃式定容燃烧弹 |
1.1.2 预燃加热式定容燃烧弹 |
1.1.3 内部加热式定容燃烧弹 |
1.1.4 流动加热式定容燃烧弹 |
1.2 快速压缩机 |
1.3 光学发动机 |
2 测试方法 |
2.1 纹影法 |
2.2 双色法 |
2.3 消光法 |
2.4 折射率匹配法 |
2.5 粒子图像测速 |
2.6 激光诱导荧光法 |
2.6.1 激光诱导荧光法基本原理 |
2.6.2 复合诱导荧光原理 |
2.6.3 部分特殊的LIF特性和相关技术 |
2.6.4 常用荧光物质和激光波长组合 |
2.6.5 激光诱导荧光法的典型应用 |
2.6.5. 1 混合气测量 |
2.6.5. 2 燃烧产物测量 |
2.6.5. 3 温度测量 |
2.6.5. 4 复合诱导荧光法喷雾测量 |
2.6.5. 5 油膜测量 |
2.7 激光诱导炽光法 |
2.8 相位多普勒粒子测试 |
3 总结与展望 |
(10)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设计及冷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绿色冷却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刀具外部冷却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刀具内部冷却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复合冷却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结构设计 |
2.1 复合冷却车刀基本概念 |
2.2 车刀冷却结构设计 |
2.2.1 循环内冷结构设计 |
2.2.2 喷雾冷却结构设计 |
2.3 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冷却性能仿真模拟建立 |
2.3.1 仿真模型建立 |
2.3.2 网格划分 |
2.3.3 数学模型建立 |
2.3.4 模拟条件设置 |
2.4 喷雾出口数量对复合冷却车刀冷却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分析 |
2.4.1 切削温度结果 |
2.4.2 喷雾流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喷雾结构优化 |
3.1 车刀喷雾结构优化目标和参数 |
3.1.1 结构优化目标 |
3.1.2 结构优化参数 |
3.2 车刀冷却性能评价指标和优化试验方案 |
3.2.1 车刀冷却性能评价指标 |
3.2.2 车刀结构优化方案 |
3.3 喷雾结构目标参数对车刀冷却性能影响分析 |
3.3.1 上喷嘴出口直径对车刀冷却性能的影响 |
3.3.2 下喷嘴出口直径对车刀冷却性能的影响 |
3.3.3 上喷嘴与刀尖处的距离对车刀冷却性能的影响 |
3.3.4 下喷嘴与刀尖处的距离对车刀冷却性能的影响 |
3.4 喷雾结构多目标参数对车刀冷却性能影响分析 |
3.4.1 田口设计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优化方案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喷雾参数对冷却性能的研究 |
4.1 喷雾参数对车刀冷却性能影响的数值仿真模型设置 |
4.2 喷雾冷却进口压力对冷却效率的影响 |
4.2.1 喷雾冷却进口压力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 |
4.2.2 喷雾冷却进口压力对液膜厚度的影响 |
4.2.3 喷雾冷却进口压力对壁面空气流速的影响 |
4.3 喷雾用冷却液流量对冷却效率的影响 |
4.3.1 喷雾用冷却液流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 |
4.3.2 喷雾用冷却液流量对液膜厚度的影响 |
4.3.3 喷雾用冷却液流量对壁面雾滴流速的影响 |
4.4 喷雾用冷却液温度对冷却效率的影响 |
4.4.1 喷雾用冷却液温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 |
4.4.2 喷雾用冷却液温度对液膜厚度的影响 |
4.4.3 喷雾用冷却液温度对壁面雾滴流速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切削试验验证 |
5.1 切削试验设备 |
5.2 切削试验方案设计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3-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PRAY DIFFUSION ON ENVIRONMENT(论文参考文献)
- [1]造雪机核子器雾化性能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D]. 杨玉昆.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12)
- [2]纳米尺度下金属液滴润湿及撞击融合过程分子动力学研究[D]. 闫梦. 山东大学, 2021(12)
- [3]柴油机尾气混合腔优化设计与研究[D]. 侯晓澄. 江南大学, 2021(01)
- [4]钼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 于博.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气体传输与极化的数值模拟[D]. 牛英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6]基于Ag29团簇及其衍生团簇的研究[D]. 康熙. 安徽大学, 2020(02)
- [7]铜基无机空穴传输材料和缺陷钝化添加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 王豪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8]介孔TiO2微球的可控合成与能带结构调控及其光热催化性能研究[D]. 张向成. 苏州大学, 2020(06)
- [9]内燃机光学诊断试验平台和测试方法综述[J]. 何旭,伍岳,马骁,李雁飞,齐运亮,刘泽昌,徐一凡,周扬,李熊伟,刘聪,冯海涛,刘福水. 实验流体力学, 2020(03)
- [10]内冷与喷雾复合冷却车刀设计及冷却性能研究[D]. 张雨.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