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破乳

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破乳

一、一种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破乳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田俐,王金晶,刘强,唐甜甜,吴杰灵[1](2021)在《CO2开关型表面活性剂聚酯烯基磺酸钠的合成及其乳化性能》文中研究说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及食品、农业、纺织等工业领域。为了减少在大多数实际应用过程结束后失去活性的高分子因残留引起的副作用,设计并开发新型的开关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此,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种CO2开关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乙烯基磺酸钠)(P(DEAEMA-SVS))。采用1H-NMR谱和GPC谱研究聚合物的结构与分子量分布。通过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变化研究P(DEAEMA-SVS)乳液的稳定性。当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EMA)/乙烯基磺酸钠(SVS)单体投料比为1∶1(摩尔比)时,形成的聚合物粒子粒径约为113 nm,粒径分布窄,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37.279 mN/m,将水/液体石蜡的界面张力降低至5.492 mN/m,是一种有效的CO2开关型表面活性剂,可作为唯一乳化剂稳定乳液。P(DEAEMA-SVS)的水/液体石蜡乳液具有很好的CO2开关性能,在通入CO2 30 min后可破乳,在60℃下通入N2又可再乳化,且可多次循环。P(DEAEMASVS)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可与液体石蜡形成水包油型乳液。乳化机制研究表明,P(DEAEMA-SVS)因侧链上的叔胺基团的疏水性,在CO2的作用下发生质子化作用形成亲水的季铵盐,使乳液油水两相分离而破乳;60℃温度下通入N2可去除CO2,使聚合物侧链上的叔胺基团去质子化疏水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再次稳定乳液。

刘俊[2](2021)在《改性凹凸棒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原油乳状液破乳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传统的原油开采过程中都会面临油水分离的问题。随着三次采油的广泛应用,原油采出液中的含水量大大上升,同时伴随着的成分更加复杂,乳化程度提高,大大增加了油水分离的难度。纳米粒子(NP)破乳剂成为近年来油田开采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在课题组多年来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凹凸棒纳米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功能化,制备了多种凹凸棒基纳米粒子破乳剂,研究了他们对O/W型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性能,并对其破乳机理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凹凸棒为原料,对其表面接枝长链分子,设计、制备了AT-APTES、ATAPTES-STA和AT-OTS凹凸棒纳米粒子破乳剂。通过FT-IR、SEM和zeta电位等手段表征分析了所制备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形貌,证实了目标产物的形成。测量接触角和纳米粒子材料在油水界面分布表明AT-APTES-STA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两亲性和界面活性。瓶试法对几种改性凹凸棒纳米材料破乳行为的评价发现,AT-APTES-STA纳米粒子是一种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实现对原油乳状液快速、高效破乳的新型纳米粒子破乳剂。破乳剂剂量、乳液p H以及破乳温度对AT-APTES-STA的破乳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破乳剂剂量900ppm和p H=7的条件下,破乳效率高达96.7%。相比之下,AT-APTES的破乳效率相对较低,而AT和AT-OTS两种材料基本不具备破乳性能。通过对比所制备几种改性凹凸棒纳米材料破乳性能的优劣,揭示了纳米粒子破乳剂具备优异破乳性能应具备的几个特征:a)破乳剂应具备良好的两亲性和界面活性;b)结构上具有与油水界面活性分子相互作用的官能团。这对纳米粒子破乳剂的设计、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通过将凹凸棒纳米材料接枝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新型的凹凸棒-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AT-GO)。利用FT-IR和T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AT-GO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通过zeta电位测量分析了AT-GO材料和油滴表面的带电性质,发现在p H=4-8范围内,两者表面带相反电荷,这对材料的破乳性能至关重要;采用油水分配法评价了材料的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T-GO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两亲性和界面活性。采用瓶试法对AT-GO复合材料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随着复合材料中GO质量分数的增加,AT-GO材料的破乳性能逐渐提高。研究进一步发现,所制备的AT-GO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在较宽的p H范围内实现对原油乳状液的高效破乳。对复合材料的破乳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该破乳剂在剂量700ppm、p H=8和室温条件下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效率达到95.2%,说明AT-GO是一种具有优良破乳性能的纳米粒子破乳剂,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对原油乳状液实现快速、高效破乳。(3)与传统化学破乳剂高温下长时间破乳过程相比,本文所制备的改性凹凸棒纳米粒子材料在室温下就可以实现对原油乳状液的快速、高效破乳。对NP材料的破乳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NP材料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机制。NP材料破乳剂需具有良好的两亲性和界面活性,能够很好的分散在乳状液连续相中,并能快速到达油水界面,与油水界面上沥青质等乳化活性分子稳固结合(结合力一般包括静电吸引、氢键及π-π/n-π等作用),外界搅拌、振动等机械作用力为NP材料提供足够的动能,破坏油水界面保护膜,促使分散的液滴合并,实现油水高效分离。这一过程,不需要破乳剂材料对原有油水界面间活性物质的替代,而且外界机械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实现室温条件下的快速、高效破乳。

郝东艳[3](2020)在《基于咪唑型离子液体的两性聚合物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鉴于目前制革过程中铬鞣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无铬生态皮革制造技术已成为近年来皮革工业中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无铬生态有机鞣鞣革后降低了胶原纤维的正电性,导致传统铬鞣体系中配套的大部分阴离子染整材料结合位点减少(特别是赋予皮革柔软度等手感性能的加脂剂),由此导致染整材料的吸收和化学结合率显着下降,造成成品革出现败色及手感欠佳等问题,不能满足鞣制体系的发展新需求。因此,研究与有机无铬鞣剂相匹配的加脂剂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主要以咪唑型离子液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3-丙磺酸内脂、丙烯酸等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和季铵化反应合成两性聚合物,再将其用于无铬非金属鞣制坯革加脂工序中,利用咪唑型离子液体绿色环保、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及抗菌性等优点以及基于其合成的两性聚合物分子结构中的阴、阳离子基团对坯革表面电荷进行调控,旨在改善后续阴离子湿整饰材料的适应性,同时赋予坯革抗菌功能。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以溴化1-己基-3-乙烯基咪唑([HVIM]Br)、溴化1-辛基-3-乙烯基咪唑([OVIM]Br)、溴化1-癸基-3-乙烯基咪唑([DVIM]Br)和溴化1-十二烷基-3-乙烯基咪唑([DDVIM]Br)为单体,分别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聚合物p(DMAE-co-[HVIM]Br)、p(DMAE-co-[OVIM]Br)、p(DMAE-co-[DVIM]Br)、p(DMAE-co-[DDVIM]Br)。考察了单体的配比、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条件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FI-IR)、核磁共振氢谱仪(1H-NMR)、X-射线衍射仪(XRD)、表面张力仪、纳米粒度仪(DLS)等对聚合物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证明了目标产物已被成功制备,且所制备的共聚物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乳液粒径大小主要分布在67~400 nm。然后将聚合物与蓖麻油复配后用于绵羊白湿革加脂工序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超景深显微镜、热重分析仪(TG)、柔软度仪等仪器测定加脂后皮革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加脂剂处理皮革后,其柔软度和物理机械性能均较未加脂有所提高。但和市售代表性加脂剂处理后的坯革相比,经其加脂后的皮革在柔软度及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还有待改善。(2)为了增强坯革的柔软度及聚合物与胶原纤维的结合能力,使用1,3-丙磺酸内酯分别对 p(DMAE-co-[HVIM]Br)、p(DMAE-co-[OVIM]Br)、p(DMAE-co-[DVIM]Br)、p(DMAE-co-[DDVIM]Br)共聚物进行季铵化改性合成四种两性聚合物。利用FT-IR、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XRD等分析证明两性聚合物具有预期的结构。GPC测得四种两性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Mn=6212 g/mol、Mn=4492 g/mol,Mn=4382 g/mol,Mn=4027 g/mol,两性聚合物的抗菌实验表明:四种聚合物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然后将两性聚合物与蓖麻油复配用于F-90有机无铬鞣制坯革的加脂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经两性p(DMAE-co-[DDVIM]Br)PS加脂剂处理后坯革,对染料的吸收率高达99.01%,染料浴液透明澄清,且坯革表面的K/S值(12.80)高于市售对比加脂剂处理后坯革表面的K/S值(4.47),同时基于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处理后的坯革其柔软度及物理机械性能较市售对比加脂剂都有所提高。(3)基于提高两性聚合物p(DMAE-co-[DDVIM]Br)PS的溶解性及解决丙烯酸树脂的败色问题。以丙烯酸(AA)、DMAE、溴化-1-十二烷基-3-乙烯基咪唑([DDVIM]Br)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反应合成了两性聚合物(pADD),FT-IR、1H-NMR、GPC、Zeta电位仪和表面张力仪等检测结果表明:两性聚合物具有预期的结构,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414,表面张力为22.9 mN/m,平均乳液粒径为642.5 nm,离子特性的检测和等电点(8.91)检测均证明了所合成的目标产物具有明显的两性特征。将两性聚合物pADD与蓖麻油复配制备出两性聚合物加脂剂pADD-1,将其应用于F-90鞣制的绵羊白湿皮进行加脂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吸收率高达95.3%,较市售对比加脂剂吸收率提高19.8%,染色后坯革颜色鲜艳,不存在败色问题,同时该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具有很好的抗菌功能,其抑菌圈大小为52.1mm,未加抑菌材料的抑菌圈大小为20 mm。提出有机无铬鞣制皮革体系下两性聚合物和皮革胶原进行加脂的“靶向”位点结合的“单分子膜”模型,通过对电荷的调节,使两性聚合物在胶原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从而实现对皮胶原纤维隔离润滑作用。探究了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在坯革中渗透分散机理及与胶原纤维的作用机理,初步证实了两性聚合物加脂剂上的羧基、季铵基可与胶原分子中的氨基、酰胺基、羟基等发生离子键和氢键的结合。(4)出于提升坯革柔软、滑爽及丰满等综合性能的目的,以两性聚合物pADD、脂肪酸甲酯、菜籽油、蓖麻油为原料复配制备两性聚合物复合加脂剂pADD-2,其复配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蓖麻油、脂肪酸甲酯、菜籽油、两性聚合物pADD的配比2:4:3:2,时间30 min,温度60℃、搅拌速度600 r/min,复配体系的pH 6.5。将优化后pADD-2分别应用于F-90有机无铬鞣制绵羊皮服装革和铬鞣革加脂工艺,结果表明:F-90有机无铬鞣革加脂后柔软度、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分别较市售对比加脂剂提高了 90.20%、3.43%、2.12%;铬鞣革的柔软度、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分别较市售对比加脂剂提高了 5.79%、8.93%、75.93%。pADD-2加脂剂在F-90有机无铬鞣制中吸收率达到98.98%,在铬鞣革加脂中吸收率为92.47%,分别比市售对比加脂剂的吸收率高23.48%和3.14%,pADD-2加脂剂在F-90染色中染料的吸收率达到98.65%,在铬鞣革染色中染料的吸收率为89.94%,分别比市售对比加脂染料的吸收率高9.31%,5.69%。探究了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在生态无铬鞣体系及绵羊蓝湿革体系中对后续阴离子材料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性聚合物加脂剂pADD-2与F-90有机无铬鞣制的绵羊白湿革胶原纤维间以离子键结合和氢键结合为主;两性聚合物加脂剂pADD-2与绵羊蓝湿革胶原纤维间以离子键结合、氢键结合和配位键结合为主。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两性聚合物复合加脂剂将在生态无铬鞣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马俊[4](2020)在《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常规石油矿是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品和能源供应的重要替代来源。然而,与传统原油开采不同,非常规石油矿由于其油固共存、重质组分含量高等特点,导致其分离更为困难。在目前采用的各种非常规石油矿分离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水的参与。然而,由于重质油中界面活性组分和纳微矿物颗粒的存在,使得非常规石油矿在分离过程中常形成稳定的油-水乳液,影响后续的分离纯化和储运。针对非常规石油矿分离过程中形成乳液的天然界面活性组分作用机制及破乳问题,本文从界面活性组分分离与分子结构解析、界面活性物质稳定油水乳液机制、富氧型破乳剂分子设计与制备、破乳剂对油包水型乳液破乳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获得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破乳新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溶剂沉降-乳化-相分离脱轻”的方法,提取了非常规石油中具有界面活性的沥青质组分(Interfacially active asphaltenes,IA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获得了IAA的基本分子量为18259 g/mol;采用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方法依次解析了IAA分子的元素组成(C、H、O、N和S等元素)、化学基团结构、不同元素的价态等;结合改进的Brown-Ladner(B-L)方法计算推出了IAA的分子聚合度(1.89)、单体分子式(C72H93NO3S4);通过分子模拟优化方法,最终获得了IAA以脂肪链连接芳香环的群岛型结构模型。基于IAA分子结构模型,通过界面张力仪和流变仪分析了IAA的界面特性,获得了IAA的界面活性和黏弹性特征;通过长周期稳定实验(乳液静置30天)与显微成像统计乳液液滴粒径分布,获得了IAA稳定乳液的基本特征及其油水乳液液滴粒径分布规律。通过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含有IAA的油水乳液稳定机制进行模拟,发现IAA分子可通过分子中芳香环之间的π-π堆叠作用、分子间的氢键自聚作用形成自聚体,该自聚体可聚集于油水界面处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膜结构。此外,IAA分子中极性端的杂原子(N、O、S)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可形成氢键,聚集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定厚度的界面膜,该界面膜可阻止油相中分散水滴的聚并,导致水滴能够在油相中长期稳定存在。针对上述乳液分离问题,本文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进行破乳剂的开发,具体做法是采用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在聚醚分子结构中引入酯基和羧基,制备了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的非离子型富氧破乳剂(JMNP,TJU-2)。将该破乳剂应用于沥青质油-水乳液、沥青油-水乳液、原油-水乳液、柴油-水乳液及IAA乳液等不同的油包水型乳液的破乳分离过程中,结果表明,虽然在破乳速率上有所差异,但该破乳剂对上述乳液均具有良好的破乳能力。以最稳定的IAA油水乳液(IAA-W/O)为例,采用仅含有酯基的非离子型聚醚(JMNP)作为破乳剂,在浓度为400 ppm、温度为60oC、破乳时间为15 min时,能脱除乳液中50%的水;而含有酯基和羧基的非离子型聚醚(TJU-2)在相同的浓度和温度下,15 min内能脱除乳液中97.5%的水。进一步延长破乳时间至25 min,可实现完全破乳。通过KI-I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分别将IAA-W/O乳液破乳后,JMNP和TJU-2两种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JMNP和TJU-2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448和0.241,说明该两种破乳剂将乳液破乳后,大部分进入到了水相中,间接的表明该两种破乳剂具有高度的亲水性。为了探究破乳剂在油水界面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粒子耗散动力学(DPD)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TJU-2破乳剂分子在IAA-W/O乳液中的破乳作用。模拟结果表明,TJU-2分子中羧基和酯基中的氧与水分子中的氢形成氢键的键能分别为35.038 k J/mol和32.357 k J/mol,该氢键键能比IAA分子中杂原子(O、N、S)与水分子中的氢形成氢键的键能(分别为18.936 k J/mol,9.427 k J/mol,5.467 k J/mol)更大。破乳剂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氢键一方面置换了IAA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另一方面打破了IAA分子聚集体中的π键,从而实现IAA-W/O乳液的破乳。

王阳[5](2020)在《现场混装乳胶基质远程配送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胶基质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其内相液滴是硝酸铵等无机盐的过饱和水溶液。在现场混装乳胶基质的远程配送过程中,自然储存和道路运输振动是影响乳胶基质稳定的主要因素。对于稳定性差的乳胶基质,长时间自然储存和长途运输的剧烈振动会造成乳胶基质的失稳。乳胶基质一旦发生失稳,会造成乳胶基质的储存时间缩短和爆炸性能降低。这不仅会影响爆破工程的安全和施工进度,并且降低了乳胶基质的“本质安全”。因此需要对现场混装乳胶基质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探寻自然储存和道路运输振动引起乳胶基质失稳的原因,对推广远程配送技术和研发适宜远程配送的高稳定性乳胶基质起指导作用。乳胶基质的制备是研究乳胶基质稳定性的基础。本文首先对乳胶基质内相液滴粒径的测试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制备出具有特定粒径的乳胶基质。然后分别研究了乳胶基质的自然储存稳定性和运输振动稳定性。1、乳胶基质的制备和内相液滴粒径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激光粒度仪测试乳胶基质平均粒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了剪切线速度、乳化温度和油相动力黏度三个因素对乳胶基质内相液滴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依据一般乳液的乳化理论,对乳胶基质的乳化剪切破碎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深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乳化过程中的作用。2、乳胶基质自然储存稳定性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乳胶基质自然储存失稳的可能机理。通过测试乳胶基质内相液滴平均粒径的变化,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进一步使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已经析晶的乳胶基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分析论证了乳胶基质自然储存失稳机理。最后研究了内相液滴平均直径、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油相材料动力黏度对乳胶基质自然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规律。3、乳胶基质运输振动稳定性研究:使用模拟运输振动台对乳胶基质进行振动失稳实验。通过乳胶基质老化过程中的内相液滴粒径变化和振动析晶行为,分析出运输振动造成乳胶基质失稳的原因。最后研究了内相平均粒径、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油相动力黏度对乳胶基质运输振动稳定性的影响规律。4、乳胶基质液面晃动行为研究:使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研究了乳胶基质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行为。以乳胶基质各项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果作为建模基础参数,并通过振动台实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然后分别研究了汽车的加减速运动、拐弯时的向心运动和路面不平导致的颠簸运动对乳胶基质液面晃动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了降低乳胶基质在运输中液面晃动的方法。

王存英[6](2019)在《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文中认为三元复合驱三次采油技术采收率比普通水驱采油技术采收率提高20%以上,保障了我国油田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阶段的稳产高产。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产量也随之增加,其处理回注是油田矿场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复杂,含油乳化程度高、微细粒级油滴含量高、水相粘度高,油水分离难度大,常规含油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其处理要求,限制了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论文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难处理的问题,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测试与机理分析,揭示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特性及分离机理;合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提出了基于化学破乳的“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和“双泡沫–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形成了包括设备、药剂和工艺在内的技术体系,为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气浮分离技术与旋流分离技术集成,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样机。双旋流气浮通过气浮分离和旋流分离过程耦合,形成集重力场与离心力场于一体的复合分离力场。利用ANSYS 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气浮装置速度分布和能量分布特征。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呈轴对称分布。从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切向速度先逐渐增大到0.908 m/s,后进一步沿径向向轴心减小为0;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轴向速度方向在靠近边壁处先是旋流向上,后沿径向向轴心处转为向下运动;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径向速度小,从装置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先增大至0.032 m/s,后减小到零。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2.0 m/s,装置内流场由湍流转为稳流状态的高度提高,气浮分离区空间减小,不利于气浮分离。回流水入口速度<1.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约在11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2.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为12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1.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分速度增加幅度较小。回流水入口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增加较快,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呈梯级增加;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特征截面上湍流强度高,y=1200mm高度处流场进入较稳定的层流状态;不同回流水入口速度下特征截面的湍流耗散率和湍流动能沿径向呈轴对称分布。y=300 mm和y=6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湍流耗散率大,湍动能低;y=400 mm和y=8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在00.78 m2/s3之间,湍动能最大为0.031 m2/s2。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低的区域湍动能高,湍流强度弱,能量转化率低,能量损失小。因此,回流水入口流速为1.0 m/s较合适。构建了集气浮分离与旋流分离于一体的双旋流气浮分离过程物理模型,分析了旋流分离和气浮分离耦合基本过程。双旋流强化气浮分离降低了可分离油滴粒径下限,加快了油水分离速度;分析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脱油率、气浮段脱油率和总脱油率,在气体流量1.0 L/min、回流水进口流速1.0 m/s及气浮时间15min工况条件下,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分离效率为80.4%,气浮段分离效率为94.0%,总脱油率达98.5%;采用双旋流气浮、单旋流气浮以及溶气气浮处理后出水含油量分别为45.2 mg/L、53.5 mg/L和70.4 mg/L,双旋流气浮法油水分离效果优于单旋流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除油动力学研究表明,回流水进口流速增加,促进了油滴粒径分布快速达到动态平衡,油滴粒径分布平衡时小粒径油滴所占比例多。通过将环氧醚和甲基醚分别加到含氢硅油的基本骨架上,合成环氧醚甲基醚共改性硅油中间体。通过环氧氯丙烷和正二丁胺亲核加成反应得到聚-2-羟基丙基二丁基氯化铵,与有机交联剂多乙烯多胺交联得到聚季铵盐。再使聚季铵盐与共改性硅油产生环氧开环反应,得到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利用FTIR和1HNMR分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结构,考察了破乳条件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破乳条件(破乳剂用量100 mg/L、破乳时间4 h、破乳温度为60 oC)下,使用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除油率为94.9%,破乳后污水含油量为25.8 mg/L,破乳性能优于聚季铵盐破乳剂。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性质复杂、体系稳定,含有大量微细油滴的特性,为了提高其油水分离效率,提出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首先提出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工艺,即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经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后,采用双旋流气浮装置进行分离。考察了不同种类破乳剂破乳、微波破乳、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效能,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含油污水进水流量、气体流量及含油泡沫层厚对双旋流气浮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除油率达到93.6%,比单一破乳剂破乳、微波辐射破乳的除油率分别高出6.6个百分点和25.5个百分点。在破乳剂PPA 50 mg/L、辐射功率800 W、辐射时间120 s、回流水进口速度1.0 m/s、气体流量0.75 L/min、含油污水流量0.3L/min、含油泡沫层厚10 cm试验条件下,除油率达到99.4%;进一步提出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技术,即采用荷正电胶质气体泡沫CGA吸附带负电微细粒级油滴,再在双旋流气浮装置中与常规空气泡耦合进行气浮分离。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搅拌速度与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制备的CGA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气体流量、含油污水进水流量以及荷电气泡CGA流量等参数对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脱油率达到96.5%,气浮后出水中剩余油滴粒径中值D50为3.97μm。论文共包括95幅图,5个表格,175篇参考文献。

李富军[7](2020)在《含氟聚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许多海上油田已进入油田开采后期,为满足油田稳产增产满足国民生活的日常需要,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此目的下已经得到大规模应用。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满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同时,也使得聚合物分子进入原油乳液中,与原油组分中天然活性物质相互作用,使得原油乳液更加稳定,增加了后续破乳脱水难度,而且海上平台空间狭小,不利于开采出来的原油乳液大规模存储,现有破乳剂在规定条件下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因此需要探索研发新的破乳剂或相似作用的破乳方法以满足目前条件下海上平台的破乳脱水要求。含氟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高表面活性、高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在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选用双酚AF、双酚AF酚胺树脂为聚醚起始剂通过与可靠成熟的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聚合工艺,合成出一系列含氟聚醚表面活性剂,探究将氟元素引入到破乳剂分子结构中,探讨该系列含氟破乳剂对海上原油是否具有良好的破乳脱水效果。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将双酚AF与环氧丙烷聚合生成亲油段,然后在此基础上聚合具有亲水性的环氧乙烷段,得到含氟直链嵌段聚醚表面活性剂。随后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盐对该表面活性剂的浊点、表面活性、界面活性与粒径的影响。浊度测试表明不同种类的盐对聚醚浊点具有重要作用,盐析盐降低了聚醚的浊点,盐溶盐正好相反;用表面张力仪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纯水溶液、不同盐溶液、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发现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在纯水中具有良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盐存在下在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对其具有较明显的降低表面张力作用,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CMC时盐影响效果甚微;选用甲苯、正庚烷两种有机溶剂,与不同浓度的该系列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相互作用,研究了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在两种油水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发现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其中Z9937样品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更强。2.选用双酚AF、甲醛溶液、四乙烯五胺,使用两步法合成双酚AF酚胺树脂作为破乳剂的起始剂。将定量树脂投入到高压反应釜中,与适量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先后反应,根据起始剂/PO、PO/EO不同质量比,合成了 15种破乳剂并命名为BPAF破乳剂。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表征手段进行了破乳剂的结构表征,结果证明破乳剂合成良好。破乳测试表明,针对K油,3.7:1比例的破乳剂为最适比例,优选出BPAF9937、13937、16937三种破乳剂。随后用表面张力仪测试该系列破乳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得出3.7:1比例降低表面张力能力优于其它比例,与破乳结果相一致;浊点测试表明,破乳剂分子中PEO段含量对破乳剂浊点有重要影响,在破乳剂分子中PO/EO不变,破乳剂分子链增长,破乳剂的浊点会降低;分子量测试表明,破乳剂分子量对破乳结果无直接影响,针对K油,良好的破乳剂是高分子破乳剂,但是高分子破乳剂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3.选出前面的线型、多支化含氟聚醚分别用多苯环多异氰酸酯PM200交联改性,探究线型聚醚和多支化聚醚分别用交联剂改性后的破乳性能。结果证明线型聚醚改性后无破乳作用,多支化聚醚改性后破乳作用明显。将改性前后的多支化聚醚进行不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原油含水量越高、破乳温度越高、破乳剂加药量越大,更有利于原油乳液的破乳脱水,界面膜强度测试表明,当水相中含有AP-P4时,原油液滴更不容易与油相结合,表明聚合物的存在使得油水界面更加稳定,破乳剂的加入使得油滴与油相结合速度变快,且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结合速度先增加后变慢,说明破乳剂应有合适的用量,改性后破乳剂更有利于油滴与油相的结合。

卢烁[8](2020)在《可控pH响应型木质素基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机理》文中研究表明木质素是一种天然的三维网络状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紫外吸收、抗氧化等特性,是可被利用的最丰富绿色资源之一。来自碱法制浆工业的碱木质素以苯丙烷单体为疏水骨架,含有亲水性官能团如羧基和酚羟基,具有阴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已被开发作为乳化剂稳定Pickering乳液。然而,目前研究中所使用的木质素分子仅含有弱亲水性官能团,水溶性差、团聚严重,所制备的乳液p H响应性和耐盐性较差,p H响应范围无法调控。这极大限制了其在药物控释、油回收、乳液聚合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无机纳米颗粒具有刚性、尺寸稳定性及热稳定性等优点,常作为Pickering乳液的乳化剂,但由于大部分无机颗粒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亲水性过强,易团聚,难以形成稳定及响应性灵敏的乳液。因此,需要对颗粒表面进行疏水化改性。本论文首先对碱木质素进行季铵化改性,合成等电点可控的两性木质素(AML),以提高木质素的吸附性能和p H响应性。基于静电相互作用,将AML分别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无机氧化物Si O2、Ti O2复合,作为乳化剂协同制备稳定性更高、p H稳定范围可控、响应性更灵敏的Pickering乳液。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FT-IR)及Zeta电位等分析手段,研究AML与导向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显微镜、流变仪、分散稳定系数(TSI)等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形成乳液的最佳条件与乳液稳定性。通过吸附动力学、Zeta电位、石英微晶天平(QCM-D)、原子力显微镜(AFM)及三相接触角探究AML与导向剂之间的吸附作用及形成的复合物的界面活性,以揭示Pickering乳液的p H响应稳定机理。主要的结论如下:(1)选择等电点为4.2的两性木质素(AML1)与少量阴离子小分子表面活性剂SDBS通过静电作用复合,制备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当p H<3时,SDBS与AML1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将团簇状的聚集态AML1剥离成尺寸较小的片状结构,使形成的AML1@SDBS复合物的界面活性增大,制备出稳定的O/W型Pickering乳液。当p H>3时,AML1和SDBS之间存在静电斥力,AML1分子表面吸附的SDBS的量较少,独立存在的AML1与SDBS在油/水界面处的活性较低,形成的乳液不稳定。通过交替添加酸或碱,乳液可在乳化和破乳之间循环至少4次。当体系中无机盐浓度增加至0.4 M,乳液仍然保持稳定,说明乳液具有良好的耐盐稳定性。(2)将AML1作为Si O2纳米颗粒的原位疏水化改性剂,两者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复合物可备出仅在p H 3-4范围内稳定的O/W型Pickering乳液。当3<p H<4,AML1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在Si O2表面,提高Si O2颗粒的界面活性,形成稳定的乳液。当p H值高于4时,AML1与Si O2之间存在强烈的静电排斥作用,只有少量的AML1吸附在Si O2表面,部分Si O2颗粒太亲水而不能制备稳定的乳液。通过交替添加酸或碱,乳液可在乳化和破乳之间循环至少5次。当体系中无机盐浓度高达1M,乳液仍然保持稳定,说明乳液具有优异的耐盐稳定性。(3)利用等电点为7.5的两性木质素(AML2)与两性氧化物Ti O2通过静电作用复合,制备的O/W型Pickering乳液具有双重p H响应性。该乳液在6<p H<7范围内稳定,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中性溶液中,AML2与Ti O2通过吸附作用结合,Ti O2的表面活性提高,形成稳定的乳液。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AML2和Ti O2之间存在强烈的静电斥力,单独的Ti O2纳米颗粒亲水性太高,无法稳定于油水界面形成稳定的乳液。通过交替添加酸或碱,乳液能在乳化与破乳状态之间循环至少7次。当体系中无机盐浓度高达1 M,乳液仍然保持稳定,说明乳液具有优异的耐盐稳定性。

江夏[9](2020)在《纳米破乳剂的制备及其破乳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石油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绝大多数石油在被开采出来的时候是油包水(W/O)或水包油(O/W)型的原油乳液,自然界或采油过程中人为添加的界面活性物质存在于乳液的油/水界面上,提高油/水界面张力,使油/水界面难以破坏,导致大量水滴和油滴分别存在于油包水乳液和水包油乳液中,并且常规沉降、蒸馏等物理方法难以实现水/油两相分离。油包水(W/O)乳液和水包油(O/W)乳液的油水分离是石油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化学破乳技术即向乳液中加入化学破乳剂,破坏或顶替油/水界面膜,从而实现油水分离,是一直以来石油工业中应用较广的破乳技术。纳米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都比较特殊,因此纳米破乳剂的研究和应用都受到石油行业的重视。本文在纳米材料特殊的理化性质的前提下,制备了四种纳米破乳剂,分别用于处理W/O或O/W型乳液,测试了四种纳米材料的破乳性能并研究了其破乳机理。主要内容如下: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丙烯酸乙酯(EA)为单体,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EA-AA)。分析了产物的红外光谱(FT-IR)、表面张力和颗粒尺寸分布,利用显微分析探讨了共聚物在W/O原油乳液中的破乳机理。综合测试了不同合成条件和破乳条件对共聚物对W/O乳液破乳效率的影响。此外,还通过改变共聚物中AA的含量,讨论了共聚物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与W/O原油乳液破乳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平均粒径为76.99nm,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共聚物在甲苯溶剂中表面张力降低值为10.66 mN/m。当AA和DVB的用量分别为1.4 g和0.1 g,破乳剂浓度为400ppm时,在70℃静置60min的破乳效率可以达到95.1%。通过将单体EA换成丙烯酸丁酯(BA),合成P(MMA-BA-AA),发现在同样的条件下破乳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用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针对含油废水的二氧化钛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TiO2)纳米破乳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测试了 CNTs/TiO2的结构、组成及其形貌。通过动态界面张力降低能力、界面活性以及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探讨了 CNTs/TiO2的破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钛(TiO2)接枝在碳纳米管(CNTs)上,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在25℃的条件下,向O/W型含油废水中加入400 mg/L的CNTs/TiO2,充分摇晃并静置30 min后,破乳后水相的透光率可以为89.7%。此外,这种具有良好界面活性的复合材料至少可以重复使用5次。经过5次重复使用后水相透光率的降低率为64.9%。利用超声法在碳纳米管表面修饰聚乙烯醇(PVA),制备了聚乙烯醇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PVA)纳米破乳剂,用于处理O/W含油废水。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spectrum)、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扫描电镜(SEM)以及热重量分析(TGA)分析了 CNTs@PVA的结构、组成、形貌以及耐热性。通过动态界面张力、界面活性、润湿性、zeta电位以及光学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其在含油废水中的破乳机理。采用瓶试法分析了 CNTs@PVA在含油废水中的破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向含油废水中加入80mg/L的复合材料,充分摇晃并静置30 min以后,水相透光率为84.2%,除油率可以达到97.1%。

邢士龙[10](2020)在《油田含油污泥调质-离心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化工是一个国家工业经济的命脉,在经济飞速发展之下,随着我国石油需求和消费的日益增长,充分利用石油资源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的含油污泥每年平均产量约500万吨,含油污泥量相对较高。若能对其充分的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每年将有可能会大大增加原油的产出量。本文所述调质剂采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为调质-离心法,使用该法处理含油污泥,以絮凝剂和破乳剂为基础,根据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制备合成不同的调质剂,并根据调质剂的不同确定离心条件。通过对含油污泥基本性质检测,其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其含油率、含水率、含泥率分别为27.16%、37.15%、35.13%,有机物及挥发性物质含量为0.56%。在调质-离心工艺条件下,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XRD分析,发现其组成成分主要以二氧化硅等无机矿物质为主。复合调质剂离心处理含油污泥实验,复配调质剂的制备及应用(一)研究表明:在固液比为1:2的条件下(下列实验均为此固液比),以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非离子型)、硫酸铝钾为单剂,通过单一絮凝实验及正交实验得到复配絮凝剂。将其与合成破乳剂DAPME进行调质,确定合成破乳剂DAMPE与复配絮凝剂的调质比例为2:3,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调质离心脱油,离心工艺条件为:搅拌时间20min、离心时间30min、离心转速3600r/min,调质温度45℃,此时脱油效果最佳,脱油率为95.66%。复配调质剂的制备及应用(二)研究表明:通过对有机和无机絮凝剂以及现场破乳剂的筛选,进而采用正交试验法制备复合絮凝剂-破乳剂的混合调质剂,确定复合调质剂中破乳剂与絮凝剂的调质比例为3:1,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调质离心处理,离心工艺条件为:搅拌时间15min、离心时间30min、离心转速3600r/min,此时脱油效果最佳,脱油率为87.07%。微乳液调质-离心处理含油污泥研究结果表明: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配制的微乳液,比例为2:1时,对含油污泥的脱油效果最佳,离心工艺条件为:离心机转速36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处理温度为45℃,处理5g含油污泥,微乳液加入量为3g时,含油污泥的脱油率达到97.35%。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调质-离心处理含油污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硫酸铝、硫酸镁、硫酸锌、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合成新型絮凝剂PSAMZ,确定各药剂的摩尔质量比为n(Zn):n(Si):n(Mg):n(Al)=3:1:0.66:0.33,用量在70mg/L,pH=9的条件下,离心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30℃,离心时间35min,离心机转速3400r/min,此时脱油效果最佳,脱油率为81.18%。

二、一种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破乳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破乳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CO2开关型表面活性剂聚酯烯基磺酸钠的合成及其乳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 原材料
    1.2 P(DEAEMA-SVS)聚合物粒子的合成
    1.3 样品表征
    1.4 P(DEAEMA-SVS)乳液的制备
    1.5 P(DEAEMA-SVS)乳液的开关性能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P(DEAEMA-SVS)的结构与分子量分布
    2.2 不同投料比对P(DEAEMA-SVS)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3 P(DEAEMA-SVS)的乳化性能
    2.4 P(DEAEMA-SVS)乳液的开关性能
    2.5 P(DEAEMA-SVS)乳液的乳化和破乳机制
3 结论

(2)改性凹凸棒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原油乳状液破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与稳定性
        1.2.1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
        1.2.2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1.2.3 原油乳状液破乳方法简介
    1.3 化学破乳法
        1.3.1 破乳剂的破乳机理
        1.3.2 影响破乳的因素
    1.4 原油破乳剂研究现状
        1.4.1 原油破乳剂的发展历程
        1.4.2 原油破乳剂的分类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课题的提出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试剂、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分析表征及实验方法
        2.2.1 材料结构表征
        2.2.2 材料表面性质分析
    2.3 破乳剂破乳性能评价
        2.3.1 原油乳状液的制备
        2.3.2 破乳性能的评价方法
第三章 凹凸棒接枝长链分子制备纳米破乳剂及其破乳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改性凹凸棒纳米材料的合成
        3.2.1 AT-APTES-STA的制备
        3.2.2 AT-OTS的制备
    3.3 改性凹凸棒纳米材料的结构表征
        3.3.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3.3.2 扫描电镜分析(SEM)
    3.4 改性凹凸棒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
        3.4.1 表面zeta电位分析
        3.4.2 表面润湿性能
        3.4.3 改性凹凸棒纳米材料的两亲性与界面活性
    3.5 破乳性能研究
        3.5.1 所制备各种纳米材料的破乳性能
        3.5.2 AT-APTES-STA破乳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3.6 破乳过程的显微分析
    3.7 AT-APTES-STA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机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T-GO纳米破乳剂的制备及其破乳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AT-GO纳米破乳剂的合成
        4.2.1 GO的合成
        4.2.2 AT的胺基功能化预处理
        4.2.3 AT-GO的制备
    4.3 AT-GO纳米破乳剂的结构表征
        4.3.1 AT-GO的红外光谱分析
        4.3.2 AT-GO的透射电镜分析
    4.4 AT-GO纳米破乳剂的表面性质表征
        4.4.1 Zeta电位测量
        4.4.2 AT-GO的界面活性
    4.5 AT-GO复合材料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性能评价
    4.6 破乳过程的显微分析
    4.7 AT-GO的破乳机理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咪唑型离子液体的两性聚合物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两性表面活性剂概述
        1.1.1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类别
        1.1.2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1.3 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1.2 两性聚合物
        1.2.1 两性聚合物的特性
        1.2.2 两性聚合物的分类
        1.2.3 两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3 离子液体
        1.3.1 离子液体简介
        1.3.2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特点
        1.3.3 离子液体聚合物
    1.4 皮革加脂剂
        1.4.1 皮革加脂剂概述
        1.4.2 两性加脂剂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提出
2 咪唑型离子液体两亲性共聚物p(DMAE-co-[RVIM]Br)的合成及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主要材料
        2.2.2 实验主要仪器
        2.2.3 [RVIM]Br的合成
        2.2.4 p(DMAE-co-[RVIM]Br)的合成
        2.2.5 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2.2.6 p(DMAE-co-[RVIM]Br)的加脂应用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DMAE-co-[RVIM]Br)制备条件优化
        2.3.2 [RVIM]Br的FT-IR光谱分析
        2.3.3 [RVIM]Br的~1H-NMR分析
        2.3.4 p(DMAE-co-[RVIM]Br)的FT-IR光谱分析
        2.3.5 p(DMAE-co-[RVIM]Br)的~1H-NMR分析
        2.3.6 p(DMAE-co-[RVIM]Br)的XRD分析
        2.3.7 p(DMAE-co-[RVIM]Br)的表面张力分析
        2.3.8 p(DMAE-co-[RVIM]Br)乳液的粒径分布
    2.4 p(DMAE-co-[RVIM]Br)加脂剂加脂应用效果
        2.4.1 加脂坯革的SEM分析
        2.4.2 加脂坯革的超景深显微镜分析
        2.4.3 加脂坯革的热稳定性分析
        2.4.4 加脂坯革的柔软度分析
        2.4.5 加脂坯革的抗张强度与撕裂强度
    2.5 本章小结
3 1,3-丙磺酸内酯改性两性聚合物p(DMAE-co-[RVIM]Br)PS的合成及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材料
        3.2.2 实验主要仪器
        3.2.3 两性聚合物p(DMAE-co-[RVIM]Br)PS的制备
        3.2.4 p(DMAE-co-[RVIM]Br)PS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3.2.5 p(DMAE-co-[RVIM]Br)PS加脂应用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DMAE-co-[RVIM]Br)PS的FT-IR光谱分析
        3.3.2 p(DMAE-co-[RVIM]Br)PS的~1H-NMR分析
        3.3.3 p(DMAE-co-[RVIM]Br)PS的GPC分析
        3.3.4 p(DMAE-co-[RVIM]Br)PS的XRD分析
        3.3.5 p(DMAE-co-[RVIM]Br)PS的TG-DTA分析
        3.3.6 p(DMAE-co-[RVIM]Br)PS的表面张力分析
        3.3.7 p(DMAE-co-[RVIM]Br)PS乳液的粒径分布
        3.3.8 p(DMAE-co-[RVIM]Br)PS的润湿性能分析
        3.3.9 p(DMAE-co-[RVIM]Br)PS离子性能分析
        3.3.10 p(DMAE-co-[RVIM]Br)PS抗菌性能分析
    3.4 F-90有机无铬鞣坯革的加脂应用实验分析
        3.4.1 加脂后坯革红外分析
        3.4.2 加脂后坯革超景深显微镜观测分析
        3.4.3 加脂后坯革SEM分析
        3.4.4 加脂后坯革EDX分析
        3.4.5 加脂后坯革AFM分析
        3.4.6 染料吸收率分析
        3.4.7 物理机械性能
        3.4.8 抗菌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丙烯酸改性两性聚合物加脂剂pADD-1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4.2.2 仪器设备
        4.2.3 丙烯酸改性pADD两性聚合物的制备
        4.2.4 两性聚合物的制备路线
        4.2.5 单因素优化实验
        4.2.6 两性聚合物的物性指标测定
        4.2.7 两性聚合物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4.2.8 pADD两性聚合物在皮革加脂中的应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两性聚合物pADD制备条件优化
        4.3.2 两性聚合物pADD的FT-IR光谱分析
        4.3.3 两性聚合物pADD的~1H-NMR分析
        4.3.4 两性聚合物pADD的GPC分析
        4.3.5 两性聚合物pADD的HLB值分析
        4.3.6 两性聚合物pADD表面张力分析
        4.3.7 两性聚合物pADD的XRD分析
        4.3.8 两性聚合物pADD的TG-DTA分析
        4.3.9 两性聚合物pADD的离子特性分析
        4.3.10 两性聚合物pADD抗菌性能分析
    4.4 pADD-1在F-90有机无铬鞣制皮革加脂中的应用
        4.4.1 坯革柔软度分析
        4.4.2 坯革力学性能分析
        4.4.3 坯革增厚率分析
        4.4.4 坯革透水汽性及透气性分析
        4.4.5 加脂剂吸收率分析
        4.4.6 加脂剂乳液粒径分析
        4.4.7 F-90有机无铬鞣加脂坯革微观组织形貌分析
        4.4.8 两性聚合物pADD加脂坯革的抗菌性能分析
        4.4.9 两性聚合物pADD-1加脂剂限量指标测试结果
    4.5 两性聚合物对TWS生态无铬鞣匹配性能研究
        4.5.1 两性聚合物的等电点分析
        4.5.2 不同的等电点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吸收率分析
        4.5.3 不同的等电点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对坯革染色性能分析
    4.6 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在坯革中渗透结合行为
    4.7 两性聚合物加脂剂与胶原纤维的作用模型
    4.8 本章小结
5 两性聚合物加脂剂pADD-2的复配及应用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2.3 两性聚合物加脂剂的复配
        5.2.4 正交试验优化油脂种类及配比
        5.2.5 单因素优化加脂剂复配条件
        5.2.6 乳液稳定性测试
        5.2.7 pADD-2的表征及性能检测
        5.2.8 pADD-2在无铬鞣革加脂中的应用
        5.2.9 加脂后坯革性能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正交试验优化油脂种类及配比
        5.3.2 单因素优化复配实验条件
        5.3.3 加脂剂的表征及性能检测
    5.4 pADD-2加脂剂在F-90有机无铬鞣革/蓝湿革加脂中的应用
        5.4.1 单因素优化有机无铬鞣革加脂工艺
        5.4.2 正交试验优化铬鞣革加脂工艺
        5.4.3 F-90鞣制绵羊白湿革的染色加脂应用效果
        5.4.4 绵羊蓝湿革的染色加脂应用效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重质油-水乳液
        1.2.1 重质油-水乳液类型及其形成
        1.2.2 重质油-水乳液的稳定性
        1.2.3 油-水乳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1.2.4 石油中天然界面活性物质
    1.3 油-水乳液的破乳
        1.3.1 油-水乳液破乳方法
        1.3.2 化学破乳过程
        1.3.3 重质油-水乳液化学破乳的影响因素
        1.3.4 化学破乳剂
    1.4 分子动力学在重质油-水乳液研究中的应用
        1.4.1 全原子分子动力学
        1.4.2 介观分子动力学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分离与结构解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沥青原料的预处理
        2.2.4 界面活性沥青质的提取
        2.2.5 仪器分析
        2.2.6 实验数据分析
        2.2.7 分子结构优化模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界面活性沥青质表观形貌
        2.3.2 界面活性沥青质分子量分析
        2.3.3 界面活性沥青质元素分析
        2.3.4 界面活性沥青质的官能团分析
        2.3.5 界面活性沥青质结构构建
        2.3.6 界面活性沥青质结构模型的合理性检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在油水乳液稳定中的作用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油水乳液制备
        3.2.4 乳液液滴粒径测试
        3.2.5 乳液界面性质表征
    3.3 乳液稳定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3.1 模拟力场
        3.3.2 计算模型选择
        3.3.3 计算方法与参数
        3.3.4 模拟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W/O乳状液的稳定性分析
        3.4.2 W/O乳状液的界面性质分析
        3.4.3 IAA在稳定W/O乳状液中的作用
        3.4.4 体系模拟平衡分析
        3.4.5 IAA在体系中的扩散系数
        3.4.6 IAA在油-水界面的吸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制备及对重质油包水乳液的破乳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合成
        4.2.4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表征
        4.2.5 破乳试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结构表征
        4.3.2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界面特性
        4.3.3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性能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制备与破乳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合成
        5.2.4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表征
        5.2.5 破乳实验
        5.2.6 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结构表征
        5.3.2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热稳定性
        5.3.3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界面特性
        5.3.4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破乳性能评价
        5.3.5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油水分配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稳定油水乳液的破乳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模拟方法
        6.2.1 W/O乳液粗粒化模型
        6.2.2 模拟力场
        6.2.3 模拟细节及结果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体系模拟平衡分析
        6.3.2 IAA-W/O乳液的破乳过程
        6.3.3 IAA-W/O乳液的破乳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现场混装乳胶基质远程配送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场混装技术的发展
    1.3 乳胶基质稳定性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乳胶基质的制备和内相液滴粒径研究
    2.1 乳胶基质的制备
        2.1.1 实验原料和设备
        2.1.2 实验室制备乳胶基质的方法
    2.2 乳胶基质平均粒径的测试
        2.2.1 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2.2.2 平均粒径的选取
        2.2.3 激光粒度仪测试准确度分析
        2.2.4 激光粒度仪测试精确度分析
        2.2.5 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分析
    2.3 乳胶基质的平均粒径的影响因素
        2.3.1 剪切线速度
        2.3.2 油相动力黏度
        2.3.3 乳化温度
    2.4 乳化剪切破碎机理研究
        2.4.1 研究进展和理论分析
        2.4.2 乳化剪切破碎动力学研究
        2.4.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2.5 本章小结
3 乳胶基质自然储存稳定性研究
    3.1 失稳机理理论分析
        3.1.1 分层
        3.1.2 絮凝
        3.1.3 相反转
        3.1.4 奥氏熟化
        3.1.5 聚合
    3.2 内相液滴的粒径变化研究
        3.2.1 自然储存的乳胶基质粒径变化
        3.2.2 高低温循环的乳胶基质粒径变化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3 内相液滴中水的行为研究
        3.3.1 析晶过程的质量变化
        3.3.2 析出晶体的热分析研究
        3.3.3 实验结果分析
    3.4 内相液滴的析晶行为研究
        3.4.1 析晶过程的微观变化及机理分析
        3.4.2 析出晶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5 影响乳胶基质自然储存稳定性的因素
        3.5.1 内相液滴平均粒径
        3.5.2 表面活性剂种类
        3.5.3 油相材料动力黏度
        3.5.4 表面活性剂浓度
    3.6 本章小结
4 乳胶基质运输振动稳定性研究
    4.1 运输振动实验方法和设备
        4.1.1 振动实验方法的选择
        4.1.2 运输振动试验台
    4.2 乳胶基质振动失稳的析晶行为及机理分析
        4.2.1 宏观析晶行为分析
        4.2.2 振动作用下内相液滴的粒径变化
        4.2.3 乳胶基质振动失稳析晶机理分析
    4.3 影响乳胶基质运输振动稳定的因素和规律
        4.3.1 内相液滴平均粒径
        4.3.2 表面活性剂浓度
        4.3.3 表面活性剂种类
        4.3.4 油相材料动力黏度
    4.4 本章小结
5 影响远程配送乳胶基质稳定性的晃动模型建立
    5.1 液体晃动的运动特性
        5.1.1 液面的波动形式
        5.1.2 液体晃动产生的动压力
    5.2 液体晃动的研究方法
        5.2.1 理论解析法和实验研究法
        5.2.2 数值仿真法
        5.2.3 乳胶基质的晃动行为研究方法
    5.3 乳胶基质的液面晃动仿真模型
        5.3.1 流体状态方程
        5.3.2 流体界面的计算方法
        5.3.3 振动实验和仿真模型的设计
        5.3.4 乳胶基质的物性参数的测试和设置
        5.3.5 优化后的模型参数
        5.3.6 仿真无关性检验
        5.3.7 仿真结果分析
        5.3.8 振动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乳胶基质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行为研究
    6.1 侧向加速度激励
        6.1.1 侧向加速度的加载
        6.1.2 乳胶基质液面的晃动行为分析
        6.1.3 不同侧向加速度下的晃动行为分析
        6.1.4 不同载液率的液面晃动行为分析
        6.1.5 液面倾斜状态的流体力学分析
        6.1.6 小结
    6.2 正向加减速激励
        6.2.1 正向加速度的加载
        6.2.2 乳胶基质液面的晃动行为分析
        6.2.3 不同正向加速度下的晃动行为分析
        6.2.4 小结
    6.3 路面不平导致的振动激励
        6.3.1 振动频率为2 Hz
        6.3.2 振动频率为10 Hz
        6.3.3 小结
    6.4 降低乳胶基质的晃动方法研究
        6.4.1 横向防晃板
        6.4.2 纵向防晃板
        6.4.3 防晃板优化方案
    6.5 乳胶基质的物性对液面晃动行为的影响
        6.5.1 密度
        6.5.2 黏度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研究进展
    2.3 本章小结
3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1 双旋流气浮装置基本结构
    3.2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3 双旋流气浮装置速度分布特征
    3.4 双旋流气浮装置能量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机理研究
    4.1 双旋流强化气浮机制与分离性能
    4.2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动力学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与破乳性能评价
    5.1 引言
    5.2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
    5.3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试验
    6.1 引言
    6.2 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3 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4 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现场试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含氟聚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驱油技术
        1.2.1 石油开采过程
        1.2.2 微生物驱油技术
        1.2.3 驱油用的聚合物发展过程
    1.3 什么是乳状液
        1.3.1 原油乳液的形成
        1.3.2 原油乳液界面膜的性质
    1.4 原油乳液的破乳方法
        1.4.1 破乳剂的分类
        1.4.2 聚醚破乳剂
    1.5 含氟表面活性剂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含氟线型聚醚的合成与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醚的合成
        2.3.2 核磁共振谱
        2.3.3 水数、RSN值、粘度测试
        2.3.4 红外光谱
        2.3.5 浊点测试
        2.3.6 表面张力测试
        2.3.7 界面张力
        2.3.8 粒径测试
        2.3.9 乳化性能测试
        2.3.10 TEM测试照片
    2.4 结论
第三章 双酚AF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测试方法
        3.2.3 破乳剂的评价
        3.2.4 破乳剂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核磁共振谱
        3.3.2 红外光谱
        3.3.3 破乳剂的水数、RSN值、粘度
        3.3.4 破乳剂的浊点测试
        3.3.5 破乳剂的分子量测试
        3.3.6 破乳剂的表面张力测试
        3.3.7 破乳剂的TGA测试
        3.3.8 破乳剂的流变学测试
    3.4 破乳性能
    3.5 结论
第四章 含氟聚醚的改性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测试方法
        4.2.3 破乳剂的评价
        4.2.4 破乳剂的改性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外光谱
        4.3.2 粘度
        4.3.3 破乳剂的分子量
        4.3.4 聚醚改性前后的表面张力
        4.3.5 稳定性分析
        4.3.6 聚醚改性前后的流变测试
        4.3.7 界面膜强度
    4.4 破乳性能
    4.5 结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可控pH响应型木质素基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木质素的概述
        1.1.1 工业木质素的来源
        1.1.2 木质素的结构与性质
        1.1.3 木质素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1.4 木质素基阴-阳离子型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2 Pickering乳液研究进展
        1.2.1 Pickering乳液的特点与稳定机制
        1.2.2 pH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制备与应用
        1.2.3 无机颗粒制备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
        1.2.4 木质素基Pickering乳液的概述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3.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3.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两性木质素、复合乳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2.2.1 两性木质素的制备
        2.2.2 AML_1@SDBS、AML_1@SiO_2及AML_2@TiO_2 复合物的制备
        2.2.3 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
        2.2.4 红外光谱(FT-IR)表征
        2.2.5 Zeta电位分析
        2.2.6 扫描电镜表征(SEM)形貌分析
        2.2.7 石英微晶天平(QCM-D)表征
        2.2.8 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
    2.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2.3.1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2.3.2 Pickering乳液的pH响应循环
        2.3.3 Pickering乳液的耐盐稳定性测定
        2.3.4 流变性能测试
        2.3.5 TSI值测定
第三章 两性木质素与SDBS复合制备pH响应型Pickering乳液及稳定机理
    3.1 引言
    3.2 AML_1与AML_1@SDBS复合物的表征
    3.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3.3.1 SDBS添加量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3.3.2 pH对 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3.4 Pickering乳液的pH响应能力
    3.5 Pickering乳液的耐盐稳定性
    3.6 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性木质素与SiO_2 复合制备pH响应型Pickering乳液及稳定机理
    4.1 引言
    4.2 AML_1与AML_1@SiO_2 复合物的表征
    4.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4.3.1 AML_1 添加量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4.3.2 pH对 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4.4 Pickering乳液的pH响应能力
    4.5 Pickering乳液的耐盐稳定性
    4.6 Pickering乳液的pH响应机理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性木质素与TiO_2 复合制备双重pH响应型Pickering乳液及稳定机理
    5.1 引言
    5.2 AML_2与TiO_2 的表征
    5.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5.3.1 AML_2 添加量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5.3.2 pH对 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5.4 Pickering乳液的pH响应能力
    5.5 Pickering乳液的耐盐稳定性
    5.6 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理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9)纳米破乳剂的制备及其破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原油乳状液的概述
        1.2.1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
        1.2.2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1.2.3 天然界面活性物质对原油稳定性的影响
    1.3 国内外化学破乳研究现状
        1.3.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1.3.2 离子液体
        1.3.3 纳米粒子
    1.4 破乳的表征技术
        1.4.1 瓶试法
        1.4.2 原子力学显微镜
        1.4.3 界面流变学
        1.4.4 Zeta电位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丙烯酸脂类纳米破乳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试验部分
        2.1.1 试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纳米破乳剂P(MMA-EA-AA)的制备
        2.1.4 纳米破乳剂P(MMA-EA-AA)的结构与表征
        2.1.5 油包水型原油乳液的制备
        2.1.6 破乳性能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纳米破乳剂P(MMA-EA-AA)的红外光谱分析
        2.2.2 纳米破乳剂P(MMA-EA-AA)的粒径分析
        2.2.3 纳米破乳剂P(MMA-EA-AA)的表面张力及热力学计算
        2.2.4 丙烯酸含量对破乳效率的影响
        2.2.5 交联剂含量对破乳剂破乳效率的影响
        2.2.6 破乳剂浓度对破乳效率的影响
        2.2.7 破乳温度对破乳效率的影响
        2.2.8 聚合单体对破乳性能的影响
        2.2.9 破乳过程的显微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NTs/TiO_2的制备及其破乳性能研究
    3.1 试验部分
        3.1.1 试验药品
        3.1.2 试验仪器
        3.1.3 氧化碳纳米管的制备
        3.1.4 碳纳米管/二氧化钛的制备
        3.1.5 碳纳米管/二氧化钛的结构与表征
        3.1.6 水包油(O/W)型原油乳液的制备
        3.1.7 破乳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CNTs/TiO_2的红外光谱分析
        3.2.2 CNTs/TiO_2的X-射线衍射分析
        3.2.3 CNTs/TiO_2的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分析
        3.2.4 CNTs/TiO_2的润湿性
        3.2.5 CNTs/TiO_2的界面活性
        3.2.6 界面膜的组状测试
        3.2.7 不同纳米材料的破乳性能
        3.2.8 破乳剂浓度对破乳性能的影响
        3.2.9 CNTs/TiO_2的重复利用
        3.2.10 CNTs/TiO_2破乳显微观察
        3.2.11 破乳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NTs@PVA的制备及其破乳性能研究
    4.1 试验部分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仪器
        4.1.3 O-CNTs的制备
        4.1.4 CNTs@PVA的制备
        4.1.5 CNTs@PVA的结构与表征
        4.1.6 水包油(O/W)型原油乳液的制备
        4.1.7 破乳性能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CNTs@PVA的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
        4.2.2 CNTs@PVA的X-射线电子能谱
        4.2.3 CNTs@PVA的热重分析
        4.2.4 CNTs@PVA的扫描电镜分析
        4.2.5 CNTs@PVA的界面活性测试
        4.2.6 CNTs@PVA的润湿性
        4.2.7 CNTs@PVA的zeta电位测试
        4.2.8 不同纳米材料的破乳性能
        4.2.9 破乳剂浓度对破乳性能的影响
        4.2.10 CNTs@PVA的破乳显微观察
        4.2.11 CNTs@PVA的破乳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5.1 结论
    5.2 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油田含油污泥调质-离心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油田含油污泥的概述
        1.1.1 含油污泥的概念
        1.1.2 含油污泥成分的分析
        1.1.3 含油污泥的成因来源与特性
        1.1.4 含油污泥的危害
    1.2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
        1.2.1 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1.2.2 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处理技术
        1.2.3 含油污泥的减量化处理技术
    1.3 含油污泥调质-离心处理技术
    1.4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及展望
    1.5 油田调质剂在含油污泥中的应用
        1.5.1 破乳剂在含油污泥中的应用
        1.5.2 絮凝剂在含油污泥中的应用
        1.5.3 絮凝作用机理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含油污泥基本性质测定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含油污泥基本性质测定
        2.2.1 含油率标准曲线的绘制
        2.2.2 含油率的测定
        2.2.3 含水率的测定
        2.2.4 含泥率及其他杂质含量的测定
        2.2.5 含油污泥固液比的确定
        2.2.6 含油污泥的XRD分析
        2.2.7 含油污泥的热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含油污泥的含油率
        2.3.2 含油污泥的含水率
        2.3.3 含油污泥的含泥率
        2.3.4 固液比的确定
        2.3.5 含油污泥XRD分析
        2.3.6 含油污泥的热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复合调质剂的制备及在含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3.1 本章概述
        3.1.1 复配调质剂絮凝机理
    3.2 复配调质剂的制备及应用(一)
        3.2.1 实验方法
        3.2.2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3.2.3 调质温度的确定
        3.2.4 油污泥的扫描电镜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破乳剂的筛选
        3.3.2 DAMPE的加量对脱油率的影响
        3.3.3 絮凝剂及复配作用对污泥脱油效果的影响
        3.3.4 絮凝剂正交实验
        3.3.5 破乳剂和絮凝剂的混合调质作用效果
    3.4 脱油工艺条件对脱油率的影响
        3.4.1 搅拌时间的影响
        3.4.2 离心时间的影响
        3.4.3 离心转速的影响
    3.5 含油污泥的扫描电镜分析
    3.6 小结
    3.7 复配调质剂的制备及应用(二)
        3.7.1 溶液的配制
        3.7.2 单一絮凝剂的筛选
        3.7.3 破乳剂的筛选
        3.7.4 破乳剂与单一絮凝剂的混合调质实验
        3.7.5 絮凝剂正交实验
        3.7.6 复合絮凝剂的红外分析
        3.7.7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3.8 实验结果与讨论
        3.8.1 单一絮凝剂的筛选
        3.8.2 单一絮凝剂用量的确定
        3.8.3 破乳剂的筛选
        3.8.4 单一絮凝剂与破乳剂的混合调质实验
        3.8.5 絮凝剂正交实验
        3.8.6 单一絮凝剂的红外色谱分析
        3.8.7 最佳复合絮凝剂的红外色谱分析
        3.8.8 复合絮凝剂和破乳剂的混合调质实验
        3.8.9 搅拌时间的影响
        3.8.10 离心时间的影响
        3.8.11 离心转速的影响
    3.9 调质剂加入前后含油污泥热分析
    3.10 小结
第四章 微乳液法调质脱除含油污泥中的油分
    4.1 本章概述
    4.2 微乳液的制备与筛选
        4.2.1 化学药剂的选择
        4.2.2 拟三元相图的绘制
        4.2.3 微乳液的制备
        4.2.4 微乳液的复配
        4.2.5 微乳液的筛选
    4.3 含油污泥脱油条件的确定
        4.3.1 离心条件的确定
        4.3.2 处理温度与微乳液加量的确定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拟三元相图的绘制
        4.4.2 单项微乳液配制
        4.4.3 复合微乳剂配制
        4.4.4 微乳液的筛选
        4.4.5 不同微乳液处理含油污泥效果
    4.5 离心机转速与离心时间的确定
    4.6 处理温度与微乳液加量对脱油率的影响
    4.7 微乳液加入后含油污泥热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
        4.7.1 微乳液加入前后含油污泥热分析
        4.7.2 微乳液加入前后含油污泥扫描电镜分析
    4.8 小结
第五章 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制备及在含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5.1 本章概述
    5.2 实验方法
        5.2.1 共聚物的制备
        5.2.2 单因素实验
        5.2.2.1 锌硅摩尔比的确定
        5.2.2.2 铝镁比的确定
        5.2.2.3 铝镁和与聚硅酸比例的确定
        5.2.3 正交试验
        5.2.4 PSAMZ的红外分析
        5.2.5 PSAMZ的 XRD分析
    5.3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5.3.1 搅拌时间的确定
        5.3.2 搅拌温度的确定
        5.3.3 离心时间的确定
        5.3.4 离心机转速的确定
        5.3.5 PSAMZ浓度对脱油效果的影响
        5.3.6 pH值对脱油效果的影响
    5.4 含油污泥的扫描电镜分析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1 锌硅比对脱油率的影响
        5.5.2 铝镁比对脱油率的影响
        5.5.3 铝与镁和与硅摩尔比对脱油率的影响
    5.6 正交试验
    5.7 PSAMZ红外分析
    5.8 PSAMZ的 XRD分析
    5.9 最佳操作条件及PSAMZ用量的确定
        5.9.1 搅拌温度对脱油率的影响
        5.9.2 搅拌时间对脱油率的影响
        5.9.3 离心速率对脱油率的影响
        5.9.4 离心时间对脱油率的影响
        5.9.5 絮凝剂最佳用量
        5.9.6 pH值对脱油效果的影响
    5.10 PSAMZ加入前后含油污泥热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
        5.10.1 PSAMZ加入前后含油污泥热分析
        5.10.2 PSAMZ加入前后含油污泥扫描电镜分析
    5.11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一种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破乳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O2开关型表面活性剂聚酯烯基磺酸钠的合成及其乳化性能[J]. 田俐,王金晶,刘强,唐甜甜,吴杰灵. 复合材料学报, 2021
  • [2]改性凹凸棒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原油乳状液破乳性能研究[D]. 刘俊.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咪唑型离子液体的两性聚合物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郝东艳.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4]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D]. 马俊. 天津大学, 2020(01)
  • [5]现场混装乳胶基质远程配送稳定性研究[D]. 王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D]. 王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7]含氟聚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李富军. 山东大学, 2020
  • [8]可控pH响应型木质素基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机理[D]. 卢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9]纳米破乳剂的制备及其破乳性能研究[D]. 江夏. 长江大学, 2020(04)
  • [10]油田含油污泥调质-离心处理技术研究[D]. 邢士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标签:;  ;  ;  ;  

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破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