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宋之争与清代文笔之辨(论文文献综述)
范丹凝[1](2021)在《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吴汝纶是晚清着名学者、古文家和教育家。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位“桐城派最后宗师”尚未有过系统的讨论,也未曾出现以吴汝纶作为研究对象专着。古文是吴汝纶不朽的功业,也是他一生学行的基础,所以研究吴汝纶的思想和创作,须从其文学活动入手,深入研摩文本,了解其继往开新古文理论和创作,才能全面把握吴汝纶生平学行大旨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本文以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吴汝纶以古文说经、以古文设教方面的内容。介于目前尚无对于吴汝纶生平经历的系统的梳理,故而本文第一章用了较长的篇幅考论吴汝纶的一生行迹,尤其是他早年幕府经历和为官经历。通过考察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价值祈向和学术追求,为进一步阐述其学术思想和古文理论、创作观念奠定基础。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其中第二章为全文重点,探明吴汝纶古文思想的两个核心主张: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这两个观念也是吴汝纶一切古文思想的起点,也是勾通他对于桐城古文之学理念和经世致用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结合目前文本资料来看,吴汝纶关于古文创作的理论大多来自桐城派经典文论,故而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吴汝纶古文创作中承袭自桐城派的一面。包括他对于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对桐城派创作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古文风格的继承。吴汝纶着籍桐城,又从学曾国藩,既是桐城的后学晚生,又是“湘乡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古文理论自桐城派中来,在创作中又融合了湘乡派之气派。故而其创作理论和行文之习尚未背离桐城法度,但文章主题与审美取向却又与之异趣。故而文章第四章重点结合吴汝纶代表性的古文作品,分析他在古文创作主题、形式、审美趋向方面的具体观念,力图较全面地展示吴汝纶在古文内容选择和风格取向上偏于湘乡派的一面。第五章涉及了吴汝纶“以文求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经学研究。这是一个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事实上,桐城派大部分作家都有经学研究的经验,但并无独树一帜的经学研究方法。吴汝纶继承了姚鼐以来经学研究的成果,并将其落实在《尚书故》《易说》的写作方面。而究其“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亦与其“以文求道”的古文理论有关。第六章专门讨论吴汝纶“以文设教”的理论。吴汝纶关于以古文养育人才以及在清末新政中“以文设教”的一系列观点。这部分观念也是他“以文求道”古文观念的延续。在莲池书院时,他教导弟子学习古文是以“通达世变”为目的的;而经历了日本考察之后,他对于古文设教抱以传承国民精神的希望。事实上,吴汝纶当时提出的关于新式课堂中学设置的观点,成为后世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纲领。同时,从桐城古文存亡的角度,吴汝纶在新式教育中“以文设教”观念最终动摇了古文这一经典文体存在的基础,间接加速了桐城古文走向衰亡。无论从古文理论或是创作上看,吴汝纶的古文思想与其持守的经世致用精神密不可分。在他积极探求以文弼世的道路上,除了赋予古文实用性的功能以外,也强化了以古文讲求经世之务的作用。吴汝纶希望加强文法的作用以发挥古文在描述新时期新事物时的重要作用,同时彰显古文之体作为“中学精髓”在文学艺术层面的优越性。在他的努力之下,古文艺术性和实用性皆得以发挥作用,既具备古典文言散文的形式,又在清末相当一段时间充当了新学思想的载体。后世新文学的倡导者尽管强烈批判桐城派,却也承认正是由于吴汝纶等人对于古文的改造使得桐城古文在晚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新思想和新文学的领路人。
赵彦[2](2021)在《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乾嘉时期历时八十五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时刻,也是社会结构酝酿着的变异时期。乾嘉学者以总结、概括、整理、辑佚、辨伪、求真的姿态登上学术的舞台,这一时期,学者名家众多,学术门类繁多,为学取向各异。汉学、理学、心学、考据学、宋学、历史学、实证哲学因势而兴,寻求发展。各种思潮、学术流派争鸣裂变,组合重构。在这种过程中引发了对各种典籍的总结、考据、扬弃、重新发现的问题。本文以乾嘉时期时间段为起点,以年鉴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历史长时段研究理论为基础,论述在将近百年的时间内,在经济、政治、社会、地域条件、文化传承相对不变或者变化缓慢的情况下,乾嘉时期诗经学的历史语境、文化现实、学术理路等体系变化和突破的问题。其一,从“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的学术史角度出发,对先秦诗经学、秦汉诗经学、魏晋唐诗经学、宋代诗经学、元明诗经学、清初诗经学进行梳理和概述。因为侧重不同,主要论述占据诗经学主流地位的观点和内容,其他细枝不再赘述;其二,对乾嘉时期诗经学的基本学术背景进行研究。从概念上进行明晰,对时代的乾嘉和学术的乾嘉进行区分和辨析;从学术研究讨论风气的形成,大师名家聚集式的出现,学者着述丰富名着繁多来论述乾嘉学术与经学的复兴;从重汉抑宋学术风气的形成,小学、考据治学逐步发展并走向繁荣等方面探究在学术范围内乾嘉诗经学繁荣的内在里路。其三,运用融会贯通的历史学眼光,对乾嘉时期的诗经学进行分类探讨。在内容上进行名物、制度、天文、地理等方面研究;在方法上,进行因声求义的总结,打通远古经典与现实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膜,剥去蒙蔽在《诗经》上的层层积尘,回到《诗经》的源头体会圣人之道。其四,对乾嘉时期三家诗及辑佚进行研究分析。简要论述三家诗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揭示三家诗在乾嘉时期研究出现高潮的学术原因;以陈寿祺《三家诗遗说考》为例来分析乾嘉时期三家诗的研究特点;在辑佚风气的影响下,关注诗外诗的研究,以沈德潜《古诗源·古逸》为例探讨诗外诗的价值。其五,对乾嘉时期诗经学的独立思考派崔述进行研究。重点考察崔述在汉学宋学的交互影响下如何走出宗汉宗宋的怪圈;根据崔述诗经学着作《读风偶识》来具体论述崔述与诗经汉学的联系和区别。其六,对乾嘉时期汉学的三大流派进行代表人物、重要着述、学术风格的总结,明确乾嘉汉学在此时期的主流地位和重要成就。最后,总结乾嘉诗经学的突破和成就。从实事求是学风的突破,方法论的突破与影响,乾嘉诗经历史地位的建立三个方面来论述乾嘉诗经学的主要成就及对现代学术的贡献。如同中国其他学术流派一样,乾嘉时期诗经学也有其独特的形成、发展、高潮、衰落、蜕变而向近代学术演变的过程。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历史过程,回到历史,目的并非全然以古人的立场和价值为自己的观点,而是在不同时代背景、历史语境、文学观念、批评标准下取得古今视野的双向贯通。
王祥辰[3](2020)在《惠栋与吴派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惠栋是清代学术史上久负盛名的朴学经师,在他的引领下,包括王昶、沈大成、江声、余萧客、王鸣盛、钱大昕、江藩、李林松等在内的吴地学者皆以汉人经说为指归、考证为手段从事经学研究,形成了影响有清一代学风的学术共同体——吴派。惠栋被后来众多学者视作吴派的核心。江声、王鸣盛、钱大昕、江藩、李林松等人除了在学术旨趣、研究方法上充分接受惠栋外,他们研究着作的具体内容也都有惠学的印记。本文以“惠栋与吴派经学研究”为题,以惠栋具体学术着述为线索,将东吴惠氏家族学术宗脉与此后吴派汉学共同体《古文尚书》疑辨、汉易学研究相关联,探讨惠栋学术研究风格的塑形过程,以及他的经学研究对吴地学者乃至乾嘉时年汉学风气产生的具体影响,以期还原惠栋在乾嘉经学史上的地位,并明晰“后惠栋时代”吴派经学研究的发展走向。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共分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惠栋与吴派的兴起”。本章重点考察惠栋的生平资料与乾嘉汉学“吴派”观念兴起的过程。第一节“惠栋生平简述”,以惠栋的主要学术着述为标识,将他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惠栋出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至三十岁(雍正四年,1726)。这一阶段惠栋主要是承继家学并撰作《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第二阶段是惠栋三十一岁(雍正五年,1727)至四十七岁(乾隆八年,1743)。这一阶段惠栋主要是为生计奔波,但在此过程中约历时九年完成了《古文尚书考》。第三阶段是惠栋四十八岁(乾隆九年,1744)至六十二岁(乾隆二十三年,1758)去世。这一阶段惠栋将学术研究的重心转移到汉易学之上,并结交了王鸣盛、钱大昕、戴震等一众学者。他的学术着作也为卢见曾资助而在这一阶段开始陆续刊刻。第二节“吴派观念建构历程述论”,梳理吴派观念从清代至建国后七十年间的建构历程,揭示出家学、师承、交游等多重因素交织,促成了吴门学术共同体的形成。第二章“东吴惠氏‘文人说经’与朴学范式确立”。本章重点考察惠栋对家族学术宗脉的继承,钩沉惠周惕、惠士奇经学研究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揭示出东吴惠氏由文学宗脉向经学学脉转变的经过,并展示惠栋由于接续家学的原因训纂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将家族吟咏为重的诗学传统过渡到笺疏为主的诗学研究上。惠栋也藉着经、史注疏手段训纂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为此后的经学考证确立了研究范式。第三章“惠栋与吴派《古文尚书》辨伪”。本章重点论述了惠栋《古文尚书考》的学术成就,并以《古文尚书考》为线索,串联江声《尚书集注音疏》与王鸣盛《尚书后辨》,旨在反映惠栋辨伪东晋《古文尚书》不只在方法上启迪了吴派后学,在具体研究内容上也对吴派经师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第四章“惠栋与吴派易学考辨”。本章通过梳理惠栋《易汉学》与《周易本义辨证》,明确惠栋的汉、宋立场对他的易学体系建构的作用,并指出,正是惠栋汉、宋立场的对立与交织,造成了江藩《周易述补》与李林松《周易述补》两部学术倾向侧重不一的同名学术着述得以并行于世,且推动吴派汉学在“后惠栋时代”发展进入不同方向。第五章“吴派研究的再思考”。本章首先从清廷文教政策《圣谕十六条》出发,梳理吴派学者的“异端”观,总括吴门经师的经学研究特色,揭示出吴派经师“异端”观立足于汉儒学说,重视诸子文献的价值、强调“无益于经”皆为异端、推重实学,这些主张均符合清廷文教政策的根本要求。其次通过考察江藩《乐县考》,讨论江藩与扬州学者凌廷堪的学术关系,比较《周易述补》与《乐县考》不同的对话对象,提出江藩青年时期应从属吴派,中年以后当归于扬州学派的意见。
王英娜[4](2020)在《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子》义理不竭、文笔妙奇的特点,促使历代释庄者完成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的新诠解。尤其,在近现代这个充满危机和变革的特殊时代,《庄子》的阐释呈现出继承传统与借鉴西学并存的多元格局,这些庄学成就证明了《庄子》作为传统经典所具有的绵延不断的文化生命力。与古代的庄学相较,中西并存的文化背景使近现代的庄子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学术突破,不论在研究范式,还是在思想探索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并对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训鉴。因此,近现代庄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阐释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近现代庄学新变进行整体观照,并从以佛解庄、以儒解庄、以西学解庄、以文学解庄等几个角度契入,考察近现代庄学的发展与新变,从而呈现其新时期的问题意识及时代文化价值。全文共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从社会、学术的历史背景,探讨近现代庄学的复兴问题。在近现代,庄学复兴是诸子学思潮兴起的产物,而诸子的兴起亦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即从儒学的附庸走向独立,其包含了社会时局变化、学术发展等诸多因素,亦经历了从清初到近现代学者们超越儒学并使诸子独立的不断自觉。内在演变与西学东渐是近现代诸子学兴起的重要动力,而子学的致用思想、解经功能尤其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发掘。这些诸子学发展的共性直接影响了近现代庄学的复兴,并使近现代庄学呈现出《庄子》校释类、义理类着作的新发展以及《庄子》文学的专题探索。第二章主要从“以佛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以佛解庄”是庄学史上传统的释庄方式之一,具体表现为“格义”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格义”最初是以传统典籍中的概念或思想来诠释佛学,其中《庄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它经历了概念式“格义”、会通式“格义”、系统化“格义”以及实用化“格义”的过程。近现代“以佛解庄”的“格义”新变主要表现为法相唯识宗概念体系的系统化应用以及西学中平等、自由、科学等观念的融入,它实现了与异国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既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亦有对外来文化精华的汲取,从而使《庄子》发挥了时代所需的社会效用。杨文会是使近现代佛学复兴的关键学者,他的“以佛解庄”推进了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发展,在其影响下,章太炎、梁启超等学者均走向了实用化的新变道路。可以说,对于庄子思想的致用探求是近现代学者“以佛解庄”的重要特点。第三章主要从“以儒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学者们之所以采用“以儒解庄”的诠释路径,是因为庄、儒之间在形上之“道”与形下的社会现实两个方面,均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行性,这为消解庄儒矛盾,提升庄学的社会效用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探索前提。近现代学者的“以儒解庄”是试图通过儒道互补应对危机境遇中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其拯救危亡的经世致用价值。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对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对庄、儒义理相通处的深入探析,尤其是对《庄子》中实用价值的进一步发掘;对“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以及廖平通过重构经学体系,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可以说,这些不同角度的新研寻体现了近现代学者救世的共同理想,以及开发《庄子》致用思想的时代风貌。第四章主要从中西融合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西学东渐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核心地位,引发了近现代学人对传统文化的批评与反思,而学者们中西文化的比较与融通既使《庄子》研究有所继承,同时亦为之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并呈现出庄学新变的时代性特征。在近现代西学与《庄子》的比较融合中,西方的进化论、快乐主义、自由思想、马克思主义等均对庄子思想的重新诠解产生了重要影响。严复、胡适、章鸿钊等人的庄子研究主要体现了进化论与庄子思想会通的渐进过程。此外,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斯宾诺莎的“自然”“自由”等,也被近现代学者引入与《庄子》思想的对话与阐释中,中西文化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为庄学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其开拓性的尝试亦成为后世学者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以及启蒙救亡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成为最科学、最前沿的思想和方法。在庄学界,吕振羽、侯外庐、郭沫若等学者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使《庄子》研究呈现了新的时代意义。可以说,近现代学者以不同的西学理论为《庄子》阐释提供了诸多新的视角,虽然在解庄中不免历史环境的局限,但其为中西文化交融做出的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效用,其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亦具有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在西学与本土文学发展的双重影响下,近现代“文学”观念明确从传统文史哲不分的状态中独立出来,并出现了广义与狭义的不同界定。《庄子》是否是文学作品虽然存在争议,但从总体来看,《庄子》的文学性特征在近现代具有新的发展,而这种新发展与近现代“文学”认知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本章探讨了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与近现代“文学”理论视角的建构两个方面,以之作为《庄子》近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在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中,本文主要从《庄子》的文学语言、篇章结构、文体、文学的社会性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在古今比较及中西文法的参照中突显《庄子》文学的继承与发展。近现代学者对《庄子》文学的探讨虽然不免简单和粗糙,但他们强烈而明确的文学自觉意识以及多元化的思维使《庄子》的文学性得到新的发掘,这对后世《庄子》文学的发展亦具重要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张昊苏[5](2019)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运用罗宗强先生开创的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对“乾嘉文学思想”展开专门研究,希望对乾嘉文学思潮、士人心态乃至时代风貌有所发明。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包括:对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综述与反思,特别注意探讨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中运用这一角度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在方法上对罗宗强范式的改良。对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情况的综述。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框架、思路。第一章,简要概括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思想学术史、文学活动等内容。本章勾勒的简要框架,是此下数章专题性论述的基本依据。第二章,主要探讨政治力量与文学思想的关系。乾嘉时代,特别是乾隆朝,以“稽古右文”为世所艳称,文化贡献不可抹杀;但社会也处在文字狱和“官学”的阴影之下,帝王专制对学术、思想、文学、心态均有压抑,使士人闭口钳舌。然而,即使是体制内的知识人、甚至是在官方性的写作中,也时刻(隐约)透露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感。不遇之士则“变音”尤甚。第三章,主要讨论乾嘉考据学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区别于文人、学人合一的倾向,乾嘉以“朴学”为“主流”,考据学者对辞章多有贬斥。这一学术倾向投射到文学领域,则引起了学、文的分离,使创作倾向、批评理论均有相应的演化。这个时期大盛的义理考据辞章之讨论,代表了朴学家与理学家、辞章家的区隔,隐然成为数十年后文史哲“学术现代化”分科的理论资源。第四章,主要讨论追求个性解放与艺术精致的文学思想倾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家,都必有其创作的追求。乾嘉时代固然有讲求规范的创作理论,但文人所接受的主流思潮则是发扬性灵,彰显才情。更具体地说,这些观念直接地接续了晚明的传统,包括士人(主要是江南)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心态和思想观念等,均成为晚明的延续,并在某些问题上走的更远。第五章,主要讨论叙事文学展现的文学思想命题。乾嘉时期同时是叙事文学的高峰,“六大名着”独占其二,其他小说也各有优长。故这里单独立章,探讨叙事文学在乾嘉时期对文学思想的特殊贡献。创作中出现的“自传性”现象、文体兼容的“集大成”现象及文言叙事文学的文体新变,均证明这一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思想上的特殊性。
陈峰[6](2019)在《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学统四起、名家辈出的清代学术史上,王懋竑(1668—1741)因纂订《朱子年谱》而久负盛名,其经史考据的成就亦受到乾嘉以降后学的普遍推重。王懋竑身处康乾之时,朝野上下弥漫着尊崇朱学的浓厚氛围,学者以尊朱述朱为能事,然编排去取之间指向各殊。导源于明中叶的博古考据之风在此时亦渐次兴盛,成为乾嘉朴学的先声。与此同时,陆王心学仍有余绪,颜李学派也在学林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江南儒士的王懋竑,早年便与方苞、朱泽沄等人订交论学,与阎若璩、惠士奇、李塨、张伯行、陈鹏年等人俱有往还。在与学人互动的历程中,王懋竑抱持着尊朱的宗旨,既迎合了清廷形塑意识形态的举措,同时又不尚苟且调停之说,不因袭摘撮成篇的陈法,转而剖析《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中的时空人物信息,从文辞的探讨、语境的还原、事证的勾稽、义理的寻绎等方面深加用功,考订朱熹行年先后,编订朱熹着述真伪。《朱子年谱》的编纂,既在清代朱子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彰显了王懋竑独特的学术风格与思想旨趣,为后世研究清代学术史提供了鲜活的个案。作为记史之体的年谱,糅合编年与纪传两种体裁,依据时序对史料进行排比系年,其中的去取增删,与编纂者本人的身份背景、学术考量以及思想动因息息相关。从乾嘉之时迄于今日,学界对王懋竑的推崇与肯定,主要是从《朱子年谱》考据精审、辨伪详实的角度而立论。然而《朱子年谱》纂订的动机,表面上是为了指陈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之误、否定“朱陆调和”之类的观点,实质上是以考据为工具,对李光地所纂《朱子全书》、张伯行所编《朱子语类辑略》等风行之书作出批驳,对同时理学家的种种误读作出纠谬,更是对康熙“理学真伪论”的潜在回应。具体而言,《朱子年谱》围绕着朱熹的书写可分为四个主题,即考订早年学行、辨析朱张交游、形塑朱陆之争、论定晚年宗旨。王懋竑考订朱熹早年,删汰种种神异书写,指陈武夷三先生为学不纯,又讳言朱熹早年学禅的经历,更淡化李侗(1093—1163)对朱熹的影响,意在将朱熹从道南一脉的理学系谱中加以抽离,为重新书写朱熹形象作出铺垫。《朱子年谱》中对朱张、朱陆交游书写,分别代表朱熹与当时学人互动的两种类型。以王懋竑所见,张栻与朱熹论学大旨相契,故《朱子年谱》对朱、张通书详加考释,一字一句不肯放过,将张栻视作朱熹之附翼,意在揭示朱熹编订着述、诠解义理时的艰辛历程,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变”的一面。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学者,为学宗旨已与朱熹偏离,王懋竑在形塑朱、陆之争时又常常略去书信的具体语境,专就两家争讼之语进行解读,将朱、陆之争认定为朱熹思想演变的核心论题,凸显朱熹固守正统、贬斥异端的形象,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不变”的一面。这种书写的不对称性,在《朱子年谱》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只是潜藏于文献罗列与史事考订之中,未被此前研究者发掘。王懋竑对朱熹晚年宗旨的探讨,以考辨《玉山讲义》为先,认定朱熹晚年并不专言本体,本体当寓于工夫之中。同时,王懋竑考订朱熹书信,以主敬为朱熹工夫论之主轴,主静从属于主敬,二者绝不能等同;主敬既贯穿于穷理、反躬之中,而读书为学方是穷理、反躬的下手之处。三者层层递进之下,朱熹学术思想中的形上色彩被渐渐剥离,取得代之的是日用伦常之道、下手工夫之处,其中读书治学之法更被王懋竑视作晚年定论所在。相较元明年谱而言,朱熹玄远思辨、默契道体、遥接孔孟的道学因素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潜研经籍、好古深思、反躬践行的读书人形象,这与康乾时渐盛的考据学风密不可分。王懋竑对《家礼》、《周易本义》前九图的辨伪,清儒中尊信者不少,当代人非议者居多。造成聚讼纷纭的主因是学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认知。王懋竑辨伪《家礼》,既援引《仪礼》《书仪》等书以凸显《家礼》“于古非有所据”,同时关注明清之时社会礼俗的递变,强调《家礼》“于今又难以行”。当然,王懋竑辨伪《家礼》的取径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从朱熹的文集、语录之中发现破绽,论定朱熹生前未撰《家礼》。王懋竑考辨此问题时,所见文献有限。其实从陈淳、黄干等人的歧说异论之中,更可佐证王懋竑的这一创见。再如《周易本义》前九图,王懋竑校雠宋元旧本、寻绎朱熹文语,以为九图非朱熹所作。此论得失互见,充斥着清初儒者鄙薄《图》《书》之学的成见。要言之,王懋竑辨伪诸书,展现了清儒考据中旁征博引、多闻阙疑的特质,其深层意图则是将朱熹文献中不合时宜、或者潜在发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加以剔除,从而强化朱熹的正面形象。王懋竑在经史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读书记疑》之中。经学领域中,王懋竑辨《古文尚书》之伪,与阎若璩、惠栋之理路不谋而合。在疑古求是的同时,王懋竑亦认为《古文尚书》保存圣贤遗训,不可尽废,较阎若璩、惠栋所见更为持平。蔡沈《书集传》虽为功令所尊,王懋竑考据史事、融贯事理对蔡书提出不少批评。在对《诗经》的研讨之中,王懋竑力辨毛、郑之异以破前儒陈说,不攀附崇郑佞郑的时风;辨析朱熹《诗集传》早晚版本之别,又能改订朱注之误,对元明旧解多有发覆。在三《礼》之中,王懋竑对《礼记》着力最深,不仅校勘、订正《礼记》经文,又能折衷于郑玄、朱熹、陈澔诸说之间,博古求是,缘情说礼,以求济用。《四书》方面,王懋竑将主敬认定为《四书章句集注》的思想主轴,考据名物以羽翼朱熹之说,参酌《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以推求朱熹定论。不过,王懋竑将《大学》《中庸》重新回归到《礼记》的系统中加以诠释,既折射了清儒对礼学的推重,又可视为对朱熹《四书》学体系的消解,在清儒之中颇具典范意义。至于史学领域,王懋竑潜研史籍,以校雠之法,效长编考异之例,改订、补正《资治通鉴纲目》,意在远绍朱熹之志。在分析史事、评骘人物中,王懋竑逐渐跳脱出天理史观的束缚,通过比勘文献记载的歧异展现历史的复杂图景,在考订名物制度、还原历史过程之中探求史学的经世致用之效。在南宋以降的学术思想史上,朱熹学说的权威地位虽已奠定,然而朱熹的历史形象却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态历程。李方子《朱子年谱》行世之后,取信而增详者有之,批评而改订者有之,显示了朱门后学在理解师说上种种差异。明清之时,尊朱已有定论,述朱却无共识。围绕着朱熹的年谱层出不穷,纂谱者或以标榜道统为宗旨,或怀彰显乡贤之心,或以弘扬祖德为职志。正因立场有别、旨趣各殊,编年记事之间往往暗寓作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理解。《四库全书总目》对《朱子年谱》推崇备至,归根究底,是因为王懋竑对朱熹的成功塑造,恰恰符合乾嘉考据学者的学术预设,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理学与经学间的张力消融于无形之中。与此相似,王懋竑逝世后,其学术贡献受到了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翁方纲、阮元、俞樾、陈澧等人的推重。在近代以来,唐文治、梁启超、胡适、钱穆等学者在讨论朱子学史、清代学术史时皆曾对王懋竑予以高度评价。在这些表彰与评议之中,无论是将王懋竑塑造为笃守程朱、深研考据的朴鲁学者,或是推阐宋明学术的朱学巨擘,抑或是扬州学派之先导人物,皆是立足于王懋竑学术思想的特定方面而立论。若就知识社会学的理路而言,王懋竑的学术形象亦经历着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作为偏居一隅的儒者,王懋竑撰作不倦,着书传世,在后来学者的追溯与书写之下,其学术形象虽无定论可言,亦跃升为学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便足证王懋竑的学术思想在乾嘉以降的深远影响。
闫超凡[7](2019)在《《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研究》文中认为史评起源于先秦至两汉时的经史着作,至唐宋时起而逐渐繁荣起来,并从南宋时起开始反映在目录学的部类划分上,虽然史评类的设立在南宋至明代中期中间有所反复,但至《四库全书总目》时成为固定分类,无论是在史评类的归类原则上,还是具体范畴上,均形成后世史评类的一种规范。《总目》史评类对着录与存目的各着作均作提要,等于对乾隆以前的史评作了一番学术梳理,通过对提要的研究,一来可以看出《总目》史评类着录与存目的原则,从此原则中可看出当时政府对史评的政治与学术评价体系间的关系;二来可看得出《总目》史评类的史学批评内容,《总目》史评类通过对考证的重视而加强了史学本体意识,又通过对不同义理化史评的批评以营造一种新的史学义理,通过对史评与时论、蒙学作品、辞章之学的探讨,体现了《总目》史评类的史学本体意识与政治操控。
王玉峰[8](2019)在《张舜徽先生《壮议轩日记》研究》文中指出张舜徽先生是当代着名的国学大师、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一生勤勉治学,着述宏富。《壮议轩日记》是张舜徽先生早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原始记录,目前仅存残编,内容涉及其读书治学、教书育人、生活交友等诸多方面,具有记录范围广泛、取材征引繁复、发论直抒胸臆等特点。将《壮议轩日记》按照“读书与发论”、“辑书、校书与着书”、“大学授课”、“答问与演讲”、“信札与交友”、“自省与定计”等多个专题进行分类研究,可以总结出张舜徽先生早年的治学思想,主要包括“经世致用,要读有用之书”、“取博去杂,力却门户之见”和“勤勉治学,当为一生志业”等,这对于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张舜徽先生学术思想是大有裨益的。
张循[9](2019)在《今典、古典与清学本相——评於梅舫《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文中提出一自清末以来,在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以下简称清学史)的领域里,逐渐形成了若干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钱穆和余英时等人的研究,影响尤为广泛。a这些前辈学者的研究呈现为一系列的经典文献、经典问题以及经典解释。今人在认识清学史的时候,通常都得力于这些文献、问题和解释的引导,同时也受到它们所构成的研究典范的强烈笼
宋世瑞[10](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着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二、汉宋之争与清代文笔之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宋之争与清代文笔之辨(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吴汝纶的生平 |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与古文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曾氏幕府中的历练与文缘 |
第三节 从“三十专城”到“志在吏隐” |
第四节 莲池十年与扶桑四月 |
第二章 吴汝纶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认识与发明 |
第一节 吴汝纶对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 |
第二节 文道观念的重塑 |
第三节 重视文法与桐城文论的新变 |
第三章 吴汝纶对桐城古文创作理论的实践 |
第一节 学为文用:吴汝纶的古文学习方法 |
第二节 以气行辞:“因声求气”说在古文创作中的运用 |
第三节 高邈古雅:吴汝纶承于桐城的古文风格 |
第四章 吴汝纶古文创作的湘乡派特征 |
第一节 能济时变的“有为之作” |
第二节 文气“厚集”与“行气之法” |
第三节 雄奇谲宕与坚直劲健 |
第五章 “因文求意”与吴汝纶的古文说经方法 |
第一节 “因文求意”的由来、运用及特征 |
第二节 《易说》“因文求意”的实际应用 |
第三节 《尚书故》中的综合性说经实践 |
第六章 古文之学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改良 |
第一节 莲池书院时期的“以文设教” |
第二节 “以文设教”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提出与运用 |
第三节 “以文设教”与“国民精神”的养成 |
第四节 贺涛对“以文设教”观念的继承与保定文学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乾嘉以前诗经学研究 |
一、先秦诗经学 |
二、秦汉诗经学 |
三、魏晋唐诗经学 |
四、宋代诗经学 |
五、元明诗经学 |
六、清初诗经学 |
第二节 乾嘉时期诗经学研究综述 |
一、清人着作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二、近人学术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三、近人经学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四、诗经学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五、清代诗经学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六、乾嘉时期诗经学学者个案研究 |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乾嘉时期诗经学知识背景与学术风气 |
第一节 乾嘉诗经学概念明晰 |
一、时代的乾嘉 |
二、学术的乾嘉 |
第二节 经学的全面复兴 |
一、学术交流蔚然成风 |
二、大师名家集聚出现 |
三、着述丰富名着繁多 |
第三节 重汉抑宋与诗经学研究 |
一、经义研究以古为尚 |
二、诗经训诂成就斐然 |
三、诗经学凭证据立论 |
第四节 小学、考据与诗经学研究 |
一、小学通经典 |
二、考据治诗经 |
第二章 诗经学研究的历史眼光 |
第一节 《诗经》名物制度研究的历史打通 |
一、名物研究博采众长 |
二、礼仪制度互为阐释 |
第二节 《诗经》天文地理研究的历史溯源 |
一、天文研究中西合璧 |
二、地理研究因地释人 |
第三节 《诗经》“因声求义”研究的历史演变 |
一、“因声求义”内涵的发展 |
二、“因声求义”的历史演变 |
第三章 乾嘉朴学诗经流派及风格研究 |
第一节 吴派诗经学研究 |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
二、学术风格特征 |
第二节 皖派诗经学研究 |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
二、皖派学术风格特征 |
第三节 扬州学派诗经学研究 |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
二、学术风格特征 |
第四章 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研究 |
第一节 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 |
一、乾嘉以前三家诗辑佚简述 |
二、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成就 |
第二节 陈寿祺与《三家诗遗说考》 |
一、陈寿祺其学术渊源 |
二、《三家诗遗说考》 |
第三节 《诗》外诗辑佚研究 |
一、《诗》外诗内涵 |
二、《诗》外诗研究简述 |
三、沈德潜与《古诗源·古逸》 |
四、《诗》外诗价值研究 |
第五章 崔述《诗经》研究走出宗宋宗汉的怪圈 |
第一节 走出“宗汉宗宋”的怪圈 |
一、汉学宋学之争 |
二、崔述之家学渊源 |
三、疑古与考据相伴而生 |
四、汉学研究方法之弊端 |
第二节 崔述与《读风偶识》 |
一、沿袭孔子诗教思想 |
二、以史证诗与以诗证诗 |
三、以情论诗与以俗释诗 |
第三节 崔述独立思考之意义阐释 |
一、学术史之价值 |
二、考据疑古之突破 |
第六章 乾嘉时期诗经学研究的突破与成就 |
第一节 实事求是学风的突破 |
一、实事求是的学术演变 |
二、实事求是风气之突破 |
第二节 方法论的突破与影响 |
一、文字、音韵、训诂为始阶 |
二、求真求实、信而有征 |
三、以经解经、贯通经传 |
第三节 乾嘉诗经学历史地位的建立 |
一、形成独具特色的诗经考据学 |
二、整理了丰富的诗经学文献资料 |
三、开近代实证学风之先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惠栋与吴派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惠栋与吴派的兴起 |
第一节 惠栋生平简述 |
第二节 “吴派”观念建构历程述论 |
一、清代:吴派观念萌发 |
二、民国:吴派观念具体化 |
三、新中国七十年:吴派观念赓续与拓展 |
四、小结 |
第二章 东吴惠氏“文人说经”与朴学范式确立 |
第一节 惠周惕、惠士奇文学与经学论略 |
一、惠周惕文学与经学 |
二、惠士奇文学与经学 |
三、小结 |
第二节 论惠栋诗学旨趣与经、史根柢 |
一、重构侧重“根柢”的诗论 |
二、由“根柢”彰显渔洋诗“诗史”价值 |
三、研治诗歌接续惠氏家学 |
四、小结 |
第三节 《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的文本特色及朴学范式价值 |
一、忠于原本 |
二、以证代论 |
三、博采兼容 |
四、余论 |
第三章 惠栋与吴派《古文尚书》辨伪 |
第一节 惠栋《古文尚书考》学术成就论略 |
一、《古文尚书考》与《尚书古文疏证》 |
二、《古文尚书考》引领汉学风气 |
第二节 惠栋与江声《尚书集注音疏》 |
一、江声《尚书》学研究缘起 |
二、浸润惠栋印记的注《书》特色 |
三、赓续惠栋辨伪《晚书》 |
四、小结 |
第三节 惠栋与王鸣盛《尚书后辨》 |
一、《尚书后辨》对《古文尚书考》的接受 |
二、王鸣盛少引惠书原因其一:惠书引证材料混杂不清 |
三、王鸣盛少引惠书原因其二:突显个人学术特色 |
四、余论 |
第四章 惠栋与吴派易学考辨 |
第一节 汉、宋立场与惠栋易学体系建构 |
一、《易汉学》中的宋易学 |
二、《周易本义辨证》中的汉学意识 |
三、余论 |
第二节 惠栋与江藩《周易述补》 |
一、延续学脉,羽翼惠栋 |
二、推崇汉易,偏重虞翻 |
三、清晰界线,汉宋分明 |
四、小结 |
第三节 惠栋与李林松《周易述补》 |
一、更变体例突显个人特色 |
二、视野开阔网罗吴门诸家 |
三、取义庞杂模糊学术边界 |
四、小结 |
第五章 吴派研究的再思考 |
第一节 排异端,立正学——从《圣谕十六条》看吴派“异端”观 |
一、重视子书文献价值 |
二、“无益于经”皆为异端 |
三、主张“求实”之学 |
四、小结 |
第二节 江藩与《乐县考》 |
一、复古风潮推动乐律学研究 |
二、《乐县考》撰作旨趣:以复古“宗郑”求古乐复兴 |
三、《乐县考》复兴古乐途径:“今乐可通于古乐” |
四、从《乐县考》看江藩学派归属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近现代庄学研究现状分析 |
三、本文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现代历史语境下的庄学复兴 |
第一节 近现代诸子学的兴起 |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学的复兴 |
第三节 近现代庄学复兴的意义 |
第二章 以佛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
第一节 以佛解庄的“格义”方法及历史演进 |
一、“格义”方法的发生 |
二、传统概念式“格义”的释义策略 |
三、传统会通式“格义”的发展 |
四、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推进 |
五、近现代实用化“格义”的新变 |
第二节 章太炎“以佛解庄”的致用理路 |
一、以庄、佛构建“致用”理路的动因 |
二、“齐物”与真如目标的预设 |
三、由真返俗的致用方法 |
第三节 梁启超以佛、儒释庄的新诠解 |
一、对胡适解庄方法的质疑 |
二、“真我”本体的确立及开拓 |
三、庄儒融合与实践途径的新探索 |
四、以佛、儒释庄的原由及意义 |
第三章 以儒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
第一节 传统的“以儒解庄”思想 |
一、儒、庄融通的可行性前提 |
二、传统“以儒解庄”的特点 |
第二节 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风貌 |
一、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 |
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 |
三、庄、儒义理融合的深入与开拓 |
第三节 近现代以经学解庄的新融合 |
一、《庄子》与经学的互动融合 |
二、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 |
三、以经学解庄的价值和意义 |
第四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
第一节 《庄子》与进化论思想 |
一、严复以“天演”解庄: 进化思想的引入 |
二、胡适以“进化”解庄: 物种依据的相通 |
三、章鸿钊的“天择律”与“天钧律”:进化思想的新定位 |
四、以进化论阐释《庄子》的评价 |
第二节 《庄子》与快乐主义 |
一、根本相通:快乐与自得 |
二、追求持久快乐的相似途径 |
三、伊、庄认识论的异同辨析 |
四、伊、庄比较的方法和意义 |
第三节 《庄子》之“本体”与“自由” |
一、斯、庄比较的可能性及新特点 |
二、形而上: 本体的相契与殊异 |
三、形而下: 相似的“自由”追求与不同路径 |
第四节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论庄子 |
一、吕振羽以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较早尝试 |
二、侯外庐对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补充 |
三、郭沫若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新拓展 |
四、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五章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 |
第一节 近现代“文学”认知的新变 |
一、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 |
二、近现代“文学”的理论视角 |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 |
一、《庄子》的文学语言 |
二、《庄子》的篇章结构 |
三、《庄子》的文体 |
四、《庄子》文学与社会 |
五、《庄子》与传统典籍的文学比较 |
六、其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乾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文学思想史研究综述 |
二、何为“文学”?何为“文学思想”?——立足于清代文学的考察 |
三、何以“文学思想史”? |
中:乾嘉文学思想研究综述 |
一、乾嘉文学与文学思想史料略述 |
二、乾嘉时期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综述 |
下:范围、框架、思路 |
一、关于“乾嘉” |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思路 |
第一章 乾嘉文学思想展开的背景 |
第一节 乾嘉历史与文化政策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思想史、学术史概况 |
第三节 乾嘉文学概述(上):流派概述(附理论批评) |
第四节 乾嘉文学概述(下):历时性考察 |
第二章 政治压抑下的文学主潮 |
第一节 御制文学、科举制度、台阁文艺 |
第二节 官方修书与文体正变 |
第三节 盛世中的变音 |
第三章 朴学背景下的创作转向 |
第一节 “学人”与“文人”、“考据”与“辞章”之争 |
第二节 从推重学养到逞才炫博 |
第四章 个性解放与艺术的精致 |
第一节 晚明的潜流 |
第二节 两种精致化追求的离合 |
第三节 女性观念与女性文学的变化 |
第五章 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思想新貌 |
第一节 自寓、自况向自传性的进发 |
第二节 集大成与雅文学化 |
第三节 文言叙事文学的体制创新 |
结语:何以乾嘉? |
参考文献 |
(6)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史料取用 |
1.4 内容架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世与知人:王懋竑的家世、交游与着述 |
2.1 世风与家学 |
2.1.1 清初学风 |
2.1.2 扬州学术 |
2.1.3 白田家学 |
2.2 交游与转益 |
2.2.1 学林硕彦 |
2.2.2 理学名臣 |
2.2.3 乡贤名士 |
2.3 着述与流传 |
2.3.1 《朱子年谱》 |
2.3.2 《白田草堂存稿》 |
2.3.3 《白田草堂续稿》 |
2.3.4 《读书记疑》 |
2.3.5 《朱子文集注》 |
第3章 背景与历程:《朱子年谱》纂订前后 |
3.1 背景与动因 |
3.2 过程与意图 |
3.3 取鉴与采择 |
3.3.1 李默《紫阳文公先生年谱》 |
3.3.2 洪嘉植《朱子年谱》 |
3.3.3 朱玉《朱文公年谱事实》 |
3.3.4 邹琢其《朱子年谱正讹》 |
3.3.5 朱泽沄《朱子圣学考略》 |
第4章 笔法与心证:王懋竑对朱熹学行的书写 |
4.1 考订早年学行 |
4.1.1 删汰神异书写 |
4.1.2 考辨武夷从学 |
4.1.3 讳言学禅经历 |
4.1.4 改订延平授受 |
4.2 辨析朱、张交游 |
4.2.1 过程的序列 |
4.2.2 史料的辨析 |
4.2.3 立场的审视 |
4.3 形塑朱、陆之争 |
4.3.1 书写鹅湖之会 |
4.3.2 重释南康之会 |
4.3.3 揭示“辨陆学之非” |
4.4 论定晚年宗旨 |
4.4.1 本体与工夫之辨 |
4.4.2 主静与主敬之辨 |
4.4.3 穷理与读书之辨 |
第5章 独断与考索:王懋竑对朱熹着述的辨伪 |
5.1 参酌今古:《家礼》辨伪的逻辑进路与思想意义 |
5.1.1 征于古今礼书 |
5.1.2 验诸人情风俗 |
5.1.3 考之朱熹行年 |
5.1.4 余论 |
5.2 黜虚崇实:《周易本义》前九图辨伪的学术考量 |
5.2.1 校雠于版本 |
5.2.2 寻绎于师说 |
5.2.3 决疑于本事 |
5.2.4 小结 |
第6章 考古与新诠:王懋竑的经学成就 |
6.1 辨伪与求是:王懋竑《尚书》学发微 |
6.1.1 治《书》历程 |
6.1.2 辨《古文》之伪而论衡今古文得失 |
6.1.3 申朱熹之说而订正蔡《传》之误 |
6.1.4 考据史事、融贯事理而自成一说 |
6.2 通贯与自得:王懋竑《诗经》学申述 |
6.2.1 治《诗》历程 |
6.2.2 辨毛、郑之异 |
6.2.3 订朱熹之注 |
6.2.4 创自得之说 |
6.3 纂辑与明断:王懋竑《礼记》学析论 |
6.3.1 治《礼》历程 |
6.3.2 纂礼求通 |
6.3.3 博古求是 |
6.4 推阐与补订:王懋竑《四书》学述略 |
6.4.1 推阐主敬工夫以揭橥《集注》之旨 |
6.4.2 考据名物史事以羽翼《集注》之解 |
6.4.3 采摭《文集》《语类》以发明《集注》之义 |
第7章 校雠与论衡:王懋竑的史学成就 |
7.1 校雠以判史实 |
7.2 尊朱以申《纲目》 |
7.3 博古以通世用 |
第8章 历史影响与学术地位 |
8.1 《四库全书总目》的论定 |
8.1.1 着作的评价 |
8.1.2 观点的征引 |
8.2 清代儒者的评议 |
8.3 郡邑后学的表彰 |
8.4 民国以降的回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清儒王懋竑年谱新编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着清单 |
(7)《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一)对《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源流的研究 |
(二)对《总目》史评类的考证与述论 |
(三)对《总目》史评类史学批评思想与理论的研究 |
小结 |
第一章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的来源 |
第一节 经史着作中史评类之滥觞 |
一、《易传》之彖辞、象辞 |
二、《诗序》之大序小序 |
三、《尚书》之《书序》 |
四、《春秋左传》之“君子曰” |
五、《史记》之“太史公曰” |
六、史传之“赞曰” |
第二节 目录学中史评类之起源 |
一、史评类产生之前 |
二、史评类的产生与宋元时的沉寂 |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至《总目》前目录学中史评类目之发展 |
小结 |
第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的范型 |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之确立 |
一、与正史、编年体史书等关系密切的史评与史注着作之归类 |
二、兼钞兼评着作的归类问题 |
三、区分咏史诗与叙史诗 |
四、子部杂家类中的史评不入史评类之缘由 |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之范畴 |
一、史学义例 |
二、史考 |
三、史论 |
四、叙史诗 |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分类原则的影响 |
一、依四部分类法的书目 |
二、不依四部分类法的书目 |
小结 |
第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之着录原则 |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着录之原则 |
一、义理与史观不与清高宗之史识相违碍 |
二、考证精良 |
三、体例完整 |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存目之原则 |
一、政治原因:作者不足论、观点“悖谬” |
二、有助举业与蒙学之史评及坊本 |
三、沿袭陈说、内容冗杂、作品未竞 |
四、已在别本着录者 |
小结 |
第四章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中的史学批评 |
第一节 “崇汉抑宋”在《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中之表现 |
一、从汉宋之分到史论与考证之分 |
二、对义理化史评内部不同立场义理的褒与抑 |
三、以对《史通》各评注本的评价看其崇汉抑宋的立场 |
四、推动史考发展与官方钳制并存 |
第二节 对史评与时论关系的认识 |
一、重经世 |
二、贬党争 |
第三节 对蒙学类史评之批评 |
一、《总目》史评类中收录蒙学着作的缘由 |
二、对蒙学类史评的俚俗与理学化的批评 |
第四节 对史评与辞章之学关系的探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张舜徽先生《壮议轩日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研究思路及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张舜徽先生及其《壮议轩日记》 |
一、张舜徽先生的学术生涯 |
二、《壮议轩日记》的内容与特点 |
第二章 《壮议轩日记》文本研究(上) |
一、读书与发论专题 |
二、辑书、校书与着书专题 |
三、大学授课专题 |
第三章 《壮议轩日记》文本研究(下) |
一、答问与演讲专题 |
二、信札与交友专题 |
三、自省与定计专题 |
第四章 从《壮议轩日记》看张舜徽先生的治学思想 |
一、经世致用,要读有用之书 |
二、取博去杂,力却门户之见 |
三、勤勉治学,当为一生志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着述特征 |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四、小结 |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
五、小结 |
第二节 “板桥体” |
一、“板桥体”之源头 |
二、“板桥体”之形成 |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
四、小结 |
第三节 “说粤体” |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聊斋体” |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
四、小结 |
结语 |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着录及出现的问题 |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
三、小结 |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
一、《玉光剑气集》 |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
三、《楚庭稗珠录》 |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
小结 |
总结 |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汉宋之争与清代文笔之辨(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D]. 范丹凝. 山东大学, 2021(11)
- [2]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D]. 赵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惠栋与吴派经学研究[D]. 王祥辰. 扬州大学, 2020(01)
- [4]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D]. 王英娜. 山东大学, 2020(08)
- [5]乾嘉文学思想研究[D]. 张昊苏. 南开大学, 2019(05)
- [6]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D]. 陈峰. 湖南大学, 2019(07)
- [7]《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研究[D]. 闫超凡. 武汉大学, 2019(09)
- [8]张舜徽先生《壮议轩日记》研究[D]. 王玉峰.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9]今典、古典与清学本相——评於梅舫《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J]. 张循. 清史研究, 2019(01)
- [10]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