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方法探讨

机电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方法探讨

一、机电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罗美[1](2021)在《职业能力导向的中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为例》文中提出在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背景下,教材开发与编撰已成为当下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并且,校本教材开发是学校为了适应本校教学环境,满足学生需求,突出学校特色,发挥学校效能,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国内外校本教材研究现状,结合深入调研的广东省内多所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现状、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广州市黄埔某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进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校本教材开发个案研究。通过分析现用规划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使用情况与课程教学现状,剖析发现教材教学适切性存在偏颇和不足,如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实用性等,导致教师教学负担重,学生学习吃力,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因此,开展了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即在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校本教材开发要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做中学”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充分肯定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力。深入企业调研,利用“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确定课程所包含的职业能力点,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将课程标准“校本化”作为校本教材编写的依据,按照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对应学习项目(任务),实现工作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同时创新教材组织结构与呈现方式,使校本教材与活页式教材结合发挥更大效用;教材内容选择立足于本校教学资源,以培养胜任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组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蕴含培养职业能力点为载体的学习任务,兼顾职业技能考证的内容,实现培养学生岗位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并重的校本教材开发,完成了校本教材目录与样章。采用基于教学试验的行动研究进行校本样章使用效果分析,同时结合职业教育教材体系设计“三维理论”,对比教材对应内容的教学适切性,论证此校本教材开发成效。本研究分析阐述了校本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开发程序、理念原则、组织结构及内容筛选,致力于增强教材教学适切性,通过校本教材开发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发挥学校效能。本研究成果也可为今后机电类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开发提供借鉴。

陈怡[2](2021)在《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制造2025”伟大战略的提出与推进,打造“大国工匠”、培养高素质工人的任务迫在眉睫。而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的坚强后盾,因此中职加工制造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备受期望。另一方面,虽然中职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处于高位,深受企业的欢迎,但就业质量并非像就业率那样好,尤其是就业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本文从就业能力概念的阐述,借鉴国内外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能力素质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江苏省苏州市三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行现状调查,找出原因,为学校、学生、企业、政府就提升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出建议与对策。本研究发现苏州三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个性品质较符合要求,自信心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问题解决能力弱,团队合作有待提高;可适应工作环境变化,但抗挫力和抗压力弱;缺乏学习兴趣,专业技能表现不够突出;未获得过技能大赛奖项的毕业生在各能力维度上偏弱;无职业规划的毕业生在职业适应力和专业能力上偏弱。通过现状,笔者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学生层面:中职生缺乏就业能力提升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素质不稳定。学校层面:实践类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不够充足;师资力量与教学能力不足,高层次技能大赛成绩较少。企业层面:校企合作层次不高,学生成为劳动力替补;在实习实训中对学生关注程度不够。政府层面:政府对引进企业专业师资的政策还不够完善。针对原因分析,本研究从学生、学校、政府、企业四个层面提出建议与对策。学生层面: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积极培养自身就业能力;学会适度缓解压力,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学校层面: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丰富教学方式与内容;调动资源走进企业,加强体验式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企业层面:制定理论与实践提升计划,提高校企合作积极性;在实习实训中提高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政府层面:对学校招聘专业师资进行政策倾斜,创设更多更优的政策条件促进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提升。

戴宁楠[3](2020)在《TF公司与JD学院企校合作研究》文中提出在全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和高新科技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才有了更多、更全面的需求,这也导致社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教育有了更高的期待。如何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推进工作、如何改善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如何更高效地对接高职院校与大型企业之间的资源,都成了院校、企业、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确立了一种由服务社会和就业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双方合作协同办学的新模式,模式的初步确立基本解决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方向的重大问题。同时,企校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和就业率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为自己储备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与企业的实践教学共同发力的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对创新技术的学习中,也能够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专业技术的操作中,从而实现理论与技术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国家的全力推动下,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因其多样性的合作模式、多元素的工作内容、多角色的运营主体,在教育与管理领域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和研究。本文作者将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运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高职院校的企业对接教育、企校合作的合作模式、订单班的设立、合作的前提与风险等进行研究,并结合自己在JD学院与TF公司工作的经历,以其企校合作的案例作为分析范本,对现行的企校合作模式进行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深入分析,并以华为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作为成功案例,对企校合作模式的推行提出有一定建设性意见的建议。

刘伟岩[4](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许朝山[5](2020)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是国家针对目前经济形势所提出的方针政策,在此背景下国家政策、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都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产教两界专家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优化上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与探索。但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目标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结构性矛盾突出,院校间同质化严重,特色不明显,数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企业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中发挥作用不明显。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落后于实践探索,个案研究、经验性总结较多,系统性、理论性研究较少。本研究按照“存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基于教育生态学中生态平衡理念,以教育生态多样性为出发点,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开展研究。围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首先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从就业“结构性矛盾”、专业“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偏离度”效应以及“四方协同”治理体制四个角度剖析原因所在;最后,根据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了对应的解决问题对策。本研究通过系统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行业、市场和高校的四方产教生态系统的平衡、持续发展过程,构建了该生态系统状态模型及调整动力学模型,以及依此模型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方式。为研究和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产业升级中的高校就业“结构性”矛盾研究方面,针对智能制造在机械行业产业升级的发展过程中,产业智能制造示范点的布局与高职院校布局区域差异较大,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巨大,制约了企业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发展。盲目扩招高职人才,可能会引起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结构失衡,产生区域多所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相同领域专业,造成人才培养局部过剩。优化设置下的高职专业“供给侧”改革研究,以模具行业为例,进行专业优化设置。分析了模具行业人才多方面需求,针对模具专业六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运用PISA模拟测试的方法量化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评价,通过创新与实操结合开展职业能力测试,效果显着。专业设置中应用教育生态学中的最适度原则,充分发挥教育生态学理论中的生态优势,对区域模具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的研究方面,本研究分析了常州科教城通过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政府、企业、院所和学校等产学研合作育人。对地方转型中的高职教育“偏离度”效应的研究发现,常州市产业-就业结构的均衡性分布基本合理。依此提出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体制的研究方面,按照“政府依法管理、高校依法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治理原则,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治理体制与治理能力建设。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基于大数据治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高职绩效导向的评价和内部治理体制,实现专业与产业公共数据的开放和共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将专业建设引向功能性改革,高端化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运用教育生态学和系统学理论,构建产教生态系统状态模型、生态系统调整动力学模型,以此分析该系统危机程度,提出调控策略。(2)在实践方面首次给出智能制造行业高校就业“结构性”矛盾分析、模具专业“供给侧”改革以及专业设置及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案例。(3)在机制方面首次根据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提出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体制。构建“政府调控、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导”四方协同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基于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

郑光辉[6](2020)在《中职机电专业“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研究 ——以三门职业中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中职机电专业开展“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的研究,对于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增强专业教学效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深入挖掘项目教学和学徒制的理论内涵,使得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成为机电专业教学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本研究针对中职机电专业应用项目教学在逐步削弱、专业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欠佳以及学徒制教学如何有效融合到专业教学上等问题,以三职业中专为例,从中职项目教学现状和学徒制现状的调查入手,发现问题,分析条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在项目教学组织形式和学徒制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机电专业“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的构建,打造出“项目引领,师徒结对,共同体助学”的教学思想,即以教学项目为根本、以项目教学的六大步骤为程序、以师徒结对为桥梁,以师徒共同体为助学手段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促成师傅传技授艺、学徒拜师学艺的教与学氛围,凸显师带徒的关键作用。从项目教学原则、师傅遴选、师徒形成机制、教学项目构建、评价体系以及教学程序等方面构建起“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并通过学校的实训教学和企业的顶岗实习中开展实践研究,进一步验证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有效性。这是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一次改变,也是机电专业的教学行为体系一种深化。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徒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学徒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不仅对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做了一定的理论补充,在丰富教学方法、关注专业学习的特点、梳理师徒关系、提升职业能力、创新产教融合形式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陈慧媚[7](2020)在《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制造业素来被人们誉为“工业心脏”,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但是我国一直以来只能称得上是制造大国却称不上是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推动我国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变得至关重要。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物分析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过程中发现我国地方高校在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和原因对症下药,思考如何优化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选取南昌大学作为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在对南昌大学的相关实物进行分析以及对部分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的基础之上了解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对培养现状进行评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发现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六个问题: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办学特色不突出;应用型师资力量待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学生存在着能力缺乏的现象;办学经费投入有限;校企之间难以深入合作。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接着分别在德国、美国、英国这几个工业强国中各选取了一所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比较成功的高校,总结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在针对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然后在结合前几部分的基础之上从以下七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注重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拓宽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

赵帅帅[8](2020)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城轨项目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以杭州X学院为例》文中认为截至2018年底,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超5761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渗透,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了各大职业院校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更好地开展人工智能背景下城轨人才培养改革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人工智能和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概念以及阐述人才培养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后续人才培养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对城轨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智能运营和智能运维;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内容。接着通过访谈法对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客运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需要具备人工智能思维的人才、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和跨界复合型人才。然后以杭州X学院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以下简称城轨专业)为例,阐述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的现状(2018年前的人才培养情况),结合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人工智能影响带来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发现需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结构、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最后,基于“人才培养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721”学习法、“CDIO”教学模式,提出设立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人工智能思维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创新开发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增加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信息素养等课程;“引、培、聘、比”多管齐下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富有创新能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城轨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共育、CD10模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加强沟通反馈机制等多方面的改革措施,为新形式下城轨项目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也为高职院校城轨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孟晓红[9](2020)在《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界定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具有“职业能力”的要求。职业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以及就业后转岗和再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毕业后即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中的职业能力指的是个体在成功完成某种职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不是几种能力简单相加,而是各种能力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知识的有机地迁移。本研究以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阐述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在实际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论述了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本论文以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研究主线,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环境,以及该研究课题存在的意义,还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内容、研究目标和方法,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核心概念思想,还分析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介绍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职业能力方面的相关要求。明确了中职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第二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本章节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后文的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基础。第三章针对性的提出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的应对措施和实施方案。此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详细论述了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最后,对论文进行总结与反思,归纳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并客观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工作的方向。

刘鹤年[10](2020)在《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认为创新创业是我国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培养目标,更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培养目标。本文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创业课程、创业实体和创业政策等诸多方面论述高职院校的经验和做法。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创新创业的国家背景。笔者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界定集中梳理了创新创业的定义、内涵和特点。该文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作者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2019年100万人的扩招,这对大环境下的就业市场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2019年高职院校的扩招将直接冲击2022年的就业市场。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深切重视,从针对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增大,及就业市场呈现出对高技术人才的“高需求量”来看,我们应当转变观念,其实创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高不可攀,仅仅是一种符合实际的就业形式;而且创业一旦成功,就会创造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可以更多的回报国家,高职大学生既能取得丰厚回报,又能够巧妙的避开社会就业压力。高职院校需要鼓励学生能够转变原有的就业观念,创新创业也是高级就业。第二部分:通过问卷的形式,作者在河北省、山东省和四川省等省市的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烟台职业学院等11所高职院校收回998份问卷。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向、区域、专业、因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还对3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进行了访谈。调查发现:高职生创业区域倾向于二三线城市。高职生在创新创业的意向上,生源地农村和城市有别。部分农村生源地高职生就业动机就是离开农村,去往大城市发展生活。高职生创新创业的理性比较现实,多数高职生认为毕业后和在校期间应当先累积经验,毕业后2-3年再进行创业,对待创业失败头脑也比较冷静。但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不足,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创业,比例最大占55.51%。他们渴望在新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媒体及生态开发领域有所发展。但是缺乏资金、缺少创新能力和知识无法满足创业需求。第三部分:创新创业原因分析。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创新创业得一个基本要求,在创新能力方面要求语言和逻辑能力较高,在创业能力方面要求内省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较多,管理者应具备人际智慧。调查还发现,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对创新创业产生一定影响,社会舆论也对高职生创新创业动力有不确定因素。高职院校应当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设立资金支持、举办多元化创新创业大赛,加强企业与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更多交流,搭建“创新创业园”“孵化园”。第四部分:以首批国家示范性院校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为例,找寻构建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订对学生有利的相关政策,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以优秀毕业生的创业经历阐释创新创业教育动机、时机、机遇和素质等方面。在职称评定和业务考核方面,鼓励教师进行技术创新和领创办企业。在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方面,提高专利发明的权重和分值。不鼓励大量发表低水平的论文。第五部分:吸收了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做法,提出了加强教师创新创业业绩的考核,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相关机构。同时,创新和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也要注意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选拔,加强培养学生个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将创新创业作为一种不错的就业选择,高职大学生将来即使不创业,但有着较好的创业能力,会在毕业后的工作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最后,通过笔者的研究和部分实践,高职院校要梳理创新创业的意识,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实体。学生方面要适当在学校期间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和实习。当然,对于创新创业我们要适当进行,不宜盲从。

二、机电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电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能力导向的中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校本教材开发国外研究现状
        二、校本教材开发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行动研究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校本与校本课程
        二、教材与校本教材
        三、职业能力
        四、校本教材开发
        五、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
第三章 校本教材开发需求与调研
    第一节 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现状与需求调研
        一、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现状调研
        二、对课程任课教师教材使用及教学情况访谈分析
        三、学生教材使用情况与需求调研
    第二节 课程规划教材教学适切性分析
        一、分析对象与内容
        二、规划教材在本校课程教学使用中存在的困难
    第三节 课程面向的岗位需求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
        一、企业调研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二、中职机电类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第四节 校本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开发的必要性
    第五节 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 校本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开发过程
    第一节 校本教材开发目标及原则
        一、开发目标
        二、开发原则
    第二节 职业能力分析及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一、课程面向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二、提炼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第三节 校本教材开发的依据——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第四节 校本教材的学习情境设计
    第五节 校本教材的组织结构与呈现形式
        一、校本教材的组织结构
        二、校本教材的呈现形式
    第六节 校本教材的内容建构
        一、校本教材内容编写原则
        二、校本教材资源收集途径
        三、校本教材内容编写方法及示例
第五章 校本教材开发价值成效评估
    第一节 校本教材开发质量评价方案的设计
        一、评价目的
        二、评价方法
    第二节 基于教学试验效果的教材样章质量诊断
        一、教学试验目的及对象
        二、教学试验过程
        三、教学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第三节 校本样章与规划教材对应内容对比分析
        一、比较方法与工具
        二、具体对比内容分析
        三、总结
    第四节 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的成效评估
        一、研究的效益
        二、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学校应重视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二、建立合理的校本教材开发小组
        三、配套校本教材开发审查评价机制
        四、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在校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加工制造类企业技术员调查问卷
附录四 企业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五 校本教材样章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四、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总体就业能力分析
        (二)四个维度就业能力分析
        (三)人口变量上的维度分析
    二、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个性品质较符合要求,自信心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二)问题解决能力弱,团队合作有待提高
        (三)可适应工作环境变化,但抗挫力和抗压力弱
        (四)缺乏学习兴趣,专业能力表现不够突出
        (五)未获得过技能大赛奖项的毕业生在各能力维度上偏弱
        (六)无职业规划的毕业生在职业适应力和专业能力上偏弱
第二章 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层面
        (一)中职生缺乏就业能力提升意识
        (二)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素质不稳定
    二、学校层面
        (一)实践类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不够充足
        (二)师资力量与教学能力不足,高层次技能大赛成绩较少
    三、企业层面
        (一)校企合作层次不高,学生成劳动力替补
        (二)在实习实训中对学生关注程度不够
    四、政府层面
第三章 提升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建议与策略
    一、学生层面
        (一)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积极培养自身就业能力
        (二)学会适度缓解压力,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二、学校层面
        (一)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丰富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
        (二)调动资源走进企业,加强体验式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三、企业层面
        (一)制定理论与实践提升计划,提高校企合作积极性
        (二)在实习实训中提高对学生的关注程度
    四、政府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3)TF公司与JD学院企校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归纳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3.3 数据分析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高职教育
        2.1.1 概念界定
        2.1.2 研究现状
    2.2 企校合作
        2.2.1 概念界定
        2.2.2 研究现状
    2.3 相关研究评述
第三章 TF公司与JD学院合作背景介绍
    3.1 TF公司
    3.2 JD学院
    3.3 TF公司与JD学院合作概况
        3.3.1 深化产教融合,企校交流合作
        3.3.2 完善教学机制,开发共赢项目
        3.3.3 建设实训基地,构建特色示范
        3.3.4 稳定现有合作,共建基地企业
第四章 TF公司与JD学院合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4.1 TF公司与JD学院企校合作问卷调查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发放与抽样
    4.2 问卷回收与数据分析
        4.2.1 企业员工对高职院校学生质量评价
        4.2.2 企业员工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参与度的评价
        4.2.3 企业员工对高职院校新鲜人才的需求度
        4.2.4 企业员工对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岗位的认知
        4.2.5 企业员工对企校合作项目满意度
        4.2.6 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评价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从企业角度分析
        4.3.2 从学校角度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企校合作成功经验借鉴
    5.1 国内——华为大学
        5.1.1 培训管理制度
        5.1.2 导师招聘制度
    5.2 国外——南洋理工大学
        5.2.1 本科课程选修计划
        5.2.2 杨振宁精英培育计划
        5.2.3 中国新加坡市长班
    5.3 国内外成功经验对TF公司与JD学院合作的借鉴
第六章 TF公司与JD学院合作的对策建议
    6.1 对企业方的借鉴
        6.1.1 扩大企业文化宣传,夯实企业文化建设基础
        6.1.2 企校情感交流,加强文化融合
        6.1.3 规范校外基地,实践教学内容
    6.2 对学校方的借鉴
        6.2.1 健全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制度
        6.2.2 强化制度保障,打破传统观念
        6.2.3 优化企校合作,实现专业个性化
        6.2.4 创业型课程
        6.2.5 教师共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企业相关参与人员对企校合作态度的调查问卷
致谢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问题本质
        1.1.4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现有不足及原因分析
    1.3 研究内容
        1.3.1 基本概念
        1.3.2 主要范畴
        1.3.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理论研究
    2.1 教育生态学概述
        2.1.1 教育生态学的产生
        2.1.2 教育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2.1.3 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2.1.4 城市教育生态学
    2.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型
        2.2.1 产教生态系统
        2.2.2 产教生态系统状态模型
        2.2.3 产教生态系统调整动力学模型
    2.3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3.1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3.2 美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3.3 加拿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升级中的高职就业“结构性”矛盾
    3.1 产业升级的典型行业分析
        3.1.1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3.1.2 全国智能装备技术技能人才数量需求测算
    3.2 产业升级中的“结构性”矛盾
        3.2.1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的产业布局与高职院校布局
        3.2.2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供求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3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3.3.1 新基建新内涵
        3.3.2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的新发展
        3.3.3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3.3.4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实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优化设置下的高职模具专业“供给侧”改革案例
    4.1 模具行业概述与人才需求分析
        4.1.1 区域模具制造行业与专业设置优化
        4.1.2 模具制造行业分布
        4.1.3 模具行业人才规划及需求
        4.1.4 模具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变化及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4.2 模具专业调整的专业评估指标构建
        4.2.1 专业评估值指标的内容
        4.2.2 指标观测点的说明
    4.3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运用与反思
        4.3.1 指标应用实施
        4.3.2 应用反思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
    5.1 建设常州科教城,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人才需求
    5.2 常州科教城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机制
        5.2.1 政府主导,营造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环境
        5.2.2 集聚整合,共建资源共享平台
        5.2.3 跨界合作,实行产学研协同育人
        5.2.4 产教融合,创办产业学院
    5.3 常州区域高职院校专业-产业偏离度研究与实践
        5.3.1 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5.3.2 常州高职专业结构基本情况分析
        5.3.3 常州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机制
    6.1 基于现代国家治理体制,提高高职教育治理服务水平
    6.2 基于大数据治理,构建专业与产业公共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
        6.2.1 打造大数据治理平台,以信息化提高高职教育治理水平
        6.2.2 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引导社会力量介入专业设置和调整
    6.3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构建四方协同的规范和保障机制
    6.4 基于多元主体,完善高职绩效导向的评价和调整机制
        6.4.1 完善职业教育学术委员会职能
        6.4.2 优化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评价体系及机制
    6.5 基于共同治理,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制
    6.6 加强专业自身治理体制建设
        6.6.1 专业内涵发展需要更加重视治理方式转变
        6.6.2 专业优化调整需要更加重视功能性改革
        6.6.3 专业结构调整需要更加重视向中高端转型发展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附件1 智能制造机械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调查问卷(院校)
附件2 智能制造机械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调查问卷(企业)

(6)中职机电专业“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研究 ——以三门职业中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学徒制的师徒关系研究
        1.2.2 项目教学的师徒关系研究
        1.2.3 师徒关系的文献综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项目教学与师徒模式的互补性
        1.6.1 教学组织形式
        1.6.2 团队协作
        1.6.3 教学资源
    1.7 关键术语界定
第二章 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理论阐述
    2.1 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2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1.3 情境学习理论
    2.2 项目教学的内涵
    2.3 项目教学的实施流程
    2.4 师徒模式的理论基础
        2.4.1 学徒制理论
        2.4.2 隐性知识理论
        2.4.3 “做中学学中做”理论
第三章 项目教学与学徒制教学现状
    3.1 项目教学现状
    3.2 学徒制教学现状
        3.2.1 学校层面
        3.2.2 企业层面
    3.3 调研分析
第四章 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构建
    4.1 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构建原则
    4.2 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可行性分析
    4.3 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构建要素
        4.3.1 师傅的遴选
        4.3.2 师徒形成机制
        4.3.3 教学项目的构建
        4.3.4 评价体系的重构
        4.3.5 教学程序的重组
        4.3.6 工匠精神的融合
    4.4 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内涵
    4.5 校企教学方式比较
第五章 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实施
    5.1 学校实践教学
        5.1.1 分析实践对象
        5.1.2 制定教学策略
        5.1.3 明确教学目标
        5.1.4 实践教学过程
        5.1.5 解析实践成效
    5.2 企业实践教学
        5.2.1 分析实践对象
        5.2.2 制定教学策略
        5.2.3 明确教学目标
        5.2.4 实践教学过程
        5.2.5 解析实践成效
    5.3 校企实践教学成效分析
        5.3.1 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优势
        5.3.2 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不足之处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职机电专业学徒制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中职机电专业学徒制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师徒结对协议书(学校)
    附录4 师徒结对协议书(企业)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概念界定
    2.1 概念界定
        2.1.1 地方综合性高校
        2.1.2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
第3章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3.1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概况
    3.2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3.2.1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
        3.2.2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3.2.3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
        3.2.4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成绩和不足
第4章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4.1 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办学特色不突出
    4.2 应用型师资力量待增强
    4.3 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4.4 学生存在着能力缺乏的现象
    4.5 办学经费投入有限
    4.6 校企之间难以深入合作
第5章 国外部分大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5.1 柏林工业大学工程人才的培养
        5.1.1 培养目标:有教养的工程师
        5.1.2 重实践、重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
        5.1.3 注重与校外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5.2 伍斯特理工学院工程人才的培养
        5.2.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5.2.2 建立“项目驱动式”的课程体系
        5.2.3 “以结果为导向”的多维度评估体系
    5.3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工程人才的培养
        5.3.1 素质与技能并重的教学目标
        5.3.2 突出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5.3.3 多方面的办学条件支持
        5.3.4 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价
    5.4 经验与启示
        5.4.1 找准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5.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5.4.3 多方面的的办学支持
        5.4.4 注重全球性视野的培养
        5.4.5 实施“结果导向”的多维度评价体系
第6章 优化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
    6.1 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突出办学特色
    6.2 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
        6.2.1 改革专任教师的聘任和考核标准
        6.2.2 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在职培训
        6.2.3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6.3 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
        6.3.1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组织领导力度
        6.3.2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灌输
        6.3.3 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制度
    6.4 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6.4.1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6.4.2 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
    6.5 注重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6.5.1 制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6.5.2 进行突出国际化的教育教学
    6.6 拓宽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
        6.6.1 政府应建立高校财政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6.6.2 建立高校经费的多元筹集机制
    6.7 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
        6.7.1 学校和企业需转变观念
        6.7.2 建立高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6.7.3 校企共育人才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对象(学生)编码信息表
    附录四: 访谈对象(教师)编码信息表

(8)人工智能背景下城轨项目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以杭州X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3.1 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成果与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工智能
        2.1.2 城市轨道交通人才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才培养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及人才需求分析
    3.1 人工智能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影响
        3.1.1 智能运营
        3.1.2 智能运维
    3.2 人工智能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3.3 城轨企业人才需求及分析
        3.3.1 访谈目的
        3.3.2 访谈对象
        3.3.3 访谈问题设计
        3.3.4 访谈具体情况
        3.3.5 访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杭州X学院城轨专业现状
    4.1 杭州X学院概况
    4.2 杭州X学院城轨专业概况
        4.2.1 人才培养目标现状
        4.2.2 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4.2.3 师资队伍现状
        4.2.4 校企合作现状
    4.3 X学院城轨专业存在的问题
        4.3.1 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4.3.2 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4.3.3 师资队伍结构方面
        4.3.4 校企合作方面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轨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分析
    5.1 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
        5.1.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5.1.2 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5.2 创新开发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5.2.1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5.2.2 课程体系结构优化
        5.2.3 课程体系设置
        5.2.4 “CDIO”教学方法提升
    5.3 “引、培、聘、比”多管齐下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5.3.1 多渠道积极引进人才
        5.3.2 多方式培养人才
        5.3.3 多类别聘用人才
        5.3.4 多形式评比出人才
    5.4 深化“校企共育、CDIO模式”的校企合作方式
        5.4.1 建立“双主体”培育模式
        5.4.2 加强沟通协调机制
        5.4.3 建立“双导师”师资队伍
        5.4.4 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实习基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人工智能背景下城轨项目人才培养访谈纲要
附录B 城轨项目人才培养情况调查表
附录C “三化三元素”课程建设任务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中等职业学校
        (二)职业能力
        (三)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分析
        (二)国内相关研究分析
    五、使用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六、研究主要内容、研究视角和思路
        (一)研究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视角和思路
第一章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的要求
    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规格
        (三)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职业能力结构分析
        (二)职业能力形成过程
        (三)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三、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一)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三)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第二章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一)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目的
        (二)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过程分析
        (三)访谈提纲的设计及实施
    二、中职职业能力培养调查结果分析
        (一)企业用人过程中注重综合职业能力
        (二)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
        (三)中职学生自身对职业能力的期望越来越高
    三、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对开展职业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工作认识不足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认识不足,实践教学薄弱
        (三)职业能力培养教学体系不健全
        (四)缺少“双师型”教师
        (五)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能力考评方式
第三章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应对措施
    一、树立专业思想,提升培养职业能力基础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二)正确引导中职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二、对职业能力培养引起重视,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
        (一)更新思想观念,重视实践教学
        (二)完善实践教学的硬件建设
        (三)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强化实践技能
        (四)以学生为本,教学方式多样化
    三、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构建“工学结合”教学体系
        (一)围绕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课程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情景化、活动化
        (四)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职业能力特色培养
    四、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
        (二)鼓励专业教师获得“双师”证书
        (三)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待遇
    五、改变原有考评方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考评方式
        (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考评
        (二)增强对学生技能形成的过程评价
        (三)实施“双证书”制度
        (四)合理的增加职业能力学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的政策导向
        (二)市场的用户需求
    二、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创新创业的定义
        (二)创新创业的内涵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方面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研究
    一、高职生创新创业调查对象分析
        (一)被调查对象身份分析
        (二)被调查对象地域分析
    二、高职生创新创业区域与领域分析
        (一)高职生创新创业区域的情况分析
        (二)高职生创新创业领域的情况分析
    三、高职生创新创业生源与时间分析
        (一)高职生创新创业生源上城乡有别
        (二)高职生创新创业时间上相对和缓
    四、高职生创新创业理性与热情分析
        (一)在创新创业理性上比较现实
        (二)在创新创业意愿上十分强烈
第二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利弊原因分析
    一、创新创业动因分析
        (一)创业项目影响高职生创新创业意向
        (二)家庭环境影响高职生创新创业实现
        (三)其他因素影响高职生创新创业成功
    二、创新创业不足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不足
        (二)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认知不足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规划不足
第三章 邢职院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分析
    一、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内生动力
        (二)构建创新体系,搭建创业机构
        (三)整合内外资源,打造实践平台
    二、建设内容与成果
        (一)构建三阶段双创课程体系
        (二)突出专利发明的科研导向
        (三)强化互联网双创师生导向
第四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发展的策略
    一、 强化教师学生创新创业的业绩考核
        (一)教师创新创业业绩考核
        (二)学生创新创业成绩考核
    二、提升以赛促学的双创教育氛围
        (一)组织各种比赛活动
        (二)制订获奖激励政策
    三、加入创新创业学分制管理系统
        (一)创新创业学分常规划
        (二)休学创业毕业弹性化
    四、构建培育产出的双创实践体系
        (一)创办创新创业实体
        (二)创办创新创业虚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四、机电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能力导向的中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为例[D]. 罗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2]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D]. 陈怡.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3]TF公司与JD学院企校合作研究[D]. 戴宁楠.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5]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D]. 许朝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中职机电专业“项目教学的师徒模式”研究 ——以三门职业中专为例[D]. 郑光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D]. 陈慧媚. 南昌大学, 2020(01)
  • [8]人工智能背景下城轨项目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以杭州X学院为例[D]. 赵帅帅. 南昌大学, 2020(01)
  • [9]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D]. 孟晓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刘鹤年.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机电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