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对科学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挑战

科学教育对科学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挑战

一、科学教育对理科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威[1](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杜文彬[2](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王姣[3](2020)在《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科技议题是由科技发展或应用带来的具有争议性的公共议题。它们被视为社会存在的教育资源已有百年之久,但只是在20世纪末才被真正引起重视并加以研究。科技议题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融入到科学教育的实践之中,是否具有合理性,如何融入?这必然涉及到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问题。科技议题价值取向影响着它融入教育的深度、广度及融入的程序、方法。本研究聚焦于“科技议题究竟具有何种教育价值,应如何实现其教育价值”这一核心问题,依据“科技议题”相关的研究文献资料和科学课程标准文本的解读,探讨了如下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科技议题具有何种属性,包括产生原因、特征、分类和教育历史四个内容。因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们反思科技意识的提升、媒体对科技事件的公开与聚焦使得科技议题数量众多。且科技议题具有形成过程的跨时空性、关涉领域的多学科性、科技伦理的冲突性、解决方案不确定性的特征,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科技议题分为不同的类别。科技议题的教育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时期杜威的思想理论与教育实践,而我国科技议题的教育有一段曲折的历史。其次,阐释了科技议题具有哪些教育价值。结合产生科技议题的三个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科技议题具有提升学生个体的科学文化基础、促进学生探究科技事务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科技事务责任感三个维度的价值。需要强调的是,每一维度价值之间并不是平行独立存在,而是互相影响的。再次,辨析了我国目前最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技议题思想如何。通过对课程标准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科学课程标准都含有科技议题的教育思想,并对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有明显的期待。最后,探讨了科技议题教育价值实现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选择科技议题、实施科技议题教育两个方面。教师在选择议题时应遵循依据教材与超越教材相结合、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议题簇与焦点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实施科技议题教学时要遵循教育时空的连续性原则、教学策略多元化原则、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原则。

王翠丽[4](2020)在《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云南省S县的考察》文中认为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申明了科学教育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公民都具备起码的科学素质。2017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对一个人的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十几年来,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民族地区显得尤为突出。西南民族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也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要求民族地区必须结合地区实际,依靠民族特点发展科学教育。因此本文关注的焦点是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情况,并对影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剖析,旨在推动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程进一步实施。围绕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这个主题,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研究一:采用问卷、访谈和观察等方式,对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情况展开调查。首先,通过问卷对云南省S县的课程开设及教学实施两方面进行考察,在课程开设方面,主要从教材、课时、师资力量及实验室配备四个维度设置问卷;在教学实施方面,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教学反馈四个维度设置问卷。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课程开设方面,开课年级仍然是从三年级开始落实,一、二年级的科学课流于形式;科学教师队伍较为薄弱,大部分教师缺乏理科专业背景,兼任教师比例较高;教师培训及教研相对薄弱;实验室及仪器配备方面城乡略有差异,总体配备不足。(2)在教学实施方面,教师在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有所偏差;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民族传统科技资源几乎没有被开发和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呈现多样化;教学评价上以书面测试为主,家校合作较不紧密。其次,在问卷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观察访谈,进一步对现阶段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在观念上,教师对科学教育观念已经有所转变,但对科学课程的认识仍然存在偏差。(2)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科学教师师资力量仍是科学教育的一个薄弱点。(3)在课程评价上,课程评价单一,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4)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地方及民族科技资源开发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研究二:影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为探索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从课程本身、校内和校外三个层面七个因素对现阶段影响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实地考察,考虑到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特殊性,最后在七个因素里面提取出制约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四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1)课程标准及教材等课程计划本身具有宏观指向性,与民族地区的教育现实存在差异,对民族地区适切性不够。(2)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能力制约着丰富的民族民间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教师相关培训的支持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建设。(4)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影响着课程是否常态化实施。因此,课程实施相关主体可以关注这些因素对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重要影响,在教师培训机制、教育资源投入以及社会关注等方面加强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支持,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得小学科学教育真正地在民族地区扎根实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推动民族地区更好地发展。

王加希[5](2020)在《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研究 ——以Z省师范大学为例》文中认为科学推理能力是我国当前核心素养教育追求的重要培养目标,亦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界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有关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缺失,比如对科学教师这一研究对象的缺失,以及有信效度的科学推理测评工具的缺失。本研究以科学教师的科学推理能力为研究问题,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科学推力能力测评工具,尝试编制适于我国科学教师的科学推理测评工具,并选取职前科学教师作为研究测评对象,以了解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的科学推理能力发展状况,为我国科学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研究围绕科学推理能力、科学推理能力的测评工具、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力能力研究和测评三方面展开。在对相关问题研究的综述基础上,集中研究了科学推理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及其测评。研究发现,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有严格对象适用性要求,因而,选取德国教师教育科学素养发展评估项目开发的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利用出声思维工具对其加以修订,使之适于我国境脉。研究使用修订后的测评工具对职前科学教师进行测评并分析。对测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工具符合Rasch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显示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大体过关;科学建模能力弱于科学调查能力;硕士学历职前科学教师优于本科学历;性别差异不显着。此外,研究尝试性地将德国职前科学教师的测评数据与测得的测评数据进行比较,以更客观地了解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的水平。研究发现,中、德职前科学教师水平大致相当,本科阶段德方与我国差异并不大;而在硕士阶段,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的科学推理能力高于德方。与德方比较,我国职前科学教师与德方相比优于科学调查能力,而弱于科学建模能力。依据研究结果,笔者提出借鉴外国量表构建适用于我国的量表:高等教育师范课程重视科学建模能力培养;深化教师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研究生教师的比例;鼓励男性从事教师行业的建议。

王伟[6](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丁燕燕[7](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认为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何金恒[8](2020)在《学术人才培养视域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勾画着未来的蓝图,一个国家希望将来的发展是怎样的,就会有怎样的课程改革和设置。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因此产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作用正愈发突显。故尔,针对性地培养科学技术所需的学术人才俨然已成为当下各国关注的重点,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则依托于科学教育中科学课程的作用。澳大利亚的科学课程虽然没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由于深受西方科学课程观的影响,在借鉴中结合本国实际情况,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课程体系。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例,高中科学课程打破了昔日高校对学术人才培养的常规,创新性地将学术人才的培养时期扩大到高中阶段,并研发属于该州的科学课程体系。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不仅来源于本国科研学术人才的稀缺,更多的是对澳大利亚未来科学事业崛起的展望。“学术人才培养”视域是基于当今世界大力提倡“科学素养”这一主流观点的背景下所确立的,初衷并非是否定科学素养的价值和意蕴,而是希望我国基础教育中的科学课程可以在兼顾公平即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能够与欧美西方国家的课程理念一致,给予那些有学术能力及科研天赋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力争为我国融入全球孕育卓越的科研学术人才,进而实现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身。本研究正是在基于上述的思考的前提下,根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2017年颁布的高中科学课程大纲来深入解读该类课程的设置对其本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科研人才的储备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此为我国提供借鉴。文章首先厘清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的历史缘由,包括影响西方科学教育的思潮、教育家的理论观点等。以此为基础再概述澳大利亚当前科学事业所面临“内忧外患”,从而引出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对于本国发展而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课程设置方面,通过对课程结构特色中的“模块课程”、“深度研究”、“科学研究技能”部分进行逐一介绍后,再选取典型的案例课程——科学拓展课程来详细分析该课程设置中的各环节要素。目的是借助以小见大的方式具体解读课程结构中特色部分是如何贯穿于案例课程中,并发挥培养学术人才的价值作用。在经验总结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呈现出的开放性课程理念包容了不同背景学生的发展需求、明确的课程目标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科研目的、多样化的课程评价侧重学术考核等显着特点。同时,本文也阐述出新南威尔士州在尽早培养学生科研志趣、加强地方自主权、积极开发地区和校本课程、构建多方协作平台、引入“专家型”教师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落实课程评价上所给予我国的启示。

马永双[9](2019)在《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及其培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以知识识记和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授受式科学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关注知识深度理解和思维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成为世界各国理科教育改革的主流。然而,实践中的探究式教学并不理想,影响理科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能力——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还未引起理科教师教育的足够重视。本研究聚焦职前理科教师的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围绕三个具体问题开展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一是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的结构问题,即要培养他们哪些方面的能力?二是培养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的成效问题,即如何评价理科师范生的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三是培养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的策略问题,即立足于高师院校,如何培养理科师范生的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设计研究。首先运用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初步建构了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模型;然后,在理论思辨和相关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进阶;进而,以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进阶为基础,参照国外相关研究工具,研制了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文本分析量表和探究式教学设计知识问卷,并以此为测评工具对全国部分师范院校的理科师范生的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和探究式教学设计知识水平进行了检视;最后,利用行动研究法开展了三轮实证研究。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理科师范生的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是具有复杂的、多侧面的结构。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识别、组织教学资源并为学生创设探究式学习环境的能力,它包括教学背景分析能力、学习目标编制能力、教学过程预设能力、学习评价设计能力和教学工具选用能力。(2)国内职前教师教育对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成效不明显;女性理科师范生在探究式教学设计知识整体水平和各维度上的表现优于男性理科师范生;不同高师院校的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差异均显着。(3)学科教学设计课程是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平台。行动研究表明:按照“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框架”重新搭建的“科学教学设计”课程,能有效提升理科师范生的探究式教学设计知识素养和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不同课程活动形式都能不同程度地推动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进阶。

李铁绳[10](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二、科学教育对理科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教育对理科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二)价值取向
        (三)中学
    四、研究设计
        (一)时间范围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分析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一)文献检索概览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反思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二)核心概念说明
    二、价值的内涵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一)基本原理
        (二)事实与价值
        (三)模式理论
        (四)情感理论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一)知识的整体性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五)注重智慧生成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结构主义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实用主义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致谢

(2)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科技议题及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科技议题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科技议题与教育的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科学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社会中的科技议题
    第一节 科技议题的产生
        一、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二、人们对科技的反思
        三、媒体对科技事件的公开与聚焦
    第二节 科技议题的特征
        一、形成过程的跨时空性
        二、关涉领域的多学科性
        三、科技伦理的冲突性
        四、解决方案不确定性
    第三节 科技议题的分类
        一、以争议发生的地域为依据分类
        二、以科技所属学科领域为依据分类
        三、以直接关涉的对象为依据分类
    第四节 科技议题的教育历史
        一、美国科技议题教育的历史
        二、我国科技议题教育的历史
第三章 科技议题潜在的多维教育价值
    第一节 提升学生个体的科学文化基础
        一、学会科技领域的批判性思维
        二、养成科技领域非形式推理能力
        三、学会从人文的角度理解科学
    第二节 促进学生探究科技事务能力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碎片信息整合能力
        二、提高学生科技事务的沟通能力
        三、形成正确的科技伦理观
    第三节 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科技事务的责任感
        一、提高科技应用的法制意识
        二、学会科学事务的正确决策
第四章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对科技议题的要求
    第一节 课程目标蕴含的科技议题思想
        一、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文本解读
        二、初中科学“课程目标”的文本解读
        三、高中科学“课程目标”的文本解读
    第二节 课程内容中选择的相关科技议题
        一、显性的科技议题
        二、隐性的科技议题
第五章 科技议题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科技议题选择的原则
        一、依据教材与超越教材相结合
        二、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
        三、议题簇与焦点问题相结合
    第二节 科技议题教学的原则
        一、教育时空的连续性原则
        二、教学策略多元化原则
        三、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原则
    第三节 “垃圾焚化邻避现象”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内容的呈现
        二、案例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云南省S县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基本设计
一、基于问卷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一)调查设计
    (二)小学科学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三)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实施情况
    本章小结
二、基于访谈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情况深入调查
    (一)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认同
    (二)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问题
    本章小结
三、影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一)课程计划本身的因素
    (二)学校内部的因素
    (三)学校外部的因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研究 ——以Z省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教育对科学推理能力培养的重视
        二、我国对科学教师的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缺失
        三、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亟待完善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概念界定和论文的逻辑结构
        一、概念界定
        二、论文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科学推理能力的内涵、研究发展及发展趋势
        一、科学推理能力的内涵
        二、科学推理能力研究的发展过程
        三、科学推理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综述
        一、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的发展
        二、测评工具的理论背景
        三、测评工具的领域适用范围
        四、测评工具适用的对象情况
        五、测评工具中科学推理能力的技能类型
        六、小结
    第三节 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研究和测评现状
        一、教师科学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二、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现状
    第四节 测评职前教师科学推理能力项目:德国Ko-WADiS/ValiDiS项目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出声思维法)
        二、问卷测试法
        三、Rasch模型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的编译
        二、《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的试测和第一次修订
        三、《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的测试和第二次修订
        四、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和分析
第四章 “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编制
    第一节 “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初稿)”的编制与第一次修订
        一、测评工具初译
        二、出声思维调查法
        三、质性研究的数据分析及修订
    第二节 “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的试测和第二次修订
        一、测试的样本
        二、测试结果分析
        三、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第一节 我国职前科学教师推理能力水平现状
        一、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水平分析评价标准
        二、我国职前科学教师推理能力水平
    第二节 一种尝试:中德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对比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的启示及研究反思
    第一节 研究的启示
        一、外摄与融构:借鉴国外量表,构建适用于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的量表..
        二、不足而后进:高等教育课程注重科学建模能力
        三、解弊与转向:深化科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四、师资培育与提升:提升科学教师研究生学历的比例
        五、均衡师资性别:鼓励男性从事教师行业
    第二节 研究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6)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一、理解
        二、学科
        三、学科理解
        四、学科理解水平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六、相近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第一节 PCK理论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二、学科知识与PCK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六、研究启示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四、结语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五、研究小结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六、研究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过程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五、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二、实证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8)学术人才培养视域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青年学术人才储备建设刻不容缓,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一马当先
        1.1.2 高中科学教育在科学素养普及的大环境下兼顾学术人才培养
        1.1.3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的设置对我国具有借鉴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的研究
        1.2.2 关于澳大利亚K-12 科学课程设置的研究
        1.2.3 关于学术人才培养的研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学术人才培养
        1.3.2 科学课程
        1.3.3 课程设置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的历史缘由
    2.1 西方国家对科学教育及其人才的重视由来已久
        2.1.1 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自然科学的强调
        2.1.2 科技革命促成西方“科学意识”向“科学主义”的转变
        2.1.3 战争引起世界对科学教育、科学技术人才、伦理道德的重视
    2.2 演变中的西方科学课程愈发重视学术人才培养
        2.2.1 萌芽时期:科学课程的合法化
        2.2.2 探索时期:科学课程的活动化
        2.2.3 繁荣时期:科学课程的结构化
        2.2.4 发展时期:科学课程的综合化
3 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的现实需要
    3.1 学术人才培养是澳大利亚本国发展的内核动力
        3.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科技合作频繁
        3.1.2 科技人力资源的储备建设愈发受到重视
    3.2 澳州现中学科学教育或抑制本国学术人才培养
        3.2.1 澳州中学生在国际教育评价测试中持续低迷的表现
        3.2.2 澳大利亚本国高中学生正对科学学习失去兴趣
        3.2.3 澳大利亚科研创新水平仍处于追赶国家行列
4 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表征
    4.1 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的主体
        4.1.1 “NESA”的内部组成结构及任务分工
        4.1.2 “NESA”的理念和价值
    4.2 新南威尔士州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的依据
        4.2.1 《墨尔本宣言》中的“个性化”教育目标
        4.2.2 课程改革中的“优先学习领域”
        4.2.3 “科学家及数学家驻校计划”
        4.2.4 《澳大利亚愿景2030——创新促进繁荣》计划
    4.3 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的概况
        4.3.1 课程门类与类型
        4.3.2 课时设置
        4.3.3 课程框架结构
5 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拓展课程设置的现状
    5.1 课程理念:“融入全球,追求卓越”
    5.2 课程目标:“孕育新一代的学术人才和科学家”
    5.3 课程内容:“在四大模块课程中认知科学研究”
        5.3.1 模块1:科学思维基础
        5.3.2 模块2:科学研究方案
        5.3.3 模块3:数据、证据与决策
        5.3.4 模块4:科学研究报告
    5.4 课程评价:“研究报告与科研档案袋相得益彰”
6 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的经验
    6.1 课程理念的开放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6.2 课程目标的明确性,在个性化培养中兼顾全面发展
    6.3 课程结构的立体化,时间的连贯性和空间的系统性
    6.4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针对不同课程开发具体课程资源
    6.5 课程评价的多样化,侧重学术发展并以学生为主体
7 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的启示
    7.1 优化课程结构,尽早培养学生科研志趣
    7.2 加强地方、学校自主权,积极开发地区和校本课程
    7.3 构建多方协作平台,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7.4 重视课程评价的实施,真正将评价落实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二)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
        (三)关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四、核心概念
        (一)理科师范生
        (二)探究式教学
        (三)教学设计与探究式教学设计
        (四)能力与教学能力
        (五)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进阶理论
        (一)学习进阶的主要观点
        (二)学习进阶理论为构建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进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5E学习环理论
        (一)5E学习环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5E学习环理论为构建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三、活动理论
        (一)活动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活动理论为分析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能力培养机制提供了框架
    四、综合学习设计理论
        (一)综合学习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综合学习设计理论为构建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培养路径提供了思路
第三章 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的结构及进阶建构
    一、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的结构
        (一)建立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结构的理论依据溯源
        (二)建立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结构的专家建议咨询
    二、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进阶
        (一)教学背景分析能力进阶的构建
        (二)学习目标编制能力进阶的构建
        (三)教学过程预设能力进阶的构建
        (四)学习评价设计能力进阶的构建
        (五)教学工具选用能力进阶的构建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检视
    一、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的文本分析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程序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二、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知识的问卷调查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对象
        (三)数据分析与信效度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三、本章小结
        (一)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成效一般
        (二)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第五章 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二)行动研究的核心问题及数据收集工具
        (三)行动研究过程
        (四)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二、行动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知识问卷的分析
        (二)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文本的分析
        (三)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自评量表及自评报告的分析
        (四)半结构化访谈结果的分析
    三、本章小结
        (一)行动研究的结论
        (二)行动研究的反思
第六章 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与研究展望
    一、教学建议
        (一)重视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学科教学设计”课程的建设
        (三)系统推进理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专家征询问卷
    附录二 :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文本分析量表
    附录三 :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知识问卷
    附录四 :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自评量表
    附录五 :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访谈提纲
    附录六 :理科师范生探究活动记录单
    附录七 :探究式教学设计模板(参考格式)
    附录八 :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作品样例(基本胜任水平)
    附件九:理科师范生课程学习访谈内容(摘录)
    附录十 :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自评(反思)报告(部分)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10)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启蒙到专业
        二、探索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一、综合化
        二、开放化
        三、高端化
        四、一体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一、师范专业设置
        二、师范专业认证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科学教育对理科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2]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研究[D]. 王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云南省S县的考察[D]. 王翠丽. 西南大学, 2020(01)
  • [5]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测评研究 ——以Z省师范大学为例[D]. 王加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学术人才培养视域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科学课程设置研究[D]. 何金恒.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理科师范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 马永双.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10]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科学教育对科学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