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云南成为影视拍摄的乐土(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荣[1](2019)在《西双版纳地域形象的艺术构造》文中研究说明西双版纳作为全球少有的热带雨林地区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及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文艺创作者在此驻足,西双版纳的地域形象也在不断地被各种艺术形态所建构。由于早期关于西双版纳的文献记载存在断层和模糊性,导致其在整体上给外界造成一种神秘感,直至民国时期一批学者到访当地,并以人类学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较为客观详尽描述之后,西双版纳美丽的地域形象才为外界所熟知。关于西双版纳的艺术构造,可分为三个时间段来分析,一是建国后十七年间大批文艺工作者响应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到西双版纳收集整理当地民族的文艺素材,并创作出大量文艺作品来对外传播,外界借由这些作品生成了对西双版纳的地域想象。其中,大象、孔雀和森林成为了描绘西双版纳最为常见的符码得以延续至今。二是文革后至二十世纪末期文艺创作者们对当地人文精神的挖掘,这一时期作品繁多,无论在电影、舞蹈还是绘画等领域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造诣,大象、孔雀和森林仍是这些作品中常见的符码,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作品在创作倾向上都突显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归。三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西双版纳地域形象的艺术构造,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商业与艺术相结合的态势,丁绍光的丝网版画因其可复制性在全球被藏家广泛收藏,杨丽萍创作的民族原生态舞剧在全球进行商演,万达集团在西双版纳打造主题乐园和傣秀剧场。如此产业化的运作使这一时期关于西双版纳的艺术创作呈现出一种消费主义叙事的倾向。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西双版纳地域形象文艺作品的形塑中不断地嬗变,但其神秘美丽的地域特性以及当地民族崇尚美与自由的精神内涵是始终得以延续和表达的。
梁劲芸[2](2018)在《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研究(1985~2015)》文中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当代艺术作为国际性艺术对话的重要方式,不断丰富着人们对当代生活和艺术的更新与认知。而不同地域的社会现实融合多元的文化理念影响着艺术新观念和表达形态的差异性。云南当代艺术的产生有着对传统艺术思想的质疑和革新;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推崇与参照;对艺术专制与体制权威的批判与对抗;也有着对本土历史文脉的扩充与传承。在20世纪80年代,云南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前卫精神和行动果效的年轻艺术家作为当代艺术的开拓者,用富有个性的创作及自费外出办展的行动同步汇入了中国’85美术运动,成为了这段历史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当时的“新具像”展览及成立的“西南艺术研究群体”以独到的艺术特质和活力成为国内地方性艺术群体的优秀代表。他们的艺术实践和社会影响力为当代艺术在云南的传播和持续发展奠定了现实条件和人脉基础。以此线索为开端展开对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深度考察,较为系统地论证和分析云南当代艺术创作群体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动态与作用显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是地方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选择与云南有着深度地缘关系的优秀艺术家为代表,基本以时间顺序为纵轴梳理了自1985年到2015年期间云南当代艺术整体的发展历程,以艺术家群体和个体在不同时期内的突出表现、创作成果及其作用为依据和主要内容,结合同时期发生的艺术现象横向考察和分析了艺术家群体与时代、地域、社会以及个体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开创性地呈现出50 一代直到80 一代的云南当代艺术家发展谱系。并尝试进一步地探讨地方当代艺术样本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社会文化变迁及其人文价值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85美术运动与云南当代艺术的开拓者,从’85美术运动之前的云南现代美术背景出发,着重论述“新具像”展览与“西南艺术研究群体”的史实与重要地位。对代表性艺术家及其创作,以及在这一时期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做出分析。特别对特定艺术群体的前卫艺术动态,以及具有突出作用的艺术家个体给予了肯定。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的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及其动态,分析了云南当代艺术在承上启下的发展时期,本土艺术家群体开始自觉探索当代艺术的认知和语言。出现了运用其他媒介形式创作的优秀艺术家和“体制”内外的创作集群。第三章21世纪以来云南当代艺术的多元力量及生态,从昆明创库的建立及其对本土艺术生态的影响论证了当代艺术与都市文化、大众生活主动融合的态势。70一代和80一代的年轻艺术家登上艺术舞台,积极展开新思路的本土实验,形成了云南在新世纪以来更为多元的当代艺术生态和格局。以灵活多变的媒介、策略、思路进行创作且显有特点的艺术家代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第四章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综合分析,依据上述的历史考察,结合艺术家问卷调查做出阶段性小结。分别从云南当代艺术家谱系分析;“群体”方式的演变;创作中的“地域性”反思;情感作用下的“生活美学”品质;基本特征与观念诉求;艺术家群体对“当代性”回应;以及艺术家群体的地位、作用及现存问题等多个层面进行了综合论述并提出了原创性观点。通过几代优秀艺术家的持续努力,云南当代艺术发展三十年历经了三个重要阶段,现已逐步明确了自身定位,形成了初期的基本体系。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并未盲目追随国内主流,而是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节奏。注重生命、内心、直觉、真实的表现性创作是云南当代艺术颇具继承性的一条主线。艺术家更多以边缘、质疑和深入生活本身的态度持守对艺术“当代性”的反思,创作面貌更多倾向于追求精神性表达,体现人文关怀和民主意识。并且不同程度地渗透出“乡愁乌托邦”情感作用下的“生活美学”品质,大部分作品突显出根植于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情的自由、散漫、随心而为的诗意色彩。可见,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更是这一地方艺术史的创造者和见证人、是当代艺术的实施者和传播者、是当代文化的构建者和推动者。他们的创作与作为不仅鲜活地反映出云南现代化改革的发展进程,也对促进城市现代化、审美现代性、文化生活多元融合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当然,面对云南当代艺术的现存问题和整体发展还需持续观察并深入研究,对艺术家个案的分析和判断也需要专注地推进工作,从而使当代艺术以及这一领域的史论研究成果能进一步对人们理解生命和生活的真谛有所作为。
李先帆[3](2018)在《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中指出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因交通问题,长期远离主流文化,被视为“秘境”。自古以来,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其美术风格与中原地区也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初开,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众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画家有感于时代的变化,将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绘制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营造了野境、景境、情境、灵境,在海内外造成广远的影响,使国人为之侧目,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些作品堪称中国民族美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深度的突破,不但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美术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解读,具有人类学、民族志与美术学上的多重价值,在中国民族美术发展与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论文以民族美术的发展为视角,以“造境”为过程工具,研究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探讨其在坚持地域个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灿烂的美术成果的成功经验。通过剖析组成该时期云南地区民族题材绘画这一母题的众多艺术现象与艺术群体,厘清该时期发生的详实历史背景,全面探讨其艺术现象在中国美术现当代进程中的地位,发掘潜藏在艺术对象与绘画图式下的审美精神与时代意志,以期对中西方文化互斥与结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摒弃与继承、边缘与主流文化对话与融合等核心问题有所揭示。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论,共分五章。绪论为本文的导论,以近年相关的田野调研积累为基础,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原由,以及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外就论文中涉及到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造境”等概念作了定义与简要分析,提出“造境”作为过程工具的意义。第一章以大量的文献梳理与田野调研为依据,考察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诞生的土壤——“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指出云南民族美术的发展受地域性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交融背景影响,阐述了云南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成因以及道路文化、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融等独特的文化现象,列举了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影响的崖画、壁画、古滇青铜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甲马、剪纸、东巴画等典型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这些背景为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多元、融合的特点提供了铺垫。第二章研究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时代因素——“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阐述了云南美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的美术创作情境、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的创作者,构成其独特的文化立场与审美取向。最后介绍了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包括“申社”、“云南画派”、“新具象”群体、云南版画现象、写生活动等,这些美术现象与群体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的关联。第三章以大量的作者与作品资料为依据,以“造境”为过程工具,解析云南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化的民族审美文化、旺盛的生命意识、独特的宗教与信仰状况等因素对创作者的影响,解读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审美意境的成因。将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呈现的审美意境归纳为四部分:“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此章列举了 20世纪80、90年代较为活跃的50多位画家的170多张作品,较为完整地覆盖了该时期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个方向。针对作者的创作历程与其重要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展开详实的分析与研究,追溯作品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解析其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意境的独特性。第四章上承第三章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解析,就其艺术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审美意境的创造展开思辨:提出民族美术场域视野下边缘与主流、地域与整体的问题;研究云南地域性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题材创作的关系、地域性意境的生发;以地域性审美场域的视角展开对“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四重意境的解读;研究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的视域中,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的承接、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对抗与交融所产生的作用及意义;进而推导出,在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中,新的民族美术场域的衍生及其意义。第五章以大量的田野调研为依据,延续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余绪的跟踪与研究:反思民族风情热的起伏;研究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商品经济对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文化场域中表达地域情境、实现地域符号突围的可能性;进而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寻找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能给予的启示,并以此展望云南乃至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马曼书[4](2014)在《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误读现象分析》文中认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属世界罕见。绚丽多彩的民族地域风貌,以及大量遗存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故事等,无不令人向往。然而,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继《五朵金花》、《阿诗玛》后,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却没有出现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作品,这对很多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大遗憾。笔者认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问题,在于电影中文化误读现象的广泛存在,特别是创作者的误读,是否能从源头上将少数民族文化真实反映,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论文着重对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误读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梳理,深入分析了文化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最后借鉴国内外优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族文化的合理误读之道,简单探讨了文化局限性,民族仪式文化的挖掘是对题材电影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修正,展望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出路。
段凌宇[5](2012)在《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 ——以有关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以来,是一个国族认同有着重大变迁的时代。民族国家的建构需要重新界定“自我”和“他者”。现代中国在建构中心和中华民族的同时,也在建构边疆和少数民族。在本文的叙述过程中,笔者以关于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尝试把现代中国的边地叙事视为一个命题,探讨在不同的时代、在怎样的权力互动下,不同的内容如何被选取填进某种边地想象之中。第一章《云南:现代中国的叙事与想象》是导论,引出本论文的核心问题,从中国认同的角度切入边地研究。历史上的云南书写主要包括族群观的“蛮夷”想象和国家认同上的“内”“外”之别。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人类学、民族学这些新兴学科的传入,一种新的看待边地和边民的视角也开始产生。第二章到第五章以时间为顺序,分别对进入现代以来关于云南的文学文化文本细读。第二章考察1949年以前的作品,从这一时期开始,“想象中国”的一些核心要素:阶级、民族、国家、现代开始进入云南叙事。主要讨论了以艾芜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和西南联大作家群的云南书写。第三章论说的是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云南叙事,族群建构是这一时期边地想象的重点。1949年之后,少数民族形象前所未有地进入了中原文化的舞台,《阿诗玛》和《刘三姐》是其中最着名的例子。本章主要从边地书写对中华民族身份整体构建的意义、少数民族新形象的展现、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再造三个方面切入,把族群问题放到社会主义新文艺、民间文艺、民族形式之中来讨论。第四章将云南叙事置于八十年代文化反思的语境中来加以考察的。以张暖忻、阿城、陈凯歌、白桦等人的作品为例,探讨边地文明如何成为反思中原文明的一种资源。第五章考察的是九十年代以来的云南叙事。随着“现代性”矛盾的涌现,部分知识分子以边地作为心灵救赎的乌托邦,但终究难逃消费主义的陷阱,边地想象可能沦为文化生产线上的一种产品。通过这些讨论可以发现,只有联系“边地”进入现代中国的文化实践,它们之问的相互想象和表述,才能对中国认同的不同范畴:“现代”、“民族”、“国家”有更深入的理解。本文以云南为个案提出的边地想象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能够为讨论边地与中国的关系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角度,进而重新思考现代中国认同的建构框架。
符皓[6](2012)在《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在云南本上政府部门的积极扶持下,新世纪的云南题材电影生机勃发,精品迭现,铸就了引人瞩目的“云南现象”,与之前的云南题材电影形成了鲜明对照。在云南将文化产业列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的政策导向下,对新世纪的云南题材电影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匮乏。鉴于此,本论文围绕着云南的地域特性,从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的历史沿革、类型特征与镜语表达、叙事话语与奇观消费等多个维度,力求揭示出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的本体特征。第一章内容为云南题材电影的概念界定与历史沿革;第二章内容为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的类型特征与镜语表达;第三章内容为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的文化透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新世纪以来的云南题材电影进行系统的理论梳理,首先,归纳出具有云南地域特性的类型电影与镜语表达系统,首次提出了旅途片这类兼具云南地域特性与时代语境的全新类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审美解读;其次,针对云南的地域文化身份及其在电影中的体现,挖掘出蕴藏在他者叙事背后的话语诉求。以上的观点及论述,在目前的云南题材电影研究文献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赵敏[7](2009)在《略论云南民族文化的特色及开发价值》文中指出云南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其他部分有着许多相通的共性,并具备中华民族文化的总体特征和基本内涵。但云南民族文化又有着自己的特性价值,从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如果我们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趋势来看,文化资源则是云南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可以说,云南是一个文化资源富矿,而且这些丰富而独特的资源正适应和吻合了现代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特征、要求、方向及趋势,蕴藏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是我省打造巨大的
王沛智,王红武,赵敏,寸云激,杨晓坚[8](2007)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产业价值入手,论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总结经验、正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发展需要,着重就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郭鹏,王军华[9](2005)在《论云南影视旅游开发》文中提出从简要分析影视作品在云南旅游中的作用入手,论证云南发展影视旅游的条件和基础,并针对云南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影视旅游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张灿,谭晶纯[10](2004)在《把云南建成世界知名的影视拍摄基地》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通讯员 张灿 记者 谭晶纯)5月6日,电影《无极》元谋开拍仪式暨中国·元谋影视基地揭牌仪式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的土林举行。省委副书记丹增出席仪式并为基地揭牌后,看望了《无极》剧组主创人员,并与他们座谈。 《无极
二、让云南成为影视拍摄的乐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云南成为影视拍摄的乐土(论文提纲范文)
(1)西双版纳地域形象的艺术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双版纳地域形象的初构 |
第一节 神秘和美丽的整体形象 |
第二节 “十七年”西双版纳地域符码的生成 |
第二章 西双版纳艺术构造的转向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乡形象的突显 |
第二节 大象、孔雀、森林符码的转译 |
第三节 画家心中的“东方塔希提” |
第三章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西双版纳形象 |
第一节 丁绍光作品中的西双版纳 |
第二节 杨丽萍舞剧中的原生态民族奇观 |
第三节 资本构筑的西双版纳边地奇观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研究(198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写作的缘起及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 理解研究对象的重要前提 |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选择 |
(三) 关于时间跨度的说明 |
三、国内外研究概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基本内容 |
五、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85美术运动与云南当代艺术的开拓者 |
第一节 '85美术运动时期的云南艺术家群体研究 |
一、云南在'85美术运动之前的现代美术动态 |
二、“新具像”展览及“西南艺术研究群体” |
三、云南当代艺术的开拓者及其创作 |
第二节 '85美术运动时期云南艺术家群体分析 |
一、'85美术运动对云南艺术家群体的影响 |
二、云南艺术家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探讨 |
三、毛旭辉在群体中的重要作用 |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的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及其动态 |
第一节 云南当代艺术承上启下时期的重要动态 |
一、云南在90年代的当代艺术语境与重要动态 |
二、张晓刚的艺术图式与云南地域的内在关联 |
三、云南行为艺术的开端及重要代表 |
第二节 云南当代艺术在“体制”内外的力量 |
一、云南当代艺术在“体制”内外的影响 |
二、云南“体制内”的当代艺术家及其创作 |
三、驻守云南的“体制外”艺术力量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云南当代艺术的多元力量及生态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环境与云南艺术生态构建 |
一、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环境与云南当代艺术的现实格局 |
二、创库的建立及其重要地位 |
三、叶永青在“画里画外”的个人才能及贡献 |
第二节 云南当代艺术的本土实验与年轻力量 |
一、从“江湖”出发的艺术实验及“群体”方式 |
二、推动云南当代艺术实验的年轻艺术家代表 |
三、云南本土的多元媒介创作及其艺术家代表 |
第三节 其他艺术家群体与云南当代艺术生态之维 |
一、丽江的本土艺术生态与当代艺术驻地状况 |
二、生活在大理的艺术“新移民” |
三、驻北京的云南籍艺术家群体 |
第四章 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综合分析 |
第一节 云南当代艺术家现阶段谱系分析 |
一、云南当代艺术家谱系构成及阶段性发展分析 |
二、云南当代艺术“群体”方式的演变 |
第二节 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地域情感与创作特征 |
一、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创作中的“地域性”反思 |
二、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乡愁乌托邦”情感及“生活美学” |
三、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基本特征与观念诉求 |
第三节 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作用与现存问题 |
一、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对“当代性”的回应 |
二、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地位与积极作用 |
三、云南当代艺术发展的现存问题辨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引言 |
二、相关定义与说明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手段 |
第一章 “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 |
第一节 云南美术的原始性生态环境与多元文化交织的秘境背景 |
第二节 云南民族美术“多元”、“融合”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云南民族美术产生的文化交融背景 |
一、云南的道路文化与文化交融 |
二、云南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 |
第四节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典型样式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 |
第一节 云南现代美术创作情境及其学脉 |
一、新时代的云南美术创作情境 |
二、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 |
第二节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发展概况与重要美术现象、美术群体 |
一、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 |
二、20世纪80、90年代云南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意境表现 |
第一节 审美因素的流转——云南民族题材绘画中“境”的形成 |
第二节 边陲的野境 |
一、丰饶、苍郁之境 |
二、雄奇、壮阔之境 |
三、平静、悠扬的之境 |
第三节 形式的景境 |
一、多变的图境 |
二、梦幻的画境 |
第四节 生命的情境 |
一、野性之境 |
二、厚土之境 |
第五节 魔幻的灵境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化场域 |
第一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一、建构于地域文化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二、边缘化、地域化的意境与场域视野 |
第二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东方与西方美术元素 |
一、地域与时代背景下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 |
二、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 |
第三节 融合与造境中衍生中国民族美术场域 |
第五章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余绪与启示 |
第一节 余绪: 时代与地域情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 |
一、民族风情热起伏中“融合与造境”的思考 |
二、商业热潮催生新的创作场域及其余绪 |
第二节 启示: 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云南特性的“融合与造境”对新时代的呼唤 |
二、地域性、民族性为主线的艺术理想的坚守 |
三、全球化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融合与造境”特质的民族美术之光 |
结语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误读现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关于概念界定 |
二、 关于族别题材电影研究 |
三、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概览 |
四、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困境与对策的研究 |
五、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
六、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命力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
一、 天——自然景观丰富 |
二、 人——少数民族众多,各具特色 |
三、 天人合一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亟待勃发 |
一、 国家电影战略的需要 |
二、 文化资源的补充 |
三、 人性滋养作用 |
四、 空间营造作用 |
五、 社会矫治作用 |
六、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少数民族文化存在和再生的场域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误读现象梳理 |
第一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1949-1966 年)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新时期(1977-1990 年) |
第三节 转折时期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1990-2000 年) |
第四节 新纪元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2000 年-今) |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误读现象分析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误读是什么 |
一、 文化含义 |
二、 电影里的文化误读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误读的原因 |
一、 “文化”的不对称性 |
二、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主体文化为“缺席的在场者” |
三、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民族文化“被娱乐化” |
四、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受后现代文化影响严重 |
五、 少数民族文化繁荣与社会发达程度相关联 |
第五章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误读的影响对比 |
第一节 《诺玛的十七岁》的文化误读及低认知度 |
一、 旁观者身份下的文化内涵 |
二、 表层的少数民族文化 |
三、 民族自豪感不强 |
第二节 《赛德克·巴莱》的力求真实及红透半边天 |
一、 潜心研究少数民族文化 |
二、 正确挖掘文化冲突 |
三、 真实反映民族文化样貌 |
第六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误读修正 |
第一节 注重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局限性 |
一、 民族地缘性 |
二、 文化限制性 |
第二节 注重挖掘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少数民族仪式文化 |
一、 仪式里的艺术意蕴 |
二、 仪式里的生命意蕴 |
三、 仪式里的精神意蕴 |
第三节 尝试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修正 |
一、 谈《诺玛的十七岁》文化内涵修改 |
二、 谈《孔雀公主》文化内涵修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 ——以有关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云南:边地中国的叙事与想象 |
第一节 云南书写与边地叙事 |
第二节 边地叙事与想象中国 |
第二章 云南书写与现代视角的萌芽 |
第一节 流浪者VS左翼视野 |
第二节 化作一脉的青山默然 |
第三节 民族国家话语影响下的边地书写 |
第三章 阶级视野下的民族身份建构 |
第一节 中华民族身份的整体构建 |
第二节 “新人”成长:边地历史进程的隐喻 |
第三节 劳动和爱情:新生活的展现 |
第四节 民族民间文艺的整理与再造——以《阿诗玛》为例 |
第四章 人性与文化视域中的云南书写 |
引言《阿诗玛》重新上映 |
第一节 《青春祭》:两个民族的镜像 |
第二节 “文化中国”的想象与云南书写 |
第三节 女儿国:情爱乌托邦 |
第五章 消费文化与乌托邦想象 |
第一节 福音谷:救赎的幻象 |
第二节 香格里拉:消费乌托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云南题材电影的概念界定与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云南题材电影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云南题材电影的历史积淀 |
第三节 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发展的时代语境及现实际遇 |
第二章 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的类型特征与镜语表达 |
第一节 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的镜语表达 |
第三章 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的文化透视 |
第一节 边疆、异质文化身份下的叙事策略与话语诉求 |
第二节 云南地域空间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奇观消费 |
结语 |
附录:影片资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云南影视旅游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影视作品在云南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
1.1 影视作品本身就是旅游资源 |
1.2 影视对旅游资源的宣传作用 |
1.3 影视对旅游资源的引导开发作用 |
2 云南拥有发展影视旅游的丰富资源 |
2.1 影视旅游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
2.2 拍摄资源 |
3 云南影视旅游开发措施 |
3.1 加大宣传力度 |
3.2 加强软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
3.3 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 |
3.4 强强联合,实现共赢 |
4 影视旅游资源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
4.1 政府要重视在滇影视作品的拍摄 |
4.2 对影视作品的认知度的高低应区别对待 |
4.3 加强与摄制组的联系和协调 |
4.4 影视场景和实景的结合 |
四、让云南成为影视拍摄的乐土(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双版纳地域形象的艺术构造[D]. 陈建荣.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研究(1985~2015)[D]. 梁劲芸.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3]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D]. 李先帆.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4]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误读现象分析[D]. 马曼书.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5]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 ——以有关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D]. 段凌宇. 首都师范大学, 2012(10)
- [6]新世纪云南题材电影研究[D]. 符皓.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7]略论云南民族文化的特色及开发价值[J]. 赵敏.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2009(00)
- [8]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研究[J]. 王沛智,王红武,赵敏,寸云激,杨晓坚. 大理学院学报, 2007(S2)
- [9]论云南影视旅游开发[J]. 郭鹏,王军华.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6)
- [10]把云南建成世界知名的影视拍摄基地[N]. 张灿,谭晶纯. 云南日报,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