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新图书馆建筑规划的构想

我院新图书馆建筑规划的构想

一、我院新图书馆建筑规划之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孙晶晶[3](2018)在《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带来了知识革命,知识载体和传播方式向数字化转型,随时随地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的方式让高校师生对传统图书馆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再加上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协作和沟通能力为目标,学习方式从接受走向探究、从独立走向合作发生了巨大改变。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的出现顺应了信息时代高校学习空间的发展方向以及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社交并重为特征,构建利于知识交流、思维创新的动态化学习环境。国外在探索未来学习空间理论的基础上,率先展开了高校学习中心建筑实践,但我国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在高校学习中心建筑发展方面较为缓慢。因此文本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首次以建筑设计角度出发探索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的建设愿景。本文从梳理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的研究背景出发,论证其出现的必然趋势,进而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在整理国内外学者对学习中心建筑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明其概念内涵,进而梳理理论文献和建筑实例作为研究基础。再从功能和形态入手深入解析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的时代特征,进一步从阅读介质、学习模式以及学习需求三方面理清设计影响因素,提炼出多元功能共存的复合化原则、促进知识共享的开放化原则以及激发社交合作的互动化原则,深化研究基础。最后针对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从功能设计和形态设计两方面提出具体设计方法。其中空间功能设计从打造互动化空间布局、构建扁平化功能组织、营造个性化空间环境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空间形态设计则通过建立开放共享的空间形体、塑造提升学习氛围的空间界面、增设交往互动的空间节点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空间模式。本文以探求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为目标展开全文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今后的高校学习中心建筑创作提供设计思路,并有益于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林伟红[4](2015)在《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治校理念是大学在教育探索及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反映了学校决策层对教育现实的理解程度以及把握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治校理念集思想性、实践性、发展性于一体,对大学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的兴衰。本研究是围绕大学治校问题而进行的历史探究。研究对象为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本治校,之所以选这二十年,一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受严重创伤,这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是如何复苏的;二是因为湖南师范大学是一所“三无学校”—无底子、无码头、无名气,主要领导人也都是土生土长的,不是出身名校,更不是院士等头衔;三是湖南师范大学在这段时间里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特别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神话”。这段“传奇神话”很多人知晓,但却鲜有人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一所普通师范院校的崛起,从这一个案更能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巨大进步;一所起点低、起步晚的大学,她的巨变也许更能说明大学发展的一些本质问题。它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研究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人物访谈法、史论结合法,对湖南师范大学的人本治校理念及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是一个历史研究,首先是历史性,其次是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挖掘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本治校经验给当下的大学管理和改革提供借鉴,因而首先是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历史研究,把它置于历史背景之中,分析它与前、与后之间的联系,然后是经验探讨,且以历史研究为主,以经验探讨为辅。湖南师范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她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人是大学立足和发展的根本。在学校里面,“以人为本”也是相对的,师生员工中的“以生为本”,教职员工中的“以师为本”,大学的活动中心是教学与科研;大学的目标中心:人才培养。湖南师范大学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引进博士,延揽知名教授,提升现有教师和有效昭示人才;推行来去自由政策,来者欢迎,去者欢送,首创师资建设日和加强机关建设为“来去自由”提供有利的支持;善用和创造条件,把握和抓住机遇,积蓄雄厚的师资力量。在人本治校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并着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尽力完善公共服务基础建设、鼓励学术交流、竭力支持学术出版、大力发展图书馆、营造和谐的环境等方面来促进教师的发展。在“以生为本”方面,通过弘扬师范本色、坚守教学中心、着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来实现学生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因为实行人本治校而取得了显着的成就。首先是一支壮观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不仅数量充足,而且结构合理,形成老中青学术梯队;教师队伍不仅质量优良,而且层次提升。其次,教师们信守本职,潜心教学与研究,不仅取得了显着的教学成就,也收获了卓越的科研成果。其三,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提升了校园的文化品位,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擢升了教师整体素养。其四,由于学校的人本治校理念及相应的政策及举措取得了实效,科研成就享誉学界,教学成绩卓尔不群,学校享有良好的声誉。借鉴历史为了立足当下,走向未来。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20年的办学发展史阐释了大学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着力创造条件实施人本治校。湖南师范大学的成功告诉我们:改革出活力这是基本思路,去官本,立人本是核心,人才强校是战略,一心为校的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湖南师范大学的不足则提醒我们:政府放权,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大学的方式是实现人本治校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是实施人本治校的一个有力的保障。

万路遥[5](2015)在《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复原了湖南大学从清末岳麓书院时期至今的一百多年间校园空间形态演变过程,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针对湖南大学自新世纪以来校园规模飞速发展的现状,对于历史空间形态的总结有助于把握湖南大学校园的独特性,为校园的有机发展提供支撑。纵观湖南大学的发展,一直依附于其所处国家社会,因而校园空间形态呈现出历史阶段跳跃性特质。本研究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变迁和湖南大学校址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性事件,将时间范围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首先对每一历史分期的时代事件、湖南大学的制度与校园空间形态做横向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纵向时间脉络发展为主线,归纳出对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发展起直接作用的是大学的制度建设。在研究中发现湖南大学的校园空间形态与大学制度建设具有极高的关联度。湖南大学制度可以总结为知识型、组织结构、职能、精神四个基本要素。这四个要素涵盖了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内部结构、外部关系和历史逻辑四个方面。作为大学制度的四要素分别作用于校园建筑的功能和形制、校园建筑的组团方式、校园结构和校园文化脉络。本文从整体的视角研究了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提出了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更新的四要素环动模型。该模型能较充分的反映湖南大学的制度对校园空间形态的影响:不仅仅是单个要素的作用力的叠加,要素之间并不独立,存在环状联动关系。制度四要素对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影响,既存在以“知识型”为起点的历时性顺序影响校园形态演变,也存在各要素混合作用于同一历史时段的共时影响效应。以四要素环动模型为框架可以较好说明湖南大学在清末民国校园空间形态演变的内在规律,对于研究脱胎于旧有高等教育机构的中国大学均有一定借鉴性。同时对于未来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改造和发展,有助于保护校园中有不同时代属性的空间。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变革与产业革命的推进,湖南大学也发生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如何在现时代确立新的社会认同,并形成自身的特色,是湖南大学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对四要素环动模型的考量,未来在湖南大学校园建设中,更应该综合考虑的是作为主体的大学制度所表达的深层内涵是什么。这就要求未来教育建筑设计和改造应以服务学科知识发展为要务;建筑组团设计应以服务教学改革、促进学科群建设为核心。然而基于湖南大学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外发型变革模式,特别是目前中国对大学的中央集权控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对学生的集中管理模式等,这将使得中国大学在组织结构、职能等制度要素整齐划一,大学校园中的功能分区、对称轴线、礼仪性空间以及校园与城市的界限等还将长期保存,其结果将是各个渊源不同的大学愈加趋同。对于今天湖南大学的校园建设而言,必须有超越技术层面和国家管控之外的考虑。这要求湖南大学凝练其“精神”,只有如此,未来湖南大学各个时期的建筑群才不致在校园形态发展中失语,并且获得新生。

施瑛[6](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提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周萍英[7](2013)在《区校共建新图书馆内部功能建设的调研与规划》文中研究说明区校共建的北仑区—宁职院新图书馆将于2013年建成,为使建成后的新馆无障碍施行高校图书馆向地方公众开放服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通过对上海、深圳新建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内部功能设计、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创新等方面的现状调研,学习它们在新馆建设中的经验,了解其新馆内部建设中的功能布局及设备设施配置情况,分析、提出了从人性化服务环境的构架及网络化、智能化、环境美化、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新馆内部规划思路,从而为新图书馆的内部功能建设提供参考。

文涛[8](2013)在《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作为大学赖于存在的根源,大学精神的培育需要依托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这一物质实体。论文旨在解决大学精神的培育如何通过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作用与反作用得以实现和升华。论文运用了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例法等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有三: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在对论文背景的梳理下,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而后,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框架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大学精神、校园空间的演变及相互关系分析。本章在分析大学精神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精神的内涵,辩证分析了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大学理想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大学精神在大学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文章分四个阶段分析了西方校园空间形态演变的过程、分六个阶段分析了中国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对中西方校园空间形态演变的梳理之后,对大学精神与校园空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第三章: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解析。本章从大学精神与校园空间的问卷入手,对问卷的数据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场所精神这些和大学精神培育息息相关的学科入手,分析了不同学科视角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第四章: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解析。本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对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校园规划从宏观上解决了校园格局的问题,从中观上解决了肌理的问题,从微观上解决了质感的问题。三者之间从不同层面共同作用,影响了校园空间形态的构成。在三者的关系里,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是微观层面的前提和基础,微观层面是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具体化、细化和深化。本章进而分析了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对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第五章: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形态分析。本章从校园文化熏陶机制和空间形态熏陶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精神培育的机制;从建筑实体空间和外部环境空间两个层面对大学校园空间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文章进而对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特征进行了凝练。在此基础上,文章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场效应”模式为案例,详细分析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改造方案,为相关理论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六章: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本章是论文的核心之一和落脚点。首先分析了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的建立原则。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其中,宏观层面8条,中观层面4条,微观层面14条。

付天松[9](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周秀梅[10](2013)在《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化水平已从1980年的19%上升至2011年的50%。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冲击下,作为人类文明精华之所在的城市,原本城市文化、城市空间特色各异的城市,逐渐变得相似而失去了原有的城市地域空间特色,这种现象在中国尤其显得突出。我国的城市建设如何从规模走向质量,如何将城市空间特色纳入城市建设的多元目标中,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每一个城市空间,都是在其特有的自然山水条件、历史文化遗存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形成的。而城市文化则是城市经济、政治及自然、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是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积淀的产物,是城市特色与品格的具体体现。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它对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提高城市居民整体素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个性与魅力;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建设机制,合理开发城市文化资源,真正从人与自然的角度,从城市历史文脉的角度,构建人文活动空间体系,彰显城市独有的品格与魅力,成为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结合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导入城市整体形象的营造,利用整体性设计,使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建设,使其传承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协同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但是,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与学科建设越来越细,各专业与学科间的割裂状态越来越明显,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各自为政而失去整体的协调与合作,从而影响了城市整体的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与城市形象。城市中的公共艺术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加之与其背景环境关系的不协调,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下降与资源的浪费。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通过对国内外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状况的分析,阐述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在构建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主要层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从公共艺术系统规划与设计出发,从系统思维的角度,以整体性设计为核心,把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复杂的背景环境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研究与设计,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具有地域文化氛围和宜人尺度的雅致、宜居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毋庸讳言,一个文明、开放、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和城市形象对外部资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这种要素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并对城市周边地区乃至更大区域产生辐射功能,这对整个城市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与框架,对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的重难点进行了界定与分析。第二部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系统分析与总结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各种关系,提出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吸收国外公共艺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必须发展具有地域文化内涵与场所精神的公共艺术。第三部分,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本文以系统环境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框架构建了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主要层面。对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主要层面如城市规划、建筑、城市景观以及城市环境色彩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第五部分,城市公共艺术的系统规划。通过城市公共艺术的系统规划使城市空间造型艺术系统纳入到城市建筑与城市设计的规划项目中,使城市公共艺术协同打造集物质与精神于一体的和谐场所,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第六部分,武汉公共艺术研究。在分析武汉城市空间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城市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对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第七部分,结语。对我国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综论,并对我国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整体性的总结与建议。

二、我院新图书馆建筑规划之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院新图书馆建筑规划之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3)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
        1.2.1 相关概念解析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设计基本解析
    2.1 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特征解析
        2.1.1 学习与社交功能复合
        2.1.2 学习空间场所多元
        2.1.3 学习空间形态交互
    2.2 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2.2.1 阅读介质无纸化转变
        2.2.2 传统学习模式深度变革
        2.2.3 学习主体多层次场所需求
    2.3 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设计原则
        2.3.1 多元功能共存的复合化原则
        2.3.2 促进知识共享的开放化原则
        2.3.3 激发社交合作的互动化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功能设计
    3.1 打造互动化空间布局
        3.1.1 向心聚合学习组团
        3.1.2 高度混合学习场所
        3.1.3 边缘分布学习领域
    3.2 构建扁平化功能组织
        3.2.1 匀质消解主次层级
        3.2.2 增设异化流线模式
        3.2.3 多元并置复合功能
    3.3 营造个性化空间环境
        3.3.1 设置契合性学习设施
        3.3.2 运用匹配性空间色彩
        3.3.3 内外转换空间体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形态设计
    4.1 建立开放共享的空间形体
        4.1.1 错落式叠置空间体量
        4.1.2 螺旋式盘升空间序列
        4.1.3 层叠式组织空间体系
    4.2 塑造提升学习氛围的空间界面
        4.2.1 丰富空间界面形式
        4.2.2 设置柔性空间分隔
        4.2.3 抽象映射校园符号
    4.3 增设交往互动的空间节点
        4.3.1 多维异化学习阶梯
        4.3.2 多向交错互动廊道
        4.3.3 自由穿插乐学空间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创新
    1.6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的基础
    2.1 人本是如何生成的
        2.1.1 人是什么
        2.1.2 人本的生成
    2.2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嬗变
        2.2.1 1978之前:半人的时代
        2.2.2 1978年之后:逐渐进入人的时代
        2.2.3 “九五”期间:“211工程”的实施
    2.3 湖南师范大学的办学环境
        2.3.1 十年挫折后的湖南师范大学
        2.3.2 湖南师范大学的发展回顾
        2.3.3 湖南师范大学的发展处境
        2.3.4 湖南师范大学的人本简概
第三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师本理念与治校实践
    3.1 湖南师范大学的师本理念:教职员工中,“教”字第一
    3.2 湖南师范大学的师本治校实践
        3.2.1 实施人才战略
        3.2.2 推行来去自由政策
        3.2.3 积蓄雄厚的师资力量
        3.2.4 转换运行环境与机制
        3.2.5 搭建平台促教师发展
第四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本理念与治校实践
    4.1 湖南师范大学的生本理念
        4.1.1 学生:发展中的人
        4.1.2 师生员工中:“生”字第一
    4.2 湖南师范大学的生本治校实践
        4.2.1 弘扬师范本色
        4.2.2 坚守教学中心
        4.2.3 着力大学素质教育
        4.2.4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的成效
    5.1 壮观的师资队伍
        5.1.1 数量充足,结构改善
        5.1.2 质量优良,层次提升
    5.2 突出的教研成就
        5.2.1 显着的教学成就
        5.2.2 卓越的科研成果
    5.3 丰硕的素质教育成果
        5.3.1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5.3.2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5.3.3 擢升:教师整体素养
        5.3.4 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5.4 良好的学校声誉
        5.4.1 国内:学校声誉不断上升
        5.4.2 国际:学校声誉不断扩大
第六章 借鉴历史展望未来
    6.1 值得借鉴的经验
        6.1.1 治校思路:改革出活力
        6.1.2 治校核心:去官本,立人本
        6.1.3 治校战略:人才强校
        6.1.4 治校关键:一心为校的领导班子建设
        6.1.5 治校保障:较完善的法律法规
    6.2 仍需反思的问题
        6.2.1 政府过多干预的障碍
        6.2.2 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问题
        6.2.3 “人才战略”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5)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2 文献综述
    1.2 研究方法
        1.2.1 整体论的方法
        1.2.2 文献研究法
    1.3 研究范围
        1.3.1 空间范围
        1.3.2 时间范围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湖南大学校址的原始状态
    导言
    2.1 清代岳麓书院
        2.1.1 岳麓书院的历史追溯
        2.1.2 清代岳麓书院制度
        2.1.3 清代岳麓书院的空间形态特征
    2.2 1897 ~1926岳麓山校址的历史变革
        2.2.1 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与校史沿革
        2.2.2 书院、学堂与学校制度的比较研究
        2.2.3 本时期的岳麓山校园空间形态
    结语
第3章 省国立时期的湖南大学
    导言
    3.1 1926 ~1937省立湖南大学
        3.1.1 分裂的时代背景与湖南大学诞生
        3.1.2 省立湖南大学的制度
        3.1.3 剧变期的校园空间形态
    3.2 1938 ~1945湖南大学的国立与西迁
        3.2.1 抗战时代与校史沿革
        3.2.2 辰溪陇头垴校区建设
    结语
第4章 战后重建与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导言
    4.1 1945 ~1952过渡期的湖南大学
        4.1.1 政权交替与校史沿革
        4.1.2 过渡期的大学制度
        4.1.3 转型期的大学空间形态
    4.2 1953 ~1958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4.2.1 中苏友好时代与校史沿革
        4.2.2 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制度
        4.2.3 土建学院的校园形态
    结语
第5章 湖南大学的恢复与调整
    导言
    5.1 1958 ~1966重组湖南大学
        5.1.1 时代背景与校史沿革
        5.1.2 大跃进时期的大学制度
        5.1.3 跃进中的校园空间形态
    5.2 1966 ~1976文革中的湖南大学
        5.2.1 “十年动乱”教育蒙受的损失
        5.2.2 困顿中的湖南大学
        5.2.3 校园空间形态政治化
    结语
第6章 改革发展中的湖南大学
    导言
    6.1 1976 ~1998湖南大学的复苏
        6.1.1 改革开放与校史沿革
        6.1.2 本阶段大学制度研究
        6.1.3 校园空间形态的恢复和探索
    6.2 1998 ~2015湖南大学的跃迁
        6.2.1 社会转型与校史沿革
        6.2.2 新世纪湖南大学的制度
        6.2.3 校园空间形态的整合与跃迁
    结语
第7章 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发展特征
    7.1 湖南大学校园发展轨迹
    7.2 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四要素环动模型
    7.3 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回顾与展望
        7.3.1 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历史演变的评价
        7.3.2 未来湖南大学的发展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国立湖南大学房屋移交清册目录(麓山原址))
附录 C (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公有房屋表)
附录 D (1963年度校舍面积及使用情况)
致谢

(6)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区校共建新图书馆内部功能建设的调研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海、深圳两地新图书馆建设的现状调研
    (一) 全新的内部功能规划和环境布局
    (二) 开放、平等、免费的无障碍服务模式
    (三) 智能型的现代化服务设备
二、新图书馆内部功能建设的规划
    (一) 新馆全开放的人性化育人、服务环境构架
    (二) 新馆内部功能的布局设计与规划
    (三) 新馆内部的网络化、智能化建设
    (四) 新馆内部的节能、环保、安全设施建设

(8)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2.1 大学精神
        1.2.2 校园空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大学精神的研究现状
        1.3.2 关于校园空间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框架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4.4 论文创新点
    1.5 小结
2 大学精神、校园空间的演变及相互关系分析
    2.1 大学精神的演变
    2.2 大学精神的内涵
        2.2.1 自由
        2.2.2 平等
        2.2.3 独立
        2.2.4 批判
        2.2.5 创新
        2.2.6 服务
    2.3 大学理念、大学理想与大学精神的关系分析
        2.3.1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辩证关系
        2.3.2 大学理想与大学精神的辩证关系
    2.4 西方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
        2.4.1 古代和中世纪高等教育场所的形态
        2.4.2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高等教育场所的形态
        2.4.3 20 世纪初—70 年代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4.4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4.5 当代西方国家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
    2.5 中国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
        2.5.1 中国传统官学
        2.5.2 中国传统书院
        2.5.3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5.4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5.5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5.6 1999 年扩招后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2.6 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中的精神轨迹——以北京大学为例
        2.6.1 1898-1949 年的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2.6.2 1952-1977 年间的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2.6.3 1978 年后的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2.6.4 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进与大学精神的关系分析
    2.7 大学精神与校园空间的关系剖析
    2.8 小结
3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解析
    3.1 关于大学精神、校园空间的问卷调查
        3.1.1 问卷的制定及说明
        3.1.2 问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3.1.3 问卷分析的结论
    3.2 社会心理学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分析
        3.2.1 校园空间主体的特征
        3.2.2 人际交往理论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3.3 环境心理学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分析
        3.3.1 校园空间行为的特征
        3.3.2 环境心理学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3.4 场所精神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分析
        3.4.1 校园场所精神的特质
        3.4.2 场所精神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3.5 小结
4 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
    4.1 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分类
        4.1.1 宏观的意识形态
        4.1.2 中观的社会文化
        4.1.3 微观的校园文化
    4.2 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对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4.2.1 宏观意识形态对大学校园空间的要求
        4.2.2 中观社会文化对大学校园空间的要求
        4.2.3 微观校园文化对大学校园空间的要求
    4.3 小结
5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形态分析
    5.1 大学精神的培育机制分析
        5.1.1 校园文化熏陶机制
        5.1.2 空间形态熏陶机制
    5.2 大学校园空间的构成
        5.2.1 建筑实体空间
        5.2.2 外部环境空间
    5.3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特征
        5.3.1 消解与融合
        5.3.2 文化与生态
        5.3.3 集约与开放
        5.3.4 多元与互动
    5.4 小结
6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
    6.1 模式建立的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多样性原则
        6.1.3 弹性原则
        6.1.4 可持续原则
        6.1.5 以人为本原则
    6.2 不同层面的模式语言
        6.2.1 宏观层面的模式语言
        6.2.2 中观层面的模式语言
        6.2.3 微观层面的模式语言
    6.3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案例分析——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系馆为例
        6.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基本情况
        6.3.2 建筑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背景
        6.3.3 建筑学院“场效应”模式建立的理念与原则
        6.3.4 建筑学院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的实践内容
        6.3.5 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的实践成果
    6.4 小结
7 结论
    7.1 论文结论
    7.2 研究中的体会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9)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1.1 沈祖荣的论着
        2.1.2 胡庆生的论着
        2.1.3 刘国钧的论着
        2.1.4 洪有丰的论着
        2.1.5 戴志骞的论着
        2.1.6 袁同礼的论着
        2.1.7 李小缘的论着
        2.1.8 杜定友的论着
        2.1.9 杨昭惁的论着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2.1 桂质柏的论着
        2.2.2 裘开明的论着
        2.2.3 马宗荣的论着
        2.2.4 查修的论着
        2.2.5 皮高品的论着
        2.2.6 周连宽的论着
        2.2.7 吕绍虞的论着
        2.2.8 张遵俭的论着
        2.2.9 严文郁的论着
        2.2.10 毛坤的论着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3.1 彭斐章的论着
        2.3.2 佟曾功的论着
        2.3.3 鲍振西的论着
        2.3.4 赵世良的论着
        2.3.5 郑莉莉的论着
        2.3.6 赵琦的论着
        2.3.7 孙云畴的论着
        2.3.8 陈誉的论着
        2.3.9 周文骏的论着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2.3.16 倪波的论着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2.3.21 杜克的论着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2.3.29 左恭的论着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本章小结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本章小结
4 总结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1.1.2 研究在公共艺术实践中的作用
        1.1.3 研究对知识的积累与完善艺术学学科结构的作用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关于城市文化
        1.2.2 公共艺术概念界定
        1.2.3 关于整体性设计
    1.3 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3.2 存在的问题、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本文研究框架
2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2.1. 现代公共艺术的缘起与发展
        2.1.1 国外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1.2 中国现代公共艺术的缘起与发展状况
    2.2 公共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2.2.1 公共艺术的类型
        2.2.2 公共艺术的特性
        2.2.3 公共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2.3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2.3.1 城市文化——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基石
        2.3.2 公共艺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体现
    2.4 本章小结
3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
    3.1 系统环境观
        3.1.1 系统思维
        3.1.2 系统环境观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1 经济可持续发展
        3.2.2 生态可持续发展
        3.2.3 社会可持续发展
    3.3. 人居环境科学
        3.3.1 人居环境科学的缘起
        3.3.2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构架
    3.4 本章小结
4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主要层面
    4.1 城市文化层面
        4.1.1 城市文化的特点与属性
        4.1.2 城市环境与城市特色
        4.1.3 城市形象与人文景观构建
    4.2 城市规划层面
        4.2.1 城市规划理念演变
        4.2.2 城市规划层次、尺度与公共艺术
        4.2.3 城市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4.2.4 城市建筑色彩环境规划设计
    4.3 城市建筑层面
        4.3.1 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建筑环境
        4.3.2 城市建筑与艺术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公共艺术系统规划
    5.1 公共艺术系统规划理念与系统分析方法
    5.2 公共艺术系统规划要素控制
        5.2.1 公共艺术作品规划主题与题材控制
        5.2.2 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视觉要求
        5.2.3 公共艺术的体量与尺度
        5.2.4 公共艺术的材料与色彩
    5.3 公共艺术系统规划
        5.3.1 公共艺术整体规划布局原则与要求
        5.3.2 公共艺术系统规划的空间分析方法
        5.3.3 公共艺术系统的总体布局与控制
    5.4 公共艺术的实施与管理
        5.4.1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实施与管理现状
        5.4.2 公共艺术的审批程序与实施管理
        5.4.3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评价体系
    5.5 本章小结
6 武汉公共艺术研究
    6.1 武汉历史与文化概述
    6.2 武汉城市空间特色与公共艺术发展沿革
        6.2.1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空间特色
        6.2.2 现代武汉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发展状况
        6.2.3 武汉公共艺术发展的特点与不足
    6.3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与公共艺术系统规划
        6.3.1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举措与不足
        6.3.2 武汉城市文化特色与公共艺术系统规划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我院新图书馆建筑规划之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高校学习中心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 孙晶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4]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研究[D]. 林伟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
  • [5]湖南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化研究[D]. 万路遥. 湖南大学, 2015(03)
  • [6]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7]区校共建新图书馆内部功能建设的调研与规划[J]. 周萍英.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5)
  • [8]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研究[D]. 文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7)
  • [9]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10]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 周秀梅. 武汉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我院新图书馆建筑规划的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