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新居住理念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清[1](2021)在《扩展与流变:豫南乡村居住空间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卢洪民[2](2020)在《公共价值视域下中美绿色建筑政策与实践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的新型建筑模式,绿色建筑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与重视。而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绿色建筑政策体系的有力支持。为推动本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世界多个国家均制定出台了专门的政策体系,具体涉及法律制度、标准规范及相关配套措施等多个内容以支持绿色建筑发展。与国外相比,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历史,初步实现由无到有、从单体到规模化发展,在能耗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并制定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建筑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与标准。但随着绿色建筑规模的持续增加,其建设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当前绿色建筑项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的一大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公众价值缺失。为此,优化完善国内绿色建筑政策以推动我国绿色建筑高效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本文采取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的方式,先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当前绿色建筑研究情况,然后基于公共价值视角分别从政策、实践比较美国与中国绿色建筑及政策体系的异同,在此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法围绕公平价值、公众参与价值、效率价值、可持续价值和经济价值构建基于公众价值的绿色建筑政策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该评价体系对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现有资料数据,对国内绿色建筑政策存在的问题、原因等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张博闻[3](2020)在《北京旧城胡同居住空间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北京城市化发展,北京旧城的更新进程也从未停止。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大规模彻底拆除的改造模式逐渐被以社区为单位的小尺度空间改造方式所替代。近几年,在有机更新理论背景下涌现出了很多的院落居住空间改造项目,其中不乏有如“四分院”、景阳胡同四合院改造项目等优秀案例,但更多的院落改造无法平衡现代生活需求与传统建筑文化底蕴之间的关系。加上,现阶段,针对传统院落居住空间的改造策略与方法并不充足,院落居住空间改造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以此来建立更完善的理论体系。本论文首先从改造背景出发,从现状问题和改造原因两个方面阐释城市更新进程中传统民居空间改造的必要性。并对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和范围、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其次,梳理了国内外传统民居空间更新与保护的理论现状和实践案例,并对“四分院”、“集合住宅”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现阶段旧城更新的历史进程和传统民居改造的主要方式,发现城市更新过程中,传统民居院落改造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以有机更新为理论基础、多元化理论并存的小规模适宜性改造设计理念与改造策略,总结适应当下居住院落改造的设计手法和设计重点。论文以此为理论基础,对宫门口五条31号院项目场地进行改造设计,分析其空间构成的方法,并验证改造策略的适宜性。以期为未来的居住院落空间改造设计提供实质性的参考。本论文最后结合对北京旧城胡同居住空间整体的认知,总结了现阶段胡同居住空间改造的重要性,并以个人的角度提出对未来居住院落空间改造的建议。目的是寻找一条传统居住院落改造的正确发展道路,优化改造实践中的设计理念,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到旧城更新保护的活动中来。
赵薇[4](2020)在《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使用后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们的居住环境在近年来不仅被广泛地关注,而且需求也是不断地提升,居民则是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核心推动力。居住区水景的营造自古以来是人们居住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居民既是营造水景的需求者,也是提升水景的推动者。因此,居民偏好的反馈与实现对于居住区水景的优化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天津市新型居住区水景进行调查,通过研究表明水景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居民偏好意愿在水景营造中的价值与作用被忽略,表现在居住区水景在自然性、功能性、精神性等方面的不足与欠缺。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使水景丧失了最初的营造目的与使用功能,甚至成为居民对水景满意度评价下降的主导原因。为了遵从居民偏好提升满意度,从居民偏好需求作为切入点,论文采用POE研究方法,对天津市居住区水景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针对居住区水景的居民偏好需求,将水景形式与功能做了详细研究与阐述,为下一阶段比对天津市居住区水景的设计现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选取天津市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居住区水景,分别进行针对居民偏好的现场调研与问卷调查等信息收集。由此对居住区水景的概况、功能、使用状况及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因素、POE要素集的重要度进行分析评价。接着通过AHP层次分析法推导计算出居住区水景评价要素集中各要素重要度权重比例,并对此结论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应用POE建立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此评价体系对四个样本做出最终评定。最后基于POE综合评定结果,在评价综述中详细归纳出针对居民偏好的居住区水景综合性策略,并推导出突出问题:缺乏冬季水景观赏性问题;无良好水景场地管理体系问题;水景安全性意识不足问题;水景无障碍设施不健全问题;缺乏亲水互动性功能需求问题;教育与科技元素在水景设计中的缺失问题;精神需求与睦邻需求的设计空白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一一对应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优化设计策略,为天津市居住区水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设计方向和借鉴方法。总之,随着POE理论的充实与方法改进,可以促使更多利用POE为包括居住区水景在内的广大景观类别的空间场地搭建起实用型的评价体系,让景观设计创作拥有更多的实际案例可以借鉴或遵循,实现进化式的创新设计。
储猛[5](2020)在《天津YH项目公寓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琳[6](2020)在《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传播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初,由湖南卫视推出的生活服务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以其舒缓的节目内容、精致优良的节目制作,在同质化综艺节目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成功突围。节目中嘉宾们自给自足、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令无数人心向往之,超高的收视成绩使节目一跃成为爆款慢综艺,开启了国内荧屏慢综艺的新时代。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为研究对象,探讨该节目的兴起与发展,并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其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与效果进行研究,最后对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节目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从传播内容看,《向往的生活》确立了“慢生活”的节目定位,通过田园生活的真实再现,多样情感的集中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传递诠释了每期节目的主题。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嘉宾展现了人物的立体感、精美视听语言的运用也为节目内容锦上添花。从传播渠道看,《向往的生活》充分利用电视平台、视频网站、社交平台的不同优势进行传播,通过不同平台的联合传播实现了节目传播效果的扩大。在传播受众和效果方面,通过对受众进行基本分析,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了解受众观看节目的动机和行为,然后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对节目的传播效果加以解读,进一步探讨节目对受众产生的传播效果。《向往的生活》虽然为慢综艺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也存在一些发展问题:创新能力不足,曾被指责“抄袭”;工作人员干涉多,节目真实性存疑;传受互动效果差,无良好互动机制,这些都值得深入思考,因此《向往的生活》需要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当地特色;适度人工干预,展示真实生活;合理利用新媒体,增强与受众互动,以成为更优质的精品慢综艺。
李治国[7](2020)在《2019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史既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种史学范式。随着社会史的理论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历史人所接受,众多优秀作品不断面世。2019年中国社会史相关学术成果数量众多,成就斐然。一、史学理论和方法2019年社会史领域在史学理论方面成果为数不多。其中宋学勤、李晋珩认为当代社会史应该借鉴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同时也要清晰二
王婷婷[8](2019)在《柏林IBA1987城市重建的背景、制度与项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80年代,为修复二战中被轰炸损毁的内城区,德国首都柏林曾以国际展览会的形式展开过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即柏林国际建筑展览会(简称IBA1987)。在合理的机制、先进的指导思想、悠久的城市传统以及优秀的建筑设计等因素共同协作下,IBA1987为柏林内城创建了大量精彩的城市建筑,并从整体上逐渐恢复了柏林内城区域昔日的风采。IBA1987主要分为新建筑重建和旧建筑改造两部分,指导原则分别为“批判性重建”和“谨慎地更新”。本文侧重于关注新建筑重建部分,其原则“批判性重建”强调不应简单刻板地还原历史形式,或大肆兴建现代主义街区,而是将现代建筑和柏林城市历史有机结合,在尊重城市历史基础上,延续并发展城市传统,融合历史与创新。“批判性重建”项目成果分布在柏林四个主城区中,在整体指导思想的要求下,来自多个国家地区的建筑师设计并完成了 104个高品质建筑项目。虽然风格、体量、功能各不相同,但其中共通的特点是从城市到建筑一以贯之的更新修复理念,在物质因素(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和非物质因素(制度设计、城市传统等)的相互作用下,新建建筑在城市环境的重塑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最终完成了高品质的城市更新与修复。作为一次重要的城市更新实践,柏林留存了大量关于IBA1987的资料,包括官方文件、展览手册、会议记录、外界评论等。同时也有不少的西方学者发表论着,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我国学界也进行了一定数量的研究,然而在内容上多为建设项目的说明和引介。由此产生大量局部解读和片段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对IBA1987形成全面综合的理解和分析。本文选择城市传统、制度设计建筑项目作为研究主题,试图以一种综合的视角——从城市到建筑、从传统到重建,对IBA1987展开梳理,并在以下方面做出探索:1、梳理柏林城市建设史:柏林城市建设史以及柏林住宅的城市性与建筑性;不同时期柏林建筑博览会的传统。对柏林城市住宅最重要的形式——租屋住宅(Mietskaserne)进行类型学解读。租屋住宅是IBA1987重建项目中最重要的城市住宅原型。通过对相关历史信息的整理,意图将IBA1987置于城市传统的语境之内加以考察。2、IBA1987的制度设计与重建更新理念加以考察。建筑展会对于我们是一种相对陌生的城市建设组织形式。已有研究多对其一笔带过,而忽略了制度设计发挥的根本性作用。只有将那些出色的重建项目与IBA1987的制度设计关联起来,方有可能理解物质形态背后复杂的社会过程,以及还原城市理念的制度语境。3、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四个重建项目进行精读,其中涉及到收集完整的案例资料、组委会决策、设计竞赛、建设过程等,在此基础上解读具体的项目是如何成功实施“批判性重建”的。通过对柏林城市语境、IBA1987运作方式和理念、重建案例三方面内容展开研究,本文由面到点地综合分析了柏林IBA1987城市更新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具体过程环节,为我国城市更新提供了可资借鉴与对照的城市案例。本文正文共约60 000字,图表125幅。
郑国[9](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马群[10](2019)在《楼盘名称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随之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商标侵权的纠纷,尤其是楼盘名称的商标侵权纠纷。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楼盘名称是整个楼盘价值、品味、人文素养等的体现。目前,理论界对楼盘名称的定义主要有四种观点:产品名称、服务标记、企业名称和地理名称。关于楼盘名称的法律属性则有三种理论:商业标识理论、商品商标理论和企业名称理论。实践中,房地产领域最常见的纠纷就是楼盘名称的商标侵权纠纷,尤其是出现了一系列典型的案例,诸如“百家湖”案、“香榭里”案、“小悦城”案等。在这些案例中学者们对我国的楼盘名称商标侵权如何认定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楼盘名称商标性使用的认定、楼盘名称混淆可能性的认定以及地名的合理使用三个方面。本文以近些年我国出现的涉楼盘名称商标侵权纠纷案件为切入点,在阐述楼盘名称概念和法律性质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由此对楼盘名称商标侵权认定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未来楼盘名称的保护并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新的思路。另外,旨在通过分析楼盘名称中商标侵权的争议解决涉楼盘名称的商标侵权认定问题,期待对我国未来的相关司法实践能有所助益。
二、关于新居住理念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新居住理念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公共价值视域下中美绿色建筑政策与实践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主要理论基础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2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 |
1.4.3 公共政策理论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公共价值视域下中美绿色建筑政策的比较分析 |
2.1 公共价值概述及绿色建筑公共价值的体现 |
2.1.1 公共价值的概念和特点 |
2.1.2 绿色建筑公共价值的体现 |
2.2 中美两国绿色建筑政策现状 |
2.2.1 美国绿色建筑政策现状 |
2.2.2 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现状 |
2.3 公共价值视域下中美绿色建筑政策的差异 |
2.3.1 政策制定主体的多样性 |
2.3.2 政策内容的公共价值体现 |
2.3.3 政策制定过程的公众参与度 |
2.3.4 政策实施效果的社会认可度 |
2.3.5 政策绩效评价的公共价值性 |
第3章 公共价值视域下中美绿色建筑政策和实践分析 |
3.1 美国波特兰市绿色建筑政策和实践分析 |
3.1.1 美国波特兰市绿色建筑政策分析 |
3.1.2 美国波特兰市绿色建筑实践分析 |
3.2 中国深圳市绿色建筑政策和实践分析 |
3.2.1 深圳市绿色建筑政策分析 |
3.2.2 深圳市绿色建筑实践分析 |
3.3 公共价值视域下中美绿色建筑综合对比 |
第4章 公共价值视域下绿色建筑政策绩效评价 |
4.1 基于公共价值绿色建筑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绿色建筑政策绩效评价体系指标选择 |
4.1.2 绿色建筑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 深圳市绿色建筑政策绩效评价 |
4.2.1 深圳市绿色建筑政策现状分析 |
4.2.2 深圳市绿色建筑政策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3 深圳市绿色建筑政策满意度评价 |
第5章 公共价值视域下绿色建筑政策不足、原因及对策分析 |
5.1 公共价值视域下我国绿色建筑政策存在的不足 |
5.1.1 政策过程的公众参与度低 |
5.1.2 政策的社会认知度较低 |
5.1.3 政策实施的社会认可度需提升 |
5.1.4 政策的公共价值体现有待完善 |
5.2 基于公共价值视域分析绿色建筑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 |
5.2.1 政策制定主体单一化 |
5.2.2 公众未真正理解绿色建筑内涵 |
5.2.3 政策参与渠道相对有限 |
5.2.4 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 |
5.3 提升我国绿色建筑政策及实践公共价值性的有效策略 |
5.3.1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丰富政策内容措施 |
5.3.2 以公共价值为基础优化完善现有政策体系 |
5.3.3 拓宽公众参与绿色建筑政策制定的渠道路径 |
5.3.4 以提高公众认可度为目标完善政策绩效评价体系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绿色建筑政策满意度调查问卷 |
(3)北京旧城胡同居住空间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现状 |
1.2.1 现状问题 |
1.2.2 改造原因 |
1.3 研究内容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归纳演绎法 |
1.5.3 案例分析结合实地调研 |
1.5.4 实践设计论证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
2.1 研究概念界定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城市传统民居更新与保护理论的发展概况 |
2.2.2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
2.2.3 典型案例分析 |
2.3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2.3.1 城市传统民居更新与保护理论的发展概况 |
2.3.2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
2.3.3 典型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旧城胡同居住空间改造方式与演变过程 |
3.1 北京旧城胡同居住空间改造方式 |
3.1.1 政府参与改造 |
3.1.2 居民自发性改造 |
3.1.3 建筑师参与改造 |
3.2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居住空间改造模式演变 |
3.2.1 大规模危房改造 |
3.2.2 “类四合院”与“四合楼”形式改造 |
3.2.3 小规模、渐进式改造 |
3.2.4 以“院落”为单位小尺度改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旧城胡同居住空间改造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北京旧城胡同居住改造设计策略 |
4.1.1 “有机更新”理论 |
4.1.2 微改造理论 |
4.1.3 多元理论并存 |
4.2 胡同居住空间改造设计方法 |
4.2.1 小型空间的重组利用 |
4.2.2 功能单元的整体植入 |
4.2.3 院落空间的合并处理 |
4.3 北京旧城胡同居住空间改造设计重点 |
4.3.1 室内空间的重新划分 |
4.3.2 院落空间的复活与再利用 |
4.3.3 传统元素的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造实践——宫门口五条31号院改造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位置 |
5.1.2 项目要求 |
5.1.3 项目现状 |
5.2 室内空间改造设计策略 |
5.2.1 空间重构并在竖向上拓展空间 |
5.2.2 整体空间功能单元的引入 |
5.2.3 室内空间形态的自由切换 |
5.3 院落空间改造设计 |
5.3.1 院落空间的重新布局 |
5.3.2 与传统肌理呼应的设计元素 |
5.4 整体改造设计平面及剖面图 |
5.5 设计总结 |
第6章 胡同居住空间改造的展望与建议 |
6.1 胡同居住空间改造探索的期望 |
6.1.1 创造更多新的改造方式解决具象化的问题 |
6.1.2 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完备改造的知识体系 |
6.2 对胡同居住空间改造的建议与展望 |
6.2.1 对胡同居住空间改造的建议 |
6.2.2 对胡同居住空间改造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使用后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路线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发展 |
2.1 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
2.1.1 居民偏好相关研究 |
2.1.2 城市居住区水景概念 |
2.1.3 使用后评价(POE)概述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城市居住区水景国内外发展研究 |
2.2.2 POE国内外发展研究 |
2.3 针对居民偏好的城市居住区水景现状概述 |
2.3.1 水景的分类 |
2.3.2 水景的特征 |
2.3.3 水景的功能 |
第3章 针对居民偏好的城市居住区水景POE体系构建 |
3.1 POE体系构建逻辑概述 |
3.2 POE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点 |
3.2.1 评价对象 |
3.2.2 评价主体 |
3.2.3 评价目的 |
3.2.4 评价方法 |
3.2.5 评价流程 |
3.3 POE体系构建 |
3.3.1 评价对象 |
3.3.2 评价目标 |
3.3.3 POE基础评价模型设计 |
3.3.3.1 居民基本信息 |
3.3.3.2 居民使用特征 |
3.3.3.3 针对居民偏好的满意度评价 |
3.3.3.4 针对居民偏好的重要度评价 |
3.3.3.5 构建针对居民偏好的POE评价要素集 |
3.3.3.6 POE调查问卷设计 |
3.3.3.7 数据采集 |
第4章 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POE分析 |
4.1 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POE分析思路 |
4.2 问卷回收情况 |
4.3 基本状况评价分析 |
4.3.1 天津富力城居住区水景 |
4.3.2 天津融创绿城全运村居住区水景 |
4.3.3 天津仁恒河滨花园居住区水景 |
4.3.4 天津万科柏翠园居住区水景 |
4.4 居民基础信息和使用特征分析 |
4.4.1 居民性别构成分析 |
4.4.2 居民年龄构成分析 |
4.4.3 居民对于水景的使用频率分析 |
4.4.4 居民对于水景的停留时间分析 |
4.5 针对居民偏好的满意度评价分析 |
4.5.1 总体满意度分析 |
4.5.2 使用后评价体系各项要素的满意度分析 |
4.6 针对居民偏好的重要度评价分析 |
4.6.1 关于居民对季节的偏好分析 |
4.6.2 关于居民对水景形式的偏好分析 |
4.6.3 关于居民对水景价值的重要性偏好分析 |
4.6.4 关于居民对POE评价要素集的重要度偏好权重分析 |
4.7 评价要素权重分析 |
4.7.1 评价要素分层权重分析法 |
4.7.2 一级重要度评价要素权重分析 |
4.7.3 二级重要度评价要素权重分析 |
4.8 针对居民偏好的评级指标体系 |
4.9 针对居民偏好的评定结果与评价综述 |
4.9.1 针对居民偏好的评定结果 |
4.9.2 针对居民偏好的评价综述 |
第5章 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问题结论与优化策略 |
5.1 针对居民偏好的评价结论综述 |
5.2 天津市居住区水景存在的问题 |
5.2.1 缺乏冬季水景观赏性 |
5.2.2 无健全的水景场地管理体系 |
5.2.3 水景安全性意识不足 |
5.2.4 水景无障碍设施不健全 |
5.2.5 缺乏亲水互动性功能需求 |
5.2.6 科技教育元素在水景设计中的缺失 |
5.2.7 精神需求与睦邻需求的设计空白 |
5.3 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优化策略 |
5.3.1 完善水景全周期景观效果 |
5.3.2 提升水景的生态性能,推行水景可持续维护方法 |
5.3.3 完善水景设计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
5.3.4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
5.3.5 提升水景参与互动性功能 |
5.3.6 利用先进科技丰富水景体验感 |
5.3.7 满足精神需求赋能水景景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慢综艺的研究 |
2.关于《向往的生活》节目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个案研究法 |
3.问卷调查法 |
(四)创新之处 |
1.研究对象的创新 |
2.研究视角的创新 |
一、慢综艺《向往的生活》节目概述 |
(一)慢综艺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
1.慢综艺的概念 |
2.国内慢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
(二)《向往的生活》节目概况及其兴起 |
1.《向往的生活》节目概况 |
2.《向往的生活》兴起的社会动因 |
二、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传播内容的构建 |
(一)丰富有趣的主题诠释展现节目内容 |
1.田园生活的真实再现 |
2.多样情感的集中体现 |
3.传统文化的价值传递 |
(二)契合情景的嘉宾选择带来多元看点 |
1.固定嘉宾:经历丰富,携带故事 |
2.飞行嘉宾:彼此熟悉,自带笑点 |
(三)精细优良的后期制作提升视听审美 |
1.镜头呈现:情感流露 |
2.字幕动画:烘托氛围 |
3.音乐特效:增加喜感 |
三、慢综艺《向往的生活》的传播渠道分析 |
(一)湖南卫视:传统平台的收视保障 |
(二)视频网站:芒果TV爱奇艺二次传播 |
(三)社交平台:微博微信持续提供话题热度 |
1.微博话题实现捆绑营销 |
2.微信推送增强用户黏性 |
四、慢综艺《向往的生活》受众与传播效果 |
(一)受众的基本信息 |
(二)受众的使用动机与收视行为分析 |
1.使用动机分析 |
2.收视行为分析 |
(三)传播效果分析 |
1.认知效果 |
2.态度效果 |
3.行为效果 |
4.传播效果总结 |
五、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传播困境与发展前景 |
(一)传播困境:《向往的生活》的审视与反思 |
1.创新能力不足,曾被指责“抄袭” |
2.工作人员干涉多,节目真实性存疑 |
3.传受互动效果差,无良好互动机制 |
(二)传播展望:《向往的生活》优化与发展 |
1.结合自身优势,打造本地特色 |
2.适度人工干预,展示真实生活 |
3.合理运用新媒体,增强与受众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传播效果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柏林IBA1987城市重建的背景、制度与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和本文研究内容 |
1.2.1 国内对于IBA1987的研究成果 |
1.2.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柏林城市建设与建筑传统 |
2.1 柏林历史溯源(13-18世纪) |
2.2 帝国首都时期(19世纪) |
2.2.1 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租屋住宅”(Mietskaserne) |
2.2.2 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城市别墅”(Stadtvilla) |
2.3 福利住房政策和早期现代主义建筑(1918-1945) |
2.4 二战后东西柏林的分裂(1945-1989) |
2.4.1 东柏林 |
2.4.2 西柏林 |
2.5 柏林统一和制度化的“批判性重建”(1989-至今) |
2.6 小结 |
2.6.1 柏林住宅的城市性与建筑性 |
2.6.2 IBA1987——柏林城市建设进程中的典范 |
第三章 租屋住宅——一种柏林传统住宅形制 |
3.1 租屋住宅的概念界定 |
3.2 租屋住宅(Mietkaserne)缘起 |
3.2.1 城市人口激增,住宅数量不足 |
3.2.2 霍氏规划对街区形态的影响 |
3.2.3 城市法律法规的限定 |
3.2.4 私人投资者的逐利性 |
3.3 租屋住宅(Mietkaserne)的类型学研究 |
3.3.1 平面的演变 |
3.3.2 立面的演变 |
3.3.3 “租屋住宅”的典型案例 |
3.4 变革式街区的探索 |
3.5 小结 |
第四章 柏林国际建筑展(IBA1987)与“批判性重建” |
4.1 柏林国际建筑展概述 |
4.2 举办IBA建筑展的历史语境 |
4.2.1 国际上建筑思潮的后现代转向 |
4.2.2 西柏林建筑文化的转向 |
4.2.3 德国举办建筑展览会的传统 |
4.2.4 政治背景——东西柏林的对峙 |
4.3 克莱胡斯(Kleihues)及“批判性重建”理念 |
4.3.1 克莱胡斯(kleihues)早期实践和“诗意的理性主义” |
4.3.2 “批判性重建”(Critical Reconstruction)理念的形成 |
4.3.3 小结 |
4.4 IBA1987的工作内容和指导原则 |
4.4.1 工作内容 |
4.4.2 指导原则 |
4.5 IBA运作中的三方力量 |
4.5.1 官方机构设置 |
4.5.2 行政部门 |
4.5.3 公众参与 |
4.5.4 IBA项目管理流程——三方力量制衡下的项目评议制 |
4.6 IBA的建筑成果 |
4.6.1 新建筑项目 |
4.6.2 旧建筑改造 |
第五章 典型的城市更新项目研究 |
5.1 彼得·艾森曼——“查理博物馆”商住项目 |
5.1.1 项目背景 |
5.1.2 “恢复”城市总平面 |
5.1.3 重新定义城市界面 |
5.1.4 单体建筑的创新表达 |
5.1.5 小结 |
5.2 阿尔多·罗西——库赫大街1号住宅 |
5.2.1 项目背景 |
5.2.1.1 区位及建筑概况 |
5.2.2 “恢复”城市总平面 |
5.2.3 重新定义城市界面 |
5.2.4 现代建筑的创新表达 |
5.2.5 小结 |
5.3 约翰·海杜克——克罗伊茨贝格塔楼住宅 |
5.3.1 项目概述 |
5.3.2 “恢复”城市总平面 |
5.3.3 重新定义城市界面 |
5.3.4 现代建筑的创新表达 |
5.3.5 小结 |
5.4 阿尔瓦罗·西扎:“你好,忧伤”住宅 |
5.4.1 项目背景 |
5.4.2 “恢复”城市总平面 |
5.4.3 重新定义城市界面 |
5.4.4 建筑的创新表达 |
5.4.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6.1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传承” |
6.2 允许“创新”发生的制度土壤 |
6.3 在设计中央现“传承”和“创新”的平衡 |
6.4 总结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里昂简介 |
4.2.1 地理环境 |
4.2.2 城市发展历程 |
4.2.3 空间演变历程 |
4.2.4 联运交通网络 |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
5.5.1 基本概况 |
5.5.2 开发模式 |
5.5.3 场所营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
6.5.1 产业转移 |
6.5.2 产业结构调整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1 南京高铁概况 |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8.1 南京南站概况 |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
8.5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10.1.1 基本结论 |
10.1.2 研究创新点 |
10.2 研究后续讨论 |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楼盘名称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楼盘名称的界定 |
一、楼盘名称的概念 |
(一)地理名称说 |
(二)商品名称说 |
(三)服务商标说 |
(四)企业名称说 |
二、楼盘名称的法律性质 |
(一)地理名称论 |
(二)服务商标论 |
(三)商品商标论 |
(四)企业名称论 |
第二章 楼盘名称商标侵权认定的焦点 |
一、涉楼盘名称商标侵权纠纷典型案例介绍 |
二、从楼盘名称商标侵权纠纷案透析侵权认定的焦点 |
(一)地名的合理使用 |
(二)近似与混淆可能性 |
(三)商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第三章 楼盘名称商标侵权的认定 |
一、楼盘名称的商标性使用 |
(一)商标性使用的判定 |
(二)楼盘名称商标性使用的认定 |
二、楼盘名称的混淆可能性 |
(一)楼盘与涉案商标核定的服务相同或近似 |
(二)侵权楼盘名称与被侵权商品或服务核定商标构成相同或近似 |
(三)侵权楼盘名称具有混淆可能性 |
三、地名的合理使用 |
第四章 楼盘名称保护的构想 |
一、楼盘名称保护的一般原则 |
(一)平等原则 |
(二)公平原则 |
(三)自愿原则 |
(四)诚实信用原则 |
二、楼盘名称保护的司法建议 |
(一)明确商标性使用认定规则 |
(二)明确楼盘名称与被侵权商标近似的认定规则 |
(三)明确楼盘名称具有混淆可能性的认定依据 |
三、对楼盘名称所有者的建议 |
(一)注册商标,创建品牌 |
(二)借鉴驰名商标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新居住理念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扩展与流变:豫南乡村居住空间的变迁研究[D]. 刘秀清. 济南大学, 2021
- [2]公共价值视域下中美绿色建筑政策与实践的比较分析[D]. 卢洪民. 南昌大学, 2020(02)
- [3]北京旧城胡同居住空间改造设计研究[D]. 张博闻.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使用后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赵薇. 天津大学, 2020(02)
- [5]天津YH项目公寓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储猛. 天津大学, 2020
- [6]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传播研究[D]. 李琳. 河南大学, 2020(02)
- [7]2019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J]. 李治国. 中国图书评论, 2020(03)
- [8]柏林IBA1987城市重建的背景、制度与项目研究[D]. 王婷婷. 南京大学, 2019(12)
- [9]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10]楼盘名称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D]. 马群. 兰州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