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麻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单会荣,涂莹莹[1](2021)在《腰麻下罗哌卡因复合硬膜外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腰麻下罗哌卡因复合硬膜外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7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腰麻下罗哌卡因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硬膜外舒芬太尼剂量为20μg,观察组硬膜外舒芬太尼剂量为15μg,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疼痛(VAS)评分、不同时间段舒张压和收缩压以及心率、运动恢复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运动恢复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 min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麻醉前,心率高于麻醉前,但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下罗哌卡因复合硬膜外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临床效果、镇痛效果基本一致,但是复合硬膜外15μg舒芬太尼对心率、血压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相对具有更优的治疗安全性,更加适用于临床剖宫产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合理剂量。
候倩[2](2021)在《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对妇科手术患者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局部麻醉药复合芬太尼是椎管内麻醉常用的药物配伍方案,其优点为镇痛完善,并能减少局麻药剂量、延长作用时间。但椎管内注射芬太尼后皮肤瘙痒发生率会增高,部分造成较为严重后果。目前认为脊髓背角与三叉神经脊髓束中μ阿片受体和5-HT3受体的激活与瘙痒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地佐辛和帕洛诺司琼可分别拮抗μ阿片受体和5-HT3受体。因此,理论上可用于椎管麻醉使用芬太尼后皮肤瘙痒的防治。但两种药物用于预防椎管内芬太尼引起的瘙痒的疗效及临床应用鲜有报道。本研究拟评价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对妇科手术患者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收集本院妇科择期(非腹腔镜)手术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入:空白对照组(C组)、地佐辛组(D组)、帕洛诺司琼组(P组)和地佐辛+-帕洛诺司琼组(DP组),每组35例。入室监测生命体征,腰麻前10 min 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P组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3μg/kg,DP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帕洛诺司琼3 μg/kg混合液,C组静脉注射等量容积NS。右侧卧位于L3~4或L2~3间隙行腰麻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16.7 mg+芬太尼20.8μg,根据手术要求及患者个体差异性调整腰麻平面。记录给药后10~180 min的生命体征、瘙痒评分(经典三项评分法和患者主观VAS评分法)、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评分。采用SPSS17.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各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ody Mess Index,BMI)和ASA分级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患者瘙痒三项评分D组(3.3±1.7)、P组(3.5±2.1)和DP组(3.1±2.0)小于C组(4.9±2.2)(F=5.694,P<0.05)。瘙痒VAS评分D组(2.6±1.7)、P组(2.8±1.9)和DP组(2.6±1.8)小于C组(3.8±2.3)(F=3.245,P<0.05);4.各组患者镇静评分D组(3.6±0.7)和DP组(3.7±0.8)大于C组(2.7±0.8)(F=20.910,P<0.05);5.各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P组(0.69±0.63)和DP组(0.71±0.67)小于D组(1.74±0.98)(F=31.907,P<0.05)。研究结论1.腰麻前预防性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可有效减少妇科手术患者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的发生。2.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提高患者舒适度,对于缓解术后焦虑有一定的作用。3.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无明显的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
张元[3](2021)在《布比卡因-芬太尼等比重腰麻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麻醉效果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布比卡因-芬太尼等比重腰麻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麻醉效果及其对产妇ICU入住率和胎儿Apgar评分的影响,评价布比卡因-芬太尼等比重腰麻用于妊高症产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不同严重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01月至2019年12月急诊或择期剖宫产产妇601例,按照第九版妇产科学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纳入非妊娠期高血压产妇167例(A组),轻度子痫前期产妇214例(B组)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20例(C组),将其麻醉信息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分别记录三组产妇年龄、体重、身高、孕周和BMI及入室SPO2等一般资料情况,统计分析比较产妇麻醉前(T1)、麻醉时(T2)、麻醉成功后5min(T3)、麻醉成功后10min(T4)、麻醉成功后15min(T5)、胎儿娩出后5min(T6)、胎儿娩出后10min(T7)七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统计分析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剂量以及麻醉平面,三组产妇术后转入ICU及并发症,三组新生儿娩出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1.A.B、C三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年龄、体重、身高、孕周和BMI入室SP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术中血流动力学组间比较:与A组相比,B组产妇在T1、T2、T3时间点SBP、DBP均显着增高,C组产妇在T1-T7各时间点SBP、DBP均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产妇在T1-T6各时间点SBP、DBP均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两组产妇T1、T5、T7时间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P<0.05),C组产妇在各时间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中与T1时刻相比较,三组患者在T2-T7时刻SBP、DBP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T2-T7各间点两两比较,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间点比较,A组中T5、T6时间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T6时间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T6时间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时间点比较,A组中T5、T6、T7时间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T6时间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T6时间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与T1、T2时间点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三组患者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三组产妇术中入量和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产妇麻醉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与A组相比较,B、C两组患者的ICU入住率均增高,与B组相比较,C组患者ICU入住率增高。(X2=104.76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两两比较,呼吸衰竭率、术后肺水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新生儿Apgar评分:与A组相比,B、C两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5minApgar评分较低,与B组相比,C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较低,呈现出显着性差异p<0.001。平均值得分对比结果为“A组〉C组;B组〉C组”结论:1.布比卡因-芬太尼等比重腰麻可用于子痫前期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2.布比卡因-芬太尼等比重腰麻不增加子痫前期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
张慧明[4](2020)在《不同体位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和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体位调节对预防剖宫产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探讨降低剖宫产产妇术中低血压、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最佳体位,并观察不同体位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择期剖宫产产妇120例,年龄在20-40岁,体重在60-90kg。根据体位不同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产妇入室后连接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麻醉穿刺取右侧卧位,手术床取0°角水平位。选取腰3-4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穿刺针,见脑脊液回流通畅后,缓慢地推注0.5%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液,随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固定后翻身平卧于手术床。水平卧位组(D组)产妇水平位卧于手术床上(手术床水平位);手术床左倾20°组(L组)产妇水平位卧于手术床上,手术床向左侧倾斜20°,同时带动产妇整个身体向左侧倾斜20°;右臀部垫高20°组(DR组)产妇水平位卧于手术床上(手术床水平位),同时在其右侧臀部垫一楔形垫,仅使臀部整体与水平位成20°角。三组产妇收缩压低于100mmHg时,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100ug/次,直至产妇收缩压维持在100mm Hg以上。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易反射性的引起心率减慢,当心率低于60次/分时,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于各时间点观察并记录三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记录三组孕产妇各个时间段发生低血压的例数,去氧肾上腺素的用量,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下肢感觉异常)的例数。记录术中输液量,尿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麻醉平面,术后麻醉平面,胎儿实测体重。结果:1.三组间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和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胎儿的预测和实测体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组间比较:收缩压在麻醉后即刻、麻醉翻身后1分钟,右臀部垫高组高于手术床左倾组和平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率在麻醉翻身后1分钟、2分钟,手术床左倾组高于水平卧位组和右臀部垫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循环阻力在麻醉后即刻、麻醉翻身后1分钟,右臀部垫高组低于手术床左倾组和平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每搏量、血管外周阻力在胎儿娩出后与麻醉前基础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率在破膜前明显低于麻醉前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差变异率在麻醉后即刻至胎儿娩出后显着高于麻醉前基础值和出室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麻醉翻身后1分钟、3分钟、5分钟时间点,低血压的例数D组多于L组及DR组,L组多于DR组,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在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的比较,右臀垫高组少于手术床左倾组和水平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麻醉后手术前麻醉阻滞平面上界右臀部垫高组高于手术床左倾组和水平卧位组,术后麻醉阻滞平面上界右臀部垫高组低于手术床左倾组和水平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调节在剖宫产术中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效果确切。在降低去氧肾上腺素的使用量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手术床左倾组和水平卧位组相比,右臀部垫高组的效果是最好。右臀部垫高组术后阻滞平面消退的更快,有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李友良,魏智慧,史玉华,王福刚[5](2017)在《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小剂量低浓度等比重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腰麻用药为0.1%布比卡因67 ml加枸橼酸舒芬太尼35μg;对照组采用0.5%布比卡因含糖重比重液1.62 ml(含布比卡因810 mg)。记录麻醉效果;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镇痛VAS评分、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结果 2组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观察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镇痛VAS评分,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能提供满意的麻醉和镇痛效果,麻醉维持时间短,产妇感觉运动恢复快,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不影响新生儿评分。
赵雨刚[6](2017)在《探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文中指出目的对腰麻分娩剖宫产产妇使用不同剂量芬太尼和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160例剖宫产产妇,分成腰麻组、腰麻1组、腰麻2组、腰麻3组,各40例。腰麻组采用6 mg罗哌卡因(浓度为0.5%)进行麻醉,腰麻1组采用6 mg罗哌卡因(浓度为0.5%)+5μg的芬太尼进行麻醉,腰麻2组采用6 mg罗哌卡因(浓度为0.5%)+10μg的芬太尼进行麻醉,腰麻3组采用6 mg罗哌卡因(浓度为0.5%)+15μg的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四组的阻滞平面、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腰麻组阻滞平面均高于腰麻1组、2组、3组。腰麻2组和腰麻3组麻醉效果高于腰麻组和腰麻1组。腰麻1组、2组、3组出现瘙痒的几率高于腰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3组出现瘙痒的几率高于腰麻1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选择6 mg的罗哌卡因(浓度为0.5%)+10μg的芬太尼的腰麻效果最佳,临床中推荐使用。
赵海飞[7](2016)在《布比卡因不同剂量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临床进展》文中认为剖宫产手术是高危妊娠的常用处理方式,该手术对麻醉效果的要求为迅速起效以及安全性高,使母婴的安全得到保障。腰硬联合麻醉(CSEA)具有麻醉效果确切、肌肉松弛好、诱导期短、可持续给药等优势,在剖宫产中应用该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缩短胎儿的娩出时间。在剖宫产中,CSEA常用的麻醉药物为布比卡因,该药物在剖宫产术中CSE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但是,麻醉的最佳剂量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针对不同剂量的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中CSEA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郑自富,项燚,李俊标,沈培,崔玲,周晓丹,张美玲,胡志虎[8](2015)在《不同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的单胎足月妊娠ASAⅠⅡ级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3组腰麻药分别为、A组0.5%等比重罗哌卡因2.00m L(含舒芬5μg),B组0.5%等比重罗哌卡因2.25m L(含舒芬5μg),C组0.5%罗哌卡因2.50m L(含舒芬5μg)。结果 B、C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而麻醉术中需用升压药的例数B组少于C组,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0.5%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时,盐酸罗哌卡因的适宜剂量为11.25mg。
赵欣[9](2014)在《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超体重产妇剖宫产的ED50和ED95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显着的特点是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1],较布比卡因其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小[2~3]。自90年代初第一次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以来,其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4]。近年来,中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了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适应证,在临床麻醉中,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后,有的病人肌肉松弛不满意,或者满意肌松的时间不足以满足外科手术的要求,因此,如何将罗哌卡因安全、有效地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将成为进一步研究的热点。剖宫产手术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时,会有患者因镇痛不全追加止痛药,局麻药混合一定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可增强蛛网膜下腔的镇痛效果[5~6]。舒芬太尼(Sufentanil)是芬太尼(Fentanyl)N-4位取代衍生物,其化学物理作用于1976年首次报道。80年代以来,美欧等国家已开始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研究,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作为μ受体高选择性激动剂,其高脂溶性的特点,使其与脊髓等神经组织亲和力高,蛛网膜下腔注射后可经脊髓后角直接作用于阿片受体,又因其易向头端扩散[7],产生镇静作用[8],与局麻药混合使用后,可协同阻滞效应,增强镇痛作用[9~1]。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可以明显减少产妇因牵拉反应产生的不适,缓解紧张,提高麻醉质量。另外,有研究表明,局麻药混合一定剂量舒芬太尼不仅可以减少局部麻醉药的用量,而且.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11~12]。受生活习惯及社会生理等因素的影响,超体重产妇越来越多,超体重产妇已成为临床剖宫产术麻醉的一大问题,超体重产妇和剖宫产手术被确定为产妇死亡的非依赖性高危因素[13]。超体重产妇因妊娠和肥胖双重原因,血流动力学波动变大,解剖生理发生改变,椎管变窄,超体重产妇腰麻后的麻醉可控性差,不良反应多[14]。目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产科麻醉的剂量研究目前很少报道,针对超体重产妇应用的临产观察,以及与其用于正常体重产妇的比较更少见到。与此同时,阿片药物越来越多地用于产科麻醉,但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用于剖宫产超体重产妇的临床观察还未见报告,与其用于正常体重产妇的比较也无人做过研究。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法确定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正常体重产妇及超体重产妇的ED50和ED95,以及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用于剖宫产正常体重产妇及超体重产妇的ED50和ED95,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第一部分:重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手术的ED50和ED95目的:确定重比重0.5%罗哌卡因腰麻用于正常体重产妇及超体重产妇剖宫产的ED50和ED95,并对其血流动力学及副作用等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拟行择期剖宫产的正常体重产妇(身体重指数,BMI<35kg/m2)和超体重产妇(BMI>35)各42例,分别随机分配到各组接受重比重的0.5%罗哌卡因腰麻,0.5%罗哌卡因剂量分别为6,7,8,9,10,11或12mg(每组n=6)。选择L2~3或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用阻力消失技术,取患者左侧卧位完成。腰麻部分用26号笔尖针,以套针技术完成。回吸脑脊液后,用5-10s的速度注入重比重0.5%罗哌卡因。硬膜外腔内留置硬膜外导管5cm,必要时加药。当给药后10min内阻滞平面到达或超过T6,记作起效成功;阻滞平面不能到达T6,记作起效失败。若在整个手术过程不需再硬膜外追加给药即能完成手术,记作全程成功;若在整个手术过程需再硬膜外追加给药才能完成手术,记作起效失败。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确定重比重0.5%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普通患者的ED50和ED95的值。结果:正常体重产妇组(BMI<35kg/m2)和超体重产妇组(BMI>35)剖宫产实施0.5%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时的ED50和ED95,用于正常体重产妇(BMI平均为29)对应的ED50和ED95分别为10.0(9.1~10.5)和13.4(11.5~15.3)mg;用于超体重产妇对应的ED50和ED95(在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8(9.6-12.0)和16.0(11.0~21.0)mg,结果显示,两组剂量无统计学差异。使用上述方法得出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作用时长,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副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重比重0.5%罗哌卡因用于正常体重产妇与超体重产妇腰麻行剖宫产手术时,其ED50、ED95未显出有统计学差异,临床对超体重产妇(BMI≥35)剖宫产实施0.5%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时,剂量不必酌减,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第二部分:重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手术的ED50和ED95目的:确定重比重0.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用于剖宫产正常体重产妇及超体重产妇的ED50和ED95,并对其血流动力学及副作用等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拟行择期剖宫产的正常体重产妇(BMI体重指数<35kg/m2)和超体重产妇(BMI≥35)各42例,分别随机分配到各组接受重比重的0.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0.5%罗哌卡因剂量分别为6,7,8,9,10,11或12mg(每组n=6),舒芬太尼剂量为5μg。选择L2~3或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用阻力消失技术,取患者左侧卧位完成。腰麻部分用26号笔尖针,以套针技术完成。回吸脑脊液后,用5-10s的速度注入重比重0.5%罗哌卡因。硬膜外腔内留置硬膜外导管5cm,必要时加药。当给药后10min内阻滞平面到达或超过T6,记作起效成功;阻滞平面不能到达T6,记作起效失败。若在整个手术过程不需再硬膜外追加给药即能完成手术,记作全程成功;若在整个手术过程需再硬膜外追加给药才能完成手术,记作起效失败。用Logistic回归模式来确定重比重0.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用于剖宫产时0.5%罗哌卡因的ED50和ED95的值。结果:正常体重产妇组(BMI<35kg/m2)和超体重产妇组(BMI≥35)剖宫产实施0.5%重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时的ED50和ED95,用于正常体重产妇(BMI平均为29)对应的ED50和ED95分别为9.2(8.3~10.1)和12.1(11.2~13.0)mg;用于超体重产妇对应的ED50和ED95(在95%可信区间)分别为9.5(9.0~11.0)和12.5(10.6~14.7)mg,结果显示,两组剂量无统计学差异。使用上述方法得出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作用时长,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副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重比重0.5%罗哌卡因用于正常体重产妇与超体重产妇腰麻行剖宫产手术时,其ED50、ED95未显出有统计学差异,临床对超体重产妇(BMI≥35)剖宫产实施0.5%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时,剂量不必酌减,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
姜崇发,冀长丽[10](2012)在《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国内临床研究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内诸多医院开展了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的国内临床研究应用,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论证,对其适宜的浓度、比重及注药速度和时间进行了探讨。表明罗哌卡因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是有效的、安全的,且低浓度、轻比重的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效果相当,且不良反应小,更适用于剖宫产手术。
二、腰麻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麻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腰麻下罗哌卡因复合硬膜外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4.1麻醉效果 |
1.4.2 VAS评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麻醉效果比较 |
2.2 两组血压和心率比较 |
2.3 两组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 |
2.4 两组运动恢复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对妇科手术患者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附表及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防治方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布比卡因-芬太尼等比重腰麻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麻醉效果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收集 |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麻醉方法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不同体位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和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选择与分组 |
1.1 入选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分组 |
2 麻醉与检测设备 |
3 麻醉药品 |
4 麻醉过程与方法 |
5 观察指标 |
6 统计学方法 |
实验结果 |
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
2 三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
3 三组产妇在麻醉后各个时间点出现低血压的例数(n=40) |
4 三组产妇在各个时间段去氧肾上腺素用量的比较 |
5 三组产妇在输液量去氧肾上腺素用量出血量不良反应的比较 |
6 三组产妇尿量手术时间术前麻醉平面术后麻醉平面的比较 |
7 三组胎儿估算体重与胎儿实际体重的比较 |
讨论 |
局限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及耗材 |
致谢 |
(5)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与镇痛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时间比较 |
2.2 2组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术中低血压及恶心呕吐情况比较 |
2.3 2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术后各观察点VAS评分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 |
3 讨论 |
(6)探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的麻醉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2.1 腰麻组 |
1.2.2腰麻1组 |
1.2.3 腰麻2组 |
1.2.4 腰麻3组 |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阻滞平面及麻醉效果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7)布比卡因不同剂量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临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布比卡因的作用和特点 |
2 CSEA的特点分析 |
3 在剖宫产术CSEA中布比卡因的应用剂量分析 |
3.1 控制腰麻的剂量 |
3.2 硬膜外注射盐水 |
3.3 以体重与身高为依据对腰麻剂量进行调整 |
3.4 布比卡因复合阿片类药物 |
4总结 |
(8)不同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3组麻醉阻滞情况比较 |
2.2 3组麻醉效果比较 |
2.3 3组术中用药情况比较 |
3 讨论 |
(9)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超体重产妇剖宫产的ED50和ED95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一部分 重比重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的ED_(50)和ED_(95)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仪器及材料 |
1.1.3 研究方法 |
1.1.4 监测指标 |
1.1.5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重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的ED_(50)和ED_(95)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仪器及材料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监测指标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国内临床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适宜浓度 |
2 不同比重 |
3 注药速度及时间 |
四、腰麻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腰麻下罗哌卡因复合硬膜外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 单会荣,涂莹莹. 医学信息, 2021(22)
- [2]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对妇科手术患者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的影响[D]. 候倩. 山东大学, 2021(12)
- [3]布比卡因-芬太尼等比重腰麻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麻醉效果的回顾性分析[D]. 张元.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4]不同体位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和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D]. 张慧明. 青岛大学, 2020(01)
- [5]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J]. 李友良,魏智慧,史玉华,王福刚. 河北医药, 2017(13)
- [6]探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的麻醉效果[J]. 赵雨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10)
- [7]布比卡因不同剂量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临床进展[J]. 赵海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08)
- [8]不同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J]. 郑自富,项燚,李俊标,沈培,崔玲,周晓丹,张美玲,胡志虎. 海峡药学, 2015(08)
- [9]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超体重产妇剖宫产的ED50和ED95的临床研究[D]. 赵欣.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10]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国内临床研究应用[J]. 姜崇发,冀长丽. 中外医疗, 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