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尔沁区国有林场杨树栽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韩永增,王宝侠,伊凯,包敖民,姜鹏,王雪美[1](2021)在《‘塞外红’苹果发展现状及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塞外红’苹果,又名‘锦绣海棠’‘鸡心果’,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于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北兴村果园,属农家品种[1,2]。当地果农在栽培过程中发现该品种有诸多问题,一是幼树日灼、抽条严重,特殊年份出现干梢甚至枯死;二是结果晚,常规管理五六年才见果,丰产期来得慢;三是丰产后大小年严重,比当地常规品种‘黄太平’‘金红’等小苹果表现突出;四是腐烂病、蛀干害虫(吉丁虫)危害严重。因此,在当地只有零星栽培。
徐波[2](2020)在《论述杨树的栽培与管理》文中指出目前,国家虽然在大力发展经济,生态环境保护也在同时进行。植树造林的实施,离不开大量树木的培育应用,通过对比发现,杨树具有生长周期短,对生活环境要求低等特点。因而,想要创造出高质量的杨树林,保证其健康的成长,就必须重视幼苗的管理工作,在整个生长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抚育管理。
冯志峰[3](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刘哲荣[4](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荷叶[5](2016)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蒙古族人民的儿女,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精心培养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我自幼至今生活、学习和工作在蒙古族聚居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我深深地热爱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等教育职业和养育了自己的家乡。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感恩心理,驱使着我不断地追求事业的进步和人生的完善,激励着我有志于为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为"和谐与美丽的家园"尽一份义务。因此,在我荣获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支持,实现了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愿望后,尽管由于我是蒙语授课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汉语言、导师为汉族教师等,使我的学习和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但我始终在尽最大努力克服着汉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利用自己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基础、比较熟悉蒙古族聚居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优势,选择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这样一个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题目进行研究,并作为我的学位论文选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重要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重要体现。社会是否和谐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建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深入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对于深化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我国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口众多的多民族融合国家。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是国家整体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认识和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实质探求和思考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对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不仅是值得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而且是值得重视的重要理论与学术视角。具体来说,本论文是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原哲里木盟)为主要代表的蒙古族聚居区社会发展实际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地理等因素悠久复杂,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参差不齐,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城乡结合区、边境区等区域差异明显,经济社会发展类型特征鲜明。通辽市不仅是全国、全自治区蒙古族人口聚居比例最大的地区,并且兼有蒙古族聚居区历史与地理诸多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类型,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少数民族聚居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尤其在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着进步,但是,距离党中央"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想往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加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强大支撑的任务无疑是十分艰巨的。本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基本内容,尝试性地从通辽市这个典型的蒙古族聚居区社会发展实际出发,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比较全面地探析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比较系统地探寻蒙古族聚居区为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问题、增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支撑的主要对策,比较务实地回答在蒙古族聚居区怎样认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富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积极建议。全文由引言、五章和结论组成。引言主要是介绍和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理论与实际价值,评述目前与本选题相关研究的基本现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介绍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理解和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原则及价值,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与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价值等。第二章主要是追溯和梳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西方历史文化中的和谐社会观念、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的和谐社会思想等。第三章主要是考查和概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以通辽市作为蒙古族聚居区的典型区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指出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和概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存主要问题的根源。集中剖析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限制、政治发展进程比较缓慢、文化发展创新活力比较薄弱以及先进文化打造和作用不充分等障碍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因素。第五章主要是提出和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解决发展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明确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经济指向、加强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政治构建、推进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文化塑造等。
王永福,王宝侠,张秀君,蔡云辉,包木林,付建平[6](2014)在《通辽市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果树作为高效特色农业,在农牧民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性产业。近年来,通辽市果树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局部地区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生产基地,培养了一批产业主体,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群众发展果树的热情空前高涨。但也应该看到,我市绝大部分地区果树发展还处于低速、低效的初级发展阶段,生产上仍存在着一定的盲目
翟明瑶[7](2013)在《通辽市杨树人工林碳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通辽市兴隆沼林场、包罕林场、白音花林场的五个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两个品种(哲林4号杨和白城41号杨)、两种造林方式(开沟造林和钻孔造林)的杨树人工林为对象,采用NPP实测法测定各层次生物量,采用重络酸钾——加热法测定各组分含碳率,估算通辽市杨树人工林的碳储量,探究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旨在准确地评价杨树人工林的固碳功能,为以增强林分碳汇功能为目的的营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是:(1)林木层单株平均含碳率为44.16%,草本层平均含碳率为38.34%,枯落物层平均含碳率为36.90%,土壤层平均有机碳含量为5.03g·kg-1。不论是哲林4号杨还是白城41号杨,不论是开沟造林方式还是钻孔造林方式,也不论是不同龄组,其林分含碳率均表现出一样的大小特征,即林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土壤层。(2)杨树人工林林分碳密度为100.44t·hm-2。其中,林木层的碳密度为27.27t·hm-2;草本层的碳密度为0.13t·hm-2;枯落物层的碳密度为0.65t·hm-2;土壤碳密度为72.38t·hm-2。各组分碳密度排列顺序为土壤层>林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3)通辽市杨树人工林总碳储量为6.91×107t,其中林分碳储量为1.88×107t,草本层碳储量为8.80×104t,枯落物层碳储量为4.50×105t,土壤层碳储量为4.98×107t,通辽市杨树人工林植被总碳储量占通辽市森林植被碳储量总量的54.95%。可见,杨树人工林在通辽市森林碳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继续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杨树的固碳功能。
徐军[8](2011)在《外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的分布与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经过考证,分布于科尔沁沙地禾本科蒺藜草属的植物应为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是具有一定饲用价值的入侵性较强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成熟刺苞的机械伤害,对当地畜牧业和林业、农业造成较大影响。少花蒺藜草主要分布在通辽,以及与通辽接壤的赤峰、兴安盟和巴彦淖尔市。主要通过牲畜放牧和牲畜的流转以及车辆携带沿公路铁路沿线扩散。在内蒙古少花蒺藜草可能侵入的地区有乌兰布和沙地、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锡林浩特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退化的沙质草场。侵入科尔沁沙地的少花蒺藜草的侵入阶段处于入侵的扩散期。在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植物群落中,将会形成以少花蒺藜草为优势种的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随着少花蒺藜草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增加,增加了群落间的相似系数,降低了物种替代率,降低了群落的多样性,群落结构变得简单,使得群落的结构趋于一致。在固定沙地中,少花蒺藜草种子分布在埋深较浅处(0~3cm),集中分布在0~1cm;在半流动沙地中,少花蒺藜草种子分布较为分散,在1~15cm埋深中处均有分布,在埋深1~3cm和7~8cm处,分布的种子数量较多,1~3cm处集中优势较突出。固定和半流动沙地中少花蒺藜草种子随着埋深增加出苗率也随之增加,可达到100%。负二项式法和方差/均值比率(分布系数)法一致的验证了少花蒺藜草苗和土壤种子库的种子种群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少花蒺藜草种子的自然散布距离很短,种子散布在植株附近,是造成其种群集聚分布格局的原因。少花蒺藜草的花器结构属于少有的雄花两性花型,通过两性花在旗叶鞘包被下开放实现严格的自花授粉方式。刺苞内有1~3枚或更多小穗,每小穗由二朵小花构成,第一小花是两性花,第二小花是雄花或中性,两性花的花药极显着地小于雄性花的,但花粉活力一致,平均达90.86%。开花顺序是沿着穗的顶部依次向下开放。含小穗数不同的刺苞在整个穗部的分布规律是具有2个小穗的刺苞占的比例最高,有1个小穗的次之。刺苞在吸水12h后达到稳定含水量,种子在2h后达到。去除刺苞的种子和带刺苞的最适宜发芽温度均是25℃。去掉坚硬的刺苞,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通过小花的去留处理研究种子的形状、质量和萌发特性的变化,发现对去除刺苞中成熟较晚的小穗,可提高成熟较早的小穗中种子的发芽率,而去除刺苞中成熟较早的小穗不会影响成熟较晚的种子的发芽率,但种子变成狭长形。少花蒺藜草种子的粒位不同其种子形态和萌发特性不同。较大的种子先发芽,较小的种子后发芽。
刘铁志[9](2007)在《内蒙古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文中认为白粉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白粉菌区系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不仅能为植物白粉病的有效防治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而且还能为开展白粉菌生物学、菌物系统演化等相关研究提供标本素材。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温带,属于亚洲大陆半干旱与干旱地区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横跨了亚洲大陆温带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因而形成了寒温带针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等多种植被类型。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植物种类也必然决定着内蒙古地区白粉菌的多样性。从2004-2006年,通过对内蒙古12个盟市不同地理环境和植被类型的系统调查,采集白粉菌标本758号,加上采自全区的663号馆藏标本共计镜检了1421号材料。根据白粉菌新的分类系统,采用经典分类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共鉴定出白粉菌5族、有性型9属(无性型3属)、全型和有性型114种和变种,约占中国白粉菌总数的35%。本文给出了属、种分类检索表;每个分类群均有无性型和有性型的详细描述、形态解剖图、寄主植物、采集地点和标本编号;仅有无性型的菌未作描述,只列出了寄主名录和分布。其中,新种3个:阿拉善白粉菌Erysiphe alashanensis T.Z.Liu & Y.Z.Shang、赤峰白粉菌E.chifengensis T.Z.Liu & U.Braun和燕山白粉菌E.yanshanensis T. Z.Liu & U.Braun,分别寄生于多裂骆驼蓬Peganum multisectum(Maxim.)Bobr.、六道木Abelia biflora Turcz.和东陵八仙花Hydrangea bretschneideriDipp.。新组合8个:木蓼白粉菌多丝变种Erysiphe atraphaxidis(Golovin)U.Braun & S.Takam.var.pluriappendicis(T.Z.Liu)T.Z.Liu、粗壮高氏白粉菌Golovinomyces robustus(R.Y.Zheng & G.Q.Chen)T.Z.Liu、瓜类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 cucurbitae(Jacz.)T.Z.Liu、香薷单囊白粉菌P.elsholtziae(Z.Y. Zhao)T.Z.Liu、合叶子单囊白粉菌P.filipendulae(Z.Y.Zhao)T.Z.Liu、鹤虱单囊白粉菌P.lappulae(T.Z.Liu & z.J.Xu)T.Z.Liu、山萝花单囊白粉菌P.melampyri(L.Junell)T.Z.Liu和马鞭草单囊白粉菌P. verbenae(Savul. & Negru)T.Z.Liu。中国新记录分类群8个:弥散白粉菌Erysiphe diffusa(Cooke & Peck)U.Braun & S.Takam.、木蓝白粉菌E.indigoferae(H.D.Shin & Y.J.La)U.Braun & S.Takam.、梅厄白粉菌日本变种E.mayorii S.Blumer var.japonica U.Braun & Y.Nomura、距花白粉菌E.plectranthi H.D.Shin & Y.J.La、瑟门白粉菌E.thuemenii U.Braun、奥隆特高氏白粉菌Golovinomyces orontii(Castagne)V. P.Heluta、马鞭草高氏白粉菌G.verbenae(Schwein.) V.P.Heluta和老鹳草新白粉菌Neoerysiphe geranii(Y.Nomura)U.Braun。内蒙古新记录8个:鲍勒白粉菌Etysiphe baeumleri(Magnus)U.Braun & S.Takam、布雷默白粉菌E.bremeri U.Braun、两型白粉菌E.dimorpha(Y.N.Yu & Z.Y.Zhao)U.Braun & S.Takam、忍冬白粉菌埃氏变种E.lonicerae DC.var.ehrenbergii(Lév.)U.Braun &S.Takam.、博落回白粉菌E.macleayae R.Y.Zheng & G.Q.Chen、葡萄白粉菌E.necator Schwein.、香薷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 elsholtziae(Z.Y.Zhao)T.Z.Liu和单囊白粉菌P. fuliginea(Schltdl.: Fr.)U.Braun & S.Takam.。根据现有的研究材料,把香茶菜白粉菌Erysiphe rabdosiae R.Y.Zheng & G.Q.Chen和班氏白粉菌E.bunkiniana U.Braun;黄华白粉菌E.thermopsidis R.Y.Zheng & G.Q.Chen和申氏白粉菌E.shinii U.Braun & S.Takam.;近三叉白粉菌E.subtrichotoma(U.Braun)U.Braun & S.Takam.和帕氏白粉菌E. palczewskii(Jacz.)U.Braun & S.Takam.予以合并,前者分别为后者的异名。白粉菌寄主植物达57科、186属、371种和变种,占内蒙古被子植物总种数的15.8%。大多数植物被一种白粉菌侵染,但29种植物可被两种或三种不同的菌侵染。在这些寄主植物中,中国白粉菌寄主新记录科2个:梅花草科Parnassiaceae和堇菜科Violaceae;新记录属16个;不同白粉菌寄主新记录80余种。另外,唇形科Lamiaceae和马鞭草科Verbenaceae是中国内丝白粉菌属Leveillula的新记录寄主科;亚菊属Ajania、蓝刺头属Echinops、荆芥属Nepeta、莸属Caryopteris是其中国寄主新记录属;毛莨科Ranunculaceae和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科是内蒙古内丝白粉菌属的新记录寄主科。含30种寄主以上的大科有3个,分别是菊科Asteraceae(70)、豆科Fabaceae(48)和蔷薇科Rosaceae(37)。70余种为栽培的经济作物或园林观赏植物。内蒙古白粉菌广布属有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和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也是内蒙古最大的3个属。在12个盟市中,白粉菌种、属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物种多样性以赤峰市最丰富,乌海市最贫乏。不同植被类型白粉菌分布也明显不同,物种丰富度从高向低依次为:山地植被>草原植被>沙地植被>湿地植被>荒漠植被。垂直分布现象不明显。对已知白粉菌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从种的组成上可划分为世界种(15.8%)、北温带成分(28.0%)、旧世界温带成分(16.7%)、温带亚洲成分(5.3%)、地中海地区—西亚、中亚成分(2.6%)、东亚—北美成分(4.4%)、东亚成分(18.4%)和中国特有成分(8.8%)等8个分布型。内蒙古白粉菌区系表现出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并且东亚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甘肃、吉林和新疆较为接近,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区系较为疏远。研究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菌物标本室(HNMAP)和德国马丁路德大学标本馆(HAL)。
李钢铁[10](2004)在《科尔沁沙地疏林草原植被恢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植被恢复是治理沙漠化土地的根本措施。本文全面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工作后指出,科尔沁沙地近几十年来在树种选择、提高成活率、保存率等抗旱造林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大面积杨树人工林和樟子松人工林,森林覆被率由1950年代的7%提高到现在的29%,大大地抑制了沙漠化土地的扩张,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大面积杨树“小老树”的长期存在和近期出现的樟子松衰退现象表明:杨树和松树人工林不是该地稳定的植被类型,它们在该地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长此下去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生态问题。科尔沁沙地究竟应该恢复什么样的植被类型呢?这是一个在国内外治沙工作中未得到重视的大问题,我们通过对科尔沁沙地天然植被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大量调查和研究得出,科尔沁沙地应恢复的植被类型不是森林,而是疏林草原。疏林草原是在典型草原地带的沙地上发育的由耐旱的乔木、旱生草本植物和旱生灌木、半灌木构成的一种超地带性天然植被,群落的建群植物是乔木,呈散生或团块状态,下层由发达的旱生草本植物组成,并具有旱生灌木,群落内林(乔)草(灌草)互惠互利,成为典型草原地带生产性能最高的一种独特的群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体现了生态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结合。研究指出,通过封育和新建可以恢复榆树疏林草原,它们是当地最稳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植被类型。天然榆树疏林草原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Ⅰ型为散生的榆树疏林草原,榆树稀疏地散生于沙地草原上,有效地保护着牧草的生长,同时也可以为放牧牲畜提供良好的庇护,属于放牧型疏林草地;Ⅱ型为团块状的榆树疏林草原,榆树多呈团块状分布,具有生产木材和牧草的双重功效,属于打草型疏林草地;Ⅲ型为榆树灌丛疏林草原,榆树和山杏、山里红等共同构成群落的主体,不仅可以生产牧草,同时还可以生产木材和山杏果,经济利用价值比较大,属于综合经济型疏林草地。本论文对这三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结合的疏林草原类型的建设地点、苗木规格、林草配置、牧草播种、经营管理等进行了探讨,认为必须加强经营管理,才能使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尽快向我们设想的方向发展。疏林草原植被的经营管理是一件很有发展潜力的新事物,是沙地植被恢复的新技术、新思路,将会使半干旱地区沙地的治理、沙漠化的防治工作出现一种全新的局面。而建立一门新兴学科——林草学,有可能促进它稳定而快速的发展。
二、科尔沁区国有林场杨树栽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尔沁区国有林场杨树栽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塞外红’苹果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现状 |
2 优越的气候条件成就了‘塞外红’的质量优势 |
3 存在的问题 |
3.1 思想认识缺位,重视程度不足 |
3.2 基础建设滞后,产业开发乏力 |
3.3 缺乏龙头企业,果品附加值低 |
3.4 技术支撑薄弱,研究团队欠缺 |
4 建议 |
4.1 提高认识,加强标准化示范 |
4.2 从种苗入手,搞好基础建设 |
4.3 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 |
4.4 强化科技培训,实现专业化服务 |
(2)论述杨树的栽培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树栽培品种的选择 |
1.1 时间选择 |
1.2 方法选择 |
2 杨树栽培存在的问题 |
2.1 栽培不规范 |
2.2 栽培密度、行距不佳 |
3 杨树的管理 |
3.1 杨树的施肥管理 |
3.2 杨树的修剪 |
3.3 杨树的虫害防治 |
4 杨树林的栽培技术 |
5 结语 |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物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
3.3 技术路线图 |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
4.2.2 垂直分布 |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
4.5 小结 |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
5.2.1 食用植物资源 |
5.2.2 药用植物资源 |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
5.5 小结 |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3 指标赋值法 |
6.3.1 濒危系数 |
6.3.2 遗传系数 |
6.3.3 利用价值系数 |
6.3.4 生境系数 |
6.3.5 繁殖系数 |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
6.5 评估结果分析 |
6.5.1 濒危等级评估 |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
6.6 小结 |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
7.3.1 重点县 |
7.3.2 重点区域 |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
7.4 保护建议 |
7.5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
作者简介 |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现状 |
(二) 关于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 |
(三) 研究的基本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概念 |
(一) 社会 |
(二) 和谐 |
(三) 和谐社会 |
(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
(一) "民主法治"的社会 |
(二) "公平正义"的社会 |
(三) "诚信友爱"的社会 |
(四) "充满活力"的社会 |
(五) "安定有序"的社会 |
(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以人为本" |
(二) 坚持"科学发展" |
(三) 坚持"民主法治" |
(四) 坚持"改革开放" |
(五)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六)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价值 |
(一)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思想内涵 |
(二) 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 |
(三) 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
(四) 提供了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指导思想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
(一) "和谐"概念与哲学阐释 |
(二) "和谐"观念的逻辑层次内涵 |
(三) 理想状态的和谐社会轮廓 |
二、西方历史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
(一) 西方哲学中的"和谐"观念 |
(二) 政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
(三) 现代科技文化视角下的"和谐社会"思想 |
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思想 |
(一) 社会生产有计划和统一管理 |
(二) 社会成员具有平等的人权 |
(三) 人的发展实现了自由发展 |
(四) 社会的福利得到充分保障 |
四、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 |
(一) 社会系统各要素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 |
(二) 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前提条件 |
(三)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 |
(四) "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和最佳模式 |
第三章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概述 |
一、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自然简要情况 |
二、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
(一) 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着 |
(二) 生活、生产水平日益改善 |
(三) 特色产业优势初步形成 |
(四) 科教文卫事业不断提升 |
三、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问题 |
(一)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二) 政治心理不够成熟 |
(三) 收入差距比较明显 |
(四) 文化素质相对低下 |
(五) 民族问题依然存在 |
第四章 和谐社会视阈下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源剖析 |
一、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限制 |
(一)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
(二) 生产方式相对落后 |
(三) 抗灾自救能力薄弱 |
(四) 人力资源相对不足 |
(五)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
二、政治发展的进程比较缓慢 |
(一) 民众思想观念较为保守 |
(二) 基层民主意识较为落后 |
(三) 基层政府信用令人堪忧 |
(四) 党的基层组织能力不强 |
三、文化发展的创新活力不足 |
(一) 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高 |
(二) 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不够 |
(三) 文化发展动力源泉开发不力 |
(四) 先进文化打造和作用不充分 |
第五章 和谐社会视阈下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对策 |
一、明确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经济指向 |
(一) 大力发展区内经济建设 |
(二) 加快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
(三) 积极推动农牧业信息化 |
(四) 全力展开区内脱贫攻坚 |
二、加强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政治构建 |
(一) 坚持实行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
(二) 提升基层政府社会信用和威望 |
(三) 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基础 |
(四) 巩固党组织政治领导核心地位 |
三、推进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文化塑造 |
(一) 努力发挥中国先进文化的作用 |
(二) 积极发挥和谐社会理念的功能 |
(三) 加强进行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 |
(四) 着力提升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通辽市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现状 |
2 存在的问题 |
2.1 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布局 |
2.2 苗木生产滞后, 种苗市场混乱 |
2.3 经营分散, 产业化程度低 |
2.4 经营管理粗放, 产量低, 质量差 |
2.5 技术力量薄弱, 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和应用 |
3 发展对策 |
3.1 瞄准主打产品 |
3.2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
3.3 加快种苗生产和外购苗容器袋提前栽植 |
3.4 政府重视, 典型带动 |
3.5 科技先行, 开拓创新 |
3.6 加速产业化步伐, 实施名牌战略。 |
(7)通辽市杨树人工林碳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1 国外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2 国内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3 人工林碳储量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4 碳储量研究方法综述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势与地貌 |
2.1.4 土壤条件 |
2.1.5 植被状况 |
2.1.6 森林资源 |
2.2 研究内容 |
2.2.1 杨树人工林层各层次含碳率研究分析 |
2.2.2 杨树人工林植被层各层次、土壤层的碳密度研究分析 |
2.2.3 杨树人工林各层次碳储量及人工林总碳储量研究分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标准地设置与调查 |
2.3.2 植被层调查 |
2.3.3 根系调查 |
2.3.4 土壤调查 |
2.3.5 植物含碳率及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 |
2.3.6 生物量、碳储量的计算 |
2.4 数据处理 |
2.5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杨树人工林各层次的含碳率研究 |
3.1.1 杨树人工林林木层各器官的含碳率 |
3.1.2 杨树人工林草本层的含碳率 |
3.1.3 杨树人工林枯落物层的含碳率 |
3.1.4 杨树人工林土壤层有机碳含量 |
3.2 杨树人工林各组分碳密度研究 |
3.2.1 杨树人工林林木层各器官碳密度 |
3.2.2 杨树人工林草本层碳密度 |
3.2.3 杨树人工林枯落物层碳密度 |
3.2.4 杨树人工林土壤层碳密度 |
3.3 杨树人工林各层次碳储量及总碳储量研究 |
3.3.1 杨树人工林林木层碳储量 |
3.3.2 杨树人工林草本层碳储量 |
3.3.3 杨树人工林枯落物层碳储量 |
3.3.4 杨树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 |
3.3.5 杨树人工林总碳储量分析 |
4 讨论 |
4.1 杨树人工林层各层次含碳率 |
4.2 杨树人工林各层次碳密度 |
4.3 杨树人工林各层次碳储量及人工林总碳储量 |
5 结论 |
6 建议 |
7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外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的分布与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关于外来入侵植物综述 |
1.2.1 外来入侵植物的传入途径与扩散机理 |
1.2.2 传入特点 |
1.2.3 扩散与入侵机理 |
1.2.4 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态危害 |
1.3 国外关于蒺藜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1.3.1 群落内种间相互关系 |
1.3.2 生产特性研究 |
1.3.3 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1.3.4 饲用价值研究 |
1.3.5 生理特性研究 |
1.3.6 杂草防除 |
1.3.7 研究蒺藜草属种间亲缘关系 |
1.3.8 其他研究 |
1.4 国内关于外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研究进展 |
1.4.1 少花蒺藜草在我国的传播与分布 |
1.4.2 少花蒺藜草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 |
1.4.3 少花蒺藜草的光合特性 |
1.4.4 少花蒺藜草的生态位获取 |
1.4.5 蒺藜草的化学成分 |
1.4.6 少花蒺藜草的危害 |
1.4.7 少花蒺藜草的防除 |
1.4.8 少花蒺藜草的其他利用 |
2 科尔沁沙地蒺藜草属植物种名考证 |
2.1 有关植物志关于蒺藜草属的描述 |
2.1.1 《内蒙古植物志》关于蒺藜草属的描述 |
2.1.2 《中国植物志》(1990)关于蒺藜草属的描述 |
2.1.3 《中国植物志》(2006 年英文版)关于蒺藜草属的描述 |
2.2 关于疏花蒺藜草和少花蒺藜草 |
2.3 关于“Cenchrus incertus”的拉丁异名 |
2.4 关于蒺藜草属该植物的研究与报道 |
2.4.1 关于光梗蒺藜草的研究报道 |
2.4.2 关于少花蒺藜草的研究报道 |
2.4.3 关于疏花蒺藜草的研究报道 |
2.5 讨论与小结 |
2.5.1 在科尔沁沙地分布的蒺藜草属的侵入种的中文名应为少花蒺藜草 |
2.5.2 在科尔沁沙地分布的蒺藜草属的侵入种的学名应采用 C. pauciflorus Benth |
3 外来侵入植物少花蒺藜草在内蒙古的分布 |
3.1 调查内容和方法 |
3.1.1 调查范围 |
3.1.2 调查地概况 |
3.1.3 调查内容 |
3.1.4 调查的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关于少花蒺藜草的俗名 |
3.2.2 关于少花蒺藜草来源的调查 |
3.2.3 少花蒺藜草在通辽的分布现状 |
3.2.4 少花蒺藜草在赤峰市的分布现状 |
3.2.5 少花蒺藜草在兴安盟的分布现状 |
3.2.6 少花蒺藜草在巴彦淖尔市的分布现状 |
3.2.7 少花蒺藜草在鄂尔多斯市的分布现状 |
3.2.8 少花蒺藜草在锡林郭勒盟的分布现状 |
3.2.9 少花蒺藜草发展趋势 |
3.2.10 少花蒺藜草在内蒙古的分布图 |
3.3 讨论 |
3.3.1 少花蒺藜草进一步扩散途径 |
3.3.2 少花蒺藜草可能侵入地区 |
3.4 小结 |
4 少花蒺藜草的群落特征 |
4.1 试验内容及方法 |
4.1.1 试验地点概况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群落植物的重要值 |
4.2.2 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分析 |
4.2.3 植物群落的β多样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少花蒺藜草侵入阶段 |
4.3.2 少花蒺藜草侵入与植物群落多样性 |
4.4 小结 |
5 少花蒺藜草的种群分布格局 |
5.1 种群分布格局 |
5.1.1 种群分布格局概述 |
5.1.2 种群分布格局检验方法 |
5.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5.2.1 试验地点概况 |
5.2.2 试验方法 |
5.2.3 检验种群分布格局的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少花蒺藜草种子埋深分布情况 |
5.3.2 少花蒺藜草出苗率 |
5.3.3 相关性分析 |
5.3.4 少花蒺藜草的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少花蒺藜草开花与结实特性 |
6.1 试验内容及方法 |
6.1.1 试验地点概况 |
6.1.2 少花蒺藜草开花习性观测 |
6.1.3 少花蒺藜草种子结实特性观测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开花习性 |
6.2.2 花药大小及花粉活力 |
6.2.3 穗部小穗的分布情况 |
6.2.4 结实特性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少花蒺藜草种子吸水、萌发特性 |
7.1 材料及方法 |
7.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区概况 |
7.1.2 试验方法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少花蒺藜草种子的形态特征 |
7.2.2 少花蒺藜草种子吸水特性的测定 |
7.2.3 少花蒺藜草种子的萌发特性 |
7.3 讨论 |
7.3.1 种子萌发时的活力状况 |
7.3.2 种子吸水进程的讨论 |
7.3.3 不同生境对刺苞及种子大小的影响 |
7.4 小结 |
8 小穗的处理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8.1 材料及方法 |
8.1.1 试验地点概况 |
8.1.2 试验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不同部位种子的形态差异和萌发表现 |
8.2.2 不同粒位种子的聚类结果 |
8.3 讨论 |
8.4 小结 |
9 结论 |
10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内蒙古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经济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
二 白粉病的症状 |
三 白粉菌的一般形态特征 |
1 营养体 |
2 繁殖体 |
四 世界白粉菌系统分类研究历史与现状 |
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系统分类概述 |
2 当今的白粉菌系统分类和演化 |
3 白粉菌系统分类的发展趋势 |
五 国内白粉菌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
1 历史和现状 |
2 发展趋势 |
六 内蒙古白粉菌调查研究历史和现状 |
七 白粉菌的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 |
1 寄主范围 |
2 地理分布 |
八 内蒙古自然环境概述 |
九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内蒙古白粉菌科的分类 |
一 材料和方法 |
1 标本来源 |
2 鉴定方法 |
3 几点说明 |
二 分类与讨论 |
Ⅰ 白粉菌族tribe Erysipheae |
1 白粉菌属Erysiphe emend. |
1.1 白粉菌组sect.Erysiphe |
1.2 叉丝壳组sect.Microsphaera |
1.3 钩丝壳组sect.Uncinula |
Ⅱ 高氏白粉菌族tribe Golovinomyceteae |
A 高氏白粉菌亚族subtribe Golovinomycetinae |
2 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 |
B 新白粉菌亚族subtribe Neoerysiphinae |
3 新白粉菌属Neoerysiphe |
C 节丝壳亚族subtribe Arthrocladiellinae |
4 节丝壳属Arthrocladiella |
Ⅲ 离壁壳族tribe Cystotheceae |
A 离壁壳亚族subtribe Cystothecinae |
5 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 emend. |
5.1 叉丝单囊壳组sect.Podosphaera |
5.2 单囊壳组sect.Sphaerotheca |
B 叉钩丝壳亚族subtribe Sawadaeinae |
6 叉钩丝壳属Sawadaea |
Ⅳ 球针壳族tribe Phyllactinieae |
7 内丝白粉菌属Leveillula |
8 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
Ⅴ 布氏白粉菌族tribe Blumerieae |
9 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 |
三 仅有无性型白粉菌的寄主和分布 |
1 拟粉孢属Oidiopsis spp. |
2 粉孢属Oidium spp. |
四 总结与探讨 |
1 研究结果 |
2 问题与探讨 |
3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内蒙古白粉菌区系生态学 |
一 白粉菌区系地理分析 |
1 全型和有性型的属、种构成 |
2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
3 内蒙古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白粉菌区系的比较 |
4 讨论 |
二 内蒙古各盟市白粉菌的分布 |
1 各盟市采集点分布和鉴定结果 |
2 分析与讨论 |
三 白粉菌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 |
四 内蒙古白粉菌寄主在各科中的分布 |
五 白粉菌的生态学观察 |
1 野外观察 |
2 白粉菌群落组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科尔沁沙地疏林草原植被恢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沙漠(沙地)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调查方法 |
2 科尔沁沙地概况 |
2.1 科尔沁沙地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分布 |
2.1.2 气候特征 |
2.1.2.1 光照条件 |
2.1.2.2 温度条件 |
2.1.2.3 降水条件 |
2.1.2.4 风力特点 |
2.1.3 水土条件 |
2.2 科尔沁沙地社会经济状况 |
2.2.1 人口状况 |
2.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3 农牧业生产情况 |
2.3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 |
2.3.1 历年来沙漠化面积的变化 |
2.3.2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原因的综合分析 |
3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和天然植被类型分析 |
3.1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3.2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2.1 杨树“小老树”问题 |
3.2.2 樟子松衰退问题 |
3.2.2.1 章古台的樟子松 |
3.2.2.2 奈曼旗的樟子松 |
3.3 科尔沁沙地的主要植被类型 |
3.3.2 固定、半固定沙地灌木、半灌木植被 |
3.3.3 固定沙地草本植被 |
3.3.4 沙质草甸植被 |
3.3.5 沙地森林植被 |
3.4 科尔沁沙地榆树资源 |
3.4.1 榆树资源分布与特征 |
3.4.2 科尔沁沙地的古榆树资源 |
3.5 科尔沁沙地的水分状况分析 |
3.5.1 沙丘水分状况 |
3.5.2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长 |
3.6 国内外的疏林草原研究 |
3.7 小结 |
4 科尔沁沙地的榆树疏林草原植被 |
4.1 榆树疏林草原植被概述 |
4.1.1 历史时期的破坏过程 |
4.1.2 科尔沁沙地榆树疏林草原的现状 |
4.2 科尔沁沙地榆树疏林草原的类型与结构 |
4.2.1 白榆疏林草原 |
4.2.2 白榆疏林灌丛草原 |
4.2.3 大果榆疏林草原 |
4.2.4 大果榆疏林灌丛草原 |
4.2.5 白榆+大果榆疏林草原 |
4.2.6 大果榆+白榆疏林灌丛草原 |
4.3 科尔沁沙地疏林草原的生态和经济性能 |
4.3.1 疏林草原的经济性能 |
4.3.1.1 草地生产力 |
4.3.1.2 草地生产力的季节平衡 |
4.3.1.3 榆树的营养价值 |
4.3.2 疏林草原的生态效能 |
4.3.2.1 乔木对林下植物和放牧牲畜的保护 |
4.3.2.2 气候效应 |
4.3.3 榆树疏林草原群落中榆树的干型分析 |
4.4 小结 |
5 科尔沁沙地疏林草原植被恢复技术体系 |
5.1 天然疏林草原植被恢复技术 |
5.1.1 榆树疏林草原的更新规律 |
5.1.1.1 更新幼苗的数量 |
5.1.1.2 更新幼苗的成长过程 |
5.1.1.3 响水地区的榆树更新调查 |
5.1.2 天然榆树疏林草原植被恢复技术 |
5.1.2.1 Ⅰ型榆树疏林草原(散生榆树疏林草原)的封育恢复 |
5.1.2.2 Ⅱ型榆树疏林草原(团块状榆树疏林草原)的封育恢复 |
5.1.2.3 Ⅲ型榆树疏林草原(榆树+山杏疏林草原)的封育恢复 |
5.2 人工疏林草原植被建设技术 |
5.2.1 Ⅰ型疏林草原植被的建设 |
5.2.2 Ⅱ型疏林草原植被的建设 |
5.2.3 Ⅲ型疏林草原植被的建设 |
5.3 沙地植被建设的新理论--林草学的初步探讨 |
6 结论 |
致 谢 |
参 考 文 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四、科尔沁区国有林场杨树栽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塞外红’苹果发展现状及建议[J]. 韩永增,王宝侠,伊凯,包敖民,姜鹏,王雪美. 北方果树, 2021(01)
- [2]论述杨树的栽培与管理[J]. 徐波. 现代园艺, 2020(06)
-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 荷叶.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6]通辽市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王永福,王宝侠,张秀君,蔡云辉,包木林,付建平. 北方果树, 2014(06)
- [7]通辽市杨树人工林碳储量研究[D]. 翟明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
- [8]外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的分布与生物学特性研究[D]. 徐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9]内蒙古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D]. 刘铁志. 内蒙古大学, 2007(06)
- [10]科尔沁沙地疏林草原植被恢复机理研究[D]. 李钢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