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油田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百宁[1](2020)在《苏丹Fula North油田Abu Gabra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建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Fula North油田是Fula凹陷的主力油田之一,本文以白垩系下白垩统的Abu Gabra1段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地震、测井、岩芯等地质资料,对工区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构造精细解释、沉积微相等地质研究,最后将研究成果通过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进行了直观的表征。对比两个标志层,使用合成记录技术完成区域层位标定。然后,以高分辨层序地层学为理论指导,识别出三种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界面,将Abu Gabra1组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6个中期旋回,42个短期旋回,同时建立了精细的等时地层格架。通过使用相干体技术以及地震平面切片技术,在地震剖面中解释出大工区内的116条断层。从断层中识别出1条2级断层,2条3级断层,以及平行断层、X型断层以及Y型断层,完成了断层的分级和分类工作。通过建立速度场完成了MSC1-MSC6顶层层面构造图的绘制工作。依据岩芯、测井资料分析,发现工区内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以及三角洲前缘相,主要的沉积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席状砂等。通过砂地比识别出工区东北方向的物源后,对取芯井取芯段、单井、剖面以及全工区沉积微相进行了细致研究,最终编绘了三角洲沉积模式图。工区内取芯井及取芯段稀少,在仅有的岩芯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储层岩性是以中砂岩为主的长石石英砂岩,储层发育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种孔隙以及片状、缩颈状以及孔隙缩小型三种喉道。分析得出工区储层为中-低孔、渗储层,建立孔-渗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性较好的测孔隙度、渗透率以及饱和度交汇模板。综合利用上述研究结果,通过确定性建模方法以及随机性建模方法中的序贯高斯算法分别搭建了沉积相模型和储层属性模型。分析可知,工区内的储层物性与沉积微相相关性好,其中,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的储层物性最好;物源方向储层物性变化幅度比垂直物源方向平缓。最后利用模型计算储量与地质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对比,完成了模型精度的验证工作。
何勇强[2](2019)在《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地震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川中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的基础地质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综合利用岩芯、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川中龙岗地区沙一段层序地层及砂体展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砂体沉积相演化规律。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岩芯、测井、录井、三维地震资料对研究区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沙一段中准确识别出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洪泛面,并将沙一段划分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LSC1-LSC2)、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MSC1-MSC4)和1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SSC1-SSC11)。在进行了单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之后,以长期基准面旋回为骨架,中期基准面旋回为格架,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建立了沙一段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分析了研究区沙一段各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内部结构特征及纵横向上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沙一段7 口取芯井共167.17m的取芯段进行详细观察,并结合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钻井资料对沙一段沉积相标志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对沙一段的78 口井进行沉积微相划分。研究表明,沙一段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组合的沉积相模式,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中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次为前三角洲亚相沉积;垂向上呈现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交替变化的沉积演化格局;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前三角洲泥等多种沉积微相,其中砂体发育在前4种沉积微相中。在此基础上,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在前期建立的高分辨率地层格架内进行了砂体沉积相对比,同时参考砂地比、砂体厚度等值线图编制了各短期基准面旋回的砂体沉积微相展布图,结合层序-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精细描述了龙岗地区沙一段在各短期旋回内的砂体沉积相时空演化规律。在层序地层和砂体沉积相研究之后,结合生产动态资料,以层序地层、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构造条件等指标为依据,提出了有利区带展布范围,为研究区侏罗系致密油的滚动勘探与开发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
李青霖[3](2019)在《塔里木盆地桑塔木地区石炭系砂泥岩段储层分布预测》文中认为桑塔木地区作为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的重要油气分布区,其石炭系潜力层主要分布在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到目前为止,针对桑塔木地区石炭系已经开展了多轮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与沉积相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认识。但是由于砂泥岩段砂岩横向变化较快,单砂体厚度较薄,前人的层序划分精度无法满足现今油气勘探的需求。因此,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最新的勘探资料,开展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储层方面的研究,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依据。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理论依据,通过地震层序地层界面的识别与追踪,测井资料分析与岩心观察开展层序划分与对比,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以基准面升降旋回为作图单元,通过岩心及测井相分析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发育规模、几何形态,对单井沉积相进行精细描述并建立沉积相连井对比剖面。以沉积旋回对应的亚段为单元对其沉积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总结。结合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布的研究,对有利砂体发育模式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描述砂体展布特征,优选出薄砂层的有利分布区。研究成果表明:研究区内,在砂泥岩段识别出SB1、SB2和F1共3个长期旋回等时界面,自下而上发育MSC1、MSC2、MSC3和MSC4共4个中期旋回,依次对应划分为CK4、CK3、CK2和CK1共4个亚段。砂泥岩段总体为三角洲-潮坪沉积环境。三角洲相主要发育在MSC1、MSC2和MSC3旋回。MSC4旋回主要为潮坪沉积环境。通过统计不同沉积相内砂体的孔隙度特征可知,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砂体与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三角洲前缘亚相河口坝与潮坪潮间带潮道微相砂体物性中等,潮坪潮间带砂坪砂体物性最差。有利砂体的展布特征主要受到沉积相控制,其中以MSC1旋回的有利储层最为发育。根据以上结果,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I类、II类和III类有利区,其中I类、II类为储层有利分布区。
胡荣强[4](2017)在《河流三角洲体系单砂体预测及水平井设计 ——以葡南油田扶余油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作为大庆油田增储上产的一个重要领域,经过多年来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在勘探开发过程中仍面临着砂体预测困难、油层分布复杂、直井产量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精细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以葡南油田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与能量相、单砂体预测、控藏模式及水平井设计研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葡南油田扶余油层可识别出2类中期、3类7亚类短期基准面旋回,并将其划分为2个长期、5个中期、12个短期、26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单砂体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沉积微相与能量相研究表明,扶余油层自下而上发育河流相与三角洲相,可分为5类亚相、17类微相,结合沉积水动力分析,进一步划分出34类能量相;建立了高分辨率“点-线-面”单砂体与能量相综合预测方法,精细刻画了26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平面沉积微相与能量相,分析基准面旋回对沉积微相与能量相分布及演化的控制作用,建立了葡南油田扶余油层河流相低可容纳空间上升期、河流相低可容纳空间持续期、河流相高可容纳空间、三角洲分流平原远岸、分流平原近岸、内前缘近岸、内前缘远岸等7种沉积模式。单砂体预测方面研究表明,分层段应用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子波旁瓣压缩基础上的谱反演技术能够分别识别受T2同相轴波峰与波谷、波谷下部零相位屏蔽的砂岩;综合地震属性平面连续性与波形指示反演纵向高分辨率的优势,建立了以波形指示反演劈分地震属性的井震结合单砂体预测方法,有效地预测了单砂体的空间分布。控藏特征研究表明扶余油层油气主要聚集在以优势河道砂体为有利储层、上部以河道间泥岩为直接盖层、上倾方向受岩性变化或断层遮挡的单砂体岩性类油藏中,其主控因素为优势河道砂体,油气主要分布在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达8.0%、0.2×10-3μm2以上的优势河道砂体中,识别出单砂体断层-岩性、背斜-岩性、岩性上倾尖灭等3种油藏类型;建立了葡南油田扶余油层“断(构造)-相控圈、优势河道砂体控油”的单砂体岩性类圈闭控藏模式;建立了优势河道砂体追踪、旋回物性分析的单砂体岩性类油藏预测方法,预测了葡南油田扶余油层单砂体岩性类油藏分布的有利区主要为地垒区与断鼻区。综合沉积、储层、控藏等方面研究成果,优选了水平井目标砂体。在水平井目标单砂体刻画过程中,以开发井区密井网解剖为基础,利用超短期旋回界面构造预测与波形指示反演联合刻画砂体顶面构造与边界;以砂体轮廓为控制结合夹层钻遇情况与理论模式,刻画砂体内部构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砂体“顶、边-内部构型”逐级控制的水平井轨迹刻画方法,精细刻画了9口水平井轨迹。应用地质导向技术建立了水平井地层等时对比方法,并以河道砂体内部构型为控制、以岩性及电性特征为依据,提出了控制水平段沿河道砂体钻进的地质导向方法,保障了水平井入靶及水平段砂岩钻遇率,以此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指导。
李一赫[5](2017)在《他拉哈向斜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规律及目标优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和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岩心、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将他拉哈地区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半旋回、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和若干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统一、精细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提出他拉哈向斜受继承性古隆起控制的地层阶梯状减薄模式。深入认识沉积体系、物源、沉积特征,分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总结砂体分布规律和并建立三角洲内前缘亚相区大、中、小型水下分流河道与河控席状砂,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区中、小、特小型水下分流河道(末端)与浪控末梢席状砂沉积模式。研究区域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分析断裂演化过程并进行断裂系统划分以确定油源断层,通过精细地震解释按照断距大小将葡萄花油层断层分最大垂直断距小于5m、最大垂直断距介于5m10m、最大垂直断距大于10m的断层研究该区断层发育及分布特征。充分运用现代油气地质学新观点和区域成藏综合分析技术,综合不同构造区油水产能分布规律,覆盖全区的精细典型油藏剖面,开展他拉哈地区油气水分布规律研究,提出他拉哈地区葡萄花油层由向斜中心→斜坡→构造高部位油藏类型为单一岩性油藏→断层-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应用砂体连通概率模型定量评价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砂岩输导层的连通性,结合砂体连通范围与不同断距断裂、油源断裂配置关系及其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总结哈拉海斜坡区地层倾角较小,砂地比值在0.250.65之间,砂体连通概率0.30.6,砂岩输导性能强,大多数断层断距大于10m且为油源断层,在成藏期油气沿着哈拉海鼻状构造的上倾方向西运移,不易成藏。龙虎泡斜坡区地层倾角较大,砂地比值达0.050.25,砂体连通概率0.10.15,砂体连通性差,该区断层垂直断距5m10m、垂直断距大于10m且为油源断层较多,砂体和断裂配置良好,纯油层,油水同层较多,多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他拉哈向斜中心低部位砂地比值在0.10.65之间,砂体连通概率0.10.3,砂体连通性较好,垂直断距大于10m且为油源断层较多,油层和干层间互,多为岩性和物性较差的单一岩性油藏、断层-岩性油气藏。提出他拉哈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所需的最大连通概率为0.10.3,油源断裂断距大于10m,对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综合断裂、砂体、构造三者配置关系及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提出他拉哈地区四种成藏模式:龙虎泡正向鼻状构造聚油成藏模式,哈拉海斜坡区砂体连通成藏模式,龙虎泡斜坡区反向断层遮挡成藏模式,他拉哈向斜中心低孔低渗岩性成藏模式。根据以上成藏规律寻找有利成藏区带,应用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反演技术预测了三角洲前缘薄层砂体,单砂体预测精度达到68.7%,预测有利岩性类圈闭43个,提出钻探目标4个,其中1口井获得高产,实现了可喜的经济价值。
袁勇[6](2015)在《京51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储层相震约束综合表征》文中认为京51区块属于正常温压系统的低含凝析油凝析气藏,构造位置位于廊坊-固安凹陷河西务断裂构造带南端。该储气库于1986年由京51井试油获得工业气流而发现,1990年12月投入开发,截止2005年底,累产气0.98×108m3,累产油1.72×104t,产水195m3,地层压力为6.07MPa。然而由近年来的注采情况来看,京51储气库注采能力较低,未形成有效工作气量,对于京51储气库地质条件复杂、储层物性差的情况,以及提高工作气量的迫切需求,需要结合新钻井动静态资料,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储层地质特征再认识,在评价影响储气库库容和注采能力地质因素的基础上,综合提出提高储气库工作气量的挖潜措施及建议。论文在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测井、地震及其它地质资料,针对该储气库具有砂体横向变化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构造形态复杂、沉积演化和储层展布特征不明朗的特点,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储层沉积学研究,结合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分析层序地层与沉积微相在横向和纵向的变化规律,建立与研究区地质背景相匹配的精细地质模型。论文通过对岩心、地震以及测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各层序界面的特征和识别标志,运用高分辨率的层序地层划分观点,分析地层旋回,将沙四下亚段细分为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以及11个短期旋回,建立适合该区的等时地层格架;京51断块具有受半截河断层控制、被断层复杂化的构造特征,论文以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应用全三维层解释方法,结合人工逐条剖面断层解释确认,从宏观到微观准确落实断层平面组合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确定京51区块并非为前人所认为的受4条断层控制形态近似梯形的断垒,而是被断层切割,地层走向北东;以相控理论为指导,在岩心观察描述及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技术进行有效砂体识别,预测有利储集区,确定京51井东北方向河道砂体发育较好,并剖析砂体的内部发育特征,开展沉积微相和储层分布规律研究,确定京51储气库沙四下亚段发育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沉积;论文在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之上,对京51区块沙四下亚段小层内部储层物性的分布及连通性进行评价,确定孔隙度平均为21.76%,渗透率为78.23×10-3μm2,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程度以中等-严重非均质性为主,隔层分布稳定,厚度一般在2-7m间,层内夹层分布零散,储层类型以中-好储层为主;论文应用相控建模技术建立京51地下储气库的精细地质模型,主要包括油气藏的三维精细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以及物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各流动单元物性分布图,分析各小层砂体厚度、物性等储层属性的空间展布,综合地质研究结论,提出建议井位,优选扩容目标。
周斌,汤军,廖春,周金应,桂碧雯,刘青文,林益康[7](2013)在《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上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Cross提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测井、岩心等资料,对油砂山油田上干柴沟组进行分析,将上干柴沟组地层划分为1520个短期旋回、6个中期旋回和1个长期旋回。分析了各级次旋回内部沉积相特征及演化规律,建立了全区以中期基准面升、降半旋回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以此为指导精细刻画了上干柴沟组地层的砂体展布情况,指出长期基准面上升早期和下降晚期及三角洲体系为砂体发育的最有利部位。
魏华彬[8](2013)在《井楼一区核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作指导,利用岩心资料、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确定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特征,将井楼油田核三段Ⅲ油组划分为一个上升半旋回和一个下降半旋回及13个短期旋回,建立井楼油田核三段Ⅲ油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归纳出扇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及方法。用多种物源分析的方法,确认井楼油田核三段Ⅲ油组沉积不仅受南东部近源长桥扇三角洲主要物源控制,而且还受北东向远源古城三角洲前缘次要物源的影响。在双物源的控制作用下,建立高频层序地层格架,进行短期旋回沉积微相研究,分析沉积微相垂向演变及平面展布特征。明确核三段Ⅲ油组主要形成近源扇三角洲环境,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砂体主要以顺源展布水下分流河道砂和河控薄砂为主。短期基准面旋回SSC2沉积时期为最大水退时期。在各旋回发育期物源方向基本均为南东物源,但物源供应及沉积特征不同,各旋回砂岩的分布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在砂体分布范围内,旋回砂体分布较连续;主要发育在SSC6-SSC3和SSC11-SSC8,呈连续分布且厚薄相间的分布特点,总体上高厚值在南部的片状,向北演变为条带状,延伸方向基本为南东一北西向。SSC2南部砂体分布范围较小,中部砂体不发育,北部受东北及北部物源影响,砂体发育厚;其余旋回砂体分布范围基本集中南部和中部,但北部砂体多不发育。通过对取心井单井微相分析及划分,确定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细划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中心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侧砂体、水下溢岸砂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重力流、分流间湾和前扇三角洲泥等8种微相类型,建立典型测井相模式,刻画沉积微相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依据储层特征,建立泥质、物性和钙质隔夹层识别标准,详述隔夹层平面和垂向上分布规律,明确隔夹层在稠油蒸汽驱油中的控制作用。旋回间隔夹层均有稳定发育,但是SSC4-SSC3、SSC5-SSC4和SSC9-SSC8旋回间具有不稳定隔层;旋回内夹层发育较复杂,利用夹层厚度、夹层个数、夹层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进行表征,总体上,旋回内夹层平面上多为不稳定分布,难于横向对比,井间连通状况差。与生产动态相结合,应用本次储层沉积微相及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的研究成果,评价研究区开发效果,确定各旋回含油面积内开发程度;总结归纳出,靠近南东部物源的研究区南部和中部,水下分流河道中心砂体与河侧砂体或水下溢岸的厚度变化带为剩余油富集区。依据核三段Ⅲ油组隔夹层分布特征和生产相结合,稠油油藏蒸汽驱油后,隔夹层发育附近也是剩余油分布聚集带,是有利挖潜区,同时还可以考虑将发育稳定隔夹层井区进行旋回组合分层开采。
吕桂友[9](2013)在《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台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的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南部,四周环绕发育着一系列鼻状构造。西部主要发育英台鼻状构造,东北部发育葡西鼻状构造,南侧是小庙子背斜构造及以南部位。区内断裂非常发育,断层多呈北北东走向。鼻状构造与断裂带有一定的依存关系,在英台鼻状构造,葡西鼻状构造上,发育着横切鼻状构造的断裂带,在小庙子构造以南地区也发育横切断层。这些构造和断裂的有利配合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黑帝庙油层属于松辽盆地中部含油组合,包括嫩江组二段、三段与四段地层,油层埋藏深,源岩分布广泛,盖层发育,存在岩性和构造油藏类型,油气资源潜力大,近些年黑帝庙油层盆地级沉积相研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优选古龙凹陷英台地区为黑帝庙油层最有利目标区。本文针对黑帝庙油层岩性特征,以英台地区嫩三段(H2)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砂岩分层标志,研究砂体展布特征,判断油层油藏类型、分析油水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精细勘探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井震联合方式确定不同级别沉积旋回的层序界面,在黑帝庙砂层组划分对比的基础上,综合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绘制连井剖面图、砂岩对比图、油藏剖面图,综合地层厚度、砂岩厚度、砂地比、孔隙度等值图分析黑帝庙油层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最后综合T07构造图、岩心、测井、油藏剖面图、试油资料,研究黑帝庙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黑帝庙油层总体上呈现出西薄东厚、南薄北厚的趋势,H3(嫩二段)不发育砂岩;H2(嫩三段)和H1(嫩四段)主要发育粉砂岩,且透镜状砂体发育,各油层组内部发育的砂岩厚薄不一,深度差异较大,砂体横向上的连通关系复杂,研究区自东向西砂岩层数减少、厚度变薄,西部砂体厚度薄、发育规模小,横向连通性差,对油水分布控制作用明显,形成不受构造控制的隐蔽型岩性油气藏。黑帝庙油层储层岩性以粉砂岩为主,物性较差,油水分布的主控因素为岩性,其次为构造。从而形成岩性油藏、岩性-构造油藏和构造油藏三种类型,并且以岩性油藏为主。纵向上,油层主要分布在H22和H21砂层组,且以H22为主,当断层在纵向起到油气运移通道作用时,油层主要分布在上部的H21砂层组,而下部的H22砂层组发育油水同层或水层。在剖面上,H22在没有断层遮挡的同一砂体中,由于物性差异大导致油水分布出现“油水倒置”现象。该研究取得的认识将为精细勘探,老井复查、有利区优选及水平井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丛琳[10](2011)在《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松辽盆地是油气资源丰富的陆相含油气盆地,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正面临着储量和产量下降等严峻问题,而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是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资源的接替区块。因此,在三肇凹陷东部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微相研究,并总结该区的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油气富集区,可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为指导,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心资料、地震资料及钻井等资料,通过对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与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以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跨凹陷长垣~肇州开发井大剖面的顶底标准层控制、精细对比、岩心泥岩颜色与微相垂向序列、平面微相演化序列、邻区对应分析等综合研究,表明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可以识别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剖析基础之上,提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向南地层厚度减薄,葡萄花油层顶上移、底下移,各层渐薄、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点位于SSC4中部,转换点以下为下降半旋回,转换点以上为上升半旋回的地层发育模式,并建立了研究区与三肇凹陷统一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下分析了物源、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提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主要为东北部物源控制的典型“大型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开发区密井网揭示: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且以“大量密集、窄的水下河道沉积为主,前、侧缘变为薄层砂”的河控带状砂模式。其骨架砂体为大量窄的条带状(多为200~300m)、连续且可延伸数十公里、密集、总体呈南西向、与其他类型砂体平面组合较好的分流河道砂体。在深入认识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的沉积背景、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等基础上,建立了葡萄花油层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又进一步细分为5种沉积模式,即: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分流平原过渡区“近岸”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模式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浪控席状砂”模式。在等时地层格架及其内部单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油气成藏系统等现代油气地质学新观点,应用区域成藏综合分析技术、单砂体控油模式分析技术及其复杂区块含油预测技术等,通过对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指出断层—岩性油藏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4种地质因素:①油气来源及成藏期的确定是油气成藏的第一要素;②古构造演化及油气运聚场对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③(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控制优质储层空间分布,各类河道砂体形成的储层占优质储层的85%以上;④断裂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作用,断裂与砂体组合方式控制油气的运移范围与分布。按成藏层次分析法,首次提出了岩性类油藏区三个层次的成藏规律:①第1层次为区域成藏规律,具有“主元控油,多元耦合富集”特征,揭示了整体油气富集区带;②第2层次为三级构造成藏规律,具有“三级构造控势,单一圈闭控藏”特征,诠释了局部油水分布规律;③第3层次为单一圈闭成藏规律,具有“局部构造控界,单一砂体控层”特征,剖清了单一圈闭控藏机理。依此方法提出了:该区油气呈“单向三路运聚模式”:尚南古鼻状构造的发现使该区的油气运移呈“单向三路运聚模式”,即:沿尚家鼻状构造轴部、尚南鼻状构造轴部、沿丰乐斜坡呈两向三路运移方式。因此,环凹区、油气主运移线及两侧为有利油气聚集带。同时提出:关键时期尚家鼻状构造轴部和三肇凹陷中心的转移对油气成藏、油水分布范围、有利圈闭预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该成藏规律的提出从本质上揭示了岩性类油藏区内部复杂的油水分布规律,即:垂向多层、平面多支单砂体与复杂局部构造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在空间上复杂叠置是造成岩性类油藏区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局部构造、单期分流河道砂体及二者空间组合关系是揭开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与规律的瓶颈,对于下一步岩性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以上成果指导下,基于第1、2层次成藏规律预测尚南鼻状构造、尚家鼻状构造北翼及丰乐斜坡为有利成藏区带。根据密井网解剖以及砂体和油气运移方向认为研究区有3种成藏模式:榆树林地区为源内下生上运、短侧运、断—砂匹配控油模式,丰乐地区为源内下生上运上储式、断—砂匹配、微幅度构造控油模式,朝阳沟地区为源外成藏,倒灌扶余—侧运—上调葡萄花油层,砂体控油模式。并在此区带内基于第3层次的成藏规律预测有利圈闭8个,部署井位10口。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油田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油田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苏丹Fula North油田Abu Gabra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2 构造解释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1.6 技术路线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Muglad盆地的基本地质概况 |
2.1.2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沉积相特征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
3.1 层序地层划分 |
3.2 井震标定 |
3.2.1 地震合成记录制作 |
3.2.2 地层标定 |
3.3 标志层识别 |
3.4 精细地层对比 |
3.4.1 长期旋回划分 |
3.4.2 中期旋回划分 |
3.4.3 短期旋回划分 |
3.5 层序地层等时格架 |
3.5.1 优选过重点井骨架剖面 |
3.5.2 井震结合印证中期基准面旋回 |
3.5.3 区域地质条件指导对比 |
3.5.4 封闭骨架剖面的精细对比 |
3.5.5 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建立 |
4 构造精细解释 |
4.1 断层解释的原则 |
4.2 断层识别 |
4.2.1 相干体技术识别断层 |
4.2.2 水平切片识别断层 |
4.3 断裂剖面解释 |
4.4 构造成图 |
4.4.1 断裂平面组合 |
4.4.2 速度分析和时深转换 |
4.4.3 构造成图 |
4.5 构造特征分析 |
4.5.1 断裂分级 |
4.5.2 断裂的平面展布 |
4.5.3 断裂的剖面组合 |
5 沉积微相研究 |
5.1 物源分析 |
5.2 沉积相标志 |
5.2.1 岩性分析 |
5.2.2 岩石颜色 |
5.2.3 沉积构造 |
5.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5.3.1 三角洲平原亚相 |
5.3.2 三角洲前缘亚相 |
5.3.3 前三角洲亚相 |
5.4 沉积微相单井分析 |
5.5 连井沉积微相分析 |
5.5.1 顺物源方向 |
5.5.2 垂直物源方向 |
5.6 平面沉积微相展布规律 |
5.7 沉积模式图 |
6 储层特征 |
6.1 储层基本特征 |
6.1.1 储层岩性特征 |
6.1.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6.2 岩芯物性分析 |
6.3 测井物性模板 |
6.3.1 孔隙度模板 |
6.3.2 渗透率模板 |
6.3.3 饱和度模板 |
7 三维地质建模 |
7.1 地质建模方法 |
7.1.1 地质建模的方法 |
7.1.2 地质建模的算法 |
7.1.3 随机地质建模的关键 |
7.2 建模思路和流程 |
7.2.1 地质模型的思路 |
7.2.2 地质建模所需数据 |
7.2.3 地质建模的流程 |
7.3 地质模型的建立 |
7.3.1 构造模型 |
7.3.2 沉积相模型 |
7.3.3 属性建模 |
7.4 储量计算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碎屑岩储层沉积相研究现状 |
1.3 龙岗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1.4.2 砂体沉积相研究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构造特征与沉积演化 |
2.2.1 构造特征 |
2.2.2 沉积演化 |
2.3 地层特征 |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
3.1 层序划分方案 |
3.2 基准面旋回界面及洪泛面识别标志 |
3.3 沙一段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 |
3.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发育特征 |
3.4.1 长期基准面旋回 |
3.4.2 中期基准面旋回 |
3.4.3 短期基准面旋回 |
3.5 典型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
3.6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3.7 地层展布特征 |
第4章 砂体展布特征 |
4.1 砂体划分与对比 |
4.2 砂体展布特征 |
第5章 砂体沉积相研究 |
5.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5.1.1 沉积学标志 |
5.1.2 测井相标志 |
5.1.3 地震相标志 |
5.2 沉积相划分 |
5.3 砂体沉积微相特征 |
5.4 连井砂体沉积相对比 |
5.5 砂体优势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特征 |
5.6 沉积相模式 |
第6章 有利区带预测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塔里木盆地桑塔木地区石炭系砂泥岩段储层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及对比技术 |
3.1.1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
3.1.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比技术 |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特征 |
3.2.1 标志层识别及特征 |
3.2.2 主要层序地层界面识别及特征 |
3.3 层序地层单元划分方案 |
3.3.1 长期旋回 |
3.3.2 中期旋回 |
3.3.3 短期旋回 |
3.4 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建立 |
3.4.1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
3.4.2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剖面 |
3.4.3 地震层序地层对比 |
第4章 砂泥岩段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研究 |
4.1 沉积相类型及识别标志 |
4.1.1 三角洲相分析 |
4.1.2 潮坪相分析 |
4.2 卡拉沙依组沉积相特征 |
4.2.1 单井沉积相分析 |
4.2.2 沉积相连井对比 |
4.3 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平面分布 |
4.3.1 砂泥岩段沉积发育史分析 |
4.3.2 砂泥岩段沉积相平面展布 |
4.3.3 砂泥岩段沉积模式 |
第5章 层序地层格架内储集砂体特征分析及展布规律研究 |
5.1 储层物性特征 |
5.1.1 砂泥岩段储层物性特征 |
5.1.2 不同沉积微相砂体物性分布规律 |
5.2 层序格架内砂体展布规律 |
5.3 有利储集相带分布预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河流三角洲体系单砂体预测及水平井设计 ——以葡南油田扶余油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地理概况 |
1.2 构造演化特征 |
1.2.1 区域构造背景 |
1.2.2 构造演化阶段 |
1.2.3 构造单元划分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1.4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1.4.1 研究区概况 |
1.4.2 研究区存在问题 |
第二章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基础 |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
2.2.1 基准面旋回及界面特征 |
2.2.2 扶余油层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 |
2.3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2.3.1 区域层序地层划分背景 |
2.3.2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特征 |
2.4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对比及格架建立 |
2.4.1 河流三角洲体系短期、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对比方法研究 |
2.4.2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2.5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第三章 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能量相研究 |
3.1 葡南油田扶余油层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 |
3.2 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能量相特征及识别 |
3.2.1 沉积微相及能量相类型及特征 |
3.2.2 沉积微相及能量相的测井相特征及识别 |
3.3 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能量相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3.3.1 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能量相垂向分布特征 |
3.3.2 高分辨率“点-线-面”能量相综合预测 |
3.3.3 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能量相平面分布特征 |
3.4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探讨 |
3.4.1 扶余油层沉积演化分析 |
3.4.2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要素分析 |
3.4.3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建立 |
第四章 扶余油层单砂体预测研究 |
4.1 扶余油层地震反射波组特征 |
4.2 受T2同相轴屏蔽砂体的识别 |
4.2.1 T2同相轴低频强反射形成机理及砂体反射特征分析 |
4.2.2 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识别受T2屏蔽的砂体 |
4.2.3 子波旁瓣压缩基础上的谱反演技术识别受T2屏蔽的砂体 |
4.3 扶余油层井震结合单砂体预测 |
4.3.1 地震属性预测砂体分布 |
4.3.2 井震联合反演预测单砂体分布 |
4.3.3 井震结合单砂体综合预测 |
第五章 扶余油层单砂体岩性类圈闭控藏研究 |
5.1 扶余油层油藏类型 |
5.2 区域及三级构造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5.2.1 区域成藏条件分析 |
5.2.2 三级构造成藏条件分析 |
5.3 扶余油层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5.3.1 扶余油层油气分布特征 |
5.3.2 沉积微相、能量相及储层物性控制储集条件 |
5.3.3 断裂为单砂体岩性类油藏提供运移通道及遮挡条件 |
5.3.4 构造趋势控制单砂体岩性类油藏分布 |
5.4 单砂体岩性类圈闭控藏模式研究 |
5.4.1 单砂体岩性类圈闭控藏模式剖析 |
5.4.2 单砂体岩性类圈闭主控因素及控藏模式研究 |
5.5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单砂体岩性类油气藏预测中的应用 |
5.5.1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的单砂体岩性类油藏预测方法 |
5.5.2 扶余油层单砂体岩性类油藏有利区预测 |
第六章 精细储层刻画在水平井优选与设计中的应用 |
6.1 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薄层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及难点 |
6.2 水平井目标优选及精细刻画 |
6.2.1 水平井目标优选 |
6.2.2 水平井目标单砂体顶面构造精细刻画 |
6.2.3 水平井目标单砂体边界精细刻画 |
6.2.4 水平井目标单砂体内部构型精细刻画 |
6.3 水平井轨迹刻画及地质导向技术的应用 |
6.3.1 水平井轨迹刻画 |
6.3.2 地质导向技术在扶余油层的应用 |
6.4 水平井技术应用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他拉哈向斜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规律及目标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0.5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1.2 区域地层特征 |
1.3 区域构造特征 |
1.3.1 基本构造格局 |
1.3.2 区域构造演化史 |
1.4 源岩的发育与分布特征 |
1.5 生储盖层组合条件分析 |
1.6 良好的运移通道与圈闭组合 |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2.1.1 基准面旋回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
2.1.2 基准面旋回界面类型及特征 |
2.1.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2.1.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特征 |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第三章 沉积特征与沉积微相研究 |
3.1 葡萄花油层沉积体系与物源研究 |
3.2 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研究 |
3.2.1 沉积相标志 |
3.2.2 沉积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
3.2.3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
3.3 葡萄花油层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
3.4 层序格架控制下的联井沉积微相分析 |
3.5 多种地震属性综合研究砂体展布规律 |
3.6 短期基准面旋回砂体分布规律 |
3.7 短期基准面旋回沉积微相研究 |
第四章 井-震结合薄储层预测研究 |
4.1 薄储层预测与评价意义 |
4.2 基础资料分析及预处理 |
4.2.1 地震资料的分析 |
4.2.2 地质分层及层位解释 |
4.2.3 测井资料的分析和校正 |
4.3 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反演(SMI) |
4.3.1 基本原理 |
4.3.2 关键参数选取 |
4.4 薄储层预测分析 |
第五章 油源断裂及分布特征 |
5.1 断裂发育特征 |
5.1.1 断层几何学特征 |
5.1.2 断层组合模式特征 |
5.1.3 不同类型断裂分布特征 |
5.2 断裂演化过程及油源断裂分布 |
5.2.1 断裂演化历史 |
5.2.2 断裂系统划分 |
5.2.3 油源断裂分布特征 |
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及油水分布特征 |
6.1 油藏类型 |
6.2 油水产能分布特征 |
6.3 油气水纵向分布特征 |
6.3.1 油水纵向整体分布特征 |
6.3.2 单井分析油水分布特征 |
6.3.3 油藏剖面整体分析 |
6.4 油水界面分布特征 |
第七章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7.1 砂体连通性及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
7.1.1 砂体连通性及连通概率模型 |
7.1.2 葡萄花油层砂体连通性分析 |
7.2 断裂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
7.3 断裂-砂体配置关系及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
7.4 断裂-砂体与构造配置关系及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
第八章 油气成藏模式及有利目标优选 |
8.1 密井网开发区剖析 |
8.1.1 断层-岩性油藏精细解剖 |
8.1.2 构造-岩性油藏精细解剖 |
8.2 油气成藏模式 |
8.3 有利目标优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京51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储层相震约束综合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
1.2.2 沉积学研究进展 |
1.2.3 地震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研究进展 |
1.2.4 储层表征研究进展 |
1.2.5 京51储气库及邻区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地层发育状况 |
2.3 勘探开发现状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3.1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1.1 层序单元界面特征 |
3.1.2 旋回层序识别 |
3.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旋回识别 |
3.2.1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
3.2.2 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
3.2.3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3.1 层序地层连井剖面的选择 |
3.3.2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发育特征 |
4 地震精细构造研究 |
4.1 层位标定与追踪 |
4.1.1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
4.1.2 层位追踪解释 |
4.2 断层解释 |
4.2.1 断层剖面解释 |
4.2.2 等T_0图 |
4.3 速度模型时深转换 |
5 地震储层预测与沉积演化 |
5.1 地震属性分析 |
5.1.1 地震属性概述 |
5.1.2 地震属性提取 |
5.1.3 地震属性分析 |
5.2 叠后波阻抗反演 |
5.2.1 反演概述 |
5.2.2 测井资料预处理 |
5.2.3 计算密度曲线 |
5.2.4 精细储层标定 |
5.2.5 低频阻抗模型的建立与砂泥岩分析 |
5.2.6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结果 |
5.3 沉积背景和形成条件 |
5.3.1 区域沉积背景 |
5.3.2 沉积环境分析 |
5.3.3 沉积相模式解析 |
5.4 沉积微相特征分析 |
5.4.1 沉积构造特征 |
5.4.2 单井沉积层序分析 |
5.4.3 测井相分析 |
5.5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5.1 沙四下亚段Ⅲ砂组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5.2 沙四下亚段Ⅱ砂组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5.3 沙四下亚段Ⅰ砂组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6 沉积微相剖面特征 |
6 储层精细评价及隔夹层研究 |
6.1 储层物性特征 |
6.2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
6.2.1 层内非均质性 |
6.2.2 层间非均质性 |
6.2.3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
6.3 隔夹层分布特征及评价 |
6.3.1 隔夹层的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 |
6.3.2 隔层的平面分布特征 |
6.3.3 夹层分布特征 |
6.4 储层综合评价 |
6.4.1 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
6.4.2 各砂组储层综合评价与展布 |
7 储层精细模型研究 |
7.1 储层建模的类型与方法 |
7.1.1 储层建模的类型 |
7.1.2 本次建模的思路及方法 |
7.1.3 储层建模步骤 |
7.2 建模单元的尺度 |
7.3 构造建模 |
7.3.1 断层模型的建立 |
7.3.2 层面模型的建立 |
7.4 属性模型 |
7.4.1 沉积相建模 |
7.4.2 相控属性模型 |
7.5 模型的初始化计算 |
7.6 扩容目标优选 |
7.6.1 新井位设计 |
7.6.2 侧钻设计 |
8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成果 |
(7)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上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沉积相特征 |
3 高分辨率层序界面 |
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
4.1 超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 |
4.2 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 |
4.2.1 向上“变深”的非对称性旋回 |
4.2.2 向上“变浅”的非对称性旋回 |
4.2.3 对称性旋回 |
4.3 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 |
4.4 长期基准面旋回结构 |
5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砂体展布 |
6 结论 |
(8)井楼一区核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0.2.2 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现状 |
0.2.3 储层隔夹层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技术路线 |
0.3.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章 地质概况 |
1.1 地层层序 |
1.2 构造特征 |
1.3 沉积特征 |
1.4 开发现状 |
第2章 核三段Ⅲ油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2.1 高分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依据 |
2.2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方法 |
2.3 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识别 |
2.4 短期基准面旋回特征 |
2.4.1 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 |
2.4.2 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识别及特征 |
2.5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等时地层对比 |
2.5.1 核三段Ⅲ油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 |
2.5.2 全区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 |
第3章 沉积微相研究 |
3.1 物源分析 |
3.1.1 碎屑物质组分及矿物成熟度分析物源特点 |
3.1.2 重矿物含量及其分布分析物源特点 |
3.1.3 利用沉积法综合进行物源分析 |
3.2 沉积相类型及其相标志 |
3.2.1 岩石类型 |
3.2.2 沉积韵律 |
3.2.3 沉积构造 |
3.2.4 粒度分析 |
3.2.5 储层岩石相特征及组合 |
3.3 沉积微相研究 |
3.3.1 沉积微相标志及测井相分析 |
3.3.2 取心井单井相分析 |
3.3.3 典型沉积微相模式及测井相模式 |
3.3.4 剖面相分析 |
3.3.5 沉积微相划分原则 |
3.3.6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
3.3.7 微相砂体构成分析 |
第4章 储层特征研究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岩性特征 |
4.1.2 岩石成分与结构 |
4.2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
4.2.1 储层物性纵向分布特征 |
4.2.2 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特征 |
4.3 砂体分布特征研究 |
4.4 储层隔夹层研究 |
4.4.1 隔夹层的研究意义 |
4.4.2 隔夹层的研究方法 |
4.5 隔夹层识别标准的建立 |
4.5.1 隔夹层的研究方法 |
4.5.2 隔夹层的定量识别标准 |
4.5.3 隔夹层分布特征研究 |
4.6 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 |
第5章 储层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5.1 采出程度 |
5.2 汽窜 |
5.3 油水运动规律 |
5.4 剩余油分布规律 |
5.4.1 纵向剩余油分布 |
5.4.2 平面剩余油分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0.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应用 |
0.2.2 油水分布规律及油气成藏模式 |
0.3 需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 |
0.3.1 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界线和层数统一的问题 |
0.3.2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问题 |
0.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4.1 主要研究内容 |
0.4.2 技术路线 |
0.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1.1.1 区域构造背景 |
1.1.2 盆地演化阶段 |
1.1.3 构造单元划分 |
1.2 沉积盖层及地层发育特征 |
1.2.1 沉积盖层 |
1.2.2 地层划分及特征 |
1.3 区域沉积特征 |
1.3.1 泉头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3.2 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3.3 姚家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3.4 嫩江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特征 |
1.4.2 研究区地层特征及沉积特征 |
1.4.3 研究区勘探与开发现状 |
第二章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
2.2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标志 |
2.2.1 岩心识别标志 |
2.2.2 测井识别标志 |
2.2.3 地震识别标志 |
2.3 黑帝庙油层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3.1 英 90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3.2 大 410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3.3 英 35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3.4 英 361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3.5 古 81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4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2.4.1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步骤 |
2.4.2 井震联合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2.4.3 连井层序地层发育特征分析 |
2.4.4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分析 |
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
3.1 黑帝庙油层砂体纵向展布特征研究 |
3.1.1 黑帝庙油层各层序单元砂岩分布特征研究 |
3.1.2 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发育特征 |
3.1.3 砂体纵向展布规律研究 |
3.2 黑帝庙油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研究 |
3.2.1 黑帝庙油层各层序单元砂岩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规律研究 |
4.1 黑帝庙油层区域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
4.1.1 区域成藏条件分析 |
4.1.2 油藏类型及特征研究 |
4.1.3 区域成藏模式建立 |
4.2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特殊现象及成因分析 |
4.2.1 试油方式对试油结果的影响分析 |
4.2.2 “高阻水层、低阻油层”现象及成因分析 |
4.2.3 油水倒置模式及成因分析 |
4.2.4 油水层识别及其矛盾分析 |
4.3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规律研究 |
4.3.1 黑帝庙油层纵向油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4.3.2 黑帝庙油层平面油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4.4 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有利区块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相关技术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2 隐蔽油气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3 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构造位置及分区 |
1.2 构造演化特征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础理论 |
2.1.1 地层基准面原理 |
2.1.2 体积分配原理 |
2.1.3 “相”分异原理 |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 |
2.2.1 基准面旋回识别 |
2.2.2 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原则 |
第三章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3.1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3.1.1 葡萄花油层基准面旋回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1.2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3.1.3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特征 |
3.2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2.1 河流三角洲体系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方法研究 |
3.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
3.2.3 葡萄花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 |
3.2.4 研究区目的层与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的层位对应关系 |
3.3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3.3.1 垂向沉积层序演化分析 |
3.3.2 层序地层构型分析 |
第四章 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 |
4.1 物源分析 |
4.1.1 物源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4.1.2 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物源综合分析 |
4.2 葡萄花油层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 |
4.2.1 沉积相标志 |
4.2.2 沉积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
4.2.3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
4.2.4 河道砂体地震属性分析 |
4.3 葡萄花油层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
4.3.1 树124 井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
4.3.2 州9 井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
4.4 层序格架控制下的联井沉积微相分析 |
第五章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
5.1 密井网开发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
5.2 全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
5.3 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单砂体预测 |
5.3.1 有利储层类型(微相) |
5.3.2 葡萄花油层单砂体成因预测 |
5.3.3 微相控单砂体预测 |
5.4 葡萄花油层沉积模式探讨 |
第六章 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
6.1 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 |
6.2 区域油气成藏模式 |
6.2.1 区域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分析 |
6.2.2 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
6.3 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研究 |
6.3.1 三级构造成藏条件分析 |
6.3.2 三级构造关键控油因素分析 |
6.3.3 三级构造中的圈闭与成藏 |
6.4 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研究 |
6.4.1 密井网开发区单一圈闭控藏模式剖析 |
6.4.2 单一圈闭形成机理及控藏模式研究 |
6.5 葡萄花油层有利评价目标区优选 |
6.5.1 基于区域—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的有利区预测 |
6.5.2 基于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的有利区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油田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苏丹Fula North油田Abu Gabra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建模[D]. 王百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D]. 何勇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塔里木盆地桑塔木地区石炭系砂泥岩段储层分布预测[D]. 李青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河流三角洲体系单砂体预测及水平井设计 ——以葡南油田扶余油层为例[D]. 胡荣强.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1)
- [5]他拉哈向斜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规律及目标优选研究[D]. 李一赫.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1)
- [6]京51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储层相震约束综合表征[D]. 袁勇.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7]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上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J]. 周斌,汤军,廖春,周金应,桂碧雯,刘青文,林益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3(03)
- [8]井楼一区核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储层特征研究[D]. 魏华彬.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2)
- [9]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D]. 吕桂友.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0)
- [10]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D]. 丛琳.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