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酸甜苦辣话择业——来自人民大学99届毕业生的求职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蒋叶红[1](2017)在《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话理论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高校学生管理是一个现实而复杂的问题。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它既是对现有管理方式的批判和继承,也是对当代对话社会的回应和思考。构建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在对话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实践活动。本文将“对话”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变革的理论关怀,以期建立充满生机活力、平等民主、有效反思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引导其对话人生。基于文献分析、逻辑分析、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整个研究贯穿这样一条线索加以运行和开展:先从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困境入手,剖析对话理论释义并定位本研究中的对话内涵,探寻一种审慎明辨的高校学生对话管理何以可能。并从外到内转入对话管理的机理分析,从里向外研究了三种对话实践,再现对话案例和对话现象,阐述对话技能和对话理想,最后构成一幅对话中高校学生管理的立体图景。除去绪论和结语,本论文共五章。首先,论文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概念、体制架构、具体内容等进行介绍,对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现实学生管理模式的内在局限和问题症结。其次,借鉴已有的对话理论研究成果,以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特征为框架,阐释了对话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必然联系。对话作为一种旨在诉诸于平等的认同双方、理性的交往方式、共同的合作参与、开放的创生思想的方略,赋予了其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价值上的必然性;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独有特性、高校学生的对话品性在凸显了对话理念的同时,也为对话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提供了现实平台,赋予了其在价值上的可能性,这二者也正是对话理论和高校学生管理会通的契合点。论文还对“对话”内涵进行了界定,旨在挖掘对话精神,弘扬人与人的平等、强调多元参与、注重个体反思。再次,立足于对话理论的基本旨趣,对高校学生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学理探讨,将研究梳理为四个维度:一是话权的授予和获取;二是话轮的交替和转换;三是特质的界定;四是有限性和相对性的认识。围绕这四大中心问题,论文认为实现对话管理的逻辑前提是话语权的赋予和公共领域的确定;对话的运作机理是使参与对话的双方达成一定的共识;协商民主是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核心特质;同时也明确了其适用的条件、范围、类型等。论文还对对话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的适用性进行实践探索。一方面,国外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方面,对照我国学生管理,通过具体、纵深和细致的案例分析,将对话管理实践定位在三个落脚点,即平等性对话管理、参与式对话管理、反思型对话管理,这是和第二章节中对话内涵的定位相呼应的。通过解读这些“原生态”的话语,审视分析学生管理中的对话技能。最后,论文对如何实现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给出一个初步的答案,即追求对话理想、融合对话主体、搭建对话平台、营造对话环境,最终走向对话的高校学生管理,此乃教育之使命。毋庸赘言,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代,通过学生管理模式的尝试创新,以此有助于高校学生们真正获得“成人的力量”,进而完成他们的人生转折,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和希冀。
崔文霞[2](2017)在《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一系列全球化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全球化问题的解决与跨文化领域的沟通,对未来年轻人具备的领导力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校是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重要场所。本研究对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中、美两国各自的经验,促进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领域进一步发展。.为此,本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一、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理论基础。重点考察支撑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三大理论基础:大学生发展理论、大学生学习理论、大学生领导力理论,并特别考察了中国学者建构的"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模式"。二、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历史发展比较。考察美属与中国关于领导力养发展变化的大事记、具体发展阶段划分与特点。三、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资源比较。围绕校园内外资源,尤其是领导力课程与课程辅助项目的选取,分析中美两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资源的有效性与实践形态,力求促进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资源优化配置。四、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策略比较。根据美、中大学生领导力的培训、教育和开发模式,比较和分析多种高绩效的领导力培养策略选择,比如体验学习、社会文化讨论、导师辅导、社区服务等。五、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管理制度比较。主要考察美、中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制度规定,重点剖析美、中两国在国家层面、高校层面以及学生领导力项目等层面的制度保障和该培养管理制度上的特色优势。本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质性研究、比较研究等。其中采用质性研究的深度访谈方法来获取中美领导力有效培养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各自异同分析。历经2年零3个月共访谈了 76个人,得到了 21万字左右的深访资料。深访资料编码完成后,形成了有效的培养资源、培养策略、管理机构与制度等多项一级条目和二级条目。尤其是六篇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实录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实证资料。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对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进行综合多方面的比较研究与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对中美两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培养资源、培养策略、管理制度等进行多维度比较;三是用质性研究方法的深度访谈法获得了中美领导力培养的第一手资料,为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和资料支撑。本研究的结论尝试揭示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异同,研究中美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历程、培养资源、培养策略、培养制度的核心指标与维度,揭示美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并总结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经验与特色优势。为促进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专业化发展,本论文提出若干可供参考的政策性建议:一是学习与借鉴美国把领导力培养当作人才战略;二是拓展和整合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资源;三是创新和优化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策略;四是建立和完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制度;五是建构和宣传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特色与优势。
徐玮嘉[3](2016)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遭遇与困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生活着47个民族,有13个民族的人们时代居住于此,民族不可谓不多,文化不可谓不丰富。可是身处于祖国西北边陲,新疆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疆与沿海内陆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和教育的滞后。适逢新疆社会结构转型时期,这对于新疆的人民尤其是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同胞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亦是一个挑战。一方面,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以及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人数与日俱增,面对如此庞大的求职人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另一方面,在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了怎么样的影响,他们的就业之路何去何从……近年来,对于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的研究日趋成为了社会学、教育学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依然面临困境,改善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刻不容缓。本研究选取了10位少数民族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就业过程进行横向历时性的延展与分析。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梳理;其次,运用访谈法,以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在家庭场域、学校场域、社会场域三种场域内对10位研究对象的就业过程和遭遇进行描述,并且分析如今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遭遇与困境的产生的原因涉及到家庭场域、学校场域和社会场域三个方面,需要对少数民族毕业就业困境进行改善,不仅涉及到少数民族毕业生个体,还有少数民族毕业生家长、学校、社会和相关政策方面的多重原因。本文主要从社会场域、学校场域和毕业生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了改善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建议,以期尽最大可能发挥每个场域的作用,共同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的就业,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推动新疆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戚务念[4](2015)在《新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变迁》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历史文献、口述史和访谈资料,考察新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演变对大学生择业心态和行为的影响。在统包统配制度期间,除服从分配的主流之外,同样有少数学生不服从分配或通过"关系"获得工作或"组织服从思想不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大学生择业的主体性逐渐获得并增强。由"国家分配"向"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变革中,大学生职业获得机制一直存在着自致因素与先赋因素共存现象。市场化就业的确为无权无势家庭的子弟提供了一定的向上流动渠道,他们既可以借助于人力资本的提升,也可以借助社会资本的经营。权力阶层的子女在择业时可能依靠社会资本,也可能借助人力资本,当然也可能二者"通吃"。当今大学生的职业获得逻辑,究竟是权力维系还是市场转型,不可一概而论,须作类型学探究,大致有权力维系型就业、市场能力型就业、寻找社会资本型就业与"通吃"型就业几种。另外,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性增强伴随着个体主义化转向这一现象,亟待教育工作者注意。
严怡[5](2015)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安定稳定。国家一直将大学生就业问题置于所有就业群体中的首位优先解决,明确要求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可见,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关乎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经济升级的重要任务。作为服务与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桥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不仅帮助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提高就业技能,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发展需求与大学生发展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媒介,在推进大学生就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而是一项集学生期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国家发展愿景多维于一体的复杂工程。从性质上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为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而专门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课程以满足社会需要为核心,强调职业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获得就业知识、提升就业能力,从校园人向职业人转变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促进大学生态度、观念、价值的转变,并最终实现大学生的终身发展。然而,虽经十数年发展,当下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仍欠成熟。对重庆市数所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相关教师与学生的调查显示,当下本门课的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有效性不均衡,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获取就业、创业信息不足等问题。总结起来,已有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已不适应当下社会环境与学生发展的需要,亟待改变。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是一条可行之路。“模块化教学”是由若干个能够自成体系的独立的教学板块组成的教学模式,每个教学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具有自身内在逻辑的学习“单元”,将若干教学模块按照一定逻辑进行选择与组合便形成了一门“课程”。模块化教学具有自洽性、独立性、层级性、开放性等特点,其实质是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模块化思想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进行教学设计,将原本的“学科式”教学体系进行拆分,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就业实践需要,围绕大学生就业准备与职业生涯发展的重大主题将教学资源重新整合为层层递进的若干教学模块,让学生在逐项完成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就业的知识、技能并建立起终身职业发展的就业观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从过程维度来看,体现全程化特点,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大学生从新生入学至毕业离校为止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特点和需求,分阶段、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模块教学与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从教育者主体维度看,体现全员化特点,即依靠任课教师、学院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团队、社会力量等能够利用的一切教育主体;从教学内容维度看,体现立体化特点,建立围绕四大主题的教学模块群;从教学资源维度看,体现信息化特点,以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化信息资源)为线索整合各方面教学资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以职业生涯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教学主体间性理论为基础,遵循系统性与辩证性相结合、发展性与平衡性相统一、预设性与生成性相协调和模块化与最优化相一致的四个基本原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由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五部分组成。模块化教学理念设计涉及“知能通达”职业人和“全面发展”幸福人理念;模块化教学目标设计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三个主要任务;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包括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就业能力拓展教育、求职就业技巧教育三个方面;模块化教学方法设计可通过讲授法、模拟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而实现;教学评价设计则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设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实施的主要策略可通过主题单元式教学策略、分类——整合式教学策略、案例式教学策略、报告式教学策略以及360度反馈评价策略等实现
何仕[6](2014)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业理论为指导,揭示就业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内在联系,立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以经济学之“药”疗治中国大学生就业之“疾”。就业是民生工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配”、改革开放初期“抽成调剂、分级安排”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由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转变。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考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并以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闽南理工学院等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进行的实证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毕业生供求形势日趋严峻:方面,高校连年大幅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等导致毕业生市场需求动力不足。二是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毕业生扎推一二线城市、国企、大企业就业,同时高校毕业生类型不同,就业率差异明显等。三是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梦想与现实存在差距,跳槽频繁。四是“被就业”现象时有发生,就业统计掺杂水分。同时,出现了“北漂”、“蚁族”、“啃老族”以及“海待”“零薪就业”、“公务员热”等特殊就业现象。就业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突出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转型,拉动就业乏力。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增速放缓等诱发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剧就业困难。二是高等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配置跟不上跨越式发展步伐、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专业结构改革滞后等,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三是就业体制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制度分割、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毕业生择业流动困难和就业歧视。四是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多峰叠加”,市场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影响毕业生就业。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就业难的原因,比较借鉴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大学生就业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一是稳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就业发展动力;三是发展绿色就业,拓宽就业市场;四是着力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五是适应经济发展,深化高教改革。
马盼盼[7](2014)在《多主体视角下的“特岗教师计划” ——以河南省袁庄村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物质生活的日渐提升以及村民视野的日益开阔,使教育被提升至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重视教育问题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农村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程,肩负着提高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缩小社会差距、构建和谐新农村等多重历史使命。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短缺,教育问题频出,所以重新审视农村教育现状,了解农村教育相关政策的进展情况、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一系列着眼于农村教育的政策应运而生,“特岗教师计划”日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教育政策。已有的研究集中在特岗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生存状态以及从教育学角度分析政策的制定实施。却少有着眼于村庄教育本身,从学生和家长角度考虑政策带来利弊的相关研究。通过多角度、不同视角和重心来分析该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对于政策价值的最大化和受益群体享受到切实的利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项目为依托,试图运用“理论梳理——个案导入——具体描述——分析解释——提出政策建议”的研究路径。以河南省范县袁庄村的“特岗教师计划”为个案,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三个主体:主管部门、特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执行状态并列展开铺陈。文章通过不同主题多视角下的“特岗教师计划”得出结论:第一,国家政策必须兼顾地方实践的多样性;第二,政策执行是影响政策效果的关键;第三,政策配套措施是政策落地的关键。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第一,完善“特岗教师计划”的科学性;第二,加大主管部门执行力度;第三,注重学校和教师建设。
洪晶[8](2014)在《新浪网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文中认为在社会不断发展和国民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的时期,大学生在推动整个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彰显出了大学生群体特殊而重要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大学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自身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慢慢地进入了媒介的视野,并且成为媒体相继报道的焦点群体。网络媒体以发布新闻的快捷性、新闻信息的海量性、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在大学生就业报道中异军突起,对大学生就业的舆论环境的塑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敏锐地洞察到了大学生就业的最新动向和社会形态。大学生就业的生存状况、就业动态、心理诉求、文化输出等逐渐被大众所熟知、认可或者是批判,大学生群体通过媒体的报道也展开了与社会的互动。本文选取新浪网的大学生就业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浪网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报道数量、报道频道、报道主题、报道基调、采访对象、报道体裁六个方面进行总体分析,总结出新浪网对大学生就业这一议题呈现出专题的内容制作、访谈类报道的互动性、就业指导的服务性、调节大学生就业情绪的特点以及大学生话语地位被动、报道深度有限、部分报道的娱乐化倾向等不足,并提出影响新浪网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的主、客观因素,为网络媒体更好的进行大学生就业报道提出建议。
宋朝[9](2012)在《我国“特岗计划”政策的实施研究》文中提出2006年5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联合颁发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特岗计划”)。“特岗计划”规定用五年的时间,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任期为三年。迄今为止,特岗政策已走过六个年头,它对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特岗计划”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凸现,而学界对此关注却远远不够。虽然学者们先后对当下的“特岗计划”政策实施情况展开调查和研究,但也仅仅围绕“特岗计划”政策报道及描述特岗教师日常生活及心理感受方面来进行,极少有文章从政策提出的背景、政策实施的影响和障碍等方面发表意见。所以,从政策实施的角度,对“特岗计划”的现实执行情况予以关注并探寻“特岗计划”政策实施的有效方略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到了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四个主要方面,是对研究资料的综合反映和规整,是整个研究的基础所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以历史分析法对“特岗计划”政策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加以回顾与梳理;第三、第四部分对“特岗计划”的实施现状予以关照,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辅以文献分析法对“特岗计划”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主要的政策执行者——特岗教师的工作及生活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政策实施成效,分析隐含的问题;文章的第五、第六部分主要分析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其中第五部分主要指出了影响“特岗计划”政策有效实施的两种现实因素:政策本身及政策执行,同时也对两种因素对“特岗计划”政策的影响作了具体及深入地分析。第六部分则指出了有效实施“特岗计划”政策的可能路径。与影响政策实施的要素相对应,本文提出了完善政策本身、加大政策宣传以及保证配套措施等三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王安华[10](2011)在《学而优则“仕” ——1978年后的中国大学场域与权力精英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是人围绕权力展开的活动的集合。什么人掌握权力,采取何种方式统治;什么人被统治又为何认可统治。这一组关系构成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学所关心的基本问题。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或被称为“统治者”、“统治精英”,构成了这对关系中的一方主体。对这一群体、社会集团或阶级的研究,形成了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议题——“精英主义”理论。传统的精英主义理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更偏向于政治哲学范畴。近世以降,比较政治学者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精英不仅主导了现代化进程,而且深深卷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历史性更替,精英群体的特质发生了改变。对中国而言,由政治精英群体主导的“改革开放”开启了现代化转型过程,转型对利益关系和分层结构的影响,又集中地体现在其后的精英转换过程中,推动精英形成和更替模式的改革。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新产生的政治压力,不仅改变了旧精英的处境、对新精英的要求,也改变了大众的利益诉求;而新政治精英和新大众的互动,又反过来影响改革开放的进程。换句话说,对当前中国精英团其尤其是新精英生产的研究,是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和未来的重要路径。“大学生”是中国近现代政治精英群体的一个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作为掌握现代知识和技术的年轻人,他们在科举传统被打破后,成为替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继承人,肩负起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而教育场域正日益成为一个人获取政治权力的重要途径:其一,教育机构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与人才储备;其二,教育过程规范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通过授予文凭,赋予个体获取职业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由此间接地决定了个体在政权体系中的起点和位置;其三,高等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居于顶点,是现代国家的教育中心;20世纪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大规模增长和国家间竞争的增强,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大学,在历史传统与现实需求影响下,呈现出独特的政治生态。改革开放以来,它历经恢复、扩张、改革,与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既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映射了其中的问题。从政治学视角审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和高等教育场域的发展情况,将它与政治精英更替、社会阶层流动等问题联系起来,分析、阐释其政治内涵,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精英主义理论出发,通过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运用教育政治学的工具,对改革开放以后新精英生产与大学场域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精英主义理论的综述试图提炼精英群体的基本特征和更替原因,从而提出“准精英生产”和“大学场域”的概念。政治经济学从政治、经济两个维度对改革开放前后精英群体及大学场域的变化进行分析,描述了这种变化是如何被融合、反映到准精英生产过程中,并通过哪些制度或机制实施的。教育政治学的理论工具为认识和分析大学场域提供了基本视角。准精英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它的研究应当始终被置于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现实和制度框架中,并在社会转型的政治语境中,理解这一具有丰厚历史意味和现实影响的现象。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首先,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与结果,对权力(政治)精英的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在此过程中,大学场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次,大学生作为“准精英”群体相应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获取精英资格取决于哪些条件?最后,大学场域是通过何种制度、机制对大学生的权力(政治)精英身份获得发挥影响的,这些机制又在多大程度上分化了大学生群体?那些未能获得权力(政治)精英身份的大学生,是成为了分层结果的接受者,还是构成了一个相对于精英群体存在的底层群体或“影子精英”群体?本文除导言外,共分六章。导言对准精英生产、大学场域及两者关系作了简要的界定和概述,并对精英主义理论和教育政治学进行了文献综述。这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本文第一章提出了精英生产模式的变化主要是随合法性变化而变化的。1949年后,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是以“革命”为基础的。因此,这一时期的精英生产是革命化的,大学场域是政治场域的附属,而不是精英生产的独立场域。第二章指出,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合法性根基从“革命”转向“建设”,精英类型从政治、经济两个维度发生了转型。在有序社会的条件下,大学成为精英代际生产的主要场域,其制度与机制同时受到政治与经济变革的影响。第三章从考试制度切入,探究科举制度废除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中国精英生产的影响,认为它在为准精英的“素质”提供合法性证明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隐性的不平等。第四章从政府、市场与大学关系探讨了大学内、外部治理中的制度、机制对准精英生产的影响,并指出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制度性不平等的存在导致了准精英与准大众的分野。第五章提出了职业获取与准精英身份确认的关系,分析了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体制洞”及人际关系网络等非正式制度在职业获取过程中的作用。这一作用在准精英生产中造成了遗传性不平等。第六章作为结论章,对全文观点作了简要总结,试图在合法性转换、精英生产模式和大学场域的制度与机制之间建立起一种理论联系,及其现实政治影响和理论意义,以期对精英主义的一般理论进行补充。
二、酸甜苦辣话择业——来自人民大学99届毕业生的求职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酸甜苦辣话择业——来自人民大学99届毕业生的求职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古老”的理论与迟到的追问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切入视角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既有研究与综合评价 |
第四节 内容架构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题界定与可能创新 |
第一章 高校学生管理的概述与现实问题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概述 |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念 |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体制架构 |
三、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
一、镜像写实: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
二、两种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管理迷思背后的问题症结 |
第二章 对话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洞悉对话——一个未竟的话题 |
一、对话的历史源流与缕析 |
二、对话的本体旨趣和多重意蕴 |
三、对话理论共性总结 |
第二节 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应然性:对话的应有旨意 |
二、必然性: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
三、现实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诉求 |
四、可能性:高校学生主体的出场 |
第三节 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和基础 |
一、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 |
二、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应当基于学生立场 |
第四节 本研究中“对话”的定位 |
一、对话是一种关系:平等性、主体间性 |
二、对话是一种行动:协同参与、共有共享 |
三、对话是一种反思:能动建构、探究反省 |
第三章 对话理论视域中高校学生管理的深度考量 |
第一节 逻辑前提:话语权和公共领域 |
一、第一要义:话语权 |
二、第二要义:公共领域 |
第二节 运作机理:从差异到共识 |
一、提出问题 |
二、表达倾听 |
三、话语理解 |
四、话语接受 |
五、对话循环 |
第三节 核心特质:协商民主 |
一、对话与民主的内在联系 |
二、作为民主新范式的协商民主 |
三、高校学生对话管理与协商民主 |
第四节 合理限度:对话管理的有限性与相对性 |
一、对话资质问题 |
二、对话事项问题 |
三、对话情境问题 |
第四章 对话理论视域中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运作 |
第一节 他者之鉴:国外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
一、各国实践样态 |
二、对话运用特点 |
三、所获相关启示 |
四、综合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实践运作: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落脚点考察 |
一、平等性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平等性对话 |
(二)为什么要建立平等性师生关系 |
(三)平等性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性案例分析 |
二、参与式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参与式对话 |
(二)为什么参与 |
(三)参与式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案例分析 |
三、反思型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反思型对话 |
(二)为什么反思 |
(三)反思型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优选路径: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技能分析 |
一、对话方式的选择 |
二、对话原则的确立 |
三、对话策略的选择 |
四、对话词句的运用 |
第五章 走向对话的高校学生管理 |
第一节 管理目标:实现对话式生存 |
一、对话式认知是基础 |
二、对话式实践是关键 |
三、对话式生存是根本 |
第二节 管理主体:建设多元参与的对话共同体 |
一、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
二、其他管理者的协同化支持 |
三、学生群体的自我治理 |
第三节 管理方式:采用刚柔并济的组合模式 |
一、建立符合对话精神的协商模式 |
二、建立符合法治精神的制度模式 |
第四节 管理环境:创设良好的对话渠道 |
一、搭建多元化的对话平台 |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结语 且行且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今世界领导力的重要性 |
1.1.2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关注 |
1.1.3 中美大学生领导力比较研究的欠缺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核心概念解析 |
1.4.1 领导、领导者与领导力 |
1.4.2 领导者培养与领导力培养 |
1.4.3 大学生领导力 |
1.4.4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 |
1.4.5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资源 |
1.4.6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策略 |
1.5 研究综述 |
1.5.1 美国研究现状分析 |
1.5.2 中国研究现状分析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2.1 研究思路 |
2.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创新与反思 |
2.3.1 研究创新 |
2.3.2 对研究设计的反思 |
第3章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基础 |
3.1 大学生发展理论 |
3.1.1 威廉·佩里的认知发展理论 |
3.1.2 道德发展理论 |
3.1.3 社会性发展理论 |
3.2 大学生学习理论 |
3.2.1 社会学习理论 |
3.2.2 体验式学习理论 |
3.2.3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
3.3 大学生领导力理论 |
3.3.1 关系型领导力模式 |
3.3.2 社会变革型领导力模式 |
3.3.3 领导身份认同发展模式 |
3.4 各理论之间的关系分析与本土思考 |
3.4.1 各理论之间的关系分析 |
3.4.2 理论的本土思考与运用 |
第4章 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历程比较 |
4.1 美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历程与特点 |
4.1.1 美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大事记 |
4.1.2 美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历程阶段划分 |
4.1.3 美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历程的特点 |
4.2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发展过程 |
4.2.1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大事记 |
4.2.2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历程阶段划分 |
4.2.3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历程的特点 |
4.3 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历史发展比较 |
4.3.1 不同之处 |
4.3.2 相同之处 |
第5章 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资源比较研究 |
5.1 美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资源 |
5.1.1 领导力课程 |
5.1.2 领导力辅助课程 |
5.1.3 领导力会议 |
5.1.4 领导力工作坊 |
5.1.5 特色领导力项目 |
5.2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资源 |
5.2.1 领导力课程 |
5.2.2 领导力辅助课程 |
5.2.3 领导力会议 |
5.2.4 领导力工作坊 |
5.2.5 特色领导力项目 |
5.3 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资源比较 |
5.3.1 不同之处 |
5.3.2 共同之处 |
第6章 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策略比较 |
6.1 美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策略 |
6.1.1 体验学习 |
6.1.2 社会文化讨论 |
6.1.3 导师辅导 |
6.1.4 社区服务 |
6.1.5 朋辈教育 |
6.1.6 反思实践 |
6.1.7 团队学习 |
6.2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策略 |
6.2.1 体验学习 |
6.2.2 导师辅导 |
6.2.3 社区服务 |
6.2.4 党团活动 |
6.3 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策略比较 |
6.3.1 不同之处 |
6.3.2 共同之处 |
第7章 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管理制度比较 |
7.1 美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管理制度 |
7.1.1 高等教育标准促进委员会 |
7.1.2 全国性专业研究会与学术组织 |
7.1.3 领导力教育和研究资源中心 |
7.1.4 领导力教育资助中心与基金会 |
7.1.5 领导力教育调查评估 |
7.1.6 大学使命与与人才培养目标 |
7.1.7 领导力培养战略计划 |
7.1.8 朋辈领导力委员会 |
7.1.9 领导力项目全纳设计 |
7.1.10 领导力项目资助 |
7.1.11 领导力项目评估 |
7.2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管理制度 |
7.2.1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研究中心 |
7.2.2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资助基金会 |
7.2.3 高校团委 |
7.2.4 高校辅导员 |
7.3 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制度比较 |
7.3.1 不同之处 |
7.3.2 相同之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美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经验 |
8.1.2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文化视角分析 |
8.1.3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经验与思考 |
8.1.4 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经验的反思 |
8.1.5 对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建议 |
8.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2.1 本研究的不足 |
8.2.2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大事记对照表 |
附录2. 访谈提纲(英文版) |
附录3. 访谈提纲(中文版) |
附录4. 访谈实录精选(一)——中国教师 |
附录5. 访谈实录精选(二)——美国教师 |
附录6. 访谈记录精选(三)——美籍华人 |
附录7. 访谈记录精选(四)——中国学生 |
附录8. 访谈记录精选(五)——美国学生 |
附录9. 访谈记录精选(六)——在美中国留学生 |
附录10. 学生领导力项目:CAS标准与准则(2011) |
附录11. 美国里海大学领导力培养战略规划(2010-2016) |
附录12. 美国里士满大学的领导力教育历程 |
附录13. 艾森豪威尔领导力中心——附给上海大学的评估报告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遭遇与困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概念框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对个案的选择 |
(六)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第二章 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
一、经济发展现状 |
二、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 |
三、教育发展现状 |
(一)教学培养 |
(二)就业趋势 |
四、宏观就业市场的突出问题 |
(一)持续上涨的总体量与较为低迷的就业率的现实矛盾 |
(二)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本被浪费的现实问题 |
(三)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和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稳定问题 |
第三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遭遇 |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与选择 |
(一)家庭场域:惯习的初次模塑 |
(二)学校场域:惯习的二次模塑 |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遭遇与碰撞 |
(一)就业之初——“铺天盖地招聘来,恍恍惚惚求职去” |
(二)就业过程中——“求职虐我千百遍,我待求职如初恋” |
第四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归因分析 |
一、家庭场域 |
(一)意识形态之困——面子问题折射出的内在困境 |
(二)风俗习惯之困——“我害怕自己会最终成为一座‘孤岛’” |
(三)乡土情结之困——凤凰该不该还巢? |
(四)社会关系之困——先赋性社会资本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 |
二、学校场域 |
(一)基础知识之困——“赢在了起跑线”的基础教育 |
(二)汉语水平之困——“心有一片草原,脱口而出的却是一匹野马” |
(三)专业学习之困——“我和你差了多少距离?” |
(四)培养模式之困——机制的脱节与考试的异化 |
(五)职业教育之困——“我真的是‘情非得已’!” |
三、社会场域 |
(一)经济发展之困——机遇与挑战并存 |
(二)制度保障之困——落实难,保障难 |
(三)择业空间之困——路漫漫且狭窄兮 |
(四)就业层次之困——“高不成,低不甘”的工作 |
(五)找寻工作之困——“我为什么会找不到工作?” |
(六)融入社会之困——“真的是因为我吃不了苦吗?” |
第五章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遭遇与困境的思考 |
一、社会场域:加强调控与深化指导 |
(一)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 |
(二)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
(三)加大加强对于新疆地区教育的投入 |
二、学校场域 |
(一)转变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加强就业指导,深化创业意识 |
(三)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学习意识 |
三、毕业生个体 |
(一)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 |
(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
(四)摆正心态,正视自己 |
四、研究者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新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包统配:服从的大多数与不服从的少数 |
二、市场化过渡:主体性的崛起 |
“天才”的求职奇迹: 学前教育专业学子当上计算机专业教师 |
三、自主择业:个体化的转向 |
(一)就业心态 |
(二)择业取向:个体化转向 |
四、当前大学生择业的资本类型学 |
五、结语:国家制度变革与主体性的崛起 |
(5)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第一章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性质与功能 |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概念界定 |
(一) 职业生涯规划 |
(二) 大学生就业指导 |
(三)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 |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性质解读 |
(一) 综合性 |
(二) 实践性 |
(三) 通识性 |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特征描述 |
(一) 课程目标的政策性与体验性 |
(二) 课程内容的统整性与开放性 |
(三) 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与多样性 |
(四) 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和发展性 |
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功能分析 |
(一) 发展功能 |
(二) 激励功能 |
(三) 反馈功能 |
(四) 审美功能 |
第二章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工具的编制 |
二、调查结果的处理 |
三、数据分析 |
(一) 对学生的调查与分析 |
(二) 对任课教师的调查与分析 |
四、讨论 |
(一) 教学有效性不平衡 |
(二) 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
(三) 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
(四) 获取信息不足 |
第三章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模块化取向 |
一、模块化教学设计的界定 |
(一) 教学设计 |
(二) 模块化教学设计 |
二、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
(一) 系统性与辩证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 发展性和平衡性相统一的原则 |
(三) 预设性与生成性相协调的原则 |
(四) 模块化和最优化相一致的原则 |
三、模块化教学设计的依据 |
(一)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设计的现实依据 |
(二)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四章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的维度 |
一、教学理念设计 |
(一) 奠定职业综合素养,培养“知能通达”的职业人 |
(二) 陶冶职业精神,成就“全面发展”的幸福人 |
二、教学目标设计 |
(一) 明确教学目标 |
(二) 分析学习者特征 |
(三) 教学目标的模块化设计 |
三、教学内容设计 |
(一)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
(二) 就业能力拓展教育 |
(三) 求职就业技巧教育 |
四、教学方法设计 |
(一) 讲授法 |
(二) 模拟教学法 |
(三) 分组教学法 |
(四) 参观体验法 |
五、教学评价设计 |
(一) 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
(二) 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五章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
一、主题单元式教学策略 |
(一) 主题单元式教学的概念理解 |
(二) 主题单元式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
(三) 主题单元式教学的主题设置 |
(四) 主题单元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
二、分类——整合式教学策略 |
(一) 分类——整合式教学的概念理解 |
(二) 分类——整合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
(三) 分类——整合式教学的模块设置 |
(四) 分类——整合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
三、案例式教学策略 |
(一) 案例式教学的概念理解 |
(二) 案例式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
(三) 案例式教学的实施 |
(四) 案例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
四、报告式教学策略 |
(一) 报告式教学的概念理解 |
(二) 报告式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
(三) 报告式教学的实施 |
(四) 报告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
五、360度反馈评价策略 |
(一) 360度反馈评价的概念理解 |
(二) 360度反馈评价的特点与优势 |
(三) 360度反馈评价的实施 |
(四) 360度反馈评价的注意事项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6)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DIRECTORY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和有待改进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的经济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就业的一般经济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就业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关于就业的论述 |
一、毛泽东思想关于就业的论述 |
二、邓小平理论关于就业的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就业的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就业的论述 |
五、习近平关于就业的论述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三、其他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 |
四、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1949年—1978年)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就业(1979年—1992年) |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1992年至今) |
一、1992年—2002年阶段 |
二、2003年—2008年阶段 |
三、2008年以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实考察 |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总体状况 |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毕业生市场供求形势日趋严峻 |
二、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 |
三、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 |
四、“被就业”现象时有发生,就业统计掺杂水分 |
第三节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
一、经济转型,拉动就业乏力 |
二、高等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三、就业体制与制度存在的问题 |
四、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
五、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就业特殊现象分析 |
第一节 “北漂”现象分析 |
一、“北漂”的总体状况 |
二、“北漂”现象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蚁族”现象分析 |
一、“蚁族”的总体状况 |
二、“蚁族”现象原因分析 |
三、“蚁族”现象的社会影响 |
第三节 “啃老族”现象分析 |
一、大学生“啃老族”的主要表现 |
二、“啃老族”现象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其它特殊就业现象分析 |
一、“海待”现象分析 |
二、“零薪”就业现象分析 |
三、“公务员热”现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985高校(厦门大学)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析 |
第二节 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农林大学)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的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的隶属分析 |
第三节 福建新建本科院校(福建工程学院)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的隶属分析 |
第四节 福建高职高专院校(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隶属分析 |
第五节 福建省民办高校(闽南理工学院)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的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的隶属分析 |
第六节 就业实证分析的经济学启示 |
一、福建高校就业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二、就业实证分析的经济学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生就业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日本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
一、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
二、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日本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经济举措 |
第二节 印度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
一、印度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印度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印度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举措 |
第三节 英国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
一、英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
二、英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举措 |
第四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
一、中国与日本、印度等国的比较 |
二、主要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经济学思考 |
第一节 稳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 |
一、坚持推进区域和行业协调发展 |
二、坚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
三、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 |
第二节 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就业发展动力 |
一、实施创新驱动的重大战略意义 |
二、大力推进创新,促进就业发展 |
第三节 发展绿色就业,拓宽就业市场 |
一、绿色就业的概述 |
二、发展绿色就业的重点及其前景 |
三、大力发展绿色就业 |
第四节 着力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
一、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意义 |
二、创业带动就业的动力来源 |
三、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
第五节 适应经济发展,深化高教改革 |
一、改革与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
二、改革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
三、改革高等教育形式 |
本章小结 |
余论 |
一、小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多主体视角下的“特岗教师计划” ——以河南省袁庄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四) 核心概念 |
(五) 个案简介 |
二、主管部门:积极的开始,未持续的关注 |
(一) 中央积极制定,大力推广 |
1、“特岗教师计划”启动,积极宣传 |
2、“特岗教师计划”逐步完善,加强实施工作 |
3、“特岗教师计划”全面铺开,不断扩招 |
(二) 地方选择性执行,间歇性关注 |
1、配合教育部宣传,积极招聘 |
2、偶有关注,组织相关活动 |
3、期满后关注少,后续保障体系缺失 |
(三) 村庄无人负责,鲜有问津 |
(四) 小结 |
三、特岗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困境 |
(一) 生存困境 |
1、工作环境差 |
2、福利待遇差 |
3、工作生活难兼顾 |
(二) 发展困境 |
1、期满选择的迷茫 |
2、自我提升的困惑 |
3、矛盾的心理状态 |
(三) 小结 |
四、学生家长:期待与现实差距大 |
(一) 政策的期待 |
1、代课老师多 |
2、教学态度差 |
3、村小生源少 |
4、小结 |
(二) 现实的无奈 |
1、对“人往高处走”的无奈 |
2、对教育断层的无奈 |
3、对村小失望转学的无奈 |
4、小结 |
五、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
(一) 结论 |
1、国家政策必须兼顾地方实践的多样性 |
2、政策执行是影响政策效果的关键 |
3、政策配套措施是政策落地的关键 |
(二) 对“特岗教师计划”的建议 |
1、完善“特岗教师计划”的科学性 |
2、加大主管部门执行力度 |
3、注重学校和教师建设 |
(三)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新浪网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大学生就业问题 |
1.2.2 选择新浪网原因 |
1.2.3 大学生就业与媒体报道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新浪网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分析 |
2.1 报道数量——触摸新浪网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崛起 |
2.2 报道频道——突出新浪网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传播特色 |
2.3 报道主题——表现新浪网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关注点 |
2.4 报道基调——表达新浪网对大学生就业的态度 |
2.5 采访对象——管窥大学生话语地位 |
2.6 报道体裁——全面呈现新浪网大学生就业话题 |
第3章 新浪网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的特点及不足 |
3.1 特点 |
3.1.1 专题策划报道的出现,展示新浪网内容制作特色 |
3.1.2 访谈类报道增多,凸显网络媒体交互功能 |
3.1.3 就业指导的服务意识提升 |
3.1.4 注重稳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绪 |
3.2 不足 |
3.2.1 大学生话语权缺失 |
3.2.2 大学生就业报道深度不足 |
3.2.3 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娱乐化倾向 |
第4章 新浪网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的影响因素 |
4.1 客观因素 |
4.1.1 高等教育大众化 |
4.1.2 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迁 |
4.2 主观因素 |
4.2.1 新闻理念和媒介定位的影响 |
4.2.2 媒介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 |
第5章 新浪网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的建议 |
5.1 加强网络媒体的互动性 |
5.2 合理化融合丰富的网络媒体信息 |
5.3 “议程设置”,正确引导舆论 |
5.4 发挥网络媒体优势,提升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深度 |
5.5 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 |
5.6 呼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9)我国“特岗计划”政策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对象与内容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二、“特岗计划”政策的实施背景 |
(一)“特岗计划”政策出台原因 |
(二)“特岗计划”政策的发展阶段 |
三、“特岗计划”政策的实施现状 |
(一)特岗教师工作及生活的基本状况 |
(二)特岗教师对工作及生活条件的满意度 |
(三)特岗教师的专业素养 |
(四)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
四、“特岗计划”政策的实施成效与现实困境 |
(一)实施成效 |
(二)现实困境 |
五、“特岗计划”政策实施遭遇的困境剖析 |
(一)政策本身出现缺损 |
(二)政策执行存在问题 |
六、“特岗计划”政策有效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
(一)完善“特岗计划”政策文本 |
(二)加大“特岗计划”政策的宣传力度 |
(三)保证“特岗计划”政策配套措施有效实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学而优则“仕” ——1978年后的中国大学场域与权力精英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当代中国的权力精英生产与教育政治 |
第1节 问题的提出 |
第2节 重要说明 |
一、当代中国的精英、准精英与大学生 |
二、大学:准精英生产的权力场域 |
第3节 文献综述 |
一、精英主义理论:源起、发展与中国经验 |
二、教育政治学:分析的视角与工具 |
三、教育政治视角下的精英生产 |
第4节 研究方法 |
第1章 从革命到建设:精英生产方式的转型 |
第1节 合法性与精英生产 |
一、合法性驱动与精英转换的动力 |
二、合法性转换与精英生产模式转换 |
三、知识分子:准精英的来源 |
第2节 1978年以前中国共产党的精英生产 |
一、革命精英的生产与精英生产的革命化 |
二、知识分子:改造对象还是精英来源? |
三、革命精英生产中的大学 |
第3节 接管与改造:作为革命场域的大学 |
一、建国初高等学校的转换与发展 |
二、教育革命中的大学:"红"与"专" |
三、大学迷思:地位、作用与意义 |
第4节 本章小结 |
一、合法性界定 |
二、准精英来源 |
三、生产模式和场域的转换 |
第2章 改革开放:精英转型与大学场域的新发展 |
第1节 政治精英重塑与新精英选拔 |
一、新的合法性 |
二、从革命精英向现代政治精英转型 |
三、准精英生产与大学的政治连接 |
第2节 市场经济对大学场域的影响 |
一、市场经济与大学使命 |
二、经济精英的产生 |
三、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冲突与融合 |
四、市场经济对大学场域的意义与影响 |
第3节 大学场域中的政治与经济结构 |
一、改革开发中的大学发展脉络 |
二、大学制度与机制的基本结构 |
三、精英与大众:大学场域的一个核心问题 |
第4节 本章小结 |
一、改革开放:转型时期中有序社会的精英更替 |
二、结构不平等的复制:精英循环与再生产的共存 |
三、精英生产:大学场域在有序社会中的作用与意义 |
第3章 阶梯与城墙:高考招生中的准精英选拔与合法性获取 |
第1节 中国的考试传统与精英的合法生产 |
一、科举制度与考试帝国 |
二、精英权威的来源及其认可 |
三、科举制度的历史遗产:合法性供给 |
第2节 科举制的废除:新的知识与考试形式 |
一、清末与民国:新知识与新形式的萌芽 |
二、革命政权中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
三、恢复高考的政治学阐释 |
第3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经济中的高考制度 |
一、1978年后的大学入学考试改革 |
二、大学扩招的经济动力:规模效应和精英稀释 |
三、自主招生与招生大战:再精英化的努力 |
第4节 本章小结 |
一、考试与中国社会流动 |
二、高考:大学场域的入场券 |
三、隐性的不平等:知识差异、家庭差异与地区差异 |
第4章 规训与筛选:准精英生产的政治经济逻辑 |
第1节 政府、市场与大学 |
一、国家与大学的基本关系:控制与监督 |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控制与大学发展 |
三、市场化还是市场参与:市场力量的作用 |
第2节 市场逻辑与新壁垒的产生 |
一、对扩招的再检视:真的是大众化吗? |
二、大学准入的新壁垒:收费制度 |
三、重点大学制度:筛选机制与资源支持 |
四、国际化市场中的精英流动与竞争 |
第3节 国家意志与对准精英的规训 |
一、大学治理结构之分析 |
二、政治规训机制 |
三、专业训练机制 |
四、官本位大学与准精英的发展取向 |
第4节 本章小结 |
一、准精英生产中的不平等问题 |
二、制度性不平等:"文凭"中的政治经济资本 |
三、准精英与准大众的二元分野 |
第5章 传递与固化:政治遗传与准精英"高度"的获取 |
第1节 政治遗传:毕业分配与准精英生产 |
一、政权交接与精英的代际生产 |
二、毕业分配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三、准精英的控制式生产 |
第2节 经济遗传:竞争就业与准精英的代际再生产 |
一、制度转换的影响 |
二、社会关系资源与准精英的出路 |
三、代际传递与准精英再生产 |
第3节 案例分析:"院长门"事件和"蚁族" |
一、准精英的"靶向性"制造 |
二、高学历底层群体:大学生蚁族 |
三、世袭还是再生产:流动机遇与社会心理 |
第4节 本章小结 |
一、职业获取与准精英身份的确认 |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
三、遗传性不平等:合理性与合法性之争 |
第6章 结论:以大学场域为基轴的准精英生产 |
第1节 合法性:新知识与新精英 |
一、合法性转换驱动下的精英转换 |
二、新知识与新精英 |
三、大学场域的知识生产 |
第2节 控制式生产与三种机制:转型社会与精英阶层固化 |
一、大学:转型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悖论 |
二、不平等的现实和对平等的追求 |
三、有序社会中的精英阶层固化与政治忠诚 |
第3节 未来精英与高学历底层:大学场域的二元产出 |
一、素质与高度:共通点与分水岭 |
二、未来精英与高学历底层:合作、对抗还是融合 |
三、政治向心力与离心力:体制内与体制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酸甜苦辣话择业——来自人民大学99届毕业生的求职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蒋叶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2]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比较研究[D]. 崔文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遭遇与困境的研究[D]. 徐玮嘉.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4]新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变迁[J]. 戚务念. 重庆高教研究, 2015(05)
- [5]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D]. 严怡. 西南大学, 2015(11)
- [6]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D]. 何仕.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7]多主体视角下的“特岗教师计划” ——以河南省袁庄村为个案[D]. 马盼盼.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8]新浪网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D]. 洪晶. 吉林大学, 2014(10)
- [9]我国“特岗计划”政策的实施研究[D]. 宋朝.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10]学而优则“仕” ——1978年后的中国大学场域与权力精英生产研究[D]. 王安华. 复旦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