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肺部真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一、肺部真菌感染的中医治疗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何静,张艳[1](2021)在《评价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对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针对当前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对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深入分析,判断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病理诊断结果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给予血浆β-D葡聚糖检测;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80例非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血浆β-D葡聚糖检测。计算出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结果: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得到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等结果对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行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取得了更为理想的临床结果,此检测方式适用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大面积使用可以提高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

吴佳颖[2](2021)在《脑梗死后遗症期肺部感染中医证素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遗症期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分析中医证素与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胸部CT的相关性,为脑梗死后遗症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检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入院的符合脑梗死后遗症期肺部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CT等资料,制定并填写脑梗死后遗症期肺部感染证素辨证量表。运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及证素与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胸部CT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有效病例108例,其中男性73例(67.6%),女性35例(32.4%),男女比2.09:1。年龄多分布在75-84岁(41.7%)、85-94岁(38.9%)。并发肺部感染时患者脑梗死病程多为1-5年(56.5%),常合并4-6种疾病(40.7%),常见基础疾病中,高血压(78.7%)、冠心病(54.6%)、糖尿病(38.9%)比例较高。发病以秋季(36.1%)、冬季(28.7%)为主。肺部听诊有啰音的有81例,其中湿啰音有51例(47.2%),干啰音的有9例(8.3%),干湿啰音共存的有21例(19.4%)。体温正常的有66例(61.1%),体温异常患者中以低热为主(25.0%),其次为中等度热(12.0%)、高热(1.9%),未见超高热患者。2.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3.63-22.66)×109/L范围内,平均值为(7.99±3.62)×109/L,其中升高的有20例(18.5%)。降低的有1例(0.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39.5-97)%范围内,平均值为(71.60±13.53)%,其中升高的有67例(62.0%),降低的有3例(2.8%)。淋巴细胞百分比在(2.4-47.6)%范围内,平均值为(17.11±8.59)%。其中升高的有2例(1.9%),降低的有75例(69.4%)。CRP在(0.5-221.94)mg/L范围内,平均值为(29.98±36.93)mg/L,其中升高的有76例(70.4%)。白蛋白在(22-43.3)g/L范围内,平均值为(33.23±4.14)g/L,其中正常的有5例(4.6%),降低的有103例(95.4%)。痰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83株,以革兰氏阴性菌(49.4%)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5.7%)、肺炎克雷伯杆菌(12.0%)、大肠埃希菌(9.6%)多见。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3%)。真菌(21.7%)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10.8%)、白色念珠菌(8.4%)为主。3.胸部CT: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多累及多叶(92.6%),以右肺下叶(65.7%)、左肺下叶(63.9%)为主;影像学特点以实变为主,分为斑片状实变(75.0%)、片状实变(38.9%),其次为磨玻璃影(51.9%),另有网状影、小叶间隔增厚(49.1%)及索条状影(41.7%);累及胸膜的表现以胸腔积液(37.0%)为主。4.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共归纳出病位证素8个,按病位出现频率依次为肺、脾、经络、肝、心、心神(脑)、肾、表,其中肺的频率最高,为100%,表明本病核心病位在肺,其次为脾、经络、肝、心、心神(脑)。病位组合以四病位(34.3%)、五病位(25.0%)为主,其中肺+脾+心+经络、肺+脾+心神(脑)+经络组合所占比例最高,均为4.6%,病性证素13个,按出现频率依次为痰、气虚、阴虚、血虚、血瘀、阳虚、湿、热、饮、气滞、闭、寒、动风,其中痰出现的频率最高,为98.2%,是主要病性证素。病性组合以六病性(25.9%)及七病性(26.9%)为主,以多病性组合为其特点。虚实夹杂有107例,实证有1例,未见单纯虚证。5.中医证素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脾、血虚证素诊断成立的可能性越大(P<0.05,OR>1)。随着体温的升高,心神(脑)、热、表证素诊断成立的可能性越大(P<0.05,OR>1)。合并疾病种类越多,心神(脑)、肝证素诊断成立的可能性越大(P<0.05,OR>1)。发病季节夏季与春季相比,阳虚证素诊断成立的可能性较小(P<0.05,OR<1);夏季、秋季与春季相比,肾证素诊断成立的可能性较小(P<0.05,OR<1)。6.中医证素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气虚、阳虚证素呈统计学负相关(P<0.05,r<0)。白蛋白与血虚证素呈统计学负相关(P<0.05,r<0),与脾、闭证素呈显着统计学负相关(P<0.01,r<0)。C反应蛋白与表证素呈统计学正相关(P<0.05,r>0),与肾证素呈统计学负相关(P<0.05,r<0)。革兰氏阴性菌与痰证素呈显着统计学正相关(P<0.01,r>0),与阴虚呈统计学正相关(P<0.05,r>0)。革兰氏阳性菌与湿、热、闭证素呈统计学正相关(P<0.05,r>0),与气虚、血虚、阳虚证素呈显着统计学负相关(P<0.01,r<0),与阴虚证素呈统计学负相关(P<0.05,r<0)。真菌与寒证素呈统计学正相关(P<0.05,r>0),与热、阴虚证素呈显着统计学负相关(P<0.01,r<0)。7.中医证素与胸部CT的相关性:网状影、小叶间隔增与阴虚证素呈统计学正相关(P<0.05,r>0)。胸腔积液与饮证素呈统计学正相关(P<0.05,r>0)。结论:1.脑梗死后遗症期肺部感染患者以老年、男性患者为主,多合并4-6种疾病,肺部感染多在脑梗死病程1-5年时发生,多发于秋、冬季,肺部听诊以湿啰音为主,体温升高不明显或以低热为主,胸部CT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主。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不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升高明显,同时多伴有淋巴细胞百分比、白蛋白的下降。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2.脑梗死后遗症期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因包括外邪侵袭、内伤虚损、久病体虚等,具有正虚邪侵、正虚邪盛、因虚致实的病机特点。病位表现为多重病位,以肺为核心,与脾关系密切,涉及经络、肝、心、心神(脑)、肾、表;病性表现为虚实夹杂,以虚(气虚、阴虚)为本,以痰、血瘀、湿、热、饮为标,多病位与病性的组合形成了虚实、表里兼夹的复杂疾病。3.证素相关性分析提示年龄对脾、血虚证素有影响,体温对心神(脑)、热、表证素有影响,合并疾病种类对心神(脑)、肝证素有影响,发病季节对肾、阳虚证素有影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气虚、阳虚证素呈统计学负相关。白蛋白与血虚、脾、闭证素呈统计学负相关。C反应蛋白与表证素呈统计学正相关,与肾证素呈统计学负相关。培养出革兰氏阴性菌的患者痰、阴虚证素病变较重,培养出革兰氏阳性菌的患者湿、热、闭证素病变较重,气虚、阴虚、血虚、阳虚证素病变较轻。培养出真菌的患者寒证素病变较重,热、阴虚证素病变较轻。胸部CT表现中,网状影、小叶间隔增与阴虚证素呈统计学正相关,胸腔积液与饮证素呈统计学正相关。本次研究未发现患者典型胸部CT表现如实变、磨玻璃影等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

赵鑫[3](2021)在《鱼芩解毒免煎饮片治疗艾滋病合并咳嗽(痰热郁肺证)临床疗效回顾性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36例艾滋病合并咳嗽中医辨证论治诊断为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研讨鱼芩解毒免煎饮片对该类患者疗效的确凿性及安全性,挖掘鱼芩解毒免煎饮片组方中能抗HIV病毒活性有关药物。为中医药更好地救治艾滋病合并咳嗽的患者提供客观的临床诊疗思路与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选取国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试点项目实施单位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温馨家园收治中医辩证属痰热郁肺证,西医确诊为艾滋病合并咳嗽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试验共纳入36例患者,通过随机双盲原则将受试人群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将接受为期一周的鱼芩解毒免煎饮片或空白安慰剂的治疗,并观察入组时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血常规等变化。并记录危险事件、肝功、肾功、尿粪常规、心电图、肺部平片等安全性指标,将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客观评价鱼芩解毒免煎饮片临床疗效性与安全性。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列举芩解毒免煎饮片方中抗HIV病毒活性药物与作用靶点,并探讨方中单味中药作用机制与用药目地。结果:在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治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88.89%。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组中医总体症状积分、咳嗽、咳痰与对照组对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胸部平片恢复正常人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咳嗽视觉模拟评分,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主要症状积分,发热、乏力等次要症状积分前后比较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胸部平片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1<0.05),表现为胸部平片正常结果人数增多。余入组患者肝功、肾功、尿粪常规、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中国知网、Pub Med等数据搜索平台检索到鱼芩解毒免煎饮片组方中黄芩、金银花、甘草、桔梗能在HIV病毒复制阶段作用于不同靶点发挥抗病毒作用。结论:鱼芩解毒免煎饮片在改善艾滋病合并咳嗽患者总体症状,缓解患者咳嗽、咳痰,帮助患者肺部平片恢复正常、缩短病程、稳定病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IV病毒复制且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可运用于临床治疗的方剂,为治疗艾滋病合并咳嗽痰热郁肺证提供了新的诊疗路径和思维。

许鑫欣[4](2021)在《中医肃肺综合疗法防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医肃肺综合疗法在预防和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研究一:依据IPA患者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肺脏的认知,本研究将设计出一套中医肃肺综合疗法。研究二:临床上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住院化疗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治疗组应用常规抗真菌时,加用中医肃肺综合疗法。从化疗起始日开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肺曲霉菌感染情况,采集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血常规、肺功能和感染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一从肺脏呼吸、防御屏障、免疫、代谢分泌功能为基础,结合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机制以及中医对肺脏功能的认知和辨证论治,设计出中医肃肺综合疗法并录制成视频作为指导患者操作的参考。研究二⑴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肺功能、血常规、感染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3周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所下降。整体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时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经过中医肃肺综合疗法训练3周后,治疗组IPA感染率为22.7%,对照组IPA感染率为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肃肺综合疗法预防IPA有临床疗效。⑷治疗3周后,已感染IPA的患者治疗组有效率为60%,对照组26.7%。但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⑸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指标(PEF、FEV1)均有所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EV1指标随着时间递推总体呈下降状态,表明化疗对于患者肺功能有损伤。⑹治疗3周后,组内比较时中性粒细胞数值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⑺治疗3周后,C反应蛋白、真菌快速检测、曲霉菌抗体三项虽然治疗后异常指标减少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时降钙素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将临床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设计出一套中医肃肺综合疗法并制成教学演示视频,中医肃肺综合疗法在预防和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方面临床疗效满意,在预防方面可降低化疗患者总体感染率,有效预防化疗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的感染,并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呼吸训练操作简便,综合疗法毒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并研究。

侯月[5](2021)在《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7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来源于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及呼吸科病房,符合西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毒热闭肺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黛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3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总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12周,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评分,进行总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炎症指标变化。对比治疗前、治疗后4周免疫功能的变化。在治疗后3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组支气管黏膜改变,需行第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在治疗后10天行第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支气管黏膜的变化。观察两组肺内外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情况。结果:入组患儿性别方面,女童发病比率较男童升高。87例患儿中,其中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居多。在热退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儿病变累及肺叶情况发现,主要病变肺叶以右下肺居多,其次是左下肺、左上肺、右上肺。两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及痊显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两组总有效率及痊显率均为100%。在主症评分中,两组治疗前后在减轻发热、咳嗽、咳痰、气喘,啰音减少以及胸部影像学片影吸收方面,均有疗效。组间比较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在啰音减少以及片影吸收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在减轻咳嗽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疗效较好。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两组主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在次症评分中,两组在改善咽喉肿痛、鼻孔干燥、面色红赤、烦躁、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便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次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在减轻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方面,疗效显着。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对于次症的改善,主要在便秘方面。炎症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CRP、ESR、LDH、SF、WBC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CRP、ESR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在组间比较中,两组CRP、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DH水平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在治疗后1周,两组LDH的下降水平,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SF进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组内比较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在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白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两组WBC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试验组在治疗后2周对于D-二聚体的下降作用,要优于单纯西药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治疗的3个节点相互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后1周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其余2个节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功能方面,体液免疫中,治疗前IgA、IgG水平偏低,IgM水平升高,治疗后IgA、IgG的水平升高,而IgM则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IgA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IgA、IgG、IgM、IgE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细胞免疫中,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CD4+T、CD4+/CD8+较治疗前均有上升,CD8+T有所下降,其中CD4+T、CD4+/CD8+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试验组中,治疗后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T 水平较前下降,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中,CD4+T、CD8+T、CD4+/CD8+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在细胞因子方面,急性期IL-6、IL-10水平大部分正常或升高,而IL-2、IL-4、TNF-α、γ干扰素大多数正常或偏低。纤维支气管镜方面,87例患儿中,两组量化评分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中,在治疗前,量化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中,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闭塞性支气管炎、坏死性肺炎、肺不张、为主。在肺外并发症方面,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方面,两组87例SMPP患儿,共随访12周,31例患儿(试验组8例、对照组23例)肺内病变未完全吸收。试验组后遗症的发生率为13.6%,对照组为30.2%,试验组在肺内病变吸收以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毒热闭肺证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解毒清热宣肺法联合西医治疗临床疗效肯定,在改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吸收、胸部影像学片影方面效果明显。对于次症的改变,以减轻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便秘方面为主。在实验室指标中,对于LDH以及D-二聚体水平的下降方面,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促进肺炎的吸收。在免疫功能方面,加用银黛汤加减治疗SMPP,可以通过改善CD4+T的功能来减轻免疫功能紊乱,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炎症的吸收。银黛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还可明显改善支气管气道黏膜情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满君[6](2021)在《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肺结节病是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激素治疗停药后极易复发,且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病具有一定优势,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本研究第一部分从循证学证据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确切疗效和对其预后及复发的影响,第二部分梳理总结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和在肺结节病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第三部分为临床研究观察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疗效和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通化方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方法1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Meta分析方法,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有效率、随访有效率、复发率、肺功能及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erum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SACE)。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结合古文献研究及近现代医家对三焦的论述,系统梳理三焦形质、功能及辨证相关内容。其次重点论述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最后阐述该理论在肺结节病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根据此理论创立“通化方”为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3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采用适用于少见病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病情进展或复发的Ⅱ期肺结节病患者,予以通化方加减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期为6个月。治疗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SACE水平将其分为SACE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中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及SACE与上述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疗效评价方面,比较患者治疗和随访前后的综合疗效、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有效率,同时监测通化方的安全性。4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取“通化方”及肺结节病的作用靶点,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并对发挥核心作用的靶基因蛋白进行数据挖掘,最后通过对核心靶点基因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通化方作用于肺结节病的疗效机制。与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机制进行对比,探讨其有效性。结果1 Meta分析:本研究最终纳入8个RCTs,均以英文形式发表。结果显示:治疗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FVC、DLCO高于对照组(P<0.05),FEV1和SACE在两组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2理论研究:三焦形质是争论焦点,三焦功能论述主要集中在三焦主气化和主水液方面。三焦辨证在湿热病及其他复杂疾病治疗方面均有深远影响。姜良铎教授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认识肺结节病,提出三焦为人体器官的被膜、包膜、淋巴、间质组织等脏腑间联系的四通管道,三焦郁滞不通则气机气化不利、不能化生护卫精微,津液和血液运行障碍,形成痰瘀、痰瘀互结形成结节,并以膜性四通管道为途径流窜全身,治疗当疏利三焦。导师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通化方作为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3临床研究:3.1一般资料:治疗前共入组31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24例,31例患者平均年龄56.97±1.07岁,平均病程为1.91±0.06年;肺外系统病变包括皮下结节、眼部侵润、双侧腮腺肿大;肺浸润HRCT评分上肺区和中肺区肺浸润HRCT评分高于下肺区(P<0.05)。3.2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完成SACE检测的共26人,其中SACE升高者有12例,正常者有14例,SACE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肺浸润HRCT评分与胸部HRCT总分升高,理化检查中淋巴细胞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ACE水平与肺浸润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P<0.05)。3.3临床疗效比较:①综合疗效分析:通化方加减治疗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6.7%,随访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3.6%,随访期间有效率与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未见明显降低(P>0.05)。②胸部HRCT 比较: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淋巴结肿大有效率高于肺浸润有效率(P<0.05)。③肺浸润类型及程度分级比较:肺浸润类型包括肺结节影、磨玻璃影与实变影,治疗与随访前后,三种类型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与磨玻璃影的HRCT评分降低(P<0.05或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HRCT评分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三者HRC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与随访前后患者肺浸润HRCT评分均分为轻度组和中度组,两组所占比例在治疗与随访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理化检查比较: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SACE、血沉降低,淋巴细胞升高(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淋巴细胞降低、单核细胞升高(P<0.05);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三个阶段比较,SACE、血沉、淋巴细胞所占异常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肺功能比较:治疗前共16例完成肺功能检测,肺功能通气类型以弥散伴小气道功能减低所占比例最高,未进行治疗和随访后疗效比较。⑥中医证候比较:全组与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气阴亏虚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比较证候总积分显着降低(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湿热蕴肺组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或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阳气亏虚组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⑦中医疗效比较: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与随访6个月3个阶段比较,中医有效率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1个月比较有效率升高(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有效率未见差异(P>0.05)。⑧中医各症状比较: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脘腹胀闷症状积分降低(P<0.05);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胸闷、皮下结节、乏力、咳痰、口干咽燥、畏寒肢冷、潮热盗汗、大便溏泄症状积分均见降低(P<0.05)。⑨不良反应: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入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发现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9)、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CASP3)、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ligand 2,CCL2)为关键作用靶点蛋白,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通化方主要干预Hepatitis B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Th17)细胞分化、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信号通路。IL-6、MMP9、CASP3、CCL2 基因,Th17 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是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相关靶点蛋白与机制,故证实了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有效性。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远期预后及复发未见益处,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肺部浸润、淋巴结肿大和皮下结节、降低疾病活动性与严重性相关理化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通过随访发现对远期预后较好,降低复发率,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同样证实了通化方的有效性。

李丽,李秀惠,陈煜[7](2021)在《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衰竭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危险性增加,致死率增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笔者梳理了肝衰竭合并IFD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肝衰竭患者的早期识别、肝衰竭合并IFD的诊断、中医对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的认识等内容。肝衰竭患者凝血机制差,获取病理确诊较为困难,详细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临床特征、及时进行血液/体液微生物学检测是早期诊断的重要策略。

王玮琴[8](202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标本检出念珠菌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慢性气道疾病是我国最为常见、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慢性疾病种类之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为代表。并且由于人口老龄化、吸烟、吸入二手烟、空气污染、生物燃料的使用以及药物可及性在不同地区差异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未来慢性气道疾病的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念珠菌属广泛存在于人体和环境当中,属于人体的正常菌群之一,而在念珠菌属之中,比较普遍的一类条件致病真菌就是白念珠菌。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气道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治疗,使得此类患者念珠菌的定植率呈现升高趋势,由此导致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再加上真菌与细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影响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病程、预后及转归。因此,探讨慢性气道疾病念珠菌定植及感染的特点,对慢性气道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研究目的明确下呼吸道标本检出念珠菌对慢性气道疾病的急性加重、病情严重度、治疗反应和疾病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等上海市27家三级、二级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和(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下呼吸道标本涂片和(或)培养念珠菌阳性者为阳性组,以同期AECOPD和(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而真菌阴性者为阴性对照组。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信息、稳定期临床表现、肺功能情况、治疗状况、本次急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以及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再发急性加重情况及死亡情况。主要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死亡率、出院后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加重再次入院时间间隔以及出院后1年内死亡情况。以出院1年死亡为结局事件,根据卡方检验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去除缺失关键临床资料的病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念珠菌阳性仅8例,真菌阴性仅17例,样本量不足,故未纳入最终的结果统计分析,最终纳入分析的AECOPD患者念珠菌阴性者(459例)有吸烟史者显着多于念珠菌阳性者,同时,稳定期FEV1/FVC%也显着高于念珠菌阳性患者(633例),P均小于0.01,其他资料无明显差异;去除无1年内生存随访患者后,两组患者吸烟史差异显着(P<0.01),稳定期FEV1/FVC%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念珠菌阳性组中微生物组成分析发现真菌培养结果为念珠菌的共582例次,共625个念珠菌分离株,其中白念珠菌529株(84.4%),非白念珠菌80株,包括光滑念珠菌51株(8.1%),热带念珠菌22株(3.5%),近平滑念珠菌5株(0.8%),克柔念珠菌1株(0.2%),其他1株(0.2%),未区分白念珠菌及非白念珠菌16株(2.6%),白念珠菌与非白念珠菌混合41例;纳入阳性组患者中共有452例患者记录了口腔黏膜白斑情况,其中20例(4.4%)有口腔黏膜白斑,余432例(95.6%)无口腔黏膜白斑。临床预后指标分析显示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住院期间机械通气比例、住院死亡率、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次数均没有显着差异,P均大于0.05;念珠菌阳性患者住院天数显着长于阴性组,P=0.008;阳性组患者住院费用显着高于阴性组,P=0.001;患者出院1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比例比对中,阳性组患者比例显着高于阴性组,P=0.019;1年内阳性组患者死亡比例以及再次急性加重入院间隔天数显着高于阴性组患者,P=0.000。去除无1年生存随访的患者信息进行临床预后信息比对,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比例、有创和无创比例、住院天数、住院死亡比例、1年内加重次数没有显着差异,P均>0.05;阳性组患者住院花费、1年内再次出现急性加重、1年内死亡比例、再次发生急性加重入院间隔天数均显着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阳性组及阴性组合并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心衰、心房纤颤例数作比较,其相互之间的不同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其中P>0.05);两组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呼吸衰竭、合并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种类≧2种、合并糖尿病方面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备一定的意义(其中P<0.05)。在上述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做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表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OR数值是3.406,94%CI:1.273~9.120,P<0.05)、合并糖尿病(OR数值是5.321,95%CI:1.562~18.120,P<0.05)、使用抗菌药物在两种以上的(OR值为3.666,95%CI:1.218~11.035,P<0.05)是念珠菌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研究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标本检出念珠菌,可以加重患者疾病负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念珠菌长期定植,可使患者更容易再发急性加重,并且更易导致死亡;念珠菌阳性和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心房纤颤、慢性心衰不具有相关性;念珠菌阳性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呼吸衰竭、合并低蛋白血症、使用抗菌药物种类≧2种、合并糖尿病具有相关性;其中合并糖尿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两种以上抗菌药物,是引起念珠菌阳性主要危险因素。

兰聪颖[9](2019)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以及合并有肺部感染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与其发生肺部感染的有关因素以及中医证型特点,找出PNS患者发生肺部染的危险因素及中医易感证型。为预测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药辅助治疗预防免疫抑制状态下的PNS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嘉禾病历系统收集2013-2018年PNS以及合并有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肾脏病理结果、基础疾病(包括是否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糖尿病(DM)、高血压(HT))、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及时间、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脂、肌酐、血清免疫球蛋白、血红蛋白量、免疫球蛋白IgM、IgG、补体C3、C4、中性粒/淋巴细胞值、中医证型等。按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分为重症感染、非重症感染与无肺部感染三组。分析各相关因素是否有差异,若有差异,进一步研究各相关因素与肺部感染程度的相关性;亚组分析比较非重症感染与重症感染之间各相关因素的差异;统计中医证型在PNS患者当中的分布情况,找出肺部感染的易感证型。结果:1.一般情况:共收集PNS以及合并有肺部感染的患者118例,其中重症感染患者33例,非重症感染患者46例,无肺部感染组39例。一般资料中,年龄、是否合并CHB及免疫治疗方案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资料(性别、是否合并HT、是否合并DM)在组间差异无意义。2.三组实验室指标:比较无肺部感染、非重症感染、重症感染三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血红蛋白量(HGB)、血肌酐(CREA)、尿蛋白定量(UPRO)。其中CHOL和PRO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各相关因素与肺部感染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对免疫治疗方案、合并CHB、年龄、CHOL、PRO这些有差异的指标进一步进行各指标与肺部感染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合并CHB、年龄与肺部感染程度成正相关,尿蛋白控制较好与肺部感染程度成负相关。4.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以肺部感染程度为因变量,以免疫治疗方案、是否合并CHB、尿蛋白定量为自变量,年龄作为混杂因素,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相对于单用激素)、合并CHB是免疫抑制状态下PNS患者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5.重症感染和非重症感染指标比较:比较重症感染组与非重症感染组的实验指标:免疫球蛋白IgM、补体C3、C4、中性粒/淋巴细胞值(NLR)。其中重症感染组IgM、IgG指标均比非重症感染组低,重症感染组NLR较非重症感染组高。6.中医证型分布:118例患者的中医证型比例分别是为:湿热证(n=34,28.8%),气阴虚两证(n=26,22%),风湿证(n=23,19.5%),气(阳)虚证(n=13,11.0%),阴虚证(n=11,9.3%),血瘀证(n=11,9.3%)。7.肺部感染情况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发生肺部感染最多的是气(阳)虚证(84.7%)和气阴两虚证(84.6%);发生肺部感染最少的是湿热证(14.7%)和风湿证(13%)。在重症感染组的患者中,以气阴两虚证最多见,占重症感染患者比例的42.4%,气(阳)虚证和湿热证各占18.2%、15.2%。在非重症感染和无肺部感染组中,湿热证和风湿证都是最为多见的证型,但非重症感染组比无肺部感染组虚证出现频率更高。8.中医证型与各观察指标的相关性:UPRO、PA在不同证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风湿证和湿热证的大量蛋白尿患者比例较其他证型多,气阴两虚及气(阳)虚证比例最少;气阴两虚证患者前白蛋白较其他证型低。其余指标(年龄、性别、合并症、免疫治疗方案、ALB、CHOL、TG、HGB、CRE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CHB、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相对于单用激素)是PNS患者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大、尿蛋白控制较好的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概率更高。感染后,IgM、IgG低、NLR高的患者更易发生重症肺炎。气阴两虚、气(阳)虚证是PNS发生肺部感染的易感证型,气阴两虚证是重症肺炎的易感证型,通过早期中医药干预,使用益气养阴、益气温阳等药物,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王环[10](2019)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证型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身体极易出现感染,其中肺部感染较多见。从中医学的角度出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病因病机具有复杂性,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多证相兼,对其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为中医药在感染的治疗上提供未雨绸缪的作用以发挥巨大优势。分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早期及时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给予一定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远期生存率。方法:采用回顾式调查分析的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关标准的筛查,挑选出157例患者。结合患者各项功能辅助检查结果,推断及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化疗后肺部感染情况。通过查阅患者的病例档案,记录每一例病例的中医证型,并统计每个证型感染与非感染患者的频次及频率;同时填写每个病例的病例观察表,记录可能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用SPSS软件,先进行这些数据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筛选出住院化疗感染的影响因素,然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感染的独立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57例化疗后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一共有34例,约占总例数 22%。(2)证型分布中,根据频次从多到少依次排列为:邪盛正虚证、邪热炽盛证、痰瘀互结证、阴虚内热证、湿热蕴结证。在发生了肺部感染的患者中频次排序相同。(3)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比较中,年龄、是否侵入性操作、是否抗生素使用、有无慢性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住院时间、化疗阶段共10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急性白血病类型、性别、有无使用激素、化疗周期、血清白蛋白含量、中医证型6个观察指标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量、有无慢性病、化疗阶段共6个指标与感染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是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157例化疗后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约22%的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感染率较高。单因素分析中,证型分布对感染与否无影响,而年龄、是否侵入性操作、是否抗生素使用、有无慢性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住院时间、化疗阶段这些指标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造成影响,其中慢性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化疗阶段与感染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为影响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肺部真菌感染的中医治疗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部真菌感染的中医治疗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评价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对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
    2.2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情况
3 讨论

(2)脑梗死后遗症期肺部感染中医证素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与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素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制定脑梗死后遗症期肺部感染证素辨证量表
        3.2 证素统计方法
        3.3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性别、年龄分布
        1.2 病程分布
        1.3 发病季节分布
        1.4 肺部听诊分布
        1.5 合并疾病分布
        1.6 体温分布
    2 实验室检查
        2.1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2.2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2.3 淋巴细胞百分比
        2.4 C反应蛋白
        2.5 白蛋白
        2.6 病原菌分布
    3 胸部CT表现分布
    4 中医证素分布规律
        4.1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4.2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5 中医证素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
    6 中医证素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
    7 中医证素与胸部CT表现的相关性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3 胸部CT表现分析
    4 中医证素特点分析
        4.1 病位证素分布及组合特点
        4.2 病性证素分布及组合特点
        4.3 中医证素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
        4.4 中医证素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
        4.5 中医证素与胸部CT表现的相关性
    5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脑梗死后遗症期肺部感染的中西医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鱼芩解毒免煎饮片治疗艾滋病合并咳嗽(痰热郁肺证)临床疗效回顾性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病毒学特征
    1.2 艾滋病流行病学
    1.3 课题研究背景
    1.4 试验研究背景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选择
    2.2 诊断标准
    2.3 入选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退出标准
    2.6 剔除标准
    2.7 受试者脱落标准与处理
    2.8 实验设计与方案
    2.9 疗效评价标准
    2.10 医学伦理
    2.11 质量控制
    2.12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体疗效变化
    3.2 临床证候积分变化
    3.3 安全性指标分析
    3.4 鱼芩解毒免煎饮片方中抗HIV病毒活药物分析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合并咳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1
附表 2
致谢

(4)中医肃肺综合疗法防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中医肃肺综合疗法理论的提出与建立
    1 侵袭性肺曲霉菌生理病理
    2 中医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的认识
        2.1“呼吸六字诀”之调息的作用
        2.2 穴位指推对肺的作用
        2.3 中药汤剂对肺的作用
    3 中医肃肺综合疗法视频制作
研究二 中医肃肺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与治疗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质量及安全性控制
    3 疗效评价标准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6 小结
讨论
    1、宿主对曲霉菌的防御
    2、西医治疗肺曲霉菌病
    3、中医治疗肺曲霉菌病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肃肺综合疗法防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研究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附录2 中医肃肺综合疗法预防措施临床路径记录表
附录3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附录4
综述 中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西医诊治现状
        参考文献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认识及研宄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筛选标准
        4 研究方法
        5 疗效评价
        6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分析
        2 临床疗效比较
        3 炎症指标比较
        4 D-二聚体水平比较
        5 免疫指标比较
        6 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改变比较
        7 肺内外并发症情况
    讨论分析
        1 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SMPP毒热闭肺证立题依据
        2 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疗效评价积分量表
    2 SMPP毒热闭肺证病例收集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肺结节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名探讨
        2 病因
        3 病机
        4 中医药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结节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1 病因
        2 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4 诊断
        5 治疗
        6 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研究意义及不足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
    前言
    研究一 三焦理论演变
        1 三焦形质的演变
        2 三焦功能的演变
        3 三焦辨证
        4 小结
    研究二 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
        1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形质
        2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生理功能
        3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病因病机
        4 治疗原则
        5 小结
    研究三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
        1 从三焦理论认识肺结节病基本病机
        2 姜良铎教授论治肺结节病
        3 通化方的由来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前言
    研究一 肺结节病相关基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 通化方有效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 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及PPI网络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四 靶点基因生物功能注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纳入研究资料提取表
病例报告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肝衰竭合并IFD的流行情况
2 肝衰竭合并IFD的危险因素
3 肝衰竭患者的早期识别
4 肝衰竭合并IFD的诊断方法
    4.1 实验室检查
        4.1.1 真菌抗原检测
        4.1.2 荧光定量PCR检测真菌DNA
        4.1.3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技术检测真菌胞内核糖体蛋白
        4.1.4 体液直接镜检、涂片和真菌培养
    4.2 组织病理学检查
    4.3 影像学检查
5 肝衰竭合并IFD的诊断
    5.1 确诊
        5.1.1 霉菌感染
        5.1.2 酵母菌感染
        5.1.3 其他真菌感染
    5.2 临床诊断
    5.3 拟诊
6 中医对肝衰竭合并IFD的认识
7 总结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标本检出念珠菌临床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念珠菌研究概述
    1.2 下呼吸道念珠菌定植研究概述
    1.3 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1.4 念珠菌感染疾病的治疗方面的研究
        1.4.1 针对病原的有效性治疗
        1.4.2 经验性治疗
        1.4.3 预防性的治疗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1.1 纳入标准
        2.1.2 COPD及哮喘诊断标准、急性加重/发作定义
        2.1.3 实验分组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终点
    2.3 样本来源
    2.4 纳入患者临床资料
        2.4.1 基本信息
        2.4.2 预后指标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患者基本资料
    3.2 念珠菌阳性病例组中微生物学情况
    3.3 阳性病例组念珠菌阳性者有无口腔黏膜白斑
    3.4 临床预后指标
    3.5 念珠菌阳性相关因素分析
    3.6 念珠菌阳性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一般情况
        4.1.1 年龄
        4.1.2 吸烟史及吸烟量
        4.1.3 稳定期肺功能
    4.2 念珠菌阳性病例组中微生物学情况
    4.3 口腔黏膜白斑
    4.4 临床预后指标
        4.4.1 机械通气
        4.4.2 住院天数
        4.4.3 住院死亡率
        4.4.4 出院后1 年内急性加重次数
        4.4.5 住院费用
        4.4.6 1 年内再次急性加重率、再次急性加重住院间隔天数、1 年内死亡率
    4.5 念珠菌阳性危险因素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气道疾病念珠菌定植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PNS的认识
        一、中医对PNS病名的认识
        二、中医对PNS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PNS的中医证型特点
    第二节 中医对肺部感染的认识
        一、中医对肺部感染病名的认识
        二、中医对PNS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肺部感染的中医证型特点
        四、中医治疗PNS合并肺部感染的优势
    第三节 PNS和肺部感染的关系
        一、PNS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
        二、PNS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
        三、PNS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特点
        四、PNS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标准制定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无肺部感染组、非重症感染组及重症感染组相关指标的比较
        三、各因素与肺部感染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四、各因素对肺部感染程度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重症感染和非重症感染的相关指标比较
        五、中医证型分析
    第三节 分析和讨论
        一、总体回顾
        二、免疫抑制治疗的PNS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三、重症感染与非重症感染的实验室指标差异分析
        四、PNS患者的中医证型
        五、益气养阴法预防PNS发生肺部感染的机理探讨
        六、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10)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证型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1.1.1 急性白血病的概述
        1.1.2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1.1.3 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
    1.2 祖国医学的研究现状
        1.2.1 中医对急性白血病的认识
        1.2.2 中医对肺部感染的认识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
        2.5.1 中医诊断标准
        2.5.2 中医辨证分型
    2.6 研究步骤
    2.7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感染率情况
    3.3 证型分布
    3.4 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5 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及分析
    4.2 中医学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及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肺部真菌感染的中医治疗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评价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对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J]. 何静,张艳. 名医, 2021(12)
  • [2]脑梗死后遗症期肺部感染中医证素初步研究[D]. 吴佳颖.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鱼芩解毒免煎饮片治疗艾滋病合并咳嗽(痰热郁肺证)临床疗效回顾性究[D]. 赵鑫.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中医肃肺综合疗法防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研究[D]. 许鑫欣.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D]. 侯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 满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策略[J]. 李丽,李秀惠,陈煜.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01)
  •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标本检出念珠菌临床意义的研究[D]. 王玮琴.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研究[D]. 兰聪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证型及危险因素分析[D]. 王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肺部真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