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花雀稗及其相关种系统发育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薛龙海[1](2020)在《多花黑麦草种带真菌及病害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是一种高产优质牧草,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病害是限制多花黑麦草生产和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对其病害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于2015年2019年,通过对四川省多花黑麦草不同生育期的病害调查和36个品种的种带真菌及其致病性的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系统研究了多花黑麦草的真菌病害。发现新病害5个,分别为:链格孢叶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诺博核腔菌叶斑病(Pyrenophora nobleae)、稻梨孢叶斑病(Pyricularia oryzae)和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2.明确了多花黑麦草灰霉病的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及品种抗性。灰霉病发病高峰期为1月至2月;低温(15-20℃)高湿条件下,灰霉病扩散迅速,对多花黑麦草具有潜在的威胁。发现灰葡萄孢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最适培养基为PDA,最佳C源为D-半乳糖,最佳N源为D-亮氨酸;黑暗条件下显着促进菌丝的生长(P<0.05);10min水浴条件下的菌丝致死温度为47℃。发现阿伯德和冬青两个品种对灰霉病抗性较强。3.明确了多花黑麦草核腔菌叶斑病的发病规律。发病高峰期一般为4月至5月,个别年份发病率高达100%。典型病症呈棕色叶斑,带一圈黄色光晕,或棕色至暗棕色、网斑状病斑。明确了核腔菌叶斑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网斑核腔菌(P.dictyoides),其次为诺博核腔菌。4.明确了多花黑麦草的种带真菌区系。从36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的种子上共计获得921株真菌;其中曲霉属(Aspergillis)真菌534株,占所有分离菌株的58%,是最常见的种带真菌,其次分别为毛壳属(Chaetomium)及形态相似属真菌(12.7%)和核腔菌属(Pyrenophora)真菌(12.3%)。根据相关多基因序列特征和形态学特征,鉴定出种带真菌14属33种,其中25种为首次发现,分别为:疣孢漆斑菌(Albifimbria verrucaria)、鸭茅链格孢(Alternaria dactylidicola)、Aspergillis hiratsukae、赭曲霉(As.ochraceus)、As.Protuberus、假灰绿曲霉(As.pseudoglaucus)、赤曲霉(As.ruber)、聚多曲霉(As.sydowii)、金色毛壳(Arcopilus aureus)、螺卷毛壳(Chaetomium cochliodes)、高大毛壳(Ch.elatum)、Ch.rectangulare、近缘毛壳(Ch.subaffine)、旋丝毛壳(Collariella bostrychodes)、Co.carteri、直立毛壳(Dichotomopilus erectus)、印度毛壳(Di.indicus)、Di.pratensis、Di.variostiolatus、Fusarium torulosum、盾壳霉(Paraphaeosphaeria minitans)、燕麦生核腔菌(Pyrenophora avenicola)、三隔核腔菌(P.triseptata)、P.tritici-repentis和篮状菌(Talaromyces ucrainicus)。5.明确了种带真菌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疣孢漆斑菌、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灰葡萄孢、Ch.rectangulare、Fusarium torulosum、燕麦生核腔菌、燕麦核腔菌、网斑核腔菌、黑麦草核腔菌、圆核腔菌和三隔核腔菌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为种带致病真菌;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率分别降低了100%、14%、9%、12.8%、20.2%、8.6%、8.6%、15.8%、23.3%、18.3%、和8.9%,发芽指数分别降低了100%、14.3%、13.1%、20%、29.8%、20.2%、11.8%、22.8%、22.5%、19.1%、和12.4%。
张宗瑜[2](2020)在《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优良牧草,具有草产量高、品质好、耐寒、耐旱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我国高山草原的放牧、人工草地建植、生态环境恢复等。但老芒麦较高的落粒性大大降低了牧草种子产量,对新品种选育、推广利用带来不利影响。有关牧草落粒的遗传学基础,是国内外研究不多且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为此,本研究在开发老芒麦特异性EST-SSR标记、分析不同落粒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基础上,构建了老芒麦的遗传作图群体,并利用SLAF(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技术构建了老芒麦首张遗传连锁图谱,相继结合QTL和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分析方法定位了落粒候选基因。旨在为解析老芒麦落粒遗传机制、加快老芒麦落粒分子遗传改良和培育低落粒老芒麦新品种提供基础科学依据。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进行了老芒麦特异性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通用性研究。从老芒麦转录组测序获得的6,685个unigene中,分析识别了8,871个潜在EST-SSR位点,进一步开发了200对EST-SSR分子标记。PCR扩增产物测序验证显示,等位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原始引物SSR位点同源,有43.5%的标记在17个披碱草属物种间通用性良好。利用30对多态性标记对17个披碱草属95份种质的480个单株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分析显示,基于基因组构成和地理起源将参试披碱草属种质聚为三大类。本研究结果为披碱草属物种遗传多样性评价提供了引物来源。2、采用40对EST-SSR标记对36份老芒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且在田间测定了老芒麦的落粒性。结果显示老芒麦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落粒性变异均较为丰富。筛选出落粒性状差异较大、遗传背景较远的高落粒基因型Y1005和低落粒基因型ZhN06作为亲本杂交构建F1群体。对F1群体的7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变异分析,发现了落粒、叶片、茎节、穗长及芒长等性状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母本(ZhN06)与子代群体的共有条带多于父本(Y1005),显示其遗传力水平较高。通过分子标记鉴定和低落粒子代选择,将F1-7单株自交构建了包含200份单株的F2作图群体。3、利用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F2群体测序,构建了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图谱总长1,866.35cM,14个连锁群含1,971个标记。连锁群长度范围在87.67cM(LG7)和183.45cM(LG1)之间,标记平均距离为1.66cM。比较基因组发现老芒麦与小麦和大麦分别有79%(1,556)和70%(1,380)的同源标记。连续三年观测了穗长、小花数、落粒率、芒长、种子宽、千粒重等种子相关性状,并进行了QTL鉴定,在14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29个QTL位点,在第2、3、6和11号连锁群上共检测到6个落粒性QTL。通过与小麦和大麦基因组比对注释发现了30个落粒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分别与植物激素信号调控(15个)、转录因子(7个)、水解酶活性(6个)及木质素合成(2个)等相关。4、采用SLAF技术对包含213份种质的老芒麦关联群体进行了测序,结合落粒等15个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老芒麦LD(linkage disequilibrium)衰减较快,衰减距离为0.291kb,供试材料亲缘关系较弱,适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续两年在田间对落粒率等关键表型性状观测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30.49%,其中落粒率遗传力为85.13%。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1个与落粒相关的显着性位点,平均解释26.3%的表型变异。在这些位点上注释到14个落粒相关候选基因,主要与半乳糖醛酸酶、水解酶、细胞分裂素葡萄糖基转移酶等调控相关。此外,在种子和产量相关性状中分别检测到66个和1,715个显着性位点,分别注释到与种子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31个,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110个。
唐华江[3](2017)在《毛花雀稗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花雀稗(Paspalum dilatatum Poir)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优良的禾本科牧草,也是适合于贵州天然草场生长的暖季型牧草之一,本文以6个不同来源的毛花雀稗种质为材料,从形态学、ISSR分子标记技术以及抗旱性研究三个方面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毛花雀稗的基因挖掘、遗传改良及新品种培育等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得出如下主要结论:6个毛花雀稗种质的10个形态学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9.76-56.08,其中变异系数大于50%的性状有茎节间长度、茎长粗比、整株鲜重和整株干重,而叶片含水量变异系数值最小。10个形态学性状中部分性状间存在显着至极显着的相关关系。10个形态学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8.903%,其中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58.765%,主要由株高、茎节间直径、叶宽、叶片长度和茎节间长度组成,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0.138%,主要是叶长、茎长粗比、整株干重和整株鲜重的综合反映。利用10个表型性状将供试毛花雀稗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2时,6个毛花雀稗种质可分为4组。来自美国的毛花雀稗与其他地区的毛花雀稗资源遗传距离最大,单独聚为一组。其次是来自越南的毛花雀稗也单独聚为一组。剩余4个贵州种质的毛花雀稗资源聚为一组。由分析可知毛花雀稗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相关性。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从5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5条进行PCR扩增,检测出6个毛花雀稗种质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1.23、1.15、0.08和0.12。种质间遗传多样性顺序为:种质A(美国)>种质D(安龙河谷)>种质F(湄潭)>种质B(独山)>种质E(安龙草坡)>种质C(越南)。6个毛花雀稗种质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供试材料的总基因多样度(Ht)和种质内的基因多样度分别为0.2996和0.0831,毛花雀稗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质间(72.27%)。在ISSR分子标记水平上检测到的毛花雀稗种质间的基因流较小,基因流(Nm)为0.1919<1。基于ISSR分子标记检测出的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83时,供试材料分为4类,D(安龙河谷)和E(安龙草坡)两个种质亲缘关系最近,率先聚集,之后与F聚集成为一类,B种质(独山)为一类,C种质(越南)为一类,A种质(美国)为一类。该聚类结果与依据形态学性状的聚类结果吻合,均表明不同地理位置的毛花雀稗种质发生了一定的分化,分化的主要原因应该与地理距离有关。设置不同时间梯度的干旱胁迫对6个不同毛花雀稗种质的抗旱性进行研究,结合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株高抗旱系数和萎蔫率,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评价供试材料间抗旱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种质A(美国)、种质D(安龙河谷)、种质F(湄潭)、种质E(安龙草坡)、种质C(越南)、种质B(独山)。
唐华江,赵丽丽,陈超,宋高翔,帅菲[4](2017)在《不同处理方法对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浓度(0.3%,0.5%,0.7%)的KNO3溶液、NaCl溶液以及浓硫酸浸泡(2,5,8min)处理巴哈雀稗(Paspalum notatum)和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 Hack)2种雀稗属种子,以探寻各处理对巴哈雀稗和宽叶雀稗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KNO3处理,Pensacola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受影响不显着,处理组发芽势、活力指数显着降低;普通百喜草发芽势受影响不明显,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浓度为0.7%时显着低于对照,活力指数在浓度为0.5%时显着高于其他组;宽叶雀稗活力指数在0.3%和0.5%浓度时显着高于对照,其余组间差异不显着。2)2种巴哈雀稗在经NaCl处理后,除普通百喜草活力指数(浓度为0.3%时显着高于对照组)外,其余指标均随盐浓度升高而显着下降;宽叶雀稗在盐浓度为0.3%时各项萌发指标均为最大值。3)浓硫酸处理2种巴哈雀稗后各萌发指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较对照组差异显着;而宽叶雀稗却随处理时间增加,萌发受到的抑制越强烈。
马甜[5](2014)在《羊草抗旱品系筛选及LcWRKY5转录因子新功能验证》文中研究表明在宁夏大面积引种中科系列羊草基础上,为筛选出适应干旱立地条件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旱的羊草品系。采用抗旱生理、生化特性与基因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花盆+大田(模拟干旱+自然控水)试验手段,进行多地点、多角度系统评价中科系列羊草(8个不同品系)的抗旱性及对宁夏立地条件的适应性。筛选鉴定出一个目标材料—羊草QF10高抗旱品系。同时在对前期羊草454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及部分WRK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克隆的基础上,对所克隆的WRKY家族基因进行表达谱分析,选择被干旱明显诱导的LcWRKY5转录因子作为目标基因,进一步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其目的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上,较为系统地探讨羊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使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培育的中科系列羊草Y1、Y3、B、BG-2、SZ-3、SF4-2、XQ1、QF10共8个品系为研究对象。以5%-35%PEG-6000浓度模拟干旱胁迫结合大田控水,研究不同羊草品系萌发抗旱性、叶绿素SPAD值、稳定同位素δ13C值、POD酶活性值、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电导率)等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羊草营养品质与SPAD值之间非线性回归关系及引种到宁夏干旱地区的适应性等。首次提出利用野外测试牧草叶片SPAD值,就可快速、简便鉴别出牧草营养品质的新方法。试验结果显示,羊草种子萌发的抗旱隶属函数平均值QF10>XQ1>SF4-2>SZ-3,QF10品系(0.983)最大,说明QF10品系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较差,从中可以提取羊草QF10品系的抗干旱基因;研究不同羊草品系的δ13C值(长期水分利用效率)是:Y1品系>Y3品系>BG-2品系>B品系。引种到宁夏的8个羊草品系能在宁夏安全越冬,顺利完成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等生活史过程,未发生任何病虫害,其中,中科系列羊草Y1、Y3品系生产性能最高、抗旱性较强、稳定同位素δ13C值、SPAD值、干物质、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比例、能量等均高于其它品系,粗纤维含量却相对较低,适宜在宁夏及类似干旱地区种植,是干旱地区值得大力推广种植的羊草优良品系。研究还认为,干旱胁迫使羊草脯氨酸、可溶性糖、POD含量、膜质透性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曲线高峰值/对照值、高峰值出现的时间节点、变化曲线下降的阈值范围等指标,均可反应逆境下羊草自身渗透调节能力,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生化代谢功能的强弱,这是羊草植株适应干旱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同时,以高抗旱羊草QF10品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目标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及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谱,结果显示,Lc WRKY5转录因子受干旱明显诱导,在根和叶中有显着表达,其它组织器官中没有明显表达。将已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302-W5P-Lc WRKY5通过农杆菌蘸花法转化拟南芥,对其T3代纯合体株系和野生型拟南芥进行表型分析。结果显示,正常条件下,转基因植株和正常生长的植株没有显着差异,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转过表达LcWRKY5转录因子的拟南芥萌发率(绿色子叶数)和抗旱能力(存活率),较野生型拟南芥显着增高;通过对过表达Lc WRKY5基因拟南芥植株脯氨酸合成酶基因(P5CS)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P5CS1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而P5CS2基因的表达在转基因植株中低于野生型植株。对胁迫相关的标记基因DREB1A,DREB2A、RAB18和RD29A进行表达分析,发现DREB2A和RD29A基因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高于野生型。而DREB1A和RAB18的表达是转基因植株中低于野生型。可推测转LcWRKY5基因提高拟南芥抗旱性,主要是通过提高胁迫条件下植物的脯氨酸合成酶P5CS1基因及胁迫相关DREB2A和RD29A基因的表达量,从而提高转基因植株的抗旱能力。
陈建军[6](2010)在《广东境内东江干流河岸带植被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广东境内东江干流河岸带植被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同时研究了东江干流河岸带植被退化的影响因素。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经野外调查统计,广东境内东江干流河岸带区内植物共有241种,隶属于67科199属,其中双子叶植物占绝大多数,44科130属157种,占总种数的65.1%;而单子叶植物10科52属68种,占28.2%;裸子植物9科11属11种,占4.6%;蕨类植物4科5属6种,占2.5%。(2)本区植物区系中的大科、中等科构成了本区系属、种组成的主体,它们是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菊科(Composit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莎草科(Cyperaceae);单种属和小属共同构成了本区植物区系属种组成的主体。241种植物中乔木的有52种,灌木的有51种,草本的有127种,藤本的有11种。科、属的地理成分特点为世界性分布的科较多,热带分布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占有一定比例;世界性分布的属占有一定比例,热带分布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特有成分少。(3)研究区的植被分为6个植被类型和21个群系,植被空间分布特点为从上游到下游,河岸带植被逐渐由山地植被过渡到平原植被状态;近水低滩主要是草本植物,逐渐向河岸方向由草本向灌木、由灌木向乔木演替;植被的垂直结构主要有7种类型,具有乔灌草三层结构的配置类型最多,近35%。优势植物种中乔木有13种,灌木有11种,草本有31种,藤本有4种。(4)河岸带用地类型可分为以下6类:林地、草地、人工园地、耕地、建成地、其它等;东江流域总的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研究区河岸带海拔在3~179 m之间,上游河岸带植被多为山地植被景观,下游为平原植被景观,而中游河岸带区域植被兼有山地植被景观和平原植被景观的特点。(5)林地、耕地构成四个典型段主要用地,其次是建成地。A区段总植被覆盖率为78.0%,B区段总植被覆盖率为85.5%,C区段总植被覆盖率为81.4%,D区段总植被覆盖率为65.7%,各段的植被覆盖率与对应段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强弱是相联系,四个典型段河岸带植被主要由林地、耕地组成。河岸带植被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干流河岸带植被影响大小依次为上游<中游<下游,沿岸城市段对河岸带植被破坏最严重。
刘金根[7](2007)在《香根草护坡地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及其对人工干扰的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据科学考察发现,在所有开发建设活动中,农林开发、公路铁路、城镇建设、露天煤矿、水利水电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工程规模大、项目多、涉及面广,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边坡,破坏了既有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项目开发与环境保护兼顾成为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工程防护技术措施,如浆(干)砌片石、喷锚防护等,这些工程措施导致原有植被破坏、生态景观效果差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工程建设造价高和后期草坡退化严重、维护成本高的问题突出。目前,边坡治理已经发展到防护和生态恢复阶段,但由于生态恢复研究一般需要较长时间,而我国刚刚把恢复生态学理论引入到边坡恢复中,这方面的论文很少,且都只是概念性的引入,研究成果也很少。因此,需要对边坡防护和绿化进一步探讨边坡的物质能量循环、恢复过程等,从生态系统层次认识植被对边坡稳定的作用,用生态经济学理论,考察边坡防护与生态恢复的经济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香根草在工程护坡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多偏重应用研究,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总结。作为护坡先锋外来植物种,香根草在恢复中扮演的角色还难以正确判断与定位,目前仍不清楚其在群落演替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其对演替方向和进程影响的内在机制。工程边坡大多坡体高陡,秋冬季干旱、夏伏季炎热,土体养分逐渐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如何解决边坡呈现的无土、缺水,缺肥的状态及边坡植被面临的干、热威胁,将直接影响到边坡最终绿化效果和生态效益的发挥。因此对坡地自然环境信息和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了解,是植被护坡能否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就植被护坡中主要限制因子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及刈割措施等人为因素对香根草生长的影响展开生理生态研究,藉此确定香根草对这些因子的耐性阈值,同时作为解释群落演替特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在夏季高温干旱条件下香根草可耐55℃高温,停水持续时间可达24~42天,高温干旱引起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根系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生态性质的变化,不但抑制香根草地上部生长,引起叶片形态发生相应形态变化,还影响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叶绿素下降,叶片伤害率加重。尽管高温干旱起初可以小幅促进根系生长,但随着高温干旱持续发展,根系生长亦会明显受到抑制,根体积和根生物量将处于停滞状态。在冬季低温耐旱试验中,香根草也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持续耐旱时间达4个月之久。试验中也显示出温度和水分互作效应明显,高温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高香根草耐高温能力就强;低温下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香根草春季返青及其后续生长发育。在实际工程边坡防护时,只要调查掌握边坡所在位置的温度等自然因素和坡面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就可以据此预测和判断该边坡是否适宜种植香根草。遮光对香根草的不同生育性状指标影响不同,即使是同一性状,在不同发育时期所受的影响也是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香根草春季移栽后缓苗期较长,约两个月后成活率才基本稳定,遮光对存活率有影响,但不显着;在香根草栽后两个月缓苗期内遮光对分蘖几乎没有影响,但此后遮光对分蘖影响极其显着;遮光对生长前期株高影响不大,后期影响较大;遮光对根茎比影响较大,但这种影响比较复杂。适度刈割(7月中旬~9月中旬刈割一次)有利于香根草的生长发育,但过度刈割或不刈割均不利于香根草的生长。植物护坡实践中,由于受工期的限制,对边坡植被状况缺少长期的观察和系统的研究,验收合格的工程边坡植被防护体系几年后的状况却常常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只有对这些问题作详尽的调查研究分析,才能正确指导施工,否则边坡的植物生长将无法实现人工强制绿化向原始植物群落的顺利演替。本研究连续两年分春、秋两季对调查坡面植物群落采用样方法进行群落特征指标观测与调查,记录每样方内各植物的种类、盖度、高度、密度、地上部生物量和统计群落内各物种的出现频度等群落特征指标值。从香根草种群动态、群落内物种组成及生活型、群落质量特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相似系数)、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值等方面研究各类坡面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坡向与坡位是影响香根草护坡植物群落特征的重要自然因素。通过对不同区域类型的3个边坡植被群落调查结果分析,发现:①香根草护坡植物群落演替不但受坡向(光照、温度差异)的影响,还受坡位(水肥等差异)的影响,其中坡向的影响更为关键。②同一坡向上不同坡位的群落相似性系数高于不同坡向中两群落的相似性系数。③向阳坡或受光较好的坡位上香根草种群优势明显,背阳坡或受光不足的坡位上香根草种群随时间退化,水土保持效果也会下降。④群落质量特征值与群落中香根草种群的特征值密切相关,群落质量特征指标与群落中香根草种群的物种优势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香根草种群优势明显时,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丰富度指数、群落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呈负线性相关,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优势度指数呈正线性相关。但是当坡面植物群落退化,群落中香根草种群优势不明显时,群落中香根草种群的物种优势度与群落质量特征指标就不存在相关性。坡度也是影响香根草护坡植物群落特征的另一重要自然因素。通过对两不同坡度边坡上植物群落调查资料分析,结果发现:①两坡面上香根草护坡植物群落建植两年后出现分化倾向,坡度小(近20°)有利于香根草种群的发展,但同时也有利于乡土物种的着生定居。②春季坡度大(近30°)的边坡上植物群落丰富度指数高于坡度小的边坡上植被群落,坡度小的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大于坡度大的植被群落,秋季时结果则相反。但从时间序列上看,坡度小的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坡度小的边坡上植物群落均匀性指数小于坡度大边坡上的植被群落;坡度小的边坡上植物群落优势度指数高于大坡度边坡上的植物群落,但这种趋势会随时间下降。③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丰富度指数R1、群落多样性指数H′、群落多样性指数SW、群落均匀度指数J′、群落优势度指数C′均呈负线性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人为控制群落演替方向与进程是可行的。香根草护坡植物群落建植初期香根草种群优势不明显,尤其是生境恶劣的工程坡地上,但可以通过人为控制措施快速建立人工植被。当然,这种控制必须是科学的,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研究适当的人类行为对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影响是有意义的。刈割对植物群落演替发展方向与进程影响很大,研究表明:①刈割频率高,群落丰富度指数高,但会降低群落优势度指数值,春季表现得尤为明显。②2次刈割/年(分别在4月上旬和6月上旬)对群落演替发展方向与进程影响大,能增加群落中定居的物种数,有助于减小群落内部香根草种群与其它植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提高群落多样性指数。③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丰富度指数R1呈正显着线性相关,与群落丰富度指数R2呈正极显着线性相关;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多样性指数SW呈负显着线性相关;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均匀度指数J′呈负极显着线性相关;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优势度指数C′呈正显着线性相关。④刈割有利于植被截流涵水功能的发挥。施肥对植物群落演替影响也较大,研究发现:①施肥能增加群落中定居的物种数,但也会加剧群落内部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②施肥可以提高群落丰富度指数,秋季表现得尤为明显;③重施肥处理(3次,分别在6月初、7月初、8月初,每次用量225kg/hm2)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较重施肥(2次,分别在6月初和7月初,每次用量225kg/hm2)有利于提高优势度指数值。④施肥处理群落坡面上位土壤含水量均高于中位土壤含水量,而未施肥处理群落则相反。⑤不施肥处理与重施肥处理植被群落差异大。⑥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丰富度指数R2呈正显着线性相关;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多样性指数SW呈负显着线性相关;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均匀度指数不相关;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优势度指数SN呈负显着线性相关。香根草与紫穗槐复种模式比较试验表明:①香根草种群在群落中的影响比紫穗槐大。②在阳坡上,香根草与紫穗槐间作对香根草生长不利,但有利于紫穗槐。在阴坡上,香根草与紫穗槐间作有利于香根草种群。③阳坡上紫穗槐与香根草间作,紫穗槐性状明显好于阳坡单作的紫穗槐,但在阴坡上紫穗槐与香根草间作时,紫穗槐性状比起阴坡上单种的紫穗槐优势并不明显。④阳坡上紫穗槐植株高,茎杆粗,但萌枝少,而阴坡上则相反。⑤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丰富度指数不相关;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多样性指数H′呈负极显着线性相关;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均匀度指数J′和群落均匀度指数PW均呈负极显着线性相关,但与群落均匀度指数J′相关性更好;香根草物种优势度与群落优势度指数C′和群落优势度指数SN均呈正极显着线性相关,但与群落优势度指数C′相关性更好。研究结果还显示:菊科、禾本科、豆科类植物最早定居于边坡上,物种数所占比例最低27.78%,最高可达92.86%;春季与秋季植物群落特征值表现差异较大,春季群落特征值规律表现相对复杂,秋季植被群落特征规律表现相对明显。因此,在秋季香根草滞长期进行植被群落调查效果较理想;群落质量特征值与群落中香根草种群优势度密切相关,但群落特征值的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对于群落质量特征分析来说,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探讨总结。生态系统恢复的不可确定性,迄今为止已提出了许多生态系统恢复的标准,生态系统恢复要求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但对时间、空间上异质性的生态系统而言实在太难。对于生态系统恢复的时间到底要持续多长,目前的科学研究还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还有待于开展可重复的和长期的试验和观测。
蒋建生[8](2002)在《滇东北低山丘陵白三叶—鸭茅混播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优化是根据放牧系统指标设计、技术操作设计和实验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对放牧系统进行诊断分析,找出技术决策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继续在实验监测系统中实施新的优化方案和系统监测,对放牧系统进行逐步的优化设计和实验监测,并与设计指标对比,直到优化达到指标要求为止。 该研究在滇东北的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简称XSBC系统)及云南省种羊场(简称ZYCBC系统)进行。目的是为云贵高原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建立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优化生产模式。研究在国家“六五”、“七五”和“八五”攻关项目的基础上进行,采用组分研究与系统监测、模型运用与实验研究、单项突破与系统优化相结合的方法,以云贵高原最常见的草地类型一白三叶、鸭茅混播人工草地和适合我国南方草地放牧饲养和品种改良的理想肉牛品种—短角牛和三元杂交牛(BMY)为研究对象,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研究:1.在对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进行总体优化的基础上,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牧草生产、肉牛生产、放牧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大量基础资料,从系统角度研究出一套完整的肉牛生产的指标管理体系,以对影响放牧系统的各个因素进行定量化管理;2.根据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结合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对国外成熟的人工草地放牧系统监测、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探索、移植和改进,建立一个完备的中国南方人工草地放牧系统定量监测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监测方法;3.按定量监测体系和监测方法对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进行监测;4.对监测结果进行动态分析和信息反馈,并与指标管理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及时进行优化调控。研究结果如下: 1.首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有关土壤肥力、牧草生产、肉牛生产、肉牛繁殖性能、 放牧管理和技术操作的指标管理体系,依据这套指标管理体系成功的对影响肉牛放牧 系统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定量化管理。 2.载畜量、家畜采食量、家畜繁殖(产羔、产犊期)、牧草生长和放牧管理是影响 牧草生产、家畜生产和畜产品的五个关键组分。人工草地放牧系统定量监测的基本项 目为气候、土壤、草地牧草生产、家畜生产、放牧管理和经营管理等6个方面。 3.XSBC系统和 ZYCBC系统牧草生长速率从 1998年至 2000年逐月提高,其生长 曲线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变化。ZM月为两个系统牧草生长低谷期,从4月份开始牧草 生长速率逐渐增加,6月份牧草主长进入旺季,ZYCBC系统于7月份达到生长峰值, XSBC系统在8月份达到生长峰值。XSBC系统从9月份开始、ZYCBC系统从8月份 开始牧草生长速率急剧下降。 4.XSBC系统和ZYCBC系统从1998年到2000年牧草年产量逐年增加。至2000 年,XSBC 系统牧草年产量达83!4kgDNUllm’,ZYCBC系统牧草年产量达8782 kgDNUllm’,均超额牧草产量指标(7000—8000 kgDNUtlm’)。XSBC系统 10月至翌年 3月、ZYCBC系统10月至翌年4月,牧草月产量逐月下降,导致冬春牛只体重下降, 需要补饲。 5.白三叶一鸭茅混播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理想的草地牧草现存量在 1200一 3000kg DM/hln’范围内。至2000年,XSBC系统和ZYCBC系绞各月草地平均牧草现 存量达到或接近指标水平,但此两种系统夏秋时期草地平均牧草现存量都超过指标, 而冬春饲草不足,需作“削峰填谷”的调节。 6.草地组分是影响草地质量的重要因素。至 2000年,XSBC系统和 ZYCBC系统 混播草地各月白三叶与鸭茅比例稳定在1:2左右,死物质比例趋于正常,此两种系统混 播草地质量逐年提高。 7.XSBC系统高、中、低产人工草地碱解氮提高2倍多,高、低产人工草地有机 质含量有所下降,中产人工草地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2000年高、中、低产人工草地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1.69%一2.96%;高中产人工草地速效磷减幅达 29%一 48%,低产 人工草地速效磷略有增加;高中低产人工草地速效钾提高2倍多;高中低产人工草地 速效磷都在7fiX 10-‘,速效钾都在128—181X 10-‘,土壤供磷能力属中等水平,土 壤供钾能力达中上水平:高中低产人工草地平均土壤州值由1四8年的4.go提高到2000 年的5.53,但仍未达到豆禾混插草地理想pH值5.66.5。ZYCBC系统人工草地土壤pH 值 5.83,适合豆禾混播草地生长发育;碱解氮 256.6X 10-‘,有机质 5.32%,速效磷 30,4 2 X10-‘,速效钾205.SX10‘,土壤氮、磷、钾供应能力属中上水平。 8.XSBC系统和ZYCBC系统各项繁殖性能指标逐年提高。XSBC系统三年平均繁 殖成活率 82%,平均产犊
B.L.BURSON,吴永敷[9](1981)在《毛花雀稗及其相关种系统发育的研究》文中提出毛花雀稗(Paspalum dilatatum Poir)是世界上许多暖和地区(包括美国南方)的重要禾本科牧草。无融合生殖对于这个种的起源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个具有三个染色体组,50条染色体的天然杂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成20个二价体和10个单价体。由于它是一个五倍体的专性无融合体种,在改良这个种时植物育种很难成功。无融合生殖的障碍用辐射和种间杂交都没有克服。为了回避这个无融合生殖的障碍,着手进行系统发育的研究,提出鉴定它的祖先,最终合成这个种,以及可能的育种方法。有性的四倍体,黄色花药生物型与毛花雀稗有紧密的亲缘关系,而且它的染色体与毛花雀稗的40条染色体是同源的。黄色花药生物型在系统发育的进程中,在细胞学上用以代替毛花雀稗,并用来和其他雀稗种进行杂交。二个二倍体系,P.intermediumMunro.ex.Morong和P.jurgensii Hackel的染色体组与黄色花药毛花雀稗的染色体组是同源的,其染色体组的公式为II,JJ,而且P.intermedium,P.jurgensii和黄色花药毛花雀稗分别具有染色体组IIJJ。这个资料的发现指出了P.intermedium和P.jurgensii或一些近缘种都是黄色花药毛花雀稗的祖先。从包括其他种的杂种所得到的资料指出了I和J染色体组普遍地存在这个属内。在Dilatata,Paniculata,Quadrifaria种内和Virgata组内已经鉴定了有一个或二个这样的染色体组,但在Disticha,Notata和Setacea组内不具有这样的染色体组。毛花雀稗染色体组公式为IIJJX;X是未知染色体组,这就提出了这个禾草是起源于具有染色体组IIJJ的有性四倍体种和一个IIJJXX的六倍体无融合体之间的杂交。六倍体种的鉴定还正在进行中。
二、毛花雀稗及其相关种系统发育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花雀稗及其相关种系统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花黑麦草种带真菌及病害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多花黑麦草真菌病害的研究 |
1.2 牧草种带真菌区系的研究 |
1.3 真菌分类学的研究 |
1.3.1 灰葡萄孢属 |
1.3.2 核腔菌属 |
1.3.3 毛壳属及形态相似属 |
1.3.4 曲霉属 |
1.4 病害与种带真菌的相互关系 |
第二章 灰霉病及品种抗病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调查区概况及病害调查 |
2.2.2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学观察 |
2.2.3 生物学特性测定 |
2.2.4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2.2.5 致病性测定 |
2.2.6 抗性品种的筛选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病症及田间发病动态 |
2.3.2 病原菌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2.3.3 生物学特性 |
2.3.4 致病性测定 |
2.3.5 抗性品种的筛选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核腔菌叶斑病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区概况 |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
3.2.3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学观察 |
3.2.4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3.2.5 致病性测定 |
3.3 结果 |
3.3.1 病症及田间发病动态 |
3.3.2 病原菌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3.3.3 致病性测定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链格孢、稻梨孢和核盘菌病害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调查区概况及病害调查 |
4.2.2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学观察 |
4.2.3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4.2.4 致病性测定 |
4.3 结果 |
4.3.1 病症及田间发病动态 |
4.3.2 病原菌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4.3.3 致病性测定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种带真菌区系及核腔菌属真菌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5.2.2 形态学观察 |
5.2.3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5.2.4 致病性测定 |
5.3 结果 |
5.3.1 种带真菌区系 |
5.3.2 核腔菌属真菌的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5.3.3 致病性测定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种带毛壳属及形态相似属真菌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6.2.2 形态学观察 |
6.2.3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6.2.4 致病性测定 |
6.3 结果 |
6.3.1 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6.3.2 致病性测定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种带曲霉属及其它属真菌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7.2.2 形态学观察 |
7.2.3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 |
7.2.4 致病性测定 |
7.3 结果 |
7.3.1 病原菌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7.3.2 致病力测定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遗传多样性及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2.1.1 遗传多样性概述及研究方法 |
2.1.2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 |
2.1.3 DNA分子标记的应用 |
2.1.4 披碱草属植物遗传进化研究 |
2.1.5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
2.2 DNA测序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
2.3 遗传图谱构建及QLT定位 |
2.3.1 遗传作图原理与方法 |
2.3.2 QTL作图原理与方法 |
2.3.3 牧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2.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4.1 关联分析的基础、优势和策略 |
2.4.2 牧草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2.5 落粒性状及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
2.5.1 植物器官脱落的解剖学基础 |
2.5.2 植物器官脱落的生理基础 |
2.5.3 落粒基因研究进展 |
2.5.4 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
2.6 老芒麦育种研究概况 |
2.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2.7.1 目的及意义 |
2.7.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EST-SSR分子标记识别 |
3.2.3 DNA提取及浓度检测 |
3.2.4 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
3.2.5 PCR扩增产物序列验证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EST-SSR的频率及分布 |
3.3.2 引物通用性及多态性分析 |
3.3.3 PCR产物验证 |
3.3.4 披碱草属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5 披碱草属遗传结构和遗传进化分析 |
3.4 讨论 |
3.4.1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
3.4.2 披碱草属不同基因组材料的遗传进化关系 |
3.4.3 种质资源保存策略 |
第四章 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与作图群体构建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地概况 |
4.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
4.2.4 DNA提取及PCR扩增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老芒麦种质资源落粒性评价 |
4.3.2 EST-SSR标记多态性及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3 遗传图谱作图亲本选择 |
4.3.4 F_1群体构建及其遗传和表型变异评价 |
4.4 讨论 |
4.4.1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 |
4.4.2 老芒麦落粒性遗传改良 |
第五章 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与落粒QTL定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试验地概况 |
5.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
5.2.4 基因组DNA提取、SLAF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5.2.5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5.2.6 落粒相关性状QTL分析 |
5.2.7 候选基因挖掘 |
5.3 结果 |
5.3.1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价 |
5.3.2 SLAF标签开发 |
5.3.3 遗传图谱构建 |
5.3.4 图谱质量评价 |
5.3.5 F_2群体表型变异 |
5.3.6 QTL作图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
5.4 讨论 |
5.4.1 基于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构建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 |
5.4.2 老芒麦落粒性QLT位点检测 |
5.4.3 老芒麦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
第六章 老芒麦落粒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材料 |
6.2.2 试验地概况 |
6.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
6.2.4 基因组DNA提取、酶切建库、测序及SLAF标签开发 |
6.2.5 遗传进化、亲缘关系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
6.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6.2.7 候选基因 |
6.3 结果 |
6.3.1 实验建库评估及测序数据统计 |
6.3.2 SLAF标签开发及SNP信息统计 |
6.3.3 连锁不平衡和亲缘关系分析 |
6.3.4 遗传进化分析 |
6.3.5 表型性状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
6.3.6 关联分析 |
6.3.6.1 老芒麦落粒性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
6.3.6.2 老芒麦种子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
6.3.6.3 老芒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
6.4 讨论 |
6.4.1 连锁不平衡与群体结构 |
6.4.2 表型多样性与关联分析 |
6.4.3 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获得的荣誉 |
致谢 |
(3)毛花雀稗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毛花雀稗研究现状 |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 |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 抗旱性遗传研究 |
1.3.1 抗旱形态特征的差异研究 |
1.3.2 抗旱生理特征的差异研究 |
1.3.3 产量指标的差异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主要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种子萌发及幼苗培育 |
2.3.2 形态学指标测定方法 |
2.3.3 ISSR分子标记 |
2.3.4 不同种质间抗旱指标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形态学变异分析 |
3.1.1 形态学性状及变异 |
3.1.2 形态学性状的相关分析 |
3.1.3 基于形态学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
3.2 ISSR分子标记结果分析 |
3.2.1 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
3.2.2 ISSR引物筛选 |
3.2.3 基于ISSR的遗传多样性 |
3.2.4 基于ISSR的遗传结构分析 |
3.2.5 基于ISSR的聚类分析 |
3.3 毛花雀稗抗旱性遗传差异分析 |
3.3.1 干旱胁迫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3.2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MDA)的影响 |
3.3.3 干旱胁迫对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
3.3.4 干旱胁迫对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
3.3.5 干旱胁迫对可溶性糖的影响 |
3.3.6 干旱胁迫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3.7 干旱胁迫对毛花雀稗形态的影响 |
3.3.8 各毛花雀稗种质的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毛花雀稗形态学遗传多样性 |
4.2 毛花雀稗的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 |
4.3 毛花雀稗的抗旱性遗传差异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不同处理方法对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处理 |
1.2.2 种子萌发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KNO3处理对雀稗属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NaCl处理对雀稗属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 98%H2SO4对雀稗属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5)羊草抗旱品系筛选及LcWRKY5转录因子新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植物抗旱性概念 |
1.1.3 抗旱性研究热点 |
1.1.4 植物抗旱机理 |
1.1.5 禾本科牧草抗旱性 |
1.1.6 羊草抗旱生理特性 |
1.1.7 羊草抗旱生化特性 |
1.1.8 羊草抗旱光合生理特性 |
1.1.9 羊草抗旱解剖构造 |
1.1.10 羊草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总结及展望 |
1.6.1 总结 |
1.6.2 展望 |
第二章 模拟干旱胁迫下4个中科系列羊草品系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渗透胁迫对羊草种子萌发抗旱指数GDRI的影响 |
2.2.2 渗透胁迫对羊草种子活力抗旱指数VI的影响 |
2.2.3 渗透胁迫对羊草相对发芽率RGR、相对发芽势RGV的影响 |
2.2.4 渗透胁迫对羊草相对胚芽(根)长的影响 |
2.2.5 羊草萌发性状的方差、非线性回归关系及隶属函数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羊草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研究 |
3.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3.2.1 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羊草避旱性研究 |
3.3.2 羊草耐旱性研究 |
3.4 结论 |
第四章 羊草抗旱生产力的研究 |
4.1 测定方法 |
4.1.1 叶绿素含量测定 |
4.1.2 稳定同位素值δ ~(13)C测定 |
4.2 干旱胁迫对羊草叶片SPAD值的影响 |
4.3 干旱胁迫对羊草品系δ ~(13)C值的影响 |
4.3.1 控水条件对羊草稳定同位素δ~(13)C值的影响 |
4.3.2 不同PEG-6000胁迫对羊草Y3品系δ~(13)C值的影响 |
4.3.3 不同土壤因素与羊草δ~(13)C的相关性分析 |
4.3.4 小结 |
4.4 干旱对羊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
4.4.1 羊草净光合作用(Pn)日变化 |
4.4.2 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 |
4.4.3 光合速率与生态因子日变化的相关分析 |
4.4.4 主要生理指标日变化 |
4.4.5 光合速率与生理因子日变化的相关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羊草生长、生产性能的研究 |
5.1 羊草生长性状的研究 |
5.1.1 羊草地上生长性状均值比较 |
5.1.2 羊草地下根系繁殖特性比较 |
5.1.3 羊草Y1品系地上生长性状与根系克隆构型相关性分析 |
5.2 羊草生产性能研究 |
5.2.1 不同羊草品系生产性能比较 |
5.2.2 不同羊草品系生产性能与土壤含水量回归分析 |
5.3 宁夏与北京种植羊草比较 |
5.3.1 宁夏与北京种植羊草生长规律的比较 |
5.3.2 宁夏与北京种植羊草品系结实性状比较 |
5.3.3 宁夏与北京种植不同羊草品系营养成分比较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不同羊草品系的营养品质与SPAD值 |
6.1 控水条件下羊草主要营养成分比较 |
6.2 控水条件下羊草氨基酸组成分析 |
6.3 羊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与SPAD值回归分析 |
6.4 结论 |
第七章 羊草LcWRKY5转录因子新功能验证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基因克隆和基因转化植物材料 |
7.1.2 羊草RNA提取与cDNA合成 |
7.1.3 羊草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s)分析 |
7.1.4 羊草WRKY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
7.1.5 羊草基因表达分析 |
7.1.6 羊草LcWRKY5基因的克隆 |
7.1.7 农杆菌介导拟南芥基因转化 |
7.1.8 拟南芥基因转化植株的培育 |
7.1.9 拟南芥基因转化阳性植株的筛选与鉴定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LcWRKY5基因的时空组织表达特异性 |
7.2.2 逆境胁迫诱导表达 |
7.2.3 胁迫对LcWRKY5过表达植株种子萌发的影响 |
7.2.4 LcWRKY5基因提高拟南芥幼苗抗旱性 |
7.2.5 逆境胁迫基因表达 |
7.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广东境内东江干流河岸带植被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河岸带植被的特征 |
1.2.2 河岸带植被的功能 |
1.2.3 河岸带植被的宽度 |
1.2.4 河岸带植被的影响因素 |
1.2.5 河岸带植被基于3S技术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东江流域基本情况 |
2.1 流域概况 |
2.2 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2.1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
2.2.2 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
2.3 生态环境 |
2.3.1 水质 |
2.3.2 水土流失状况 |
2.3.3 水利工程及影响 |
2.4 社会经济状况 |
第三章 东江干流河岸带植被物种组成特点及土壤性质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调查区域 |
3.1.2 物种组成调查及分类 |
3.1.3 土壤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物区系组成特点 |
3.2.2 植被类型、分布及优势植物种分析 |
3.2.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3.3 结论 |
第四章 东江干流河岸带植被用地格局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资料来源与处理 |
4.1.2 数据整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分类系统的确定 |
4.2.2 地形地貌与植被格局分析 |
4.2.3 用地总体分布现状 |
4.3 结论 |
第五章 东江干流河岸带植被退化因素研究 |
5.1 植被退化因素研究 |
5.1.1 自然因素分析 |
5.1.2 人为因素分析 |
5.2 存在的植被问题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广东境内东江干流河岸带植物名录 |
附图2 四个典型研究区各类型用地分布示意图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香根草护坡地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及其对人工干扰的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 研究项目的来源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工作假说 |
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2.1 试验内容方案 |
3.2.2 研究条件 |
3.2.3 研究技术路线 |
3.2.4 植被调查与分析方法 |
第二章 温度、水分和光照对香根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1 引言 |
2 光照对香根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温度和水分对香根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坡向与坡位对护坡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 |
1 引言 |
2 坡向与坡位对东西走向填方路基护坡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坡向与坡位对南北走向填方路基护坡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
3.1 研究地概况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4 坡向与坡位对东西走向挖方边坡护坡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 |
4.1 研究地概况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坡度对护坡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 |
1 研究地概况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刈割对护坡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 |
1 引言 |
2 刈割措施对香根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刈割措施对护坡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 |
3.1 研究地概况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施肥对护坡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 |
1 研究地概况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草灌复种方式对护坡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 |
1 研究地概况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1 研究结论 |
2 香根草护坡可持续发展问题讨论 |
2.1 香根草复合应用模式探讨 |
2.2 香根草复合应用的三种模式及其特点 |
3 坡地植被恢复中科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 研究的创新点 |
5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滇东北低山丘陵白三叶—鸭茅混播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的优化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章 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优化设计 |
2.1 资源及背景调查 |
2.1.1 XSBC系统 |
2.1.1.1 试验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2.1.1.2 人工草地 |
2.1.1.3 牛群状况 |
2.1.2 ZYCBC系统 |
2.1.2.1 试验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2.1.2.2 人工草地 |
2.1.2.3 牛群状况 |
2.2 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
2.2.1 土壤肥力指标 |
2.2.2 草地牧草生长指标 |
2.2.3 家畜繁殖性能指标 |
2.2.4 家畜生产性能指标 |
2.2.4.1 母牛体重、日增重及相应的采食量指标体系 |
2.2.4.2 1岁育成母牛体重、日增重及相应的采食量指标体系 |
2.2.4.3 2岁育成母牛体重、日增重及相应的采食量指标体系 |
2.2.4.4 断奶—屠宰阉牛体重、日增重及相应的采食量指标体系 |
2.2.4.5 系统“九五”攻关目标 |
2.2.5 技术操作设计 |
2.2.5.1 施肥 |
2.2.5.2 放牧 |
2.2.5.3 补播 |
2.2.5.4 调制青贮饲料、干草 |
2.2.5.5 种植耐寒、短期高产饲料作物 |
2.2.5.6 疫病防治 |
2.2.5.7 补饲 |
2.2.5.8 放牧管理 |
第3章 南方人工草地放牧系统定量监测的原理与方法 |
3.1 南方发展人工草地的意义 |
3.2 人工草地放牧利用的意义 |
3.3 人工草地放牧系统定量监测的意义 |
3.4 南方人工草地放牧系统定量监测的原理 |
3.4.1 放牧系统的概念、特点、结构、功能与机制 |
3.4.2 系统定量监测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
3.5 放牧系统定量监测的方法 |
3.5.1 气候监测 |
3.5.2 土壤肥力监测 |
3.5.2.1 监测目的 |
3.5.2.2 监测样地的选择 |
3.5.2.3 取样方法 |
3.5.2.4 取样时间 |
3.5.2.5 测定项目 |
3.5.2.6 土壤肥力监测误差 |
3.5.3 草地牧草生长速率监测 |
3.5.3.1 监测目的 |
3.5.3.2 监测方法 |
3.5.4 草地平均牧草现存量 |
3.5.4.1 监测意义 |
3.5.4.2 监测时间 |
3.5.4.3 监测样点的数量与分布 |
3.5.4.4 样点布置 |
3.5.4.5 监测方法 |
3.5.5 家畜体重监测 |
3.5.5.1 监测目的 |
3.5.5.2 监测方法 |
3.5.6 产毛量 |
3.5.7 家畜采食量监测 |
3.5.8 家畜繁殖监测 |
3.5.8.1 监测目的 |
3.5.8.2 监测方法 |
3.5.9 经营管理监测 |
3.5.9.1 监测目的 |
3.5.9.2 载畜量监测 |
3.5.9.3 畜群周转 |
3.5.10 家畜疫病防治及其监测 |
3.5.10.1 ZYCBC系统肉牛疫病防治 |
3.5.10.2 XSBC系统肉牛疫病防治 |
3.5.10.3 家畜疫病防治监测 |
3.5.11 系统投入产出监测 |
第4章 系统监测结果与分析 |
4.1 牧草生产 |
4.1.1 牧草生长速率 |
4.1.2 草地牧草产量 |
4.1.3 草地平均牧草现存量 |
4.1.4 草地质量 |
4.2 土壤肥力 |
4.3 家畜繁殖性能 |
4.4 家畜生产 |
4.4.1 繁殖母牛体重 |
4.4.2 繁殖公牛 |
4.4.3 犊牛体重 |
4.4.4 后备牛体重 |
4.5 载畜量 |
4.6 牛群疫病防治 |
4.7 草畜供求关系 |
4.7.1 2000年与未优化阶段(1998年)草畜供求关系 |
4.7.2 2000年与1999年草畜供求关系 |
4.7.3 系统全年总需草量与草地产草量关系 |
4.8 系统经济效益 |
第5章 系统优化 |
5.1 系统优化目标及技术方案 |
5.1.1 牛群结构优化设计 |
5.1.1.1 模型变量和参数设置 |
5.1.1.2 数学方程 |
5.1.1.3 年初、年终存栏牛数及平均死亡率 |
5.2 饲草需求预算 |
5.2.1 繁殖母牛的体重变化及采食量指标 |
5.2.2 牛群饲养需求 |
5.2.3 牛群需求饲草的季节动态 |
5.3 饲草供求平衡 |
5.3.1 牧草生长速率与放牧管理 |
5.3.2 轮牧条件下的控制放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四、毛花雀稗及其相关种系统发育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花黑麦草种带真菌及病害多样性的研究[D]. 薛龙海. 兰州大学, 2020(01)
- [2]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D]. 张宗瑜. 兰州大学, 2020
- [3]毛花雀稗遗传多样性研究[D]. 唐华江. 贵州大学, 2017(04)
- [4]不同处理方法对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 唐华江,赵丽丽,陈超,宋高翔,帅菲. 种子, 2017(02)
- [5]羊草抗旱品系筛选及LcWRKY5转录因子新功能验证[D]. 马甜. 宁夏大学, 2014(05)
- [6]广东境内东江干流河岸带植被特征研究[D]. 陈建军. 暨南大学, 2010(09)
- [7]香根草护坡地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及其对人工干扰的响应机制研究[D]. 刘金根.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8]滇东北低山丘陵白三叶—鸭茅混播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优化研究[D]. 蒋建生. 甘肃农业大学, 2002(02)
- [9]毛花雀稗及其相关种系统发育的研究[A]. B.L.BURSON,吴永敷. 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上册),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