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种内及种间竞争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忆[1](2021)在《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竞争关系与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文中提出常绿阔叶林对全球性的碳循环以及森林资源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常绿阔叶林的分布面积位于世界第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砍伐,目前原始的常绿阔叶林保存较少,逐渐被人工或半天然的针叶林所替代,因此对常绿阔叶林的恢复和保护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hm2(100 m×100 m)常绿阔叶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紫楠(Phoebe shearer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榧树(Torreya grandis)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等4个主要树种的年龄结构、存活曲线、竞争指数以及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探讨了主要树种群种内和种间的关系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成因,并进一步预测了主要树种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保护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天目山1 hm2常绿阔叶林群落内起测胸径DBH≥1cm的木本植物共有2,282株,隶属于39科65属90种。按照胸径大小,将所测的植株分为小径级(1cm<DBH≤10cm)、中径级(10cm<DBH≤20cm)、大径级(20cm<DBH)三个类型,从个体株数和植物物种的数量、物种丰富度来看:小径级>中径级>大径级;从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来看:小径级>大径级>中径级;从均匀度指数来看:大径级>中径级>小径级。各树种的重要值表明,群落内优势种主要依次为紫楠、杉木、榧树、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细叶青冈、毛花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等。(2)紫楠共有599株,年龄结构以径级1幼龄个体为主,是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 Ⅲ型;杉木共有134株,年龄结构以径级3老龄个体为主,是衰退型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 Ⅰ型;榧树共有120株,年龄结构以径级1幼龄个体为主,为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Ⅱ型和Deevey Ⅲ型之间;细叶青冈共有176株,年龄结构以径级1幼龄个体为主,是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 Ⅲ型。(3)在种内竞争方面,竞争强度为:紫楠>细叶青冈>杉木>榧树。在种间竞争方面:以紫楠作为对象木时,竞争强度为:杉木>榧树>细叶青冈;以杉木作为对象木时,竞争强度为:紫楠>细叶青冈>榧树;以榧树作为对象木时,竞争强度为:杉木>紫楠>细叶青冈;以细叶青冈作为对象木时,竞争强度为:杉木>榧树>紫楠。其中,紫楠与杉木种群种内的竞争强于种间的竞争。(4)紫楠种群整体以及不同径级的个体都以集群分布为主,在群落中覆盖范围广泛,于西北角密度最大,各径级之间联系紧密,呈正关联。杉木种群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东南角,径级1个体的空间受限特征尤为显着。各径级以集群分布为主,径级1、径级2个体在小空间尺度范围内是随机分布。各径级之间呈正关联。榧树种群整体在群落中覆盖范围广泛,在32~50m的大空间尺度内呈随机分布,其余空间尺度内呈集群分布。径级1个体以集群分布为主,径级2、径级3个体以随机分布为主。在空间关联性上,径级1个体与径级2个体在小空间尺度范围内为正关联,在大空间尺度范围内无明显关联。径级1与径级3个体在小空间尺度范围内是负关联,大空间尺度内为无明显关联。径级2与径级3个体在13~28m空间尺度范围内是正关联,其他空间尺度内为无关联或负关联,在大的空间尺度内以负关联为主。细叶青冈种群整体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东南角,以集群分布为主。径级1、径级2个体为集群分布,径级3个体以随机分布为主。在空间关联性上径级1与径级2为正关联,径级1与径级3、径级2与径级3无明显关联。(5)在空间分布上,紫楠与杉木、榧树、细叶青冈三个种群都是负关联;杉木与榧树、细叶青冈两个种群都是正关联;榧树与细叶青冈是正关联,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关联性先增强后减弱。结论:天目山常绿阔叶物种丰富,多样性高,其中幼龄个体的丰富度、多样性尤为突出,群落发展良好,结构稳定。优势种有紫楠、杉木、榧树、青钱柳、细叶青冈、毛花连蕊茶等等。其中主要树种紫楠、榧树、细叶青冈为增长型种群,杉木为衰退型种群。紫楠与杉木种群种内的竞争强于种间的竞争。紫楠在种间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与杉木、榧树、细叶青冈在空间分布上呈负关联。杉木、榧树、细叶青冈为了减缓紫楠的竞争排除作用,实现共存,与紫楠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离。在空间分布上杉木、榧树、细叶青冈两两之间为正关联,这一发展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旧保持。
吴雁南[2](2021)在《浙江省几种弃管杉木林的群落特征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地区,其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于历史因素和频繁的人类活动使得大量原生林遭到砍伐和破坏。上世纪中后期为生产发展需要人工栽植大量杉木,杉木林已然成为省内最主要的人工林类型,具有结构简单、抗逆性弱和物种多样性低等特点。伴随自然保护地数量和面积的扩展、公益林保护政策的实施,过去遗留的大面积杉木林,在放弃人工森林的经营管理方式(弃管)后,封山育林,逐渐自然演替和发展,实现本土物种的恢复。本研究在浙江省4个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以人工杉木林为起点,采伐或不采伐后自然演替和更新恢复形成的弃管杉木林群落,建立6个1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对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并记录物种名称、胸径、高度和坐标等信息。通过对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为探究群落演替趋势和群落恢复机制提供参考,为杉木林向地带性植被群落的恢复和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做出可靠的森林管理决策,更好的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弃管杉木林中物种科数和属数差别不大,而种数有一定差别。未采伐样地中物种丰富度明显小于经历采伐活动的样地,并且不同采伐强度对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但只有经历高强度采伐的群落中,才拥有更多进入林冠层的物种。各弃管杉木林中,伴随采伐程度逐渐提升,杉木物种的重要值逐渐下降,杉科和杉属的优势地位也随之降低。此外,各样地的群落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表明弃管后群落的自然更新良好。杉木的径级结构在不同群落中表现不同,这主要受到群落在弃管前对杉木采伐方式的影响。(2)选择4种测度指标分析群落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P)和物种丰富度(S)。低、中、高采伐的样地内各物种多样性指标明显高于无采伐样地中的物种多样性。其中3种多样性指数(D、H、P)在各群落中变化规律一致,而S与它们的数值大小变化不完全一致。通过对所有样地分尺度研究得到,在10 m×10 m(小)、20 m×20 m(中)和50 m×50 m(大)取样尺度下,杉木数量(多度和相对多度)与物种多样性呈显着负相关,尺度达到100 m×100 m后,两者的相关性减弱甚至消失,可能是大尺度下拥有更多生境异质性引起的关系变化。将杉木数量进行等级划分,对组间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在小中大3种尺度下,均有杉木数量等级越高,物种多样性越低的规律。其中,当杉木相对多度达到30%后,群落物种多样性总发生显着降低。(3)通过完全空间随机模型和异质性泊松过程模型的比较发现,比起其他环境因子,影响弃管杉木林内生境异质性的主要因素在于杉木种群本身,群落中人工种植和采伐杉木的结果决定了生境异质程度,这与采伐强度无关,而与采伐方式有关。采伐后保留的杉木个体分布越均匀,样地内生境的异质程度越低;采伐后保留的杉木个体分布越集中,样地内生境的异质程度越高。杉木与主要阔叶物种的空间关联在不同物种组成的群落中表现不同。阔叶树中以常绿物种居多的群落中,杉木与优势常绿物种通常正关联,与优势落叶物种通常无关联。阔叶树中以落叶物种居多的群落中,杉木与优势常绿物种呈负关联,除与山槐种间表现正关联,发生良好共存外,与其他优势落叶物种总体表现负关联或无关联。
何绍烽[3](2020)在《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永丰县,地理位置115°41′30″E-115°44′40″E,26°54′35″N-26°54′50″N。它是雩山山脉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植被类型多样,森林群落结构复杂是良好的研究区域。本研究前期是对研究区进行植物本底调查和群落样地调查,后期主要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区内种子植物区系分析选取相似性系数、科属种数量统计与重要保护植物统计等方法;植物群落结构特点和物种多样性分析采用多样性指数、植被分类和重要值等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物种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水浆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种子植物165科657属1336种,分别占江西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百分比为82.5%、56.64%、30%。其中被子植物有160科652属1330种,裸子植物有5科5属6种。科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分布区类型和9个分布区变型,属有14个分布区类型15个分布区变型。2.植物区系有较强的过渡性质。科属分布类型热带成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3.16%、52.35%,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分别36.84%、44.8%。科属区系成分中热带性质均占优,属的温带成分相比于科在增加,科的热带成分在降低,体现保护区植物区系热带向温带过渡性质。3.含较多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区内含有中生代遗留下的裸子植物南方红豆杉、刺柏等;含有伯乐树属、大血藤属和青钱柳属等单型属;含有发育较为原始的多心皮被子植物科如八角科、木兰科等。4.中国特有成分较多。区内有中国特有属17属,中国特有种522种分别占雩山山脉中国特有属和种的89.47%、60.21%。5.珍稀保护植物多。珍稀保护植物共有37科61属81种,其中分为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35科59属79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有9种隶属于8科;《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有32种隶属于18科;国家级保护植物有10种隶属于8科;省级保护植物有66种隶属于28科。6.与乐安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广昌抚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区系相似程度高,其次与武夷山脉的铜钹山、阳际峰和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较高,与罗霄山脉的井冈山、九岭山和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相似性低,这说明水浆自然保护区区系特点具有武夷山脉植物区系地带性。7.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分为植被型9个、群系55个和群丛65个。8.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层次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各植被型间多样性指数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基本符合亚热带森林植被演替特点,说明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良好,水热资源条件丰富。
吴凯[4](2018)在《光竞争环境下杉木幼苗形态可塑性及生理响应研究》文中认为竞争在植物生长中无处不在,对植物个体形态、生长发育和种群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而地上部竞争又以光竞争为主,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光竞争甚至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自然生境中,较高的植株会通过遮掩较矮植株发生光竞争,但高矮植株仍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自然选择并未让较高植株无限长高,这可能是因为植物在光竞争中成为竞争优势方时,其个体会权衡高生长的投入和收益,同时平衡高生长与其他构件的生长,最终选择最优生长模式,以求在群落中保持自身的最优适合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具有材质好、速生丰产等优点。随着杉木木材需求量的增大,各地都积极营造杉木,杉木人工林面积急剧扩大,同时杉木小径材的价值被人们认可,人们种植杉木的密度也日益增大,造成杉木人工林林分提前郁闭,杉木种内光竞争增强。但目前针对杉木竞争的研究多集中在杉木的种内、种间竞争方面,针对杉木光竞争的研究较少。对于杉木这种大径材树种,其高生长一直是研究的关键点,在群落自然发展状态下,除了密度效应带来的竞争外,个体大小差异所形成的光竞争的研究一直被忽视。如何在密植经营模式下合理调整林分结构仍是杉木人工林经营的一大难题,而且光竞争条件下,杉木能否通过树高、冠幅等地上部形态的可塑性变化以适应高密度林分的生长环境?而研究揭示出杉木对光竞争的内在响应机制对维持杉木可持续经营具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杉木密植导致杉木光竞争环境发生变化的现状,选择高生长优势明显的“020”无性系杉木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模拟试验,设置行状竞争模式和群状竞争模式,通过人为调整邻株的高度差,构建不同强度的光竞争,形成局域性的光竞争环境,以此研究杉木在不同光竞争条件下的邻域效应。通过测定优势木和邻近竞争木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和生理指标,开展杉木对光竞争环境的形态生理学响应机制研究,并为实际生产中合理配置杉木幼苗,以及提高杉木人工林在密植状态下的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光竞争处理对杉木幼苗树冠下光环境的影响表现为:两种种植模式所营造的光环境差异较大,行状模式的色温在4745.25 K-6102.44 K之间,群状模式的色温4949.42 K-6602.39 K;行状模式的 PPFD 在 171.15 μmol·m-2·s-1-301.86 μmol·m-2·s-1 之间,群状模式的PPFD 在 187.21μmol·m.2·s-1-374.27 μmol·m-2·s-1之间;行状模式的照度在7443.29 Lux-17548.72 Lux之间,而群状模式的照度在8564.52 Lux-15563.68 Lux之间。对比两种种植模式的叶面积指数,均表现为高度竞争与中度竞争的差异不显着(P>0.05),而轻度竞争的叶面积指数却显着大于前两者。行状模式下红光远红光比值的最大值出现在2月的中度竞争处理(1.04),群状模式下红光远红光比值出现在10月的强度竞争处理(1.19),但随着时间的推移,2种种植模式下红光远红光比值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2)杉木冠层结构对光竞争环境的响应主要表现为:光竞争环境中,杉木冠层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可塑性变化。行状模式和群状模式的杉木幼苗叶面积指数表现一致,均为轻度竞争<中度竞争<强度竞争。总体来说,行状模式下的杉木幼苗天空开度大于群状模式。行状模式和群状模式的杉木幼苗天空开度表现一致,都为轻度竞争<强度竞争<中度竞争。行状模式和群状模式的杉木幼苗叶倾角表现一致,均为轻度竞争<中度竞争<强度竞争。(3)杉木幼苗生长对光竞争环境的响应表现为:不同的竞争强度下,杉木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机制,在行状模式中,中度竞争处理可以促进较矮植株的苗高冠幅增长,可提高较高植株的地径和分枝数。两种竞争模式中,行状模式处理下杉木幼苗对光竞争作出的响应强于群状模式,群状模式下由于竞争优势木样本的数量差距较大,较高植株难以对较矮植株形成竞争压力。在行状模式中,中度竞争和轻度竞争处理下,随着时间的增长,在6月至8月,较矮植株的苗高冠幅开始超过较高植株,并在后期保持领先优势;同时这两种处理下,较高植株的分枝数和地径在1年的生长周期内基本都保持领先优势。群状模式下,较高植株与较矮植株在形态差异上不大,甚至出现地径小于较矮植株的现象,竞争作用不明显。(4)杉木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对光竞争环境的响应表现为:两种种植模式下,杉木生物量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行状模式中生物量表现为高度竞争>中度竞争>轻度竞争,且较矮植株生物量高于较高植株,而群状模式中生物量表现相反,并且较高植株的生物量明显高于较矮植株。不同光竞争环境强度对杉木幼苗养分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两种种植模式中,杉木各器官C含量排名为:叶>茎>根。N含量排名为:叶>茎>根。P含量排名为:叶>根>茎。K含量排名为:叶>茎>根。各器官的养分排名基本符合一般规律。对比优势木和竞争木来看,较高植株并不比较矮植株C含量高,而N、P、K的含量较低植株出现大于较高植株的情况。(5)杉木幼苗光合能力对光竞争环境的响应表现为:随着种植时间的推移,各处理的基础荧光F0呈现逐渐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最大荧光值FM呈现出上升后略微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表现出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行状模式的中度竞争和轻度竞争的F0在10月出现一个低谷值,之后又缓慢回升。两种种植模式下SPAD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行状模式的中度竞争在4月出现一个低谷值,之后又快速回升,其他两种强度竞争均表现为稳定增长趋势。群状模式下,强度竞争和轻度竞争在4月出现低谷值。行状模式下,杉木非竞争面与竞争面的叶绿素a含量总体差异不显着(P>0.05),但在中度竞争中,杉木竞争面的叶绿素a含量达显着差异(P<0.05),竞争面的叶绿素a含量较高。群状模式下,杉木竞争面叶绿素a含量在强度竞争和中度竞争处理下的差异显着(P<0.05),非竞争面的叶绿素a含量较高。两种种植模式下杉木竞争面的叶绿素b差异不大。(6)杉木幼苗抗氧化系统对光竞争环境的响应表现为:行状模式下,3种处理间MDA含量排名为:强度竞争>中度竞争>轻度竞争;但群状模式下,MDA含量表现为:强度竞争<中度竞争<轻度竞争。行状模式下,3种处理间POD活性排名为:强度竞争>中度竞争>轻度竞争;但群状模式表现出相反的规律。行状模式下,3种处理间SOD活性排名为:强度竞争>轻度竞争>中度竞争;但群状模式下,3种处理间SOD活性排名为:轻度竞争<中度竞争<强度竞争。(7)综上所述,不同高竞争位杉木幼苗对光竞争环境具有明显的响应机制:杉木幼苗会通过抗氧化酶系统、叶绿素荧光系统和养分分配系统调整自身体内生理学指标,从而诱导形态上的可塑性变化,即,初具竞争优势的杉木植株,会通过分枝和地径的生长来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而暂处竞争劣势的植株,会通过高生长和冠幅的偏向性生长提高自身的光获取能力,保证自身的生长需要,不被优势树所淘汰,最终使自身的生长达到一个最优适合度。
吴明[5](2015)在《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6个标准样地的每木调查数据,采用竞争影响区域法和Hegyi的简单竞争指数模型对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索马尾松-麻栎混交林种群内部、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竞争强度与林木胸径大小的关系,试图为马尾松资源的合理保护、最优经营密度的确定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内Ⅳ级和V级马尾松数量较多,所占的比重较大;I级马尾松幼苗数量较少。本地马尾松人工混交林多为幼龄林和成熟林。(2)根据理论和数学方法,从20230个数据中得出5m为竞争木的样圆半径。采用“偏移”消除边缘效应,选取样地内的124株马尾松作为对象木,以对象木为中心,在调查样地以及偏移得到的样地范围内以距离对象木5m且与对象木存在树冠重叠的树木作为竞争木。(3)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中马尾松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均随对象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同一径级的种间竞争均大于种内竞争。(4)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用此模型来预测各径级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当对象木胸径DBH≥20cm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本研究为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的经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当马尾松胸径小于20cm时可加以必要的人工管理措施,例如及时对马尾松周围的麻栎进行间伐等措施从而缓解竞争木对马尾松的竞争压力,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和经营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
李晗[6](2015)在《中国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栽培制度是森林培育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林木如何科学合理种植的根本所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杉木栽培制度才能使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从当前的研究和实践层面来看,对杉木栽培制度的研究目前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比较薄弱。因此,本研究提出构建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的课题旨在对杉木分布栽培状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以根据自然条件、生产力划分产区及不同立地条件划分的方法实现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的归纳和构建,从而对今后杉木及其它树种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论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标及意义,研究特色和创新点及相关概念;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林木栽培制度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了解该领域过去的研究路线以及最新动态。对我国杉木栽培制度和农业耕作制度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期通过这些文献综述积累本研究所需的理论、方法,确定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第三章主要通过对林业经营模式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杉木生长、发展的社会背景的全面思考,提出本研究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第四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以自然条件、生产力划分不同产区及各产区不同立地条件划分的研究视角构建了杉木栽培制度研究的理论体系,对以自然条件划分的八个产区进行探讨,按照树种的多种功能用途,如肥土树种、耐旱耐贫瘠树种、速生丰产树种、防大气污染树种、珍稀濒危树种、珍贵用材树种、观赏树种等分类罗列出各个产区可与杉木混交或轮栽的树种,以及可在杉木林混作间种的粮食作物、蔬菜、经济作物、中草药类、菌类及绿肥作物等,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根据立地条件的好、中、差将已列出的树种及林下经济种类按照适生林地条件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从而为杉木栽培制度的构建及将来的实际应用等方面提供了便捷和更多选择性;第五章主要根据一些杉木栽培制度的实例,阐述和分析强调了杉木栽培制度构建的必要性,为杉木栽培制度的建立提供更多可行性和现实指导意义。构建杉木栽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杉木产量、维护林地生态环境,杉木栽培制度的建立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实现杉木林速生丰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培育杉木林的过程中,要做到林地资源高效利用,长短期效益相结合,低投入高回报,林地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从而形成科学健全的杉木栽培制度。
杨万霞[7](2013)在《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生长及叶药用成分含量的差异性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是通过对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光合特性及其药用成分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地理变异规律和年动态变化规律,阐明青钱柳各药用成分的时空变异规律,并筛选出优良的药用/材用种源、家系。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差异以及光合指标在同一时期内差异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青钱柳高生长的持续整个生长季节,属于全期生长型。2)青钱柳两年生苗生长指标(苗高和地径的年生长量、复叶面积、复叶干重)、光合指标的地理变异趋势是以东经112°、北纬24°为中心,向西北和东北方向呈上升的趋势。比叶重的地理变异模式以东经112°、北纬24°为中心,向西北和东北方向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两年生苗叶中各药用成分的含量各月份之间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的最佳利用时间为10月份。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β-谷甾醇、总三萜的最佳利用时间为9月份。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铁、锌的最佳利用期7月份。锰的最佳利用期在10月份,铜的最佳利用期在9月份。4)青钱柳两年生苗叶中各药用成分的含量有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表现为:青钱柳叶中各微量元素的地理变异规律基本一致,都是以东经112°,北纬24°为中心线,向东北和西北方向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青钱柳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地理变异规律为以东经116°,北纬31°为中心高点,向东南、西南方向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青钱柳叶片中异槲皮苷含量的地理变异规律为以东经116°,北纬30°和东经110°,北纬26°为两个中心高点,向四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青钱柳叶片中山奈酚含量的地理变异规律为以东经110°,北纬29°为中心高点,向东南、西南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青钱柳叶片中β-谷甾醇含量地理变异规律,是以东经118°,北纬30°和东经108°,北纬26°两个高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趋势。青钱柳叶片中总三萜含量的地理变异规律,是以东经116°,北纬31°为中心高点,向四周逐渐降低的趋势。青钱柳叶片多糖地理变异规律性,是以东经109°,北纬26°为中心高点,向四周逐渐降低的趋势。5)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两年生苗不同部位黄酮类化合物、β-谷甾醇、总三萜的含量和产量,都是叶中最大,其次为根,茎最低,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两年生苗不同部位多糖的含量叶中最大,其次为根,茎最低。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两年生苗不同部位多糖的产量根中最大,其次为叶,茎最低。6)不同年龄之间的青钱柳苗叶中黄酮类化合物、β-谷甾醇含量的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水平,不同年龄青钱柳叶中总三萜、多糖含量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7)初步选出的优良种源/家系如下:优良用材种源:云南昆明种源、贵州剑河种源、江西庐山种源、浙江安吉种源;优良用材家系:剑2、庐6#、鹤10#、庐8#、云4#、云2#、庐2#、云5#;优良药用种源:安徽舒城种源、江西庐山种源、浙江安吉种源、湖北鹤峰种源;优良药用家系:庐2#、庐6#、鹤11#、舒4#、安5#、庐4#、漳5#、剑2#。
商侃侃[8](2011)在《中国东部亚热带微地形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分异格局及其成因与维持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是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大量种类残存并长期共存,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影响,生存现状恶化,种群更新和群落维持能力差,深入研究区域内大量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共存机制,有助于对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种类的保育和恢复提供实践指导,丰富我国亚热带山地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生态学理论研究。本论文从地形-植被关系入手,通过调查测定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孑遗落叶阔叶群落的分布类型、生境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植物叶性状,揭示微地形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及其群落的分异格局,从生境异质性、植物性状的响应、种间关系和种群更新格局四个方面,阐明微地形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分异格局的成因及其维持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孑遗落叶阔叶群落的分布格局在微地形上存在分异群落聚类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天目山孑遗落叶阔叶群落在微地形上存在分异,具有各自主要的分布类型,形成地形顶极群落。青钱柳分布的范围最广,在海拔高度600~800 m范围内的谷床和谷坡中优势度相对较大;枫香在海拔高度600 m以下的坡地上最为丰富,谷床中次之;而同属的高海拔替代种缺萼枫香则在海拔高度800 m以上的坡地、谷坡和顶坡上都有较大优势;蓝果树在海拔高度800 m以上的谷头凹地、坡地占据较大优势;香果树则仅在海拔高度800 m以上的谷床和谷头凹地中占优势;领春木则仅分布在海拔高度1000~1200 m以上的谷床中。与山地垂直带植被带群落相比,孑遗落叶阔叶群落的分布、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均存在差异,多占据在谷床、谷坡、谷坡凹地、顶坡和陡坡等微地形单元上,既填补了常绿阔叶林未能占据的生境空间,也进入到坡地上地带性植被的林窗中,构成斑块状镶嵌的山地植被格局。(2)海拔和微地形单元是决定孑遗落叶阔叶群落分异的主要因子通过CCA分析孑遗落叶阔叶群落与地形因子间关系,结果表明群落分布受海拔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微地形单元,坡度和坡向的影响较小。随着海拔升高,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低海拔优势种枫香被缺萼枫香、香果树、蓝果树等替代,适应冷凉气候条件的常绿伴生树种交让木替代了细叶青冈、小叶青冈,壳斗科落叶乔木短柄袍替代低海拔的麻栎。微地形单元具有自身的地表特征,形成不同的地表干扰体系,阻碍植被的演替进程。坡度是影响滑坡、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也是不同微地形单元的重要特征,通过滑坡使部分种类可以首先占据干扰后的生境,为孑遗落叶阔叶树种提供种群更新和维持的机会。(3)孑遗落叶阔叶树种间及与其它树种间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生态位分化孑遗落叶阔叶树种为环境变化后的残存类群,其分布的地形条件和资源空间存在差异,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境偏好,多分布在特殊的不稳定生境中。香果树、领春木集中分布在沟谷中,蓝果树、缺萼枫香主要分布在顶坡和坡地上,生态位宽度较窄,树种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小,存在明显的分异格局,体现了空间分布上物种间的排斥性,是长期适应不同的微环境、利用不同资源空间的结果。蓝果树、缺萼枫香、枫香、香果树等多数种类为长寿命的先锋种,在干扰后可与短寿命的先锋种一起侵入到裸地生境。如果立地长期稳定,当短寿命的先锋种如雷公鹅耳枥、化香树等逐渐消退后,长寿命的孑遗落叶阔叶树种便得以成为优势种,在两者种间关系上多呈显着负关联关系,表明其生态位存在显着差异,是物种在群落演替上实现生态位互补的表现。随着演替的进程,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如坡地上的蓝果树、缺萼枫香,也为耐荫的常绿树种提供了庇护的场所,由于具有较长的寿命和高大的个体,可以在常绿树种不断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群落的超高层,实现与常绿树种的共存,种间关系上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体现了种群在垂直空间上的生态位分化。(4)微地形上优势种采取不同的更新策略和类型维持其种群及群落孑遗落叶阔叶树种部分种类选择长距离的扩散,在适宜生境中间歇型更新,如青钱柳、缺萼枫香等。部分种类因生境限制,在不断干扰下,选择母树周围的间歇型更新,如领春木、香果树。在相对稳定的微地形单元上,如坡地上,通过种子更新占据生境后,蓝果树、枫香等孑遗落叶阔叶树种通过固有的萌枝能力迅速扩大种群,形成径级大小相似的多主干植株,迅速占据优势地位;在不稳定的微地形单元上,如谷床、谷坡中,香果树、领春木、枫香等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种子更新受限,植株受到干扰造成损伤,常有个体枯死,通过其极强的萌枝更新能力补充零星的幼苗更新以及干扰造成的个体损伤。在相对稳定的立地下,由单株或少量林冠个体枯死形成小林窗导致的逐树替代是群落更新的主要机制。本区域低海拔常绿阔叶林区域因受到强烈的人为活动和自然干扰影响,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缺乏种源,致使枫香林下常绿树种稀少,枫香种群以不连续的间歇型更新以及较强的萌枝能力,在各微地形单元上长期占据优势地位。中海拔地区,相对稳定的坡地、顶坡、谷头凹地上,蓝果树、缺萼枫香、香果树种群更新呈间歇型,以先锋种形式侵入林窗,而林下的小叶青冈、长叶石栎更新旺盛,在没有大规模干扰的情况下,坡地和顶坡上将继续向以逆-J字型的小叶青冈、长叶石栎为优势种的群落发展,而孑遗落叶阔叶树种以其长寿命特征处于群落的超高层;同时,由于该区域地形变化复杂,坡度较陡,易发生滑坡形成小面积的林窗,蓝果树、缺萼枫香可凭其长距离扩散能力,占据新生境。低山常绿阔叶林区域的谷床、谷坡中,紫楠种群更新呈逆-J字型,处于发展期,将取代青钱柳成为优势种;而青钱柳种群更新呈间歇型,且幼苗远离母树,在频繁地冲刷下形成青钱柳群落的斑块状更新。在中海拔的谷床中,由于频繁的干扰,小叶青冈、长叶石栎种群多处于较小径级处,且有枯死现象,缺少大径级个体,频繁的干扰阻止了常绿顶极树种的发展;而香果树为长寿命的高大阳生乔木,种群更新呈间歇型,具有较强的萌枝能力,在群落中长期占据优势地位;领春木种群更新也呈间歇型,幼苗的更新依赖于频繁的地表扰动,幼树、中树的成活率较高,且该年龄段植株的萌枝率也比较高,使其种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得以维持。(5)叶性状相似的树种对微地形单元具有相似的响应孑遗落叶阔叶群落主要阔叶乔木树种的叶性状受到微地形单元的影响最大,微地形单元通过改变土壤的养分条件和干扰体系,影响了树种分布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不同微地形单元上呈现不同的格局,谷床、谷坡上占优势树种多具有较大的叶面积和比叶面积,较低的干物质含量,高氮含量;谷头凹地、顶坡、坡地上占优势树种的叶性状格局则相反,叶面积和比叶面积较小,干物质含量高,氮含量低;从谷床到顶坡,叶面积、氮含量呈减小趋势,干物质含量呈增大趋势。聚类和PCA分析结果表明,34个树种可以划分具有相似叶性状的4大类型,常绿树种除交让木外,多为具有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低氮含量、高干物质含量特征的一类,与孑遗落叶阔叶树种间存在差异,多为坡地上群落的主要伴生种或优势种;落叶种类多具有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大,氮含量高,干物质含量低的特点,较适宜在沟谷地形中生存。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及其主要伴生树种间的叶性状格局存在差异,青钱柳与多数叶面积较大的落叶树种刺楸、天目木姜子、玉铃花、黄山木兰等具有相似的叶性状格局;枫香、香果树、领春木、灯台树、八角枫等具有比叶面积大,干物质含量低,氮含量高的特点;蓝果树、缺萼枫香、短毛椴、交让木划分为一类;常绿树种与雷公鹅耳枥、短柄袍、鸡爪槭等叶面积小的落叶树种的叶性状较为相似。基于叶性状特征划分的类型与其分布的生境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形成了不同的植物群落。(6)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生态种组基于以上研究,将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划分为基于分布以及更新、适应、竞争策略的生态种组,可以划分为两类:生境填充种:包括领春木、青钱柳、香果树,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干扰频繁的沟谷区域占据优势地位,填补地带性植被构成种未能占据的生境空间,种群更新依赖于频繁的干扰并呈间歇型,可通过极强的萌枝能力补充、维持种群,种间竞争能力较弱。林窗修复种:包括蓝果树、缺萼枫香、枫香等,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干扰周期长的坡地林窗中占据优势地位,通过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迅速扩大种群,种群更新能力弱,依赖于远离母株的间歇型更新维持区域种群,与地带性植被构成种多为正相关关系,通过垂直空间上的生态位分化而共生。
黄兴亮[9](2011)在《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中龄期生产力及其土壤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福建建瓯13年生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混交比例,杉木:福建含笑=3:1)、杉木纯林和10年生福建含笑纯林为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取样和分析,研究不同林分的蓄积量、乔木层生物量、土壤性质、福建含笑树干曲线模型和干形,另外还研究、比较了人工林和天然林福建含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13 a生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的生产力与杉木纯林接近。13 a生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的单位面积蓄积量(209.83 m3·hm-2)只有杉木纯林的96.57%,但乔木层总生物量(112.13 t·hm-2)是杉木纯林的104.53%;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年平均蓄积生长量(16.14 m3·hm-2·a-1)为福建含笑纯林的1.37倍,但年平均乔木层总生物量增量(8.63 t·hm-2·a-1)仅为福建含笑纯林的1.02倍。福建含笑纯林虽然年平均蓄积生长量最小,但其年平均乔木层总生物量增量(8.45 t·hm-2·a-1)是杉木纯林的1.02倍。(2) 13 a生杉木-福建含笑混交林对表层土壤性质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与杉木纯林和福建含笑纯林相比,杉木-福建含笑混交林表层土壤(0-10 cm)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3.27%和7.85%,水解性N分别提高16.42%和23.68%,速效P分别提高1.15%和4.74%,速效K分别提高10.03%和14.29%,pH值分别提高5.80%和10.20%。(3)福建含笑人工林木材属轻,其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为0.462 g·cm-3,比天然林木材的气干密度小2.38%,木材组织结构比天然林木材稍疏松,但两者品质差别很小,不会影响到木材的用途。天然林与人工林福建含笑木材各向干缩系数和体积干缩系数均较小,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变形小。人工林福建含笑木材的综合强度为132.55 Mpa,接近天然林木材的134.26 Mpa,综合强度为低、接近中等,适合用作家具及室内装饰等非结构材料。(4)佟金权等(2000)提出的削度方程是最好的混交林和纯林福建含笑削度方程;混交林福建含笑的平均胸高形数0.520,大于纯林福建含笑(0.508),混交林福建含笑的平均高径比0.953,大于纯林福建含笑(0.652),尖削度小于纯林福建含笑。
冯岚[10](2010)在《青钱柳生殖发育解剖学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为青钱柳的人工林定向培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显微水平上,系统地研究了青钱柳生殖发育过程中几个关键过程,包括青钱柳的花芽分化过程、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解剖学观察、雌花柱头的形态、花粉的形态、花粉的耐贮性和青钱柳生长物候学等。研究结果表明:1.对青钱柳生长习性进行物候观察,4月下旬,雌花柱头发育成熟,进入可授期;5月中旬,青钱柳雄花发育成熟并散粉,散粉期为一周左右。同一植株雌雄花具有明显的雌雄异熟现象。2.青钱柳雄花发育总共经历了4个阶段,即雄蕊形成发育期、花药及花药壁的发育,小孢子的发生,雄配子体发育4个时期。雌花发育分为花芽分化始期、雌蕊花序原基出现期、总苞及花被原基形成期、雌蕊分化期、胚珠发育期、大孢子及雌配子体发育期6个时期。在雌雄花发育分化过程中,雄配子体发育和绒毡层细胞的发育、雌雄蕊发育的外部形态特征与解剖特征都存在相互的对应关系。3.青钱柳的雌花柱头2裂,呈羽毛状,为干性柱头。4.花粉形态呈扁球形;赤道面观呈椭圆形,极面观为五边形。花粉表面纹饰为细颗粒状;花粉具45个萌发孔,分布在赤道面上。花粉外壁外层由覆盖层、柱状层、垫层组成,外壁内层不明显。5.在硼酸10mg?L-1 +蔗糖10%培养基上,青钱柳花粉萌发率最高。含水量为7.3%的花粉,贮藏在-80℃条件下生活力最高,贮藏4个月后花粉生活力还维持在50%左右。
二、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种内及种间竞争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种内及种间竞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竞争关系与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种群竞争的研究进展 |
1.2.3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
1.2.4 常绿阔叶林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气候水文 |
2.2 土壤类型 |
2.3 植被资源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图 |
3.3 研究方法 |
3.3.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3.3.2 物种多样性 |
3.3.3 重要值与优势种 |
3.3.4 主要树种的确定 |
3.3.5 径级划分 |
3.3.6 年龄结构 |
3.3.7 存活曲线 |
3.3.8 竞争指数 |
3.3.9 点格局分析 |
4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 |
4.1 树种组成 |
4.2 物种多样性 |
4.3 优势种的确定 |
4.4 主要树种的确定 |
4.5 小结 |
5 主要树种种群的基本特征 |
5.1 各项指标参数 |
5.2 年龄结构 |
5.3 存活曲线 |
5.4 竞争指数 |
5.5 小结 |
6 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
6.1 单个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6.2 空间关联性分析 |
6.2.1 种内不同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 |
6.2.2 种间空间关联性 |
6.3 小结 |
7 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分析与讨论 |
7.1.1 植物多样性 |
7.1.2 年龄结构与存活曲线 |
7.1.3 竞争指数 |
7.1.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7.1.5 种内空间关联性 |
7.1.6 种间空间关联性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创新点 |
7.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浙江省几种弃管杉木林的群落特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群落特征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群落基本组成 |
1.1.2 物种多样性 |
1.1.3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科学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3.1 群落基本组成特征 |
2.3.2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2.3.3 统计分析 |
2.3.4 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三章 弃管杉木林群落基本组成特征 |
3.1 物种组成和垂直结构 |
3.1.1 物种组成 |
3.1.1.1 科组成 |
3.1.1.2 属组成 |
3.1.1.3 种组成 |
3.1.2 垂直结构 |
3.2 重要值和区系分析 |
3.2.1 重要值 |
3.2.2 区系分布 |
3.2.2.1 科组成 |
3.2.2.2 属组成 |
3.3 群落和主要种群的径级结构 |
3.3.1 群落的径级结构 |
3.3.2 杉木的径级结构 |
3.3.3 优势阔叶乔木种的径级结构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 |
3.4.2 群落的结构特征 |
第四章 不同尺度下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4.1 群落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 |
4.2 三种尺度下杉木数量的空间分布 |
4.3 三种尺度下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 |
4.4 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随尺度的变化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群落中杉木及其与阔叶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
5.1 杉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
5.2 杉木与阔叶优势乔木种的空间关联 |
5.2.1 杉木与主要落叶阔叶种的关系 |
5.2.2 杉木与主要常绿阔叶种的关系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样地维管植物名录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2.2 我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2.3 植被分类研究进展 |
1.2.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5 区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特征 |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
2.1.4 植被概述 |
2.2 保护现状 |
3 水浆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植物种类调查 |
3.1.2 数据分析 |
3.2 种子植物组成分析 |
3.2.1 种类和数量 |
3.2.2 种子植物科与属的组成 |
3.3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3.3.1 优势科和表征科 |
3.3.2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3.3.3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3.3.4 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3.4 珍稀濒危植物 |
3.5 植物区系相似性比较 |
3.6 小结 |
4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 |
4.1 研究方法 |
4.1.1 群落调查 |
4.1.2 重要值 |
4.1.3 群落分类 |
4.1.4 多样性指数 |
4.2 植物群落类型 |
4.3 主要植物群落组成及特征 |
4.3.1 暖性针叶林 |
4.3.2 针阔叶混交林 |
4.3.3 阔叶林 |
4.3.4 竹林 |
4.3.5 灌丛 |
4.3.6 水生植物和草丛 |
4.3.7 人工林 |
4.4 不同植被型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
4.4.1 不同植被型不同层次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
4.4.2 不同植被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
4.5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
5.2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归属 |
5.3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群落物种多样性 |
5.4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浆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光竞争环境下杉木幼苗形态可塑性及生理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植物邻株竞争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地上竞争与地下竞争的关系 |
1.1.2 影响植物邻株竞争的主要因素 |
1.2 植物光竞争研究进展 |
1.3 杉木种内及种间竞争研究进展 |
1.4 植物邻域效应的研究进展 |
2 研究方法 |
2.1 拟解决关键问题 |
2.2 研究技术路线 |
2.3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4 测定方法 |
2.4.1 竞争区域光环境的测定 |
2.4.2 杉木形态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3 叶片光合能力指标的测定 |
2.4.4 植株生物量及养分含量测定 |
2.4.5 叶片抗氧化生理指标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光竞争处理对杉木幼苗树冠下光环境的影响 |
3.1.1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树冠下R:FR的比较 |
3.1.2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树冠下色温的比较 |
3.1.3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冠下PPFD的比较 |
3.1.4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冠下照度的比较 |
3.2 光竞争处理对杉木幼苗冠层结构的影响 |
3.2.1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比较 |
3.2.2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冠层天空开度的比较 |
3.2.3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冠层叶倾角的比较 |
3.3 光竞争处理对杉木苗高及其它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1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苗高的比较 |
3.3.2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地径的比较 |
3.3.3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冠幅的比较 |
3.3.4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分枝数的比较 |
3.4 光竞争处理对杉木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 |
3.4.1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各器官生物量的比较 |
3.4.2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各器官C及养分含量的比较 |
3.4.3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各器官C及养分分配的比较 |
3.5 光竞争处理对杉木幼苗光合能力的影响 |
3.5.1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
3.5.2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
3.5.3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SPAD的比较 |
3.5.4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幼苗叶片自发荧光强度的比较 |
3.6 光竞争处理对杉木幼苗抗氧化生理指标的影响 |
3.6.1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叶片MDA含量的比较 |
3.6.2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叶片POD活性的比较 |
3.6.3 不同光竞争处理下杉木叶片SOD活性的比较 |
4 讨论 |
4.1 杉木对光竞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响应研究 |
4.2 杉木对光竞争环境的生理学响应机制研究 |
4.3 光竞争环境杉木邻株之间正/负相互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人工混交林概念及研究历史 |
1.2 混交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 |
1.2.1 混交林种内种间关系概述及研究意义 |
1.2.2 混交林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研究进展 |
1.3 单木竞争指标概述 |
1.3.1 单木竞争指标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3.2 单木竞争指标制定的原则 |
1.3.3 确定对象木的方法 |
1.3.3.1 镜像、偏移和线性膨胀方法 |
1.3.3.2 结构生成方法 |
1.3.3.3 其他方法 |
1.3.4 鉴别竞争木的方法 |
1.3.4.1 固定半径法 |
1.3.4.2 树冠重叠法 |
1.3.4.3 其他方法 |
1.3.5 竞争指标数量化的方法 |
1.3.6 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标 |
1.3.6.1 竞争影响区域法 |
1.3.6.2 Hegyi的简单竞争指标 |
1.3.6.3 Pretzsch和Bachmann的KKL方法 |
1.3.6.4 竞争木株数控制法 |
1.3.7 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标 |
1.3.7.1 胸径大小比法 |
1.3.7.2 与树冠有关的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标 |
1.4 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关系 |
1.5 小结 |
2 引言 |
3 数据来源与试验方法 |
3.1 样地自然概况 |
3.1.1 薄山林场概况 |
3.1.2 马道林场概况 |
3.2 样地调查与数据分析 |
3.3 单木竞争指数模型的建立 |
3.3.1 对象木的选择方法(消除边缘效应的干扰) |
3.3.2 竞争木的鉴别方法 |
3.3.2.1 竞争木的确定范围 |
3.3.2.2 冠幅重叠 |
3.3.3 单木竞争指标的选择 |
3.4 数据分析和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样地调查结果分析 |
4.2 马尾松种群结构分析 |
4.3 对象木的选择方法分析 |
4.4 竞争木的确定范围 |
4.5 对象木与竞争木的测树因子分析 |
4.6 马尾松种内种间竞争强度 |
4.6.1 马尾松种内竞争强度 |
4.6.2 马尾松种间竞争强度 |
4.7 胸径与竞争强度的关系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6)中国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1.4 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杉木栽培制度 |
1.5.2 杉木不同产区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林木栽培制度的研究现状 |
2.2 我国杉木栽培制度研究现状 |
3 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3.1 指导思想 |
3.1.1 “木材培育”论 |
3.1.2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 |
3.1.3 林业分工理论 |
3.1.4 “近自然林业”理论 |
3.1.5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
3.1.6 杉木栽培制度构建指导思想 |
3.2 原则 |
3.2.1 高生产力的原则 |
3.2.2 生态系统稳定的原则 |
3.2.3 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
3.2.4 高效原则 |
3.2.5 市场需求原则 |
3.3 依据 |
3.3.1 地带性依据 |
3.3.2 长期与短期效益结合依据 |
3.3.3 地力长期维护依据 |
3.3.4 绿色成本换算依据 |
3.3.5 林地高效利用依据 |
4 杉木栽培制度构建方法 |
4.1 以自然条件划分的产区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1.1 杉木北带 |
4.1.1.1 秦巴山区 |
4.1.1.2 伏牛山南坡、桐柏山、大别山地区 |
4.1.2 杉木中带 |
4.1.2.1 滇南地区 |
4.1.2.2 湘西南地区及黔东南清水江流域 |
4.1.2.3 两湖沿江丘陵、台地滨湖亚区 |
4.1.2.4 赣浙闽中低山亚区 |
4.1.2.5 南岭山地亚区 |
4.1.3 杉木南带 |
4.2 以生产力划分的产区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2.1 中心产区 |
4.2.2 一般产区 |
4.2.3 边缘产区 |
4.3 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1 秦巴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2 伏牛山南坡、桐柏山、大别山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3 滇南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4 湘西南地区及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5 两湖沿江丘陵、台地滨湖亚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6 赣浙闽中低山亚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7 南岭山地亚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4.3.8 杉木南带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栽培制度构建 |
5 杉木栽培制度构建实例分析 |
5.1 福建泰宁城关林场杉木薏米复合经营模式分析 |
5.2 闽北山区杉木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生长及叶药用成分含量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青钱柳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1.1 青钱柳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 |
1.1.2 青钱柳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 |
1.1.3 青钱柳资源培育研究 |
1.2 林木地理变异与种源研究现状 |
1.2.1 林木地理变异 |
1.2.2 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 |
1.2.3 药用植物地理变异与种源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苗期生长特性的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苗木生长的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1.3.1 苗期生长节律的测定 |
1.3.2 复叶性状的测定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1.4.1 苗高和地径曲线拟合 |
1.4.2 非平衡巢式设计 |
1.4.3 趋势面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生长节律的差异 |
2.1.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高年生长动态 |
2.1.2 不同种源青钱柳地径年生长动态 |
2.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苗期苗高生长量的差异 |
2.3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苗期地径生长量的差异 |
2.4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复叶性状的差异 |
2.5 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的变异层次及幅度 |
2.6 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2.7 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 |
3 小结 |
3.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生长节律差异 |
3.2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差异 |
3.3 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的变异层次及幅度 |
3.4 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3.5 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 |
第三章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苗期光合特性的差异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光合指标的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叶片光合速率的差异 |
2.1.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的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
2.1.2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的叶片光合速率的差异 |
2.2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叶片气孔导度的差异 |
2.2.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的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
2.2.2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的叶片气孔导度的差异 |
2.3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叶片蒸腾速率的差异 |
2.3.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的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
2.3.2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的叶片蒸腾速率的差异 |
2.4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叶片细胞间 CO2 浓度的差异 |
2.4.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的叶片胞间 CO2 浓度的日变化 |
2.4.2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的叶片胞间 CO2 浓度的差异 |
2.5 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与光合特性的相关性 |
2.6 青钱柳苗期光合特性的的地理变异规律 |
3 小结 |
3.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 |
3.2 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与光合特性的相关性 |
3.3 青钱柳苗期光合特性的的地理变异规律 |
第四章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微量元素的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2.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的年动态 |
1.2.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
1.3 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的年动态 |
2.1.1 不同家系青钱柳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的年动态 |
2.1.2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的年动态 |
2.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
2.2.1 不同家系青钱柳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
2.2.2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
2.3 青钱柳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地理变异 |
3 小结 |
3.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的年动态 |
3.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
3.3 青钱柳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地理变异 |
第五章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2.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年动态 |
1.2.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 |
1.2.3 青钱柳苗期不同部位黄酮类化合物的差异 |
1.2.4 不同年龄青钱柳苗期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差异 |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1.3.1 槲皮素与山奈酚含量的测定 |
1.3.2 异槲皮苷含量的测定 |
1.3.3 青钱柳黄酮类化合物产量的计算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山奈酚的差异 |
2.1.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山奈酚含量的年动态 |
2.1.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山奈酚含量的差异 |
2.1.3 青钱柳苗期不同部位山奈酚的差异 |
2.1.4 不同年龄青钱柳苗叶中山奈酚含量的差异 |
2.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槲皮素酚的差异 |
2.2.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槲皮素含量的年动态 |
2.2.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槲皮素含量的差异 |
2.2.3 青钱柳苗期不同部位槲皮素的差异 |
2.2.4 不同年龄青钱柳苗叶中槲皮素含量的差异 |
2.3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异槲皮苷的差异 |
2.3.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异槲皮苷含量的年动态 |
2.3.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异槲皮苷含量的差异 |
2.3.3 青钱柳苗期不同部位异槲皮苷的差异 |
2.3.4 不同年龄青钱柳苗叶中异槲皮苷含量的差异 |
2.4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地理变异规律 |
3 小结 |
3.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年动态 |
3.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 |
3.2.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山奈酚含量的差异 |
3.2.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槲皮素含量的差异 |
3.2.3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异槲皮苷含量的差异 |
3.3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苗期不同部位黄酮类化合物的差异 |
3.4 不同年龄青钱柳苗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 |
3.5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地理变异规律 |
第六章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Β-谷甾醇的差异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Β-谷甾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中Β-谷甾醇的年动态变化 |
2.1.1 不同家系青钱柳叶片中β-谷甾醇的年动态变化 |
2.1.2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片中β-谷甾醇的年动态变化 |
2.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中Β-谷甾醇的含量差异 |
2.2.1 不同家系青钱柳叶片中β-谷甾醇的含量差异研究 |
2.2.2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片中β-谷甾醇的含量的差异 |
2.3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不同部位中Β-谷甾醇的含量差异 |
2.3.1 不同家系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β-谷甾醇含量的差异 |
2.3.2 不同种源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β-谷甾醇含量的差异 |
2.4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不同部位中Β-谷甾醇的产量差异 |
2.4.1 不同家系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β-谷甾醇产量的差异 |
2.4.2 不同种源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β-谷甾醇产量的差异 |
2.5 不同年龄青钱柳叶中Β-谷甾醇含量的差异分析 |
2.6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中Β-谷甾醇的地理变异规律 |
3 小结 |
3.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中Β-谷甾醇含量的年动态 |
3.2 不同种源家系两年生青钱柳叶中Β-谷甾醇含量的差异 |
3.3 不同种源家系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Β-谷甾醇的差异 |
3.4 不同年龄青钱柳叶中Β-谷甾醇含量的差异 |
3.5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中Β-谷甾醇的地理变异规律 |
第七章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钱柳叶总三萜的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中总三萜的年动态变化 |
2.1.1 不同家系青钱柳叶片中总三萜的年动态变化 |
2.1.2 不同种源两年生青钱柳叶中总三萜含量年动态及差异 |
2.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中总三萜的差异 |
2.2.1 不同家系青钱柳叶片中总三萜含量的差异 |
2.2.2 不同种源两年生青钱柳叶中总三萜含量差异 |
2.3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不同部位中总三萜的含量的差异 |
2.3.1 不同家系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总三萜含量的差异 |
2.3.2 不同种源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总三萜含量的差异 |
2.4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不同部位中总三萜的产量的差异 |
2.4.1 不同家系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总三萜产量的差异 |
2.4.2 不同种源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总三萜产量的差异 |
2.5 不同年龄青钱柳叶中总三萜含量及差异 |
2.6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中总三萜的地理变异规律 |
3 小结 |
3.1 不同家系/种源两年生青钱柳叶中总三萜含量年动态差异 |
3.2 不同家系/种源两年生青钱柳叶中总三萜含量的差异 |
3.3 不同家系/种源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总三萜的差异 |
3.4 不同年龄青钱柳叶中总三萜含量的差异 |
3.5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中总三萜的地理变异规律 |
第八章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多糖含量的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青钱柳多糖的测定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中多糖的年动态变化 |
2.1.1 不同家系青钱柳叶片中多糖的年动态变化 |
2.1.2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片中多糖的年动态变化 |
2.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叶片中多糖的差异 |
2.2.1 不同家系青钱柳叶片中多糖含量的差异 |
2.2.2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片中多糖含量的差异 |
2.3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不同部位中多糖的含量的差异 |
2.3.1 不同家系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多糖含量的差异 |
2.3.2 不同种源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多糖含量的差异 |
2.4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不同部位中多糖的产量的差异 |
2.4.1 不同家系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总多糖产量的差异 |
2.4.2 不同种源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多糖产量的差异 |
2.5 不同年龄青钱柳叶中多糖含量差异 |
2.6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中多糖的地理变异规律 |
3 小结 |
3.1 不同种源/家系两年生苗青钱柳叶中多糖含量年动态差异 |
3.2 不同种源家系两年生青钱柳叶中多糖含量的差异 |
3.3 不同种源家系两年生青钱柳不同部位多糖的差异 |
3.4 不同年龄两年生青钱柳叶中多糖含量差异 |
3.5 不同种源青钱柳叶中多糖的地理变异规律 |
第九章 青钱柳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用材林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 |
2.2 药用林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 |
3 小结 |
3.1 用材林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 |
3.2 药用林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差异 |
1.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生长节律差异 |
1.2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差异 |
1.3 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的变异层次及幅度 |
1.4 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 |
2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 |
2.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 |
2.2 青钱柳苗期生长性状与光合特性的相关性 |
2.3 青钱柳苗期光合特性的的地理变异规律 |
3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苗期药用成分的差异 |
3.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苗期主要药用成分的年动态研究 |
3.1.1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苗期微量元素的年动态研究 |
3.1.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苗期有机成分的年动态研究 |
3.2 不同种源/家系青钱柳苗期主要药用成分的差异研究 |
3.3 青钱柳苗期不同部位主要药用成分的积累的差异研究 |
3.4 不同年龄青钱柳苗期的主要药用成分的差异研究 |
4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叶中的主要药用成分地理变异规律 |
5 青钱柳优良种源/家系的苗期选择 |
5.1 用材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 |
5.2 药用林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8)中国东部亚热带微地形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分异格局及其成因与维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分布及生境特征 |
2.2 孑遗落叶阔叶树种间及与其它树种的种间关系 |
2.3 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种群更新及群落维持 |
2.4 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植物性状及生境响应 |
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4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样地设置 |
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微地形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分异格局及其生境解释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野外调查 |
1.2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群落类型与分布 |
2.2 群落结构特征 |
2.3 主要种特征 |
3 讨论 |
3.1 微地形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分异格局 |
3.2 孑遗落叶阔叶群落分异的生境解释 |
第四章 孑遗落叶阔叶群落主要种群的种间关系及其生态位分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树种确定 |
1.2 种间联结性测定 |
1.3 种间相关性测定 |
1.4 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测定 |
2 结果 |
2.1 种间联结性 |
2.2 种间相关性 |
2.3 生态位宽度 |
2.4 生态位重叠 |
3 讨论 |
3.1 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生态位分化 |
3.2 孑遗落叶阔叶树种与其它树种的共生关系 |
第五章 微地形上优势种的种群更新格局及其维持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优势种群确定 |
1.2 种群径级划分 |
1.3 种群更新方式 |
1.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1.5 更新个体的空间相关性 |
2 结果 |
2.1 种群径级结构 |
2.2 种群更新方式 |
2.3 不同龄级个体水平分布格局 |
2.4 不同龄级个体空间关联性 |
3 讨论 |
3.1 优势种更新途径 |
3.2 优势种更新类型 |
3.3 孑遗落叶阔叶群落发展趋势及维持机制 |
第六章 微地形上叶性状特征及与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分布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树种确定 |
1.2 性状选择 |
1.3 叶性状指标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微地形上叶性状特征 |
2.2 树种叶性状的种间差异 |
2.3 叶性状与微地形因子相关性 |
3 讨论 |
3.1 微地形单元对树种叶性状的影响 |
3.2 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对微地形单元的叶性状响应 |
第七章 总结 |
附表1 样地调查出现的所有木本植物名录 |
附表2 孑遗落叶阔叶群落的种类组成 |
附表3 孑遗落叶阔叶群落中主要树种的叶性状特征 |
参考文献 |
学术活动与成果 |
后记 |
(9)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中龄期生产力及其土壤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混交林研究进展 |
1.2 福建含笑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试验地概况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乔木层生物量 |
3.2 木材和土壤取样 |
3.3 样品分析方法 |
3.3.1 土壤性质分析 |
3.3.2 木材性质分析 |
3.4 干曲线方程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及其纯林生长量与生物量 |
4.1.1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及其纯林胸径生长过程 |
4.1.2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及其纯林树高生长过程 |
4.1.3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及其纯林单株材积生长过程 |
4.1.4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及其纯林乔木层生物量特征 |
4.2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及其纯林土壤性质 |
4.2.1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及其纯林土壤有机质和pH |
4.2.2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及其纯林土壤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 |
4.2.3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及其纯林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 |
4.2.4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及其纯林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 |
4.3 福建含笑木材性质 |
4.3.1 福建含笑人工林和福建含笑天然林木材的密度 |
4.3.2 福建含笑人工林和福建含笑天然林木材的干缩性 |
4.3.3 福建含笑人工林和福建含笑天然林木材的吸水性 |
4.3.4 福建含笑人工林和福建含笑天然林木材的力学性质 |
4.4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对福建含笑干形影响 |
4.4.1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中福建含笑削度方程的选择 |
4.4.2 福建含笑纯林中福建含笑削度方程的选择 |
4.4.3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与纯林中福建含笑干形比较 |
5 结论与讨论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青钱柳生殖发育解剖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1 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 |
1.1.2 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 |
1.1.3 双受精过程 |
1.1.4 合子的形成及幼胚的发育 |
1.1.5 胚和胚乳的发育 |
1.2 青钱柳研究进展 |
1.2.1 青钱柳生态生物学特性 |
1.2.2 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
1.2.3 人工资源培育 |
1.2.3.1 青钱柳种质种源研究 |
1.2.3.2 青钱柳的繁殖技术 |
1.2.3.3 青钱柳人工林的定向培育 |
1.2.4 青钱柳的综合开发及未来研究趋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青钱柳物候学的研究 |
2.2.2 青钱柳花芽分化研究 |
2.2.2.1 取样时间 |
2.2.2.2 处理方法 |
2.2.3 常规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
2.2.3.1 试剂的配制 |
2.2.3.2 材料的处理 |
2.2.4 电镜制片过程 |
2.2.4.1 扫描电镜制片过程 |
2.2.4.2 透射电镜观察材料的处理 |
2.2.5 青钱柳花粉耐贮性及生活力的研究 |
2.2.5.1 花粉的收集 |
2.2.5.2 花粉含水量测定 |
2.2.5.3 花粉生活力测定 |
2.2.5.4 花粉贮藏 |
2.2.6 青钱柳大小孢子发生和雄雌配子体的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钱柳物候学观察 |
3.1.1 芽膨大期 |
3.1.2 展叶期 |
3.1.3 花芽伸长期 |
3.1.4 开花散粉期 |
3.1.5 结果期 |
3.1.6 种子成熟期 |
3.1.7 落叶期 |
3.1.8 越冬期 |
3.2 青钱柳雄性生殖器官形态发生 |
3.2.1 雄花花芽形成 |
3.2.2 小孢子及雄配子体的发育 |
3.2.2.1 花药的发育 |
3.2.2.2 花药壁的发育 |
3.2.2.3 小孢子的发生 |
3.2.2.4 雄配子体发育 |
3.2.3 雄配子体发育和绒毡层细胞发育的相互关系 |
3.2.4 雄花发育外观形态与解剖结构特征 |
3.3 青钱柳雌性生殖器官形态发生 |
3.3.1 雌花花芽形成 |
3.3.1.1 花芽分化初期 |
3.3.1.2 雌蕊花序原基出现期 |
3.3.1.3 总苞及花萼原基形成期 |
3.3.1.4 雌蕊分化期 |
3.3.2 大孢子及雌配子体的发育 |
3.3.2.1 胚珠的发育 |
3.3.2.2 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 |
3.3.3 雌花发育外观形态与解剖结构的关系 |
3.3.4 雌蕊与雄蕊发育过程对照 |
3.4 青钱柳雌花柱头形态学 |
3.5 青钱柳花粉形态研究 |
3.5.1 青钱柳花粉外部形态 |
3.5.2 青钱柳花粉内部形态 |
3.6 青钱柳花粉生活力测定 |
3.6.1 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
3.6.2 不同培养基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3.6.3 不同散粉期花粉生活力的差异 |
3.6.4 不同含水量、温度下花粉生活力的差异 |
3.6.4.1 花粉含水量对花粉耐贮性的影响 |
3.6.4.2 温度对花粉耐贮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青钱柳雌雄花发育与果实空粒率高的关系 |
4.2 青钱柳传粉和授粉机制 |
4.3 青钱柳花粉形态及其进化 |
4.4 青钱柳花粉贮藏特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四、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种内及种间竞争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竞争关系与空间分布格局分析[D]. 范忆.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2]浙江省几种弃管杉木林的群落特征比较研究[D]. 吴雁南.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D]. 何绍烽.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4]光竞争环境下杉木幼苗形态可塑性及生理响应研究[D]. 吴凯. 福建农林大学, 2018
- [5]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研究[D]. 吴明.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6)
- [6]中国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初步研究[D]. 李晗.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7]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生长及叶药用成分含量的差异性研究[D]. 杨万霞.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4)
- [8]中国东部亚热带微地形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分异格局及其成因与维持机制[D]. 商侃侃.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9]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中龄期生产力及其土壤性质研究[D]. 黄兴亮.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10]青钱柳生殖发育解剖学初探[D]. 冯岚.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