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lassification and Denominationof Flow Units for Clastic Reservoirsof Continental Deposit(论文文献综述)
陈正山[1](2021)在《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贵州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受西部特提斯域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挤出构造远程效应影响,发育挽近期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形成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蕴藏着大量的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尤以东北部最为丰富。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展热矿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及其医学地质学研究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基础水化学方面,以及对一些知名温泉(如石阡温泉群、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进行过一些水文地质学及成因研究,综合采用多维水文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对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医学地质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大省的贵州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未开展过与人群健康关联度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东北部地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样42组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选择代表性地热井、地层剖面采集热储层岩石样77组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背景,采用H-O、13C、14C、87Sr/86Sr、34S同位素、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XRD+SEM、矿物饱和指数法、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医学地质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与健康的关联开展研究,提出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的控制,温泉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第一储集单元、第二储集单元及变质岩储集单元内。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至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夹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菱锶矿、盐岩及少量粘土矿物。变质岩热储层为清白口系清水江组变质砂岩、变质沉凝灰岩及板岩,矿物成分以含钾钠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蒙脱石等)及石英为主,其次为萤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2)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温为36.00~70.00℃,平均46.56℃。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HCO3·SO4-Ca·Mg为主,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基于理疗热矿水(温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及层次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分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锶泉、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氡泉、硫酸钠泉、硫酸钠钙泉、硫酸钙泉、硫酸钙镁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偏硼酸和锂组分;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重碳酸钠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氡、锂和偏硼酸组分。(3)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D值为-69.83‰~-44.89‰,δ18O值为-10.49‰~-6.82‰,表明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564.87~1522.29m。氘过量参数d值和δ18O右漂移揭示了热矿水与围岩矿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14C、氚、H-O同位素揭示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均为1952年前的次现代水补给,热矿水年龄为1536~28410a,补给区温度为6.58~11.33℃,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寒冷的大气降水补给。采用平衡矿物法及SiO2温标估算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温度为59.53~105.25℃,计算热储埋深为2246~4278m,热矿水循环深度为918~2428m。(4)矿物饱和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及萤石的溶解使得大量的Ca2+、Mg2+、SO42-及HCO3-离子向水中迁移和分配;天青石、萤石、菱锶矿及含SiO2矿物的溶解使得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富含Sr2+、H2SiO3、F-微量组分;受四川成盐盆地及热储层中粘土矿物或类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具有异常高的Na+、Cl-、TDS组分,并富含HBO2和Li+微量组分。在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中,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石英及萤石的溶解形成了富含Na+、HCO3-、H2SiO3、F-化学组分的热矿水。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在深循环过程中,在强还原条件下,微生物脱硫作用将水中的硫酸盐分解为H2S气体,从而形成富含H2S热矿水。(5)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碳酸盐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LREE/HREE高于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分异特征可能受到了不同酸碱条件的影响。而理疗热矿水(温泉)中HCO3-含量也是影响碳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稀土元素分异差别的原因之一。Ce负异常和正Eu异常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性并不是造成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受原岩或沉积物的影响。(6)13C、87Sr/86Sr、34S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揭示了携带有生物成因和有机物来源CO2的热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和铝硅酸盐岩分别控制了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87Sr/86Sr、34S分馏特征及其与Ca2+、SO42-、SI-Gypsum等相关性表明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石膏和天青石溶解。随着水岩反应程度提高,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13C、δ34S值逐渐富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越来越低,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逐渐升高,揭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铝硅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7)PHREEQC反向模拟揭示并验证了区内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受碳酸盐岩白云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钠盐溶解和部分微弱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岩反应受铝硅酸盐岩中长石、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溶解反应的控制。(8)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是由寒冷气候大气降水沿基岩裸露区或构造裂隙带渗入补给,在重力驱动下沿地温梯度不断加热增温进行对流循环。在热水径流路径上经人工开掘或天然出露为温泉。在热矿水对流循环过程中,热矿水与其碳酸盐岩热储层和变质岩热储层岩石矿物分别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9)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结果显示,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骨关节疾病有关联;过去一年泡温泉行为与皮肤症状、骨关节症状有关联;过去两周泡温泉行为与睡眠、食欲、精力充沛状况有关联。同时,不同类型的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存在统计关联。不同类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可能与其所富含的元素和化学组分的差异密切相关,提示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构造条件和含水围岩的矿物成分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这也为温泉理疗价值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区域地质背景角度出发,综合利用了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技术,阐明了地质背景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是控制区内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化学元素的理疗热矿水(温泉)分型泡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温泉理疗价值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梁霄[2](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认为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梁庆韶[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事件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是我国西北的能源基地,也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源头。延长组长7段在湖盆扩张期发育“张家滩页岩”,它是延长组最主要的烃源岩层段。近年来对事件沉积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大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测年技术,结合事件沉积耦合关系,能够定性、定量的分析沉积演化过程,不仅是沉积学研究领域的创新,对其它相关研究也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地层学、事件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盆地周缘的野外剖面及盆地内部的钻井岩心长7地层中的各事件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并建立可靠的年龄框架,探讨长7各亚段沉积事件发生的时序关系及其耦合关系。通过综合分析,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系统描述了长7油层组地震事件、浊流事件、火山事件和缺氧事件沉积特征。长7段的沉积环境以深湖-半深湖为主,沉积速率低且沉积相对稳定,是陆相湖盆沉积事件研究的理想场所;在长7段中保存有众多事件沉积,如地震事件、浊流事件、火山事件和缺氧事件。地震事件的主要沉积响应是大量的沉积变形构造,可以具体划分出(1)软沉积物液化变形;(2)重力作用变形;(3)水塑性变形;(4)脆性变形等;并建立震积序列,分析震积岩特征与地震强度的关系及其平面分布特征。浊积岩是长7浊流事件的物质表现形式,浊积砂体较细、具有完整、不完整的鲍玛序列、见槽模、沟模、两段式粒度概率曲线和平行于C=M基线的C-M图解等构成长7典型浊流沉积的主要特点,浊积岩以长71最为发育。火山事件的物质表现形式为凝灰岩,综合其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为大陆花岗岩环境;利用SHRIMP锆石U-Pb定年分别测得长7底部、中部、顶部凝灰岩中的年龄分别为243.0Ma、240.3Ma、239.3Ma;长7凝灰岩的平面分布呈北西向展布。缺氧事件在长7地层的物质表现形式为富有机质泥页岩,从测井曲线特征、岩性特征、微观特征识别长7缺氧事件;缺氧事件贯穿于整个长7的沉积过程,长73还原性最强、长72次之、长71最弱;由长7各亚层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平面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其缺氧事件的分布规律与长7各期深湖-半深湖环境吻合。2.首次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米兰科维奇旋回天文年代标尺。运用频谱分析法对长7地层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建立长7地层的天文年代标尺,外加SHRIMP所测得的长7底部、中部及顶部的凝灰岩夹层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作为年代控制点,可以获得长7各个事件沉积层的精确年龄:长73的沉积时限为243.0-241.0Ma;长72的沉积时限为241.0-240.125Ma;长71的沉积时限为240.125-239.250Ma;明确长7在时间上归属中三叠世拉丁期,并结合米兰科维奇旋回首次建立了长7油层组天文年代标尺。3.首次系统建立了有时间刻度的长7多种事件沉积耦合模式。垂向上,震积岩、浊积岩、凝灰岩和优质烃源岩互层发育,相互影响。震积岩的发育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长73期的构造活动最强,震积岩也最为发育;浊积岩的形成与地形特征联系紧密,浊流事件可将陆源物质沿一定坡度搬运至深湖地区;凝灰岩的形成与火山事件有关,而火山主要形成于板块交界处,与构造活动有关;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形成于长73期的深湖-半深湖内的缺氧环境。在长73期,主要发育缺氧事件、火山事件,长72、长71期主要发育浊流事件、地震事件;长73期缺氧事件形成的优质烃源岩与长72期、长71期浊流事件形成的大规模浊积岩紧邻接触,形成了良好的“下生上储”关系,为长7致密油的发育创造了条件。在精确的时间标尺下,结合事件沉积的耦合关系,把长7沉积过程定时、定性、定量、全面地精细描述,最终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事件沉积时空组合模式。
孔祥鑫[4](2020)在《湖相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特征、成因与油气聚集》文中指出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是指所含碳酸盐物质占到总成分2025%以上的,主要由粒径小于62.5μm的颗粒组成的岩石。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广泛分布在中国断陷湖盆内,是赋存页岩油的重要载体。但其成分复杂且来源多元,缺乏统一分类方案和生储评价的系统研究,因此针对该类沉积岩的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研究具有科学和勘探生产的双重意义。论文主要选取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和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富方解石细粒沉积岩和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富白云石细粒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其沉积特征、成因和油气富集规律的系统分析。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组成物质主要包括方解石、白云石、石英、长石、黏土矿物、黄铁矿、蒸发盐类矿物和有机质等,物质来源包括陆源输入和盆内自生两大类。盆内生物活动和有机质演化过程对矿物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其中自生碳酸盐物质主要通过有机-无机关联反应生成。根据细粒沉积岩的物质组成,以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长英质矿物和盐类矿物为四端元建立岩性分类方案。同时以有机质含量1%和2%为界划分低、中和高有机质,并根据层厚度与组合关系建立描述依据,从而建立岩相分类方案。在物质成分与沉积特征表征基础之上,强调岩相之间的组合关系和成因与环境因素,首次建立针对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的岩相组合划分方案。通过对各岩相组合的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的评价,结合沉积环境分析,确定有机质富集因素包括有机质来源、水体盐度和氧化还原条件。以有机-无机关联反应为主要物质形成机制的岩相组合其有机质类型以内源为主,TOC含量高,有机质富集条件好,生烃潜力大。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包括颗粒间孔、颗粒内孔、有机质孔和裂缝。其中碳酸盐矿物晶间孔多充注烃类物质,是有效的烃类存储空间。通过对各盆地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页岩油藏的成藏要素包括优质烃源岩、有效储层和有效烃类运移通道,并受沉积环境和矿物、岩相的形成机制影响。利用基于沉积成因的细粒沉积岩划分方案,可以更精准的确认页岩油分布规律。
陈斌[5](2020)在《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差异性研究及产能评价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延长组为例》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发育的多期叠置砂体受后期成岩作用的强烈改造,直接影响了储层的孔隙演化,控制了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储层经历差异性成岩作用后形成不同特征的油藏类型,厘清储层的差异成岩作用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储层的成岩差异性,分析成岩演化过程对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的控制作用,探讨对产能的影响,以期进行多角度,纵、横向对比,综合储层岩石学、沉积学、成岩作用更加准确的对储集层进行优劣划分,筛选出品质系数较高的储、渗相带,为后期勘探开发提供指导。本论文研究对象为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10段、姬塬地区长2段、吴起地区长6段地层,针对低渗透砂岩的成岩作用过程分析不同储层的孔隙演化以及典型成岩相带对应的微观储层特征,开展储层基础地质特征分析、岩石学特征及物性分析、成岩作用及孔隙度演化研究、成岩相带划分及沉积和成岩特征研究、不同类型成岩相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不同成岩相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及生产动态分析,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依据统一划分标准,结合成岩作用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计算结果及孔渗级别将研究区分为四类成岩相储层,并予以定名,分别为低渗-中孔中压实弱胶结溶蚀相、特低渗-低孔中压实中胶结溶蚀相、特低渗-低孔中-强压实胶结相、特低渗-特低孔强压实碳酸盐胶结相,Ⅰ-Ⅳ类典型成岩相储层占比分别为:38.18%、14.55%、32.73%、14.54%,各研究区不同成岩相储层分布范围差异明显。(2)不同成岩相类型储层孔隙度演化定量分析:四类成岩相带的初始孔隙度接近,分别为43.53%、41.43%、42.41%、41.79%,差异并不大;压实作用后剩余孔隙度依次为18.92%、17.37%、16.28%、15.89%,孔隙度大小逐渐分化;主要是在经历早期的胶结-交代作用后,剩余孔隙度产生了分化,自Ⅰ-Ⅳ类成岩相损失的孔隙度分别为9.03%、6.79%、9.76%、10.99%;最终计算孔隙度自Ⅰ-Ⅳ成岩相分别为12.17%、11.00%、9.50%、6.55%。(3)研究区储层孔隙度分布差异较小,均集中分布于低孔段,渗透率级别出现明显差异,长6段样品中超低渗样品占到82.65%,延10、长2段样品主要分布在特低渗区89.8%、76.02%;各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存在良好正相关关系,马岭延10储层物性相关系数为0.3491、姬塬长2储层为0.7289、吴起长6储层为0.9016,可以发现延10储层非均质性最强,长6储层最小,长2储层居中。(4)四种成岩相储层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别为63.79%、52.09%、54.79%、39.28%。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石孔喉半径越小,分布范围愈窄、物性上越致密,同时孔喉半径比越小,分选系数越小,储层孔喉非均质性越强,储层孔隙结构将越复杂,储层流体中可动部分比例就越小,反之则储层的储集、渗流能力就越好,研究区间可动流体饱和度发现延10储层最大,83.94%,长6储层最小41.10%,长2储层居中,52.01%。(5)Ⅰ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33.48%,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12,残余油饱和度为32.64%、两相共渗区大小为33.8%;Ⅱ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38.93%,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12,残余油饱和度为31.99%、两相共渗区为29.08%;Ⅲ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39.4%,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11,残余油饱和度为30.99%、两相共渗区为29.61%;Ⅳ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45.41%,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09,残余油饱和度为31.68%、两相共渗区为22.92%;四类相等渗点与共渗区构成的“渗流三角区”面积依次减小,延10储层最大,长2储层最小。(6)由Ⅰ-Ⅳ类成岩相储层水驱油波及面积越来越小,水线推进越来越慢,驱替类型也由均匀网状至指状,驱油效率明显下降,Ⅲ类成岩相最终驱替效果差,残余油饱和度低,但其分布范围广泛,生产周期较为稳定,较之Ⅳ类相具有较好的渗流能力,因此可做为后备储量勘探挖潜区。(7)由Ⅰ-Ⅳ类成岩相,品质由好到差,门槛压力逐步增大,进汞量越来越少,可动流体减少,储层储集性能越来越差;同时进汞空间从孔-喉接近型慢慢过渡为孔隙型储层,渗透率贡献值最大的喉道,平均半径逐渐减小、进汞量逐渐减少,孔隙与喉道半径比,即配比性越来越差,导致了储层渗流能力逐渐变差。研究区间储层成岩特征的差异导致了储集、渗流能力的差异,延10储层优势相比例最高,储、渗性能俱佳,可动流体饱和度最高;长2储层储集性能较好,渗流能力最差,可动流体饱和度较好;长6储层优势相比例最小,储集性能最差,渗流能力一般,可动流体饱和度最小。
肖红平[6](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丰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第八段为该盆地主力含气层系。对二叠系山西组、盒8段沉积时期盆地沉积体系发育分布特征、优质储集层的发育分布规律认识还不十分清楚,是目前制约本区勘探部署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现代沉积学原理、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作为理论指导,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薄片和室内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沉积水槽模拟实验以及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围绕沉积体系特征、相对优质储层成因及分布等主要内容开展研究。通过沉积相沉积环境判识,识别出冲积扇、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以及湖泊等五大类沉积体系和相应沉积相类型,认为山西组沉积早期盆地南部存在海侵作用。在综合物源分析、古地貌和古水系恢复、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明确了各层序的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分布,建立了SQ1~SQ4(山西组)“冲积—浅湖”和SQ5(盒8段)“冲积—漫湖”两类盆地沉积充填模式。综合分析物源、古地貌、古水系、各层序沉积体系和古地理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期发育大型坳陷浅水湖盆缓坡型源—汇系统。以北部阿拉善古陆—阴山山脉和南部秦岭—陇西古陆为两大主要物源区,SQ1~SQ4发育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湿地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源—汇系统;SQ5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半干旱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漫湖”源—汇系统。借助沉积物理模拟实验,认识到大型坳陷浅水湖盆大面积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包括盆地古地型平缓水体浅、湖平面反复升降、物源供给充足、多物源系统的交汇以及分期“接力搬运”作用等;提出了“河流水道与砂坝的频繁交替”、“上游河道改道砂体入湖”、“末端河道朵体侧向迁移”等大面积砂岩连片分布的三种沉积模式。通过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和成岩作用研究分析,认为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受岩石相、沉积相和成岩相共同控制,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于母岩岩性单一的物源体系、辫状河高能沉积相带和有利的成岩相带。
刘海[7](2020)在《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皖江经济带地处安徽省中南部,受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控制,隆起山地和断陷盆地相间发育,为区内地热资源的成生与赋存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造就了该区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本文以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地热地温场及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区内地热系统控制因素与形成条件,揭示了地热水的补给来源、赋存环境及其在循环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混合作用等;厘清了地热资源形成的盖层、热储层、来源及通道等要素特征,构建了本区的地热系统成因概念模型;基于地热系统成因分析,对区内地热资源进行了分区,圈定了典型地热田,评价了其地热资源量和地热水质量,提出找热靶区,可为皖江经济带乃至安徽省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发育规律。本区地热资源发育受地壳厚度、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断裂构造等因素控制。区内地热资源主要发育在地壳厚度较薄、大地热流值较高的庐枞盆地、大别山隆起、巢湖穹断褶带等构造单元内,热水多出露在北东向、近东西向控热断裂构造和北西向导水断裂构造控制的交汇处。(2)研究区地热资源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上地幔传导热,大别山隆起区、庐枞盆地等构造活动强烈地区存在岩石放射性元素锐变热以及岩浆活动的余热。大地热流值在33.56m W/m2~156.42m W/m2之间(均值79.20 m W/m2),地热地温梯度在1.59℃/100m~5.49℃/100m(均值3.41℃/100m),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根据测温曲线升温特征,将其划分为线性升温型、稳定不变型、跳跃突变型以及先升后降型四种地温增温类型。线性增温型和稳定不变型热量传递表现为热传导形式,跳跃突变和先升后降型热量传递表现为热对流形式。(3)研究区热水水化学类型变化多样且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庐枞盆地、定远盆地以及巢湖穹断褶带等构造单元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HCO3-Ca?Mg型;大别山隆起、江南台隆等构造单元水化学类型为HCO3-Na、HCO3?SO4?Na型;合肥盆地等中新生代盆地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型、Cl-Na型。隆起山地地热水水岩相互作用程度较低,TDS较低,沿水流路径主要发生长石矿物、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等矿物溶解作用,沉积盆地地热水水岩相互作用有所提高,TDS较高,水岩相互作用表现为岩盐溶解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4)研究区发育碳酸盐岩类、碎屑岩类、岩浆岩类、变质岩类四类热储。合肥断陷盆地碎屑岩类热储温度为60℃~70℃,定远盆地碳酸盐岩类热储温度在50℃~75℃之间,庐枞断陷盆地碳酸盐岩类热储热储温度为75~100℃,大别山隆起及江南台隆岩浆岩与变质岩热储温度在110℃~120℃,巢湖穹断褶带碳酸盐岩类热储温度在60℃~100℃之间。热储埋深在931.80~2641.69m之间,热储循环深度在961.80 m~2671.37m。各热储地热水主要接受现代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区高程在416.67~1183.33m,沉积盆地碎屑岩类热储处于封闭状态,存在少量“古沉积水”,地下冷水混合不明显;碳酸盐岩类、岩浆岩类及变质岩类热储等隆起山地热储处于半开放~开放状,冷热水混合作用强烈,地下冷水混合混入比例在60%~88%之间。(5)构建了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和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2类地热系统成因概念模型。沉积盆地地热系统热储层(碎屑盐岩类、碳酸盐岩类)连续分布,且有较厚的隔热盖层,热水经深循环在正常地温梯度下由地壳内部获得热量后沿岩层断裂主要以热传导方式上涌,经地热钻孔揭露而形成地热资源。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热储(碳酸盐岩类、花岗岩类、变质岩类)发育于断裂带中,大气降水(或地表水)沿着导水断裂至其交汇的深大断裂而向深部循环,在深部高温、高压的驱动下,地热能被流体携带着主要以热对流方式向地表运移,在断裂交汇处形成温泉或人工钻孔揭露。(6)估算研究区地热资源总储量为1.35×1015KJ,可开采量为2.63×1014KJ,开采资源量可达2.95×107W。大别山隆起、巢湖穹断褶带可作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靶区。
李书琴[8](2020)在《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岩沉积微相及微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木萨尔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的西南部,目前研究区芦草沟组最主要的含油区块均位于吉木萨尔凹陷,行政上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凹陷曾历经海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运动,自下而上发育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其中二叠系共可分为3个组,自下而上分别是井井子沟组、芦草沟组和梧桐沟组。芦草沟组全凹陷发育,具有源-储紧邻、近源成藏的特征,是准噶尔盆地东部重要的含油层系之一。近年来,芦草沟组成为页岩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但受资料条件限制,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的研究未深入到微相阶段,演化规律研究也不全面,如何开展各级次基准面旋回控制下咸化湖泊—三角洲相混积细粒岩分布规律研究存在较大难度。再者,混合细粒岩的沉积环境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较为薄弱,混积细粒岩微环境研究还刚刚开始等诸多因素,导致研究区勘探过程中受到层层阻碍。因此开展研究区混积岩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和演化规律,以及混积岩微环境和微环境主控因素的研究,对该区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重大和理论指导意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井曲线、XRF、XRD等资料,结合岩心相及其组合分析、测井曲线最小二乘法拟合和三维岩性随机模拟等技术,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岩石学、沉积学、元素地球化学等相关理论,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小层级别沉积微相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混积细粒岩沉积微相模式,综合分析了甜点层段混积岩沉积微环境及其控制因素,并建立了元素-矿物-岩性-沉积微相综合沉积模式。研究表明:(1)芦草沟组可划分5个中期旋回,9个短期旋回、33个超短期旋回。中期旋回对应段级别,短期旋回相当于一个砂组或小层(含多个单砂层),超短期旋回大体对应于单层;(2)芦草沟组岩性复杂多样,是一套由细粒碎屑岩、碳酸盐岩、泥岩构成的混积细粒岩层,为一套咸化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识别了储集层沉积微相类型,主要包括砂坝、前三角洲泥、砂滩、混合滩、云坪、湖相泥微相等;(3)芦草沟组甜点段主要分布在P2l22上段及P2l12上段。提出了研究区目的层陆源碎屑-碳酸盐岩混合细粒岩沉积模式,上甜点主要沉积砂滩和混合滩微相,下甜点主要沉积砂坝和砂滩微相,砂坝微相为主,为重要的页岩油储层甜点。(4)芦草沟组沉积微环境的变化对甜点层产生一定的影响,上甜点层段气候相对湿润,盐度更高,有较强还原性,水体较深;而下甜点气候相对更加炎热干燥,盐度较小,还原性较弱,具富氧性,水深比较浅。(5)探讨了沉积微相与沉积微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了元素-矿物-岩性-沉积微相综合模式图。当气候越干旱,盐度中低水平,降水量不充足,水深较浅时,发育粉细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白云质粉砂岩,更有利于沉积砂坝、砂滩、混合滩微相,其中,混合滩沉积时,古生产力或为最优,上甜点层段表现十分明显。当气候相对湿润,盐度较高,降水量充沛,水深较深时,多发育粉砂质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及湖相泥,更有利于浅湖—半深湖云坪和湖相泥岩沉积。
卿元华[9](2020)在《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文中指出川中凉上段、沙一段是川中致密油的主要勘探层系,致密油资源丰富,但是,因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认识不清晰,使川中致密油勘探开发受到极大制约。因此,利用油藏工程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方法,确定致密油储层下限,进而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通过显微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高压压汞、物性等实验分析,系统分析致密油储层岩石学、储集性及成岩作用等特征;根据泥岩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温度、粘土矿物演化、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及不同自生矿物的赋存关系等,定时反演致密油储层成岩演化和孔隙演化特征;以铸体薄片定量统计为基础,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条件,定时定量恢复地史时期孔隙演化过程;根据流体包裹体测温、显微荧光分析,结合埋藏史及孔隙定时定量演化特征,明确孔隙演化与主成藏期耦合特征;以储层微观研究认识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开展深入研究,总结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建立起3种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的形成模式,为预测致密油储层分布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取得如下成果认识: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储集下限渗透率0.03m D、孔隙度2%,有效下限渗透率0.2m D、孔隙度2.8%。基于储层下限分析结果,根据物性将砂岩分为Ⅰ、Ⅱ、Ⅲ、Ⅳ类,其中,Ⅰ、Ⅱ、Ⅲ类为致密油储层。凉上段、沙一段的致密油储层主要发育于滨浅湖滩坝微相、湖泊三角洲分流河道微相的细、中砂岩内;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最重要因素,与溶蚀作用有关的自生矿物充填是中-晚期砂岩物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长石、岩浆岩岩屑溶蚀是改善和形成致密油储层的关键因素;孔隙衬里绿泥石、烃类充注是原生孔隙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也是中-晚期次生孔隙形成和保存的重要因素;广泛发育的裂缝主要与晚期燕山运动、早-中期喜马拉雅运动有关,显着提高了致密油储层的渗透率,是致密油储层低孔产油的重要保障。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凉上段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4.42%、24.32%,加之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2.87%、1.11%,中成岩A期是次生孔隙主要发育期,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25%、3.05%。沙一段衬里绿泥石型、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3.66%、24.79%、23.0%,以及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4.12%、3.70%、1.45%,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78%、2.33%、2.81%。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经历了3期烃类充注,以第二、第三期为主,第一期为典型的早期烃类充注。储层是在第二期烃类充注过程变得致密(孔隙度<10%)的,然后在整体致密背景下开始第三期烃类充注,表现出“边成藏边致密”的特征,这是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及大规模富集油气的重要因素。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溶蚀孔隙主要与中成岩A期的有机酸溶蚀有关;自上而下存在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表现为次生孔隙发育带与沉淀带交替出现,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异常高压的幕式释放、扩散作用、热对流使溶蚀产物迁移出溶蚀带。最后,根据有利于致密油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是衬里绿泥石、溶蚀作用、烃类充注和裂缝)、古构造及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实现了对致密油储层分布的综合预测。
赵金环[10](2019)在《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井火山岩测井精细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资源短缺和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松辽盆地自然资源丰富,白垩纪时期经历了受火山活动影响的典型“温室气候”。受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资助的“松辽盆地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松科2井东孔”获得了松辽盆地连续、丰富、齐全的测井资料。通过对测井资料的深入研究,开展了测井精细评价,获得了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的岩性剖面、岩石物理参数以及孔隙结构特征,为实现松辽盆地资源勘探新突破和揭示白垩纪时期火山活动规律提供支持。通过对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各类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的分析,认为自然伽马、电阻率和密度测井曲线对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岩性变化反映敏感;凝灰岩呈现出最强的放射性和导电性,高孔隙度的集块熔岩密度最低,流纹岩则具有高密度和低导电性。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可清晰地观测到流纹岩的流纹构造、集块熔岩的集块结构和凝灰熔岩的凝灰结构;流纹岩、凝灰熔岩和集块熔岩在元素、氧化物含量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Fe、SiO2和K2O+Na2O的含量。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岩石物理特征区别比较明显。在交会图法、特殊测井法岩性识别结果的基础上,对火山岩段石英+长石含量和暗色矿物含量,按照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进行聚类分析,火山岩岩性识别精度得到了改善。采用多矿物模型、经验公式以及新建解释模型分别求取了火山岩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裂缝孔隙度和基质孔隙度。结果表明集块熔岩的总孔隙度较大,最大达到17%;凝灰熔岩的总孔隙度变化大,在3%15%之间变化;流纹岩的总孔隙度在7%14%之间变化。凝灰熔岩裂缝相对发育。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随着深度的增加孔隙度分布范围变大,非均质性逐渐增强。流纹岩和凝灰熔岩具有相对较好的孔隙结构,是资源勘探、开展地下深部长期观测和实验的有利区域。流纹岩和凝灰熔岩次生孔隙的存在会引起孔隙度谱右侧形态的变化,但孔隙度谱右侧形态的变化不能完全解释为次生孔隙。火山岩岩性过渡处孔隙度谱形态的变化可以用来获取岩浆来源和演化方面的信息。
二、Classification and Denominationof Flow Units for Clastic Reservoirsof Continental Deposi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lassification and Denominationof Flow Units for Clastic Reservoirsof Continental Deposit(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1.2.2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1.2.4 理疗热矿水(温泉)医学地质学 |
1.2.5 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及气象 |
2.1.3 水文 |
2.1.4 地形地貌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地质特征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岩相古地理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3.1 热储单元结构特征 |
2.3.2 地热异常构造 |
2.3.3 地温场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球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测试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矿物岩石特征 |
3.2.2 主量元素特征 |
3.2.3 微量元素特征 |
3.2.4 稀土元素特征 |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常量组份特征 |
3.3.2 微量组分特征 |
3.3.3 稀土元素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1 地质成因类型 |
4.1.1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质类型 |
4.1.2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热系统类型 |
4.1.3 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类型 |
4.2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4.2.1 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类 |
4.2.2 基于统计学分类 |
4.3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样品测试 |
5.2 热流体起源及深循环特征 |
5.2.1 热矿水起源 |
5.2.2 热矿水滞留时间 |
5.2.3 热储温度及温标理论 |
5.2.4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 |
5.2.5 热储温度估算 |
5.2.6 热储埋深及循环深度 |
5.3 主要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1 常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2 微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4 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指示意义 |
5.4.1 REEs分异特征指示意义 |
5.4.2 Ce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4.3 Eu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5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
5.5.1 碳同位素 |
5.5.2 锶同位素 |
5.5.3 硫同位素 |
5.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6.1 模拟的必要性和软件选择 |
5.6.2 反应路径的确定 |
5.6.3 可能的矿物相化学反应 |
5.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研究 |
6.1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条件 |
6.1.1 热储层和盖层 |
6.1.2 构造 |
6.1.3 水源 |
6.1.4 热源 |
6.1.5 物质来源 |
6.2 理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模式 |
6.2.1 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2.2 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1 流行病学调查 |
7.1.1 调查方法 |
7.1.2 调查结果 |
7.2 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1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2 理疗热矿水(温泉)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
2.1.1 前寒武纪 |
2.1.2 寒武纪-志留纪 |
2.1.3 泥盆纪-石炭纪 |
2.1.4 二叠纪 |
2.1.5 三叠纪 |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
3.3.2 断裂系统特征 |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事件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及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事件沉积的研究起源及发展趋势 |
1.2.2 地震事件的研究现状 |
1.2.3 浊流事件的研究历史与方法进展 |
1.2.4 火山事件的研究现状 |
1.2.5 缺氧事件的研究现状与判别方法 |
1.2.6 鄂尔多斯盆地长7研究基础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单元划分 |
2.1.3 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 延长组地层特征 |
2.2.1 延长组地层沿革 |
2.2.2 延长组地层特征 |
2.3 长7地层特征 |
2.3.1 划分方案 |
2.3.2 地层对比 |
2.4 长7沉积特征 |
2.4.1 长7_3期沉积环境精细划分 |
2.4.2 长7_2期沉积环境精细划分 |
2.4.3 长7_1期沉积环境精细划分 |
2.5 长7沉积事件类型 |
第3章 地震事件沉积 |
3.1 地震事件与震积岩 |
3.2 震积岩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
3.2.1 软沉积物液化流动变形 |
3.2.2 重力作用变形 |
3.2.3 水塑性变形 |
3.2.4 脆性变形 |
3.3 震积岩沉积序列 |
3.4 震积岩特征与地震强度的关系 |
3.5 震积岩平面分布特征 |
第4章 浊流事件沉积 |
4.1 浊积岩形成条件 |
4.2 长7浊积岩的识别 |
4.3 长7浊积岩的特征 |
4.3.1 岩性特征 |
4.3.2 粒度特征 |
4.3.3 浊积岩的沉积构造 |
4.3.4 浊积岩的复理石构造 |
4.4 长7浊积岩相分类 |
4.5 长7浊积岩演化规律 |
4.5.1 垂向演化规律 |
4.5.2 平面分布规律 |
4.5.3 长7浊积岩沉积模式 |
第5章 火山事件沉积 |
5.1 长7火山事件的物质表现形式 |
5.2 凝灰岩成因 |
5.2.1 空降型火山灰沉积 |
5.2.2 水携型火山灰沉积 |
5.3 凝灰岩微观特征及类型 |
5.3.1 晶屑凝灰岩 |
5.3.2 玻屑凝灰岩 |
5.3.3 双屑、混合型凝灰岩 |
5.3.4 尘灰凝灰岩 |
5.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SHRIMP锆石U-Pb定年 |
5.5.1 锆石CL图像 |
5.5.2 Th/U比值 |
5.5.3 锆石U-Pb年龄 |
5.6 凝灰岩分布 |
第6章 缺氧事件沉积 |
6.1 缺氧环境识别 |
6.2 缺氧事件沉积物的识别 |
6.2.1 测井曲线特征 |
6.2.2 野外及岩心特征 |
6.2.3 镜下特征 |
6.2.4 扫描电镜特征 |
6.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6.3.1 长7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6.3.2 长7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演化特征 |
6.4 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
6.4.1 主量元素特征 |
6.4.2 微量元素特征 |
6.5 氧化还原性垂向演化特征 |
6.6 长7缺氧事件产物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7章 事件沉积时空耦合关系 |
7.1 建立天文年代标尺 |
7.2 长7沉积事件发育的垂向序列 |
7.2.1 野外露头剖面上长7多种事件沉积叠置关系 |
7.2.2 钻井剖面上长7多种事件沉积叠置关系 |
7.2.3 连井剖面上长7多种事件沉积对比 |
7.3 长7沉积事件的耦合关系 |
7.3.1 火山事件与缺氧事件的关系 |
7.3.2 地震事件与浊流事件的关系 |
7.3.3 缺氧事件与浊流事件的关系 |
7.4 事件沉积时空组合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湖相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特征、成因与油气聚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细粒碳酸盐矿物研究现状 |
1.2.2 细粒沉积岩分类与表征研究现状 |
1.2.3 页岩油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主要工作量 |
1.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主要成果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束鹿凹陷 |
2.1.1 构造演化 |
2.1.2 地层特征 |
2.2 东营凹陷 |
2.2.1 构造演化 |
2.2.2 地层特征 |
2.3 潜江凹陷 |
2.3.1 构造演化 |
2.3.2 地层特征 |
2.4 气候背景 |
第三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成分特征与成因 |
3.1 物质成分类型与含量 |
3.2 方解石 |
3.2.1 自生方解石 |
3.2.2 陆源灰质碎屑 |
3.2.3 方解石成因分析 |
3.3 白云石 |
3.3.1 自生白云石 |
3.3.2 陆源云质碎屑 |
3.3.3 白云石成因分析 |
3.4 其它物质 |
3.4.1 石英 |
3.4.2 长石 |
3.4.3 黏土矿物 |
3.4.4 黄铁矿 |
3.4.5 有机质 |
3.4.6 蒸发矿物 |
3.5 物质形成对比 |
3.6 断陷湖盆细粒物质来源模式 |
第四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岩石类型与特征 |
4.1 岩石分类原则 |
4.1.1 成分分类 |
4.1.2 构造分类 |
4.1.3 环境&成因分类 |
4.2 主要岩相组合类型与特征 |
4.2.1 半咸水韵律型有机-无机耦合岩相组合(F1) |
4.2.2 半咸水非韵律型物理沉积岩相组合(F2) |
4.2.3 半咸水特殊事件沉积岩相组合(F3) |
4.2.4 咸水韵律型有机-无机耦合岩相组合(F4) |
4.2.5 咸水-盐水韵律型有机-无机耦合岩相组合(F5) |
4.2.6 咸水-盐水非韵律型物理沉积岩相组合(F6) |
4.2.7 盐水化学浓缩岩相组合(F7) |
第五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机制 |
5.1 束鹿凹陷 |
5.1.1 有机质丰度 |
5.1.2 有机质类型 |
5.1.3 有机质成熟度 |
5.1.4 有机质富集机制 |
5.2 东营凹陷 |
5.2.1 有机质丰度 |
5.2.2 有机质类型 |
5.2.3 有机质成熟度 |
5.2.4 有机质富集机制 |
5.3 潜江凹陷 |
5.3.1 有机质丰度 |
5.3.2 有机质类型 |
5.3.3 有机质成熟度 |
5.3.4 有机质富集机制 |
5.4 有机相 |
5.5 有机质富集对比 |
第六章 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油藏特征 |
6.1 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
6.1.1 粒间孔隙 |
6.1.2 粒内孔隙 |
6.1.3 有机质孔隙 |
6.1.4 裂隙孔隙 |
6.2 储集物性 |
6.3 油藏类型与特征 |
6.3.1 自储型油藏(东营凹陷) |
6.3.2 混合-裂缝型油藏(束鹿凹陷) |
6.3.3 自储-裂缝/构造型油藏(潜江凹陷) |
6.4 页岩油成藏控制因素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差异性研究及产能评价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延长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岩作用及成岩相概念 |
1.2.2 成岩作用对储层演化的意义 |
1.2.3 孔隙结构定性-定量表征 |
1.2.4 孔隙渗流特征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质背景 |
2.1.2 地层及沉积背景 |
2.1.3 沉积及砂体展布特征 |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2.1 岩石学类型及分布特征 |
2.2.2 碎屑成分、结构特征 |
2.2.3 填隙物特征 |
2.3 储层物性 |
2.3.1 物性参数分布 |
2.3.2 物性相关性分析 |
2.3.3 储层岩石学特征对物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
3.1 成岩作用类型 |
3.1.1 机械压实压溶作用 |
3.1.2 胶结作用 |
3.1.3 交代作用 |
3.1.4 溶蚀作用 |
3.1.5 破裂作用 |
3.2 成岩阶段及演化序列 |
3.2.1 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依据 |
3.2.2 成岩阶段划分结果 |
3.3 成岩作用过程中孔隙度定量演化 |
3.3.1 建立成岩作用孔隙度演化模式 |
3.3.2 成岩过程孔隙度演化模拟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3.4 成岩演化序列及孔隙度演化特征 |
3.4 储层成岩相划分及分布规律 |
3.4.1 典型成岩相划分 |
3.4.2 典型成岩相分布规律 |
3.4.3 不同成岩相的孔隙演化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成岩相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1 典型成岩相储层孔喉特征 |
4.1.1 孔隙类型 |
4.1.2 喉道类型 |
4.1.3 不同成岩相孔隙特征 |
4.2 高压压汞表征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微观孔喉类型及分布特征 |
4.2.2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4.2.3 不同成岩相储层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4.3 恒速压汞表征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3.1 技术简介 |
4.3.2 恒速压汞曲线特征 |
4.3.3 不同成岩相储层毛管曲线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成岩相储层渗流特征分析 |
5.1 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不同成岩相渗流特征 |
5.1.1 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分析 |
5.1.2 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3 不同成岩相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
5.2 油水相渗实验研究不同成岩相渗流特征 |
5.2.1 油水相渗参数分析 |
5.2.2 油水相渗曲线分析 |
5.2.3 不同成岩相储层渗流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成岩相类型储层特征及生产动态分析 |
6.1 不同成岩相类型储层综合特征 |
6.1.1 低渗-中孔中压实弱胶结溶蚀相 |
6.1.2 特低渗-低孔中压实中胶结溶蚀相 |
6.1.3 特低渗-低孔中-强压实胶结相 |
6.1.4 特低渗-特低孔强压实碳酸盐胶结相 |
6.2 不同成岩相生产动态分析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和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大型坳陷盆地沉积研究现状 |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3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4 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储层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成果 |
1.6.2 创新性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 盆地形成与演化 |
2.3 晚古生代构造沉积背景 |
2.4 上古生界地层 |
2.5 地层岩性组合及标志层 |
2.5.1 岩性组合特征与沉积古环境的关系 |
2.5.2 区域标志层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类型与沉积环境 |
3.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3.1.1 冲积扇 |
3.1.2 辫状河 |
3.1.3 曲流河 |
3.1.4 “浅水型”辫状河三角洲 |
3.1.5 “浅水型”曲流河三角洲 |
3.1.6 湖泊 |
3.2 山西期海侵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第4章 沉积体系分布与源—汇系统 |
4.1 物源分析 |
4.1.1 盆缘露头及周缘基岩特征 |
4.1.2 砾岩类型及分布特征 |
4.1.3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分析 |
4.1.4 重矿物特征物源分析 |
4.1.5 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
4.2 古水系的流向与展布特征 |
4.2.1 古水流向测定与分析 |
4.2.2 古地貌对古水系展布的控制作用 |
4.3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
4.3.1 层序界面识别方法 |
4.3.2 山西组—盒8段层序界面识别 |
4.3.3 层序划分对比 |
4.4 SQ1—SQ4沉积相分布 |
4.4.1 连井沉积相分析 |
4.4.2 SQ1—SQ4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
4.5 SQ5沉积相分布 |
4.6 盆地沉积充填模式 |
4.7 古地理演化与源—汇系统 |
第5章 水槽沉积模拟实验研究 |
5.1 实验内容及设计 |
5.1.1 实验内容 |
5.1.2 实验方案设计 |
5.2 实验过程 |
5.2.1 SQ1沉积模拟 |
5.2.2 SQ2沉积模拟 |
5.2.3 SQ3沉积模拟 |
5.2.4 SQ4沉积模拟 |
5.2.5 SQ5沉积模拟 |
5.3 实验结果 |
5.3.1 横剖面切片分析 |
5.3.2 纵剖面切片分析 |
5.4 实验认识 |
5.4.1 大面积砂体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
5.4.2 大面积砂岩连片沉积模式 |
第6章 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
6.1 储层特征 |
6.1.1 岩石学特征 |
6.1.2 砂岩储集特征 |
6.1.3 优质储层的定义及类型特征 |
6.2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 |
6.2.1 物源区母岩岩性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2.2 沉积相和水动力条件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2.3 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3 成岩相研究 |
6.3.1 成岩作用强度定量分析 |
6.3.2 成岩相划分 |
6.4 储层评价及有利储层分布规律 |
6.4.1 储层综合评价 |
6.4.2 相对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系统成因类型划分 |
1.2.2 地下热水流动模式及成因研究 |
1.2.3 地热流体热储环境 |
1.2.4 控热因素 |
1.2.5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2.6 研究区地热研究现状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皖江经济带地热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3.1 水文地质单元 |
2.3.2 含水系统特征 |
2.3.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2.4 地壳深部构造特征 |
2.4.1 地壳物理场特征 |
2.4.2 莫霍面变化特征 |
2.4.3 居里面变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热资源分布及形成条件 |
3.1 地热资源概况 |
3.2 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
3.2.1 地壳厚度制约地热资源分布 |
3.2.2 构造演化活动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 |
3.2.3 断裂构造控制地热资源出露 |
3.2.4 褶皱构造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 |
3.3 地热田形成条件 |
3.3.1 地表温度异常特征 |
3.3.2 地热田分区特征 |
3.3.3 典型地热田形成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温场及大地热流特征 |
4.1 测温及热导率测试 |
4.2 地温场特征 |
4.2.1 地温梯度特征 |
4.2.2 水平地温特征 |
4.2.3 垂向地温特征 |
4.2.4 地温传递控制模式 |
4.3 大地热流特征 |
4.4 地温场控制因素分析 |
4.4.1 区域构造演化控制热源分配 |
4.4.2 地质构造控制地温场分布 |
4.4.3 岩浆余热对大地热流的影响 |
4.4.4 地壳岩石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热流体形成机制研究 |
5.1 样品采集和测试 |
5.2 地热流体宏量组分特征 |
5.2.1 地热流体宏量元素含量 |
5.2.2 地热流体化学类型 |
5.2.3 宏量组分相关性特征 |
5.3 微量组分特征 |
5.3.1 微量组分含量 |
5.3.2 微量组分相关性 |
5.4 地热流体同位素特征 |
5.4.1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5.4.2 地热流体滞留时间及赋存环境 |
5.4.3 地热流体补给效应分析 |
5.5 地热流体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
5.5.1 水岩相互作用程度 |
5.5.2 矿物饱和指数特征 |
5.5.3 主要离子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
6.1 地热系统形成要素特征 |
6.1.1 热储与盖层特征 |
6.1.2 地热流体通道 |
6.1.3 热源与水源 |
6.2 地热系统热储温度估算 |
6.2.1 阳离子地热温标 |
6.2.2 SiO_2地热温标 |
6.2.3 地球化学热动力温标 |
6.2.4 热储温度范围 |
6.3 热储深部循环特征 |
6.3.1 热储埋深 |
6.3.2 循环深度特征 |
6.4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
6.4.1 成因类型划分 |
6.4.2 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
6.4.3 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7.1 地热资源分区 |
7.2 地热资源量评价 |
7.2.1 地热资源储量 |
7.2.2 地热资源可开采热量 |
7.2.3 地热流体开采资源量 |
7.3 地热水质量评价 |
7.3.1 理疗热矿水评价 |
7.3.2 生活饮用水评价 |
7.3.3 地热水腐蚀性评价 |
7.3.4 碳酸钙结垢评价 |
7.4 地热勘查靶区评价 |
7.4.1 评价指标选取 |
7.4.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7.4.3 勘查靶区划分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岩沉积微相及微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构造格架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沉积储层特征 |
2.5 烃源岩及流体性质 |
第3章 精细地层格架建立及小点层划分 |
3.1 研究区地层划分 |
3.2 地层基准面旋回级次划分 |
3.3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第4章 混积岩沉积相分布特征 |
4.1 混积岩沉积相的研究思路 |
4.2 相标志及物源分析 |
4.3 混积岩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4 单井及连井沉积相分析 |
4.5 混积岩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 |
4.6 混积岩沉积模式 |
第5章 混积岩甜点储层微环境研究 |
5.1 甜点层元素平面分布 |
5.2 古环境恢复及特征 |
5.3 甜点储层微环境变化的主控因素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个人简介 |
(9)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1.1 地层划分 |
2.1.2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演化 |
2.2.2 构造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
3.1 区域沉积格架 |
3.2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
3.3 沉积微相纵横向展布 |
3.3.1 单井沉积微相 |
3.3.2 连井沉积微相 |
3.3.3 主要砂体沉积期沉积微相平面分布 |
第4章 致密油储层下限分析 |
4.1 储层下限分析 |
4.1.1 储集下限 |
4.1.2 有效下限 |
4.2 分类评价标准 |
第5章 致密油储层特征 |
5.1 岩石学特征 |
5.1.1 成分特征 |
5.1.2 结构特征 |
5.1.3 岩石类型 |
5.2 储集性特征 |
5.2.1 储渗空间、喉道类型及组合特征 |
5.2.2 孔隙结构特征 |
5.2.3 物性特征 |
5.3 成岩作用特征 |
5.3.1 压实作用 |
5.3.2 胶结作用 |
5.3.3 溶蚀作用 |
5.3.4 交代作用 |
5.3.5 破裂作用 |
5.4 致密油储层分类 |
第6章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 |
6.1 致密油储层演化特征 |
6.1.1 致密油储层定时演化特征分析 |
6.1.2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量演化特征分析 |
6.1.3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时与定量演化特征 |
6.2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与主要成藏期耦合特征 |
6.2.1 成藏期次 |
6.2.2 主要成藏期与孔隙演化耦合特征 |
第7章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与主控因素 |
7.1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 |
7.1.1 原生孔隙保存机理 |
7.1.2 溶蚀孔隙形成机理 |
7.1.3 裂缝形成机理 |
7.2 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7.2.1 沉积微相 |
7.2.2 成岩作用 |
7.2.3 烃类充注 |
7.2.4 裂缝 |
7.3 致密油储层分布特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井火山岩测井精细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概况与井况 |
2.1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与地质特征 |
2.1.1 松辽盆地地质概况 |
2.1.2 营城组火山活动和岩性分布特征 |
2.2 松科2井东孔概况 |
2.2.1 松科2 井东孔井况 |
2.2.2 松科2 井东孔井区地理概况 |
2.2.3 松科2 井东孔构造特征 |
2.2.4 松科2 井东孔地层和岩性特征 |
第三章 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 |
3.1 不同地区火山岩的测井响应特征 |
3.1.1 Neuquen盆地 |
3.1.2 Manus盆地 |
3.1.3 Unzen火山区 |
3.1.4 准葛尔盆地 |
3.1.5 黄骅凹陷 |
3.1.6 马朗凹陷 |
3.1.7 辽河坳陷 |
3.1.8 松辽盆地 |
3.2 松科2井东孔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 |
3.2.1 松辽盆地火山岩分类 |
3.2.2 营城组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 |
3.2.2.1 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
3.2.2.2 电阻率成像测井响应特征 |
3.2.2.3 新型岩性元素扫描测井响应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山岩岩性识别 |
4.1 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
4.1.1 交会图法 |
4.1.2 特殊测井法 |
4.1.3 模型算法 |
4.1.3.1 人工神经网络 |
4.1.3.2 支持向量机 |
4.1.3.3 线性降维算法 |
4.1.3.4 判别分析 |
4.1.3.5 因子分析 |
4.1.3.6 聚类分析 |
4.2 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岩性识别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山岩孔隙度计算 |
5.1 骨架参数的计算 |
5.1.1 骨架参数求取方法研究 |
5.1.2 松科2 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骨架参数的求取 |
5.2 火山岩孔隙度计算 |
5.2.1 火山岩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 |
5.2.1.1 总孔隙度 |
5.2.1.2 有效孔隙度 |
5.2.1.3 基质孔隙度 |
5.2.1.4 裂缝孔隙度 |
5.2.2 松科2 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孔隙度的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火山岩孔隙结构研究 |
6.1 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孔隙结构特征 |
6.2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孔隙结构的方法 |
6.2.1 电成像测井的孔隙结构研究 |
6.2.1.1 电成像测井资料 |
6.2.1.2 电阻率成像测井孔隙度谱 |
6.2.1.3 孔隙度谱分析 |
6.2.2 核磁共振测井的孔隙结构研究 |
6.2.2.1 核磁共振测井资料 |
6.2.2.2 核磁共振测井T2谱 |
6.2.2.3 核磁共振测井T2 谱孔隙结构的表征 |
6.2.3 孔隙度谱和T2 谱的应用分析 |
6.3 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孔隙结构特征 |
6.4 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有利区域预测 |
6.5 孔隙度谱在火山岩中的应用前景 |
6.5.1 次生孔隙的研究 |
6.5.2 岩性变化的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以及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Classification and Denominationof Flow Units for Clastic Reservoirsof Continental Deposit(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 陈正山. 贵州大学, 2021(11)
- [2]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事件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D]. 梁庆韶.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湖相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特征、成因与油气聚集[D]. 孔祥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差异性研究及产能评价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延长组为例[D]. 陈斌. 西北大学, 2020(01)
- [6]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D]. 肖红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7]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D]. 刘海.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岩沉积微相及微环境研究[D]. 李书琴. 长江大学, 2020(02)
- [9]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D]. 卿元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井火山岩测井精细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D]. 赵金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