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γ/δT细胞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1](2021)在《PIK3CD获功能突变对γδ T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PIK3CD获功能突变对γδT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背景:磷酸肌醇3激酶-δ过度活化综合征(Activated 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δsyndrome,APDS)是由PIK3CD基因获功能突变引起编码蛋白PI3Kδ过度活化的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以反复呼吸道感染、淋巴组织增生、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易感性为主要表现。而γδT细胞作为一种在抗感染、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细胞,是否参与APDS发病,以及其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得知。目的:本研究以APDS患者和PIK3CD基因获功能突变(PIK3CD gain of function,PIK3CD GOF)小鼠为模型,分析PIK3CD GOF对总γδT细胞及亚类的比例和数目、增殖、活化、凋亡、肿瘤杀伤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收集16例未经过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的初诊APDS患儿(c.3063G>A,p.E1021K;杂合突变)的外周血样本,提取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γδT细胞比例及数目,并同正常同龄儿童参考值范围进行比较。同时构建有同源突变位点E1021K的PIK3CD GOF小鼠模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γδT细胞PI3K-AKT-m TOR通路磷酸化水平,γδT细胞数目和比例,各个亚群(CD27+、CD27-、Vγ1、Vγ4)比例,分泌的细胞因子(INF-γ、IL17、颗粒酶B、穿孔素),表达的活化分子(CD38,CD69,CD44,CD62L)。并进一步分析了PIK3CD GOF小鼠脾脏γδT细胞在TCRγδ刺激活化下的增殖、凋亡水平,分选出扩增后的γδT细胞来验证体内外杀伤黑色素瘤细胞的功能。同时,通过构建CD45.1-WT小鼠、CD45.1-PIK3CD GOF骨髓嵌合体小鼠模型,验证PIK3CD GOF对γδT细胞的影响是固有存在还是环境因素导致。此外,我们结合单细胞测序及普通转录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IK3CD GOF对小鼠γδT细胞转录组的影响,并利用PI3Kδ抑制剂IC-87114、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对小鼠进行体内外干预,检测它们对PIK3CD GOF小鼠γδT细胞的功能影响。结果:本研究发现尽管患儿均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仍分别有5例、6例患儿外周血中γδT细胞比例和数目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正常值下限。相比于WT小鼠,基础状态下PIK3CD GOF小鼠脾脏γδT细胞PI3K-AKT-m TOR通路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γδT细胞比例减少,由于脾脏较WT小鼠明显增大,γδT细胞总数目增加,Vγ1和CD27-γδ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Vγ4和CD27+γδT细胞显着减少,γδT细胞NKG2D的表达和分泌的IL-17明显减少,而穿孔素和颗粒酶B明显增多。且CD69及CD38活化分子表达增强,初始γδT细胞显着减少,而效应记忆γδT细胞显着增加。进一步用TCRγδ刺激活化后,γδT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同时凋亡明显增强,体内外杀伤黑色素瘤功能明显减弱,杀伤功能相关分子表达异常,包括NKG2D表达降低,主要分泌IFN-γ的CD27+γδT细胞亚群显着减少,虽然PIK3CD GOF小鼠γδT细胞分泌的颗粒酶B和穿孔素明显减少,但体外应用IC-87114或雷帕霉素均未能提升其分泌水平。此外,在骨髓嵌合体小鼠模型中,未刺激状态下,PIK3CD GOF小鼠较WT小鼠γδT细胞仍明显减少,CD38、CD69表达增强,初始γδT细胞明显减少,而效应记忆γδT细胞显着增加,而刺激活化后的γδT细胞的增殖及NKG2D表达明显下降。经过对单细胞测序及普通转录组测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WT和PIK3CD GOF小鼠γδT细胞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活化、分化、肿瘤、细菌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端粒结合DNA、雷帕霉素敏感性通路上。体内注射雷帕霉素使整个脾脏体积减少,下调了PIK3CD GOF小鼠γδT细胞的S6(Ser235,236)磷酸化水平,改变γδT细胞比例、数目,及初始及效应记忆γδT细胞,而与注射雷帕霉素或生理盐水的WT小鼠无明显差异。体外使用IC-87114或雷帕霉素使γδT细胞比例增加,CD27+细胞增加而CD27-细胞减少,IC-87114还促进NKG2D表达。结论:相比于正常同龄儿童和WT小鼠,PIK3CD GOF使APDS患儿外周血及小鼠脾脏γδT细胞比例、数目和亚群比例异常。PIK3CD GOF小鼠γδT细胞PI3K-AKT-m TOR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基础状态下PIK3CD GOF小鼠γδT细胞处于过度活化状态,而在TCRγδ刺激活化下增殖抑制、凋亡增强。同时,PIK3CD GOF通过抑制了γδT细胞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B、下调NKG2D表达,减少分泌IFN-γ的CD27+γδT细胞的分化,显着抑制了体内体外γδT细胞的黑色素瘤杀伤功能,但体外使用IC-87114并没有显着上调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分泌水平,可能和使用时间和剂量不足有关。PIK3CD获功能突变对γδT细胞的影响是固有存在的。结合转录组测序提示PIK3CD GOF小鼠γδT细胞活化、分化、抗肿瘤、抗感染、对雷帕霉素敏感性及端粒结合DNA异常,我们在体内外使用雷帕霉素可以分别逆转γδT细胞S6(Ser235,236)的高磷酸化水平、基础状态下的过度活化及刺激活化后γδT细胞比例。第二部分WAS蛋白缺陷对非典型记忆B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背景: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是由WAS基因突变引起WAS蛋白缺陷的一种X连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该病以湿疹、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易感性增高为特点且预后极差。而非典型记忆B细胞(atypical memory B cells,a MBCs)作为一种在慢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WAS蛋白缺陷对a MBCs是否有影响及相关机制尚不得知。目的:分析WAS患者外周血中非典型记忆B细胞的表型及功能变化,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我们收集23例WA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突变信息,采集患儿及正常同龄儿(Healthy controls,HCs)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 MBCs的比例,分析WAS临床评分与a MBCs在成熟B细胞中比例的关系。同时检测了a MBCs和经典记忆B细胞(classical memory B cell,c MBCs)表面CD11c、Fc RL5、CXCR5、CXCR3、CD35、CD40、Ig G1,及胞内T-bet表达水平。我们利用磷酸化流式细胞术,检测WAS和HCs的a MBCs、c MBCs BCR信号通路下游的关键分子p-Syk,p-BLNK,p-PLCγ2的表达水平。此外我们用磁珠分选出B细胞,用IFN-γ+anti-kappa+anti-lambda体外诱导增殖,检测a MBCs和c MBCs的增殖、凋亡情况。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儿及正常同龄人外周血中IFN-γ、BAFF、APRIL水平,用PMA和离子霉素刺激T细胞检测分泌IFN-γ的水平。结果:和HCs相比,WAS患儿外周血a MBCs细胞占成熟B细胞比例明显增加,c MBCs减少,且在WAS评分越高的患儿中,a MBCs比例越高。在WAS患儿中,相比于c MBCs,a MBCs高表达T-bet、CD11c、Fc RL5,低表达CXCR5、CD35、CD40和Ig G1,且a MBCs的p-Syk、p-BLNK及T-bet+a MBCs的Syk、BLNK、PLCγ2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下降。同时,相比于c MBCs,WAS患儿a MBCs ki67表达更低,且活细胞比例更低、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显着增强。HC和WAS病人a MBCs在无刺激剂情况下,ki67表达无明显差异,而在IFN-γ+anti-kappa+anti-lambda刺激下,WAS患者较正常人a MBCs ki67表达增强,且联用BAFF+IFN-γ+anti-kappa+anti-lambda刺激使ki67表达进一步升高。此外,相比于HCs,WAS病人CD4+T和CD8+T细胞分泌IFN-γ增多,血浆IFN-γ、BAFF水平明显增高,且a MBCs PLCγ2磷酸化水平较HCs a MBCs显着上调。结论:较HCs,WAS患儿外周血中a MBCs比例明显增高,且与WAS评分呈正相关。WAS病人a MBCs较c MBCs高表达T-bet、CD11c、Fc RL5,低表达CXCR5、CD35、CD40和Ig G1,且a MBCs较c MBCs BCR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降低,增殖减弱、凋亡增强。与HCs相比,WAS a MBCs在IFN-γ+anti-kappa+anti-lambda刺激下增殖更明显,加用BAFF可进一步促进增殖。因此WAS病人较HCs a MBCs比例更高原因可能是WAS病人较HCs T细胞分泌更多的IFN-γ,血浆IFN-γ、BAFF水平明显增高,且a MBCs BCR磷酸化水平显着上调所致。
蓝天碧[2](202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TIGIT+、CD226+和NKG2D+γδ T细胞亚群表达分布特点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蛋白(TIGIT)、CD226和NKG2D+γδT细胞亚群的表达分布特点与临床转归的关系,并初步通过免疫干预手段调控TIGIT分子在γδT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功能改变情况,为进一步研发AML新的细胞免疫治疗策略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集26例AML初发(AML-de novo)患者以及14例获得临床完全缓解(AML-CR)患者的外周血样,同时采集20例健康人(HI)外周血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γδT细亚群的表达比例,分析其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利用不同培养体系体外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检测其对白血病细胞株的杀伤功能。使用TIGIT的小干扰RNA(si-TIGIT)下调γδT细胞中TIGIT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免疫干预前后γδT细胞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1)AML-de novo组、AML-CR组及HI组外周血CD3+T细胞、CD3+γδT细胞和Vδ2+γδT细胞的表达比例呈现HI组>CR组>de novo组的表达模式,而Vδ1+γδT细胞的表达比例则呈现为de novo组>CR组>HI组的情况。(2)AML-de novo组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3+γδT细胞、Vδ1+γδT细胞和Vδ2+γδT细胞中TIGIT的表达比例均显着高于HI组;且随访8例初发AML患者获得缓解后,在总γδT细胞和Vδ2+γδT细胞亚群中TIGIT的表达比例显着下降。(3)AML-de novo组和AML-CR组的γδT细胞、Vδ1+γδT细胞和Vδ2+γδT亚群中CD226+的表达比例均显着低于HI组;AML-de novo组的CD3+T细胞和γδT细胞中NKG2D+的表达比例低于HI组。外周血CD226+NKG2D+γδT细胞、CD226+NKG2D-γδT细胞、CD226-NKG2D-γδT细胞亚群表达比例呈现出HI组>CR组>de novo组的表达模式,且AML-de novo组γδT细胞亚群的CD226+NKG2D+共表达比例显着低于HI组;而CD226-NKG2D+γδT细胞亚群表达比例呈现出CR组>de novo组>HI组的模式。(4)外周血TIGIT+CD226+γδT细胞及TIGIT+CD226-γδT细胞亚群表达比例均呈现出de novo组>CR组>HI组的表达模式;而TIGIT-CD226+γδT细胞及TIGIT-CD226-γδT细胞亚群表达比例则呈现HI组>CR组>de novo组的模式;AML-de novo组和AML-CR组的TIGIT+NKG2D+γδT细胞及TIGIT+NKG2D-γδT细胞亚群表达比例均显着高于HI组,但TIGIT-NKG2D+γδT细胞亚群表达比例显着低于HI组。(5)AML-de novo组CD3+T细胞、γδT细胞和Vδ1+γδT细胞亚群的Foxp3+表达比例显着高于HI组;AML-de novo组和AML-CR组的总γδT细胞及Vδ2+γδT细胞亚群中TIGIT+Foxp3+的表达比例均显着高于HI组。(6)AML-de novo组γδT细胞的IFN-γ和TNF-α表达均显着低于HI组。(7)结合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发现,TIGIT-CD226+γδT细胞亚群表达比例高的患者发生未缓解的风险低。(8)我们还对γδT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进行了优化,使用不同培养体系(包括联合使用TCRγδ单克隆抗体和NKG2D单克隆抗体体系、单纯使用TCRγδ单克隆抗体体系以及含唑来膦酸(Zol)体系)扩增γδT细胞,发现扩增效果以联合使用TCRγδ单克隆抗体和NKG2D单克隆抗体体系最佳,其次为单纯使用TCRγδ单克隆抗体体系,再次为含Zol体系;培养体系优化后CD3+γδT细胞的纯度>90%;不同体系扩增的γδT细胞均可对白血病细胞株产生一定的杀伤效应。(9)初步使用si-TIGIT下调γδT细胞中TIGIT分子的表达,发现TIGIT-si RNA组的γδT细胞的杀伤效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改善的趋势。结论:AML患者外周血的TIGIT耗竭性γδT细胞亚群表达比例增多,且CD226和NKG2D在γδT细胞上的表达比例减少,Foxp3+在γδT细胞上的表达比例增多。TIGIT相关免疫分子在γδT细胞上的表达失衡与AML的预后相关,TIGITCD226+γδT细胞亚群表达比例高的患者发生未缓解的风险低。联合使用TCRγδ单克隆抗体和NKG2D单克隆抗体的培养体系能够获得体外培养γδT细胞的最佳扩增效果。使用si-TIGIT下调γδT细胞中TIGIT分子的表达,γδT细胞的杀伤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善的趋势。
修磊[3](2020)在《γδT细胞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寄生于动物体表的条件性致病菌,能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感染性疾病,如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和菌血症等。此外,S.aureus还可引起哺乳期妇女和动物的乳腺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S.aureus耐药菌株的涌现和疫苗预防效果的局限性使得深入研究其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已迫在眉睫。目前,S.aureus乳腺感染的相关免疫调控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最新研究表明,一些非传统的T细胞群(如γδT细胞)参与了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应答,并且在调节免疫反应类型和强度上发挥重要作用。γδT细胞作为连接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桥梁,广泛分布于各种黏膜和皮下组织,在黏膜免疫防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研究表明,γδT细胞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因感染部位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乳腺作为机体的特殊组织器官,在感染S.aureus后,乳腺组织中γδT细胞动态变化如何?发挥怎样的功能?具体机制如何?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模型,系统分析乳腺组织中γδT细胞的动态变化、应答规律和分泌细胞因子特征;利用TCRδ-/-小鼠,探究乳腺γδT细胞在感染S.aureus后的主要功能。利用Vγ4抗体清除的小鼠和IL-17A-/-小鼠,明确乳腺γδT细胞在S.aureus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内容及方法:建立小鼠S.aureus乳腺感染模型,检测感染24 h内乳腺组织及脾脏中NK细胞、NK 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以及γδT细胞的动态变化;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乳腺组织内γδT细胞的表型及分泌细胞因子情况。利用TCRδ-/-小鼠乳腺感染模型,检测敲除γδT细胞后乳腺组织中S.aureus定殖量、病理变化、趋化因子表达量、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及MPO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乳腺Th1,Th2,Th17,Tc以及Treg细胞变化情况,明确乳腺γδT细胞在S.aureus感染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进一步,分析S.aureus感染后乳腺γδT细胞的亚型,明确其主要亚型Vγ1和Vγ4γδT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分泌细胞因子特征。利用InVivoMAb anti-mouse TCR Vγ1(clone 2.11)单克隆抗体和InVivoMAb anti-mouse TCR Vγ4(clone UC3-10A6)单克隆抗体清除乳腺Vγ1和Vγ4γδT细胞,检测乳腺组织中S.aureus定殖量、病理变化情况及嗜中性粒细胞募集情况,确定乳腺Vγ1和Vγ4γδT细胞在S.aureus感染中的作用。最后,利用IL-17A-/-小鼠,检测乳腺组织中S.aureus定殖量、病理变化、趋化因子表达及嗜中性粒细胞募集情况,分析探讨乳腺Vγ4γδT细胞在抗S.aureus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1)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后,乳腺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及NK T细胞无显着变化,而γδT细胞变化显着。在感染24 h内,乳腺内γδT细胞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感染S.aureus 3 h后达到峰值,至24 h时其比例降为1.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对乳腺中γδT细胞表型进行检测后发现其高表达CD44和CD69分子,进一步对γδ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后发现,乳腺γδT细胞主要分泌IL-17A和IFN-γ。2)S.aureus感染TCRδ-/-小鼠后,对乳腺内细菌定殖量和病理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发现TCRδ-/-小鼠乳腺组织细菌定殖量显着升高,乳腺组织病理程度加剧。进一步探究发现TCRδ-/-小鼠乳腺组织中趋化因子KC、MIP-2及IL-8的表达量显着降低,中性粒细胞数量显着减少,组织MPO活性显着下降,IL-17A和IFN-γ的表达量降低。另外,与WT小鼠相比,TCRδ-/-小鼠乳腺及脾脏中Th1、Th17、Tc以及Treg细胞比例显着降低,而Th2细胞比例则无明显变化。提示乳腺γδT细胞在S.aureus感染过程中起到免疫保护作用。3)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后,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主要亚型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发现,Vγ1和Vγ4γδT细胞在感染后3 h和6 h的比例显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进一步发现,Vγ1γδT细胞在S.aureus感染早期主要产生IFN-γ,而Vγ4γδT细胞在S.aureus感染早期主要产生IL-17A。利用抗体分别将乳腺组织内Vγ1γδT细胞和Vγ4γδT细胞清除,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Vγ1γδT细胞清除小鼠和Vγ4γδT细胞清除小鼠乳腺内细菌定殖量均显着增加,病理程度加剧,中性粒细胞数量显着降低,提示Vγ1和Vγ4γδT细胞是乳腺抵御S.aureus感染的主要γδT细胞亚型。4)进一步利用IL-17A-/-小鼠,探讨Vγ4γδT细胞在S.aureus感染中的机制。结果发现,与WT组小鼠相比,IL-17A-/-小鼠乳腺中细菌定殖量显着增加,病理程度加剧,趋化因子KC、MIP-2及IL-8的表达量显着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WT小鼠与IL-17A-/-小鼠乳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IL-17A-/-小鼠乳腺内中性粒细胞数量显着降低,提示γδT细胞是通过分泌IL-17A,进而招募趋化因子,募集中性粒细胞,清除细菌,发挥免疫保护作用。研究结论:1.γδT细胞是乳腺感染S.aureus早期最主要的T淋巴细胞类型。这类细胞高表达CD44和CD69分子,并分泌IL-17A和IFN-γ。2.敲除γδT细胞后,乳腺中性粒细胞和趋化因子减少,乳腺炎症和细菌定殖量增加。表明γδT细胞在乳腺S.aureus感染早期对细菌清除和降低组织损伤方面起关键的正调控作用。敲除γδT细胞后,乳腺Th1、Th17、Tc以及Treg细胞比例降低,提示γδT细胞可能对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3.S.aureus感染后,γδT细胞以Vγ1和Vγ4两种亚型为主,Vγ1γδT细胞主要分泌IFN-γ,Vγ4γδT细胞主要分泌IL-17A。Vγ1γδT细胞和Vγ4γδT细在乳腺S.aureus感染早期对细菌清除和降低组织损伤方面起关键的正调控作用,是抵御S.aureus感染的主要γδT细胞亚型。4.乳腺Vγ4γδT细胞通过分泌IL-17A,进而招募趋化因子,募集中性粒细胞,清除细菌,发挥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丰富了乳腺局部抗感染免疫应答的资料,为S.aureus乳腺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验数据。
孙磊[4](2020)在《γδ T细胞促进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早期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裂体属吸虫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同时也是被忽视的重要热带病。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全球感染人数约2亿,受威胁人口约8亿人。除了影响人的生命健康,畜类血吸虫病也给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病预防和治疗尚有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感染宿主后,日本血吸虫多个发育阶段均能导致宿主损害。其中成虫在门静脉系统寄生,所产大量虫卵随血流而沉积于肝脏,诱导剧烈的炎症反应。宿主体内的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先后被激活,免疫反应也由Th1型向Th2型过度,逐渐由Th2型免疫反应占优势,此时宿主肝脏组织内开始形成虫卵肉芽肿以及纤维化等免疫病理反应。CD4+T细胞、B细胞等适应性免疫细胞和巨噬细胞、NK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γδ T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共同参与该病理的形成。γδT细胞作为一种先天免疫细胞,识别抗原无MHC限制,可以迅速对血吸虫抗原作出反应,导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γδ T细胞和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有紧密的联系,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聚焦在血吸虫感染宿主肝脏纤维化早期病变,初步探讨γδ T细胞在血吸虫感染宿主早期肝纤维化形成的机制。方法实验小鼠分为WT(Wild Type)未感染对照组、WT感染组和TCRδKO(T cell receptor δ chain knock out)感染组,小鼠腹壁贴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建立小鼠感染模型。WT感染组和TCR δ KO感染组各随机取16只监测生存时间;剩余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解剖,采集外周血检测肝功能,比较两组小鼠感染后肝功能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分析各组小鼠IL-17A的表达水平;解剖分离出完整的小鼠肝脏,取适量肝组织用于提取总RNA,以未感染对照组作为参照,分析两组小鼠的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转录水平变化;取适量肝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病理切片及染色,观察两组小鼠肝虫卵肉芽肿大小和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分析TCRδ KO后对肉芽肿和纤维化的影响;取适量肝组织研磨并用裂解液裂解,离心取上清,ELISA方法检测肝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剩余肝脏和脾脏研磨后过滤和离心,分离白细胞,进行胞膜、胞内因子和核内因子流式抗体染色,检测γδT细胞、CD11b+Gr-1+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在不同感染时间的变化,探讨γδ T细胞对相关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体外试验,经细胞因子IL-17A刺激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LX-2),观察IL-17A对肝星状细胞的直接激活作用。结果1.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γδ T细胞在感染进程(0周、4周和6周)中比例变化不明显,但细胞绝对数量明显上升,分别是3.2X 104、7.3×104和9.8×105个,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同时,Vγ2亚型γδT细胞比例增多,在0周、4周和6周分别为(24.72±2.02)%、(30.36±3.47)%和(44.46±3.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该亚群细胞分泌IL-17A的比例逐渐升高,分别为(17.06±1.64)%、(25.32±4.57)%和(48.06±1.0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感染小鼠监测16周观察生存率,与WT感染组小鼠比较,TCRδ KO感染组小鼠生存率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WT感染组小鼠比较,TCRδ KO感染组小鼠在感染4周和6周时,肝功能(ALT和AST)改善(P<0.05,P<0.01,P<0.01,P<0.05);与WT感染组小鼠比较,TCRδ KO感染组小鼠在感染4周和6周时,脾指数下降(P<0.05,P<0.001),在感染6周时,肝指数下降(P<0.01)。3.HE染色显示,WT组小鼠和TCRδ KO组小鼠感染6周后,肝脏单个虫卵所致肉芽肿面积分别是(1.3±0.095)×105μm2和(0.95± 0.033)×105μm2,TCR δ KO组低于WT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Masson染色显示,WT组小鼠和TCR δ KO组小鼠感染6周后,肝脏单个虫卵所致纤维化面积为(6.63±0.40)× 104 μm2 和(3.76±0.18)× 104 μm2,同样的,TCR δ KO组低于WT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4.WT组小鼠肝IL-1 7A的mRNA水平是TCR δ KO组小鼠的(3.0±0.45)倍(P<0.05);小鼠肝组织裂解液上清中,WT组小鼠和TCRδ KO组小鼠IL-17A 的含量分别为(217.2±19.15)pg/ml 和(101.6± 18.95)pg/ml,KO 组低于W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小鼠外周血中,WT组小鼠和TCRδ KO组小鼠IL-17A的含量分别为(143.9±33.82)pg/ml和(34.0±22.29)pg/ml,同样的,KO组低于W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TCR δ KO小鼠肝组织Col 1和TFG-β等mRNA也有所下降,而IL-13 mRNA水平无差异。5.WT感染组小鼠和TCRδKO感染组小鼠在感染进程中,感染后0、4和6周肝脏和脾脏CD11b+Gr-1+细胞比例发生变化:WT组小鼠肝脏CD11b+Gr-1+细胞分别是(1.32±0.15)%、(10.20±1.47)%和(33.64±1.09)%;WT组脾脏分别是(1.00±0.07)%、(3.20±0.02)%和(15.05±0.99)%;TCRδKO 组肝脏分别是(1.46±0.10)%、(9.80±0.81)和(22.22±1.57)%;TCRδ KO 组脾脏分别是(1.10±0.13)%、(1.60±0.07)%和(8.30±0.64)%。0周时,两组小鼠肝脏、两组小鼠脾脏CD11b+Gr-1+细胞均无差异;4周时,TCR δ KO组小鼠脾脏CD11b+Gr-1+细胞低于WT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时两组小鼠肝脏中CD11b+Gr-1+细胞仍没有差异;6周时,TCR δ KO组小鼠肝脏和脾脏CD11b+Gr-1+细胞均低于WT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另一组过继试验中,向感染3周的TCR δ KO小鼠注射IL-17A,其肝脏CD11b+Gr-1+细胞比例又恢复到WT感染组水平。6.流式细胞术显示,感染6周时,WT组和TCR δ KO小鼠肝脏CD11b+Gr-1+细胞分泌 TFG-β 的比例分别为(30.20±4.01)%和(20.73±1.13)%,TCRδKO小鼠比例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在感染后4周,WT小鼠肝脏和脾脏CD11b+Gr-1+表达IL-17A受体的比例分别约为54.3%和26.0%,在感染后6周时,这一比例分别约为52.9%和20.3%。7.体外试验显示,肝星状细胞LX-2经IL-17A刺激后被激活,α-SMA和Col 1表达分别上调(3.7±0.7)倍(P<0.05)和(3.9±0.1)倍(P<0.0001)。8.流式细胞术显示,WT组小鼠和TCRδ KO组小鼠肝脏B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5.56±0.75)%和(28.18±2.88)%,KO 组肝脏 B 细胞高于 W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脾脏中两组小鼠B细胞的比例为(55.48±2.01)%和(62.83±1.46)%,同样的,KO组B细胞比例高于W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γδ T细胞分泌IL-17A参与日本血吸虫感染早期小鼠肝脏病变进程,并加重纤维化。2.IL-17A 通过受体 IL-17RA 招募 CD11b+Gr-1+细胞,CD11b+Gr-1+细胞分泌TGF-β促进肝脏纤维化。3.IL-17A还可能直接激活肝星状细胞促进肝纤维化。
金晨曦[5](2020)在《疟原虫感染C57BL/6小鼠肺脏中γδT细胞的特点与功能》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疟疾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在病例数下降一段时间后,疟疾发病率再次上升,部分原因是疟原虫对药物和杀虫剂的抵抗力增加。γδT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可以产生不同种类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通过与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免疫应答。有研究表明带有γδT细胞受体(TCR)的T细胞的一个子集与疟原虫子孢子诱导的保护作用有关,γδT细胞在对疟原虫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疟疾中γδT细胞的研究最早发表于近30年前,在了解这些细胞的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然而,将这种最新知识应用于疟疾免疫研究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γδT细胞是否以及如何在抵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中起保护作用仍是未解决的问题。因此,探究γδT细胞在疟疾中作用的依旧十分重要,为抗疟药物和疫苗的研究提供新的基础理论知识。目的:研究疟原虫感染C57BL/6小鼠肺脏γδ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的特点,以及γδT细胞对肺脏T细胞和B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的百分比、细胞绝对值、细胞活化情况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观察小鼠在感染疟原虫后,肺脏γδT细胞的变化。此外,我们用γδTCR基因敲除型小鼠,观察γδT细胞敲除对T细胞和B细胞的影响。结果:本课题采用了野生型以及γδTCR基因敲除型C57BL/6小鼠,主要研究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1.感染疟原虫后,小鼠肺脏γδT细胞的特点及作用:肺脏γδT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数都明显上升。感染后γδT细胞的CD80、CD11b和PD-1的表达增加,而CD34和CD127表达下降。在细胞因子表达方面,感染后γδT细胞可表达更多的IL-5、IL-6、IL-21、IL-4、IL-1α和IL-17,但是IFN-γ的表达减少。γδT细胞的这些变化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P<0.01)。2.感染疟原虫后,γδT基因敲除小鼠肺脏T细胞和B细胞的特点:感染后的小鼠肺部病理变化明显,肺部T细胞明显增多。感染小鼠肺脏不同T细胞的CD69和CD25表达增加,而CD62L表达下降。同时感染后T细胞能分泌更多的IL-4,IFN-γ,IL-10,IL-17,IL-2以及IL-21。感染后,小鼠肺脏B细胞明显减少,B细胞表达更多的CD69,CD80和ICOS。感染后,γδTCR基因敲除型C57BL/6小鼠的肺部病变与野生型比差异不明显。γδTCR基因敲除后,T细胞IFN-γ的分泌增多,B细胞ICOS的表达增高。结论:疟原虫感染能够诱导肺部的γδT细胞的含量、表型和功能发生明显的改变,γδT细胞能调节疟原虫感染小鼠肺部T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
王泽楠[6](2020)在《地西他滨联合过继γδ T细胞输注治疗骨肉瘤的效应及机制》文中认为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骨肉瘤的标准治疗包括新辅助治疗、手术和术后化疗。目前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70%左右,但是对复发或发生肺转移的患者来说,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近年来,免疫疗法在治疗肿瘤中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结果。过继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 therapy,ACT),作为免疫疗法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癌症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γδT细胞是ACT理想的候选细胞,因为它容易获得并可以在体外无限数量地扩增。但是,针对骨肉瘤的过继γδT细胞治疗效果不佳。尽管在随后的临床前试验中使用了几种辅助方法来增强γδT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安全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是一种FDA批准的去甲基化药物,不仅可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而且具有免疫调节功能。重要的是,它增加了NKG2D配体(NKG2D ligands,NKG2DLs)在肿瘤上的表达,从而增强了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探究联合γδT细胞和地西他滨治疗骨肉瘤的可能性。地西他滨通过增强骨肉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链相关蛋白B(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related chains B,MICB)及UL16-结合蛋白1(UL16-binding protein 1,ULBP1),使骨肉瘤细胞更容易被γδT细胞识别并杀伤。阻断NKG2D受体可以部分抑制γδT细胞对骨肉瘤的杀伤,提示γδT细胞介导的地西他滨预处理的骨肉瘤的杀伤作用主要依赖NKG2DL-NKG2D信号轴;动物原位骨肉瘤实验也获得了与体外实验一致的结果。总之,地西他滨能上调骨肉瘤细胞表面MICB及ULBP1表达,从而增强γδ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刘嘉欣[7](2020)在《新生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早产儿脑软化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新生儿胎龄、分娩方式、早产高危因素的关系;探讨早产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早产儿脑软化的关系。研究方法1.选取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于我院产科出生并转至新生儿科治疗的129例新生儿(其中男73例,女56例,早产儿114例,足月儿15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28≤胎龄(GA)<42周;(2)出生24h以内;(3)获得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新生儿存在先天发育异常、红细胞增多症、遗传代谢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有窒息抢救史;(2)母亲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可能对新生儿免疫系统产生影响的相关疾病。2.选取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在我院NICU住院的胎龄≤34周、生后4~6周时头颅超声以及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同时提示脑软化的早产儿18例,每例脑软化早产儿按照1:1或1:2比例纳入同时期住院的性别、胎龄、生后日龄、出生体重、基础疾病接近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共计31例。排除有免疫相关性疾病及出生前后接触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早产儿。本研究获家属知情同意。研究分组:(1)按照胎龄:将129例新生儿分为早期早产儿组(28~31+6周,n=99)、中晚期早产儿组(32~36+6周,n=15)、足月儿组(≥37周,n=15)。(2)按导致早产的原因:将114例早产儿分为胎膜早破组(n=40)、医源性早产组(n=51)、自发性早产组(n=23);(3)按分娩方式:将114例早产儿分为剖宫产组(n=83)、阴道分娩组(n=31)。(4)按有无早发型感染:将99例早期早产儿按照《2019版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分为早发型感染组(n=47)和无早发型感染组(n=52)。(5)将49例胎龄≤34周早产儿依据生后4-6周头颅影像学检查是否存在脑软化分为脑软化组(18例)和对照组(31 例)。符合标准的129例新生儿于生后24h内留取静脉血1ml,生后4~6周期间影像学提示脑软化的18例早产儿于确诊后立即留取静脉血1ml,同时留取符合研究标准的对照组早产儿静脉血1ml,常温放置,8小时内采用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试剂盒,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γδ-T、总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与围生期因素及脑软化的关系。结果1.中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γδ-T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早期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γδ-T细胞百分比高于中晚期早产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组间CD3+、CD4+、CD8+、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剖宫产组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CD8+、γδ-T、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例均高于阴道分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胎膜早破组、医源性早产组与自发性早产组间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CD3+、CD4+、CD8+、γδ-T、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早发型感染组与无早发型感染组间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CD3+、CD4+、CD8+、γδ-T及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后4~6周外周血CD3+、CD4+、CD8+、γδ-T及总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脑软化组外周血CD8+、γδ-T及总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外周血CD3+、CD4+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新生儿外周血γδ-T细胞比例与胎龄有关,随胎龄增加,γδ-T细胞比例增高。2、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导致早产的围生期因素无关,与分娩方式有一定相关性。3、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发生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外周血CD8+、γδ-T细胞可能能够作为早产儿脑软化的预测指标。
王盛东[8](2020)在《丙戊酸钠联合唑来膦酸增强γδ T细胞介导的杀伤骨肉瘤效应》文中指出骨肉瘤是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具有局部侵犯和早期肺转移的趋势。通过使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案,已经将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了60%-80%,但在过去的近40年间并未得到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对于复发和发生肺转移的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极差。同时,目前临床的一线化疗药,如甲氨蝶呤、阿霉素、顺铂、异环磷酰胺等毒副作用很大,且耐药的情况常有发生,疗效有限。因此,寻找新型、高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免疫治疗被认为是除手术、化疗、放疗以外的第四大治疗手段。其中,过继细胞输注治疗(ACT)是最有前景的免疫治疗方案之一,已经在白血病的研究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包括NK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在内的各种免疫细胞均被研究应用于ACT中,尤其是T细胞,因其在抗肿瘤免疫效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ACT的首选效应细胞。然而,包括骨肉瘤在内的多数实体肿瘤,都缺少特异性、高表达的免疫治疗靶点,成为了ACT应用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γδT细胞占外周血T细胞的1~10%,因其能够直接识别肿瘤细胞并且不依赖MHC的限制而被认为是充满前景的效应T细胞。活化的γδT细胞能够产生穿孔素、颗粒酶和炎症因子直接杀伤被识别的肿瘤细胞,从而产生有效的抗肿瘤效应。本课题组在先前研究已经证实通过唑来膦酸(ZOL)预处理后,γδT细胞能够在体外对骨肉瘤细胞和软骨肉瘤细胞产生显着的杀伤效应。因而,过继转移γδT细胞有望成为治疗包括骨肉瘤在内的各种恶性实体肿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然而,大量体外研究显示诱导γδT细胞产生强大的免疫效应所需的ZOL浓度较高,已超出体内实验和临床应用所能长时间维持的浓度。因而,我们需要寻找有效的佐剂以增强ZOL的作用,从而降低其诱导γδT细胞发挥显着免疫效应所需的浓度,促进该方案的临床应用。丙戊酸钠(VPA)是已经得到FDA批准的一种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临床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近年来研究显示VPA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激活免疫系统的潜在作用。不仅如此,VPA还表现出能够增强包括放疗、化疗和多种免疫治疗杀伤肿瘤效应的潜能,并且对正常组织毒性较小。早有研究报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或许具有增强γδT细胞免疫效应的作用,其中VPA似乎与γδT细胞的多种功能相关,具体仍有待进一步阐明。综上,我们推测VPA能够联合ZOL发挥协同作用,显着增强γδT细胞介导的抗骨肉瘤免疫效应。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VPA能够显着的增强ZOL诱导的γδT细胞抗骨肉瘤效应,表现出协同作用。并且,相比单药刺激,VPA联合ZOL刺激的γδT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细胞毒作用相关的标记分子和炎症因子等,包括CD107a、Perforin和IFN-γ等。我们进一步发现VPA和ZOL能够协同阻断甲羟戊酸途径,引起中间产物积聚,从而激活γδT细胞。我们还通过建立免疫缺陷鼠骨肉瘤模型,进行过继输注γδT细胞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单ZOL处理组,VPA联合ZOL能够显着增强γδT细胞的体内抗骨肉瘤效应,有效抑制骨肉瘤的增长,并促进T细胞的浸润。组织学检测也显示联合处理组表现出最显着的甲羟戊酸通路阻断效果。我们还搜集了7例骨肉瘤临床样本,来自原发、复发、转移和化疗耐药等不同患者,分离培养获得原代骨肉瘤细胞。实验结果表明VPA联合ZOL能够协同增强γδT细胞杀伤原代骨肉瘤细胞的作用,为该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综上,本研究表明VPA联合ZOL能够协同阻断甲羟戊酸通路,引起中间产物积聚,从而刺激γδT细胞发挥强大的杀伤骨肉瘤效应。
郭佳琦[9](2020)在《γδT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外周血免疫微环境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γδT细胞及其细胞亚群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及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中的免疫调节机制及临床意义,以调控γδT细胞为切入点,为儿童HSP的诊疗扩宽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的33例HSP患儿,其中非HSPN组15例、HSPN组18例。另选同期健康体健儿童作为对照组,共计33例。采集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HSP组和对照组单个核细胞(PBMCs)中γδT细胞及其亚群Vδ1+T、Vδ2+T细胞等表达,检测γδT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17表达;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消化道症状、是否链球菌感染、补体C3、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γδT细胞、Vδ1+T细胞、Vδ2+T细胞和IL-17水平,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HSP组及组内非HSPN、HSPN组淋巴细胞占PBMCs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SP组CD3+T细胞中γδT细胞比例相较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SP组内,HSPN组γδT细胞比例高于非HS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γδT细胞总凋亡率显着低于对照组,总凋亡率包括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的早晚期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SP组及HSPN组γδT细胞中Vδ1+T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HSPN组Vδ1+T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及其组内γδT细胞中Vδ2+T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HSP组的变化以HSPN组降低为着。HSP组及HSPN、非HSPN组血液中Vδ1+/Vδ2+T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δT细胞中Vδ1-δ2-T细胞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SP组血浆中IL-17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非HSPN组、HSPN组表达也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SP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龄、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增高、合并消化道症状、γδT细胞、Vδ1+T细胞、Vδ2+T细胞是儿童HSP肾脏损害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SO滴度(OR=6.50,P=0.036)、γδT细胞(OR=2.57,P=0.024)、Vδ1+T细胞(OR=1.08,P=0.029)、Vδ2+T细胞(OR=0.56,P=0.005)表达是HSP患儿肾脏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6.Vδ2+T表达与γδT细胞总凋亡率呈正相关(rs=0.550,P<0.001),与IL-1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s=-0.403,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P组组内γδT细胞及其亚群与γδT总凋亡率、IL-17、IgA和IgG相关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儿童HSP血液微环境中存在γδT细胞及其亚群免疫失衡,呈现Vδ1+T、Vδ2+T亚群水平异常,两者互为补偿性变化,其中Vδ2+T诱导的免疫耐受被打破为主要病理基础。2.儿童HSP血液微环境中存在γδT细胞凋亡缺陷或失衡和IL-17细胞因子过度激活,与Vδ2+T细胞变化和疾病严重程度一致。3.ASO滴度增高、γδT细胞和Vδ1+T细胞表达增加是HSP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Vδ2+T细胞是HSP肾脏损害的保护因素,ASO滴度和γδT相关的免疫失调可增加HSPN发病风险。
韦晓山[10](2019)在《γδT17细胞在恶性胸腔积液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目前已知,γδT细胞是IL-17A的重要来源,这群细胞在不同的微环境中发挥抑癌或促癌的作用。但人们对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中的γδT细胞的作用仍知之甚少。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探讨了γδT细胞在WT小鼠和IL-10–?–小鼠中的分布和分化特点。通过去除WT,IL-10–?–,和IL-17a–?–小鼠中的γδT细胞探讨γδT细胞对MPE形成的影响。我们同时也探讨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MPE和外周血中γδT17细胞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与WT小鼠相比,IL-10–?–小鼠MPE中的γδT细胞和γδT17细胞增多。在WT和IL-10–?–小鼠的MPE中,γδT细胞是IL-17A的主要来源。体外实验中IL-10抑制γδT细胞向MPE的趋化反应并抑制它们的增殖。体外实验还表明IL-10通过RORγt抑制γδT细胞分泌IL-17A。体内实验中去除γδT细胞促进了WT和IL-10–?–小鼠中MPE的形成,但并不影响IL-17a–?–小鼠中MPE的形成。γδT17细胞高比例组的患者生存期较γδT17细胞低比例组的患者显着延长。研究结论:综上所述,我们的数据表明,γδT17细胞抑制MPE的形成,同时γδT17细胞在MPE中的聚集被IL-10所抑制。
二、γ/δT细胞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γ/δT细胞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PIK3CD获功能突变对γδ T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PIK3CD获功能突变对γδ T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节 PIK3CD GOF对基础状态下γδ T细胞比例及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第二节 PIK3CD GOF对刺激活化下γδ T细胞的功能影响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第三节 PIK3CD GOF 影响小鼠 γδ T 细胞的机制初探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WAS蛋白缺陷对非典型记忆B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参考文献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小鼠γδ T细胞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TIGIT+、CD226+和NKG2D+γδ T细胞亚群表达分布特点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现状 |
2、T细胞免疫 |
3、AML的免疫缺陷状态 |
4、AML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
5、γδT细胞和肿瘤免疫 |
6、TIGIT信号通路 |
7、CD226 信号通路 |
8、NKG2D信号通路 |
9、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
2.主要实验试剂 |
3.主要试剂的配制 |
4.免疫荧光染色抗体 |
5、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
6、临床样本基本资料 |
技术路线 |
结果 |
1、AML 患者外周血 CD3+ T 细胞、CD3+ γδ T 细胞、Vδ1+ γδ T 细胞及 Vδ2+ γδ T 细胞的表达情况 |
2、免疫抑制分子TIGIT在 AML患者外周血γδT 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 |
3、免疫活化分子CD226和NKG2D在 AML外周血CD3+T 细胞、γδT 细胞及其亚群上的表达情况 |
4、γδT 细胞中TIGIT与 CD226 以及NKG2D的共表达情况 |
5、Foxp3 分子在AML患者外周血γδT 细胞各亚群中的表达情况 |
6、初发AML患者外周血γδT 细胞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 |
7、外周血γδT 细胞亚群分布情况与AML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
8、γδT细胞体外培养扩增方案优化 |
9、体外细胞毒性杀伤效应 |
10、下调TIGIT后 γδT 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株的杀伤效应 |
讨论 |
论文不足之处和展望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3)γδT细胞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免疫逃逸 |
1.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
1.1.3 宿主对S.aureus的防御策略 |
1.1.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逃逸策略 |
1.2 S.aureus乳腺炎研究进展 |
1.2.1 乳腺发育及结构 |
1.2.2 乳腺的免疫应答 |
1.2.3 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 |
1.2.4 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的治疗 |
1.3 γδT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
1.3.1 γδT细胞概述 |
1.3.2 γδT细胞亚型及分布 |
1.3.3 γδT细胞的抗原识别与活化 |
1.3.4 产IL-17的γδT细胞 |
1.3.5 产IFN-γ的 γδT 细胞 |
1.3.6 γδT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功能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γδT细胞在S.aureus感染中的应答特征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菌株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S.aureus ATCC27543 菌株活化 |
2.2.2 S.aureus小鼠乳腺感染模型的建立 |
2.2.3 临床观察 |
2.2.4 乳腺内S.aureus数量检测 |
2.2.5 乳腺组织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
2.2.6 qPCR检测乳腺内细胞因子 |
2.2.7 EL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
2.2.8 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动态变化情况 |
2.2.9 免疫荧光检测乳腺组织中γδT细胞变化情况 |
2.2.10 γδT细胞表型检测 |
2.2.11 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
2.2.12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S.aureus小鼠乳腺感染模型的建立 |
2.3.2 乳腺中γδT 细胞数量在S.aureus感染早期迅速升高 |
2.3.3 小鼠脾脏中免疫细胞动态变化结果 |
2.3.4 乳腺组织中细胞因子IL-17A、IL-23及IFN-γ的表达量显着增加 |
2.3.5 S.aureus感染过程中γδT 细胞高表达CD44和CD69 |
2.3.6 乳腺中γδT细胞是IL-17A和 IFN-γ的主要来源细胞 |
2.4 讨论 |
第三章 γδT细胞在S.aureus感染中的功能研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动物 |
3.1.2 菌株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乳腺S.aureus定殖量检测 |
3.2.2 乳腺病理切片制备与观察 |
3.2.3 乳腺组织MPO及趋化因子KC、MIP2和IL-8 检测 |
3.2.4 乳腺组织嗜中性粒细胞检测 |
3.2.5 乳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检测 |
3.2.6 乳腺组织T淋巴细胞检测 |
3.2.7 统计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敲除γδT 细胞后乳腺组织中S.aureus定殖量显着增加 |
3.3.2 敲除γδT细胞后乳腺组织病变程度加剧 |
3.3.3 敲除γδT细胞后趋化因子表达量及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显着减少 |
3.3.4 敲除γδT 细胞后乳腺组织MPO活性降低 |
3.3.5 敲除γδT 细胞后乳腺组织中IL-17A和 IFN-γ表达量降低 |
3.3.6 敲除γδT细胞后Th1型细胞数量减少 |
3.3.7 敲除γδT细胞对Th2型细胞数量无显着影响 |
3.3.8 敲除γδT细胞后Th17型细胞数量减少 |
3.3.9 敲除γδT细胞后Tc型细胞数量减少 |
3.3.10 敲除γδT 细胞后Treg细胞数量减少 |
3.4 讨论 |
第四章 γδT 细胞在S.aureus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动物 |
4.1.2 菌株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Vγ1和Vγ4γδT细胞动态变化检测 |
4.2.2 Vγ1和Vγ4γδT细胞胞内细胞因子检测 |
4.2.3 小鼠乳腺内Vγ1和Vγ4γδT 细胞清除 |
4.2.4 Vγ1和Vγ4γδT 细胞清除后乳腺组织细菌定殖量检测 |
4.2.5 Vγ1和Vγ4γδT 细胞清除后乳腺组织嗜中性粒细胞检测 |
4.2.6 Vγ1和Vγ4γδT 细胞清除后乳腺组织细胞因子检测 |
4.2.7 Vγ1和Vγ4γδT 细胞清除后胞内细胞因子检测 |
4.2.8 IL-17A~(-/-)小鼠乳腺S.aureus数量检测 |
4.2.9 IL-17A~(-/-)小鼠乳腺病理切片制备与观察 |
4.2.10 IL-17A~(-/-)小鼠乳腺组织MPO及趋化因子KC、MIP-2和IL-8 检测 |
4.2.11 IL-17A~(-/-)小鼠乳腺组织嗜中性粒细胞检测 |
4.2.12 统计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S.aureus感染过程中乳腺Vγ1和Vγ4γδT细胞数量显着升高 |
4.3.2 乳腺Vγ1γδT 细胞主要产生IFN-γ |
4.3.3 乳腺Vγ4γδT细胞主要产生IL-17A |
4.3.4 小鼠乳腺内Vγ1和Vγ4γδT 细胞清除效果 |
4.3.5 Vγ1和Vγ4γδT 细胞清除后乳腺内细菌定殖量显着增加 |
4.3.6 Vγ1和Vγ4γδT 细胞清除后乳腺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显着降低 |
4.3.7 Vγ1γδT 细胞清除后乳腺组织中IFN-γ表达量显着降低 |
4.3.8 Vγ4γδT 细胞清除后乳腺组织中IL-17A表达量显着降低 |
4.3.9 IL-17A基因敲除小鼠乳腺S.aureus定殖量增加 |
4.3.10 IL-17A基因敲除后乳腺病变程度加剧 |
4.3.11 IL-17A基因敲除后乳腺趋化因子表达量及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显着降低 |
4.3.12 IL-17A基因敲除后乳腺组织MPO活性降低 |
4.4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γδ T细胞促进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早期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早期γδ T细胞的表型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设备和器材 |
1.1.2 试剂 |
1.1.3 试剂的配制 |
1.2 方法 |
1.2.1 日本血吸虫尾蚴 |
1.2.2 实验动物及感染 |
1.2.3 小鼠肝脏白细胞分离 |
1.2.4 细胞胞外染色 |
1.2.5 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
1.2.6 流式染色方案 |
1.2.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白细胞分选后鉴定 |
2.2 日本血吸虫感染早期小鼠γδT细胞及其亚型的表达 |
2.3 日本血吸虫感染早期小鼠γδT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 |
2.3.1 小鼠肝脏Vγ1亚型γδT细胞表达IFN-γ |
2.3.2 小鼠肝脏Vγ2亚型γδT细胞表达IFN-γ和IL-17A |
2.3.3 小鼠肝脏γδT细胞不表达TNF-α与GM-CSF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γδT细胞促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早期肝纤维化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设备和器材 |
1.1.2 试剂 |
1.1.3 试剂的配制 |
1.2 方法 |
1.2.1 日本血吸虫尾蚴 |
1.2.2 实验动物及感染 |
1.2.3 RNA提取 |
1.2.4 RNA反转录 |
1.2.5 RT-qPCR |
1.2.6 感染小鼠血吸虫成虫和肝脏虫卵计数 |
1.2.7 HE染色 |
1.2.8 Masson染色 |
1.2.9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日本血吸虫感染TCR δ KO小鼠生存率比WT小鼠明显提高 |
2.2 日本血吸虫感染TCRδ KO小鼠肝脾指数比WT小鼠降低 |
2.2.1 脾脏指数变化 |
2.2.2 肝脏指数变化 |
2.3 日本血吸虫感染TCR δ KO小鼠肝功能比WT小鼠改善 |
2.4 日本血吸虫感染TCRδ KO小鼠纤维化比WT小鼠减轻 |
2.5 日本血吸虫感染TCR δ KO小鼠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γδ T细胞促进日本血吸虫感染早期纤维化机制的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设备和器材 |
1.1.2 试剂 |
1.1.3 试剂的配制 |
1.2 方法 |
1.2.1 日本血吸虫尾蚴 |
1.2.2 实验动物及感染 |
1.2.3 小鼠肝脏和脾脏白细胞分离 |
1.2.4 细胞胞外染色 |
1.2.5 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
1.2.6 Treg细胞染色 |
1.2.7 RNA提取 |
1.2.8 RNA反转录 |
1.2.9 RT-qPCR |
1.2.10 ELISA 试验 |
1.2.11 细胞因子注射实验 |
1.2.12 流式染色方案 |
1.2.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日本血吸虫感染TCRδKO小鼠中IL-17A表达量下调 |
2.2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γδT细胞对CD11b~+Gr-1~+的影响 |
2.2.1 日本血吸虫感染WT和TCRδKO小鼠肝脏中CD11b~+Gr-1~+细胞动态变化 |
2.2.2 日本血吸虫感染WT和TCR δ KO小鼠脾脏中CD11b~+Gr-1~+细胞动态变化 |
2.2.3 日本血吸虫感染TCR δ KO小鼠过继IL-17A试验 |
2.3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γδT细胞招募CD11b~+Gr-1~+细胞机制 |
2.4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CD11b~+Gr-1~+细胞促进纤维化机制 |
2.5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γδT细胞促进纤维化其它可能机制探索 |
2.6 日本血吸虫感染WT和TCR δ KO小鼠T细胞和B细胞、Th1、Th2、Th17以及巨噬细胞、DC和Treg细胞比例 |
2.6.1 日本血吸虫感染WT和KO小鼠肝脏T细胞和B细胞的比例 |
2.6.2 日本血吸虫感染WT和TCR δ KO小鼠脾脏T细胞和B细胞的比例 |
2.6.3 日本血吸虫感染WT和TCRδKO小鼠脾脏Th1、Th2和Th17细胞的比例 |
2.6.4 日本血吸虫感染WT和TCRδ KO小鼠巨噬细胞、DC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疟原虫感染C57BL/6小鼠肺脏中γδT细胞的特点与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疟原虫感染C57BL/6 小鼠肺脏中γδT细胞的变化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γδT细胞对疟原虫感染小鼠肺脏中B细胞和T细胞的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地西他滨联合过继γδ T细胞输注治疗骨肉瘤的效应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对照缩写词表 |
1.绪论 |
1.1 骨肉瘤的现状 |
1.2 过继γδT细胞治疗 |
1.3 去甲基化药物 |
2.地西他滨对人γδT细胞凋亡和表型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与小结 |
3.地西他滨去甲基化作用对骨肉瘤NKG2DLs表达及γδT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与小结 |
4.过继γδT细胞联合地西他滨的动物体内抗骨肉瘤效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与小结 |
5.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肉瘤的固有免疫细胞疗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
(7)新生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早产儿脑软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材料及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γδ-T细胞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丙戊酸钠联合唑来膦酸增强γδ T细胞介导的杀伤骨肉瘤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写词表 |
1 绪论 |
1.1 骨肉瘤的现状 |
1.2 过继细胞治疗 |
1.3 γδ T细胞 |
1.4 唑来膦酸 |
1.5 丙戊酸钠 |
2 丙戊酸钠联合唑来膦酸协同促进γδ T细胞杀伤骨肉瘤细胞系及其机制探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丙戊酸钠联合唑来磷酸协同致敏γδ T细胞杀伤骨肉瘤细胞系 |
2.4 丙戊酸钠联合唑来膦酸协同致敏γδ T细胞杀伤骨肉瘤细胞机制 |
2.5 丙戊酸钠联合唑来膦酸协同阻断甲羟戊酸通路促进γδ T细胞杀伤骨肉瘤细胞 |
2.6 讨论与小结 |
3 丙戊酸钠联合唑来膦酸促进γδ T细胞杀伤原代骨肉瘤细胞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与小结 |
4 丙戊酸钠联合唑来膦酸致敏γδ T细胞体内抑制骨肉瘤增殖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与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γδ 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
(9)γδT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外周血免疫微环境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10)γδT17细胞在恶性胸腔积液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写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γ/δT细胞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PIK3CD获功能突变对γδ T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D]. 张敏. 重庆医科大学, 2021
- [2]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TIGIT+、CD226+和NKG2D+γδ T细胞亚群表达分布特点及其意义[D]. 蓝天碧. 暨南大学, 2020
- [3]γδT细胞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修磊.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γδ T细胞促进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早期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孙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5]疟原虫感染C57BL/6小鼠肺脏中γδT细胞的特点与功能[D]. 金晨曦.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6]地西他滨联合过继γδ T细胞输注治疗骨肉瘤的效应及机制[D]. 王泽楠. 浙江大学, 2020(02)
- [7]新生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早产儿脑软化的关系[D]. 刘嘉欣. 郑州大学, 2020(02)
- [8]丙戊酸钠联合唑来膦酸增强γδ T细胞介导的杀伤骨肉瘤效应[D]. 王盛东. 浙江大学, 2020(01)
- [9]γδT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外周血免疫微环境的作用研究[D]. 郭佳琦.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10]γδT17细胞在恶性胸腔积液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 韦晓山.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