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氟洗涤酸对硫酸净化系统的危害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丁成芳,邱远鹏[1](2021)在《铜冶炼烟气中氟对制酸系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文中认为随着冶炼原料中含氟较高的硫化铜矿的增加,冶炼烟气中含氟越来越高,形成了氟含量高的硫酸,引发工艺指标波动及设备运行故障。某冶炼厂针对制酸系统的除氟问题,对除氟流程中氟的分布情况及除氟原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合理的应对方案,包括控制入炉精矿含氟尽可能在0.05%以下、加强一级高效洗涤器的日常维护保证净化工序除氟效率、适当添加水玻璃、保证水玻璃稀释均匀加入等。通过采取上述应对措施,湿法除氟后的烟气经电除雾器进一步净化,二级电雾出口烟气完全达标,F含量≤0.3 mg/Nm3,As含量≤0.05 mg/Nm3,酸雾浓度≤5 mg/Nm3,尘含量≤2 mg/Nm3,不会对后续工序的设备和运行指标造成影响。后期进行系统月修和冷修时,未发现设备的大面积腐蚀、坍塌、破损等情况,该冶炼厂铜冶炼烟气制酸系统中的氟得到了有效控制。
李文瀚[2](2020)在《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危险废物产量迅速增长。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危险特性,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凭借其减容减重、资源化、无害化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广泛应用的危险废物处置技术之一。但在焚烧处置含氟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时,会产生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问题。研究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赋存形态分布对控制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含氟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医药化工危险废物和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险废物为研究对象,对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As,Cd,Cr,Cu,Pb,Se,Zn和Hg)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全流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Cd、Pb、Zn和Hg在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高于底渣,焚烧过程中Cd、Pb、Zn和Hg倾向在飞灰中富集,而Cr倾向在底渣中富集,Cu和As在灰渣中相对富集情况分别受危废中氯含量和钙铁含量影响;重金属Hg、Cd、As、Pb和Zn主要通过蒸发、冷凝和吸附方式向飞灰中迁移,Se和Cr主要通过烟气夹带方式向飞灰中传递,Cu向飞灰中迁移方式受焚烧气氛和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对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大部分Cu、Cr、As和Zn主要存在于底渣中,重金属Cd主要存在于飞灰和湿法烟气脱酸系统(WFGD)吸收液中,超过74.7%的Hg存在于WFGD吸收液中,而大部分Pb存在于飞灰中。排放烟气中重金属的相对质量分布比例低于5%。此外,采用标准毒性浸出方法(TCLP)对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进行研究,回转窑中底渣发生烧结,底渣中重金属,除Zn外,浸出率都很低;布袋飞灰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且重金属主要存在于布袋飞灰表面,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率最高。(2)为全面评估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性,采用BCR连续浸提法研究了医药化工危废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同时针对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二次挥发问题,对焚烧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焚烧灰渣中As和Cr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Se主要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形式存在;底渣中Cd和Cu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飞灰中Cd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形式存在,而飞灰中Cu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底渣、燃烬室灰和余热锅炉灰中,Pb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而可氧化态Zn含量很低;布袋飞灰中,Zn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而Hg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布袋飞灰中Pb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重金属的蒸发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相同温度下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蒸发率最高;焚烧灰渣中As、Cr和Se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酸可溶解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变;Hg和Cd热稳定性最差,热处理会促使其从灰渣中二次挥发;Cu、Pb和Zn的热稳定性介于两类之间,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二次挥发或参与结晶反应转化为残渣态组分。(3)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氟含量低于5%)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特性以及氟在焚烧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赋存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热解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Si F4的形式析出,由于Si F4会发生高温水解,经过二燃室后,HF是排向后续烟道中的主要含氟气体形态。焚烧过程中,氟在底渣和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分别为0.161-0.163和0.104-0.144,氟在灰渣中未表现明显富集。对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不到20.73%的氟存在于焚烧灰渣中,超过79.17%的氟被WFGD吸收液吸收,少于0.12%的氟排放到大气中。经湿法脱酸后,烟囱尾气中氟主要存在于水蒸气或液滴中,采用除雾器可进一步降低尾气中氟排放。底渣和燃烬室灰中氟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余热锅炉灰和布袋飞灰中可迁移态氟比例超过80%,浸出氟浓度超过填埋场入场控制限值。(4)针对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湿法脱酸除氟过程中的结盐问题,为降低焚烧过程氟的析出,采用管式炉进行含氟危险废物焚烧高温钙基固氟试验,研究温度、钙基吸收剂添加量和种类、粒径及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推荐固氟工况为:采用Ca(OH)2作为钙基吸收剂,钙氟比为1:1,900°C温度下进行钙基固氟,脱氟率可以达到68%以上。同时,在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中进行钙基固氟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回转窑中添加Ca O能有效降低烟气中HF浓度,当添加3.87%的Ca O时,烟气中HF从304.5 mg/m3降低到99.1 mg/m3,降幅达67.4%。(5)针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氟含量高于20%)焚烧处置过程中余热难以利用、HF腐蚀及湿法脱氟二次固废产生量大等问题,提出流化焚烧+水洗回收HF的方式处置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废,并设计处理量10 t/d规模的流化床焚烧系统,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床焚烧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采用TG-FTIR方法对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失重过程和气态氟析出形式进行分析,样品失重过程基本在770°C结束,流化床焚烧温度能保证有机废物燃烬。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氟碳化合物形式析出。含氟有机物可通过与H、O、OH等自由基反应或通过单分子分解的方式而被破坏;在焚烧过程中,维持炉内高温的同时,增加炉内氧含量和焚烧物料中氢含量有利于减少氟碳化合物的生成。对流化床焚烧系统底渣、飞灰和尾气等进行采样分析,相关污染物均达到排放要求,同时焚烧过程实现了高氟氯烟气下的余热利用及氢氟酸和盐酸的资源回收。在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过程中,1#和2#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属于气膜控制,气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2.38 kg/(h·m2)和39.96 kg/(h·m2)。3#和4#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液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98 kg/(h·m2)和3.89kg/(h·m2)。氧化铝具有较好的耐HF高温腐蚀性能,可作为床料或耐火材料。实际运行中,换热急冷装置发生HF低温腐蚀,同时采用盘管形式,灰渣磨损和积灰加快HF腐蚀过程,焚烧系统运行6个月后换热急冷装置腐蚀损坏;而余热锅炉为HF高温腐蚀,同时采用大通量膜式壁形式,余热锅炉运行24个月未表现明显腐蚀。
李建[3](2020)在《卤素阴离子络合萃取机理及选择性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溶剂萃取是湿法冶金重要的分离手段,针对阳离子的萃取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而关于阴离子的萃取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研究。事实上,48种金属元素和15种非金属元素都能通过酸根离子或配位离子形成阴离子,因此系统研究阴离子的萃取规律对于扩大阴离子萃取的应用和完善溶剂萃取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卤素离子是典型的阴离子;它们又是同族元素,研究卤素离子的萃取有助于研究阴离子萃取过程的递变规律;而且许多中心离子都能与卤素离子形成络合阴离子,因此以卤素离子为切入点研究阴离子的萃取是有代表意义的。卤素离子也是自然界江河湖海及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阴离子,氟离子常作为有害杂质存在于各种溶液中,氯盐体系是重要的湿法冶金反应介质,针对酸性高氟溶液除氟及高氯溶液脱氯尚无经济高效的方法。溴碘是有价元素,但我国溴碘提取工艺落后,亟需开发先进的生产工艺。针对卤素离子面临的上述难题,本论文利用卤素离子的易络合性,开发了基于络合萃取的新型除氟技术、萃氯技术和提碘技术。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卤素离子的络合萃取规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氟离子的络合萃取工艺及机理研究。通过引入B3+,形成了易被萃取的BF4-,有机相饱和容量相比萃取F-增加了 4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负载有机相,在1040 cm-1处发现了 BF4-的特征吸收峰。F-的萃取效率随着硼氟摩尔比、Alamine336浓度、萃取相比增加而显着增加。经两级错流萃取,萃余液氟浓度可由5 g/L降至0.05 g/L,氟萃取效率达到99%。二价金属离子铜、锌、镍对氟萃取基本没有影响,可用于它们的电解液除氟以及烟气废酸的脱氟。(2)氯离子的络合萃取工艺及机理研究。通过引入锌离子形成锌氯配合物,实现了氯离子的高效萃取。氯离子的萃取效率随着锌氯摩尔比、Alamine336浓度和萃取相比增大而显着增大。温度和初始pH对氯离子的萃取效率影响较小。经两级逆流萃取,氯离子浓度可由100 g/L降至10 g/L,净转移量接近90 g/L,可应用于高氯溶液的分离。根据锌氯配合物的逐级络合常数可知,当锌氯摩尔比为0.23时,被萃物应以ZnC13-为主,该预测结果与饱和容量法和斜率法所得结果一致。(3)碘离子的络合萃取工艺及机理研究。通过氧化I-形成I3-,实现了碘的高效萃取。碘萃取效率随着双氧水用量、萃取相比和Alamine336浓度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和平衡pH增大而减小。经过一级萃取,碘萃取效率达到91%。负载有机相的碘氯摩尔比相比初始溶液提高了 600倍,说明本萃取体系对碘的选择性较高,可用于从卤水等高氯溶液中提取碘。由于I3-形成的平衡常数较大,当水相中碘离子氧化率小于75%时,I3-的比例始终高于I2,意味着回收I-和I3-相比I2更容易。根据饱和容量实验可知,I-和I3-均按摩尔比1:1与萃取剂(R3NH+)结合。根据紫外光谱分析可知各物种的出峰规律,当加入双氧水后,形成了 I3-,且负载有机相的紫外光谱图与I2的紫外光谱图有很大不同,证明本体系主要萃取I-和I3-。(4)卤素离子络合规律和萃取规律研究。离子势大的中心离子易与电负性大的配体通过离子键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离子势小的中心离子易与电负性小的配体通过共价键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离子的水化能可用来表征离子与萃取剂的接触几率,离子的电荷越低,半径越大,水化能越小,与萃取剂结合的几率越大。从静电作用、空间位阻、碰撞理论、萃取能等方面阐释了络阴离子价态越低,与Alamine336形成的萃合物越稳定,转移至有机相所需能量越小。萃取阴阳离子的成键差异性较大,萃取阳离子时是与萃取剂的某个原子直接成键,而萃取阴离子时是与萃取剂的整个大阳离子成键,前者成键强度比水化作用大,后者成键强度比水化作用小或接近。通过选择合适的络合试剂,使目标元素形成低价态络阴离子或使杂质元素形成高价态络阴离子,从而提高目标元素的萃取效率和选择性。
刘伟[4](2020)在《锌冶炼烟气汞及SO3干式捕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锌生产和消费国,2017年我国锌产量近622万吨,占全球锌总产量的44.8%。由于锌矿中汞含量相对较高,导致锌冶炼过程汞污染受到高度关注。锌冶炼过程产生的烟气中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硫(SO2)及不同形态的汞,同时伴有较高浓度三氧化硫(SO3)。烟气汞若处置不当,容易进入其他介质而产生二次污染;而烟气中SO3是污酸产生的根本原因,且汞的存在加剧其治理难度。随着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锌冶炼烟气汞和SO3的控制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锌冶炼烟气作为治理对象,针对锌冶炼烟气汞污染严重,同时SO3浓度较高导致污酸产量大的特征,提出了烟气汞及SO3干式捕集的控制策略。以难处置的零价汞(Hg0)为控制重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锌冶炼原料闪锌矿改性作为汞吸附剂回收Hg0的方法,筛选并优化了吸附材料;在研究利用常规镁基或钙基碱性物质为吸附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利用Zn O用作吸附剂,对SO3进行资源化回收的新方法;最后在制酸前建立了烟气汞及SO3干式捕集中试装置,推进工程化应用。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锌冶炼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表明,锌矿经过沸腾炉焙烧后,总焙砂(焙砂+除尘灰)的产率约为89.1%,10.9%的物质进入到烟气中。其中,硫进入固相的比例为14.2%,其余硫主要以SO2和SO3的形式进入烟气中,SO3浓度约0.3-0.4%。97.8%的汞进入烟气中,烟气中汞浓度达到10000μg/m3以上,以Hg0为主。污控设备中,湿法洗涤和电除雾组合工艺对汞和SO3的脱除贡献率最高,分别有66.5%的汞和98.3%的SO3在此工艺中形成含汞污酸。此外,28.5%的汞进入硫酸工序中,0.8%的汞直接排放至大气中。(2)天然闪锌矿(ZnS)的Hg0吸附容量低于0.8 mg/g,为了进一步提高Hg0吸附性能,分别通过Se和Co阴阳离子掺杂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改性闪锌矿。实验结果表明,Se和Co的掺杂均明显提高ZnS的Hg0吸附性能。ZnSe0.7S0.3在125℃下反应2 h时依然具有近100%的效率。Zn-S-Se表面存在表面活性硒(Se2+和Se0)和活性硫两类活性位,最终Hg0以Hg Se和Hg S的形式存在。此外,SO2和Hg0可以促进表面Se2+转化为Se0,强化Hg0的吸附。Co0.2Zn0.8S的Hg0吸附容量在50%穿透时高达46.01 mg/g。Co掺杂使闪锌矿表面产生活性组分Sn2-和Co3+,能够氧化Hg0生成Hg S。闪锌矿表面的Hg S在250℃热处理时分解产生高浓度Hg0,从而实现汞的富集回收。(3)将冶炼原料CuS引入吸附Hg0的研究,CuS的Hg0吸附容量高达50.17 mg/g(50℃,50%穿透条件下)。CuS表面含有大量Cu2+和S22-活性位均可将Hg0氧化,并以Hg S形式稳定吸附于材料表面。基于此活性位点机制,进一步提出了利用Cu(NO3)2浸泡方式对闪锌矿进行界面活化方法。Cu2+在接触ZnS晶格时将S2-氧化为对Hg0有良好氧化能力的S22-,从而提高闪锌矿的Hg0吸附性能:活化天然闪锌矿的Hg0吸附容量从1.1增长到2.0 mg/g,活化ZnS的Hg0吸附容量可达3.6mg/g(约为改性前的12倍)。此外,Cu2+活化ZnS吸附Hg0具有良好的抗SO2和H2O性能。脱附后的吸附剂经过Cu2+活化再生处理实现吸附剂的循环利用。(4)采用干式捕集技术对SO3进行脱除,将Zn O、常规钙基和镁基碱性物质作为吸收剂,探究其对SO2和SO3的脱除规律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Zn O基本不吸收SO2,SO3脱除效率比Ca CO3高,在200-350℃下选择性最高,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SO3选择性越高。对于优选的Zn O吸收剂,研究了温度、SO3浓度和水蒸气对SO3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50-350℃范围内,温度升高,Zn O的SO3脱除效率增大。当烟气中加入水蒸气,SO3脱除效率明显提高,水蒸气可促进SO3转变为H2SO4,使反应机制发生改变。尤其在150℃下,SO3脱除效率增加最明显,且高于350℃下的SO3脱除效率。因此,提出烟气降温强化SO3脱除的方法。(5)基于固定床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建立了干式捕集汞及SO3的中试装置,在实际烟气条件下开展汞和SO3的脱除研究。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烟气降温对SO3脱除有明显促进作用。将CuS与Zn O混合制备成复合吸收剂,在最佳操作工艺参数下(烟气量3500 m3/h,烟气温度180℃,吸收剂/SO3摩尔比0.74,停留时间0.5 s),SO3脱除效率达到32.6%,总汞脱除效率达到43.2%。中试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为汞及SO3干式捕集技术的优化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周开敏,余俊学,缪忠和,黄晓阳[5](2020)在《冶炼烟气制酸装置污酸回用工艺》文中提出介绍了中和沉淀法、硫化沉淀法、膜处理技术等常见污酸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讨论了冶炼烟气制酸污酸成分对回用的影响。针对目前的污酸处理工艺未有效利用污酸中的硫酸成分且会产生大量石膏中和渣的问题,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云南兴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吸附沉降除砷等重金属+选择性离子膜除氟氯的污酸回用工艺。经实践证明:经该技术处理后的污酸可回用于净化工序或企业内部其他需要利用稀酸的工艺过程,污酸外排量由约350 m3/d降至10 m3/d,污酸总回用率达90%以上,同时大大减少了石灰的使用量,节水减排效果显着,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唐伟博[6](2020)在《改性多孔陶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有大量未经处理或未达标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致使我国许多地表、地下水的污染状态比较严重,而且有继续加剧的趋势,对城市的发展与人民的用水安全构成了现实或潜在的威胁。污染的地表水以及地下用水严重影响了人们身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及威胁。多孔陶瓷是通过高温烧成,在材料成形与烧结过程中材料体内形成大量彼此相通或闭合气孔的新型陶瓷材料。发展初期仅作为细菌过滤材料使用,随着控制材料的孔隙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新材质高性能多孔陶瓷材料的不断涌现,其应用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改性多孔陶粒是在多孔陶粒外部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嵌入稳定的改性剂,从而改变原滤料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可提高多孔陶粒的截污能力,乃至提高陶粒对某些特殊物质的吸附能力,改善出水水质。改性多孔陶粒大都在中性水的环境下带正电,同时水中的大多数颗粒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因此,改性多孔陶粒在电性方面优于一般多孔陶粒。改性陶粒结合了陶粒和改性剂的优点,可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应用。本研究分别采用硝酸铈、硫酸铝和纳米零价铁对多孔陶粒进行了改性,并探究其应用于处理水中的氟离子、磷酸盐及As(Ⅲ)。采用连续柱反应器进行批试验,研究改性后的多孔陶粒对实验室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等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表征,对去除水中氟离子、磷酸盐及As(Ⅲ)的影响因素、最佳条件、反应动力学及去除机理进行初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铈改性后的陶粒处理含氟废水(地下水浓度)后可使水中的氟离子浓度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处理成本低,吸附效果稳定,且用稀土负载后的陶粒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可考虑作为高氟地下水的预处理。动态吸附实验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控制改性陶粒的煅烧温度为300℃、床层体积BV为400m L,进水浓度为10mg/L。最佳条件下吸附率达到94.41%,最大吸附量可达17.5mg/g。2.改性后的铝改性陶粒除氟率升高,可使水样中的氟离子浓度达到国家水源水质标准的要求。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改性后的陶粒对氟化物的吸附类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水中氟化物的动力学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吸附、缓慢吸附和最终吸附平衡3个阶段。吸附等温线表明氟离子可能以多层吸附的形式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吸附过程较容易发生,常温下该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好。水样中常见阴离子对试验中除氟效果的影响不明显。硫酸铝改性陶粒适合大批量低氟水的预处理。动态吸附实验下的最佳条件为:控制水样反应温度为常温20℃、p H值为7、吸附剂投加量为100g/L,试验进水浓度为10mg/L时,吸附率达到了95.63%。3.以多孔陶粒作为载体,用纳米零价铁作为改性剂制备的复合材料,提高了反应活性,得出的复合材料对磷酸盐有很好的吸附性。动态吸附实验下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磷酸盐的初始浓度为10mg/L,反应柱高(填充率)为13cm,p H为4时去除率最高,去除率为95.7%。4.以多孔陶粒为载体,负载纳米铁后,对水中砷的吸附效果大大增强,得出的复合材料对砷有很好的吸附性。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投加量(BV)为150m L,进水砷浓度为5mg/L,溶液初始p H为4时,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铁复合材料对水中砷的处理效果最好,出水最小砷浓度为0.636mg/L,最大吸附率为78.28%。零价铁改性多孔陶粒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吸附后可以用碱溶液进行解析再生。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铁复合材料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以推广应用。
周志宏[7](2020)在《铜冶炼尾矿砂在污酸废水中固氟除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某铜冶炼厂利用炉渣选铜后产生的尾矿砂对污酸废水进行除氟的试验情况,确定了最佳溶解条件和尾矿砂添加量。该冶炼厂将尾矿砂溶解于含氟污酸中,降低污酸中氟离子的腐蚀活性,并强化废水处理工序的絮凝沉降效果。试验表明:尾矿砂最佳溶解温度为50~60℃,溶解时间为1.0h,尾矿砂最佳溶解粒径为300~400目,添加量为2.5~3.0 g/L。通过高氟污酸溶解尾矿砂,模拟现有污酸废水全流程处理工艺,中和上清液中ρ(F)在20~25 mg/L,除氟效果较为明显。
郭石磊[8](2019)在《高密度污泥回流工艺在半导体工业含氟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国家在国际上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半导体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电子产品、军事领域等,半导体产品需求巨大。随着半导体制造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半导体工业废水具有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波动幅度大、污染物毒性强、排放量大等特点。因此,废水处理方法和工艺参数因废水类型和污染物种类不同而不尽相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水质确定最合适的工艺流程和最佳的工艺参数,以便得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本文对某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现有高密度污泥回流工艺处理含氟废水过程中存在的出水氟值频繁波动超标、化学品消耗量大和污泥产生量大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工艺优化解决方案。本文对某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的含氟废水来源进行调查,分为半导体机台制程含氟废水、生产支持特种废气洗涤排水和酸性排风洗涤塔排水三种。根据现场三条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废水来源不同的情况,取不同处理系统进水的水样进行实验。通过变化硫酸投加、污泥投加、调节除氟反应的pH和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量,确定含氟废水浓度、硫酸浓度、pH、污泥浓度与氟去除率之间的关系,选出合适的除氟参数。其中除氟工艺中最佳的pH范围为6.58。其中含氟废水处理系统A套和B套的水源为以上三类废水混合水源,处理系统对应的硫酸投加浓度为757 mg/L,污泥投加浓度128 g/L;含氟废水处理系统C套水源为机台制程含氟废水和生产制程特种废气洗涤排水的混合水源,处理系统对应的硫酸投加浓度为757 mg/L,污泥投加浓度85 g/L。将测试结果和现场实际工艺与设备结合起来,实现了在线数据的量化控制。研究发现污泥回流不但能够使污泥中的钙重复利用,使污泥沉淀效果更佳,最重要的是污泥脱水性能得到了提高。经过实验观察,污泥结晶颗粒粒径在10微米左右,脱水性能良好,含水率能降低到25%,SVI在0.871.05 mL/g范围,实现了污泥减容减量的目的。针对含氟废水出水频繁不达标的情况,将聚合氯化铝(PAC)投加在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出水中,实验发现PAC水解会使溶液pH下降,造成除氟和絮凝效果不佳,需要投加氢氧化钠使pH升高到6.0以维持除氟和絮凝效果;向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反应罐污泥混合水样投加PAC,实验发现PAC投加到污泥混合水样后,混合液pH无明显下降且除氟效果良好,不需要投加氢氧化钠来调节pH。我们提出在反应罐出水增加氟离子在线监测同时联动PAC加药的方案,用于控制含氟废水超标。此方案依据污泥对pH的缓冲作用,无需设置氢氧化钠投加设备。因PAC成本昂贵,除氟率不高,进一步提出,在反应罐2号出水口增加氟探头用于在线监测,同时硫酸加药阀随反应罐出水氟值的变化加药,从而实现了硫酸的变量投加。此工艺改进不但能够应对废水进水pH和氟浓度不稳定造成出水氟超标的情况,而且降低了硫酸的投加量,同时也降低了氢氧化钙的投加和污泥的产出,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吴承慧[9](2019)在《纳米级铁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高氟地下水的处理研究》文中提出氟元素对地下水的污染是受全世界广为关注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广大地区的地下水深受氟污染的威胁,尤其以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广大北方地区人民为首,面临着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水带来的地方性氟中毒的潜在威胁。因此,对于高氟地下水的有效防治变得尤为迫切。铁氧化物因其来源广泛、对氟离子亲和力强等,是地下水除氟重点研究的吸附材料。本课题选用铁氧化物中吸附性能优异的四氧化三铁,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四氧化三铁,并对纳米级四氧化三铁进行盐酸改性;用硫酸铝对四氧化三铁进行包覆改性,制备了复合铁氧化物。并将吸附材料用于模拟高氟地下水的处理,考察了各种环境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探讨了内在机理,形成如下研究结果:盐酸改性前后的纳米级四氧化三铁颗粒大致呈球形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盐酸改性四氧化三铁较改性前颗粒间的分散性更好,盐酸改性前后的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结构性质无明显变化,改性后材料的主要成分仍是四氧化三铁,并且纯度高,杂质较少。氢氧化铝-纳米级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以球形颗粒为主,表面包覆胶状的物质,粒径大多介于10nm-30nm之间,复合后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减小,孔体积、孔径显着增大,表面结构与性质相对于纳米级四氧化三铁变化较大。而复合材料除Fe、O元素外,又出现了Al、S两种元素,推测为复合材料中存在的非晶形含铝物质附着在四氧化三铁晶体表面,同时有部分硫酸根离子掺杂其中。应用除氟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改性四氧化三铁和氢氧化铝-纳米级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均具有较宽的p H值适用范围。氟离子浓度5mg/L时,盐酸改性前后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最佳用量均为10g/L,除氟率分别为71.2%和85%。复合吸附材料用量2g/L时,氟去除率超过96%;用量增至4g/L,可认为氟被完全去除。反应的初始阶段,氟去除率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30min以后除氟率缓慢增加,150-180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纳米级四氧化三铁和复合材料对氟的吸附均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与吸附材料表面特性吸附有关的化学反应步骤为速度控制步骤。热力学研究结果显示,改性纳米级四氧化三铁对氟离子的吸附既有单分子层吸附又有多分子层吸附;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复合材料吸附结果的拟合程度更高,吸附过程主要为多分子层吸附。改性纳米级铁氧化物和复合材料对F-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2.4624mg/g和44.8430mg/g。总体而言,地下水中共存无机阴离子和腐殖酸对除氟效果影响较小;共存阳离子对氟的去除基本无影响,高浓度条件下甚至有利于对氟离子的吸附。改性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除氟机理:晶体表面结构发生变化,颗粒表面活性增强及Fe2+和Fe3+形成活性中心,增强了铁氧化物对氟的吸附能力。复合吸附材料除氟时,大部分氟离子与吸附剂表面的铝氧化物发生配合反应,形成以O-Al-F键形式存在的稳定配合物;部分氟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到吸附剂表面;吸附过程中存在特定的化学吸附。
盛晓星[10](2018)在《高氟氯含锌烟尘预处理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资源的开发,高品位矿物原料日益减少,而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加剧,使人们开始将眼光转向资源回收利用。氧化锌烟尘是锌冶炼中一种重要二次资源,然而由于来源不同往往成分复杂,对于高氟氯含锌烟尘,当直接进行浸出时,由于产生大量氟、氯离子对电解锌过程有重要影响,所以多数企业都会进行预处理。本文以高氟氯含锌烟尘为研究原料,提出两段法浸出脱除氟氯。第一段以硫酸盐加改性钙盐进行中浸脱氯,使烟尘中大部分氯离子,以及少量游离氟浸出溶液;脱氯渣第二段酸性浸出,浸出物料中的锌、氟。经过系统实验,为实现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论文中首先采用纯氯化铅试剂进行了硫酸盐转化脱氯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反应时间1h,温度70℃,硫酸根加入量比理论量过量5g/L条件下,氯化铅溶出效果最好。在上述条件下,脱氯液氯离子浓度可达到30-40g/L,渣中氯离子含量可小于0.03%;当溶液中含有氟离子时,采用硫酸盐转化脱氯,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升高,渣含氯也进一步升高,结果表明渣中的氯、氟和铅离子形成了氟氯化铅影响了氯的脱除;采用硫酸盐加改性钙盐法可有效破坏氟氯化铅难溶物,使渣含氯得到明显降低。基于上述实验的结果,对多种实际高氟氯烟尘进行了脱除氟氯试验。中性浸出的条件为:温度70℃,反应时间1h,液固比5:1,硫酸根加入量为理论量的0.8倍,改性钙盐加入量为理论量1.5倍;对高氯低氟烟尘,渣中氟氯含量小于0.1%,对高氟氯含锌烟尘,氯离子浸出率以渣计约83%,而氟离子浓度控制在50mg/L以下。对于脱氯渣进行了酸性浸出及中性浸出,酸性浸出后的残酸量质量浓度约为15g/L;中性浸出终点p H在5.0左右,此时溶液中氟离子浓度约为3.6g/L,氯离子浓度约为800mg/L,以钙盐除氟后溶液中氟离子浓度在300mg/L左右,除氟率达90%以上。两段浸出锌的浸出率可达90%左右。本工艺与碱浸法相比省去了碱量消耗节约了成本,较好的实现了高氟氯含锌烟尘中锌的回收。
二、高氟洗涤酸对硫酸净化系统的危害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氟洗涤酸对硫酸净化系统的危害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铜冶炼烟气中氟对制酸系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氟对制酸系统的影响 |
1.1 氟对制酸系统常用材质的危害 |
1.2 氟对制酸系统的影响 |
2 铜冶炼烟气除氟工艺流程及氟的分布 |
3 高氟烟气的除氟原理及应对措施 |
3.1 高氟烟气除氟原理 |
3.2 应对措施 |
4 实施效果 |
5 结论 |
(2)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危险废物处置现状 |
1.1.1 危险废物的来源与危害 |
1.1.2 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 |
1.1.3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主要炉型 |
1.1.4 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
1.2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
1.2.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2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
1.2.3 焚烧灰渣重金属污染控制 |
1.3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
1.3.1 氟污染的危害及来源 |
1.3.2 含氟有机危险废物处置技术 |
1.3.3 氟的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
1.3.4 焚烧过程氟污染控制研究 |
1.4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检测分析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医药化工危废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及浸出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飞灰粒径分析 |
3.3.2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浓度分布 |
3.3.3 湿法脱酸系统和排放尾气中重金属含量 |
3.3.4 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和质量分布 |
3.3.5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 |
3.3.6 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灰渣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热稳定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原始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
4.3.2 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热稳定性及化学形态变化 |
4.3.3 热处理前后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征 |
4.3.4 焚烧灰渣重金属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除尘和布袋除尘对重金属迁移分布和浸出特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的采集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飞灰粒径分布 |
5.3.2 表面特征 |
5.3.3 飞灰矿物特性 |
5.3.4 飞灰中重金属含量 |
5.3.5 飞灰浸出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与迁移特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医药化工含氟危废热解过程分析 |
6.3.2 焚烧产物中的氟含量 |
6.3.3 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及质量分布 |
6.3.4 焚烧灰渣中氟的赋存化学形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钙基固氟试验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温度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
7.3.2 CaO添加量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
7.3.3 钙基吸收剂种类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
7.3.4 粒径对燃烧固氟效果的影响 |
7.3.5 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
7.3.6 焚烧系统回转窑添加CaO固氟效果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焚烧资源化利用研究 |
8.1 前言 |
8.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8.2.1 流化床焚烧系统介绍 |
8.2.2 实验材料 |
8.2.3 实验方法 |
8.3 结论与讨论 |
8.3.1 高含氟有机固废TG-FTIR分析 |
8.3.2 高含氟有机废物两段式管式炉焚烧试验 |
8.3.3 焚烧系统运行工况及污染物排放 |
8.3.4 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吸收系数计算 |
8.3.5 焚烧过程中HF腐蚀问题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9.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3)卤素阴离子络合萃取机理及选择性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卤素离子萃取的意义 |
1.2 含氟溶液的危害及国内外除氟方法综述 |
1.2.1 含氟溶液的危害 |
1.2.2 国内外除氟方法综述 |
1.3 国内外氯离子分离方法综述 |
1.3.1 氯化亚铜沉淀法 |
1.3.2 氯氧化铋沉淀法 |
1.3.3 离子交换法 |
1.3.4 电渗析法 |
1.3.5 电化学法 |
1.3.6 溶剂萃取法 |
1.4 溴资源概况及国内外溴回收方法综述 |
1.4.1 溴资源概况 |
1.4.2 国内外溴回收方法综述 |
1.5 碘资源概况及国内外碘回收方法综述 |
1.5.1 碘资源概况 |
1.5.2 国内外碘回收方法综述 |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1.6.1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氟离子的络合萃取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和分析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分析方法 |
2.3 氟离子的络合萃取工艺研究 |
2.3.1 硼氟摩尔比对氟萃取的影响 |
2.3.2 Alamine336浓度对氟萃取的影响 |
2.3.3 TBP浓度对氟萃取的影响 |
2.3.4 混合时间对氟萃取的影响 |
2.3.5 初始pH对氟萃取的影响 |
2.3.6 萃取相比对氟萃取的影响 |
2.3.7 常见金属离子对氟萃取的影响 |
2.3.8 阴离子对氟萃取的影响 |
2.4 氟离子的反萃工艺研究 |
2.4.1 反萃混合时间对氟反萃的影响 |
2.4.2 反萃剂浓度对氟反萃的影响 |
2.5 有机相稳定性研究 |
2.6 氟离子的络合萃取机理研究 |
2.6.1 饱和容量法 |
2.6.2 红外光谱分析 |
2.7 氟离子的络合萃取热力学研究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氯离子的络合萃取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和分析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分析方法 |
3.3 氯离子的络合萃取工艺研究 |
3.3.1 有机相组成对氯萃取的影响 |
3.3.2 初始pH对氯萃取的影响 |
3.3.3 锌氯摩尔比对氯萃取的影响 |
3.3.4 萃取相比对氯萃取的影响 |
3.3.5 氯的萃取平衡等温线 |
3.4 氯离子的反萃工艺研究 |
3.5 有机相稳定性研究 |
3.6 氯离子的络合萃取机理研究 |
3.6.1 水溶液中氯物种形态分析 |
3.6.2 饱和容量法 |
3.6.3 斜率法 |
3.7 氯离子的络合萃取热力学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碘离子的络合萃取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和分析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分析方法 |
4.3 碘离子的络合萃取工艺研究 |
4.3.1 双氧水添加量对碘萃取的影响 |
4.3.2 混合时间对碘萃取的影响 |
4.3.3 平衡pH对碘萃取的影响 |
4.3.4 萃取相比对碘萃取的影响 |
4.3.5 Alamine336浓度对碘萃取的影响 |
4.3.6 萃取温度对碘萃取的影响 |
4.4 碘离子的反萃工艺研究 |
4.4.1 反萃混合时间对碘反萃的影响 |
4.4.2 反萃剂浓度对碘反萃的影响 |
4.4.3 反萃相比对碘反萃的影响 |
4.5 有机相稳定性研究 |
4.6 碘离子的络合萃取机理研究 |
4.6.1 水溶液中碘物种形态分析 |
4.6.2 饱和容量法 |
4.6.3 紫外光谱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卤素离子络合萃取规律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设备和分析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络合试剂的络合萃取规律初探 |
5.3.2 卤素离子混合溶液萃取分离研究 |
5.3.3 卤素离子的络合萃取规律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锌冶炼烟气汞及SO3干式捕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锌冶炼烟气汞和SO_3的污染排放现状2 |
1.2.1 锌冶炼工艺流程 |
1.2.2 锌冶炼过程污染物排放特征 |
1.3 烟气汞的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吸收法 |
1.3.2 吸附法 |
1.4 SO_3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协同控制技术 |
1.4.2 碱性吸收剂喷射技术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研究思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汞吸附性能评价系统 |
2.2.2 SO_3吸收性能评价系统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材料的主要表征手段 |
2.3.2 冶炼烟气的监测方法 |
第三章 典型锌冶炼烟气汞和SO_3排放特征研究 |
3.1 典型锌冶炼企业选择 |
3.1.1 典型锌冶炼厂简介 |
3.1.2 典型锌冶炼烟气净化工艺 |
3.2 锌冶炼过程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 |
3.2.1 污控设备对汞脱除效率分析 |
3.2.3 尾气汞排放浓度和形态分布 |
3.2.4 锌冶炼过程汞的流向 |
3.2.5 污控设备对SO_3脱除效率分析 |
3.2.6 焙烧过程固体物料组成及含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闪锌矿(ZnS)及其改性对Hg~0吸附性能的研究 |
4.1 材料制备 |
4.2 天然闪锌矿对Hg~0吸附性能的研究 |
4.2.1 闪锌矿去除Hg~0 |
4.2.2 温度对闪锌矿去除Hg~0的影响 |
4.2.3 烟气组分对闪锌矿去除Hg~0的影响 |
4.3 Se改性掺杂ZnS对 Hg~0吸附性能研究 |
4.3.1 材料的晶型结构分析 |
4.3.2 Se掺杂比例对Hg~0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3 温度对Zn-Se-S材料去除Hg~0的影响 |
4.3.4 SO_2对Zn-Se-S材料去除Hg~0的影响 |
4.3.5 机理分析 |
4.4 Co掺杂改性ZnS对 Hg~0的吸附性能研究 |
4.4.1 材料的晶型结构分析 |
4.4.2 Co掺杂比例对Hg~0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3 温度对Co-Zn-S材料去除Hg~0的影响 |
4.4.4 烟气组分对Co-Zn-S材料去除Hg~0的影响 |
4.4.5 机理分析 |
4.4.6 Co改性ZnS的 Hg~0吸附容量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uS及 Cu活化的闪锌矿对Hg~0吸附性能研究 |
5.1 材料制备 |
5.2 CuS对 Hg~0吸附性能的研究 |
5.2.1 CuS对 Hg~0的去除性能 |
5.2.2 烟气组分对Hg~0去除的影响 |
5.2.3 CuS对 Hg~0的去除机理分析 |
5.2.4 CuS吸附剂的脱附与循环性能研究 |
5.3 Cu活化ZnS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性能研究 |
5.3.1 活化组分的筛选 |
5.3.2 不同铜盐对硫化锌汞吸附性能的影响 |
5.3.3 硫化锌与铜溶液之间离子交换 |
5.3.4 活化界面层的形成 |
5.3.5 活化表面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状态 |
5.3.6 Hg~0吸附活化机理 |
5.3.7 Cu~(2+)活化ZnS回收Hg~0及其循环再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碱性吸收剂对硫氧化物的选择性吸收性能研究 |
6.1 碱性吸附剂对SO_2/SO_3的吸收性能 |
6.1.1 碱性吸收剂对SO_2吸收规律 |
6.1.2 碱性吸收剂对SO_3吸收规律 |
6.1.3 SO_2对SO_3吸收性能的影响 |
6.1.4 吸附剂的表征 |
6.1.5 优选碱性吸收剂 |
6.2 ZnO脱除SO_3实验 |
6.2.1 温度对SO_3吸收性能的影响 |
6.2.2 SO_3浓度对SO_3吸收性能的影响 |
6.2.3 水蒸气对SO_3吸收性能的影响 |
6.2.4 冶炼烟气SO_3干式捕集技术的开发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酸烟气汞/SO_3干式捕集技术中试实验研究 |
7.1 汞/SO_3干式捕集中试试验平台 |
7.1.1 净化工艺流程 |
7.1.2 主要运行参数 |
7.1.3 主要设备参数 |
7.1.4 中试装置设备材料清单 |
7.2 实验方法 |
7.2.1 中试装置试验运行方法 |
7.2.2 试验方法 |
7.2.3 吸附剂材料 |
7.3 中试装置运行结果分析 |
7.3.1 烟气换热器的降温效果及烟气降温对SO_3浓度的影响 |
7.3.2 烟气温度对SO_3脱除效率的影响 |
7.3.3 吸收剂添加量和种类对SO_3脱除效率的影响 |
7.3.4 同时脱除SO_3和汞效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所获奖励 |
(5)冶炼烟气制酸装置污酸回用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污酸处理工艺 |
2 污酸成分对回用的影响 |
2.1 污酸的主要成分 |
2.2 污酸成分对回用的影响 |
2.2.1 硫酸 |
2.2.2 其他杂质 |
3 污酸回用新工艺 |
3.1 烟气净化工序回用 |
3.2 浸出制液工序回用 |
4 污酸回用工艺的效果及优势 |
4.1 污酸回用效果 |
4.2 污酸回用工艺的优势 |
5 结语 |
(6)改性多孔陶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水污染现状 |
2.2 高氟地下水 |
2.2.1 氟来源及分布 |
2.2.2 氟的危害 |
2.2.3 高氟水处理技术 |
2.3 含磷废水 |
2.3.1 水中磷的来源 |
2.3.2 磷的富营养化及危害 |
2.3.3 含磷废水的处理技术 |
2.4 砷污染水 |
2.4.1 水中砷的形态、来源及污染现状 |
2.4.2 砷的危害 |
2.4.3 含砷废水的处理技术 |
2.5 多孔陶粒应用于水处理 |
2.5.1 多孔陶粒概述 |
2.5.2 多孔陶粒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3 铈改性多孔陶粒处理含氟废水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陶粒的预处理与铈改性 |
3.2.3 氟离子浓度的测定 |
3.2.4 动态吸附实验 |
3.2.5 陶粒的再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BV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3.3.2 进水浓度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3.3.3 多孔陶粒煅烧温度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3.3.4 对比实验 |
3.3.5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3.6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7 能量色谱(EDS)分析 |
3.3.8 多孔陶粒负载稀土的除氟机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铝改性陶粒吸附剂去除含氟废水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AS@PC的合成与表征 |
4.2.3 氟离子的测定 |
4.2.4 静态吸附试验 |
4.2.5 固定柱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S@PC的表征 |
4.3.2 吸附剂投加量对去除氟离子的影响 |
4.3.3 进水浓度对去除氟离子的影响 |
4.3.4 吸附温度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4.3.5 溶液初始pH值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4.3.6 共存离子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4.3.7 动力学和等温线分析 |
4.3.8 原始陶粒与最佳改性陶粒吸附对比 |
4.3.9 吸附再生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4.3.10 吸附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纳米零价铁改性多孔陶粒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多孔陶粒预处理 |
5.2.2 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制备 |
5.2.3 分析与表征 |
5.2.4 静态吸附试验 |
5.2.5 动态吸附试验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
5.3.2 柱高(填充率)对磷去除率的影响 |
5.3.3 初始浓度对磷去除率的影响 |
5.3.4 溶液的pH对去除率的影响 |
5.3.5 样品分析 |
5.3.6 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零价铁的除磷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纳米零价铁改性多孔陶粒处理含As(Ⅲ)废水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2.2 动态吸附实验装置 |
6.2.3 多孔陶粒预处理 |
6.2.4 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铁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5 砷的测定方法 |
6.2.6 陶粒解析再生 |
6.2.7 表征与性能分析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投加量(BV)对动态吸附除砷的影响 |
6.3.2 进水砷浓度对动态吸附除砷的影响 |
6.3.3 溶液初始pH对动态吸附除砷的影响 |
6.3.4 对照实验 |
6.3.5 扫描电镜(SEM) |
6.3.6 X射线衍射(XRD) |
6.3.7 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铁的除砷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铜冶炼尾矿砂在污酸废水中固氟除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过程 |
1.1 试验原料 |
1.2 试验设备与材料 |
1.3 试验原理 |
1.4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1 尾矿砂在含氟污酸中的溶解性 |
2.2 温度对尾矿砂溶解率的影响 |
2.3 最佳尾矿砂添加量及加热条件下尾矿砂的溶解率 |
2.4 研究溶解时间和尾矿砂粒径对尾矿砂溶解率的影响 |
2.5 研究不同条件下污酸对载玻片的腐蚀率 |
2.6 尾矿砂溶于污酸后模拟污酸废水全流程处理工艺 |
3 结论 |
(8)高密度污泥回流工艺在半导体工业含氟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半导体产业经济背景 |
1.2 含氟废水危害 |
1.3 半导体含氟废水来源 |
1.3.1 半导体机台制程废水 |
1.3.2 生产支持特种废气洗涤排水 |
1.3.3 酸性排风洗涤塔排水 |
1.4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 |
1.4.1 化学沉淀法 |
1.4.2 混凝沉淀法 |
1.4.3 诱导结晶法 |
1.4.4 反渗透法 |
1.4.5 电凝聚法 |
1.4.6 离子交换树脂法 |
1.4.7 电渗析法 |
1.4.8 吸附法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实验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pH与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的响应关系研究方法 |
2.3 高密度污泥回流工艺中氟离子去除的影响因子研究方法 |
2.4 污泥浓度计测量和实际污泥浓度的响应关系曲线绘制方法 |
2.5 PAC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研究方法 |
2.6 污泥含水率的测量方法 |
2.7 现场调试方案 |
3 含氟废水处理实验与工艺参数优化 |
3.1 工艺介绍 |
3.2 pH与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的响应关系 |
3.2.1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原理 |
3.2.2 pH与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的响应曲线 |
3.3 高密度污泥回流工艺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因子研究 |
3.3.1 酸性排风洗涤塔排水氟离子去除的影响因子研究 |
3.3.2 含氟废水处理系统C进水氟离子去除的影响因子研究 |
3.3.3 含氟废水处理系统A和 B进水氟离子去除的影响因子研究 |
3.3.4 污泥投加量对PAM投加量的影响 |
3.3.5 含氟废水进水水质调查 |
3.4 现场调试方案 |
3.4.1 在线污泥浓度计测量读值和实际污泥浓度的关系研究 |
3.4.2 硫酸加药泵加药流量的表征 |
3.4.3 PAM加药泵加药流量的表征 |
3.5 工艺参数调整与结果考察 |
3.5.1 工艺参数调整与结果分析 |
3.5.2 结果考察 |
3.6 小结 |
4 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改善的工艺研究 |
4.1 投加PAC对出水水质改善的工艺研究 |
4.1.1 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
4.1.2 PAC对氟离子去除的原理 |
4.1.3 PAC对含氟废水处理系统末端出水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4.1.4 PAC对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反应罐出口污泥水样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4.1.5 投加PAC去除氟离子的工艺改进 |
4.2 硫酸变量加药方式对除氟系统出水氟水质改善的工艺研究 |
4.3 高密度污泥回流工艺污泥特性研究 |
4.4 小结 |
5 氢氧化钙配药系统的管理与优化 |
5.1 钙的来源介绍 |
5.2 氢氧化钙循环管路的盐酸清洗装置设计与运行 |
5.2.1 氢氧化钙循环管路设计改进 |
5.2.2 清洗车的设计运行 |
5.2.3 清洗车设计说明 |
5.2.4 清洗车运行 |
5.3 氢氧化钙配药系统的管理与运行维护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纳米级铁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高氟地下水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氟的性质 |
1.1.2 氟的来源 |
1.1.3 氟的危害 |
1.1.4 氟化物的饮用水标准 |
1.1.5 高氟饮用水污染现 |
1.2 水体除氟技术 |
1.2.1 混凝沉淀法 |
1.2.2 离子交换法 |
1.2.3 膜分离技术 |
1.2.4 吸附法 |
1.3 新型纳米材料在含氟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第2章 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改性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材料制备 |
2.2.3 氟吸附实验 |
2.2.4 取样及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改性前后纳米级四氧化三铁除氟效果对比 |
2.3.2 精密度实验 |
2.4 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表征 |
2.4.1 分析仪器 |
2.4.2 表征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纳米级铁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纳米铁氧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依据 |
3.2.2 三种纳米铁氧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种纳米级铁氧化合物复合材料除氟效果对比 |
3.3.2 纳米级铁氧化物复合材料优选 |
3.3.3 精密度实验 |
3.4 氢氧化铝-四氧化三铁的表征 |
3.4.1 形貌特征 |
3.4.2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 |
3.4.3 成分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纳米级铁氧化物去除地下水氟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分析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液pH对吸附的影响 |
4.3.2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的影响 |
4.3.3 吸附动力学结果 |
4.3.4 初始氟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4.3.5 共存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
4.3.6 腐殖质对吸附的影响 |
4.3.7 模拟高氟地下水的吸附实验 |
4.3.8 纳米级铁氧化物除氟机理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高氟氯含锌烟尘预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锌的概述 |
1.1.1 锌的性质及用途 |
1.1.2 锌的存在及分布 |
1.2 锌的冶炼 |
1.2.1 火法炼锌 |
1.2.2 湿法炼锌 |
1.3 锌冶炼中的二次资源 |
1.3.1 钢厂烟尘 |
1.3.2 热镀锌废料 |
1.3.3 锌冶炼烟尘及浸出渣 |
1.3.4 含锌废电池 |
1.4 锌冶炼中的氟氯离子行为走向及危害 |
1.4.1 含锌烟尘化学组成 |
1.4.2 氟氯来源及走向 |
1.4.3 氟氯离子的危害 |
1.5 含锌烟尘预处理 |
1.5.1 湿法工艺 |
1.5.2 火法工艺 |
1.6 硫酸锌溶液中氟氯脱除 |
1.6.1 氟离子脱除 |
1.6.2 氯离子脱除 |
1.7 课题的提出 |
1.7.1 研究背景 |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分析及工艺设计 |
2.1 Pb-Cl-H_2O体系的电位-pH图 |
2.2 Pb(Ⅱ)-SO_4~(2-)-Cl~--F~-体系的平衡方程 |
2.2.1 沉淀-溶解平衡 |
2.2.2 配位平衡 |
2.3 实验方法及工艺设计流程 |
2.3.1 实验方法 |
2.3.2 工艺设计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原料及检测 |
3.1 试验原料 |
3.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3 试验所用试剂 |
3.4 检测方法 |
3.4.1 氟离子浓度的测定 |
3.4.2 氯离子浓度测定 |
3.4.3 锌离子浓度测定 |
3.4.4 酸度测定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1 纯试剂实验 |
4.1.1 时间对氯化铅转化的影响 |
4.1.2 温度对氯化铅转化的影响 |
4.1.3 氯离子浓度对氯化铅转化的影响 |
4.1.4 硫酸根离子浓度对氯化铅转化的影响 |
4.1.5 氟离子对含氯离子的氯化铅转化的影响 |
4.1.6 氯离子对含氟离子的氯化铅转化的影响 |
4.1.7 硫酸盐与改性钙盐对含氟氯化铅转化的影响 |
4.2 中性浸出 |
4.2.1 硫酸盐的选择 |
4.2.2 时间对中性浸出影响 |
4.2.3 温度对中性浸出液影响 |
4.2.4 液固比对中性浸出液影响 |
4.2.5 多次浸出影响 |
4.2.6 硫酸根量对中性浸出影响 |
4.3 酸性浸出 |
4.3.1 不同时间对酸性浸出的影响 |
4.3.2 不同温度对酸性浸出的影响 |
4.3.3 不同初始酸浓度对酸性浸出的影响 |
4.4 不同原料的处理效果 |
4.4.1 高氯低氟烟尘的预处理 |
4.4.2 复杂高氟氯烟尘预处理 |
4.4.3 成本核算 |
4.5 浸出液除氟氯 |
4.5.1 浸出液除氟离子 |
4.5.2 浸出液脱除氯离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高氟洗涤酸对硫酸净化系统的危害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铜冶炼烟气中氟对制酸系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丁成芳,邱远鹏. 中国有色冶金, 2021(05)
- [2]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D]. 李文瀚. 浙江大学, 2020
- [3]卤素阴离子络合萃取机理及选择性分离研究[D]. 李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
- [4]锌冶炼烟气汞及SO3干式捕集技术研究[D]. 刘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冶炼烟气制酸装置污酸回用工艺[J]. 周开敏,余俊学,缪忠和,黄晓阳. 硫酸工业, 2020(05)
- [6]改性多孔陶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唐伟博.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
- [7]铜冶炼尾矿砂在污酸废水中固氟除氟的研究[J]. 周志宏. 硫酸工业, 2020(03)
- [8]高密度污泥回流工艺在半导体工业含氟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郭石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纳米级铁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高氟地下水的处理研究[D]. 吴承慧.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10]高氟氯含锌烟尘预处理工艺研究[D]. 盛晓星.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