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英语中介语写作的三个层面及写作教学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周明泉[1](2021)在《语言迁移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侯忠平[2](2021)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互动过程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英语写作教学相关研究虽然已经阐释了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的关系,但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现实样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静态的、平面化的描述和分析,缺少对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互动过程的动态化描述以及对相关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剖析。本研究从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 Theory)的视角出发,着重于对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的交互过程进行分析,力求揭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阐释其动态性、开放性及自组织性特征。本研究采取的是个案纵向研究,以W教师及其所教的一个自然班为研究对象,对其写作教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追踪调查,并结合文本及访谈资料来呈现本研究的案例。首先是对教师反馈的现实样态进行阐释。文本分析发现,在反馈焦点上,教师主要针对学生的语言形式进行反馈,其次则是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而在反馈方式上,教师针对语言焦点以间接反馈为主,对于非语言焦点则以中性评语为主。其次是对学生参与的现实样态进行描述。通过对学生的修改稿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文本质量在修改后均得到了显着提升;学生的行为参与表现为修改、保留、删除以及重写四种;学生的情感参与在接受反馈的初体验和修改过程中的再体验阶段有所不同;在认知参与上,学生经历感知评语到理解评语到定位问题的阶段,之后会出现认同接纳、质疑拒绝以及出现故障三种结果。以对现实样态的描述为基础,本研究力求揭示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学生参与理论框架下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阐释,在学生的认知以及情感的交互作用下,学生的行为类型表现为灵活参与型、机械参与型、常规应对型及松散应对型四种。其次,本研究挖掘了教师反馈与学生参与之间的互动过程,其是以学生的注意作为潜在中介,以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参与作为显在中介,进而影响行为参与,最终影响学生的文本质量,而文本质量则作为信息联结点进一步作用于教师反馈。综合而言,教师反馈利于学生文本质量的提升,但学生对于教师反馈的参与情况存在差异。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思想,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的互动过程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因此,教师应合理利用反馈资源、优化组合反馈方式并因材、因地反馈,不断克服个体因素以及情境因素的双重作用,因势利导。
姜秀娟[3](2021)在《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中的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是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正在研发的“英语教师证书考试”的一部分,拟测量职前中学英语教师用于理解与赏析英语故事类文学作品的文学素养。本研究旨在验证该测试任务的效度,以确保其开发质量。基于论证的模式是当今语言测试效度验证的前沿模式,能够较好地保证效度验证结论的说服力。但现有效度论证框架均用以指导整项测试效度验证,不适合直接用于开发阶段测试任务效度验证。因此,本研究以Bachman&Palmer(2010)的AUA框架为理论指导,立足测试任务开发阶段构念界定、任务设计和评分标准制定三大核心环节,聚焦分数解释有意义性、概括性和评分一致性,构建语言测试任务开发与效度论证框架。根据该框架中测试任务设计和评分标准制定推理证据收集的需要,确定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探究性次序式混合研究设计,通过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效度证据。质性研究方面,分析6名专家参与的焦点小组访谈录音转写文本,探究测试内容的相关性、取样的充分性以及任务特征的恰当性;分析59名试测对象的作答文本,判断测试任务充分考查拟测文学素养以及试测对象的作答反映评分标准各等级关键特征的程度;分析5名评分员的反馈信息,考察评分标准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量化研究方面,对5名评分员评阅出的30份答卷的分数进行多面Rasch模型分析,判断测试任务的区分性、评分标准等级划分的恰当性以及评分一致性;就上述分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进一步检验评分员间的一致性;将5名评分员对不同水平组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打出的分数进行K多个独立样本检验,验证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与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测试任务具有代表性和区分性,说明测试任务设计恰当;评分标准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各等级难度设置恰当、区分性较好,评分员自身以及评分员之间的一致性达到理想水平,不同水平组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与其分数之间存在显着高度正相关关系,说明评分标准制定得当。上述证据均用于支撑效度论证框架内的相应主张及其理由,形成自上而下从“测试任务构念界定”到“分数”、自下而上从“分数”到“分数解释有意义性”的双向闭合推理链,测试任务效度得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语言测试任务开发与效度论证框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效度验证框架的不足,为开发阶段的语言测试任务效度论证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采用读、写、说相结合的综合型测试任务形式,全面考查职前中学英语教师理解与赏析英语故事类文学作品应具备的文学素养,对我国现行英语教师资格考试设计的完善以及职前英语教师教育中相关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魏思文[4](2021)在《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随各国、各界间的交流和联系的日益深化,世界日益密集为“地球村”,对于多语言人才的需求随之日益增多,三语、多语习得过程中的诸般课题接连进入语言学家的视野,得到日益密切的关注。但时下,三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不繁多,本文系在此前成果之基础上,考察日(L1)英(L2)汉(L3)三语者中的汉语(L3)辅音、元音、声调和变调的语音样貌及其流变,同时通过和日(L1)汉(L2)双语者的汉语语音样貌及其流变过程对比,分析日语(L1)和英语(L2)在汉语(L3)习得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并对日英汉三语者在汉语辅音、元音、声调和变调方面的迁移成因进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探讨递进教学效能的可能性和相关策略。本文共由七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陈述本文研究背景,界定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语音实验采用的研究手段以及方法,展现研究创新点及其价值。随着近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和正在全球范围内升温的“汉语热”,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汉语学习者持续增多,其中有英语习得经验的日英双语者数量可观。学术界关于汉日双语学习和汉英双语学习的研究比比皆是,对日英汉三语学习的研究却寥若星辰,鲜少得到关注。回顾国内外“三语习得”的研究历程、发展阶段和研究重点,着重关注“三语习得”研究中的热门课题——语言迁移。通过考察日(L1)英(L2)汉(L3)三语者的汉语语音样貌不可避免地受已或部分习得的日语和英语语音经验的迁移过程,探究其因果关系。第二章,本章以既往研究为基础,举凡本文所使用的相关成果,包括: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语言迁移、中介语以及实验语音学五个方面。第三章,详述调查目的及其相关准备,包括研究对象和语音样本选取、问卷设计理念、语音样本采集原则,特别是基于语音学教研软件praat对于语音样本的判别、分析、取值等具体研究实践及其与预期对应程度。第四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审视,展现了两组样本调查数据结果:无英语(L2)参与下,母语为日语(L1)的学习者学习汉语(L3)的迁移和在英语(L2)参与下,母语为日语(L1)的学习者学习汉语(L3)的迁移的对比,阐明日汉双语者的语音迁移和日英汉三语者的语音迁移实践基本相同,求证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学习汉语(L3)主要表现为f[f]和h[x]混淆,r[(?)]和l[l]混淆,sh[(?)]、s[s]和x[(?)]的混淆,舌尖音塞擦音(zh[(?)]、ch[(?)]、z[(?)]、c[(?)])读作舌面塞擦音(j[(?)]、q[(?)]),n[n]和ng[(?)]混淆以及送气音错读为不送气音六类。单元音迁移主要体现在ü[y]、卷舌元音er[(?)]以及-i[(?)]、-i[(?)]和i[i]的迁移;复元音的迁移相对复杂,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复元音发音不连贯,一些复元音单化,还有一些复元音的介音丢失。声调的迁移主要体现在上声错读成阳平。此外,还详细讨论了日汉双语者和日英汉三语者在上声变调、“一”和“不”变调、轻声和儿化的音变时的迁移表现。第五章,本章对日英汉三语者汉语语音迁移考察分析,出现迁移的最重要原因是语际影响。包括无英语(L2)参与下,母语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英语(L2)参与下,母语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以及目的语汉语(L3)对日英汉三语者汉语语音迁移的影响。同时,一些源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时间也是造成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出现迁移的原因。第六章,针对我们样本展现的日(L1)英(L2)汉(L3)三语者的语音迁移,并结合学习者已经掌握的日语(L1)和英语(L2)的音系特征,试提出有进行性功能的教学策略,期盼能给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参考。第七章,总结本文,试对日(L1)英(L2)汉(L3)三语汉语习得中的语音迁移形成初步的结论,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李雪婷[5](2020)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调查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文中指出“听,说,读,写,翻译”是英语教学的五个主要方面,其中写作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事实证明,学生的作文中总会出现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如何将学生犯下的各种错误系统化,并使之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宝贵资源,是学者和英语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于写作错误的整理、归类以及分析错误成因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年级英语A班的218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收集了学生英语作文218篇(共计42662个单词),自建了小型语料库;并以对比分析理论、错误分析理论以及中介语理论为基础,进行了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并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方法,探讨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本文主要回答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此次调查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写作文本中出现的常见错误是什么,写作错误与成绩呈何种相关性?(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写作错误差异性是什么?(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作文文本中的写作错误成因是什么?(4)问卷调查中的四个维度(写作态度、写作习惯、写作难点、教师批改方式)与学生英语写作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就错误量的总体分析而言,两个年级的词汇(wd)错误最多,词形(fm)错误量位居第二,句子(sn)的错误量位居第三。大一、大二英语作文中的错误量与学生的作文成绩之间存在着极高的负相关关系。此外,大二年级在词形(fm)、词汇(wd)、动词短语(vp)、名词短语(np)、搭配(cc)、介词(pp)和副词(ad)这七个维度上的错误量多于大一年级,在其余如句子(sn)、代词(pr)和形容词(aj)这三个维度上,大二年级的错误量少于大一年级。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且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很感兴趣,并认为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写作训练,但是大部分学生觉得英语写作有难度,体现在词汇量不大,语法运用能力不足,句子结构比较单一,中式英语反复出现等。此外,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学生写作错误出现的深层原因是由于学生自身不良的写作态度与写作习惯造成了写作的错误,以及学生难以掌握的写作难点导致了写作错误的产生。在本文的最后一章,笔者通过从以上调查中得到的反馈,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教师应增加并强化目标语言的输入,使学生深入了解英汉文化差异,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2)教师要重视语言基础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目标语规则,降低语内迁移的影响;(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交际策略,避免过度使用回避策略;(4)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与态度;(5)加强学生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学指导与训练。此外,笔者建议教师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本文还为大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提供如下建议: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注意卷面整洁和书写规范;注重英语思维训练;鼓励广泛阅读;加强写作训练,利用批改网批改等。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少,目标学校单一等,本文以上结论尚有待未来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周恩惠[6](2020)在《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朱玉宁[7](2020)在《基于有声思维的高中生英语写作回避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写作是检测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是评价学习者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对于高中时段的学习者来说,由于写作任务对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有较高要求,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写作任务存在畏难心理。在诸多影响学生写作效果的因素中,回避现象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发现在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过程中出现大量回避现象;鉴于此种情形,本研究借助有声思维测试法,试图揭示回避现象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质量的影响。有声思维测试法有助于将学习者的隐性学习过程显性化;研究者通过研究这些显性特征能够洞察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对各个写作步骤的认知处理方式。因此,本研究采用有声思维测试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目前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本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某中学6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录音和回顾性访谈的方式,对他们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力图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高中英语写作中回避现象类型及其出现频次?2.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在出现回避现象时,应对措施有何差异?本研究通过录音转写文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受试者在词汇、句法和语用层面都出现了回避现象。从三种类型的回避频次来看,词汇回避频次最高,句法回避其次,语用回避相较而言并不明显。2.不同语言水平的受试者在写作回避上的应对差异较为明显。中高水平受试者倾向于使用迂回和放弃,低水平受试者在迂回、母语迁移、重复、放弃这四种应对措施上都有体现。同时,高水平受试者在应对回避上情感态度更积极,较多使用主动回避策略;中低水平受试者情感态度偏消极,较多使用被动回避策略。本研究揭示了回避现象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质量的影响,探讨了回避现象的类型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表现差异,并提出以下解决对策:加大词汇和句法结构的输入;帮助学生建立词汇和句法的概念语义网络;加大学生词汇和句法知识的输出训练等。旨在为提高高中生作文写作水平提供有益启示。
张旗[8](2020)在《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Mcleod(1987)提出写作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们认知的过程,还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情感或心理层面因素的影响,自然也就包括写作自我效能感。该理论是班杜拉(1986,1997)由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出了写作自我效能感,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去完成某种规定的写作任务。与此同时,国外的诸多研究提出一个关键点,在写作的各阶段,写作者头脑中的观念和具有的态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Faijley et al.,1985),并且同时指出将在之后的学校写作改革中,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会开辟出一条新的思路(Beach,1989)。但其作为教育心理学的兴起的一个新领域,只有较少的学者涉及,而大学英专或非英专的学生或高中生常被选作调查研究的对象,所以基于此,本文选初中生为切入点,主要探讨以下研究问题:1.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如何?2.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以及年级上存在差异吗?3.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有何相关性?本研究采用量性的研究方法,以滨州市渤海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了278名学生,首先对被试者的写作自我效能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收集了研究对象的期末写作分数作为其写作水平,最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初中生总体的、以及所包含的两个因子写作的任务和写作的技能自我效能感普遍属于一种中等的水平层面,并且对比两个维度发现前者明显高于后者。2.不同的年级所具备的写作自我效能感确实存在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九年级学生们的写作自我效能感要明显高于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综合来看七年级的学生们对进行写作的自信心是最低的。同时女同学对于完成各种任务以及运用多种写作技能的信心明显高于男同学。3.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及其两个维度写作任务和技能方面都与写作成绩呈一种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即如果写作者具有更高的写作自我效能感,那么他更有信心完成写作任务并使用写作技能,相应的他们的写作成绩就越高。本研究的教学启示如下:(1)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促进互相进步;(2)采用“过程教学法”而不是产出教学法;(3)写作教学建立多元化的反馈模式与机制;(4)帮助他们做出正确合理的归因。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由于本问卷所调查的研究对象的容量相对不足,并且由于条件不足只通过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研究对象的写作水平,还不够全面,造成写作的体裁相对单一,不全面。所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首先要尽量扩大样本的容量,并且采取多样化体裁和话题的作文类型来检测学生的实际写作的水平。
万东梅[9](2020)在《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错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英语写作是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直接反映其语言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大多数九年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单词的记忆、完形填空及阅读题的训练中,忽略了英语写作这一难题。所以本文作者从九年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分析常见错误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希望学生及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写作中的常见错误,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减少英语作文中的错误,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本研究以错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为理论依据,以陕西省延安新区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学生英语期中试卷中的作文为分析样本。旨在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错误有哪些类型,如何分布?(2)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这些常见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作者从延安新区外国语学校九年级12个班级600名学生的作文中随机选取4个班级200名学生期中试卷的英语作文,剔除无效文本,最终有效作文192篇,先将其输入至批改网统计其中的常见错误数量和类型。其次,本文作者进行了人工批改,经过细致的对比分析,除去因文本书写太乱无法识别的错误,共统计出892个常见错误。然后把不同错误类型的数量输入到Excel软件中,通过Excel软件分析出各类错误的占比。最后,本文作者对7位该校九年级英语老师和15位本次所分析作文文本的学生进行了访谈,进一步分析学生在作文中出现常见错误的原因。研究结果如下:(1)词法错误方面:动词的使用错误最多,其中时态错误尤为突出;其次,名词的使用错误主要体现在名词单复数及其所有格错误;冠词的使用错误主要是冠词的省略、冗余和混用错误;最后,形容词和副词、介词及代词的使用错误较少。(2)句法错误方面:句法层面的错误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句子主要成分缺失和冗余;其次是主谓一致的使用错误,主要体现在不遵循语法一致和就近一致的原则;句子语序混乱和连词误用方面的错误相对较少。(3)语篇错误方面;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的句子结构过于简单,语篇形式单一,主要表现在语篇层面上的衔接错误和语义连贯错误。本研究通过样本分析和访谈,发现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产生的错误受语际迁移、语内迁移和训练迁移的影响,且教师单一的英语写作教学形式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匮乏也是这些错误形成的原因。最后,本研究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些具体教学策略,帮助九年级教师改变英语写作教学形式,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减少英语作文中的常见错误。
陆奕君[10](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书面语体使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体是语言使用的功能变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表达体式。英语语体分为口语体和书面语体,而语体特征是指口语体和书面语体中出现频次有显着差异的语言现象。书面语体形式作为衡量作文质量的隐性标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综其以往研究,或只关注其词汇、搭配,或只关注其被动语态或连词的特点,缺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书面语体使用差异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书面语体特征,有助于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对英语教学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采取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从中国学生万篇英语作文语料库(TECCL)以及英美大学生作文语料库(LOCNESS)中各抽取50篇文章作为数据来源,分别为27051字符和27591字符。借助Ant Conc3.5.8,Tree Tagger及Log-likelihood等研究工具,尝试从词句篇三个层面,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体使用特征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本研究旨在回答三个问题:(1)在词句篇三个层面上,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书面语体使用特征分布有何差异?(2)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体使用特征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哪些?(3)研究书面语体使用特征对教学有什么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书面语体使用特征在三个层面上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词汇层面,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密度为66.4%,词汇的复杂性为8.2%,词汇的多样性为41.50,三项数值皆低于本族语者,且其词频的使用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口语化特征。在句法层面,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平均句子长度为16.39词,被动句使用频率为24次(百分率),两项数值均低于本族语者,并且派生性名词使用的频率和种类皆比本族语者低。在语篇层面,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均值为28.7,与本族语者相比较高;连词使用量为1262个,与本族语者相比较低。(2)使用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法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体使用特征受L1迁移、L2输入、L2水平和石化现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表达方式产生差异是受到了母语迁移的影响,而长时间借助母语的某些规则作为暂时过渡手段使学习者书面语写作过程中产生石化现象。此外,二语知识深度和广度上的欠缺体现了学习者L2输入不够及L2水平不足。(3)教师应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之间书面语体使用特征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体意识,用基于语料库的真实语料来指导教学。本研究旨在对二语教学与学习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大学生英语中介语写作的三个层面及写作教学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英语中介语写作的三个层面及写作教学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互动过程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国标》对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质量诉求 |
2.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反馈息息相关 |
3.教师反馈促学作用的发挥与学生参与紧密相依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一、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教师反馈 |
2.学生参与 |
3.互动 |
(二)教师反馈的相关研究 |
1.教师反馈的分类 |
2.教师反馈的功能 |
3.影响教师反馈的因素 |
4.文献小结 |
(三)学生参与的相关研究 |
1.学生参与理论的发展 |
2.学生参与的维度 |
3.学生参与的功能 |
4.影响学生参与的因素 |
5.文献小结 |
(三)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的相关研究 |
1.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的现实样态 |
2.相关影响因素 |
3.相关互动模型 |
4.文献小结 |
(四)动态系统理论(DST)的相关研究 |
1.动态系统理论的内涵 |
2.动态系统理论的应用研究 |
3.文献小结 |
4.DST作为研究视角的适切性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及框架 |
1.研究取向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
1.研究对象的选择 |
2.研究对象的描述 |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 |
1.文本分析法 |
2.访谈法 |
(四)研究资料的采析 |
1.数据收集 |
2.数据分析 |
(五)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1.文本数据 |
2.访谈数据 |
三、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的特征 |
(一)教师反馈的焦点 |
1.语言形式是教师反馈的“重头戏” |
2.思想内容及篇章结构也颇受重视 |
(二)教师反馈方式 |
1.语言焦点——纠错为主、间接反馈为首 |
2.非语言焦点——中性评语占据主要地位 |
3.辅之课上范例讲解及课下口头反馈方式 |
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基于教师反馈的学生参与特征 |
(一)学生行为参与的特征 |
1.学生修改前后成绩差异显着 |
2.学生以修改为主,重写次之 |
3.重写策略主要用于非语言点 |
(二)学生情感参与的特征 |
1.学生对教师反馈的价值认同及态度积极 |
2.学生初体验为挫败感、平静感或满足感 |
3.学生修改过程再体验感受层次更为丰富 |
(三)学生认知参与的特征 |
1.学生对反馈语的加工过程“和而不同” |
2.学生的认知资源管理策略“大相径庭” |
五、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的交互过程 |
(一)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的交互影响 |
1.灵活参与型 |
2.机械参与型 |
3.常规应对型 |
4.松散应对型 |
(二)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的互动过程 |
1.教师多元反馈实现“信息输入” |
2.“注意”提升中介语水平作为“潜在中介” |
3.学生情感、认知交互影响作为“显在中介” |
4.学生行为参与实现“信息输出” |
5.学生文本质量实现“信息联结” |
六、影响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互动的因素分析 |
(一)背景因素 |
1.疫情背景 |
2.大学场域 |
3.课程因素 |
4.专业考试 |
(二)文本因素 |
(三)教师因素 |
1.教师的专业性 |
2.教师的工作量 |
(四)学生因素 |
1.心理因素 |
2.能力因素 |
七、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1.教师反馈具有促学性,但促学作用有待提升 |
2.学生参与具有差异性,且认知参与影响重大 |
3.互动过程具有动态性、开放性以及自组织性 |
4.影响因素具有交互性,个体因素起主导作用 |
(二)研究建议 |
1.延伸系统发展的开放性,合理利用反馈资源 |
2.引领系统发展的动态性,优化组合反馈方式 |
3.遵守系统发展的自组织性,因材、因地反馈 |
(三)研究不足 |
1.充实个案数量,夯实研究结论 |
2.延长追踪时间,深入写作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提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学英语教师的典型文学素养 |
2.1.1 文学素养 |
2.1.2 中学英语教师典型文学素养的界定及其内涵 |
2.1.3 中学英语教师典型文学素养的构成要素 |
2.2 文学素养测试 |
2.2.1 文学科目考试中的文学素养测试 |
2.2.2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中的文学素养测试 |
2.3 综合型测试任务研究 |
2.4 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 |
2.5 效度及效度验证框架 |
2.5.1 效度及其内涵的演变 |
2.5.2 效度验证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 |
3.1.2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评分标准 |
3.2 研究设计 |
3.2.1 混合研究法 |
3.2.2 探究性次序式设计 |
3.3 研究参与者 |
3.3.1 受访专家 |
3.3.2 试测对象 |
3.3.3 评分员 |
3.4 研究工具 |
3.4.1 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
3.4.2 评分记录表 |
3.4.3 评分员反馈信息记录表 |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5.1 专家意见和建议 |
3.5.2 试测对象测试表现 |
3.5.3 评分结果和评分员反馈信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测试任务及其评分标准有效性的质性分析 |
4.1.1 测试任务的代表性 |
4.1.2 试测对象对拟测文学素养的运用 |
4.1.3 评分标准的可靠性 |
4.2 测试任务及其评分标准有效性的量化分析 |
4.2.1 多面Rasch模型分析 |
4.2.2 评分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
4.2.3 评分结果与试测对象测试表现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测试任务效度论证 |
5.1.1 测试任务测量拟测能力的充分性 |
5.1.2 测试任务的区分性 |
5.2 评分标准效度论证 |
5.2.1 评分标准对测量目标的体现 |
5.2.2 评分标准的区分性 |
5.2.3 评分结果的可靠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发现 |
6.2 研究贡献 |
6.3 研究启示 |
6.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外文学素养测试样题及评分标准 |
附录2 测试样题 |
附录3 各等级试测对象作答文本示例 |
附录4 样题(初稿)试测调查问卷 |
附录5 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
附录6 焦点小组访谈录音转写文本示例 |
附录7 评分标准 |
附录8 评分员培训材料 |
附录9 评分记录表 |
附录10 评分员反馈信息记录表 |
附录11 FACETS软件数据分析指令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语言迁移研究 |
1.1.2 语言迁移研究发展简史 |
1.1.3 习得 |
1.1.4 实践背景 |
1.2 研究界定 |
1.2.1 三语和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的区别 |
1.2.2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 |
1.2.3 本文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仪器 |
1.5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6 相关文献综述 |
1.6.1 三语习得研究发展史 |
1.6.2 语言迁移研究动态 |
1.7 研究方法 |
1.7.1 实证研究法 |
1.7.2 对比分析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实验语音学 |
2.2 偏误分析理论 |
2.2.1 偏误分析理论的相关研究状况 |
2.2.2 偏误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 |
2.2.3 偏误分析理论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
2.3 语言迁移理论 |
2.3.1 语言迁移 |
2.3.2 语际影响 |
2.4 中介语理论 |
2.4.1 中介语的名称之辨 |
2.4.2 中介语的形成因素 |
2.4.3 中介语的特点 |
第3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 设计方案 |
3.2 调查对象及过程 |
3.2.1 调查对象 |
3.2.2 实验信息采集的过程 |
3.3 praat辅助语音分析 |
3.3.1 praat的相关参数介绍 |
3.3.2 基于praat的语音偏误分析 |
第4章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语音迁移的实证分析 |
4.1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辅音的迁移 |
4.1.1 擦音的迁移 |
4.1.2 塞擦音的迁移 |
4.1.3 鼻音的迁移 |
4.1.4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迁移 |
4.2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元音的迁移 |
4.2.1 单元音的迁移 |
4.2.2 复元音的迁移 |
4.3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音变的迁移 |
4.3.1 上声变调的迁移 |
4.3.2 “一”和“不”的变调 |
4.3.3 轻声 |
4.3.4 儿化 |
第5章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语音迁移的成因分析 |
5.1 语际影响 |
5.1.1 无英语(L2)参与,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 |
5.1.2 英语(L2)参与下,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 |
5.1.3 目的语汉语(L3)的影响 |
5.2 学习者自身的影响 |
5.2.1 学习动机 |
5.2.2 学习时间 |
5.2.3 学习策略 |
第6章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语音的教学策略 |
6.1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辅音的教学策略 |
6.1.1 f和h的教学 |
6.1.2 zh、ch、sh的教学 |
6.1.3 r和l教学 |
6.1.4 z、c、s和 j、q、x的教学 |
6.1.5 -n和-ng的教学 |
6.1.6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教学 |
6.2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元音的教学策略 |
6.2.1 单元音的教学 |
6.2.2 复元音的教学 |
6.3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声调的教学策略 |
6.4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音变的教学策略 |
6.4.1 汉语(L3)变调的教学 |
6.4.2 汉语(L3)轻声的教学 |
6.4.3 汉语(L3)儿化的教学 |
第7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调查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 错误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对比分析理论 |
2.2.2 错误分析理论 |
2.2.3 中介语理论 |
2.3 关于国内外大学生英语写作的研究综述 |
2.3.1 我国大学英语写作的实证性研究回溯 |
2.3.2 关于国外英语写作相关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英语写作错误分析的研究综述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4.3 错误的分类 |
2.4.4 错误的层次 |
2.4.5 错误产生的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本分析法 |
3.2.2 语料库分析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语料库检索软件 |
3.3.2 统计学分析软件 |
3.4 研究过程 |
3.4.1 预分析 |
3.4.2 数据收集 |
3.4.3 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写作样本调查结果与讨论 |
4.1.1 不同种类错误的总体情况和不同维度的错误分布情况 |
4.1.2 两个年级的写作错误差异性比较 |
4.1.3 同年级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写作错误差异性比较 |
4.1.4 错误量与作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4.1.5 小结 |
4.2 英语写作错误的实例分析 |
4.2.1 词形层面 |
4.2.2 词汇层面 |
4.2.3 句子层面 |
4.2.4 动词层面 |
4.2.5 名词层面 |
4.2.6 错误的原因 |
4.2.7 小结 |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1 问卷调查总体分析 |
4.3.2 大一、大二问卷调查的显着性差异分析 |
4.3.3 问卷的线性回归分析 |
4.3.4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语写作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 |
5.1 错误成因分析 |
5.1.1 文本分析下的错误成因 |
5.1.2 问卷调查下的错误成因 |
5.1.3 可能导致错误的其他因素 |
5.2 教学启示 |
5.2.1 重视语言基础学习 |
5.2.2 加强英语写作训练 |
5.2.3 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5.2.4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与态度 |
5.2.5 正确使用交际策略 |
5.2.6 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其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写作语言失误分类标注表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有声思维的高中生英语写作回避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声思维 |
2.1.1 有声思维的界定 |
2.1.2 有声思维法的主要特征 |
2.1.3 有声思维法的实施 |
2.2 回避现象 |
2.2.1 回避现象的定义 |
2.2.2 回避现象的分类 |
2.3 理论基础 |
2.3.1 母语迁移理论 |
2.3.2 输入理论 |
2.3.3 输出理论 |
2.4 写作回避现象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关于二语写作回避现象的研究 |
2.4.2 国内关于二语写作回避现象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高中英语写作中回避现象类型及其出现频次 |
4.1.1 词汇回避 |
4.1.2 句法回避 |
4.1.3 语用回避 |
4.2 不同英语水平的高中生在出现回避现象时的应对差异 |
4.3 结果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2.1 加大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输入 |
5.2.2 帮助学习者建立词汇和句法的概念语义网络 |
5.2.3 加大学习者词汇和句法知识的输出 |
5.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有声思维录音转写材料和回顾性访谈 |
附录2:有声思维书面材料 |
致谢 |
(8)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认知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自我效能感 |
2.2.2 写作自我效能感 |
2.3 国内外有关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有关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有关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相关研究 |
2.4 总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初中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 |
4.1.1 写作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 |
4.1.2 写作任务自我效能感 |
4.1.3 写作技能自我效能感 |
4.2 初中生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年级、性别的关系 |
4.2.1 基于年级差异的写作自我效能感 |
4.2.2 基于性别差异的写作自我效能感 |
4.3 初中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 |
4.3.1 总体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呈显着正相关 |
4.3.2 写作任务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呈显着正相关 |
4.3.3 写作技能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呈显着正相关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5.2 建议与启示 |
5.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9)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错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写作的要求 |
1.1.2 初中英语写作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错误的定义 |
2.2 错误的分类 |
2.3 国内外英语写作错误相关研究 |
2.3.1 国外英语写作错误的研究 |
2.3.2 国内英语写作错误的研究 |
2.3.3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3.1 错误分析理论 |
3.1.1 错误分析理论 |
3.1.2 错误分析五个步骤 |
3.2 中介语理论 |
3.2.1 中介语三大特征 |
3.2.2 中介语转换的五个主要过程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英语作文文本 |
4.3.2 批改网 |
4.3.3 访谈提纲 |
4.3.4 Excel统计分析软件 |
4.4 研究过程 |
4.4.1 文本分析 |
4.4.2 访谈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错误类型及分布 |
5.1.1 词法错误 |
5.1.2 句法错误 |
5.1.3 语篇错误 |
5.2 常见错误原因讨论 |
5.2.1 语际迁移——母语干扰 |
5.2.2 训练迁移 |
5.2.3 语内迁移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发现 |
6.2 教学启示 |
6.2.1 减少母语负迁移 |
6.2.2 夯实语法基础知识 |
6.2.3 拓展纠错方法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书面语体使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Structure of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ylistic Features |
2.1.1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Stylistic Features |
2.1.2 Foreign Researches on Stylistic Features |
2.1.3 Domestic Researches on Stylistic Features |
2.2 Corpus-Based Researches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Written Language |
2.2.1 Foreign Corpus-based Researches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Written Language |
2.2.2 Domestic Corpus-based Researches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Written Language |
2.3 Summary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 |
3.2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Interlanguage Features |
3.2.1 External Factors |
3.2.2 Internal Factors |
3.3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Stylistic Features |
3.4 Measurements of Stylistic Features |
3.4.1 Lexical Level |
3.4.2 Syntactic Level |
3.4.3 Textual Level |
3.5 Summary |
Chapter 4 Methodology |
4.1 Research Method |
4.1.1 Research Instruments |
4.1.2 Corpora Construction |
4.1.3 Research Procedures |
4.2 Summary |
Chapter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5.1 Overal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n Lexical Level |
5.1.1 Lexical Density |
5.1.2 Word Frequency |
5.1.3 Lexical Sophistication |
5.1.4 Lexical Diversity |
5.2 Overal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n Syntactic Level |
5.2.1 Sentence Length |
5.2.2 Passive Sentence |
5.2.3 Nominalization |
5.3 Overal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n Textual Level |
5.3.1 Usage of Personal Pronouns |
5.3.2 Conjunctions |
5.4 Results and Analysis |
5.5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
5.6 Summary |
Chapter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
Bibliography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Degree |
四、大学生英语中介语写作的三个层面及写作教学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迁移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 周明泉.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和学生参与互动过程的个案研究[D]. 侯忠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D]. 姜秀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D]. 魏思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5]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调查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 李雪婷.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6]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 周恩惠.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7]基于有声思维的高中生英语写作回避现象研究[D]. 朱玉宁.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 张旗.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0(07)
- [9]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错误分析[D]. 万东梅. 延安大学, 2020(12)
- [10]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书面语体使用特征研究[D]. 陆奕君. 广西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