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煤矿安全状况走向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20)在《DCE安全管理体系在山西大同同生煤矿集团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以系统化、企业战略性发展的角度,进行细致分析,并构建出新型安全管理系统。我们知道,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和国家都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危害工作在煤矿企业开采一线的工人的生命和财产。本文归纳出我国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五大类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在统计的安全生产事故[1]中大部分事故发生的原因均归于“管理失误”。概括国内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模式和特点进行对比,进而得出:我国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煤矿企业DCE安全管理体系。随后,本文论述了煤矿安全管理的内涵以及安全管理发展历史上较为重要的观点和相关的理论。本文创新点在于:运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安全经济学中绩效市场化理论、精细化管理、人本管理以及灰色预测理论,充分的将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经济学、企业战略发展、精细化与人本管理理论、灰色预测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构建了煤炭企业DCE安全管理体系(“D”代表development,发展,战略;"C”代表控制、"E”代表每天、每个人、每件事)。该体系主要由日常工作目标管理体系、绩效量化激励体系、整个系统循环完善更新三部分构成。阐述了DCE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步骤、流程以及运作原则。之后,山西大同煤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生煤矿实施DCE安全管理进行理论模型推导演算研究,针对大同煤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生煤矿存在的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点进行系统化的精细管理控制,并阐述了大同煤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生煤矿内部市场化管理的运作机理,通过安全定额体系和安全隐患价格体系实现煤矿安全工作的岗位价值量化,为实现DCE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最后,从实施效果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方面对大同煤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生煤矿进行评价,建立了煤矿DCE安全管理评判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权重进行确定,通过与模糊数学的结合,给出了DCE安全管理评判模型[2]。同时,从哲学角度阐述了安全与效益的对立统一关系,结合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煤矿实施DCE安全管理带来的企业效益进行预测。通过评价可得大同煤矿实施DCE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效,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同时,利用信息化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手段、煤矿的安全生产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证明了DCE安全管理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黄心如[2](2020)在《我国尘肺病问题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与运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尘肺病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占职业病发病总人数的90%左右,中国尘肺病患者人数在2019年已超过97.5万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87.3万例。近年来,尘肺病整体发病仍呈高发趋势,每年以2.6万例速度增长。尘肺病患者的高发行业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不仅包括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开采,还覆盖到了机械制造、冶炼、建筑、筑路、水电等众多行业。尘肺病作为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存在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这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还危及患者婚姻、家庭及社会功能,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尘肺病问题的日益严峻,如何在实现安全生产、健康劳动的管理目标进程中,解决职业健康损害问题、克服当前政府单一治理成效不显着难题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议题。协同治理在管理行为科学研究领域的模式创新、网络结构升级及治理成效提升方面均呈现出极大优势,因此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是突破目前治理困境的必然要求与可选路径。本研究在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概念界定基础上,从认知性、耦合性和演化性的“协同”视角探析中国尘肺病协同治理系统的构成要素、耦合边界及结构特征,系统刻画了基于主体-关系-结构的五类异质性行动治理主体协同治理模式,明晰了协同治理多主体互动机理,结合质性研究,构建不同网络群体关系的协同共治情境下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数据和质化分析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尘肺病治理系统中多主体互动要素及其对整体治理成效的影响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进一步地,基于多层神经网络和社会网络建模等方法构建了多主体协同交互要素和网络要素混合干预下的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网络系统,并运用系统仿真方法对多主体进行非线性行为建模,实现在不同情境要素作用下的行为选择。最后,基于实证和仿真结果针对性地设计了尘肺病协同治理多主体协同共赢政策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一是多元协同视域下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建构。(1)确定了政府、用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尘肺病患者主体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而厘清了以引导层-执行层-收益层为主的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网络结构。(2)在此基础上,依据社会偏好理论,从自利性、惠他性对尘肺病多主体治理行为进行剖析。(3)依据多元耦合秩序表达提出了“强厌恶互斥-弱厌恶互斥-弱互惠协作-强互惠协作-互惠共赢”演化路径。二是尘肺病协同治理多主体交互模型构建及量化研究。(1)通过质性研究厘清了尘肺病协同治理多主体间互动机理,从任务层面(信息、业务、职能、渠道、发展交互)和情感层面(认知、认同、信任、依赖水平)这两个层面对主体间的互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同一主体在对不同主体交互感知中存在一定的双向冲突性,即尘肺病患者对用人单位交互感知最低,用人单位对尘肺病患者交互感知也最低。(2)交互主体之间整体关系感知质量呈现趋近态势,其中不同主体的情感交互感知均呈现出排序一致性,即依赖水平<信任水平<认同水平<认知水平,交互主体之间关系质量处于表层情感认知状态。(3)整体来看,不同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感知水平偏低,其中尘肺病患者与用人单位的“困顿型”占比最大,而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型”占比相对较大且在多主体互动中起到良性助推作用。三是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基于质性分析构建了囊括主因素、关系因素以及结构因素的尘肺病系统治理结构框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主体尘肺病协同治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具体地,年龄小于30岁、未婚、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区间内、学历水平在小学及以下、家庭成员数在6人及以上、工作年限小于3年、基层管理人员身份特征为治理主体的尘肺病协同治理意愿较低。(2)系统内源因素中的主体因素(价值性感知、利益性感知、参与性感知),关系因素(任务和情感交互)以及结构因素(嵌入性感知、中心性感知、系统性感知)均对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3)系统外源因素中的资源异质性、能力异质性、生态位异质性、政策制度风险、协同成本风险、技术渠道风险对主体、关系、结构因素与部分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行为倾向间关系的调节效应路径显着。四是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共治演化仿真分析。构建以真实多主体互动下尘肺病患者、政府、用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组织的联动网群结构,结合Matlab、Python以及Visual Studio等平台联合开发了尘肺病多主体协同共治演化仿真系统,运用系统仿真方法,复现在不同要素混合干预强度下多主体随着时间变化对尘肺病协同治理演化趋势。仿真结果显示:(1)在尘肺病多元治理系统的初始状态下,交互主体间呈现了强厌恶互斥关系最高,弱厌恶互斥次之的不良关系涌现特征,整体治理系统落入到“拮抗态”。通过进一步增强网络影响强度发现,卓越份子具有较强的扭转作用,尘肺病协同治理水平迅速增高,整个系统不断向更优级的共治秩序演化,最终达到“共存态”。(2)基于主体差异性,五类异质性主体在不同程度的互动要素干预影响下尘肺病协同治理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尘肺病患者和用人单位行动主体间的匹配效果对共治秩序演进的影响最为显着。具体地,在两两主体匹配的任务和情感交互干预的同等增幅标准下,尘肺病患者与用人单位、尘肺病患者与医疗卫生机构、尘肺病患者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医疗卫生机构、政府与社会组织、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组织在改变多元共治关系和秩序方面具有相对较强的调节能力,而尘肺病患者与政府、政府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用人单位与社会组织则在干预效果上具有有限效用提升,同时发现过度强化的情感交互反而会造成整个系统共治效能的退化。(3)在不同程度的各方行动主体之间互动要素干预下,发现了主体因素感知、结构因素感知、异质性特征、风险特征在改变多元共治关系和秩序方面均具有相对较强的调节能力,当不同主体间所有互动要素和网络影响强度全面提升时,会促进整个网络以相对最快的速度由“拮抗态”跃升到“共赢态”的演化进程,相对于单独提升单一主体或要素能更快在始发时刻就进入到共赢态,因此,全面提升所有网络群体或所有互动要素则产生的共赢助推力最强,并能快速促进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最后依据质化分析与量化分析结果,构建了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PSBEN共赢互惠政策体系设计。以心理P-结构S-行为B–效能E-网络N为提升对象,分别进行了主体心理干预设计、网络结构重塑设计、主体行为防控设计、多主体协同网络效能提升设计和社会网络扩散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尘肺病协同治理助推策略,为有效实现不同主体间的协同治理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61幅,表90个,参考文献475篇。
刘蓓[3](2020)在《绿色劳动测度及多主体驱动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单一注重经济产出的生产方式也造成了劳动主体、劳动产出、劳动关系的非绿色化问题,如何把关注点从单一注重经济产出转移到实现整体多元劳动系统的绿色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劳动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在我国全面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推行绿色劳动,打造本质状态绿色、交互绿色、发展绿色和演化结果绿色的劳动样态对于有效解决多主体、跨层级的劳动管理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准确理解绿色劳动内涵,规划绿色劳动整体性建构逻辑及其实现路径,不仅是剖析当前国内劳动样态的现实境遇及其状态特征的有效手段,更是建设和谐中国的必然选择。本研究遵循“问题提出-理论溯源-实证研究-多主体仿真实验-政策提出”这一总体研究思路,结合行为学、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探析了绿色劳动理论模型,并基于空间状态线索和时间演化线索构建了立体的、演进的绿色劳动实现路径。具体来说,本研究通过7000余名调查对象的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文献研究、质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式剖析了绿色劳动内涵与国内水平;更通过构建并修正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模型、解析不同社会情景下绿色劳动多主体策略演化博弈研究以及仿真模拟实验等方式阐释了绿色劳动的多主体行为策略模型与驱动机理,并由此提出综合性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展示如下:一是构建绿色劳动内涵,对绿色劳动基本测度体系、相应测量指标进行开发与设计。(1)本研究界定了涵盖“内在状态绿色”、“外部交互绿色”、“发展过程绿色”和“演化结果绿色”的绿色劳动内涵,并基于空间线索界定了涵盖劳动者、组织和政府等多要素在内的绿色劳动核心主体,基于时间演化线索剖析了绿色劳动的核心演化要素;(2)绿色劳动是一个包含绿色劳动者、绿色行动、绿色作业、绿色关系、绿色防护、绿色制度、绿色氛围和绿色法制等8个基本测度、共48个指标题项的多维结构。二是国内绿色劳动现实水平解析,对低绿色劳动群体进行画像。(1)基于实证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国内的绿色劳动水平低于中值,且各测度得分的劣性值检出率较高,表明当前国内劳动者的劳动状况并不理想;(2)国内绿色劳动现状的群体画像结果显示具备以下属性特征的群体是后续推动绿色劳动建设应当重点关注的对象:女性群体、相对年轻、低学历、低收入、未婚、工作年限短、从事相关办事工作和服务性工作、位于东部经济地区、全职劳动者。三是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模型构建与修正,刻画了各劳动核心主体的空间存在现状与相互作用机制。(1)劳动者层面的实施意愿主要受到职业危机感、规避处罚、隐性约束等变量的直接影响,且支持感知变量的影响效用最大。工作自主性在相关直接因素变量与劳动者绿色劳动实施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情景性因素与选择成本等因素也是调节劳动者工作自主性与其绿色劳动实施意愿之间关系的重要变量;(2)组织层面的绩效偏好、控制感知、员工储备等变量对其推动意愿产生显着影响,且反馈推动变量的影响效用最大。实施策略认知在这类变量与绿色劳动推行意愿之间起到中介效用,投入成本和行业竞争等变量可以影响实施策略认知与其绿色劳动推行意愿之间的关系;(3)政府层面的内生职责、形象塑造和诉求感知等变量对政府管理部门的绿色治理推行意愿产生显着影响,且诉求感知的直接影响效用最大,也是其他变量与绿色劳动推行意愿关系间的中介变量。治理投入和治理难度是调节诉求感知与政府管理部门绿色劳动推行意愿调节变量。该部分内容构建了整篇研究的“隐性”理论框架与实证基础,为后续深入解析各主体策略选择、探索空间线索下绿色劳动的实现路径提供实证依据。四是绿色劳动多主体多情景演化博弈分析,解构多维空间状态下的多主体绿色劳动策略演化模型。本节研究是关于空间线索下绿色劳动实现路径的具体解析,通过构建政策支持、员工反馈和诉求感知情景,分析不同行为主体策略选择的交互机制以及核心影响参数:(1)基于多情景的演化博弈结果表明劳动者、组织与政府之间的演化策略彼此影响、相互制约;(2)劳动者策略选择受到实施绿色劳动的成本与收益、政策红利、组织管理制度、向上反馈和诉求的成效与结果等因素的影响;(3)组织策略选择受到管理成本与收益、政策监管与惩戒、政策激励、劳动者诉求与反馈、舆论导向等因素的影响;(4)政府部门策略选择受到治理成本与收益、财政资源、政策实施、社会损失、舆情导向、组织和劳动者策略等因素的影响。五是多主体多情景行为策略仿真实验的开发与执行,解析时间线索下绿色劳动各主体的多维策略演化路径与变化特性。本节研究是关于时间演化线索下绿色劳动实现路径的具体解析:(1)政策支持情景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劳动者和组织主体的策略演化结果倾向于实施/推行绿色劳动,而政府在多主体策略演化过程中存在“搭便车行为”,此时实施降低治理成本、削减政策激励措施的“低成本、弱激励”措施,助力政府实施“强支持”策略,是未来实现绿色劳动的重要手段;(2)员工反馈情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劳动者积极的反馈举措是促使组织和政府实施相应绿色劳动措施的重要因素,但是劳动者会出于可获收益的考量而倾向于选择“不反馈”策略。此时引导劳动者的“高参与”观念是实现绿色劳动的重要途径。组织实施绿色劳动管理制度的同时会衡量实施成本与收益,因此提升组织实施绿色劳动管理制度的“高效能”感知,实现“低成本”发展,对于实现绿色劳动尤为重要;(3)诉求情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政府积极推行绿色劳动治理,组织实施相应的绿色劳动管理制度时,劳动者存在“搭便车”行为。此时,提升劳动者的诉求收益,助力劳动者达成“强诉求高收益”状态是实现绿色劳动的重要途径之一。组织和政府会因为劳动者的“强诉求”措施而积极推行绿色劳动,尤其是助力组织实现“高效能”管理、政府实现“强推行低成本”治理是推行绿色劳动的重要途径。最后,基于针对各主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空间状态视角以及行为策略的时间演化视角,本研究提出了具有要素集群建设属性的绿色劳动多维实现路径,为促进我国绿色劳动建设有序推进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61幅,表170个,参考文献392篇。
郭嘉男[4](2020)在《煤矿安全监管移动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5G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程度进一步加深,移动通信质量进一步提升。各类应用程序的开发和使用促使移动终端设备从最初的通信设备晋升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相比传统办公方式,移动信息化办公为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处理事务的有效途径,各类移动应用程序为诸多大型企业提供了适用度较高的移动信息化方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地位的煤炭行业尤其注重办公的时效性,煤矿企业为提高办公效率,迫切需要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更加便捷的管理功能,使之能够满足移动办公需求。本文在原有的煤矿监控系统基础上进行功能的提取、整合与创新,开发用于煤矿安全监管的移动平台,旨在解决企业在监管工作中受到监控中心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问题,同时对平台功能进行合理化设计。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调研和分析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了解当前煤矿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企业相应的软硬件基础,针对煤矿行业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该平台中定制能够解决问题的功能模块。2.选择被移动用户普遍使用的Android操作系统作为嵌入式开发平台,采用MVC模式开发,本平台以Socket为基础、采用HTTP协议进行通信,借助煤矿监控系统中原有的数据采集模块作为数据源。系统的服务端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处理数据,并且将服务端划分为数据中心和应用服务中心,二者分别承担数据的存储处理和提供系统服务的功能。3.在实现数据监控、人员定位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处理紧急事故、对职工行为进行规范的功能模块,为提高员工职业水平和管理人员指挥决策能力提供相应功能模块。在确保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注重设计出能够与用户进行友好交互的界面,在平台设计中使用Ajax的方法减少页面的跳转,在数据显示界面中保留功能选择的信息,以便用户能够迅速将选项与信息内容相对应。本课题研究综合考虑系统的安全性、时效性和功能性,实现了煤矿信息监管系统与移动终端的结合,顺应煤炭行业的移动信息化办公趋势。
何国家[5](2021)在《基于“敛散”观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度是管理理念、方法、工具的载体,同时又是管理实践的重要基础。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能够帮助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据调查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众多,却普遍呈现出低效率特征,体现在员工对制度的知晓和执行程度偏低,企业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员和资源投入制度执行监管工作。“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制度所预期的秩序的必然形成,制度的运作过程需要制度相关人的参与,也只有通过制度相关人,制度才能得以运作并产生预期的结果”。据此,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敛散”观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评价工具,基于制度相关人群体行为涌现的“敛散”规律研究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切入点。论文遵循问题提炼、理论研究、模型建构、实证检验、仿真演绎、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行为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围绕煤矿企业员工制度行为敛散态势的演化规律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制度“敛散”对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有效性评价,从群体尺度区分了群体制度行为涌现“正向自然收敛”、“正向强制收敛”、“反向收敛”和“发散”的态势,解析了不同态势所表征的制度有效性内涵。同时,基于动机理论,依据动机的内容、强度、方向三个维度将煤矿企业员工的制度行为选择分为“内源遵从行为”、“外源遵从行为”、“故意违反行为”及“报复破坏行为”四种类型。自然正向收敛意味着群体涌现出内源遵从行为,表征制度稳定有效;强制正向收敛意味着群体涌现外源遵从行为,表征制度条件有效;反向收敛意味着群体涌现故意违反行为或报复破坏行为,表征制度无效或失效;发散则意味着群体内行为不具有宏观可察的规律,同样表征着制度无效或失效。(2)个体有意识的行为源于个体认知,为了研究煤矿企业员工不同制度行为选择的心理作用机制,论文采用质性方法探讨煤矿企业员工制度认知的特性和规律。对23名煤矿企业员工的访谈信息进行编码发现,煤矿企业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认知分为制度规则、制度执行以及制度背景三个方面;制度的规则系统认知包括方针目标和内容规则,制度背景则是对组织安全管理总体反映出的价值取向、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基于规则系统和制度背景的认知形成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制度执行系统认知包括执行支持资源、执行强度、执行刚性、执行有效性等,认为制度执行系统影响制度行为选择。同时,通过访谈资料的文本分析还发现煤矿企业员工认知复杂性低、聚焦性高,倾向于通过周围人的行动获取认知信息,制度认知具有不完全理性和群体趋同特征。(3)基于前述分析,构建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行为敛散态势演化理论模型,将安全管理制度特征和制度执行情境作为相互独立的认知要素纳入模型进行检验。从理论层面剖析煤矿企业员工四种制度行为选择的作用机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基于707份有效数据探索并验证了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则系统、执行系统与制度相关人的心理特征对制度遵从意愿和制度遵从行为选择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特征的认知及其心理特征通过制度遵从意愿影响制度行为选择,而制度执行系统则调节制度遵从意愿对制度行为选择的影响。运作良好的制度执行系统将强化高制度遵从意愿对内源遵从行为的正向影响、弱化低制度遵从意愿对外源遵从行为的负向影响;同时,制度执行系统强化了制度遵从意愿对故意违反行为和报复破坏行为的负向影响,要减少故意违反行为和报复破坏行为必须设法提高员工的制度遵从意愿。(4)在获得个体层面制度行为选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论文利用ABMS方法设计开发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作用下员工群体行为涌现规律的仿真系统。利用机器学习赋予了主体“实时感知系统中其他主体行为选择状态进而影响自身行为选择决策”的功能,将人际交互这一非线性的影响因素纳入制度情境,探讨群体层面制度行为涌现规律,进而推论制度有效或无效的组合条件。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制度认知对群体制度遵从意愿的影响。煤矿企业员工的制度目标认同(MBRT)感知对遵从意愿的影响最大,与其他制度的协调程度(QTZD)次之,内容的完备程度(WBCD)最小,同时,从制度设计的利益取向角度进行评价,员工感知到的制度实施使个体获利(GRLY)对制度遵从意愿的影响大于制度实施过程中付出的成本感知(GRCB),而员工感知到的制度实施对使组织获利(ZZLY)程度对其制度遵从意愿没有明显的影响,感知到组织实施该项制度的成本是“适当的”,即模拟输入参数为“3”时,遵从意愿最高。上述参数接续变动的情形下,随着制度认知参数逐个向劣性认知方向调整,遵从意愿降低的边际效应是递增的,呈现“雪上加霜”的劣化趋势。制度遵从意愿与制度执行系统认知对群体制度行为选择的影响。在低遵从意愿情况下,过程监督的严密程度(JDLD)参数变动对遵从行为选择的影响强度最高,其后依次是执行刚性(ZXGX),奖励程度(JLCD),惩罚力度(CFLD),和结果考核(KHLD)。接续调整上述执行参数,当结果考核力度(KHLD)和过程监督严密程度(JDLD)两个参数处于低值时,群体遵从行为大幅减少,再调整JLCD、CFLD、ZXGX系统输出只出现较为轻微的变化。典型“敛散”情形的仿真。当员工对制度规则系统和执行系统的认知均处于最优水平时,群体行为涌现“高意愿-遵从”,制度呈现自然正向收敛,制度有效,在此情形下放松制度执行,群体行为涌现“高意愿-遵从/非遵从”,制度呈现发散状态,制度失效;当员工对制度规则系统的认知处于劣性状态,强化制度执行,群体行为涌现“低意愿-遵从”,制度呈现强制正向收敛,制度条件有效,在此情形下放松制度执行,群体行为涌现“低意愿-非遵从”,制度呈现反向收敛,制度无效。实证研究比较了制度规则系统和执行系统各要素的变动方向、组织顺序对群体制度遵从意愿和制度行为涌现的影响,明确敛散特征,从制度设计层面、制度执行层面、组织管理及制度相关人认知层面提出制度有效性提升的政策建议。该论文有图41幅,表59个,参考文献126篇。
陈军[6](2018)在《王石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各类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由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安全行为高达80%,所以对职工进行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强化对事故的预防至关重要。借助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技术,研究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分别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对管理层矿井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对创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和安全生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保障。它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起到引导、渗透和支撑作用,为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文化角度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构建绿色工作环境,打造文明企业,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实现真正的工作安全。本文首先对陕煤铜川矿业公司王石凹煤矿的基本状况、安全文化水平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探讨总结了矿井当前安全文化方面的不足与缺陷,探讨了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深层关系以及企业推行安全文化的意义;其次对矿井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安全现状和安全文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安全文化的不足之处,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改革和完善;然后通过安全文化评价模型对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说明、分析和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包括树立安全理念、文化与生产结合的理念以及营造安全的文化氛围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安全文化以无形的形式熏陶着企业中每一位职员,用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等方式培育着每一个人,使之具有现代的安全素质,高度的安全意识,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使企业上下每一个人都能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仅仅是王石凹煤矿,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改进安全文化建设,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长效的安全机制对其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姜雅婷[7](2018)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的治理效果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频发高发的生产安全事故成为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公共治理难题,不仅强烈冲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而且对转型期中国的国家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2004年国务院通过向各省(区)人民政府下达事故结果控制指标,首次将生产安全事故控制列入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由此成为一项重要的晋升激励。对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治理效果的研究是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治理成效的基础和依据,相关研究、特别是基于经验证据的实证研究尤为迫切。本研究基于晋升激励的分析视角,综合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政策科学等多学科领域,运用建模分析、实证分析、内容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我国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的治理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理性人”假设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安全生产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包含安全生产和经济增长两类活动的地方官员晋升效用模型,着重考察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出台前后,不同程度的安全生产晋升激励水平如何影响地方政府的安全生产治理努力进而如何影响治理效果,以此从数学模型的角度对“目标考核—治理行为—治理效果”逻辑链条做一初探。其次,在安全生产治理效果三维测量模型基础上,基于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的治理效果提供了翔实的实证证据;进一步地,以地方政府安全生产治理行为作为打开“目标考核—治理效果”作用黑箱的关键,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安全生产治理地方性法规、规章及文件数据库”(2001-2012),构建包含有治理承诺和治理政策的地方政府安全生产治理行为分析维度框架,并对其在目标考核与治理效果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最后,在建模分析和实证检验基础上,回归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从制度输入、治理过程和绩效输出三个层面提出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治理成效的政策建议。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出台后,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事故指标显着下降,但目标考核对于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效果的正面效应在具体指标上仍存在差异性和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其一,目标考核对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影响并不一致;其二,目标考核对明确列入考核内容和在考核之外的指标影响并不一致;其三,目标考核对于事故总量指标影响显着而在重特大事故和煤矿事故防控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此,以事故结果控制指标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评价体系不仅不能反映安全生产治理绩效,而且在评价政策效果中存在局限。第二,各省(区)一把手官员个人特征对安全生产治理效果的影响不及假设预期明显,且在各模型中并未取得相对一致的研究结论,仅有官员任期和来源在个别模型中得到了验证。这说明在以指标和考核为核心的压力型体制下,尽管安全生产在政绩考核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但晋升对安全生产治理效果的激励作用、进而目标考核激励地方政府改善安全生产治理效果的作用相对有限。第三,目标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治理承诺、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和规章等象征性治理造成地方政府在安全生产治理中的知行差距,而地方规范性文件这一实质性治理行为能够带来安全生产治理效果的改善。目标考核制度下过程控制的缺失和对结果的过度关注触发了地方政府的象征性治理行为,对地方政府安全生产治理过程控制的缺失是造成治理效果评价困境和治理绩效不彰的内在原因。由此,从“目标考核—治理行为—治理效果”逻辑链条入手,完善现有以事故结果指标控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实质性治理行为的过程控制,促进由安全生产治理效果考核到安全生产绩效治理的转变,实现制度输入、治理过程、绩效输出的良性循环,是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治理成效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的治理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第二,通过对地方政府安全生产治理行为的关注,深入剖析了目标考核制度与治理效果之间的作用黑箱。第三,通过地方政府所出台的有关安全生产治理的公共政策来具体刻画地方政府的安全生产治理行为。最后,从研究方法的角度,遵循“问题界定—理论模型—实证证据—研究结论”的研究脉络,本研究综合运用建模分析和实证检验两种主要路径,力图从理论和证据两个层面解决关键研究问题。
李睿哲[8](2017)在《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提取及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两化融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煤矿发展注入了新生动力,但同时也产生了海量数据,管理人员在这些多源异构、隐喻性强、难分辨的TB级的信息数据中无从入手,大大超出了管理人员的认知及感知范围,导致了信息管理效果不佳、资源利用率低、决策反应时间迟缓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煤矿安全管理的有序发展。而可视化管理则是将大量的数据转为视觉信息,由于实验已经证实,人的右脑处理图形图形的速度比左脑处理文字的能力快100倍,且记忆时间长、易进入长期记忆状态。因此,可视化管理则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其能够通过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通过认知科学及视觉规律,转化为可快速识别的图形图素,将隐含于信息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迅速洞察及展现,进而提升信息认知效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基于视觉感知及认知,将信息仿真、模拟及类比成为一种形象、直观的可视化展示图形,并将其运用到煤矿安全管理活动当中,即安全可视化管理存在的根本之义,而图元正是安全可视化管理及安全可视化展示图形的基础及核心内容。图元作为构成图形的最小单元,是最简单、出现频率最高、最通用的几何图形或符号,是操作及组织图形基本的素材。通过图元及其图元属性的组合应用调整,可以实现各类安全可视化图形的展示,使得图形界面能够生动直观的展现客体对象的行为及基本状态,以便于管理者通过视图可清晰的了解到煤矿整体状态,实时掌握新变化及新信息,为煤矿提高安全可视化管理效率、满足可视化管理需求及管理者认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性作用。然而,由于现阶段对于图元的研究绝大多数仅仅限于计算机及计算机图形学领域,通过管理学及安全可视化管理等其他学科视角的研究十分匮乏。涉及到的图元提取、设计等方面研究,也仅停留于经验型、粗放型的井下图元类型汇总以及计算机技术上的图元研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缺乏理论机理层面分析与升华,对其适用性及合理性尚未作出定性定量分析,在实践中欠缺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与以往从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对图元研究角度不同,本文创新性的与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实际相结合,以管理学、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视角,在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特点、内涵等内容的基础上,以更好的实现可视化管理效应,提高管理者对信息认知时间与效率,提升安全可视化管理水平为目标,从图元提取、图元设计及图元应用三个方面开展对可视化管理图元的具体研究。本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数据挖掘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模型及图元体系研究”(基金编号:61471362)资助下完成的,项目共分为“知识可视化”、“展示可视化”、“可视化图元”研究三部分,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可视化图元”部分,根据“理论研究、图元提取、图元设计、图元应用”的思路,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具体内容为:第1章:绪论。本章首先阐明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的意义,以及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遇到的管理及认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图元作为可视化展示图形的最小单位,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强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其次,对图元相关标准现状及图元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在可视化管理图元研究中,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最后,在阐明研究目标及意义的基础上,以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视角,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及三个主要研究内容,提出研究技术路线。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从本文研究的主要三个问题入手,首先对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的提取、图元设计、图元应用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梳理与总结,由于眼动实验在图元设计及应用中起着定量分析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其进行了相关文献的调研工作。通过文献的研究与总结,探讨了研究内容在相关领域研究的不足与进展,进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与方向。第3章: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理论框架。首先介绍了煤矿安全管理及安全可视化管理的概念及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的内涵、生成的数学表达、内容、功能及特性。结合安全可视化管理内容及特点,从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作为信息传播媒介,以及对管理过程作用两方面的角度,论述了其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语言学、符号学两方面解析图元层级结构及内容,由此构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理论体系及框架,并明确了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第4章:针对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的提取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根据安全可视化管理的层次分析,共分为两个层面的研究:基本图元及专业图元的研究。基于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现状及需求分析,针对基本图元的提取研究,在各图元标准、系统及软件的图元提取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基本图元OMP提取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评价法、频数分布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基本图元进行提取,并通过对煤矿现有870个符号运用图元拆分法得到相应基本图元,并以此对提取出的基本图元验证,结果证明根据OMP模型提取出的基本图元具有完整性及可支持性,最终得到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24个基本图元;对于专业图元提取,首先建立在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调查问卷及EFA方法,确定了有效信息内容;其次,以建立相关因素矩阵形式,构建了以定量方式判别图元是否被提取的依据与规则,明确了专业图元提取规则;最后,构建了安全可视化管理专业图元CEPP提取模型,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图元提取方法。第5章:针对第四章所提取的通风专业未有图元进行设计选择研究,以完善现有可视化管理专业图元。根据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引出在图元设计中重要的图元认知因素,并运用德国SMI公司生产型号为REDn眼动仪,对主要认知因素形状、颜色、尺寸、数量进行眼动实验研究,为图元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根据设计心理学、原型匹配等相关理论,以提升图元认知效率及可视化管理效应为目标,提出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选择PDCE模型,并根据设计步骤对27个未有图元进行了三种选项的实例设计。针对以上27组各三类图元的设计,运用图元二维选择方法:眼动选择实验及问题调查的方式,通过眼动实验数据的分析及调查选择,选取最为适宜的图元表达图形,并对所设计图元进行修改及完善,最终形成适宜可视化管理展示的通风类图形提供图元素材。第6章:根据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特点及需求,通过产品质量设计模型推导出构建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要素模型,根据要素模型分析图元应用包含的三个主要要素,并从三要素入手,构建了图元应用RCEG模型,并选取井下环境监测作为示例进行研究;结合模型所得图形,将其与数据表、仅有基本图元应用的可视化图形,运用定性(AHP分析)与定量(眼动实验)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证明运用该模型所成图形,能够节省认知时间,提高管理效率。第7章:结论与展望。在总结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创新点,并明确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构建了基于语言学、符号学两个视角的图元层级结构及内容,由此构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理论体系及框架;2)提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基本图元OMP提取模型及专业图元CEPP提取模型,解决了如何提取基本与专业图元的方法问题;3)提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选择PDCE过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依托眼动技术及实验完成了未有图元的设计及选择研究;4)建立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RCEG图元应用模型,提出了图元组合应用方法,并运用AHP的定性方法与眼动实验的定量方法进行效果分析研究。
余晨鸿[9](2016)在《民营中小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四川省渠县杉树坪矿业公司为例》文中认为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的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石。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长期稳定在7成左右。15年前,能源“十五”计划发布。中国经济腾飞,能源消费飞速增长,能源供给出现长时期短缺局面。正是在这一时期,廉价、易获取、资源丰富的煤炭,弥补了能源缺口。煤炭业迎来了“黄金十年”。但从2012年开始,中国能源消费增速就屡创新低。随着中国能源工业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国能源工业持续增长乏力,其中煤炭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后,产能过剩,企业亏损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中小民营煤炭企业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和外煤的竞争压力,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利润空间急剧缩小,甚至不少企业进入亏损状态,经营状况困难;其二,政府推动行业兼并重组,不断提高煤炭企业的准入门槛,大量中小民营煤企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威胁;其三,不少中小民营煤企融资困难、生产技术落后、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加大了煤矿安全风险和管理成本等。这篇论文中,笔者首先运用了 PEST理论模型分析外部宏观环境对于中小民营煤矿的影响。接下来,以四川省渠县杉树坪矿业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区域市场供求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企业的资源、业务等情况,得出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然后运用SWOT理论模型分析该煤矿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根据分析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应采取的战略途径。通过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尽管目前煤炭及其下游产业均处于产能过剩造成市场上持续供大于求,但杉树坪煤矿凭借其优质的煤炭资源,仍然拥有广阔的市场,销量稳定,只是煤炭价格下跌使其利润空间缩小。该煤矿可以继续发展壮大,并且应该进一步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来增加利润。(2)造成杉树坪矿业有限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国家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因此,为了该企业的长足发展,杉树坪煤矿宜扩大产能至30万吨/年,具体的途径可以兼并收购与其相邻的民利煤矿。(3)为应对煤炭行业产能过剩,解决企业新增产能的销量问题,杉树坪矿业公司可以考虑渗透下游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实现企业转型。企业以收购或承包的方式与川东水泥厂合作,不仅可以扩大杉树坪煤矿的销路,还可以整合双方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4)值此行业困难时期,中小民营煤炭若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重视安全问题、升级技术、实施现代化管理,从生产、销售、组织管理、安全和环境多个维度转型升级。
满慎刚[10](2016)在《煤矿安全危机形成机理与管控研究》文中指出煤矿开采行业一直被认为是高危行业,在几百年的开采历史中一直伴随着矿难的发生。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矿难是煤矿企业危机管理中最为突出的危机。煤矿安全危机的发生是由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异常状态、环境的异常变化以及管理的缺陷导致的。国内外经验表明,科学合理地对危机进行管理能够使煤矿企业在经营中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实现安全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煤矿事故致因机理和事故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当前煤矿安全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我国煤矿安全危机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并对2001-2013年全国煤矿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了煤矿安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危机发生的机理进行系统分析。通过研究:(1)从危机的发生因素,发生条件出发,系统地得出了煤矿安全危机的形成过程;(2)建立了煤矿安全危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安全危机评价模型,指出危机发生后危机反应环节中事故救援的重点在被困人员营救和防止发生次生事故。并以ZK集团柴里煤矿为例,对该评价模型进行应用;(3)对危机发生后不同条件下煤矿事故救援策略选择问题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煤矿事故救援的最优策略;(4)对危机发生的过程、响应和恢复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结合柴里煤矿,并针对一般煤矿企业安全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危机管理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从危机的形成过程出发,根据我国煤矿企业安全危机的实际特点,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中国煤矿企业安全危机的形成机理和管理策略。通过系统的、科学的危机管理,中国煤矿企业可以有效地应对危机事件,使企业的危机中的损失达到最小化。
二、实现煤矿安全状况走向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煤矿安全状况走向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DCE安全管理体系在山西大同同生煤矿集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及理论发展概述 |
1.2.1 外国相关研究成果 |
1.2.2 我国安全理论发展概述 |
1.3 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DCE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二章 相关安全管理理论 |
2.1 煤矿安全管理的内涵 |
2.2 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1 海因里希法则 |
2.2.2 轨迹交叉理论 |
2.2.3 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 |
2.2.4 人本化管理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矿DCE安全管理体系的创建 |
3.1 煤矿DCE安全管理体系创建思路 |
3.2 煤矿DCE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步骤 |
3.3 系统搭建组成部分 |
3.3.1 实验模型样板区队构建与推广 |
3.3.2 班组制危险源识别体系 |
3.3.3 风险评估 |
3.3.4 价值量化激励体系 |
3.4 DCE安全管理方法的持续改进 |
第四章 山西大同集团同生煤矿安全管理实例研究 |
4.1 山西大同集团同生煤基本情况简介 |
4.2 同生煤矿五大危险源关键点的DCE安全管理 |
4.2.1 煤矿五大危害初步分析 |
4.2.2 危害的过程中管理 |
4.2.3 危害的事后处理 |
4.3 评价后的安全隐患交易价格 |
4.4 绩效激励结算体系的搭建 |
4.5 同生煤矿实施DCE安全管理实施及效果预测 |
4.5.1 实际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4.5.2 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 |
4.5.3 利用系统量化分析法提高了安全管理系统的手段及技术 |
4.5.4 实证研究 |
4.6 选择灰色预测模型的原因 |
第五章 山西大同煤矿实施DCE安全管理系统效果总结 |
5.1 安全生产状况好转 |
5.2 企业实时监测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 |
5.3 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我国尘肺病问题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与运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治理理论及相关研究 |
2.2 协同治理相关研究 |
2.3 尘肺病治理政策体系及相关研究 |
2.4 文献系统性评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尘肺病治理多主体协同理论解析、构成及框架构建 |
3.1 我国尘肺病治理严峻形势及患者生存困境 |
3.2 尘肺病协同治理的多元概念、构成及互动层面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质性分析的心理和行为层面的交互要素的选择和界定 |
4.2 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的理论模型构建和假设提出 |
4.3 基于主体-关系-结构的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尘肺病协同治理多主体互动核心变量的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
5.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5.2 正式调研与样本情况研究 |
5.3 正式量表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外源-内源-交互行为倾向变量的实证分析 |
6.1 系统内源与外源变量的描述性和对比性分析 |
6.2 行为倾向变量的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
6.3 系统内源变量和多主体互动行为倾向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6.4 系统内源变量和多主体互动行为倾向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
6.5 基于异质性特征和风险特征的调节效应分析 |
6.6 基于外源-内源-交互行为倾向变量间关系的假设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的共治演化仿真 |
7.1 多主体行为建模及共治演化的逻辑设计 |
7.2 多主体、多要素互动目标下的可视化界面设计 |
7.3 多主体互动要素混合干预下的共治仿真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 尘肺病协同治理网络PSBEN多元互惠共治政策体系设计 |
8.1 尘肺病协同治理网络PSBEN多元互惠共治体系的总体思路 |
8.2 尘肺病协同治理网络PSBEN分维度体系设计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绿色劳动测度及多主体驱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绿色发展理念 |
2.2 劳动的概念及其演进趋势 |
2.3 绿色劳动的提出及其相关理论 |
2.4 绿色劳动影响因素 |
2.5 文献述评 |
3 绿色劳动内涵及其测度体系解析 |
3.1 绿色劳动内涵 |
3.2 基于质性分析的绿色劳动测度体系构建 |
3.3 基于实证分析的绿色劳动测度体系检验与修正 |
3.4 绿色劳动现实水平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模型构建 |
4.1 基于质性分析的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因素识别 |
4.2 研究变量筛选与界定 |
4.3 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4.4 本章小结 |
5 绿色劳动多主体驱动模型实证研究 |
5.1 量表设计与开发 |
5.2 正式调研与样本概况 |
5.3 绿色劳动劳动者层面驱动机理分析与假设检验 |
5.4 绿色劳动组织管理者层面驱动机理分析与假设检验 |
5.5 绿色劳动政府层面驱动机理分析与假设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劳动多主体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 |
6.1 各主体交互作用解析 |
6.2 政策支持情景下的多主体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 |
6.3 员工反馈情景下的多主体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 |
6.4 诉求感知情景下的多主体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劳动多维实现路径政策建议 |
7.1 基于空间线索下绿色劳动实现路径政策建议 |
7.2 基于时间线索下绿色劳动实现路径政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煤矿安全监管移动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 |
2.1 系统开发平台 |
2.2 应用程序开发模型 |
2.3 系统通信技术 |
2.4 系统数据库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监管移动平台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的总体需求分析 |
3.2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安全监管移动平台的设计 |
4.1 平台的整体设计 |
4.2 平台的服务端设计 |
4.3 平台的移动端设计 |
4.4 平台的通信机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矿安全监管移动平台的实现 |
5.1 登录认证模块实现 |
5.2 安全监测模块实现 |
5.3 人员定位模块实现 |
5.4 报警中心模块实现 |
5.5 违规管理模块实现 |
5.6 应急处理模块实现 |
5.7 学习管理模块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敛散”观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关键概念界定 |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认知与制度行为选择的理论依据 |
2.1 认知与行为理论借鉴 |
2.2 基于质性分析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知特性研究 |
2.3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认知-行为”过程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企业员工安全管理制度行为敛散态势演化概念模型建构与研究假设 |
3.1 煤矿企业员工安全管理制度行为敛散态势演化概念模型建构 |
3.2 变量解释及其操作化定义 |
3.3 研究假设 |
3.4 量表开发与调研实施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行为选择作用机制实证检验 |
4.1 煤矿企业员工制度行为选择差异特征研究 |
4.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制度认知与制度行为选择的作用路径检验 |
4.3 制度执行系统对制度遵从意愿影响制度行为选择的调节效应检验 |
4.4 行为结果与制度行为选择、遵从意愿关系分析与假设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仿真数据收集与分析 |
5.1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及其知晓度调查 |
5.2 典型安全管理制度的认知及行为反馈调研信息列示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敛散”观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仿真研究 |
6.1 仿真框架设计 |
6.2 基于NETLOGO平台仿真系统开发 |
6.3 结合仿真输出结果分析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行为选择的敛散情形 |
6.4 本章小结 |
7 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7.1 基于研究结果的管理启示 |
7.2 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认知及行为仿真调查问卷 |
附录2 基于Netlog平台的仿真系统开发源代码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王石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安全文化概述 |
2.1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
2.1.1 安全文化的概念 |
2.1.2 安全文化的功能 |
2.2 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2.2.1 精神文化 |
2.2.2 物质文化 |
2.2.3 治理文化 |
2.3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
2.4 推行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 |
3 矿井安全文化现状分析 |
3.1 矿井基本概况 |
3.1.1 矿井生产系统概述 |
3.1.2 矿井灾害分析 |
3.2 企业安全状况分析 |
3.3 企业安全文化实施状况分析 |
4 矿井安全文化建设分析 |
4.1 安全文化建设状况 |
4.1.1 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
4.1.2 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1.3 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
4.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4.3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分析 |
4.3.1 管理层角度 |
4.3.2 从业人员角度 |
4.3.3 其他方面 |
5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分析 |
5.1 矿井安全文化效果评价系统的确定 |
5.1.1 安全文化评价因子的确定 |
5.1.2 安全文化评价模型的确定 |
5.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 |
5.2.1 决策层的考核评价 |
5.2.2 管理层的考核评价 |
5.2.3 执行层的考核评价 |
5.3 安全文化建设评价结果分析 |
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
6.1 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
6.1.1 完善安全理念的原则 |
6.1.2 构建安全理念的方法 |
6.2 合理的融入安全生产 |
6.2.1 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 |
6.2.2 坚持“齐抓共管”的原则 |
6.2.3 不断夯实技术支撑 |
6.3 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 |
6.3.1 营造安全的文化氛围 |
6.3.2 建立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的治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安全生产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目标考核相关概念界定 |
1.2.3 治理效果相关概念界定 |
1.3 分析视角阐释 |
1.3.1 激励、激励机制与晋升激励 |
1.3.2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一项负向晋升激励 |
1.3.3 晋升激励分析视角何以体现? |
1.4 研究边界廓清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关键问题 |
1.5.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文献计量分析 |
2.1.1 研究方法 |
2.1.2 样本文献选取 |
2.1.3 研究过程与结论 |
2.1.4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结论的综述框架结构 |
2.2 关于晋升激励的研究 |
2.2.1 晋升激励的制度基础 |
2.2.2 晋升激励下的地方政府和官员行为 |
2.3 关于绩效管理和目标考核的研究 |
2.3.1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 |
2.3.2 目标责任制与目标考核 |
2.4 关于安全生产考核与问责的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对治理效果的影响模型 |
3.1 决策问题描述与界定 |
3.2 模型建立与分析 |
3.2.1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2.2 参与人及主要假设 |
3.2.3 模型建立 |
3.2.4 模型分析与结论 |
3.2.5 数值模拟与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的治理效果检验 |
4.1 实证背景与问题描述 |
4.2 研究假设及实证模型 |
4.2.1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与安全生产治理效果 |
4.2.2 省级官员个人特征与安全生产治理效果 |
4.2.3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治理效果的时间效应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治理效果的中间机制检验 |
5.1 实证背景与问题描述 |
5.2 地方政府安全生产治理行为:打开黑箱的钥匙 |
5.2.1 地方政府安全生产治理行为为什么能够打开“目标考核—治理效果”黑箱? |
5.2.2 地方政府安全生产治理行为的分析路径 |
5.2.3 地方政府安全生产治理行为的分析维度 |
5.3 研究假设及实证模型 |
5.3.1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与安全生产治理效果 |
5.3.2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与地方政府治理行为 |
5.3.3 地方政府治理行为与安全生产治理效果 |
5.3.4 地方政府治理行为的中介效应 |
5.4 研究方法 |
5.5 研究结果 |
5.6 本研究因果推断思路梳理 |
5.6.1 研究设计层面 |
5.6.2 研究结果层面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发现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发现 |
6.2 政策建议 |
6.2.1 输入层面:完善现有以事故结果指标控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 |
6.2.2 过程层面:加强对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实质性治理行为的过程控制 |
6.2.3 结果层面:实现由安全生产治理效果考核到安全生产绩效治理的转变 |
第7章 结束语 |
7.1 主要内容及结论 |
7.1.1 主要内容 |
7.1.2 研究结论 |
7.2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7.2.1 主要贡献 |
7.2.2 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提取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状分析 |
1.2.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现状分析 |
1.2.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与图元理论研究 |
2.1.1 煤矿安全管理与可视化管理相关研究 |
2.1.2 图元研究现状及内涵研究 |
2.2 图元提取相关研究 |
2.2.1 图元相关标准研究 |
2.2.2 基本图元提取研究 |
2.2.3 专业图元提取研究 |
2.3 图元设计相关研究 |
2.3.1 图元设计理论研究 |
2.3.2 设计认知方法研究 |
2.3.3 眼动追踪技术研究 |
2.4 图元应用相关研究 |
2.4.1 图元应用方法技术研究 |
2.4.2 图元应用领域研究 |
2.4.3 人机交互理论 |
2.5 文献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理论框架研究 |
3.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理论框架 |
3.1.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内涵分析 |
3.1.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内容 |
3.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内容及数学表达 |
3.2.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内涵界定 |
3.2.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生成数学表达 |
3.2.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内容分类 |
3.2.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内容及层次分类 |
3.2.5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的特性与功能 |
3.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作用机理分析 |
3.3.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作用分析 |
3.3.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
3.4 基于语言学的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理论体系 |
3.4.1 基于语言学的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及层级结构 |
3.4.2 基于语言学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理论体系 |
3.4.3 三个研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提取研究 |
4.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需求及构造研究 |
4.1.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需求分析 |
4.1.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构造原理 |
4.1.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基本图元提取内容基础 |
4.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基本图元OMP提取模型研究 |
4.2.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基本图元OMP提取模型构建 |
4.2.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初级主要基本图元提取 |
4.2.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要基本图元确定 |
4.2.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要基本图元验证 |
4.2.5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基本图元构建 |
4.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有效信息内容研究 |
4.3.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信息内容辨识 |
4.3.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有效信息内容调查问卷研究 |
4.3.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有效信息内容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4 安全可视化管理有效信息内容 |
4.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专业图元提取研究 |
4.4.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专业场景分析 |
4.4.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专业图元提取判别规则 |
4.4.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专业图元CEPP提取模型 |
4.4.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专业图元提取示例及结果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眼动实验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选择研究 |
5.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理论及需求研究 |
5.1.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认知层次分析 |
5.1.2 设计心理学及相关认知理论 |
5.1.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需求研究 |
5.1.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影响因素 |
5.2 基于眼动实验的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认知因素研究 |
5.2.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认知因素分析 |
5.2.2 眼动追踪技术流程及指标研究 |
5.2.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认知因素眼动技术分析 |
5.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选择PDCE模型 |
5.3.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原则 |
5.3.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选择PDCE模型 |
5.3.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设计研究 |
5.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选择研究 |
5.4.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二维选择方法 |
5.4.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眼动实验选择 |
5.4.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调查选择研究 |
5.4.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修改完善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研究 |
6.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内容及原则 |
6.1.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要素模型 |
6.1.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原则 |
6.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RCPG模型 |
6.2.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元素 |
6.2.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内容与规则 |
6.2.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RCPG模型 |
6.2.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实例 |
6.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模型定性与定量分析 |
6.3.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定性分析 |
6.3.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应用眼动定量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9)民营中小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四川省渠县杉树坪矿业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2 杉树坪矿业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
2.1 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2.1.1 政治因素 |
2.1.2 经济因素 |
2.1.3 社会因素 |
2.1.4 技术因素 |
2.2 企业外部微观环境分析(区域市场供求分析) |
2.2.1 煤炭储量 |
2.2.2 市场现状 |
2.2.3 四川煤炭行业现状 |
2.2.4 杉树坪煤矿的周边煤炭市场分析 |
3 杉树坪矿业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
3.1 杉树坪矿业企业简介 |
3.2 企业资源现状分析 |
3.2.1 煤层特征 |
3.2.2 煤质及工业用途 |
3.2.3 小结 |
3.3 业务现状分析 |
3.4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
3.4.1 煤炭质量优良 |
3.4.2 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市场优势明显 |
3.4.3 交通运输方便 |
3.4.4 煤层赋存条件好 |
3.4.5 队伍稳定,管理成本低 |
4 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与路径选择 |
4.1 杉树坪矿业行业环境的五力分析 |
4.1.1 下游客户讨价还价能力 |
4.1.2 上游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
4.1.3 行业内部竞争程度(竞争者讨价还价能力) |
4.1.4 替代品威胁 |
4.1.5 新进入者威胁 |
4.2 杉树坪矿业现状的SWOT分析 |
4.2.1 优势(Strength) |
4.2.2 劣势(Weakness) |
4.2.3 机遇(Opportunity) |
4.2.4 威胁(Threat) |
4.3 企业发展目标的确定 |
4.4 目标确定下的备选方案 |
4.4.1 扩产方案 |
4.4.2 兼并收购方案 |
4.4.3 纵向一体化扩张方案 |
4.5 企业战略实施路径选择 |
5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保障对策 |
5.1 生产保障对策 |
5.1.1 煤矿扩产生产对策 |
5.1.2 煤矿并购生产对策 |
5.1.3 水泥厂并购或者承包后生产对策 |
5.2 销售对策 |
5.2.1 树立精品意识 |
5.2.2 整合兼并企业的销售渠道 |
5.2.3 拓展销售渠道 |
5.3 安全对策 |
5.3.1 开拓布置及矿压控制 |
5.3.2 矿井通风系统 |
5.3.3 防灭火系统 |
5.3.4 防治水系统 |
5.3.5 粉尘污染及其防治 |
5.3.6 防煤尘爆炸措施 |
5.3.7 隔爆措施 |
5.4 组织能力保障对策 |
5.5 环保对策 |
5.5.1 水污染及其处理 |
5.5.2 粉尘污染及其防治 |
5.5.3 噪声污染极其治理 |
5.5.4 矸石处理 |
5.5.5 矿井绿化、水土保持 |
5.5.6 塌陷区治理 |
5.5.7 水保措施 |
5.6 政府支持力度对策 |
5.6.1 理顺煤矿安监体制 |
5.6.2 推进科技兴矿,加快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
5.6.3 加快推进煤炭行业整合速度 |
5.6.4 积极采取措施拓宽融资渠道,专项投入安全生产 |
5.6.5 抓住市场疲软机遇,争取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煤矿安全危机形成机理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煤矿安全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安全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1 安全危机的含义 |
2.1.2 安全危机管理的定义和内涵 |
2.1.3 安全危机管理的过程 |
2.1.4 安全危机管理模式 |
2.2 安全事故致因人-机-环境相关理论 |
2.2.1 员工行为基础安全危机管理理论 |
2.2.2 组织管理漏洞防范理论 |
2.2.3 人-机-环境变化的危机机理 |
2.3 煤矿安全危机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矿安全危机过程及后果 |
3.1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
3.1.1 煤矿安全生产总体状况 |
3.1.2 煤矿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
3.2 煤矿安全危机致因要素和危机形成过程 |
3.2.1 煤矿事故的致因要素 |
3.2.2 煤矿危机形成的过程及后果 |
3.3 煤矿安全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2 煤矿安全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矿危机人因及管理因素分析 |
4.1 煤矿安全危机中的人员因素 |
4.1.1 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度量 |
4.1.2 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建模 |
4.1.3 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2 煤矿安全危机中的管理因素 |
4.2.1 管理类因素的分类及表现 |
4.2.2 管理失误与煤矿危机 |
4.2.3 危机中的管理策略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矿安全危机管理评价 |
5.1 煤矿安全危机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1 煤矿安全危机评价程序 |
5.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4 煤矿安全危机网络层次分析 |
5.1.5 权重的计算及重要性分析 |
5.2 煤矿安全危机评价——以ZK集团柴里煤矿为例 |
5.2.1 柴里煤矿概况 |
5.2.2 安全管理状况 |
5.2.3 计算指标权重 |
5.2.4 隶属度确定 |
5.2.5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煤矿危机形成过程动态仿真 |
6.1 煤矿安全危机发生过程仿真 |
6.1.1 煤矿安全危机仿真模型建立 |
6.1.2 煤矿安全危机形成仿真结果分析 |
6.2 煤矿危机事件的应对仿真 |
6.2.1 煤矿事故应对与救援简介 |
6.2.2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动力学模型 |
6.2.3 仿真结果分析 |
6.3 煤矿危机恢复中的舆情管理仿真 |
6.3.1 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
6.3.2 煤矿危机事件中舆论扩散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煤矿安全危机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
7.1 危机预防与准备对策 |
7.2 危机应对与恢复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四、实现煤矿安全状况走向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DCE安全管理体系在山西大同同生煤矿集团的应用研究[D]. 刘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我国尘肺病问题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与运行演化研究[D]. 黄心如.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绿色劳动测度及多主体驱动研究[D]. 刘蓓.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0)
- [4]煤矿安全监管移动平台设计与实现[D]. 郭嘉男.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敛散”观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D]. 何国家.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王石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 陈军.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7]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的治理效果研究[D]. 姜雅婷. 兰州大学, 2018(02)
- [8]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图元提取及设计研究[D]. 李睿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9]民营中小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四川省渠县杉树坪矿业公司为例[D]. 余晨鸿.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6)
- [10]煤矿安全危机形成机理与管控研究[D]. 满慎刚. 天津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