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非整倍体及其在遗传研究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晁亚琮,武荣花,蒋卉,张和臣[1](2021)在《同源多倍体化对植物侧生器官形态建成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同源多倍体化过程可以产生不同倍性的整倍体或非整倍体,其植株在侧生器官形态建成上可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且同源多倍体化后植株定殖能力和远源杂交能力增强。系统阐述了整倍体化对叶片、花萼、花瓣等侧生器官形态建成的影响及非整倍体化对植物侧生器官形态建成的影响,为今后通过同源多倍体化改良作物性状提供理论依据。
赵庆浩[2](2020)在《利用野生种SOLANUM MALMEANUM的体细胞融合材料创制马铃薯抗寒种质资源》文中指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在工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马铃薯栽培种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威胁,因此有效利用野生种中的抗寒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体细胞杂交可以将野生种的优良性状转移到栽培种中,为了利用体细胞杂种进行资源创制并探究其遗传规律,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获得的体细胞杂种作为研究材料,系统地评价了体细胞杂种的抗寒性、倍性和农艺性状,并与栽培种回交创制了具有野生种S.malmeanum血缘的抗寒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44份体细胞杂种株系(S.tuberosum cv.AC142+S.malmeanum acc.MLM266-2)进行倍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其中七倍体株系2份,六倍体株系25份,五倍体株系6份,四倍体株系4份,非整倍体株系6份。然后进行农艺性状统计和抗寒性鉴定,发现其中41个株系长势良好,多数农艺性状变化范围较大。体细胞杂种直接抗寒能力分布范围为-3.56℃~-1.97℃,其中39份直接抗寒能力分布在栽培种融合亲本AC142(-2.38℃)和野生种融合亲本MLM266-2(-5.1℃)之间,5份高于栽培种融合亲本AC142;体细胞杂种驯化能力在0.15℃~4.19℃之间,其中有8份低于AC142(0.74℃),有1份高于MLM266-2(2.97℃),32份分布在两融合亲本之间,占总数的72.73%。结合农艺性状与抗寒性,选取M+A2-1、M+A17-1、M+A18-1等抗寒性较强且农艺性状较优良的9个体细胞杂种与栽培种构建了44个回交组合,杂交效率分析发现体细胞杂种中M+A18-1、M+A59-1作为母本具有较高的杂交能力,成功率分别为69.81%、58.73%;同时发现华薯1号和华薯11号作父本具有较高的杂交效率,为马铃薯资源创制提供材料基础。2.为对回交后代抗寒性和农艺性状进一步探究,分别对BC1代中FT069、FT070和FT071三个组合进一步研究。对BC1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FT069组合后代倍性分布范围较广,包括四倍体、五倍体、六倍体及非整倍体,其中数量最多的为五倍体,占比31.58%;FT070组合中包括3个四倍体、7个五倍体、5个六倍体和8个非整倍体;FT071组合中以非整倍体居多,占比50%,还包括1个四倍体、6个五倍体和6个六倍体;随后对3个BC1组合后代进行农艺性状统计和抗寒性鉴定,结果显示BC1后代在株形、花色、花药、薯色等方面发生了性状分离,整体上株高、薯形、产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结薯习性需要进一步改良。在抗寒能力方面,三个回交组合后代出现了明显的抗感分离,-3℃低温处理后,FT069组合的40个后代中有15个相对电导率低于母本M+A17-1,7份相对电导率高于父本Redsen;FT070组合19个材料中有5个相对电导率低于母本M+A17-1,5个高于父本Adirondack;FT071组合26个材料中有6个相对电导率低于母本M+A2-1,有5个高于父本393160-4。驯化抗性方面3个组合驯化抗寒能力得到一定程度加强,抗感分离也更加明显。根据农艺性状与抗寒鉴定结果筛选出FT069-32、FT070-1、FT070-23、FT071-21、FT071-22、FT071-40共6个优良单株与栽培种回交构建BC2,杂交效率分析发现栽培种华薯1号作为父本与BC1授粉成功率高。3.对FT070-23×华薯1号、FT071-22×华恩1号、FT071-22×华薯13号三个组合的后代分别命名为FT120、FT121、FT122。对BC2代进行抗寒性鉴定,结果显示BC2代抗寒能力出现了分离,FT120组合中有4份材料抗寒能力强于母本FT070-23,12份材料介于两亲本之间,另外27份材料低于父本华薯1号;FT121组合中有1份材料抗寒能力强于母本FT071-22,5份材料低于父本华恩1号;FT122组合中有8份材料抗寒能力强于母本FT071-22,32份材料低于父本华薯13号,另外9份材料介于两亲本之间。后续继续对抗性较强的材料进行农艺性状的观察统计,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
王海波[3](2020)在《马铃薯+茄子体细胞杂种的基因组组分及其青枯病抗性的遗传基础》文中研究说明青枯病(bacterial wilt)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细菌性土传病害,是马铃薯最大的细菌性病害,在热带、亚热带生产区域普遍发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手段,常造成严重减产。马铃薯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缺乏青枯病抗性,同时由于种间杂交障碍,野生和近缘物种的抗性资源得不到利用,创制抗性材料成为马铃薯抗青枯病育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实验室通过体细胞融合,获得了马铃薯+茄子的体细胞杂种,部分杂种成功获得了茄子融合亲本的青枯病抗性。为明确抗性的遗传基础,以有效利用这一新型抗病资源,本研究综合运用基因组原位杂交和物种特异分子标记方法,明确了体细胞杂种的基因组组成成分;通过与抗性水平的关联,揭示了体细胞杂种中的茄子抗性基因位点;结合抗感体细胞杂种的转录组分析及差异基因的表达特征,提出了与抗病相关的候选基因并筛选了相应的抗性选择标记;通过系统的细胞学和植物学表型鉴定,提出了抗青枯病体细胞杂种利用的育种策略与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性鉴定筛选出了具有青枯病抗性的体细胞杂种。对前期获得的感青枯病马铃薯AC142(S.tuberosum双单倍体)和抗青枯病茄子508.3(S.melongena)对称融合体细胞杂种90份及其融合亲本的试管苗进行了室内青枯菌接种的抗性评价。所用青枯病菌株为HZAU007(演化Ⅱ型,生化ⅡB/Ⅰ型)。鉴定结果表明,6个体细胞杂种达到了中抗及以上水平,24个体细胞杂种为中感,其他60个体细胞杂种为感病。这说明来源于茄子的青枯病抗性成功转移到了部分体细胞杂种中,提供了资源创新和本研究的材料基础。2.倍性分析表明复杂的体细胞杂种倍性可能造成性状多样性分离。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以及染色体压片计数的方法进行了体细胞杂种的倍性鉴定,结果表明,体细胞杂种倍性复杂,有45个四倍体,4个七倍体,2个八倍体,剩余的38个为非整倍体。这种倍性水平的复杂性可能反映出遗传上的多样性,提供了体细胞杂种性状分离的遗传基础。3.染色体原位杂交结合物种特异标记筛选到体细胞杂种青枯病抗性相关的遗传位点。本研究采用GISH(基因组原位杂交)对体细胞杂种的基因组组分进行分析,同时从236对茄子SSR引物中筛选得到44对茄子特异的SSR引物,用以分析体细胞杂种的茄子特异SSR位点的保留情况。结果表明,所有体细胞杂种均保留有全套马铃薯基因组,而茄子基因组的保留则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完整的茄子染色体,可通过GISH检测到茄子染色体的保留,这类体细胞杂种共有12个;另一类只具有茄子特异的SSR位点,而GISH检测不到完整的茄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这类体细胞杂种有78个。在基因组检测过程中还观察到了马铃薯染色体的丢失和马铃薯茄子染色体的重排现象。这些结果说明,亲缘关系较远的体细胞融合,亲本基因组的整合可能受到许多不明原因的影响。通过杂种基因组构成与青枯病抗性的关联,找到了7个可能与抗性相关的茄子SSR位点,为挖掘抗病相关基因提供了条件。4.转录组分析筛选获得并初步验证了体细胞杂种青枯病抗性候选基因。挑选具有抗感差异且只含有茄子SSR位点的体细胞杂种,分别构建抗感池并进行转录组分析,找到了抗感之间差异表达的15个茄子基因。将这些茄子基因的位置与抗性相关的7个SSR位点进行比对,获得了两个可能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茄子基因Sm PGH1和Sm GSTZ5。进一步进行这两个基因在不同抗感体细胞杂种中的表达分析,表明仅Sm PGH1基因在抗性材料中受病原诱导,可能在体细胞杂种的抗青枯病中发挥重要作用。5.提出了体细胞杂种育种利用的植物学表型依据和抗性选择的分子标记。本研究系统进行了体细胞杂种的植物学表型鉴定,大部分体细胞杂种的表型都偏向于其马铃薯融合亲本AC142,可以形成块茎。部分体细胞杂种能够开花,形成具有活力的花粉,这为后期的育种利用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Sm PGH1的序列及连锁标记,提出了育种后代抗性筛选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策略。
温国[4](2020)在《基于SSR分子标记及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2n=2x=34)属于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果树之一,其中枇杷非整倍体对其遗传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生物体中,不同基因剂量之间存在微妙而敏感的平衡。通常,整倍体不会改变染色体类型或基因的相对剂量。而非整倍体染色体之间的相对剂量是不平衡。非整倍体通常具有特定于分子核型的新表型。当前,检测植物非整倍体分子核型的技术较少,部分现有的技术成本较高,程序也较为繁琐。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检测技术十分必要。为此,基于非整倍体染色体之间相对剂量的不平衡,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用于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的检测,命名为“基于SSR分子标记和qPCR组合(SSR-qPCR)的枇杷非整倍体检测方法”。该方法在三倍体枇杷后代中进行了应用,为枇杷非整倍体的快速检测和分子核型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qPCR引物的筛选(1)以23个不同倍性枇杷株系(品种)(包括22个整倍体和1个非整倍体H39)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209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出无多态性且扩增稳定的SSR引物17对,该17对引物分别位于枇杷的17个连锁群(根据一个已知的枇杷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2)将17对SSR引物进行qPCR检测,发现17对SSR引物在22个整倍体枇杷材料中扩增效率相同,溶解曲线均为单一峰,CT值在15至25之间,均是特异性SSR引物,可用于本次试验研究。2、基于SSR-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初步建立以前述筛选的17对SSR引物,利用qPCR对3个整倍体枇杷株系(‘软条白沙’(2x)、‘无核国玉’(3x)、H424(4x))和1个非整倍体枇杷株系H39(2n=39)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在qPCR扩增的指数增长阶段(Ct值在16至24之间)检测PCR扩增产物的量(ΔRn值),在3个整倍体枇杷株系中17个SSR标记的ΔRn比值相近,而H39在5个连锁群的ΔRn值均发生变化。H39在LG3、LG8、LG10、LG16、LG17的ΔRn均值比整倍体高出约41.8%。表明H39在LG3、LG8、LG10、LG16、LG17上分别比二倍体‘软条白沙’多一条染色体。H39的SSR-qPCR结果与染色体制片结果一致,均表明H39有39条染色体。可见,基于该17对SSR引物进行qPCR扩增能检测H39的分子核型。3、其他材料的分子核型鉴定三倍体株系能产生一些非整倍体后代,故本研究以三倍体枇杷株系(品种)的后代为材料,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和改进。(1)染色体计数通过染色体制片对部分三倍体自然结果的后代和三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后代进行染色体计数。材料主要为:Q24(3x)ב华白1号’(2x)的9个杂交后代、三倍体枇杷A313的7个开放授粉后代和三倍体枇杷A322的9个开放授粉后代。结果显示:这些三倍体后代中22个为非整倍体,3个为四倍体。(2)SSR-qPCR检测(1)Q24(3x)ב华白1号’(2x)的后代为了量化SSR-qPCR准确率,使用SSR-qPCR对Q24ב华白1号’的9个杂交后代进行非整倍化检测,以4个整倍体枇杷株系‘华白1号’(2x)、‘常白1号’(2x)、Q24(3x)、‘华玉无核1号’(3x)为对照。对照材料的ΔRn值在0.84-1.08之间,8个杂交后代的SSR-qPCR结果与染色体制片结果一致,SSR-qPCR检测准确率为88.9%。在枇杷的17个连锁群中均发现三体,8个杂交后代的三体主要分布于LG1,LG2,LG7,LG10,LG13,LG14。(2)三倍体枇杷株系A313、A322的开放授粉后代使用SSR-qPCR对三倍体枇杷株系A313、A322的16个开放授粉后代进行非整倍化检测,以‘大五星’(2x)、A313(3x),A322(3x)等22个已知整倍体枇杷材料为对照。对照材料的ΔRn值在0.81-1.15之间,将SSR-qPCR检测结果与染色体制片结果进行比较,发现SSR-qPCR的检测准确率为62.5%。共检出2个四倍体,3个三体材料和5个五体材料。3个三体材料的三体主要分布于LG1、LG4、LG7、LG9、LG10、LG11、LG12、LG14。5个五体材料的五体主要分布于LG1、LG3、LG4、LG5、LG7、LG8、LG9、LG12、LG13、LG14、LG17。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位于枇杷17个连锁群的17个特异性非多态SSR标记,并重新设计了其中6个SSR标记的引物,可用于检测枇杷染色体非整倍性。利用SSR-qPCR对三倍体枇杷的杂交后代和开放授粉后代分别进行分子核型检测,与染色体制片结果比较,SSR-qPCR检测准确率分别为88.9%和62.5%。由此可见,SSR-qPCR可用于建立枇杷非整倍体的完整分子核型分析体系,是植物非整倍性检测的新方法,但准确性有待提高,这可能与SSR标记的多态性有关,后续需继续筛选非多态性分子标记以对该方法进行改良。
吴廷容[5](2020)在《不同枇杷资源作砧木的潜力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为枇杷科枇杷属亚热带常绿小乔木,是原产我国的淡季水果,果实肉质细嫩多汁、风味佳美,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较高。多年来,枇杷砧木选育相对滞后,特别是在矮化树形、抗旱等方面无特定品种。我国枇杷种质资源丰富,多野生类型和栽培品种。枇杷倍性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除二倍体外,三倍体、四倍体以及非整倍体均有报道。本研究针对枇杷砧木材料特别是具有特殊性状如矮化、耐旱等砧木材料缺乏的现状,初步分析了不同类型材料的相关性状,为后续枇杷特异性状砧木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如下:1.非整倍体株系H39的鉴定及性状观测:非整倍体株系H39来源于三倍体“无核国玉”的实生后代,通过核型分析,其染色体数目为39。H39植株具有树形紧凑、植株矮化,叶形指数(叶长/叶宽)小、叶片净光合效率低、生长势弱的特点。叶片的气孔密度(228.15个/mm2)介于二倍体‘软条白沙’(‘无核国玉’的母本)(260.77个/mm2)和三倍体‘无核国玉’(199.12个/mm2)之间,气孔大小接近三倍体‘无核国玉’,比二倍体‘软条白沙’的气孔大。与二倍体、三倍体相比,H39的叶片较薄(厚度约257.56μm)、栅栏组织不发达(厚度约76.92μm,细胞层数仅一层)、海绵组织较厚(约139.44μm)、栅海比小(约0.56)、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低(约29.90%)、栅栏组织占叶肉的百分比小(约35.63%)的特点,单位叶面积的chl a含量、car含量、chl t(总叶绿素)含量、chl t+car含量及chl a/b的比值均较低,功能叶片N、P、K元素含量较低,Ca、Mg、Cu、Zn、Fe、Mn元素的含量较高,H39植株新梢嫩叶中ABA、ZT含量及GA3/IAA比值均低。2.非整倍体H39作中间砧的表现:以非整倍体H39、三倍体‘无核国玉’和‘软条白沙’为中间砧嫁接二倍体品种‘华白1号’,分别记为华白/非整倍体、华白/三倍体和华白/二倍体,对不同组合的生长速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元素含量、内源激素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华白/非整倍体、华白/三倍体的接穗生长速率、净光合速率相近,均较华白/二倍体低。华白/非整倍体、华白/三倍体叶片的单位叶面积的chl a含量、car含量、chl t含量、chl t+car含量相近,均较华白/二倍体低。华白/非整倍体成熟叶片的Ca、Mg、Cu、Mn含量较高,而华白/三倍体叶片的N、K、Mg、Cu、Zn、Fe、Mn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其他两组材料。华白/非整倍体新梢嫩叶中的ABA含量(7、9月)、IAA含量(7、9月)、ZT含量(6、7、9月)低于华白/二倍体,华白/三倍体新梢嫩叶的ABA含量(6、7、9月)、IAA含量(7、9月)均低于华白/二倍体。3.天然四倍体种子及实生苗性状观测:为初步分析天然四倍体枇杷作砧木的潜力,本研究对四倍体枇杷种子及幼苗的主要性状进行了观测。四倍体株系的种子数(1.302.20粒)少,种子较大,单粒种子质量大,种子形状多样(以半圆形居多,少数圆形、椭圆形、三角体形等)。经染色体计数,四倍体(B456)后代中四倍体的比例达73.49%,多为四倍体。播种所得实生苗叶片多为‘倒卵形’、‘锐尖’、‘叶深绿色’;一级种子(种子长>15 mm,种子宽>12 mm,种子厚度>9mm)的成苗率高(如B431的一级种子成苗率为46.05%,而二级种子的成苗率仅为9.68%),种子形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苗率;与二倍体相比,天然四倍体枇杷种子的实生苗生长势有明显优势,植株较高、地径较粗、根系较长、植株鲜重较重、含水率较高。4.耐旱二倍体株系筛选:为获得对干旱耐受能力较强的材料,为后续枇杷抗旱类型砧木的选育提供参考,本研究特选取17个枇杷品种(株系)的实生苗进行干旱处理。本研究特选择在8月和9月,白天均温在32℃以上天气,连续不浇水17天,初步筛选出抗旱能力较强的3个材料:‘冰糖种’、‘常绿5号’、‘宁海白’,存活率及复水后存活率均达100%,其他材料存活率及复水后存活率均在80%以下。其中‘宁海白’的耐干旱极限大,但水分胁迫后植株恢复时间相对较长;而‘冰糖种’、‘常绿5号’复水后恢复较迅速,‘冰糖种’旱害最小。本研究证实,枇杷非整倍体生长较缓,光合效率较低,作砧木可在一定程度上矮化树形,这可能与其元素含量及激素含量相关;四倍体后代较均一,实生苗生长势较强,有作砧木的潜力;干旱处理筛选获得了较耐旱的材料,‘冰糖种’、‘常绿5号’和‘宁海白’。这些结果为后续枇杷特异性状砧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张源珊[6](2020)在《彩叶芋多倍体的离体诱导、鉴定及其应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彩叶芋(Caladium×hortulanum Birdsey)为天南星科彩叶芋属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又称花叶芋、五彩芋,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因其叶色、脉色、条纹、斑块绚丽多彩,观赏期较长,常用于盆栽观赏或苗圃栽培。为改良彩叶芋园艺性状,增加其观赏价值,一般采用优良的商业品种或品系进行种间或种内杂交来培育新品种,创造新的叶形和叶色类型。然而,长期的这种杂交方式导致了彩叶芋育种亲本叶色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此外,彩叶芋花偏少、花期不固定、花粉及种子寿命短等不利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彩叶芋有性杂交育种效率。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育种手段来培育彩叶芋新类型。多倍体植物因染色体加倍后,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适应性等方面发生了巨大改变,可能产生新的园艺性状和观赏特征。目前,观赏植株多倍体育种已取得了巨大进展。彩叶芋作为一种观叶植物,在多倍体育种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探讨彩叶芋多倍体的诱导方法并评价其特性,可为彩叶芋属等观叶植物多倍体育种提供研究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研究以‘Red Flash’彩叶芋叶片的离体培养产物为材料,以氨磺乐灵与秋水仙碱为多倍体诱导剂,比较其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彩叶芋多倍体离体诱导的效果,并进行了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评价了不同叶色变异类型植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观赏特性及抗寒性水平,建立了彩叶芋多倍体的离体诱导技术体系及应用性评价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彩叶芋倍性诱变方法筛选。以‘Red Flash’彩叶芋无菌苗叶片切块为外植体,研究发现添加2 mg/L TDZ和1 mg/L 6-BA的MS基本培养基可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将这些叶片培养产物转移至不同浓度秋水仙碱(0.1%、0.2%或0.3%,w/v)或氨磺乐灵(0.001%、0.002%或0.003%,w/v)溶液中分别悬浮培养2、4和6 d,处理后的叶片培养产物在添加了1 mg/L 6-BA和1 mg/L NAA的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培养5个月后,再生了大量植株。通过驯化移栽最终获得了总计723株彩叶芋植株,其中206株表现出与野生型彩叶芋明显而稳定的叶形、叶色和/或植株形态方面的形态变异。这些形态变异植株可归类为10个变异类型,即从SVT1到SVT5的5个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类型(Somaclonal variation types,SVT)和从T1到T5在内的5个四倍体变异类型(Tetraploid types,T)。2. 彩叶芋多倍体诱导效果鉴定。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对206株叶色变异植株初步进行了倍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中93株为四倍体。所有秋水仙碱和氨磺乐灵处理均有四倍体植株的再生,较高浓度氨磺乐灵处理较长时间的多倍体诱导率、形态变异率、植株移栽成活数明显高于秋水仙碱处理。其中0.002%的氨磺乐灵处理6 d的多倍体诱导率最高(46.67%),形态变异率高达77.78%,而所有秋水仙碱处理得到的四倍体植株和形态变异植株数量均较少。3. 彩叶芋变异类型DNA相对含量及染色体数量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类变异类型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变化较大,所有变异类型的MFI均较野生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4个变异类型(SVT1-SVT4)的MFI与野生型相近,SVT5类型的MFI比野生型增加了36.96%。T1、T2、T3、T4和T5的MFI指数分别比野生型增加了94.29%、100.06%、94.20%、88.60%和93.15%。染色体数量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变异类型发生了染色体的丢失或增加现象,其中野生型彩叶芋有30条染色体野生型(2n=2x=30),SVT1、SVT2和SVT3比野生型多了2条染色体(2n=2x+2=32),SVT4的染色体数目与野生型一致(2n=2x=30),SVT5(2n=2x+4=34)比野生型多4条染色体,T1、T2和T4变异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4x=60、64和58,T3和T5植株因长势较弱而没有足够旺盛的根尖用来进行染色体计数分析。4. 彩叶芋变异类型细胞学鉴定。总体而言,相比于二倍体野生型,四倍体和四倍体非整倍彩叶芋植株叶片数较少、叶片更大、叶形更圆、叶片更厚、植株更高、叶茎更粗,而一些二倍体和二倍体非整倍体叶色变异类型,例如SVT1与野生型在所测量的7个形态指标方面差异并不明显。气孔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彩叶芋的气孔大小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着改变,但除T3和STV5外的四倍体和四倍体非整倍体彩叶芋的气孔密度均显着低于野生类型、二倍体变异类型和二倍体非整倍体。5. 叶色变异类型CIELCH色彩空间及色差分析。彩叶芋四倍体在明度、饱和度、色调角等方面均与野生型及二倍体变异类型有明显差异,不论是红色系或者是绿色系彩叶芋,四倍体彩叶芋明度明显降低,饱和度升高。6. 叶色变异类型叶片色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彩叶芋的多倍体化导致叶缘和叶中部位的叶绿素含量要比二倍体的含量大,叶缘和叶中部分的花青素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则是二倍体要比四倍体大。光合作用能力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四倍体植株的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显着提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彩叶芋的净光合速率与其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类黄酮含量和花青素含量间均呈显着性负相关。7. 倍性材料的抗寒性评价。低温胁迫结果显示,不同低温条件下四倍体T1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均高于二倍体野生型和二倍体非整倍体SVT1,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低于野生型彩叶芋和二倍体非整倍体SVT1,表明四倍体T1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本研究的开展为彩叶芋等观叶植物的多倍体育种奠定了理论及实践基础。所获得的形态变异植株,包括四倍体、二倍体变异类型、二倍体非整倍体和四倍体非整倍体,这些有价值的变异类型在彩叶芋的品种开发、遗传研究和染色体工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潘琪[7](2019)在《天然甘蓝型油菜中祖先基因组的基因表达与互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异源多倍化是植物物种形成与进化的普遍现象,常常伴随着祖先基因组的遗传、表观遗传及基因表达的变动。但天然异源多倍体形成的历史悠久,难以找寻其确切的亲本基因型。通过特定的杂交途径是一个天然异源多倍体的祖先种得以重现,将为研究祖先基因组的行为及互作提供独特的材料与视角。他人通过远缘杂交诱导天然甘蓝型油菜(Brasssica napus L.,AnAnCnCn,2n=38)中C亚基因组染色体的特异丢失,而创建了具有A基因组全部染色体的白菜祖先种(B.rapa L.,AnAn,2n=20);将分离出的白菜祖先种与甘蓝型油菜亲本连续回交,培育出附加Cn基因组单条染色体的全套白菜-甘蓝单体附加系(B.rapa-oleracea monosomic alien additional lines,2n=21,AnAn+1Cn1-9)。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A基因组从甘蓝型油菜中剥离前后的基因表达与甲基化变化、单条C基因组染色体导致的A基因组基因表达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 甘蓝型油菜异源/去异源多倍体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分别对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ZS11)、中双11分离白菜(Restituted B.rapa,RBRZS11)、四份天然白菜和三份天然甘蓝苗期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并对同时期ZS11和RBRZS11的叶片DNA进行了甲基化分析。转录组分析发现,RBRZS11和四份天然白菜之间存在大量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这表明在甘蓝型油菜的进化及人工选择过程中,A基因组基因表达发生了广泛变化。与甘蓝型油菜的An亚基因组相比,RBRZS11有高达20%的基因在剥离前后表达水平发生了显着变化,且其中有20%的基因其表达水平无论是上调或者下调,均朝着接近于天然白菜中的表达水平而变化。表明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是异源多倍化和驯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参与新陈代谢和应激反应这两个生物学过程;另外,在RBRZS11中下调表达的绝大多数基因,其在甘蓝型油菜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来自C基因组的同源基因;而上调表达的绝大多数基因,其在甘蓝型油菜中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来自C基因组的同源基因。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结果显示,与甘蓝型油菜相比,RBRZS11中甲基化水平上升区域的数量明显多于甲基化水平下降的区域,但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只分别解释6.4%的下调基因表达和4.7%的上调基因表达。表明基因表达的变化不仅受甲基化改变影响,还受到其他表观调节。2 天然甘蓝型油菜衍生的白菜-甘蓝单体异附加系的基因表达分析对天然甘蓝型油菜品种Oro背景的全套白菜-甘蓝单体附加系RBROro与Oro进行杂交及多代回交,顺利将Oro的C基因组染色体逐个附加到RBROro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白菜-甘蓝单体附加系。对附加系和RBROro进行转录组测序,以揭示A基因组的基因表达对非整倍性的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与二倍体RBROro相比,所有附加系的基因表达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调表达,由顺式效应(额外C染色体贡献)和更普遍的反式效应(二倍体的A基因组基因)所引起。此外,附加系中基因表达的反式调控效应随着附加系中的受体A基因组与其附加C基因组染色体之间的同源性的增加而增强,而与其额外附加的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无关。附加系与RBROro的成对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发现共有10个反式效应调节的共失调表达基因,并且它们的功能主要与转运活性相关。此外,附加系与RBROro相比,在RBROro中高表达的基因在附加系中倾向于下调表达,而低表达的基因则呈现上调表达。在其他非整体研究中也发现此类现象,表明个体对非整倍性的转录反应具有共同趋势。
尹玥[8](2019)在《同源四倍体兰州百合和细叶百合离体再生及对模拟非生物胁迫耐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倍化对提高花卉品质及增强植物抗性具有重要意义。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和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Fisch.)兼备极高的观赏、食用及药用等经济价值。课题组前期已获得源于上述两种百合二倍体诱变产生的同源四倍体组培苗。实现百合多倍体新种质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明确其生长特性并获得大量稳定遗传的优良性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兰州百合和细叶百合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倍性的百合鳞片诱导形成不定芽及体细胞胚的差异,并在离体培养下分别利用不同浓度(0,3,6,9,12%)PEG和(5,10,15,20 mmol·L-1)NaHCO3模拟干旱及盐碱胁迫,探究百合的二倍体与其同源四倍体植株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差异,以期为筛选优良性状的百合多倍体新种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百合再生不定芽及体细胞胚的诱导率均达到91%以上。与二倍体相比,同源四倍体百合鳞片的转绿、出芽以及产生胚性愈伤组织或直接产生体细胞胚的时间显着缩短。同源四倍体鳞片产生的不定芽其鳞茎饱满硕大,产生的体细胞胚形态特征明显清晰,成熟度高,形成的再生植株倍性稳定,移栽成活率高。2.随着PEG胁迫浓度增大,两种不同倍性百合叶片的生长量、相对含水量及气孔大小均逐渐降低,3%-9%PEG处理使植株的最大根长及根鲜重显着增加,而同源四倍体植株的生长量始终优于二倍体。6%PEG胁迫第8 d,二倍体百合叶尖叶缘枯黄,叶片下垂,而四倍体叶片浓绿,植株生长状态良好。6%PEG处理下,两种百合二倍体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大幅度上升;而四倍体的生长和生理指标没有显着变化,气孔显着减小并随浓度增加部分关闭。12%PEG胁迫下,四倍体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均显着高于二倍体,丙二醛含量显着低于二倍体。3.随着NaHCO3胁迫浓度的增加,两种不同倍性百合植株的生长指标均显着降低,盐碱胁迫抑制了组培苗根系的生长。10 mmol·L-11 NaHCO3胁迫第8 d,二倍体百合叶片大量黄化、萎蔫,碱性盐害指数显着上升,而同源四倍体叶尖微黄,长势良好。10 mmol·L-1NaHCO3胁迫下,四倍体百合植株叶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及相对含水量,气孔孔径显着降低;而二倍体的气孔开放程度大,失水严重。20 mmol·L-11 NaHCO3胁迫下,两种四倍体百合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大幅度上升并显着高于二倍体,丙二醛的累积始终低于二倍体。综上分析,相比于二倍体,两种同源四倍体百合诱导植物再生的效率显着提高,并增强了植株对干旱及盐碱胁迫的耐受性。
曾德英[9](2019)在《人工合成小麦非整倍体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6x=42,AABBDD)是由四倍体小麦(T.turgidum,AABB)和二倍体节节麦(Ae.tauschii,DD)天然杂交,经染色体自动加倍形成的异源六倍体。现代小麦具有稳定的遗传结构,自然非整倍体频率低。不同于现代小麦,模拟小麦形成过程,重新创制的人工合成小麦的细胞学不稳定,伴有高频率的非整倍体现象。虽然现代小麦的核型稳定,但是现代小麦也对非整倍化具有高度的耐受性,可以通过人为方式,形成多种类型的非整倍体。因此,异源六倍化过程可能对现代小麦的这种耐受性有重要作用。然而,相关的遗传基础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分子细胞学技术,对新人工合成小麦(T.turgidum AS313×Ae.tauschii AS60)5个已知染色体组成材料的自交后代进行了染色体组成鉴定;随后,对筛选的4B和7B整条染色体的非整倍体、以及2A染色体片段非整倍体进行转录组分析,以期探讨小麦对非整倍体耐受的分子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人工合成小麦表现高频率的染色体变异,其中主要类型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时也有染色体结构变异。利用FISH和GISH技术,鉴定了150株人工合成小麦,发现无论是整倍体还是非整倍体植株,自交均会产生高频率的非整倍体;非整倍体的主要类型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变异幅度为39-44,且以单条染色体的数目变异为主;存在一定频率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片段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和染色体内断裂融合形成的等臂染色体;同时,获得2A染色体短臂73.2-182.3 Mb片段发生错位重复的特殊材料,命名为SegT2A。2.参考中国春基因序列,以鉴定的4B和7B缺体为材料,开发并验证获得117个在人工合成小麦背景中仍然有效的4B(57)和7B(60)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3.单体和三体表型与整倍体差异不大,但是缺体的生长活力和育性受到严重影响。虽然4B单体的第三叶叶宽和结实率有所降低,4B三体的穗长和小穗数有所减少,增加(三体)或缺失(单体)一条4B染色体对整体表型只有轻微的影响。相比于整倍体,SegT2A表现出更长的穗子,暗示其在培育大穗品种中的潜在利用价值。相比于SegT2A,N7B+SegT2A(7B缺体)表现出严重的表型缺陷,包括生长活力和育性的显着降低。这些结果与前人对中国春非整倍体的观察结果一致,暗示非整倍化影响表型的遗传基础自小麦起源就已建立。4.人工合成小麦基因表达对非整倍化的响应以顺式作用调控(cis-effects)为主。但是,前人对普通小麦中国春的研究发现,反式作用调控(Trans-effects)有更高频率。本研究,超过90%的整倍体与非整倍体差异表达基因,来源于剂量发生变化的染色体。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中,约80%的表达水平与染色体剂量成显着正相关。5.Triads基因在人工合成小麦和普通小麦中具有类似的表达模式,即大部分triads(59.8%)属于平衡表达模式,即三个部分同源基因具有类似的基因表达丰度;其次是单个部分同源基因表达被抑制模式,其中A部分同源基因被抑制表达占总triads的9.8%,B部分同源基因被抑制表达的占10.5%,D部分同源基因被抑制表达的占9.6%;最少是单个部分同源基因显性表达模式,其中A部分同源基因显性表达占3.2%,B和D部分同源基因显性表达各占3.5%。虽然两条染色体的变化对triads的表达具有明显影响,但是单条染色体的变化影响微弱。综上,部分同源等位基因的独立、稳定表达可能是小麦耐受非整倍体的遗传机制。
诸溢扬[10](2019)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用于产前/植入前无创染色体异常检测的效益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全基因组测序NIPT检出染色体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研究背景:自2013年后无创产前遗传学检测(NIPT)快速商业化,并在实际上部分取代了常规的侵入性产前诊断及核型分析,而不仅仅用于21三体筛查。虽然目前普遍使用的商业化低通量全基因组芯片,其理论分辨率足够检测5Mb左右的CNV,但受测序深度及母血中cff-DNA浓度影响,以及胎盘嵌合体等干扰测序因素,可能造成假阳性/假阴性。为了解当前全基因组测序NIPT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检出的染色体异常比例,以及异常种类的分布情况,是否同细胞遗传学核型检测的结果流行病分布一致,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目的:比较NIPT与常规细胞学核型各自检出的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的差别,以及各种异常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分组:以接受NIPT检查人群为观察组,同期进行羊水穿刺核型分析的孕妇为对照组,采用现况调查的方式,收集病人基本信息,包括接受遗传学检查的指证(风险值),比较两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根据风险值及年龄进行标准化校正偏倚并亚组分析。(2)NIPT人群的选择:回顾性选择2013年6月-2018年6月期间于台州市产前诊断中心进行NIPT检查的单胎孕妇。共获得22170例NIPT检查样本资料。其中年龄高风险(≥35岁)7550人,血清学筛查风险(风险值≤000)10011人。(3)对照组病人的选择:回顾性选择2013年6月-2018年6月期间于台州市产前诊断中心首次进行羊水核型分析的单胎孕妇。因NIPT结果阳性而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者不重复计入对照组统计。共获得20168例核型分析样本资料。其中年龄高风险(≥35岁)10060人,血清学筛查风险(风险值≤000)7963 人。(4)检测方法:研究期间NIPT均采用相同半导体测序平台(Ion Proton测序仪,Life Technologies),测序深度为400X,羊水细胞培养12天,进行350显带核型分析。(5)阳性结果的判定:NIPT阳性结果以介入穿刺或引产后胎儿核型确诊,假阳性结果不计入检出率统计。非整倍体结果以细胞学核型分析或CMA结果为金标准,而结构微缺失/重复)以CMA结果为金标准。仅计算真阳性结果的检出率。(6)研究主要结局:两组标准化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染色体异常分为非整倍体(数目异常)和结构不平衡。标准化方法:分别以年龄和筛查风险值作为分层变量,分别计算高龄与血清学筛查风险人群各层的检出率。研究结果:(1)染色体异常的标准化检出率通过标准化校正,高龄孕妇的NIPT与细胞核型的非整倍体检出率分别为1.49%和1.54%(χ2=0.319,p=0.572,表1-3-2-1),染色体结构不平衡检出率为0.15%和0.1%(χ2=0.276 p=0.131,表1-3-3-1);高风险孕妇的非整倍体检出率分别为1.2%%和1.3%(χ2=0.900,p=0.343,表1-3-2-2),染色体结构不平衡检出率为 0.14%和 0.18%(χ2=0.861,p=0.353,表 1-3-3-2)。(2)染色体异常的分布两组染色体异常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均无统计差别(图1-3-3-3),非整倍体的发生率与年龄及筛查风险均呈线性相关(高龄孕妇中非整倍体发生率与核型β=0.785,p=0.007,与 NIPT β=0.862,p=0.001,图 1-3-2-1;高风险孕妇中非整倍体发生率核型 β=-0.415 p=0.013,与 NIPT β=-0.455,p=0.038,图 1-3-2-2),而染色体结构不平衡与风险因素无统计关联(图1-3-3-1,图1-3-3-2)。研究结论:(1)NIPT诊断染色体异常(非整倍体与结构不平衡)的检出率及异常的分布与标准细胞学核型相比无统计差别,NIPT可以达到与细胞核型相同的检出能力。(2)NIPT及细胞学核型检出的非整倍体分布均与年龄及筛查风险相关,而检出的结构不平衡与风险程度无关,提示非整倍体与结构异常胚胎学来源不同。第二部分 全基因组测序NIPT的前瞻性效益研究研究背景:本研究第一部分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经过标准化校正,NIPT在同一年龄或筛查风险值时,其对的染色体异常(非整倍体与结构不平衡)的检出率相同,同时检出的异常染色体的分布与常规细胞学核型相比也无统计差别。可以推断在相同的人群中,两种遗传学检测方法诊断的真阳性人数与异常种类相同。当然回顾性研究无法得到全部假阴性的数据,因此亦不能对其诊断的真实性与诊断效益进行评估。另外无论NIPT亦或核型分析,其检测分辨率(检出微缺失、微重复的能力)均无法进行评价。因此我们以CMA结果为金标准开展诊断试验,来验证回顾性研究中NIPT与核型分析之检测效益是否相同,同时根据ROC曲线,计算两者诊断染色体异常片段的大小(分辨率)的界值。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为前瞻性比较NIPT,细胞学核型用于检测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效益以及诊断分辨率。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方式及分组:对需要羊水穿刺进行常规培养和CMA检测的孕妇,同时进行NIPT检查,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以CMA结果为金标准,进行以NIPT为观察组、核型分析为对照组的诊断试验。(2)病例入组标准:病例招募时间自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招募地点为台州市产前诊断中心。入组标准为:大于孕16周单胎,需要羊水穿刺并同时行CMA和细胞学核型分析孕妇。羊水穿刺指证包括:超声结构异常、高龄以及血清学筛查高风险。(3)病例排除标准:双胎或多胎,异体输血史,或感染、先兆流产等羊穿手术禁忌症病人。最终802人获得全部3组检测数据。(4)检测方法:NIPT采用半导体测序平台(Ion Proton测序仪,Life Technologies),测序深度为400X。羊水细胞培养12天,进行350显带核型分析。CMA检测使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0K芯片,报告分辨率为0.1 Mb。(5)结果解读:CNVs依据染色体区域、片段大小、包含基因以及遗传方式分类为致病、疑似致病、不明确意义,以及良性。遗传自正常表型父母的CNVs被认为良性,新发突变归类为疑似致病。(6)研究主要结局:本研究仅统计非整倍体及结构缺失/重复的诊断真实性及效益,平衡结构异常包括易位、倒位以及杂合性丢失不计入结局统计。真实性指标包括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性specificity(Spe),效益指标包括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计算公式如下:Sen=NIPT或核型真阳性数/CMA总阳性数、Spe=NIPT或核型真阴性数/CMA总阴性数、PPV=真阳性数/NIPT或核型阳性数、NPV=真阳性数/NIPT或核型阴性数(7)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及统计计算采用Microsoft Excel及SPSS 22软件。本研究依照临床处理流程,仅致病、疑似致病作为阳性结果,良性CNVs归入阴性结果。以两种方法诊断不同分辨率时的灵敏度为纵轴,1-特异度为横轴,绘制ROC工作曲线,并计算分辨率界值。样本量计算根据预期NIPT检测>1M CNVs的准确性为80%而特异性为90%,细胞学核型分析的准确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9.6%a和99%,据此计算有效的阳性样本量为61(β=0.1,双尾 p<0.05)。研究结果:(1)研究样本及一般特征CMA共确诊69例染色体异常,27例为非整倍体,42例结构不平衡,其中13例为良性或遗传自表型常父母。27例非整倍体中,核型分析检出全部非整倍体,NIPT漏诊1例嵌合型性染色体异常:45,X[48]/46,XX[62]。29例CMA确诊的病理性CNVs中,NIPT检出9例,细胞核型检出7例(表2-3-1-4)。(2)NIPT与细胞核型分析的检测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效率比较以CMA为金标准,NIPT与细胞核型检测非整倍体的诊断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与阴性预测值)无统计区别。两者检测染色体结构不平衡的诊断效率亦无统计区别(表2-3-2-1,p>0.05)。(3)NIPT与细胞核型分析的检测染色体异常的诊断分辨率比较对于长度为5-20Mb的CNVs,NIPT比核型有略高的诊断敏感性(表2-3-2-2,p<0.05)。ROC曲线(图2-3-3-1)显示,NIPT与核型分析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差别(AUC分别为0.786和0.81,Z=0.314,p=0.363),两者分辨率的诊断界值分别为5.4Mb和13.2Mb,以上均提示NIPT比核型有略高的分辨率。研究结论:(1)全基因组测序NIPT与常规的350条带核型分析在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非整倍体与缺失重复)的诊断效益与真实性相似。(2)对于染色体结构不平衡的检测时,NIPT可能有更高的分辨率。第三部分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无创植入前筛查的探索性研究研究背景:目前临床采用的PGS技术,无论是卵裂球或囊胚,都是通过活检采集完成。这种采集样本方式对配子或胚胎而言是有创的操作,可以造成一定的胚胎损伤及浪费。同时活检操作时间长,增加胚胎离开培养箱时间,而且需要复杂的技能及设备,不适合推广使用。而NIPT的临床应用给PGS带来了全新的突破:NI-PGT。废弃的培养液、囊胚冻存前释放的囊胚腔液都包含有cfDNA并可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并检测,如可利用该废弃液体进行有效的无创的染色体筛查,将给植入前筛查与诊断技术带来及其重大的变革。当然培养液cfDNA为一种包括颗粒细胞、精子的混合源性基因组,而囊胚腔内cfDNA来源于异常细胞崩解,因此此类cfDNA与囊胚细胞在染色体水平上的一致性是否足够用于检测仍有待明确。为了探讨NIPT在胚胎植入前的扩展应用,本研究尝试对胚胎培养液以及囊胚腔液中的cfDNA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与囊胚细胞核型的一致性,进一步探索NIPGT的技术方法。研究目的:(1)确定培养液、囊胚腔液DNA含量及是否足够用于WGS扩增。(2)确定培养液、囊胚腔液基因组与囊胚细胞基因组的一致性,探讨无创植入前筛查技术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样本采集:实验样本采用体外受精后的D3剩余4-5级废弃胚胎,持续培养至囊胚形成。囊胚腔液采用显微操作法抽取作为观察组1。对于ICSI受精的胚胎同时采集4-5天的培养液作为观察组2。研究采用自身对照,以显微操作器提取囊胚细胞作为对照组。。(2)全基因组扩增及测序。三组样本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扩增采用GenomePlex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试剂盒(Sigma)。测序采用半导体测序平台(Ion Proton测序仪,Life Technologies),测序深度同NIPT。研究结果:(1)样本获取情况共获得14个囊胚,其中7个ICSI受精囊胚同时检测培养液和囊胚腔液,其中1例囊胚腔液在操作过程中丢失。另外7例常规IVF受精囊胚,未进行培养液基因组扩增,仅进行囊胚腔液检测。(2)样本检测结果其中14个囊胚细胞有1个扩增失败(93%),扩增囊胚腔液样本13个,达到上机要求10个(76.9%),扩增培养液样本7个,达到上机要求6个(85.7%)。对11组上机测序结果提示其中8个正常核型胚胎,非整倍体1个,其余2个为结构不平衡。囊胚腔液与囊胚细胞非整倍体符合率90%,培养液与囊胚细胞总符合率为66%。囊胚腔液全基因组扩增后诊断非整倍体灵敏度100%,特异性为75%。培养液全基因组扩增后特异性为80%。对于5M以下缺失重复,两种方法均不能成功检出。研究结论:(1)囊胚腔液与培养液中均包含全基因组信息,其DNA含量达到检测水平。(2)两种成分均可进行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测,不适于检测结构不平衡。
二、植物非整倍体及其在遗传研究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非整倍体及其在遗传研究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同源多倍体化对植物侧生器官形态建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侧生器官形态建成的影响因素 |
2 同源多倍体化对植物侧生器官形态建成的影响 |
2.1 整倍体化对植物侧生器官形态建成的影响 |
2.1.1 叶片 |
2.1.1.1 叶表皮层 |
2.1.1.2 栅栏组织、维管组织 |
2.1.1.3 气孔、毛状体 |
2.1.1.4 内多倍体 |
2.1.2 花萼 |
2.1.3 花瓣 |
2.2 非整倍体化对植物侧生器官形态建成的影响 |
3 展望 |
(2)利用野生种SOLANUM MALMEANUM的体细胞融合材料创制马铃薯抗寒种质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前人研究进展 |
1.2.1 低温对马铃薯的伤害 |
1.2.2 马铃薯抗寒遗传研究 |
1.2.3 抗寒性评价方法 |
1.2.3.1 保护酶含量测定 |
1.2.3.2 叶绿素荧光鉴定 |
1.2.3.3 生物电阻抗图谱法 |
1.2.3.4 差热分析法 |
1.2.3.5 电解质渗漏法 |
1.2.3.6 田间霜冻评级法 |
1.2.4 马铃薯野生种及其在抗寒中的应用 |
1.2.4.1 马铃薯野生种概况 |
1.2.4.2 马铃薯野生种在抗寒育种中的应用 |
1.2.5 体细胞杂交技术在马铃薯资源创制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组培苗保存与种植 |
2.2.2 有性杂交 |
2.2.3 实生籽催芽 |
2.2.4 马铃薯抗寒性鉴定 |
2.2.4.1 电解质渗漏法 |
2.2.4.2 霜冻评级法 |
2.2.5 倍性鉴定 |
2.2.5.1 流式细胞仪鉴定 |
2.2.5.2 染色体计数 |
2.2.6 马铃薯植物学农艺性状鉴定 |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体细胞杂种的倍性鉴定与表型分析 |
3.1.1 体细胞杂种的倍性鉴定 |
3.1.2 体细胞杂种的抗寒性鉴定 |
3.1.3 体细胞杂种的霜冻评级 |
3.1.4 体细胞杂种霜冻评级结果与LT50相关性分析 |
3.1.5 体细胞杂种倍性与抗寒能力的关系 |
3.1.6 体细胞杂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统计 |
3.2 体细胞杂种的BC1代倍性鉴定与表型分析 |
3.2.1 优良体细胞杂种筛选与四倍体栽培种回交效率分析 |
3.2.2 体细胞杂种的BC1代倍性鉴定 |
3.2.3 体细胞杂种的BC1代抗寒性鉴定 |
3.2.4 体细胞杂种的BC1代主要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
3.2.5 BC1代优良单株筛选与回交效率分析 |
3.3 体细胞杂种的BC2代抗寒性鉴定 |
4 讨论 |
4.1 S.malmeanum抗寒资源的利用 |
4.2 体细胞杂种及回交后代抗性分析 |
4.3 体细胞杂种倍性稳定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体细胞杂种及亲本的倍性与抗寒能力 |
附录B 体细胞杂种及亲本的农艺性状(花) |
附录C 体细胞杂种及亲本的农艺性状(茎叶) |
附录D 体细胞杂种及亲本的农艺性状(块茎) |
附录E 体细胞杂种配置的回交组合 |
附录F BC1代的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结果 |
附录G BC1代及亲本的农艺性状(花) |
附录H BC1代及亲本的农艺性状(茎叶) |
附录I BC1代及亲本的农艺性状(块茎) |
致谢 |
(3)马铃薯+茄子体细胞杂种的基因组组分及其青枯病抗性的遗传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前言 |
1.1 课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青枯菌简介 |
1.2.2 马铃薯青枯病研究进展 |
1.2.3 茄子青枯病研究进展 |
1.2.4 体细胞杂交在植物创制资源上的应用 |
1.2.4.1 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提出和发展 |
1.2.4.2 体细胞杂交技术在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上的应用 |
1.2.4.3 体细胞杂交技术在马铃薯抗青枯病种质资源创制上的应用 |
1.2.5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在体细胞杂种遗传组成分析上的应用 |
1.2.6 染色体特异的细胞遗传学DNA标记用于鉴定体细胞杂种中的染色体缺失 |
1.2.7 利用转录组测序研究青枯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
2.材料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植物DNA提取 |
2.3 SSR标记的扩增与检测 |
2.4 染色体制片 |
2.4.1 根尖的固定 |
2.4.2 中期染色体制片 |
2.5 倍性测定 |
2.5.1 流式细胞仪测定倍性 |
2.5.2 染色体计数 |
2.6 原位杂交 |
2.6.1 探针的标记 |
2.6.2 FISH与 GISH |
2.7 青枯菌接种 |
2.7.1 青枯菌的活化与培养 |
2.7.2 试管苗青枯菌接种 |
2.7.3 盆栽青枯病接种 |
2.8 植物表型统计 |
2.8.1 农艺性状调查 |
2.8.2 花粉活力测定 |
2.9 植物总RNA的抽提以及RT-qPCR |
3.结果 |
3.1 体细胞融合后代倍性检测 |
3.1.1 流式细胞仪测定体细胞融合后代的倍性 |
3.1.2 染色体压片计数确定体细胞融合后代倍性 |
3.2 体细胞融合后代青枯病抗性评价 |
3.2.1 试管苗青枯菌接种评价体细胞融合后代青枯病抗性 |
3.2.2 体细胞融合后代PE68-1栽培条件下的青枯病抗性 |
3.2.3 PE68-1 注射接种青枯菌HZAU007 |
3.2.4 体细胞融合后代PE68-1对不同毒力青枯菌菌株的抗性 |
3.3 体细胞融合后代的遗传组成 |
3.3.1 GISH鉴定体细胞融合后代染色体组成 |
3.3.2 马铃薯着丝粒重复序列检测体细胞融合后代中马铃薯染色体的缺失 |
3.3.2.1 马铃薯着丝粒重复序列在AC142上的定位 |
3.3.2.2 利用着丝粒特异重复序列体细胞融合后代鉴定染色体缺失 |
3.3.3 茄子特异SSR标记鉴定体细胞融合后代的基因组组成 |
3.3.3.1 茄子特异SSR引物的筛选 |
3.3.3.2 茄子特异SSR引物在体细胞融合后代中的扩增及保留情况 |
3.3.3.3 茄子特异SSR标记与体细胞杂种青枯病抗性的关联 |
3.4 抗感体细胞杂种RNA sequence分析 |
3.4.1 用于RNA sequence的体细胞杂种 |
3.4.2 文库构建与测序 |
3.4.3 序列比对、转录本拼接与可变剪接分析 |
3.4.4 差异基因的筛选 |
3.4.5 差异表达基因GO与 KEGG富集 |
3.4.6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
3.4.7 差异表达茄子基因与抗性相关茄子特异SSR关联分析 |
3.5 体细胞杂种表型鉴定 |
3.5.1 体细胞杂种的植株表型 |
3.5.2 体细胞杂种花粉活力检测 |
4.讨论与展望 |
4.1 马铃薯和茄子对称体细胞杂种倍性复杂性 |
4.2 青枯病抗性相关茄子SSR标记 |
4.3 青枯病抗性相关候选基因的功能 |
4.4 抗病体细胞杂种的育种利用潜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拟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4)基于SSR分子标记及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枇杷研究进展 |
1.1.1 枇杷的研究概况 |
1.1.2 枇杷的倍性研究进展 |
1.2 非整倍体的研究概况 |
1.2.1 非整倍体及其生产、进化意义 |
1.2.2 非整倍体的鉴定方法 |
1.3 SSR分子标记的研究 |
1.3.1 SSR标记原理 |
1.3.2 SSR标记特点 |
1.3.3 SSR标记开发方法 |
1.3.4 SSR标记在果树上的应用 |
1.4 qPCR技术研究 |
1.4.1 qPCR技术的理论依据 |
1.4.2 qPCR的类型 |
1.4.3 qPCR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1 qPCR引物的筛选 |
2.2.2 基于SSR-q 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初步建立 |
2.2.3 其他材料的分子核型鉴定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主要试剂 |
3.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4 试验方法 |
3.4.1 枇杷基因组DNA的提取 |
3.4.2 SSR引物 |
3.4.3 SSR-PCR体系 |
3.4.4 DNA检测和稀释 |
3.4.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
3.4.6 染色体制片观察 |
3.4.7 q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
3.4.8 qPCR数据分析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基因组DNA检测与浓度调整(22个整倍体和1个非整倍体H39) |
4.2 qPCR引物筛选 |
4.2.1 SSR引物扩增情况 |
4.2.2 SSR引物筛选 |
4.2.3 SSR引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4.2.4 qPCR引物特异性检测 |
4.3 基于SSR-q PCR枇杷非整倍体检测体系在H39 中的初步建立 |
4.4 三倍体枇杷Q24、A313和A322后代的染色体制片 |
4.5 三倍体枇杷Q24、A313和A322 后代的基因组DNA检测与浓度调整 |
4.6 SSR-q PCR应用 |
4.6.1 SSR-q PCR在三倍体枇杷Q24、A313和A322 后代中的应用 |
4.6.2 SSR-q PCR在 Q24ב华白1 号’的杂交后代中的非整倍性水平检测 |
4.6.3 SSR-q PCR在 A313和A322 的开放授粉后代中的非整倍性水平检测 |
第5章 讨论 |
5.1 SSR-q PCR的特点 |
5.2 SSR-q PCR在杂合基因型和纯合基因型中的适用性 |
5.3 SSR-q PCR能使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应用于更多物种 |
5.4 非整倍体化在植物物种形成和进化中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获奖及参研课题 |
(5)不同枇杷资源作砧木的潜力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果树砧木概述 |
1.2 枇杷生产及枇杷砧木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枇杷非整倍体鉴定及其叶片形态、光合特性的初步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枇杷非整倍体H39作中间砧嫁接植株的早期表现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天然四倍体枇杷种子及其种子成苗特性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6章 不同二倍体枇杷实生苗耐旱材料的初步筛选 |
6.1 材料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6)彩叶芋多倍体的离体诱导、鉴定及其应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彩叶芋育种史和繁殖现状 |
1.3 观赏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1.4 植物多倍体鉴定 |
1.5 加倍后植物的生物特性评价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植株的离体再生及驯化移栽 |
3.2 变异植株的类型 |
3.3 秋水仙碱或氨磺乐灵处理对彩叶芋多倍体诱导的影响 |
3.4 不同变异类型的DNA相对含量及染色体数量分析 |
3.5 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态学分析 |
3.6 不同变异类型的气孔分析 |
3.7 彩叶芋应用性评价 |
第4章 讨论 |
4.1 彩叶芋多倍体的离体诱导 |
4.2 变异植株的形态特征与初步筛选 |
4.3 体细胞变异与非整倍体 |
4.4 多倍体的鉴定 |
4.5 彩叶芋应用性评价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天然甘蓝型油菜中祖先基因组的基因表达与互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远缘杂交 |
1.1.1 远缘杂交概述 |
1.1.2 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1.1.3 芸薹属远缘杂交研究 |
1.2 异源多倍研究进展 |
1.2.1 异源多倍体概述 |
1.2.2 异源多倍体研究进展 |
1.3 异源/去异源多倍化过程中的基因组遗传变化 |
1.3.1 染色体消除 |
1.3.2 基因组的其他遗传变化 |
1.4 异源多倍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变化 |
1.4.1 DNA甲基化 |
1.4.2 组蛋白修饰 |
1.4.3 非编码RNA |
1.5 异源/去异源多倍体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
1.5.1 基因沉默 |
1.5.2 基因激活 |
1.5.3 部分同源基因的非加性表达 |
1.5.4 非加性表达的调控机制 |
1.6 非整倍体研究进展 |
1.6.1 异附加系研究进展 |
1.6.2 非整倍体的基因表达变化 |
1.7 植物转录组测序简介 |
1.8 甲基化检测分析简介 |
1.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甘蓝型油菜异源/去异源多倍体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转录组测序与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3.2 甘蓝型油菜A_n亚基因组转录组的变化反映异源多倍化的影响 |
2.3.3 甘蓝型油菜异源/去异源多倍化过程中可逆的基因表达变化 |
2.3.4 甘蓝型油菜中的特异上调表达基因具有显着富集的GO类别 |
2.3.5 A_n剥离前后的基因表达改变与C_n基因表达的关系 |
2.3.6 RBR_(ZS11)DNA甲基化的改变及其基因表达变化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甘蓝型油菜A_n亚基因组转录组的变化反映了异源/去异源多倍化/驯化的影响 |
2.4.2 A_n和C_n同源基因对间的表达强弱影响A亚基因组基因分离前后的表达 |
2.4.3 A_n与C_n亚基因组对甘蓝型油菜的形成具有不同的贡献 |
2.4.4 甘蓝型油菜的A基因组的基因表达变化还与表观遗传变化相关 |
2.5 总结与展望 |
3 天然甘蓝型油菜衍生的白菜-甘蓝单体异附加系的基因表达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RNA提取和cDNA文库的制备 |
3.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3.2.4 数据统计和可视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附加系和白菜亲本之间的差异基因 |
3.3.2 对基因表达的顺/反式效应的成对比较 |
3.3.3 附加系中反式效应失调表达基因的影响因素 |
3.3.4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3.3.5 高表达基因容易下调而低表达基因容易上调 |
3.3.6 附加系染色体上没有明显的失调表达基因区域 |
3.4 讨论 |
3.4.1 附加系中反式效应失调基因受外源染色体与受体染色体之间的同源性影响 |
3.4.2 非整倍体性导致的失调表达基因具有类似的功能 |
3.4.3 非整倍体基因表达变化具有固定的模式 |
3.4.4 非整倍体中的GEDDs具有特异性 |
3.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介 |
发表文章 |
致谢 |
(8)同源四倍体兰州百合和细叶百合离体再生及对模拟非生物胁迫耐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植物多倍化 |
1.1.1 植物多倍体概述 |
1.1.2 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异概述 |
1.1.3 多倍体植物的鉴定 |
1.1.4 多倍体植物生物学特性 |
1.1.5 百合多倍体育种研究现状 |
1.2 植物离体再生 |
1.2.1 倍性水平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1.2.2 倍性水平对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 |
1.2.3 百合离体再生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1.3 植物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 |
1.3.1 干旱及盐碱胁迫概述 |
1.3.2 多倍体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3.3 多倍体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响应 |
1.3.4 百合对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
1.3.5 百合对盐碱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
1.4 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2 同源四倍体百合诱导形成不定芽和体细胞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同源四倍体百合鳞片再生不定芽 |
2.2.2 同源四倍体百合再生植株的形态特征 |
2.2.3 同源四倍体百合鳞片体细胞胚发生 |
2.2.4 百合再生植株的倍性稳定性 |
2.2.5 不同倍性百合田间移栽生长状况 |
2.3 讨论 |
3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百合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剂及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百合在PEG胁迫下的旱害症状及旱害指数 |
3.2.2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百合在PEG胁迫下的生长形态指标变化 |
3.2.3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百合在PEG胁迫下的相关生理指标变化 |
3.3 讨论 |
4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百合对NaHCO_3 模拟盐碱胁迫的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剂与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百合在NaHCO_3 胁迫下的盐害症状及盐害指数 |
4.2.2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百合在NaHCO_3 胁迫下的生长形态指标变化 |
4.2.3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百合在NaHCO_3 胁迫下的相关生理指标变化 |
4.3 讨论 |
全文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9)人工合成小麦非整倍体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非整倍体的发现 |
1.2 非整倍体形成的细胞学机制 |
1.3 非整倍体对生物体的影响 |
1.3.1 非整倍体对表型的影响 |
1.3.2 非整倍体对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 |
1.3.3 非整倍体对细胞生理的影响 |
1.3.4 非整倍体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1.4 多倍化与非整倍体的关系 |
1.5 非整倍体与物种进化 |
1.6 小麦非整倍体的应用 |
1.7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人工合成小麦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基因组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 |
2.1.3 DNA提取 |
2.1.4 分子标记验证 |
2.1.5 分子标记物理图谱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人工合成小麦存在高频率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
2.2.2 人工合成小麦存在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
2.2.3 特殊染色体片段错位重复系的鉴定 |
2.2.4 人工合成小麦分子标记开发和鉴定 |
2.3 讨论 |
2.3.1 高频率的非整倍体是合成小麦利用的不利因素,但也为创造新材料提供了机会 |
2.3.2 中国春参考序列可用于合成小麦特异分子标记的高效开发 |
第三章 非整倍体的基因表达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RNA提取、检测和转录组测序 |
3.1.3 测序数据比对和分析 |
3.1.4 基因表达差异倍数分析 |
3.1.5 基因表达水平与剂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
3.1.6 部分同源表达基因模式分析 |
3.1.7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验证 |
3.1.8 表型调查 |
3.1.9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表型分析 |
3.2.2 转录组测序(RNA-seq) |
3.2.3 绝大多数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其染色体剂量呈正相关 |
3.2.4 非整倍体引起的差异表达基因中,顺式调控占绝对优势 |
3.2.5 反式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更多表现为下调 |
3.2.6 剂量补偿效应的基因频率低 |
3.2.7 染色体和亚基因组对非整倍化的应答 |
3.2.8 非整倍体存在明显的部分同源基因表达缓冲效应 |
3.3 讨论 |
3.3.1 小麦缺体四体补偿性的遗传基础 |
3.3.2 部分同源基因缓冲是耐受非整倍化的遗传基础 |
3.3.3 多倍体小麦的基因组进化 |
3.3.4 非整倍化的潜在价值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用于产前/植入前无创染色体异常检测的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序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全基因组测序NIPT检出染色体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人群的一般特征 |
3.2 NIPT与细胞核型检出的非整倍体分布情况 |
3.3 NIPT与细胞核型检出的染色体结构异常(缺失重复)分布情况 |
3.4 嵌合体及平衡结构重排情况 |
4 结论 |
5 讨论 |
5.1 NIPT的临床应用 |
5.2 染色体异常的分布 |
5.3 NIPT的假阴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全基因组测序NIPT的前瞻性效益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NIPT测序 |
2.3 核型分析 |
2.4 CMA检测 |
2.5 结果解读 |
2.6 统计方法及样本量计算 |
3 结果 |
3.1 研究样本及人口统计学特征 |
3.2 NIPT与细胞核型分析的检测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效率比较 |
3.3 嵌合体与平衡结构重排 |
4 结论 |
5 讨论 |
5.1 NIPT检测范围的扩展 |
5.2 平衡易位与嵌合核型 |
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无创植入前筛查的探索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WGA及测序 |
3 结果 |
3.1 样本WGA结果 |
3.2 上机测序 |
4 结论 |
5 讨论 |
5.1 PGS的检测材料及获取 |
5.2 胚胎cfDNA的来源及与囊胚细胞的一致性 |
5.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6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植物非整倍体及其在遗传研究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同源多倍体化对植物侧生器官形态建成影响的研究进展[J]. 晁亚琮,武荣花,蒋卉,张和臣. 河南农业科学, 2021(05)
- [2]利用野生种SOLANUM MALMEANUM的体细胞融合材料创制马铃薯抗寒种质资源[D]. 赵庆浩.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马铃薯+茄子体细胞杂种的基因组组分及其青枯病抗性的遗传基础[D]. 王海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基于SSR分子标记及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建立[D]. 温国. 西南大学, 2020
- [5]不同枇杷资源作砧木的潜力的初步研究[D]. 吴廷容. 西南大学, 2020
- [6]彩叶芋多倍体的离体诱导、鉴定及其应用性评价[D]. 张源珊. 长江大学, 2020(02)
- [7]天然甘蓝型油菜中祖先基因组的基因表达与互作研究[D]. 潘琪.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8]同源四倍体兰州百合和细叶百合离体再生及对模拟非生物胁迫耐性的研究[D]. 尹玥.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9]人工合成小麦非整倍体对基因表达的影响[D]. 曾德英.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10]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用于产前/植入前无创染色体异常检测的效益研究[D]. 诸溢扬. 浙江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