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财产抵押养老保险模型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贾熠宸[1](2021)在《A银行老年客户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昊[2](2020)在《智慧养老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与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趋势,日益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对当下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提出挑战。将以信息化、智能化等为支撑的智慧养老嵌入养老服务体系,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要,也是为迎合信息社会发展潮流和抓住推动社会治理水平的时代机遇。为此,本文聚焦如何在智慧养老视域下,运用智慧养老的理念、技术和智慧,提升我国现有养老服务模式的能力和水平问题,旨在从智慧养老角度为优化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系统性的新思路和新路径。在问题定位上,智慧养老对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传统养老模式具有创新模式意义,但是智慧养老并非脱离传统养老模式而单独存在。本文并未简单地将智慧养老视作一种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加以界定,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新的观念能量、技术能量和智慧能量,将之注入传统养老模式之中,藉此借助信息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同时,在智慧养老视域下探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不应仅局限于强调养老服务技术手段的变革,还应强调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合作共赢理念以及敬老尊老的伦理哲学和文化意涵,更应在理念与技术、传统与现代等相融合的基础上系统施策。在这个意义上,智慧养老构成了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必要的条件和要素。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在理论上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其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路径,也即构建出一种科学、理性和有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而指导中观层面形成稳定和可靠的养老服务模式,促进相关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化运转。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倾向于这一路径,因为其养老人口规模相对有限、地域空间相对较小,而且人口老龄化进程是建立在坚实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稳定的社会保障和殷实的国民收入等基础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表现于人口结构上的自然结果,呈现出“有备而老”或“边富边老”的老龄化特征。对此,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路径更有利于发挥其优势和效能。其二,自下而上的模式转型路径,也即从中观实践角度,对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自发性转型历程进行经验提炼和推广,从而助推养老服务体系的迭代升级,完成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过程。就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养老服务供需现状而言,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且不同地域、不同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人口特质、养老传统都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另一方面,我国养老服务面临着诸如“计划生育”政策、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差异等衍生的政策性不利后果、资源配置不均衡、养老成本攀升等挑战,以及“未备而老”和“未富先老”的等结构性困局,缺乏西方国家应对和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具备的物质、体制、人才和技术等基础条件。因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更加适合通过中观层面的养老服务模式的整合升级,以自下而上的渐进性方式为主,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的优化。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我国既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单要素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研究深入度也较高。但是,从整体思路出发,聚焦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及其优化路径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同时,从研究角度看,对于养老服务过程中智慧养老问题的探讨,多是从技术角度对其实践应用情况的碎片化梳理,较少从内在逻辑、观念、技术、管理等综合角度进行系统性解读,对其理论基础、优化路径反思的研究少之又少。由此,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成果、总结已有研究观点的基础上,按照以下步骤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首先,在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部分,出于对我国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在供给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类型、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升级中的风险把控以及养老服务体系的理想愿景等问题的思考,综合利用供给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渐进理论和合作治理理论的知识和方法,得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在充分回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统合性的研究架构。其次,基于本文研究框架,对利用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一方面,从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实践变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的运行现状及其不足出发,系统地认识和提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亟需升级的现实需求,从而厘清了通过智慧养老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基础,亦即本文研究的现实关怀和出发点。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基础,有针对性地讨论了智慧养老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理路。从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角度看,智慧养老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价值嵌入、技术赋能、交互增慧三个层面,在具体作用的发挥上包含“虚拟化”、“智能化”、“一体化”等三重逻辑。再次,在理论逻辑上辨明理想图景的基础上,本文从实践探索角度对智慧养老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已有进展进行了总结,亦同时对本文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检验、呈现和细化。基于以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理路,本文选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典型案例,分别对应我国处在实践前沿的三个养老服务体系的“智慧化”模式。通过展示不同的“智慧化”模式的运作过程与特色,对如何通过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理想愿景落地等,进行了实践梳理和系统呈现。此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厘清我国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需求、逻辑理路以及实践样态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梳理了国外智慧养老及其嵌入养老服务体系的实践做法,对国外智慧养老的“线上社区”“智能居家”以及“合作型科技助老”等三个主要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从其制度基础、运作机制等方面出发,提炼了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启示。总体而言,通过对需求与愿景、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探讨,可以发现智慧养老已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一个系统性创新路径。通过价值嵌入、技术赋能和人人交互,智慧养老可以在虚拟化、智能化、一体化等方面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提质增效。不过,智慧养老在优化养老服务体系进行功能设计时,需要注意克服客观的温度落差、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尚难突破的协同壁垒等潜在的障碍,走出常见的误区,并在其配套性制度和保障性机制的建立完善方面进行新的反思和探索。从长期发展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席卷的浪潮下,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已来。在此形势下,正确的改革姿态应当是迎难而上,破解智慧养老的现实梗阻,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不断迭代升级。
万亚利[3](2020)在《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着速度加快、未富先老、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空巢独居老人规模庞大的特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作为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工具,于2014年在我国试点并在2018年正式在全国推广。但随着将近六年的市场推广后,与国际市场相比,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市场在我国仍旧属于“小众市场”。究其原因,许多学者指出,定价不合理、纯商业化运作、中国传统观念、产品设计单一等因素均制约着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其中,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对该产品进行合理定价。人口生存概率作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精准预测直接关系到产品定价的合理性。而目前大都采用生命表的静态生存概率,忽视了死亡率数据的时间动态性。因此,本文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提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本文简述了文章研究的背景,介绍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相关概念、风险管理以及相关理论,为论文的后续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指标比较分析了6种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对6种典型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拟合与预测,根据拟合效果、预测效果、稳定性和生物合理性等指标选择出最适合我国的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为CBD模型;再次,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于现行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利用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进行预测,对附加欧式赎回权和附加长期护理功能的两类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进行了定价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统计建模、数值分析等方法,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进行定价,为推动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在我国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本文的结论如下:第一,在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研究中,没有单一的模型能在所有标准中都表现优秀。基于多种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适合我国50-89岁男女性死亡率数据的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均为CBD模型;第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引入,可以有效的为老年人口增加养老储备,能够显着的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但死亡率因子的选择不同将改变老年人口的年金和一次性贷款收入。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相较于静态生命表而言能有效的缓解长寿风险带来的基差风险的问题,促使该产品的定价更为合理;第三,借款人所能获得的收入与借款人的年龄、贷款利率、折旧率、费用率等因子呈负相关关系,与房屋价值呈正相关关系。贷款机构应该根据借款人的性别、健康状况、房屋折旧程度等方面具体定价,由于女性人口的预期寿命普遍高于男性,因此,分性别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将有效提高该产品定价的精准度;第四,从敏感的显着性程度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对房价波动最为敏感,利率波动因子其次,房屋折旧情况较为敏感,最为不敏感的是费用率和长期护理费用因子等。另外,女性借款人对各因素的敏感度高于男性借款人。综上所述,政府应充分发挥住房反向抵押市场的主导地位,贷款机构应选取适宜的死亡率模型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进行定价,贷款机构在进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时应严格管理长寿风险、房价波动风险以及利率风险,加强对该类产品的风险管理。最后,政府与专业机构联盟应积极的设计多样化的产品来增加和刺激人们的需求。
孙黎[4](2020)在《论我国反向抵押权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向抵押权是老年人通过自有产权房屋进行担保以获取养老资金的一种权利,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对此未作规定,但国外已有将反向抵押权规定在民法典中的先例。构建反向抵押权,不仅有利于推动反向抵押养老模式的发展,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而且也是物权法定原则的内在要求。此外,其他国家的已有经验以及我国私有住房的现状、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为我国反向抵押权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有必要把反向抵押权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抵押权来予以规定,以对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这种物的新型利用方式予以确认。与现行物权编规定的任一类型的抵押权相比较,反向抵押权在主体、客体以及权利内容等方面都有其特殊之处。在主体方面,抵押人应当为60周岁以上、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及良好的信用状况。而抵押权人应当拥有足够的资金,风险管控能力较强等,我国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社会保障机构比较适合作为反向抵押权人。在客体方面,抵押人以其自有产权房屋作为反向抵押权的客体。为了扩大反向抵押权的客体范围,有必要完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使用期限届满后的续期规则,适当开放农村宅基地的抵押和流转以及增加禁止流质抵押的特殊规定。在权利内容方面,抵押人具有按期获得贷款的权利、继续使用自己房产的权利、受到限制的处分权、不被追索的权利以及抵押合同的解除权;抵押权人具有要求抵押人提供真实信息的权利、获得抵押房产或就抵押房产优先受偿的权利、抵押权保全的权利以及反向抵押权的处分权。
王雪岚[5](2020)在《我国养老规划目标和政策主题演化关系研究 ——基于1978-2019年政策文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老龄事业发展事关民生福祉,直接影响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建设政策,但宏观规划和政策制定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不足,政策执行成效偏离目标要求。从养老规划和养老政策文本着手探究问题的原因,是优化养老政策体系的重要途径。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政策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首先,在政策变迁理论和战略规划理论基础上,从政策环境、养老规划目标和政策主题具备的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提出了养老规划目标与政策主题匹配分析的框架。其次,构建了养老政策文本库,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根据养老政策发文情况和政策高频词将我国养老政策变迁分为制定初期、社会化改革期、调整时期和发展时期四个阶段;分别提取各规划期对应养老政策的政策主题,可见政策主题数量不断增加,养老政策也从单一的养老保障扩展到养老服务、健康支持、宜居环境等方面。再次,采用“内容提取—归纳—概念化”的思路提炼出了我国养老规划目标体系,并梳理了八个规划期规划目标的阶段性变化;通过与政策主题比较,发现养老规划目标与政策主题的匹配关系,随着规划目标的逐渐明确、具体和形成体系,养老规划目标与政策主题的匹配度不断提高,但是仍存在养老战略规划系统性不足、横向规划目标与养老政策主题匹配不足、符合养老体系建设需求的政策主题完备性不足等问题。最后,根据政策文本分析结果,提出从增强养老规划目标的系统性、注重养老政策对规划目标的匹配性、完善养老政策制定中主题的完备性三个方面优化我国养老政策体系。总之,通过研究从政策变迁视角梳理我国养老政策主题、规划目标在不同变迁阶段的重点,总结养老规划目标和政策主题在四个阶段的匹配关系的特征,进而发现养老政策体系演化过程中政策项目的缺失,识别政策协调性的障碍,解析养老政策偏离的问题所在,基于此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养老目标的设定和政策体系的完善提出优化建议。
杨鹏程[6](2020)在《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研究》文中认为根据已有的各种人口年龄调查结果和已经发布的政策文件显示,中国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因此,中国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值得被各界人士所重视,并且解决经济发展、医疗发展更为落后,年轻的劳动力大量流失的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的需求更为急迫。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和健康养老理念的进一步普及,仅靠传统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已经逐渐满足不了我国老年人的需求,发展机构养老模式,把更多老人送到能提供专业化、人性化服务的康养院进行健康养老是解决中国老年化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如何把有限的康养院与老人联系起来,让老年人又快又好地找到适合自己入住的康养院,是现在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正式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途径。在此背景下,构建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发展潜力和发展价值将是巨大的。本文的第一章是绪论,此部分主要以文献研究分析为主,分析了构建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针对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在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中,从健康养老的概况、健康养老基本模式、需求分析方法和信息系统设计方法中的原型法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康养信息平台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在第三章的用户分析一章中,从使用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消费者、提供者、管理者和其它用户这四大类用户出发,寻找出了康养老人、康养老人的家人或监护人、养老服务人员、康养院供给商、康养院院长或者老板、康养院管理人员、政府部门人员、研究人员与求职人员这九类用户,逐一分析了其用户职能和他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在第四章中,以上一章分析的用户类型为对象,用例图为手段,将各类用户对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需求可视化的展示出来,充分得出了设计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重要性。在本文的第五章,针对各类用户的这一系列需求,对农村康养信息平台进行了平台架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具体说明了平台架构中各个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并提出了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用户基本功能、信息发布功能、信息统计功能、信息交流功能、信息审核功能、信息检索功能、权限分配功能同时进行了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数据库设计。在第六章平台运行及建议中,本文提出了农村康养信息平台应该由政府部门人员直接运行或者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安排特定的组织机构来进行运行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运行方式,并且强调了鼓励康养院入住农村信息康养平台、动员康养顾客使用农村康养信息平台和政府提供对平台运行的资金供给这三个方面的建议。阐明了设计农村康养信息平台并运行是解决现在中国老人康养问题的重要途径,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早日使用设计出来的农村康养信息平台,把设计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更快更好地解决目前中国面临的入口老龄化问题,尤其是解决难度更大的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薛麒译[7](2020)在《“三支柱”视域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在加速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应对老龄化的“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不断深化。依托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二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融市场逐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养老金融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然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却相对不足,养老金融市场供需错配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老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养老金融产品的供给主体,其经营策略对养老金融市场有着重要影响。深入研究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策略,对于加快养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推进“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聚焦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策略,运用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五个维度展开研究:第一,对养老金融、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策略等概念进行了深度阐释,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系统分析“第三支柱”制度下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在养老金融市场中的运行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第三,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知识水平、投资经验以对养老金融市场需求意愿及养老金融产品选择的影响,以上海为例建立灰色模型预测上海地区老龄化的趋势,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基于“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融市场规模。第四,基于实证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老年人的金融需求信息,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知识水平和投资经验对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意愿的影响。第五,以上海为例,调研了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经营状况,同时,分析了典型国家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产业的经营发展之路,借鉴了国外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成功经验,探究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路径,以及完善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策略的行动方案。论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养老金融服务潜在市场需求巨大,但是养老金融服务市场需求意愿存在多元影响因素,养老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供需匹配度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第二,中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的经营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即使在全国金融最发达的城市上海,金融机构对养老金融产品开发力度不足,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经营策略。第三,推动中国养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亟需加强政府对养老金融市场的政策引导,强化养老金融市场监管,提高老年人的金融素养,促进商业银行改善经验策略,设计出更具针对性,满足市场需求的养老金融产品。
张娟[8](2019)在《我国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数量庞大而且增速较快的失能老人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老年相关社会政策出台频率也大幅增加,为各地规划失能老人服务明确了方向。在具体规划失能老人服务设施、人员和资金投入以及分配时,需要结合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支持现状,明确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的影响因素,以优化配置老年服务资源。这将对我国及各地在“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间内建设与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家庭照护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失能老人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失能老人、个人资本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充分借鉴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基础,通过数据的整理与清洗,共获取2015年CHARLS中65岁及以上失能老人样本973个进行研究分析。论文从人力资本、家庭资本以及社区资本三个方面阐述了失能老人基本情况,从家庭照护人员、照护时间和经济支持三个维度描述失能老人获得的家庭照护支持,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特征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差异性。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估计为1904.380万失能老人,其中约82%有人照护,照护人员以配偶和子女为主;平均每月家庭照护时间为241.519小时;家庭经济支持年平均水平为2870.900元。不同人力资本如年龄、性别、月收入、失能级别以及受教育程度和社区资本如经济区域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存在显着差异;配偶、子女陪伴可以提升家庭照护质量。论文进一步根据研究数据特征分别选择了Softmax回归、非线性稳健回归以及随机森林模型对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失能老人在迈向高龄或重度失能阶段时,照护人员、照护时间以及经济支持都随之增加;男性、文盲失能老人获得的照护支持更周全。配偶与子女陪伴以及子女优越收入可有效改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水平。社区资本只与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时间显着相关,具体而言,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时间少于城镇,东、中、西部地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时间少于东北地区。论文最后在充分借鉴英国、芬兰和日本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政策支持的基础上,结合论文研究结论,提出三点建议:因地制宜,加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服务;依据需求,突出重点,多方位支持失能老人家庭;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责任分担,增加供给。
杨洋[9](2019)在《特色小镇养老地产项目运营模式研究 ——以仪征月塘特色小镇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发和建设个性化的特色小镇,如何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找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一直困扰着我们。特色小镇建设与房地产业和养老产业相互结合,为特色小镇建设助添活力,这既是房地产业开发新的“外延”,同时也是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新的“突破点”,两者相结合,为产业融合、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平衡点”与“增长点”。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迅猛,各地均热衷于特色小镇的建设。在此背景下,如何能正确引导特色小镇的建设,探索和研究出一条适合地方发展、符合特色小镇建设需求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为养老地产的开发提供理论和依据,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养老地产项目的基本概念,并且提出了特色小镇基地的概念、养老地产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马斯洛需求理论、市场细化理论和人口学理论,运用PEST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当前月塘小镇发展养老项目的外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对于特色小镇地产项目的有利影响以及不利影响。进而分析了发展特色项目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提出地产+养老项目的开展模式,包括功能模式、融资模式、运营管理模式。最后,以仪征月塘特色小镇最为实证项目去详细分析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探究了特色小镇的建设地点,项目定位、规划设计、主要建设内容等等。本文以江苏扬州月塘特色小镇的建设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月塘镇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行业环境等进行全面梳理,系统阐述以养老地产为题材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特点,提出了适合特色小镇养老地产项目最佳运营模式。
孙碧竹[10](2019)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应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养老需求的不断膨胀,带来了养老金压力、医疗费用支出增加、家庭照顾人员不足等问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的重要举措,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维持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项事关民生和国家发展的大事,是我国推进老龄工作、实现积极老龄化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目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并不完善,养老服务机制、养老服务方式以及养老服务内容等还存在较多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本研究以养老服务机制、养老服务方式以及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对策为主线,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综述及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界定了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服务需求、养老服务、社会养老服务以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概念,重点阐述了积极老龄化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福利多元理论、公共物品供给理论、新公共管理等理论内涵及其应用价值。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内容(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三章,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需求侧角度对老年人口状况进行数据分析,从社会养老服务机制、方式和内容三个方面概括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挑战。第四章,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机制、方式以及内容三方面分析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从社会养老服务的法制、政策、理念、监管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机制现状;从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方式现状;从社会养老服务的生活照料、经济援助、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分析了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内容现状。第五章,分别从社会养老服务机制、方式和内容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养老服务机制来看,存在法制不健全、政策局限性、发展理念偏差、监管不完善等问题;从养老服务方式来看,存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效率较低以及机构养老发展结构失衡等问题,同时三种方式还存在发展不均衡,农村养老难、养老服务民间资本供给不足、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供给循环不良等共性问题;从养老服务内容来看,生活照料、经济援助、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供给问题。第六章,剖析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问题的成因,主要围绕社会养老服务机制层面展开讨论。通过政策工具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将养老服务相关政策进行分类整理,从政府参与力度、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以及养老服务内容三方面对养老服务政策进行量化研究,旨在对养老服务政策在政策工具选择配置中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并为后续研究中政策优化路径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第七章、第八章)。第七章,重点剖析了五种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有高度市场化的美国模式、以社区照顾为中心的英国模式、有限政府责任的德国模式、以介护保险为特色的日本模式和社会福利的瑞典模式,总结发达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主要有:清晰的养老服务主体责任划分,完善的养老法制体系,专业的服务输送渠道和有效的监管与专业评估等。第八章,根据本研究结论提出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认为应从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机制、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地位、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扭转机构养老服务的不均衡格局、加大医疗资源供给力度、推进养老服务智能化、以及改善人才供给格局等方面出发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本论文主要有以下三处创新:首先,本研究提出了研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分析框架。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分为机制、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三个方面。并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机制分为法制支持、政策指引、理念转变、监管变革四个重点领域,服务方式分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三种主要方式,服务内容分为生活照料、经济援助、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四个主要内容。其次,本研究运用政策工具方法分析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内容。把我国近十年内有关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进行整理分类,从政府参与力度、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以及养老服务内容三维角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我国现行社会养老服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短板,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可参考模式。最后,目前我国学界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的成果极少,多数仅以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某个要素进行了研究,内容庞杂而缺乏系统性。本研究在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行系统梳理的同时,结合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适时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改进策略。
二、新型财产抵押养老保险模型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财产抵押养老保险模型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智慧养老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国内外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一)供给理论 |
(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三)渐进理论 |
(四)合作治理理论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章 现实关照: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现状与升级需求 |
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现状 |
(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变迁 |
(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成效 |
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升级需求 |
(一)社会多元化需求要求服务模式升级 |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要求服务能力升级 |
(三)内在实效性目标要求服务机制升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想图景: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理路 |
一、智慧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
(一)嵌入:基于价值引领的养老模式重塑 |
(二)赋能: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功能支撑 |
(三)增慧:利用系统功能操作中的人人交互 |
二、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三重逻辑 |
(一)以“虚拟化”填补供需发展堕距 |
(二)以“智能化”补足主体能力短板 |
(三)以“一体化”提升整体运行效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探索: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基本模式 |
一、“虚拟化”商业运营模式 |
(一)会员制运作机制 |
(二)实践成效与发展 |
二、“智能化”公益对接模式 |
(一)积分制运作机制 |
(二)实践成效与发展 |
三、“一体化”生态共建模式 |
(一)派单制运作机制 |
(二)实践成效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域外经验:国外智慧养老实践模式参鉴 |
一、“线上社区”养老模式 |
(一)“线上社区”养老的制度基础 |
(二)“线上社区”养老的运作机制 |
二、“智能居家”养老模式 |
(一)“智能居家”养老的制度基础 |
(二)“智能居家”养老的运作机制 |
三、合作型科技助老模式 |
(一)合作型科技助老的制度基础 |
(二)合作型科技助老的运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未来进路: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前景 |
一、以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可能限度 |
(一)客观存在的温度落差 |
(二)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
(三)尚难突破的协同壁垒 |
二、以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路径策略 |
(一)以“量身定制化”增加服务人情味 |
(二)以“包容性智慧”提升服务可及性 |
(三)以顶层驱动和分层整合增强服务协同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死亡率模型的国内外研究 |
1.2.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的国内外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相关概念 |
2.1.1 相关概念及运作模式 |
2.1.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优劣 |
2.1.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因子 |
2.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及其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2.2.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可行性理论基础 |
2.2.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的理论基础 |
3 随机动态死亡率的建模与预测 |
3.1 死亡率模型概述 |
3.2 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拟合效果分析与选择 |
3.2.1 数据来源 |
3.2.2 随机动态死亡率的选择 |
3.2.3 模型拟合效果比较分析 |
3.3 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预测 |
3.3.1 随机动态死亡模型的预测结果 |
3.3.2 生物合理性判断 |
3.3.3 预测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4 随机动态死亡率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定价 |
4.1 不带赎回权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 |
4.1.1 不带赎回权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模型构建 |
4.1.2 数据来源及各风险因素的定价模型 |
4.1.3 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结果 |
4.2 带赎回权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 |
4.2.1 赎回选择权 |
4.2.2 附赎回权的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结果 |
4.3 附长期护理保险功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 |
4.3.1 附长期护理保险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概述 |
4.3.2 附长期护理保险功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定价模型构建 |
4.3.3 长期护理保险定价模型 |
4.3.4 附长期护理保险功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定价结果 |
4.4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主要风险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论我国反向抵押权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和个人见解 |
第一章 反向抵押权的内涵及其性质 |
第一节 反向抵押权的内涵 |
一、反向抵押权的来源 |
二、引入让与担保能否代替反向抵押权 |
三、反向抵押权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反向抵押权的性质 |
一、反向抵押权不属于一般抵押权 |
二、反向抵押权不属于物权法现行规定的特殊抵押权 |
三、反向抵押权是一种新型的特殊抵押权 |
第三节 反向抵押权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 |
一、反向抵押权与遗赠扶养协议 |
二、反向抵押权与居住权 |
第二章 构建反向抵押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一节 构建反向抵押权的必要性 |
一、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客观需要 |
二、弥补我国养老体系的不足 |
三、物权法定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构建反向抵押权的可行性 |
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已有经验可供借鉴 |
二、私有住房现状有利于反向抵押权的构建 |
三、金融市场的完善为反向抵押权的构建提供了可靠保障.. |
第三章 反向抵押权的主体 |
第一节 抵押人 |
一、抵押人的年龄应当为60周岁以上 |
二、抵押人应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
三、抵押人应当信用状况良好 |
第二节 抵押权人 |
一、银行 |
二、保险公司 |
三、社会保障机构 |
四、私营机构 |
第四章 反向抵押权的客体 |
第一节 反向抵押权客体的条件及类型 |
一、反向抵押权客体的条件 |
二、反向抵押权客体的类型 |
第二节 反向抵押权客体设置的法律障碍及其解决 |
一、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的冲突及其解决 |
二、与农村宅基地限制流转的冲突及其解决 |
三、与禁止流质抵押条款的冲突及其解决 |
第五章 反向抵押权的权利内容 |
第一节 抵押人的权利 |
一、按期获得贷款的权利 |
二、继续使用自己房产的权利 |
三、受到限制的处分权 |
四、不被追索的权利 |
五、抵押合同的解除权 |
第二节 抵押权人的权利 |
一、要求抵押人提供真实信息的权利 |
二、获得抵押房产或就抵押物优先受偿的权利 |
三、抵押权保全的权利 |
四、反向抵押权的处分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我国养老规划目标和政策主题演化关系研究 ——基于1978-2019年政策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键词阐释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政策变迁理论 |
2.1.1 政策变迁的类型 |
2.1.2 政策变迁的动因 |
2.1.3 政策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2.2 战略规划理论 |
2.2.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中的战略规划 |
2.2.2 战略规划的特征和作用 |
2.2.3 战略规划与政策目标的关系 |
2.3 养老规划目标与政策主题分析框架与方法 |
2.3.1 分析框架 |
2.3.2 分析方法 |
3 我国养老政策主题演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3.1 研究思路与文本库构建 |
3.1.1 主题挖掘方法 |
3.1.2 养老政策文本库构建 |
3.1.3 文本分析步骤 |
3.2 我国养老政策文本总体情况 |
3.2.1 养老政策文本制定的总体情况 |
3.2.2 养老政策文本高频词 |
3.3 我国养老政策主题变迁阶段分析 |
3.3.1 1978 -1985年:养老政策制定初期 |
3.3.2 1986 -1995年:养老政策社会化改革期 |
3.3.3 1996 -2010年:养老政策调整时期 |
3.3.4 2011 -2019年:养老政策发展时期 |
4 我国养老规划目标和政策主题匹配关系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1 规划目标提取的方法 |
4.1.2 规划目标数据来源 |
4.2 养老规划目标的阶段性变化 |
4.2.1 1978 -1985年制定初期 |
4.2.2 1986 -1995年社会化改革期 |
4.2.3 1996 -2010年调整时期 |
4.2.4 2011 -2019年发展时期 |
4.3 我国养老规划目标和政策主题匹配关系的阶段性特征 |
4.3.1 养老规划目标与政策主题制定初期的分离模式:1978-1985年 |
4.3.2 养老规划目标与政策主题社会化改革期的集中模式:1986-1995年 |
4.3.3 养老规划目标与政策主题调整时期的专业化模式:1996-2010年 |
4.3.4 养老规划目标与政策主题发展时期的重组模式:2011-2019年 |
4.4 我国养老规划目标与政策主题演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4.4.1 纵向养老战略规划系统性不足 |
4.4.2 横向规划目标与养老政策主题匹配不足 |
4.4.3 符合养老体系建设需求的政策主题完备性不足 |
5 我国养老规划目标与政策制定的建议 |
5.1 增强养老规划目标的系统性 |
5.1.1 精准研判养老规划的宏观环境 |
5.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导向 |
5.1.3 优化养老规划目标网络 |
5.2 注重养老政策对规划目标的匹配性 |
5.2.1 通过目标分解细化任务分工 |
5.2.2 提升养老政策执行的效力 |
5.2.3 定期核实规划目标落实情况 |
5.3 完善养老政策制定中主题的完备性 |
5.3.1 增补前期缺失的政策主题 |
5.3.2 吸纳新兴政策主题匹配养老需求 |
5.3.3 以前瞻性视角制定养老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政策文本列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健康养老概述 |
2.2 健康养老的基本模式 |
2.2.1 传统家庭养老 |
2.2.2 社区养老 |
2.2.3 机构养老 |
2.3 需求分析方法 |
2.4 信息系统设计方法 |
2.4.1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
2.4.2 原型法的设计流程 |
2.4.3 原型法的优点 |
2.4.4 原型法的局限 |
3 用户分析 |
3.1 用户的类型 |
3.1.1 消费者 |
3.1.2 提供者 |
3.1.3 管理者 |
3.1.4 其它用户 |
3.2 用户的职能 |
3.2.1 消费者的职能 |
3.2.2 提供者的职能 |
3.2.3 管理者的职能 |
3.2.4 其它用户的职能 |
4 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 |
4.1 消费者的信息平台需求 |
4.2 提供者的信息平台需求 |
4.2.1 养老服务人员的信息平台需求 |
4.2.2 康养院供给商的信息平台需求 |
4.3 管理者的信息平台需求 |
4.3.1 康养院院长或者老板的信息平台需求 |
4.3.2 康养院管理人员的信息平台需求 |
4.3.3 政府部门的信息平台需求 |
4.4 其它用户信息平台需求 |
4.4.1 研究人员 |
4.4.2 求职人员 |
5 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设计 |
5.1 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平台架构设计 |
5.1.1 平台架构设计图 |
5.1.2 子系统介绍 |
5.2 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 |
5.2.1 用户基本功能 |
5.2.2 信息发布功能 |
5.2.3 信息统计功能 |
5.2.4 信息交流功能 |
5.2.5 信息审核功能 |
5.2.6 信息检索功能 |
5.2.7 权限分配功能 |
5.3 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的数据库设计 |
5.3.1 数据库E-R图 |
5.3.2 数据表设计 |
6 平台的运行及建议 |
6.1 平台运行的组织机构 |
6.2 平台的日常运行 |
6.3 平台运行的建议 |
6.3.1 鼓励康养院入驻平台 |
6.3.2 动员康养顾客使用平台 |
6.3.3 政府加大平台运行资金投入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三支柱”视域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研究 |
1.2.2 国内文献研究 |
1.2.3 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基础理论发展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养老金融的定义 |
2.1.2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定义 |
2.2 “三支柱”的作用 |
2.2.1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将提速 |
2.2.2 养老金投资规模日益扩大 |
2.2.3 税延试点启动完善第三支柱 |
2.3 养老金融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生命周期理论 |
2.3.2 福利经济学 |
2.3.3 世代交替模型 |
第三章 “三支柱”视域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
3.1 第三支柱发展规模预测及其展望 |
3.1.1 第三支柱的发展作用 |
3.1.2 第三支柱的测算——基于SD模型 |
3.1.3 第三支柱进一步构建完善养老金融体系 |
3.2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产品业务典型案例 |
3.2.1 深圳中行积极构建企业年金服务体系 |
3.2.2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发力养老金融业务 |
3.2.3 “建行龙财富”个人财富管理平台发布 |
3.3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市场业务问题分析 |
3.3.1 养老金融教育滞后,市场缺乏有效需求 |
3.3.2 产品设计针对性不强,市场缺乏有效供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支柱”视域下老年人的养老金融需求意愿 |
4.1 人口老龄化规模分析及预测 |
4.1.1 人口预测模型 |
4.1.2 人口预测仿真 |
4.2 数据与模型 |
4.2.1 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分析的模型框架 |
4.2.2 调查方案与数据来源 |
4.2.3 数据描述统计分析 |
4.2.4 模型设定 |
4.3 老年人金融需求排斥的原因分析 |
4.3.1 金融基本知识分析 |
4.3.2 养老理财渠道分析 |
4.4 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意愿实证结果与讨论 |
4.4.1 金融知识与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意愿 |
4.4.2 投资经验与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意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支柱”视域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的发展路径 |
5.1 养老金融市场及产品现状 |
5.1.1 养老基金市场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大 |
5.1.2 市场监管不足,养老产品乱象丛生 |
5.2 养老金融发展方向 |
5.2.1 加强政策扶持,优化发展路径 |
5.2.2 丰富市场产品,丰富服务类型 |
5.2.3 开发中长期养老金融产品,增加有效供给 |
第六章 国外“三支柱”视域下养老金融发展经验借鉴 |
6.1 美国养老金融经验借鉴 |
6.1.1 美国养老保障制度概况 |
6.1.2 美国养老金融产品借鉴 |
6.1.3 美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服务经验 |
6.1.4 美国养老金融的启示 |
6.2 日本养老金融经验 |
6.2.1 日本养老保障制度简要介绍 |
6.2.2 日本商行养老金融服务经验 |
6.2.3 日本养老金融的经验和启示 |
6.3 英国养老金融经验借鉴 |
6.3.1 英国养老保障制度概况 |
6.3.2 英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服务经验 |
6.3.3 英国养老金融的经验与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支柱”视域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行动策略 |
7.1 养老金融产业总体策略 |
7.1.1 优化三支柱比例结构 |
7.1.2 改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
7.1.3 商行把握养老金融产业机遇 |
7.2 商业银行目标定位 |
7.2.1 目标产业链 |
7.2.2 目标客户 |
7.2.3 目标区域 |
7.3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服务方案 |
7.3.1 养老产业金融服务方案 |
7.3.2 养老零售金融服务方案 |
7.3.3 养老基金金融服务方案 |
7.4 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体系 |
7.4.1 “养老保障型”产品 |
7.4.2 “养老融资类”产品 |
7.4.3 “支付结算类”产品 |
7.4.4 “咨询服务类”产品 |
7.4.5 “投资收益类”产品 |
7.5 风险管理 |
7.5.1 加强宣传及监管力度 |
7.5.2 加强审核及风险控制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养老金融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我国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失能老人生存现状研究 |
1.2.2 失能老人照护需求研究 |
1.2.3 失能老人照护者研究 |
1.2.4 失能老人照护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家庭照护相关理论 |
1.3.1 血亲价值论 |
1.3.2 个人资本理论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数据准备 |
2.1 数据来源 |
2.1.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1.2 调查方法 |
2.2 研究概念及其操作化 |
2.2.1 失能老人 |
2.2.2 个人资本 |
2.2.3 家庭照护支持 |
2.3 缺失值处理 |
2.3.1 缺失值分布 |
2.3.2 缺失值处理 |
第三章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现状 |
3.1 失能老人基本情况 |
3.1.1 失能老人人力资本 |
3.1.2 失能老人家庭资本 |
3.1.3 失能老人社区资本 |
3.2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人员 |
3.2.1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人员分布 |
3.2.2 不同人力资本失能老人家庭照护人员比较 |
3.2.3 不同家庭资本失能老人家庭照护人员比较 |
3.2.4 不同社区资本失能老人家庭照护人员比较 |
3.3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时间 |
3.3.1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时间分布 |
3.3.2 不同人力资本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时间比较 |
3.3.3 不同家庭资本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时间比较 |
3.3.4 不同社区资本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时间比较 |
3.4 失能老人家庭经济支持 |
3.4.1 失能老人家庭经济支持分布 |
3.4.2 不同人力资本失能老人家庭经济支持比较 |
3.4.3 不同家庭资本失能老人家庭经济支持比较 |
3.4.4 不同社区资本失能老人家庭经济支持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影响因素分析 |
4.1 多因素分析模型选择标准 |
4.1.1 主要多因素分析模型比较 |
4.1.2 多因素分析模型性能度量标准 |
4.2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人员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选择 |
4.2.2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人员影响因素Softmax回归模型分析 |
4.3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时间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选择 |
4.3.2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时间影响因素非线性稳健回归模型分析 |
4.4 失能老人家庭经济支持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失能老人家庭经济支持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选择 |
4.4.2 失能老人家庭经济支持影响因素随机森林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政策经验 |
5.1 英国家庭照护支持政策经验 |
5.1.1 英国老龄化发展 |
5.1.2 英国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政策 |
5.2 芬兰家庭照护支持政策经验 |
5.2.1 芬兰老龄化发展 |
5.2.2 芬兰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政策 |
5.3 日本家庭照护支持政策经验 |
5.3.1 日本老龄化发展 |
5.3.2 日本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政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提升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研究建议 |
6.2.1 因地制宜,加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服务 |
6.2.2 依据需求,突出重点,多方位支持失能老人家庭 |
6.2.3 充分借鉴国际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政策经验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程序清单 |
附录2 问卷信息提取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特色小镇养老地产项目运营模式研究 ——以仪征月塘特色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养老地产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养老地产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案例研究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特色小镇及养老地产概述 |
2.1.1 特色小镇基本概念及特征 |
2.1.2 养老地产基本概念及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市场细化理论 |
2.2.3 人口学理论 |
第三章 特色小镇养老地产宏观环境分析 |
3.1 养老地产行业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策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地方实际的新型养老地产 |
3.2.1 养老地产市场需求分析 |
3.2.2 国内主要养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3.2.3 目前中国的养老地产特征 |
3.3 宏观环境对特色小镇养老地产的影响 |
3.3.1 有利影响 |
3.3.2 不利影响 |
第四章 仪征月塘特色小镇养老地产项目运营模式分析 |
4.1 小镇建设基本情况 |
4.1.1 月塘镇基本情况 |
4.1.2 文化旅游环境 |
4.1.3 产业发展环境 |
4.1.4 社会环境 |
4.2 项目开发模式构建小镇地产项目开发与运营 |
4.2.1 建设地点以及总体布局 |
4.2.2 项目定位 |
4.2.3 规划设计依据及原则 |
4.2.4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
4.2.5 项目融资模式 |
4.2.6 项目运行管理模式 |
4.2.7 项目销售盈利模式 |
4.3 小镇地产项目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
4.3.1 养老住宅市场功能模式不健全 |
4.3.2 融资渠道单一 |
4.3.3 运营管理一体化不足 |
第五章 特色小镇养老地产项目运营模式优化 |
5.1 特色小镇养老地产开发的原则和思路 |
5.1.1 基本原则 |
5.1.2 总体思路 |
5.1.3 发展模式优化策略 |
5.2 “地产+养老”开发模式构建 |
5.2.1 功能模式构建 |
5.2.2 融资模式构建 |
5.2.3 运营管理模式构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及主要工作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内涵的相关研究 |
1.2.2 社会养老服务机制的相关研究 |
1.2.3 社会养老服务方式的相关研究 |
1.2.4 社会养老服务内容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服务需求 |
2.1.2 养老服务与社会养老服务 |
2.1.3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
2.2 主要理论 |
2.2.1 内外部需求的理论分析 |
2.2.2 供给侧理论的逻辑演进 |
第3章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挑战 |
3.1 人口老龄化状况 |
3.1.1 人口老龄化特点 |
3.1.2 人口老龄化原因 |
3.2 老年人口状况 |
3.2.1 老年人口的构成 |
3.2.2 老年人家庭规模 |
3.2.3 老年人经济收入水平 |
3.2.4 老年人健康状况 |
3.3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挑战 |
3.3.1 对养老服务机制的挑战 |
3.3.2 对养老服务方式的挑战 |
3.3.3 对养老服务内容的挑战 |
第4章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
4.1 社会养老服务机制的发展现状 |
4.1.1 法制建设 |
4.1.2 政策规划 |
4.1.3 理念转变 |
4.1.4 监管变革 |
4.2 社会养老服务方式的发展现状 |
4.2.1 居家养老服务 |
4.2.2 社区养老服务 |
4.2.3 机构养老服务 |
4.3 社会养老服务内容的发展现状 |
4.3.1 生活照料 |
4.3.2 经济援助 |
4.3.3 医疗保健 |
4.3.4 精神慰藉 |
第5章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5.1 社会养老服务机制的问题 |
5.1.1 社会养老服务法制不健全 |
5.1.2 社会养老服务政策存在局限性 |
5.1.3 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理念有偏差 |
5.1.4 社会养老服务监管不完善 |
5.2 社会养老服务方式的问题 |
5.2.1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
5.2.2 社区养老服务信息传递不畅 |
5.2.3 机构养老服务结构失衡 |
5.2.4 社会养老服务方式的共性问题 |
5.3 社会养老服务内容问题 |
5.3.1 生活照料使用率低 |
5.3.2 经济援助水平较低 |
5.3.3 医疗保健与养护服务融合不畅 |
5.3.4 精神慰藉缺失严重 |
第6章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
6.1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问题成因分析的理论基础 |
6.2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问题成因的分析框架 |
6.2.1 X-Y-Z三维分析模型 |
6.2.2 基于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二维分析模型 |
6.2.3 养老服务政策文本选择及编码 |
6.3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问题成因的分析结果 |
6.3.1 政策工具维度的分析结果 |
6.3.2 政策工具类型分析 |
第7章 发达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经验借鉴 |
7.1 发达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 |
7.1.1 高度市场化的美国模式 |
7.1.2 以社区照顾为中心的英国模式 |
7.1.3 有限政府责任的德国模式 |
7.1.4 以介护保险为特色的日本模式 |
7.1.5 社会福利主义的瑞典模式 |
7.2 发达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 |
7.2.1 清晰的养老服务主体责任划分 |
7.2.2 完善的养老法制体系 |
7.2.3 专业的服务输送渠道 |
7.2.4 有效的监管与专业评估 |
第8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重点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机制 |
8.2.2 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地位 |
8.2.3 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 |
8.2.4 扭转机构养老服务的不均衡格局 |
8.2.5 持续加大医疗资源供给力度 |
8.2.6 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智能化 |
8.2.7 改善人才供给格局,变不良循环为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013-2018 年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一览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新型财产抵押养老保险模型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A银行老年客户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贾熠宸.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智慧养老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D]. 张昊. 吉林大学, 2020(03)
- [3]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研究[D]. 万亚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论我国反向抵押权的构建[D]. 孙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我国养老规划目标和政策主题演化关系研究 ——基于1978-2019年政策文本分析[D]. 王雪岚.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6]农村康养信息平台研究[D]. 杨鹏程.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三支柱”视域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策略研究[D]. 薛麒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我国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支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娟.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9]特色小镇养老地产项目运营模式研究 ——以仪征月塘特色小镇为例[D]. 杨洋.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10]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研究[D]. 孙碧竹.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