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世界》2003年第1期有奖知识竞赛题

《儿童世界》2003年第1期有奖知识竞赛题

一、《孩子天地》2003年第1期有奖知识竞赛题(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2020)在《我们的初心与使命》文中研究指明|策划人小语|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知道吗,《婚姻与家庭》杂志今年35岁了。1985年11月6日,当时由全国妇联主管、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主办的《婚姻与家庭》正式创刊。35年来,《婚姻与家庭》始终不忘初心,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家庭领域动态,见证婚姻家庭变迁,记录中国家庭故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弘扬优良文明家风,引领千千万万家庭共同成长。

孙浩[2](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反映了一个成熟的政党和充满生机的国家在理论和信仰上的忠诚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政党,从成立之时起就将文化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深刻认识到其对国家、民族、人民发展的重要性。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时刻,既需要深厚的物质支撑,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也难以实现伟大复兴。文化的意义和作用表征着对文化自信的迫切需求,而中国伟大实践的巨大成就铸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催生着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立足时代特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对文化不断深化认识、实践、总结而形成的高度自信。其本质是精神自信。其特征是在不断推进与发展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实践和传统文化科学融合,为文化自信提供科学依据;在发展的载体上,能既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同时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文化注入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科学内涵。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观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者的有机统一。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立足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的培育和建设,要深化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打造文化自信观的灵魂。既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时代内涵,并与世界各族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文明提供精神指引,也要直面我国与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着力提出具有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马琳琳[3](2019)在《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稳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对作为党的青年工作助手、重要社会支柱的共青团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专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定位指明方向、对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在为党培养储备青年人才、团结动员青年群众围绕党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引导青年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服务群众和维护青年群众权益、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共青团仍然面临着各种因素诱发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即“四化”问题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还无法有效满足各阶层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既需要在共青团改革既有成果基础上在实践层面的持续推进,也需要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因此,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力争突破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散、思想理论基础梳理和历史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对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缺乏宏观把握等不足,从中共党史学的角度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以历史为启示,以问题为导向,在对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求本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建党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分析青年群体因时代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需求,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之策。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群体全面解放与发展的途径以及党如何引领青年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界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理论内核;再通过系统梳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对不同历史阶段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揭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时代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群体总体特征的变化,在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及其各项工作革新的过程中,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原则、组织环境营造等组织内外部生态建设方面的特色。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从社会主义青年团星星之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全国各地点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燎原之势遍及城乡各行各业,到“文化大革命”的沉沙折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新整顿、恢复、发展及全面活跃的历史进程,并梳理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思想引领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及成就,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先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共青团纳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革故鼎新、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资源、新平台;再结合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些新变化对共青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四化”问题。第五部分在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思路与理念,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组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增强青年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发展之策。总之,从中国共青团的实践历程来看,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以及对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继续继承发扬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抓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正视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中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新突破,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王玲[4](2019)在《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亲子酒店开发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旅游业得到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发展条件。随着家庭两孩政策的出台,亲子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已经出现并迅速普及。亲子旅游的旅游需求趋于舒适和深入,呈现定制和个性化,对旅游相关企业提供的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化的要求。随着亲子旅游的普及,亲子酒店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近年来,其数量在迅速增长。亲子酒店与父母和子女有关概念为主题,将经营者和亲子消费群体的个人需求整合到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中,使旅客能够享受到贴心且具有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在旅游项目当中加入亲子服务,为旅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使旅客感受到了亲子互动的乐趣,知识和刺激。亲子关系是现代社会中国最重要的家庭关系。亲子酒店是顾客需求升级和酒店市场竞争加剧的产物,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加剧,但国内的酒店亲子产品并没有满足顾客的需求,存在严重的产品设计单一、同质化程度较高、缺乏创新,市场推广不力等问题,从而使得亲子酒店市场成为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中最主要却又几乎最空白的部分。为了解决酒店亲子产品无法使市场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问题,本文将酒店亲子产品需求作为着手点,对影响酒店亲子产品需求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酒店亲子产品开发设计对策。本文根据国内外亲子旅游的研究文献对亲子旅游、亲子酒店进行概念界定和相关特征解析,又根据旅游需求偏好理论、服务接触理论等,建立了相关理论框架。依据理论梳理和初步的问卷调查整理,总结出亲子旅游关注的几个重点,经过进一步的优化分析,总结出亲子酒店的六个需求因素为安全性、周到性、响应性、趣味性、教育性、情感性。并根据该需求因素设计问卷,选取旅游业发展较好且亲子旅游需求较多的天津地区进行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确定各需求要素的重要程度。六个需求特性重要性排列顺序为,安全性第一、教育性和情感性位居第二、之后分别是响应性和趣味性,而周到性虽然也是六个重要的需求特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但与其他五项相比重要性相对略低。结合亲子酒店市场现状及目前开发设计的不足,提出亲子酒店设计原则为:(1)解决人们关注之首的安全问题;(2)规范亲子酒店硬件标准;(3)结合优势资源营造亲子游温馨氛围;(4)突出产品主题特色、丰富亲子旅游活动内容;(5)增强活动参与性功能;(6)注重产品开发层次性;(7)平衡家长和孩子的共同需要。最后通过质量屋的构建,并依据设计原则,将顾客需求要素转化为亲子酒店的各服务接触环节的设计要素,对酒店外观及大堂、酒店客房、酒店餐厅、酒店休闲娱乐区域的硬件设施及亲子服务、亲子活动进行开发设计,为亲子酒店提供优化方案与思路。

赵佳慈[5](2019)在《影子教育:城市中间阶层的育儿焦虑与行为选择 ——基于上海C教育机构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间阶层群体不断壮大。但是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保护机制的不完善,使中间阶层的生活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他们对自身的阶层地位下滑充满了焦虑,在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一线城市,这种焦虑又进一步表现为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忧虑。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中间阶层育儿焦虑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相关行动者的选择及其逻辑,有助于丰富阶层研究和影子教育相关研究,同时在促进教育平等、改善教育环境以及更好地理解阶层群体心态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以上海C教育机构为例,以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理论视角,利用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收集资料,试图分析:在社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中间阶层的育儿焦虑是如何被影子教育机构渲染和强化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相关行动者的选择及逻辑分别是什么,这种选择又会对社会有何影响。因此本文从中间阶层影子教育选择的背景展开,探究中间阶层群体育儿焦虑心态形成的社会根源和现实需求,继而分析影子教育机构对中间阶层群体焦虑的强化作用,接着阐释机构和家长对学生的共同规训,以及这种规训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最后探究中间阶层育儿模式和社会心态的转变。研究发现:首先,不断加剧的社会结构分化和严峻的教育形势催生了中间阶层的育儿焦虑,中间阶层作为文化资本较为丰富的群体,对子女教育尤为重视,对优质教育资源也有着更大的需求;其次,这种焦虑在影子教育机构的宣传下进一步被渲染和强化,超前性、系统性的授课体系和区隔性的班级设置拉开学生差距的同时,也加深了父母的焦虑感;再次,影子教育机构作为一种课外的“学校”形式,和家长一起,形成对学生的规训权力,学生们面对这种规训和学业压力,有的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试能力,有的产生厌烦情绪,基于子女不同的学业表现,家长们对影子教育成果进行了反思;最后,作为一种课外的“学校”,影子教育对阶层文化资本的积累和阶层再生产有较大影响,同时影子教育的成果需要中间阶层对子女的辅导加以巩固。

董玉成[6](2018)在《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活动,我国基础教育有着庞大的解题活动累积起来的解题知识,不少国际学者亦称中国是一个解题大国,对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充满好奇。但我国学界以解题知识作为研究对象的讨论却并不多,并且研究主要集中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解题研究内容的描述和某些特征的简略介绍。本研究试图对我国解题进行一个有历史纵深的探讨,即从源头开始把数学解题放在一个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视察。尤其以知识社会史的视角,对解题知识的生产和制造机制、传播、影响、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研究。同时考察外部要素与解题知识生产、制造、传播、影响、局限性的关系。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1)我国有关题和解题的基本概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自1904年现代学校建立以来,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求解的研究发展到今天有一些什么重要变化?谁是它的主要生产者?如何制造与传播?动力机制怎样?(2)我国社会变革、中西方数学及教育传统、国际问题解决等因素对我国数学解题知识有何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历史的文献分析的方法。文献来源包括读秀、中国知网、万方学位、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CADAL)、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总平台等。通过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现代题-解(答、证明)是西方数学东渐并在数学及教育“西化”后而出现,但有关解题的叙述系统要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才趋于稳定。第二、我国数学解题知识在数量和范围的巨大增长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不仅针对各年级,各种考试的习题集大增,各种题型研究,习题理论,解题理论也不断出现。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从心理学视角研究解题的开始增多。第三、在解题知识的制造生产和传播上,我国解题知识生产经历了五个阶段,明末到甲午战争前,解题知识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传教士及国内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助手的翻译和编译,此时的机构主要是传教士内在编译部门和我国自己成立的翻译机构。甲午战争后到四十年代末,大量日本、欧美国家的解题知识被翻译或编译,其生产者主要是留学生,三十年代后本土生产解题知识则开始占据主流,这段时间有大量的一线教师和大学教师参与了生产,其制造和传播主要依赖于象商务印书馆等私营出版机构。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一阶段的解题知识主要分布于期刊、教学法、解题指导、自学丛书、习题集及教材,使问题和题解得到了极大丰富,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于苏联,出版发行则主要由国有机构承担。第四阶段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是一个内容、面向极为丰富繁杂的时期,解题知识来源广泛,大部分出版社参与其中,是被批评为“题海战术”的时代。第五个阶段是本世纪近二十年。本世纪解题研究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数学教育博士,研究所和工作室等新的学术职位和研究机构已经出现,正促进解题知识的生产和制造。第四、在知识类型上,我国绝大部分解题知识属于经验性知识,很少部分是实证性知识。而经验性知识和一些实证得到的知识又可称之为方法类知识,即其目的或价值是为了如何解决某种数学问题,这类知识我们又可称之为解释性知识,它们是伴随解释和传播已有数学学科知识的过程而出现。第五、社会思潮、中西方数学和教育及西方解题知识对我国解题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数学的东渐是西方传教士传教不可得的副产物,西方宗教之所以难以在中国传播是因为中国并没有宗教传统,利玛窦挟伽利略、开普勒在使用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转而向徐光启等高层知识分子推销数学,但由于我国数学从未进入传统主流思想只被认为是小艺且传统数学精华的传承已中断,所以这些送来的数学均未能传播开来。再加《几何原本》这种演绎结构的数学大异于中国问答术草结构的数学着作,显然演绎结构的数学是不利于教学的,其作为教材必须做进一步解释和添加例题,而中国式数学着作是可以直接作为教材的,在没有对其做进一步加工的前提下自然不利于传播。我国后来的解题辅导类出版物显然是回归了问答术草的传统。到清,传教士显然认识到中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于是兴办学校,数学作为教会学校的课程终于得到传播。由于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国逐渐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开始主动拿来数学,并在考试文化的深刻影响下现代数学知识最终被广泛生产和传播。而传统数学在改良、革命和改革的语境里若隐若现。第六、就解题研究来说,我国数学解题研究即使在49年后,其主题仍然主要源自国外,但显然,不管是否倡导传统,其底色被中国传统教育、数学及考试文化打下了深沉烙印,解题知识表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用数学以外的视角来对解题进行研究较少见到。对problem solving的翻译、理解在不同时代我们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涵义。

张嘉欣[7](2018)在《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革故鼎新、承上启下、反思与重构并存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各个领域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体制,消除文化大革命对教育、文化领域的消极影响,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历史知识便显得尤为必要。历史通俗读物做为传播历史知识最为普遍的载体,得到了国家与史学界的高度重视。于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通俗读物编写出版的高潮。史学工作者秉承着材料上尊重史实,内容上简明扼要,情感上宣传爱国主义的原则,在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新编写数量大概有一千多种,体裁包括史话体、传记体、故事体、问答体、图解体、历史散文、游记多种形式,种类包括通史类、断代史类、历史常识类、文化知识类、中国革命史类、地方史类、民族史类、中外人物传记类、文物遗产类、经济科技史类等。这批历史通俗读物要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就需要通过一定途径将读物传播给更多的受众。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市场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84年进行的首届“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的评选,为广大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出版树立标杆的同时,也吸引了社会各阶层对历史通俗读物的关注,推动了优秀读物的出版发行。以“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为代表的大规模读书活动,参与人数达数千万,覆盖职工、农民、青年、少年儿童等不同职业年龄人群,配有专题讲座、书刊评介、读书演讲、读书征文、知识竞赛、读书研讨、论文答辩等辅助形式,设有专门评价激励机制。有效的保证了阅读效果,加快了历史通俗读物向大众的传播速度。同时,在全面改革的浪潮中,图书发行机制开始多样化,地方出版社自主性增强,民营书店、个体书摊兴起。在自负盈亏的体制下,图书发行销售机构加强了对新出版读物的宣传,并通过参加各种书市、书展多渠道促进读物尽快流向读者。从上百万的发行量和再版量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阅读者多,社会需求旺盛;从现有的报纸杂志书评对这些读物的好评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质量较高,影响力大;从读书活动等普通读者的反馈资料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在受众中流传广,推动了历史知识在民间的普及。

张晓利[8](2017)在《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 ——以石家庄市职教中心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教育部2009年)指引下,我们把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光投注在“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上。通过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课堂实践,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所追求的对于个人适应生活并创造生活、立足现实并超越现实的价值取向。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重点对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实施的有利因素,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针对在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过程中存在的教师深厚理论缺失,“生活化”教改思想不坚定,课堂设计不严谨,界限模糊,“走形”等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第二、三章着重阐释了自己在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过程中的设计与实践。一是关注学生“职业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设计与实践,包括结合所学专业,强化“职业意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重视说、写能力,立足“实际应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主要从突出职教特色,把握职业定位;注重专业特点,体验职业情境;结合专业知识,强化口语交际训练;重视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二是融入“社会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设计与实践,包括以“人”为本,服务终身发展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链接学生生活,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主要从联系社会现实,进行人文教育,关注学生精神生活;重视课外阅读,积累间接经验,服务终身学习;变换多种方式,链接学生生活,渗透各种能力;唤醒生活经验,培养创新意识,锻造创造型人才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第四章则阐述了自己为适应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需要,在教学评价机制上所做的变革与实践。对教学评价机制变革的原因、契机,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原则、特点以及在实践中的实例分析,形成性评价系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王金娜[9](2017)在《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文中研究指明再生产理论主要研究统治阶层与劳工阶层再生产,认为家庭阶层背景与学校教育能“自动符应”,强调阶层结构而非行动者的力量,没有考虑到阶层内部个体的差异性。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的教育政策,对中产阶层子女为主的白云小学和劳工阶层子女为主的蓝天小学进行田野调查,对20位母亲、4位父亲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场域、权力、符码理论探究中产阶层再生产如何在“国家支配教育实践”和中产阶层母亲“适应”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提出国家与中产阶层母亲同时发挥作用,兼具教育优势和教育风险,包含阶层惯习再生产和学业成就再生产的中国中产阶层再生产理论,即“新再生产”理论。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主要包括密集教育干预、教育选择、教育应对和教育参与。这四种教育卷入分别与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家校合作政策的“家长责任”偏好相关。其中,前两种政策偏好具有明显的中产阶层性,契合中产阶层母亲的阶层惯习,给其子女带来潜在教育优势;“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对中产阶层和劳工阶层母亲均有利与弊,不具有中产阶层性;“家长责任”偏好反映某些中产阶层母亲的利益诉求,具有不完全的中产阶层性。田野调查发现,尽管两所个案小学的教育实践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教育改革政策支配下的教育实践具有弱国家、强市场、强家长的“家长主义”偏好。弱国家功能体现在两所小学的“教育功能”弱化、X市小学教育系统的“选拔功能”弱化;强市场功能体现在X市公办学校的就近入学制度、民办学校制度、课外补习场域的兴起与白云小学的“半精致型教育符码”;强家长责任体现在两所小学的家校合作制度。“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不仅要求家长“占有”资本,而且要求发挥个人能动性“有效激活”资本“适应”实践,才能实现阶层再生产。这使得教育获得主要依赖父母的资本和主体性,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和努力,因而存在教育风险。面对“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大多数中产阶层母亲能“有效适应”。她们在情感资本的推动下,激活惯习、发挥主体性,采用各种策略激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成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情感资本包括教育责任感、高教育期望、教育焦虑和教育操心,由女性的性别结构、中间层的社会地位、教育场域共同作用而成,主要被中产阶层母亲所占有,是她们成为新再生产行动者的根本动因。除此之外,惯习、场域和主体性都是中产阶层母亲教育卷入的动力因素。我国中产阶层再生产有先后进行的两条路径。第一,小学中年级以前以阶层惯习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教育责任感”的推动下,激活中等趣味、个性化性情、科学育儿偏好,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实施密集教育干预,培养孩子具有主体性且知识素养、兴趣特长、文化品位等全面发展;再选择表意性秩序相对开放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博放惯习”。劳工阶层母亲实施粗放教育干预,让孩子就读表意性秩序封闭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大众惯习”。第二,小学中、高年级以后以学业成就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较高“教育期望”的推动下,受被建构的中小学场域、母亲所在的“体制内工作”场域、“热知识”等影响,激活“苦行”性情、“非学校化”性情、风险意识,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选择优质而精致的补习班、“团课”等策略实施精约式教育应对;在“教育焦虑”的推动下,受地方性知识影响,激活“追求教育优势”性情、“阶层惯习排斥”性情,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以房择校、证书择班、考试择班进行教育选择;在“教育操心”的推动下,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以个人活动的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并使用与教师保持平等的不平等关系的策略进行教育参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有利于孩子学业成就再生产,但也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劳动阶层母亲因资本、惯习的影响,给孩子报低质或不报课外补习班、无力教育选择、消极教育参与,不利于孩子学业成就的获得,但学习负担得以减轻。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阶层惯习与学业成就关联性不大,阶层惯习对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独立价值。然而,阶层内部存在差异性,并不是所有中产阶层母亲都能适应“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时间资本匮乏和居住位置偏远阻碍密集教育干预;“新型读书无用论”、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阻碍“精约式教育应对”;教师的专断权力,以家委会、信任为表现形式的集体社会资本的匮乏抑制参与学校教育;教育学类知识抑制参与家庭教育;孩子中等以下的学业资本量,母亲坚守师德惯习、重视知识惯习、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优越惯习阻碍与教师互动。其中,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使母亲成为反思性行动者、抵抗者。另外,激活资本未必产生教育利润,错过最佳时间、与教师保持绝对平等关系的激活资本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获得。这使得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多样性和风险性。因而,有必要增强学校教育功能、规范课外补习机构、弱化教育“分流”机制、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通过增加“国家责任”改变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以破解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阶层间义务教育不公平日益凸显、中产阶层子女学业负担日益沉重的难题。

张娣[10](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孩子天地》2003年第1期有奖知识竞赛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孩子天地》2003年第1期有奖知识竞赛题(论文提纲范文)

(1)我们的初心与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策划人小语|
引领家庭建设
    宣传男女平等
    弘扬优良家风
    关注家庭教育
记录时代印记
    记录不是一篇报道,而是持续关注与长期跟进
    记录不只是关注新闻事件,更要关注新闻背后鲜活的个体
    记录不只是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更要传递温暖与关怀
    我们也记录时代洪流中女性的家国情怀
见证家庭变迁
    见证择偶方式的变迁
    见证婚姻观的变迁
    见证家庭结构的变迁
关注权益保护
    关注现实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注群众需求,普及法律知识
服务心系读者
    生活帮助
    情感解惑
    健康服务
    法律援助
    心理疏导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的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文化自信观提供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二)列宁的文化观
    二、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观的基石
        (一)中华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的丰富内容
        (二)中华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的源头滋养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探索和创新是文化自信思想的来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思想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思想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思想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探索的实践基础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的本质与特征
    一、文化自信观的内涵与本质
        (一)文化自信观的内涵
        (二)文化自信观的本质
    二、文化自信观的特征
        (一)文化自信观的“合”
        (二)文化自信观的“立”
        (三)文化自信观的“强”
    三、文化自信观是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
        (一)文化自信观的理论逻辑
        (二)文化自信观的历史逻辑
        (三)文化自信观的现实逻辑
        (四)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文化自信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深化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二)有效利用现代科技和市场调配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三)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三、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自信
        (一)弘扬中国精神,凝聚精神力量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
    四、打造文化自信观的灵魂
        (一)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建设网络文化意识形态主阵地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的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对国内的意义
        (一)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支撑
        (二)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化自信是坚持“三个自信”的精神根基
        (四)文化自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
        (五)文化自信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有力武器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推动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意义
        (一)推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推行“一带一路”倡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一)青年是重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二)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先进青年组织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青年观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三)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特色
    一、共青团的组织性质
        (一)跟着共产党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
        (二)领着青年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三)与青年同步走: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
    二、共青团的组织结构
        (一)共青团组织的结构形态
        (二)共青团纵横网状结构的优势
    三、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一)共青团“三个服从”的原则
        (二)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
        (三)共青团民主选举制度
        (四)上下级团组织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制度
        (五)共青团集体领导制度
    四、共青团的组织职能
        (一)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五、共青团的组织环境
        (一)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二)共青团与全国青联的关系
        (三)共青团与全国学联的关系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轨迹
    一、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前奏
        (一)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思想前奏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的组织奠基
        (三)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力量储备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开创
        (一)占领思想高地:开展面向青年的教育宣传
        (二)发动有生力量:革命运动中对青年的组织动员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序深入
        (一)政治学习中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主义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工作的中断与初步恢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一)共青团的工作由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全面活跃
        (二)共青团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探索
        (三)共青团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六、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理论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思想保障
        (三)坚持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工作重点
        (四)坚持融入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
第四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更高期待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三)新型城镇化为扩大共青团覆盖面奠定基础
        (四)社会组织发展为共青团职能发挥提供平台
    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青年群体结构多元分化影响共青团工作覆盖力
        (二)青年思想与需求多样化影响共青团工作引领力
        (三)组织资源有限供给与离散影响共青团工作组织力
        (四)行政化与机关化风气遗存影响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第五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理念
        (一)以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原则
        (二)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核心
        (三)完善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二、中国梦视域下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
        (一)“中国梦”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定位
        (二)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的多元化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
        (一)共青团网络工作的新环境
        (二)共青团对青年网络话语体系的把握
        (三)共青团构建新媒体话语体系的新理念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一)青年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重要变量
        (二)成为“枢纽型组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三)跨界搭台:增强共青团的枢纽性有效途径
        (四)扁平化与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益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亲子酒店开发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质量功能展开分析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亲子旅游
        2.1.1 亲子旅游概念
        2.1.2 亲子旅游需求特征
    2.2 亲子酒店
        2.2.1 亲子酒店内涵
        2.2.2 亲子酒店功能
        2.2.3 亲子酒店市场分类
    2.3 服务接触
        2.3.1 服务接触的内涵及其扩展
        2.3.2 服务接触扩展模型
        2.3.3 酒店服务接触
第3章 亲子酒店顾客需求的初步调查分析
    3.1 问卷内容设计
    3.2 数据获取方法
    3.3 初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1 关于亲子旅游消费群体基本情况
        3.3.2 基于个人偏好的初步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4章 亲子酒店的质量功能展开
    4.1 质量功能展开概述
        4.1.1 质量功能展开的概念
        4.1.2 质量功能展开的整体设计过程
        4.1.3 质量功能展开的常用调查方法
    4.2 亲子酒店QFD模型构建
        4.2.1 顾客需求重要度的问卷调查分析
        4.2.2 顾客需求重要度
        4.2.3 质量特性展开
        4.2.4 亲子酒店竞争者评估和竞争性评价
        4.2.5 质量屋模型构建
        4.2.6 小结
第5章 亲子酒店顾客需求开发与产品设计
    5.1 亲子酒店顾客需求开发
    5.2 亲子酒店产品设计
        5.2.1 亲子酒店的外观及前厅设计
        5.2.2 亲子酒店客房设计
        5.2.3 亲子酒店餐厅设计
        5.2.4 娱乐休闲区设计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影子教育:城市中间阶层的育儿焦虑与行为选择 ——基于上海C教育机构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间阶层的心态及自我认知
        1.2.2 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
        1.2.3 关于影子教育功能与机制的研究
        1.2.4 对以往研究的评论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影子教育
        1.3.2 中间阶层
        1.3.3 文化再生产
        1.3.4 焦虑
    1.4 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1.4.1 理论视角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社会分化与中间阶层育儿焦虑的产生
    2.1 社会分化与社会风险的加剧
        2.1.1 社会结构分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2.1.2 不断增加的社会风险:中间阶层面临的挑战
    2.2 中间阶层影子教育选择的现实需求
        2.2.1 文凭贬值与知识爆炸带来的不确定性
        2.2.2 趋于应试: 选拔标准单一化的必然
        2.2.3 择校: 优质教育资源供需不均衡下的选择
        2.2.4 “减负”政策的悖论: 校内“减负”与校外“增负”
    2.3 中间阶层的群体期望与教育选择
        2.3.1 比较与从众: 中间阶层的群体压力
        2.3.2 望子成龙与望女成凤: 中间阶层对子女的成就期望
        2.3.3 “牛娃”养成之路: 文化氛围的熏陶与资源环境的提供
    小结:城市中间阶层育儿焦虑的社会根源
第3章 从招生到授课: 影子教育机构对育儿焦虑的渲染与强化
    3.1 课外辅导机构的招生与管理模式
        3.1.1 多元性与持续性的招生模式
        3.1.2 校区管理模式的统一化与信息化
    3.2 课外辅导机构的课程设置与班级分配
        3.2.1 课程安排的系统性
        3.2.2 区分: 按入学测试分班制
        3.2.3 分化: 机构制造焦虑的逻辑
    3.3 课外辅导机构的技术控制与培优体系
        3.3.1 时间控制与教育活动的智能化
        3.3.2 回应升学焦虑:培优体系与对标升学
    小结: 中间阶层育儿焦虑的凸显
第4章 期望之下的规训:中间阶层的影子教育选择及其效应
    4.1 教育选择之初
        4.1.1 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
        4.1.2 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
    4.2 规训与动力下的成长
        4.2.1 知识的权威性: 课堂对学生的规训
        4.2.2 动力驱动: 学业表现与奖励机制
    4.3 主动学习——良好习性的养成
        4.3.1 良好学习惯习的养成路径
        4.3.2 竞争下的童年:重视排名
    4.4 消极应对——繁重课业压力下的状态
        4.4.1 不佳的课堂表现与家庭辅导缺失
        4.4.2 对作业与考试的厌烦
    小结:家校的共同规训对学生的影响
第5章 认可、彷徨与放弃: 焦虑心态以及育儿模式的转变
    5.1 教育选择之后
        5.1.1 对影子教育成果的认同
        5.1.2 对影子教育成效的犹疑: 向现实妥协与从众
        5.1.3 焦虑之后的取舍: 放弃补习
    5.2 中间阶层群体教育过程中的纠结矛盾与试错
        5.2.1 “超前学”与“顺其自然”的矛盾
        5.2.2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选择
        5.2.3 “国内体制”与“国际体系”的纠结
    5.3 亲职角色和辅导方式的转变
        5.3.1 城市中间阶层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角色
        5.3.2 辅导方法和心态的转变
    小结: 影子教育效果评价与家长辅导方式的转变
第6章 影子教育、育儿焦虑与阶层再生产
    6.1 育儿焦虑的多重维度与动态发展
        6.1.1 从学业成绩到社会风险:育儿焦虑的多重维度
        6.1.2 焦虑心态的动态发展
    6.2 影子教育的区隔机制与社会分化作用
        6.2.1 影子教育区隔机制的表现
        6.2.2 影子教育的分化作用
    6.3 文化资本的积累与阶层再生产
        6.3.1 影子教育中文化资本的积累与传递
        6.3.2 家庭在文化资本塑造中的作用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6)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题记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概念与方法
    2.1 概念及界定
    2.2 研究框架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
    3.1 知识的社会视角
    3.2 我国数学解题知识研究综述
第四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源流
    4.1 数学解题概念体系的形成
    4.2 解题知识内容的演进
第五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5.1 明、清至民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5.2 新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第六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性质和特征
    6.1 数学解题知识的性质
    6.2 数学解题知识的特征
第七章 中西方数学及教育交汇中的数学解题知识
    7.1 中国传统数学和送来的数学
    7.2 拿来的数学及教育与传统
    7.3 改良革命改革语境中的数学解题知识
第八章 国际视野里的数学解题研究
    8.1 主流数学解题研究:从经验到理论
    8.2 数学解题知识的国际交流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简历和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7)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前人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
    1.1 编写原因
    1.2 编写成就
    1.3 编写原则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传播
    2.1 首届“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的评选:国家层面的倡导
        2.1.1 评选缘由及经过
        2.1.2 获奖作品的广泛传播及社会影响
    2.2 国家推动下的读书活动与历史知识的传播
        2.2.1 职工读书活动
        2.2.2 青年与少儿读书活动
        2.2.3 乡村读书活动
    2.3 历史通俗读物的商业化传播运行
        2.3.1 出版发行行业的新变化对历史通俗读物传播的促进
        2.3.2 书刊宣传与翻译对传播的促进
        2.3.3 书市、书展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接受
    3.1 从出版情况看读物的接受
        3.1.1 书籍发行量
        3.1.2 书籍再版量
    3.2 从专业工作者看读物的接受
        3.2.1 专业人员作序
        3.2.2 专业书评
    3.3 从普通读者看读物的接受
    3.4 1990年代读物对1980年代读物的接受
        3.4.1 对编纂体裁的接受
        3.4.2 思想与传播方式的接受
结语
附录A 1978-1989年主要新出版历史通俗读物
附录B 1980-1989年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历史通俗读物
附录C 1985香港“中国书展”参展历史通俗读物目录
附录D 20世纪1980年代报刊杂志历史通俗读物书评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 ——以石家庄市职教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反思
    第一节 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实施的有利因素
        一、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
        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统一规划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三、教师教改意识的增强
    第二节 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化”教改思想不坚定,缺乏深厚理论的支撑
        二、教师课堂设计不严谨,界限模糊,“走形”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节 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实践中问题解决的途径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教改思想
        二、处理好课堂设计中的几种关系,突出职教特色
第二章 关注学生“职业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第一节 结合所学专业,强化“职业意识”
        一、突出职教特色,把握职业定位
        二、注重专业特点,体验职业情境
    第二节 重视说、写能力,立足“实际应用”
        一、结合专业知识,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二、重视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
第三章 融入“社会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第一节 以“人”为本,服务终身发展
        一、联系社会现实,进行人文教育,关注学生精神生活
        二、重视课外阅读,积累间接经验,服务终身学习
    第二节 链接学生生活,培养合格人才
        一、变换多种方式,链接学生生活,渗透各种能力
        二、唤醒生活经验,培养创新意识,锻造创造型人才
第四章 适应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变革与实施
    第一节 适应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变革
        一、教学评价机制变革的原因与契机
        二、适应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语文评价机制的“三变”
    第二节 石家庄市职教中心形成性评价系统的实施
        一、石家庄市职教中心适应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形成性评价系统
        二、实施这一评价体系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 个人意义
        (二) 理论意义
        (三)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中产阶层的相关研究
        (二) 父母教育卷入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现场的选择
        (二) 访谈对象的选择
        (三) 资料收集的方法
        (四)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五、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一) 基本概念
        (二) 分析框架
第一章 阶层再生产的理论视野
    一、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机制
        (一) 首属效应:家庭资本与教育分层
        (二) 次属效应:家庭选择与教育分层
    二、学校的再生产机制
        (一) 经济再生产机制
        (二) 文化再生产机制
    三、家长教育卷入的再生产机制
    四、未来的路径:“国家支配-母亲教育适应”的再生产机制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干预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高资本化
        一、精致型符码的概念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三、新课程改革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四、素质教育的“高资本化”
    第二节 个案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
        一、白云小学表意性秩序的相对开放性
        二、白云小学工具性秩序的封闭性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密集教育干预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密集教育干预的主导者与教育责任感
        二、密集教育干预的符码类型与特征
        三、密集教育干预的过程
        四、密集教育干预的动因
        五、密集教育干预的阻碍因素
        六、密集教育干预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应对
    第一节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一、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二、个案学校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小学教育选拔功能的弱化
    第二节 课外补习场域的形成与阶层再生产
        一、课外补习机构的崛起与监管缺失
        二、课外补习机构作为阶层再生产的新工具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精约式教育应对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精约式教育应对的主体与高教育期望
        二、精约式教育应对的过程
        三、精约式教育应对的动因
        四、精约式教育应对的阻碍因素
        五、精约式教育应对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义务教育的“分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选择
    第一节 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与教育不公平
        一、重点学校政策与“就近入学”的教育不公平
        二、民办教育政策与民办学校的阶层排斥
        三、重点班制度的教育不公平
    第二节 教育实践的“分流”偏好:X市重点学校场域与“王牌”资本
        一、重点高中场域与高升学率
        二、重点初中场域与特权、重点校制度
        三、重点小学场域与中上阶层家长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选择的主体与教育焦虑
        二、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标准
        三、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动机
        四、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过程
        五、中产阶层母亲教育选择的动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参与
    第一节 家校合作政策的教育责任转移:由“教师责任”到“家长责任”
        一、建国后到20世纪末之前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二、21世纪初家长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第二节 家校合作实践的“家长责任”偏好:个案学校的家校合作制度
        一、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制度
        二、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制度
        三、两所个案学校家校合作制度的异同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参与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参与的主体
        二、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学校教育与集体社会资本
        三、半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家庭教育与个人社会资本
        四、中产阶层母亲与教师的互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再生产:国家支配与母亲的教育适应
    第一节 国家支配下中产阶层再生产的教育优势与教育风险
        一、教育优势:教育改革政策偏好的中产阶层性
        二、教育风险: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
    第二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适应:新再生产的行动者及两条路径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
        二、阶层惯习再生产
        三、学业成就再生产
    第三节 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路径:从“家长主义”偏好到“国家责任”
        一、增强学校教育功能
        二、弱化教育“分流”机制
        三、规范课外补习机构
        四、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孩子天地》2003年第1期有奖知识竞赛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们的初心与使命[J]. 本刊编辑部.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0(11)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研究[D]. 孙浩.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3]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亲子酒店开发与设计[D]. 王玲.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8)
  • [5]影子教育:城市中间阶层的育儿焦虑与行为选择 ——基于上海C教育机构的经验研究[D]. 赵佳慈.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6]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D]. 董玉成.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D]. 张嘉欣.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 ——以石家庄市职教中心为例[D]. 张晓利.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9)
  • [9]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D]. 王金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儿童世界》2003年第1期有奖知识竞赛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