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全在全国中医药信息交流暨《中药材》第五次编委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全在全国中医药信息交流暨《中药材》第五次编委会议上的讲话

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德权副局长在全国中药信息交流暨《中药材》杂志第五届编委会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毛和荣[1](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本刊讯[2](2019)在《“《中药材》杂志第八届编委会暨第六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文中研究表明[本刊讯]由《中药材》杂志社、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植物保育委员会、医药经济报、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全国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平台协办,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中药材》杂志第八届编委会暨第六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于2018年11月3~5日在广州市隆重召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主席任德权,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吴海东,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处处长石上梅,国家药

郑文科,魏建和,陈士林,孙晓波,马双成,张伯礼[3](2018)在《中药材品质提升基地共建共享模式和发展策略》文中认为中药材在我国健康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其整体质量有待提升,亟需规范。探索形成有效的组织机制及行业模式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应运而生。联盟以追求中药材品质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进中药材GAP建设。联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经济与科技合作的平台,其宗旨是以各成员单位的中药材道地资源发展需求与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引导推进道地品种规范化、规模化现代中药农业企业的建设为重要内容,努力拓展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探索建立产需结合衔接下的药材质量、产量、价格可控的现代中药农业生产新组织体系。为中药产业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服务13亿人民、服务人类,提供优质可持续中药材资源。联盟成立6年以来,围绕着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植物保护、饮片炮制、供需对接、药材标准、扶贫、良种繁育等关键环节开展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在此期间,联盟还提出了"三无一全"的基地概念,要求盟员单位要率先达到"无硫加工、无黄曲霉素污染、无公害,全程可追溯"的标准,为行业树立标杆。

安定祥,刘艳春[4](2018)在《岐黄创医药 仁术传千载——庆阳市建设全国岐黄文化传承基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文中认为甘肃庆阳,是中医鼻祖岐伯故里,岐黄文化的发祥地。本文阐述了在近10多年时间内,庆阳市岐黄文化研究工作在历史考证、理论研究、遗迹建设、学术交流、产业开发、宣传推介等多个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工作路径和经验体会。在当前大力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形势下,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李婧[5](2017)在《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祖祖辈辈积累的智慧结晶和珍贵财富。华夏文明之所以延续几千年生生不息,中药可谓功不可没。中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并且也逐渐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的疗效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中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也逐渐被清楚地研究,同时中药有着许多西药无法比拟的优点,大力发展中药产业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也能为现代医学事业做出贡献。四川省是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大省,素有“无蜀不成医,无川不成方”之说,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四川省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位于秦岭大巴山地区,区域内山地密布,地形崎岖,平地较少,不利于农业发展,但独特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中药材的生长,巴中历来是四川重要的中药材原料供应和输出基地,但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交通通达度不高,经济发展十分落后,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因此,从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研究巴中市中药产业的发展,有较大意义。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区位商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利用SPSS软件,分析研究巴中市中药产业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巴中市中药产业的专业性,在区域间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明确巴中市中药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巴中市中药产业的发展策略。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文章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运用到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主要是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文章涉及的相关理论的阐释,为后文做好理论铺垫。第三章是对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巴中市中药产业在种植业、工业、商业和知识产业等行业的发展现状。第四章是巴中市中药产业SWOT分析,充分分析内外部环境。第五章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巴中市发展中药产业的竞争力,结果表明现阶段巴中市发展中药产业专业化优势明显,总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在区域内缺乏竞争优势。第六章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巴中市中药产业的发展策略。最后是结论和展望。

田红林,马英,轩辕欢,刘冲[6](2016)在《HPLC测定岩蒿茎、花、叶中一枝蒿酮酸、蒙花苷、木犀草素的含量》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维吾尔药材岩蒿茎、花、叶中一枝蒿酮酸、蒙花苷、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Gemini-NX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4%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结果:HPLC测定3批岩蒿药材中:茎中一枝蒿酮酸含量为0.2470.255 mg/g,蒙花苷0.1550.162 mg/g,木犀草素0.0920.103 mg/g;花中一枝蒿酮酸含量为5.0035.029 mg/g,蒙花苷1.6701.679mg/g,木犀草素0.2820.290 mg/g;叶中一枝蒿酮酸含量为1.5791.588 mg/g,蒙花苷1.4111.426 mg/g,木犀草素0.5060.515 mg/g。结论:该检测方法专属性强,能够快速、准确的测定岩蒿药材中3种指标性成分含量,为评价其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本刊讯[7](2016)在《“第四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暨《中药材》杂志第七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文中提出[本刊讯]由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中药材》杂志主办,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劲牌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都天地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暨《中药材》杂志第七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于2016年9月25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召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与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药卫生行业的专家、教授、编委以及全国200多家中药企业的代表共1300多人参加了

张军辉[8](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9](2012)在《关于表彰康复医疗先进个人的决定》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关于开展康复医疗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中社康字【2011】第07号)、《关于举办"第八次全国医院管理高级论坛暨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5周年庆典"的通知》(中社康工委字【2012】第08号)文件精神,经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领导同意,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会和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决定在举

张薇[10](2011)在《四川医疗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已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文体运动方向转变,也开始不断地与相关旅游产业进行融合渗透。随着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以及越来越多的城市白领面临职业病及亚健康的困扰、美容整容等时尚医疗项目的流行各国民众对于高水平的民间医疗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着有《出国的病人》一书的乔瑟夫伍德曼估计2008年大约有十五万美国公民加入到医疗旅游的大军,到国外寻求那些在国内等待不及、价格昂贵负担不起或是因为医疗技术落后而不被接受的医疗手术。在国际化大趋势的带动下,这一发达国家的患者到发展中国家就医的潮流,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国际旅游项目,其影响不但使发达国家患者可以得到非常实惠的医疗服务,还可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服务水平,为相关国家的旅游业的发展辟新渠道。可见,医疗与观光相结合的医疗旅游业正在悄然崛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以健康为动机的旅游形式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于是医疗旅游即医疗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作为一种新的健康旅游形式顺应了这种潮流。在我国,近些年来医疗旅游产业发展非常迅速,这主要受益于医疗旅游产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需求市场的不断扩大,医疗旅游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发展趋势都十分看好。受金融危机影响使得医疗旅游产业近两年发展速度稍有减缓,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渐减退,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再次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新进入企业的不断增多,物价的上涨,导致行业利润降低,因此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医疗旅游的研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时间都不长,主要是从上世纪末的七八十年代开始才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还没有大量关于医疗旅游的系统性研究成果或专着,目前我们所能查到的资料主要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本论文主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医疗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出医疗旅游的概念,形式,分析国外医疗旅游发展现壮及其优势。结合我国的医疗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其消费需求。研究医疗旅游企业如何积极应对,注重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如何把握该行业的市场运行态势,不断学习该行业最新技术,了解该行业国家政策法规走向,掌握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动态。最后文章以四引为例分析医疗旅游需求现状并提出四川发展医疗旅游的策略。该论文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写作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思路;第二部分从文献综述角度分析医疗旅游起源、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的历程,对医疗旅游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后,发现医疗旅游相关理论研究较为肤浅和混乱,需要大量理论基础来支撑。另外对医疗旅游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医疗旅游发展概况进行总结,探讨了医疗旅游的发展趋势。结合医疗旅游发展历程,对医疗旅游发展类型、发展动力模型、发展影响三方面进行总结。现代西医为主的医疗旅游、传统医学医疗旅游、康复与疗养型是医疗旅游发展的三种类型。第四部分对医疗旅游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对医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就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从旅游者视角对四川医疗旅游需求进行调查,从旅游者对四川三种医疗旅游发展形式的了解度、认可度、参与程度、意愿及偏好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及研究,发现四川医疗旅游发展的供给与需求存在错位现象,尚不能很好应对;第六部分对四川医疗旅游发展进行探讨,认为四川在资源、经济、市场、保健养生文化等方面具有发展医疗旅游的有利条件,但是需要在管理体制、产品开发、宣传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论和展望部分。

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德权副局长在全国中药信息交流暨《中药材》杂志第五届编委会会议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德权副局长在全国中药信息交流暨《中药材》杂志第五届编委会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缘起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2.1 研究对象
        2.2 概念界定
        2.2.1 荆楚文化
        2.2.2 中医药文化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2.2.4 “一带一路”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4.1 研究内容
        4.2 基本框架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5.1 研究重点
        5.2 研究难点
        5.3 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3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1.1 历史基础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1.2 现实因素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2.1 建设过程
        2.2 建设模式
        2.3 建设成效
        2.4 建设困境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3.1 传播主体分析
        3.2 传播内容分析
        3.3 传播媒介分析
        3.4 传播受众分析
        3.5 传播效果分析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5 本章小结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致谢

(3)中药材品质提升基地共建共享模式和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材品质提升的行业需求
2 基地共建共享模式和发展策略
3 基地共建共享联盟概况
    3.1 联盟宗旨
    3.2 组织机构
    3.3 联盟任务
    3.4 联盟大会
4 联盟的行业影响
5总结

(4)岐黄创医药 仁术传千载——庆阳市建设全国岐黄文化传承基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考证
    1.1 史、志、典籍有诸多记载
        1.1.1 重要史书记载
        1.1.2 主要医籍记载
        1.1.3 主要辞书记载
        1.1.4 主要志书记载
    1.2 庆阳市有多处历史遗迹
        1.2.1 庙宇3处
        1.2.2 洞府3处
        1.2.3 活动遗址4处
    1.3 民间流传的故事
        1.3.1 岐伯青少年时期
        1.3.2 岐伯中年时期
        1.3.3 岐伯晚年时期
    1.4 史家、方志论述
    1.5 民族繁衍脉络印证
        1.5.1 远古时期
        1.5.2 旧石器时代
        1.5.3 新石器时代
2 理论研究
    2.1 岐黄文化的基本特征
    2.2 岐黄文化的科学知识内涵
    2.3 岐黄文化的价值
3 修建景观
4 学术交流
5 宣传推介
    5.1 文化宣传
    5.2 媒体宣传
    5.3 成立相关社团
6 建设基地
    6 1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6.2 成立岐伯医学院
7 振兴中医
    7.1 中医机构建设
    7.2 加强人才培训
    7.3 中医特色专科建设
    7.4 中医科研创新
    7.5 开展评选名中医活动
8 带动养生
9 发展药业
1 0 对外交流
1 1 结束语

(5)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本章小结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中药概念
        2.1.2 中药产业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2.3 产业组织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3.1 巴中市概况
    3.2 巴中市中药种植业发展现状
    3.3 巴中市中药工业发展现状
        3.3.1 巴中市中药企业发展现状
        3.3.2 巴中市中药产值发展
    3.4 巴中市中药商业发展现状
        3.4.1 中药流通业发展情况
        3.4.2 中药电子商务
    3.5 巴中市中药知识产业发展现状
        3.5.1 中药产业发展与生态旅游创新结合发展
        3.5.2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本章小结
第4章 巴中市中药产业SWOT分析
    4.1 SWOT分析方法
    4.2 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优势(Strength)分析
    4.3 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劣势(Weakness)分析
    4.4 巴中市中药产业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分析
    4.5 巴中市中药产业面临的威胁(Threat)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巴中市中药产业竞争力分析
    5.1 中药产业在巴中市的定位
    5.2 巴中市中药产业总体竞争力分析
    5.3 巴中市中药产业“钻石模型”分析
    5.4 巴中市中药产业横向竞争力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策略
    6.1 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目标
    6.2 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思路
    6.3 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4 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策略
        6.4.1 扩大中药种植面积
        6.4.2 政府发挥推动作用
        6.4.3 加强技术支撑
        6.4.4 药旅结合发展
        6.4.5 培育龙头企业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6)HPLC测定岩蒿茎、花、叶中一枝蒿酮酸、蒙花苷、木犀草素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 标准曲线的建立
    2.5 精密度试验
    2.6稳定性试验
    2.7 重复性试验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2.9 样品的含量测定
3 讨论

(8)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4.2.1 美国
        4.2.2 欧盟
        4.2.3 澳大利亚
        4.2.4 印度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5.3.1 加强宣传教育
        5.3.2 完善规章制度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四川医疗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论文写作背景
    1.1 写作背景
        1.1.1 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1.1.2 旅游需求的转变对旅游业升级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推进旅游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1.1.3 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进行市场细分的需要
        1.1.4 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1.5 起步发展阶段,我国医疗旅游面临多重困难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研究思路
    1.4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1.4.1 本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医疗旅游研究综述
    2.1 医疗旅游研究的起源
    2.2 国内外医疗旅游研究内容分析
        2.2.1 国外研究内容分析
        2.2.2 国内医疗旅游研究进展
    2.3 医疗旅游的特征
    2.4. 医疗旅游发展需求分析
        2.4.1 医疗旅游发展需求因素分析
        2.4.2 医疗旅游发展需求研究
    2.5 医疗旅游的积极影响
        2.5.1 对医疗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2.5.2 医疗旅游的消极影响
        2.5.3 医疗旅游发展类型解析
3、四川医疗旅游需求探讨
    3.1 调查背景
    3.2 问卷设计及发放
        3.2.1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3.2.2 旅游消费者对医疗旅游的意愿、需求潜力分析
        3.2.3 消费者对医疗旅游偏好调查表
4. 四川医疗旅游发展研究
    4.1 四川医疗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4.1.1 四川医疗旅游开发需求分析
        4.1.2 四川医疗旅游资源分析
        4.1.3 四川的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的发展
    4.2 四川省开发医疗养生旅游产业策略
        4.2.1 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状况,规范市场管理
        4.2.2 立足需求和区域特色,注重医疗旅游市场细分、内涵挖掘、产品创新及区域合作
        4.2.3 打好中医保健、宗教养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特色品牌
        4.2.4 结合四川医疗旅游资源、四川养生饮食文化,加强宣传,推广医疗旅游
        4.2.5 充分利用四川少数民族独特的医药开展中医养生游
        4.2.6 提高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人员和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4.2.7 可持续发展是四川医疗旅游产业的开发必须坚持的方针
5、本文结论与讨论
    5.1 目前国内外医疗旅游相关理论研究较为粗浅
    5.2 中医医疗保健旅游单据特色,发展潜力巨大
    5.3 医疗旅游供需不平衡,尚不能很好应对
    5.4 四川医疗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
6.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德权副局长在全国中药信息交流暨《中药材》杂志第五届编委会会议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中药材》杂志第八届编委会暨第六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J]. 本刊讯. 中药材, 2019(01)
  • [3]中药材品质提升基地共建共享模式和发展策略[J]. 郑文科,魏建和,陈士林,孙晓波,马双成,张伯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11)
  • [4]岐黄创医药 仁术传千载——庆阳市建设全国岐黄文化传承基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 安定祥,刘艳春. 中国现代中药, 2018(06)
  • [5]巴中市中药产业发展研究[D]. 李婧. 西华师范大学, 2017(02)
  • [6]HPLC测定岩蒿茎、花、叶中一枝蒿酮酸、蒙花苷、木犀草素的含量[J]. 田红林,马英,轩辕欢,刘冲. 中药材, 2016(11)
  • [7]“第四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暨《中药材》杂志第七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J]. 本刊讯. 中药材, 2016(11)
  • [8]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9]关于表彰康复医疗先进个人的决定[A].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 《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5周年庆典及表彰活动纪念文集, 2012
  • [10]四川医疗旅游发展研究[D]. 张薇.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标签:;  ;  ;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全在全国中医药信息交流暨《中药材》第五次编委会议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