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分泌状肿瘤的外科治疗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莹,孙文娅,彭珊钰[1](2021)在《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影像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影像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20年3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对象病灶的超声影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将恶性与良性叶状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11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病理结果显示:53例(45.69%)为良性叶状肿瘤,39例(33.62%)为交界性叶状肿瘤,余24例(20.69%)为恶性叶状肿瘤。肿瘤的形状、生长方式、后方回声及钙化在不同性质的叶状肿瘤患者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由于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比较接近交界性叶状肿瘤,还有就是交界性叶状肿瘤复发后还有很大的可能转变为恶性,所以将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归于恶性叶状肿瘤中。良性组39例,交界性+恶性组77例;彩色多普勒结果显示恶性组血流信号Ⅲ级的例数显着高于交界性组和良性组,血流信号Ⅰ级的例数显着少于交界性组和良性组,瘤体的血流情况在不同类比叶状肿瘤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如瘤体直径、边界、瘤体内的血流状况、瘤体内部回声均匀程度、有无高回声分割及囊内有无回声区对叶状肿瘤良恶性的判定均有一定的价值。
张冬梅,郑珍,魏建国[2](2021)在《浅谈冷冻切片乳腺分泌性癌的诊断线索》文中认为回顾性复习1例乳腺分泌性癌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学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浅谈冷冻切片如何识别分泌性癌的诊断线索。我们报道了1例62岁女性,入院乳腺B超发现左乳腺结节(4a类)。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左乳镜下形态呈乳腺腺病伴旺炽性导管上皮增生,分泌性癌待常规免疫组织化学后排除。最终常规病理诊断为乳腺分泌性癌。乳腺分泌性癌是一种少见的预后良好的低度恶性肿瘤,冷冻切片诊断较为困难,仔细寻找其诊断的形态学线索,并有效的临床沟通使得避免术中漏诊,使临床进一步的扩大切除或者确保其切缘阴性显得非常有必要。最终确诊需要结合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学检测。
李强[3](2021)在《miR-140-3p在乳腺叶状肿瘤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和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均属于纤维上皮性肿瘤,是一组具有异质性的双向分化的肿瘤。PT根据组织学特点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其中最常见的为良性叶状肿瘤(Benign Phyllodes Tumor,BPT),约占所有叶状肿瘤的60%-75%。FA和BPT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两者在临床资料方面的研究不少,但由于样本量不同等原因导致结果各有差异。收集FA和BPT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对了解两种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同时,BPT和FA在鉴别诊断在临床上较为困难,现有的诊断方法难以提供准确的鉴别诊断结果,因此寻找新的可靠的肿瘤标志物用于鉴别BPT和FA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良性PT,交界性PT和恶性PT是乳腺叶状肿瘤这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于PT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于恶性PT而言,放疗以及化疗的作用尚不明确,同时对于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也不清楚。本实验在BPT原代细胞以及同为间叶组织来源的HT1080细胞系中进行分子机制探索研究,对研究PT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材料方法本实验收集齐鲁医院2014-2020年的981例典型FA病例以及2009-2020年的156例BP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两者在临床资料方面的异同。通过 miRNA-Seq 技术筛选出 BPT 与 FA 间的 DEmiRNA(Differential Expression microRNA),并进一步在原代细胞与新鲜组织中通过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进行验证其表达的稳定性与差异性,从而寻找可用于充当FA与BPT的鉴别标志物的 miRNA。通过 Targetscan、miRDB、mirDIP、miRWalk 和miRTar2GO预测miRNA的下游靶点,并将结果取交集以推测相关性较强的下游靶基因。然后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化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NA与其下游靶点的相关性。通过转染技术使得HT1080细胞系中的miR-140-3p表达上调或抑制,观察miR-140-3p对HT1080细胞系的作用效果,从而推测miR-140-3p在PT,尤其是恶性PT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并进一步通过细胞计数,划痕实验,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凋亡检测等技术探索miR-140-3p发挥作用的通路及靶点,以加深对PT的研究与探索。实验结果在临床资料方面,相比于FA患者,BPT患者平均年长4.22岁,平均长径约长1.48 cm,肿块出现在双侧的概率以及肿块多发率更低,有生育史和哺乳史的患者比例更高;在病程,绝经情况和家族肿瘤史这几个方面,两组间并无显着区别。通过miRNA-Seq技术筛选出3种有统计学意义,倍数变化大于1.2且表达量高的 DEmiRNA,分别是 miR-140-3p、miR-126-5p 和 miR-10b-5p。经过 qRT-PCR在新鲜标本中进一步验证中发现miR-140-3p的表达差异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与FA组相比,BPT组的miR-140-3p表达水平下调了约70%。相同的差异趋势在原代细胞中也得到体现。生信网站预测并取交集得到46个miR-140-3p的下游靶基因。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BPT组新鲜标本中PD-L1和BCL2的含量较FA组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恶性PT石蜡标本中PD-L1和BCL2的表达量远高于良性PT,交界性PT和FA标本。在HT1080细胞系中,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miR-140-3p高表达组中PD-L1和BCL2的表达量下降,低表达组反之。划痕实验结果显示miR-140-3p高表达组的迁移能力低于低表达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140-3p高表达时,WT质粒组的荧光强度较MUT质粒组显着下降,在PD-L1和BCL2质粒中出现了相同的趋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miR-140-3p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并无明显区别,但miR-140-3p高表达组细胞中的凋亡比例明显高于低表达组。结论1.BPT更好发于年长及肥胖的人群中,BPT肿块较FA肿块更大,长径在5 cm以上的肿块多为BPT,同时,BPT出现多发和双侧同时发生的情况较FA更少。2.miR-140-3p在FA和BPT间表达差异显着,有作为两者间鉴别标志物的潜力。3.PD-L1 和 BCL2 是 miR-140-3p 的下游靶点。4.在HT1080细胞系中,高表达的miR-140-3p显着抑制了细胞的增长速度和迁移能力,促进了细胞凋亡,但对细胞周期没有显着影响。
马心怡[4](2021)在《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唾液酸水平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乳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 of the breast,PTs)患者血清术前LDH、S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回顾分析的方法,收集2008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共214例,其中包含良性分叶状肿瘤156例,交界性分叶状肿瘤36例,恶性分叶状肿瘤22例。同时收集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共98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每位患者入院后手术前血清LDH及SA水平,并收集每位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清LDH及S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与血清LDH及SA水平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血清LDH水平在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纤维腺瘤与交界性PTs、纤维腺瘤与交界性恶性PTs中有统计学差异(p=0.0021,p=0.0129,p=0.0020)。绘制ROC曲线,对血清LDH水平对纤维腺瘤、分叶状肿瘤鉴别的性能进行评价,其cut off 值 165.5U/L,以 LDH<166U/L 及 LDH≥166U/L 分析血清 LDH 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发现年龄、BMI、肿块大小在血清LDH水平中有统计学差异(p<0.0001,p<0.0001,p=0.0099)。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对血清LDH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及肿块大小是影响血清LDH水平的独立性因素(p=0.045,p<0.001,p=0.004)。即患者年龄≥40岁,BMI≥24kg/m2及肿块大小≥3cm者更大可能出现血清LDH水平升高,其中患者年龄≥40岁LDH水平升高风险是年龄<40岁者的1.299倍,患者BMI≥24kg/m2者LDH水平升高风险是BMI<24kg/m2者的1.785倍,患者肿块大小≥3cm者LDH水平升高风险是肿块大小<3cm者的1.478倍。2.血清SA水平在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纤维腺瘤与良性PTs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3,p=0.0172)。绘制ROC曲线,对血清SA水平对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鉴别的性能进行评价,得出cut off值56.65mg/dL,以SA<56.7mg/dL及SA≥56.7mg/dL分析血清S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年龄、BMI、是否有生育史在血清SA水平中有统计学差异(p<0.0001,p<0.0001,p=0.0086)。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对血清S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及生育史均是影响血清SA水平高低的独立性因素(p=0.004,p<0.001,p=0.005)。即患者年龄≥40岁,BMI≥24kg/m2及无生育史者更大可能出现血清SA水平升高,其中,年龄≥40岁者SA水平升高风险是年龄<40岁者的1.515倍,BMI>24kg/m2者SA水平升高风险是BMI<24kg/m2者的2.714倍,而有生育史者SA水平升高风险是未生育者的0.672倍。结论:1.单因素分析发现,分叶状肿瘤患者与纤维腺瘤患者相比血清LDH水平升高,其中血清LDH水平在交界性PTs、交界性恶性PTs患者中升高。同时,年龄≥40岁、BMI≥24kg/m2、肿块大小≥3cm时血清LDH水平升高。2.单因素分析发现,分叶状肿瘤患者与纤维腺瘤患者相比血清SA水平升高,其中血清SA水平在良性PTs患者中升高。同时,年龄≥40岁、BMI≥24kg/m2、无生育史时血清SA水平升高。3.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及肿块大小均是影响血清LDH水平的独立性因素,即患者年龄≥40岁、BMI≥24kg/m2及肿块直径≥3cm者更可能出现血清LDH水平升高。4.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及生育史均是影响血清SA水平的独立性因素,即患者年龄≥40岁、BMI≥24kg/m2及没有生育史者更可能出现血清SA水平升高。
刘宁[5](2021)在《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文中认为若要研究古代文献中有关肿瘤的相关内容,则需要寻找古代疾病中属于现今肿瘤的疾病,然当今意义上的肿瘤或癌症是以微观病理学基础上的概念,而古代以宏观症状为疾病诊断依据。为实现古今“肿瘤”病的最佳匹配,引入了类比推理与最佳说明推理予以论证。古人关于肿瘤的论述,不越瘤、症瘕积聚、息肉、痈疽疮疡四类大疾病范畴,但此四大类疾病并非皆是现今概念的肿瘤,故将论文题目名为《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瘤病首见于《内经》,其泛指以经络流通不畅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其中肠瘤类似于现今腹膜后软组织瘤,昔瘤为皮肤肌肉的纤维组织瘤。“肿瘤”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并非现今医学的肿瘤概念。自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宋代,瘤病与瘿病合称为瘿瘤,在认识与治法中并无明显区别。瘿核一病类似于现今甲状腺腺瘤,石瘿依据宋代《三因极一病方》描述与现今甲状腺癌相似。唐代开始出现“六瘤”划分,仅血瘤可以确定为现今血管瘤。明代“五瘤”概念中,血瘤为血管瘤,骨瘤为骨肿瘤,肉瘤为脂肪瘤或肌肉纤维瘤。《普济方》又存在十瘤的记载。清代喉瘤基于不同描述有淋巴滤泡增生与咽乳头状瘤的不同。在痈疽疔疮的传统疮疡病认识中,《内经》载甘疽为乳腺癌,附骨疽病为现今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骨囊肿。《小品方》之石痈,从皮核的关系断定为真皮纤维瘤,但其附骨疽的描述与《内经》不同,应当为化脓性骨髓炎。《集验方》中对男子阴部生疮的描述,从形态看与现今阴茎鳞状细胞癌相似。隋唐时期的石痈为肌肉纤维瘤,乳石痈为乳腺纤维瘤,石疽则类似于皮肤纤维瘤。《千金方》男子阴疮为阴茎浸润性癌,《医心方》阴劳疮为阴茎乳头状癌。《备急千金要方》首次记载的石疔病,为恶性黑色素瘤。《圣济总录》谓乳痈表现为“赤紫坚硬”,其描述类似炎性乳腺癌。恶肉、核、菌、岩、癌等病属痈疽疮疡范畴内的疾病。《肘后备急方》记载恶肉病的生长过程与典型鳞状细胞癌相符,《诸病源候论》又称为翻花疮恶肉,同书中,疮恶肉则类似于基底细胞癌。宋代《卫济宝书》所论“癌”为急性感染类疾病,《仁斋直指方》中的“癌”是基于阴茎癌与乳房癌而说出。其余如奶岩、乳癌为现今乳腺癌,牙岩为牙癌,肾岩为阴茎癌,癌发为恶性黑色素瘤。以核为特征者有唇核、乳中结核两大类疾病,《诸病源候论》唇核接近唇部肿瘤,明清称之为茧唇,有唇癌与普通唇炎之分。宋代乳中结核包含了现今乳腺炎与乳腺肿瘤。明清时期,乳中结核称之为乳疬或乳癖,乳疬可指非哺乳性乳腺炎、乳房结核或乳腺纤维瘤,乳癖为乳腺增生病。清代《种福堂公选良方》乳疬又指男性乳房异常增生。蕈菌命名的疾病中,阴菌、阴挺除指代阴道脱垂外,在明清阴疮门下,更类似外阴鳞状细胞癌。明代眼胞菌毒有类眼睑鳞状细胞癌,舌菌为血管瘤,喉菌为淋巴滤泡增生。至清代,舌菌的描述更接近于舌鳞状细胞癌,喉菌为咽黑色素瘤,蹲猴子为咽部乳头状瘤。唇菌则类似过敏性唇炎。症瘕积聚在隋唐之前属两类不同的概念,其中《内经》积病类似现今肠系膜肿瘤,《难经》五积并非五脏肿瘤,而是源自《内经》相关概念的曲解。《金匮要略》构建了积病的脉法,从以脉侧证的角度,延展了《内经》积病仅限于肠胃的范围。症与瘕在隋唐之前通用,泛指腹部肿大,其中石瘕可能为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子宫肌瘤伴有黏连。妇人症病为妊娠葡萄胎。《小品方》症病更接近于胃部肿瘤。《肘后备急方》暴症继发于肿瘤的肠扭转。隋唐之后症与瘕之间以“按之动与不动”区分,其中食症为食管肿瘤。癖病多以水饮立论,多类似于现今胃潴留,而“癖病结块”为胃肿瘤导致的幽门梗阻。痃病多指腹部肌肉的纤维炎症,而“痃病积块”接近于现今腹壁纤维瘤。《备急千金要方》在月经不通病中首次记载了葡萄胎组织,并选用牡蒙丸、桃仁煎治疗。鬼胎一词首见于《诸病源侯论》,宋代《太平圣惠方》将其等同于葡萄胎,清代多指卵巢功能性肿瘤。“息肉”一词《内经》已被用来形容肠蕈,肠蕈为肠壁外蕈菌样肿瘤。疣病在《五十二病方》中泛指一切皮肤类增生,而隋唐“疣目”与现今疣病相似。鼻息肉为鼻前庭肿瘤,宋代《三因极一病方》提出”痔为息肉的俗称”,所以鼻息肉又称为鼻痔。治疗方面南北朝以通利之品为主,隋唐主以温药,明清则以清利湿热为主。南北朝首见眼息肉,泛指眼部肿瘤,宋《圣济总录》鸡冠蚬肉与之相似。至明代,依据《审视瑶函》的描述,鸡冠蚬肉可确定为球结膜血管瘤,清代《疡医大全》鸡冠蚬肉则为穹隆部血管瘤。《备急千金要方》提到生肉塞耳,泛指外耳道肿瘤,明清称之为耳痔、耳蕈、耳挺,其中耳挺描述与外耳道鳞状细胞癌相类似,清代《外科心法要诀》有关耳痔、耳蕈的描述类似外耳道乳头状与息肉状瘤。古人对于肿瘤类疾病认识源自积聚、蕈菌、翻花、岩石、痰块、鬼、管道、空间等不同隐喻。积聚隐喻源自古人最开始将人的体腔作为盛水容器或将经络为河流,引入“寒能令水结冰”的认识,将肿瘤的形成认为是体内液体结冰所致,意象图式表示为“寒—水(饮)—冰(肿块)”“寒—水(气血)—冰(肿块)”。《内经》肿瘤类疾病基本按照此图式认识,后世受到“死隐喻”的影响,以上图式大概产生了 3种变化,其一,逐渐忽略寒邪对原始意向图式影响,“寒邪—水—块”泛化为“邪—水—块”,如后世奶岩、乳核、唇核的肿块归因于情志、风、风寒等邪;其二,逐渐抽象出“停滞——增生”这一新的对肿瘤形成的认识路径,如《小品方》直接以流通之性药物治疗息肉,症瘕积聚的肿块是食物所导致,故用消食药物治疗,瘿核被认为是引用的沙水所结成块导致;其三,忽略原有内容只借用名称下的新内容,如将肿瘤直接作为痈疽,借用痈疽的心火疮疡理论对肿瘤治疗。蕈菌隐喻、翻花隐喻、岩石隐喻、痰块隐喻、鬼隐喻都遵循着相同的模式,即通过肿瘤的一些外在特征,将肿瘤认为是蕈菌、花、岩石、痰等物质,因蕈菌生长的环境为湿热之处,故大多以清利湿热为主,也有从局部阴暗环境来认识者,故而以温化寒湿来治疗;自然界花的生长与风湿有关,故治疗翻花疮多以祛风除湿为主。将肿块作为岩石,治疗有不同侧重,岩有孔隙,故以填补为主,石质地较硬,故以角类药或化石药为主治疗。肿块为痰与朱丹溪痰理论构建有关,故治疗肿块以化痰药为主。鬼隐喻多见于鬼胎、石瘕、症坚等腹部肿瘤,与古人对鬼的认识有关,鬼作为先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影响着中医疾病的构建,通过对鬼字的探讨可以知道,鬼最开始为先入的灵魂,但其经过恶化后,逐渐变成了负面用词,在与鬼有关的非肿瘤疾病中,可以发现引入鬼的概念多因症状表现与人的行为有关,所以“鬼为灵魂”是与鬼有关疾病的基本隐喻,肿瘤鬼胎病则因为人的生殖特点而构建。“恶”有鬼之意,症病中用“恶”概念表述肿瘤形成也是受到鬼的影响,治疗方面多用“杀鬼魅邪气”之药。空间隐喻主要指古人借用空间相关的知识从而对肿瘤治疗产生影响,如隋唐时代治疗鼻息肉与目息肉,因鼻息肉在鼻腔中环境较暗,目息肉常伴结膜红肿,进而认为此分属寒热,故多以温药治疗鼻息肉,以寒药治疗眼息肉。在疣病祝由疗法中,认为肿块治疗可以借月蚀或丢掉物体来使肿块消失。管道隐喻则是古人对噎嗝病的主要隐喻,通过干涩与堵塞来认识噎嗝病,对现今食管肿瘤治疗有借鉴意义。最后借用neo4j中的cypher语言,将上述有古代肿瘤知识与隐喻内容转化为关系与节点的图数据形式内容,构成了以“中药”“方剂”“古代疾病”“现代疾病”“始源喻”为节点,以“组成”“治疗”“肿瘤类型”“映射”为边的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
吴绮平,郇通,赵静,罗中尧,彭友,戴超超,周荣璟,丁金旺[6](2020)在《乳腺分泌型癌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目前研究较少,多为个案报道,诊断上容易和其他类型乳房肿瘤混淆,本文探讨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诊断及预后,以加强对乳腺分泌型癌的认识。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55岁女性乳腺分泌型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判断,对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术后生存状况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房无痛性肿块半年余,B超提示实质性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角状突起;钼靶提示结节影。术前穿刺病理提示乳腺肿瘤上皮呈实性、微囊型、管状排列,细胞内及细胞外可见分泌物、略嗜酸性,巢团状肿瘤细胞内可见纤细血管轴心结构,细胞轻度异型,偶见分裂象,间质纤维增生,局灶淋巴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K(+)、P63部分(+)、SMA(-)、ER部分(+)、Cerb-2(1+)、GCDFP-15部分(+)、S-100(+)、Ki-67 5%~10%(+)、黏液染色(+),据病理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倾向于乳腺分泌型癌。患者要求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中所见肿块偏硬,边界欠清,活动尚可,与皮肤和胸肌无粘连。显微镜下肿瘤呈微囊状、管状排列,内含有伊红色分泌物,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最高处达1个/10HPF;免疫组化:ER (+) 约5%~10%,局灶弱(+)、PR(-)、HER-2(-)、 Ki-67(+)2%~5%、P53局灶弱(+)、E-Cadherin(+)、CD117(-) 、S-100(+) 特染:PAS(+)、PAS消化(+)、AB(-),术后予EC方案化疗4次,化疗结束后给予三苯氧胺口服治疗,随访至2019年3月患者预后好,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比较少见,大多数乳腺分泌癌的临床及超声表现虽有一定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误诊为乳腺良性肿瘤,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最终确诊依靠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其病理形态学主要特点表现为癌细胞异型性较小,细胞质和细胞外出现大量分泌物,对PAS染色出现阳性反应,本病为预后较好的乳腺癌。
杨娜[7](2020)在《泌乳素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泌乳素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就诊患者及在门诊进行体检人群,试验组患者均经医院病理科证实为乳腺癌(乳腺癌组),对照研究组包括:A.乳腺纤维腺瘤组; B.乳腺腺病组; C.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组; D.正常对照组即超声表现正常人群(门诊组),患者筛选自医院乳腺外科门诊,记录泌乳素水平的乳腺癌患者分布情况及各组泌乳素表达、与乳腺癌疾病的相关性。结果泌乳素水平0~200 ng/ml乳腺癌患者占18%,200~400 ng/ml乳腺癌患者占30%,400~600 ng/ml乳腺癌患者占17%,> 600 ng/ml乳腺癌患者占35%。门诊组泌乳素水平与乳腺纤维腺瘤组、乳腺腺病组、乳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纤维腺瘤组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组、乳腺癌组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乳腺腺病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乳腺腺病与乳腺癌组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与乳腺癌组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门诊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组与泌乳素不相关(P>0.05),乳腺纤维腺瘤组、乳腺腺病组、乳腺癌组与泌乳素相关(P <0.05)。结论泌乳素变化程度与乳腺癌发病相关。
刘姗灵[8](2020)在《96例乳腺叶状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探讨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无病生存率(DFS),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9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中94例为单侧发病,2例为双侧发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36例,交界性34例,恶性26例。有27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复发,4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3例为肺转移,1例同时出现肺转移及骨转移,4例患者死亡。1、3、5年累积DFS分别为81.2%、64.9%、64.9%,5年累积总生存率为92.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类型和手术方式与局部复发有关(P<0.050),未发现各临床病理因素与远处转移有关(P>0.050),肿瘤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0)。结论:乳腺叶状肿瘤为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其复发率较高,可发生远处转移,常见于肺、骨、脑等部位。年龄及肿瘤类型是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患者年龄越小或肿瘤恶性程度越高,术后复发可能性越大,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扩大切除术或乳房全切除术为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刘亚雄[9](2020)在《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乳腺叶状肿瘤的术前诊断、治疗及预后目前尚存在争论。本文通过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术前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自2007年1月到2019年10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收集其预后信息用于研究分析。卡方检验用于分析各因素预后的差异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自2007年1月到2019年10月我院共诊治90例乳腺叶状肿瘤,完整随访83例,随访率为92.2%,完整随访的患者包括61例(73.5%)良性乳腺叶状肿瘤,16例(19.3%)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6例(7.2%)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8.8岁±12.1岁,肿块平均大小为4.9cm±3.8cm。69例(83.1%)首发症状为无痛性单发肿块,中位病程为2个月(6天5年)。79例患者术前行乳腺彩超,18例(22.8%)患者考虑乳腺叶状肿瘤,48例患者行术前病理学检查,33例(65.9%)考虑乳腺叶状肿瘤。所有病人均行手术,11例(13.3%)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乳腺肿块切除术,切缘为阴性。51例(61.4%)患者行乳腺腺段切除术,切缘为阴性且介于1mm到10mm之间。10例(12.0%)患者行乳腺肿块扩大切除术,11例(13.3%)患者行乳房切除术,这些患者手术切缘为阴性且大于10mm。所有病例均未行术后辅助治疗。经过中位时间为53个月(2-108个月)的术后随访,共5例(6.0%)患者于首次发病部位出现局部复发。在这5例局部复发的患者中,3例行乳腺腺段切除术,1例行乳腺肿块扩大切除术,1例行乳房切除术,3例切缘为阴性且介于1mm到10mm,2例切缘为阴性且大于10mm。对患者的患病年龄、肿块大小、手术方式、手术切缘、病理类型在局部复发率间的差异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组不同大小肿块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叶状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痛性单发肿块,其术前诊断准确率低。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不同手术切缘的预后无明显差异,因而良性及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推荐阴性手术切缘。肿块大于5cm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易复发。
陈亚红[10](2020)在《乳腺幼年性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对比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乳腺幼年性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病理学特征中有意义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临床病理科病理电子数据库中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生于青春期女性的纤维上皮性肿瘤(fibroepithelial tumor),纤维腺瘤病例中筛选出20岁以下的女性、上皮及间质细胞丰富的幼年性纤维腺瘤(juvenile fibroadenomas,JFAs)103例,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219例,其中良性叶状肿瘤(benign phyllodes tumors,BPTs)159例,交界性叶状肿瘤(borderline phyllodes tumors,BoPTs)45例,恶性叶状肿瘤(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s,MPTs)15例,根据患者年龄、肿块大小、肿块部位、肿块个数、有无复发病史等进行记录,同时选取5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PTs组内不同分级之间的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间及PTs组内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JFAs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均增生,部分病例均可见分带现象、分叶状结构、间质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等,间质间的腺体分布比较均匀,间质细胞分布均匀,束状或网状,间质细胞呈梭形,部分呈圆形、卵圆形,无或轻度异型性;导管上皮增生仍呈双层排列。14例上皮呈普通型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7例间质增生表面被覆双层上皮细胞呈裂隙状,形成与PTs相似的分叶状结构,40例间质呈黏液样变,11例间质伴胶原化,2例伴大汗腺化生,3例间质胶原化伴小血管增生,呈假血管瘤样增生(pseudoangiomatousstromal hyperplasia,PASH),6例间质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象数1-2个/10HPF,7例可见分带现象。PTs表覆上皮细胞形成裂隙状,间质增生,间质细胞呈梭形,随着分级的升高,细胞异型性越大;排列成流水状、网状或灶性密集分布或细胞致密,细胞密集区核分裂象随分级升高数量越多。二者在形态学上具有重叠性,分带现象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D34、CD10、CD117、p53在JFAs与PTs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13、P=0.000),CD34、CD117、p53在BPTs、BoPTs、MPT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24),CD10在BPTs、BoPTs、MPT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结论:1.分带现象不能作为JFAs与PTs的鉴别点。2.免疫组织化学的标记在JFAs与PTs鉴别作用有限,形态学特点依然是主要诊断依据。3.CD34、CD10、CD117、p53在鉴别JFAs与PTs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乳腺分泌状肿瘤的外科治疗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分泌状肿瘤的外科治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影像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分组及患者超声像图特征比较 |
2.2 瘤体血流丰富程度多普勒表现比较 |
3 讨论 |
(3)miR-140-3p在乳腺叶状肿瘤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实验材料 |
试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
(4)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唾液酸水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中医肿瘤理论假说 |
1 癌毒学说 |
2 中医肿瘤微环境假说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肿瘤的隐喻研究 |
1 肿瘤隐喻与辨治 |
2 肿瘤的隐喻观念 |
3 不同肿瘤隐喻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肿瘤古代文献研究述评 |
1 肿瘤的断代 |
2 病名的随意通约 |
3 肿瘤的随意指代 |
4 被忽视的肿瘤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古代中医肿瘤史研究 |
第一节 古代肿瘤类疾病的论证形式 |
第二节 瘤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明代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三节 积聚症瘕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金元时期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四节 痈疽疮疡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金元时期 |
6 明代 |
7 清代 |
8 小结 |
第五节 息肉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明代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二章 古代肿瘤的隐喻类型 |
第一节 积聚隐喻 |
1 人体是盛水容器 |
2 经脉是河流 |
3 积聚隐喻死隐喻的形成 |
第二节 蕈菌隐喻 |
1 明清前的相关蕈菌肿瘤 |
2 肿瘤菌蕈隐喻的复兴 |
3 对息肉或痔认识的改变 |
第三节 翻(反)花隐喻 |
1 风湿成花 |
2 花瘘候 |
第四节 痰的结块隐喻 |
1 痰饮与痰 |
2 痰结块隐喻的构建 |
3 痰结块隐喻的运用 |
第五节 岩石隐喻 |
1 岩与补法 |
2 石与破坚 |
第六节 鬼隐喻 |
1 与鬼相关的肿瘤 |
2 鬼字源流 |
3 尸鬼类疾病 |
4 以“鬼”为始源喻的隐喻特点 |
5 肿瘤与鬼构建过程 |
第七节 管道隐喻 |
1 润滑与堵塞 |
2 炙肉的隐喻 |
第八节 空间隐喻 |
1 背景的借用 |
2 肿瘤的空间转移 |
第三章 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的构建 |
第一节 隐喻与知识图谱 |
1 隐喻型知识存储的构想 |
第二节 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
1 数据处理 |
2 节点的创建 |
3 关系的创建 |
4 图形数据库的运用场景简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中药节点代码 |
2 方剂节点代码 |
3 古代疾病节点代码 |
4 现代疾病节点代码 |
5 隐喻节点代码 |
6 组成关系节点代码 |
7 治疗关系节点代码 |
8 映射关系节点代码 |
9 肿瘤类型关系节点代码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乳腺分泌型癌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 论 |
(7)泌乳素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择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抽血检查方法: |
1.3.2 手术及病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乳腺癌患者泌乳素水平分布情况 |
2.2 不同组别泌乳素表达情况 |
2.3 乳腺疾病与泌乳素相关性 |
3 讨论 |
(8)96例乳腺叶状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乳腺叶状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9)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简写说明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一般资料 |
2.1.2 术前检查 |
2.1.3 手术方式 |
2.1.4 手术切缘 |
2.1.5 辅助治疗 |
2.2 随访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复发患者特征 |
3.2 年龄与局部复发 |
3.3 肿块大小与局部复发 |
3.4 手术方式与局部复发 |
3.5 手术切缘与局部复发 |
3.6 病理类型与局部复发 |
第4章 讨论 |
4.1 临床表现 |
4.2 术前诊断 |
4.3 手术方式及手术切缘 |
4.4 辅助治疗 |
4.5 预后 |
4.6 随访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6.1 不足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乳腺幼年性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对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样本病例资料 |
2.实验材料 |
3.制作组织芯片 |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步骤 |
5.免疫组化结果判读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乳腺分泌状肿瘤的外科治疗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影像特点研究[J]. 马雪莹,孙文娅,彭珊钰. 医药论坛杂志, 2021(15)
- [2]浅谈冷冻切片乳腺分泌性癌的诊断线索[J]. 张冬梅,郑珍,魏建国.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08)
- [3]miR-140-3p在乳腺叶状肿瘤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李强. 山东大学, 2021(09)
- [4]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唾液酸水平的临床研究[D]. 马心怡. 山东大学, 2021(09)
- [5]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D]. 刘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乳腺分泌型癌1例并文献复习[J]. 吴绮平,郇通,赵静,罗中尧,彭友,戴超超,周荣璟,丁金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0(11)
- [7]泌乳素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分析[J]. 杨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29)
- [8]96例乳腺叶状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刘姗灵.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 刘亚雄. 南昌大学, 2020(08)
- [10]乳腺幼年性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对比性分析[D]. 陈亚红. 皖南医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