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微晶玻璃及其产业发展

装饰微晶玻璃及其产业发展

一、装饰微晶玻璃及其产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何峰,谢峻林,马千军[1](2021)在《我国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的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微晶玻璃是将某种基础玻璃进行加热,通过微晶化控制,最终得到的多晶固体复合材料。微晶玻璃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多样性质,使其应用非常广泛。我国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的发展经历了30余个春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已经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微晶玻璃工业应加强理论、新技术研究与创新,加强市场开拓与培育,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培养相关工业的技术人才。

裴凤娟[2](2021)在《利用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过程中镁、铁和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工业固废,采用烧结法制备的微晶玻璃常出现表面凹凸不平、内部气孔增多或结晶度偏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分析常用于制备微晶玻璃的工业固废的成分特点,发现其大多含有少量的镁、铁或氟元素且难以去除。这些元素的存在会对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和产品性能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关于镁、铁或氟对微晶玻璃烧结协同晶化行为的影响,尤其是低元素含量或多元素共存时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急需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构建规律性认识,为协同利用多种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提供科学依据。为此,首先以利用纯试剂原料配制的CaO-Al2O3-SiO2系统基础玻璃为对象,研究了 MgO、CaF2和Fe2O3对微晶玻璃烧结收缩、晶化行为、显微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交互作用机理,确定了含镁、铁或氟元素微晶玻璃的最优成分体系与热处理工艺参数。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利用青石粉、高炉渣和萤石尾矿等典型工业固废,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硅灰石和透辉石基微晶玻璃,实现了多种工业固废的成分互补利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含镁、铁或氟元素的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路线,对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比率、改善微晶玻璃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本文的工作中,首先从单一元素的角度,分析了 MgO对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烧结晶化行为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O的加入将促进次晶相—透辉石(CaMgSi2O6)相的析出,抑制主晶相—硅灰石(CaSiO3)的析出,从而使微晶玻璃的晶相由硅灰石转变成透辉石。这将导致微晶玻璃的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提高,耐酸性增强。但是,进一步提高MgO将导致致密化烧结温度范围变窄、结晶度下降,不利于获得结晶度较高且表面平整的微晶玻璃。因此,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中MgO含量不宜超过3 wt.%(质量分数)。由于MgO的存在使微晶玻璃的晶相由硅灰石类型转变成透辉石类型,本文进一步研究了 CaF2在透辉石基微晶玻璃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2 wt.%CaF2比不含CaF2的微晶玻璃的抗弯强度几乎提高一倍,但继续提高CaF2含量将导致微晶玻璃的性能变差,可能与其析出的独立萤石相有关。CaF2能促进微晶玻璃快速析晶、阻碍烧结,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已晶化的玻璃颗粒将产生塑性变形,导致在颗粒间烧结颈处形成一种新非晶相。该非晶相的存在将有利于促进烧结致密化。因此,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中CaF2含量不宜超过2 wt.%,且CaF2的作用需要与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密切配合,才能够获得较好的微晶玻璃性能。Fe2O3含量的提高,可促进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中次晶相—锌黄长石(Ca2ZnSi2O7)在低温下析出,但将导致微晶玻璃的热处理温度范围变窄,并使其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降低、吸水率变小、耐酸性增强、耐碱性减弱。为获得表面光滑、性能良好的微晶玻璃,其Fe2O3含量应控制在3 wt.%以下。当Fe2O3和MgO同时存在时,由于两者的交互作用,Fe2O3的存在加强了 MgO促进透辉石析出的趋势,同时MgO也加剧Fe2O3使玻璃热处理温度范围变窄的趋势。因此,两者同时存在时,Fe2O3和MgO含量应分别低于4 wt.%和 1.2 wt.%。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实际的高炉渣、青石粉和萤石尾矿工业固废为原料,分别制备了硅灰石基和透辉石基微晶玻璃,研究结果与上述利用纯试剂配制的实验样品研究结果得到了很好的吻合。研究中进一步分析Fe2O3和CaF2同时存在时对硅灰石基微晶玻璃的影响,以及MgO、Fe2O3和CaF2三者同时存在时对硅灰石基微晶玻璃与透辉石基微晶玻璃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本文协同利用三种工业固废所制得的实验样品,硅灰石基微晶玻璃抗弯强度为71.84 MPa、硬度为596.70 HV、吸水率和耐酸碱腐蚀性均小于0.2%,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0.10%;透辉石基微晶玻璃的抗弯强度高达104.77 MPa、硬度为634.32 HV、吸水率和耐酸碱腐蚀性均小于0.2%,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8.61%。

闫绍华[3](2021)在《气化炉渣微晶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煤气化炉装机量越来越大,大量堆积的气化炉渣成为威胁人类环境安全的难题。本文研究利用气化炉渣制备微晶玻璃,目的在于拓宽气化炉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解决气化炉渣带来的环境问题。通过分析气化炉渣的成分和微晶玻璃的组分需求,选择赤泥作为搭配气化炉渣的主要原料来制备气化炉渣微晶玻璃。将气化炉渣和赤泥的总含量固定为95%,添加剂含量固定为5%,其中气化炉渣的添加量分别为70%、65%、60%、55%和50%。采用熔融法来进行制备微晶玻璃。根据基础玻璃的DSC曲线制定热处理方案;采用XRD、SEM对样品进行物相和显微结构的测试;结合抗折强度、密度以及化学稳定性等数据分析原料添加量和热处理制度的改变对气化炉渣微晶玻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化炉渣微晶玻璃析出的主晶相为钙铁辉石(CaFe[Si2O6]),次晶相为硅钙石(3CaO·2SiO2)和钙铝黄长石(Ca2Al2SiO7)。原料成分含量发生改变时,不会影响析出物相的种类和主次晶相的改变。随着气化炉渣含量的减少和赤泥含量的增多,样品的析晶度增加,晶粒排列更加致密,均匀程度增加,抗折强度和耐酸碱性逐渐提高;但气化炉渣的减少量和赤泥的增加量过大时,体系内Fe2O3增多,导致基础玻璃析晶过度,形成网络结构的SiO2和Al2O3含量减少,样品的抗折强度又发生降低,耐酸腐蚀能力减弱,耐碱腐蚀能力增强。因此确定的原料最佳配比为3#配方:气化炉渣60%、赤泥35%、添加剂5%,该配比制备的样品性能突出,抗折强度可达162.5MPa。以3#配比制备的基础玻璃为基础,分析了热处理制度变化对气化炉渣微晶玻璃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制度的改变不会造成样品晶相种类和主次晶相的改变。基础玻璃的析晶程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晶粒排列逐渐致密和均匀,但过高的温度会使样品出现空洞和裂纹等缺陷;热处理时间是影响晶粒生长过程的决定性因素,适当的热处理时间可以促进晶粒生长至完全,但过长的时间也会使晶粒异常发育并且堆积成块,导致微晶玻璃性能下降。因此确定3#配比基础玻璃的最优热处理制度为:热处理温度950℃,热处理时间120min。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比的基础玻璃在经过最佳热处理制度处理后抗折强度最高可达163.5MPa,在酸碱溶液中的最低质量损失分别为0.33%、0.17%,符合建筑使用标准。

王伟杰[4](2020)在《黄磷炉渣制备高钙微晶玻璃基础研究》文中提出黄磷炉渣是电炉法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随着黄磷产业的迅速发展,黄磷炉渣的排放量随之快速增长。目前,黄磷炉渣的资源化利用逐渐偏向建材(水泥、砖、路基材料等),但大部分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固废利用率不高。其中,以黄磷炉渣为原料制备的微晶玻璃附加值高,综合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军工、机械等方面。近些年来,我国对黄磷炉渣微晶玻璃的研究较多且逐渐深入。然而,黄磷炉渣自身的化学组分及含量存在差异,需外加大量矿物调整基础玻璃组分,在高温熔融条件下制备微晶玻璃。这增加了生产能耗及成本,并且限制了黄磷炉渣的高附加值利用。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黄磷炉渣高钙微晶玻璃的制备过程,探究了晶核剂含量对高钙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黄磷炉渣与不同预处理煤矸石高钙微晶玻璃的制备,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热处理制度对高钙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此外,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选取脱铁煤矸石作助熔剂替换硅石,调整酸度值,参照实际生产体系在高频炉内进行模拟研究。在不影响黄磷产率的情况下,设计残渣组分接近基础玻璃组分,以熔融渣为基础玻璃,直接热处理制备高钙微晶玻璃,重点研究核化温度对高钙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本文以黄磷炉渣为主要原料,外加分析纯Si O2、Al2O3、Mg O、Ti O2等物质,熔融制备高钙微晶玻璃。验证黄磷炉渣制备高钙微晶玻璃的可行性。外加不同预处理煤矸石,熔融制备高钙微晶玻璃。设计正交试验,研究热处理制度对高钙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脱铁煅烧煤矸石的微晶玻璃综合性能最优;热处理制度因素对微晶玻璃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晶化温度>核化温度>核化时间>晶化时间;最优热处理制度为核化温度740oC,核化时间3 h,晶化温度910oC,晶化时间2 h,此时微晶玻璃的抗压强度为766.30 MPa,体密度为2.87g/cm3,酸性质量损失率为0.1%,碱性质量损失率为0.01%,膨胀率为3.73%,吸水率为0.05%。参照实际生产体系在高频炉内进行模拟研究,直接利用熔融渣制备高钙微晶玻璃。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400oC,酸度值1.0,碳过量系数1.02,反应时间1 h时,该体系磷转化率为93.99%;核化温度770oC,核化时间3 h,晶化温度940oC,晶化时间2 h时,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较优。

陈剑啸[5](2018)在《利用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矿渣微晶玻璃》文中提出高炉渣是高炉炼铁产生的一种重要副产品,其回收再利用一直是冶金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在当前钢铁行业微利的形势下,寻找一个更合理、附加值更高的高炉渣利用方式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萤石尾矿是萤石浮选处理过后的废弃物,即萤石含量很低的萤石矿,萤石尾矿利用价值极低,堆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污染环境。本文以高炉渣和萤石尾矿为原料,采用熔融法,研发协同处置并高值化制备微晶玻璃,为熔融态高炉渣热量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回收利用方式,并且处理了危险废弃物萤石尾矿,合理利用了尾矿中CaF2在微晶玻璃中的形核效果以及降低基础玻璃熔制温度的作用。本研究成果为高炉渣和萤石尾矿的无害化处置及高炉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突破危固处置技术瓶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基础玻璃成分决定微晶玻璃晶相组成,是影响微晶玻璃性能的重要因素。本论文研究了高炉渣和萤石尾矿的配比对微晶玻璃晶相组成、显微组织及综合性能的影响。以高炉渣和萤石尾矿为原料在不添加晶核剂的情况下制备微晶玻璃不能实现体积析晶。添加2wt%Cr2O3增强晶化能力,热处理后成功制得了主晶相为透辉石相(Ca(Mg,A1)(Si,A1)206)的微晶玻璃。当高炉渣的加入量从45wt%增加至50wt%时,组分析晶能力增强,试样析出枝状或块状晶粒,晶体尺寸减小,晶粒数量增多,维氏硬度增加;当高炉渣加入量从60wt%增加至65wt%时,组分析晶能力减弱,试样析出块状晶粒,晶体尺寸增加,晶粒数量减少,维氏硬度降低;当高炉渣加入量为55wt%时,析晶能力最强,试样析出了尺寸为1-2μm的粒状晶粒,维氏硬度最大为6.31Gpa。晶核剂的选择是熔融法制备微晶玻璃的关键性环节,本论文研究了晶核剂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以高炉渣加入量55wt%为基础配方,添加单一的Cr203、P205可使基础玻璃实现体积析晶;添加单一的TiO2、Fe2O3、ZrO2并不能使基础玻璃实现体积析晶;以Fe203、Ti02、Cr203作为复合晶核剂,各晶核剂对试样维氏硬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Fe203>TiO2>Cr2O3,最优的复合晶核剂配比为1.5wt%Cr2O3+2wt%Tio2+4wt%Fe2O3,其维氏硬度高达 7.15Gpa。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本文经优化后最佳的一步法热处理制度为:以1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C,后以2。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晶化温度890。C,晶化保温时间为1h;最佳的二步法热处理制度为:以1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核化温度760。C,并保温1h;再以5。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晶化温度890。C,晶化保温时间为1h。一步法、二步法两种热处理制度均能制得性能优良的微晶玻璃制品,但二步法热处理时长短、能耗低且性能更优,因此二步法为更优的热处理方式。

刘金彩[6](2017)在《装饰微晶玻璃板材的应用及其产业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分析了微晶玻璃发展概况和目前我国装饰微晶玻璃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生产工艺,加强新材料、新原料和新型成核削的研究,开发新型特种生产工艺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装饰微晶玻璃产业的发展方向。

杨健[7](2016)在《含铬钢渣制备微晶玻璃及一步热处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 5年我国含铬钢渣产生量超过600万吨,其重金属浸出浓度为GB5085.3-2007限值3-10倍,为危险固废(HW21)。含铬钢渣主要用于水泥,但存在重金属浸出率高的问题。因此,亟需开发含铬钢渣无害化处置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微品玻璃法具有重金属固化效果好、产品附加值高等优点,同时含铬钢渣成分适合制备微晶玻璃。因此,微晶玻璃是含铬钢渣绿色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优选之一。本文系统研究了含铬钢渣制备微晶玻璃的成分、工艺、品相组成、显微组织和性能,阐明了一步热处理机理和形核-品体生长机制,开发了一步热处理短流程工艺。本研究成果为含铬钢渣无害化处置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突破危固处置技术瓶颈,实现我国不锈钢产业可持续发展。晶相组成和微观组织是影响微晶玻璃综合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二元碱度和TiO2晶核剂含量对含铬钢渣微晶玻璃晶相组成、显微组织及综合性能的影响。二元碱度由0.79升至1时,微晶颗粒的长径比降低,由尺寸超100μm的柱状晶转变为2-3μm的等轴晶,含铬钢渣微晶玻璃的密度,维氏硬度和抗弯强度升高;二元碱度大于1时,密度和硬度较低的镁黄长石和霞石相含量升高,微晶玻璃的密度和硬度降低。含铬钢渣微晶玻璃的较优二元碱度为1。向二元碱度为1的含铬钢渣微晶玻璃中添加Ti02,可诱导钙钛矿相析出,抑制镁黄长石相形成,促进晶粒细化,提高微晶玻璃的硬度和抗弯强度。TiO2较优添加量为7 wt.%。经熔融和两步热处理制得的含铬钢渣微晶玻璃,其主晶相为透辉石,颗粒尺寸约为2μm,显微硬度为7.3Gpa,抗弯强度为150.8Mpa,达到JC/T 2097-2011《工业用微晶板材》要求。为降低晶核剂成本,本文首次提出将危固酸洗污泥用作含铬钢渣微晶玻璃晶核剂。干燥的酸洗污泥中,CaF2,Fe2O3和Cr203总含量为76wt.%。CaF2是微晶玻璃助熔剂;Fe203和Cr203能促进基础玻璃分相,提高形核密度,促进晶粒细化,从而提高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向二元碱度为1的含铬钢渣微晶玻璃中添加14 wt.%的酸洗污泥,可使硬度提高2.69 Gpa,吸水率下降1.00wt.%,密度升高0.395g/cm3。所制微晶玻璃的Cr和Ni浸出浓度分别为0.13mg/L和0.04 mg/L,低于GB5085.3-2007限值。本研究为酸洗污泥绿色处置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为缩短工艺流程,降低能耗,本文建立了“快速扩散层”模型,阐明了一步热处理机理和形核-晶体生长机制,开发了一步热处理短流程工艺。基础玻璃分相过程中,Na+和晶核剂离子(如Cr3+,Fe3+)发生分层,提高了透辉石主晶相的形核驱动力,在主晶相晶粒周边形成富Na+的快速扩散层,缩小形核温度和晶化温度差,形核与晶体生长在相同温度下连续进行。将二元碱度为1,酸洗污泥配加量为14 wt.%的基础玻璃升温至780℃保温1h,完成一步热处理,得到含铬钢渣微晶玻璃,其密度和硬度分别为3.036g/cm3和7.44Gpa,抗弯强度为126.5 Mpa,抗压强度为606 Mpa,吸水率为0.04%,耐酸性为1.82%,耐碱性为0.23%。开发的一步热处理技术将现有热处理工艺流程缩短一半,能耗降低50%。

司伟,孙明,章为夷[8](2014)在《固体废弃物制备玻璃陶瓷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介绍了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玻璃陶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以废玻璃渣、粉煤灰、磷渣、钢铁炉渣、镍渣、铬渣等不同固体废弃物制备玻璃陶瓷的进展以及使用固体废弃物制备堇青石、氟闪石、硅灰石、透辉石等玻璃陶瓷的工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展望了固体废弃物制备玻璃陶瓷的应用前景。

汪振双,苏昊林[9](2013)在《烧结法制备粉煤灰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粉煤灰建筑微晶玻璃。运用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粉煤灰微晶玻璃性能、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粉煤灰微晶玻璃的物化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粉煤灰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副硅灰石,副晶相为钙长石;CaO/SiO2为0.33时,微晶玻璃的理化力学性能达到最优,Al2O3/SiO2为0.19时,析晶过程相对最容易发生。

苏卫国[10](2012)在《尾矿制备MgO-Al2O3-SiO2系堇青石微晶玻璃的研究》文中提出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行业迅速发展,为国家带来巨大效益,同时排放出的尾矿已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鞍山地区的铁尾矿具有高铁、高硅性,含铁量达到7%以上,SiO2含量达到71%;菱镁石尾矿中MgO含量达到46%;矾土中Al2O3含量达到88%。这些尾矿中的主要成分可以作为制备微晶玻璃的原料,因此,本文对尾矿制备微晶玻璃进行了研究,为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本论文首先以分析纯试剂作为原料,用高温熔融法制取基础玻璃,在此基础上以热重法测得核化与晶化温度范围,采用烧结法制取微晶玻璃;第一组以不加入Fe2O3作为参比试样,第二组在第一组基础成分不变的情况下加入Fe2O3进行试验,实验结果得到加入Fe2O3试样的晶体仍为堇青石晶体,符合堇青石系微晶玻璃的要求,从而得出利用鞍山地区的高铁尾矿制取堇青石系微晶玻璃具有可行性。然后改变Na2O的加入量,从0%5%分别进行试验并测量相应的熔点、密度及气孔率,分析试样的SEM以及XRD图像,确定出利用鞍山地区的高铁尾矿制取堇青石系微晶玻璃Na2O的最佳含量。实验获得如下结果:利用鞍山地区尾矿制取堇青石系微晶玻璃具有可行性;随着Na2O含量的增加,试样的开始融化温度降低,并在Na2O含量为5%时开始融化温度、半球点温度与完全融化温度最低;当Na2O含量为3%和5%时试样的体积密度与真密度的差值、吸水率和闭气孔率处于最小值;从SEM以及XRD实验得到当Na2O为3%和5%时,微晶玻璃的晶体明显、均匀而且是堇青石晶体。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利用鞍山地区尾矿制微晶玻璃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制得微晶玻璃的Na2O最佳含量为5%。

二、装饰微晶玻璃及其产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装饰微晶玻璃及其产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利用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过程中镁、铁和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微晶玻璃概述
        1.1.1 微晶玻璃的特点与分类
        1.1.2 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1.1.3 微晶玻璃的发展与应用
    1.2 利用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的现状
        1.2.1 工业固废来源与利用现状
        1.2.2 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的历史和现状
        1.2.3 常见可用于制备微晶玻璃的工业固废的成分特点
    1.3 工业固废化学组成对微晶玻璃的影响
        1.3.1 工业固废中主要组分对微晶玻璃的影响
        1.3.2 工业固废中次要组分对微晶玻璃的影响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
    2.2 微晶玻璃制备与实验方法
3 MgO对微晶玻璃晶相类型与烧结行为以及性能的影响机制
    3.1 MgO对Ca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晶相类型的改变
    3.2 加入MgO后硅灰石型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
    3.3 含MgO硅灰石型微晶玻璃的烧结行为研究
    3.4 晶相类型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3.5 小结
4 CaF_2在透辉石型微晶玻璃中的作用
    4.1 CaF_2对析晶动力学与玻璃结构的影响
    4.2 CaF_2对等温烧结协同晶化的影响
    4.3 CaF_2对非等温烧结协同晶化的影响
    4.4 CaO-MgO-Al_2O_3-SiO_2-CaF_2微晶玻璃的性能与工艺参数优化
    4.6 小结
5 Fe_2O_3对微晶玻璃中硅灰石和透辉石析出行为的影响
    5.1 Fe_2O_3对微晶玻璃中硅灰石析出行为的影响
    5.2 CaO-Al_2O_3-SiO_2-Fe_2O_3系微晶玻璃的性能分析
    5.3 Fe_2O_3对微晶玻璃中透辉石析出行为的影响
    5.4 CaO-MgO-Al_2O_3-SiO_2-Fe_2O_3系微晶玻璃的性能分析
    5.5 小结
6 协同利用高炉渣、萤石尾矿和青石粉制备微晶玻璃
    6.1 Fe_2O_3对含氟硅灰石型微晶玻璃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6.2 利用高炉渣、萤石尾矿和青石粉制备硅灰石型微晶玻璃
    6.3 利用高炉渣、萤石尾矿和青石粉制备透辉石型微晶玻璃
    6.4 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气化炉渣微晶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气化炉渣
        1.2.1 气化炉渣的组成
        1.2.2 气化炉渣的危害
        1.2.3 气化炉渣的资源利用现状
    1.3 微晶玻璃
        1.3.1 微晶玻璃的特点
        1.3.2 微晶玻璃的分类
        1.3.3 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1.3.4 微晶玻璃的应用现状
        1.3.5 气化炉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可行性分析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5 课题的创新点及难点
        1.5.1 课题的创新点
        1.5.2 课题的难点
第2章 实验
    2.1 实验原料
    2.2 微晶玻璃的配方设计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 实验工艺流程及实验步骤
        2.4.1 实验原理
        2.4.2 实验工艺流程
        2.4.3 实验步骤
    2.5 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2.6 样品分析及性能测试
        2.6.1 物相分析
        2.6.2 微观结构形貌分析
        2.6.3 密度测试
        2.6.4 抗折强度测试
        2.6.5 化学稳定性测试
第3章 气化炉渣微晶玻璃的配比设计及结果分析
    3.1 原料配比设计
    3.2 热处理制度的选择
    3.3 原料含量变化对气化炉渣微晶玻璃物相的影响
    3.4 原料含量变化对气化炉渣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3.5 原料含量变化对气化炉渣微晶玻璃密度的影响
    3.6 原料含量变化对气化炉渣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3.6.1 原料含量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6.2 原料含量变化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处理制度对气化炉渣微晶玻璃的影响
    4.1 热处理温度对气化炉渣微晶玻璃的影响
        4.1.1 热处理温度的选择
        4.1.2 热处理温度变化对样品物相的影响
        4.1.3 热处理温度变化对样品微观结构的影响
        4.1.4 热处理温度变化对样品密度的影响
        4.1.5 热处理温度变化对样品性能的影响
    4.2 热处理时间对气化炉渣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4.2.1 热处理时间变化对样品物相的影响
        4.2.2 热处理时间变化对样品微观结构的影响
        4.2.3 热处理时间变化对样品密度的影响
        4.2.4 热处理时间变化对样品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4)黄磷炉渣制备高钙微晶玻璃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磷炉渣
        1.1.1 黄磷炉渣的来源及组成
        1.1.2 黄磷炉渣的危害
        1.1.3 黄磷炉渣的综合利用现状
    1.2 微晶玻璃
        1.2.1 微晶玻璃的定义
        1.2.2 微晶玻璃的特性及种类
        1.2.3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1.2.4 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
        1.2.5 黄磷炉渣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
    1.3 黄磷炉渣高钙微晶玻璃
        1.3.1 黄磷炉渣高钙微晶玻璃的形成机理
        1.3.2 黄磷炉渣直接制备高钙微晶玻璃的优越性
    1.4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2.1.1 原料及组成
        2.1.2 实验主要试剂
        2.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2 微晶玻璃的配方设计
    2.3 实验步骤
    2.4 实验方法
        2.4.1 原料的预处理
        2.4.2 基础玻璃灰熔点的测定
    2.5 样品分析及性能测试
        2.5.1 原料中各组分百分含量的测定
        2.5.2 配料计算
        2.5.3 磷转化率的计算
        2.5.4 DSC差热分析
        2.5.5 XRD分析
        2.5.6 SEM形貌结构分析
        2.5.7 耐腐蚀性能测试
        2.5.8 密度及吸水率的测试
        2.5.9 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的测试
        2.5.10 收缩率测试
第三章 黄磷炉渣制备高钙微晶玻璃的基础研究
    3.1 实验原料配方设计
    3.2 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3.3 晶核剂含量对磷渣高钙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3.3.1 晶核剂含量对磷渣高钙微晶玻璃晶相的影响
        3.3.2 晶核剂含量对磷渣高钙微晶玻璃微观形貌的影响
    3.4 晶核剂含量对磷渣高钙微晶玻璃物理性能的影响
        3.4.1 晶核剂含量对磷渣高钙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
        3.4.2 晶核剂含量对磷渣高钙微晶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矸石对黄磷炉渣高钙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原料配方设计
    4.2 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4.3 原料组成基础玻璃灰熔点的测定
    4.4 原料组成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4.4.1 原料组成对微晶玻璃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4.4.2 原料组成对微晶玻璃晶相的影响
        4.4.3 原料组成对微晶玻璃微观形貌的影响
    4.5 热处理制度的正交试验设计
    4.6 热处理制度正交试验分析
        4.6.1 极差分析
        4.6.2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
    4.7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4.7.1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晶相的影响
        4.7.2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结晶度的影响
        4.7.3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微观形貌的影响
    4.8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4.8.1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
        4.8.2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4.8.3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体积密度的影响
        4.8.4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膨胀率及吸水率的影响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磷生产模拟及熔融渣直接制备微晶玻璃研究
    5.1 实验原料配方设计
    5.2 电炉法黄磷生产模拟
        5.2.1 反应时间对磷转化率的影响
        5.2.2 熔融炉渣特征温度的测定
        5.2.3 熔融炉渣的XRD分析
    5.3 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5.4 核化温度对磷矿-煤矸石高钙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5.4.1 核化温度对磷矿-煤矸石高钙微晶玻璃晶相的影响
        5.4.2 核化温度对磷矿-煤矸石高钙微晶玻璃微观形貌的影响
    5.5 核化温度对磷矿-煤矸石高钙微晶玻璃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5.5.1 核化温度对磷矿-煤矸石高钙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
        5.5.2 核化温度对磷矿-煤矸石高钙微晶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利用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矿渣微晶玻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高炉渣的基本特性
    1.3 高炉渣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1.3.1 高炉渣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1.3.2 高炉渣在农业和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
        1.3.3 高炉渣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4 萤石矿的特点及其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
        1.4.1 萤石矿的简介
        1.4.2 萤石尾矿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1.5 微晶玻璃的概述
    1.6 矿渣微晶玻璃的概述
        1.6.1 矿渣微晶玻璃的历史
        1.6.2 矿渣微晶玻璃的分类
        1.6.3 矿渣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1.6.4 矿渣微晶玻璃的应用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2.2.1 实验工艺流程
        2.2.2 实验步骤
        2.2.3 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初步的确定
        2.2.4 材料分析方法
第三章 原料配比对晶化行为的影响
    3.1 基础配方的确定
    3.2 不同配比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微晶玻璃(不添加晶核剂)
        3.2.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3.2.2 样品表观及截面形貌
        3.2.3 X射线衍射分析
        3.2.4 析晶动力学分析
    3.3 不同配比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微晶玻璃(添加晶核剂)
        3.3.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3.3.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3.3.3 晶化度计算
        3.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3.3.5 EDS能谱分析
        3.3.6 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晶核剂对晶化行为的影响
    4.1 Cr_2O_3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1.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1.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4.1.3 晶化度计算
        4.1.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4.1.5 EDS能谱分析
        4.1.6 性能分析
    4.2 P_2O_5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2.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2.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4.2.3 晶化度计算
        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4.2.5 EDS能谱分析
        4.2.6 性能分析
    4.3 TiO_2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3.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3.2 样品表观及截面形貌
    4.4 ZrO_2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4.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4.2 样品表观及截面形貌
    4.5 Fe_2O_3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5.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5.2 样品的表观及截面形貌
    4.6 复合晶核剂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4.6.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4.6.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4.6.3 晶化度计算
        4.6.4 复合晶核剂对微晶玻璃维氏硬度的影响
        4.6.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4.6.6 密度、吸水率以及耐酸碱性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5.1 一步法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5.1.1 升温速率对晶化的影响
        5.1.2 晶化温度的影响
        5.1.3 晶化时间的影响
    5.2 二步法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5.2.1 核化温度的确定
        5.2.2 晶化温度/时间的确定
    5.3 一步法与二步法热处理制度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6)装饰微晶玻璃板材的应用及其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微晶玻璃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基础理论发展迅速,研究领域不断拓宽
    1.2 微晶玻璃产业初具规模,稳步发展
    1.3 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3 装饰微晶玻璃板材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3.1 完善生产技术
    3.2 加强生产工艺的开发研究
    3.3 改进微晶玻璃组成,加强工业废料和新型成核剂的开发应用
4 结束语

(7)含铬钢渣制备微晶玻璃及一步热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含铬钢渣特点及其处理现状
        2.1.1 含铬钢渣特点
        2.1.2 含铬钢渣的处理现状
    2.2 微晶玻璃
        2.2.1 微晶玻璃的特点及分类
        2.2.2 微晶玻璃的组织结构
        2.2.3 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2.2.4 微晶玻璃行业现状
    2.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2 材料分析方法
4 含铬钢渣制备微晶玻璃及铬固化机理
    4.1 二元碱度对玻璃析晶的影响
    4.2 透辉石微晶玻璃中铬的固化机理与模型
    4.3 TiO_2促进玻璃析晶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酸洗污泥诱导玻璃析晶机理
    5.1 不锈钢酸洗污泥
    5.2 研究思路
    5.3 Cr_2O_3诱导基础玻璃形核
    5.4 Fe_2O_3促进晶粒细化
    5.5 酸洗污泥促进微晶玻璃析晶
    5.6 本章小结
6 一步热处理机理与工艺研究
    6.1 微晶相变热力学
    6.2 一步热处理机理与模型
    6.3 一步热处理动力学
    6.4 非等温析晶机制
    6.5 等温析晶机制
    6.6 一步热处理工艺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8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固体废弃物制备玻璃陶瓷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以不同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玻璃陶瓷
    1.1 废玻璃渣
    1.2 粉煤灰
    1.3 磷渣
    1.4 钢铁炉渣
    1.5 镍渣
    1.6 铬渣
    1.7 其他固体废弃物
2 固体废弃物制备玻璃陶瓷的种类
    2.1 堇青石玻璃陶瓷
    2.2 氟闪石玻璃陶瓷
    2.3 硅灰石玻璃陶瓷
    2.4 透辉石玻璃陶瓷
3 结语

(9)烧结法制备粉煤灰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实验
    2.1 原材料
    2.2 配方设计
    2.3 微晶玻璃制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晶相分析与结构
    3.2 微晶玻璃的物理性能
4 结论

(10)尾矿制备MgO-Al2O3-SiO2系堇青石微晶玻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铁尾矿
        1.1.1 铁尾矿现状
        1.1.2 铁尾矿资源的分类
        1.1.3 铁尾矿的危害
        1.1.4 铁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1.2 菱镁石尾矿
        1.2.1 菱镁矿的简介
        1.2.2 菱镁矿的应用
    1.3 微晶玻璃
        1.3.1 微晶玻璃概念
        1.3.2 微晶玻璃发展历史
        1.3.3 微晶玻璃的分类
        1.3.4 微晶玻璃的应用
        1.3.5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方法
        1.3.6 我国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的研究及现状
        1.3.7 目前我国微晶玻璃工业水平差距及对策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1 选题目的
        1.4.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尾矿制微晶玻璃的可行性
    2.1 本章的目的
    2.2 堇青石基微晶玻璃的组成
        2.2.1 堇青石的三相图及组成
        2.2.2 微晶玻璃中的各组分所起到的作用
        2.2.3 微晶玻璃中常见的几种晶核剂
        2.2.4 实验配方组成
    2.3 熔制过程
    2.4 热处理工艺的确定
        2.4.1 DSC 曲线
        2.4.2 热处理升温制度
    2.5 试样的外观形貌
        2.5.1 试样的磨光与抛光
        2.5.2 样品的表观形貌
    2.6 样品的密度、吸水率与气孔率
        2.6.1 样品的体积密度
        2.6.2 吸水率与显气孔率
        2.6.3 样品的真密度
        2.6.4 真气孔率与闭气孔率
        2.6.5 样品的分析
    2.7 样品的SEM 结果分析
    2.8 XRD 衍射实验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a_20 含量对微晶玻璃的影响
    3.1 配方设计
    3.2 熔制过程
        3.2.1 称量混料
        3.2.2 熔融过程
    3.3 热处理工艺过程的确定
        3.3.1 DSC 曲线
        3.3.2 热处理升温制度
    3.4 试样的熔点分析
    3.5 试样的外观形貌
    3.6 试样的密度、吸水率与气孔率
        3.6.1 试样的体积密度
        3.6.2 试样的吸水率与显气孔率
        3.6.3 试样的真密度
        3.6.4 试样的真气孔率与闭气孔率
        3.6.5 试样的分析
    3.7 试样SEM 结果分析
    3.8 XRD 结果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装饰微晶玻璃及其产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的发展与展望[J]. 何峰,谢峻林,马千军. 玻璃, 2021(10)
  • [2]利用工业固废制备微晶玻璃过程中镁、铁和氟的影响[D]. 裴凤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气化炉渣微晶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闫绍华.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4]黄磷炉渣制备高钙微晶玻璃基础研究[D]. 王伟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利用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矿渣微晶玻璃[D]. 陈剑啸. 苏州大学, 2018(12)
  • [6]装饰微晶玻璃板材的应用及其产业发展[J]. 刘金彩. 上海建材, 2017(06)
  • [7]含铬钢渣制备微晶玻璃及一步热处理研究[D]. 杨健.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8)
  • [8]固体废弃物制备玻璃陶瓷的研究进展[J]. 司伟,孙明,章为夷. 材料导报, 2014(15)
  • [9]烧结法制备粉煤灰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J]. 汪振双,苏昊林. 硅酸盐通报, 2013(10)
  • [10]尾矿制备MgO-Al2O3-SiO2系堇青石微晶玻璃的研究[D]. 苏卫国. 辽宁科技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装饰微晶玻璃及其产业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