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外科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马浩程,张韬,张学民,李伟,李清乐,蒋京军,焦洋,张小明[1](2021)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原发病变的预后评分模型及联合定向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的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构建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原发性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预后评分模型,并探讨高危患者从联合定向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DA)中的获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14例原发性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单纯DCB治疗患者95例(108条患肢),其中男性66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71.9岁(范围:48~91岁);接受DCB联合DA治疗患者19例(21条患肢),男性13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9.5岁(范围:62~80岁)。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等。应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可能影响患者DCB治疗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评分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随后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模型及Log-rank检验比较高危组和低危组患者行DCB联合DA治疗的一期通畅率情况。结果 114例患者均获得>24个月随访,单纯DCB治疗组发生靶病变狭窄(≥50%直径)34例次,DCB联合DA组发生靶病变狭窄3例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钙化(HR=3.804,95%CI:2.460~5.883)、腘动脉受累(HR=2.104,95%CI:1.368~3.236)、病变长度≥15 cm(HR=1.824,95%CI:1.196~2.780)、流出道评分≥7分(HR=1.736,95%CI:1.025~2.940)及慢性肾脏病(HR=1.601,95%CI:1.040~2.463)是单纯DCB治疗后再狭窄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赋予3、2、1、1、1分,若患肢的总评分≥3分则被定义为高危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危组患肢中,单纯DCB治疗术后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90.31%,DA+DCB治疗术后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1);高危组患肢中,单纯DCB治疗术后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20.80%,DA+DCB治疗术后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8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评分模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危组患者应用DCB联合DA治疗,效果优于单纯DCB治疗,应积极考虑开展高危患者的联合治疗。
李海燕[2](2020)在《基于循证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预防方案构建与转化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护理预防方案并进行临床转化应用,为规范我国VTE预防护理实践,保障VTE预防护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研究方法1.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医院在院发生VTE的55例患者纳入VTE组,按照1:2的比例选择未发生VTE的108例纳入非VTE组,对两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同一医院在院期间发生VTE和非VTE患者共54例进行验证。2.现况调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97名来自不同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VTE预防护理及管理现状调查。3.VTE护理预防方案构建:基于国内VTE护理预防实践现状,对相关循证指南进行文献检索,采用AGREEⅡ体系进行质量评价。再根据前期的情景分析研究提出的焦点问题,对证据进行提取、分析和综合,初步构建VTE护理预防方案。经多学科专家现场论证,形成VTE护理预防方案的终稿。4.临床转化应用的促进和障碍因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质性研究、田野观察研究对临床转化应用的促进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从系统、护士和患者层面制定多项实施干预策略。5.VTE护理预防方案的实施及评价研究(1)临床试验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VTE护理预防方案实施前的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VTE护理预防方案实施护理。从证据实施的过程指标、结局指标和证据自身结局指标评估两组患者血栓风险评估率和评估及时率、护士对患者进行基础预防、物理预防措施相关健康教育的实施率;血栓风险评估准确率、术后物理预防措施的依从性、患者/家属对血栓预防知识的掌握得分情况;VTE的发生率、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和血管直径变化。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不符合卡方检验的构成比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2)质性研究:对骨科参与VTE护理预防方案实施的11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护士对方案实施的感受和评价。研究结果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肝肾疾病、饮酒史、D-二聚体和Caprini血栓风险等级是患者院内发生VTE的风险因素,利用上述风险因素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进行血栓风险评估、预防措施的实施和完善VTE护理预防相关病历记录是VTE护理预防的焦点问题。2.各大医院在VTE护理预防方面缺乏规范,部分医院对于VTE预防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部分护理人员对VTE预防知识掌握不足。3.基于循证的VTE护理预防方案构建:最终纳入13篇指南。其中有9份指南为“强烈推荐”,4份指南为“推荐”。将指南中的证据进行提取、综合和归纳,形成包括84项推荐意见的方案草案。12名专家对方案进行现场论证,对方案进行最终修订,确定推荐等级。其中,66项强推荐,7项弱推荐,7项暂不推荐,4项和其他项目进行方案合并。最终形成包括五个主题73项推荐的VTE护理预防方案。4.临床转化应用的促进和障碍因素分析(1)被调查的30名护士对VTE知识掌握情况得分为(45.09±13.73)分,护师及以上职称人员与护士职称人员的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表明,护士对VTE预防护理知识的掌握不足,医院进行VTE预防相关知识培训的重点应聚焦于低年资护士。(2)访谈发现,护士可以正确认识拟实施的VTE护理预防方案,对方案的转化应用存在医疗配合、抗血栓袜购买不便捷等顾虑,提出采用信息化让预防护理更便捷、宣教方式多途径等建议。(3)田野观察发现,血栓风险评估由医生完成,评估流程便捷,抗血栓袜由医生向患者或家属教育后外购获得。护士根据医嘱实施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影响方案实施的障碍因素可能为护理工作量较大、护士未参与血栓风险评估、AES需要患者家属外购等。(4)基于对证据转化应用促进和障碍因素分析,从系统层面、护士层面和患者层面进行改革,制定10项促进转化应用的干预策略。5.VTE护理预防方案的实施及评价研究(1)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BMI、合并症、吸烟史、饮酒史、术前APTT、血小板计数、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评估实施的过程指标:护士进行血栓风险评估率为100%,入院血栓风险评估及时率为87.94%,2项基础预防健康教育实施率为98.58%,6项AES相关健康教育实施率均在89%以上。(3)证据实施的结局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栓风险评估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穿着AES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血栓预防知识的掌握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证据自身结局指标:对照组和试验组VT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院内发生VTE 1例(0.61%),出院后发生VTE 1例(0.61%),试验组未发生VTE。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下肢髂外静脉、股静脉、腘静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腘静脉的血流速度变化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76。(5)访谈发现,VTE护理预防方案的实施有助于规范临床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专业价值的体现,在临床转化应用仍需不断的探索。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最佳证据构建的VTE护理预防方案,为临床护士预防VTE提供规范的护理实践参考依据。在临床转化应用后,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血栓风险评估的及时率、准确率和患者对预防措施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对血栓预防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具有可行性。
陈忠,杨耀国[3](2020)在《血管外科临床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年间血管外科的治疗技术进展迅速,尤其集中于复杂主动脉弓部疾病(夹层和动脉瘤)、复杂腹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颈动脉狭窄、重症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静脉血栓性疾病和静脉曲张等病的治疗方面,发展出了烟囱技术、开窗技术、分支支架技术、药物涂层技术、腔内减容技术等在内的多种新技术、新理念,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为代表的新药研发,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Expert Committee of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Peripheral Blood Vessels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Integrative Medicine;[4](2019)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11月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通过现代医学和中医传统表述相结合,阐明了命名、病因、组织病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临床表现、治疗等共识。
别会会[5](2019)在《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血管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管外科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跌倒、出血性疾病、肺栓塞、压疮等风险事件发生率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χ2=5.02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χ2=5.023,P<0.05)。结论:血管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程兆云,刘前进[6](2018)在《"2018河南省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分会换届改选及学术年会"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林,刘建林,祁光裕,蔡惠[7](2018)在《不同教学模式在血管外科专业临床教学中的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教学模式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血管外科临床实习生106名,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模式教学(LBL),观察组采用理论授课联合病例为导向(CBL)的教学模式,观察两组学生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及病例诊断分析处理能力。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及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优良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分析诊断处理能力,观察组学生的优良率、及格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教学结合CBL教学模式能显着改善血管外科临床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孙颖[8](2018)在《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8例血管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外科危险因素辨识评分、风险预警评分、风险处理评分、满意度和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外科危险因素辨识评分、风险预警评分、风险处理评分分别为(94.14±4.12)、(94.14±4.51)、(94.51±6.9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24±2.13)、(82.98±3.72)、(82.26±3.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辨识、预警和处理能力,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高翀,沈超,周云,吴昊,韩道正,周巧玲,王燕,孙蓬[9](2017)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腔内减容术。目前腔内技术中,传统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侧重于球囊涂层和支架材料的更新,而腔内减容术则是近年来血管腔内治疗发展的热点。掌握各种腔内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前提条件。
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10](2017)在《第二届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年会顺利召开》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3月18日,第二届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年会、第三届钱江血管高峰论坛暨血管外科腔内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暨潘松龄主任从医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鸿坤教授主持本次大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伟林院长、浙江省医师协会田云鹏秘书长亲临现场,为大会精彩致辞。
二、血管外科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外科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循证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预防方案构建与转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界定及文献回顾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案 |
四、技术路线 |
五、保护人权措施 |
第三部分 情景分析研究 |
一、在院发生VTE患者病例对照研究 |
二、国内VTE预防护理的现况调查 |
三、小结 |
第四部分 基于循证的VTE护理预防方案的构建研究 |
一、VTE预防指南的检索与质量评价 |
二、指南内容分析 |
三、基于循证的VTE护理预防方案初步构建 |
四、VTE护理预防方案的专家论证 |
第五部分 临床转化应用的促进和障碍因素分析 |
一、护士对VTE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
二、护士对VTE护理预防方案态度和认识的访谈 |
三、实践现状的田野观察研究 |
四、实施干预策略的制定 |
第六部分 VTE护理预防方案的实施及评价研究 |
一、VTE护理预防方案实施的临床试验研究 |
二、护士对VTE护理预防方案实施感受的质性访谈 |
第七部分 总结 |
一、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附 录 |
附录1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 |
附录2 住院患者出血风险评估表 |
附录3 院内发生VTE患者资料收集表 |
附录4 住院患者VTE预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5 AGREEⅡ量表 |
附录6 关于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预防方案的专家小组会议意见征询表 |
附录7 VTE防治护理知识考试试卷 |
附录8 护士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9 黄色血栓风险等级警示牌 |
附录10 VTE防治护理措施记录单 |
附录11 VTE预防相关的三项操作流程和考评标准 |
附录12 VTE预防相关健康教育单页和视频 |
附录13 血脉护通公众号 |
附录14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预防相关信息采集知情同意书 |
附录15 住院患者血栓预防护理信息调查表 |
附录16 住院患者VTE预防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 |
文献综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物理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3)血管外科临床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主动脉疾病 |
1.1 主动脉弓部疾病 |
1.1.1 烟囱技术 |
1.1.2 开窗技术 |
1.1.3 分支支架技术 |
1.1.4 Petticoat技术 |
1.2 腹主动脉瘤(AAA)和TAAA |
1.2.1 分支和开窗支架 |
1.2.2 三明治技术 |
2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疾病 |
2.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 |
2.2 新型治疗手段——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TCAR) |
2.3 CAS中密网支架的应用 |
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
3.1 血管腔内减容技术 |
3.2 药物涂层球囊 |
3.3 支架技术的新进展 |
4 深静脉血栓 |
4.1 减容治疗 |
4.2 支架技术 |
4.3 药物治疗进展 |
5 静脉反流性疾病 |
5.1 射频消融和激光治疗 |
5.2 硬化剂注射治疗 |
5.3 透光直视旋切术 |
5.4 CHIVA |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名称 |
二、病因 |
三、组织生理病理学 |
(一)生理学 |
(二)病理学 |
四、诊断标准[28-40] |
(一)诊断 |
(二)具体分型、分期 |
1. 分型是指血管影像学上的认识 |
2. 病理分期则是指血管病变的阶段 |
3. 临床分期是指依据临床表现和症象分期的方法 |
4. 根据坏疽部位分为三级: |
(三)诊断管理流程 |
五、鉴别诊断[41-50] |
(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
(二)急性动脉栓塞 |
(三)多发性大动脉炎 |
(四)糖尿病性足坏疽 |
(五)雷诺综合征 |
六、临床特点[51-57] |
(一)人口学特点 |
(二)烟草的关系 |
(三)临床影像学特点 |
(四)临床炎性因素关系特点 |
(五)临床症状特点 |
七、治疗[58-82] |
(5)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 |
3 讨论 |
(7)不同教学模式在血管外科专业临床教学中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教学方法 |
1.3 评价标准[4]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学生基线数据比较 |
2.2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
2.3 两组学生实践分析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
3 讨论 |
(8)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住院安全问题评估。 |
1.2.2 根据存在的风险和因素, 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血管外科危险因素辨识评分、风险预警评分、风险处理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
2.3 两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9)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进展 |
1.1 单纯PTA和金属裸支架的局限性 |
1.2 关于球囊的新进展 |
1.2.1 切割球囊 |
1.2.2 冷冻球囊 |
1.2.3 药物涂层球囊 |
1.3 关于支架的新进展 |
1.3.1 生物可降解支架 |
1.3.2 血管内覆膜支架 |
1.3.3 药物洗脱支架 |
2 关于腔内减容术的新进展 |
2.1 经皮腔内机械性斑块切除术 |
2.2 准分子激光血管成形术 |
3 小结 |
四、血管外科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原发病变的预后评分模型及联合定向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的效果评价[J]. 马浩程,张韬,张学民,李伟,李清乐,蒋京军,焦洋,张小明. 中华外科杂志, 2021(10)
- [2]基于循证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预防方案构建与转化应用研究[D]. 李海燕.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3]血管外科临床研究进展及展望[J]. 陈忠,杨耀国.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1)
-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J]. Expert Committee of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Peripheral Blood Vessels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06)
- [5]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别会会.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07)
- [6]"2018河南省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分会换届改选及学术年会"纪要[J]. 程兆云,刘前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8(12)
- [7]不同教学模式在血管外科专业临床教学中的比较[J]. 杨林,刘建林,祁光裕,蔡惠.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04)
- [8]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孙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8(01)
- [9]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进展[J]. 高翀,沈超,周云,吴昊,韩道正,周巧玲,王燕,孙蓬.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06)
- [10]第二届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年会顺利召开[J]. 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浙江医学, 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