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前的探索 迟到的荣誉(论文文献综述)
闫洁[1](2020)在《论路内的工业题材小说书写》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题材小说书写尝试,路内是其中之一。路内作为70后代表作家之一,目前着有长篇小说七部,短篇小说集一部,其中五部作品都可以被划分到工业题材小说的范畴。他的书写不同于传统工业题材小说的创作模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工业题材小说的背景,对代表作品进行了历时性梳理,综合多位学者的研究,讨论了工业题材小说的概念,综述了路内作品的研究现状,指出选题原因和创新点,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分析路内工业题材小说戏谑言说的语言特征。在叙事方面多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视角,拥有“在场者”的叙事优势,运用多种叙事方式融合了看似矛盾的预言与追忆;用戏剧化的语言风格遮蔽内在现实的痛感,呈现出油滑粗鄙、反讽批判、幽默调侃的文字风格;以荒诞式的典型的闹剧场景、喜剧场景和混战场景的故事情节描绘了工厂视阈下的工人群像。第二章论述了路内对往事的情怀,这也是他工业题材小说的灵魂所在。他一次次地书写工业题材小说,构建出“路小路们”的青春图景,以“寻找”为此类型小说的创作母题,试图寻找理想国度—“黄金海岸”。此外,他对工厂的特殊情结和对九十年代的牵挂也是他数次书写工业题材小说的源动力之一。第三章论述路内采用个人化的方式揭示了计划经济下的时代弊病。他关注工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惨淡,但无意于痛心疾首地控诉时代,而是将复杂的社会背景铺设于人物命运之后。他在沉淀过后重新审视工厂,表达出自己独立的思考。结语部分在综述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路内的工业题材小说创作为泛工业题材小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借鉴,并对未来工业题材小说的发展寄予期待。
黄东明[2](2020)在《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作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税务机构的成立对组织绩效管理体系也提出变革的要求,业务交接如何平稳过度,如何以绩效管理助推征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引领、保障、抓手、凝聚作用。为此,探究优化新机构组织绩效指标体系框架设计,丰富绩效管理文化内涵已提上议事日程,研究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应用价值。本文在公共产品理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论、目标设置理论、成就激励理论的框架指引下,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对L市税务局现行的组织绩效指标体系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梳理存在问题和原因表现,结合公共部门实际环境,优化设计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并提出指标体系运行保障措施。文章在结构上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公共部门组织绩效指标设计的理论分析;第三章为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实施现状分析;第四章为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的优化方案设计;第五章为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本文根据计划目标分解、指标简明直观、任务逐层细化的设计原理,清晰界定L市税务局关键组织绩效指标,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共性考核考评指标和个性考核考评指标,确定每项绩效指标的考核标准,并审慎设置了额外加分、减分项目指标。在指标操作过程增加辅导沟通环节,在指标测评结果出来后增加反馈环节。本文最后提出做到指标设计融入政治要求、人员分类分岗从严管理、指标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加强申诉申辩权益保障、与职务职级晋升制度挂钩等指标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保证指标体系平稳顺利运行,最终实现年度工作计划,达成绩效考核工作的推行目标。对层级相同、职能相似的税务机构优化绩效考核工作起到参阅指导和借鉴作用。
肖新平[3](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区少铨(Au Siu chuan)[4](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张虹[5](2018)在《技校班主任工作的叙事研究 ——以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了叙事研究的方法。笔者以研究者身份出现,用叙事的方式,以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为研究主题,从中精选了班主任工作年限、学历、工作经历等不同的10位教师为研究对象,在自然的情境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观察、实物收集等方法,搜集、积累研究素材,与研究对象互动,描述他们的典型性言行,并对“他们的故事”作出解释性理解,最后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进行归纳建构。通过十位班主任工作的事实和细节,深入了解他们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挖掘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探索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对技工学校的研究,为促进班主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也希望本文能对我国技工教育做出些许贡献。本研究中,笔者以研究者的角度客观地写班主任工作,只是在思考分析时,把自己的想法写进去。也就是说,笔者在研究班主任工作时,是个“局外人”。本研究以十位教师讲述他们班主任工作的故事为基础展开研究,是研究对象自己的叙事;研究者对“他们的叙事”进行的研究;明线是研究者对“班主任工作的故事”描述,暗线是研究者的反思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论文以叙事的方式撰写。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对班级的管理,更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要以“道德”的方法进行,重视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管理是手段,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德育是根本,是灵魂。班主任只有充分发挥班级德育这个阵地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吴晓雪[6](2018)在《新时代大学生耻感缺失的伦理审视 ——以江苏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耻感缺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适应失衡的现象,属于道德缺失问题的分支内容。耻感缺失现象是社会道德转型时期的病症,社会公众对耻感缺失表现出熟悉态度的原因是耻感发生与其实际生活情境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公众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为尽快构建出社会新兴道德体系作为指导公众道德发展的原则和底线,“思想道德建设”更加被视为时代议程上的研究命题,道德建设过程存在的耻感缺失现象也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公众的重视。然而,代表社会道德发展前沿水平的大学生,在其群体当中却出现了耻感缺失的现象。因此,研究大学生群体的耻感缺失问题,主要目的是保证大学生群体整体道德素质的纯净向善,作为引领社会道德发展的新生力量大有可为。解决完善大学生群体的耻感缺失问题是社会道德体系转型建构过程中的基础工程,符合国家对新时代青年群体实现道德理想的期盼,对将来社会新兴道德体系完善成熟提供相应理论支持,研究大学生的耻感问题是具备时代特征和发展合理性的举措,对现代道德体系建构和传统耻感理论新生有着现实理论价值。为此,在数据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对比的基础上,发现我国耻感问题的讨论缺少客观量化内容,所以对大学生群体耻感缺失表现的分析印证了当今大学生群体整体道德状况向上发展的观点,从个人、高校、家庭、社会和国家五方面内容阐述大学生群体耻感缺失的具体表现和深层原因,并提出伦理层面上的问题化解途径,同时还为道德建设过程中耻感教育内容的充实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文章关注社会道德发展前沿的大学生群体的耻感现状,试图以定义道德耻感含义的方式,将国家和社会对耻感问题的关注由大学生群体投向社会整体道德状况。通过对现实情境下大学生群体耻感缺失的具体表现探讨,力图挖掘大学生群体耻感问题的深层原因,结合社会调查和伦理学研究,运用现实案例和伦理学理论观点,指明大学生群体耻感缺失现象是社会耻感制度环境、耻感教育及个人道德修养皆欠缺的结果,因此为大学生耻感缺失现象找寻伦理解决途径,增强群体耻感意识,是化解群体耻感问题的理论思路。为此,本文分四大章。第一章论述耻感及其形成机制,对“耻”“耻感”概念进行界定并由此向耻感发生的心理、伦理和社会三维机制探析。第二章从自我、他人、社会和国家层面描述当今大学生群体在不同层面上存在耻感缺失的具体表现,并得出耻感问题多表现为不以为耻的结论。第三章分别从外在规范、家庭和高校教育、个人耻感状况方面揭示大学生群体耻感问题的深层原因。第四章则从耻感教育和耻感制度内容着眼,为大学生群体耻感问题解决寻求伦理出路,以此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实现道德理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付振超[7](2018)在《驻青高校女大学生耻德现状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提出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几年来,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获得明显提高。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些文件的颁布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其中女大学生耻德培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女大学生耻德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女大学生耻德培育有利于深化道德教育理论的内容,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耻德中的优秀成分,也有利于女大学生完善道德人格,从而树立自尊自爱自立的女性意识。耻、耻感、耻德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耻即知耻心,耻感是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违背道德而产生的感情,而当耻感符合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这时会上升为耻德。所以,耻德是关于耻的道德素养,是建立在耻、耻感基础之上,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标准的道德品质。耻德的发生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良心感知与社会评价共同作用产生的,并对道德主体产生重要的作用。其中崇善、指引、规约、防御、激励等功能对道德行为主体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探究耻德的基本问题,归纳概括女大学生耻德培育的涵义,为女大学生耻德培育的实现路径提供依据。通过对驻青高校女大学生耻德状况的调查发现,女大学生自我评价良好,但部分人出现义利模糊,荣誉观淡薄,规则意识匮乏,是非善恶混淆,诚信意识淡化,尊严感缺失,追求虚荣享乐,恋爱动机不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虽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由社会网络环境的影响、高校耻德培育内容与文化建设的缺乏、家庭耻德环境的缺失、女大学生自身耻德不足等方面造成的。针对上述出现的原因提出培育女大学生耻德的现实路径。通过优化耻德培育环境,丰富和加强高校耻德培育内容与文化建设,构建新型的家庭耻德培育环境,从而提升女大学生自身耻德修养,塑造优秀的女性魅力,最终培育女大学生成为二十一世纪有耻德、有涵养、有魅力的女性。
马义米[8](2018)在《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荣誉观是反映价值观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但是一些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出现荣辱错位的现象,分不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潜伏着失调与混乱的危险。荣誉观总是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家庭的中学生,他们的荣誉观是不同的。研究中学生的荣誉观,把握社会转型期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及成因,进而对培养他们正确的荣誉观提出合理的建议,这对个人成长、学校教育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学生的荣誉观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研究的对象。中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荣誉观?这是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选取海南省三亚市、海口市、文昌市、儋州市、琼中县和澄迈县的中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本次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994份是有效问卷。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首先探索了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学生荣誉观具有“崇高性”和“传统性”两个积极特征,同时还呈现出“功利性”、“不合理性”、“盲目性”三个消极特征。具体结果如下:1.具有崇高性,他们以遵循热爱祖国、敬业、诚实守信、友善这些核心价值观为荣;2.具有传统性,他们以热爱劳动、生活节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这些传统美德为荣;3.功利性,他们以钱多、官大为荣;4.不合理性,他们也以仇富、仇官为荣;5.盲目性,他们以外表美、攀比、炫富、早恋等这些所谓个性张扬的方式为豪。其次,研究者在将近三年的时间内,采取与学生、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家长、教师、研究者等多方位的多次调查、访谈、作品分析,并尤其选择了30多位高中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加入生活史研究等方法,力图探索中学生荣誉观的成因。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荣誉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家庭方面,父母的价值观、教养方式、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等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学校方面,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不良的校风和班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校的管理文化等都直接影响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同辈群体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同学的不良观念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社会方面,社会的正能量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而反映在社会层面的负能量(例如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和丑恶的现象、媒体对社会负能量的推波助澜、网络上不良信息的煽动等)则都不利于中学生正确荣誉观的形成。第三,作为一项教育博士论文的研究,除了必要的理论指导外,研究发现还应透过教育行动研究加以正面佐证。为此,本研究在不断完善研究发现和研究结果的同时,还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应用于所任教的政治课上,这一部分的教育行动研究发现:为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家庭、社会、学校等需要多方面形成正面教育的合力、共建荣誉教育或榜样教育联合体,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家庭育人功能的正面发挥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参与;第二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耐心的积极人生指导对于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第三是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对于大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影响力十分重要。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为: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是社会荣誉观的晴雨表,一方面折射并反映了社会荣誉观,表现为“崇高性”与“传统性”的主流与“功利性”、“不合理性”、“盲目性”的支流并重;另一方面在不能把握宏观社会教化环境的现实情况下,微观教育环境的创设和行动仍然具备引领和改变中学生荣誉观的可能,尤其是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通过创设家校正面教育合力、教师对学生的正确人生指导教育、加强同辈群体的教育功能等措施,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引导中学生正确荣誉观的养成。当然,如果能够结合宏观社会教化环境,强化政府的教育责任,控制各类媒体和舆论的正能量影响力,则更有利于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李宏刚[9](2018)在《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追求人自身的解放及其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永恒的最根本的主题。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主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人的主体生命有三种存在形态,分别是类主体、类群主体和个体主体。类主体是具有自由自觉特性的主体存在,其普及下存在的社会形态将是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类群主体是指国家、民族、家庭、团体、国际组织等群体性社会主体形态,个体主体即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体。类群主体和个体主体是目前社会阶段人的主体存在的主要形态。类群主体由个体主体构成,个体主体的最高形态即为类主体。因而,个体主体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根基和源泉。论文要讨论和研究的大学生主体即是个体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生力军。大学生主体的发展(也即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或主体自觉发展),核心是主体素质发展,基本要求是和谐优化,根本目的是主体自觉性(适切性)充分彰显。这里的主体素质即为主体自由自觉的素养和品质,主体自觉性即为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是什么、为何是、如何是)是论文的研究论域,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是论文研究的理论根基,“完全人格”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是论文研究的理论核心,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论文研究的理论补充,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结构和现状的系统剖析,探寻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思想认知路径和行为实践路径。具体来说,论文以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主线,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从人的发展问题出发,在分析当前大学生主体自觉问题研究只注重主体自觉之“形”而逐日偏离主体自觉之“神”的现状基础上,阐述了“形神兼备”(骨髓相连)的大学生主体自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这一研究促动了大学生主体素质发展的实践设计及其进程,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宽和创新,有助于培育和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实践模式。同时,论文还进行了文献述评研究,阐明了研究的基本视角和框架体系。(2)界定了主体自觉、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并深入阐释了主体自觉的实质、特质以及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价值、构成要素,同时对作为论文研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实践理论以及“完全人格”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了分析。(3)从纵向的层次性结构(主体自觉需要、主体自觉意识、主体自觉能力和主体自觉人格)和横向的形态性结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道德自觉和心理自觉)深入分析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动态多维的立体结构体系及其结构要素之间的互补、转化和融合关系。大学生主体的纵横结构要素发展及其协同组合关系要以促进大学生主体素质的和谐优化发展为核心。(4)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江苏部分高校,对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思想认知和实践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研,同时选取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进行质性访谈,旨在探讨分析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思想认知状况及实践发展态势,并从以上两大方面剖析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面对的疑难问题及所处的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反思困境形成的原因。(5)从理性和价值引导的层面,提出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上建构”的三种不可或缺的实施思路,即要立足大学生主体的认识自觉,实施基于诉求激发的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渗透基于认知转变的“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营造基于情感增进的“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为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实践落实)提供坚实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形成“诉求激发——认知转变——情感共鸣”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上建构”逻辑思维体系。(6)以历史态、共时态和案例设计为视域,深入阐述了历时态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发展实践路径、共时态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发展实践路径以及案例设计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一体两翼”实践路径。论文以“主体——人”的发展本质作为基本依托,选取了大学生这一关键目标主体,并深入挖掘和论证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的本质内涵和现实状况,阐述了大学生主体与其自觉性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和在此基础上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机理、载体及方式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拓展了大学生素质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角论文选取了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这一研究视角,全面、深入地剖析了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如何实现自我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及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凝聚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形上之道”与“形下之路”在其“主体自觉”当中,拓宽了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思路。论文选取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这一本质领域并对其进行内涵、实现方式的全面阐释,是在大学生成长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视域方面的创新尝试。二是尝试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体系及其实现方式的分析框架论文以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视域,尝试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体系及其实现方式的分析框架。首先,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和形态结构体系,并把主体自觉的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融入该结构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论证。一方面从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历时态发展过程构建了集“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主体自觉意识、主体自觉能力、主体自觉人格”于一体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层次结构,另一方面从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共时态发展过程构建了集“大学生主体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道德自觉、心理自觉”于一体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形态结构。其次,形成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上建构”和“形下落实”体系,并进行高校、社会和家庭协同共建的具体实施要求论证。既从“形上”的思想理念建构着手,又从“形下”的实践落实路径筹划,层层渗透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的理念和要求,通过“形上、形下”、“认识、实践”的双重实现方式创新,展现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体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实现大学生的主体自觉”。
车琪[10](2017)在《基层教研员教学领导力的发展研究 ——以W市H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研员制度是中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特色之一,教研员是我国教育系统一个特殊人群,为保障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时代的变革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教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研员的专业发展因此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的教研制度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其功能定位由过去单纯的“专业性”逐步变化为“专业与引领”的双重性。教研员的功能也从过去的“研究、服务、指导”逐步延伸到“管理与领导”领域。因此,21世纪教研员的专业发展问题逐渐凸显,并进入学界关注的视野。当下教育界对教研员的系统研究很少,一是教研员自身的研究视野有限,很难对自身的功能定位作反思性审视;二是理论视野开阔的高校研究者很少去关注教研员这个特殊群体,即便关注,也因为缺乏对中小学学科基础(教研员首先是学科优秀教师)的理解,很难从学科视角给予解读,常常隔靴搔痒。因此教研员研究成为一个边缘地带。另一方面,看似简单的教研员群体到底与一般教师有何不同?其特质何在?仍是一个需要判明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廓清以下四个问题:教研员群体的专业特质是什么?这种专业特质是静态的,还是动态发展的?如果这种专业特质是动态发展的,其发展阶段如何?能否通过一定途径促进教研员的专业成长?研究发现:第一、尽管很多人对教研员的专业性进行了各种说明,但通过教学领导力问卷调查发现,教研员群体的专业特质是其教学领导力,具体表现在:(1)确定和分享学校学科发展目标;(2)引导教育计划和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夯实学科基本素养、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等;(3)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评价,包括教材拓展和开发、课程执行和创新等;(4)支持教师和其专业发展;(5)营造教学环境与氛围等。第二、教研员教学领导力是不断建构并不断发展的,其发展构成不同阶段。通过对教研员、校长和教师的大量访谈,并借鉴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归纳,教研员的教学领导力发展层次分为三个阶段:新手型、成熟型和专家型,每一阶段的专业关注有很大不同,并呈现螺旋式而非阶梯式上升的过程,但这种有层次的发展与从事教研员工作的相关性不大,而与其对教研工作的理解、探索和努力有关。所谓螺旋式上升,是指后一阶段的表现与前一阶段有部分重叠,不能完全分隔。第三、既然教研员的教学领导力发展是个动态过程并有层次之分,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可用什么方法或途经促进其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新手型教研员为了立足和生存,迫切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认同。新手教研员初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所以新手教研员展现领导力的方式就是引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但是新手教研员初次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的交流渠道是听课和评课。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教研员可以充分展现其专业性和影响力。同时,通过听评课,教研员可以发现很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评优课可以帮助教研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个性问题加以梳理、提升、和传播。因此,评优课的实施过程就是教研员引领课堂教学的最佳途径。第四、成熟型教研员关注专业引导的新层次,即“立人”阶段。教研员在成熟阶段展现其教学领导力的方式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含内因和外因。因此,教研员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必定要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同时,营造一个良好的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教师团队有利于教研员进行知识管理,即凝练教师的隐性知识,使得教师的隐性知识外显化,并在团队中分享学习。因此,教研员建设高效团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好途径。教研员建设高效学科团队的策略是给不同教师分层定位以促进其专业发展。所以,成熟型的教研员与新手型教研员的最大区别是由关注课堂教学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由关注个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专业发展转向关注整个学科团队的发展。成熟型的教研员开始有了“立人”的概念,他们意识到发展人即发展教师才是发展学科的关键。但成熟型的教研员在发展人的着重点仍然主要是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第五、教研员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一种职业瓶颈,就是自满状态。其结果就是对学科的指导力越来越弱。成熟型教研员通过自我反思,突破瓶颈的方法就是关注团队领导者的发展,其方式有三:一是教研员授权给团队领导者来进行微观的学科引领;二是教研员主动腾出时间关注和研究学科最前沿的发展态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三是通过发展团队领导者来提升整个学科团队的工作效能。所以,专家型教研员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科团队,他们通过展现学科团队领导力的方式提升自己,并在提升团队领导力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塑造新的领导,培养出团队中的领导者。
二、超前的探索 迟到的荣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前的探索 迟到的荣誉(论文提纲范文)
(1)论路内的工业题材小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悲观者的戏谑言说 |
第一节 戏说式叙事 |
第二节 戏剧式语言 |
第三节 荒诞式故事情节 |
第二章 情怀不老 |
第一节 路小路们的青春 |
第二节 寻找“黄金海岸” |
第三节 工厂情结 |
第四节 历史情怀 |
第三章 生存难题 |
第一节 难以治愈的时代弊病 |
第二节 工厂围墙内工人同质化 |
第三节 变革后的生活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公共部门组织绩效指标设计的理论分析 |
2.1 公共部门及其特点 |
2.2 组织绩效指标及其设计方法 |
2.2.1 组织绩效指标的内涵 |
2.2.2 组织绩效指标设计的一般概念 |
2.2.3 组织绩效指标的设计方法 |
2.3 理论基础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2.3.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论 |
2.3.3 目标设置理论 |
2.3.4 成就激励理论 |
2.4 公共部门组织绩效指标设计的特点 |
第3章 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 |
3.1 L市税务局概况 |
3.2 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实施的现状 |
3.2.1 组织绩效指标制定主体和对象 |
3.2.2 组织绩效指标内容构成 |
3.2.3 组织绩效指标测量过程 |
3.2.4 组织绩效指标实施反馈 |
3.3 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1 指标内容甄选不够合理 |
3.3.2 指标操作指引尚未到位 |
3.3.3 指标考评测量缺乏规范 |
3.3.4 及时全面客观公开欠佳 |
3.3.5 指标反馈刚性保障缺位 |
3.4 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组织绩效指标建立酝酿不足 |
3.4.2 指标原则缺乏针对性指向性 |
3.4.3 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甄选随意 |
3.4.4 指标操作沟通形式技巧单一 |
3.4.5 指标实施保障机制衔接缺位 |
第4章 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的优化方案设计 |
4.1 考评目标和建构基础 |
4.1.1 考评目标 |
4.1.2 建构基础 |
4.2 组织绩效指标考评机构设置 |
4.2.1 组织绩效指标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
4.2.2 组织绩效指标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职责 |
4.2.3 各项目指标考评部门及其职责 |
4.3 组织绩效指标考评对象 |
4.4 组织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界定 |
4.4.1 各层级组织绩效指标分类 |
4.4.2 组织绩效测量分值计算 |
4.4.3 关键组织绩效指标界定 |
4.4.4 共性考核评价指标界定 |
4.4.5 个性考核评价指标界定 |
4.4.6 额外加减分项目指标界定 |
4.4.7 考评指标分值权数设置 |
4.5 考评指标实施过程监控 |
4.5.1 组织绩效指标日常考评 |
4.5.2 组织绩效指标年终考评 |
4.6 指标操作辅导沟通机制 |
4.6.1 指标操作辅导机制 |
4.6.2 指标操作沟通机制 |
4.7 组织绩效指标效果反馈 |
第5章 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 |
5.1 将政治要求融入到组织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
5.2 实施人员分类分岗从严管理绩效考评模式 |
5.3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更多体现正向激励要求 |
5.4 完善绩效指标考评申诉申辩权益保障机制 |
5.5 将绩效考评指标与职务职级晋升制度挂钩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
四、X市的其他考核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
六、小结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
四、结论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5)技校班主任工作的叙事研究 ——以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班主任工作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技校班主任工作职责的研究 |
三、关于技校班主任工作的研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技工学校概念界定 |
二、班主任概念界定 |
三、班主任工作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叙事研究法 |
(三)访谈研究法 |
(四)归纳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 |
一、十位班主任简介 |
二、为什么选这十位班主任 |
三、研究结果的呈现 |
第二章 十位班主任故事与思考 |
第一节 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兼备的班主任:李青林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且学且践行的智慧教育者 |
(二)教育情怀的拥有者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热爱成就班主任工作 |
第二节 直来直去的班主任:李浩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严格管理 |
(二)不能触碰的底线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班主任角色的正确定位 |
第三节 重视学生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的班主任:余立维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第一个班 |
(二)第二个班 |
(三)第三个班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班主任的工作目的 |
第四节 追求优秀的班主任:王梦琳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
(二)以德育人理念的践行者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
第五节 平易近人的班主任:罗建文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用心 |
(二)亦师亦友 |
(三)及时反思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如何做到宽严相济 |
第六节 勤奋务实的班主任:温丽娜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第一次当班主任 |
(二)第二次当班主任 |
(三)第三次当班主任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班集体对班主任工作的反作用 |
第七节 在反思中调整探索工作的班主任:曾涵秋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校内四年 |
(二)校外一年(学生实习)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性格与教师的职业发展 |
第八节 重视班风,以活动促发展的班主任:胡媛媛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巧抓时机 |
(二)重视班干部选举 |
(三)重视习惯的养成 |
(四)以活动促发展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从知识关怀到精神关怀 |
第九节 徘徊在痛苦与快乐之间的班主任:帅艳艳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痛并快乐着 |
(二)德育渗透 |
(三)客观看待学生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班主任工作的职业倦怠 |
第十节 且行且摸索的班主任:张勇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良苦用心 |
(二)班风营造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新班主任的教育理念 |
第三章 十位班主任工作故事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一节 对十位班主任工作故事的概括 |
一、班主任工作中的共性表现 |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个性表现 |
三、教师的内在动机影响班主任工作 |
第二节 对若干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
一、阻碍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因素 |
二、班主任综合素养影响班级的管理 |
三、学校组织文化和管理体制影响班主任的工作和发展 |
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
第三节 给班主任和学校的建议 |
一、给班主任的建议 |
(一)给本文中十位班主任的建议 |
(二)给所有班主任的建议 |
二、给学校的建议 |
(一)给学校决策者的建议 |
(二)给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新时代大学生耻感缺失的伦理审视 ——以江苏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大学生耻感及其形成机制 |
一、“耻”与“耻感” |
(一)“耻”的内涵 |
(二)“耻感”的内涵 |
二、耻感的特点 |
三、耻感的作用 |
四、耻感形成的三维机制 |
(一)耻感形成的心理机制 |
(二)耻感形成的伦理机制 |
(三)耻感形成的社会机制 |
第二章 大学生耻感缺失的表现 |
一、自我层面的耻感缺失 |
(一)耻感淡薄 |
(二)耻感缺乏 |
(三)耻感异化 |
(四)知行难合一 |
二、他人层面的耻感缺位 |
(一)家庭关系的冷漠 |
(二)师生关系的失衡 |
(三)同学关系的错位 |
三、社会层面的耻感缺欠 |
(一)价值观念的偏差 |
(二)知识技能的误用 |
(三)耻感应激的失度 |
(四)是非分辨的模糊 |
四、国家层面的耻感缺乏 |
(一)法律规定的认知偏差 |
(二)自我利益的过分追求 |
(三)集体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
第三章 大学生耻感缺失的原因 |
一、耻感外在规范不到位 |
(一)失耻行为惩罚机制欠缺 |
(二)社会新旧道德体系衔接不畅 |
(三)国家相关法律规范有待完善 |
(四)网络信息时代负面思想的传播 |
二、家庭耻感教育的偏差 |
(一)父母耻感意识缺乏 |
(二)家庭教育理念错误 |
(三)标准和底线的弱化 |
三、高校耻感培育的不足 |
(一)教育理念上的错位 |
(二)教育内容上的滞后 |
(三)教育方式上的失范 |
(四)同学、教师耻感缺失的影响 |
四、个人耻感发展的局限 |
(一)耻感意识的缺失 |
(二)耻感理论的误读 |
(三)耻感实践的不足 |
第四章 解决大学生耻感缺失的伦理途径 |
一、个人:完善自身道德意识 |
(一)加强耻感理论学习 |
(二)参与校园课外活动 |
(三)勤于自我内心反省 |
(四)构建积极的人格基础 |
二、高校:改变耻感教育模式 |
(一)从“重智轻德”到“德才兼备” |
(二)从“唯书本论”到“情境教育” |
(三)从“正面典型”到“正反兼顾” |
(四)从“单一评估”到“多元评估” |
三、家庭:纠正家庭教育理念 |
(一)重视父母的耻感理论学习 |
(二)提倡“自尊教育”和“底线教育” |
四、外在规范:构建耻感提升机制 |
(一)完善失耻行为的惩罚条例 |
(二)明确守耻行为的鼓励政策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
(四)注重传统耻感理论的现代价值 |
(五)营造良好耻感制度生态环境 |
(六)形成普遍的耻感舆论影响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新时代大学生耻感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2:新时代大学生耻感问题访谈大纲 |
(7)驻青高校女大学生耻德现状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二)对策、路径上的创新 |
第一章 耻德的基本问题概述 |
第一节 耻德的相关概念阐述 |
一、耻的含义 |
二、耻感的涵义 |
三、耻德的内涵 |
第二节 耻德的发生机制 |
一、内在因素——良心感知与发展 |
二、外在因素——社会评价 |
第三节 耻德的功能 |
一、崇善功能 |
二、指引功能 |
三、规约功能 |
四、防御功能 |
五、激励功能 |
第四节 女大学生耻德的概述 |
一、女大学生耻德的内涵 |
二、女大学生耻德培育的涵义 |
三、女大学生耻德培育的意义 |
第二章 驻青高校女大学生耻德状况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女大学生耻德维度的设计缘由 |
第二节 女大学生耻德的基本状况 |
一、女大学生自我评价良好 |
二、女大学生耻德存在的问题 |
三、女大学生耻德基本状况的总结 |
第三章 女大学生耻德培育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社会网络环境的影响 |
一、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 |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
三、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 |
第二节 高校耻德培育内容与文化建设的缺乏 |
一、高校耻德培育手段存在单一性 |
二、高校耻德培育对象缺乏针对性 |
三、高校耻德培育课程相对匮乏 |
四、高校缺少以耻德为主题的文化建设 |
第三节 家庭耻德环境的缺失 |
一、忽视家庭耻德环境的创造 |
二、家长缺少对女生进行底线教育 |
三、家长过度关注个人的学习成绩 |
四、父母不良示范的影响 |
第四节 女大学生自身耻德的不足 |
一、女大学生存在扭曲的心理 |
二、女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 |
三、女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女性意识 |
第四章 女大学生耻德培育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优化耻德培育环境 |
一、优化网络环境 |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
第二节 丰富和加强高校耻德培育内容与文化建设 |
一、以优秀传统耻德丰富高校耻德培育内容 |
二、加强以耻德为主题的文化建设 |
第三节 构建新型的家庭耻德培育环境 |
一、重视家庭耻德环境的营造 |
二、构建新型的家庭耻德教育模式 |
第四节 提升自身耻德修养与塑造女性魅力 |
一、提升女大学生耻德修养 |
二、塑造优秀的女性魅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1 女大学生耻德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
(8)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
二、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时代的要求 |
三、正确的荣誉观是中学生树立“三观”的基础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一、初始的研究问题 |
二、研究问题的转换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荣誉 |
一、荣誉的内涵 |
二、中学生的荣誉称号 |
第二节 荣誉感 |
一、荣誉感的内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荣誉观 |
一、文献综述 |
二、中学生荣誉观的内涵 |
三、对已有文献的分析 |
第三章 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 |
第一节 崇高性:中学生以遵循核心价值观为荣 |
一、中学生以热爱祖国为荣 |
二、中学生以敬业为荣 |
三、中学生以诚实守信为荣 |
四、中学生以友善为荣 |
第二节 传统性:中学生以弘扬传统美德为荣 |
一、中学生以热爱劳动为荣 |
二、中学生以生活节俭为荣 |
三、中学生以孝敬父母为荣 |
四、中学生以尊敬老师为荣 |
第三节 功利性:中学生以钱多、官大为荣 |
一、中学生以钱多为荣 |
二、中学生以官大为荣 |
第四节 不合理性:中学生以仇富、仇官为荣 |
一、中学生以仇富为荣 |
二、中学生以仇官为荣 |
第五节 盲目性:中学生以个性张扬为荣 |
一、中学生以外表美为荣 |
二、中学生以攀比为荣 |
三、中学生以炫富为荣 |
四、中学生以早恋为荣 |
第四章 中学生荣誉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父母的家庭育人教育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
一、父母的品德决定中学生的荣誉观 |
二、父母的言行催生了中学生的荣誉观 |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参与中学生荣誉观的形成 |
第二节 学校的人生指导教育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
一、校园文化滋养中学生的荣誉观 |
二、教师塑造中学生的荣誉观 |
三、同辈群体是中学生荣誉观形成的参照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
一、官场不正之风为中学生形成错误的荣誉观提供生存的土壤 |
二、扭曲的价值观是中学生形成错误的荣誉观的舵手 |
三、非主流文化全面冲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 |
四、不良媒体强势参与中学生荣誉观的建构 |
第五章 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的建议 |
第一节 父母要重视中学生的家庭育人教育 |
一、父母要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 |
二、父母要培养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
三、父母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
第二节 学校要加强中学生的人生指导教育 |
一、要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二、要培养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
三、要加强中学生的羞耻观教育 |
第三节 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一、国家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
二、要净化媒体舆论,宣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
三、要传播社会正能量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学生的荣誉观整体上是正确的 |
二、中学生的荣誉观存在消极因素 |
三、中学生的荣誉观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影响 |
四、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促进专业成长 |
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是荣誉观研究的源泉 |
三、观念与行为存在反差 |
四、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更适合中学生荣誉观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三、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科研成果 |
后记 |
(9)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主体自觉的涵义 |
2.1.1 主体自觉的内涵 |
2.1.2 主体自觉的实质 |
2.1.3 主体自觉的特性表征 |
2.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涵义 |
2.2.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 |
2.2.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价值 |
2.2.3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要素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 |
2.3.3 完全人格教育理论 |
2.3.4 积极心理学理论 |
第3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论域 |
3.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结构 |
3.1.1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 |
3.1.2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
3.1.3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力 |
3.1.4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人格 |
3.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结构 |
3.2.1 大学生主体的思想自觉 |
3.2.2 大学生主体的政治自觉 |
3.2.3 大学生主体的道德自觉 |
3.2.4 大学生主体的心理自觉 |
3.3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关系 |
3.3.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结构关系 |
3.3.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结构关系 |
3.3.3 大学生主体自觉层次结构和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
第4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现状及其分析 |
4.1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的基本状况——基于江苏部分高校的问卷调研 |
4.1.1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调研问卷的编制 |
4.1.2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的开展及样本状况 |
4.2 大学生主体自觉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
4.2.1 大学生主体自觉思想认知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
4.2.2 大学生主体自觉实践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
4.3 大学生主体自觉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4.3.1 大学生主体自觉思想认知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4.3.2 大学生主体自觉实践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第5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上建构” |
5.1 诉求激发:实施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 |
5.1.1 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的提出 |
5.1.2 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的实施要求 |
5.2 认知转变:渗透“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 |
5.2.1 “交往实践”的提出及其与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契合 |
5.2.2 “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的渗透要求 |
5.3 情感增进:营造“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 |
5.3.1 “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的提出 |
5.3.2 “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的营造要求 |
第6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
6.1 历时态视域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
6.1.1 以“诉求”为支撑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 |
6.1.2 以“体验”为导向唤醒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
6.1.3 以“项目”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力 |
6.1.4 以“活动”为场域培育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人格 |
6.2 共时态视域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
6.2.1 大学生主体思想自觉的培育路径 |
6.2.2 大学生主体政治自觉的培育路径 |
6.2.3 大学生主体道德自觉的培育路径 |
6.2.4 大学生主体心理自觉的培育路径 |
6.3 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下落实”的案例设计——“一体两翼”方案 |
6.3.1 目标规划自觉:实施大学生主体学业规划工程 |
6.3.2 “主渠道”自觉:构建双主体悟导式课堂教学模式 |
6.3.3 “主阵地”自觉:开展大学班级“人才库—团队发展”工作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10)基层教研员教学领导力的发展研究 ——以W市H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问题和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教研员的角色认知 |
一、教研员的概念及发展 |
二、教研员的角色与职能 |
三、教研员的工作内容 |
第二节 教研员的专业要求 |
一、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现状 |
二、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原因 |
三、教研员专业发展策略 |
第三节 教学领导力 |
一、“教学领导力”的概念及发展 |
二、“教学领导力”模型 |
第三章 教研员的教学领导力分析 |
第一节 教研员的群体特质分析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背景 |
三、问卷内容 |
四、问卷数据及分析 |
五、结论和困惑 |
第二节 教研员的发展阶段分析 |
一、教研员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
二、研究验证 |
第三节 教研员的层次发展分析 |
一、领导力的五个层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问题 |
四、资料收集 |
五、访谈内容和结论 |
小结 |
第四章 引领课堂教学:新手教研员 |
第一节 新手教研员为何要引领课堂教学 |
一、获得专业认同 |
二、履行工作职责 |
三、解决现实问题 |
第二节 引领课堂教学的内涵和方法 |
一、引领课堂教学的内涵 |
二、引领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听评课 |
第三节 教研员引领课堂教学的最佳途径—评优课 |
一、评优课的目的 |
二、评优课的操作原则和流程 |
小结 |
第五章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成熟教研员 |
第一节 教研员为何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
一、领导力提升的必然结果 |
二、教研员的实然状态 |
三、教研员的应然需求 |
第二节 教研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
一、引领教师做好专业发展规划 |
二、引领教师设计专业发展框架 |
三、引领教师确定专业发展内容 |
四、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规划 |
第三节 教研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 |
一、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
二、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小结 |
第六章 引领团队领导者:专家教研员 |
第一节 团队领导者的涵义 |
一、分布式领导理论 |
二、学科团队内的三类领导 |
第二节 教研员引领团队领导者的意义 |
一、突破教研员发展瓶颈 |
二、提升教研员的领导力层次 |
第三节 教研员引领团队领导者的策略 |
一、研究基础 |
二、引领团队领导者的基本观点 |
三、提升团队领导者的成熟度 |
四、发展团队核心领导者——教研组长 |
第四节 构建促进团队领导者发展的文化 |
一、教研员营造团队领导文化 |
二、教研员确立学科发展目标 |
三、教研员管理学科文化策略 |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一、结论 |
二、研究价值 |
三、创新点 |
四、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一) 英文资料 |
(二) 中文资料 |
附录 |
附录一 艾拉的“学校管理者教学领导力行为量表”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超前的探索 迟到的荣誉(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路内的工业题材小说书写[D]. 闫洁. 吉林大学, 2020(08)
- [2]L市税务局组织绩效指标体系优化研究[D]. 黄东明. 南昌大学, 2020(01)
- [3]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技校班主任工作的叙事研究 ——以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为例[D]. 张虹. 深圳大学, 2018(01)
- [6]新时代大学生耻感缺失的伦理审视 ——以江苏高校为例[D]. 吴晓雪.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7]驻青高校女大学生耻德现状及其培育研究[D]. 付振超.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8]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D]. 马义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9]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D]. 李宏刚.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10]基层教研员教学领导力的发展研究 ——以W市H区为例[D]. 车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