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渐成熟的舰载机着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苏大林,肖静,孙智孝,梁磊,杨亮[1](2021)在《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卫星引导系统及架构》文中指出无人舰载机作为航空母舰的海上作战力量,是确保海军在战场上夺取制空权和对抗敌我力量的关键,随着现代战争日渐呈现出战场任务变化的变革,上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无人舰载机能够在航母上自主滑跃、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可独立开展复杂作战环境下的作战任务,对于卫星引导全自动着舰技术及系统组成进行分析,对卫星引导方式的架构展开讨论,最后对舰载机自动着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张卉[2](202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述历史运用研究》文中提出顺应语文核心素养和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近年来,口述历史逐渐在高校展开研究并走进中学校园,口述历史的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成为丰富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推动初中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途径。本文的研究从口述史料和口述历史教学方法两大方面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实践探索。从实际教学操作的角度,对口述历史应用的方法做具体的说明,对口述历史应用的案例做精心的设计。全文的基本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并对当前应用口述历史进行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对口述历史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口述历史在语文教学运用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详细说明了口述历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功用,契合当前语文课程要求并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第四部分叙述了口述历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策略,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第五部分展示了口述历史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一是将各种类型的口述历史资料作为教学资源直接应用于课堂,二是将口述历史教学方法作为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
王慧龙[3](2020)在《某收放缓冲一体化拦阻钩系统性能研究及试验验证》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不断发展,舰载机拦阻钩系统性能不断受到广泛的重视。拦阻钩系统结构形式多样,其中收放缓冲一体化拦阻钩系统以其结构简单、重量轻便、稳定性高等优点得到广泛使用。本文以某收放缓冲一体化拦阻钩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拦阻钩的收放以及碰舰后反弹缓冲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究了拦阻钩瞬间拉平过程对其相关联液压系统的影响,了解并掌握了此类一体化拦阻钩系统的建模、仿真、试验方法。分析了拦阻钩电控系统与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建立了系统中常油孔油气式纵向缓冲器的力学单元模型。对拦阻钩收放以及碰舰反弹作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并推导了各运动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基于CATIA软件建立该拦阻钩虚拟样机模型,利用LMS Imagine.Lab AMESim及LMS Virtual.Lab Motion的建模仿真平台分别搭建了拦阻钩液压系统模型以及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利用联合仿真技术对拦阻钩收放、碰舰反弹以及模拟挂索迅速拉平进行仿真分析。探究了作动机构关键参数如缓冲器阻尼孔直径、气腔初始填充压力、气动力等以及液压系统关键参数如液弹参数、油液泄漏参数、节流阀直径等对拦阻钩收放缓冲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参数优化意见。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孔直径为5.5mm、填充压力为10bar左右时拦阻钩系统性能较优,迅速拉平对液压系统影响极小。设计并搭建了拦阻钩作动与液压系统联试试验台,按实际工况进行拦阻钩收放以及模拟挂索拉平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结论的可信性,对拦阻钩试验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徐雅楠[4](2020)在《舰载直升机安全着舰路径规划与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舰载直升机在当今海战、反潜以及搜救上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舰载直升机在舰船上的降落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对三种不同的单架舰载直升机的风限图及着舰路径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多架直升机的安全着舰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本论文研究了悬停点的安全飞行包线。论文从建立直升机旋翼的准定常气动力模型以及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入手,搭配上机身和水平安定面模型,整合出整机模型;随后建立舰船运动及甲板流场等模型;在确定了风限图的各种判据后,建立了风限图计算模型,确定了风限图绘制的流程;最后针对三种直升机型号分别计算不同情况下的风限图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影响风限图的限制因素。其次,本论文研究了直升机着舰路径规划方法。论文对传统的二维A*算法进行剖析和改进,建立三维情况下直升机移动的方向矩阵,得到了三维A*算法模型,确定了三维A*算法计算的流程。随后运用A*算法分别对不同情况进行三维规划航迹仿真实验,并进行比较,分析了影响路径规划的限制因素。然后,论文对单架舰载直升机着舰过程进行整体的分析。论文将之前得到的三种不同型号的直升机风限图与其近舰规划路径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不同机型的着舰降落过程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不同状况下的降落过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舰载直升机舰上安全降落策略。最后,根据单架直升机着舰路径规划方法,对A*算法进行分析与改进,得到多架直升机着舰路径规划方法。再分别对不同情况进行三维规划航迹仿真实验,并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路径规划的限制因素并提出多架舰载直升机舰上安全降落策略。
颜世伟,谭大力,耿建明[5](2019)在《美国海军EA-18G舰载机PALS海上试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加强海军电子战能力,美海军研发了EA-18G以替代老旧的EA-6B电子战飞机。为实现EA-18G能够在航母上顺利部署,需对其进行相应的试验测试和评估。综合分析了EA-18G电子战飞机在陆上和海上的试验评估环境、试验风险,以及试验需要人员、物资等因素,制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评估内容,并归纳总结了海上试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李茂[6](2019)在《尾坐式共轴旋翼飞行器着舰策略与控制律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研究的尾坐式旋翼飞行器是一种新型的舰载飞行器,具有直升机模式、过渡模式和飞机模式三种飞行模式,同时可以在三者之间进行模式转换,因此研究其飞行力学与飞行控制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尾坐式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力学问题、控制律、以及着舰航迹规划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尾坐式旋翼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确定了直升机模式、飞机模式与过渡模式的飞行区间。对于过渡模式提出了两种过渡路径,分别为失速过渡与弧形过渡。同时由于该飞行器具有舵面冗余的特点,为了使得飞行状态与操纵量的光滑过渡,采用了舵面融合技术对其进行配平,并对所提出的两种过渡路径的配平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各自的优缺点。尾坐式旋翼飞行器飞行状态变化显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于动态逆对复杂系统能够有良好的解耦作用与控制性能,本文采用非线性动态逆对该飞行器的各个模式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子控制律,对于线性与非线性之间的不对消以及建模等因素所导致的误差,采用神经网络进行补偿,并对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全模式仿真验证。根据尾坐式旋翼飞行器各个模式的飞行动力学特点,确定了其着舰飞行策略,设计了自主着舰航迹规划算法以及着舰制导律,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跟踪性能。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直观的对所设计的控制器以及着舰航迹规划算法进行验证,联合MATLAB/Simulink与FlightGear进行可视化仿真,得到着舰三维视景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具有较高的控制性能。
廖智麟,陆晓安,黄一敏,甄子洋[7](2018)在《直升机着舰引导与控制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海战向立体化、多层化发展,舰载直升机以其垂直起降、定点悬停等优势成为未来海战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着舰引导与控制是舰载直升机的关键技术。本文对直升机着舰引导技术与着舰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着重概述和分析了着舰引导技术中的雷达、卫星、视觉、光电引导技术。其次对舰载直升机着舰的环境影响因素、综合流程以及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分析,最后对舰载直升机着舰技术进行了展望。
王鹏,史贤俊,张家叶子,聂子健,康宇航[8](2019)在《美国舰载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指出自二战以来,航空母舰便逐渐确定了其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的"霸主地位",直至今日仍不可动摇。航空母舰之所以具有如此战斗力究其原因是其搭载舰载机的种类、战斗力以及数量、质量决定的。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不断把这一技术应用到舰载机上,可以预见,舰载无人机必将成为未来主宰海战的关键点。介绍了舰载无人机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今美国舰载无人机的最新研究与发展情况。根据其舰载无人机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并对舰载无人机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宋立廷,刘保果,吴文海,张杨,刘锦涛,张书强[9](2018)在《飞机着舰与着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着舰的过程不同于陆基飞机着陆,因此对着舰飞行独有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从环境、过程方法、引导方式、操纵特性等多个方面,对飞机着舰与着陆进行了对比研究,明确了着舰与着陆各自的特点,突显了着舰在各方面的特殊性。得出着舰时对飞机的结构、飞行员的操纵以及着舰指挥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为研究舰载机着舰操纵、控制和安全性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周俊[10](2018)在《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舰载机自动着舰技术是航母/舰载机系统关键技术之一,是实现机/舰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舰载机在着舰过程中处于低动压状态,导致气动舵面效率降低,从而不能控制舰载机精确跟踪期望下滑曲线,最终将导致着舰失败。因此需要对推力进行实时控制,以弥补气动舵面控制能力的不足。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技术将飞行子系统与推进子系统融为一体,充分考虑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提高舰载机着舰轨迹跟踪能力,从而保证舰载机着舰成功。本文主要对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解决舰载机着舰中飞行控制与推力控制的协调问题。本文首先对舰载机飞行子系统和推进子系统的物理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分别建立飞行子系统模型和推进子系统模型;然后根据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将两者进行结合,构成飞/推综合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开环仿真,验证其模型的正确性。在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系统设计中,首先采用改进神经网络动态逆控制方法设计飞行子系统的姿态控制器;其次采用直接推力控制方法设计推进子系统控制的推力控制器;然后设计飞/推综合控制器协调飞行子控制器和推进子控制器之间的控制,构成飞/推综合控制系统;再根据舰载机着舰特点,设计着舰制导控制器,构成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系统;最后将设计好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其控制效果。由于舰尾气流是着舰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对舰尾气流进行研究分析,并将舰尾气流加入舰载机着舰仿真中,验证所设计的飞/推综合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飞/推综合控制系统在恶劣海况下能够有效控制舰载机着舰轨迹,满足着舰要求,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二、日渐成熟的舰载机着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渐成熟的舰载机着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卫星引导系统及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1 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卫星引导系统 |
1.1 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卫星引导流程 |
1.2 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卫星引导原理 |
1.3 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卫星引导系统组成 |
2 无人机全自动着舰架构 |
2.1 系统架构 |
2.2 系统架构设计原则 |
(1) 更高的任务可靠性 |
(2) 更高的系统安全性 |
(3) 更好的系统适用性、可移植性 |
(4) 更好的系统扩展性 |
(5) 更少的系统改动 |
3 结束语 |
(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述历史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口述历史的相关概念及运用的可行性 |
第一节 口述历史的相关概念 |
一、口述历史 |
二、口述史料 |
三、口述历史教学 |
第二节 口述历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的可行性 |
一、口述历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
二、口述历史的研究成果作为语文教学资源 |
三、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作为教学组织形式 |
四、口述历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现实可能性 |
第二章 口述历史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功用 |
第一节 口述历史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
一、凸显学生主体提升思维能力 |
二、促进合作学习培养社交技能 |
第二节 口述历史助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
一、增强语言表达拓展交流互动 |
二、丰富情感体验深化人文底蕴 |
第三节 口述历史活化语文课堂 |
一、内容与形式灵活 |
二、视角与模式鲜活 |
第三章 口述历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一节 开展口述历史教学的理论学习 |
第二节 培养学生知识素养与执行能力 |
第三节 口述历史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
一、被动口述历史的实施策略 |
二、主动口述历史的实施策略 |
第四章 初中语文口述历史教学应用案例设计 |
第一节 被动口述历史教学案例 |
一、案例1:《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片段 |
二、案例2:《一着惊海天》教学片段 |
第二节 主动口述历史教学案例 |
一、活动主题及内容的确定 |
二、学生分析 |
三、教学目标 |
四、活动过程说明 |
五、活动成果 |
六、活动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某收放缓冲一体化拦阻钩系统性能研究及试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舰载机拦阻钩的相关研究 |
1.2.2 机载液压系统的相关研究 |
1.2.3 虚拟样机技术研究 |
1.2.4 拦阻钩收放缓冲性能试验研究 |
1.3 本文工作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收放缓冲一体化拦阻钩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动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拦阻钩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
2.2.1 电控系统原理 |
2.2.2 液压系统原理 |
2.3 一体化纵向缓冲器的理论分析及力学模型 |
2.3.1 空气弹簧力 |
2.3.2 油液阻尼力 |
2.3.3 内部摩擦力 |
2.3.4 结构限制力 |
2.4 收放缓冲一体化拦阻钩构型及动力学模型 |
2.4.1 模型的基本假设及坐标系的定义 |
2.4.2 拦阻钩碰撞舰面基本模型 |
2.4.3 缓冲过程中拦阻钩受力分析 |
2.4.4 收放过程中拦阻钩受力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拦阻钩系统虚拟样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1D+3D联合仿真技术简介 |
3.3 拦阻钩系统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1 拦阻钩虚拟样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2 拦阻钩液压控制系统的建立 |
3.3.3 联合仿真参数的输入 |
3.4 联合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3.4.1 拦阻钩收放过程结果分析 |
3.4.2 拦阻钩碰舰反弹缓冲结果分析 |
3.4.3 拦阻钩瞬间拉平对液压系统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主要参数对拦阻钩缓冲收放性能影响分析及优化 |
4.1 引言 |
4.2 纵向缓冲器末端阻尼装置的研究分析 |
4.3 系统关键参数对缓冲器缓冲性能的影响研究 |
4.3.1 缓冲器油腔阻尼孔的影响分析 |
4.3.2 缓冲器气腔初始填充压力的影响分析 |
4.3.3 双参数影响下纵向缓冲器缓冲性能研究 |
4.3.4 拦阻钩反弹速度对缓冲器缓冲性能的影响 |
4.4 拦阻钩作动机构参数对其收放性能的影响 |
4.4.1 缓冲器油腔阻尼孔的影响分析 |
4.4.2 缓冲器气腔初始填充压力的影响分析 |
4.4.3 气动力参数的影响分析 |
4.4.4 摩擦阻力参数的影响 |
4.5 液压系统关键参数对拦阻钩收放性能的影响 |
4.5.1 蓄能器初始填充压力的影响分析 |
4.5.2 液弹参数的影响 |
4.5.3 油液泄露参数的影响 |
4.5.4 节流阀直径的影响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拦阻钩作动与液压系统联试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简介 |
5.2.1 试验电控系统设计 |
5.2.2 台架设计 |
5.2.3 夹具设计和强度校核 |
5.2.4 提升投放装置设计 |
5.2.5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5.3 试验步骤 |
5.3.1 拦阻钩解锁放下试验过程 |
5.3.2 拦阻钩收上挂锁试验过程 |
5.3.3 拦阻钩模拟挂索拉平试验过程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4.1 拦阻钩收放功能性试验结果 |
5.4.2 气腔初始填充压力参数对拦阻钩收放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 |
5.4.3 拦阻钩模拟挂索拉平试验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舰载直升机安全着舰路径规划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舰载机悬停风限图计算 |
2.1 风限图计算模型 |
2.1.1 坐标系说明 |
2.1.2 舰船运动模型 |
2.1.3 舰载直升机飞行力学模型 |
2.1.4 地面效应模型 |
2.1.5 流场模型 |
2.2 算例及分析 |
2.2.1 准定常计算模型与非定常计算模型比较 |
2.2.2 有地效风限图与无地效风限图比较 |
2.2.3 航母风限图与驱逐舰风限图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舰载直升机着舰过程路径规划 |
3.1 路径规划方法 |
3.1.1 路径规划的定义内容 |
3.1.2 规划算法 |
3.2 三维路径仿真实验 |
3.2.1 不同进场角度的比较 |
3.2.2 不同风向时的比较 |
3.2.3 不同流场速度的比较 |
3.2.4 航母、驱逐舰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舰载直升机整体着舰过程研究 |
4.1 直升机返场下滑阶段研究 |
4.1.1 不同流场速度、风向时的路径比较 |
4.1.2 不同侧风时的路径比较 |
4.1.3 不同垂向风时的比较 |
4.2 直升机进场阶段研究 |
4.2.1 不同进场角度的比较 |
4.2.2 不同风向的比较 |
4.2.3 不同流场速度的比较 |
4.3 安全着舰策略研究 |
4.3.1 不同进场角度的比较 |
4.3.2 不同风向的比较 |
4.3.3 不同流场速度的比较 |
4.3.4 着舰策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机进场过程研究 |
5.1 多机进场路径规划方法 |
5.2 多机进场过程仿真 |
5.2.1 不同距离时的进场比较 |
5.2.2 不同风速时的进场比较 |
5.3 多机进场策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尾坐式共轴旋翼飞行器着舰策略与控制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尾坐式飞行器发展现状 |
1.2.2 舰载无人机的应用与发展 |
1.2.3 飞行控制系统的发展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尾坐式旋翼飞行器飞行力学建模及过渡路径分析 |
2.1 尾坐式旋翼飞行器总体构型 |
2.2 常用坐标系定义及变换 |
2.3 尾坐式旋翼飞行器飞行动力学建模 |
2.3.1 旋翼气动力模型 |
2.3.2 翼身融合体气动力 |
2.3.3 非线性六自由度方程 |
2.4 非线性模型配平与过渡路径分析 |
2.4.1 非线性模型配平 |
2.4.2 失速过渡路径分析 |
2.4.3 弧形过渡路径分析 |
2.4.4 两种过渡路径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尾坐式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律设计 |
3.1 控制器设计原理 |
3.2 直升机模式控制律设计 |
3.2.1 直升机模式姿态回路控制律设计 |
3.2.2 直升机模式速度回路控制律设计 |
3.3 飞机模式控制律设计 |
3.3.1 飞机模式体轴系的坐标变换 |
3.3.2 飞机模式姿态回路控制律设计 |
3.3.3 飞机模式速度回路控制律设计 |
3.4 倾转过渡模式控制律设计 |
3.4.1 失速过渡模式控制律设计 |
3.4.2 弧形过渡模式控制律设计 |
3.5 全模式控制律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着舰航迹规划算法与制导律设计 |
4.1 飞行器着舰策略分析 |
4.2 航迹规划与跟踪算法设计 |
4.2.1 调整阶段航迹规划算法的设计 |
4.2.2 调整阶段航迹跟踪控制律设计 |
4.3 返航进场阶段轨迹生成 |
4.4 降落阶段轨迹生成 |
4.5 着舰制导律结构 |
4.6 尾坐式旋翼飞行器着舰仿真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着舰可视化视景仿真 |
5.1 FlightGear可视化仿真 |
5.2 模型文件配置 |
5.2.1 飞行器模型的配置 |
5.2.2 舰船模型的配置 |
5.3 着舰联合可视化仿真 |
5.3.1 模型搭建与数据通信配置 |
5.3.2 着舰三维视景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直升机着舰引导与控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着舰自动引导技术 |
1.1 雷达引导 |
1.2 GPS/卫星引导 |
1.3 视觉引导 |
1.4 光电引导 |
2 着舰自动控制技术 |
3 着舰综合流程概况 |
4 直升机着舰技术展望 |
(8)美国舰载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现状 |
1) X-47B舰载无人机 |
2) 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机 |
3) MQ-8C舰载无人直升机 |
2 关键技术 |
1) 结构布局优化技术 |
2) 自主着舰控制与导引技术 |
3) 隐身技术 |
4) 通信技术 |
3 未来发展趋势 |
3.1 编队协同执行任务 |
3.2 发展大载荷长航时体积小的舰载无人机 |
3.3 具备反潜功能的舰载无人机 |
4 结束语 |
(10)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着舰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飞/推综合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数学模型研究 |
2.1 飞行子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2.1.1 常用坐标系定义 |
2.1.2 飞行子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2.2 推进子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2.2.1 航空发动机概述 |
2.2.2 航空发动机部件特性建模 |
2.3 飞行/推进综合数学模型建立 |
2.3.1 飞/推综合模型稳态配平 |
2.3.2 飞/推综合模型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逆的飞行子系统控制设计 |
3.1 逆系统基本原理 |
3.1.1 逆系统定义 |
3.1.2 逆系统求解 |
3.2 基于动态逆方法姿态控制器设计 |
3.2.1 快回路动态逆控制器设计 |
3.2.2 慢回路动态逆控制器设计 |
3.2.3 舰载机姿态控制仿真与分析 |
3.3 基于神经网络的动态逆姿态控制器设计 |
3.3.1 系统模型逆误差分析 |
3.3.2 神经网络动态逆控制器设计 |
3.3.3 改进神经网络动态逆控制器设计 |
3.3.4 神经网络动态逆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飞/推综合控制的舰载机着舰研究 |
4.1 推进子系统控制设计 |
4.1.1 推进子系统主要工作状态及控制规律 |
4.1.2 推进子系统控制器设计 |
4.1.3 推进子系统控制器仿真验证 |
4.2 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器设计 |
4.2.1 飞/推综合控制系统结构原理 |
4.2.2 飞/推综合控制器设计 |
4.2.3 飞/推综合控制器仿真验证 |
4.3 舰载机着舰制导控制器设计 |
4.4 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飞/推综合控制的舰尾气流抑制研究 |
5.1 舰尾气流建模及仿真 |
5.1.1 舰尾气流组成分析 |
5.1.2 舰尾气流建模 |
5.1.3 不同海况下舰尾气流仿真 |
5.2 考虑舰尾气流飞/推综合控制着舰仿真 |
5.2.1 三级海况下舰载机着舰仿真 |
5.2.2 六级海况舰载机着舰仿真 |
5.3 飞/推综合控制方法与经典控制方法对比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日渐成熟的舰载机着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卫星引导系统及架构[J]. 苏大林,肖静,孙智孝,梁磊,杨亮. 飞机设计, 2021(05)
- [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述历史运用研究[D]. 张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某收放缓冲一体化拦阻钩系统性能研究及试验验证[D]. 王慧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舰载直升机安全着舰路径规划与策略研究[D]. 徐雅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美国海军EA-18G舰载机PALS海上试验分析[J]. 颜世伟,谭大力,耿建明. 舰船科学技术, 2019(13)
- [6]尾坐式共轴旋翼飞行器着舰策略与控制律设计[D]. 李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直升机着舰引导与控制研究进展[J]. 廖智麟,陆晓安,黄一敏,甄子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8(06)
- [8]美国舰载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王鹏,史贤俊,张家叶子,聂子健,康宇航. 飞航导弹, 2019(01)
- [9]飞机着舰与着陆比较研究[A]. 宋立廷,刘保果,吴文海,张杨,刘锦涛,张书强. 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 2018
- [10]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技术研究[D]. 周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