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琴何必调弦呢?——论陶渊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辩证思考的正反现实意义

知琴何必调弦呢?——论陶渊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辩证思考的正反现实意义

一、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论陶渊明知乐并辩证其音乐思想之正反实践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高玉杰[1](2019)在《陶渊明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综述》文中指出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的诗歌大家,其思想以及所做诗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内容不仅涉及文学,在音乐方向也有其研究价值。本文以学术训练为目的,通过对近年来陶渊明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将陶渊明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梳理,进而阐述陶渊明音乐美学思想的一般特征。

吴彦颐[2](2018)在《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艺术学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是以整个中国古代为时间轴,运用艺术学理论和跨学科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考察各门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类型,由此揭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艺术理论家对艺术功能的看法。中国古代历时久远,时间跨度长,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因素对艺术功能的产生、发展、变迁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其他价值为附属目的。本文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的研究主要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五个时期来进行:一、以伦理教化为主要取向的礼乐功能。先秦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初创期,其艺术形态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其特征是诗、乐、舞合一。此时期,乐舞艺术耸立起中国第一个古典艺术的高峰,礼乐相连把乐舞艺术规范在社会治理的大系统中。礼既强化了社会等级,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再通过乐的教化由外在的规范变成内在的自觉。因此,教化功能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功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深深意识到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并较完备地概括了艺术的多种功能,对其后的艺术功能理论有深刻的影响。先秦儒家思想在汉代得到进一步发挥,成为独尊的汉代儒学,以教化功能为中心的儒家艺术功能观在此时期得以发展。二、以体道畅神为主要取向的审美功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乱造成了统治机构和社会秩序解体,人们的思想和个性得到极大程度的解放。艺术家们注重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他们强化自我认知,主张抒写个人情怀,在遣兴娱情中表现主体精神。因此“恣情任性”成为唤醒文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对于艺术的活力,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开始凸显。诗歌、音乐、书法、绘画等在这一时期被作为审美对象来观照,较为显着地呈现出艺术的本质属性,真正成为“美的艺术”,各门类艺术冲出了礼教的藩篱,摆脱了伦理道德的束缚,原来儒家传统的“移风易俗”;“观教化,知得失”的观念在此时受到怀疑和冲击,艺术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教化功能逐渐被审美功能所取代。三、以缘物设教为主要取向的教化功能。隋唐五代时期,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通性使它们在各功能方面趋于一致。第一,伴随着儒学思想的回归和礼乐精神的强调,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得到重视。第二,隋唐五代是一个美感经验与美感体验特别丰富的时代,很多诗文、论着都记述了当时人在审美活动中生发的审美体验,审美功能得到突出和强调。第三,科举制度的实行是决定唐代士阶层艺术活动及其创作形态的重要外部因素。“以书取士”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从而发挥书法艺术的社会功能。四、以文道意趣为主要取向的二重功能。宋元时期,教化功能和娱乐功能并行。一方面,理学思潮的兴起极大地强化了艺术的伦理功能,在文道关系问题上认为“道”或“理”为艺术之本体,强调文之于道的德性价值。另一方面,市民阶层的娱乐风气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思想发生转变,艺术家们不再把艺术作为载道的工具和附庸风雅的门径,而是更注重艺术的大众化和娱乐功能。这一时期还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阶层。文人张扬个性,强调主体意识,追求自由意志的表达,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不以法拘,自出机杼,率心而发。可以说,宋元时期这种审美超越凸显出一种大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真性的成就。审美功能从传统儒家艺术观的种种清规戒律中撇开身来,获得相对自律的发展,从而体现艺术自身的价值,表现出一定的自律性和创新性。五、以独抒性灵为主要取向的抒情功能。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功能高度发展和成熟时期。基于传统艺术的教化功能依然存在,但不是主流。而晚明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艺术活动中以情融理和世俗趣味等,使文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标举情性、任情娱适,他们在主体与社会、情与理的对立中,高扬主体精神,凸显个性情感。于是,艺术家们逡巡于雅俗之间,寄情于各门类艺术之中。因此,艺术的抒情功能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功能,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功能的发挥亦起到导源引流的作用。

蒙金含[3](2018)在《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文中认为陶渊明是一位特殊而伟大的诗人,他在历史上有着多重身份——胸怀理想的士人、固穷守节的隐者、琴书自娱的诗人;在生活中他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他承载着家庭复兴的希望;穷困潦倒时受到妻子埋怨,面对孩子又深感愧疚自责。后人把陶渊明看成一位鄙弃功名、恬淡自然的高士,却往往忽视了他在生活中的凡人角色和真实处境,甚至屏蔽了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身心交瘁的病人。陶渊明自幼体弱多病,成年后又患脚疾、店疾,这些身体疾患严重影响他正常的生活节奏,他甚至一度因病“不复为文”。晋宋易代之际本身就是一个疯狂、血腥、病态的时代,陶渊明在这样的时代里,忧惧时局,嗟叹贫穷,忍受孤独,悲悼亲情,从现代心身医学的角度看,这些消极情绪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虽然贴有多重身份标签,但陶渊明的本质是怀才不遇的“士”,这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清楚。在心理学的层面上看,政治上充满挫败感的陶渊明对个人的价值目标进行了转移,从复兴家业、兼济天下转向固穷守节,躬身田园,“逃禄归耕”就是这种价值转移的实现路径。在这一点上,陶渊明似乎做得很成功,他当时就成了着名的隐士,心理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和补偿;死后又成了伟大的诗人,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身后之名。但是,隐居只是陶渊明理想破灭的权宜之举,田园是其身心无处安放时的无奈归属。隐士或诗人的光环并不能掩盖他在现实中贫病交加的艰难处境;他也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一位士人的“猛志”,面对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他更是无法做到内心波澜不惊!陶渊明的一生对现实充满了幽怨,但鱼骇鸟惊的政治环境让他不敢怨天尤人,哪怕是一声清脆的呐喊!重压之下他只能发出“人生实难”的无声叹息!这种幽怨而压抑的负面生存体验,是陶渊明致死的痼疾。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位身心俱痛的病人,他在阅读和创作中寄托情感,缓释痛苦、愉悦身心,心理得到平衡,人格保持稳定,从而实现了从疾病到健康的自我超越。他的自疗实践不但完美契合文学治病的艺术原理,也给后人留下了如何调适身心的健康遗产。

涂雅蓝[4](2012)在《“琴”与古代文人生活的密切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古琴在我国古代文人阶层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受到文人的推崇。古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人们的思想,文人也丰富了古琴文化。纵观近现代关于古琴的研究,大部分主要是从琴人、琴派、琴曲、琴调、琴制以及打谱等等方面入手。这些方面都属于古琴音乐本体的范畴。相对而言,对于古琴文化背景的研究较少。笔者本文拟从古琴与古代文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入手展开讨论,以陶渊明与琴的关系分析入手,来对琴与古代文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论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陶渊明与琴;2.古代文人群体生活的相似性;3.关于琴的其它文人作品——以宋词中的琴部分为例;4.琴与古代文人群体的密切关系。

韩伟[5](2011)在《宋代乐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宋代乐论为研究对象。总体上按“本体论”和“关系论”的脉络分成前后两个层次进行。“本体论”研究重点探讨宋代文人、理学家对传统乐论的继承和超越;宋代乐论“以形论乐”形成及原因;以及在形式化和通变思想影响下,宋代乐论实现经典化的过程。“关系论”研究重在探讨已经形成体系并表现出鲜明形式化特点的乐论与诗论、文论以及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另外,“关系论”研究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乐论与词论、曲论以及与词、杂剧创作之间的关系尚有很大的开掘的空间。本文除序论和余论之外,共分六章。绪论部分除了对宋代研究现状、研究意义进行概述之外,重点是对宋代“乐”及“乐论”的存在形态进行考察和界定,认为宋代的“乐”是涵容“礼乐之乐”与“音乐之乐”的浑融形态,前者近“雅”,后者近“俗”,且表现出前者向后者转化之事实。与之相应,宋代“乐论”便发生由崇尚“义理”到推崇“形式”的理论转向,并具有五种存在形态:单篇文章、诗话(或词话、曲话)、类书、史书、专着。第一章讨论宋代乐论对前代乐论的接受和新变情况。首先通过对宋初类书《文苑英华》的考察,指出宋代乐论是选择性地吸纳唐代乐论的,其直接取法对象为先秦乐论。其次,在此基础上指出:欧阳修、苏轼等文人乐论对先秦乐论属于“义理性接受”,周惇颐、二程、朱熹等理学家乐论属于“哲学式接受”。文人乐论将“乐”与“和”的关系系统化为“和心”、“和天地”、“和民”三个层面,从而实现了道德伦理、自然伦理、政治伦理由内而外的逻辑统一;理学家乐论不但参与了理学之建构,而且使得宋代乐论范畴开始向系统性和形上性转化,不但将“乐”与“淡和”、“性”、“情”、“静”这些概念勾连,而且完成了伦理层面的“孔颜乐(le)处”向哲学层面的“成于乐(yue)”的转化。认为“淡和”是乐之特征、“孔颜乐处”进而“成于乐”是乐之层次,并且“静”是“乐”的内在规定,“返静”为乐之作用。第二章主要讨论宋代乐论“形”对“义”的本体性超越。主要分两个层次:首先结合《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史书中对北宋用乐、议乐的相关记载,指出宋代社会在雅乐实践中十分重视技术和形式因素,主要围绕规范音高、厘定音域、规范乐仪以及官修乐书等方面展开;其次,与实践层面的“尚技”、“尚形”倾向相一致,在理论层面宋代乐论最为特出之处在于以“形”论乐,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以声论乐(从“惟乐不可以为伪”到“乐文之美不可以为伪”)、声词相从(从“声依永”到“永依声”)、以律阐意(从阐发“意义”到阐发“义理)。与传统儒家乐论相比实现了“形”对“义”的超越。第三章主要考察宋代乐论经典化的实现过程。如果对先秦乐论的接受是宋代乐论的基础、“形”对“义”本体性超越是动力的话,那么一些重要的乐论典籍则完成了中国古代乐论的经典化实践,进而使中国古代乐论完成了哲学化和体系化的过程。具体分三个层次:首先指出陈旸《乐书》既是儒家正统乐论的最终总结亦是宋代乐论经典化过程的必然起点,属于文人乐论一系,总结性大于创新性;其次,认为与陈旸严格遵守儒家正统乐论的教条行为不同,郑樵和朱熹两人分别从形式与内容两个角度对正统乐论进行了改造,从而使传统乐论与宋代音乐现实的关系更为密切;最后,通过对《玉海》、《文献通考》的乐论思想及文献分类情况的考察,认为两者很好地整合了传统乐论与宋代新的理论趋向,从而使宋代成为古代乐论史上第二个轴心时代,并使宋代乐论以固定化的理论形态完成了经典化历程。第四章主要以俗乐及民间乐论为考察对象。首先以现代空间理论为参考,指出瓦子作为宋代社会特有的市民生活空间,改变了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其文化意义大于地理意义,从而为俗乐兴起提供了天然场域;其次,指出宋代主流乐论与民间音乐思想存在背离现象,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两宋社会物质与精神的背离,另一方面源于宋代“乐统”的瓦解与重建;再次,由于宋代音乐实践中雅乐、俗乐互相博弈的复杂现象,以及建立系统化“乐统”的尝试,宋代对雅乐、俗乐的定义开始产生变化。将“协音律”作为区分雅俗的必要条件,将“蕴真情”视为充分条件,这种现象既是对传统雅俗定义的偏离,更是一种重构。第五章考察宋代乐论与文学/文论思想的互动。从宏观角度讨论和分析宋代乐论与文学思潮、文学思想的联系,并试图寻找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深层机制。首先,认为宋代歌诗之现实,表明在实践层面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仍十分密切,主要通过隐括和点化两种方式实现“诗”与“乐”的融合;其次,实践层面的互动在理论层面必然有所反映,这种理论互动表现为:一方面,乐曲、乐器、乐诗成为宋诗话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宋代文人往往采取“以乐论诗”和“文乐同理”两种方式将乐论与文学思想进行勾连。第六章考察宋代乐论对创作实践的影响。主要从微观角度探讨乐论对文学创作实践的影响是否可能,主要选择对宋代诗坛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代表诗人为研究对象。认为宋代形式化乐论对声容形式的重视,使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人的创作由重视诗词“格律”转变为重视音乐之“律吕”,从而以符合自然声律作为创作的重要指标。另外,对宋代乐论与创作实践关系之考察是一个开放结构,乐论与词、杂剧创作的关系有待深入。最后是余论和尚需解决的问题。宋时复杂的民族状况表明仅从单一视角观照宋代乐论是远远不够的,故余论部分试图对辽、金乐论及其与宋朝乐论的关系作简要梳理。一方面考察辽与金对待汉地礼乐文化的态度上的差异,另一方面考察辽、金乐论受汉地乐论的影响情况。也对本文的不足进行了列举。

唐建军[6](2004)在《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论陶渊明知乐并辩证其音乐思想之正反实践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对有关陶渊明“不解音声”之史载进行了证伪及从陶之诗作等方面证实了陶渊明知音知乐,这是本文立论的前提基础;二是从“理解”、“培养内心听觉”、“无声练习”等正面角度及“无声音乐”等反面角度辩证地阐发了陶渊明“虚奏无弦琴”之怪举与陶诗①“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实践意义,这是本文立论的最终目的。

二、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论陶渊明知乐并辩证其音乐思想之正反实践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论陶渊明知乐并辩证其音乐思想之正反实践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陶渊明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渊明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历史
二、陶渊明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现状
    (一) 陶渊明的“无弦琴”论
    (二) “渐进自然”的思想
三、结语

(2)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厘定与学理背景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以伦理教化为主要取向的礼乐功能
    第一节 “制礼作乐”:商周艺术的礼乐功能论
        一、礼乐文化的观念逻辑
        二、从娱神、敬鬼到治人:商周礼乐功能的嬗变
        三、“器以藏礼”:青铜礼器功能论
    第二节 从礼乐文化到儒家学说:先秦诸子及典籍中的艺术功能论
        一、孔子的艺术功能论
        二、荀子的艺术功能论
        三、《乐记》中的艺术功能论
    第三节 礼乐复兴:汉代艺术功能论
        一、《毛诗序》中的艺术功能论
        二、“琴以修身”、“歌以咏言,舞以尽意”之乐舞艺术功能论
        三、“书为心画”“表功颂德”之书画艺术功能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以体道畅神为主要取向的审美功能
    第一节 “魏晋风度”与人物审美
        一、人物品藻与群体自觉
        二、魏晋士人的个性风采
        三、玄学滋养与佛学思潮
    第二节 “会心林水”与自然审美
        一、自然审美意识的演进
        二、山水赏会与隐逸风尚
        三、“畅神”:山水画功能论
    第三节 “人当道情”与艺术审美
        一、从“文以气为主”到“诗缘情”:魏晋情感论的先声
        二、“导养神气,宣和情志”:音乐艺术功能论
        三、“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书法艺术功能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缘物设教为主要取向的教化功能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儒学
        一、儒学在隋唐社会的复兴
        二、古文运动对儒道的注入
        三、对佛教心性理论的吸收
    第二节 隋唐乐舞艺术功能
        一、“悲悦在于人心,非由乐也”:李世民的音乐艺术功能论
        二、“政和则情和,情和则声和”:白居易的音乐艺术功能论
        三、“以平其心,以畅其志”:杜佑的音乐艺术功能论
    第三节 隋唐书画艺术功能
        一、“以书取士”:书法艺术的政治功能论
        二、“书之为征,期合乎道”:张怀瓘的书法艺术功能论
        三、“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的书法艺术功能论
        四、“成教化,助人伦”、“怡情悦性”:张彦远绘画艺术功能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文道意趣为主要取向的二重功能
    第一节 宋元理学思潮下的文道功能
        一、理学之兴与思想内涵
        二、文道功能的理论基础
        三、理学家的文道功能观
    第二节 宋元艺术的教化功能
        一、乐与“和心”:道德伦理教化
        二、乐与“和天地”:自然伦理教化
        三、乐与“和民”:政治伦理教化
        四、美风化与重讽谏:宋元戏曲的教化功能论
    第三节 宋元艺术的娱乐功能
        一、“玩”:娱乐功能形成的历史前提
        二、自娱:宋元书画的娱乐功能论
        三、娱人:宋元戏曲的娱乐功能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独抒性灵为主要取向的抒情功能
    第一节 明代心学思潮的崛起
        一、尽心知性:心学的思想渊源
        二、回归自我:心学的主要内容
        三、情的高扬:心学与主情艺术观念
    第二节 “抒情”与“言志”:明清艺术的情感宣泄功能
        一、对“情”和“志”的历史考察
        二、“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李贽的琴乐艺术功能论
        三、“至情”:汤显祖的戏曲艺术功能论
        四、“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的书法艺术功能论
    第三节 “寄”:明清艺术的寄兴功能
        一、“寄乐于画”之绘画艺术功能论
        二、“聊寄其兴”之文人印艺术功能论
        三、“目寄心期”之园林艺术功能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3)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陶渊明的魅力
        二、陶渊明的魔力
        三、偶然与必然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疾病的多维解读
        二、疾病的文化治疗
        三、疾病的文学治疗
        四、疾病视域中的陶渊明个案研究
        五、陶渊明研究的开放视野
        六、陶渊明诗文的文本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传记研究法
        二、社会历史研究法
        三、精神分析研究法
        四、接受美学研究法
第一章 疾病和文学
    第一节 疾病的文化诠释
        一、个体疾病的文化诠释
        二、疾病的政治隐喻
        三、疾外之疾:士人称疾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魏晋的社会病
        一、政治病
        二、文化病
        三、自然疾疫
    第三节 疾病作家与文学治疗
        一、病蚌产珠: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二、文学治疗的艺术原理
        三、文学治疗的对象和模式
第二章 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的历史形象
    第一节 陶渊明文学自塑的心理动机
        一、自述血统的心理诉求
        二、陶诗的双重自我与身心境况
        三、酷贫寒士:陶渊明苦痛的根源
    第二节 消失的病人:陶渊明的偶像生成
        一、偶像的基础:从隐士到诗人的自我设计
        二、隐逸偶像的生成
        三、文学偶像的确立
    第三节 丹渥与枯槁:陶渊明的两种历史肖像
        一、颜如丹渥:绘画中的陶渊明
        二、枯槁憔悴: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
第三章 陶渊明文学中的身心疾病
    第一节 忧惧时局
        一、魏晋士人的忧惧
        二、鱼骇鸟惊:陶渊明的政治处境
        三、达人善觉,逃禄归耕
    第二节 嗟叹贫穷
        一、贫士的处境和心态
        二、因贫入仕的陶渊明
        三、陶渊明诗文的贫困主题
    第三节 诉说病痛
        一、陶渊明疾病的历史记录
        二、陶渊明的多重病痛
        三、幽怨—陶渊明致死的痼疾
    第四节 忍受孤独
        一、孤独:焦虑时代的病症
        二、陶渊明孤独的文学书写
        三、陶渊明孤独的成因
    第五节 悲悼亲情
        一、无怙无恃,孤弱穷民
        二、室无莱妇,十愿十悲
        三、屡失手足,痛入心扉
第四章 陶渊明“文学自疗”的多维解读
    第一节 境由心造:陶渊明的哲学解困
        一、儒:陶渊明的精神食粮
        二、道:陶渊明的心灵药方
        三、佛:陶渊明的人境灵光
    第二节 复返自然:陶渊明的生态疗救
        一、陶渊明的自然之思
        二、躬耕田园:陶渊明的自然实践
        三、桃源幻境:陶渊明的精神生态
    第三节 酒中深味:陶渊明的人生思考
        一、饮酒:闲愁的化解
        二、止酒:身心的矛盾
        三、述酒:美酒叙事与政治隐喻
    第四节 琴书消忧:陶渊明的精神寄托
        一、无弦之痛:陶渊明抚琴的奥秘
        二、欣然忘食:陶渊明的阅读治疗
第五章 疾病与健康:陶渊明的生命透视
    第一节 陶渊明的自我超越
    第二节 两个王国的风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4)“琴”与古代文人生活的密切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渊明与琴
二、古代文人群体生活的相似性
三、关于琴的其它文人之作——以宋词中的有关琴的作品为例
四、琴与古代文人群体的密切关系
结语

(5)宋代乐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概述
    二、宋代"乐"及"乐论"的存在形态
    三、研究意义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 宋代乐论对前代乐论的接受与新变
    第一节 唐宋乐论之关系
        一、宋初想象共同体之营构
        二、以《文苑英华》看唐宋乐论关系
    第二节 文人乐论之体系性建构
        一、乐与"和心": 道德伦理的继承
        二、乐与"和天地": 自然伦理的通变
        三、乐与"和民": 政治伦理的实现
        四、"和"与几个相关范畴之关系
    第三节 理学乐论之美学新变
        一、乐与"淡和"
        二、乐与"性"、"情"
        三、乐与"静"
第二章 "形"对"义"的本体性超越
    第一节 雅乐实践"尚技"/"尚形"之考察
        一、规范音高
        二、厘定音域
        三、规范乐仪
        四、官制乐书
    第二节 以"形"论乐: 宋代乐论的形式化
        一、以声论乐: 从"惟乐不可以为伪"到"乐文之美不可以为伪"
        二、声词相从: 从"声依永"到"永依声"
        三、以律阐意: 从"意义"到"义理"
第三章 宋代乐论的经典化实践
    第一节 陈旸: 正统乐论的总结
        一、明经正乐
        二、关注"今日急务"
        三、以自然为本
    第二节 从郑樵到朱熹: 正统乐论的会通
        一、从郑樵到朱熹: 形式通变与内容通变
        二、古乐与新声: 朱子乐论的会通现象
        三、性与情: 朱子乐论会通之原因
    第三节 《玉海》、《文献通考》: 经典化的完成
        一、《玉海》的乐论思想
        二、《文献通考》的乐论思想
第四章 俗乐兴起及民间乐论
    第一节 瓦子的文化空间意义
        一、瓦子的兴起
        二、瓦子的空间意义及特性
        三、瓦子与俗乐兴起之关系
    第二节 主流与民间的背离及原因
        一、主流乐论与民间音乐思想的合离
        二、物质与精神的背离
        三、"乐统"的重建与分化
    第三节 宋代乐论对雅、俗概念的偏离
        一、对白居易乐论之接受
        二、协音律: 声律之淡
        三、蕴真情: 情性之淡
第五章 乐论与文学思想的互动
    第一节 宋代"诗"与"乐"关系发微
        一、声诗与歌诗: 宋代音乐文学概念辨析
        二、歌与声: 以《乐府诗集》为考察对象
    第二节 隐括与点化: 诗、乐融合的方式及比较
        一、隐括的音乐文学特质
        二、点化的音乐文学特质
        三、隐括与点化之比较
    第三节 诗乐合论: "诗论"与"乐论"关系发微
        一、宋诗话与乐曲、乐器、乐诗
        二、以乐论诗
        三、文乐同理
第六章 乐论与文学创作的互动——以江西诗派为对象
    第一节 黄庭坚形式观演变及与乐论之关系
        一、对形式之重视: 由格律到律吕
        二、律吕与诗之美
        三、形式化乐论对黄庭坚之影响
    第二节 乐论形式化对江西诗派影响管窥之一: 陈师道、陈与义
        一、陈师道的"以声为律"
        二、陈与义的"超声律"
    第三节 乐论形式化对江西诗派影响管窥之二: 吕本中、曾几
        一、吕本中的"活法"、"自然"、"气"
        二、曾几的"清新"、"重声"、"淡"
余论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与掩饰: 对辽金音乐史之考察
    二、同与和: 对辽金乐论之考察
    三、本文尚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四、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论陶渊明知乐并辩证其音乐思想之正反实践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陶渊明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综述[J]. 高玉杰. 艺术品鉴, 2019(08)
  • [2]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D]. 吴彦颐. 东南大学, 2018(05)
  • [3]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D]. 蒙金含. 厦门大学, 2018(12)
  • [4]“琴”与古代文人生活的密切关系[J]. 涂雅蓝. 大众文艺, 2012(16)
  • [5]宋代乐论研究[D]. 韩伟. 南京大学, 2011(10)
  • [6]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论陶渊明知乐并辩证其音乐思想之正反实践意义[J]. 唐建军.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标签:;  ;  ;  ;  ;  

知琴何必调弦呢?——论陶渊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辩证思考的正反现实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