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子情操——北京理工大学校园绿化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王芸[2](2021)在《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以大理州A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劳动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育人方针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处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开展劳动教育对其未来的成长发展大有裨益。本研究以大理州A小学师生及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观察、文本收集等方法,对A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认知、内容、途径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偏离为技能学习和放松手段。(2)劳动教育内容上表现为手工劳动多于其它形式的劳动,简单劳动多于复杂创意类劳动。(3)劳动教育方式上出现学校劳动教育方式缺乏规范性,家庭劳动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4)劳动教育开展效果上缺少家庭社会的支持配合,学校劳动育人效果弱化,缺少劳动设施和实践场地,部分劳动活动难以开展等情况。总结发现人们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学校缺少开展劳动教育的条件保障、社会变革带来的观念转变等因素影响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立足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引领学生走向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借鉴国外日本、德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模式和国内深圳、苏州两所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结合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改善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困境的实践构想,以期得到较好的提升效果。最后,提出小学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第一,深化劳动教育认识,培育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优良的劳动品德。第二,丰富劳动教育活动资源,拓宽家庭劳动教育资源、挖掘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开发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第三,改善劳动教育开展方式,探索多种劳动授课方法、家长以身为范指导劳动、学校系统规划落实劳动。第四,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基于劳动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基于学生经验开展自主评价、基于劳动表现的发展性评价。第五,搭建劳动教育保障平台,政校协同加强劳动教育保障、家校协同共建劳动教育阵地、社校协同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金兰[3](2021)在《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文中指出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的时间并不长,从最早的1991年教育部门颁布《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到现在,已近30年。在这期间,虽然教育部在各种有关教育督导评估的政策文件中屡次提及要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然而,这一要求既未在理论层面得到实现,更未在现实层面得到实施。上海虽然在2005年以政府教育督导室名义正式推出有关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文件,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宝贵尝试并未持续下去:2006年微调后的十五年里,相关的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既未得到更新,实践层面上的德育专项督导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实质性进展,这一现象令人关注与深思。基于对我国中小学督导评估历史演变的回顾和现状反思,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之所以迟迟未能从综合性督导评估中分化出来,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有关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而这一现实又深深地植根于“德育”本身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为了推进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专业化,提升德育督导评估的质量,有必要强化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多年来,人们一直指责或抱怨,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不高。这与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未能建立和发展起来是有密切关系的。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督导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并结合现状反思与分析,探讨了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的必要性,并重点阐述了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理论依据,尝试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和如何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接着,论文以包括国家和上海市区两级总共16套有关德育督导评估的文本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结合专家访谈法,对现有的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行实证性调查与分析,进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三个维度,提出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现有评估指标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评估指标未能将反映德育成效的结果类指标,与体现德育实施的过程类指标区分开来;不同层级指标之间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未能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不断分化原则;同级指标之间的划分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没有保持逻辑上的相对独立性;某些指标的用词与表述比较随意,缺乏清晰的界定;不同文本之间同一指标的表述差异较大。现有评估标准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结果类评估标准未能有效反映学生德育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部分过程类评估标准未能充分反映学校德育实施与保障方面的重要要求;部分评估标准未能充分涵盖对应指标的核心要素,具体表述存在较大差异,与对应指标的匹配性较低。现有评估方法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部分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有效性未得到检验;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种类较少,并且与评估内容的适配性不足。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论文采用“总结与反思实践经验”“统合德育政策与法规要求”“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论,尝试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本研究建构了一套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它是包括“结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保障性指标”的三级指标体系。接着,论文采用呈现典型案例的方式,介绍了上述三类指标评估标准的研制过程与结果。最后,本研究主张借助专业力量研发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工具,建立相应的“质检”体系,吸纳现有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精华”,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体系。
闫佳伟[4](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项梦丹[6](2020)在《高校书院制育人成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书院制是高校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全人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世纪初以来,我国高校逐渐掀起书院制改革的热潮,经历了初步探索期、深化发展期、试点建设期的高校书院制改革已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大学变革制度,甚至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一个“新风向”。因此,围绕学生“全人发展”这一育人目标,探索书院在育人、管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与作用,研究书院对学生全人发展产生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对发挥书院育人功能最大化、为书院改革提供范式指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归纳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研究书院六项育人措施培养学生的全过程出发探索书院制育人机制,结合广东省高校书院制改革实践案例归纳总结不同的书院模式,并通过自编问卷分析书院学生全人发展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现状,对比不同书院模式下学生发展情况的差异,从而为书院制改革提供建议与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本文从书院改革的六项育人措施,即书院育人基础——双院协同、育人精髓——导师制度、育人重点——混宿制度、育人灵魂——通识教育、育人特色——第二课堂、美育载体——环境支持这六个层面构建六位一体、协同育人、服务成才、全面育人的书院育人机制,并通过对比高校书院间各项育人措施的差异,归纳总结整合式协同模式、辅助式协同模式、交互式协同模式等书院类型;(二)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校书院制育人成效良好,并且单独指导模式的导师制、完全交融模式的混宿制、重新建造模式的社区环境对书院学生全人发展更有益,而显性课程模式与隐性课程模式的通识教育则无显着差异;(三)本文根据研究结论对书院制改革提出建议,即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改革理念;扩大队伍,使育人团队“进一线”;深化改革,促进学科年级“大融合”;显隐结合,健全通识教育体系;加大投入,营造温馨书院环境。
王方怡[7](2019)在《大学生态校园建设模式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在追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因不合理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使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与能源危机,其最终将危及人类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校园建设发展迅速,是社会能耗的大户,蕴藏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在此背景下,生态校园的建设将成为未来校园建设发展的趋势。大学校园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科技、文化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应积极构建生态校园,传播生态理念,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人才,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生态校园的概念、内涵进行阐述,并回顾生态校园建设的发展历程,从生态校园生活、生态校园空间和生态教育推广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态校园建设模式,把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环境质量、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场地、绿美化、设备与室内环境、生态教育推广等方面作为研究重点。最后,以福建农林大学生态校园建设为典型个案,从三个方面对其建设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以问卷形式调查大学生对该校的认同情况,分析其整体状况和不同样本间的差异,提出福建农林大学生态校园建设质量提升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优化措施。为今后大学生态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以期使生态校园得到更好的实现和发展。
陈玉宁[8](2017)在《广州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文脉传承的研究》文中认为高等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所重点注意的问题,校园规划和校园景观建设目前已经变为了学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怎样打造出一个布局科学、功能丰富、景色和谐的校园是每个高校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本研究实地调研了广州市20所位于中心区及大学城的不同类型的高校,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及访谈的形式记录了各高校与文脉相关的景点,对每所高校学生选出的文脉景观进行分类,提炼出表现文脉景观的元素:校风校训景观、标志性文化建筑、雕塑、景石、景墙、植物、小游园等,然后发放调查问卷给在校大学生及专业设计人员,对所在高校文脉景观元素进行打分,得出每所高校的平均分值,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针对这一研究对象对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体现文脉传承的元素做探讨。将打分情况进行数据统计,进行列表数据统计并进行分析,探讨其营造方式和评价结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改善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本次调查详细记录了调研范围内的20所高校的全部文脉景观元素,总结了广州市高校文脉景观现状,对广州市调研高校内各文脉元素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其营造特点的可取之处及某些景观营造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结果显示新校区文脉景观的平均分值普遍较低,主要是因为新校区内缺乏能够体现文脉传承的历史景观。但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这所新校区虽然在历史景观元素方面比较缺乏,但是其他一些景观元素中在校园文脉方面做足文章同样达到了良好的文化感知,专家及学生对此院校的文脉景观均打分较高。经实地调查大部分专科院校几乎没有文脉景观,需要特别加强这方面的校园建设营造高校个性。通过笔者工作中实际参与的高校景观项目举例介绍了文脉元素在实际案例中的提取与运用的方式:从高校所在地提取地域文化,从地域文化中吸取特点;从高校的办学理念、历史、学科性质、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高校精神的研究总结;从不同的高校类型得出每所高校特殊的景观特点等。其建设后评价和研究就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各高校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文精神、治学精神、职业精神等,如何从中寻找文化景观的主题,并以合适的形式表达。并针对实际案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广州高校文脉景观营造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殷豆豆[9](2017)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公寓文化在推动高校公寓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和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等方面的功效愈加突显。党和政府对高校公寓文化的建设也倍加重视,从财力、人力和物力等投入的不断增加,到相关政策、意见和通知的发布,不断引导高校公寓形成积极健康、严肃活泼和和谐友爱的文化氛围,为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新时期,随着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环境更加复杂,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为切入点,研究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功能、现状、主体与类型、原则与内容、环境与载体以及机制与方法。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从基本概念入手解析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特点与功能。主要解决的是高校公寓文化自身是什么的问题。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整理的基础上,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定义为:大学公寓内由广大师生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创造并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行为方式与精神氛围的总和。该定义揭示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及高校公寓文化的内涵界线所在。为进一步深化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认识,本文阐述其特点和功能,主要包括主导性与多样性、规范性与人本性、同质性与独特性、生活化与教育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占领先进文化阵地、营造和谐公寓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二,从实际角度考察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形成,涌现出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品牌,积极探索虚实结合等方法的不断创新。同时,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建设主体性发挥不足,管理模式时代性不强,方式方法实效性不够及虚拟平台使用效度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理念定位存在的偏差,社会转型的负面冲击,建设活动过程存在的负面因素以及网络文化中娱乐化信息的消极影响。第三,从主体建设方面界定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与类型。根据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本文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主体划分为学校主体、大学生主体、社会主体。根据各类主体的地位和功能属性将高校公寓文化分为四种不同类型:高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型和自主管理型。第四,从建设的指导依据和内在结构规定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内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主要有方向性与变通性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性与精神性相适应的原则、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长期性与有效性相并重的原则。从文化形态上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可分为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其中公寓等物质形态类是基础,价值、观念、道德等精神形态类是核心,活动、行为、习惯等行为形态是关键,规则、管理、体制等制度形态是保障。第五,从建设的外部影响和承载的形式探讨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影响环境和主要载体。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影响环境主要包括顶层政策环境、中层管理环境和基层民主环境。顶层政策环境提供方向性指导,中层管理环境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基层民主环境营造浓郁的参与氛围。根据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实践的具体呈现,本文将建设载体分为活动载体、管理载体、传媒载体和网络载体。第六,从建设的方式方面解析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与方法。根据各主体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功能的不同,将其机制分为引导机制、动力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本文提出其建设的方法,主要包括系统性规划与阶段性建设相结合、物质性建设与精神性建构相协调、一元性引领与多元参与相协同、主导型管理和隐蔽性渗透相并进、激励性奖励与强制性惩罚相结合。
张曙光[10](2017)在《大学的“成人”品格》文中提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无疑就是人的养成。但因学生的心智年龄发展的不同,其在不同的阶段的发展就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大学之前,我们注重对学生的照料与养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向学之心、注重帮助学生在精神与人格上谋求独立、注重知识的掌握和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但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的心智发展已经成熟,他们需要的是对原理性内容的掌握并将其综合运用,大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从事高深性、精神性的学术研究发展人的智识和培植与他人共处世界的德性形成来彰显大学的“成人”品格。自工业革命以来,大学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开设适应市场的专业,专业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随着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专业教育逐渐占据大学教育的主导地位,而对人的养成方面的教育逐渐被忽略。具体表现为:大学过分注重市场的需要,脱离了人的价值;大学学科的分离、专业的细化,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人的整体发展;大学过于重视专业教育,将目的外化,偏离了人自身发展的目的;当前绩效主义的评价机制脱离自由教育,使人不能成为人。大学身处这样一个娱乐化、消费主义的社会中,外受制于市场崇拜与技术发展的影响,内受制于专业主义、职业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威胁,大学逐步脱离其最初的使命,成为职业训练所。而人是有自我意识的,是发展着的我,是不断超越的我,天然地拥有着美与自由,再加上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地掌握单方面知识或技能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大学教育不仅注重学生“才”的发展与提高,更应注重其“人”的发展,大学更应需要“成人”品格。通过对中西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无论是西方大学的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的自由教育还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成人之道”,它们都将人的养成当成最重要的目的,注重智识与德性的发展,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自由人或圣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的“成人”品格就是让学生相信自己拥有着无限的向上发展的潜力,无论是在智识上还是在德性上,都有着无限可能性,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为此,大学除了延续使人成为人的理念外,还应将这种理念落实到实处,也即大学应如何“成人”呢?大学的“成人”具体就体现大学的职能上,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内容走向发展人的智识;科研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发展其思维能力;社会服务上应“成人”于社会之中;文化传承创新上应“成人”于文明之中;这四种职能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相互融合在一起,只有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才得使大学“成人”得以可能。有了原理上的可能,在具体的管理上,大学应为学生“成人”创造或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大学应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独特性,认识到自由与科学是大学的核心概念,为此大学管理需要坚持学术自由和以人为中心的原则,需要有办学理念明确并认为人才是大学主体的观念的校长,需要大学有优良的校风、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人性化的校园建设环境以及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课外活动环境,这些都是大学“成人”所必不可缺的。大学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学要想自身价值得以最大化,就要始终牢记自身的使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并要做好,什么是不该做或不应做,大学只有以“成人”为本,才能立定大学之根。
二、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子情操——北京理工大学校园绿化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子情操——北京理工大学校园绿化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以大理州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 |
1.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 |
2.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 |
3.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 |
4.劳动教育价值与意义 |
(二)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
1.劳动教育的实践现状 |
2.劳动教育的开展内容 |
3.劳动教育的实施条件 |
4.劳动教育的存在问题 |
5.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 |
6.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3.统计分析法 |
第一章 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
一、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调查过程 |
(一)大理州A小学基本情况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回收 |
1.调查问卷设计 |
2.调查问卷初测 |
3.调查问卷发放与收集 |
4.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三)补充访谈与文本材料收集 |
1.补充访谈 |
2.材料收集 |
二、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调查内容 |
(一)A小学劳动教育的认知情况 |
1.教师和家长对劳动教育内涵及目的认知 |
2.学生、家长、教师对劳动教育态度认知 |
(二)A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内容 |
1.生活技能类劳动 |
2.班级值日类劳动 |
3.手工技艺类劳动 |
4.科学实践类劳动 |
5.公益服务类劳动 |
6.工农业生产劳动 |
(三)A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
1.家校合作进行劳动 |
2.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
3.开展校园劳动活动 |
4.学科渗透劳动教育 |
5.班级开展劳动教育 |
(四)A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 |
1.学生对劳动教育效果评价 |
2.家长对劳动教育效果评价 |
3.教师对劳动教育效果评价 |
4.家长、教师对孩子劳动意识评价 |
第二章 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存在的困境分析 |
(一)劳动教育认知存在的问题 |
1.劳动教育以技能学习为取向,缺乏价值观念引导 |
2.劳动教育变为娱乐放松手段,育人功能发挥不足 |
(二)劳动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
1.劳动内容设置单一,手工劳动多于其它形式劳动 |
2.劳动活动缺乏整合,简单劳动多于复杂创意劳动 |
(三)劳动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
1.学校劳动教育方式缺乏规范性,组织监管力有待加强 |
2.家庭劳动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任务要求连贯性不足 |
(四)劳动教育效果存在的问题 |
1.缺少家庭社会的支持配合,学校劳动育人效果弱化 |
2.缺少劳动设施和实践场地,部分劳动活动难以开展 |
二、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人们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 |
1.对劳动教育内涵认识窄化 |
2.对劳动教育价值认识不全 |
3.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
(二)劳动教育的条件缺少保障 |
1.学生缺少真实的劳动机会 |
2.学校的劳动保障完善度低 |
3.社会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 |
(三)社会变革带来的观念转变 |
1.社会劳动形态发生的巨变 |
2.人才评判的标准发生转变 |
3.社会不良文化的肆虐侵染 |
第三章 小学劳动教育价值诉求与典型案例 |
一、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 |
(一)劳动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以劳育德,培养孩子“善”的品行 |
2.以劳增智,促进孩子“真”的发展 |
3.以劳强体,奠定孩子“健”的地基 |
4.以劳育美,陶冶孩子“美”的追求 |
(二)劳动教育引领小学生走向生活世界 |
1.增强孩子对社会的认识与判断 |
2.培育孩子走入社会的劳动素养 |
3.探索孩子未来职业的发展可能 |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典型案例 |
(一)国外典型案例 |
1.日本——学科渗透劳动教育模式 |
2.德国——设立劳动教育课程模式 |
(二)国内典型案例 |
1.深圳龙华区玉龙学校——生态劳动种植园课程实践模式 |
2.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生活劳动教育的体系构建模式 |
三、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借鉴与构想 |
(一)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借鉴 |
(二)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构想 |
1.形成A小学劳动教育价值认知建构 |
2.组建A小学劳动教育师资教研队伍 |
3.开发A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
4.家校联合研制“家庭劳动任务清单” |
5.优化落实A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系统 |
第四章 小学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 |
一、深化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
(一)培育科学劳动价值观 |
(二)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
(三)培养优良的劳动品质 |
二、丰富劳动教育活动资源 |
(一)拓宽家庭劳动教育资源 |
(二)挖掘校内劳动教育资源 |
(三)开发社区劳动教育资源 |
三、改善劳动教育开展方式 |
(一)探索多种劳动授课方法 |
(二)家长以身为范指导劳动 |
(三)学校系统规划落实劳动 |
四、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
(一)基于劳动素养的综合评价 |
(二)基于学生经验的自主评价 |
(三)基于劳动表现的评价原则 |
五、搭建劳动教育保障平台 |
(一)政校协同加强劳动教育保障 |
(二)家校协同共建劳动教育阵地 |
(三)校社协同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一)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 |
(二)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成为老大难 |
(三)提升德育实效亟需专项督导评估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德育督导 |
(二)德育评估 |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与依据 |
一、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 |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 |
(二)从现实的角度看 |
二、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依据 |
(一)学理依据 |
(二)政策与法规依据 |
第三章 中小学校德育督导评估框架体系现状调查 |
一、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结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
(二)对过程和保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
二、德育督导评估的标准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结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
(二)对过程与保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
三、德育督导评估的方法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现状的描述与呈现 |
(二)对现状的分析与判断 |
第四章 改进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改进后的指标体系及阐释 |
二、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标准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三个典型的改进尝试 |
三、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方法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改进的初步尝试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高校书院制育人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外背景 |
(三)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书院制基础起源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书院制概念内涵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书院制模式类型的研究现状 |
(四)关于书院制实证调查的研究现状 |
(五)文献述评 |
三、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概念界定 |
四、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六、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七、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书院制育人机制研究 |
一、书院育人之“基”——双院协同 |
(一)整合式协同模式 |
(二)辅助式协同模式 |
(三)交互式协同模式 |
二、书院育人之“精”——导师制度 |
(一)单独指导模式 |
(二)群体指导模式 |
三、书院育人之“重”——混宿制度 |
(一)完全交融模式 |
(二)普通交叉模式 |
四、书院育人之“魂”——通识教育 |
(一)显性课程模式 |
(二)隐性课程模式 |
五、书院育人之“特”——第二课堂 |
(一)学科特色模式 |
(二)均衡发展模式 |
六、书院育人之“美”——社区环境 |
(一)重新建造模式 |
(二)基础改造模式 |
七、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书院制育人成效评估方法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分析软件 |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四、问卷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
五、研究对象 |
(一)样本选取与搜集 |
(二)样本人口学信息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书院制育人成效实证研究 |
一、四所高校书院学生全人发展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的对比分析 |
(一)四所高校书院学生全人发展对比分析 |
(二)四所高校书院制改革认同度对比分析 |
二、全人发展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一)全人发展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二)书院制改革认同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三、四所高校全人发展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一)S大学全人发展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
(二)NK大学全人发展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
(三)NY大学全人发展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
(四)Z大学全人发展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
四、四所高校全人发展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之间的回归分析 |
(一)全人发展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及各子维度之间的回归分析 |
(二)自我认知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各子维度之间的回归分析 |
(三)学习思考与文化欣赏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各子维度之间的回归分析 |
(四)德行修养与社会责任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各子维度之间的回归分析 |
(五)沟通合作与领导才能与书院制改革认同度各子维度之间的回归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书院制育人成效讨论及启示 |
一、实证研究的研究结论 |
(一)结论1:高校书院制改革育人成效良好 |
(二)结论2:单独指导模式的导师制对书院学生全人发展更有益 |
(三)结论3:完全交融模式的混宿制对书院学生全人发展更有益 |
(四)结论4:显性课程模式与隐性课程模式的通识教育对书院学生全人发展并无显着差异 |
(五)结论5:重新建造模式的社区环境对书院学生全人发展更有益 |
二、高校书院制改革的建议 |
(一)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改革理念 |
(二)扩大队伍,育人团队“进一线” |
(三)深化改革,学科年级“大融合” |
(四)显隐结合,健全通识教育体系 |
(五)加大投入,营造温馨书院环境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书院制改革成效调查问卷 |
附录2 :书院制改革成效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大学生态校园建设模式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 |
2.1 生态校园 |
2.2 绿色校园的评价标准 |
3 大学生态校园营造模式 |
3.1 生态校园生活模式研究 |
3.1.1 节能与能源利用 |
3.1.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3.1.3 环境质量 |
3.2 生态校园空间建设模式研究 |
3.2.1 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场地 |
3.2.2 绿美化 |
3.2.3 设备与室内环境 |
3.3 生态教育推广模式研究 |
3.3.1 生态课堂 |
3.3.2 生态活动 |
3.3.3 生态传播 |
4 典型生态校园建设案例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
4.1 基本概况 |
4.2 生态校园建设主要成果 |
4.2.1 生态校园生活 |
4.2.2 生态校园空间 |
4.2.3 生态教育推广 |
5 问卷分析 |
5.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1.1 研究方法 |
5.1.2 问卷设计 |
5.2 预调研问卷分析 |
5.2.1 项目分析 |
5.2.2 信度分析 |
5.3 调查结果分析 |
5.3.1 学生生态校园建设整体认同情况 |
5.3.2 农大学生生态校园建设认同情况多维度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5.4.1 大学生生态校园认同度 |
5.4.2 不同大学生生态校园认同度差异 |
6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广州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文脉传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文脉传承研究的概况 |
1.1.1 相关概念 |
1.1.2 国外高校校园景观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1.3 国内高校校园景观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1.4 校园景观设计在文脉体现方面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 |
1.1.5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文脉传承的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选址原因 |
2.2 研究地概况 |
2.2.1 地理位置、人口分布 |
2.2.2 广州市气候环境特点 |
2.2.3 广州市文化特点 |
2.2.4 广州市高校现状 |
2.2.5 广州市高校发展历程 |
2.3 调查高校的选择与高校概况 |
2.3.1 调查高校的选择依据 |
2.3.2 调查高校的选择 |
2.3.3 调查高校概况 |
2.4 调查高校样本的研究方法 |
2.5 评价方法的选择 |
2.5.1 高校校园文脉景观类型的分类 |
2.5.2 建立评价体系 |
2.5.3 测评工具的选择 |
2.6 选择评价者 |
2.7 评分结果 |
3.广州市高校校园景观中文脉传承的表达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高校历史景观 |
3.1.1 中山大学(南校区)历史景观及其保护利用现状 |
3.1.2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及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历史景观及其保护利用现状 |
3.1.3 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历史景观及其保护利用现状 |
3.1.4 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历史景观及其保护利用现状 |
3.1.5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及华南师范大学之间的联系 |
3.2 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体现文脉传承的元素 |
3.2.1 校风校训景观 |
3.2.2 标志性文化建筑景观 |
3.2.3 景观小品(雕塑、景石、景墙等) |
3.2.4 植物景观 |
3.2.5 小游园 |
3.2.6 其他文脉景观 |
4 调研总结 |
5.文脉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景观设计为例 |
5.1 研究对象概述 |
5.1.1 项目建设综述 |
5.1.2 自然及人文环境条件分析 |
5.2 高校景观设计理念 |
5.2.1 设计依据 |
5.2.2 景观设计思想 |
5.2.3 设计理念分析 |
5.3 文脉景观元素的提取 |
5.4 高校整体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5.5 高校植物配置原则 |
5.6 文脉元素的表达 |
5.6.1 铺装、广场、花池 |
5.6.2 绿岛 |
5.6.3 植物配置 |
5.7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景观使用评价及其优缺点 |
6.结论与讨论 |
6.1 广州高校中文脉元素运用存在的问题 |
6.2 广州高校文脉元素与岭南园林文脉之间的联系 |
6.3 关于广州大学高校校园景观中文脉传承景观设计的意见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中记录的广州高校类型及概况 |
附录B 广州高校校园文脉景观问卷调查统计表 |
(9)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基本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难点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功能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 |
(一)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概念 |
(二)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 |
(一) 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二) 规范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
(三) 同质性与独特性的统一 |
(四) 生活化与教育性的统一 |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功能 |
(一) 占领高校文化阵地 |
(二) 营造和谐公寓氛围 |
(三)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
(四) 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状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
(一) 建设体系基本形成 |
(二) 建设品牌逐渐涌现 |
(三) 建设方法不断创新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 建设主体性发挥不足 |
(二) 管理模式时代性不强 |
(三) 方式方法实效性不够 |
(四) 虚拟平台使用效度不佳 |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建设理念定位的偏差 |
(二) 社会转型的负面冲击 |
(三) 活动过程的负面因素 |
(四) 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与类型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构成 |
(一) 建设中的学校主体 |
(二) 建设中的大学生主体 |
(三) 建设中的社会主体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类型 |
(一) 高校主导型 |
(二) 企业主导型 |
(三) 校企合作型 |
(四) 自主管理型 |
第四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内容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 方向性与变通性相结合 |
(二) 物质性与精神性相适应 |
(三) 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四) 长期性与有效性相并重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 高校学生公寓物质文化 |
(二) 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 |
(三) 高校学生公寓行为文化 |
(四) 高校学生公寓制度文化 |
第五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环境与载体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环境 |
(一) 顶层政策环境 |
(二) 中层管理环境 |
(三) 基层民主环境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载体形态 |
(一) 活动载体 |
(二) 管理载体 |
(三) 传媒载体 |
(四) 网络载体 |
第六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与方法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 |
(一) 引导机制 |
(二) 动力机制 |
(三) 协作机制 |
(四) 保障机制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
(一) 系统性规划与阶段性建设相结合 |
(二) 物质性建设与精神性建构相协调 |
(三) 一元性引领与多元性参与相协同 |
(四) 主导性管理和隐蔽性渗透相并进 |
(五) 激励性奖励与强制性惩罚相结合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大学的“成人”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大学“成人”的内涵诠释 |
第一节 大学“成人”的提出及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大学“成人”的内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大学“成人”的已有研究及本文研究视角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成人”的迷失 |
第一节 偏向成“才”的大学教育 |
一、成才教育的意涵及理论基础 |
二、大学成才教育的提出及合理性 |
第二节 成才教育的背后:专业教育造就技艺人 |
一、成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
二、专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
三、过度的专业教育,忽略了人的整全发展 |
第三节 超越成“才”教育,“成人”之整全 |
一、大学“成人”与教育的“五大公理” |
二、大学“成人”的现实需求 |
三、超越成“才”教育,走向大学的“成人” |
第三章 大学“成人”的理念——基于历史的考察 |
第一节 西方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回顾 |
一、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的古典自由教育 |
二、自由教育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渊源 |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成人”理念 |
二、“成人”理念在现当代大学中的艰难前行 |
第三节 回归大学“成人”的自由教育 |
一、自由是“成人”的出发点与保障 |
二、自由教育:大学的一颗童心 |
三、塑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大学“成人”课程 |
第四章 大学“成人”的原理:基于大学职能的探究 |
第一节 教学何以“成人” |
一、偏离教师本职的教学 |
二、何为卓越的教学 |
三、卓越教学的“成人”路径 |
第二节 科研如何“成人” |
一、科学研究的之能确立及演变 |
二、大学应开展何种科研 |
三、科研的“成人”体现 |
小结 |
第三节 社会服务:“成人”于社会之中 |
一、“威斯康星理念”与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 |
二、社会服务的“成人”体现 |
第四节 文化传承:“成人”于文明之中 |
一、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溯源及确立 |
二、文化育人的功能 |
三、大学文化“成人”的途径 |
第五章 大学“成人”的管理 |
第一节 大学的独特性与大学管理 |
一、大学的独特性 |
二、自由与科学:大学的一体两翼 |
第二节 以“成人”为中心的大学管理原则 |
一、“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
二、优先的原则 |
三、学术自由的原则 |
第三节 大学管理如何走向“成人”——基于“神性”管理的探究 |
一、大学校长的清晰、明确、好的办学理念 |
二、建设优良的校风 |
三、大学环境的培育 |
结语:以“成人”为本,,立定大学之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子情操——北京理工大学校园绿化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以大理州A小学为例[D]. 王芸. 大理大学, 2021(08)
- [3]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D]. 金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高校书院制育人成效研究[D]. 项梦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大学生态校园建设模式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D]. 王方怡.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2)
- [8]广州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文脉传承的研究[D]. 陈玉宁.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D]. 殷豆豆.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大学的“成人”品格[D]. 张曙光.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