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瓷活塞环在赤峰机务段东风_4型机车上的应用试验情况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英朝[1](2015)在《适用于风沙地区的新型机车空气滤清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内燃机车销售市场的拓展,内燃机车应用环境也由非风沙地区向风沙地区扩展,机车空气滤清系统能否满足风沙地区运用要求,成为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西北、内蒙古等风沙地区铁路少且在用的内燃机车有限,因此首次用于赤大白铁路风沙地区的DF8B机车与使用环境不适应,加上技术人员对新的风沙环境认识和重视不足,导致机车在风沙季节短期运用后,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滤清系统失效,柴油机气缸拉缸、活塞环断裂等现象,给机车用户和制造厂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适用于风沙地区的机车空气滤清系统进行研究,这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风沙地区用机车空气滤清系统和DF8B机车既有空气滤清系统的研究,用袋式滤清器代替纸质滤清器,提出了新型空气滤清系统的改进设计方案。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新型空气滤清系统可以满足风沙地区机车运用要求。最后,将新型空气滤清系统在一台风沙地区既有机车组织实施了改造,经一个风沙期的实验考核,该新型空气滤清系统经受住了风沙环境的考验,未出现系统失效现象,有效解决了赤大白铁路用DF8B机车空气滤清系统失效问题。
王重茁[2](2013)在《基于机油检测方法动车组内然机磨损分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械磨损是工业设备的主要问题,而润滑油是减少磨损的重要介质,多年来建立磨损与润滑油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主要研究课题,也是目前研究热点。机械磨损检测涉及很多化学化工领域,也是其重要的研究问题,多年来人们致力于检测润滑油形态、组分等来监测机械设备磨损情况,并且建立许多方法,通过润滑油变化来分析检测机器设备的磨损情况。本文以DF11型内燃动车组为研究目标,基于机油检测方法研究分析内燃机的磨损,通过分析机车状态和润滑油的形态组分来确定机油检测因子,建立适合于DF11型内燃机的机油数据系统,用于此型内燃动车组的日常检测的磨损状况,并建立LSSVR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预测内燃动车组两动车数据,对于两动车的磨合磨损对比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全文共分五部分:首先介绍了油液检测技术在内燃动车组磨合磨损中的作用,综述了机油油液分析中铁谱、光谱以及油液理化指标等进展情况。第二部分阐明了内燃机磨损的原理和实验的操作方法并结合分析铁谱、直读铁谱、光谱、机油理化指标等建立了数学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内燃动车组各个动车在相同走行公里数的情况下光谱中各个元素的数值进行对比来推测判断各个动车的磨损速率情况;通过跟踪两车在某走行区段内直读铁谱中大、小磨粒的数值进行趋势图对比情况,可判断两动车的磨损严重程度。并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法对内燃动车组两动车的磨损情况建模,对两动车的拟合差值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行结果一致。第三部分对内燃动车组机油的检测进行了系统总体的设计,运用Delphi7软件实现了两动车柴油机基本信息查询、磨合油基本信息查询、润滑油基本信息查询、修程信息查询和柴油机性能参数数据查询等功能。第四部分对内燃动车组油液的铁谱、光谱、颗粒计数器、常规理化指标等相关参数进行了计算机的分析和判定,通过内燃动车组两动车的直读铁谱中大磨粒和小磨粒的测定,并赋予公式运算,对比了各个动车的总磨损量、磨损严重度、磨损严重度指数、累积磨损量、累积磨损严重度、铁谱大磨粒百分数、铁谱小磨粒百分数等。对两动车柴油机油理化指标中粘度、闪点、石油醚不溶物、碱、水痕量的测定对比可判断各动车的机油使用状态。第五部分通过对国产“新曙光”号内燃动车组、“跨越”号内燃动车组机车的相关数据进行跟踪,结合铁谱、光谱、物理和化学指标等,运用Delphi7软件辅助分析得到了同一坐标系中光谱和铁谱磨损线性回归对比图,并对两动车在某段走行区段内的磨损速率和磨损严重情况做了定量对比值的运算,对内燃动车组两动车的磨合磨损趋势进行了验证。
满长忠[3](2010)在《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机车柴油机无级调速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牵引仍是铁路近几年不断追求的目标,行车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内燃机车仍在铁路牵引中起主导作用,提高内燃机车的运用可靠性势在必行。因此开发一套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可靠性更高的机车柴油机配速系统,改善机车柴油机的调控性能很有必要。本套系统充分利用了先进的单片机测控技术,它选用AVR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通过检测司机控制器的档位值信号,进行分析、计算、查表,去控制配速机构,完成柴油机的转速控制。在机车上装车试验表明:通过安装本系统,可以大大地改善机车柴油机在转速变换时调控系统的性能,柴油机转速超调量小,工作柔和平稳,对提高机车柴油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益处。该系统可广泛地运用在内燃机车上,具有很高的实用推广价值。
金其炳,任诗福[4](2010)在《一种新型机车油压减振器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一种陶瓷油压减振器,该减振器采用复合陶瓷处理技术、液压油单向流动结构设计、特氟龙涂层处理密封件材料和压力调节阀实现阻尼性能的可调节等多种创新技术,达到了提高减振器性能、延长减振器使用寿命的目的。
曾志龙[5](2009)在《大型船舶柴油机气缸套再制造中涂层设计与制备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柴油机是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功能是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和为船舶机械提供动力。船舶柴油机的气缸套是柴油机中工作环境最为恶劣的零部件之一,其内表面直接与高温高压燃气接触,承受着很高的燃气爆发压力、瞬变高温及活塞环的往复摩擦作用;其外表面与冷却水直接接触,承受着电化学腐蚀和横向振动所引起的空泡腐蚀的作用。随着柴油机强化指标(平均有效压力、活塞平均速度等)的提高,气缸套磨损、腐蚀等也随之加快,致使气缸套远没有达到磨损极限,就提前报废。再制造具有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及环保的特点,目前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因此,将再制造中的热喷涂技术应用于大型船舶柴油机气缸套再制造,不仅能实现对再制造气缸套尺寸的完全恢复,提高了废品的利用率,降低了再制造的成本,体现出明显的节能、节材效果,提升气缸套的性能,而且还有利于废品资源化,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战略。在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的今天,热喷涂作为一种现代表面技术目前可望广泛应用于船舶柴油机气缸套的再制造中。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关于气缸套再制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船舶柴油机气缸套失效机理。根据失效机理和涂层材料的特征,对缸套内外壁各设计了三种涂层材料并和相应的工艺方法,并对所选涂层材料进行会相组织、相结构分析、显微硬度、耐磨性能、抗汽蚀性等基本性能测试。试验表明:对气缸套内壁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制备的3Cr13涂层具有涂层组织致密、孔隙率低、结合强度高、抗热震性能良好,耐磨性能强的特点,能够达到缸套内壁尺寸修复和表面强化的双重作用。对气缸套外壁采用HVOF制备的纳米WC-12Co涂层,WC颗粒在喷涂过程熔化程度高,与基体碰撞时变形更充分,使涂层结构更致密,颗粒更细化,颗粒间结合面较大,涂层层间结合强度大,抗汽蚀的性能优异。综合各试验结果,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制备3Cr13涂层和HVOF制备纳米结构WC-12Co涂层对气缸套进行再制造,能够获得优异性能的再制造气缸套。
孟凡明,张优云[6](2006)在《内燃机流体润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文中认为讨论了内燃机摩擦学研究中流体润滑技术在润滑模型、计算方法、润滑剂、润滑表面和润滑工况的监测等方面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研究进展;通过与主要发达国家内燃机流体润滑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对比分析,阐述了目前国内内燃机流体润滑研究、应用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差距和遇到的问题。指出先进润滑系统模型及求解方法、性能良好的润滑剂、润滑表面和润滑工况的监测的研究仍是今后内燃机润滑技术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世界相关内燃机工业的发展趋势,预测了新世纪内燃机流体润滑技术的两个新的发展方向。
党学勇[7](2005)在《基于铁谱技术的机车柴油机状态监测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生产的连续性和自动化特点,对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机械设备不出现故障,如果有故障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不至于发生大的事故。铁路机车就是具有这一特点的设备,所以开展机车柴油机的故障诊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本研究利用铁谱技术进行机车柴油机磨合规范的研究和运行工况的状态监测。通过对现有磨合规范的铁谱监测分析,摸索磨合效果和规律,提出磨合规范的调整意见,并对调整后的规范进行磨合试验,以找到既能达到磨合要求又尽可能缩短磨合时间的新规范;通过机车柴油机使用中的润滑油铁谱分析,对机车柴油机运行工况进行监测,根据铁谱分析所得信息,结合柴油机状态对其技术状态作出判断,了解该型机车在赤峰机务段运行中的磨粒特征和磨损规律。 研究认为(1)现有330分钟中修磨合方案,基本上达到了磨合的要求,但磨合时间偏长,还可以缩短磨合时间。(2)根据速度由低到高、载荷由小到大的规律,制定了中修磨合175分钟的规范,试验结果表明能满足不同配件情况的磨合要求,可以用于实践。(3)将铁谱技术应用于东风4型机车柴油机的工况监测,根据铁谱信息作出柴油机摩擦副整体状态的判断,与实际状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总结归纳出的故障磨粒特征符合摩擦磨损机理。(4)基本摸清了在赤峰机务段应用条件下的磨粒特征和磨损规律,绝大多数机车柴油机可以延长运行公里。
周培钰[8](2003)在《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在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上的应用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北京铁路局开展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在内燃机车柴油机上扩大试验的情况 ,对试验所产生的效果做了全面、客观的分析 ,明确了今后试验工作的重点和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的安排。
蒋伟[9](2002)在《金属复合陶瓷强化技术的市场魅力——记合肥工大金属复合陶瓷高技术有限公司》文中认为 合肥工大金属复合陶瓷高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由安徽天徽集团公司和合肥工业大学共同出资组建。该公司在选项时,首选“薄膜陶瓷强化金属表面技术”这一项目,符合国家鼓励和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能充分体现民族工业的价值,且成熟度高。该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三等奖,于1991年收录在美国“世界发明专利”数据库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组织的
丛杰,王成现[10](2001)在《陶瓷活塞环在赤峰机务段东风4型机车上的应用试验情况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介绍赤峰机务段东风4 型 0 582号和 4 0 18号机车上装用陶瓷活塞环与没装陶瓷活塞环的0 552号和 4 0 2 3号机车的对比试验情况。提供了第一到第四道环的侧面间隙和工作开口间隙数据。试验指出 :随着走行公里的增加 ,装用喷钼环的机车 (没装陶瓷环的机车 )机油消耗量明显增加。
二、陶瓷活塞环在赤峰机务段东风_4型机车上的应用试验情况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瓷活塞环在赤峰机务段东风_4型机车上的应用试验情况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适用于风沙地区的新型机车空气滤清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内燃机车空气滤清系统简介 |
1.1.2 空气滤清系统 |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3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
1.3.1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形成与发展 |
1.3.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计算步骤 |
1.3.3 CFD方法的特点 |
1.3.4 FLUENT软件简介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工程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课题研究的工程意义 |
第二章 新型空气滤清系统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2.2.1 典型风沙地区简介 |
2.2.2 空气滤清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
2.2.3 空气滤清系统的研究现状 |
2.3 既有空气滤清系统的剖析 |
2.3.1 机车运用环境 |
2.3.2 既有空气滤清系统的组成 |
2.3.3 既有空气滤系统的应用及失效原因分析 |
2.4 新型空气滤清系统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气滤清系统的数值模拟基础 |
3.1 引言 |
3.2 数值模拟步骤 |
3.3 创建几何模型和生成网格 |
3.4 求解计算 |
3.4.1 求解器 |
3.4.1.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3.4.1.2 控制方程离散化 |
3.4.1.3 流场数值求解方法 |
3.4.1.4 计算模型 |
3.4.2 边界条件 |
3.4.3 设置求解控制参数 |
3.4.4 求解计算 |
3.5 后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空气滤清系统的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软件介绍 |
4.3 新型空气滤清系统的建模与网格划分 |
4.4 新型空气滤清系统的数值模拟 |
4.4.1 创建FLUENT数值模拟项目并导入网格文件 |
4.4.2 FLUENT求解参数设置 |
4.4.3 边界条件的定义 |
4.4.4 求解计算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空气滤清系统的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目的 |
5.3 实验过程及数据 |
5.4 实验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课题研究总结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机油检测方法动车组内然机磨损分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内燃动车组发展的现状 |
1.3 机车磨损油液分析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3.1 机械磨损分析进展情况 |
1.3.2 内燃机车磨损检测技术进展 |
1.3.3 机油检测技术进展 |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机油检测的动车组内燃机磨损分析原理与方法 |
2.1 动车组内燃机磨损分析的机油检测原理 |
2.1.1 机油光谱分析原理 |
2.1.2 机油铁谱分析原理 |
2.1.3 机油颗粒计数分析 |
2.2 动车组内燃机磨损分析的机油谱分析操作方法 |
2.2.1 光谱分析操作方法 |
2.2.2 铁谱分析操作方法 |
2.3 表征磨损状况机油检测参数的确定 |
2.3.1 机油光谱的监测参数因子 |
2.3.2 机油铁谱的监测参数因子 |
2.3.3 机油颗粒计数器的监测参数因子 |
2.3.4 机油粘度的监测参数因子 |
2.4 动车组内燃机磨损机油检测金属关联的数学方法 |
2.4.1 基于谱分析磨损状况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
2.4.2 基于谱分析磨损状况的支持向量机分析方法 |
2.5 磨粒的图谱数据库 |
2.6 “跨越号”机油无机成分组成的光谱分析结果 |
2.7 “新曙光”机油小磨粒及铅含量分析 |
2.8 利用 LSSVR 对动车组内燃机磨损情况建模 |
2.8.1 模型参数的获取 |
2.8.2 拟合值与测量值比较 |
2.9 动车组内燃机磨损机油检测金属关联的结果与讨论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机油检测的内燃机磨损状况系统总体设计与管理 |
3.1 概述 |
3.1.1 系统开发的背景 |
3.1.2 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3.1.3 内燃动车组机油检测系统设计的优缺点分析 |
3.2 基于机油检测的内燃机磨损状况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功能划分 |
3.2.2 系统结构流程图 |
3.2.3 软件外观图 |
3.2.4 系统输入数据模块 |
3.2.5 系统数据库模块 |
3.2.6 系统输出模块 |
3.3 系统登陆及应用模块设计 |
3.4 基于机油检测的内燃机磨损状况系统数据库设计 |
3.5 内燃动车组信息输入 |
3.5.1 内燃动车组 A 端信息输入 |
3.5.2 内燃动车组 B 端信息输入 |
3.6 内燃动车组信息输出 |
3.6.1 内燃动车组 A 端信息输出 |
3.6.2 内燃动车组 B 端信息输出 |
3.7 动车组相关知识查询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燃动车组机油检测系统定性评价模块与应用 |
4.1 内燃动车组 A 端系统评价设计 |
4.1.1 内燃动车组机油光谱数据系统评价设计 |
4.1.2 内燃动车组机油直读铁谱数据分析评价设计 |
4.1.3 内燃动车组机油颗粒计数分析评价设计 |
4.1.4 内燃动车组机油分析铁谱的系统评价设计 |
4.1.5 内燃动车组机油理化指标的系统评价设计 |
4.2 内燃动车组 B 端系统评价设计 |
4.3 内燃动车组 A 端/B 端综合系统评价设计 |
4.4 系统设计的判断规则及数据库表的设计 |
4.4.1 光谱分析的判断规则 |
4.4.2 铁谱分析的判断规则 |
4.4.3 颗粒计数规则 |
4.4.4 理化指标的判断规则 |
4.4.5 数据库表的设计 |
4.5 动车组系统评价的输出 |
4.5.1 内燃动车组 A 端光谱评价输出 |
4.5.2 内燃动车组 A 端直读铁谱评价输出 |
4.5.3 内燃动车组 A 端颗粒计数分析评价输出 |
4.5.4 内燃动车组 A 端分析铁谱分析评价输出 |
4.5.5 内燃动车组 A 端理化指标评价输出 |
4.5.6 内燃动车组 B 端信息输出 |
4.5.7 两动车系统评价输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燃动车组机油检测系统定量评价模块与应用 |
5.1 内燃动车组机油磨粒系统设计程序概况 |
5.2 内燃动车组机油磨粒数值的系统设计 |
5.2.1 主要程序设计简介 |
5.2.2 软件操作使用情况 |
5.3 内燃动车组磨损的实例分析 |
5.4 内燃动车组机油磨粒数值的系统测试 |
5.4.1 测试目标 |
5.4.2 测试项目说明 |
5.4.3 测试评价 |
5.5 内燃动车组机油磨粒数值的系统设计评价 |
5.5.1 系统可扩展性 |
5.5.2 系统展望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3)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机车柴油机无级调速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机车柴油机概况 |
1.1 当代机车柴油机 |
1.2 我国铁路机车柴油机的发展状况 |
1.3 国产机车柴油机调控系统的组成及存在的问题 |
1.3.1 机车柴油机调控系统的组成 |
1.3.2 国产机车柴油机调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1.4 本章小结 |
2 问题的提出 |
2.1 机车柴油机调速器的概况 |
2.1.1 国外调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调速器的发展过程 |
2.1.3 国内机车柴油机调速器的现状 |
2.2 机车柴油机调速器配速机构介绍 |
2.2.1 联合调节器-B型配速装置 |
2.2.2 联合调节器-C型配速装置 |
2.2.3 基于单片机的新型机车无级调速系统的提出 |
2.3 系统设计方案及现实意义 |
2.3.1 系统设计方案 |
2.3.2 系统设计的现实意义 |
2.3.3 系统开发的研究内容及工作 |
2.4 本章总结 |
3 新型无级调速系统简介 |
3.1 系统简介 |
3.2 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简介 |
3.3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机械硬件部分的设计 |
4.1 司机控制器的选型 |
4.2 调速器配速机构的设计 |
4.2.1 步进电机的选型 |
4.2.2 配速装置传动部分计算 |
4.3 故障调速开关 |
4.4 本章总结 |
5 电子驱动板的设计 |
5.1 电子驱动板部分总体设计 |
5.1.1 电子驱动板硬件部分总体设计 |
5.1.2 系统软件部分总体设计 |
5.2 电子驱动板硬件电路图设计 |
5.2.1 主控制器的选型 |
5.2.2 ATMEGA16的时钟、复位电路 |
5.2.3 电源模块 |
5.2.4 开关量检测模块 |
5.2.5 步进电机控制模块 |
5.2.6 LED显示模块 |
5.2.7 按键模块 |
5.2.8 本节小结 |
5.3 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5.3.1 软件开发环境选择 |
5.3.2 系统初始化 |
5.3.3 档位值检测 |
5.3.4 按键处理 |
5.3.5 显示控制 |
5.3.6 步进电机控制 |
5.3.7 本节小结 |
6 装车试验 |
6.1 试验工况及数据采集 |
6.2 试验数据分析 |
6.3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一种新型机车油压减振器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新型陶瓷减振器的研究开发 |
2.1 BN-SIN金属薄膜陶瓷技术 |
2.2 液压油单向流动的结构设计 |
2.3 特氟龙 (聚四氟乙烯) 处理技术 |
(1) 不粘性和耐腐蚀性。 |
(2) 耐热和耐低温。 |
(3) 滑动性和耐磨性。 |
2.4 其他技术 |
(1) 高品质的专用减振器液压油。 |
(2) 优质密封件。 |
(3) 调节阀。 |
3 试验应用效果 |
3.1 阻尼性能 |
3.2 阻尼力可调节性 |
3.3 动力学性能 |
3.4 防泄漏和耐久性 |
3.5 安全性 |
3.6 性价比 |
4 结束语 |
(5)大型船舶柴油机气缸套再制造中涂层设计与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再制造技术 |
1.2.1 国外再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再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 表面工程技术 |
1.3.1 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 |
1.3.2 表面工程技术中的热喷涂技术 |
1.4 气缸套再制造发展现状 |
1.4.1 表面技术在气缸套内壁的应用现状 |
1.4.2 表面技术在气缸套外壁的应用现状 |
1.5 气缸套再制造中存在的问题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节 |
第2章 大型船舶柴油机气缸套失效机理分析 |
2.1 大型船舶柴油机气缸套的结构 |
2.2 船舶柴油机气缸套常用的材料 |
2.3 船舶柴油机气缸套的失效机理 |
2.3.1 气缸套内壁的磨损 |
2.3.2 气缸套内壁磨损特征 |
2.3.3 气缸套外壁的腐蚀 |
2.3.4 气缸套的裂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型船舶柴油机气缸套再制造工艺 |
3.1 气缸套的再制造工艺流程 |
3.2 清洗处理 |
3.3 检测分类 |
3.3.1 气缸套裂纹检测 |
3.3.2 气缸套磨损检测 |
3.4 气缸套的再制造方案 |
3.5 再制造气缸套性能检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船舶柴油机气缸套涂层设计与制备工艺 |
4.1 气缸套涂层材料必须满足的性能及条件 |
4.2 气缸套内壁耐磨涂层材料的选择 |
4.3 气缸套外壁抗穴蚀涂层材料的选择 |
4.4 过度层设计 |
4.5 喷涂工艺确定 |
4.6 涂层厚度确定 |
4.7 气缸套涂层的制备 |
4.7.1 喷涂前的准备 |
4.7.2 制备气缸套涂层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涂层基本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 涂层组织结构分析 |
5.1.1 金相样品的制备过程 |
5.1.2 缸套内表面涂层截面金相分析 |
5.1.3 缸套外表面涂层截面金相分析 |
5.2 气缸套内壁涂层相结构组成分析 |
5.3 气缸套外壁涂层相结构组成分析 |
5.4 涂层显微硬度试验 |
5.4.1 试样制备及试验过程 |
5.4.2 缸套内壁涂层显微硬度结果及分析 |
5.4.3 缸套外壁涂层显微硬度结果及分析 |
5.5 涂层结合强度试验 |
5.5.1 结合强度试验原理及试样的制备 |
5.5.2 气缸套内壁结合强度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气缸套涂层使用性能测试与分析 |
6.1 气缸套内壁涂层磨损性能研究 |
6.1.1 磨损试验设备和过程 |
6.1.2 磨损试验结果分析 |
6.1.3 缸套内壁涂层磨损机理分析 |
6.2 缸套内壁涂层抗热震性测试 |
6.2.1 试验原理及试样尺寸 |
6.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 缸套外壁涂层抗汽蚀性能试验 |
6.3.1 抗汽蚀试验原理及试样尺寸 |
6.3.2 抗汽蚀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3 抗汽蚀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文的结论 |
7.2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6)内燃机流体润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内燃机流体润滑技术国际研究现状 |
2 我国内燃机流体润滑研究现状 |
2.1 润滑失效事故普遍存在 |
2.2 与工业界的联系缺乏紧密性 |
2.3 研究水平及规模 |
3 内燃机流体润滑技术今后发展重点 |
3.1 流体润滑的建模 |
3.2 求解方法 |
3.3 良好的润滑剂 |
3.4 润滑表面的研究 |
3.5 润滑工况的监测 |
4 内燃机流体润滑技术发展新方向 |
4.1 多体润滑问题 |
4.2 基于多学科知识的内燃机流体润滑技术 |
5 结束语 |
(7)基于铁谱技术的机车柴油机状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
1.2.1 机械故障的类型 |
1.2.2 机械故障的诊断方法 |
1.2.2.1 综合比较诊断法 |
1.2.2.2 振动特性变化诊断法 |
1.2.2.3 油液监测分析法 |
1.2.2.4 故障树分析法 |
1.2.2.5 模糊诊断法 |
1.2.2.6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1.2.2.7 专家系统 |
1.3 机械故障诊断过程 |
1.4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 磨损机理 |
2.1.1 粘着磨损 |
2.1.2 磨料磨损 |
2.1.3 表面疲劳磨损 |
2.1.3.1 疲劳裂纹诱发点蚀理论 |
2.1.3.2 摩擦温度诱发点蚀理论 |
2.1.3.3 最大剪应力理论 |
2.1.4 腐蚀磨损 |
2.2 磨损颗粒特性与磨损之间的对应关系 |
2.2.1 切削磨粒与磨料磨损 |
2.2.2 球状磨粒与疲劳磨损 |
2.2.3 极细小半透明状磨粒与腐蚀磨损 |
2.2.4 红色氧化物颗粒与氧化磨损 |
2.2.5 摩擦聚合物、黑色氧化物与摩擦面过热 |
2.2.6 磨粒表面滑痕与严重滑动磨损 |
2.2.7 颗粒表面颜色与摩擦材料 |
2.3 磨粒动态平衡的建立 |
第3章 机车柴油机磨合研究 |
3.1 前言 |
3.2 磨合规范和试验车号 |
3.3 磨合效果的判断依据 |
3.4 原有磨合方案的铁谱分析 |
3.4.1 直读曲线分析 |
3.4.2 分析式谱片观察分析 |
3.5 新磨合方案的制定和铁谱分析 |
3.5.1 新磨合方案的制定 |
3.5.2 全部旧配件柴油机的磨合分析 |
3.5.3 旧缸套新轴瓦柴油机磨合的铁谱分析 |
3.5.4 全部新配件柴油机磨合的铁谱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车柴油机故障诊断 |
4.1 故障诊断 |
4.1.1 零件断裂、破碎类故障的磨粒特征 |
4.1.2 摩擦表面拉伤类故障的磨粒特征 |
4.1.3 活塞顶击穿、轴瓦化瓦等故障的磨粒特征 |
4.1.4 缸套活塞环异常磨损的磨粒特征 |
4.1.5 碾瓦磨粒的特征 |
4.1.6 润滑系统进水产生的磨粒特征 |
4.2 机车柴油机磨损规律探讨 |
4.2.1 有较多细小的切削磨粒 |
4.2.2 润滑系统清洁度不高 |
4.2.3 正常磨粒尺寸不大于15μm |
4.2.4 柴油机摩擦副具有使用潜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8)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在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上的应用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简介 |
3 初期检验 |
4 扩大试验情况 |
(1) 试验目的 |
(2) 前期准备 |
(3) 对试验机车要求 |
(4) 扩大试验用润滑油 |
(5) 扩大试验时间和范围 |
(6) 各段试验机型、担当区段和任务 |
①北京内燃机务段 |
②天津机务段机型:DF4D型共35台;区段:天津—北京—山海关间、天津—济南间; |
③石家庄机务段机型:DF4A、B型共20台;区段:石德线; |
④太原机务段机型:DF4A、B型共17台;区段:太焦线; |
5 试验效果 |
(1) 添加修复材料前后气缸密封性能的变化 |
(2) 中修时的分解检测 |
①曲轴和轴瓦 |
②连杆 |
③活塞和活塞环 |
④气缸套 |
(3) 添加前后机车燃油和润滑油消耗对比 |
6 修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使用效果的差异性 |
7 科学论证 |
8 产生的效益 |
9 主要问题 |
10 结束语 |
四、陶瓷活塞环在赤峰机务段东风_4型机车上的应用试验情况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适用于风沙地区的新型机车空气滤清系统的研究[D]. 马英朝.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2]基于机油检测方法动车组内然机磨损分析系统研究[D]. 王重茁.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0)
- [3]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机车柴油机无级调速系统[D]. 满长忠. 大连理工大学, 2010(10)
- [4]一种新型机车油压减振器的研究与开发[J]. 金其炳,任诗福. 内燃机车, 2010(02)
- [5]大型船舶柴油机气缸套再制造中涂层设计与制备工艺研究[D]. 曾志龙. 武汉理工大学, 2009(S1)
- [6]内燃机流体润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孟凡明,张优云. 润滑与密封, 2006(08)
- [7]基于铁谱技术的机车柴油机状态监测研究[D]. 党学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05(04)
- [8]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在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上的应用试验[J]. 周培钰. 铁道机车车辆, 2003(05)
- [9]金属复合陶瓷强化技术的市场魅力——记合肥工大金属复合陶瓷高技术有限公司[J]. 蒋伟. 汽车与配件, 2002(36)
- [10]陶瓷活塞环在赤峰机务段东风4型机车上的应用试验情况及分析[J]. 丛杰,王成现. 内燃机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