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源》创作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米元培[1](2021)在《基于社会记忆的兰州市北滨河路纪念性场所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侯悦[2](2021)在《21世纪初江苏《少年文艺》的文学动向(2000-2020)》文中指出
陈亚兰[3](2021)在《数字化与微阅读背景下选刊的当下探索 ——以《微型小说选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董德[4](2020)在《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书写的新民谣音乐是现代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民歌及流传在民间的歌谣,这种区别既体现在乐理学概念上,又彰显于生产、传播机制中。新民谣音乐起源于西方并历经现代化蜕变,具有工业化生产、媒介化推广、商品化流通、全球化共享的特征。西方传统民谣(ballad)以抒情性与叙事性的传统深刻影响了美国乡村音乐与现代民谣的发展,并为其镌刻上人文性与批判性的印记。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多元、繁荣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现代民谣音乐(folk)的流行,促使其完成精神内核的嬗变,最终成为西方现代知识分子表达思想情感、介入社会世务、开展社会文化批判的媒介与武器,传承并发扬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西方民谣音乐形式与台湾现代民歌音乐文化内涵影响所产生,它是以木吉他、口琴为伴奏乐器,以自然质朴的方式歌唱,反映宗教、生活、工作、战争等内容的音乐类型。新民谣音乐具有较强的吟唱感,丰富的文化内涵,深邃的精神空间。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不同于校园民谣的风花雪月,正是这种深入大众生活,从边缘涌向主流的小众音乐,以它历久弥新的人文传统、批判精神、审美特征使其极具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在文化视域内研究新民谣音乐,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意义。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众多分支中唯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关注的音乐类型,具有悠远的历史传统、人文属性、审美特征,在人类历史和生活中承担着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关照思想情感、塑造精神家园的使命。新民谣音乐的本质与功能为论文研究奠定合理基础,建立科学前提。如何引导其扎根于中国大地,葆有其本质的同时发挥其功能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文献资料出发,以史为鉴、以史为脉,找准源头,全面彻底梳理新民谣音乐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发展的历程,精准把握其与中国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更要深入音乐系统内部,回归其本质与功能。第一章,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整体由外到内追寻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的起源和衍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后,英国的新教伦理传统也随之被美国的消费主义浪潮取代。后现代主义消费浪潮对世界的影响甚至主导并不局限于经济结构形式,而是深入文化内在肌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引发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矛盾和文化焦虑,导致亚文化现象异军突起。第二章,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鲍勃?迪伦赋予现代民谣音乐的意义,不仅影响着美国民谣的发展也对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西方现代民谣经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以及校园民谣影响后,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形成校园民谣,为21世纪新民谣音乐的复兴奠定了音乐与文化基础。第三章,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本文将新民谣音乐划分为五大类别,每一种类的背后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蕴。新民谣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化的制约,在审美的独立与救赎中砥砺前行。其精英文化立场的批判思考突破了大众性的商业桎梏,并在当下启迪着有文化自觉的大众的心灵。新民谣独树一帜的歌唱美学:唯美与粗粝。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色彩形成了演唱中的文化性。第四章,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在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大陆现代化时代背景下,新民谣唱作人依然固守民谣音乐的人文传统,坚持开展诗性批判,这些人以鲜明的文化身份占领中国大陆分众音乐市场。除此之外,新民谣音乐积极开掘本土民歌资源,将少数民族音乐与地方民歌等音乐元素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与社会现代化的合流是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乃至民间音乐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五章,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亨利?詹金斯提出的参与文化概念有助于理解以新民谣音乐为代表的粉丝社群意义生产的狂热现象。尽管这种文化是非正式指导关系,但其培养和训练公众的文化判断力与审美能力却是极为出色的。值得注意的是,新民谣音乐的接受群相较于流行音乐其他风格类型更显现出一种精英意识:即通过传播新民谣歌曲介入社会批判,通过解读新民谣歌曲获得自我价值的动力。第六章,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突破了民谣音乐以往的惯性与水准,契合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现代性,利用媒介技术与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影响范围及其受众群体,坚持艺术自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新民谣唱作人以美育人,向受众展示出自身独有的文化立场、批判精神和人生意味。在艺术的自律中重建多元音乐文化,激活了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在自律与他律之间的挣扎中与流行音乐合谋共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中国民歌和文学。其早已超越了音乐的形态,成为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象征和意义符号。只有正确看待、理解和处理人文传统、审美特性与社会现代化,尤其是市场化、商业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才能避免新民谣音乐沦为消费和娱乐的工具,充分发挥其记录时代、审美育人的文化功能。
王思萌[5](2020)在《日本旅游杂志《PEN+独步京都》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以及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于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因此笔者选用旅游题材的文本进行翻译。日本旅游业近年来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形势良好,现如今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比较成熟的经营管理体系,发行旅游杂志是日本利用自身旅游资源推动日本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之所以选择该旅游杂志进行翻译,一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日本旅游文化宣传的手段,有利于我国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宣传和保护等方面借鉴日本,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基于中国赴日旅游热的现象,为了使更多自由行国人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了解日本的旅游景点。本文属于翻译实践报告,源语文本选自日本《PEN+ひとり、京都》的旅游杂志。该杂志主推一个人在京都旅游最值得去的地方,属于旅游宣传文本,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和呼唤读者去旅游和消费,所以具有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因此除了需要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做到忠实原文外,还要做到唤起读者的消费欲望,诱导读者的消费行为。这本杂志主要总结了日本京都旅游的发展状况、经典景点以及京都特色店的推荐,并介绍了作为日本着名的茶道大师木村宗慎、日本新一代艺术家名和晃平、日本着名造园家重森千青等各类京都大家们对京都之美的不同见解,引领大家更深入的去了解当代京都的隐性之美。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实践简介,主要介绍笔者选择该文本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为文本分析,笔者从文本类型、语言及内容特点等方面对文本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在翻译过程中所依据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第三部分为翻译过程,介绍了翻译文本和撰写论文所需的译前准备及译文校对工作;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是全文的重点,主要针对笔者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进行案例分析,如文化词的翻译、专有名词的翻译,日文标题的翻译,引用句等等;第五部分则是本报告的小结,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收获与启发、经验与教训等。
谭厚锋[6](2019)在《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文中研究说明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之一。侗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侗乡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自古以来流传着"饭养身,歌养心"。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要数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一人领唱众人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嘎老,即侗族大歌最具特色。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是在中国境内被发现的第一个多声部民歌品种。彻底否定了西方音乐界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民间没有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1986年侗族大歌唱响法国巴黎着名的国立夏乐宫剧院。1994年侗族大歌荣登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可见,侗族大歌不仅仅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中也有其应有的位置。多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致力于侗族大歌研究。从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对侗族民间音乐活动的描述算起,至今已有800余年的研究历史。在中国知网篇名为"侗族大歌""嘎老""侗族民间合唱"数百篇文章和已公开出版的10余部侗族大歌着作则为素材,分别从侗族大歌研究的开创期、形成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等五个阶段的研究进行概述。这些研究分别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音乐学、历史学、音乐理论、民俗学、人类学、传播学、旅游开发等视角展开,推动了对侗族大歌研究的深入。这些研究提升了侗族大歌在国内外的影响,预示了侗族大歌研究的未来走向。
梅世昌[7](2019)在《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是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是不同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抽象反映,它的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真实写照,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政治与艺术的智慧结晶,它萌芽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产生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发展于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创新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蜕变革新于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和现实表明红色音乐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从理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某种意义而言,大众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支撑,为时代化提供了依据。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为广大音乐工作者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基本创作思路和创作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确立了红色音乐的创作导向和创作秉持的理念,使得红色音乐的基本内涵更加深刻,推动了红色音乐的不断发展;而另一方面,红色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变得更为通俗易懂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革命的道理熔铸于音乐艺术当中,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活动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音乐的洗礼,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历史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紧密相连。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革命实践中,开辟了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初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根据地的红色音乐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党的革命主张逐步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左翼音乐运动,引导国统区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红色音乐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建立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工作队伍,推进了红色音乐的发展。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日趋走向成熟,大量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聚集到延安,深入实际斗争生活当中,开展革命音乐创作活动,使得红色音乐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演绎形式上,与前一阶段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这些作品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斗争当中,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发展阶段。红色音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不断完善和多元化发展,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融汇贯通了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精髓的红色音乐得到了蜕变与创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从实践维度而言,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洗礼的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音乐文化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艺术路径,对于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红色音乐透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术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传播开来;其次,红色音乐的创作取材真实地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恢弘历程,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画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光辉历程,成为了新时代珍贵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再次,红色音乐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以及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是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国家和人民军队拥护爱戴的重要路径。最后,红色音乐是政治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旋律的激昂奋进使得它能够起到鼓舞士气和瓦解敌手的功能。从现实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迪。其一,红色音乐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崇尚新的道德风尚;其二,红色音乐能够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其三,红色音乐能够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挖掘其高雅的艺术价值,凸显其承载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教育人民,教育党员,凝聚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传递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路径,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必然选择。
侯本塔[8](2019)在《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发展到宋代,禅宗已成为最重要的佛教宗派,在禅门“一花五叶”仅存的临济、云门、曹洞三家中,又以临济宗的声势最为浩大。本文便是站在临济宗的本位立场,采用文献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宋代诗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考察,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是对临济宗传承、着述与交游之特色的分析。通过考察可知,宋代临济宗前后绵延一十五世,并发展出黄龙、杨岐、大慧、虎丘四个派系,它的影响在时间上贯穿两宋始末,空间上遍布全国各地。临济宗僧人的禅学思想丰富,文学素养精深,并创作了语录、灯录、僧传、笔记等多种类型的禅学着述。他们在与诗人的交游中,也展现出以公案、颂古和机锋为特色的时代新风。第二章为临济公案与宋代诗歌。该章对宋代八大颂古集和《正法眼藏》、《禅宗颂古联珠通集》所收临济公案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公案入诗”与“诗文入案”两个视角开展诗禅关系的考察。公案入诗方面,首先对“义玄悟道”等六则临济公案在宋诗中的运用加以探讨,揭示出各则公案在诗歌创作中的主要作用和内涵演变;其次从苏轼与“三十六对”公案以及张商英的颂古创作入手,对临济宗嗣法文人的公案接受进行分析,分别指出苏轼诗歌的取象方式、表达方法和张商英颂古的渔父唱道、艳诗明禅之特色所受禅门公案的影响。诗文入案方面,分别从帝王公案、文人公案和诗歌公案三个方向进行展开,指出禅门公案对帝王与文人形象的建构,和对文人诗歌的拈提参究及禅学理解。第三章为临济颂古与宋代诗歌。该章第一节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临济颂古进行竭泽而渔式的考察,共辑得颂古5000余则,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宗派特色和代表作家加以论述。第二节将临济颂古与前人诗歌文献对读,排查出100余则颂古借用前人诗歌的案例,继而从借用对象、借用手法和借用效果三个层面对临济颂古“借诗明禅”之特色展开讨论。第三节首先对当代宋诗总集的颂古收录标准进行考察,接着对这些总集误收、重收、失收的临济颂古加以辨析,最后以《禅宗无门关》为中心,指出临济宗颂古所具有的譬喻新颖、以贬为褒和豪猛粗放之特色。第四章为临济禅法与宋代诗歌。该章第一节对临济宗“峻烈活泼”的宗风特色和“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加以阐述,并指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融通关系。第二节从呵佛骂祖、直下承当和杀活自在三个层面入手,对临济峻烈宗风与北宋中期士林风貌之关系进行考察,认为临济宗风参与到北宋文人变革精神、文化自信和人生态度的建构之中。第三节是对“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与宋代咏物诗关系的探讨,指出宋代咏物诗在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所受临济宗的影响。第五章为宋代临济宗虎丘派禅诗研究。该章主要对松源崇岳、无准师范、虚堂智愚和西岩了慧等十余位虎丘派禅师的代表诗作、擅长诗体和典型诗风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虎丘派禅师重家风、轻文采、好拈颂的创作倾向。
韩潇[9](2019)在《2014年以来我国文学期刊的变革、影响与局限 ——以京津冀地区六家杂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我国的文学创作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文艺精品成为当前文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文学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也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了文学期刊的用稿取向与编辑方针的再次转型。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正是这一时期内的文学期刊发生的变革,选取了北京的《北京文学》《十月》、天津的《天津文学》《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河北的《长城》六种文学期刊作为样本,希望能够从省级文学机关主办的机关刊物和出版社主办的社办刊物、原创类文学期刊和文学选刊等不同的视角,全面地观察京津冀地区的文学生产状况。本文从近几年文学创作内容的变化入手,梳理文学期刊作为文学创作载体发生的变化,深入探讨这些变化给作家创作带来的影响,在对六种文学期刊进行宏观和微观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文学期刊的管理方式、运营机制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董晓羚[10](2018)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兰州主城区开敞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兰州自古以来就是西北繁华重镇,地域文化底蕴深厚,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兰州地域文化日渐式微,开敞空间特色渐失。本文从兰州主城区地域文化与开敞空间二者结合的不同情况入手,提出开敞空间的营造以及建设方面的策略,以期将地域文化与开敞空间的建设更加紧密地进行结合,促进兰州开敞空间的建设和文化形象的提升。本文首先对兰州主城区的地域文化和现状开敞空间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解析现状地域文化资源和开敞空间的匹配关系,将其分为四类:开敞空间与地域文化资源结合且地域文化表征较好的匹配共生型、开敞空间与地域文化资源结合但地域文化表征不足的匹配失衡型、开敞空间未与地域文化资源结合的资源缺失型、地域文化资源缺乏开敞空间依托的空间缺失型。并对不同匹配关系的特征与问题进行解析。其次,根据兰州城市开发建设的现状情况,分别评价不同匹配类型下各开敞空间基于地域文化进行优化的实施成效性与现实可行性,根据评价结果识别需要重点优化的开敞空间。最后,一方面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的开敞空间优化原则;另一方面分别提出各类开敞空间优化策略,保存匹配共生型开敞空间的文化记忆、强化匹配失衡型开敞空间的文化表征、在部分资源缺失型开敞空间中注入文化内涵、在部分空间缺失型的地域文化资源周边建设开敞空间,此外,针对不同匹配类型下需重点优化的各开敞空间,提出空间优化引导措施,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详细分析。本文力求探索出在地域文化指引下兰州主城区开敞空间的优化策略,为基于地域文化的开敞空间更新与建设提供新思路。
二、《龙源》创作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源》创作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4)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 |
第一节 民谣概念的中西历史钩沉 |
一、英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二、汉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概念辨析 |
一、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现象概述 |
二、新民谣音乐的界定 |
三、新民谣音乐的破旧立“新” |
四、新民谣音乐与流行音乐 |
五、新民谣音乐与摇滚乐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研究视阈 |
一、文化中的新民谣音乐 |
二、公共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 |
三、大众文化的赋魅与桎梏 |
四、消费社会中的新实用主义美学 |
五、繁盛时代中声音的政治经济学 |
六、文本盗猎者与粉丝批评家 |
第二章 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 |
第一节 鸿蒙初辟: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 |
一、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启蒙 |
二、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创作 |
三、鲍勃·迪伦民谣音乐中的文化意义 |
第二节 落地生根:台湾现代民歌运动 |
一、唱自己的歌:启蒙与寻根 |
二、罗大佑:用音乐介入社会 |
第三节 穿越海峡:大陆校园民谣 |
一、白衣胜雪中的伤感调性 |
二、衰落与边缘化的艰难前行 |
第三章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 |
一、文化批判类 |
二、审美救赎类 |
三、大地寻根类 |
四、城市游吟类 |
五、身体迷恋类 |
六、纯乐翻唱类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一:文化批判力 |
一、以精英文化立场介入社会生活 |
二、在民间叙事中审视人性的善恶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二:审美的独立与救赎 |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规范 |
二、以生命之气对抗现代性的迷失 |
第四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三:演唱中的文化性 |
一、唯美:自由与自在中的自我疗愈 |
二、粗粝:挣扎与抵抗中的生命质感 |
第四章 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 |
第一节 文化批判实践中的社会观察员 |
一、周云蓬:悲鸣中的抗议者 |
二、万晓利:人性寓言故事的讽喻者 |
三、刘东明:无能与无奈下沉重的叹息者 |
第二节 撞击与转型中的民间音乐重构者 |
一、杨一:中国的伍迪?格思里 |
二、洪启:新疆当代的传歌人 |
三、五条人乐队:方言民谣的集大成者 |
第三节 民谣声音符号的生产者 |
一、小河:文学脱冕的音乐抽象化实现者 |
二、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空我的避世者 |
第五章 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 |
第一节 电子传播中的“参与文化” |
一、参与和抗拒的意义生产 |
二、“网愈云”与“网抑云”的人格重塑 |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中的审美幻境 |
一、爱情空壳化的新伦理焦虑 |
二、性别凝视中的窥淫欲 |
第三节 价值失范下的文化自觉 |
一、理想主义的激情剩余 |
二、傻乐主义的自觉抵制 |
三、唯美主义的政治美学 |
第六章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 |
第一节 传媒景观中的文化浸染 |
一、综艺炮制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 |
二、《经典咏流传》与诗性复归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建构文化的护城河 |
一、反商业化:从娱乐上升到审美 |
二、平衡艺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
三、以精英文化匡正大众文化的方向 |
第三节 在文化的撞击中攫取自我认同 |
一、激活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 |
二、新民谣歌唱美学:去声乐化的破坏力 |
三、消费中心论语境下的文化再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对话民谣音乐人周云蓬 |
附录二 :新民谣唱作人专辑年表(仅限本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日本旅游杂志《PEN+独步京都》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
1.2 翻译实践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文本分析 |
2.1 文本语言特点 |
2.2 文本内容特点 |
第三章 翻译过程简介 |
3.1 理论支撑 |
3.2 译前准备 |
3.2.1 翻译工具 |
3.2.2 参考文献 |
3.3 译文校对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文化词的翻译 |
4.1.1 文化词之菜名的翻译 |
4.1.2 文化词之人名及景点的翻译 |
4.2 标题的翻译 |
4.3 引用句的翻译 |
4.3.1 话语引用的翻译 |
4.3.2 心理引用的翻译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照 |
附录2:术语表 |
附录3:致谢 |
(7)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缘起 |
0.2 研究的意义 |
0.2.1 理论和现实意义 |
0.2.2 学术价值 |
0.3 研究综述 |
0.3.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0.3.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0.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0.3.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0.4 本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0.4.1 重点难点 |
0.4.2 创新点 |
0.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6.1 红色音乐概念的界定 |
0.6.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概念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和红色音乐的内在关联 |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1.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大众化作为支撑 |
1.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
1.2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红色音乐的理论基础 |
1.2.1 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
1.2.2 阐释了音乐艺术的基本功能 |
1.2.3 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创作理念 |
1.3 红色音乐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3.1 使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表达更加通俗 |
1.3.2 使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语言更加形象 |
1.3.3 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发展脉络 |
2.1 红色音乐的诞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1.1 红色音乐的萌芽与诞生 |
2.1.2 工农革命歌咏活动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传播 |
2.2 红色音乐的初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2.1 在苏区音乐建设中逐步走向群众 |
2.2.2 在左翼音乐运动中逐步趋向专业 |
2.2.3 1927年至1937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3 红色音乐的深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3.1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
2.3.2 在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实际斗争推动历史进程 |
2.3.3 1937年至1949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4 红色音乐的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1 在新中国成立的头17年中创新发展 |
2.4.2 在十年艰辛探索和两年徘徊中曲折发展 |
2.4.3 1949年至1978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5 红色音乐的蜕变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1 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前提下坚持主流 |
2.5.2 1978年以来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具体功能 |
3.1 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方针政策 |
3.1.1 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术语 |
3.1.2 形象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1.3 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
3.2 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 |
3.2.1 铭刻中国革命战争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 |
3.2.2 记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的曲折历程 |
3.2.3 描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拓创新的伟大历程 |
3.3 塑造党、国家以及人民军队的伟岸形象 |
3.3.1 塑造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
3.3.2 塑造新中国积极向上、爱好和平的形象 |
3.3.3 塑造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形象 |
3.4 鼓舞士气以及瓦解敌手 |
3.4.1 鼓舞士气 |
3.4.2 瓦解敌手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基本特征 |
4.1 丰富的人民性 |
4.1.1 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1.2 作品风格引导人民审美需求 |
4.1.3 情感表达契合人民诉求 |
4.2 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 |
4.2.1 旗帜鲜明弘扬社会主旋律 |
4.2.2 高度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 |
4.3 多样的艺术性 |
4.3.1 中西结合 |
4.3.2 雅俗共赏 |
第5章 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
5.1 以丰富的音乐内容教育引导广大人民 |
5.1.1 树立的模范典型引导人民奋勇前行 |
5.1.2 承载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1.3 凸显的中华传统美德引领道德风尚建设 |
5.2 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
5.2.1 筑牢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
5.2.2 教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5.3 以音乐的独特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
5.3.1 以通俗的音乐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 |
5.3.2 以独特的音乐旋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余论: 关于红色音乐发展的几个问题 |
一、关于红色音乐内容上充斥暴力问题的争议 |
二、关于红色音乐与个人崇拜 |
三、关于红色音乐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宋代临济宗的传承、着述与交游 |
第一节 临济宗的法脉传承 |
一、北宋中期以前的临济宗 |
二、北宋中后期的临济宗黄龙派和杨岐派 |
三、南宋时期的临济宗大慧派和虎丘派 |
第二节 临济宗的禅学着述 |
一、语录灯录类着述 |
二、僧传笔记类着述 |
三、拈古颂古类着述 |
四、禅门宗义类着述 |
第三节 临济宗的士林交游 |
一、禅门公案与谈禅论道 |
二、禅门颂古与诗文酬唱 |
三、临济禅法与机锋对答 |
四、别集序跋与祖师真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临济公案与宋代诗歌 |
第一节 唐宋临济宗公案述论 |
一、“八大颂古”所收临济公案 |
二、《正法眼藏》所收临济公案 |
三、《禅宗颂古联珠通集》所收临济公案 |
第二节 公案入诗:临济公案及其诗歌表达 |
一、悟道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一 |
二、示法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二 |
三、勘验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三 |
四、宋代临济宗嗣法文人的公案接受研究 |
第三节 诗文入案:临济宗的特殊参学法门 |
一、帝王公案:皇帝形象的历史演变 |
二、文人公案:文人形象的禅门建构——以“韩愈见大颠”为中心 |
三、诗歌公案:上堂举诗与诗下开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济颂古与宋代诗歌 |
第一节 宋代临济宗颂古发展析论 |
一、临济颂古的发展趋势 |
二、临济颂古的宗派特色 |
三、临济颂古的代表作家 |
第二节 借诗明禅:临济颂古与前人诗歌关系 |
一、借诗明禅之借用对象 |
二、借诗明禅之借用手法 |
三、借诗明禅之借用意义 |
四、借诗明禅与颂古入诗 |
第三节 颂古即诗:作为宋代诗歌的禅门颂古 |
一、当代宋诗总集的颂古收录标准 |
二、宋代临济颂古的辑佚考辨 |
三、临济颂古的诗歌美学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济禅法与宋代诗歌 |
第一节 临济宗禅法特色论析 |
一、“峻烈活泼”的宗风面貌 |
二、“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 |
三、宗风特色与悟道方法之关系 |
第二节 呵佛骂祖,杀活自在——临济宗风与北宋中期士林风貌 |
一、呵佛骂祖:北宋文人的变革精神 |
二、直下承当:北宋文人的文化自信 |
三、杀活自在:北宋文人的人生态度 |
第三节 触目是道,物物真灵——悟道方法与宋代咏物诗之关系 |
一、咏物与说禅:宋代咏物诗的创作观念 |
二、蹇驴与桃花:咏物诗歌意象的禅学化 |
三、言体与言用:宋代咏物诗的创作手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临济宗虎丘派禅诗研究 |
第一节 虎丘派前三世的禅诗 |
一、朱瑾与像赞:虎丘绍隆的禅诗 |
二、蜻蜓与唱酬:应庵昙华的禅诗 |
三、送别与示徒:密庵咸杰的禅诗 |
第二节 虎丘派第四世的禅诗 |
一、自诒与贺寿:破庵祖先的禅诗 |
二、啸月与弄潮:峻烈激猛的松源诗风 |
三、赠别与山居:冲淡自然的松源诗风 |
第三节 虎丘派第五世的禅诗 |
一、衣食住行,花鸟草木:松源弟子咏物诗 |
二、肆口而说,迅机痛快:无准师范的禅诗 |
三、词章骈俪,敷腴调畅:石田法薰的禅诗 |
第四节 虎丘派第六世的禅诗 |
一、禅理生活,五律尤佳:虚堂智愚的禅诗 |
二、古体赠别,骚体祖赞:石溪心月的禅诗 |
三、禅会图赞,题号诗偈:西岩了慧的禅诗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唐宋临济宗禅师名录 |
附录二:禅林僧史灯录所收唐宋临济僧资料一览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9)2014年以来我国文学期刊的变革、影响与局限 ——以京津冀地区六家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选题由来、文献综述与方法选择 |
一、选题由来 |
二、文献综述 |
三、方法选择 |
第一章 文学期刊刊载内容与形式的变化 |
第一节 文学创作题材的变化:底层题材有新品种 |
一、新工人题材 |
二、小镇青年题材 |
三、城市边缘人群题材 |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揭示新时代中的新问题 |
一、反思现代性增强 |
二、回归传统价值观 |
三、矛盾揭示更加广泛深刻 |
四、都市青年的追求与梦想 |
第三节 文类的变化: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
一、非虚构作品增多 |
二、散文随笔呈现井喷趋势 |
三、小说创作出现新的类型 |
四、文学评论作为文类 |
第二章 文学期刊用稿取向和编辑方针的变化 |
第一节 宏观变化:来自文学体制改革的动力 |
一、公益性导向明显增强 |
二、既要为读者服务,也要为作家服务 |
三、作品容量、文学含量和办刊质量的提升 |
四、稿酬大幅提升 |
第二节 微观变化: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大众化需求 |
一、编辑角色新转变——从“把关者”到“引路人” |
二、从封闭走向开放——“好稿主义”面向全国 |
三、探索新形式——“文体开放”趣味升级 |
四、拥抱新媒体——“两微一端”普遍开设 |
五、变身全媒体——媒体互动形式更加丰富 |
第三章 文学期刊变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迎合市场的焦虑被释放 |
一、稿酬上涨一定程度打消作家的经济焦虑 |
二、政府补贴解决作家创作的实际问题 |
三、签约制度支持作家创作文学精品 |
第二节 尝试反映新的社会内容 |
一、迎合市场的问题得到改善 |
二、社会现实的揭示层层深入 |
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
第三节 作家社会形象和地位的提升 |
一、社会形象的扭转 |
二、国际地位的提升 |
三、网络作家进入主流视野 |
第四章 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的局限及改进建议 |
第一节 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方面的局限 |
一、千刊一面——办刊特色与用稿质量有待提升 |
二、活力欠缺——打造高端文学社区的意识不够 |
三、媒介局限——期刊全媒体运营水平与读者新期待的差距 |
第二节 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的改进建议 |
一加强专业指导和顶层设计 |
二、建立良性编辑晋升机制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 |
三、提高文学期刊全媒体运营水平 |
四、国家投入要用好、用活、用准 |
五、充分启动公益性导向与市场化运作“双引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基于地域文化的兰州主城区开敞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时代地域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2 新常态阶段人们对开敞空间的新要求 |
1.1.3 兰州地域文化与开敞空间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和相关案例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3.3 相关案例分析 |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研究对象 |
1.5 兰州市概况及研究范围划定 |
1.5.1 兰州市概况 |
1.5.2 研究范围划定 |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分析 |
2.1 相关理论分析 |
2.1.1 城市文脉 |
2.1.2 城市意象 |
2.1.3 场所精神 |
2.1.4 文化空间 |
2.2 地域文化与开敞空间的内在联系解析 |
2.2.1 地域文化与开敞空间互补共生 |
2.2.2 地域文化与开敞空间相互渗透 |
2.2.3 地域文化在开敞空间中的价值体现 |
2.3 地域文化与开敞空间互动机理分析 |
2.3.1 地域文化对开敞空间的影响 |
2.3.2 开敞空间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兰州市地域文化研究 |
3.1 地域文化认知 |
3.1.1 地域文化的类型划分 |
3.1.2 各类型地域文化解析 |
3.2 地域文化资源分析 |
3.2.1 资源归类 |
3.2.2 资源评级 |
3.2.3 资源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4 现状开敞空间分析 |
4.1 城市山水格局解析 |
4.1.1 “山—城”格局解析 |
4.1.2 “水—城”格局解析 |
4.2 开敞空间层级分析 |
4.2.1 开敞空间层级划分体系 |
4.2.2 开敞空间研究对象确定 |
4.3 开敞空间类型分析 |
4.3.1 开敞空间类别划分 |
4.3.2 各类别开敞空间分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地域文化资源与开敞空间匹配关系解析 |
5.1 地域文化资源与开敞空间匹配关系分类 |
5.1.1 建立分类标准 |
5.1.2 明确匹配类型 |
5.2 各匹配类型特征与问题解析 |
5.2.1 匹配共生型 |
5.2.2 匹配失衡型 |
5.2.3 资源缺失型 |
5.2.4 空间缺失型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地域文化的重点优化开敞空间识别 |
6.1 匹配共生型重点优化空间识别 |
6.1.1 实施成效性解析 |
6.1.2 现实可行性解析 |
6.1.3 重点优化对象确认 |
6.2 匹配失衡型重点优化空间识别 |
6.2.1 实施成效性解析 |
6.2.2 现实可行性解析 |
6.2.3 重点优化对象确认 |
6.3 资源缺失型重点优化空间识别 |
6.3.1 实施成效性解析 |
6.3.2 现实可行性解析 |
6.3.3 重点优化对象确认 |
6.4 空间缺失型重点优化空间识别 |
6.4.1 实施成效性解析 |
6.4.2 现实可行性解析 |
6.4.3 重点优化对象确认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地域文化的开敞空间优化策略与引导措施 |
7.1 基于地域文化的开敞空间优化原则 |
7.1.1 因地制宜 |
7.1.2 与时俱进 |
7.1.3 功能保证 |
7.1.4 持续发展 |
7.2 匹配共生型—保护空间、珍存文化记忆 |
7.2.1 维护空间品质 |
7.2.2 谋求文化增量 |
7.2.3 优化引导与实例解析 |
7.3 匹配失衡型—提升空间、强化文化表征 |
7.3.1 强化主题表达 |
7.3.2 丰富表征手法 |
7.3.3 深化美学设计 |
7.3.4 优化引导与实例解析 |
7.4 资源缺失型—改造空间、注入文化内涵 |
7.4.1 移植文化资源 |
7.4.2 增加文化要素 |
7.4.3 优化引导与实例解析 |
7.5 空间缺失型—建设空间、展示文化韵味 |
7.5.1 联动周边发展 |
7.5.2 带动资源增值 |
7.5.3 优化引导与实例解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不足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问卷 |
地域文化资源汇总统计表 |
四、《龙源》创作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社会记忆的兰州市北滨河路纪念性场所建构[D]. 米元培.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21世纪初江苏《少年文艺》的文学动向(2000-2020)[D]. 侯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数字化与微阅读背景下选刊的当下探索 ——以《微型小说选刊》为例[D]. 陈亚兰. 南昌大学, 2021
- [4]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D]. 董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日本旅游杂志《PEN+独步京都》翻译实践报告[D]. 王思萌.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6]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J]. 谭厚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梅世昌. 湘潭大学, 2019(12)
- [8]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D]. 侯本塔. 暨南大学, 2019(12)
- [9]2014年以来我国文学期刊的变革、影响与局限 ——以京津冀地区六家杂志为例[D]. 韩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10]基于地域文化的兰州主城区开敞空间优化研究[D]. 董晓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