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典园林史教学浅见(论文文献综述)
李美卉,赵明晶,武海峰[1](2021)在《基于OBE理念的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文分析了中国园林史课程的教学现状,通过对课程全面实施OBE理念、重构教学内容、反向设计教学过程、开展多元化的考核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将中国古典造园理论和设计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设计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云嘉燕,王浩[2](2021)在《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在线中外园林史课程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比较在线园林史课程的类型、课时、内容及特色,析得目前在线园林史课程可分为兼顾东西方园林史型、西方园林史型、中国园林史型三类;兼顾型课程对外国园林课时配比较高,西方园林与中国园林教学中各课时分配比均相似;课程内容各有特色,同济大学将近现代园林纳入大纲,北京林业大学注重西方典型园林的解析,南京林业大学新增东亚三国园林比照板块,上海交通大学另增生态主义造园讲授,八一农垦大学则设有中西园林对比讲解。该文供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展开"翻转课堂"或建设线上园林史课程参考,也为风景园林学科契合当代所需园林史教学的更新提供新视野。
王悦笛[3](2021)在《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文中认为唐宋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艺更加成熟,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唐宋文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观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体验,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表现。唐宋诗歌的意象表现和艺术意境的营构,都与园林植物审美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审美内涵,做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若干位代表性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王维和杜甫园林植物书写有着迥异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辋川别业诗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杜甫的园林诗则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两人几乎分别处于“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两端。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观照方式,有如王维、杜甫二人一正一反的合题,介于物我混融与物我对峙之间。白居易在长期的造园和园居的实践中,对植物材料之于园林审美的各方面意义有深刻领会,并在诗歌中予以前所未有的全面和深入的表现,形成了卧赏、移床等富有个性的审美方式,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窗竹”等园林植物意象,并表现出驯化、吸纳式的园林审美空间格局。就园林植物书写而言,白居易是一位承上启下、涵盖深广的“集大成者”。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诗中,值得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两种形象——作为隐逸符号的花木与作为博物和收藏对象的奇花异木。后世园林中模仿山林的富有野趣的空间,与相对世俗趣味的私人玩好空间的并立,在李德裕对平泉草木的吟咏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反映。苏轼诗中的园林植物审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化特色,常将花木置于历史性文本或画境的联想及道德比附中进行审美,突出园林植物的德性美,并明确提出了“种木”即“种德”的思想。他相对忽略花木自然物态的书写及其与其他园林景素的配合,表现出了与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书写有所不同的审美侧重。晁补之是汇聚诗、画、园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人物,处于文人造园到画士造园的过渡阶段。其东皋归来园的园林植物的分区式空间布局和种植方式,表现出了较有法度、相对成熟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他的东皋诗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相关典故中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宋代园林文人化、文学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杨万里对园林植物的书写,既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又代表了宋人观物的典型状态。他对园林植物的物态、环境因素等特性的细致捕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都是宋人对植物投以知识化、趣味化和审美性观照的典型体现,与宋代植物谱录和植物题材的绘画相通。下编是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论文选取了“窗竹”与“出墙花木”两个唐宋诗歌和绘画中的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结合图画与画论文献,挖掘其美学意蕴。窗竹意象以白居易对窗外之竹的吟赏最为典型,白居易对这一园林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其由内而外吸纳式的观物视角与宋人“窗景如画”的观念和绘画中“无窗之窗”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艺术思维的联系。出墙花木在唐宋诗歌中有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这一意象在颜色的明艳与素净、线条的横斜与竖直之对比,以及半藏半露的状态等方面所具有“互妙”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画趣,与折枝花卉、悬崖古木等题材的绘画存在相通的画理。总的来说,唐宋许多文人能够自觉地在造园活动中,运用花木配合其他园林景素来构建园景。新型园林植物的引入和新观赏风尚的形成、对花木品种日趋精细的观赏和鉴别、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以主题分区的方式栽植园林植物等等,都是唐宋园林,尤其是唐宋文人园林植物审美发展的重要表现。唐宋诗人对园林植物的吟咏,有着复杂的历史联想、精神投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极大地深化了园林植物审美的内涵,与绘画审美也形成丰富的联系。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丰富审美内涵,值得给予高度重视。
边谦[4](2020)在《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山林”,是现当代中国园林史学语境中屡被提及、有着诸多名家论述的核心概念之一。针对该词所形成的经典释义,为诸多现有园林遗存所涉及的营造技艺、文化交往、相地选址等问题,提供了共通的底层阐释逻辑与关键指引。但与此同时,已有研究对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却长期缺乏针对性的关注,对其可能的语义流变与多样性亦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这种忽视,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城市山林”概念理解与运用存在泛化与范式化的倾向,从而造成其在当代园林史研究中的价值与潜力被低估。对此,本文以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史、造园理法及其他园林史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一概念相关史料进行挖掘、整理与考察,试图有限地了解、分析并总结“城市山林”概念的历史源流,从而撷取“新线索”,例证性地探讨其在明清苏州园林中的具体表现,以期进一步审视该词内涵及其对中国园林史研究的价值。本文正文分为上下两篇,共计五章。上篇“别裁的线索”即为第二章“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其主要涉及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构筑“城市山林”概念再认识的历史语境;二是基于该语境,考察“城市山林”概念历史生成的影响因素;三是基于该语境下的“城市山林例证”,考察“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最终对其进行再认识。下篇“例证的析要”包含第三至第六章,总体上旨在通过举析四座明清苏州“城市山林例证”进一步论证“城市山林”概念四个方面的重要问题:第三章以苏州拙政园为例,试图理解“城市山林”意境在不同时期文人观念中的语义变迁问题;第四章以苏州留园为例,试图考察一座“城市山林例证”如何在建筑增益的不利条件下继续实现“城市山林”意境及体验的问题;第五章以苏州环秀山庄为例,试图深入管窥“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这一最为重要的“城市山林”意境模式及其解析的方法问题;第六章以苏州怡园为例,试图揭示“城市山林”理想如何深刻影响一座新建园林的意境经营与体验表达问题。上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具体结论:首先,“城市山林”是一个与中国古代文人阶层“栖止抉择”问题密切相关的复合概念,它能够在元代复合成型,受益于中唐至两宋文人有关“城市”与“山林”的关系构建与思辨;其次,元至清末的大量例证表明“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超出了其经典释义的涵盖范畴,并具体表现在空间区位、园林类型、意境模式这三个向度上的语义多元化;再次,“城市山林”概念的核心意涵,在于营造一种区别于人境、尘世的幻境感,它无关乎具体的园林类型,亦不受限于何种意境模式;最后,“城市山林”概念作为线索,可以历时性地串联起元代以来江南园林、尤其是苏州园林中最为精华的那一部分兴造实例,从而管窥这一时段、地域文人阶层的造园观念与实践变迁。下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结论:首先,“城市山林例证”典范自确立以后,便不断经历着阐释、“再现”乃至重构的过程,不同时期文人对于“城市山林”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所谓“再现”极有可能只是契合了当下文人观念中的“城市山林”理解而已;其次,通过精湛的建筑、庭院处理与欣赏方式的改变,能够在文人的“城市山林”意境追求与物质需要间找到平衡;再次,“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可经由溯源山意、山水布局、远观山势、近游山形、细察山质的品评策略而得到有效的解析,而其所达到的景境密度与体验丰富度或许是其成为“城市山林”意境主流的重要原因;最后,“城市山林”理想直至中国传统造园活动的末期,仍然能够对一座园林的造园意匠与游观体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李艺琳[5](2020)在《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公众对于多样化植物景观与园艺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园林中的花卉材料尤其是草本材料多自国外引种、并仿照西方种植手法进行应用。而古典园林中的花卉景观现状却单一、重复,无法满足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时代要求。已有的植物造景研究多聚焦在传统名花和木本植物上,古典园林的图像学研究则以山水画、园林画为主要材料,未将花鸟画纳入研究范畴,所以在中微观尺度上表现不足。本研究聚焦于被忽视的文人花鸟画材料以及其背后泛义的园林花卉,选取明清时期(尤明中叶及清康乾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六府,结合文献研究法、图像学方法及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包括名花、杂花、果蔬、药草在内的园林花卉的图像、文本以及实例进行分析,梳理文人“作画”与“造园”关系,探讨包括空间布局、种植形式、种类选择、搭配范式、季相变化、审美特征、文化表达在内的造景手法与文化意蕴,回答了明清江南文人园林中花卉“有哪些”“为什么”以及“怎么用”的问题。文人花鸟画和文人园林在主题与立意、选材与搭配、构图与造景方面具有相似性,本质上都是文人以造化为师,对于自然环境的模仿和对理想空间的创造。明清两代是文人花鸟画和文人造园共同的巅峰,以吴门画派及其传派为代表的文人花鸟画家以画作、画论、画跋的形式记录了自身的园艺实践和园居生活,通过“百花图卷”“花果杂品图”“花卉写生册”“山水花卉册”等反映园林中花卉写生的手卷及册页,展现了不同形式、不同季相、不同寓意的花卉组合范式及与山、水、建筑等园林要素的关系,在时空布局和色彩搭配上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由明至清,花卉表现种类的拓展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强调背后,反映了商品经济背景下文人审美由“雅”到“趣”的转变,在文人之“雅”、士人之“忧”以外,增添了生活化的场景和世俗化的祝愿。对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的研究,拓展了传统花文化与花卉造景研究的深度和古典园林领域图像学研究的广度。其中,造景手法的总结可以启发当下花卉应用实践中对传统意匠的延续和发扬,对文化意蕴的探讨则有助于充盈当下花卉文化与园艺生活的内核。
董杰[6](2020)在《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园的重要材料,西方古典园林植物在应用过程中留下了诸多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优秀成果,研究西方古典园林植物开发与利用的历史及经验能让我们从中收获启发。本研究以西方古典园林植物的种类与运用情况为对象,通过对墓室壁画、墓室模型、碑文、地板画、容器绘画、浮雕、泥版雕刻、马赛克画、园林遗迹、古籍文字和手稿插图等考古资料的整理,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查和对西方园林实例的分析,梳理出从西方古代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意大利、17世纪法国和18世纪英国的园林发展过程中植物应用的演变历程。通过整理归纳研究内容,得出古典西方园林植物运用过程中,植物选择从实用性到观赏性、种植布局从平面化到立体化、应用形式从单一型到复合型、应用的品种从本土开发到外来引种、植物运用从分散观赏到集中展示的规律,以及园林植物能与自然条件相协调、与人的需求相吻合、与其他要素相呼应、植物文化与精神追求相适应的特点。这也启发我们要合理开发和保护园林植物资源、提高植物资源利用率、融合本民族文化特色、重视科学研究和培养专业人才等等。总之,希望通过本研究使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西方园林植物资源在选择、培育、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园林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提供有益的启发。
柴斐[7](2020)在《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研究》文中指出西方园林与东方园林、伊斯兰园林共同构成了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作为早期人类造园活动的蓝本与珍贵的园林艺术源泉,其独特的园林风格及数量众多的优秀作品闻名遐迩,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园林艺术殿堂的瑰宝。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历程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身与世界关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本论文以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小品为研究对象,即始于古埃及经由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再到17世纪法国和18世纪英国所形成的、类型与风格多样的园林之中的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本研究综合运用了与西方古典园林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小品追根溯源,探寻其发展轨迹与不同阶段的演化特点。同时,结合历史与哲学、社会与地理环境以及文化艺术理论,以从古埃及到18世纪西方古典园林发展黄金期为历史轴线,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发展阶段,即按照其发展的五个时期——蕴育、形成、发展、成熟及演变期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通过梳理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的历史脉络,结合社会形态变更、历史重大事件影响、文化思潮的兴起及艺术形式的演变等各方面因素,以具体的园林案例为佐证,研究各时期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在文化内涵、功能形式、材质结构、应用类型、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征。进而分析和总结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在形成演变中所呈现的发展规律、演变特征和启示意义,以期为推动我国园林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借鉴。
韩艺宽[8](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周碧云[9](2019)在《宜春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相关研究来看,历代发展和研究成果颇多,尤其到了近现代,园林工作者对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更加关注,针对国内各地区和各类型古典园林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形成研究成果。江西古代园林在如此环境中处于被忽略的尴尬境地,人们对其认识不足,而隶属江西的宜春地区更是如此。笔者通过资料收集发现宜春是一个隐藏着大量古代园林的城市,从历史、自然、人文各方面都能窥见古园林的痕迹,或者产生园林的条件,这些尚未被挖掘的古代瑰宝值得我们探索。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宜春市区域内古代园林相关历史、文化和遗存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思考,力求全面客观、系统科学地得出结论。按照园林隶属关系,宜春古代园林主要有公共园林、私家园林、道教园林、佛寺园林、书院园林、衙署园林六大类别。发展历程总结为五个时期:萌芽期(春秋两汉)——园林萌芽于春秋山水审美意识,两汉受皇权和建高台思想影响,宜春台和金沙台出现代表宜春古代园林的启蒙,且此时道教文化在宜春发迹,并由此产生道教园林,确定崇尚自然的造园风格。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文人视角转向自然,宜春引入佛教文化,佛寺园林兴起,园林类型及要素开始丰富,各类园林处于发展且历程缓慢阶段。全盛期(隋唐五代)——经济政治文化爆发,大兴科举书院园林领先江西,佛寺园林以及道教园林达到最盛,三教园林鼎足而立。成熟期(两宋)——六大园林类型全部形成且造园成熟,园林世俗化,衙署园林和公共园林成为发展重点。衰弱期(元明清)——古代园林已经实现成熟,私家园林兴盛得益于文人在政治上失意退居,同时又因为政治因素,以儒、禅、道为主的园林文化和思想均衰落式微,其他类型园林失去支撑,走向衰败。宜春古代园林造园以山水自然物质为基础,佛学、道学与儒学思想做支撑,山水审美思想和风景开发程度为线索,通过宜春文人思想传承和发扬。集中体现宜春古代园林追求山水自然和以“儒”(书院园林)、“禅”(佛寺园林)、“道”(道教园林)为核心的造园思想,本文基于此,总结出宜春古代园林具有登高望远观景模式突出、禅农一体茶禅一味宗教园林文化突出以及宗族私家园林兴盛等地域园林特色。
李路[10](2019)在《江西古代文庙园林研究》文中指出江西自古风光迤逦,人杰地灵,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江西地区古代灿烂的经济文化造就了其文庙园林独特的魅力与内涵。文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部分,但其研究往往被忽视。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战火或运动,大多数的文庙园林在历史变迁中湮没,保存下来的文庙也多为建筑形态,内部的景观小品大多荡然无存,目前的研究领域也多集中在建筑和文化层面。本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江西古代文庙与城池的位置关系,文庙选址对周围山水的处理和利用关系,文庙内部的景观布局。研究采用历史文献法、现场调研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力求完整全面的分析出江西文庙园林的艺术特色。本次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江西地区在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研究江西文庙园林的发展沿革,从西晋时期起源,经过唐宋时期大发展,最终在明清时期走向成熟,通过具体实例研究并总结各时期园林特点;第三部分为论文的重点,从文庙选址、庙学布局、景观要素、空间格局等方面深入对江西古代文庙园林的研究,分析出文庙园林常见的艺术手法和文化内涵;第四部分对江西文庙园林特征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就现存的文庙园林进行分析,得出其历史演变的轨迹,在文庙园林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给出恰当的建议。根据前文的论述,对江西文庙园林的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江西的地域文化中重风水,这点深刻体现在文庙选址中;文庙是官办性质的,属于政府所有,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庙学合一”的布局;功能上逐渐演变为祭祀为主,学校逐渐沦为其附庸;内部布局无处不体现传统儒家礼制;善于借景园外山水,与之融为一体;园林意境上追求人工与自然的统一,传统园林中“巧于因借”尤为突出。通过本次研究,结合实地的调研测绘,并就江西文庙园林在当下的保护和利用等问题进行思考,同时为当下儒学的复兴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中国古典园林史教学浅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典园林史教学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OBE理念的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现状 |
1. 课程特点 |
2. 学情分析 |
3. 固有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
(1)教学方法固定,教学氛围沉闷 |
(2)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缺少过程考核 |
(3)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 |
二、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 |
1. 改革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
(2)能力目标 |
(3)素质目标 |
2. 重构教学内容 |
3. 优化教学方法 |
4. 调整学习成果评价方式 |
结语 |
(2)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在线中外园林史课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类型比较 |
2课时分配比较 |
3课程内容比较 |
4课程特色比较 |
结语 |
(3)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植物文化和审美研究 |
(二)园林文学研究 |
(三)唐宋园林与绘画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上编唐宋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章 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王维和杜甫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
第一节 “无人”与“无我”:辋川别业里的植物世界 |
一、辋川别业概况 |
二、“无人之境”与花木的静观寂照 |
三、“无我之境”与花木的自然本色 |
第二节 物我对峙的冲突与无力:杜甫笔下难遂人愿的园林植物 |
一、成都浣花草堂 |
二、夔州之园 |
三、植物与寄兴 |
第三节 王维、杜甫对初盛唐园林游宴诗的超越:摆脱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驯化与吸纳: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与审美空间 |
第一节 绪论:园林植物书写的“集大成者” |
第二节 刚柔共济:园林植物的“崇高”与“优美” |
第三节 变化的审美空间:园林植物中的时间因素 |
一、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
二、不同生命阶段的线性变化 |
第四节 作为想象媒介的园林植物 |
第五节 官能中的山林想象 |
第六节 从园林植物看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
第七节 空间边界的区隔 |
第八节 空间内部的个性化布置 |
第九节 身体感知与日常活动中的园林植物 |
第十节 “窗竹”意象与审美空间格局 |
一、窗竹意象简史 |
二、白居易的窗竹意象与室内视角 |
三、逐层向内“驯化”的审美空间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玩好与隐逸之间:李德裕笔下的平泉草木 |
第一节 李德裕平泉山居诗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不同身份:珍奇玩好与故园意象的错位 |
第三节 从园林组诗看各类植物的构景特征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文本·道德·生活:苏轼笔下园林植物的人文化审美 |
第一节 园林植物审美的人文化 |
一、园林情调的淡化 |
二、花木物态的虚化 |
三、文本化与人格化:花木中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寄寓 |
四、生活化:与文人生活的多重关联 |
第二节 “种德”观念与园林植物的德性美 |
一、“种木”即“种德” |
二、松柏与“久而后成” |
第三节 苏轼与白居易园林观及园林植物审美之异同 |
一、苏白之同 |
二、苏白之异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共性·法度·因袭:晁补之笔下的东皋草木 |
第一节 金乡东皋归来园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从两类植物看隐逸空间的划分及园林审美性的凸显 |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对成熟 |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历史场景的再现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知识化·场景化·拟人化:杨万里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杨万里园林植物书写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自然特性的细致捕捉 |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与场景化、动态化书写 |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拟人化、戏剧化书写 |
本章结语 |
下编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 |
第一章 园林诗画中的“窗竹”意象 |
第一节 窗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
第二节 内外之别:窗竹的视角问题 |
第三节 白居易的窗竹诗 |
第四节 “摄入”与“射出”:诗画视角的异同 |
第五节 窗中竹与画中竹 |
一、“窗景如画”观念的形成 |
二、“窗景如画”观念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
三、窗竹与竹画对比的多重审美快感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出墙花木”的诗意与画趣 |
第一节 墙与花木的“互妙” |
第二节 对园内的暗示:“出墙花木”的藏中之露 |
第三节 出墙花的热闹多情与女性化书写 |
一、春日出墙花的热闹与多情 |
二、出墙花的女性化书写 |
第四节 出墙花木与绘画 |
一、“出墙”的画趣 |
二、寓意的尴尬与画理的变通 |
本章结语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基本典籍与资料类 |
二、学术专着类 |
三、论文类 |
附录一 唐宋绘画文献有关园林植物的记载 |
附录二 唐宋现存植物谱录叙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已有研究与评述 |
1.2.1 与“城市山林”概念经典认知相关的研究 |
1.2.2 与“城市山林”概念相关的其他研究 |
1.2.3 与明清城市山林例证相关的苏州园林研究 |
1.2.4 与明清苏州城市山林相关的造园设计理法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2 研究结构 |
1.4 基本概念的限定 |
1.4.1 “城市山林”:核心关键词的语境之别 |
1.4.2 “明清”与“苏州”:时期与地域的主要范围 |
1.4.3 “造园理法”与“意境表达”:中微观的研究视域 |
1.4.4 “别裁”与“析要”:例证择取的依据与具体分析的面向 |
2.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 |
2.1 历史语境的构筑:“城市山林”概念相关文献的获取策略 |
2.1.1 《四库》中的搜集与整理 |
2.1.2 苏州古籍库的补充与文献整合 |
2.2 文人栖止的抉择:“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性溯源 |
2.2.1 中唐至宋:“城市”与“山林”关系的构建与思辨 |
2.2.2 元代:“城市山林”概念的生成及其例证的举析 |
2.3 语义内涵的流变:元至清末历史语境中“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 |
2.3.1 “城市山林例证”空间区位的多元化 |
2.3.2 “城市山林例证”意境表达的多样性 |
2.4 本章小结 |
3.苏州拙政园:“城市山林例证”典范的确立、变迁与“再现” |
3.1 焦点的确立: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书写 |
3.1.1 苏州拙政园的第一次“城市山林”品评 |
3.1.2 文字与图像:记录王氏拙政园焦点记忆的关键媒介 |
3.1.3 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表达 |
3.2 记忆的变迁:蒋棨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考证 |
3.2.1 “旧观仍复”:苏州拙政园的第二次“城市山林”品评 |
3.2.2 何以为“复”:“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辨析 |
3.2.3 “复园”对苏州拙政园历史变迁的影响 |
3.3 馨香的再现: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辨析 |
3.3.1 山水合营:疏朗水象,峻渚山形 |
3.3.2 建筑谋篇:因山构室,就水筑屋 |
3.3.3 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刍议 |
3.4 本章小结 |
4.苏州留园:建筑增益下的“城市山林”意境变奏与新意 |
4.1 苏州留园历史变迁的三个关键点 |
4.1.1 刘氏“寒碧山庄”时期:中部格局的奠定 |
4.1.2 盛氏“留园”时期:冠云峰院的增葺 |
4.1.3 20 世纪50年代:一段曲尺廊的消失 |
4.2 现存留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解析 |
4.2.1 现存留园中部:一馆领院,山池,林,庭 |
4.2.2 现存留园东部的意境分析:一峰独秀,楼馆池台 |
4.3 本章小结 |
5.苏州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极致与绝响 |
5.1 苏州环秀山庄历史变迁的两个关键点 |
5.1.1 丰沛的水源:“飞雪泉”的涌现 |
5.1.2 多姿的山意:戈裕良名构的叠就与书写 |
5.2 环秀山庄大假山的历史定位与品评策略 |
5.2.1 在总体叠山历史中的定位 |
5.2.2 品评策略的构建 |
5.3 现存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解析 |
5.3.1 溯源山意:腹藏五岳,胸有丘壑 |
5.3.2 山水布局:周环成秀,宜中之本 |
5.3.3 远观山势:有明有晦,奥如旷如 |
5.3.4 近游山形:咫尺境迁,情境相合 |
5.3.5 细察山质:不显斤斫,寸石含情 |
5.3.6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6.苏州怡园:“城市山林”理想在清末苏州造园实践中的回荡 |
6.1 清末苏州怡园造园意匠变迁考略(1874—1882年) |
6.1.1 过云楼的庭院营造对怡园成园的影响 |
6.1.2 顾文彬兴造怡园的动因 |
6.1.3 怡园兴造的不同阶段及其意匠探析 |
6.2 苏州怡园山水游观体验解析:以光绪三年(1877年)顾文彬所述游线为线索 |
6.2.1 已有研究述评与相关史料辨析 |
6.2.2 顾文彬所述怡园游线考析 |
6.2.3 怡园的山水游观体验解析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研究 |
1.2.2 传统植物景观与植物文化研究 |
1.2.3 传统绘画与园林、植物的交叉研究 |
1.3 研究基础 |
1.3.1 花鸟画与园林植物景观的相关性 |
1.3.2 画作与文献二重证据的科学性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对象、材料及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材料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图像学/图像志方法 |
1.6.3 个案研究法/类型比较法 |
1.6.4 研究方法的应用原则 |
1.7 研究框架 |
2 “造化为师”——历代文人园林与文人花鸟画 |
2.1 发展历程相似 |
2.1.1 唐五代:花鸟画的分科与园林花卉的独立成景 |
2.1.2 宋元:文人花鸟画审美的形成与私家园林的兴盛 |
2.1.3 明清:文人花鸟画与文人造园的高峰 |
2.2 艺术原理同宗 |
2.2.1 主题与立意 |
2.2.2 选材与搭配 |
2.2.3 构图与造景 |
2.3 小结 |
3 “观物之生”——明清文人作画与造园的关系探讨 |
3.1 互为再现——以明代吴门画派“青藤白阳”陈淳、徐渭为例 |
3.1.1 花鸟画对园林花卉景观的再现 |
3.1.2 园林花卉对花鸟画经典范式的再现 |
3.2 审美同源——以清代常州画派恽寿平极其传派邹一桂、蒋廷锡为例 |
3.2.1 从《南田画跋》看画论对园论的启发 |
3.2.2 从《小山画谱》看画谱对造园的影响 |
3.3 小结 |
4 “百花图卷”——明清江南文人园林的花卉造景手法 |
4.1 花卉种类选择 |
4.2 花卉种植形式 |
4.2.1 花丛、花带 |
4.2.2 花篱 |
4.2.3 花台 |
4.2.4 花田、果园、菜园 |
4.2.5 药圃 |
4.2.6 插花、盆景 |
4.2.7 野花组合 |
4.3 花卉搭配范式 |
4.3.1 常绿植物与开花植物组合(尤重冬、夏二季) |
4.3.2 同季可赏的同类花卉组合 |
4.3.3 特殊寓意的花卉组合 |
4.4 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 |
4.4.1 花卉与山石 |
4.4.2 花卉与水体 |
4.5 小结 |
4.5.1 时空布局特征 |
4.5.2 色彩搭配特征 |
5 “情以物迁”——明清江南文人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 |
5.1 明性比德 |
5.1.1 花卉姿态:“天真”与“羁绊”之辩 |
5.1.2 花卉种类:“野逸”与“富贵”之别 |
5.2 闲居雅趣 |
5.2.1 买花、插花、种花、赏花 |
5.2.2 观摩、临写、合绘与“卧游” |
5.3 小结 |
5.3.1 明清文人园林花卉文化的特点 |
5.3.2 明清文人园林花卉文化的成因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研究涉及的古代文献 |
附录 B 明清文人画参考目录 |
附录 C 重要文人花鸟画家年表及谱系关系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演变历程 |
1.4.2 种植布局 |
1.4.3 应用形式 |
1.4.4 品种变化 |
1.4.5 应用实例 |
1.4.6 译名整理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阐述 |
2.1 西方园林 |
2.2 西方古典园林 |
2.3 园林植物 |
2.3.1 定义 |
2.3.2 分类 |
2.3.3 属性 |
2.4 植物园 |
2.4.1 定义 |
2.4.2 类型 |
2.5 植物研究 |
2.5.1 植物学 |
2.5.2 园艺学 |
2.5.3 植物品种 |
2.5.4 植物引种 |
2.6 植物应用 |
2.6.1 定义 |
2.6.2 应用形式 |
2.6.3 应用方法 |
3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起源阶段 |
3.1 古埃及 |
3.1.1 生产性园林 |
3.1.2 宗教性园林 |
3.1.3 观赏性园林 |
3.1.4 植物引种 |
3.2 古西亚地区 |
3.2.1 生产性园林 |
3.2.2 宗教性园林 |
3.2.3 观赏性园林 |
3.2.4 植物引种 |
3.3 古希腊 |
3.3.1 青铜时代的线索 |
3.3.2 生产性园林 |
3.3.3 祭祀性园林 |
3.3.4 观赏性园林 |
3.3.5 植物引种和植物学家 |
3.4 古罗马 |
3.4.1 祭祀性园林 |
3.4.2 生产性园林 |
3.4.3 观赏性园林 |
3.4.4 植物引种 |
3.5 本章小结 |
4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兴起阶段 |
4.1 中世纪植物的线索 |
4.1.1 文字中的植物 |
4.1.2 手稿插图中的植物 |
4.1.3 画作和挂毯中的植物 |
4.2 修道院园林 |
4.2.1 园林概况 |
4.2.2 应用形式 |
4.2.3 应用实例 |
4.3 城堡园林 |
4.3.1 园林概况 |
4.3.2 应用形式 |
4.3.3 应用实例 |
4.4 早期植物园 |
4.5 本章小结 |
5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发展阶段 |
5.1 意大利园林 |
5.1.1 起源与概况 |
5.1.2 种植布局 |
5.1.3 应用形式 |
5.1.4 应用实例 |
5.2 植物学和植物园 |
5.2.1 概况 |
5.2.2 植物学的兴起 |
5.2.3 植物园 |
5.3 本章小结 |
6 西方故园林植物运用的繁荣阶段 |
6.1 法国规则式园林 |
6.1.1 起源与概况 |
6.1.2 种植布局 |
6.1.3 应用形式 |
6.1.4 应用实例 |
6.2 英国风景式园林 |
6.2.1 起源与概况 |
6.2.2 种植布局 |
6.2.3 应用形式 |
6.2.4 应用实例 |
6.3 植物学和植物园 |
6.3.1 植物学的进步 |
6.3.2 植物引种和新品种培育 |
6.3.3 英国皇家植物园 |
6.4 本章小结 |
7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总结 |
7.1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规律 |
7.1.1 植物选择从实用性到观赏性的转变 |
7.1.2 种植布局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转变 |
7.1.3 应用形式从单一型到复合型的转变 |
7.1.4 植物品种从开发本土到外来引种的转变 |
7.1.5 植物应用从分散观赏到集中展示的转变 |
7.2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特点 |
7.2.1 与自然条件相协调 |
7.2.2 与人的需求相吻合 |
7.2.3 与园林要素相呼应 |
7.2.4 与精神需求相适应 |
7.3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启示 |
7.3.1 合理开发利用 |
7.3.2 融合文化特色 |
7.3.3 重视科学研究 |
7.3.4 培养专业人才 |
7.4 不足与展望 |
7.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研究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跨学科研究法 |
1.5.4 归纳研究法 |
1.6 研究框架 |
2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研究概述 |
2.1 西方古典园林研究概述 |
2.1.1 西方古典园林的概念 |
2.1.2 西方古典造园理念 |
2.1.3 西方古典园林类型与风格发展 |
2.2 园林建筑小品研究概述 |
2.2.1 园林建筑 |
2.2.2 园林小品 |
2.2.3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类型 |
2.2.4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3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蕴育期 |
3.1 早期西方园林建筑小品 |
3.1.1 早期园林类型与园林要素 |
3.1.2 早期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雏形 |
3.2 古埃及园林建筑小品 |
3.2.1 古埃及园林发展背景 |
3.2.2 古埃及园林的类型 |
3.2.3 宅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
3.2.4 祭祀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
3.2.5 生产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
3.2.6 古埃及园林建筑小品起源特征 |
3.3 古希腊园林建筑小品 |
3.3.1 古希腊园林发展背景 |
3.3.2 古希腊园林的类型 |
3.3.3 庭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
3.3.4 宅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
3.3.5 公共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
3.3.6 学园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
3.3.7 古希腊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
3.4 古罗马园林建筑小品 |
3.4.1 古罗马园林发展背景 |
3.4.2 古罗马园林的类型 |
3.4.3 古罗马园林建筑小品的起源与发展 |
3.4.4 园林建筑的发展与案例分析 |
3.4.5 园林小品的发展与案例分析 |
3.4.6 古罗马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形成期 |
4.1 中世纪园林发展背景 |
4.1.1 中世纪园林类型 |
4.1.2 宗教及战争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
4.2 中世纪园林建筑小品发展与演变分析 |
4.2.1 摩尔式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
4.2.2 修道院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
4.2.3 城堡园林内园林建筑及小品 |
4.3 形成期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
4.3.1 类型追随社会形态发展 |
4.3.2 功能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
4.3.3 应用方式受宗教文化制约 |
4.3.4 内涵契合宗教场所精神塑造 |
4.3.5 形式发展受象征主义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期 |
5.1 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
5.1.1 初期台地式园林的发展背景 |
5.1.2 初期园林建筑及小品的案例分析 |
5.1.3 初期台地式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
5.2 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
5.2.1 盛期台地式园林的演化背景 |
5.2.2 盛期园林建筑及小品的案例分析 |
5.2.3 盛期台地式园林建筑小品演变特征 |
5.3 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式园林 |
5.3.1 巴洛克式园林的发展背景 |
5.3.2 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的案例分析 |
5.3.3 巴洛克式园林建筑小品演化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成熟期 |
6.1 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发展背景 |
6.2 法国规则式园林建筑与小品 |
6.2.1 园林小品设施相关案例研究 |
6.2.2 园林装饰小品相关案例研究 |
6.2.3 园林建筑相关案例研究 |
6.3 成熟期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特征 |
6.3.1 类型回溯形成期与发展期 |
6.3.2 功能发展呈现地域适应性 |
6.3.3 材质应用体现巴洛克风格 |
6.3.4 内涵注重君权至上的塑造 |
6.3.5 形式演变受唯理主义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期 |
7.1 英国自然式园林发展背景 |
7.2 英国自然式园林园林建筑与小品 |
7.2.1 园林小品设施相关案例研究 |
7.2.2 园林装饰小品相关案例研究 |
7.2.3 园林建筑相关案例研究 |
7.3 演变期园林建筑小品演变特征 |
7.3.1 类型的回溯与创新发展 |
7.3.2 布局方式的自然化演变 |
7.3.3 材质应用的返璞归真 |
7.3.4 内涵注重怀古意境塑造 |
7.3.5 形式发展趋于范式化 |
7.4 本章小结 |
8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发展演变总结 |
8.1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动因 |
8.1.1 社会形态的演变 |
8.1.2 宗教文化的衰变 |
8.1.3 哲学理论的嬗变 |
8.1.4 地理环境的迁变 |
8.1.5 思潮观念的迭变 |
8.1.6 外来文化的融变 |
8.2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特征 |
8.2.1 起源发展追随自然观演变 |
8.2.2 表达场所精神与文化意象 |
8.2.3 契合时代精神与园林风格 |
8.2.4 在回溯与整合中不断创新 |
8.3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规律 |
8.3.1 由崇拜到重塑的文化内涵 |
8.3.2 由实用到多元的功能形式 |
8.3.3 由基础到复合的应用类型 |
8.3.4 由简易到精细的材质结构 |
8.3.5 由初创到繁荣的艺术风格 |
8.4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演变启示 |
8.4.1 探索传统元素的创新应用 |
8.4.2 多元文化元素的杂糅融合 |
8.4.3 坚守与传承古典园林文化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1.事实层面的意义 |
2.史学理论的意义 |
3.现实层面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相关研究文献 |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
3.本文的解决方式 |
三、创新点 |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时空范畴界定 |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
一、论文框架组织 |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2.童寯的建筑评论 |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二、研究方法 |
1.史料搜集 |
2.多文本阅读 |
3.话语分析 |
第一章 图表来源 |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第一节 、写作特点 |
一、总体特征 |
1.数量多 |
2.范围广 |
3.周期长 |
4.连贯性强 |
二、历史编纂特征 |
1.层次 |
2.体裁 |
3.义例 |
4.程序 |
5.文笔 |
第二节 、文本分类 |
一、分类方式 |
二、产品类型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三节 、写作分期 |
一、总体分期 |
二、分类型分期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四节 、历史脉络 |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
二、学科移植 |
三、思想碰撞 |
四、现代性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
一、《建筑艺术纪实》 |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
五、其他 |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
一、《天下》月刊 |
二、《战国策》 |
三、《公共工程专刊》 |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
一、民族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二、时代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三、真实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四、经济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五、阶级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表来源 |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层次:“述而不作” |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
3.义例:突出设计 |
4.程序:卡片收集 |
5.文笔:简练朴素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
三、小结 |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
一、写作内容 |
1.《北平两塔寺》 |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
二、发展取向 |
三、关于研究笔记 |
四、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表来源 |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江南园林志》 |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
2.体裁:述、记、志、图 |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
二、《东南园墅》 |
三、《造园史纲》 |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表来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概括 |
一、建筑评论 |
二、建筑史写作 |
三、园林史写作 |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
一、实践导向 |
二、形式主导 |
三、现代性追求 |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
第六章 图表来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童寯年谱 |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
附录 D:访谈资料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9)宜春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范围及时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预期结果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综述 |
1.6.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6.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6.3 综述 |
1.7 技术路线 |
2 宜春史话 |
2.1 文明史迹——文明繁盛,引领江西 |
2.2 地理行政——山多地少,形势闭塞 |
2.3 主流文化——禅宗引入,道教发源 |
2.4 山水格局——山水文化,园林奠基 |
3 春秋——山水审美意识萌芽,造园伊始 |
3.1 园林起始考 |
3.2 春秋越王山 |
4 两汉——文人注重政治,造园无意 |
4.1 历史概述 |
4.2 山水文化——道家哲学引发隐逸文化及神仙思想 |
4.2.1 神仙思想 |
4.2.2 隐逸文化 |
4.3 园林类型 |
4.3.1 王室园林——皇室成员带来高台建筑时代 |
4.3.2 私家园林——隐逸温床结缘士人园林 |
4.3.3 道教园林——山水圣地初现道教文化景观 |
4.4 小结 |
5 魏晋南北朝——重点转向自然,造园粗犷 |
5.1 历史概述——开发建设人文景观风景名胜 |
5.2 山水审美意识确立——佛学兴起、道教发展 |
5.3 园林类型 |
5.3.1 公共园林——亭为载体聚集契机 |
5.3.2 私家园林——人文牵引疏朗有致 |
5.3.3 道教园林——名山道场形成景区 |
5.3.4 佛寺园林——郊野山林朴素自然 |
5.4 小结 |
6 隋唐五代——山水风景开发,造园兴盛 |
6.1 历史概述——经济文化技术实现逆转 |
6.2 文化背景——蛮荒之地转向诗书之乡 |
6.2.1 士人生态——游学士官,避难文人 |
6.2.2 隐逸文化——陶冶心性,谋取仕途 |
6.2.3 宗教文化——佛法鼎盛,道教风流 |
6.3 园林类型 |
6.3.1 公共园林——基点转向山水景林 |
6.3.2 私家园林——山林隐居舍宅为寺 |
6.3.3 道教园林——规模建制趋于完善 |
6.3.4 佛寺园林——禅宗主导大放异彩 |
6.3.5 书院园林——受益佛道江西先河 |
6.4 小结 |
7 两宋——意识世俗化,造园成熟 |
7.1 历史简述——儒释道三家鼎立儒学为尊 |
7.2 文化背景 |
7.2.1 宗教文化——道教发展胜过佛教 |
7.2.2 书院文化——吸收宗教蓬勃发展 |
7.2.3 茶文化——茶禅一味文僧往来 |
7.3 园林类型 |
7.3.1 公共园林——郊野转向城市区域 |
7.3.2 私家园林——数量质量远超前代 |
7.3.3 佛寺园林——官方支持大展风采 |
7.3.4 道教园林——延续前风阁皂风尚 |
7.3.5 书院园林——空前盛行趋于成熟 |
7.3.6 衙署园林——依附建筑庭院园池 |
7.4 小结 |
8 元明清——政治文化式微,园林衰落 |
8.1 历史概述——灾祸频发处处衰微 |
8.2 文化 |
8.2.1 士人文化——政场失意影响衰退 |
8.2.2 隐逸文化——隐于园转向娱于园 |
8.2.3 宗教文化——佛道为主分流式微 |
8.3 园林类型 |
8.3.1 公共园林——自然山水持续兴盛 |
8.3.2 私家园林——士族退隐私园突出 |
8.3.3 佛道园林——盛况不再囿于困境 |
8.3.4 书院园林——完全成熟难掩疲态 |
8.4 小结 |
9 园林总说与展望 |
9.1 园林年代发展总结 |
9.2 各类型园林发展总结 |
9.2.1 公共园林总说 |
9.2.2 私家园林总说 |
9.2.3 道教园林总说 |
9.2.4 佛寺园林总说 |
9.2.5 书院园林总说 |
9.2.6 衙署园林总说 |
9.3 宜春古代园林地方特色探研 |
9.3.1 山多闭塞水多悠长——风景名胜园林 |
9.3.2 登高望远观景模式——延展园林规模 |
9.3.3 禅农一体茶禅一味——禅宗园林凸显 |
9.3.4 文人辈出崇尚隐逸——宗族私家花园 |
9.3.5 宗教文化为主、儒家文化为辅——各类园林关系密切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宜春市古代园林年表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江西古代文庙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文庙园林研究动态 |
1.3.1 历史文献方面 |
1.3.2 当今国内文庙研究情况 |
1.3.3 国内对江西古代文庙园林环境的研究动态 |
1.4 研究现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江西文庙园林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优越的山水格局 |
2.1.2 温润的气候条件 |
2.1.3 丰富的物产资源 |
2.2 经济条件因素 |
2.2.1 政治制度因素 |
2.2.2 人文环境因素 |
2.3 小结 |
3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文庙园林 |
3.1 历史背景概述 |
3.1.1 历史沿革 |
3.1.2 社会经济环境 |
3.1.3 思想文化条件 |
3.2 文庙园林发展概述 |
3.3 文庙园林实例 |
3.3.1 鄱阳郡学 |
3.3.2 豫章郡学 |
3.4 小结 |
4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江西文庙园林 |
4.1 历史背景概述 |
4.1.1 历史沿革 |
4.1.2 社会经济环境 |
4.1.3 思想文化条件 |
4.2 文庙园林发展概述 |
4.3 园林实例 |
4.3.1 抚州学 |
4.3.2 金溪县学 |
4.3.3 吉州学 |
4.3.4 赣县学 |
4.3.5 新喻县学 |
4.3.6 萍乡县学 |
4.3.7 袁州学 |
4.3.8 临川县学 |
4.4 小结 |
5 元明清时期的江西文庙园林 |
5.1 历史背景概述 |
5.1.1 历史沿革 |
5.1.2 社会经济环境 |
5.1.3 思想文化条件 |
5.2 文庙园林发展概述 |
5.3 文庙园林实例 |
5.3.1 金溪县学 |
5.3.2 丰城县学 |
5.3.3 莲花厅学 |
5.3.4 武宁县学 |
5.3.5 星子县学 |
5.3.6 浮梁县学 |
5.3.7 新喻县学 |
5.3.8 兴国县学 |
5.3.9 萍乡县学 |
5.3.10 赣县学 |
5.4 小结 |
6 江西文庙园林的选址与布局 |
6.1 文庙园林的选址 |
6.1.1 选址方位 |
6.1.2 选址朝向 |
6.1.3 选址位置 |
6.2 文庙园林的布局形式 |
6.2.1 江西文庙园林形制的发展 |
6.2.2 江西文庙园林庙学布局 |
6.3 江西文庙园林空间布局分析 |
6.3.1 功能组织 |
6.3.2 轴线分析 |
6.3.3 空间序列 |
6.3.4 园林空间的渗透与延展 |
7 江西文庙园林的景观要素分析 |
7.1 植物之景 |
7.1.1 植物种类及文化寓意 |
7.1.2 植物配植方式及景观效果 |
7.2 水景 |
7.2.1 引水凿泮 |
7.2.2 借景江湖 |
7.2.3 内部水体 |
7.3 建筑之景 |
7.3.1 建筑类型 |
7.3.2 建筑风格及装饰 |
7.3.3 建筑中的园林艺术手法 |
7.3.4 建筑中的风水文化 |
7.4 山石之景 |
7.4.1 庙后筑山 |
7.4.2 借自然山石之景 |
7.4.3 碑石 |
7.4.4 垒石驳岸 |
8 江西文庙园林特征总结 |
8.1 地域文化,风水尤甚 |
8.2 官办性质,庙学合一 |
8.3 功能多样,祭祀为主 |
8.4 建筑华丽,庄严肃穆 |
8.5 礼制秩序,尊卑等级 |
8.6 借景自然,巧于因借 |
8.7 文化兴盛,文人效应 |
8.8 选址讲究,以兴文运 |
9 结语 |
9.1 研究结论及启示 |
9.1.1 研究结论 |
9.1.2 启示 |
9.2 不足与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江西古代文庙园林基本情况表 |
附录二 江西古代文庙园林年表 |
致谢 |
四、中国古典园林史教学浅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OBE理念的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李美卉,赵明晶,武海峰. 美术教育研究, 2021(19)
- [2]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在线中外园林史课程比较[J]. 云嘉燕,王浩. 华中建筑, 2021(10)
- [3]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D]. 王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4]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D]. 边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D]. 李艺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研究[D]. 董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7]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研究[D]. 柴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9]宜春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D]. 周碧云.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10]江西古代文庙园林研究[D]. 李路. 江西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