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族学笔谈(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特[1](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杨绍军[2](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提出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徐杰舜[3](2019)在《中国人类学40年的路和云》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类学从1978年开始酝酿重建,经过40年的历程,乘20世纪末期欣欣向荣的东风,世纪之交中国人类学进入了一个开拓发展的时期,展现出三幅文化图像,即跨越图像: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的举办;接轨图像:加入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的大家庭;园地图像:从一枝独秀到花开满园。自然界有云聚云散,学术界也有"云聚云散"。在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中,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人类学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必将占有重要地位。当下的问题在于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把中国人类学做强做大?如何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而发挥作用?如何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而发出光和热?历史赋予中国人类学的使命不会因为你是"二级学科"而免去,反而会在弥漫着惑与不惑的感知交替中,走向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
成文艳[4](2017)在《中国古典小说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明清以前)》文中研究表明文学作品存在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性,重要的还有其强大的社会认知功能。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真实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物质文化,而且还能够折射出这个国家或民族民众丰富的精神世界,小说尤其如此。包括中国古典小说在内的中国文学作品的俄译为俄罗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从王西里到阿理克再到年轻一代汉学家,他们秉承俄罗斯汉学的优良传统,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从多个角度解读和阐释中国古典小说,在推动中俄两国从起初的文化隔膜逐步到现在的交流互动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俄罗斯汉学家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和研究特色,探索中国古典小说在俄罗斯传播的历史和规律。论文以明清以前小说俄译本及其俄文论着为基础文献,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学术史、译介学、文化翻译学、传播接受学等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在大量文本研读的基础上对俄罗斯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与研究情况做系统梳理和客观述评。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五章、结语、附录和参考文献五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针对选题的缘起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等相关问题做介绍和论证。正文前四章依次分析了古代神话、汉魏六朝小说、唐志怪传奇、宋元话本笔记在俄罗斯的译介和研究情况。这样分章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轨迹和体裁演变的阶段性特点以及俄罗斯汉学家的研究特点。前四章各章主要沿“译介”和“研究”两条线铺展,“译介”部分按照译本形式和出版时间对相应体裁作品的译者、译本、翻译背景、读者接受等有关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做详细的说明和细致的分析,力求梳理出一部完整的中国古典小说俄译史。“研究”部分先从纵向上介绍不同时期汉学家对相应体裁小说的研究情况,探寻俄罗斯对该体裁小说研究的阶段性特点,然后重点对汉学家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做专题介绍,并与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做横向对比,凸显俄罗斯汉学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从古代神话到宋人笔记,俄罗斯汉学家总能以不同的视角理解和阐释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格奥尔吉耶夫斯基“中国人神话观”的提出、李福清作为民间文学和小说缘起的神话研究、郭黎贞“神话小说”概念的阐释、波兹德涅耶娃等汉学家“东方文艺复兴”下唐传奇的论争、索科洛娃《莺莺传》文本真实性的推论、热洛霍夫采夫“市民小说”的解读、李福清“民间书”的研究、巴甫洛夫斯卡娅“中国民间历史长篇”的考辨、蔼力谟宋人笔记中中国传统狐仙文化的揭示等等无不彰显俄罗斯汉学家们深厚的中国文学修养和独特的文化研究视角。论文最后一章以唐传奇《莺莺传》的四个俄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以译介学提出的“译者的职责”和“对读者的信任”两原则为评价标准,结合文化翻译学中的空缺理论对《莺莺传》中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干支纪年、地理名称、官职称谓、社会礼俗、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做比较分析,探讨不同译者对这些文化因素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观察译者在处理以上各类文化空缺现象时对原文文化信息的保留、补偿、失落、扭曲等情况,依此评判各译本的优劣得失。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休茨基的译文过于粗糙,错译漏译现象较多。其余三个译本则各有千秋:波兹德涅耶娃的译本语言简洁凝练,较为贴近原文文言文的风格,但有时因翻译过于模糊和笼统导致原文文化信息传递方面略显欠缺;费什曼的译本以“译述”和“达旨”为主要目的,往往对原文文化意象的传递有所保留;索嘉威的译本常常能够把陌生的文化意象巧妙地转换成熟知的文化意象而同时又完整保留了原文蕴藏的深层文化信息。相比之下,索嘉威的译文在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和文化信息的传递方面略胜一筹。通过译本分析,我们总结出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应该遵循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但同时应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和上下文选择与之适应的翻译方法,并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的问题。在正文五章研究的基础上,作者通过把俄罗斯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与欧美其它国家做横向比较,揭示出俄罗斯在中国古典小说翻译和研究方面的特色与不足。文后两个附录是本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编目的形式展列出俄罗斯对明清以前小说翻译和研究的全部成果,也是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直观呈现,可作为今后相关研究的书目索引。俄罗斯汉学家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译介和研究不仅使中国古典小说在俄罗斯得以广泛传播,而且作为他山之石,也能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谷彦梅[5](2016)在《“衙门里的学术机关”—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西南战略地位的提高,中央及西南各省都极为重视西南边疆,学术界对西南边疆的调查研究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由此掀起了西南边疆研究和开发的高潮。抗战时期也成为“建设西南边疆千载难遇的机会”。在此背景下,云南地方政府积极谋求打开云南边政工作的新局面,力图将云南的边疆开发付诸实践,于是,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应时而生。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开展的边政工作,以及该会借《正义报》出刊之《正义报·边疆周刊》,可以说是云南省政府在抗战时期努力在边政工作方面有所作为的主要表现。本文全面搜集利用了相关档案、日记、传记、文集、地方志、文史资料等资料,对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及组织情况、主要工作进行了系统考察;对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之《边疆周刊》即《正义报·边疆周刊》的出刊过程、创刊宗旨、作者群及文章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抗战胜利前后云南政府边政工作的新走向进行了探讨,并对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边政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抗战时期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和《正义报·边疆周刊》的出现,体现了云南地方政府的努力,反映了学者的热忱;二者是抗战时期云南边疆研究和开发大潮中出现的重要成果和标志,是抗战后期开边热潮下,以政府为主导,由各界人士热心参与边疆事务的产物,也是近代云南边疆开发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主要进行了边疆调查研究、边疆开发设计与边疆行政等三部分工作。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在边疆地区开展的以开发和建设边疆为目的的调查研究,对当时政府及社会各界认识和了解云南边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政府的边疆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这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拟定了各边区开发方案,这些开发方案是专业学者的研究与政府边政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的结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是抗战时期云南地方政府边政设计的重要体现。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所出刊之《正义报·边疆周刊》,刊登了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大量关于边疆地区之调查研究,同时还接受社会来稿,共同讨论边疆开发的问题,其范围以云南为主,也涉及其他边疆地区。作为政府边政机关的刊物, 《正义报·边疆周刊》具有为地方政府的边疆开发政策与实践服务的一面,同时还注重社会调查与边地情况介绍,是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喉舌,是展示云南政府边政工作的窗口,是在边政工作方面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抗战时期的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以专家学者为主导,在当时即有“衙门里的学术机关”之称。其边政工作具有政治与学术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术为政治和现实服务等三大特点。在云南边疆开发史上,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是继“云南殖边督办署”之后,云南省政府设立的级别较高的、专门的、统筹全局的边政机关,具有承先启后的里程碑意义。《正义报·边疆周刊》则是西南边疆研究史上继方国瑜主持的《西南边疆》杂志、顾颉刚主持的《益世报·边疆周刊》之后的又一个西南边疆研究重镇,在整个边疆研究学术史尤其是云南边疆研究学术史上,它都占有重要地位。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边政工作,由于时代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但它由着名学者江应梁主持,并出刊了面向公众的《正义报·边疆周刊》,表现了国难时期学者试图以学术影响政府的决策,并努力将学术推向公众,以学术专长为现实服务的入世情怀。
马丹丹[6](2015)在《1995年:中国人类学的一个“拐点”》文中认为自1995年乔健发表"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以来,在民族学和人类学不同回应方式的推动下,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人类学涵盖民族学;第二,"民族学中国化"改为"人类学中国化"或"人类学本土化";第三,应用人类学占据强势;第四,人类学方法论的挑战也以中国与世界对抗的方式表现出来。乔健发表的这篇就职演说会在短时间产生如此大的连锁反应,恐怕是作者本人也没有想到的。
徐杰舜[7](2013)在《人类学在中国的命运为何一波多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观人类学在世界的发展,由于人类学关注的是人类本身,这门研究人类整体性与特殊性的学科一直发展得很好。而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却命运多舛:20世纪初人类学传入中国虽开局良好,但很快在中国大陆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院系调整中遭遇厄运。80年代,人类学在经历起死回生后,由于从一开始恢复起就被视为"二等公民",人类学在中国地处边缘、群龙无首、经费拮据。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人类学着作的大量译介,更由于不少青年学者学成归来,加上乔健的建言和费孝通的挺身而出,人类学在中国的命运正有望改变,却因时机并不成熟,再度被搁置。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修订工作的重启开出一线阳光,却以2012年10月12日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再一次用行政手段硬性地把人类学列为社会学之下为二级学科而草率收场。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人类学,人类学在中国必将迎来美好的春天。
沈斌[8](2011)在《二十世纪关于商周公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初在中国学术界展开有关中国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以来,商周社会的形态、性质问题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商周社会的研究上,如何在“五种生产方式”理论与“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之间找出平衡点,这始终是二十世纪诸多学者所孜孜以求的目标。“亚细亚生产方式”就其本质来说,其实就是个“公社”的问题,因此所谓“五种生产方式”理论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平衡实际上也就是“五种生产方式”理论与“公社”的平衡问题。可以这么说,自从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传到中国以来,中国史特别是商周史的研究中就引来了“公社”问题,而“公社”问题的深入研究又促使人们不断地修正对“五种生产方式”理论的看法。“公社”问题在研究商周社会形态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可惜多年以来,几乎没有一本专着来专门研究和梳理关于商周“公社”问题的研究状况。为了弥补学术史研究中的此种不足,本文试图从理论与研究史两个方面对二十世纪中国学者有关商周公社组织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讨。本文在体例上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主要从理论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公社”理论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探讨,研究和分析中国学者在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公社”理论上的重大缺陷和错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重点研究和探讨了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复信草稿》,指摘了近半个世纪以来被绝大多数中国学者所误解的“农村公社”概念,并且还研究了《复信草稿》的思路等问题。下编则是在以上基础上分“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1927-1949)、“建国后”(1949-1966)和“新时期”(1979年以来)三个阶段来系统地整理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学者关于商周“公社”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检讨。在叙述的安排上则采取了以学者为“目”的方式,力求完整地介绍和反映各家对于商周“公社”问题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按照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研究上所达到的最后认识,“公社”崩坏前后实为人类社会两个不同性质的时代,即以“共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是两个连续但又是不可等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以“共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变革阶段,殷商西周社会正处于这个重要变革的前夜,但总体上仍然是以“共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整个二十世纪在研究商周社会形态及“公社”问题上的最大的误区,就是在以“私有制”即“阶级”的原则去研究和探讨了以“共有制”为基础的商周社会。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是中国学者研究“公社”问题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它反映了马克思在东西方社会发展形态及公社理论上的最后思考成果。但是,包括最新的中译文在内,都没有把马克思在《复信草稿》中所删去的重要字句及修改痕迹翻译出来,而这些修改却是研究和认识马克思晚年历史观的重要材料。有鉴于此,本文还根据马克思的法文手稿对《复信草稿》的最新中译文进行了增订,首次以中文的形式再现了这些被删去的重要字句及修改痕迹。
尤汪洋[9](2011)在《遵法鼎盛与尚意肇造 ——大相国寺唐宋画壁建筑复位与绘画变革考论稿略》文中研究表明汴皇家大相国寺尝凝聚着以吴道玄、石恪、崔白、郭熙等人为杰出代表的一批批画坛主流艺家的精彩画作,在唐宋绘画内容、画种、画材、画风等变革中处于重要地位。然其建筑与画壁屡毁屡复,有着深层的政治背景与社会原因。通过零散文献辑佚、考证与义理探微,钩沉和复原其艺家作品建筑分布,考证与再现其群体画风、艺品人格及诸多相关画学问题,析论大相国寺在唐宋绘画变革历史情境中的主导典范意义及其潜在的社会审美变革根源,强调意法升沉对中国画艺术创造本体的核心价值。论文分四层:一、导论,分绪选题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法与论述层次。二、建筑与画壁分布。三、遵法与尚意:大相国寺唐宋画壁作品及其画家所示的画学审美变迁,分三层论述。1.大相国寺画壁所示“吴家样”法度与其他五位唐代画家;2.五代大相国寺画壁及其画家与吴道玄之影响;3.北宋大相国寺画壁及其画家在“吴家样”影响下的遵法与革新。四、结论。附表六种:1.大相国寺唐宋绘画变革相关问题丛论略目;2.文献所见大相国寺画壁作者、作品、内容与风格、着录一览表;3.大相国寺唐宋主要建筑、画壁位置、画名与作者;4.大相国寺唐宋画壁外围相关艺家与作品史料(史料类目、史料丛编简证);5.大相国寺唐宋画事简明年表(以北宋为中心);6.大相国寺唐宋画壁相关图像目录草拟表。
蒋海升[10](2006)在《“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 ——以“五朵金花”为重心的探讨》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话语”凭借经济、政治、科学实力做后盾,形成一种笼罩全球的“话语霸权”,物质实力相对弱小的的民族和国家在强势“西方话语”的全方位渗透下日益“失语”。“西方话语”对中国的渗透事实上从20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始了,而在历史研究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20世纪以来人们对中国史的描述基本上是以“西方话语”为中介进行的。如何在“西方话语”的包围中重建本土史学、重现属于中国自身的历史,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在20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界享有盛名的“五朵金花”问题的讨论,实质就是使用“西方话语”对“中国历史”进行解析而产生的分歧,体现了“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越来越频繁地接受“西方话语”冲击的中国史学研究不无裨益。 所谓“五朵金花”,是指在1949年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史学界围绕着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的大规模讨论和争鸣。回顾“五朵金花”问题讨论的兴衰过程,考察其与西方话语的广泛联系,有助于推进对20世纪学术史、特别是当代50年学术史的研究,对当前的学术研究亦能提供一些借鉴。“五朵金花”在这里是被看作学术史研究的一个个案,而非在“历史理论”意义上要求回答、解决的几个命题:如果说当年“五朵金花”所讨论的问题是“思辨”性质的问题的话,那么这里则是在“史”的意义上的问题探讨。换句话说,这里不是在本体论意义上参与五个命题的讨论,而是在知识论意义上去探寻这五个问题提出的过程,去分析它们身上体现的“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 “五朵金花”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为依托分析中国历史而产生的一组命题。而马克思主义最初只是众多进入中国的西方社会思潮的普通一种。在西潮汹涌的背景下,绵延2000余年的中国正史体系被打破了,并被一步步拖入西方话语系统,新史学思潮蔚然兴起。外来观念、术语改变了中国人对历史的描述,最终控制了对中国历史的表达。20世纪前半期“西方话语”与“革命话语”的交织,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历史话语系统的形成,并最终取得了史学界的核心地位。1950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以及此后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为“五朵金花”的盛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土壤。“五朵金花”在这种语境下应时而生、应势而起,并受既定理论预设的限制。特定社会环境下的“革命”诉求成为“五朵金花”
二、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族学笔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族学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
3.4 问题与展望 |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目标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舞、医、巫同源 |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
1.1.1 音乐起源思想 |
1.1.2 音乐实践活动 |
1.1.3 音乐律制 |
1.1.4 音乐与健康 |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2.1 礼乐养生观 |
2.2 美善相“和” |
2.3 仁义道德观 |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
3.1.1 游戏与自娱 |
3.1.2 长啸放情 |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3.3.1 从“非礼”到“求真” |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
2.2.1 音乐“美”的探讨 |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
3.1 阮籍的《乐论》 |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
3.2 阮籍的《酒狂》 |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
3.2.3 调式的统一 |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
2.1 以乐养气 |
2.2 以乐养德 |
2.3 以乐养形 |
2.4 以乐养神 |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
4.1.1 声波治疗 |
4.1.2 诱发“α波” |
4.1.3 音乐引导想象 |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1.1 起源与神话 |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2.1 起源与神话 |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3.2.1 音乐和谐观 |
3.2.2 调式与健康 |
3.3 3-19世纪的比较 |
3.3.1 人的觉醒 |
3.3.2 类同相召 |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
4.2.1 可通约性 |
4.2.2 难以通约性 |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人类学40年的路和云(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类学的欣欣向荣 |
二、世纪之交中国人类学的开拓发展 |
(一) 跨越图像: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的举办 |
(二) 接轨图像:加入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的大家庭 |
1. 中国学者参加第13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大会 |
2. 中国学者参加第14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大会 |
3. 中国主持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 |
4. 中国主持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 |
(三) 园地图像:从一枝独秀到花开满园 |
三、中国人类学天空上的一片云 |
(4)中国古典小说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明清以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中国神话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翻译 |
一、《山海经》等含神话之书的翻译 |
二、袁珂《中国古代神话》的俄译本 |
三、俄罗斯汉学家编译的中国神话 |
第二节 中国神话的研究 |
一、研究概况 |
二、格奥尔吉耶夫斯基:中国人神话观的研究 |
三、李福清:作为民间文学和小说缘起的神话研究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汉魏六朝小说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小说的翻译 |
一、文选中的汉魏六朝小说译文 |
二、汉魏六朝小说译文集 |
三、汉魏六朝小说全译本 |
第二节 汉魏六朝小说的研究 |
一、研究概况 |
二、“神话小说”概念的提出和确立 |
三、郭黎贞:“神话小说”题材溯源 |
四、其他汉学家:多角度观六朝小说 |
五、蔼力谟:俄罗斯第一部汉魏六朝小说通史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唐代小说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 |
第一节 唐代小说的翻译 |
一、唐传奇文的翻译 |
二、唐代志怪小说的翻译 |
第二节 唐传奇的研究 |
一、研究概况 |
二、传奇概念和体裁之争 |
三、波兹德涅耶娃等:“东方文艺复兴”视域下的唐传奇 |
四、郭黎贞:唐传奇的民间文学母题研究 |
五、索科洛娃、索嘉威等:《莺莺传》研究 |
六、其他汉学家:多角度观唐传奇 |
第三节 杂纂、变文等的翻译与研究 |
一、杂纂的翻译与研究 |
二、变文的翻译与研究 |
三、唐代类书《类林》的发现与研究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宋元小说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 |
第一节 宋元话本的翻译 |
一、小说话本的翻译 |
二、平话和诗话的翻译 |
第二节 宋元话本的研究 |
一、研究概况 |
二、“市民小说”、“民间书”和“民间历史长篇小说”等概念的提出 |
三、热洛霍夫采夫:话本—中世纪中国的市民小说 |
四、李福清:平话—中国的民间书 |
五、巴甫洛夫斯卡娅:平话—中国民间历史长篇小说 |
六、佐格拉芙、古列维奇等:话本的语言研究 |
第三节 宋元传奇和笔记的翻译与研究 |
一、宋代志怪传奇的翻译 |
二、宋人笔记的翻译 |
三、宋人笔记的研究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莺莺传》俄译本中文化空缺现象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文化空缺现象及其翻译策略 |
一、空缺的概念及其研究 |
二、文化空缺现象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二节 《莺莺传》四个俄译本文化空缺现象翻译策略评析 |
一、《莺莺传》及其俄译本 |
二、《莺莺传》俄译本对五类文化空缺的翻译 |
本章结语 |
结语 |
附录一 中国古典小说俄译本详表(明清以前) |
附录二 俄罗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着述详表(明清以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衙门里的学术机关”—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与云南边疆开发的新机遇 |
第一节 云南边疆开发与建设的历史回顾 |
一、近代云南边疆复杂情况的形成 |
二、近代云南边疆的开发与治理回顾 |
第二节 建设西南边疆的新机遇 |
一、云南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 |
二、边疆危机下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的重视 |
三、全面抗战爆发后西南边疆研究热潮的产生 |
第二章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及主要工作 |
第一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及组织规程 |
一、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成立 |
二、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组织形式 |
三、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工作原则和规划 |
第二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主要工作 |
一、对边疆地区的调查研究 |
二、边疆开发设计 |
三、边疆行政工作 |
第三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与各方关系 |
一、抗战时期的中央与云南地方政府关系 |
二、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背后各方势力的活动 |
第三章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边政工作的窗口及桥梁——《正义报·边疆周刊》 |
第一节 《正义报·边疆周刊》的创刊及发行情况 |
一、为何采用报纸周刊的形式 |
二、《正义报·边疆周刊》的创刊宗旨 |
三、《正义报·边疆周刊》发行情况 |
四、《正义报·边疆周刊》的停刊及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正义报·边疆周刊》的主持人与作者群 |
一、江应棵与《正义报·边疆周刊》 |
二、《正义报·边疆周刊》主要作者来源及特点 |
三、部分作者身份及经历考证 |
第三节 《正义报·边疆周刊》的主要内容 |
一、《正义报·边疆周刊》文章内容综述 |
二、关于边疆地区情况介绍 |
三、对泛泰族主义的批驳 |
四、关于边疆开发的讨论和建议 |
五、其他边疆问题 |
第四节 边疆开发的云南声音——《正义报·边疆周刊》的特点与价值 |
一、《正义报·边疆周刊》的特点 |
二、《正义报·边疆周刊》的价值与意义 |
三、《正义报·边疆周刊》与《益世报·边疆周刊》的比较 |
第四章 从设计到建设——1945年后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走向 |
第一节 云南边疆建设委员会的筹议及流产 |
一、成立云南边疆建设委员会的提案出台背景 |
二、云南边疆建设委员会的组织规划 |
三、云南边疆建设委员会提案的流产 |
第二节 边疆开发方案的实践——以江应棵在车里的实践为例 |
一、江应梁在车里的施政计划 |
二、实验成效及反思 |
第三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后期的运行 |
一、云南边疆建设委员会提案之后的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 |
二、杨履中主持下的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 |
第五章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的总结 |
第一节 “衙门里的学术机关” |
一、学术与政治的结合 |
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三、学术为现实服务——以江应梁为中心考察知识分子从政现象 |
第二节 近代云南地方政府边疆工作的“智库”建设 |
一、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边政工作的意义 |
二、近代云南地方政府边疆工作的“智库”建设 |
第三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的局限与不足 |
一、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的不足 |
二、云南政府边政工作的局限 |
第四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的经验教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人类学在中国的命运为何一波多折(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8)二十世纪关于商周公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中的商周"公社"问题 |
上编 理论的检讨 |
第一章 马恩对"公社"问题的开拓性研究 |
一、19世纪的"公社"学说 |
二、马恩的社会发展理论与"公社"问题(上) |
三、马恩的社会发展理论与"公社"问题(下) |
第二章 当代相关学科对"公社"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
一、氏族公社 |
二、"家庭公社"的有关问题 |
三、"农村公社"研究的新进展 |
第三章 对若干公社理论问题的再探讨 |
一、《起源》中的"家长制家庭公社" |
(1) 《起源》中的一处误译 |
(2) "罗马的家长制家庭"与"家长制家庭公社" |
(3) "罗马的家长制家庭"与"家长制家庭" |
(4) 马恩对"家长制家庭"发展阶段的探索 |
二、"农村公社"与"农业公社" |
(1) 对《复信草稿》文本的考察 |
(2) 同时代其他学者的观点 |
(3) "农业公社"概念的来源 |
(4) 马克思放弃"农业公社"概念的原因 |
(5) 混淆"农村公社"与"农业公社"概念的影响 |
三、对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次序及其思路的研究 |
(1) 王旭章先生的观点 |
(2) 日本学者日南田静真的观点 |
(3) 关于四个草稿次序的其它重要证据 |
(4) 正式复信突然简化的真正原因 |
(5) "卡夫丁峡谷"的问题 |
下编 回顾与反思 |
第一章 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商周"公社"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27—1949) |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论战与"公社"问题 |
二、马恩有关"公社"理论着作的翻译与传播情况 |
三、商周"公社"研究的回顾 |
(1) "五种生产方式"论者 |
郭沫若(1892~1978) |
何干之(1906~1969) |
熊得山(1891~1939) |
吕振羽(1900~1980) |
翦伯赞(1898~1968) |
侯外庐(1903~1987) |
邓初民(1889~1981) |
吴泽(1913~2005) |
(2) 其他学者 |
陶希圣(1899~1988) |
李季(1892~1967) |
胡秋原(1910~2004) |
陈邦国 |
王礼锡(1900~1939) |
王伯平 |
张宵鸣 |
四、本章总结 |
第二章 建国后商周"公社"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49—1978) |
一、马恩有关"公社"理论着作的翻译情况 |
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再讨论 |
三、商代"公社"研究的回顾 |
(1) 原始社会末期说者 |
于省吾(1896~1984) |
赵锡元(1929~) |
丁山(1901~1952) |
(2)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说者 |
尚钺(1902~1982) |
朱本源(1916~2006) |
(3) 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说者 |
童书业(1908~1968) |
范义田(1909~1968) |
(4) 奴隶社会说者 |
(一) 发达奴隶制说者 |
李亚农(1906~1962) |
(二) 早期奴隶制说者 |
徐中舒(1898~1991) |
吴泽(1913~2005) |
吴大琨(1916~2007) |
刘毓璜(1909~1993) |
维至(1916~) |
徐喜辰(1921~1994) |
李埏(1914~2008) |
王玉哲(1913~2005) |
孙海波 |
杨棫 |
(三) 东方类型奴隶制说者 |
杨向奎(1910~2000) |
束世澂(1896~1978) |
(5) 小结 |
四、西周时期"公社"研究的回顾 |
(1) 奴隶社会说者 |
(一) 发达奴隶制说者 |
郭沫若(1892~1978) |
李亚农(1906~1962) |
杨棫 |
(二) 早期奴隶制说者 |
尚钺(1902~1982) |
日知(1910~2007) |
吴大琨(1916~2007) |
徐喜辰(1921~1994) |
斯维至(1916~) |
何兹全(1911~2011) |
(三) 东方类型奴隶制说者 |
杨宽(1914~2005) |
朱本源(1916~2006) |
田昌五(1925~2001) |
林甘泉(1931~) |
(2) 初期封建社会说者 |
徐中舒(1898~1991) |
童书业(1908~1968) |
范义田(1909~1968) |
刘毓璜(1909~1993) |
杨向奎(1910~2000) |
李埏(1914~2008) |
束世澂(1896--1978) |
王玉哲(1913~2005) |
孙作云(1912~1978) |
(3) 小结 |
五、春秋战国时期"公社"研究的回顾 |
(1) 奴隶制由初级发展为高级 |
尚钺(1902~1982) |
王仲荦(1913~1986) |
何兹全(1911~2011) |
徐喜辰(1921~1994) |
韩连琪(1909~1990) |
(2) 封建制的进一步发展 |
徐中舒(1898~1991) |
童书业(1908~1968) |
范义田(1909~1968) |
刘毓璜(1909~1993) |
杨向奎(1910~2000) |
(3)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
吴大琨(1916~2007) |
斯维至(1916~) |
林甘泉(1931~) |
(4) 小结 |
六、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新时期商周"公社"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79年以来) |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与社会发展形态的再讨论 |
二、马恩有关"公社"理论着作的翻译 |
三、商代"公社"研究的回顾 |
(1) 奴隶社会说者 |
赵光贤(1910~2003) |
裘锡圭(1935~) |
杨锡璋(1936~) |
徐喜辰(1921~1994) |
金景芳(1902~2001) |
韩连琪(1909~1990) |
赵世超(1946~) |
林甘泉(1931~) |
俞伟超(1933~2003) |
唐嘉弘(1927~2000) |
李朝远(1953~2009) |
(2) 封建社会及其他论者 |
张广志(1937~) |
晁福林(1943~) |
斯维至(1916~) |
朱凤瀚(1947~) |
何兹全(1911~2011) |
(3) 小结 |
四、西周时期"公社"研究的回顾 |
(1) 奴隶社会说者 |
田昌五(1925~2001) |
金景芳(1902~2001) |
俞伟超(1933~2003) |
韩连琪(1909~1990) |
徐喜辰(1921~1994) |
柯昌基(1934~1986) |
林甘泉(1931~) |
郭豫才(1909~1993) |
赵世超(1946~) |
谢维扬(1947~) |
(2) 封建社会及其他论者 |
赵光贤(1910~2003) |
唐嘉弘(1927~2000) |
李朝远(1953~2009) |
何兹全(1911~2011) |
朱凤瀚(1947~) |
张广志(1937~) |
晁福林(1943~) |
沈长云(1944~) |
袁林(1949~) |
(3) 小结——评关于西周公社性质问题的论争 |
五、春秋战国时期"公社"研究的回顾 |
俞伟超(1933~2003) |
何兹全(1911~2011) |
朱凤瀚(1947~) |
林甘泉(1931~) |
赵世超(1946~) |
徐喜辰(1921~1994) |
顾德融(1935~)、朱顺龙(1964~) |
谢维扬(1947~) |
斯维至(1916~) |
唐嘉弘(1927~2000) |
杨宽(1914~2005) |
沈长云(1944~) |
袁林(1949~) |
小结 |
六、本章总结 |
结语 "身分"与"财产"——对"公社"及商周"公社"研究相关问题的再思考 |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与"公社" |
(1) 马克思眼中的东西方社会发展模式 |
(2) 马克思晚年对"公社"与社会发展模式关系的探索 |
(3) 中国学者对"公社"问题的探索与贡献 |
(4) "公社"的历史作用 |
二、"公社"解体前后实为两个不同的时代 |
(1) "公社"解体前后的国家形态:非阶级的国家与阶级国家 |
(2) "身分"本位的社会与"财产"本位的社会:对商周社会的再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对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最新中译文的增订 |
一、《复信》与《复信草稿》的文献史简述 |
二、《复信草稿》译文的增订 |
[二稿] |
[初稿] |
[三稿] |
[四稿]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遵法鼎盛与尚意肇造 ——大相国寺唐宋画壁建筑复位与绘画变革考论稿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选题价值 |
1.2.文献综述 |
1.3.研究法与论述层次 |
2.大相国寺唐宋画壁建筑分布 |
3.大相国寺唐宋画风变革考论 |
3.1.大相国寺画壁所示“吴家样”法度与其他五位唐代画家 |
3.2.大相国寺五代画壁作品及其作者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六种 |
1.大相国寺唐宋绘画变革相关问题丛论略目 |
2.文献所见大相国寺画壁作者、作品、内容与风格、着录一览表 |
3.大相国寺唐宋主要建筑、画壁位置、画名与作者 |
4.大相国寺画壁外围相关艺家与作品史料丛证 |
5.大相国寺唐宋画事简明年表(以北宋为中心) |
6.大相国寺唐宋画壁相关图像目录草拟表 |
附录:尤汪洋简历、年表及其他 |
大相国寺艺家与画题简明索引 |
鸣谢 |
(10)“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 ——以“五朵金花”为重心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编 流变 |
第一章 “五朵金花”问题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话语对中国正史话语体系的取代 |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历史话语系统的形成 |
(一)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
(二) 共产主义历史话语系统的形成及其核心地位的确立 |
(三) 共产主义历史话语系统的构成 |
第二章 “五朵金花”问题的兴衰 |
第一节 “五朵金花”的萌生(1927-1949) |
(一) 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的发端 |
(二) 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启动 |
(三) “土地”与“民族”问题的初探 |
第二节 “五朵金花”的盛开(1950-1965) |
(一)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战 |
(二)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战 |
(三)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论战 |
(四)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论战 |
(五) 汉民族形成问题论战 |
第三节 “五朵金花”的凋零及余响(1966- ) |
(一) 凋零及反弹 |
(二) 沉寂与反省 |
下编 探析 |
第三章 “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上) |
第一节 “以论带史”的研究路数 |
第二节 作为“一般”的“五种生产方式” |
第三节 作为“特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
第四章 “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下) |
第一节 “梦里寻他千百度”的“奴隶” |
第二节 “风马牛”的“封建” |
第三节 “容易招惹是非”的“资本主义” |
第四节 被突出强调的“阶级斗争” |
第五节 含混的“土地所有制” |
第六节 独特的“民族” |
第五章 “西方话语”下的学术硕果 |
第一节 “长时段”与“跨学科” |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史等领域的开拓 |
第三节 “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 |
余论 “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的互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族学笔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3]中国人类学40年的路和云[J]. 徐杰舜. 百色学院学报, 2019(02)
- [4]中国古典小说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明清以前)[D]. 成文艳. 南开大学, 2017(05)
- [5]“衙门里的学术机关”—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研究[D]. 谷彦梅. 云南大学, 2016(12)
- [6]1995年:中国人类学的一个“拐点”[J]. 马丹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 [7]人类学在中国的命运为何一波多折[J]. 徐杰舜. 探索与争鸣, 2013(03)
- [8]二十世纪关于商周公社的研究[D]. 沈斌.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 [9]遵法鼎盛与尚意肇造 ——大相国寺唐宋画壁建筑复位与绘画变革考论稿略[D]. 尤汪洋. 首都师范大学, 2011(12)
- [10]“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 ——以“五朵金花”为重心的探讨[D]. 蒋海升. 山东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