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物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物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一、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物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蒋道平,李克龙,杜斌[1](2021)在《未来15年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及伦理冲突与应对》文中研究表明面向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未来15年,科技实力必将大幅跃升,现代生物技术将会加速发展。未来生物技术引发的不确定风险和社会伦理问题也会变得更加复杂而多变,必须从战略高度和人文关怀、社会进步的多维视角加以分析判断与积极应对,从而促进生物技术造福人民,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章建赛[2](2021)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块链被《经济学人》杂志定义为“信任的机器”,是由信息互联网转向价值互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数字经济时代能够改变生产关系的技术革命。在区块链技术条件下,合作秩序将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转变。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核心生产关系之一,区块链技术将重塑人类社会的信用治理。本文在理论层面,系统梳理了信任、信用及区块链的学术谱系,拓展演化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及从区块链机器信任投射到人类社会信用治理的原理,应用博弈理论研究了去中心化的理性个体的信用特征,以及有限理性条件下产生信用合作的稳定性。并从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个层面,分析了三类区块链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的信用演化和变异规律。其中,在个体行为层面,构建微观经济学偏好分析模型,推导了公有链中Token(代币)经济的信用偏好承袭演化、信用合作的场域和市场均衡状态;在群体行为层面,引入病毒感染模型,推演了 DeFi(去中心化金融)在私有链随机网络、联盟链无标度网络环境下的信用变异特征。在应用层面,本文构建了个人信用评价、中小企业信用评价2个改进模型,并应用实践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在个人征信上引入区块链的“币天销毁”技术,构建“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中小企业授信方面,将不可篡改的企业主特征信息变量加入传统的信用评价模型,构建区块链增强信息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并采用Logistic回归算法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验证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改进的个人和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在区分能力、识别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信用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面向未来数字世界,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体系将深化(而不是替代)传统的由中央银行创造、商业银行扩张的中心化的信用创造和治理体系,并从人类社会的信用治理延伸到物理世界的信用治理,深入到“云-管-端-边”的设备系统治理中,通过“+区块链”和“区块链+”实现从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到万物账本的“设备民主”和设备自治。区块链技术对信用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的重构,对信用生成、发展、应用、拓展和监管等治理的变革,尚处于初期阶段,未来必将进一步深化。

冯春艳[3](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元力[4](202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演替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DLBCL在发病机制上尚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DLBCL的临床治疗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基因组是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必然会与人体发生相互作用,肠道菌群是肿瘤的微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血液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DLBCL患者的肠道菌群,从健康状态的菌群结构组成,转为未治疗疾病状态下菌群结构组成,通过化疗,再转为治疗后状态下菌群的结构组成,呈现出DLBCL患者肠道菌群的病理性演替。目前,淋巴瘤与肠道菌群相关的研究较少,而DLBCL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尚无报道。本课题是研究DLBCL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演替,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纳入DLBCL患者25例,正常志愿者26例,无人为干预,均采集粪便1次,进行菌群多样性对照研究;第二部分纳入DLBCL患者17例,正常志愿者18例,对DLBCL患者进行4程化疗,采集正常志愿者粪便1次,DLBCL患者2次,化疗前后各1次,进行菌群多样性对照研究。目的:探索肠道菌群与DLBCL的关系,DLBCL患者肠道菌群与正常志愿者有无显着性差异,DLBCL患者肠道菌群是否发生了演替,是否存在核心菌群或优势菌群,为相关DLBCL肠道菌群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线。探索在化疗干预后,DLBCL患者完全缓解状态下,肠道菌群是否变化,是否发生肠道菌群演替,是否存在核心菌群或优势菌群,为DLBCL新药的研制和创建DLBCL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纳入的DLBCL患者25例和正常志愿者26例分为未治疗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第二部分,纳入的DLBCL患者17例和正常志愿者18例分为治疗前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根据4程化疗干预,以及治疗效果,17例DLBCL患者分为治疗后患者组、完全缓解组和非完全缓解组等。用16s rRNA检测方法对采集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测,α多样性分析和β多样性分析。结果:第一部分结果,β多样性分析,未治疗患者与正常对照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门、纲、目、科、属、种6个水平,显示出连续的生物进化关系,表现 为 P-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C-Gammaproteobacteria,O-enterobacteriales,F-Enterobacteriaceae,G-Escherichia-Shigella,S-Escherichia coli,其丰度在未治疗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ICRUSt预测宏基因组功能,Thiamine metabolism,Phenylalanine,tyrosine and tryptophan biosynthesis 代谢功能,未治疗患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第二部分结果,β多样性分析,P-Proteobacteria,C-Gammaproteobacteria,O-enterobacteriales,F-Enterobacteriaceae,G-Escherichia-Shigella,S-Escherichia coli 丰度在治疗后患者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但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在4程化疗后,F-Lactobacillaceae,G-Lactobacillus、S-Lactobacillusfermentum(发酵乳酸菌)的丰度在完全缓解患者明显高于未完全缓解患者。P-Fusobacteria(梭杆菌门),C-Fusobacteriia,O-Fusobacteriales,F-Fusobacteriaceae,G-Fusobacterium 的丰度在治疗后患者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和正常对照。结论:DLBCL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Proteobacteria门是DLBCL患者肠道优势菌群或核心菌群,Proteobacteria门可能在DLBCL发生机制中起作用。在4程化疗干预后,DLBCL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在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Proteobacteria门不再是优势菌群,完全缓解患者肠道菌群Lactobacillusfermentum 呈现优势,Lactobacillus fermentum 是完全缓解DLBCL患者肠道优势菌群,与淋巴肿瘤变化相关,是化疗干预和肿瘤消亡引起的肠道菌群演替。在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Lactobacillus fermentum的变化可以排除药物直接作用,与肿瘤的变化相关;Fusobacteria门丰度的几乎消失,可能是药物的直接作用所致,与肿瘤变化不相关;而Proteobacteria门的变化有很大可能与药物直接作用不相关,可进一步研究证实。Lactobacillusfermentum可能对DLBCL有抑制作用。

高新民,何冠岐[5](2021)在《师法自然与基于“进化论转向”的智能解剖》文中研究指明我们要建构能够模拟和超越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无疑要以人类智能为原型实例,并研究大自然"设计"塑造它的历史、过程与内在机制。基于这一考量,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研究于上世纪末开始了以新进化论为解释基础的所谓"进化论转向"或"目的论转向"。目的论在当代哲学中的复苏不但是传统目的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也是当代哲学自然化运动的一个新成果,将其作为解决人工智能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个进路无疑抓住了本领域中的"牛鼻子",这已经并正在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由于这一转向发生的时间不长,加之,人类智能本身的自然塑造过程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目的、功能、进化、选择本身都充满着极其复杂的理论难题,因此,尚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赵委委[8](2019)在《技术发展与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从生存的意义上来说,人类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进行互动的历史,在人类早期,自然处于主导地位,人类利用自然界的条件取得了栖身之所和果腹之食,对自然持有敬畏、服从的态度。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深入,人类逐渐改变了自然的主导地位并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如对风、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的驾驭和利用,从而逐渐确立了人类的主导地位,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在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人类找到了确证自己本质力量的“工具”——技术,借助其强大的力量形成了丰富的技术人工物体系并实现了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改造。在改造自然方面,人类利用技术不断扩展了实践活动的范围,不断将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发展了航空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技术体。在改造人类自身方面,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活动都已经臣服于技术的发展逻辑,人类形成了技术化生存方式。技术自身的组合进化、与科学的融合共生以及自身所带的机会利基(1)等发展逻辑对于自然界和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作为生产力变革的关键因素,技术推动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当代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必然给人类带来新的福祉,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技术的持续发展和革新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带来了人类的感性解放,使人类体验到生而为人的优越感和幸福感,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和普及更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体验和精神体验。当代信息社会的显着特征是科学技术基于对大量信息的利用而形成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操纵知识的人类智力正在变成经济活动中最有价值的资源。互联网为人类智力的呈现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和开放的平台,基于互联网平台形成的文化必然带有鲜明的知识性、个体性、智能性,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不断推广了规范、创新、公平、协作、宽容等新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更深更广的层面打破了人们固有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活动模式,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体验方式,开拓了一个引导人类心力和智力迅速成长的时代。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特征通过与其他高技术的融合进一步进化,越来越多智能化的技术人工物得以产生并投入使用,与人类的生存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给人类的身心都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要探讨的就是顺应发展逻辑到当代社会的技术对个体精神世界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分析技术发展造成的人类认知、意志、情感三方面的变化,探讨个体在新的技术文明下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进行精神世界的建构,以便解决精神活动中呈现的问题并发展出一个合理有序的精神世界,提高生存质量,增强幸福感,为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每个个体合理运用技术的实践从而产生无数个促使社会发展的合力,进而确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观促进人与技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一章论述了技术的发展逻辑与精神世界的内涵。通过对技术进行内部解剖学的分析,组合进化、与科学融合共生、人类需求及技术本身的机会利基作为技术的发展逻辑,理论上为我们直观地展现了技术的发展过程,现实中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技术呈现了以下发展特点:长期的不可预测性与短期的可预测性、不均匀性和复杂的有机性。技术越来越成为一种具有生物性的有机体,从而对人类的有机身体和精神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精神世界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相互作用形成的意识世界。对个体来说,精神世界是个体对经验到的自我和外部世界进行思维活动的产物,其形成则以个体自身的活动以及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为前提,具有受动性和能动性统一、稳定性和不完满性的统一的特点。第二章分析了技术对人类的作用机制,它通过缔造实在的技术人工物体系给人类带来了感性解放,同时形成的技术理性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和精神危机。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呈现自动化、智能化,大大解放了人类的身体和开发了人类的各项官能,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体验和精神体验;另一方面,技术发展自身附带的技术风险以及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活世界的控制,改变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也给人类的身心带来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第三章分析了技术对人的意志的影响和作用。意志作为个体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节着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也是促使个体德性形成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技术的发展是意志力量的体现,另一方面技术通过技术人工物和技术理性反作用于意志作用的发挥。人类应该加强意志自主使技术扬善避恶,从而消解技术滥用带来的泛娱乐化以及技术人工物崇拜对意志的消极作用,从而为精神世界建构一个健康向善的方向指导。第四章分析了技术对人的认知的影响和作用。人的精神活动是基于自身的认知深度和广度,技术的发展不断拓展了人的认知范围,革新着人们的认知观念,重塑了个体的知识生产和分享模式,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认知困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于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过剩问题。作为认知中介的媒介技术是个体认知活动的基础,因此个体应该加强媒介素养,更好地利用媒介技术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顺利实现认知目的,从而为精神世界建构一个合理有序的知识储备。第五章分析了技术对人的情感的影响和作用。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人工物的传统关系,在丰富人类情感世界的同时也解构了其中某些因素,形成新的情感机制的同时也凸显了情感物化、情感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因此个体应该进行情感自省,主动开展自我情感教育,在情感社会化的过程中以情感道德人为目标,在道德修养中升华情感,从而为精神世界建构一个美好高尚的理想追求。第六章对个体建构精神世界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技术顺应自身的发展逻辑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高度技术化生存时代,人也变成了“技术—人”的综合体,从而凸显了人类生存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许多新与旧的冲突,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使这种不确定性、冲突带来的忧虑得到了快速蔓延和传播,给个体的意志、认知和情感都带来了深刻影响,那么经过知情意折射过后的意识活动形成的精神世界也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和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章提出了应对策略,以便为个体在新旧冲突中建构精神世界提供方向。

史中钰[9](2019)在《模因的本体论研究》文中指出模因论从生物学的视角来诠释文化及其传播与演化机制,即认为文化是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来进行传播。它是一个关于模因如何在社会系统中传播并影响社会行为的理论,模因在其中作为实体性的信息传递单位,成为一种关于我们思想、行为以及规范的指导性因子,在文化演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观念对传统的文化演化观带来了冲击,同时也遭受多方面的质疑。本文通过分析模因的概念内核以及它的主要理论问题,对围绕模因论的实在论、取消主义以及工具主义立场进行辨析,继而以一种弱实在论的立场对模因的本体论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模因的起源。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以来,进化论一度被限定在生物学的框架内,但很快许多学者转变了态度,承认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之间具有相似性。于是,达尔文时期出现了关于文化演化的争论。直到1976年,道金斯正式提出模因。长期以来,模因这种易于理解且不乏“科学性”的论述使得其成为一个焦点概念,引发了学界对于其合法性的质疑。第二章探讨了模因的传播机制。模因从一个大脑“跳”到另一个大脑,关于跳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引入了信号的概念。模因通过信号进行传播,信号是唯一能从一个大脑传递到另一个大脑的东西,将信号视为煽动者,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事件的发生。此外,模因与人工物相互作用,促进了模因的传播。第三章梳理了学界针对模因的主要质疑,可以简单概括为实在论、取消主义与工具主义。实在论强调模因与基因具有等价性,也是一种复制子并蕴含“扩展表现型”,取消主义则认为模因概念不但不具有实在论意义,也不具有理论价值,甚至带来误解,应当予以取消;工具主义则主张模因虽然不能完全等价于基因,但是其作为一种理论实体具有启发和理解上价值。这三种观点缠绕在一起,形成了本章节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体性层面对模因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模因的取消主义态度是不必要的,模因论将生物学意义上的创造性与人类的创造性合二为一,为理解人类的本质、自我以及意识提供了新的方式,依然是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改进的理论体系。

谢敏洁[10](2019)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科技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兴起和发展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逐渐融入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中,而且已经使得智能机器技术从简单的机械运动转变为活的机器。在这五年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成为了科技界的新星,人工智能所涉及高科技的技术如深度学习能力,是通过使用神经网络在大数据中收集而建立的,这说明了人工智能具有强大辅助研究者的作用。再加上融合了现代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已经在某些方面和领域上变得比人类更加聪明。随着人工智能在高等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样的发展将导致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可能将会产生意识、情感和理性等能力,从而变得越来越像人类,甚至在将来可能要求跟人类相似的道德地位。若继续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人工智能在哲学和伦理学层面也将有新的发展空间和研究探析,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认知也在不断的更新,对于很多事情的见解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研究主要是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为目的进行研究,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的技术与产物作为研究对象出发,在科学技术和科技伦理两大框架下,对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存在的科技伦理问题做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客观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为整个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从阐述科技伦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内涵和特征,哲学层面也分析了人工智能何技术以存在的可能,到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存在的科技伦理问题比较分析发现,人工智能这项新的技术与以往传统的技术差异之处,不仅对人类实践主题性存在着威胁,也对人类自身的存在产生了影响。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趋势,笔者不光考虑到人工智能将发展成活的类人型智能机器人这一方向,同时也对人工智能与人类结合形成新的智能合成人这一方向发展进行反思与探究。高科技环境下的社会有着无数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好新技术朝向人类有利的方向去发展,如何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科技伦理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社会、科研人员与广大群众的携手努力。科技的发展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类的主体性,以不伤害为原则下进行发展。对于新出现的科技,我们要深谋远虑考虑到全方面的问题,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并且不断在解决问题中逐渐成长,以致达到最终的完美。这样才能有助于人类在科技、伦理、生态和自身道德相和谐的平衡下造福于全人类。本研究旨在建立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伦理体系,实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共同创造理性、文明和健康的未来。

二、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物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物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2.2 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本理论
    2.1 信用基本理论研究
        2.1.1 关于信用基础之信任的相关研究
        2.1.2 关于信用的特征及与其它相关概念的辨析
    2.2 信用治理的相关研究
        2.2.1 信用治理的理论分析
        2.2.2 信用治理的应用分析
    2.3 区块链技术的研究
        2.3.1 比特币与区块链的研究
        2.3.2 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研究
        2.3.3 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研究
    2.4 区块链技术与信用治理结合的研究
        2.4.1 区块链与信任体系
        2.4.2 区块链与信用治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块链技术条件下的信用治理原理
    3.1 区块链技术架构与共识机制
        3.1.1 区块链技术架构
        3.1.2 区块链的类型及特点
        3.1.3 区块链共识机制
    3.2 从机器信任到社会信用
    3.3 完全理性博弈下的区块链信用治理
        3.3.1 个体理性、重复博弈与区块链信用合作的产生
        3.3.2 集体理性、合作博弈与区块链信用合作的有效性
    3.4 有限理性博弈下的区块链信用合作及稳定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个体信用治理分析
    4.1 DAO、公有链与代币(Token)
    4.2 Token(代币)经济与金融监管
    4.3 个体行为视角的公有链社会网络信用治理分析
        4.3.1 预期效用建模
        4.3.2 信用偏好的承袭分析
        4.3.3 信用偏好的均衡调整
        4.3.4 信用合作的场域
        4.3.5 极端状况下的均衡
    4.4 政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群体信用治理分析
    5.1 DeFi与普惠金融
    5.2 DeFi的信用特征
    5.3 DeFi普惠金融的群体信用建模
    5.4 基于私有链的群体信用治理分析
        5.4.1 私有链与随机网络
        5.4.2 随机网络的群体信用治理
    5.5 基于联盟链的群体信用治理分析
        5.5.1 联盟链与无标度网络
        5.5.2 无标度网络的群体信用治理
    5.6 政策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优化个人信用评价的实证研究
    6.1 “币天销毁”与“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
    6.2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择
        6.2.1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指标选取
        6.2.2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指标的时序拆解与重组
        6.2.3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指标数据的引入与生成
    6.3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初始权重设计
        6.3.1 对于筛选指标的逻辑回归模型设计
        6.3.2 模型的初始权重设计
    6.4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测试评价
    6.5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训练
        6.5.1 模型训练方法的选择
        6.5.2 模型训练方法的机理
        6.5.3 模型训练的流程
        6.5.4 模型训练相关程序
    6.6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训练结果
        6.6.1 模型的最终参数结果
        6.6.2 模型最终的权重结果
    6.7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与传统信用评价模型的结果比较
        6.7.1 传统信用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
        6.7.2 两种模型的结果比较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改善中小企业授信的实证研究
    7.1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融资授信的相关研究
    7.2 区块链技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授信的路径
        7.2.1 区块链技术赋能中小企业融资授信
        7.2.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融资授信的平台架构和数据原型
    7.3 区块链技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授信:实证模型的构建
    7.4 基于区块链增强信息的企业信用模型的测试与分析
        7.4.1 数据标准与准备
        7.4.2 特征变量选取
        7.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7.5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模型与传统模型的结果比较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区块链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信用治理应用研究
    8.1 区块链技术对国家信用治理带来的影响分析
        8.1.1 区块链技术对国家信用创造和监管带来冲击
        8.1.2 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带来变革与颠覆
    8.2 数字法币的技术路径选择,及对信用创造的影响
        8.2.1 数字法币的技术路径选择与分叉
        8.2.2 数字法币对信用创造的影响分析
        8.2.3 数字法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一个概要测算
    8.3 利用区块链技术深化我国的社会征信管理
        8.3.1 面向全社会各行业的征信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
        8.3.2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征信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3.3 区块链技术在征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理世界信用治理应用研究
    9.1 从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到万物账本,信用治理拓展原理
        9.1.1 万物互联: 生产工具的升级
        9.1.2 万物智能: 生产资料的升级
        9.1.3 万物账本: 生产关系的升级
    9.2 从“+区块链”到“区块链+,区块链信用治理拓展的路径
        9.2.1 “+区块链”: 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
        9.2.2 “区块链+”: 商业逻辑、组织范式的颠覆性解构与重组
    9.3 云-管-端-边“设备民主”,区块链信用治理应用拓展的实现
        9.3.1 信息技术架构与信息服务架构
        9.3.2 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云-管-端-边的“设备民主”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二、 研究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 概念界定
        (一)核心概念
        (二)相关概念
        (三)小结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三、 研究取向
        (一)质的研究
        (二)个案研究
    四、 具体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观察法
        (四)文本分析法
        (五)行动研究法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转变理论
        (二)知识结构理论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一)教学分析
        (二)学情分析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三、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制定行动计划
    四、 行动实施
        (一)系统提取
        (二)揭示前概念
        (三)激发元认知
        (四)抽象概括
    五、 效果检测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六、 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反思不足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二、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 行动实施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四、 效果检测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五、 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反思不足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二、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 行动实施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四、 效果检测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研究反思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一、 研究结论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二、 研究建议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三、 研究不足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 研究展望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演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未治疗DLBCL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图示
第二部分 化疗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图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肠道菌群对血液病影响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表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师法自然与基于“进化论转向”的智能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一、“进化论转向”与人类智能解剖的新思路
二、功能、目的、人类智能、意向性及其生成机制
三、人工生命与生命演化仿真
四、“人工进化”与心灵建筑术探究
五、结语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8)技术发展与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技术的发展逻辑与精神世界的内涵
    第一节 技术的发展逻辑
        一、人的活动与技术
        二、技术的发展逻辑
        三、技术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第二节 精神世界的内涵
        一、精神世界及其结构
        二、个体精神世界的呈现层次与形成逻辑
第二章 技术对人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一节 技术人工物的作用
        一、技术人工物与人关系的演变
        二、技术人工物的普遍性作用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控制与调节作用
        一、技术理性及技术风险
        二、技术理性的控制方式
    第三节 技术发展的感性解放作用
        一、人的感性发展及新感性模式的形成
        二、技术发展的感性解放表现
    第四节 技术发展引发的思维变革
        一、清醒的机械规律和糊涂的主观主义
        二、物质至上主义的推崇和浪漫主义的式微
        三、合作和奴役
第三章 技术发展与个体的意志自主
    第一节 意志及其在个体活动中的作用
        一、意志及其特点
        二、意志的作用
    第二节 技术与个体意志的相互作用
        一、技术是人类意志的体现
        二、技术反作用于人类意志
    第三节 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意志自主
        一、在精神生活中发挥意志自主性抵制泛娱乐化
        二、物质生活中发挥意志自主性开展理性消费
第四章 技术发展与个体的认知自觉
    第一节 技术发展与人类认知的拓展
        一、技术发展拓展了人对自然界的认知
        二、技术发展引发了对人的观念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发展引发的知识变革和认知困境
        一、技术发展中知识生产和理解方式的变革
        二、技术发展中新认知方式和认知困境的凸显
    第三节 在媒介素养的提升中加强认知自觉
        一、媒介素养及其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二、媒介素养的提升及对个体认知自觉性的影响
第五章 技术发展与个体的情感自省
    第一节 情感及其与个体、社会的关系
        一、情感的分类
        二、情感的作用及其物化表达
        三、情感社会化
    第二节 技术发展引发的情感社会方式变化
        一、情感社会接受方式的变化
        二、情感社会支持方式的变化
        三、情感社会沟通方式的变化
    第三节 情感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与情感自省
        一、情感教育在情感活动中的作用
        二、通过情感教育促成情感自省
第六章 个体精神世界建构背后的反思
    第一节 个体生存现状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一、人类生存现状不确定性的放大
        二、技术化生存方式引发的社会风险忧虑
    第二节 技术发展催生的新旧观念冲突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与多元文化
        二、技术发展带来伦理观念的冲突
    第三节 科技祛魅与意义世界的重构
        一、科技祛魅与精神生活的变化
        二、在科技发展中重构意义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模因的本体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作为文化因子的模因
    1.1 关于文化因子的争论
    1.2 对于模因的几种解释
        1.2.1 理查德·道金斯的解释
        1.2.2 苏珊·布莱克摩尔的解释
        1.2.3 凯特·迪斯汀的解释
    1.3 传统模因论引发的争论
        1.3.1 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的关联性
        1.3.2 模因复制者角色的困境
第二章 模因传播机制的问题
    2.1 模因的信号选择问题
        2.1.1 信号作为表型
        2.1.2 信号作为交互者
        2.1.3 信号作为“煽动者”
    2.2 模因的传播媒介—人工物
        2.2.1 人工物作为表型
        2.2.2 人工物作为交互者
        2.2.3 人工物作为信号模板
第三章 模因的实在论问题
    3.1 针对模因的本体论质疑
        3.1.1 模因概念的一元论争论
        3.1.2 思想不是模因
        3.1.3 模因的边界问题
    3.2 针对模因遗传机制的质疑
        3.2.1 遗传模式的差异
        3.2.2 模因论与传统达尔文主义的兼容性质疑
        3.2.3 模因论的意向性质疑
    3.3 工具主义的类比困境
        3.3.1 类比的局限性
        3.3.2 建构类问题
        3.3.3 模因的高保真度争论
第四章 作为结构性实体的模因
    4.1 模因论符合达尔文主义的纲领
        4.1.1 模因与基因协同进化
        4.1.2 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4.1.3 拉马克主义的要素
    4.2 对于模因本体论的再理解
        4.2.1 模因概念的多元论
        4.2.2 非模块化的可鉴别实体
        4.2.3 模因作为理论实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科技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工智能技术内涵和特征
        2.1.2 科技伦理内涵和特征
    2.2 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科技与发展趋势
        2.2.1 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科技
        2.2.2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2.3 人工智能技术的哲学研究
        2.3.1 德雷弗斯对人工智能的批判
        2.3.2 普特南和缸中之脑与麦克卢汉的人机融合
        2.3.3 信息哲学延伸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STS理论
        2.4.2 丘奇-图灵论题与图灵测试
        2.4.3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伦理思想理论
3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及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
    3.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3.1.1 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3.1.2 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领域的应用
        3.1.3 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
        3.1.4 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3.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
        3.2.1 人工智能技术在物化过程中的嬗变
        3.2.2 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实践主体的威胁性
        3.2.3 人工智能技术在道德责任上的局限性
        3.2.4 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隐私方面的危害性
        3.2.5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上的自我毁灭抑或和平利用
4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人工智能技术内在因素待成熟
    4.2 相关法律规范和伦理原则待完善
    4.3 中介层面管理体系的监管待加强
    4.4 技术主体科研人员的道德素养待提升
    4.5 技术使用者普通群众的知识认知待增强
5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5.1 加强科技创新,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5.2 重视制度规范,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5.3 完善监管体制,科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产物
    5.4 强化自身道德,提高主体的知识涵养
    5.5 提升理论认知,树立正确伦理观体系
6 结论及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物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未来15年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及伦理冲突与应对[J]. 蒋道平,李克龙,杜斌.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治理研究[D]. 章建赛.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演替的研究[D]. 元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5]师法自然与基于“进化论转向”的智能解剖[J]. 高新民,何冠岐. 贵州社会科学, 2021(04)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技术发展与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D]. 赵委委.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模因的本体论研究[D]. 史中钰. 山西大学, 2019(02)
  • [10]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科技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 谢敏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物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